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国家初中地理教材分析与创新研究
地理(心得)之面向21世纪的我国中学地理教育
地理论文之面向21世纪的我国中学地理教育许多动向表明,走向21世纪的世界教育正在出现新的变革趋势:教育投资成为国家和社会最必需和最有效益的基础性和生产性投资;教育将在更高普及程度的基础上,注重于提高质量和效益,把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素质人才摆到突出的位置;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将是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广泛应用,将是教育思想、观念、手段、方式乃至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化。
教育的发展水平、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国际竞争能力和综合国力水平的高低。
我国要在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就必须高度重视这些新动向,及早做出战略筹划。
一、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特点和地理教育发展的前景教育改革在全球范围内从来没有间断过,人类总是在努力寻求一种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并谋求不断进步的教育方式或体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都把战略目光投向教育改革,旨在培养开创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显示出20世纪末世界教育改革的时代特征,即它的未来预测性和改革思路的前瞻性。
正如1989年10月北京“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报告中所言:“过去,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从来都是一次次地追随时代,而不愿开创时代;现在教育必须导致时代变革,而不仅仅是回答时代的变化,必须在帮助开创更为可取的21世纪方面起主要作用。
”由此拉开了世界教育改革重在开创时代的大序幕。
人们把深化教育改革与开创新时代联系起来,把开创新时代的教育改革看成是各国迈向新世纪的成功之路。
教育改革的着眼点体现出创造未来与适应未来的一致性,呈现出世纪教改面向21世纪的战略重点,立足于“未来并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这一思想。
也不难从1991年4月美国总统布什签署的美国教育改革纲领性文件《2000年的教育战略》、1993年4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的全美教育改革法案《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1988年英国颁布的《教育改革法案》、1989年法国公布的《教育指导法》、1987年日本内阁公布的《关于教育改革的实践方针》、1993年俄罗斯公布的《俄罗斯教育法》、1993年我国公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1999年我国推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府决策,表明了各国高层都以立法的形式,以创新特色的教改方案吹响了进军新世纪教育改革的号角。
初中地理教学的教材创新方法(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教学的教材创新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教学的教材创新方法在当前教育环境中,初中地理教学的教材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地理学科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因此,创新教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地理教学的教材创新方法。
一、立足课程标准,突出核心素养教材创新应紧密结合课程标准,体现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和地理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
二、融入生活实际,增强实践性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材创新应充分考虑生活实际,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通过引入生动的案例、设置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趣味性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地理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
教材创新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采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提高教材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同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开展虚拟实验、在线探究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注重地域特色,强化本土意识地理学科的地域性特点要求教材创新关注地方特色,强调本土意识。
在教材中引入本地区的地理现象、地理问题和地理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五、倡导合作探究,培养创新能力教材创新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通过设计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
同时,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地理创新能力。
六、注重可持续发展,树立环保意识在教材创新中,要关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全球环境问题,树立环保意识。
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负责任的公民意识。
总之,初中地理教学的教材创新方法应立足课程标准,关注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资源整合与创新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资源整合与创新地理是一门涉及人类与地球关系的学科,它通过研究地理现象和过程,让学生全面了解地球的自然和人文要素,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和空间意识。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资源整合与创新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资源整合与创新的有效方法。
一、优化教学资源为了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我们可以积极优化教学资源。
首先,教师可以整理和制作地理教学PPT,图示图表直观地呈现地理概念和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其次,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如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等,呈现地理实景,提供更直观的学习体验。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使用互联网资源,如地图应用、地理数据等,拓宽知识面,深入研究地理问题。
优化教学资源的同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资源,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二、整合课程内容地理学科内容广泛,跨学科性强,因此,在教学中整合不同的地理知识点和概念是必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课程项目或合作学习活动,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
例如,针对城市化问题,可以让学生研究城市规划、交通流动等多个层面的内容,并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通过整合不同的地理知识,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地理现象,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式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创新教学。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加深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
另外,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培养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地理实验,进行实践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拓展外部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寻找和利用外部资源,丰富地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地理科普展览、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自接触地理实践,增强学习的真实感和趣味性。
此外,借助专家讲座、学术讲座等形式,拓宽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地理问题的前沿和发展。
初中地理教材分析与案例研究
初中地理教材分析与案例研究地理是一门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它通过研究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深入理解事物的发生和演变规律。
在初中阶段,地理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
本文将对初中地理教材进行一定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材的实用性和教学效果。
一、地理教材分析初中地理教材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培养地理思维的重要教学资源,它的编写与设计应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知识结构合理性地理教材的知识结构应从整体上满足学生地理学科学习的需要。
首先,教材应分清主次,对重点知识进行突出强调,不重要的知识可以适当精简。
其次,教材内容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最后,教材应注重梯度性,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扎实的地理知识体系。
2. 案例引入的恰当性地理教材中引入案例研究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
教材中选择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性的案例,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理论,并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案例研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图片和图表的使用地理是一个以地图和数据为重要表达方式的学科,因此在教材中合理运用图片和图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图片和图表的使用应简洁明了,注重直观性和易读性,同时要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给学生提供更直观、更具体的信息。
二、案例研究1. 案例一:城市化与环境问题以某城市的城市化现象为案例,让学生了解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通过分析城市空气质量恶化、水资源匮乏等问题,结合相关的地理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如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等。
2. 案例二: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以某地的自然灾害为案例,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类型、原因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初中地理课程教学创新(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课程教学创新第一篇范文在当今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知识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对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初中地理课程教学创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地理人才。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的创新途径。
教学内容的创新初中地理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师应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内涵,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注重地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强化地理学科的核心概念,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融入时事热点,关注国内外地理事件,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现实意义。
3.增加地理实践活动,如观测天气、调查地形、探访名山大川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
教学方法的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教学方法的创新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境教学:创设真实的地理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
3.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的创新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教学评价的创新应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发展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评价方式: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强调对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2.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多元化评价:采用问卷、访谈、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中地理课程教学创新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
初中地理教育的课程改革与创新
初中地理教育的课程改革与创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初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初中地理教育也需要进行课程改革与创新。
本文将探讨初中地理教育的课程改革与创新,以及如何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全球化,地理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
传统的地理教育局限于传授地理知识,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
因此,对初中地理教育的课程进行改革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课程改革能够使地理教育与现实生活更加贴近。
通过引入实地考察、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其次,课程改革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新的课程设置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最后,课程改革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地理教育不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人际交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更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创新的方向要实现初中地理教育的课程改革,需要找到适合的创新方向。
以下是几个可能的创新方向:1. 引入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强调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在地理教学中加入科技应用,提高学习和研究的便利性和准确性。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地理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增加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体验。
4. 探索绿色发展:将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概念融入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5. 跨学科融合:将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如将地理知识融入到历史、文学、地理等学科中,加深学生对跨学科知识的理解。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几个创新点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几个创新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地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初中地理教学也在不断创新。
在地理教学中,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有效掌握,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围绕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几个创新点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路。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地理相关的视频、演示地理知识点的动态效果图、利用幻灯片展示地理实地考察的照片等来辅助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视听和实物接触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利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注重实地考察和实践教学地理学科是一个具有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地理知识往往离不开实地考察和体验。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注重实地考察和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创新点。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真实情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去周边的农田、湖泊、河流等地进行考察,让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实践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有效理解和应用。
三、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在地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创新点。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一起收集资料、探讨问题、解决困难等,从而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地理教材版本在初中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
地理教材版本在初中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及其各种自然环境的科学,地理教育在初中阶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地理教材版本在初中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和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本文将从地理教材的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技术手段的创新三个方面探讨地理教材版本在初中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
一、地理教材内容的创新地理教材的内容创新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创新的地理教材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 综合性:地理教材应该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
例如,在讲解地理气候时,可以引入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气候形成的原理。
2. 实用性:地理教材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3. 生态性:地理教材应该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培养学生对地球的关爱和责任感。
通过引入生态学的概念和实例,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对环境的影响,并学会如何保护地球家园。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地理教材版本的应用与创新不仅需要创新的内容,还需要创新的教学方法。
只有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1. 多媒体教学: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如电子白板、教学视频等,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地理知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精美的图片和视频,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并参与到教学中。
2. 课外实践: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组织课外考察、户外实践活动等,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环境,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学生可以在小组中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技术手段的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地理教材版本的应用与创新也需要借助于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地理教学的教材创新方法
初中地理教学的教材创新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教学的教材创新方法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的教材创新方法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地理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认识。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从教材创新的角度出发,探索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方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地理教学的教材创新方法。
一、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初中地理教学的教材创新方法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地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联系实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了解家乡的地理特点,从而增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当地的水库、公园、历史遗迹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二、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多媒体课件、地图、视频等资源,可以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地球的运动时,可以使用动画形式展示地球绕太阳转动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一知识点。
同时,多媒体教学还可以丰富课堂形式,如开展地理知识竞猜、地理国情问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创设互动式教学氛围互动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地理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讲解我国行政区划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各自对不同行政区划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
此外,还可以运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地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地理实践能力是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应具备的重要能力。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地理知识。
例如,在讲解地图的绘制方法时,可以组织学生动手绘制一幅简单的地图,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地图的表示方法。
地理教材的设计与创新
地理教材的设计与创新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它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涉及到地球的各个方面。
地理教育在培养学生地理意识、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地理教材的设计与创新则是地理教育的基础,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地理教材的设计与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创新的思路。
首先,地理教材的设计与创新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地理是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它关乎着我们的生存环境、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重要问题。
然而,传统的地理教材往往过于枯燥和抽象,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因此,在地理教材的设计中,我们应该注重生活化和趣味化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找到与自己生活经验相关的内容,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案例、图片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知识的魅力。
其次,地理教材的设计与创新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
然而,传统的地理教材往往过于碎片化和单一化,难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地理思维。
因此,在地理教材的设计中,我们应该注重知识的有机整合和能力的培养。
例如,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和任务,让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地理教材的设计与创新还需要与时俱进,关注当代社会问题。
地理是一个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它涉及到人口、城市化、环境保护等重要问题。
然而,传统的地理教材往往过于陈旧和静态,难以反映当代社会的变化和问题。
因此,在地理教材的设计中,我们应该注重时事性和实用性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当代社会的地理问题,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思维。
例如,可以引入一些与当代社会问题相关的案例和研究成果,让学生了解并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地理教材的设计与创新需要注重多样性和个性化。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因此地理教材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初中地理教学的教材创新方法范文
初中地理教学的教材创新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
初中地理教学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关键的阶段,如何运用创新的方法进行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 引入多媒体教学资源传统的地理教学主要依靠纸质教材和教师的口头讲解,这种方式往往显得单一和枯燥。
引入多媒体教学资源可以有效地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理信息,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
此外,还可以利用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将地理知识以更生动、更具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2. 创设真实的地理情境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师可以创设真实的地理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例如,在讲解气候知识时,可以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又如,在讲解地理位置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地图,了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地理实践活动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让他们亲自观察地形、气候、植被等地理现象,从而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此外,还可以开展地理实验、制作地理模型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
4. 融入跨学科知识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历史、生物、化学等多个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融入跨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讲解地理位置时,可以结合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地理位置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又如,在讲解植被分布时,可以引入生物知识,让学生了解不同植被类型的特点。
5. 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活动,让他们在互动中学习地理知识。
初中地理课程内容创新范文
初中地理课程内容创新1. 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地理学科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
初中地理课程内容创新,旨在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地理学科真正成为学生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服务世界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从课程内容创新的重要性、创新原则、创新策略和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2. 初中地理课程内容创新的重要性2.1 符合国家教育政策的发展方向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初中地理课程内容创新,是贯彻国家教育政策、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
2.2 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通过课程内容创新,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
2.3 满足社会对地理学科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地理学科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城乡规划、防灾减灾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课程内容创新有助于培养更多具备地理素养的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对地理学科的需求。
3. 初中地理课程内容创新原则3.1 科学性原则课程内容创新应确保科学性,以地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为基础,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确保课程内容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
3.2 时代性原则课程内容创新应关注时代发展,紧密联系我国国情和地理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时代特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理学科的前沿知识。
3.3 实用性原则课程内容创新应注重实用性,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地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4 人文性原则课程内容创新应注重人文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地理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4. 初中地理课程内容创新策略4.1 整合学科资源整合地理学科内部的知识点,强化学科间的联系,提高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地理教材版本的创新与实践
地理教材版本的创新与实践近年来,地理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地理学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使其能够对地球上的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为了促进地理教育的发展,各国纷纷进行地理教材版本的创新与实践。
本文将探讨地理教材版本的创新与实践对学生地理学习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问题和挑战。
一、地理教材版本的创新地理教材版本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更新和扩充:由于地球上各种环境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变化,地理教材需要及时更新和扩充其中的内容,使学生能够了解最新的地理现象和理论。
例如,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地理教材需要增加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地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2. 多媒体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理教育逐渐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使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感官获得地理知识。
多媒体融合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习效果。
3. 实践和探究导向:地理教材版本的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通过实地考察、田野调查和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地理学科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地理教材版本的实践地理教材版本的创新需要与实际教学紧密结合,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教育效果。
以下是地理教材版本实践的几个方面:1. 课堂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地理教材版本的创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例如,在讲解地球自转的过程时,教师可以借助实验和模拟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自转带来的现象和效果。
2. 实地考察:地理教材版本的创新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通过亲身接触和观察地理现象,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不同地区的地貌、气候和人文景观,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团队合作:地理教材版本的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初中地理教学的教材创新方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地理教学的教材创新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教学的教材创新方法在当今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面对这样的时代变迁,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教材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其创新与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特别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创新方法,使教材更具时代特色和实用性,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初中地理教材创新的原则1.符合课程标准:教材创新应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确保教材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2.贴近学生生活:教材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3.突出地理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突出地理学科的特色和优势。
4.注重实践与应用: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初中地理教材创新的方法1.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材表现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2.整合学科资源:结合其他相关学科,如历史、生物等,实现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3.采用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案例,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4.创设情境教学:模拟真实的地理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地理、体验地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5.注重地图教学:强化地图的使用,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6.融入地理实践活动:设计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地理、应用地理。
四、初中地理教材创新实践案例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地球》为例,进行创新实践:1.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地球的运动”一课时,利用动画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球运动的特点。
2.整合学科资源:在学习“地球上的水”一课时,结合生物学知识,介绍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采用案例教学法:以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工程背景、意义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初中地理课程内容创新(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课程内容创新第一篇范文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课程内容创新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初中地理课程内容创新,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地理素养,提高实践能力。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地理课程内容创新的方法和策略。
一、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地理课程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地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例如,在教授气候类型时,可以以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气候类型,探讨气候对当地农业、旅游等产业的影响。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引入跨学科教学地理学科具有跨学科特点,教师可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如在教授地理信息系统(GIS)时,可以邀请计算机学科的教师进行授课,让学生了解GIS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这样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也能培养其跨学科思维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利用地图、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具象化,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地形地貌时,可以通过播放地形地貌变化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形的形成过程。
四、创设情境,开展实践活动情境教学法和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讨论、调查等活动中,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
如在教授行政区划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行政区划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行政区划的划分原则及意义。
五、注重地理思维的培养地理课程创新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使其具备地理观察、分析、评价等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其地理思维习惯。
如在教授环境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解决途径,从而培养其地理思维能力。
六、注重个性化教学地理课程内容创新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与创新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与创新一、前言地理作为一门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球的认识,提升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
然而,现行的初中地理教学方案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反思与创新,以提升教学效果。
二、教材的选择和使用1. 反思:现行初中地理教材内容过于繁杂,学生无法深入理解重点概念和基本原理。
2. 创新:重新选取和编排教材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减少冗余。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增加学生对地理概念的认知。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反思: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单一,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合作。
2. 创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问题导向学习、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四、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1. 反思:目前的评价体系主要注重知识的记忆和死记硬背,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的考察。
2. 创新: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既能考察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评估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可以采用开放性问题、实践任务等方式,提供更多的思维空间和表达机会。
五、师资队伍的提升1. 反思:一些地理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新知识和新教学理念的引入。
2. 创新:通过培训和研究等方式,提升地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科素养。
鼓励教师参与学科资源的共享与交流,激发创新教学的热情。
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1. 反思:一些学校地理课程设置过于刻板,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2. 创新:倡导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多样化的地理课程内容,提高学习的个性化和实践性。
七、家校合作的重要性1. 反思:部分家长对地理学科的重要性缺乏认知,缺乏对孩子的地理学习的支持。
2. 创新: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提高他们的地理认知水平和支持度。
定期举办地理家长讲座、家庭地理考察等活动,让家校共同关注和参与学生的地理学习。
八、地理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1. 反思:目前地理教学资源分散,难以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探讨教学中如何创新地使用初中地理教材
探讨教学中如何创新地使用初中地理教材1 实施框架教学,归纳教材初中地理新教材已经打破了传统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了全新的编排,难度有所降低,内容更符合初中学生的特点。
这时,教师就要注重对新教材的整体把握,采取框架教学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所谓框架教学,即结合初中地理新教材内容,将地理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地理知识的框架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教学实施,从而形成地理学科的知识框架与技能框架体系;并通过对学生的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分析的能力,形成系统化的地理思维框架。
可以说,框架教学既是对新教材的归纳,也是对地理学科知识的整合。
一方面,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大纲、考试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将每一大项知识点及其涉及相关的知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知识框架。
再依据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一组知识框架。
最后,将所有组的知识框架进行整合和梳理,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地理知识框架体系;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现有的知识及学习经验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让不同知识点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知识框架。
比如在学习“气候系统”这一地理知识时,就可以让去过海边或生活在海边的学生根据实际生活经验讨论:“海边的天气,是白天还是夜晚雨水比较多?”这样一来,就可以引导学生将降水与气温、气压、风以及地面性质等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既复习了前面所学知识,又抓住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了一个知识框架。
总之,这样的教学安排与实施,打破了传统教材的局限,不仅让学生们可以“理清思路、重点理解、强化记忆”,更可以让学生灵活地利用教材进行知识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开放的学习空间。
2 巧用图形教学,深剖教材图形是地理教材中最丰富最生动的第二语言,是地理学科知识的重要载体,更是学习地理基础知识的重要手段。
尤其是在初中地理的新教材中,图形的“地位”明显提高,已经由原来的“附图”荣升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形的数量和种类明显增多,图形与文字的排版结合也更加多种多样。
21世纪国家初中地理教材分析与创新研究
21世纪国家初中地理教材分析与创新研究李晖(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一、我国中学地理教材建设回顾教材建设具有时代性,特别是地理教材。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有人文地理的内容,始终处于变化发展之中。
同时地理教育理念的进步也呼唤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地理教材。
1.20世纪50年代的地理教材编写1953年,我国正式编出中、小学各年级用的地理课本。
这套中、小学地理教材,在政治上、认识论上、教材特点上同旧教材有本质区别,在地理科学水平上也超过了旧教材,在各年级的课程设置上重复较少,系统性较强。
但是,50年代我国教育界深受到苏联教育的影响,在教材体例、教材内容上要么全部照搬,要么刻意模仿,人为痕迹较多。
至50年代后期,由于政治运动和极左思潮的衰落下来。
2.20世纪80年代的地理教材编写1978年,教育部制订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组织编写了供全国初一年级用的《中国地理》和初二年级用的《世界地理》课本(32开本),并先后相应地编印了一套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书。
全国各地根据这套地理教材对重新确立地理学科的地位,较快恢复地理学科的蓬勃朝气,保证地理教学质量,提高地理教学水平,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套地理教材的编写服从和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避免了旧教材重复政治甚至编排与地理无关内容的缺陷;教材内容十分丰富,中国区域地理和世界大洲大洋以及国家的知识都讲得比较详细,尤其是高中地理所讲的人类与环境、空间等知识,填补了以往地理教材此类内容的空白,符合科教兴国的时代要求。
然而,这套教材尤其是初中教材难度偏大,内容繁杂,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太多,趣味性不够,有些知识不符合初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3.20世纪90年代的地理教材编写该教材自20世纪90年代初一直流行至今,这套地理教材“一纲多本”,具有多样性、时代性、实用性等特点,初中教材换上了大开本,内容具有灵活性、趣味性等多种特点。
初中地理课程内容创新(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地理课程内容创新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课程内容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兴起。
地理课程,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其教学内容和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地理课程内容创新的重要性、现状、挑战以及策略,以期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初中地理课程内容创新的重要性1.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地理课程内容创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使他们对地理环境、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和地理技能。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颖有趣的地理课程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3.贴近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将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问题融入课程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地理课程内容创新有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二、初中地理课程内容的现状与挑战1.现状:当前初中地理课程内容较为传统,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缺乏时代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2.挑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的爆炸,地理课程内容需要不断更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同时,地理课程内容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三、初中地理课程内容创新策略1.结合时事热点,融入生活实际。
将地理课程内容与当前时事热点相结合,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课程内容的现实意义。
2.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
运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搜集和整理与地理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3.创设地理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设计各类地理实践活动,如观察、调查、实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4.注重地理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地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世纪国家初中地理教材分析与创新研究李晖(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一、我国中学地理教材建设回顾教材建设具有时代性,特别是地理教材。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有人文地理的内容,始终处于变化发展之中。
同时地理教育理念的进步也呼唤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地理教材。
1.20世纪50年代的地理教材编写1953年,我国正式编出中、小学各年级用的地理课本。
这套中、小学地理教材,在政治上、认识论上、教材特点上同旧教材有本质区别,在地理科学水平上也超过了旧教材,在各年级的课程设置上重复较少,系统性较强。
但是,50年代我国教育界深受到苏联教育的影响,在教材体例、教材内容上要么全部照搬,要么刻意模仿,人为痕迹较多。
至50年代后期,由于政治运动和极左思潮的衰落下来。
2.20世纪80年代的地理教材编写1978年,教育部制订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组织编写了供全国初一年级用的《中国地理》和初二年级用的《世界地理》课本(32开本),并先后相应地编印了一套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书。
全国各地根据这套地理教材对重新确立地理学科的地位,较快恢复地理学科的蓬勃朝气,保证地理教学质量,提高地理教学水平,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套地理教材的编写服从和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避免了旧教材重复政治甚至编排与地理无关内容的缺陷;教材内容十分丰富,中国区域地理和世界大洲大洋以及国家的知识都讲得比较详细,尤其是高中地理所讲的人类与环境、空间等知识,填补了以往地理教材此类内容的空白,符合科教兴国的时代要求。
然而,这套教材尤其是初中教材难度偏大,内容繁杂,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太多,趣味性不够,有些知识不符合初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3.20世纪90年代的地理教材编写该教材自20世纪90年代初一直流行至今,这套地理教材“一纲多本”,具有多样性、时代性、实用性等特点,初中教材换上了大开本,内容具有灵活性、趣味性等多种特点。
但该套教材“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不够,可读性不够(不是学生可自主阅读的读本),知识也有待更新。
4.21世纪初的地理教材编写2001年7月,教育颁布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部全国性的地理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和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初中地理(特别是分区部分)的改革步子较大。
《标准》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而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充分体现了地理课程的开放性。
在新《标准》出台的同时,国家初中地理教材编写工作正式启动,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地理实验教材的问世(已出版初中地理教材1-3册,第4册正在编写过程中),体现了地理素质的核心—地理课程改革的精神,为印证《课程标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地理教育的困境与困惑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在我们倡导的以人为本和以知识为本的时代主体精神的要求下,我们的教育必须培养出大批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而回首现今的地理教育始终未能入围“基础教育”,虽然“3+x”政策的实施,使地理教育的地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地理却不能像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课程那样,在基础教育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究其原因,总的来说有四点:(1)社会。
现代社会的人普遍缺乏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他们只注重个人的发展,而忽视了由个体组成的整体对社会的影响,因而也未把地理列入必学的科目当中。
(2)教育管理者。
对于地理教育在现代教育中摆的位置,教育管理者们对这个问题十分头痛,若重视它,它课时少,内容少;若不重视它,它又是高考中不可缺的一门科目,他们正处于一个举棋不定的状况。
(3)教师。
在教育者的眼中,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似乎派不上用场,只能是平时聊天时的话题以及知识竞赛中的资料,所以有些人对地理教育的前景感到一片迷茫。
(4)学生。
在平时生活中,学生认为学好了语文能够看书写字,学好数学能够算帐,学好英语能够出国,从来也没想过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来重申地理教育的价值,提出一种全新的地理教育理念,孕育一套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地理教材。
三、地理教育的价值(为什么要学地理)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地理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同时目前信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概念的建立,也为地理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全新的地理教育理念(地理素质教育的内涵课标)“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是新时代地理教育的一个全新的理念。
它要求在地理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而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一切从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出发,不强调知识点的全面性、系统性,注重知识的代表性、趣味性,学生的身体力行性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课程在基础教育中是始终处于首位、立于不败之地的。
什么原因?原因就在于它们不仅是给了学生以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了学生终身有效、终身必备的工具和技能,与此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地理教育应能在这些课程的基础上,在能力培养方面发展到与之相当、甚至是更高层次的地位。
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课程在基础教育中是始终处于首位、立于不败之地的。
什么原因?原因就在于它们不仅是给了学生以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了学生终身有效、终身必备的工具和技能,与此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地理教育应能在这些课程的基础上,在能力培养方面发展到与之相当、甚至是更高层次的地位。
地理教育内容的选择不但富有生活气息,而且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同时将降低难度作为新教材选择的出发点。
选择了“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及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的讲述不再是从概念、原理出发,而是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问题出发(如“天气”);增添了人类所面临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内容;反映了国内外地理科学发展动态,如教材讲述了遥感、电子地图、上网查资料、气候变暖与海平面上升、运用现代科技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大气环境监测、与我国有着密切联系的国际组织等新内容。
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危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全新的地理教育理念还包括:改变地理学习方式,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等。
五、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指导思想教材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的特点和优势,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地理素质教育的过程,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
如提倡“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正确使用地图与指南针判断方向,估算距离,了解地形;初步学会观云识天,推测天气的变化趋势,因地制宜安排生活;能够评价社区生活环境质量,并能对环境采取积极态度和保护行动;对各种自然与人为灾害的发生、防御有正确认识,基本掌握自我保护的措施;知识地方特征与就业机会的联系;运用地理常课看懂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地理背景;知道休闲活动方式(如娱乐、健身、野营、旅游等)与如何出行;熟悉地域文化特色,并能正确理解与欣赏异域文化,增强人际交际和合作等。
提倡“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正确的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观;提高认识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如相关分析与综合研究、预测与规划等。
倡导改变地理应试教育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倡导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城乡地域差异;课堂教学与野外实践;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等等。
2.编写原则以《课程标准》为标准,教材内容大胆取舍,锐意改革。
(1)《标准》中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而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以体现地理课程的开放性。
可以简要地用“1—5—5—5”(即一个大洲,五个地区,五个国家以及我国的五个地区)来形容新《标准》中有关区域地理部分的学习内容。
例如,教材编写者和教师根据本地、本校实际情况,必须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和五个国家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
(《地理七年级下册》在选材时突出“亚洲”,保证了亚洲地理知识的完备性。
其它大洲则强调地理特色,加强与能力培养有关的知识传授。
五个地区是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和两极地区,五个国家是日本埃及、俄罗斯、法国、美国和巴西)。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范例学习(例如:大洲中的“亚洲”,地区中的“东南亚”和国家中的“日本”。
)让学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和能力。
同时,选中的区域相对可以作较为透彻的分析。
(2)课程标准不再对学习顺序作硬性规定。
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可以自己决定教材和授课的顺序。
比如教材编写可以先安排“中国地理”,也可以先安排“世界地理”(湘教版地理教材是先“世界地理”,后“中国地理”);教材可以考虑将“地球与地图”的知识集中学习,也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分散学习(湘教版教材《地理七年级上册》如是处理)。
(3)初中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为主,原则上不涉及深层次的成因问题,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降低教材难度,有效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降低难度是教材编写的出发点,湘版教材通过减少地理数据与地理名词,淡化地理成因等方式(如气候成因)保证了教材的难易适中要求。
)。
(4)在学习目标的陈述方面,新《标准》以行为目标方式陈述,采用诸如“运用、识别、举例、说出、说明、分析、评价”等具体的行为动词表达学习目标,指导性更强,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并且,在目标之后有相应的活动建议和说明,使得《标准》具有较强的示例性和启发性。
(5)新《标准》所含内容更为丰富,增加了“实施建议”这部门内容,对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材编写等,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在指导的基础上,为灵活运用《标准》提供了一些思路,使得标准本身就具有开放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