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制备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的评价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的评价
1 0 1
Ne rl nu y a dF n t n l e o sr cin mac 0 9 Vo. , o 2 u a I j r n u ci a R c n tu l , r h2 0 , 14 N . o o
[ DOl 1 . 8 0 ss c. 0 9 0 . 2 l 0 3 7 /jsj2 0 . 2 0 7
h a, u L儿 Xi o d n L0U Ji — n CH EN a, a — o g, n xi g, Xi ZH ANG Yu k i H U Bic u n, h, —u , —h a JIYa QU Ro g. De a t n n p r me t
o ma oo y,Ge ea s ia ,Bejn ii r e Be ig 1 0 0 , ia f He tlg n r lHo p tl iig M lt yAra, in 0 7 0 Chn a j [ sr c] o jcie Toe po etemeh d t ut r ie el n u e y c tkn s M eh d : e ih rl Ab ta t be t : x lr h t o o c luek l rc l id cd b y o ie . v l s t o s P rp ea
院 , 北 襄 樊 4 1 0 4 惠 州 市 中 心 10 1
【 要】 目的 : 价 采 用抗 C 3单 抗 、 、F 7和 I一a四 因 子 培 养 体 系 体 外 培 养 细 胞 因 子 诱 导 的 杀 伤 细 摘 评 D I 2 IN一 I L1
1 , 培养 前 扩 增 4 ~ 1 0倍 ( 均 9 0) 较 4 4 平 8倍 ) 细 胞 存 活 率 超 过 9 ; 有 免 疫 表 型 C 3 C 4 C 8 , O 具 D 、 D 、 D 和 C 3 D C 5 细 胞 的 平 均 值 分别 从 培 养 前 的 ( 0 9 . ) 、 2 . ±1 7 、4 . ±3 2 、 1 6 . ) 0 加 到 培养 第 D6 5 . ±3 5 ( 9 9 . ) ( 1 3 . ) ( . ±0 2 V 增 1 天 的 ( 0 2 . ) 、 4 . ±5 5 、 5 . ±4 9 、3 . ±4 0 / 。结 论 : 养 当 日加 抗 人 C 3单 抗 、 一 a 3 9 . ±1 6 ( 0 6 . ) ( 2 8 . ) ( 3 1 . ) o 0 培 D I 1、 L

cik细胞标准

cik细胞标准

cik细胞标准CIK细胞,全称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是一种新型的免疫疗法,近年来在肿瘤治疗领域备受关注。

CIK细胞的制备和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以下是对CIK细胞标准的详细说明:一、细胞来源CIK细胞的标准来源是健康成年志愿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这些细胞可以通过分离自体或异体输血的方式获得。

在采集前,需要对志愿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确保其不患有任何严重的疾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细胞培养CIK细胞的制备需要进行细胞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使用适当的细胞因子和抗体,以诱导细胞因子产生和促进细胞的增殖。

常用的细胞因子包括IL-2、IFN-γ、IL-1等。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对细胞进行监测和记录,确保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符合预期。

三、细胞质量CIK细胞的质量是保证其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在制备和使用CIK细胞时,需要对细胞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常用的质量控制指标包括细胞的形态、增殖能力、表面标志物等。

此外,还需要对细胞的活性进行检测,确保其具有较高的细胞毒性。

四、安全性CIK细胞作为一种免疫疗法,其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制备和使用CIK细胞时,需要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和控制。

常用的安全性指标包括细胞的毒性和致瘤性等。

此外,还需要对细胞的病毒污染情况进行检测,确保其不含有任何潜在的致病因子。

五、临床试验在应用CIK细胞治疗肿瘤之前,需要进行临床试验以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临床试验中,需要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肿瘤类型和分期等进行评估,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同时,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和记录,及时处理任何可能的并发症。

六、标准化制备流程为了确保CIK细胞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建立标准化的制备流程。

这包括对细胞的采集、分离、培养、扩增和储存等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同时,需要对制备过程中的环境和设备进行消毒和清洁,以避免任何潜在的污染风险。

七、质量控制体系为了确保CIK细胞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细胞免疫治疗在血液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细胞免疫治疗在血液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目前为一大研究 热点 , 是过继性免疫细 胞 中的一 种具有 增殖活 性强 、 对多重耐药 的肿瘤细胞仍有 活性 等为特 点的一类 体外培 养 的异质细胞 。因其 同时表达 C 3 C s, 以具 有 T细胞 D+和 D6 所
和N K细胞两种细胞活性。近几 年来 国内外均证 明了 CK在恶 I
新 的依据 。 1 CK在 MM 的临床应用研究 : C K在 M 相关体外 研 .I 据 I M 究显示 , I CK对 O M- P 2细胞系有突出的细胞毒效应 , D 且 C可
这 9例患者 的细胞免疫功 能、 肿瘤 相关 的生 物参数 、 缓解情 况 、 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的变化进 行 的评估 , 明 自体 CK与 I 说 I L
瘤效应与 G H 的一种 潜在治疗 手段 。这些 只是临床 的初 V D
瘤皮肤病 。体外试验 已经证 明 ,I 9D细 胞系共培养 4 小 CK与 5 8
时 ,I 以杀伤 7 %的肿瘤细胞 。而该 患者肺叶切除术后给予 CK可 5
CK治疗 , I 治疗期 间和治疗后均无不 良反应。治疗后 的 1 个月 , 8
血液 常规检查 ( 血沉 、 、 肝 肾功 能) 和尿 常规均稳定在正 常范 围,
胞恶性淋 巴瘤老年患者 J评估 自体 C K与 I- , I L2联合 治疗 的安 全性和有效性 。这 9例患者 接受 CK治疗前 均经 过多 疗程 化 I 疗, 化疗后 6例完全缓解 , 3例部分缓解 。之后其 中 7例患者接 受 了 8个周期的 CK回输 , I 2例患者接受 了 4个周期 C K回输 , I 结果显示全部患者均无副作用 。所有 患者淋 巴瘤症状减 轻 , 生 活质量 明显提高 。值得提 出的是 , 中 1例患 者在 C K治疗前 其 I 接受过手术脾切除术和抗 C D 单抗联合化疗 。3种方 案治疗后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影响肿瘤微环境的研究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影响肿瘤微环境的研究
u a t i o n s y s t e m f o r b i o l o g y t h e r a p y . Me t h o d s : We c u l t u r e c y t o ki n e i n d u c e d k i l l e r c e l l s f r o m t h e p e r i p h e r a l b l o o d o f p a — t i e n t s , a n d t h e n t r e a t t h e p a t i e n t s wi t h CI K We s t u d y t h e c h a n g e s o f l y mp h o c y t e s u b s e t s a n d t u mo r ma r k e r s . Re s u l t s : Co mp a r e d wi t h t h e i n d e x c h e mi c a l e x a mi n a t i o n b e f o r e t r e a t me n t , t u mo r ma r k e r s o f CA1 2 5 a n d CE A d e c r e a s e d s i g n i f i -
KE Y W ORDS Cy t o k i n e i n d u c e d k i l l e r c e l l s , Tu mo r mi c r o e n v i r o n me n t , Ly m p h o c y t e s u b s e t s
WA NG H a i l o n g #, WA N G S h a o s h a n , H U Re n j i e , e t a 1 .#De p a r t m e n t o f On c o l o g y, Da g a n g Ho s p i t a l o f B i n h a i Ne w

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细胞因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学分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细胞因子是指一类具有细胞激活、增殖、特异性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生物学活性的分泌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调节和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稳态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细胞因子的定义、分类、研究进展以及应用前景四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一、细胞因子的定义和分类细胞因子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分泌性蛋白质,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各种组织和细胞中,发挥着调节和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稳态的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通过自分泌或是影响附近的细胞使它们发生特定的生物学反应,包括激活、增殖、特异性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

根据不同的功能和功能表现,我们可以将细胞因子分为多种类型,比较常见的有:1、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和细胞内生物大分子合成。

2、细胞凋亡因子:促进受损细胞凋亡,调节正常细胞生长和功能。

3、白细胞介素:干扰素、干扰素诱导子、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等。

4、调节性细胞因子:细胞因子、调节性T细胞等。

5、其他类型:纤维连接素、细胞黏附分子、转录因子等。

二、细胞因子研究的进展近年来,细胞因子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尤其是在免疫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中。

例如,在肿瘤学和肿瘤治疗领域,腺苷酸酰化酶(ADAR)的抑制剂可用于促进TNF-a和IFN-γ的生产,从而加强T细胞的杀伤作用,这一技术在抗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潜力。

此外,细胞因子在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取得进展。

例如,改良的IL-2受体拮抗剂已成功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感染,比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

三、细胞因子的应用前景细胞因子在医学和生物科学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可以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等多个方向。

1、细胞因子作为抗癌治疗的目标在抗癌治疗中,细胞因子的重要作用已经被广泛认可。

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在某些肿瘤治疗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同时,通过突变和基因靶向研究,人们更能够对这些细胞因子的诱导机制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在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在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R sa c r ges ntea pi t n o tkn - d cd kl rcl eerh p o rs i p l a o f yo iei u e ie e s h ci c n l l t n e d p v oc c ra o t ei a i mmu oh rp n tea y
p oieat ae ie L K)cl ,tm r n la o y p oy s( I )ad at C 3 a t o yi- hkn c vt kl r( A i d l e s u o- ft t n l h ct TL n ni D n b d l ii r i m e - i n d cdat ae ie C 3 K)cl n a pi t nt tecne d pi m nteay a d hv u e c vt k lr( D i d l A el i p l a o o h a cra o t ei mu o r n ae s ci v h p
子 激 活 的 杀 伤 细 胞 、 瘤 浸 润 性 淋 巴 细 胞 和 C 3 K细 胞 相 比 , I 肿 DA C K细 胞 具 有 独 特 的 优 势 , 在过 继 性 免 疫 治 疗 中 其
的应用得到了广泛 研究 。文 中综述了近年来 CK在与树突细 胞、 I 双特异 性抗体 、 溶瘤病毒相 互作用及 在基因转染
srce n iu ra tvt n vto a d i io. K el a e t e rpe u irs p ro iy o e tnd r y - ti td a tt mo ci i i ir n n vv CI c lsh v h i c l u e rt v rsa ad lm y a i
h uma e p e a l o n n c e r c l t a o s c tk n s i i o, c a a trz d b t te T n p r h r lb o d mo o u la el wih v r u yo i e n vt i s i r h r c e e y boh h i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中晚期妇科肿瘤的临床研究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中晚期妇科肿瘤的临床研究
8 .% a e e s a d 7 . % a e e s 13 t f r 2 y a . n 50 r t f r 3 y a .Al t e p t n s h d n b i u i e e e t . e CA1 5 i r l h a i t a o o v o s s f c s T e d h 2 n p t n s wi d a c d g n c l g c l o c l g fe a s s d wa in f a t o r t a h t b f r ai t e t a v n e y e o o ia n o o y a r tn f e s sg i c l l we h n t a e o e h t r u in y
维普资讯
世界时瘟 砉 2 0 0 8年 第 7 第 2期 卷
T mor o ra o t r ou , mb r ,u 0 8 u u un l fh Wol V lme Nu e Jn2 0 J e d 7 2
・l9・ 3
文章 编 号 : 18 .3 2 ( 0 8 20 3 .3 6 30 4 2 0 )0. 190
e et ert o I w s8 .% (83 ) f r l w-p3y a. esria rt a 06 a e y a, f ci e f K a 75 2 /2 a e f l u erT uv l ew s .% f rl e v a C t aoo h v a 9 t r
R s a c , a tn u o s i lN no g J n s 2 3 1 C i ) ee rh N no g T m r p t , a tn , i g u 6 6 , hn Ho a a 2 a
Abta t 0bet e T smaetecii l f c npt ns i d acdg nc lgcl n ooyb s c: jci oet t l c et o ai t w t av ne y e o i c lg y r v i h n ae s e h o ao ctkn- d cdk l el( I . eh d C K l r dc db utr gP M Co el yp o l yo iei ue ie cl C K)M to s I c lweei ue yc l i B n lr s es n un f at epe h h

CIK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的研究进展

CIK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的研究进展

CIK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的研究进展cik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的研究进展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是一种非MHC限制的高效细胞毒性T细胞。

1986年,拉尼尔首次发现了这种细胞(CD3+CD56+细胞)。

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CD56+细胞的比例为1%~5%。

经过大量扩增,具有肿瘤杀伤活性。

它是最新最有效的肿瘤免疫治疗手段。

现将近年来CIK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cik的来源1.1cik亚型早在1986年,Lanier等人就观察到CD3+T细胞同时表达CD56,即CD3+CD56+T细胞群。

根据细胞受体(TCR)+αβT细胞和CD3+CD56+γδT细胞的不同,这些双阳性T细胞进一步分为CD3+CD56两个亚群。

人cik在肝脏中最多[占肝内t细胞的(23.6±4.1%)],其次为外周血(<5%),但在人的骨髓细胞中至今未发现cik存在,说明人体具有天然杀伤细胞表面标志的t细胞在肝脏与骨髓是不同的细胞系。

关于人cik的起源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从一些健康供者的去单核细胞的外周血淋巴细胞[m(-)pbl]中加入il.2与il.12,可诱导出cd4+cd56+αβt细胞,提示cik可以被归入原始t细胞。

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简称白细胞介素,是指白细胞或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

它与血细胞生长因子属于同一种细胞因子。

它们相互协调和相互作用,共同完成造血和免疫调节的功能。

白细胞介素传递信息,激活和调节immune细胞介导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以及炎症反应,在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白介素2(il-2)分子量为1.5万的糖蛋白,对t细胞激活及生长有作用。

il-2主要由cd4+和cd8+t细胞产生,il-2主要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发挥效应。

不同种属间,il-2沿种系谱向上有约束性,向下无约束性。

il-2是参与免疫应答的重要细胞因子,并参与抗肿瘤效应和移植排斥反应。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体外扩增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体外扩增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cl a aue yc l lt n.h h n t eo I e sw saaye yf w c o t (C ) dtekln mo elw s s mesrdb ac a o tep e oy f K cl a n zdb o  ̄ mer F M a l iigt r u i p C l l l y n l l u
度 梯 度离 心法 ,利 用 连 续 非 贴 壁 的 方 法 获 得 单 个 核 细 胞 (B ) P MC ,加 入 不 同 的 细 胞 因 子 ( N一 、L B、 一 、 I I一1 I 2 F L
C mA )诱导 生 成 C K细 胞 , L D3 b , I 以 AK细胞 作 为对 照 。观 察 C K细胞 的 扩增 情 况 , 流式 细 胞仪 检 测其 表 面标 志, I 用
OO 1具 有较 强 的杀 瘤能 力 。结 论 : I .5 , C K细胞具 有较 强 的扩 增 和杀 瘤能 力 , 肿 瘤 过继 免 疫治 疗 中更 为有 效 的杀 瘤 是 效 应 细胞 。
【 键 词 】 K 细 胞 ; 增 : .2 3 21
细胞 的 扩增 倍数 (< .1。C K细胞 是 一群 异 质细 胞 群 , D +D 6细 胞 为其 主要 的效 应细 胞 , 过 2 养显 著 P O0 ) I C 3C 5 + 经 2d培 增 加 , ( . _ . ) , 绝 对 值 可增 加 15 0多 倍 。C K对 A 5 9细 胞 的杀 伤 活 性 均 显 著 高 于 L K 细胞 ( < 为 5 1+ 4 % 其 5 559 0 I 一4 A P
MT Y法测 定其 杀 瘤活性 。 果 : 结 诱导 1 6d后 , I C K细 胞 的增殖 率 达到 高峰 , 具有 较强 的 扩增 能力 , 过 2 养 , 经 2d培 总

DC制备技术

DC制备技术

DC-CIK细胞的制备方法关键词:细胞制备培养【背景】CIK是“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的缩写,中文全称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IK是单个核细胞在CD3单抗和多种细胞因子(包括IFN-g, IL-2等)的作用下培养获得的一群以CD3+CD56+细胞为主要效应细胞的异质细胞群,其既具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又具有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非MHC(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限制性肿瘤杀伤能力。

CIK细胞具有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对正常组织毒性低,体外可高度扩增等特点,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过继性免疫治疗细胞。

DC是“Dendritic Cells”的缩写,中文全称为“树突状细胞”,因其成熟时伸出许多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而得名。

DC是由201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加拿大籍科学家Ralph M. Steinman于1973年发现的,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APC)。

已证实,DC是唯一能够显著刺激初始T细胞(Na?ve T cells)增殖的APC,而其它APC(如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等)仅能刺激已活化的或记忆性的T细胞。

DC是机体适应性T细胞免疫应答的始动者,在肿瘤免疫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DC-CIK即DC和CIK细胞在体外共培养,然后回输给患者。

严格的说,最终的效应细胞是经DC体外活化的CIK细胞。

多项研究表明,DC与CIK具有协同作用,共同孵育后,D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及抗原递呈能力均明显提高,而CIK的增殖能力和体内外细胞毒活性也得以增强,因此DC-CIK较单独的CIK治疗更为有效。

若将肿瘤抗原负载的DC与CIK共培养,可刺激产生肿瘤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这样的DC-CIK治疗则兼具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双重肿瘤杀伤作用,比未负载肿瘤抗原的DC刺激活化的CIK活性更强,常被用于临床和科研。

【培养原理】1.DC培养用细胞因子:n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是一种造血生长因子,在体外可刺激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集落形成,并具有促进早期红巨核细胞、嗜酸性祖细胞增殖和发育的功能。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体外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体外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细 胞 因子 诱 导 的 杀伤 细胞 体 外 研 究及 临床 应 用 进 展
梁顺 嗣 综述 , 娄世锋△, 云 审校 ( 罗 重庆 医科 大 学附属 第二 医院血 液 内科
【 键 词 】 杀伤 细胞 ; 过 继 免 疫 治 疗 ; 肿 瘤 关 D I1 . 9 9ji n 1 7-4 5 2 1 .4 0 9 文 献 标 志 码 : O :03 6 /. s .6 295 .0 2 1 . 3 s A 文章 编 号 : 6 2 9 5 ( 0 2 1: 7 70 1 7 — 4 5 2 1 ) 1 5 — 3 一
8 5 5 2 5 3 ( ): 1 - 1 .
[O S h l . u gpoet emeh nclvnit n w t 1 ] c ut MJ L n —rtci ca i e tai i z v a l o h
l w e i lv um e n pa int t s fe ig r m c e o rtda ol s i te s no u f rn fo a ut
H yp e i Re pia or Fa l e Pa t 2 N o n ia or ox m c s rt y iur r - ve tlt y
taop ra cro ixd e v lJ . eteil y rcroel ab n d iermo a[ ] An s s o , o h og
t nsw to tln i ae J . r ae 2 1 , 4 2 : i t i u u g ds s [ ] C i C r, 0 0 1 ( ) h e t
R39 .
[4 1 ]陈 淑 萍 , 湘 友 . L / RD 于 A IA S患 者 机 械 通 气 时 最 佳 P E E P 选 择 的 研 究 进 展 [] 中 国 呼 吸 与 危 重 病 监 护 杂 志 ,0 9 J. 20 ,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癌症的基础与临床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癌症的基础与临床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癌症的基础与临床近年来,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进行实体瘤治疗的临床试验在国内外陆续开展,该疗法在临床治疗中表现出明显优于其他过继性免疫治疗手段的强大优势,因而被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临床肿瘤的过继免疫治疗中。

CIK可作为单独的治疗方法,也可与外科手术、放疗、化疗结合进行综合治疗。

本文追踪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对CIK的来源及表型、活化及扩增、抗肿瘤作用机制、CIK的临床应用、新的技术方法、副作用的处理、疗效评价等诸方面作以简略介绍,对目前治疗当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等做了有益探索。

标签: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肿瘤;细胞免疫治疗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adoptive immunotherapy,AIT)是指通过输注自身或同种特异性或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效应细胞”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纠正机体低下的细胞免疫功能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伴随细胞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及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及相互交叉渗透,细胞介导的过继免疫治疗发展迅速,已成为肿瘤手术、放化疗后进行综合治疗的手段之一。

有研究人员报道了具有高增殖能力和高细胞毒性的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 cell,CIK),由4种细胞因子活化,具有比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更强的肿瘤杀伤活性[1-3]。

在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临床治疗中表现出明显优于其他过继性免疫治疗手段的强大优势,因而被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临床过继免疫治疗中。

目前国内外有关CIK细胞的研究日趋活跃,笔者仅就近年来国内外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做以简要推介,期望对从事此领域的同行有所借鉴及帮助。

1 CIK的表型及膜标志CIK细胞主要存在于外周血和肝脏,而以后者分布较多,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可找到大量的CIK前体细胞。

研究证实,CIK细胞是一种异质细胞,是一个混合的细胞群体。

CD3+CD56+细胞和CD3+CD8+细胞是其主要成分[4]。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抗淋巴瘤细胞作用的研究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抗淋巴瘤细胞作用的研究
3 8 28
实用 医学 杂志 2 1 0 0年第 2 6卷第 1 8期
细胞 因子诱 导 杀 伤 细 胞抗 淋 巴瘤 细胞 作 用 的研 究
拾莉 任 思坡 韩光宇 谭昆 耿跃春 杨钦 湘 王健
摘 要 目的 : 讨体 外 细胞 因 子诱 导 杀 伤 ( I 细胞 对 淋 巴瘤 细胞 的 杀 伤 作 用 。方 法 : 集 健 康 人 外 周血 探 C K) 采 单 个 核 细胞 ( B P MC) 经 I一 、 D McA】I一、F 一 , L2 C 3 — l L 1IN 诱 导 , 备 CK 细 胞 , 时 以 淋 巴 因子 激 活 的 杀 伤 细胞 、 制 I 同
伤作 用强 于 L K细胞 . A 具有较 强的抗淋 巴瘤细胞 活性 , 是肿 瘤过 继免 疫治疗中更为有效 的杀瘤效应细胞。
关 键 词 淋 巴瘤 : 细 胞 因子 诱 导 杀伤 细胞 : 过 继免 疫 治 疗
Th yt t xi fe to K el n ym pho a el n ir S ILi REN - e c o o c e c fCI c ls o l m c lsi vto H , Si po, N a g- Gu n yu, T AN Kun,
C K c l e e p e a e y i d ci n o u n p r h r l bo d mo o u la e l I el w r rp r d b n u t f h ma e i e a lo n n ce r c l s o p s
G N u—h n A G Qnxag WA G ∞ . uhuIsi t o dcl c ne , uhu2 10 ,C ia E G Y ecu ,Y N i—i , N n X zo tu n t e fMe i i cs X zo 2 0 6 hn aS e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基本特性及抗肿瘤效应研究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基本特性及抗肿瘤效应研究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基本特性及抗肿瘤效应研究程民;沈干;胡世莲;陈稳;毛菊;王静;程翠;沈国栋;卞庚;徐婷娟;徐维平【摘要】目的:建立培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方法,并评价其基本特点、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安全性。

方法使用抗CD3单克隆抗体、rhIL-2及rhIFN-γ刺激PBMC细胞,使其在体外大量扩增,利用流式细胞术、体外杀伤实验及荷人卵巢癌小鼠模型检测CIK细胞的特点及抗肿瘤活性;并检测CIK细胞中外源性因子污染情况及其急性毒性作用。

结果体外培养21 d后,CIK细胞总数可达1010以上,其主要成分为CD3+CD8+T细胞及CD3+CD56+NKT细胞,CIK 细胞在体外对Ho8910、A549、K562及HepG2细胞均有较高的杀伤活性,并对荷瘤小鼠具有治疗作用。

同时在CIK细胞中未检测到外源性病原体污染。

结论 CIK 细胞在体内外均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且无毒性作用。

%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methods of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IK)cells and evaluate the characteristics,anti-tumor activity in vitro and in vivo and thesafety.Methods Anti-CD3 mAb,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 2 (rhIL-2 )and 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γ(rhIFN-γ)were used to induce the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proliferation abundantly in vitro.Flow cytometry assay (FACS),in vitro cytotoxicity as-say and tumor mouse model xenografted with Ho-8910 (human ovarian cancer cell line)were used to detec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nti-tumor activityof CIK cells.Additionally,the contamination of exogenous agents and the acute toxicity effect of CIK cells were also determined.Results After 21 days in vitro culture,the total number of CIK cells were more than 1010,among which there were mainly CD3 +CD8 +T cells and CD3 +CD56 +NKTcells.CIK cells dis-played high cytotoxicity against Ho8910,A549,K562 and HepG2 cells in vitro,and they also showed therapeutic effects in tumor xenografted mice.Additionally,no acute toxicity was observed in CIK cells-treated mice,and there was also no contamination ofbacteria,fungus,mycoplasma and virus in CIK cells.Conclusion CIK cells have high anti-tumor activity without any toxic side effects.【期刊名称】《中国临床保健杂志》【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5页(P280-283,337)【关键词】免疫疗法;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卵巢肿瘤;疾病模型,动物【作者】程民;沈干;胡世莲;陈稳;毛菊;王静;程翠;沈国栋;卞庚;徐婷娟;徐维平【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合肥230001; 安徽省老年医学研究所; 肿瘤免疫与营养治疗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合肥23000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合肥230001; 安徽省老年医学研究所; 肿瘤免疫与营养治疗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合肥230001; 安徽省老年医学研究所; 肿瘤免疫与营养治疗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合肥230001; 安徽省老年医学研究所; 肿瘤免疫与营养治疗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合肥23000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合肥23000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合肥230001; 安徽省老年医学研究所; 肿瘤免疫与营养治疗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合肥230001; 安徽省老年医学研究所; 肿瘤免疫与营养治疗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合肥230001; 安徽省老年医学研究所; 肿瘤免疫与营养治疗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合肥230001; 安徽省老年医学研究所; 肿瘤免疫与营养治疗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1目前,手术和放、化疗已成为临床上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目前肿瘤的复发率和死亡率仍然较高。

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过继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过继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过继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
的临床观察
关红梅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11(005)006
【摘要】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分离患者自体单个核细胞,用细胞因子诱导激活,并大量扩增,制备成 CIK 细胞,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41例.结果 5例患者完全缓解,14例患者部分缓解,10例好转,7例病情稳定,5例进展,治疗总疾病控制率为87.8%.生命质量明显提高.治疗过程中除2例患者出现发热外(体温38.5℃左右),其他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CIK 治疗恶性肿瘤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并能有效改善和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
【总页数】1页(P68)
【作者】关红梅
【作者单位】473000,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J], 关红梅
2.自身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J], 陈复兴;刘军权;张南征;巩新建;张国龙;徐永茂;周忠海;王涛;黄健
3.自体CIK过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最佳输注时间 [J], 邓海峰;吴昌平;蒋敬庭;陆明洋;徐斌;郑晓;李敏;刘检;周怡;孙青;石红兵
4.自体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 [J], 郭振山;高艳伟;高维实;曹天泽
5.自体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J], 王芳英;史瑞;张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中晚期妇科肿瘤的临床研究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中晚期妇科肿瘤的临床研究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中晚期妇科肿瘤的临床研究刘晓玲;施玲燕;刘继斌【期刊名称】《世界肿瘤杂志》【年(卷),期】2008(7)2【摘要】目的评估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过继免疫疗法治疗中晚期妇科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参照美国斯坦福大学骨髓移植中心建立的CIK细胞培养方法诱导扩增CIK细胞.培养14d后分次回输给病人,观察病人治疗前后瘤体、肿瘤标志物、免疫指标、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卡氏评分等变化,同时记录生存期.结果在32例接受CIK细胞治疗的中晚期妇科肿瘤病人中,CR+PR+MR为28例,总缓解率为87.5%,随访1a生存率为90.6%,2a生存率为81.3%,3a生存率为75.0%.临床症状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善(P<0.05);生存质量卡氏评分提高率为78.1%;肿瘤标志物CA199有显著性差异(t=3.95,P<0.05);体重多数有增加.结论 CIK细胞对为那些手术、放疗、化疗已无适应症的中晚期妇科肿瘤病人提供了一种可以继续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的新途径.【总页数】3页(P139-141)【作者】刘晓玲;施玲燕;刘继斌【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生物中心,江苏,南通,226361;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生物中心,江苏,南通,226361;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生物中心,江苏,南通,2263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R73-36【相关文献】1.知信行模式干预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生物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疼痛的影响[J], 仇蓉;吴绮珣;周娟;刘吉子;郭煜华2.中晚期肝癌患者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的疗效观察 [J], 王德欣;郭璐3.树突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老年中晚期食道癌的效果及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J], 周宁;曲颜丽;唐勇4.化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中晚期胃癌临床研究 [J], 张燕;刘继斌;杨磊5.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回输联合顺铂介入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研究[J], 杨海嵘;石宁;李蕾娜;康慧;杨丽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IK细胞抗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CIK细胞抗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CIK细胞抗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王振坤;曹峰林
【期刊名称】《实用肿瘤学杂志》
【年(卷),期】2011(25)1
【摘要】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是由多种细胞因子诱导而成的对多种肿瘤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且是一种非主要组织相溶性复合体(MHC)限制的免疫效应细胞,同时表达CD3和CD56,其增殖能力强、杀瘤活性高、副作用小,是目前白血病细胞免疫疗法中最具前景的细胞之一.文章综述了CIK细胞的特点、抗白血病机制和科研及临床的应用现状.
【总页数】4页(P10-13)
【作者】王振坤;曹峰林
【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肿瘤研究所,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肿瘤研究所,哈尔滨1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41
【相关文献】
1.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的发生机制及分离策略的研究进展 [J], 罗浩;柯丹
2.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J], 翟志敏
3.脐血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与抗白血病研究进展 [J], 黄娟;邹典定
4.天然化合物抗白血病活性的研究进展 [J], 曹娅;胡源晖
5.天然化合物抗白血病活性的研究进展 [J], 曹娅;胡源晖(综述);张丹;杨靖(审校)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rotene
Med
[25]
Okamoto l,Kroqler J.Endler G,刨a1.A pbism risk
in
microsatellite
is
polymor- with
the heine
oxygenase・l
gene
promoter
assc,ciatod
for
levels
oil
8-year
收稿日期:2009-03-29修回日期:2009_08J06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制备的研究进展
李鹏鑫△(综述),李贵新‘(审校)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山东潍坊261031) 中图分类号:R73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84(2009)20-3071-03
摘要:随着免疫细胞生物学及免疫分子生物学的高速发展,细胞介导的过继免疫治疗已成为肿 瘤患者放、化疗后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是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 过继免疫治疗方法,研究和应用进展迅速。CIK细胞在体外可以快速扩增,具有高效的非主要组织 相容性复合物限制性杀瘤活性,被认为是抗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新希望。随着细胞操作及基因 修饰技术的日益精进,人们正逐渐改进CIK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处理方法,以便进一步提高CIK细胞 的增殖率及特异杀伤力,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肿瘤;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过继免疫治疗
ty
to
H,Okinaga
S.Yamaya M。et缸.Association
of
morphisms in synthase gene
the heine
susceptibili—
popula-
oxygenase一1
inducible
oxide
the development of pneumonia in with haem oxygenase—l gene
a∞・l
promoter
polymorphism[J].Hum Genet,2005,116
a/.Microsatellite
ymorphisms Oncel
of HOX・l
and
Chinese
population[J].
[28]
(5):254-260.
Vashist YK,Blessmann M,Tromp
polymorphism in the promoter pendent F,et heine GTn—repeat
an
[20]
Rep,2007,17(2):483.488. 马志明,张珍祥,韩泽民,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HO.1基 冈启动子微J!星多态性与INOS表达的关系【J].基础医学与 临床,2007,27(1):63-67.
can
扰素儿白细胞介素l 0【等)
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 一群异质细胞。由于该种细 胞同时表达CD,和CD,。两 种膜蛋白分子,故又被称为 自然杀伤细胞样T淋巴细
rapidly.CIK cells ty.It
be
rapidly
amplified
in vitro.and
have
efficient
non—MHC restricted
arthritis[J].。Arthritis Rheum,2008,58
polymowhism
aneurysm[J].Thlomb Res。2002,106(2):131—136. [15] Asija
with
ales
(11):3388-3393.
cells
A,Peterson heine
SJ.Stec DE,et“.Targeting endothelial
gene using
Rueda B,Oliver J,Robledo G,et a/.HO一1
associated with
promoter
oxygenase—l
VE—cadherin promoter
attenu—
rheumatoid arthritis[J].Arthritis
Rheum,2007,56
l(HMOXl)and
venous
thromboembolism[J].Vasc Surg,2008,47(3):566-570.
[22]
aortic
Wagener FA,Toonen EJ,Wi罔rnan morphism modulates
the
L。et
a1.HMOXl
poly・
[14]
Schillinger M,Exner
the older Japanese
promoters[J].Cancer Lett,2008,269(1):78-84.
M,Suzuki
S,et a1.As.Ⅳ,x:iation of susceptibility heme oxygen・ of lung adenocarcinoma
tion
promoter
[13]
Mustafa S,Weltermann heine
oxygenase
A.Fritsche
R.et以.Genetic vailation
the risk of recurrent
susceptibility 187.195.
emphy∞ma[J]
J Hum
Genet,2000,66(1):
promoter
the progress cell operation
and the
make
Imtter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Key words:Tumor;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Adoptive immunotherapy
万方数据
医兰窒述!Q塑生!Q旦复!i鲞笙垫翅丛!也趔曼!!!唑!!坐:Q垡!Q塑:!!!:!!:奠!:垫
is
oxygenase一1 gene
promoter
[16]
Lublinghoff N,Winkier K。Winkelmann of the
on
BR.以a/.Genetic
and
Risk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carcinoma and
promoter of
gene promoter
M,Miekusch W。et a/.Heme
is
oxygenase—l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Pase activity
and
polymorphism
associated
with
abdominal
joint [23]
damage in
rheumatoid
Induc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mmune cells biology
Killer Cell
AI璃'traet:With diated
adoptive
and
immune
molecular biology.cell.me.
CD,McAb、白细胞介素2、干
therapy apy
anti—tumor
m・tivi—
becomes and
it
the
new
hope of anti.tumor cell
growing vitro
to
of genetically
treatment

modified in
methods
adoptire immunotherapy.As technology.people am gradually improving the culture method of CIK cells in order to further enhance CIK cell proliferation rate and specificity destruction
and Cardiovas-
eular
[17]
Study)[J].BMC Genet,2009.10(1):36. Guenegnu A,Beczkowski J.Aubier M,et a1.Interaction between a heme oxygenase・l gene promoter polymorphism and∞aTUm beta—
hyperglycemia—mediated
Redox
cell injury and apoptosis[J].Antioxid Signal,2007,9(12):2065-2074.
[24]
(12):3953.3958. h SS,Lin SC,Wu CW.商a/.Heme
polymorphism
of
oxygenase-1 gene is in
inde-
cell
predictor of
tumor
recurrence Pathol
male
oral
squamous
carcinoma patients[J].Oral
Med,2008,37(8):480-484.
[21]
Yamada N,Yamaya M,Okinaga S,et a/.Mierosatellite polymor.
tion:the
[26]
Sawa T,Mounawar M,Tatemichi
a1.Increased risk of gastric
microsatellite nitric pol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