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20 岳阳楼记教学案2 苏教版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岳阳楼记》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初中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岳阳楼记》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初中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岳阳楼记》公开课
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初中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岳阳楼记》
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朗读体会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感情。

2崭新设计
吟哦讽诵而后得之,培养文言文朗读理解能力。

3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多初中语文的学习与积累,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学习能力。

本课尝试以“吟哦讽诵而后得之”的读书方法来训练学生进行这篇经典美文的学习与体验。

4重点难点
重点是以朗读体会作者情,难点是以朗读体会迁客骚人的览物情,从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岳阳楼记》第一课时
1、吟哦初学,就是读书的一种方法。

所谓“吟哦初学”就是必须手舞足蹈念,念得恰当、简洁,可以抑扬顿挫,能够沉醉在其中,念出文章的味道去。

(投影)
2、我们今天来读《岳阳楼记》――板书课题作者。

指名读,练习与挑战:放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得流畅。

3、而“可以抑扬顿挫,能够沉醉在其中,念出文章的味道去”就是怎样的读法呢?投影有关课文语段――琢磨其读法进击:步入课文,特别就是步入文中人物内心,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努力做到沉醉在其中存有感情朗诵。

活动2【讲授】《岳阳楼记》第一课时
二、吟哦初学而后得之,朗诵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 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 苏教版

《岳阳楼记》教案司徒中学【教学目标】1、学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学习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3、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积极意义。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及书下注释自读课文,提升学生自主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作者的政治抱负【教学难点】学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岳阳楼记》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不仅文辞优美,结构严谨,而且立意积极,抒写了作者伟大的抱负,其中有句话已经成为不朽的名句,每当人们谈生活、理想,谈伟大志向时常常加以引用,是哪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请一位同学解释一下这个句子。

明确:“天下的人还没有忧,自己先尤,天下的人已经乐了,自己才乐”。

一个封建士大夫怎么具有这样的抱负,又为什么要在这篇散文中表明这样的抱负呢?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范仲淹是怎样一和人?(板书课题、作者。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他的这篇文章。

二、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幼时家境贫寒,刻苦求学,生活的穷困,使他有可能了解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入朝做官后,一再上书朝廷议论国事,主张革除利弊,改良政治。

宋仁宗庆历三年,他做了参政知事之后,提出了十项改革措施,受到守旧派的排挤,被罢免官职,出任地方官。

本文是他贬到邓州后,应好友滕子京的邀请而写的。

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同榜,很有才学、本领,遭到人无限,一贬再贬,于庆历四年春,谪守巴陵,文章就是从“谪”字下笔的。

关于“记”——古代的“记”是一种不定体,叙事、写景、状物的成分居多,而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和抱负,或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在写法上有两类:2、加点字读音谪守(zhé)朝晖夕阴(huī)迁客骚人(sāo)怒号háo霪雨(yín)霏霏(fēi)薄暮冥冥(míng)潜形(qián)岸芷汀兰(zhǐtīng)皓月(hào)心旷神怡(yí)宠辱偕忘(xié)浩浩汤汤(shāng)三、整体感知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二十 岳阳楼记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二十 岳阳楼记

范仲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2.疏通文意,正确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3.学习记事、写景、议论、抒情紧密结合的写法和骈散结合、精炼生动的语言。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1.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2.在示范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伟抱负;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写景抒情的作用,背诵全文,掌握名句。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文章的主题,学习记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质疑自探1.情境导入以课件中的图片欣赏江南三大名楼,以相应的对联、名句指导学生认识三大名楼,并导入新课。

(老师板书课题)2.质疑自探(1)了解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苏州人。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著有《范文正公集》。

(2)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断句等问题。

(3)读懂文意,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1.明确任务(1)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①通假字:“属”同“嘱”,“具”同“俱”,②词类活用:谪守.巴陵郡(名词用作动词,做太守)先.天下之忧而忧(方位名词用动状语,在……之前)(2)老师出示引导性问题①文章朗读停顿②重点词句的理解③文章内容及主题的理解2.分组学习学生就自探内容及教师出示的引导性问题进行学习、交流,老师巡回指导。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1.展示点拨(1)学生就自探内容和分组交流的内容进行展示。

①字词类到黑板前展示并书写②朗读类在座位前展示(2)老师随学生的展示进行点拨A、重点字词积累予观.夫巴陵胜状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而或.长烟一空微.斯人,吾谁与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B、文章基本内容的理解第一部分(第1段),赞颂滕子京被贬后取得的卓著政绩,交代写“主”的缘由。

九年级语文上册 20 岳阳楼记教案 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20 岳阳楼记教案 苏教版

《岳阳楼记》第二教时一、引导背诵、尝试背诵(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通过背诵增强学生的语感。

)记诵的方法,首先是逐段边读边背,然后读整篇背整篇;整篇能背以后,再深入体会地读若干遍。

这样就会在较长时间内不遗忘。

要教给学生按课文的线索和顺序来记诵课文,找出能想起前后内容的词语作为支撑句,使之形成一个帮助记忆的链条。

二、复述全文学生在上节课翻译全文的基础上,要求他们复述《岳阳楼记》的内容大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为接下来的文章鉴赏做基础。

三、师生合作,赏析全文1.赏析第1段:首句中“谪”字点明了滕子京当时的处境。

滕被谪以后心情不好,准备修好岳阳楼后“凭栏大恸数场”。

可作者偏偏在文章的一开头就点出这个“谪”字,这不是存心触痛老朋友吗?试联系整篇文章的意思想一想,作者这样写是否别有深意?引导:从这个“谪”字看,滕子京正是一位如下文所说的“迁客骚人”,作者一开头就点明滕的处境,其实暗暗包含对老朋友的劝勉:你虽然身处逆境,但希望不要像一般的迁客骚人那样为个人的遭遇而悲叹,应该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同时,作者自己在庆历五年也遭贬谪,这样写也暗寓与老朋友同处逆境、自勉勉人之意。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是很深的。

《岳阳楼记》所以传诵千古,主要原因就在于它不是泛泛的记事写景之作,而是一篇有所寄托,立意高远的好文章。

2.赏析第2段:(1)这一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

仔细体味,作者是用了哪些词语取得这样的效果的?引导:作者善于选取形象化的词语绘声绘形。

如: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一“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

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一“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有气势磅礴之感。

“衔”“吞”字连用,更使静景富于动态和活力。

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又加强了气势,而且四字都是水旁,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

《岳阳楼记》教案(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教案(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教案(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岳阳楼记范仲淹教材简析《岳阳楼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范仲淹继承了孟子“乐以天下,乐以天下”的民本思想,又将其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在当时乃至今天都有其深远的影响。

范仲淹在表现这种抱负时,没有空发议论,而是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借题发挥,将叙事、描写、议论和抒情自然结合在一起,由此形成这样一个基本构思:由叙事入手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喜一悲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和“古人仁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记的意图。

可以说《岳阳楼记》是层层铺垫、卒章见志的典范。

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北宋中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官到参知政事(副宰相)。

范仲淹青少年时期,在日食两餐冷粥的困境中坚持刻苦攻读,甚至五年未尝解衣就枕,这番艰苦生活的磨炼,使他后来始终能以清廉律已,关心人民疾苦,不忘“忧天下”的初志。

中年做官后,接连上书议论国事,讥切时弊。

后得罪宰相吕夷简,贬饶州。

康定元年(1040),边事紧急,召为龙图阁直学士,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防御西夏。

由于号令严明,训练有方,又能团结当地羌人,戍边数年,名重一时,羌人尊呼为“龙图老子”,西夏称为“小范老子”,赞其腹中有数万甲兵。

庆历三年(1043),吕夷简罢相,范仲淹参知政事。

曾提出十条建议以革新朝政,重在整顿吏治,限制公卿大臣的子侄荫官,引起腐朽官僚势力的不满,攻击他引用朋党,迫使离朝,“庆历新政”即此结束。

后于赴颖州途中病死。

写作背景岳阳楼始建于唐朝,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其间又几经扩建,规模宏阔,气势壮观,而且它又地处“衔远山,吞长江”的洞庭湖滨。

范仲淹受友之拜托,为岳阳楼作记,我们知道,范仲淹少时有大志,虽吃粥度日,仍苦读不倦,慨然“以天下为己任”。

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案苏教版

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案苏教版

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岳阳楼记》全文;(2)了解《岳阳楼记》的作者、写作背景及历史地位;(3)掌握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岳阳楼记》的文风、构思和表达技巧;(2)学会欣赏古文中的优美词句,提升文学鉴赏能力;(3)学会结合现实生活,感悟文章所传达的道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岳阳楼记》;2. 理解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3. 分析《岳阳楼记》的写作技巧和表达特色。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阅读和翻译;2. 理解并运用文中的人生哲理。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3. 讨论法:分组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4. 朗读法:加强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古文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岳阳楼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其美景;(2)简要介绍《岳阳楼记》的作者、写作背景及历史地位;(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要求学生圈点勾画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3)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开头、结尾等关键部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岳阳楼记》的文风、构思和表达技巧;(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总结提升。

4. 欣赏与感悟:(1)让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2)结合现实生活,感悟文章所传达的道理;(3)分享感悟,进行全班交流。

5. 巩固练习:(1)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及时批改,反馈改正。

九年级语文上册 20《岳阳楼记》教学案 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20《岳阳楼记》教学案 苏教版

岳阳楼记【学习目标】1.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掌握常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品味文章语言,感受作者旷达的胸襟以及古代政治家的忧国忧民情怀。

3.体会本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学习重点、难点】品味文章的语言,体味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了解古代政治家的忧国忧民情怀。

【学法指导】结合书下注释疏通课文,同学之间共同合作,讨论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以“诵读”为切入口,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写作特点。

【学时安排】三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将你认为重要的字词补充在下面的横线上。

谪.()守迁客骚.()人霪.()雨霏霏浩浩汤汤.()皓.()月岸芷.()汀.()兰樯倾楫.()摧薄暮冥冥.()偕.()忘2.解释下列加点字。

谪.守越.明年百废具.兴属.予横无际涯.前人之述备.矣连月不开.山岳潜.形翔集.长烟一.空偕.忘把.酒临风吾谁与归.微.斯人予尝求.古仁人之心3.请搜集古今文学史上描写岳阳楼的诗句,写在下面。

4.写出你在预习中的疑问。

二、课堂助学1.导入2.整体感知(1)范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和感情。

(2)小组推荐学生读课文,读后点评。

3.翻译全文结合书下注释,翻译文章第一、二两段。

4.指导背诵5.一句话小结三、课堂巩固1.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1)百废具兴 通 意思(2)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 意思 2.翻译下列句子。

(1)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第二课时三、课堂巩固1一词多义。

(1) 予观.夫巴陵胜状 (2)政通人和.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至若春和.景明 (3)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 南极.潇湘 国.恒亡 感极.而悲者矣 则有去国.怀乡 此乐何极.(5) 属予作文以.记之 (6) 满目萧然.不以.物喜 然.则 (7)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8)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岁赋.其二 然则.北通巫峡 更若役,复若赋.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9)而或.长烟一空(10)初极狭,才通人或.异二者之为政通人和,百废具兴3.翻译下列句子。

【2019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 (新版)苏教版

【2019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 (新版)苏教版

【2019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新版)苏教版(范仲淹)教材分析:《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

作者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叙说了事情本末,描述了洞庭湖的大观胜概,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在记山记水的背后,寓含着作者在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痴情。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并懂得一定的朗读技巧。

这篇文章较浅易。

要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分析理解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5.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 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自学:1.作者介绍。

2.熟读课文,做到基本成诵。

3.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谪守朝晖夕阴迁客骚人霪雨霏霏薄暮冥冥潜形岸芷汀兰皓月心旷神恰宠辱偕志浩浩汤汤4.查字典,对照注释,试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范仲淹。

2.解决生字词,疏通文意。

教学步骤:课间欣赏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

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表达作者志向的名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苏教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苏教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苏教《登岳阳楼》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2、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3、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人物风采”诵读欣赏之《古诗二首》中的一首,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领略人物的风采:高尔基笔下的对世界充满“无私的爱”的外祖母,为普通工人敬仰的文学大师鲁迅,热爱着孩子们的女教师,建筑大师贝聿铭,还有“以天下事为已任”的古代人物赵普……,这一课重在引导学生欣赏杜甫把个人遭遇与家国天下相联系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在这种情怀之下形成的“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

训练学生鉴赏诗歌的情景关系和用词之妙。

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及作品,理解诗歌的内容,70%的学生能当堂背诵默写诗歌。

2、领悟诗歌韵律,通过“炼字”(“拆”与“浮”)的分析鉴赏,领悟诗歌意境和语言特点。

3、体会杜甫“伤时忧世”的情怀,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一是让学生体会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二是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一是指导学生分析诗歌意境,体会炼字的妙处。

例如“坼”与“浮”;二是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赏析方法,体会诗作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

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宋代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借“古仁人”之口,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心中装着天下、装着百姓疾苦,其实在唐代还有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也有一首写岳阳楼的诗,那是谁的哪一首呢?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登岳阳楼》。

二、知人活动设计一:说说你所知道的杜甫活动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表述对杜甫的了解,或者对杜甫诗歌的看法。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 苏教版(通用)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岳阳楼记》教案 苏教版(通用)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思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一篇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内容充实,情感丰富,节奏感强,适合诵读和感悟。

教师宜指导学生朗读,以诵读和感悟带动其他教学环节。

组织学生课前收集与范仲淹、岳阳楼相关的资料,如范仲淹生平、滕子京与范仲淹的友谊、范仲淹逸事、《岳阳楼记》写作背景、岳阳楼、与岳阳楼有关的诗文、岳阳楼名联等,安排学生在课上交流,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本文篇幅虽小,内涵却博大,文句通俗而寓意精深,要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品读文章,鉴赏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习、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2 、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写作背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概述本文写景抒情、对比出旨的特点及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4 、背诵课文。

(二) 过程和方法:1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文章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揣摩本文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3 、揣摩本文的立意美、意境美、语言美,逐步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诗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激发学生走出自我,胸怀天下,以利民为己任,以强我中华为宗旨,积极进取,大胆开拓,做一个有才能的人,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1 、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 、学习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品味意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 、理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的内涵及其在篇章结构中的作用。

2 、理解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体现的作者的政治抱负。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许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词客的诗词歌赋。

九年级语文上册 20 岳阳楼记教学案2 苏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语文上册 20 岳阳楼记教学案2 苏教版(2021年整理)

江苏省句容市九年级语文上册20 岳阳楼记教学案2 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句容市九年级语文上册20 岳阳楼记教学案2 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句容市九年级语文上册20 岳阳楼记教学案2 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岳阳楼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背诵文中重点语段。

能力目标:1、了解由事写景,由景抒情,由情言志,并领会本文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情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把握全文思路,理解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体会范仲淹的宽广胸怀和远大抱负教学方法讲读、讨论法教学用具实物投影仪一、一、课前预习:1、背诵课文第二三段,并会默写。

2、尝试翻译课文第1、2、3段内容。

(上课抽背)3、预习时发现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批注记录二、教学过程(一)课堂精讲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景.明一.碧万顷长烟一.空尝.求之心.不以.物喜庙堂....是进.亦忧然则先.微.斯人吾谁与归.2、重点语句翻译(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九年级语文上册 20 岳阳楼记(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20 岳阳楼记(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
20 岳阳楼记(第1课时)
总 课 题
学会读书(五)
总课时
3
第1课时
课 题
岳阳楼记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读准课文字音,能流畅读完全文,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对照注释,掌握1—3段重点词语,积累百废具兴、气象万千等词组。
3、能准确翻译1—3段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目标2、3
教学难点
目标2、3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学生读课文
学生注音
补充
小组合作展示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备课札记
1段:谪守:旧制:
属予:作文:
2段:观夫:胜状:
气象:大观:
述备:得无:
重点句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四、小组展示(四)
1、疏通第3段。
小组学生读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词,翻译课文。
微斯人,吾谁与归?
学生弄懂词语的意思
掌握句子的含义
学生弄懂词语的意思
掌握句子的含义
读1-3节
预习,结合注释弄懂词句的意思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备课札记
预习指导:
熟读课文,结合文下注释,翻译课文,并把你不能理解的词句在文中标出。
圈画出文中写景和抒情的语句,并在文旁空白处作批注(不少于5处)。。
导入课文。
板书岳阳楼上的一副对联: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问:范希文是谁?“后乐先忧”是什么意思?以此引出本课。
重点词:开:排空:隐耀:
去:潜: 薄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岳阳楼记》教案 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岳阳楼记》教案 苏教版

《岳阳楼记》本文是范仲淹的传世名篇。

它是一篇文言形式的散文,先叙事后写景,由景入情,因情而生发议论,环环相扣,层层蓄势,表达了作者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这是本文立意的深邃和人生境界的高远之处,理当成为重点。

文章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大量使用骈句,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写景方法精妙奇绝。

这是本文语言和写法别具一格之处,也列为重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学会辨认古今异义的字;2.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教学重点】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翻译课文,疏通文意;2.学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感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1.制作多媒体课件;2.熟读课文;3.尝试翻译课文。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课文导入PPT 展示三大名楼及另外两大名楼:蓬莱阁、鹳雀楼的图片,《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情的名篇。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岳阳楼位于今湖南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岳阳楼高三层,下临洞庭,遥望君山,建筑雄伟,气势磅礴。

许多文人学士都曾在这里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

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后,岳阳楼声名益著,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成为游览胜地。

2.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自幼苦学,《宋史》记:“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朗读第四段,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一则链接材料与“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什么联系?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链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三、三、课后巩固
对比阅读
(甲)庆历四年春。。。。。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 楼记》)
5、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谁的看法?作者同意这种观点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作者用这样的问句结束全文,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出自本文的成语
(二)课堂精练:
阅读《岳阳楼记》回答问题:
1.解释下面句 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
(2)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开:
(3)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去:
(4)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偕:
2.第②段说“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览物之情”的“异”表现在哪两个方面?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
岳阳楼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背诵文中重点语段。
能力目标:
1、了解由事写景,由景抒情,由情言志,并领会本文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情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把握全文思路,理解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段
1、第五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什么?“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景明一碧万顷长烟一空
尝求之心不以物喜
庙堂是进亦忧然则
先微斯人吾谁与归
2、重点语句翻译
(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②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选自 《渑水燕谈录》卷四)
3、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四段分别写了什么情况下洞庭湖的景色?由这不同的景色又产生了怎样的情?这两段的结构有何共同之处?
教学难点
体会范仲淹的宽广胸怀和远大抱负
教学方法
讲读、讨论法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仪
一、一、课前预习:
1、背诵课文第二三段,并会默写。
2、尝试翻译课文第1、2、3段内容。(上课抽背)
3、预习时发现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是进亦忧,退亦忧。
(6)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
3、理解研读
第三四段
1、朗读第三段,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