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童趣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童趣》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童
趣》课件
文言文导学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
特点:简洁、典雅。
意义:继承文化、了解历史、丰富语言。
学习目标:1、熟读背诵
2、用心领会,能见言而知意
3、积累文言词汇
作者及作品简介
沈复(1763~?)
中国清代散文家。
字三白,号梅逸。
江苏苏州人。
工诗画、散文。
一生为幕僚。
《浮生六记》
一部自传体作品。
记叙了他与妻子陈芸志趣投合,情感深厚,愿意过一种布衣素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
因封建礼教的压迫和贫苦生活的磨难,理想终未实现,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
《浮生六记》共六卷:《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有英、法、德、俄等多种译本。
《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读准字音
童稚()藐()小
项为()之强()鹤唳()云端
怡()然称快凹()凸()
土砾()壑()。
小学音乐人音二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5课童趣-打花巴掌--教案李恩米
音乐课《打花巴掌》教案教学内容:1、学唱《打花巴掌》2、歌曲表演与创编歌词课型:综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在完整聆听歌曲《打花巴掌》的基础上学会歌曲,体验歌加内容和感受音乐情绪,能以游戏的方式表现歌曲。
2、初步认识附点及附点音符。
能力目标:能准确地按节奏拍击,边唱歌边做拍手游戏及律动。
通过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能在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表现、鉴赏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歌曲内容和感受音乐情绪。
用欢快流畅的歌声唱好《打花巴掌》,表现歌曲的风格。
教学难点:能在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表现歌曲;能准确地按节奏拍击,边唱歌边做拍手游戏。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设备教学方法:示范、合作、欣赏、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提问a:同学们,平时你们都喜欢玩儿些什么小游戏?(学生回答五花八门的游戏名称)提问b:同学们会玩儿这么多游戏!那,老师想请同学们猜一猜,屏幕里的这两个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放图片,学生观看后回答出玩儿的是拍手游戏)提问c:同学们会玩儿拍手游戏吗?你们会玩儿什么样的拍手游戏呢?跟自己的小伙伴们玩一玩吧!(学生游戏)今天,老师要教大家玩一个新的拍手游戏,大家想不想玩儿?老师带大家学习一首儿歌,学会之后我们就能玩儿这个拍手游戏了!(板书一一打花巴掌)二、学唱歌曲(多媒体辅助教学)1、初听《打花巴掌》提示:这是一首北京儿歌,也是北京的小朋友们常玩儿的游戏,玩儿的时候两个人或多个人一组, 一边拍手,一边跟着节奏唱花名。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儿歌吧!(多媒体播放《打花巴掌》完整版。
)2、附点在学习这首歌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个新朋友一一附点。
(板书)讲解:写在音符右下方的点,就叫做附点。
-1带有附点的音符,叫做附点音符。
丁(用“5. ”举例)提示:附点跟在音符后面,像小尾巴一样。
可是同学们,可别小看了这个小尾巴,有它在,节奏的 长短都会发生变化!是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来听一听,辨一辩。
第5课童趣蜗牛与黄鹂鸟(教案)
-诗歌意境的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诗歌的深层意境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互动来帮助学生感知。
-举例:解释蜗牛和黄鹂鸟的象征意义,如蜗牛代表坚持不懈,黄鹂鸟代表自由快乐,帮助学生领悟诗歌的深层意义。
-句子结构的分析与应用:句子结构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个挑战,尤其是将其应用于实际的语言表达中。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蜗牛与黄鹂鸟》这首诗歌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朗读和表演,这让我感到很高兴。通过这个教学过程,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导入新课环节,我尝试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效果还不错。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类似的经验,这说明他们能够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今后,我还可以尝试更多有趣的导入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分析《蜗牛与黄鹂鸟》的韵律和节奏,增强学生对诗歌美的感知。
-通过分组朗读和表演,提升学生的语音语调和情感传达能力。
2.思维素养:训练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个性化表达。
-通过讨论课文寓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分析性思维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自己的儿歌,发展创新思维。
第5课童趣蜗牛与黄鹂鸟(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5课童趣-蜗牛与黄鹂鸟:本节课我们将围绕教材中的这个主题,展开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包括:
1.诗歌欣赏:学习《蜗牛与黄鹂鸟》这首儿歌,理解其中寓意,感受童趣。
2.词汇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新词、短语,如“蜗牛”、“黄鹂鸟”、“慢慢爬”、“高高飞”等。
3.句子结构: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学习简单的主谓宾句型和并列句型。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诗歌中的一个生活态度或价值观。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童趣》教案
word整理版学习参考资料《童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懂全文,自学自悟几种理解文言字词的方法。
2、体会作者的观察想象,发展自主想象能力。
3、感受作者的“物外之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意识。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内引生活,激趣导入以猜谜的方式内引生活,调动经验,缩小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打开多媒体,显示画面,板书课题)二、反复诵读,整体感知1、学生散读,初步把握:要求在对照注释的基础上,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节奏。
2、学生试读,师生评价:学生尝试在初步了解基础上读清文句节奏句读。
3、听课文朗读(利用多媒体播放mp3朗读)4、教师范读,讲解文言文翻译的几大问题,授予学生翻译的方法。
5、分组朗读,要求学生在听读过程中感知文章的情味并基本会意。
6、师生齐读,整体把握: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写了“我”儿时的那几件事?(多媒体显示问题)(“物外之趣”三件事:一、将蚊子拟作白鹤之趣。
二、神游丛草、土砾、虫蚁构成的幻境之趣。
三、观虫斗、驱癞虾蟆之趣。
)三、合作探究,互动释疑1、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进一步研读课文。
2、对小组间提出的疑问等进行互动解读四、体验升华,拓展延伸学生根据自身体验畅谈,体验迁移,内化学习成果1、挑出自己最欣赏的一句,说理由。
2、在文句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说想象。
3、通过联想想象,感知“物外之趣”,说发现。
4、交流类似的经验、乐趣,说感受。
5、拓展文本,朗读、讨论、体会成年人的“童心”“诗意”。
五、总结激励,结束全文1、在学习的基础上吟诵读背。
2、收束教学,鼓励总结。
六、板书:多媒体显示。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课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名为《对韵歌》。
以下是这篇课文的全文: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这篇课文以对子的形式,通过天、地、雨、风、山花、海树等自然景观和秋月白、晚霞红等色彩的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
同时,课文中也描绘了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等细节,让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讲解、互动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对子的韵律和美感。
同时,可以结合课文中的自然景观和细节描绘,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除了课文本身的内容,教师还可以扩展相关知识点,如对子的起源、发展、种类等,让学生了解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形式的背景和内涵。
此外,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创作简单的对子,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总之,《对韵歌》这篇课文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向孩子们展示了自然之美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孩子们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第5课《童趣》全套教案+试题(绝对精品)(人教新课标初一上)沉复简介doc初中语文
第5课《童趣》全套教案+试题(绝对精品)(人教新课标初一上)沉复简介doc初中语文
沉复的性格爽直,豪爽自适,又不贪慕宦官的生活,因此从不参加科举考试。
他的妻子陈芸,是舅舅陈心余的女儿,他颖慧能诗文,才思隽秀,是生长于旧社会里的新时代女性。
两人伉俪情深,彼此心灵交流、心气相通,可讲是「神仙眷侣」。
而「浮生六记」能够讲是沉复他的自传,他选了六个主题来谱出他一生的哀乐,这六个主题,确实是所谓的「六记」:
第一是「闺房记乐」,写他夫妻间的情爱生活。
第二是「闲情记趣」,写他生活中的闲情逸致。
第三是「坎坷记愁」,写他家庭的变故。
第四是「浪游记快」,记叙他到各地漫游的乐趣。
第五是「中山记历」,记叙他游历琉球的见闻。
第六是「养生记道」,谈他养生方面的心得。
现只存前四记,五、六两记差不多散佚了。
至于陈芸,只因她太驯良,只因她识字,只因她纯真,就足以使她的公公把她逐出家庭了,悲剧也因此而产生了。
第5课《童趣》课文简介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第5课《童趣》课文简介
导读: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二年级音乐《童趣》教案教学设计3篇
二年级音乐《童趣》教案教学设计3篇第一篇: 二年级音乐《童趣》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简介《童趣》位于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是清代文学家沈复追忆童年生活的一篇文言散文,生动描述了观蚊成鹤、神游山林并鞭驱蛤蟆的趣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本课是七年级学生上初中后将要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除了落实知识点外,学习方法的指导尤为重要,力争为后面逐渐加长加难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培养文言文的诵读习惯,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理解并积累文言词语,如“鞭”“驱”“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等。
2.品味文中的童真童趣,学习用天真烂漫的童心细致观察事物,做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
3、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设计意图:语文课应当使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语法”,这些新课标中的要求在目标1和3中得以体现。
目标3则力求通过语文课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整个教学目标的设计遵循“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诵读课文,疏通文意,体会“物外之趣”。
2、探究“物外之趣”的根源,培养生活情趣。
(突破方法:导入时辅以歌曲,再畅谈自己的童年趣事,以激发学习兴趣。
设计多遍朗读,每一遍朗读都有一个目标,由浅入深,培养语感,感受领会“物外之趣”。
探究时步步深入,由文章到生活注重课内外的链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领悟,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四、教学方法1、诵读法: 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教师应当提示朗读节奏,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读出文言文的味道,品位童趣。
2、合作探究法:在落实课文的翻译,赏析课文,生活链接时都可以引导小组相互讨论,合作探究,领会文章主旨。
五、课时设计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应当设计为两课时。
但为保证本篇说课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我把它设计为一大课时,把前两个环节上成一课时,后两个环节上成一课时也是可以的"。
小学音乐人音二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5课童趣-《小狗圆舞曲》教学设计
《小狗圆舞曲》欣赏教案大竹县第一小学李佳一、授课年级:二年级二、教学课题:《小狗圆舞曲》欣赏教学三、教学目标:(一)通过学习,感受圆舞曲舒缓、流畅、和转动的旋律特征。
(二)通过聆听和表演,能随音乐感受《小狗圆舞曲》中不同旋律,音乐速度和情绪的变化。
能即兴模范小狗形态,跟随乐曲创编动作。
(三)通过学习,能通过想象体验到音乐的欢快情绪,感受到音乐中活泼,顽皮的小狗这一音乐形象。
四、教学重难点(一)感受圆舞曲流畅,旋转的旋律特点,以及不同音乐旋律的情绪。
(二)能用欢快活泼的动作表现音乐中的小狗形态。
五、教材分析《小狗圆舞曲》又称《一分钟圆舞曲》或《瞬间圆舞曲》。
由波兰作曲家肖邦作于1846〜1847 年。
初作为钢琴曲,后被改编为长笛曲、管弦乐曲等。
肖邦的朋友法国女作家乔治桑豢养了一只小狗,常喜欢飞快地旋转着追逐自己的尾巴。
乔治桑请肖邦用音乐表现这只小狗的可爱动态,于是肖邦欣然写成此曲。
乐曲篇幅短小,速度很快,一气呵成。
乐曲是三段式,四小节引子过后, 出现快速的反复回转型,描写小狗飞快旋转追逐自己尾巴的样子。
这段曲调健康活泼、诙谐有趣,把小狗的神态呈现在听众面前。
第二段是优美抒情的圆舞曲主题,好像小狗奔跑了一段时间,躺下来休息片刻,悠然自得,懒散舒适。
第三段又是快速的音型,就像小狗休息之后又开始追逐尾巴的游戏,一直到乐曲结束。
六、课型:综合型七、课时:一课时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狗头饰扩音器九、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互问好。
(二)课题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聆听一段音乐,请你们仔细看看,老师跟着音乐做了什么?(跟随《法国号》伴奏音乐做律动表演,第一遍拍手,第二遍跳圆舞曲)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引导根据学生回答问题,出示三拍子圆舞曲的知识讲解。
学生初听乐曲,回答问题。
(三)新课学习师:今天啊,老师要带领同学们一起去聆听一首圆舞曲,听完后请告诉老师音乐速度怎样?演奏乐器是什么?老师有个要求,请你静静的听,如果谁猜出来千万不要说出来,等音乐结束之后再告诉大家。
小学音乐人音二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5课童趣-打花巴掌刘明月
打花巴掌刘明月小学音乐人音2023课标版(简谱)吴斌主编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做到吐字清晰、节奏准确。
2.鼓励学生创编歌词,开发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享受创编的乐趣。
3.学生能用不同的形式表现这首儿歌欢快的情绪•,感受儿歌带给我们的快乐。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大部分学生生性好动、好问、好奇,他们有着极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表现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多聆听,将歌曲演唱表演、即兴创作等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音乐的丰富多彩,体验到音乐学习的快乐。
三重点难点重点:体验歌曲内容和感受音乐情绪。
用欢快流畅的歌声唱好《打花巴掌》,表现歌曲的风格.难点:能在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表现歌曲;能准确地按节奏拍击,边唱歌边做拍手游戏。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游戏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玩游戏吗?你们玩过拍手的游戏吗?师:哪位小朋友愿意和老师玩这个游戏?来,其余的小朋友也一起参加。
生:学生自由组合完成拍手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课做准备。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1、练习节奏师:今天老师还带来几首拍手游戏,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生:跟着老师拍打节奏。
(设计意图:通过节奏练习,为学习歌曲前半部分内容做准备。
)2、初听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师:你们的拍手游戏吸引了北京的小朋友,他们也喜欢玩拍手的游戏,他们玩的时候还唱着歌呢,仔细听,歌曲的前后有什么不同?师:这是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的一首新歌,(板书课题:“打花巴掌”)哪位小朋友发现这首歌曲的前后有什么不同吗?生:聆听歌曲。
生:交流回答:有说、有唱。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为后面学生有感情的演唱做好铺垫。
)3、再次听歌曲,学习歌曲说的部分。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歌曲说了些什么?(注意听北京的小朋友一月到四月分别喜欢做什么事?生:再次聆听歌曲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聆听歌曲,让学生更进一不了解歌曲内容,为学习歌曲做铺垫。
最新人音小学音乐二上《5第五课童趣》教学设计
最新人音小学音乐二上《5第五课童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5第五课童趣》是人音小学音乐二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歌曲、乐曲和音乐活动来体验和感受童趣的美好。
教材中包含了5首歌曲、2首乐曲和一些音乐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感受音乐的魅力,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但同时,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技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让他们在音乐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体验和锻炼。
三. 教学目标1.感受音乐的美妙,体验童趣的美好。
2.学会歌曲《小星星》,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3.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技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小星星》的演唱,特别是音准和节奏的掌握。
2.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能够分析歌曲和乐曲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体验童趣。
2.互动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欣赏教学法:通过欣赏歌曲和乐曲,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配合教学过程的使用。
2.教学乐器:准备一些简单的乐器,如小鼓、铃鼓等,用于音乐活动。
3.教学音频:准备一些歌曲和乐曲,用于教学过程中的欣赏和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有趣的动画,如小动物、卡通人物等,引导学生进入童趣的世界。
然后,教师用欢快的音乐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小星星》。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小星星》,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的掌握。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操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5课 童趣 演唱《打花巴掌》
人音版二年级上册《打花巴掌》教案歌曲分析《打花巴掌》是一首充满童趣的说唱风格的北京儿歌,收录于人音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中。
这首歌不仅旋律欢快流畅,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意义。
作为北京地区传统的儿童游戏歌曲,它深受孩子们的喜爱,通过边拍手边按节奏数着花名字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
歌词以季节为线索,每个月份都对应着不同的活动和花卉,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孩子们在不同月份中的成长与学习。
例如,“打花巴掌的,一月一,我们从小爱学习。
提着篮子去采花,茉莉花呀海棠花,江西腊那个野菊花……”,这些歌词不仅富有画面感,还寓含了鼓励孩子们学习好、品德好、身体好的积极信息。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能够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奏。
2、通过学习,能用轻快、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正确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能够背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1、通过聆听,能够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奏。
2、正确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能够背唱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用音乐的方式问好!2、发声练习。
二、新课导入1、你们在课后最喜欢做的游戏是什么?(学生举手回答)2、导入课题:这节课让我们和北京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学习歌曲《打花巴掌》。
三、歌曲学习1、初听歌曲: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歌曲是几拍子的?歌曲情绪:欢快、活泼地速度:中速稍快四二拍2、歌曲简介。
《打花巴掌》是一首具有北京特色的儿歌,其音乐风格为说唱形式,以四二拍的节奏进行,属于一段体的五声商调式。
这首歌曲的旋律欢快流畅,融合了浓郁的河北民歌特色,展现了河北地区的音乐文化。
歌曲中的“打花巴掌”是北京地区的一种传统儿童游戏,通常由两个人一组进行,通过边拍手边按季节数着花的名字,同时念说着合辙押韵的顺口溜,这些顺口溜不仅富有教育意义,还赋予了“打花巴掌”新的生命,使其成为孩子们喜爱的游戏之一。
3、再次聆听:歌曲中提到了哪些花?生:茉莉花、海棠花、野菊花、玫瑰花、牡丹花4、带节奏朗读歌词。
《童趣》教案
《童趣》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文《童趣》。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描述了作者童年时与伙伴们在田野间捕捉蜻蜓、蝴蝶的趣事,展现了童年的快乐与纯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珍惜童年时光,关爱大自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语文书、练习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童年游戏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童年时的快乐时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生字词的读音、意思。
3. 精读课文逐段阅读课文,分析段落大意,理解课文内容。
注意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4.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填空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找到答案。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连线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口语交际以“我的童年”为主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童趣》2. 生字词3. 课文结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童年描述一下你的童年生活中最有趣的一件事,不少于100字。
答案示例:我的童年生活中最有趣的一件事是和表哥一起去捉泥鳅。
那天,我们拿着小桶,来到稻田里,泥鳅滑溜溜的,我们费了好大劲才捉到几条。
虽然衣服弄脏了,但我们玩得非常开心。
2.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拓展延伸:课后让学生收集关于童年游戏的资料,下节课分享,增加学生对童年生活的了解。
七级语文《童趣》人教新课标
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补充
清代文学特点
清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后一个重要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 。清代文学注重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追求真实、自然、深刻的表达。
童趣文化
童趣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的是对童年生活的热爱和怀念。 在童趣文化中,人们通过游戏、玩具、童谣等方式来表达对童年的向往和留恋。
和趣味。
Hale Waihona Puke 文章语言简练、流畅,富有节奏 感,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留下
深刻印象。
2024/1/26
8
童趣主题思想阐释
童趣是人类天性中最为纯真、自然的一种表现,它代表着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童 年生活,是人们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
童趣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它让人们保持一颗童心,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 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悟生 活;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培
养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培 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引 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
2024/1/26
5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诵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图片、音频等。
2024/1/26
6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2024/1/26
7
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述 童趣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分别从 不同方面描述童趣的表现,最后
再总结童趣的意义。
文章运用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 喻,将童趣展现得淋漓尽致,使 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童趣的魅力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第5课《童趣》
(三)、思考、研讨
1、文章围绕什么来回忆了三件趣事?——物外之趣。
2、分别找三个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趣事。
3、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三件趣事的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拟作群鹤,到把草木、虫蚊、土墙凸凹处拟作“林、兽、丘、壑”,再由癞蛤蟆与小虫在其中的生死之斗。
2、《学探诊》第5课。
3、积累文言词语、成语。
4、第二天默写课文。
板书:
观蚊成“鹤”
童趣神游“山林”物外之趣
观虫斗驱蛤蟆
细致观察、丰富联想想象
课后反思:
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文学家沈复的短文《童趣》。文章中趣事,可能勾起我们许多儿时的回忆,许多奇思妙想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
2、作家作品常识
二、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特点是简洁、典雅。文言文和现代汉语都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两者同源而异流,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2、学号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培养语感。一要熟读、背诵课文,目的是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而是要自己用心领会,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要主动积累词汇,把握文言文的语法规律,目的是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
4、“我”为小虫打抱不平,为什么只是将“驱之别院”,而不是将癞蛤蟆处死?都已经把癞虾蟆捉在手了,又打了几十鞭子,想像一下,是什么样的鞭子?癞蛤蟆竟没有死,是为什么?
鞭子可能是一根草,也可能是一小枝条。童年的作者不是真要打死癞蛤蟆,说明他心中是热爱小动物的。
5、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样得到的?
通过仔细的观察,丰富的想象,赋予自然景物新的形象,从中得到了“物外之趣”。
童趣初中语文课文《童趣》教案
童趣初中语文课文《童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童趣》。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童年趣事,认识到童年的美好和珍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课文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2)培养学生对童年的怀念和珍视,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学生追求梦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童趣》。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2)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准备:1. 课文《童趣》的文本材料。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卡片。
4. 写作练习的纸张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对童年回忆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童年的美好和珍贵。
2. 朗读与背诵:(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3. 生词和短语学习:(1)教师出示生词和短语的学习卡片,学生进行认读和学习。
(2)通过例句和实际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生词和短语。
4. 课文分析:(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和表达方式。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将自己的童年趣事写成一篇小作文。
2. 学生选择一个生词或短语,用它写一个句子,并画出相应的图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和写作等环节。
2. 朗读与背诵: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注意语音语调、表情和流畅度。
第5课童趣《小狗圆舞曲》教案人音版(2023)音乐二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第5课童趣《小狗圆舞曲》教案人音版(2023)音乐二年级上册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小狗圆舞曲》,这是人音版二年级上册中的一首充满童趣的乐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了解《小狗圆舞曲》的背景及作曲家肖邦的相关知识。
2.学习乐曲的主题旋律,掌握音高、节奏、速度等基本音乐元素。
1.教学重点
-音高、节奏识别:《小狗圆舞曲》中的音高、节奏变化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学会识别并演唱不同的音高,掌握乐曲的基本节奏。
-举例:如乐曲中的跳跃音程、三连音等节奏型,需要学生准确把握。
-旋律记忆:学生需通过反复听唱,记住《小狗圆舞曲》的主题旋律,以便于后续的音乐活动。
-举例:旋律中的关键音符,如最高音、最低音等,应作为记忆重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音高辨识、节奏掌握和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模仿小狗动作、敲击乐器等方式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小狗圆舞曲》相关的音乐元素。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音乐游戏。通过模仿小狗的动作,体验乐曲的节奏和情感。
-解决方法:将复杂节奏拆解为简单节奏,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情感表达: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乐曲中的情感,无法准确表达。
-解决方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让学生体验乐曲的情感,鼓励他们大胆表现。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小狗圆舞曲》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听过小狗玩耍时发出的欢快声音?”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小狗圆舞曲》的奥秘。
第5课童趣蜗牛与黄鹂鸟(教案)
2.写作技巧: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创作以自然界生物为主题的小诗。
-比喻、拟人修辞手法讲解与示范
-学生尝试创作并以小组形式分享交流
-互相评价,教师点评与指导
本节课旨在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培养他们观察生活、发现美好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第5课童趣蜗牛与黄鹂鸟》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歌的韵律、修辞手法和意境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诗歌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尝试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创作练习。学生尝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创作一首小诗。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诗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和图示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比喻、拟人的效果,并通过创作练习加强运用。
-在解析诗歌意境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如“诗中的蜗牛代表了什么?”“黄鹂鸟的歌声给我们什么启示?”
-针对诗歌朗读的难点,教师可以设计节奏练习,如拍手、敲击乐器等,帮助学生建立节奏感,并通过个别指导和集体反馈提高朗读能力。
小学音乐人音二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5课童趣-钟丹梅——打花巴掌
打花巴掌丹棱县双桥镇中隆小学校钟丹梅教学目标一、用欢快的情绪、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打花巴掌》,做到咬字、吐字准确清楚。
二、初步了解北京民歌的说唱风格,并按要求编创歌词。
三、能用游戏的方式表现歌曲,从中体会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一、准确的掌握歌曲中“X. X”和“ XXXX X ”节奏。
二、能边游戏边歌词,并按要求编创适当的歌词。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二、导入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度过美妙的音乐时光!今天的音乐时光,咱们来玩一玩游戏吧!做什么游戏呢?2.玩一玩跟着老师一起拍打节拍(恒拍),老师走到哪位同学面前请看看老师在做什么,然后请你配合老师完成游戏。
(教师一边拍节拍走到学生面前和学生一起完成“你拍一我拍一”儿歌。
)3.拍一拍这是什么游戏?(拍手游戏)那请孩子们和你的同桌一起像老师刚才那样玩玩你们会的拍手歌吧。
准备,听口令!二、学习儿歌部分“嗯,你们的记忆力真不错!”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北京小朋友爱玩儿的拍手游戏,想不想试一试?(想)可他们说了得先闯过他们设置的关卡,敢不敢挑战?1.节奏闯关出示节奏卡,老师拍一条学生拍一条。
①XX X | XX X |xxxx X I XXXX X I②X. XXX | X. X XX |xxxx X | X X X | X . X X X | X X X |加上第一段儿歌,注意“的”的读音“dai”,指导附点音符的读法。
2.编创歌词节奏闯关一点也没难住大家,接下来加大难度,请大家看看黑板上,我们刚刚学习了一月一爱学习,可以是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爱干什么你们能不能试着给它编一编呢?请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师生共同读学生编创的歌词,及时鼓励编创好的同学。
)同学们想象力可真丰富,大家想不想听一听北京小朋友怎么编的呢?(老师范读,放伴奏,最后加上拍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三、学唱歌曲.初听北京儿歌《打花巴掌》,是一首说唱结合的游戏歌曲,说的部分我们已经了解了,下面让我们完整欣赏歌曲《打花巴掌》,听一听他们都唱了什么?(答:花名).再听唱的都是花名,那么歌曲都唱出了哪些花的名字呢》让我们再来听一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读 课 文
思 考
本文是如何布局谋篇的?划分文章的段 落层次并归纳段意。
文章先总后分地叙述了童年生活中的趣事, 全文紧扣一个“趣”字来写,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童年视觉敏锐,常 常明察秋毫,故时有物外之趣。 第二部分(2-4段)具体叙述童年观察事物 的奇趣。 第一层(第2段)写“夏蚊成雷”景象,把 蚊比作鹤,把它想像成“鹤唳云端”。表现出作 者幼时富于联想、想像的性格特点。 第二层(3-4段)写神游山林,观虫斗、驱 虾蟆的情景,充满童真童趣。
鸟鸣
怡然
土砾
lài
lì
安适、愉快的样子 石块、土块
hè
jiāng
páng
沟壑 蟆壕沟
项为之强
通“僵”,僵硬
庞然大物
很大的样子
癞虾
二 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课 文
解释下列词语:
明察秋毫 物外之趣 私拟作
项为之强 素帐 鹤唳 怡然自得
鞭数十 驱之别院
翻译下列句子:
三 读 课 文
• ⒈故时有物外之趣。 • ⒉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 端,怡然称快。 • ⒊蹲其身,使与台齐。 • 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学 习 目 标
4 7 8 11
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 中表现的童真童趣。 2.学习本文借助联想和想 象,形象生动描写事物的 方法。 3.积累文言词汇,提高 文言文阅读能力。
一 读 课 文
利用工具书及书下注释,给下列画线 的字注音并解释红色的词语。
zhì miǎo lì yí
童稚 藐小
幼小 小
鹤唳
网帐号密码
童 趣
沈 复
作 者 与 作 品
沈复(1763—约1807)字三白, 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浮 生六记》是他的—部自传体作品。 书共六篇,故名“六记”,今存 前四记。作者以朴实的文笔,记 叙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欢愉与 愁苦对照,真切感人。中国现代 文学大师林语堂曾将《浮生六记》 翻译成英文介绍到美国,也得到 如俞平伯等名家的赞誉。
课 外 作 业
本文是一篇回忆往事的散文,以生动 的文笔描述了作者童年时代的几件趣事, 真切地再现了童年的生活片断,表现了儿 童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喜欢探索自然奥 秘的心理和情趣。前苏联作家乌斯托夫斯 基曾说:“诗意地理解生活,理解我们周 围的一切,这是童年给予我们的最宝贵的 馈赠,谁要是在成年之后的漫长岁月中没 有失去这一馈赠,那么他就是诗人或作 家。”同学们现在虽然是中学生了,但童 年许多有趣的事儿一定还深深地留在记忆 中。请把你童年的趣事说给其他同学听一 听,课后再把你所说的写下来。
作者的“物外之趣”是如何产生的?
观察——联想、想象——玩赏。 作者“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脖子都 酸了,可见其观察是多么专注,时间多 么长久。作者善于联想、想象、玩赏, 怀着极大的热情创造着种种属于自己的 世界。正因如此,在他的眼中,才会出 现“夏蚊成雷”“群鹤舞空”“鹤唳云 讨 端”等等景象,使他获得自我满足,产 论 生“物外之趣”。
下边的句子是如何表现童真童趣的?
五 读 课 文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②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③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品 味 句 子
④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 也…… ⑤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六 读 课 文
3
7
8
9
观日、察物、嬉蚊
闲: 听鹤、观虫斗
观 察
童 趣
沈 复
鞭驱癞蛤蟆
情:怡然称快 趣:物外之趣
想象
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