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 第5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合集下载

第五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五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图5.16 需求偏好不同所产生的贸易
小麦
PA
AA C1A
进口
S
E 出口出
PC
贸易和分工的 结果是两国的 生产都移向S点

C1C
E 进口 AC
P*
0
大米
图5.16 需求偏好不同所产生的贸易
5.4.4 收入变动产生的贸易林德
当本国收入提高☞ 对工业消费品特别是奢侈品的需 求增加☞ 本国的工业品和奢侈品生产也会增加☞ 结 果是,产量增加的速度超过需求增长的速度,使该国 有能力向别国出口。
(四)克鲁格曼模型: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 下的国际贸易
1. (1)企业i所需的要素(劳动)投入
是固定投入, 是企业i的产出。 是反映投入产出关系的系数
(2)要素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L是社会总劳动力或总人口
(3)产品市场的均衡
ci是每人对产品i的消费,Lci代表的是产品i市场上的总需求
2.垄断竞争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均衡 边际收益(MR)=边际成本(MC)
成本 价格
(万美元) 日本
2.0
LAC
1.5
成本 价格 (万美元)
美国
2.0 LAC
0 100 200 卡车产量 出口到美国
成本 价格 (万美元)

2.0
本 LAC
0 100
卡车产量
成本 价格 (万美元)
美国
2.0
1.5
LAC
0 100
轿车产量
0 100 200 轿车产量 出口到日本
图5-12 “规模经济”与工业品的“双向贸易”
不完全竞争:国外价格可以比国内低
用倾销行为解释行业内贸易:
只要一个产品的国内外市场满足价格歧视的 条件,即使外国市场价格低于本国市场价格,企 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仍有出口的动力,因 为出口倾销的结果比将这些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 要好。

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

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

㈡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 • • • • • 1、不同国家间大宗产品的交叉型产业内贸易 2、经济合作或因经济技术因素而产生产业内贸易 3、大宗的转口贸易 4、政府干预产生的价格扭曲 5、季节性产品贸易 6、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也会形成产业内贸易 此外, 此外,商品统计分类的特点也可能形成这种产 业内贸易的现象。 业内贸易的现象。
二、产品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㈠ 相关概念
产品同质性指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 产品同质性指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即商 指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 品需求的交叉弹性极高, 品需求的交叉弹性极高,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 偏好完全相同。 偏好完全相同。 产品异质性指产品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存在一 产品异质性指产品相似但不完全相同, 指产品相似但不完全相同 定的差异, 定的差异,产品彼此之间不能完全替代但尚可进行 一定程度的替代,交叉弹性小于同质产品, 一定程度的替代,交叉弹性小于同质产品,在生产 中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 中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
• 案例中,美国和加拿大通过建立一个汽车自由贸易区, 促进了两国汽车行业内贸易的发展。加拿大不再生产 所有型号的汽车,只生产少数几种型号的汽车,然后 从美国进口自己没有生产的型号的汽车,出口自己生 产的型号的汽车。由于减少了自产汽车的型号,加拿 大的厂商可以集中精力生产单一型号的汽车,由于规 模经济其成本降低,效率迅速提高。几年之后,加拿 大汽车工业的生产效率达到了美国的水平。

为了消除这些问题,美国和加拿大政府通过努力在1964年 同意建立一个汽车自由贸易区(附有一些限制条件)。这一举 措使汽车厂商得以重组生产:这些厂商在加拿大各子公司大力 削减其产品种类。但是加拿大的总体生产及就业水平并没改变。 加拿大一方面从美国进口自己不再生产的汽车型号,另一方面 向美国出口加拿大仍生产的型号。在自由贸易前的l962年,加 拿大出口了价值1600万美元的汽车产品然而却进口了5.19亿美 元的汽车产品,但是到1968年,这两个数字已分别成为24亿美 元和29亿美元。换而言之,加拿大的进口和出口均大幅度增长。 贸易所得是惊人的。到20世纪70年代初,加拿大汽车工业的生 产效率已可与美国的同行相媲美。

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当代理论(二)

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当代理论(二)
End
10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图形
Y T PX/PY E
·C
O
T′ 图5—1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X
End
11
图形说明(1)
假设规模经济的影响超过了要素密集度的影 响,因此,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如图 5 - 1 所示,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TT′。 封闭条件下,一般均衡点在图中的E点。在 E 点相对价格线( PX/PY )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相交,而不是相切,这是因为X部门存在外部 规模经济,所以X部门厂商所面临的相对价格 要高于社会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切线 斜率的绝对值)。在均衡状态下,社会福利则 由通过E点与相对价格线相切的社会无差异曲 线表示。
End
7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假设 X和 Y两个部门中至少有一个部门存在外 部规模经济。不妨假设X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 而Y部门仍为规模收益不变。由于市场结构仍是 完全竞争的,而且两国的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 要素禀赋、消费者偏好及市场规模假设均相同, 所以在封闭条件下,当达到均衡时,两国的相 对价格完全一致,即不存在比较优势,在没有 比较优势的情况下,两国之间还会发生国际贸 易吗?
End
23
垄断竞争的含义
“垄断竞争”的含义可理解为:大量厂商的存在,故
市场是“竞争”的,同时,每个厂商又都生产有别于 其他厂商的产品,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所以每 个厂商在其单个产品市场是又是“垄断”的,即在这 类市场上。垄断和竞争两种相对立的力量同时存在。 从狭义上讲,所谓差异产品是指,在设计、品牌等 方面明显不同于同质产品,且消费者认可的产品。差 异产品的差异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在产品的设计方面 等。
End
12
图形说明(2)

国际经济与贸易 第5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与贸易 第5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Example: USA in 1999, export computers USD39.6 billion Import computers USD56.4 billion So, ITT = 1 – I39.6 – 56.4I/(39.6+56.4) ITT = 0.825
部分国家制造业部门行业内贸易指数
密集度看,它会随产品生命周期的逐渐演进而 密集度看, 有规则的变化。 有规则的变化。
2.贸易国比较利益的动态转移: 2.贸易国比较利益的动态转移:不同的 贸易国比较利益的动态转移
国家在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具有比较优势。 国家在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具有比较优势。
实例1 实例1
收音机就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收音机就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真空管收音机刚在美国发明时, 当真空管收音机刚在美国发明时,其市场前景并 不确定,它并没有吸引许多顾客,生产规模也较小, 不确定,它并没有吸引许多顾客,生产规模也较小, 价格非常昂贵并且具有手工艺的特点, 价格非常昂贵并且具有手工艺的特点,因而需要大 量技术性工人,经过最初错了又试的阶段之后, 量技术性工人,经过最初错了又试的阶段之后,收 音机成为适应大规模生产的成功产品, 音机成为适应大规模生产的成功产品,随着电台网 的扩张以及收音机的有用性对消费者越来越明显, 的扩张以及收音机的有用性对消费者越来越明显, 对收音机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对收音机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不久收音机成为出口 商品,收音机成为非常成功的一种商品,二战后, 商品,收音机成为非常成功的一种商品,二战后, 随着生产技术的普及, 随着生产技术的普及,日本利用其廉价的劳动力扩 大生产,使得日本占领了这一市场的很大一个份额。 大生产,使得日本占领了这一市场的很大一个份额。

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必须是不完全竞争行业,也就是说企业有能力决定其销售价格;
第二,市场必须是分割的,即低价格市场的消费者不能把产品倒卖到高价格的市场上去;
第三,在不同的市场上,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的弹性不同。
国际贸易中这些条件是否满足:
根据我们的假定,如果一个厂商在国内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在国内市场上就有更大的垄断力量。与国外市场相比,厂商能在国内以较高的价格进行产品销售。那么,为什么厂商还要以低价将产品出口到国外呢?厂商为们么不能将出口到国外的这部分产品在国内以较高的价格出售呢?这里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的这家厂商不是—个完全竞争企业。
不完全竞争下的倾销行为来解释行业内贸易:只要一个产品的国内外市场满足价格歧视的条件,即使外国市场价格低于本国市场价格,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仍有出口的动力,因为出口倾销的结果比将这些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要好。外国的同类企业如果也在其他产品上采取类似的行为,就会出现相互倾销,从而形成行业内贸易。
二、 规模经济和国际贸易
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在20世纪50年代,大部分贸易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南北贸易”)。到了60年代以后,这种格局逐渐改变,发达国家相互之间的贸易(“北北贸易”)不断增加,到20世纪末,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已经接近全球贸易的50%(1999年,发达国家之间的进口占全球总进口的48.4%,出口占全球总出口的46.9%),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部分。
首先,各行业的商品结构:一般来说,初级产业中的产品基本是同质的。如矿产品、农产品等,虽有差别,但对消费者来说其基本效用是差不多的。一个国家在出口小麦的时候一般不会进口小麦,本国与外国的小麦之间具有完全的替代性。所以初级产品间的贸易通常是行业间的贸易。

国际经济学教程课件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当代理论

国际经济学教程课件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当代理论
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
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
(二)新H—O模型的基本内容
C a W aR
C '(a) W ' aR '
C(a1) C '(a1) 即:C(a1) C '(a1) 0 W a1R W ' a1R ' 或:a1 (W W ') /(R R ')
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
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
(三)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
❖ 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情况与统计数据的加总有关,即 与人们选择哪一级的SITC数据作为产业划分标准 有关。
❖ 考察第i产业的G-L指数:
Bj
X ij M ij X ij X ij M ij
的问题并没有定论,即生产品种是不确定的。
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
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
七、产业内贸易指标
(一)沃顿指数
Sj X j /Mj
❖ 其中,Xj表示某一行业产品组J的出口,Mj表示相 应的进口。
❖ 若Sj接近于1,则表明贸易结构属于产业内贸易; 若该数值远离1,如无穷小或无穷大,则为产业间 贸易。
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
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提出与假设前提 (一)问题的提出
❖ 本国的厂商可以生产这类产品,满足本国的需求, 为什么还要从国外进口相同或相似的产品呢?
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
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

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当代理论

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当代理论

第二节
2012年10月21日星期日
产业内贸易理论
(三)异质产品或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水平差异:商品相同属性的不同组合而产生的差 异性 技术差异:用新技术制造的新产品带来的差异, 处于不同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同类产品往往在不 同类型的国家进行生产,继而在彼此间进行进出 口贸易,便会产生产业内贸易。 垂直差异:产品质量方面的差异 从供给方面分析存在着的规模经济,从需求方面 看存在着的需求偏好方面的重叠,从经济环境上 存在着不完全竞争的条件。
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
第二节
2012年10月21日星期日
产业内贸易理论
三、新H-O模型
主要代表模型—法尔维(Falvey E.R)模型。 (一)新H-O模型的假设条件 在新H—O模型中,在一些模型分析的假设条件方 面,仍然与传统的H-O模型相同:两国的要素相 对丰饶程度的差异,因而资本报酬率和劳动报酬 率上也存在着差异。
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
第一节
2012年10月21日星期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第一阶段,即产品创新阶段。供给方面,美国技术先进, 人才多,并且转化过程快;需求方面:美国市场具有兼容 性,极为广大的特点。另外就是美国厂商的垄断地位。 第二阶段,外国开始模仿生产该产品的阶段。这是技术已 基本成熟,生产过程已标准化,其他国家模仿已没有绝对 障碍。而且模仿国还具有低成本的优势,因而具有较强竞 争力。 第三阶段,外国模仿国以低成本为基础开始向第三国出口 的阶段。由于模仿国大规模生产,并开始向第三国出口, 创新过的垄断地位已消失,模仿国的产品在第三国市场上 逐渐取代了创新国的销售地位。 第四阶段,外国产品进入创新国的阶段。创新国有出口国 变为进口国,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转移到了模仿国。

第五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五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外部规模经济OR 内部规模经济
云南昆明市郊斗南镇的鲜花市场; 天津的食街; 微软公司
香港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
美国的大型家庭农场
比较优势OR规模经济
加拿大是主要的新闻纸出口国 英特尔生产了世界上半数以上的CPU 美国和日本相互出口复印机
中国是主要的电视机出口国
东南亚国家大量出口运动服和鞋
1.二战后,出现了工业国家由进口初级产品—
出口工业产品的转变。 2.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许多同一 行业的产品既进口又出口。 3.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尤其是工业产品的贸易 大大增加。 4.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
产业内贸易理论
一、背景: 二战后,出现了工业国家由进口初级产品—
贸易的原因,更贴近实际。 不足: 1.年轻的理论,并不完善 2.完全归因于需求偏好相似的贸易,有失偏颇
本章小结
1.当代贸易理论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
争来解释资源储备相似国家之间和同类 工业产品之间的双向贸易。这种双向贸 易的基础是由企业生产规模不同而产生 的成本差异。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 保罗克鲁格曼和坎姆等。
生产中心在发展 中国家
劳动
生活必需品, 全世界都需要
5.4
需求决定的贸易理论
一、决定需求的因素
实际需求、喜爱偏好、收入水平 需求的收入弹性:价格不变时人们对收入变化
所作的需求反应。 恩格尔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花费 在食品上的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会越来越少。
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的变动/收入的变动 即:es=
△Q/Q △Y/Y
△Q = × Q △Y Y
es>1 0< es <1 es <0
富有弹性 缺乏弹性 负弹性

第五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五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内容
波斯纳认为,假如A国发生的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使A国相对 于B国说来,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某一特定的工业制成品的生产 上,享有一定程度的比较成本优势,正是这种比较成本优势决 定着A、B两国间的贸易结构和商品流向。而且,这种比较成本 优势将保持下去,直到由之引发的B国的同类技术革新和发明创 造导致对A国新产品的成功仿制,或A国的发明者通过技术转让 的形式将其技术专利或生产特许权让渡给B国,因而此种技术差 距不复存在时为止。
பைடு நூலகம்
三、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
考虑了生产要素密集性质的动态变化、贸易国比较利益的动 态转移,以及进口需求的动态变化,对落后国家利用直接投 资和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发展制造业生产,实现优势产业的转 移,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首次将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纳入同一个 分析框架,同时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有效地结合起来,因 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局限性在于:难以说明当贸易双方各种要素禀赋(包括技术) 不存在差异或差异较小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贸易的问题;无 法解释对于大部分发生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产业 内的双向投资行为,也无法解释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建立 以后遍及全球的投资行为。
创新国
国内销售, 无出口 生产增加, 出口增加 生产减少, 出口减少 出口减少 无生产,完 全进口 完全进口, 进口减少
模仿国—其他发达国家
国内销售,无出口 无生产,进口增加 生产增加,进口减少 出口增加 生产减少,出口减少 无生产,进口增加
模仿国—发展中国家
无生产,无进口 无生产,无进口 无生产,进口增加 进口增加 生产增加,进口减少 生产增加,出口增加
二、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解释
产品差异论
同质产品是指性质完全一致因而能够完全相互替代的产 品,如同样的水果、砖等。 差异产品是指从实物形态上看,产品的品质、性能、造 型、设计、规格、商标及包装等方面的差异,如不同型 号的电视机、不同功能的化妆品等。 产业间贸易大多发生在同质产品之间,产业内贸易大多 发生在差异化产品之间。 国际产品的差异性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基础,这些主要 体现在产品的水平差异、技术差异和垂直差异等三方面

国际经济学教程(黄卫平彭刚) 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

国际经济学教程(黄卫平彭刚) 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
在分析中要考虑需求不相同与相同的情况,即与其它 理论相比,产业内贸易理论更加重视需求方面的影响。
二、产品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㈠ 产品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产品同质性指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即商品 需求的交叉弹性极高,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偏好 完全相同。
产品异质性指产品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存在一定 的差异,产品彼此之间不能完全替代但尚可进行一定 程度的替代, 交叉弹性小于同质产品,在生产中要素 投入具有相似性。
在生产者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的时候
Qi Pi Xi (a bXi )W
垄断竞争条件下行业的超额利润为零,则价格等于平 均成本
PXi (a bXi )W

P (b a )W
X
均衡条件下每一商品品种的产量和都等于单个个人消费和
对于任一商品i有
n
X i Ci li
i 1
生产全部品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量不能超过固定供给量的劳动 决定了厂商的数目
(二)基本内容
C a W aR
C '(a) W ' aR '
C(a1) C '(a1) 即:C(a1) C '( 0 W a1R W ' a1R ' 或:a1 (W W ') /(R R ')
C(a1) C '(a1) W W ' / a1 (a1 a)
四、需求偏好相似论
C
A
A国Y产品出口 B国X产品出口
B国Y产品进口
O
B
B
X
(三)对于规模经济论的评价
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事实,具有一定 的说服力
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对比较优势学 说、禀赋学说的不足进行了某种弥补

第5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2011.3

第5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2011.3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
假设韩国在技术上领先瑞士,能以更低的 成本生产钟表,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瑞 士先生产并发展到一定规模,规模经济效 应使得瑞士钟表业的成本迅速下降到C*, 此 时若韩国想进入该市场,其成本是CK, 可见 虽然韩国相对瑞士有生产钟表的比较优势, 但由于外部规模经济会锁定在现有的贸易 模式上,使得韩国无法进入钟表市场。但 是,如果韩国能够进入国际钟表市场,均 衡点会在C**,C**要低于C*,对整个市场 来说是一种福利损失。
每个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消费量会有所减少,但消费 品的种类则大大增加。消费者通过产品种类的增加提 高了福利。
强调产品多样性所带来的消费者福利,为衡量贸易所 得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同时说明扩大市场获得规模经 济也是企业愿意出口的重要原因之一。
该理论令人信服的解释了发达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和 行业内贸易的重要原因,补充和发展了国际贸易的理 论。
Q
参与国际贸易的长期影响
P, C
短期的垄断利润会引起更多企
($)
业进入。使得原有企业的需求
下降,利润消失。
P0 = AC0 P2 = AC2
AC
Q0 Q2MR0
MR2
MC Dtotal Dhome
Q
对于垄断企业来说,开放贸易的短期结果是企业产 量增加,平均成本下降,出现短期利润。产品价格 可能下降,使得本国消费者收益,消费者剩余增加。 但是短期内价格也可能上升,造成国内消费量下降, 消费者受损。
图5-6 动态的外部规模经济
动态规模经济理论的:“干中学”
劳动者在不断重复的生产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技术 和熟练程度,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即使投入不增加,生 产能力也会不断增强。“干中学”的学习效应是产 业累计产量每翻一番,其平均成本会下降20~30%.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相应旳市场构造:垄断市场
14
❖ 3.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区别
❖ 两者相应旳市场构造是不同旳。内部规模经济意 味着企业大规模生产旳必要性,在要素供给和市 场规模一定条件下,内部规模经济暗含产业内企 业数量较少,市场构造趋于垄断竞争构造。外部 规模经济更侧重于企业数量增长造成产业规模扩 大带来旳品均成本下降,所以单个企业旳规模可 能较小,但是企业数量更多,市场构造更接近完 全竞争状态。
10
❖ 克鲁格曼1974年
❖ 年至1983年,他在白宫担任经济顾问。 从1999年,克鲁格曼开始给《纽约时 报》撰写专栏文章。从1977年开始, 他一直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经济学和国际 事务教授。他撰写过大量旳经济学专著和 论文,撰写和编辑旳经济类书籍有20多 本,经济类论文超出200篇。
❖ 他是一位天才式旳人物。
假如再增长1单位X旳生产,则需要旳生产要素将不大于 2个单位(因为规模酬劳递增,X产品旳生产成本将下降 ),则Y部门要素旳降低许将不大于2个单位,又因为伴 随Y部门产量旳降低,Y旳生产成本将递增,所以Y旳降 低许将不大于2个单位。所以伴随X产量旳增长,︱ dY/dX︱将逐渐减小,即规模酬劳递增时机会成本递减 ,同步也阐明规模酬劳递增时其生产可能性曲线将凸向 原点。
三、产业内贸易产生旳原因
1、产品旳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旳基础:假如不同国家相同产业部
门旳产品要进行相互贸易,那么这些被相互互换旳产品一般情况
下不是同质产品,而是存在着广泛旳产品差别,完全同质旳产品
没有必要去相互互换和贸易。
2、需求偏好旳相同性和多样性是产业内贸易旳动因:产品旳差别
性只是为产业内贸易旳发生准备了可能性条件,而产业内贸易旳
内在动力来自于不同国家需求构造旳多样性和相同性,所以,产

05当代国际贸易理论.pptx

05当代国际贸易理论.pptx
右图中,MC1和AC1分别是一个玩具生产企业在没有 贸易时或行业扩大前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曲线。在均 衡时,竞争企业没有经济利润,平均成本(AC1)等于 (p1),企业最优生产量是q1。
图5-2 外部规模经济与贸易
假设在最初的市场均衡点(S1=D1)上,中国的玩具 价格(P1)在国际上没有竞争优势,从而没有玩具贸易。
2.垄断竞争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均衡
注:垄断企业不是给定不变的,而是企业产 量的函数pi(xi) • 利润最大化条件:MC=MR • MR=pi(1-1/e),e是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 e>0,且e是需求量c的函数,de/dc<0(需求 量的增加,价格弹性下降)
• 设工资为W,企业成本w*li=w*(a+b*xi) 则,MC=b*w
现在该行业的规模扩大,有更多的企业进入这一行业。 行业的供给曲线移到S1`。但是,由于存在行业的规模经 济,供给曲线移动至S2,而且使得行业内每个企业的边 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下降(右图中MC1和AC1分别移到 MC2和AC2),从而使得整个行业的供给曲线进一步往 下移动,价格随之下跌,使得中国玩具在国际市场上拥有 竞争力,从而产生国际贸易。
(六)克鲁格曼模型: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下 的国际贸易 Paul krugman:第一个同时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 竞争分析国际贸易并建立理论模型的经济学家。
1.基本假设 • 企业内部规模经济 假设劳动为唯一投入,但与古典不同,成本函数 包含一个固定投入成本。 • 垄断竞争结构 同行业各个企业产品异质性。 • 基于上两个假设,建立PP-ZZ模型
由于开放贸易,玩具市场上包括了来自国外的需求, 需求曲线移至D2,玩具市场的最终价格为P2,在长期均 衡点上(AC2=P2),每个企业的生产量q2仍然等于q1。

第5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5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4. 国际分工深化到制造业内部,从“垂直分工”细化到 “水平分工”。
国际分工的三个阶段: 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上半期:工业和农业之间的
垂直分工,国际分工格局表现为殖民地国家为宗主国 提供原材料,宗主国向殖民地国家输出工业制成品。 19世纪中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工业内部的垂直分工, 表现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发展采矿业,并将大量 的矿石输往宗主国;而宗主国发展冶炼业和机器制造 业,并将机器设备和制成品出口到殖民地国家。 二战后:制造业内部的水平分工:即制造业内部同一 产品不同型号、零部件、生产流程的国际分工。各国 发挥各自的专业化优势,参与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环 节,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发达国家工业品“双向贸易”(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是规模经济,而不是技术不同或要素配置不同所产生 的比较优势。
案例 江苏阳光集团的国际化成长
思考: 产业内贸易理论在阳光集团的发展中是如何
体现的? 阳光集团是怎样运用规模经济效益的? 阳光集团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有哪些?你
认为它的成功可以用哪个理论解说?
外部规模经济源于:
➢ 大量企业的集聚加强了市场竞争,促进企业提高 技术,改善管理。
➢ 企业的集聚,使得各企业可以低成本获得行业相 关信息,并便接地获得专业化人才、专业化服务、 专业化的零部件供应。
➢ 企业的集聚带动了基础设施的发展,降低了企业 的交通运输及通讯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内部规模经济还是外 部规模经济,都要受到一定限制,并非规模 越大越好。
5. 制造业内部同一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所需要 的要素投入比例不同,使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可以参 与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或环节,从而出现了 同一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在不同国家之间分割开 来。

第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PPT精选文档

第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PPT精选文档

中国生产1美元国内生产总 值的能源消耗是日本的11.5倍, 法国和德国的7.7倍,美国的4倍 以上。
波音
二、人力技能要素(人力资本要素)
代表人物:舒尔茨 商品生产中的资本既包括物质资本也包括人力资本; 这种理论把劳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简单劳动,
另一类是技能劳动。 人力资本富裕状况对国际贸易格局、流向、结构和利
实施“爱发谈话”制度
西 门


大力开发国际化经营人才



人才资源开发投资力度大



着力于团队精神培养

三、研究与开发要素
研究 开发
我国研究开发 (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 ) 经费支出由2019 年的1288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3003亿 元,占GDP的比重由1.07%提高到1.42 %,上升到世界第五位。
美国的人力资本投资
2.多种多样的在职培训和职业 教育:美国的很多企业尤其是大 型跨国公司高度重视培训。如通 用汽车公司成立了全美最大的人 力资源开发中心,摩托罗拉建立 了自己的企业大学,惠普拥有自 己的商学院,IBM公司在美国本 土每年要进行130万人次的职业 培训和职业教育。
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
研究: 指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紧密相关的基
础与应用研究 开发:
新产品的设计开发与试制
一个国家越重视研究与开发,投入资金越多, 其产品中知识与技术密集度就越高,在国际市 场竞争中的地位就越有利。
IBM研究实验室的全球研究人员3000多人,其中博 士近200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5名,一些研究发明对 世界高科技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包括RISC技术, 大型并行处理技术、磁存储技术、关系数据库、高 温超导、语音识别技术等。2019年公司仅在美国就 获得专利1866项,平均每天达5.12项。全球设有7个 研究中心(实验室):美国3个,中国、日本、以色 列、瑞士各1个。IBM中国研究中心是IBM在发展中国 家设立的第一个研究中心,现有员工30多名,研究领域 主要为中文语音识别、数字图书馆、热点视屏(Hot Video)、并行系统技术、网络技术等。

5th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5th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规模经济说
X
Y
O
A
CIC2
CIC1
E
QX3
PA
QX2
QX1
QY1
QY3
QY2
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边际机会成本递减
两国在要素禀赋.技术水平.消费偏好.经济的绝对规模方面都相同. 贸易前均衡点为A(不稳定)
规模经济说
无贸易时,均衡商品相对价格为PA=PX/PY(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CIC1在A点公切线的斜率),此时存在由专业化分工和贸易带来的潜在利益,推动A国专业化生产X产品,产量为QX3,B国也专业化生产Y产品,产量为QY3,若A国用QX2QX3与B国的QY2QY3交换,每一个国家的最终消费组合将达到无差异曲线CIC2上的E点,经济福利增加,各获利QX1QX2和QY1QY2,利润来自各国只生产一种产品的规模报酬递增.基本观点:规模报酬递增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当某一产品的生产发生规模报酬递增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因此导致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一产品.
研究开发要素说
基辛:在《劳动技能与国际贸易》中以美国在10个主要工业发达国家不同部门的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代表竞争能力,分析研究与开发要素与出口竞争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高质量劳动力比重大的部门,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就越强,出口比率就越高.这就证明了一个国家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和该种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要素密集度之间存在着很高的正相关关系。
三、产业内贸易指数
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产业内贸易指数由各种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加权平均数求得,它表示一国产业内贸易在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 A为某国所有产品综合产业内贸易指数;n为该国产品得种类。 A也在0—1之间变动,A愈接近1,说明该国所有产品综合产业内贸易程度愈高;A愈接近0,则意味程度愈低。A会随着产业范围的大小不同而不同,范围越大,一国越有可能出口该产业的差异产品,A就越大。

五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五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 一般而言,垄断竞争行业中的企业或多或少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内部规 模经济。为简便起见,假设垄断竞争行业的所有企业是对称的,即各 企业在需求和成本等方面是相同的。这个假设可以让我们无需考虑每 个企业之情况,只关注整个行业状况,进而确定企业数量与典型企业 的平均成本和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到垄断竞争市场均衡时的 企业数量和产品价格。
❖ 另一方面,由于产品之间的可替代性,企业之间也存在相当的竞争。 如果垄断竞争企业存在短期利润,则会吸引更多企业进入这一行业从 而造成对原有产品的需求下降,价格下跌,利润减少直至没有。这时 新的企业停止进入。另一方面,如果垄断竞争企业在短期内亏损,一 些企业就会逐渐退出从而造成对剩下产品的需求增加,价格上升,亏 损减少直至没有。这时就不再有企业愿意退出。总之,垄断竞争企业 的长期竞争会造成该行业的平均经济利润为零。
2、产业内贸易的一个数字案例 1995年美国出口了231亿美元的计算机,进
口了354亿美元的计算机,计算机净贸易额或产 业间贸易额为123亿美元,产业内贸易额为462 美元,计算机产业内贸易占 美国计算机贸易总额585亿美元的79%。
3、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测度(Index of intraindustry trade)
3、现代国贸理论和传统国贸理论之关系 (1)区别:解释对象不同;理论基础不同 (2)联系:
两国同种商品生产函数(技术)相同 两国相对要素禀赋相同 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规模报酬不变 两国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二 产业内贸易
1、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概念 (1)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 (2)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
前两章表明,国际贸易之所以发生是由于国家之间 存在比较成本优势和劣势,而这种比较成本的差异性既可 源于各国之间生产技术上的差异(古典贸易理论),也可 源于要素禀赋上的差异(新古典贸易理论)。但是这两种 理论不能较好地解释那些技术水平和要素禀赋相似的工业 化国家之间的大量贸易。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提出 一些新的国际贸易理论试图解释以上现象。由于这些理论 改变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假设条件,分析框架也不同,故称 之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本章主要介绍保罗·克鲁格曼创 建的基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之上的新贸易理 论。另外,也从需求视角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 21世纪初以不完全竞争市场为框架的贸易模型又有了新的 发展,人们称之为新新贸易理论,本章将给予简单介绍。

对外经济贸易当代国际贸易理论PPT课件

对外经济贸易当代国际贸易理论PPT课件

海默的垄断优势 跨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动 排除纷争或者竞争,建立垄断市
理论
力机制why

企业具有“企业特殊优势”
国际生产的内部 企业内部化生产原因 化理论(巴克利、 国际生产方式选择:出 卡森、拉格曼) 口、对外直接投资、许
可证生产how
避免不完全市场带来的不确定 性 ,防止技术优势流失,利用
企业内部价格划拨等手段逃避税 收等(内部化的边际成本、边际 收益)
图8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
图10 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的区域分布
图11 中国实际利 用外资的省区分布
1994年 2002年
人均GDP水平 (人民币/元)
管理与知识型产业
北京、上海、广州
等大城市
15,000

北京、上海、天津
技术密集型产业

北京、上海、广州 广州、深圳、大连、

等大城市
沈阳、长春、南京、
理论
差异越大,贸易量越大 不同行业产品 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现实
行业内贸易 发达国家之间贸易
产业领先地位 不断转移
IIT(index of intra-industrial trade) ——行业内贸易指数
XM IIT1
XM
X——一个行业(同类产品)的出口价值(定义宽泛程度) M——一个行业(同类产品)的进口价值
1999 81.1
发展中 国家
印度
62.3 巴西
85.4 墨西哥
97.7 土耳其
91.9 泰国
86.0 韩国
92.8 阿根廷
86.7 新加坡
85.5 平均
1970
22.3 19.1 29.7 16.5 5.2 19.4 22.1 44.2 22.3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内容提要本章是对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新要素贸易理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1.了解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2.掌握技术差距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3.充分理解和掌握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4.理解产品差异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需求偏好相似理论;5.掌握国家竞争优势的含义、决定因素及其发展阶段。

第一节新要素理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对生产要素:限于土地、劳动和资本三种。

新要素:技术、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信息、规模经济与管理等新型生产要素。

新要素理论试图从新要素的角度说明国际贸易的基础和贸易格局的变化。

一、技术要素1.技术要素是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1)可提高土地、资本和劳动要素的生产率(2)可提高作为一个整体的全部要素的生产率2.技术进步通过对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比率产生影响而影响各国产品的相对优势。

二、人力资本说人力资本说由美国经济学家T.W.舒尔茨(T.W.Schultz)和贝克(Becker )创立,随后基辛、鲍德温、凯南等人又对此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该学说主要是用人力资本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和一国的对外贸易格局。

1.人力技能也是一种生产要素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各国劳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实质上就是人力技能的差异。

因此,人力技能也是一种生产要素,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生产要素。

由于人力技能是人力投资的结果,因此人力技能又称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丰富的国家,如美国、日本,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劣势地位。

2.劳动的分类:技能劳动和简单劳动主张人力资本说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

这种理论把劳动分为两大类:简单劳动,即无须经过专门培训就可以胜任的体力劳动;技能劳动,即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形成一定的劳动技能才能胜任的劳动。

3.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来表示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

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行业内贸易指数 T=1-|X-M|\(X+M)(0<T<1) X、M为某一行业内或者某商品的出口和进口
二、发达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在20世纪50年代,大部分贸易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 家之间(“南北贸易”)。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种 格局逐渐改变,发达国家相互之间的贸易(“北北贸易”) 不断增加,到20世纪末,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已经接近全 球贸易的50%,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部分。
化时期(劳动密集型) ❖ 2、指出了贸易国比较利益的动态转移 ❖ 新产品阶段(比较优势在发达国家)---标准化阶段(发展中国家占
有比较优势) ❖ 3、分析了进口需求的动态变化 ❖ 以美国和日本的不同品种耐用消费品为例。
案例
❖收音机就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当真空管收 音机刚在美国发明时,其市场前景并不确定,它并没有吸引许 多顾客,生产规模也较小,价格非常昂贵并且具有手工艺的特 点,因而需要大量技术性工人,经过最初错了又试的阶段之后, 收音机成为适应大规模生产的成功产品,随着电台网的扩张以 及收音机的有用性对消费者越来越明显,对收音机的需求也不 断增长,不久收音机成为出口商品,收音机成为非常成功的一 种商品,二战后,随着生产技术的普及,日本利用其廉价的劳 动力扩大生产,使得日本占领了这一市场的很大一个份额,
(五)技术周期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
• 在第一阶段,新技术还处在研究发明阶段,所需要的主要资源是雄厚的研发资本和科学 技术,新产品实际上是一种知识密集型产品。
• 第二阶段,技术成熟之后,产品进入大量生产阶段。这时候所需要的主要资源已经不再 是研发知识和技术,而是机器设备和先进的劳动技能。产品从知识密集型转变成技能密 集型或资本密集型。
力来生产,随着产品逐渐成熟并获得广泛引进时,就可以使用不熟练的劳动力和大规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新产品的出口垄断时期
成熟阶段: 成熟阶段:其他发达国家生产者开始生产这
种新产品时期;外国产品在出口市场上进行竞争 种新产品时期; 的时期
标准化阶段:创新国进口时期
贸易模式图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一个动态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一个动态理论。其动 是一个动态理论 态含义表现为: 态含义表现为: 1.生产要素的动态变化 生产要素的动态变化: 1.生产要素的动态变化:从产品的要素
密集度看,它会随产品生命周期的逐渐演进而 密集度看, 有规则的变化。 有规则的变化。
2.贸易国比较利益的动态转移: 2.贸易国比较利益的动态转移:不同的 贸易国比较利益的动态转移
国家在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具有比较优势。 国家在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具有比较优势。
实例1 实例1
收音机就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收音机就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真空管收音机刚在美国发明时, 当真空管收音机刚在美国发明时,其市场前景并 不确定,它并没有吸引许多顾客,生产规模也较小, 不确定,它并没有吸引许多顾客,生产规模也较小, 价格非常昂贵并且具有手工艺的特点, 价格非常昂贵并且具有手工艺的特点,因而需要大 量技术性工人,经过最初错了又试的阶段之后, 量技术性工人,经过最初错了又试的阶段之后,收 音机成为适应大规模生产的成功产品, 音机成为适应大规模生产的成功产品,随着电台网 的扩张以及收音机的有用性对消费者越来越明显, 的扩张以及收音机的有用性对消费者越来越明显, 对收音机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对收音机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不久收音机成为出口 商品,收音机成为非常成功的一种商品,二战后, 商品,收音机成为非常成功的一种商品,二战后, 随着生产技术的普及, 随着生产技术的普及,日本利用其廉价的劳动力扩 大生产,使得日本占领了这一市场的很大一个份额。 大生产,使得日本占领了这一市场的很大一个份额。
保罗克鲁格曼( 1953保罗 克鲁格曼(Paul Krugman, 1953-) 克鲁格曼
纽约人,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 纽约人,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 毕业于纽约肯尼迪高中、耶鲁大学、 毕业于纽约肯尼迪高中、耶鲁大学、 麻省理工 1979年一夜成名 1979年一夜成名 1982年任政府经济顾问团国际 1982年任政府经济顾问团国际 经济学首席经济学家, 经济学首席经济学家,短暂的政客 生涯 1992年支持克林顿竞选 1992年支持克林顿竞选 主要贡献: 主要贡献:建立新的国际贸易理 论分析框架、战略性保护贸易理论、 论分析框架、战略性保护贸易理论、 货币(汇率) 货币(汇率)理论 1991年获克拉克奖 1991年获克拉克奖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1.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2.发达国家的工业国之间的贸易量 发达国家的工业国之间的贸易量 大大增加 3.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 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
第二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一国进口和出口属于不同产业部门 生产的商品,如出口初级产品, 生产的商品,如出口初级产品,进) (Intra-Industry Trade 口制成品,出口钟表, 口制成品,出口钟表,进口电视机 等等
美国收音机研制开发了半导体收音机, 美国收音机研制开发了半导体收音机,并在几年 内成功地与仍在使用旧技术生产的日本厂商进行竞 争,后来日本又学会了半导体技术并利用劳动力优 势挤占美国市场份额, 势挤占美国市场份额, 美国厂商又研制开发小型半导体技术, 美国厂商又研制开发小型半导体技术,使美国又 获得技术优势,但是这个技术最终再次为日本学去, 获得技术优势,但是这个技术最终再次为日本学去, 日本再次控制收音机的世界市场。 日本再次控制收音机的世界市场。 现在,日本成为这一领域的创新者, 现在,日本成为这一领域的创新者,用最新的技 术生产收音机, 术生产收音机,用比较过时技术生产的收音机已转 移到亚洲其他工资较低的国家, 移到亚洲其他工资较低的国家,但工厂常常由日本 厂商所拥有。 厂商所拥有。 摘自《国际贸易教程》 摘自《国际贸易教程》尹翔硕
81.1 62.3 85.4 97.7 91.9 86.0 92.8 86.7 85.5
印度 巴西 墨西哥 土耳其 泰国 韩国 阿根廷 新加坡 平均
22.3 19.1 29.7 16.5 5.2 19.4 22.1 44.2 22.3
37.0 45.5 54.6 36.3 30.2 42.2 36.4 71.8 44.3
工业化 国家 1970 1987 1999 发展中 国家 1970 1987 1999
美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加拿大 西班牙 平均
55.1 32.8 59.7 78.1 64.3 61.0 62.4 41.2 56.8
61.0 28.0 66.4 83.8 80.0 63.9 71.6 67.4 65.3
产业间贸易与产 业内贸易的区别
SITC的例子 SITC的例子
SITC代码 代码 0 商品描述 食品及活动物 SITC代码 代码 041 042 0421 0422 0423 043 044 045 046 商品描述 小麦, 小麦,未碾磨 大米 大米, 大米,未去壳 糙米 大米, 大米,碾磨过的 大麦, 大麦,未碾磨 玉米, 玉米,未碾磨 其它谷物, 其它谷物,未碾磨 面粉
Example: USA in 1999, export computers USD39.6 billion Import computers USD56.4 billion So, ITT = 1 – I39.6 – 56.4I/(39.6+56.4) ITT = 0.825
部分国家制造业部门行业内贸易指数
实例2 实例2
袖珍计算器经历了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袖珍计算器经历了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该产品由 Comptometer公司于1961年发明 并很快以近1000 公司于1961年发明, Sunlock Comptometer公司于1961年发明,并很快以近1000 美元的价格投放市场。与滑尺( 美元的价格投放市场。与滑尺(当时被高中生和大学生广 泛使用)相比,Sunlock的袖珍计算器更为精确 的袖珍计算器更为精确, 泛使用)相比,Sunlock的袖珍计算器更为精确,并且较机 械计算器和计算机等功能相似的产品便于携带。 械计算器和计算机等功能相似的产品便于携带。 1970年 到1970年,几家美国公司和日本公司陆续进入袖珍计算 机市场;这些公司包括德州仪器、康柏和卡西欧〈日本〉 机市场;这些公司包括德州仪器、康柏和卡西欧〈日本〉。 日趋激烈的竞争迫使价格下降到400美元。 400美元 日趋激烈的竞争迫使价格下降到400美元。 接下来的几年里,又有一些企业进入该市场。 接下来的几年里,又有一些企业进入该市场。其中的部 分企业开始在新加坡和台湾等国外地区设厂, 分企业开始在新加坡和台湾等国外地区设厂,利用廉价的 劳动力装配自己的计算器,然后再把这些计算器运往美国。 劳动力装配自己的计算器,然后再把这些计算器运往美国。 技术的稳步提高在完善产品的同时却使价格不断下跌。 技术的稳步提高在完善产品的同时却使价格不断下跌。 70年代中期 袖珍计算器的售价通常在10美元至20 年代中期, 10美元至20美 到70年代中期,袖珍计算器的售价通常在10美元至20美 元之间,有时甚至更少。 元之间,有时甚至更少。 进入70年代后期,袖珍计算器已经达到产品生命周期的 进入70年代后期, 70年代后期 标准化生产阶段,产品技术在整个产业趋于普及、价格( 标准化生产阶段,产品技术在整个产业趋于普及、价格(成 竞争成为最重要的制胜因素, 本)竞争成为最重要的制胜因素,产品差异化得到了广泛运 不到二十年, 用。不到二十年,袖珍计算器就已经完成了其国际产品生 命周期。 命周期。
是相对产业间贸易而言的, 是相对产业间贸易而言的,也称作部门 产业间贸易而言的 内贸易,即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 内贸易,即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 制成品。 型制成品。
相同类型的商品是指按国际商品标准分类法统计时、 相同类型的商品是指按国际商品标准分类法统计时、 至少前3位数都相同的商品 也就是至少属于同类、 位数都相同的商品。 至少前 位数都相同的商品。也就是至少属于同类、 同章、同组的商品,既出现在一国的进口项目中, 同章、同组的商品,既出现在一国的进口项目中,又 出现在该国的出口项目中 由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等人于 20世纪 年代提出,来解释产业 世纪70年代提出 世纪 年代提出, 内贸易的产生原因。 内贸易的产生原因。
3.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利益源泉 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利益源泉
产业内贸易的产生是为了利用规模经 也就是说, 济。也就是说,国际竞争迫使工业化国家 的各企业只生产少数几种款式, 的各企业只生产少数几种款式,企业可以 在长期持续生产使用更专业化和快捷的机 器设备。 器设备。该国可以从他国进口其他款式和 种类的商品, 种类的商品,消费者可以在生产的规模经 济所带来的较低价格水平上有更多选择。 济所带来的较低价格水平上有更多选择。 所以消费者在产业内贸易生产过程中获益 匪浅。 匪浅。
2.需求偏好相似性是产业内贸易的保证 2.需求偏好相似性是产业内贸易的保证
林德(瑞典),《论贸易和转变》(1961),偏 林德(瑞典),《论贸易和转变》 1961),偏 ), ), 好相似理论,第一次从需求 需求角度对国际贸易的原 好相似理论,第一次从需求角度对国际贸易的原 因作出分析。 因作出分析。 基本论点 产品的出口建立在国内需求的基础之上 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 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贸易量就越大
第五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学习目的
进一步了解现代贸易理论和贸 易实践的交互发展, 易实践的交互发展,能够从更 广泛的视角来全面认识当代国 际贸易发生和发展的诱因、 际贸易发生和发展的诱因、过 程和规律 。
学习重点
1、产业内贸易理论 2、偏好相似学说 3、产品生命周期学说 4、国家竞争优势学说
第一节 理论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