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操作卡
《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
首先,“闲人”具体指有闲情雅致的人。 其次,“闲人”一词中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 的悲凉心境。
写法探究
1.言约义丰。
本文先记叙夜游的经过,时间、地点、人 物和事件原因、结果各种要素齐备,行文波澜 起伏,扣人心弦,接着是出色的描写;最后抒 情结束,抒情中含有议论,记叙文的几种表达 方法全部用上。
去调节自己,树立进取之心,从而迎来希望的曙光,走上光明的前途。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w w w /beijing/
PPT下载:w w w /xiazai/ 资料下载:w w w /ziliao/
试卷下载:w w w /shiti/ 手抄报:w w w /shouchaobao/
课下作业
假如现在你就是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的苏 轼,面对天上的那轮明月,面对身边同样遭遇的 朋友,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请选择其中一个对象加以倾诉,写一篇不少 于600字的作文。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 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与父苏 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 “唐宋八大 家”之一。1079年, 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职,任杭州 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 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
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
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
英语课件:w w w /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w w w /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w w w /kejian/kexue/ 物理课件:w w w /kejian/w uli/
化学课件:w w w /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w w w /kejian/shengw u/
《记承天寺夜游》学习卡
《记承天寺夜游》学习卡《记承天寺夜游》学习卡新阳中学刁淼一、全文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服准备睡觉,皎洁的月光照进了门,高兴地起来走动。
(我)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月光洒满庭院,如同积水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个晚上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
只是少两个像我们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二、翻译(1)重点字词解释:月色:月光户:窗户欣然:高兴的样子念:考虑想到与:共同一起寝:躺下休息者:……的人步:散步空明:形容水的澄澈交横:纵横交错盖:都是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2)一词多义遂:遂至承天寺。
(于是)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打洞)《狼》盖:盖竹柏影也。
(原来是)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原不是)《狼》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只)《口技》寻:寻张怀民。
(寻找)未果,寻病终。
(不久)《桃花源记》(3)古今异义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耳: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今义:名词,耳朵。
闲人:古义: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今义与事无关的人月色入户户:古义:多指门;今义:窗户、人家念无与为乐者念:古义:想到;今义:纪念,思念,读(4)词类活用步:名词作动词,散步。
例句:相与步于中庭。
(5)特殊句子主旨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表达出作者孤寂凄凉,无所归依的心境以及仕途不得志的抑郁。
(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和荇(水草)。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四、赏析概括结构: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记承天寺夜游 原创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出文章的起承转合,用斜线“/”给文章划分层次。
【学习任务二】任务难度:☆☆☆自我评价:
1.默读课文,圈画出能够体现作者心情的词语。
2.根据提示,完成苏轼情感折线图。
心情
关键词语月色入户
【学习任务三】任务难度:☆☆☆☆自我评价:
赏读: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思考:月亮到哪里去了?圈画出关键词句。
2.赏析:这个写景句妙在何处?
【学习任务四】任务难度:☆☆☆☆☆自我评价:
品读: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思考:为什么闲人才能看见月亮?
2.感悟:在我们的一生中,也会遇到各种困难,从苏轼的身上,你学会了哪些方法来排解自己的苦闷?请用下面的句式回答。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们的未来也不会一帆风顺,当
时,我会,因为,我坚信:。
3.体会:你是否对苏东坡又多了一份敬意,是否有许多话想一吐为快?请拿起笔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推荐的学习资源
1.观看《苏东坡传》。
《记承天寺夜游》操作卡(原来)
凤鸣中学双单三卡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操作卡班级 _ 姓名科目语文主备教师田青协作教师都文梅张丽琴贾晓芳课题《记承天寺夜游》导学卡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写景句。
2.熟练翻译文章,并掌握重要文言词语的意思。
3.能品味到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丰富情感,理解作者特殊的心境。
学习任务一、诵读入情,走进课文1.了解作者苏轼与写作背景。
2.自主大声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停顿正确。
二、对照注释,解释词语。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圈点批注、读懂课文,并找出疑点。
四、合作探究,深层理解1.结合作者当时处境,试想苏轼为何要“夜游”2.本文叙事、描写、议论相结合,各找出相关内容并解释。
叙事:描写:议论:3.拓展思维:(1)相与步于中庭(2)赏析第二段,搜集有关写月的名句(注明作者、出处及表达的感情)赏析:名句:(3)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作者是“闲人”?如何理解“闲人”?●训练卡基础题1.解释加线的重点字词(1)念无与乐者()()(2)怀民亦未寝()(3)相与步于中庭()(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翻译下列句子(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提升题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否,对的打“√”,错的打“×”。
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
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
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记承天寺夜游》学习用表
(1)循山而过(2)折处辄为潭
(3)殆可熟物(4)书以付过
课后一得
活动1:初读课文(大声朗读),将文中不认识的字词在课本中作标记,并在组内交流。(组内赛一赛,看谁读得认真,读得流畅,组内出现的字词和停顿问题,由组长指导解决。)
活动2:小组成员共同学习课文,掌握重点文言词汇,将小组讨论的重点内容板书在黑板上,每组由一名成员主讲,组织全班同学共同学习。其他组成员在此过程中参与质疑或补充。
阅读文言短文《游白水书付过》,回答问题。
游白水书付过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②,热甚,其源殆③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④,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⑤,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⑥,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⑦中流,掬弄珠璧⑧。到家二鼓⑨,复与过饮酒,食余甘⑩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选自《东坡志林》)
(3)念无与乐者______________(4)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___
(5)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__(6)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
(7)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____(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
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顾影颓然
8..白水山以白水而得名,所以作者着力写水,请写出具体写水的
记承天寺夜游上课流程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疏通文句,熟读成诵。
2、在读的过程中赏析文章,欣赏文中月景,理解作者特殊心境。
重点难点:1、重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
2、难点: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
课型:朗读、讨论、赏析教学时数:一教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走近苏轼。
(幻灯片2)月亮给人的感觉要么是谦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这正迎合了文人的雅兴和追求平淡的心理,所以,文人学者们常借月亮来抒写自己的情怀……你能列举一些咏月的诗句吗?抽生作答。
(幻灯片9)中国的文人似乎与山水、自然有着特别的情结。
人生得意时,他们走向自然,向山山水水、一花一草笑谈自己心中的万丈豪情;仕途失意时,他们退隐江湖,自然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倾诉对象。
于是那一篇篇传诵千古的至情至性的美文出炉了。
景以人名,人以景传。
(幻灯片10)《记承天寺夜游》在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让我们一起欣赏。
听课文朗读。
找茬。
二、资料链接:1、苏轼(幻灯片1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号东坡居士,在诗词、散文方面有巨大成就,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背景资料:(幻灯片12)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
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
3、承天寺(幻灯片13)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
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
三、走进课文,与苏轼同游承天寺。
1、叩开生字之门: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幻灯片14)遂(suì)寝(qǐn)藻(zǎo)荇(xìng)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记承天寺夜游》(表格版)
课题记承天寺夜游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朗读并背诵课文,领会凝练含蓄,饶有余味的语言。
·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重点理解用比喻句描写庭中月色的好处。
难点体会作者自嘲自解达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一、导入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列举一些咏月的诗句学生活动:举出曾经学过的有关月亮的诗句教师补充并导入: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些诗句表达了思乡、伤己、念友之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去领略月夜美景,去感悟别样的心境。
二、有关作者与写作背景教师活动:出示幻灯片,简介苏轼资料。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少时博通经史,21岁时中进士。
因不满王安石的“新政”,自愿外放,先后历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事。
苏轼是一位且有多方面才能的艺术家。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仅创作数量很大,而且以气势纵横,变化多姿,畅达明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写作背景本文是苏轼于元丰六年(1083年)黄州贬所所作,名义是团练副使却有职无权,无事可做。
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近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
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
并不“悲伤憔悴”。
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并不甘愿做“闲人”。
因贬得“闲”,便“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
学生活动:讨论所了解的关于苏轼的故事或传说。
记承天寺夜游背诵技巧
记承天寺夜游背诵技巧
1. 嘿,先把文章多读几遍呀!这就像你认识一个新朋友,得多接触接触才行呢!比如说,我早上读一遍,晚上再读一遍,读着读着不就熟悉啦。
就像每天跟朋友聊天,慢慢就熟络起来啦。
2. 分成小段来背呀!这就好比吃蛋糕,一口一口吃才不会噎着嘛!把《记承天寺夜游》分成几个小段,一段段攻克,多轻松呀!
3. 想象一下那个画面呀!苏轼在夜色中漫步去承天寺,那场景在你脑子里活起来。
哎呀,就像你自己也在那陪着苏轼夜游一样,多有意思,能不记得嘛!比如想象自己就在那承天寺里,多神奇呀。
4. 边写边背效果好哟!这跟你抄歌词一个道理嘛,写着写着就记住啦!拿起笔来,把那些句子写一写,肯定背得牢牢的。
5. 给别人讲讲这篇文章呀!就像给朋友讲故事一样,讲着讲着你自己不就记得更清楚啦!你跟同学说:“嘿,我给你讲讲苏轼夜游承天寺的事儿”,多棒呀。
6. 把关键字记下来呀!这就像记住一个人的特点一样,有了这些关键字,整篇文章不就串起来啦!比如“承天寺”“月”这些,能不帮你背嘛!
7. 大声读出来呀!放声读,让那些文字在你嘴里跳跃起来!就像唱歌一样欢快,还怕记不住?你试试大声读:“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绝对忘不了!总之,只要用对方法,《记承天寺夜游》一定能轻松背下来!。
《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含教案完美版
下次教学中,可以引入更 多互动和合作的活动,提 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创造力。
2 文化内涵
诗人通过描绘承天寺夜晚的美景,表达了对佛教的敬仰和对生命的思考。
3 意境
作品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让人沉浸在禅意和牵动情感的美感中。
作品主题和风格特点
主题
作品主题是探索人生、感悟佛 教智慧和追求精神自由。
风格特点
诗人运用优美的词藻、细腻的 描写和含蓄的意象,展现了崇 高的情感和虔诚的信仰。
《记承天寺夜游》ppt课 件含教案完美版
欢迎大家来到《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本课件以承天寺夜游为主题,介绍 了作者、作品背景、文化内涵、主题和风格特点,并包含教学设计方案和反 思总结。
承天寺简介
位于福州市
承天寺位于福州市久
承天寺有着悠久的历史,建于唐 朝,是一座古老而庄严的寺庙。
1
导入
通过展示承天寺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2
阅读理解
学生阅读诗歌,并分析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
诗歌创作
学生根据教师指导,运用类似的写作技巧创作自己的诗歌。
教学反思和总结
1 学生表现
2 教学收获
3 改进建议
学生通过欣赏和创作诗歌, 更加了解了诗歌的魅力和 传递情感的力量。
教学过程中,我也重新感 受到了《记承天寺夜游》 的美和智慧。
佛教圣地
承天寺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圣地, 吸引了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
作者简介
作者名字
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中国著名的诗人。
生平
诗人生于唐朝,对佛教和禅宗多有研究,作品充满智慧和宗教情怀。
文学成就
他的作品广泛流传,被视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一。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古诗词PPT
基本内容
字词注释
选自《东坡志林》。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承天 寺,在今湖北黄冈市南。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当时作 者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解:把系着的腰带解开。 欲:想要,准备。 月色:月光。 入:照入,映入。 户:堂屋的门;单扇的门。 起:起身。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 的样子。 行:出行。
作者简介
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苏轼转任湖州(今浙 江吴兴)知州。苏轼离开徐州时,百姓送行数十 里,感激他在防洪中做出的贡献。四月,苏轼到 达湖州,按照惯例,苏轼上表进谢,苏轼在表中 发了一些牢骚,嘲讽了一些支持变法的幸进之人。 这份《湖州谢上表》引发了王安石一党的何正臣、 舒亶、李宜之、李定对苏轼的弹劾,并从当时流 传的苏轼诗集中挑选出一些“诽谤君上”的文字 作为证据。宋神宗一连接到四份状纸,只好命御 史台将苏轼拘捕入京审问。
基本内容
字词注释
遂:于是,就。 至:到。 寻:寻找。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 (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寄居 承天寺。 亦:也。 寝:睡,卧。 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 与,共同、一起。步,散步。 于:在。中庭:院子里。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元丰二年 (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元丰三年 (1080)二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上是“团练副使”, 却“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 权的闲官,到写这篇文章时已经快满四年。苏轼与志同 道合的友人张怀民此时也谪居黄州,暂寓承天寺,因有 此文。
诗词赏析
第三层:惋惜无人赏月 便转入议论。作者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 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 二字,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 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 理想相去甚远,即所谓“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 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 看,月光至美,竹柏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 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 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 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当然,他在逆境中的篇 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
第三单元《记承天寺夜游》PPT学习课件
怀民也没有睡,我们就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④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洒满庭院,如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 中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⑤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译句验收
研习课文
1、作者为什么想去夜游承天寺?
原因是两人的经历有相似之处: 两人都是被贬之人。
他的一生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作者简介
苏轼
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在诗 词、散文方面有巨 大成就,与父苏洵, 弟苏辙并称为“三 苏”,为“唐宋八 大 家”之一。
才华横溢的苏轼
文----唐宋八大家: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曾 巩 王安石;
词---- 苏辛:(豪放派) 苏轼, 辛弃疾
古有一人:
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
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婚姻: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他频遭贬谪, 一生历典八州, 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 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 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 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研习课文
四、作者因景抒怀,表达复杂微妙感情的句子是: _何__夜__无__月__?__何__处__无__竹__柏__?__但__少__闲__人__如__吾__两__人_ 者耳。
全文共分三层,请用四字短语简要概括。
记
记叙 ——寻伴夜游
承
天 寺
描写 ——庭中月色
夜 游
抒情 ——月下感叹
结构梳理!
探究理解
诗----苏黄: 苏轼,黄庭坚;
记承天寺夜游 活动单
记承天寺夜游一、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和写景语句。
2、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丰富情感,感悟作者的人格魅力。
二、学习过程:(一)课前导学1、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之列。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
2、有关背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2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是团练副使却有职无权,无事可做。
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近四年。
3、借助书下注释及工具书试译课文,找出文中的疑难字词。
(二)自主合作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准字音,读出文言味。
2、通读课文, 读懂文意。
活动二:品读课文作者在夜游承天寺时,流露出了什么样的心情?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活动三:人生感悟面对人生逆境,苏轼能心无杂念,领略江山风月。
读了此文后,你有何人生感触?(三)检测反馈有感情地背诵课文三、学习巩固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三、默写出文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对其写景的妙处试作简要的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6 (共22张PPT)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者耳。” 5.文章的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探究学习
1.文中并未直接叙述作者与张怀民的友情, 但字里行间却可以看出两个人的亲密无间。请找 出相关的词语加以体会。 “遂至承天寺”可看出他去“寻张怀民”的不假思 索。 “怀民亦未寝”则显示出两个人“心有灵犀”。
第一段“江楼钟鼓”描绘出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 的景色。然后,乐队齐奏出优美如歌的主题,乐句间 同音相连,委婉平静;大鼓轻声滚奏,意境深远。 第二、三段,表现了“月上东山”和“风回曲水”的 意境。 接着如见江风习习,花草摇曳,水中倒影, 层迭恍惚。进入第五段“水深云际”,那种“江天一 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壮阔景色油然而生。 乐队齐奏,速度加快,犹如白帆点点,遥闻渔歌,由 远而近,逐歌四起的画面。第七段,琵琶用扫轮弹奏, 恰似渔舟破水,掀起波涛拍岸的动态。全曲的高潮是 第九段“欸乃归舟”,表现归舟破水,浪花飞溅,橹 声“欸乃”,由远而近的意境。归舟远去,万籁皆寂, 春江显得更加宁静,全曲在悠扬徐缓的旋律中结束, 使人回味无穷。
记承天寺夜游
宋· 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 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 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Fra bibliotek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 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 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 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 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 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 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 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 “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 苏轼(1037—1101), 的御史府)。出狱后贬为黄州 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 团练副使。 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 之后他几经贬谪,直到 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世 宋徽宗接位,大赦天下,他 族地主,从小就受到良好 才得到内徙的机会,但至常 的家庭文化教育,7岁知 州便病逝了,时年66岁。死 书,十多岁传文,一生文 后谥“文忠公”。 采风流。
记承天寺夜游
轼
初读 正字音 晓节奏
自读要求: 三读课文
一读,注意勾画出拿不准字音的字 二读,注意停顿和节奏 三读,试着读得自然流畅
初读 正字音 晓节奏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欣然x起íng行。念/无与为乐者,遂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
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x荇ìng交横hén,g 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 竹b柏ǎi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再读 释字义 通文章
请你结合课下注解疏通文意。 合作学习流程: 1.独立疏通文意,标注疑难词句 2.组内讨论交流,尝试共同解疑 3.组内仍有疑惑,组间探讨交流
再读 释字义 通文章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想要欲睡,月色入门
高兴的样子 考虑,想到
于是,就
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
睡觉 共同,一起
一
贬官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 故乡无比好湖山
笑、
对 旷 苏轼
人达
二
贬官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生、 苦 难
三
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记承天寺夜游》短短84字,简约,朴 素。抓住特点,运用精炼的语言文字, 描绘出一幅清幽宁静、若真若幻的月景 图。景中有情,就“闲人”二字,表现 出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也让我们看到 了一个乐观豁达的苏轼,一个清高孤傲 的文人形象。
院里
形容水
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的澄澈
原来是
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只是 清闲的人
罢了
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活动单
《记承天寺夜游》活动单班级:姓名:一.导入课文:调动你的语文积累,说出两句吟咏月亮的诗句。
然后教师引出新课。
二.知人识文请同学们把自查的有关苏轼的资料进行展示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感情2.朗读课文,借助书下注释疏通课文。
3.解题思考:“记” ——本文记述了哪些要素?“游” ——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四.赏读课文1.找原因:东坡为何深夜起行?2.寻人物:他有很多朋友,为何独寻张怀民?3.赏月景:说到乐,人们想到的是“吃、喝、玩、乐”,(1)他们两人乐的是什么?(2)赏什么景?4.作者用妙笔绘美景,请问作者用笔的巧妙之处体现在哪里?5.其间有怎么的情感变化起伏?6.如何理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闲”。
“闲人”究竟是什么人?8.两上闲人在清明澄澈的月光下散步,两人相顾无言,又心照不宣,或许只有那一轮明月能理解他们吧。
你理解了苏轼吗?五.拓展延伸。
1. 结合具体事例,说说从古到今还有哪些名人也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学完本文谈谈你的收获。
六、小结:1.课文小结: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全文仅80余字,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笔调清新淡雅,景象明净澄澈,行文波澜起伏,极具诗情画意。
2.课堂小结:附:板书设计叙事──寻伴夜游闲人记承天寺夜游写景──庭院月色失意苦闷旷达乐观抒情──月下感叹。
《记承天寺夜游》表格教案 [1]1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课题《记承天寺夜游》(第一课时)授课时间设计者李 娜教授者学科授课时数两课时课 型新课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诵读: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
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与翻译。
3、 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
能力目标1、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至熟读成诵。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教学重点1.品析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品味法 3.鉴赏法 4、合作探讨。
教学资源录音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一、导语设计月亮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你能列举一些咏月的诗句吗?……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些诗句表达了思乡、伤己、念友之情。
今天我们学习的学生联想思考学生介绍教学过程《记承天寺夜游》在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让我们一起欣赏。
二、作者简介教师补充: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朝眉山人。
少时即博通经史,长于写文章。
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
神宗时,因为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而招致政敌的弹劾,借口讽刺新法的诗句,横加“讪谤朝政”的罪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
元祐中旧派执政,苏轼被召回京城作翰林学士、礼部贡举等官,不久因与旧派政见有分歧,再次外调杭州。
经圣元年(1094)。
新派再起,苏轼又一再被贬,最后贬为琼州(今海南省)别驾。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被贬,谪居湖北黄州之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星河学校学生自主学习操作卡
班级姓名科目语文主备教师原石榴协作教师韩永平李云云张瑞芳
课题《记承天寺夜游》
▲导学卡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能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
反复诵读,并背诵全文。
2.品味文章凝练含蓄的语言。
3.体会作者微妙而复杂的感情,有贬谪的悲凉,有人生的感慨,有赏月的欣喜,有漫步的悠闲,也有自我排遣的达观。
4.养成自主搜集材料、合作探究、主动展示的良好习惯。
二、学习任务
1.走近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2.文言文四步阅读法
一读,找生字,读准音。
二读,断句子,明节奏。
三读,看注释,通文意。
四读,品语言,悟意蕴。
3.自主学习
①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出文章的韵味。
提示:要根据句子意思划分朗读停顿,不要把句子的意思读破,注意语意连贯。
读准字音:相与(yǔ)藻(zǎo)荇(xìnɡ)遂(suì)
读出节奏:念/无与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②译读课文。
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翻译全文,把译文写在课文的空白处。
提示: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念,想;遂,于是,便;至,到。
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
相与步于庭中。
(相与:共同,一起。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盖,原来。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有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
③品读课文。
a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b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时间:地点:
人物:事情的起因:
c找出文中描写月光澄澈的句子,并尝试加以赏析。
(提示:找修辞,找写法,悟感情,品韵味。
)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这一声闲人,说不尽苏轼心中的万千感慨;这一声闲人,叹不尽苏轼满腔的惆怅与寂寞,这一声闲人包含的太多太多,你能结合文章来说说你的理解吗?
④诵读课文,完成积累。
三、学习疑点
▲训练卡
一、基础题:(80分)
1.本文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朝代)人。
与父________、弟___________合称“三苏”,三人同为_________之列。
(8分)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
(12分)
欣然起行()水中藻荇交横()如吾两人者耳()
月色入户()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
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月下承天寺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为我们营造了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境界。
(20分)
5.文中表露出作者怎样的特殊心境?(20分)
二、提升题:(20分)
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
你能写出几句描写月亮的诗句吗?
三、附加题:(20分)
面对着如此豁达乐观的苏轼,当你面对人生风雨的时候,你又将如何对待呢?请写出你的心声吧:
▲反思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