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危机管理及其对策
目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殷艺琳)目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官员、民众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薄弱,危机管理机制不健全,信息公开机制缺乏,危机管理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危机管理对策。
一、目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官员、民众危机意识淡薄,应对危机能力薄弱作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主体,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社会民众都普遍缺乏危机意识,且特别缺乏强烈的防范危机的意识。
由于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危机一旦来临便陷入恐慌之中,给对于危机的处理带来极大困难。
比如如今年3月的“谣盐”事件,民众捕风捉影的恐慌以及官员缓慢的辟谣无疑在提醒世人,官员、民众危机意识淡薄,应对危机能力薄弱。
首先,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理念还只是将应对危机事件视为常态管理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作为一种特殊而独立的管理方式。
在进行危机决策时,对危机事件的紧急程度和危害性认识不足,低估了危机事件对社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旦突发危机事件,自然应对不力。
其次,我国民众的危机意识和灾难应对能力都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面对危机缺乏冷静的心理反应,往往出现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轻信并参与传播流言和谣言;盲目采取一些非理性行为。
危机发生后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出现社会恐慌,此时人们往往表现出一些不合作和不合理的行为。
例如在火灾、洪水、地震发生时,有些人只考虑自己的安全和便利,而忽视了与他人的合作,结果是出现混乱和无序,达不到预期的逃离目的。
(二)政府危机管理的运行机制尚不健全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体制上采用的是分部门、分灾种的分隔管理方式,当遇到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应对的“综合性”危机时,将产生很高的协调成本,并严重影响反应速度。
比如,“甲流”期间暴露出政府的危机管理缺乏系统的战略和政策规划;缺乏系统化和制度化的教育、训练、组织保障;缺乏整合和协调的机制,政府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欠缺;缺乏制度化的财政资源保障和人力资源保障等等,都使我们看到我国危机管理机制的不健全。
浅析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析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及对策自古以来,人们就活在危机频发的时代,每当公共危机发生时,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已经逐渐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如何预防危机、应对危机、解决危机成为考查我国政府能力的重要标准,加强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势在必行。
一、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近年来,公共危机事件频发,为有效应对这些危机事件,我国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不断延伸到各个领域,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危机管理机构不断增加我国近几年加大了对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视程度,在各级政府、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建立众多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机构,这些机构在各自的领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就。
(二)政府应对公共危机能力增强经过期作废2010年西南旱灾、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2011年日本核泄露、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等各类公共危机事故的发生,我国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方面的能力显著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队伍不断壮大,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三)媒体公开事实信息,走向成熟危机发生的同时媒介要起到正确的作用,起初发生的一些公共危机事件媒体没有准确的报道相关信息,导致民众通过各种途径,包括手机、互联网等夸大其辞传播谣言,造成社会恐慌。
如今媒体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准确报道,在公开性与准确性方面有显著提高,维护了公民的知情权,在危机管理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不足(一)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淡薄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意识差。
以前我们有一些危机性事件,但我们更愿意把它们定位为突发性事件。
虽然学术界早就呼吁加强对危机管理进行研究,但是并没有真正得到政府的呼应。
政府官员、公共管理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危机管理意识淡薄,在政府管理过程中对公共危机管理的认识不足。
由于突发事件意识淡薄,突发事件出现时就会措施无力,政府和公众都会存在侥幸心理。
在侥幸的过程中,很多机会丧失,突发事件得以蔓延。
公众的侥幸心理一旦被摧毁,由于缺少相应的思想准备,便会变得极度恐慌,这种恐慌引发的破坏性后果往往比突发事件本身更为严重。
我国地方政府公关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修改)--7-2
我国地方政府危机公关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9人力(1)班姓名学号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公共危机时有发生。
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是这些矛盾的集中体现。
因此,提高政府危机公关管理能力,有效顺利地解决危机,才能保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从而创造出保证现代化建设的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在阐述政府危机公关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危机公关管理的现状,进一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地方政府;危机公关;问题;对策一、政府危机公关的概述(一)危机公关的含义危机公关是指应对危机的有关机制,危机公关对于国家、企业、个人等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根据著名危机公关顾问李华先生提出的“危机创伤理论”,从公共关系的角度来说,危机是指公众对我们的态度和印象的转变。
而公众的态度和印象之所以会转变,是因为他们感受到自身的利益受到了伤害。
因此,危机创伤理论认为,对公众造成创伤的事件,可以称之为危机事件。
而危机公关,就是对公众创伤的医治与恢复[1]。
(二)政府危机公关的涵义政府公共危机是指在政府管理国家事务中,突然发生的如地震、流行病、经济波动、恐怖活动等对社会公共生活与社会秩序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
政府危机公关则指政府在危机事件中通过与公众进行双向信息交流、沟通与传播以实现塑造政府良好形象、建立政府与公众良好关系的目标[2]。
政府危机公关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公共关系,它是指政府在危机背景下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是政府面对危机事件时为了维护公众利益,减少危机影响而进行的传播沟通、协调关系和树立形象的活动。
二、我国地方政府危机公关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一)公共救助意识不强,救助体系还不完善我国地方政府的危机意识相对较差,地方政府虽然重视对于危机事件的处理,但是对于危机事件前的预警不够重视,缺乏相应的危机救助体系,危机出现时往往不知如何应付,容易引起社会恐慌,这种恐慌引起的后果往往比危机本身更为严重,危机管理的关键在于平时,在于预防,而不是在于出现危机之后的及时处理。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转 型 的 重要 阶 段 ,此 间社 会 结 构 以 及社 会 控 制体 系也 发 生 着 变化 与重 构 ,传统 和 非 传 统 的威 胁 因素 相 互 交织 ,显 在 与 潜 在 的 社会 风 险 增 加 ,由社 会 风 险 转化
完 毕 之 后 ,该 指 挥 机 构也 就 撤 销 解 散 。 先 关工 作 人 员 回 归原 单 位 。 由此 可 见 , 我 国 尚未 建 立全 国性 的 公 共危 机 管 理 的 常设 机 构 ,全 国 性 的公 共 危机 应 急 管 理 体 制 也 尚未 形 成 。 另 一 方 面 ,我 国 政 府 虽形 成 了 较 为 完备 的垂直 行政 管 理 体 系 ,但 是 部 门地 区横 向整 合 能 力差 。 因
些成绩 ,但是我们要客观的看待我 国
目前公 共 危 机 管 理 的现 状 ,依 然 存在 着
很 多问题 。 第 一 ,我 国政 府 的公 共 危 机 管理 缺
的 法制 保 障 。 我 国公 共 应 急 法 制还 不 健 全 ,这 主 要体 现 在 两 个 方 面 :一 是 现 行 公 共 应 急 法 制 尚不 健 全 ;二 则 是现 行 公
O RN DE
~
E TR R E} N’ P t 一 管理方略 E S 口]
C L UR UT E 一 一
我 国 公共危 管 理存 在 的 问题 及 对 策分析 机
文, 杨洋
公 共危 机 管 理 并 不 是 新 事 物 。每 个
国 家都 会 遇 到 各 种各 样不 尽 相 同的 危机 事 件 。 中 国正 处 于经 济 社 会 剧 变 与 社会
为公 共危机 治 理亟 待解 决的 问题 。 第 二 ,政 府 的公 共 危 机 管 理预 警机 制 不健 全 。危 机 管 理 的核 心 在 平 时 ,在 于 预 防 ,而 不 在 于 出现 了危 机 之 后 的力 挽 狂 澜 ,我 国 目前 没 有 专 门 的危 及 预 警 机 构 。危机 监 测 不 力 。预 警机 制 不 健全 不 仅 在 于体 制方 面 ,部分 政 府 官 员 的危
浅谈政府危机沟通重要性及策略
浅谈政府危机沟重要性及策略05届公共管理专业孙逸在政府危机管理中,危机管理能力包括危机处理能力、危机沟通能力和危机财政能力三方面内容。
其中危机沟通贯穿整个危机管理过程之中。
著名危机管理学家罗巴特.希斯明指出:“在危机管理中,沟通是最重要的工具。
”危机沟通不同于一般的沟通,他是在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他往往在沟通的时间上要求紧迫,手段上有别于常规,过程上更注重互动,方式上更需要直接。
沟通如果有效,危机可能变成生机。
沟通失败,危机则可能恶化,继而带来严重后果。
因此,在危机管理中,政府的沟通能力不容忽视。
然而在我国学界对公共危机沟通方面涉及甚少,缺乏对危机沟通的研究。
因此撷取危机管理中的危机沟通这一内容展开讨论,具有理论和时间的双重意义。
一、危机沟通的定义著名国际危机沟通专家Coombs and Holladay(2012)将危机沟通定义为“处理危机时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播过程”;Greenbery &Elliott(2009)认为危机沟通是组织机构在面对严重挑战组织合法性的危机或者其他风险时采用的战略;Feam-Banks(2007)强调时间的重要性,认为危机沟通就是“组织机构与公众在负面危机发生事前、事中和事后进行的对话和沟通”;Allen and Caillouet(1994)认为危机沟通是采取适当行动或说服利益相关者不要仓促对组织作出判断,从而赢得时间重新取信于利益相关者;HearIt(1994)危机沟通是为了降低公众对于组织机构的怒气和不满,或短暂的将组织和不友善的环境进行分离;Siomkos and Shrivastava(1993)认为危机沟通是为了使组织机构赢得足够的时间、资源从危机中复苏、重建自己的形象,重新出发。
综上所述,最终可得出了危机沟通的最终定义:危机沟通是组织机构在面对严重挑战组织合法性的危机或者其他风险时采用的战略、沟通的内容和采取的措施,也是有效危机智力的基础。
关于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府需 在 以下几 个方 面着 力:形成 统 一领 导 、分工协 调 的危 机管 理体 制 ,并 成立专 门的应 对部 门 ,建立一支 随 时能够 处 置突发事 件的机 动应 急队伍 ; 把 危 机管 理 的职 能 整 合到 地 方政 府 各部 门 的职 能体 系之 中,整合 到地 方 政府 各政 府 部 门的 日常 工作之 中,引导私 营部 分、非营 利 组织 参 与公共危 机的 应 对,发 挥其 积 极作 用 ;加 强 地 区、区域 和 际 间的相 互协 作 ,提升 危 机协作 应对 能 力。
对策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危期如去年接连发生的南方雨雪冰冻事件贵州瓮安事件山西溃坝事件今年又发生的海南东方群体械斗事件以及最近的h1nl流感事件等等这些危机事件严峻的考验着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我国公共危机的管理坚持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地方政府在危机的处理上发挥着重要的主体作用
【关键 词】:地 方政 府 ;公 共 危机 ;问题 ;对 策
目前 ,我 国 已经 进 入突发 公共 事 件 的高 危期 ,如 去 年接 连 发生 的 南 方 雨雪冰冻 事 件、贵州 瓮安 事件 、山西溃 坝 事件 ,今 年又 发生 的 海 南东 方 群 体械 斗 事件 以 及最 近 的H1Nl流 感事 件 等 等 ,这 些 危 机 事件 严峻 的 考 验 着 我国政 府 的 危机 管 理能 力 我 国公共危 机 的管 理 坚 持 分 类管 理 、分 级负 责,条块 结合、属 地管 理 为主的原 则 ,地 方 政府 在危 机 的处 理上 发 挥 着 重要 的主 体作 用。纵 观 近 年来 危 机事 件 的 处理 ,我 们 可以 发 现地 方 政 府 在危 机的管 理 上露 出很 多问题 ,这 是 值得我 们去 深思 和 解决 的。
当前我国危机管理机制现状与对策建议
,
及 影 响 人 民 的 人 身和 财 产 安 全 受到 威
,
;
农 作物受 灾 面 积
亿亩
,
19 9 8
.
胁
。
应 对 社会 危 机 和 突 发 事 件 是 各 级
,
成灾 房屋 年
“
87 64 万
48 5
.
亩 绝收
,
,
2536
万 亩 ;倒 塌
16 8 6
.
[ 3 ] 杨 荣琦
。
进 入 危机 频 发 期 危 机 的 爆 发 呈 现 出 多 参 考文 献 重 性 和 多元 化
.
方 面 :1 2 0 0 8
.
年初 的 雨 雪 冰 冻 灾 害
20
、
。
这
、
频 繁 化 与 常 态 化 的特
,
次 灾 害造 成 我 国
亡 12 9 人
16 6 万 人
个省 ( 区 市 )和新
。
[1
理
工
M 北 ] 崔刚 广 告 英 语 【 】 京 : 北 京
.
( 索尼 音
正 常 运 作 对 生 命 财 产 环 境等 造 成 威
,
、 、
响把 你 的 客 厅 乐厅 )
、
汽 车 和 背包 都 变 成 音
胁 损 害 超 出 了 政 府 和 社 会 常 态 的管
、
,
理 能 力 要 求政 府 和 社会 采 取 特殊 措施
,
这 则 广 告 充分 地 利 用 了 夸 张 的 修
则 除 草 剂广 告
,
它运 用排
”
,
的 紧迫 性 是 指 决 策 者 对 危 机 的 处 理 在
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当前我国进入了一个危机事件的高发期,面临各种危机,建立和完善一个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提升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成为当前形势下我国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本文对政府危机管理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概述,继而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笔者提出提升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路径和对策。
关键词:政府危机管理现状能力对策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11.政府危机管理概述荷兰莱登大学危机研究专家乌里尔·罗森塔尔认为,危机是一种严重威胁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或者基本价值规范的形势,在这种形势中,决策集团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极不确定的情况下作出关键性的决策。
[1]当然,在危机界定上,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
一般来说,危机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所引起的突发性事件,例如洪涝灾害地震火灾等;二是由社会中的对抗群体统一组织而引起的社会冲突,从而导致社会混乱,这类危机是由一定的社会问题引起的,诸如战争、暴力事件、恐怖主义等都属于这一范畴。
危机管理指的是政府在有限的时间、资源、人力等约束条件下,为应付这些危机情境所进行的信息收集和分析、问题决策、计划和措施制定、化解处理、动态调整、经验总结和自我诊断的具体措施。
危机管理的目的是变危机为契机,使政府管理超越危机瓶颈进入新的发展期。
危机管理是政府为了避免或减轻因危机情境带来的损害,所从事的一种长期性的规划、不断从中学习并适应的动态管理过程。
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针对突发事件的管理,是政府通过监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和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达到减少损失或将危险化为机会的目的,以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维护国家安全。
政府危机管理分为预防阶段、反应阶段、恢复阶段。
危机管理能力是衡量政府综合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处置公共危机方案
处置公共危机方案
概述
公共危机是指不可避免或突发的大规模公共事件,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和
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企业和社会都需要做出有效的应对和处置。
一个好的处置公共危机的方案必须同时具备及时、科学、有效等特点。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处置公共危机的方案。
行动方案
第一步:掌握危机情况
在面对公共危机时,首先需要掌握危机的实际情况和影响。
要及时搜集、分析
和发布有关信息,以帮助民众准确地了解危机的程度和影响。
第二步:制定应急计划
制定应急计划是处置公共危机的核心,它需要充分考虑各种情况的发生和变化,制定详细的处置方案,包括人员、物资、设备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第三步:启动应急机制
当公共危机发生时,必须及时启动应急机制,调动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力量,协
调各方资源,迅速应对紧急情况。
第四步:实施处置方案
根据应急计划,实施相应的处置方案。
需要根据危机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的措施,包括隔离、疏散、补给、救援等。
第五步:查看反馈和总结
处置公共危机之后,需要查看反馈和总结,对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和总结,为下一次危机处置做好准备和经验积累。
特别说明
处置公共危机的方案需要根据不同的危机情况进行个性化制定,最好充分考虑
各种情况,以提高处置的效率和精度。
同时,危机处置需要加强统一的领导和协调,保证各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紧密配合。
结论
处置公共危机的方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各种情况并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
一个好的处置方案必须同时具备及时、科学、有效等特点,才能在紧急情况下为民众提供更好的保障。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公共危机事件不断发生,再次引发了我们对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深刻思考,国内的学术上也对公共危机取到了不错的研究成果。
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分析与研究,以及研究危机事件管理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政府体制为,不仅是公共行政学上的重大理论课程,更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针对国内和国外的对危机管理的研究以及公共危机的背景。
第二部分首先对本文涉及的公共危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进一步介绍了它的特征和分类;接着又对政府危机管理的定义和内容进行了界定。
第三部分主要从政府机制不健全、法律体系不完善、信息透明度不高和公众危机意识淡薄等方面,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和深入的剖析。
第四部分是根据以上部分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分析,并且了借鉴国外在危机应对时的经验,提出了一些提高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意见与建议,旨在为我国的决策实践提供参考。
第五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梳理,是整篇文章的总结。
关键字: 公共危机; 危机管理;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前言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社会转型期和经济装期,这个时期也是一个公共危机事件多发期。
危机事件的频发,会给我们的社会、任命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更会因为人们内心的恐慌而引起的社会动荡,给国家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而人们在面对危机的发生时,往往没有好的应对危机的能力,无法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政府也通常也在危机发生后才想办法处理的被动型态度。
人类社会不是现在才遭遇危机,自古以来危机给人类造成的伤亡与损失几乎可以与文明的进步程度同日而语。
在对抗危机的过程中,政府无疑承担着最为重要的责任。
危机虽然不可能绝对避免,但却可以管理、控制和化解,尽可能减少危机的发生,并把危机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同时,将公共危机装变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契机,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我国今年来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是迅速的,这也使得危机事件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复杂和频繁等特点。
浅析基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困境与对策
浅析基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困境与对策在基层政府中,公共危机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基层政府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使公共危机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浅析基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困境与对策。
一、缺乏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能力在基层政府中,很多干部缺乏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能力。
当出现突发事件时,他们往往会采取应急措施,而缺乏对危机的全面分析和处理。
同时,基层干部的管理能力也不够,导致危机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针对这一困境,基层政府应该加强对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危机意识和管理能力。
通过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二、信息闭塞和信息不透明在公共危机中,信息的公开和透明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基层政府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不透明的问题。
往往出于种种原因,基层政府不愿意向公众发布完整、真实的信息。
这种信息的闭塞和不透明会让公众感到不信任和恐慌。
基层政府应该采取开放的态度,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发布信息。
并对媒体进行负责任合作,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同时,加强与上级政府和专业危机管理机构的合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三、缺乏应急物资和专业人员危机管理需要大量的物资和专业人员支持。
但是,在基层政府中,往往缺乏应急物资和专业人员。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往往无法提供必要的支持,导致危机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基层政府应该加强物资的储备,建立应急物资库,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有足够的物资支持。
同时,要加强招募和培训专业人员,确保在危机发生时,有足够的专业人员参与危机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基层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还存在很多困境。
但是,通过加强干部培训、信息披露和物资储备建设等措施,这些困境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希望未来的公共危机管理工作能够更加高效和科学。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
现阶段我 国社会进入 了急剧转型 的关键 时期。社会 转型是社 会进行破 旧立 新、 分化 整合 的时期 , 时也是社 同 会问题和社会危机 的多发时期。尤其在 改革开 放后 , 随着 经济体 制的深刻 变革 , 会结构 的深 刻变动 , 社 利益格 局 的
深刻调 整 以及思 想观 念 的深刻 变 化 , 得 公共 危机 的速 使
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性质严重的甚至可能影响 到国家的政治、 经济和社会稳定。因此, 公共危机事件的
处理成 为政府工作 的重 要内容 , 公共危机 管理也就 自 然成
损失、 基础设施受损、 财政支出突增、 银行储蓄剧减等等。 同时, 公共危机的发生往往也会打乱社会的发展计划 , 使
中 四l 省 机 黻学 j 共 J 委 级 关 报l I 省 团
骥
部门管理, 轻部门间的协调配合。随着危机事件的综合性 和超地域属性 日 明显, 趋 危机管理中涉及交通、 通讯、 消
防、 医疗卫 生救援、 安全 、 环境甚至 军事、 能源等部 门 , 几乎 包括 了所 要 求相关
大 的群体性 突发事件。 威 胁 性 、 坏 性是 公共 危机 最 为显著 的特征 。 它的 破 发生意 味着社 会的 良 『 生运行 与协调 发展遭 受 了严 重的挫
、
提升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
必然要求 安定 、 有序 、 公正 、 满活力是 和谐社 会 的显著 特征 , 充 能否 实现这些指标 是对政 府管理 效能 的严峻考验 。我 国 人均 国内生产 总值 已突破 1 O 美 元 , OO 进入 非稳定 状态 ”
府公共危机管理, 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
关键词 : 公共危机 ; ; 策 问题 对 作者简介 : 朴 , 徐 中共成都 市委 党校 公共管理教研部 副主任 、 授。 副教 中图分类 号 : 3 文献标识码 : 文章 编号 :0 8 9 8 一 2 1 )4 (2 — 3 D0 5 A 10 — 17 (0 00 一) 7 0 ( 】
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危机管 理指 的是 政府在 有 限的 时间 、 资源 、 人
力等约束条件下, 为应付这些危机情境所进行的
信息 收 集 和分 析 、 问题 决 策 、 划 和措 施 制定 、 计 化
景造成 了高度的紧张和压力 , 为使组织在危机 中 得 以生存 , 并将危机所造成的损害降至最低限度 ,
决 策者 必须 在相 当有 限 的 时 间约 束 下 , 出关 键 做
[ 收稿 日期 ]0 1 o 2 1 一 4一l 4
协助 , 支付 相应的保险 , 危机修 复时尽量减少 损
失 ; 四 , 强 危机 后 的 处理 能 力 , 中央支 持 地 第 增 由
[ 文章编号 ]6 1 2 0 (0 10 0 7 0 17 — 83 2 1 )3— 0 8— 4
随着 改革 开放 的不 断深 入 , 国 目前 已经 进 我
性决 策和具 体 的危机 应对 措施 。
入 社会 转型 期 , 会 阶层 结 构分 化 和体 制 转 型导 社 致 各种 权利 、 利益 的重 新分 配和转 移 , 中必 然酝 其 酿 着诸 多不 稳定 因素 。如何 及 时处置 这些不 稳定 因素 引起 的突发事 件 已成为 我 国政 府 面临 的重 大
周 全 的保护 , 制定 并执 行全 面 的培训 和教育计 划 ;
( ) 一 政府 危机 管理 的 内涵 危机 是 指对一 个社会 系统 的基 本 价值 和行 为
准 则架 构产 生严 重威 胁 , 机事 件 以及 不 确定 前 危
第 三 , 痛苦 和破 坏 降到 最 低点 , 速 、 效 地 响 将 快 有 应, 在管 理危 机方 面 职责 分 明 , 提供 及 时 、 效 的 有
政府公共危机论文略论我国县级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论文
政府公共危机论文政府危机管理论文略论我国县级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摘要:面对社会中出现的种种危机事件,各级政府在危机事件的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对于公共危机的管理,我国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及时有效地处理公共危机已经成为我国县级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
然而,我国在危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上都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尤其县级政府在公共危机发生时缺乏可以迅速启动的政府危机管理协调机制和完善的危机管理绩效评估机制,而且各地政府官员和民众普遍缺乏危机意识,缺乏应对危机的预警机制和社会支持体系,由此,完善我国县级政府危机管理机制、体制,提高县级政府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危机的能力,对于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县级政府;公共危机;危机管理古希腊的一位先哲曾说过:“人类的一半活动是在危机当中度过的。
”[1]自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人类社会始终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
中国人民在20世纪饱受战乱之苦、新中国成立后又历经文化革命浩劫,1976年7月28日一场大地震又带给京津唐地区巨大的灾难,继之又有1998年洪涝灾害、2002年至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大地震灾害、南方冰雪灾害和问题奶粉、问题药品、问题疫苗以及频频发生的各种矿难等等。
尽管,经过人们众志成城的努力,这些灾难终究会消散,可是它们给人们带来的无法估量的损失是难以磨灭的。
县级政府是解决县域社会事务和维系县域社会秩序的核心力量,也是实施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性力量。
因此,对县级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展开研究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县级政府公共危机的表现及其特点所谓公共危机,是一个或连续多个突发性的、紧急性的、对社会造成巨大威胁和损害的灾难性事件。
公共危机管理就是对这种突发性的灾难性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前应对准备、事中应对和事后恢复的管理[1]。
公共危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
具体到县一级公共危机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类:1.自然灾害。
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应采取的策略
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应采取的策略〔摘要〕危机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
但危机有其规律性,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应采取快速反应积极应对的策略,建立危机预警、危机处理和善后评估机制,变危机为机遇。
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在不断同各种危机斗争中成长的历史。
危机虽然不可避免,但如果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我们就能从容应对,并且把损失减到最小程度。
这次“非典”,让人们意识到建立政府危机管理体制是如何的重要。
建立一个有效的危机控制与管理机制,提高政府危机处理的能力,将危机状态下的社会有序地管理起来,使危机给社会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无疑是政府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处理危机维护社会秩序是政府的职责危机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突然发生的、严重危及社会秩序、给社会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
从基本动因的角度,危机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由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引起的突发性事件,前者如水灾、地震、台风、干旱,后者如核泄漏、火灾、质量事故。
其二是由社会中对抗的统一体引发社会冲突行为而导致的社会失衡和混乱,该类危机由一定的社会问题诱发,诸如战争、暴力对抗、恐怖主义事件。
[1 ] (7) 无论哪种危机的爆发对社会生活的危害性都是显而易见的。
由突发性事件所产生的社会危机常常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从而对社会公共安全和社会心理造成较大的破坏性影响,社会的生活秩序被打乱,人民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受到威胁。
而现代社会中,危机的发生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每一个国家都可能遇到不同的危机挑战。
因此如何面对这些危机,能否迅速地恢复社会的正常秩序,是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的问题,也是评价一个国家或政府的能力的重要标准。
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说政府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稳定的秩序,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公共事务的管理者,也就必然要承担危机管理的职责。
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针对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
目的是通过提高政府对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和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恢复社会稳定,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问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问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张婷来源:《今日财富》2017年第19期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表现出来的应对能力直接关系到权力行使的效用,关系到公共危机处理的结果,关系到社会效益的损益情况。
政府在公共危机处理中一旦出现失误,必然会引起负面效应,这部分负面效应必须由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为此承担相应责任,这也是政府问责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实施的应然性。
一、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问责的现状我国目前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实施政府问责,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行政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及危机意识,从而推动政府效能建设。
政府问责从整体上讲,主要以行政问责制为主,包括法律责任和政治责任两方面的问责。
我国在法律问责的制度化、规范化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问责还没有出台专门的法律。
问责的主要法律依据只有《公务员法》,但缺乏对公务员权、责的明确划分及对违法责任主体的处理办法,导致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问责实践中出现无法可依或依据不足的情况。
在问责内容方面,异体问责中的司法问责、政党问责与同体问责中的政治问责互相补充,构成了我国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问责内容体系,这一体系在逐步的完善过程中。
具体到公共危机管理的问责中,往往这些问责会同时发生,约束和规范政府及工作人员的行政权力行使过程。
二、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问责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讲,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政府问责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政府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淡薄,表现为公共危机中涉事政府的自查意识不足。
我国的政府问责中问责主体主要是同体问责,是政府系统内部自上到下的问责,NGO与公民缺乏问责的具体权力,而问责客体是政府机构这一人格化的主体,难以明确责任人。
政府人员在应对公共危机时,缺乏责任意识,大部分危机事件的曝光都是由媒体披露出来,社会舆论和上级政府的施压,才使公共危机中的涉事政府展开危机的调查与处理。
其次,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问责制度化不足,表现出问责的随意性。
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2018年 7月 第 l5卷 第 7期
湖 北经 济 学 院 学 报 (人 文 社 会科 学 版 )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各 行 各 业 ,都 需要 有 专 业 性 的 人 员 实践 操 刀 ,在 公 共 危 机 管 理 这 一 领 域也 不 例 外 。但 是 在 我 国 的大 学 课 程 设 置 中 很 少 有应 急 管 理 的 教 学 ,在 我 国 的公 务 员培 训 中 ,也 缺 乏 公 共 危 机 管理 的 内容 ,这 些都 使 得 我 们 的 政府 丁 作 人 员 在 遇 到 危 机 时 往往 不 知 所 措 .难 以做 出科 学 的判 断 和 决 策 、而 且 ,在 很 少 重 视 专 家 学 者 的 参 与 ,虽 然 有 时有 专 家 学 者 的 研讨 .但 他 们 的话 语 权 并 不 高 ,其 观点 也 就 很 少被 采 纳 。
统 的公 共 危 机管 理机 构 。 每 当公 共危 机 发 生 时 ,地方 政 府 往 往 调 配人 员 形 成『艋时 工作 小组 、建立 短期 机 构 。这 些机 构 和 人 员 . 只是针 对 某 一事 件暂 时成 立 的 。这 往 往 会导 致 这些 机构 在 与 其 他 政府 部 门 交涉 沟通 时 遇 到 阻碍 ,妨 碍公 共危 机 的 解决 管 理 。
关键 词 :地 方政 府 ;公 共危 机 管 理 ;问题 ;对 策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在现代社会中,政府在面临各种公共危机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公共危机无处不在,可能涉及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疫情爆发等各种事件,这些事件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者和危机处理者,承担着管理和协调各种资源,保护公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责任。
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信息不对称、决策不透明、资源不足等,这些问题影响着政府对危机的及时、有效应对。
本文将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浅析。
一、问题分析1. 信息不对称在危机发生时,政府和公众、媒体之间的信息通常存在着不对称。
政府拥有更多的信息资源和权威性,但往往在处理信息时存在着保密、控制信息的倾向。
这使得公众无法了解真实的危机情况,导致公众的恐慌和不信任。
政府和媒体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传递不畅的问题,导致危机信息传播受阻。
2. 决策不透明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的决策往往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缺乏对公众的沟通和解释。
政府决策的透明度不足,容易引发公众的不满和质疑,影响政府在危机中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3. 资源不足面对突发的重大公共危机,政府可能面临着资源不足的问题。
资金、人力、物资等资源不足会影响政府对危机的及时、有效应对,使得危机得不到有效控制,增加了危机的风险和影响范围。
4. 应急能力不足危机管理需要政府有一定的应急能力和机制,但在现实中,政府的应急管理系统可能存在着不足和薄弱。
缺乏完善的预案、不足的人员培训和演练,使得政府在面对危机时显得不够强大和有力。
二、对策提出1. 加强信息透明度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应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及时向公众和媒体发布危机信息,确保公众了解情况,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传言。
政府可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和渠道,与公众、媒体建立更紧密的沟通联系,让信息传播更加顺畅和透明。
2. 建立危机管理机制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危机管理机制和应急预案,提高危机应对的能力和效率。
我国风险管理和危机应对的意义
一、概述风险管理和危机应对是企业和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加剧,各种风险与危机也如影随形。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和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更需要重视风险管理和危机应对,以确保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二、风险管理的意义1. 保障国家安全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事故,都会对国家的安全造成威胁。
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确保国家的安全。
2. 促进经济发展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投资和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激励企业和个人更加积极地参与经济活动,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风险管理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资和国际合作,推动国家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3. 保障社会稳定通过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减少不稳定因素的影响,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特别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风险管理对于保障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显得尤为重要。
三、危机应对的意义1. 保障国家安全危机无处不在,不同类型的危机都会给国家的安全带来威胁。
危机应对是国家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只有有效地应对各种危机,才能确保国家的安全。
2. 维护国家形象危机往往伴随着公众舆论的激烈讨论和社会民众的关注,如何应对危机将影响国家的形象和声誉。
通过积极、果断的危机应对,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对国家形象的损害。
3. 促进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危机应对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
只有在危机中积极应对并寻求解决方案,才能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并不断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应对危机的水平。
四、我国风险管理和危机应对的现状与挑战1. 现状我国在风险管理和危机应对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制度和体系。
比如近年来,我国在防灾减灾、公共卫生事件、国际安全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应对和措施。
2. 挑战尽管我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风险管理和危机应对方面还存在不少挑战。
我国面临灾害、疫情、环境污染等多种风险,需要更加完善的应对体系和技术手段;我国在应对国际风险和危机方面也需要更加全面的考量和应对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面对危机时,一套完备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将是降低危机损害的关键所在。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在面临一系列危机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而当前,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我国政府在职能定位、组织保障、社会参与以及信息沟通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因此,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很有必要。
本文探讨了了问题所在,并从对策方面给予一些建议。
一、政府危机管理概论所谓政府危机管理,顾名思义就是以政府为核心的组织对没有预料到的、且对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形成重大威胁的事件的管理。
这些危机事件大多数情况下都属于突发公共事件。
根据这些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过程、性质和机理,可将其划分为四大类: 一是自然灾害,主要是指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以及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二是事故灾难,主要是指重大交通运输事故、各类重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城市生命线事故、核辐射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等;三是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共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重大动物疫情,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四是社会安全事件,主要是指重大刑事案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恐怖袭击事件以及规模较大的群体性突发事件。
以上这些危机事件一般都具有突发性、破坏性、紧迫性、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的特点。
现阶段我国社会进入了急剧转型的关键时期。
社会转型是社会进行破旧立新、分化整合的时期,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和社会危机的多发时期。
尤其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以及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使得公共危机的速度、规模、频率、影响程度急剧升级和扩大。
二、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在数十年的危机处理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初步建立了一套危机管理体系,该体系在预防危机发生、减轻危机损害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目前我国危机管理体系不健全,在协调社会安全包括公众健康在内的多层次、多类型的综合危机管理体系的建设方面尚无实质性的进展。
(一)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缺乏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
在立法方面,我国缺乏一些跟政府危机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导致了我国采取的大部分紧急对抗措施一般都无法律依据。
我国已制定了《戒严法》、《防灾减震法》、《传染病防治法》、《防洪法》等,但这些单行的法律只能适用于一种紧急状态,覆盖面单一。
比如,虽然我国宪法有危机事态处理的规定,但缺乏全局性的《国家安全法》和《紧急事态法》造成全国性危机管理缺乏专门性法制保障。
又如,由于我国在处理危机事件中的《信息公开法》还没有制定,在危机管理中就很有可能带来以下后果: 为保乌纱帽,地方政府隐瞒实情;公众因为没有法律依据要求政府部门提供关于危机的信息,而只能妄加猜测,甚至轻信谣言;政府有关部门在处理危机时往往相互之间的信息缺乏共享,在处理危机过程中的信息采集、信息分析和信息传导往往也产生信息不对称,不利于解决危机,从而使得政府在处理危机的效率大大降低。
据此我们认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从而使政府在危机管理中遇到不少困惑。
从这个意义上讲,健全政府危机管理的法律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虽然我国已经先后制定了一些有关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法律,例如,防震减灾法、防洪法、消防法、安全生产法、传染病防治法等,但这些法律本身的部门管理色彩太浓,缺乏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在执法方面还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依法行政尚待加强。
另外,在政府处理危机过程中,防止公民权利受到侵害的执法监督方面,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尚是空白。
所以,政府处理危机的法律法规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二)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
危机管理是一个跨区域、跨时段的综合性系统管理工程,通常不是一个政府部门就能有效完成的,在很多情况下,危机的处理需要社会各个部门通力协作,积极配合。
从国际上看,一些发达国家对建立强有力的反危机指挥协调系统都非常重视。
例如,美国政府于1979 年成立了联邦紧急事态管理局,直接向总统负责。
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已有了一整套综合应急管理系统,以应对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天灾人祸。
911 事件爆发后,该系统迅速启动,全力开展救难工作,使恐怖袭击的伤害降到了最低限度。
然而,目前我国处理公共危机的基本模式主要是,专门针对特定需要而由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有关部门设立临时机构,一级等着一级下指示决定怎么办。
这样就缺乏对危机的预测、预警工作,从而影响危机处理的效率。
虽然我国在一些领域设立了专业的危机检测和预警机构,但社会各部门在面对危机时还不能有机结合、团结协作,缺乏有效的内部协调机制。
政府各职能部门间条块分割,权责不明晰,造成危机应对效率低下。
(三)政府危机管理中缺乏信息通报和公开机制。
由于传统历史原因和官僚作风的影响,我国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存在很大的缺失。
危机事件发生后,一些政府官员出于各种考虑,采取封锁消息等手段,增大了政府危机处理的难度。
这就要求政府提高透明度,充分发挥媒体在危机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有效沟通政府与社会之间相关信息,疏导社会公众情绪。
不过,如果人为地控制媒体,有的甚至把媒体排斥在危机管理之外,这不仅对危机事件的控制没有好的效果,而且还可能引发新的矛盾,人们由于得不到正常的信息反而会听信谣言产生恐慌心理,导致非理性行为的出现,增添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政府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依靠自上而下的政令来对社会事务进行控制的制度,行政信息被集中垄断。
而遇到危机时多采用内外有别、内紧外松的政策,认为公布危机信息会引起社会恐慌,不利于控制局面,从而导致政府工作人员存在着报喜不报优的心态。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封锁信息已不可能。
不及时公开行政信息,只会适得其反,瞒报只会使外界对政府失去信任,政府形象也会受损。
三、完善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系的有效途径(一)政府和公众要树立危机意识政府官员和社会公众的危机意识、应对危机的知识和能力是政府危机管理系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回顾这次“三鹿毒奶事件”,便是因为政府缺乏明确的风险管理意识,事件出现以后未能准确、深入地探索信息发展、实行动态监测,最终使偶然的个体事件演化为必然的全面危机。
在今天社会危机频发时期,政府要真正怀有危机意识,加大危机管理的投入,最终能未雨绸缪,把灾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首先,应进行危机的警示宣传,使公民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其次,对普通民众开展危机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增强公民自救互救能力,形成比较强的社会整体危机应对能力;最后,组织开展危机应对演习,提高整体防控危机的能力。
(二)增进危机管理各部门的综合协调与合作进行危机应对并不是一个国家某一个部门的事情,也不是哪一个相关政府官员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全面协调与合作。
一方面,中央政府应设立具有决策、指挥、协调功能的综合性危机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危机管理的战略、政策和规划,进行危机信息管理,进行危机风险的评估,对公众进行危机管理的教育和培训,在危机来临时,收集信息、制定决策、统一指挥、协调行动。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应因地制宜建立常设性的危机管理机构,最好设在各地方政府的办公厅局中,由地方行政首长负责,赋予这个机构法定的职权、职责、职能,配备相应的人员、经费与编制。
(三)建立和完善国家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针对性的危机管理法律,但全局性的法律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应制定统一、完整的紧急状态法,作为我国危机管理的纲领性法律文件和制度框架,对政府在紧急状态下的权限、应对措施、法律责任以及公众的权利义务做出详细的规定,以预防公共管理者在危机处理中的行为失当,降低危机回应行为的不确定性,协调危机处理过程中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
其次,应当在紧急状态法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专门法律、法规,使每个领域突发事件的应对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再次,要强化执法,建立危机管理执法监督体系。
危机管理执法评价工作应由各级人大常委会和人民政府统一领导,监察部门、审计部门以及新闻机构等共同参与,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和向社会公布,对于评价低的,应责令限期整改,直至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以及国际力量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非政府组织是社会力量的主体,积极发挥其作用有利于及时、高效地处理危机。
政府在危机事件管理中起着中央指挥的作用,非政府组织应全力协助政府部门的工作,服从政府的命令和安排。
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及国内的心理救助组织都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
另外,加强危机管理领域的国际合作,以有效地利用国际资源来减轻危机给国内造成的损失。
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援助,借助于日本和韩国在地震救援方面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经验,大大降低了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损失。
(五)严格落实危机事件的政府问责机制.在应对重大突发性危机事件中,各级政府要建立政府官员承担与职权相应的政治责任、行政责任制度。
免危机的重复发生和恶性循环,做到对公众负责,必须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对危机事件的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以维护公共利益和法律的尊严。
“三鹿毒奶事件”发生后,中央纪委监察部对事件中负有重要责任的质检总局、农业部、卫生部、工商总局和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有关人员做出相应处理,三鹿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兼党委书记田文华也被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因此,我们必须按照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理念,完善与规范政府问责制的主体、程序、时效等,塑造一个“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的政府形象。
参考文献:[1] 姜敏香,王学军. 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 理论学刊,2006,(2) .[2] 余健明,刘江华等. 论我国如何建立政府危机管理机制[ J] . 法律与政治,2003,(6) .[3] 徐家良. 美日政府危机管理体制比较及启示[ J] . 中国软科学,2004(6) .[4] 刘文光. 透视我国政府危机管理[ J] . 前沿,2004 (6) .[5]陈刚. 张孟见.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提升的路径分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2).[6]刘霞. 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7]严仍昱. 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制:问题与完善[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