中国编年史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编年史表

中国古代编年史表

中国古代编年史表一、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建立者为禹,共历经十七代君王。

夏朝时期,中国社会逐渐从部落联盟向中央集权国家的演变,农业生产得到发展,青铜器开始出现,并建立了世袭制度。

二、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建立者为汤,共历经三十一代君王。

商朝时期,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城市和城邦制度,商朝的君王也开始进行宗教活动,商朝的经济以农业为主,青铜器的制作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三、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建立者为周武王,共历经十三代君王。

西周时期,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周武王采用了分封制,使得诸侯国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发展了礼乐制度和文化教育,青铜器的制作技术达到了顶峰。

四、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东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四个王朝,建立者为周幽王,共历经三十五代君王。

东周时期,中国社会进一步分裂,各个诸侯国开始相互争斗,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文化和科技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孔子等众多思想家的思想开始兴起。

五、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王朝,建立者为秦始皇,共历经一代君王。

秦朝时期,中国社会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统一文字和货币,修筑了万里长城,将中国各个地方进行了统一,同时也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和农业改革。

六、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统一王朝,建立者为刘邦,共历经十一代君王。

西汉时期,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大幅提高,经济繁荣,科技和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政策的制定。

七、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统一王朝,建立者为刘秀,共历经十一代君王。

东汉时期,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提高,经济和文化繁荣,同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政策的制定,但由于外族入侵和内部冲突,东汉王朝逐渐衰落。

中国古代编年史表

中国古代编年史表

中国古代编年史表摘要:一、引言二、中国古代编年史的概述三、夏商周时期四、春秋战国时期五、秦汉时期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七、隋唐时期八、五代十国时期九、宋元明清时期十、总结正文:中国古代编年史表是对中国历史的一种线性记录方式,它按照时间顺序,将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成果等内容进行编排和展示。

本文将从中国古代编年史表的概述开始,简要介绍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时期的历史特点。

一、引言中国古代编年史表是对中国历史的一种重要记录方式,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历史的演变过程,展示了我国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

从最早的夏商周时期,到后来的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时期,我国的历史发展脉络清晰可见。

二、中国古代编年史的概述中国古代编年史表始于公元前22 世纪的夏朝,止于公元1911 年的清朝灭亡。

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经历了数十个王朝的更迭,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成果。

编年史表将这些内容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的窗口。

三、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文化成果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

夏商周时期的历史,主要涉及到王朝的更迭、国家的建立、社会的变革等内容。

四、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文化成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主要包括诸侯国的争霸、战争的频繁、思想的繁荣等内容。

五、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文化成果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的历史,主要涉及到国家的统一、政治的变革、经济的繁荣、文化的传承等内容。

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文化成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革。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主要包括诸侯国的争霸、民族的融合、文化的交流等内容。

中国朝代编年史

中国朝代编年史

一统秦两汉。 皇朝自此完。
三国 晋
南朝
齐 梁 陈 北魏 东魏
479-502 502-557 557-589 386-534 534-550 535-556 550-577 557-581 581-618 618-907 907-923 923-936 936-947 947-950 951-960 891-925 925-965 892-937 937-975 893-978 893-945 896-951 905-971 907-963 951-979 960-1127 1127-1279 907-1125 937-1254 1032-1227
朝代 三皇五帝 夏朝 商朝 西周 周 秦朝 汉 西汉 新朝 东汉 曹魏 蜀汉 孙吴 西晋 东晋 前赵(汉赵) 成汉 前凉 后赵 前燕 前秦 后秦 后燕 十六国 304-439 西秦 后凉 南凉 南燕 西凉 胡夏 北燕 北凉 *冉魏 *西燕 *西蜀(后蜀) 宋 南朝 东周 春秋 战国
起讫年代 约前2146-1675年 约前1675-1029年 约前1029-771年 前770-476年 前475-221年 前221-207年 前206-公元8年 9-23年 25-220年 220-265年 221-263年 222-280年 265-316 317-420 304-318 319-329 306-347 314-363 319-351 337-370 351-394 384-417 384-407 385-431 386-403 397-414 398-410 407-421 407-431 407-436 397-439 350-352 384-394 405-413 420-479
南北朝 420-589 北朝
建康 建康 建康 平城 洛阳 邺 长安 邺 长安 大兴 长安 汴 洛阳 汴 汴 汴 成都 成都 扬州 金陵 杭州 长乐 长沙 兴王府 荆州 太原 开封 临安 皇都

中国古代编年史表

中国古代编年史表

中国古代编年史表摘要:一、引言二、中国古代编年史表的起源和发展1.古代编年史表的起源2.发展历程三、中国古代编年史表的特点1.纪年方法2.历史分期3.内容涵盖四、著名的中国古代编年史表1.《史记》2.《资治通鉴》3.《春秋》五、古代编年史表的价值和影响1.历史研究2.文化传承3.教育普及六、结语正文:一、引言中国古代编年史表是我国历史学发展的重要成果,它以时间为线索,按年代顺序记录了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社会风貌等。

编年史表在我国历史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传承我国历史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古代编年史表的起源和发展1.古代编年史表的起源古代编年史表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春秋》是第一部具有编年史性质的史书。

编年史表的产生与古代社会对历史的记录、传承需求密切相关。

2.发展历程从西周到清朝,编年史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编年史佳作,如《左传》、《史记》等。

到了宋代,司马光创作的《资治通鉴》成为古代编年史表的巅峰之作。

三、中国古代编年史表的特点1.纪年方法古代编年史表采用帝王年号纪年、干支纪年等多种纪年方法,体现了古代历史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

2.历史分期编年史表将历史划分为不同的时期,如春秋、战国、秦、汉等,便于读者了解历史脉络。

3.内容涵盖编年史表的内容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地理等诸多方面,展现了历史的全貌。

四、著名的中国古代编年史表1.《史记》《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它记载了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2.《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的历史。

该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3.《春秋》《春秋》是古代编年史表的奠基之作,它记录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动,对后世影响深远。

五、古代编年史表的价值和影响1.历史研究古代编年史表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详实的史料,成为学者们了解古代历史的重要途径。

中国古代编年史表

中国古代编年史表

中国古代编年史表摘要:一、中国古代编年史简介二、中国古代编年史的主要时期1.夏朝2.商朝3.周朝4.春秋战国5.秦朝6.汉朝7.三国8.晋朝9.五胡十六国10.南北朝11.隋朝12.唐朝13.五代十国14.宋朝15.辽朝正文:中国古代编年史是指从夏朝开始,一直到辽朝结束的这段时间内的历史事件记录。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历史经历了很多重要的时期和事件,这些时期和事件不仅影响了当时的中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的中国。

首先是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大约始于公元前22 世纪,终于公元前16 世纪。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说时期,虽然目前尚无确凿的考古证据,但根据古籍记载,夏朝的国王曾实行世袭制度,并建立了许多重要的制度和设施。

其次是商朝,大约始于公元前16 世纪,终于公元前11 世纪中叶。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凿考古证据的朝代。

商朝的国王也曾实行世袭制度,商朝的晚期,国王武丁曾经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使得商朝的国力得到了空前的增强。

接下来是周朝,大约始于公元前11 世纪中叶,终于公元前770 年。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西周时期,国王实行世袭制度,并建立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国家制度。

东周时期,由于周王室衰落,诸侯割据,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大约始于公元前770 年,终于公元前221 年。

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封建制度逐渐取代了奴隶制度,同时,儒家、道家、法家等重要的思想流派也在这个时期诞生。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大约始于公元前221 年,终于公元前206 年。

秦朝的统一,奠定了中国封建制度的基础,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大约始于公元前206 年,终于公元220 年。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西汉时期,汉武帝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和扩张,使得汉朝的国力得到了空前的增强。

中国古代的历史记录与编年史

中国古代的历史记录与编年史

中国古代的历史记录与编年史一、概述中国古代的历史记录与编年史,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系统记载与研究的重要手段。

编年史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体,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史书的起源、编纂特点以及对中国古代历史研究的贡献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史书的起源中国古代史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代的《尚书》、周代的《春秋》等。

随着历史的演进,史书的编纂也逐渐完善。

到了秦朝,始皇帝采取了焚书坑儒的行动,统一了文字,编纂了一部巨大的史书《史记》。

三、编纂特点1. 客观性:中国古代的编年史追求客观中立,力图准确地记录历史事件的发生和人物的活动。

例如《史记》几乎涵盖了从夏朝到西汉末年的历史,其中即使对于一些皇帝的负面行为也进行了真实的记录。

2. 系统性:编年史通常以年代为单位,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事物的发展。

例如《汉书》按照年代编写,详细记载了西汉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3. 多样性:编年史的形式多种多样,既有纪传体,也有纪事体。

纪传体多采用人物传记的形式进行记述,如《史记》中的列传部分;而纪事体则主要依据年代顺序进行记录,如《春秋》就是纪事体编年史的代表作。

4. 批判思维:中国古代的编年史在记录历史的同时,也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批判性思考。

诸如《资治通鉴》在详细叙述历史事件的同时,还进行了许多价值判断和评价。

四、对中国古代历史研究的贡献中国古代的编年史为后世的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重要的依据。

它们对于研究古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编年史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由于中国古代编年史的细致记录,我们能够了解到许多古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真实情况,如《战国策》中对于战国时期的详细记述。

其次,编年史在传承文化传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它们记录了古代中国各个时期的政治制度、社会风貌、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信息,使后世能够了解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最后,编年史在指导治国安邦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各朝代编年表(全)

中国历史各朝代编年表(全)

中国历史各朝代编年表(全)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夏朝是传说中中国的第一个朝代,始祖是大禹。

夏朝的政治中心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一带。

夏朝的最大成就是灌溉农业和建立政治制度,但缺乏可靠的历史记载,因此在历史上存在争议。

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凿记载的朝代。

商朝的政治中心是在今天的河南省商丘一带。

商朝末年,出现了权臣商纣王,以及周武王领导的西周的起义,最终导致了商朝的灭亡。

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西周是商朝被推翻后,由周武王建立的朝代。

西周的政治中心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一带。

西周的统治者以封建制度来管理国家,实行封建礼制。

然而,西周末年出现了分封制度失灵、宗周危机等问题。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东周是西周灭亡后,分为东周和西周两个国家而形成的。

东周的政治中心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东周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出现了众多的诸侯国和名士,如孔子、孟子等。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争霸,最终秦国崛起,统一了中国。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王朝,由秦始皇统治。

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统一文字、度量衡,并修建了伟大的万里长城。

然而,秦朝也存在苛政和暴虐的问题,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西汉是秦朝灭亡后,刘邦建立的朝代。

西汉的政治中心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一带。

西汉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人物和科技成就。

然而,西汉后期出现了王莽篡汉,导致了西汉的灭亡。

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新朝是王莽篡汉后建立的短暂的朝代。

新朝的政治中心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新朝在位时间不长,国内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如官员任人唯亲、经济崩溃等,最终导致了新朝的灭亡。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东汉是新朝灭亡后,刘秀建立的朝代。

古代中国的历史记录与编年史

古代中国的历史记录与编年史

古代中国的历史记录与编年史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有着丰富的历史记录和编年史。

这些记载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本文将介绍古代中国的历史记录与编年史,探讨其特点与价值。

一、古代中国的史书与编年史在古代中国,历史记录采用文字记载的方式进行,主要体现在各种史书和编年史中。

史书是指古代编写的系统性历史著作,而编年史则是按照年代顺序编写的历史记录。

古代中国最早的史书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的《尚书》,后来又出现了众多重要的史书,如《春秋》、《史记》、《汉书》等。

这些史书不仅记录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重大事件,还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社会生活。

而编年史则主要对中国历史进行年代排序,以年月为单位列出重要事件,例如《世说新语》、《资治通鉴》等。

二、古代中国历史记录的特点古代中国历史记录具有以下特点:1. 丰富多样的记载内容:古代中国的历史记录不仅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重大事件,还包含了文化、艺术、宗教等各个领域的资料,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全貌。

2. 官方与私人记录并存:古代中国的历史记录既有官方编纂的史书,也有私人所著的编年纪事。

官方史书多由政府或学者组织编纂,注重政治的正统性和正面形象;而私人记录则常常侧重于日常生活和个人经历,更加真实地反映了社会风貌。

3. 名家笔记的涌现:古代中国涌现了众多名家的笔记,如刘向的《说苑》、韩愈的《韩文公集》等。

这些笔记扩展了历史记录的领域,饱含着个人的观点和感悟,对于了解古代社会和人文风貌具有重要意义。

三、古代中国编年史的意义与价值古代中国的编年史对于后世的研究和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1. 反映历史发展演变:编年史以年代为序,将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能够清晰地反映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通过编年史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社会各个时期的变革和进步,理解历史的脉络。

2. 构建历史记忆:古代编年史记录了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包括政治斗争、文化交流等,形成了中国人民的共同历史记忆。

中国古代的历史编年

中国古代的历史编年

中国古代的历史编年中国古代历史悠久而辉煌,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文献和资料。

这些史书包含了对古代中国各个时期的详尽记载,其中最为重要的编年史,以时间为线索,通篇叙述历史事件的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以编年史为主线,回顾中国古代的历史进程,深入探讨各个时期的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迁。

【背景介绍】中国古代历史的编年纪事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起初以诸侯国为主要单位的编年纪事,然后逐渐发展成以中央政权为主线编写的史书。

编年史不仅是古代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了解古代历史的重要来源之一。

【夏朝至商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追溯至公元前2070年至前1600年左右。

夏朝编年纪事的记载并不完整,我们对夏朝的了解主要依赖于后世的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

夏代的史书主要以纪年和记事为主,记录了夏朝的建立、封建制度等重要事件。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公元前16世纪至前11世纪,商朝编年纪事的记载相对丰富。

商朝的史书主要包括《尚书》、《甲骨文》等,其中《尚书》是最早的编年记事体史书,它记载了商朝统治者的世系、政治制度、社会风貌等内容。

【西周至春秋战国】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

西周编年纪事主要以《尚书》为代表,它继承了商代编年记事的传统,记录了西周的政治变迁、社会制度、礼制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尚书》还记载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著名的编年纪事——《尧舜禹契》,对后世的编年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

春秋战国时期的编年纪事主要是以《春秋》为代表,以鲁国为线索,记录了各国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等事件。

《春秋》被誉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年代编年史,对后世的编年史影响深远。

【秦朝至隋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

秦朝编年纪事的主要代表是《史记》,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面地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中国历史编年史

中国历史编年史

中国历史编年史起源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最早的中国文明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兴起。

这些文明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夏朝。

周朝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之一。

周朝期间,封建制度得到巩固,并实行了分封制。

周朝还制定了周礼和《诗经》,为后世的文化和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朝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帝国。

在秦始皇的统治下,秦朝进行了许多重要改革,包括统一文字和度量衡,修筑万里长城等。

然而,秦朝的统治也引起了民众的不满,最终导致了秦朝的衰落。

汉朝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之一。

汉朝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汉朝还进行了丝绸之路的开辟,与西方进行了贸易和文化交流。

唐朝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之一。

唐朝是一个开放和繁荣的时代,被认为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巅峰之一。

唐朝还进行了许多对外战争和征服,拓展了中国的疆域。

明朝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明朝在政治和军事上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如郑和下西洋和万历永乐大炮。

然而,明朝后期面临了内忧外患,加上官员的腐败,最终导致了明朝的覆灭。

清朝清朝(1644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帝国。

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他们统治了中国近300年。

清朝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开放,但也面临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社会动荡。

现代中国现代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2年辛亥革命后的民国时期。

随后,中国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

1949年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在经济、教育、科技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结论中国历史编年史涵盖了从远古时期到现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朝代。

这段历史包含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发展,为今天的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历史上的编年史写作和传统

中国历史上的编年史写作和传统

中国历史上的编年史写作和传统中国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著名的编年史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史记》和《资治通鉴》。

编年史是一种用年代序列的方式对历史事件进行记录和记载的文学形式,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史书流派以及编年史写作等方面,探讨中国历史上的编年史写作和传统。

一、历史背景中国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史官就开始用文字记载和记录重大事件,形成了历史记载的雏形。

到了汉代,随着统一、稳定的局面形成,以及制度的完善,史志体制逐渐形成。

史志体制是中国古代用以记录历史的一种制度,包括史书和地方志。

而编年史就是在史志体制下衍生出来的,最早出现的编年史作品是《战国策》和《春秋左传》。

汉代时期,董仲舒、班固等人对史志体制进行了改革和发展,并在《汉书》、《后汉书》等史书中崭露头角。

到了唐代,隋唐以来的统治者比较重视史书写作,史书的制作逐渐走向成熟,而《全唐文》、《全宋诗》等全面性的文集也先后问世,其中许多篇章涉及到了历史、地理和政治等方面。

到了宋代,编年史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绝大多数史学大师都以编撰一部卓越的编年史为己任,其中以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司马迁的《史记》最为著名。

二、史书流派中国历史上的编年史作品众多,但主流流派主要包括正史、杂史和国别史三种类型。

正史是指具有权威性、核心价值和较高地位的史书,如《史记》、《汉书》、《宋史》等;杂史则是所有非正式的、非官方的史书和记录,包括《左传》、《战国策》、《世说新语》等;国别史则是针对某一特定国家的编年史,如《日本国史》、《朝鲜史》等。

三、编年史写作编年史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记载方式,它的写作需要包含一定的逻辑和丰富的历史知识。

首先,编年史需要总体把握历史演进的大趋势,比如朝代的更迭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等,这需要编年史作者具备深刻的历史意识和学术修养。

其次,编年史还需要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客观、全面的解读,剖析事件的影响、原因以及历史背景等,对每一条历史记录都进行关联性分析,制定好总体的大纲,再写入详细的细节。

中国古代编年史表

中国古代编年史表

中国古代编年史表(实用版)目录一、中国古代编年史简介二、中国古代编年史的时间线1.夏朝2.商朝3.周朝4.春秋战国5.秦朝6.汉朝7.三国8.晋朝9.五胡十六国10.南北朝11.隋朝12.唐朝13.五代十国14.宋朝15.辽朝正文中国古代编年史是指从夏朝到清朝的历史,这段历史跨越了数千年。

在这段历史中,中国经历了数十个王朝的更替,其中一些重要的朝代包括夏、商、周、秦、汉、隋、唐、宋、辽等。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始于公元前 2070 年,终于公元前1600 年。

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他成功地治理了洪水,使人民安居乐业。

夏朝的灭亡是由于最后一个国王桀的暴政,他被商汤所推翻。

商朝始于公元前 1600 年,终于公元前 1046 年。

商朝的建立者是汤,他是一位英明的国王,他推翻了暴政的夏桀,建立了商朝。

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是纣,他是一位暴君,被周武王所推翻。

周朝始于公元前 1046 年,终于公元前 256 年。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西周的开国君主是周武王,他是一位英明的国王,他推翻了商朝的暴政,建立了西周。

东周的开国君主是平王,他于公元前 770 年迁都洛邑,建立了东周。

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秦朝始于公元前 221 年,终于公元前 206 年。

秦朝的开国君主是秦始皇,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君主,他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

秦朝的灭亡是由于秦二世的暴政,他被刘邦所推翻。

汉朝始于公元前 206 年,终于公元 220 年。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西汉的开国君主是刘邦,他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他推翻了秦朝的暴政,建立了西汉。

东汉的开国君主是光武帝,他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他推翻了王莽的新朝,建立了东汉。

三国时期始于公元 220 年,终于公元 280 年。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分为魏、蜀、吴三个国家。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人物,如诸葛亮、曹操、刘备等。

中国朝代编年史(都城,皇帝)

中国朝代编年史(都城,皇帝)

中国朝代年历夏朝--商朝--周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朝--汉朝(西汉\东汉)--三国-- 晋朝(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朝(北宋\南宋)-- 辽国--大理--西夏--金国--元朝--明朝--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口诀夏商西周继,春秋战国承秦后汉新汉,三国西东晋对峙南北朝,隋唐大一统五代兼十国,辽宋并夏金元明清之后,王朝至此完夏朝:约前2070-前1600年安邑山西夏县禹商朝:前1600-前1046年亳河南商丘汤周朝:前1046-前256西周:前1046-前771年镐京陕西西安周武王姬发东周:前770-前256年洛邑河南洛阳周平王姬宜臼春秋:前770-前475年战国:前475-前221年秦朝:前221-前207年咸阳陕西咸阳始皇帝嬴政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西汉:前206-8年长安陕西西安汉高祖刘邦王莽9-23,更始帝23-25 东汉: 25-220年洛阳河南洛阳汉光武帝刘秀三国: 220-280年曹魏: 220-265年洛阳河南洛阳魏文帝曹丕蜀汉: 221-263年成都四川成都汉昭烈帝刘备孙吴: 222-280年建业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晋朝: 265-420年西晋: 265-316年洛阳河南洛阳晋武帝司马炎东晋: 317-420年建康江苏南京晋元帝司马睿十六国304-439年南北朝420-589年南朝:宋: 420-479年建康江苏南京宋武帝刘裕齐: 479-502年建康江苏南京齐高帝萧道成梁: 502-557年建康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陈: 557-589年建康江苏南京陈武帝陈霸先北朝:北魏:386-534年平城/洛阳大同/洛阳魏道武帝拓跋珪东魏:534-550年邺河北临漳魏孝静帝元善见西魏:535-556年长安陕西西安魏文帝元宝炬北齐:550-577年邺河北临漳齐文宣帝高洋北周:557-581年长安陕西西安周孝闵帝宇文觉隋朝: 581-618年大兴陕西西安隋文帝杨坚唐朝: 618-907年长安陕西西安唐高祖李渊五代十国:907-960年后梁:907-923年汴河南开封梁太祖朱晃后唐:923-936年洛阳河南洛阳唐庄宗李存勖后晋:936-947年汴河南开封晋高祖石敬瑭后汉:947-950年汴河南开封汉高祖刘暠后周:951-960年汴河南开封周太祖郭威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朝: 960-1279年北宋:960-1127年开封河南开封宋太祖赵匡胤南宋:1127-1279年临安浙江杭州宋高宗赵构辽国:907-1125年皇都辽宁辽国耶律阿保机大理:937-1254 太和城云南大理西夏:1032-1227 兴庆府宁夏银川金国:1115-1234年会宁阿城(哈尔滨)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元朝:1206-1368年大都北京成吉思汗/元世祖忽必烈明朝:1368-1644年北京北京明太祖朱元璋清朝:1616-1911年北京北京清世祖福临中华民国:1911-1949年南京江苏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 北京北京。

古代中国的历史记录与编年史

古代中国的历史记录与编年史

古代中国的历史记录与编年史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有记录及编写历史的传统。

在古代中国,历史记录和编年史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过去,从而更好地面对现在和未来而编写的。

本文将探讨古代中国的历史记录和编年史的形式、内容和意义。

一、古代中国的历史记录形式历史记录形式在古代中国有很多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金石文和卜辞。

金石文是一种镌刻在金属或石头上的文字。

作为一种较为稳定的载体,金石文在古代中国历史记录中有重要的作用。

比如,东汉时期发现的“东汉简”,就是镌刻着各种金石文的简牍,其记录的内容非常丰富,除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事项,还包括了许多历史人物的事迹和传说故事。

卜辞则是一种古代中国记录祭祀等活动的方式。

通过在龟甲或兽骨上刻写文字,然后在其上进行卜筮,推测神意或预言未来走向。

卜辞广泛应用于周朝到战国时期的历史记录中,其内容主要涉及到政治、战争、财经、宗教等多方面的信息。

二、古代中国的编年史形式编年史是一种按历史年代排列,记述过去重大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事件的史书。

中国的编年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商君之书”就是一部以年代为先后次序编写的历史著作,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治理方式和国家形势。

在古代中国,编年史主要分为正史和别史两类。

正史是由朝廷官方编纂的史书,对历代政治生活及其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史实记载。

其中,“史记”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正史之一,可以说是有中国古代编年史之称的著作。

别史则是由私人、官员、宗教机构和学术机构等自发编写的著作,与正史不同的是,其主要从中立或个人观点出发,往往也包含了一些玄奇异事或神话传说。

三、古代中国历史记录和编年史的意义古代中国历史记录和编年史的存在,不仅为我们今天认识过去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也为我们的思想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一种窗口。

首先,历史记录和编年史使我们能够了解历史背景和社会变革。

通过这些史料,我们可以了解从古到今中国在政治、文化、经济、宗教等各方面的发展进程和演变,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面貌。

中国古代朝代编年史

中国古代朝代编年史

中国古代朝代编年史夏朝夏(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王朝。

四千多年前,夏部落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了虞舜的重用并最终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禅让于他,是夏王朝的开端。

大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即历史上所谓的“大禹传子”,宣告了部落联盟“禅让制”的结束和封建世袭制的开始。

商朝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朝的时间约从公元前17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

商代是继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

自太乙(汤)至帝辛(纣),共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经历了将近六百年。

周朝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周朝存在约8O0年.从公元前11世纪中期到公元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可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西周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到公于前771年结束。

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开始了东周的历史。

周朝和各诸侯国的统治范围包括今黄河、长江流域和东北、华北的大部。

春秋战国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春秋时期,始于「平王东迁」。

他得名于鲁史《春秋》。

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急剧变化,政治局面错综复杂,军事斗争层出不穷,学术文化异彩纷呈的一个变革时期。

战国(前403年-前221年)战国是我国继东周列国以来的又一个诸侯割据的时代。

其与春秋在历史上并无明确的界限,只是依照今天的习惯,以“三家分晋”(前403年)为起始标志,到前221年秦统一6国这一段时间称为战国时期.秦朝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战国后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已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国富兵强,为兼并六国创造了物质条件。

秦王政从即位(前246)到称始皇帝的二十六年间,相继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汉朝西汉 (公元前202年-9年)东汉 (公元25年-公元220年)绿林、赤眉军起义后,地方上的地主豪强也参加反对新朝的起义,其中以加入绿林军的刘秀势力最强。

昆阳之战后,刘秀到河北谋求发展,镇压河北的农民军,并吞了北方各地的豪强武装,势力渐大。

编年史对中国历史研究的影响

编年史对中国历史研究的影响
传承文化:编年史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创新思维:编年史可以激发人们的创新思维,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促进文化交流:编年史可以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让年史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中的意义
编年史在历史教育中的价值
提供历史事件的时间线,帮助 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顺序和因 果关系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 高学生的历史分析和理解能力
提供丰富的历史细节,帮助学 生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 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意识
编年史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作用
记录历史:编年史是记录历史事件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缺乏系统性:编年史通常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缺乏对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 的深入探讨
难以考证:编年史往往缺乏原始资料,难以考证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改进编年史的方向和方法
增加史料来源: 广泛收集各种 史料,包括官 方档案、私人 笔记、民间传 说等,以丰富
编年史的内容。
提高史料真实 性:对史料进 行严格筛选和 考证,确保史 料的真实性和
历史借鉴:为政府决策提供历 史经验和教训
社会教育:提高公众的历史意 识和文化素养
学术研究:为历史学家提供研 究资料和参考
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承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
编年史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编年史的局限性
内容单一:只记录历史事件,缺乏对历史背景、人物性格、社会风俗等方面的深入探讨
主观性强:编年史往往由个人或团体编写,难免带有主观色彩,难以保证客观公正
编年史还可以帮 助研究者了解历 史事件的发展过 程和历史人物的 成长历程,从而 更好地理解历史。

中国历史编年表

中国历史编年表

中国历史编年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2021年,中国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历史。

本文将按照年代顺序,概述中国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发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进程。

1. 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 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著名的传说人物是尧、舜。

- 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著名的传说人物是牧野之战、伊尹、姬瑕。

-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著名的传说人物是文王、武王,还有《诗经》、《尚书》、《周礼》的编纂。

2. 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0年:- 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著名的国家有鲁、齐、晋、秦、楚、楚、魏、赵。

这个时期也是百家争鸣的时期,有孔子、墨子、老子、庄子等重要思想家。

-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著名的传说人物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并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

3. 公元0年至公元900年:-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著名的传说人物是刘邦、刘备,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汉书》、《后汉书》等史书的编写。

-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魏、蜀、吴三国分立,著名的人物有曹操、刘备、孙权,还有《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

- 北朝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北朝时期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南朝时期包括刘宋、南齐、南梁、陈、南陈,这个时期还出现了《水经注》等地理学著作。

4. 公元900年至公元1400年:- 唐朝(618年-907年):著名的传说人物有李世民、李白、杜牧,在这个时期还有《全唐诗》的编撰。

- 五代十国时期(907年-960年):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指的是南唐、南汉、南吴、南楚、南平、吴越、闽、广、荆南、前蜀。

- 宋朝(960年-1279年):包括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著名的传说人物有赵匡胤、苏东坡、欧阳修,这个时期还有《宋史》等史书的编纂。

《中华五千年大事编年表》收藏版

《中华五千年大事编年表》收藏版

《中华五千年大事编年表》收藏版•约四千多年前传说中的黄帝、尧、弊、禹时期。

•约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

•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至殷。

•约公元前11世纪武王灭殷,西周时期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行政。

我国历史开始有确切纪年。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结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

东周春秋时期开始。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任管仲为相。

•公元前684年齐鲁长勺之战。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鲁、宋等七国联军伐楚。

•公元前638年宋、楚泓水之战,宋襄公败。

•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楚军大败,晋文公称霸。

•公元前623年秦穆公称霸西戎。

•公元前597年晋楚邲之战,晋军大败。

楚庄王称霸。

•公元前551年孔子生。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伐楚。

•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大败吴军,阖闾死。

吴王夫差即位。

•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开始,我国进入封建社会。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

•公元首403年韩、赵、魏三家被立为诸侯。

•公元前359年(一说,前356年)商鞅在秦变法开始。

•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孙膑大败魏军。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

•公元前284年乐毅率五国联军伐齐。

•公元前283年蔺相如完壁归赵。

•公元前279年田单用火牛阵攻燕,恢复齐国。

•公元前278年诗人屈原投汨罗江。

•公元前270年范睢入秦,秦实行远交近攻计。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秦白起大破赵括。

•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公元前256年秦灭周。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亲政。

•公元首227年荆轲刺秦王失败。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灭六国。

•公元前221年秦王改称始皇帝,建立郡县制。

•公元前213、前212年奏始皇焚书坑儒。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李斯、赵高立二世皇帝。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梁起兵。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大破秦军。

中国编年史 时间和朝代

中国编年史 时间和朝代

五帝(仅仅是部落联盟首领,非真正的帝王)约前2528年-前2029年(约500年)事件:伏羲氏——发明网、陷阱、原始的烹调、及传说中八卦也是他发明的。

神农尝百草(神农氏为我国农业始祖和医药始祖)中国历史上十二个大一统的朝代被称为“十二朝”,依次是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

1.夏朝(约公元前2146年-前1675年。

)始于夏禹,终于桀,共17帝。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

夏代共传十四朝,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

2.商朝(约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

)始于商汤,终于商纣,共30帝。

因商朝曾都殷,所以商朝又称殷商。

商朝时奴隶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在文化,青铜冶炼等发面达到较高的水平。

殷商国都频繁迁移,至盘庚迁殷后才稳定下来,分为“先商”“早商”“晚商”三阶段。

其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拥有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

3.周朝分为“西周”与”东周“。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由周武王姬发创建。

西周自建国起共历11代12王,享国275年。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周之后的朝代,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定都洛邑。

(东周分为春秋及战国。

)春秋前770年-前221年(549年)事件: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战国前770年-前476年(295年)事件:商鞅开始变法4.秦朝(前221年至前207年,享国14年)始于嬴政,终于胡亥,共2帝。

秦朝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大帝国。

秦朝开国君主秦王政自称始皇帝,从此有了皇帝一词语。

国号秦,王室嬴姓,故史书上别称嬴秦,以别于其他国号为秦的政权。

5.汉朝主要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

西汉(又称前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刘邦击败项羽之后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帝:
黄帝
|
颛顼
|
帝喾
|

|

夏世系:
1、禹——
2、启——
3、太康——
4、仲康——
5、相——
6、少康——
7、杼——
8、槐(芬)——
9、芒(荒)——10、泄(世)——11、不降——12、扃(局、禺)——13、廑——14、孔甲——15、皋(吴、皋苟)——16、发(发惠)—— 17、桀( 履癸 )
[夏代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

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一说四百三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
商世系:
1、天乙(汤、武汤、唐、大乙)——
2、外丙——
3、仲壬——
4、太甲(祖甲、太宗)——
5、沃丁——
6、太庚——
7、小甲——
8、雍己——
9、太戊——10、仲丁——11、外壬——12、河单甲——13、祖乙——14、祖辛—— 15、沃甲—— 16、祖丁—— 17、南庚—— 18、阳甲—— 19、盘庚—— 20、小辛——21、小乙—— 22、武丁—— 23、祖庚—— 24、祖甲——25、廪辛——26、康丁——27、武乙——28、太丁(文丁) ——29、帝乙——30、帝辛(纣、受)
[商(殷)代君主在古籍和甲骨人中被称为王。

自汤(天乙)至纣凡十七代,三
十传,历六百二十九年。

一说商凡二十九王,历四百九十六年。

传承制度前期以“兄终弟及”为主,后期以“父死子继”为主。

国都屡迁,至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始定都。

周:西周、东周
西周世系:
1、武王(姬姓、名发)——
2、成王(诵)——
3、康王(钊)——
4、昭王(瑕)——
5、穆王(满)——
6、共王——
7、懿王——
8、孝王——
9、夷王——10、厉王(胡)——[共和]( 庚申前841年)——11、宣王 ( 甲戌前827年)——
12、幽王(庚申前781年)
周人原为古老部落,耕牧于渭水流域。

始祖弃,被尊为农神,号称后稷。

周人几经迁徙,至古公耽父,迁居于周原(今陕蚊椽山县),始以周为国名,臣属于商。

古公耽父之子季历为商王太丁所杀;季历子姬昌继立,是为文王。

文王统一渭水流域,迁都于丰邑(今陕西沣水西岸),其子姬发率诸侯东征,阵于牧野,歼灭殷商,建立周朝,定都于镐(今陕西西安市西南沣水东岸)。

传至幽王,为犬戎所灭。

自武王至幽王,凡十一代,十二王。

西周之积年,存四说:1、自灭殷至国亡公元前257年,2、公元前400余年,3、386年,4、352年。

其间,懿王死后,其叔辟方自立,是为孝王。

孝王死后,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为王,是为夷王。

厉王暴虐,国人流王于淄,由周、召二公执政,号曰“共和行政”。

中国历史自共和元年(前841年)始有确切纪年。

前此之历史年代,皆为后人所推算。

东周世系:
1、平王(辛未前770年)——
2、桓王(壬戌前719年)——
3、庄王(乙酉前696年)——
4、黧王(庚子前681年)——
5、惠王(乙巳前676年)——
6、襄王(庚午前651年)——
7、顷王(癸卯前618年)—— 8、匡王(己酉前612年)——
9、定王(乙卯前606年)—— 10、简王(丙子前585年)——
11、灵王(庚寅前571年)—— 12、景王(丁巳前544年)——
13、悼王(辛巳前520年)—— 14、敬王(壬午前519年)——
15、元王(丙寅前475年)—— 16、贞定王(癸酉前468年)——
17、哀王(庚子前441年)—— 18、思王(庚子前441年)——
19、考王(辛丑前440年)—— 20、威烈王(丙辰前425年)——
21、安王(庚辰前401年)—— 22、烈王(丙午前375年)——
23、显王(癸丑前368年)—— 24、慎靓王(辛丑前320年)——
25、赧王(丁未前314年)
公元前771年,犬戎杀幽王,灭西周。

翌年(即前770年),幽王太子宣臼由镐京迁都于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迁后之周王朝为东周。

周赧王59年(前256年),东周为秦所灭,共传二十五王,历时五百一十五年。

东周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至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之段历史时期,史称之为“春秋时期”,自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则被称为“战国时期”]
春秋世系:
战国世系:
秦世系:
1、秦仲——
2、庄公——
3、襄公——
4、文公——
5、宁公——
6、出公——
7、武公——
8、德公——
9、宣公—— 10、成公——11、穆公—— 12、康公—— 13、共公—— 14、桓公—— 15、景公—— 16、哀公—— 17、惠公—— 18、悼公(《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19、厉公—— 20、躁公—— 21、怀公—— 22、灵公—— 23、简公—— 24、惠公——25、出子—— 26、献公——27、孝公—— 28、惠文王—— 29、武王—— 30、昭王(乙卯前306年)—— 31、孝文王(辛亥前250年)—— 32、庄襄王(壬子前249)——33、秦始皇(乙卯前246年)——二世皇帝(壬辰前209年)
秦朝纪年表
东汉:
三国魏:
三国蜀:
三国吴:
东晋
十六国:前赵、成汉、前凉、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后燕、西秦、后凉、南凉、南燕、
西凉、夏、北燕、北凉前赵
成汉
前燕:
前秦
后凉:
南燕
北凉
南北朝:宋、齐、梁、陈、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宋
北魏


五代十国:后凉、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
后唐
后晋
李改元升元,国号大齐,升元三年
复姓李,改名,改国号为唐,

南汉
前蜀
后蜀
北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