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与脱位-诊断分型及治疗

合集下载

颈椎椎体骨折及骨折脱位的临床治疗

颈椎椎体骨折及骨折脱位的临床治疗

颈椎椎体骨折及骨折脱位的临床治疗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3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前路手术减压、自体骨植骨及颈椎带锁钢板和或钛网内固定治疗。

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

术后颈椎即获稳定,恢复脊柱正常序列、曲度及椎体高度,植骨在3~5个月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

术后神经功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

结论早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不但可充分减压、使损伤节段获得满意的复位、得到即刻的稳定和重建,而且可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改善脊髓的功能状况,还可避免因发生并发症而错过手术时机。

【关键词】颈椎椎体骨折骨折脱位颈椎椎体骨折的同时,伴有椎节严重脱位者,称为颈椎骨折脱位。

这是一种典型的完全性损伤。

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多伴有脊髓损伤,好发于颈4~5及颈6~7三个椎间隙。

这种骨折脱位暴力作用机制与屈曲性颈椎伤并无本质不同,只是其暴力作用更强,造成的破坏更大,临床症状更严重。

常见于屈曲性损伤,椎体的压缩性骨折与小关节脱位几乎同时发生。

也可见于垂直性暴力,在引起椎体爆裂性骨折的同时,小关节出现半脱位或交锁征,此种颈椎完全性损伤的伤情多较重,且大多数合并有颈脊髓损伤,仅少数矢状径较宽的“幸运性损伤”者例外。

屈曲纵向垂直压缩暴力所致,导致椎体前缘压缩,造成椎体的压缩骨折。

轻者可无继发改变,重者可引起颈椎后突成角畸形,椎小关节半脱位,脊髓牵拉损伤。

严重时可造成颈椎椎体的爆裂骨折,此种情况,颈椎相当不稳定,很容易造成颈髓的损伤,引起瘫痪。

一、临床资料本院共收治下颈椎骨折脱位病人30例,其中11例采用同期颈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

男14例,女16例;年龄22~56岁,平均35岁。

病变节段C4、5 4例,C5、6 20例,C6、7 12例。

根据Allen分类,屈曲暴力致伤16例,仰伸压缩暴力致伤者4例。

骨折与脱位

骨折与脱位
(1)复位(越早越好,24小时~48小时 以内)
①Allis法:屈膝屈髋各90°牵引→略作 外旋
②Bigelow法(问号法)(常用):屈髋 屈膝90°牵引→内收内旋→外展外旋伸直
③Stimson法法(悬垂法)不用
第九十九页,共116页。
第一百页,共116页。
(2)固定 皮牵引或丁字鞋3周。
(3)功能锻炼 3周后活动关节, 4周后扶拐下地活动, 3月后完全负重。
头颈向患侧倾斜 ③方肩畸形,肩胛盂处空虚 ④Dugas征阳性:患侧肘部紧贴胸壁时,手
掌搭不到健侧肩部或手掌搭在健侧肩部时, 肘部不能贴近胸壁 ⑤注意臂丛神经,腋神经、血管损伤情况 ⑥X线检查
第七十页,共116页。
第七十一页,共116页。
第七十二页,共116页。
治疗——手法为主
(1)复位 ①Hippocrates法(一脚蹬)最常用
外展牵引→内收,内旋
②Kocher法
屈肘90度向下牵引→外展外旋→内收→内旋
③Stimson法 持续悬吊3周
第七十三页,共116页。
(2)固定
三角巾悬吊3周
(3)功能锻炼
固定期间肘腕,手指功能锻炼
第七十四页,共116页。
肘关节脱位
Dislocation of Elbow
第七十五页,共116页。
股骨颈骨折
第二十一页,共116页。
解剖特点
颈干角125°-135 °
前倾角12 ° -15 °
血液供应
第二十二页,共116页。
按骨折线的部位分类
头下骨折
经颈骨折
基底骨折
第二十三页,共116页。
第二十四页,共116页。
按骨折线的方向分类
外展型:稳定 Pauwel<30 °

骨折的分型

骨折的分型

骨折的治疗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者,称为骨折。

中医骨伤科在骨折复位、固定、练功活动和药物治疗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病因病机]1.外因(1)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外来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如打倒、压伤、枪伤、炸伤及撞击份伤等。

这类骨折多为横断骨折或粉碎性骨折,骨折处的软组织损伤教较严重。

若发生在前臂或小腿,两骨骨折部位多在同一平面。

如为开放性骨折,则因打击物由外向内穿破皮肤,故感染率较高。

(2)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远离于外来暴力作用的部位。

间接暴力包括传达暴力)(扭转暴力停。

多在骨质薄弱处造成斜形骨折或螺旋形骨折,骨折处的软组织损伤邀轻若发生在前臂或小腿,则两骨骨折的部位多不在同一平面:如为开放性骨折,则多因骨折断端由内向外穿破皮肤,故感染率较低。

(3)筋肉牵拉:由于筋肉急骤地收缩和牵拉可发生骨折,如跌倒时股四头肌剧烈(>0.8 )收缩可导致髌骨骨折。

(4)疲劳骨折:骨骼长期反复受到震动或形变,外力的积累,可造成骨折。

多发生于长途跋沙后或行军途电以第二、三跖骨及腓骨干下1/3疲劳骨折为多见。

这种骨折多无移位,但愈合缓慢。

2.内因(1)年龄和健康状况:年轻体健,筋骨坚韧,不易受损;年老体弱,平时缺少运动锻炼或长期废用者,其骨质脆弱、疏松,遭受外力作用容易引起骨折。

(2)骨的解剖位置和结构状况:幼儿骨膜较厚,胶质较多易发生青枝骨折;18岁以下青少年,骨骺未闭合易发生骨骺分离;老年人骨质疏松、骨的脆性增大,最易发生骨折。

又如肱骨下端扁而宽,前面有冠状窝和后面有鹰嘴窝,中间仅一层较薄的骨片,这一部位就容易发生骨折。

在骨质的疏松部位和致密部位交接处也易发生骨折。

(3)骨骼病变:如先天性脆骨病、营养不良、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骨感染和骨肿瘤等常为导致骨折的内在因素。

外力作用于人体,可由于年龄、健康状况、解剖部位、骨结构、骨骼是否原有病变等内在因素的差异,而产生各种不同类型的损伤。

不同的致伤暴力又可有相同的受伤机理。

《骨折与关节脱位》课件

《骨折与关节脱位》课件

骨折的病因
外伤
直接或间接暴力、肌肉拉力、积累性劳损等。
疾病
骨肿瘤、骨质疏松症、骨髓炎等。
骨折的症状与体征
症状
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畸形、异常 活动、骨擦音等。
体征
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和局部压痛 等。
02
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X光检查
CT扫描
MRI检查
临床检查
X光是诊断骨折的常用方法 ,可以清晰地显示出骨骼的 结构,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
物理检查
观察关节的外观、触摸关 节周围组织、检查关节活 动度等,判断是否存在异 常。
影像学检查
通过X光、CT、MRI等影 像学检查,进一步明确关 节脱位的类型和程度。
治疗方案选择
非手术治疗
对于轻度关节脱位或初次脱位的患者,可采用手法复位、支具固定、药物治疗等非手术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关节脱位、反复脱位或伴有骨折的患者,手术治疗是更好的选择。手术方法包括切开复位 、关节镜下复位等。
《骨折与关节脱位》ppt课件
目录
• 骨折概述 • 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 关节脱位概述 • 关节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 骨折与关节脱位的预防与康复
01
骨折概述
பைடு நூலகம்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 部分断裂。
分类
根据骨折的原因可分为创伤性骨 折和病理性骨折,根据骨折的程 度可分为完全性骨折和不完全性 骨折。
断是否发生骨折。
治疗方案选择
保守治疗
对于一些轻微的骨折,如裂缝骨折或稳定性骨折,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牵引 等。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骨折、不稳定骨折或需要恢复关节功能的骨折,手术治疗通常是必要的。手术方 法包括内固定、外固定和关节置换等。

距骨骨折及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距骨骨折及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距骨骨折及脱位的诊断与治疗摘要】目的讨论距骨骨折及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距骨颈骨折I型骨折以非负重小腿石膏管型固定足部轻度跖屈位6~10周,固定期间需行肌肉和关节的功能活动。

Ⅱ型骨折要尽量早期复位,以减少缺血性坏死的机会。

【关键词】距骨骨折及脱位诊断治疗一、解剖基础距骨由三部分组成,即头、颈及体部。

距骨体上面覆盖滑车关节面,是支撑、传导体重和进行各种活动的重要部分,与胫骨下端关节面接合。

滑车关节面前宽后窄中凸,其内侧半月形关节面与内踝相接,外侧三角状关节面与外踝接合。

距骨体中央凹陷两边突出形成马鞍状。

距骨颈无软骨面,其上附着韧带和关节囊。

距骨体纵轴线与距骨头纵轴线相交成20°角。

距骨体下方有3个关节面,即距跟关节、距舟关节及跟骰关节。

距舟关节下方有弹簧韧带,后下方为载距突,内侧有三角韧带。

距骨无肌肉及肌腱附着其上,依靠滑膜和关节囊与软组织连接。

距骨的血液供应通过滑膜与关节囊进入,如发生关节囊撕裂离断,可使距骨形成缺血性病变。

距骨血液供应的来源主要是胫前动脉和腓穿动脉。

二、距骨颈骨折(一)损伤机制及分型1.损伤机制距骨颈骨折发生在颈部较为常见,原因是:(1)距骨颈是距骨的最狭窄部位,较为脆弱。

(2)距骨颈上方有胫骨远端关节面的突出部分,下方有跟骨的载距突,容易被压应力和剪应力所夹击。

(3)距骨是足部纵弓的顶点,是踝足部负重和活动的中心,也是下肢与足部负重的交叉点,垂直暴力发生时容易形成骨折。

(4)距骨颈内部的骨性结构缺乏坚强有力的支撑。

2.分型 Hawkins(1970)将距骨颈骨折分为三型。

Ⅰ型:距骨颈骨折无移位。

Ⅱ型:距骨颈骨折伴距下关节半脱位。

Ⅲ型:距骨颈骨折,距跟韧带、距腓后韧带断裂,距骨体从踝穴中脱出。

足强力背伸位,垂直暴力使胫骨下端前缘压住距骨颈,下方的载距突顶住距骨颈底部,距骨颈被由上而下的暴力劈开而发生骨折。

暴力尚轻时骨折无移位,属I型骨折。

中医骨折病概念

中医骨折病概念

中医骨折病概念中医骨折病是指因外力作用于骨骼,导致骨骼断裂或错位的一种疾病。

在中医理论中,骨折病属于“骨断”、“骨碎”、“骨伤”等范畴。

本文将介绍中医骨折病的主要概念,包括骨折定义、分类、病因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以及预后和预防方法。

1.骨折定义中医骨折病是指骨骼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断裂或错位的现象。

骨折可以是闭合性的,也可以是开放性的。

闭合性骨折指骨骼完整但内部出现裂缝,而开放性骨折则指骨骼外露或断裂,常常伴随着皮肤和软组织的损伤。

2.骨折分类中医骨折病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分类方法有:按受伤时间:可分为新伤和旧伤。

新伤指近期发生的骨折,而旧伤指过去发生的骨折。

按治疗时间:可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

急性期指刚发生骨折后的一段时间,需要进行紧急处理和固定;恢复期则指骨折已经开始愈合,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调理。

按骨折形态:可分为裂纹、青枝、横行、螺旋、粉碎、关节内等类型。

这些不同类型的骨折在处理方法和愈合时间上略有不同。

3.病因病理中医骨折病的病因主要包括创伤、劳损和年龄等因素。

创伤指外界暴力作用导致的骨折,如跌倒、撞击等;劳损指长期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骨骼导致的骨折,如长期站立、行走等;年龄因素则指不同年龄段的人发生骨折的风险不同,如儿童和老年人较容易发生骨折。

4.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医骨折病的诊断主要包括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

症状主要包括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体征则包括局部压痛、骨擦音、畸形等;影像学检查如X光、CT等可以清晰地显示骨折部位和类型。

鉴别诊断主要区分骨折和其他类似疾病,如关节脱位、软组织损伤等。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检和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并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5.治疗原则中医骨折病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复位、固定和康复治疗。

复位是指将错位的骨骼恢复到正常位置;固定则是用各种方法将骨折部位固定,以促进愈合;康复治疗则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

骨折的AO分型

骨折的AO分型

骨折的AO分型对骨折及伴发软组织损伤的范围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可以为医师对骨折的治疗、研究和交流提供统一的标准,更好地制订治疗方案,追踪治疗结果并做对比分析,同时也为新的治疗模式提供可评价的基础。

为了这一目的,就需要一个科学、统一的命名和分类系统,同时为了能够被广泛接受和使用,最好简单实用。

从1970年开始,瑞士AO/ASIF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Internal Fixation)的创始人之一Maurice Muller教授及其同事,就着手建立了一个长骨骨折综合分类系统(Comperhensive Classification of Fractures of the Long Bones),该分类系统通过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描述了长骨骨折的部位、形态和严重程度等特征。

美国OTA(the Orthopaedic Trauma Association)在Marc Swiontkowski教授领导下的骨折编码和分类委员会(the Committee for Coding and Classification),采用了Muller 教授的长骨骨折分类系统,并将其分类方法和原则应用到全身其他骨骼,形成了AO/OTA骨折分类系统。

这个字母数字编码分类系统虽然不是最理想的,但目前尚没有其他的分类方法,能够像它这样将全身骨骼包括进来,这一分类方法科学实用,被创伤骨科专家广泛接受、应用,并被不断修正。

一、AO/OTA骨折分类的原则和定义AO/OTA骨折分类的原则,总体上遵循Muller的长骨骨折综合分类系统的原则,将全身的骨骼以阿拉伯数字编码(图1-1 ),将每一骨骼分为3个部位或节段(近端、骨干、远端),再将每一部位的骨折根据骨折形态分为3型(A、B、C),每型下面又分3组(1、2、3),这样一个部位或节段的骨折可以有27个亚组(如A11,A12...C32,C33)。

图1-1 骨骼定位编码1.骨骼编码骨折该系统将全身的骨骼以阿拉伯数字编码(颅面骨和胸骨不在本范围描述),包括有肱骨(1)、尺桡骨(2)、腕骨(24)、掌骨(25)、指骨(26)、股骨(3)、胫腓骨(4)、髌骨(45)、距骨(72)、跟骨(73)、足舟骨(74)、楔骨(75)、骰骨(76)、跖骨(81)、趾骨(82)、脊柱(5)、骨盆(6)、锁骨(06)、肩胛骨(09)。

桡骨头骨折分型

桡骨头骨折分型

桡骨头骨折分型
桡骨头是上肢骨骼中最常见的骨折部位之一。

桡骨头骨折可分为不同的分型,了解这些分型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1. 末端桡骨头骨折:这种骨折是最常见的类型。

通常是由于手臂伸直并且手掌着地时发生的。

2. 横向骨折:横向骨折是指桡骨头横向断裂。

通常发生在颈部或骨头头部。

3. 纵向骨折:纵向骨折是指桡骨头沿着长度方向断裂。

这种骨折常常与其他骨折同时发生。

4. 伴有脱位的骨折:这种骨折通常伴随着桡骨头的脱位。

它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来重新定位骨头。

5. 粉碎性骨折:粉碎性骨折是指桡骨头碎裂成数块。

这种骨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桡骨头骨折通常会导致手臂的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治疗方法包括使用石膏固定、手术治疗以及物理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使用手臂,以免加重骨折并延长康复时间。

Lisfranc骨折脱位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Lisfranc骨折脱位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关 节 .近 侧 跖 骨 间 关 节 和 前 方 跗 骨 间关 由内 侧 向外 侧 进 行 ,选 第 12跖 跗 关 节 片 上 可 见 第 2跖 骨 内缘 和 内侧 楔 骨 内缘 。
节 的损 伤 。 为它 的发 生 率 较 低 , 占全 手 术 切 口 , 护 足 背 动 脉 及 腓 深 神 经 . 因 约 保 首 成 一 条 直 线 , 1 2 骨 基 底 间 隙和 内 、 第 、跖 身 骨 折 的 00 %【 以往 并 不 受 到 重 视 。 先 复 位 第 2跖 跗 关 节 用 一枚 克 氏 针 临 时 中楔 骨 间 隙相 等 . 侧 位 像 上 . 骨 不超 . 2 1 】 。 在 跖 近 年 来 .随 着 交 通 伤 的 增 多 ,i r c Ls a 损 固 定 . 后 再 复 位 第 1 跗 关 节 . fn 然 跖 用一 枚 过 相 对 应 的楔 骨 背 侧 , 斜 位 像 上 。 在 可见 伤 呈 逐 年 上 升 的 趋 势 口 因为 不 能 解 剖 复 克 氏 针 由 第 1 骨 基 底 向 内 侧 楔 骨 固 第 4跖 骨 和 骰 骨 内侧 成 一 条 直 线翻 。有 . 跖
钉 克 氏 针 固定 Ls ac骨 折 脱 位 1 ir fn 4例 . 分别 选 用 一枚 3 mm 的 皮 质 骨 螺 钉 固 定 的主 要 目的是 复 位骨 折脱 位 .恢 复 足 的 . 5 报告如下。
1 临 床 资 料
第 1和第 3 跗 关 节 .用 一 枚 克 氏 针 固 外 形 , 跖 获得 稳 定 无 痛 的 关 节 结 构 , 足部 使 定 第 5跖 骨 和 骰 骨 。手 术 后 石 膏 固 定 4 能 够 正 常 负 重 。强 烈 建 议 任 何 损 伤 移 位 8周拔 除 克 氏针 ,2周 取 出 螺 钉 。 1 本组 1 4例 .男 1 周 , 1

骨折分型

骨折分型

股骨转子间骨折 1.AO/OTA分型
A1 转子间简单骨折
A1.1沿转子间线 A1.2经大转子部 A1.3经小转子下方
A2 经转子部多块骨折
A2.1
A2.2
A2.3
有一内侧骨折块 有数块内侧骨折块 延伸至小转子下超过1cm
A3转子间骨折
A3.1 反向简单骨折
A3.2 横行简单骨折
A3.3 粉碎骨折
Ⅵ型—伴有干骺端和骨干分离的平台骨折,除单
髁或双髁及关节面骨折外,还存在胫骨近端横形 或斜形骨折。
由于骨干和干骺 端分离,使该型 骨折不适合牵引 治疗,大部分应 用支撑钢板及松 质骨螺丝钉治疗。 如果双髁均有骨 折,每一侧均应 上钢板固定。
胫骨和腓骨干骨折
A型骨折:简单骨折 B型骨折:楔形骨折 C型骨折:复杂骨折
跟骨骨折
根据骨折线的走向分为不波及跟距关节面骨折和波 及跟距关节面骨折两类。
不波及跟距关节面骨折: 跟骨结节纵形骨折、跟骨结节横形骨折(鸟嘴型骨
折) 载距突骨折、跟骨前端骨折、接近跟距关节的骨折 波及跟距关节面骨折: 外侧跟距关节面塌陷骨折、全部跟距关节面塌陷骨

锁骨骨折பைடு நூலகம்
锁骨骨折按部位分为三类: 1. 锁骨中1/3骨折 锁骨在此处从管状渐变为扁平,另外该处骨质
多由间接复合外力造成当儿童撞倒时手掌着地,前臂 多处于旋前,肘关节稍屈曲位,大部分外力沿桡骨传 至桡骨头,再撞击肱骨外髁骨折而发生骨折。同时多 合并肘外翻应力,伸肌牵拉等因素而形成骨折,骨折 线由外髁上部斜向下内达滑车桡侧部,骨块常包括桡 侧干骺端骨片,肱骨小头骨骺和滑车桡侧部分,可因 外力方向、前臂旋转及内收牵拉,而产生不同的类型 。
1.按骨折部位分为 头下型 经颈型 基底型

骨折分型

骨折分型

孟氏骨折(Monteggia骨折)1.1967年Bado将其归纳为四型:I型(前侧型或伸展型):为尺骨任何水平骨折,向掌侧成角,并合并桡骨头前脱位。

跌倒时,肘关节处于伸直位,前臂旋后位。

II型(后侧型或屈曲型):为尺骨干骨折,向背侧成角,并合并桡骨头后脱位。

跌倒时,肘关节处于微屈位,前臂旋前位。

III型(外侧型或内收型):为尺骨近侧干骺端骨折,合并桡骨头的外侧或前侧脱位,仅见于儿童。

跌倒时,肘关节处于伸直位,前臂旋前位,由于上下外力传导至肘部,在肘内侧向外侧作用,致尺骨鹰嘴发生骨折并向桡册侧成角移位,同时,引起桡骨头向外侧脱位,该型尺骨骨折多且纵行劈裂,褶皱或横形劈裂,骨折移位不明显,容易漏诊。

IV型(特殊型):桡骨小头前脱位,桡骨近1/3骨折,尺骨任何水平的骨折。

2 孟氏骨折的常见并发症①桡神经损伤,多数在桡骨小头复位后可自行恢复。

②尺骨干上中1/3交界处骨折容易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③尺骨干骨折畸形愈合,从而倒致桡骨小头容易再脱位。

④桡骨小头周围的血肿容易发生骨化性肌炎。

3.桡骨小头是否有脱位的判断:正常条件下,桡骨小头纵轴沿伸线通过肱骨小头中央,否则即表示有脱位。

盖氏骨折(Galeazzi骨折,Compbell称之为“必须骨折”)按照骨折的稳定程度及移位方向,临床上可分为三类:1.稳定型桡骨远端青枝骨折合并尺骨小头骨骺分离,均为儿童,此型损伤较轻,易于整复。

2.不稳定型桡骨下1/3骨折,骨折可为横型、短斜形、斜形。

短缩移位明显,下尺桡关节脱位明显。

多为跌倒时手掌撑地致伤,前臂旋前位致伤时桡骨远折段向背侧移位,前臂旋后位致伤时桡骨远折段向掌侧移位,临床上以掌侧移位者多见。

此型损伤较重,下尺桡关节掌背侧韧带、三角纤维软骨盘多已断裂,骨间膜亦有一定的损伤。

3.特殊型尺桡骨干双骨折伴下尺桡关节脱位。

多为机器绞轧伤所致,损伤重,此时除下尺桡关节掌、背侧韧带,三角纤维软骨盘多断裂外,骨间膜多有严重损伤。

骨折分型

骨折分型

.开放性骨折Gustilo分类:Ⅰ型:自内向外开放骨折,骨折类型简单、无粉碎;伤口长度<1cm,软组织无挫裂伤。

Ⅱ型:伤口长度>1cm,软组织损伤广泛;呈中度碾挫伤,但未形成软组织瓣,中度污染及中等程度粉碎骨折。

Ⅲ型:软组织(包括皮肤、肌肉、血管、神经)广泛损伤,分三个亚型。

Ⅲa型:不论广泛的软组织挫裂伤程度及伤口大小,骨折处有软组织覆盖。

Ⅲb型:广泛软组织挫裂伤或/和软组织缺损,骨膜撕脱及骨裸露,严重污染。

Ⅲc 型:上述情况伴有需修复的血管损伤。

闭合骨折的软组织损伤0级:轻微软组织损伤,间接暴力,简单的骨折形式。

例如:滑雪者的胫骨螺旋骨折。

Ⅰ级:来自内部压力引起的表浅擦伤或挫伤。

轻度到中度的骨折畸形。

例如:伴有超过内踝的软组织损伤的踝关节旋前型骨折脱位。

Ⅱ级:与局部皮肤或肌肉挫伤相连的深部污染性擦伤。

轻度筋膜间隔区综合征,严重的骨折畸形。

例如:胫骨的节段性“缓冲器样”骨折。

Ⅲ级:广泛的皮肤挫伤或挤压伤,肌肉组织损伤可很严重,皮肤剥离,常因发生筋膜间隔区综合症而行减压术。

伴有大血管损伤,严重或粉碎的骨折畸形。

下肢骨折骨盆骨折的分型Tile分型Tile基于骨盆垂直面的稳定性、后方结构的完整性以及外力作用方向将骨盆骨折分为A、B、C三型,按顺序病情严重程度逐渐增加。

每型又分为3个亚型,每个亚型又可以进一步分型。

Tile分型对临床医师确定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有决定性指导意义。

1. A型稳定的骨盆环损伤,骨折轻度移位。

A1:骨盆边缘骨折,不累及骨盆环,撕脱伤;A2:骨盆环有骨折或有轻度移位;A3:不累及骨盆环,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

2. B型旋转不稳、垂直稳定的骨盆环损伤,损伤的骨盆后侧张力带和骨盆底仍保持完整无损伤,髋骨可发生旋转不稳定。

B1:外旋损伤,翻书样损伤;B2:骨盆侧方挤压损伤或髋骨内旋损伤,内旋不稳定,侧方挤压伤;关书样损伤。

B3:双侧B型损伤。

3. C型旋转和垂直不稳定的骨盆环损伤。

后侧骶髂部稳定结构完全损伤,骶棘和骶结节韧带完全撕裂,前侧产生耻骨联合分离,或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或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骨盆产生旋转和垂直方向不稳定,一侧骨盆可向上移位。

从诊断到治疗,手把手教你读懂这种骨科常见损伤!

从诊断到治疗,手把手教你读懂这种骨科常见损伤!

从诊断到治疗,手把手教你读懂这种骨科常见损伤!手外伤属于骨科常见损伤,在骨科急诊病人中,手外伤约占就诊人数的四分之一,比如常见的擦伤、撕裂伤、挫伤、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扭伤、骨折及关节脱位等,每种外伤的处理各有特点。

如何在外伤后第一时间做好有效的处置,保证患者恢复常规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今天早读就为大家详解常见手外伤的诊断及治疗策略,值得值得学习借鉴!手部解剖结构手部基础的解剖结构包括骨骼与关节、肌肉、神经、血管等组成。

(1)骨骼和关节手部具有 27 块骨头和 19 个关节。

27 块骨头包括:5 块掌骨、14块指骨以及8 块腕骨;关节包括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掌骨间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

其中以第一腕掌关节尤为特殊,属于鞍状关节,构成拇指对掌和对指活动。

此外,手各关节的稳定性主要由韧带、关节囊提供,它们是手的解剖结构中不可忽略的一个成分。

27 块骨头和 19 个关节组成了整个手部的骨性及关节结构,为手功能的实现提供了结构基础。

(2)肌肉手部肌肉由手内肌肌群和手外肌肌群所组成,一共有28块肌肉。

手内肌均起自手部,包括大鱼际肌群、小鱼际肌群、拇内收肌、4条蚓状肌和3条掌侧、4 条背侧的骨间肌。

其中,大鱼际肌群又包括了拇短展肌、拇短屈肌和拇对掌肌;小鱼际肌群则包括小指外展肌、小指屈肌、小指对掌肌和掌短肌。

手外肌大多起自于前臂或肱骨内外上髁,包括:①位于手部掌侧的屈肌,主要有四条指深屈肌和四条指浅屈肌以及拇长屈肌;②位于手部背侧的伸肌,主要有四条手指的总伸肌以及小指伸肌和食指伸肌。

(3)神经手部的运动功能依赖于神经的支配。

支配手部肌肉的神经主要有尺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

正中神经支配四块指浅屈肌、拇长屈肌以及桡侧的两条指深屈肌和蚓状肌,大鱼际的三块肌肉也由正中神经支配,正中神经损伤易形成“猿手”。

桡神经主要是负责手部的外在伸肌、四块指伸肌、食指伸肌、小指伸肌以及拇长/短伸肌、拇长展肌,桡神经损伤易形成“垂腕”。

骨折的AO分型讲解

骨折的AO分型讲解

骨折的AO分型对骨折及伴发软组织损伤的范围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可以为医师对骨折的治疗、研究和交流提供统一的标准,更好地制订治疗方案,追踪治疗结果并做对比分析,同时也为新的治疗模式提供可评价的基础。

为了这一目的,就需要一个科学、统一的命名和分类系统,同时为了能够被广泛接受和使用,最好简单实用。

从1970年开始,瑞士AO/ASIF(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Internal Fixation)的创始人之一Maurice Muller教授及其同事,就着手建立了一个长骨骨折综合分类系统(Comperhensive Classification of Fractures of the Long Bones),该分类系统通过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描述了长骨骨折的部位、形态和严重程度等特征。

美国OTA(the Orthopaedic Trauma Association)在Marc Swiontkowski教授领导下的骨折编码和分类委员会(the Committee for Coding and Classification),采用了Muller 教授的长骨骨折分类系统,并将其分类方法和原则应用到全身其他骨骼,形成了AO/OTA骨折分类系统。

这个字母数字编码分类系统虽然不是最理想的,但目前尚没有其他的分类方法,能够像它这样将全身骨骼包括进来,这一分类方法科学实用,被创伤骨科专家广泛接受、应用,并被不断修正。

一、AO/OTA骨折分类的原则和定义AO/OTA骨折分类的原则,总体上遵循Muller的长骨骨折综合分类系统的原则,将全身的骨骼以阿拉伯数字编码(图1-1 ),将每一骨骼分为3个部位或节段(近端、骨干、远端),再将每一部位的骨折根据骨折形态分为3型(A、B、C),每型下面又分3组(1、2、3),这样一个部位或节段的骨折可以有27个亚组(如A11,A12...C32,C33)。

图1-1 骨骼定位编码1.骨骼编码骨折该系统将全身的骨骼以阿拉伯数字编码(颅面骨和胸骨不在本范围描述),包括有肱骨(1)、尺桡骨(2)、腕骨(24)、掌骨(25)、指骨(26)、股骨(3)、胫腓骨(4)、髌骨(45)、距骨(72)、跟骨(73)、足舟骨(74)、楔骨(75)、骰骨(76)、跖骨(81)、趾骨(82)、脊柱(5)、骨盆(6)、锁骨(06)、肩胛骨(09)。

关节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关节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关节脱位的诊断与治疗凡正常关节咬合对位发生变异者,或在运动中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关节面的相互关系越出正常范围而不能自行复原者,称为关节脱位(dislocation),俗称脱臼。

关节面部分失去对合关系,称为关节半脱位(partial dislocation)。

关节脱位方向的命名均以关节远侧骨端的移位方向而命名。

关节周围韧带和关节囊的损伤,称为关节扭伤。

其中因外力所致者称为创伤性关节脱位。

由于关节本身或周围组织病变所致者则称为病理性关节脱位。

发生于四肢关节的脱位则按该关节加脱位来称呼。

一、关节脱位的机理关节脱位主要是由外力作用所致。

外力将关节囊撕裂,同时也使关节囊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等软组织也受到损伤,所以造成关节头部自关节囊的裂隙脱出关节腔外。

如果致伤的暴力严重,还可以造成皮肤肌肉破裂,使关节头由伤口脱出,形成开放性关节脱位。

二、关节脱位的分类(一)按发生脱位的原因分类1.创伤性脱位:正常关节受到外来暴力作用而发生的脱位。

2.先天性脱位:胚胎发育异常致关节发育不良出生后出现的脱位并逐渐加重。

3.病理性脱位:有病变的关节骨端遭到破坏其形态难以维持正常的对合关系。

4.习惯性脱位:关节脱位整复后,未得到合理的固定,致使关节周围组织修复得不好,或者创伤性关节脱位时,关节一侧的骨端留有骨缺损或关节囊及韧带在骨性附着处被撕脱,使关节存在不稳定因素,致使受到较轻的外力作用时,甚至该关节作自主活动时,也可导致该关节多次发生再脱位。

(二)按发生脱位的时间分类1.新鲜脱位:脱位未满3周者。

2.陈旧性脱位:脱位超过3周者。

(三)按是否与关节腔相通分类1.闭合性脱位:指关节脱位后,关节部的皮肤未受到创伤,或皮肤和肌肉虽有创伤,但关节腔未与外界贯通。

2.开放性脱位:指关节脱位后关节腔与外界贯通。

三、关节脱位的诊断(一)一般症状创伤性关节脱位具有创伤的共同反应,主要有:1.局部疼痛:由于关节脱位使软组织受到损伤及脱出骨骼的压迫,因此,疼痛与压痛均比较剧烈。

尾骨骨折与脱位诊断与治疗PPT

尾骨骨折与脱位诊断与治疗PPT

疼痛:尾骨部位疼痛,可能伴 有放射性疼痛
肿胀:尾骨部位肿胀,可能伴 有皮肤发红、发热
活动受限:尾骨部位活动受限, 可能伴有疼痛加剧
畸形:尾骨部位畸形,可能伴 有疼痛和活动受限
观察患者体位: 是否出现疼痛、肿胀、畸形等
症状
触诊:检查尾 骨部位是否有 压痛、肿胀、
畸形等症状
影像学检查: X线、CT、
MRI等检查, 了解骨折和脱 位的具体情况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尿常 规等检查,了 解患者身体状 况和病情发展
情况
X光片:观察尾骨骨折和脱位的情况 CT扫描:更清晰地显示骨折和脱位的情况 MRI:观察软组织损伤和神经损伤的情况 超声检查:观察软组织损伤和血肿的情况
Part Four
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减少疼痛和肿胀 冷敷:减轻疼痛和肿胀 药物治疗:使用止痛药和抗炎药 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电刺激等,促进愈合
和关节活动度
汇报人:
尾骨骨折:分为单纯骨折和粉碎性骨折 尾骨脱位:分为前脱位、后脱位和侧脱位 尾骨骨折与脱位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尾骨骨折与脱位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Part Three
询问患者是否有尾骨疼痛、肿胀、压痛等症状 了解患者是否有外伤史,如摔倒、撞击等 询问患者是否有其他疾病,如骨质疏松、关节炎等 了解患者是否有长期坐姿不良、久坐等生活习惯
手术适应症:骨折严重、脱位明显、 保守治疗无效
手术风险:感染、神经损伤、血管 损伤
手术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外 固定
术后护理:卧床休息、避免负重、 定期复查
Part Five
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 电刺激等,有助于缓解疼痛 和促进愈合
早期康复:在医生指导下进 行适当的活动,如散步、慢 跑等

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前脱位的分型及治疗

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前脱位的分型及治疗

•髋臼骨折•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前脱位的分型及治疗曹奇勇吴宏华孙旭赵春鹏吴新宝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 100035 通信作者:吴新宝,E m a i l : w u x i n b a o @jst -h o s p . c o m. c n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20 年 12 月第 22 卷第 12 期 Chin J Orthop Trauma, December 2020, Vo 丨.22, No. 12 • 1041 *【摘要】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前脱位的分型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8年3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诊治的12例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前脱位患者资 料。

男7例,女5例;年龄为24 ~ 80岁,平均49. 6岁。

参照髓关节前脱位Epstein 分型及Letournel-Juclet 髋臼前柱骨折分型,对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前脱位归纳出一种分型系统,共分4型:A 型1例,髋关节 髂骨脱位,髋臼骨折线涉及髂骨翼;B 型4例,髋关节髂骨脱位,髋臼骨折涉及髂前下棘;C 型5例,髋关 节耻骨脱位,髋臼骨折涉及整个前壁;L )型2例,髋关节闭孔脱位,髋臼骨折仅涉及前角区。

髋臼骨折保守治 疗5例,手术内固定治疗6例,一期关节置换I 例。

分析各型患者骨折复位质量及功能结果。

结果1例A 型髋臼骨折为不典型高位前柱骨折,4例B 型、3例C 型、2例D 型髋臼骨折为不典型前壁骨折。

10 例患者获平均17. 2个月(3 ~46个月)随访,1例失访,另I 例关节置换患者未纳人随访。

术后根据 Matta 评分标准评定髓臼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erle (rAubigne & Postel 评分系统评定患 髋功能:1例A 型患者手术复位差,功能结果差。

1例B 型患者手术复位满意,功能结果为优;保守治疗 及手术复位差各1例,功能结果均为差。

C 型患者手术复位满意3例,功能结果满意2例,差1例 (并发Broker IV 级异位骨化);保守治疗1例,复位及功能结果均差。

诊断分型及功能评定标准精选全文

诊断分型及功能评定标准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创伤骨科诊断、分型及其功能评定标准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创伤组一、骨折诊断分型标准肩胛带和上肢骨折Bruce-Jesse分型:引自《现代创伤骨科学》669页作者:侯树勋肩胛骨骨折分为4大类,8小类.IA 肩峰骨折IB 肩峰基底部和肩胛冈的骨折IC 喙突骨折IIA 肩峰及肩胛冈外测的颈部骨折IIB 颈部骨折向外侧发展,涉及肩峰—肩胛冈基底IIC 颈部横行骨折III 肩胛盂骨折、关节囊内骨折IV 肩胛骨体部骨折锁骨骨折Edward分型:引自《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分类》15页作者:刘云鹏锁骨中1/3骨折:分为:横行、斜型和粉碎型锁骨近1/3骨折:I 型轻度移位II 型明显移位,韧带断裂III型:关节内骨折IV型:儿童和年轻人的骨骺分离V 型:粉碎性骨折锁骨外1/3骨折I 型轻度移位,韧带间骨折II 型中度移位,喙锁韧带内侧骨折IIA 型有锥状韧带和斜方韧带附着II B型锥状韧带断裂,斜方韧带附着III型:关节内骨折IV型:儿童和年轻人的韧带和骨膜完整,伴随近端骨折块移位V 型:粉碎性骨折,近端和远端均无韧带附着,伴随粉碎的骨折片。

肩锁关节损伤Rockwood分型:引自《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分类》16页作者:刘云鹏I 型肩锁韧带挫伤,肩锁关节、喙锁韧带、三角肌及斜方肌均完整胸锁关节脱位分型:引自《骨与关节损伤》539页作者:王亦璁根据锁骨内端移位的方向可分为前脱位及后脱位。

前脱位:是最常见的胸锁脱位类型。

锁骨内端移向胸骨前缘的前方或前上方后脱位:后脱位较少见,锁骨内端移位至胸骨的后方或后上方。

根据损伤程度及损伤时间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胸锁关节轻度扭伤:胸锁韧带部分发生损伤,不影响胸锁关节的稳定性。

中度扭伤:关节囊、盘状软骨和肋锁韧带可发生部分损伤。

胸锁关节可发生前、后半脱位现象。

重度扭伤:胸锁关节囊韧带以及其他相关的稳定结构损伤,锁骨内端不稳.可发生前脱位或后脱位。

复发胸锁关节脱位:急性胸锁关节脱位损伤的韧带未经正常修复,以致胸锁关节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发生再脱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照AO分类的划分:
• 尺骨和桡骨的关节外骨折
21A3
• 尺骨和桡骨简单骨折3.1
• 一骨的简单骨折和另一骨
粉碎骨折3.2
• 两骨的粉碎骨折3.3
• 进一步的不同措施:脱位骨折(大结节骨折、唇
缘撕脱)进行手术。
• 根据病人工作进行安全的稳定:稳定手术(开放、
关节镜)。
• 否则保守治疗:固定2-3周,此时注意肩关节活动。
陈旧性脱位主要是在麻醉条件下复位。如果脱位 长达数周或数月必须手术复位。
2.肱骨近端
• 损伤机制 • 相对年轻的老人由强烈的直接损伤引起
痛性肩强直。
• 无论是保守或手术,各种治疗目的是使关节早期活动。 • 没有或很少移位 保守治疗(解剖位置好、肱骨头结节完整
的2段骨折)。
• 结节上附着肌束的牵拉可引起骨折块移位。大结节后上方
移位对肩峰下产生冲击引起疼痛强直,外展受限,应行手 术。
• 具有高度肱骨头坏死危险的骨折: • 4段高骨折(11C) 脱位骨折(11C3) 球形骨折(外科颈)(11C) • 青年人治疗目标是解剖复位。
• ③内侧端骨折(05A) • 通过肋锁韧带大多足够稳固且可进行保守治疗。
2.肩胛骨
• Ada和Miller的肩胛骨骨折
分类
• IA:肩峰 IB:岗 IC:喙突 • II:颈 • A垂直,局限于颈; • B垂直,走形通过肩胛岗 • C水平走向 • III:关节盂 IV:体 • 常见合并损伤 • 胸部、颅脑、肢体创伤 • 并发损伤 • 臂丛,锁骨下动、静脉。 • 肩胛下神经,腱袖,肩脱
• 局部红肿及炎症增大,骨折和内植物区骨质溶解是可能感染的放射学
征象。
• 4个月后的错位意味着延迟愈合。8个月后的断端硬化提示假关节。 • 对营养不良性假关节,在骨折部位使用钢板或交锁式固定针直到愈合,
同时要植骨。
4.肘
• 骨折AO分类: • 关节外13A • 关节内单髁13B • 关节内双髁13C
• 血管损伤:大约5%的4段骨折病人出现腋动脉破裂和血栓形成。 • 临床: • 外周血管搏动减弱,感觉异常,发绀,显著肿胀。 • 慢性合并症:旋前、后动脉血供中断引起的肱骨头坏死。 • 胸壁创伤: • 在全部4段骨折中出现率为2.5%, • 外科颈骨折移位伴发气胸和气血胸的胸内损伤罕见。
治疗:
• 肩关节长期处于固定位(>7-10天)关节囊迅速挛缩导致疼
3.胸锁关节
• AO分类:
• 前脱位:外展、旋后或压迫引起关节痛。可触及阶梯状结构。 • 后脱位:与前脱位类似,可能还有吞咽困难、发音困难、呃逆、嘶哑。
• Allman的分类: • I级:胸锁韧带轻度扭伤和关节囊部分破裂。 • II级:胸锁韧带和关节囊扭伤,肋锁韧带完整。 • III级:关节囊、胸锁韧带和肋锁韧带扭伤。
• 常见伴发损伤:桡骨小头骨折 • 软组织合并损伤:
• 尺神经损伤少见,并发于内上髁骨折、关节内双髁骨折。 • 桡神经和正中神经损伤少见,因关节外横断骨折 • 肱动脉损伤 经髁和髁上横断骨折引起的非常少见,所有的伸展型骨折
• 可能的并发症:
• 骨折片断坏死或吸收;延迟愈合;因过度负重的情况下局部出现不稳
定或因不稳定的内固定刺激形成大量骨痂;内植物断裂;假关节;
• 错位;感染;关节病。
治疗:
• 保守治疗:石膏夹板 关节桥固定器 • 手术治疗:开放复位和稳定的内固定的目的是重建肱骨远端解剖,减
少错位和不稳定性,尽可能早期活动。
• 单髁骨折根据骨折片的大小用螺丝钉或钢板内固定。 • 双髁和髁上骨折用2个钢板分别进行外侧柱和内侧柱的稳定。 • 复杂关节内骨折采用鹰嘴截骨入路尽可能的解剖重建。用张力带进行
陷。上臂不同程度外展。手不能放在对侧 肩上(Dugas征阳性)。
• 后脱位:疼痛,可见到和触摸到肩峰下塌
陷。上臂处于外展位,肩关节活动受限。
• 直立性脱位:上臂外展在头侧。
• 常见伴发损伤
• 前脱位:肱骨头后方塌陷,不同程度的前
唇-囊复合体撕脱,可能还有骨撕脱或关节 盂前缘骨折;大结节骨折;40岁以上出现 肌腱袖破裂;腋神经损伤,部分臂丛损伤。
• 后脱位少见,占所有
肩关节脱位的2-4%。 75%的病例合并前肱 骨头塌陷骨折。伴小
结节撕脱联合损伤预 计占病例的25%,但 常常被忽略。
• 上脱位和下脱位非常
少见,下脱位的特殊 形式是直立性脱位 (由极度外展创伤产 生,关节头外旋到关 节盂下而肱骨干直立 在上方)。
• 诊断
• 前脱位:疼痛,可见到和触摸到肩峰下塌
•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和骨质破坏,应尽量选用钢丝张力带
内固定。
3.肱骨干
• 损伤机制 • 直接力作用(工业和汽车事故) • 通过作用于臂的间接外力作用 • 整个上肢的强力旋转
骨折分类 • AO分类: • 简单骨折(12A) • 2段骨折
• 粉碎骨折(12B) • 3段骨折
• 复杂骨折(12C)
骨折与脱位
诊断分型与治疗
I 肩胛带
1. 锁骨骨折
• 常见伴发损伤:胸部损伤(肋
骨骨折、血气胸)、肩胛骨骨 折、头和颈损伤。
• 并发症:神经血管损伤(臂
丛、锁骨下动脉和静脉、胸 膜损伤)。
• 治 疗:①干骨折手术指征
中间骨折片段(常旋转90度, 伴有皮肤穿孔危险
• 和胸膜、锁骨下动、静脉、
臂丛损伤;高假关节发生 率),多处创伤、神经
• III型:关节囊
和肩锁韧带撕 脱,且喙锁韧 带破裂(锁骨抬 高超过干宽), 肩锁关节变宽 >1.5cm。
• IV型:锁骨向
后脱位到斜方 肌内。
• V型:典型向上
脱位。(喙锁 间距增加 100%-300%)
• VI型:锁骨原
段移位到肩峰 和喙突下。三 角肌和斜方肌 附着部剥离。
• 治疗 • Tossy I和II型骨折进行保守处理。 • IV、V、VI型手术。 • III型骨折的手术治疗尚有争议。 • 关节修补及韧带缝合方式: • ①肩峰的经关节穿孔,从肩峰经肩锁关节穿针,
关节内脱位骨折11C3
关节内,合并明显移位的嵌插骨折11C2
• 诊断:疼痛,姿势固定,肩关节活动受限,摩擦音,肿胀,血肿。 • 常见伴发损伤: • 旋转肌肌袖破裂:活动受限,在复原的方向上主动>被动(外展-上抬
受损)。
• 神经损伤:腋神经损伤(复杂骨折有30%出现损伤),伴有三角肌轻
瘫与神经自律性减弱,伴发相应躯体损伤的臂丛后根损伤。
• 血管并发损伤、开放性骨折
延迟愈合/假关节、明显缩 短、肩胛带不稳定(合
• 并肩胛颈骨折)、同侧臂连
枷损伤。
• ②外端骨折:
• 喙锁韧带外侧骨折
(07A)稳定:保守 治疗(neer I型)。
• 喙肩韧带和锁骨分
离的骨折(07B)导 致肩胛骨的高水平 (相当于完全肩锁 脱位)(Neer II 型):手术(锁骨 钩、有齿钢板、小 钢板、钢丝张力 带)。
骨折分类(AO):
• A2和B2累及桡骨小头,而
A3、B3和所有的C骨折是 桡骨和尺骨联合损伤。
• 关节外骨折21A2 • 桡骨结节撕脱2.1 • 简单桡骨颈骨折2.2 • 桡骨颈粉碎骨折2.3 • 累及关节面的骨折21B2 • 简单骨折2.1 • 无关节面压缩的粉碎骨折
2.2
• 有关节面压缩的粉碎骨折, • 且伴骨折片段移位2.3
• 2. 单纯肩胛骨骨折:当冠状面或水平面移位超过40度或向内移位超过1CM,
采用手术内固定,否则保守治疗。
• 3. 肩峰和喙突骨折(IA IC):在明显脱位的情况下螺丝钉内固定。
• 4. 在怀疑附加腱袖损伤或肩胛不稳定:关节镜。
• 5. 合并锁骨骨折(09A3.2-3)或肩峰脱位的肩胛骨骨折(不稳定肩胛): • 锁骨内固定或简单肩峰脱位复位,肩胛颈骨折的一般可间接复位,给予维护即可。
位。
• 治疗
• 骨性解剖完整且悬架稳定是肩胛带和盂肱关节运动过程顺利运行的前提。
此区明显错位愈合的骨折常见不良结果,临床表现为肌腱袖功能障碍:肩 部静息和夜间痛,活动时疼痛和பைடு நூலகம்能丧失。
• 1. 体和岗骨折(IB IIA IIB IIC )除出现脱位或肩胛骨塌陷外,大多采取保
守功能治疗;保守处理的问题:过度骨痂形成影响肩关节活动,且导致肩 关节僵硬。手术治疗沿肩胛骨外侧缘重建钢板固定。
• 有2个中间片段 • 有3个中间片段 • 超过3个中间片段
• 诊断
• 疼痛、肿胀、血肿、错位 • 运动受限、闭合/开放骨折
• 常见伴发损伤:
• 桡神经损伤,但横断骨折和粉
碎性骨折>=90%的神经损伤是 可逆的。
治疗
• 保守治疗:Desault或Gilchrist绷带、Sarmiento吊带 • 手术治疗:开放性骨折、伴发血管或神经损伤、多处创伤病人的骨折
上髁骨折:外上髁13A1 干骺端(简单骨折13A2 粉碎骨折A3)
关节内单髁 外侧、失状走向13B1 内侧、失状走向13B2 冠状走向13B3
关节内双髁 :干骺端和关节简单走向骨折13C1 关节内粉碎骨折13C3 关节内简单骨折、干骺端粉碎骨折13C2
诊断:
• 疼痛、肿胀、血肿 • 功能受限 • 骨折范围邻近神经的偶发损伤(正中、尺、桡神经) • 髁上伸展位骨折导致肱动脉损伤,偶发桡神经、尺神经麻痹或断裂。
• 后脱位:头区前方出现 Hill-Sachs损伤,关
节窝区后方出现Bankart损伤。
• 直立性脱位:并发唇囊复合体撕脱的大结
节骨折;40岁以上出现肌腱袖破裂。
• 治疗 • 新鲜脱位复位必须在无痛或麻醉条件下,根据Arlt、
Kocher、Hippokrates法进行。20岁时再脱位的概 率大约为90%,30岁时再脱位的概率大约为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