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猛狡诈的通背中拳
图解通背拳实用二十四式连还手套路和技击用法(中八手)
图解通背拳实用二十四式连还手套路和技击用法(中八手)二、中八手(一)第九手连招:劈山炮连手【歌诀】劈山炸雷接挑穿,挑穿带拿连手串。
拧腰抡臂步法粘,麒麟步式发中拳。
【解义】“劈山炸雷接挑穿”意为:劈山手法要力似炸雷崩山,紧接着用挑穿带拿手法。
“挑穿带拿连手串”意为:四种动作要连贯性地一次完成,不可分割。
“拧腰抡臂步法粘”意为;抡臂时要以腰带臂,步法要沉稳、踏实。
“麒麒步式发中拳”意为:用麒麟步的灵活步法,蹲身发击一中拳。
【要领】预备势:同抖铃手之势(图3 -58)。
1.右劈山(1)右脚向前迈出一步,身体重心降低,成弓步势,右手向前伸探一掌(图3 -59)。
(2)左脚向前迈出一步,重心升高,右手向后抡摆,同时左手向前穿伸(图3 -60)。
(3)右脚再跨出一步,左脚随后跟步并与右脚之后;同时,右臂向后向前、向下抡臂,力达掌轮和小臂里侧,左手同时屈肘立掌护于右胸肩之处(图3 - 61)。
2.挑拿手右脚向前移动一步,同时,右手以大拇指侧向上挑起,至肩平处,旋小臂,做刁拿手,左手同时变成掌心向下,置于右臂之下(图3 -62)。
3.穿手刁手右手掌心向外,向后做刁掠手至右耳旁,左手手心向下,向前平直穿出,力达指尖(图3 -63)。
4.劈山(1)右手上举、手心向前,左手下按,手心向下,重心升高(图3 - 64)。
(2)右臂由上向前下劈击,掌轮向下,力达掌轮。
左手同时屈肘立掌护于右肩处(图3 -65)。
5.麒麟步中拳右脚向前迈进一步,左手向下收于腹间。
同时,右手变透骨拳,先向回、再向前平直冲打。
右脚迈步向前之后,速蹲身成麒麟步,后脚跟离地,重心偏于前腿,身体前探(图3 -66)。
【要求】(1)劈山抡劈要直抡成圆,肩活,发力向远探劈。
肘关节不能僵硬,而要似直非直。
(2)穿手要平直穿出,向前伸够,身体随之拧转。
(3)劈臂力发于肩平,点到掌轮侧。
【用法】劈山砸落敌之臂,挑拿握住敌腕际。
穿手戳向敌肋隙,敌拳一来再劈山。
势势连贯无虚隙,称豪是因中拳力。
通背拳“三绝掌”实用法
通背拳“三绝掌”实用法武兵王宏强2012年迷魂掌(图1、2)、追魂掌(图3、4)、丧魂掌(图5、6)堪称通背拳三绝掌,其招式快疾连环,势猛劲大,学练简便,制人效果宏大,练习者应当学一变三,融会贯通,随机应变,善守善攻,即可步入高手境界。
一、迷魂掌(甩掌)A:临战时,对方猛发右弹腿攻踢我裆部要害,我随机应变,身体后移下坐,出右掌迎拍截击来腿,接着右肘上翻发右甩掌反背甩打其面门,制胜对方。
拍截来腿要迎招而上,因为弹腿过程中的劲力未达到极致,利于防守。
同时甩掌打面必须上右步蹬地前移重心,以助周身之力,传达到右掌背,而产生高效的打击效果。
(图7、8)B:临战时,对方进身发左劈拳下砸我头部,我疾动出招,用右手臂屈肘上架来拳,同时发左甩掌狠打其面门。
架拳甩面一定要防打合一,并且身体右转蹬地、活臂,力达掌背。
本招法为接招打招,使用者应有胆力,敢于去接招打招。
(图9)C:临战时,对方进步发左直拳攻打我头部,我疾应快动,用左掌横拨破化来拳臂,同时发右甩掌迎打其面门,致伤于对方。
打面一可以封眼,使对方无法观察对搏战况;二可使鼻部出血,令对方产生胆怯心理,无心恋战。
另外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我左右手出招时,暗含了“关门劲”。
(图10)二、追魂掌(拍掌)A:临战时,对方发左直拳抢打我头部,我应势疾变,下潜身同发左直拳打其心窝,随连招发右拍掌打击其面,身法一高一低,体现出招打无定法的精妙,令对方防不胜防,饮招败北(图11、12)B :临战时,对方枪发左摆拳狠打我头部,我变招应对,用右臂外挡来拳,同时发左拍掌抽打对手面门,造成重创。
挡臂肌柔要紧收,以增抗力。
拍掌时要转腰挥臂发力,力达触电。
(图13)C:临战时,对方抢用右蹬腿踢击我腹部,我变招甩左手向里抄拨来腿,接着右转身上右步连发右拍掌抽打对方面部。
若劲力大,可将其拍打倒地。
因为单腿支撑身体时平衡极易丢失。
(图14、15)三、丧魂掌(撩掌)A:临战时,对方快起左高鞭腿踢击我头部,我随动变招,用右手臂格挡破化,同时进步发左撩掌击其裆,重创对方。
一代通背拳宗师——韩鹏尧
给予表扬 和鼓励 , 徒弟们 至今难忘 。先起来 打 , 要不 了几天 , 弟都被 徒 韩鹏尧 在南 方从 事武 术 活动二 十余 年 , 间经 常 师 的打徒弟 , 期 往返 于京津一 带 , 广交 武林朋友 。 9 0年前后 , 13 韩鹏尧 打跑 了 , 不利于武 术 的传 承 。先 师葛太然 曾问过韩 师 : 与“ 快手 刘 ” 智 等通 背 门人 , 起到 已辞 官在 家 的北 是否把平 生所掌 握 的通背 东西全部 传给 了徒弟?先 生 刘 一 洋 军阀 陆军总长段祺 瑞府 中做客 。段 祺瑞一 生最好 围 答 日 : 真正 当老师 的没有 留后 手 的 , 十招教 十招 , 有 之 棋 及武 术 养 生之道 , 曾资助 过 中 国 大批 围 棋 高手 ( 包 所 以徒 弟 之 间各 有不 同 的东西 , 那是 老师 因材 施教 的
不露声 色 , 紧盯对手 , 以静待动 。黑师 长挥拳猛 击韩 的 永 侠 、 贵 仁 、 刘 梁洪 超 、 王延 龙 、 景 邦 、 书勤 、 姜 庄 郭金 面门, 欲将其置 于死地 。韩鹏 尧一个 闪展疾步 , 电般 义 、 闪 戴金 波 、 金学 科 、 王少起 等人 。一 直到 16 9 9年 , 十 蹿 到对 方 右侧 , 手 冷 弹一 掌 击 中对 方 右腮 帮 , 横 紧跟 年 间 , 鹏尧 每年 都来 大连 , 韩 隐秘 教拳 三 四个 月 , 轮换 着一个 “ 腋里插 花掌 ” ,击 断 了黑 师长肋 骨 而倒地 不 住在 徒弟 家。 起 , 手及 围观 者谁 也没 有看 明 白韩鹏尧 刹 那 间是 怎 对 由于韩鹏 尧在 南方 接触 的新生 事物 比较 多 , 思想 样 打出那 两掌 的 。此 后 , 韩鹏 尧在 南方 武林 界名声 大 开放 , 上 有部 队训 练 的经 验 , 传 晚期 通 背 内容 和 加 所 噪, 被武林 同道敬 奉为 “ 雳 神手 ” 霹 。何键 平 生爱 好武 风格 , “ 家 门” 着 明显 的 区别 。韩鹏尧 教 学主要 与 祁 有 术, 闻讯后 请 韩鹏 尧 吃酒 。席 间 , 键 问韩 的师傅 是 传授通 背 实用手 法如 何 出手快 , 何 变化 快 , 消失快 , 一 举
白猿通背拳实战法(上):攻防技击性极强的散手招式
白猿通背拳实战法(上):攻防技击性极强的散手招式白猿通背拳实战法(上):攻防技击性极强的散手招式白猿通背拳有三个重要的特点:一是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且胡绍光、张费增三位,是回族中有影响的通背拳师,武功造诣很深。
二是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白猿通背拳,长期流传在北京市回族人民聚集的牛街地区,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三是实战性极强,白猿通背拳术、器械、散手等,都是以攻防实战为其主要内容。
本文所介绍的散手及攻防实战,是白猿通背拳实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份。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1.勾脚挂打预备式甲左乙右,双方正身直立,对面拱手抱拳,目视对方(图1)。
图1进步劈掌甲方进右步,用右掌劈砍乙方头部。
乙方也进右步,用右手向上搭接格挡,左掌付于右胸前(图2)。
图2左挂手甲方用左掌将乙方右掌挂开,同时将右掌抽至左胸前(图3)。
图3右击胸甲方用左掌挂开乙方右掌后,迅速抽回至右胸前,同时出右掌击打乙方胸部(图4)。
图4进步挂脚乙方向后闪身,闪躲甲方击胸掌。
甲方进左步于乙方右脚后,同时出左掌均前探打乙方右肩部位(图5)。
图5勾挂玛肩甲方用左脚将乙方右脚勾起,同时左掌前伸,玛在乙方左肩部位,做好放打准备(图6)。
图6挂打甲方左脚挂住乙方右脚后,迅速向.上撩起,同时用左玛肩掌,向左侧挂打。
务使乙方身体失去重心,而向后侧方跌出(图7)。
图7技击要领说明:甲方的两手连击,进手要快,有虚有实。
进步挂脚要准而有力,撩腿要快,挂上就撩,撩腿与肩同时发力,不给对方还手反击的机会。
2.叉步横打预备式甲右乙左,双方正身直立,对面换手抱拳,目视对方(图8)。
图8劈头掌甲方上右步,用右掌劈砍乙方头部。
乙方上右步,同时用右掌向上搭接格挡,将左掌付于胸前(图9)。
图9掰步冲拳乙方挂开甲方右劈掌,迅速向右转身,右脚上掰步,同时出右拳冲打甲方右肩头。
并将右掌抽回至左胸前(图10)。
图10进步扒肘甲方向后闪身,躲开乙方左冲拳。
乙方向前上左步于甲方右脚前,同时左手向前,扒在甲方左肘外侧(图11)。
五行通背——三击掌
五僦背文:赵宝安 武本刚(大连)责任编辑:乔汉三击掌在五行通背门里,又称“捋带连环手”,被视为 散手搏击中的杀手铜,三击掌实际上就是三次拍掌的动作即:“出手快、变化快、消失快”的瞬间绝妙运用.其手法秘而不透,隐蔽狡诈,变化无常,出尔反尔:常常是“出手 为掌,点到变拳.拳后捋带” c 把五行通背拳散手实战精华 “一引、二管、三打•”奥妙变化展现的淋漓尽致.特别是在 掌握了三掌手法“管控拿捏”的尺度后,能够在搏击实战中 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
当散手者处于被动甚至挨打的地步时.三掌的连环妙用往往可由被动迅速转为主动并能快速制敌"题图1三击掌操功法内涵变化丰富深奥实用手法极强,用语 言难一表达,无论是在训练方法上还是在实用手法上都有着 一套科学完整独立的传授方式。
它就像一层窗户纸捅破后立 马就会,当场即可动手实战,而且心里就像吃了个定心丸底气十足。
有如醉如痴,引人入胜之妙三击掌是习练通背散 手者一生追求研究的实实在在的绝招下面介绍三击掌练法与用法。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图6图7图8图9II代I总第343期2019/03图1()图12图13图16图17三击掌练习法引手掌抱势(图1):引手掌又称:阴阳手、侧身时人以受敌面越小越好。
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成虚步、高低都可,重心前三后七,前手为阳掌(掌心朝上),要求出手目标高不过眉、低不过口。
后手(掌心朝下)为阴掌,藏于前手肘下双掌交替练习。
运动时不离中线,虚引要真实,目的是引诱、迷惑对方上当,然后用重招——拍、穿、钻等击敌中线上要害部位。
要点:有鹰目猿神的敏锐目光紧盯前方,身形要含有“三折、九扣、五护、八断”之气势,吃透“阴、阳”字意内涵,可千变万化。
上步摔掌:上右步,跟左步,成高虚步,重心前三后七。
前右手经中线回捋带至腹部变摔掌,以掌背为着力点经口沿中线向前摔击,同时,左掌经中线回捋带至腹部沿中线,向前出击后护至右臂肘下(图2)。
闪步拍掌:右脚向右45度横向闪展,跟左步,成半弓步,重心前六后四。
五行通背拳技战术
五行通背拳技战术心理战术是双方在搏击前、搏击中,为战胜对手而采用的各种策略,是双方智慧、精神的较量。
拳谱云:动手外忠内藏奸,制敌全仗心狠毒,用以强调心理素质在技击中的作用。
通背散手在实战中,除要发挥出防中打、打中防,放长击远的直出掌法外,特别注重练心、练意、斗智、斗勇。
交手时,首先要树立必胜的信念,要相信自己的功夫,敢于拼搏,并保持沉着冷静的头脑,不骄不躁。
对敌心狠如掳草,手毒如风吹残叶,逼对手似猛虎拦路,制敌人似恶鹰捉兔,目光如日射寒霜,从精神上压倒对手,震慑住对方,从而削弱对方的战斗力,使对方胆怯、恐慌心理上先已崩溃。
而自己则能够冷静地观察对手的变化,并果断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技战术将对手制服。
在实战中,要做到被击不馁、受吓不惊,全神贯注,动作迅猛有力。
欲发挥出娴熟的技法,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做保证,在交战时心理紧张、情绪低落,则会阻碍自身力量的发挥和击技、技术的灵活运用。
面对一名搏击技术全面的对手,你要想胜他并非硬打硬拚,聪明的拳手会用智慧加上各种招法来对付他。
即打即防,灵活多变,另对手揣摸不定,无法正确判断出你的意图,迫其处于劣势,使其体力消耗。
“两强相遇智者胜”,充分表明了心理战术在实战中的重要意义,善于用自己的智慧来配合进攻,才是高明的斗士。
在实战中,如果不敌对手,形势比较被动甚至被击受伤,这时心里切不可发慌乱了阵脚,要瞪大双眼,紧盯对手、镇定自若,千万不能被对方识破。
实践证明,沉着冷静,往往会在紧急时刻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越是情况不利,越要发挥出稳定的心理,越要表现出欲准备长久搏斗之势,掩饰真相、麻痹对方。
“口动是论,身动是形,心动是意”,用心、用意、达到武“痴”的程度,才能品味出搏大精深的五行通背散手真谛。
躲闪战术,是指在搏击中,根据具体情况所采取的躲闪动作。
正确地采用此战术,可以避免被对方击中,而自己则能够利用躲闪而进,进而即打,有效地攻击对方,以达到“制人而不制于人”。
五行通背劈掌操法有15种,但闪展“劈山”操法在实战中用之最广(图1),而且命中率极高,其原因就是躲闪“身法”发挥出绝妙的作用。
通背拳为什么这么厉害呢
通背拳为什么这么厉害呢?通背拳,也称通臂拳。
世人公认通背拳属内家拳之长拳类,属猴拳类。
此拳法以上肢动作为主,两臂运使如猿臂,圆抡摔拍,直出穿点,故写“臂”;而称通背拳的拳家以为,通背是该拳法的锻炼法则,讲究腰背发力,力由脚发,通达于背,松肩顺膀,探臂发力放长以击远,力形于掌指,而先发制人,故写作“背”字。
通背拳的运动特点一、探腰拔背,放长击远通背拳是以探腰拔背,大开密合的动作形态为主的拳术,并借此达到放长击远的目的。
探腰拔背,取其通背、通肩之力,使劲力通过周身各关节由下而上力贯手梢。
探腰即可通背,拔背就能通肩,通肩则使臂长,臂长就能达到“一寸长一寸强”,即放长击远的效果。
二、命弹柔进,坚韧交错通背拳各流派在劲法上有不同的讲究及总结。
白猿通背讲究“冷、急、脆、硬、抖、涵、虚、拶、缩”九工劲;祁氏通背讲究“冷、弹、脆、快、硬”五字;五行通背的劲法则为:“缩小绵软巧,冷弹脆快硬”。
我们现在竞技比赛所用的劲法,可归纳为:冷弹拳,脆快鞭,硬急劈,虚移化,缩小巧。
冷弹劲在通背拳法中主要在钻拳中应用,表现出一种突然爆发,一闪即逝,富有弹性和透达力。
鞭劲是通背放长击远的主要劲法,运用时要求肩松、臂活、抖腕,使手臂形成“长鞭”,手成“鞭梢”抖弹而击,脆快似斧劈十柴和炸雷闪电。
硬急劈,意指在动作中抡、劈手法要急劈硬砸,快速迅疾。
运用重心的虚实和身体方向的挪移变化达到走化对方的攻击,这是通背拳刚柔相济的主要用法。
三、闪展灵活,敏捷善变通背拳在步法.上.有进步、退步.闪展步、连环步、丁字步、旋转步、摇身膀腰步。
总的要求是闪展灵活,敏捷善变。
要求做到上肢动作与下肢动作协调一致,步随身移,步助手发,随心所欲,灵活多变,转换敏捷,腾挪巧妙,手法干净,步法利落。
四、拳速步疾,势势相连通背拳的套路动作讲究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动作连贯、流畅。
练习时要求上挂下连,手步相随,此起彼伏,贯串一气,换劲势不断,势断劲复连,两手相连似星串。
白猿通背拳谱
附一:白猿通背拳桩甲袋白猿通拳中除拳法兵械外,最主要沉手基本功是操桩、打袋、穿甲喂招,桩有四种活桩、死桩、横桩、地桩。
(1)活桩是取一根两米长柏木,外用毡子缠五层,每层者要捆扎好,最外层用带毛的生狗皮捆扎好,木桩最底下留有裸露柏木约一尺长,是为正好插入石墩孔内用,石墩是过去碾米用的碾砣子,碾砣子分为大中小三号,根据实战操练拳法的变化不同使用,活桩是用来操练白猿通背拳法中二十四式手法腿法,可用操练单招、连招、实战中各种套路。
(2)死桩是固定桩,取三米长直径约电杆粗的圆木一根,埋入地下一米二左右固定,外面用一至两层毡子捆扎好,外捆粗布即可,死桩是用来操练二十四式白猿通背拳法中冲、撞、挤、靠的摔法。
(3)横桩制做方法较难,着先取三米长的长方形木桩两根,埋入地下一米,外露两米长,按老尺计算,在离地一尺、三尺、五尺的二根木桩上,对称打三个圆孔,再取三根一米二直径三寸的圆木,小圆木两端插入两根固定木桩圆孔中,要小圆木能转动为好,三根小圆木外用三层毡子捆扎好,横桩是用来操练白猿通背二十四拳法中的一发三招的,如上中下手脚齐之法。
(4)地桩是死桩的一种,它和死桩区别是埋入地下后,外露一尺多长,用两层毡子厚外露部分捆扎好,地桩是用米操练白猿通背法中的步法,如抽撤盘还钩挂卧腿法和踢法。
以上四种桩功在白猿通背拳法中,总称“打通背”又分打活桩、抗死桩、崩横桩神鬼莫测,走地桩抽撤盘环。
通背神拳谁敢挡,无形无影无柔刚。
两手捧定千钧法,专打邪魔鬼神忙。
白猿通背拳法中除打桩外,特别注意打袋。
袋的制做是用五层毡子,每块毡子大小与方凳一样,在五层毡子中间隔加一小块放中心,麻线缝好表层放生狗皮一块,袋分四种有吊袋、卧袋、行袋、手袋,这四种袋主要操练白猿通背法中各种招式拳法和掌法,以卧袋吊袋为主要沉手操练法,以行袋和手袋为辅肋沉手操练法。
白猿通背拳法中穿甲喂招的“甲”就是护具形似铠甲,有护胸肋背上衣,有护腹裆的中衣,有护腿部的下衣,甲是用藤条或竹板和帆布缝合而成,也有用沙子和帆布缝合而成,起到抗击打作用,穿“甲”时内护毡子,作攻防实践演练。
通背拳搏击格斗实战秘笈,百年古方今犹新,武林界孙子兵法
通背拳搏击格斗实战秘笈,百年古方今犹新,武林界孙子兵法通背拳对搏实战秘笈一、搏击的极意——先视(一)三个先1.观察在先拳语日:“心要毒,眼要尖,脚踏中门向里钻;一练胆,二练眼,三练诓诈虚实急似箭。
”又云:“一眼、二脚、三胆、四力。
”这些通背拳语都将眼的作用和训练放到了较为重要的往置。
眼的敏锐清明是一切行动的基本发端,它是引发行动的基本根源。
心存坚强的对搏意识,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对手的攻击意向,依靠脚步的移动变换自身的位置,抓住瞬息即变的机会而制敌,这就要看“三先”是否掌握得当。
2.先发制人敌我双方对恃时,如果我能在一瞬之时察知对手的动作意图,那么我方就可能制胜对手,这在武道中称为“先先之先”,即先于对手动作洞察其意图,先于其动作威力的发挥之前施展我的技巧,先于其手触我身而制敌。
如果只以对手动作外形的变化情景来决定自己应采取的行动方式,那必然步步受制于人。
因此,要时时有“末发先至”的心理准备,并通过训练提高眼的视觉洞察能力和大脑的敏捷反应能力。
对搏实战时,我方主动采取行动,先于敌方出击之前所进行的攻击动作,叫做“先”,即一般称之为“先发制人”。
3.后发而先从对手的攻击动作中,察知其心理动向,不使用先发制人的为“后先”。
敌方任何一拳一腿对我攻来,在其攻击方法到达自己之前的一瞬间,或回抽手脚之瞬间,都会有空门出现,我避开其拳脚锋力,利用其破绽而制胜,即为“后先”。
在训练中,无论是“先发制人”或“后发制人”,都应进行“先”的术理和“先”的气魄修养。
即使是“后先”的攻击,也应在精神上有“先”于对方的准备才行。
(二)取“先”的条件实战对搏制胜的要诀在于“先”。
以不迟于对方攻击的动作,取先而胜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眼神在搏击时,需扩大自己的视野范围,明察对方整个身体与动作的运动范围。
同时还需训练眼睛如何跟随动作。
2.姿势这是指攻防动作的准备姿势。
具备正确的准备姿势,是一切有效防守与攻击的基本环节。
3.步法在实战中,脚步能否正确移动,在活动中调节身体的位置,是十分重要的,这即是在移动中寻求“先机”。
通背拳迎敌实战篇
第一节通背拳技击精义一百单八字传统的通背拳著作中,有许多关于技击的精辟论述,它们是前辈们在千百年的实战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其中攻防108字,就是将在实战和训练中所会遇到的各种情况和击敌要素进行总结,提炼出来的实用理论。
由于过去前辈们对实战技术多偏重于言传身教,因此对攻防击敌108字的具体含义和用法记述不详。
笔者通过向一些老前辈请教和自己的研究,试对通背拳攻防击敌108字的含义及其作用作一粗略的释意,以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001.观002.察003.略004.策005.窥006.详007.视008.览009.引010.诱011.诓012.诈013.聚014.神015.惊016.吓017.抖018.搠019.摔020.炸021.抽022.撤023.转024.还025.摧026.搓027.拍028.踏029.搂030.爬031.缠032.掳033.穿034.攉035.崩036.挑037.刁038.孥039.锁040.扣041.劈042.擂043.击044.掉045.翻046.振047.挺048.裂049.弹050.钻051.挤052.按053.牵054.挂055.带056.领057.捧058.掩059.接060.擎061.滚062.沉063.揉064扌晃065冲066推067.搡068.送069.烘070.拥071.闯072.扑073.承074.支075.补076.靠077.翘078.撩079.点080.撞081.棚082扌匡083搬084拦085.圈086.揽087拘088.劫089.削090.摩091.拨092.掮093.进094.退095.激096.撤097.伸098.缩099.往100.来101.起102.落103.收104.放105.晓106.悟107.思108.慎1.观观——指用眼观察,亦作视。
细分,远视、上视谓之观;近视、下视则称临。
实战中要求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即要求从各个不同的方位、角度来观察对方的动作,判断其是进是退,或虚或实,尤其以观察对方的神情变化至关重要。
勇猛狡诈的通背中拳
勇猛狡诈的通背中拳作者:赵宝安来源:《少林与太极》2012年第10期如果说伸肩是五行通背拳之母,那么中拳就是五行通背拳之魂。
五行通背108总操法,在技击运动中可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中拳”,中拳即通背拳术三绝掌之一——追魂掌,又称钻掌、狮子抖铃手、激步劈山炮、四门连手炮、奇形化击炮,等等。
中拳暗冷急快,专攻对手心窝、裆部、咽喉、面部等中线上要害部位,简捷高效,而且进攻变化多端、诡异,故在五行通背拳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拳单操不仅是要练出表面上形体动作的千变万化,更关键的是要悟出中拳高深莫测的内涵。
拳谱云:万拳之法不离中,中门之路妙无穷。
此则一法包万象,五护八断藏其中。
应机专用中拳进,奇出巧入中拳攻。
敌击我上我击中,敌击我中我取中。
斯术要记中正奇,反正左右不离中。
妙中之法玄中奥,奇中求巧巧中奇。
一言难尽其中妙,恒心持久自然成。
又云:学会中和桩,相搏心不慌。
中者天下之正道,中者为万事之本。
五行通背拳中拳的一个“中”字,其内涵丰富,中间、中平、中央、中心、中正、不偏不倚,指引大方向。
中稳者左右劲力变化有根有据。
攻击中线是五行通背交手中的重要法则。
因为人体的几个重要部位及重心皆在中线上,有效地防护好人体中线——生命线,在技击散打中是至关重要的。
散手搏击时,对峙的双方都应遵守守中打中的原则,防护好自己的中线,占稳“中”心,伺机击破对方中线。
中拳——暗箭也(图1)。
其特点是探肩送背,放长击远,打出挤、滚、钻、冷、弹、快、脆、硬、偷袭的暗劲。
无影无形,出拳不见拳,劲力运行轨道是直出直入,三点一线(手尖、脚尖、鼻尖)。
大连当代五行通背拳家张云珊先生所传之晚期五行通背,追求守中打中的实用性,强调练中动(打)、动(打)中练、动(打)中变,升华了“先有练法、后有用法”的传统学练模式,重点强调了搏击实战中思想意念的集中和对“中拳”内涵的领悟。
“神气中正”(图2),是技击取胜的根本保证。
拳谱有“动手外忠内藏奸,对敌全仗心狠毒”之说,强调了内含的心计、智慧、杀机,从形体表面上看似松松散散、漫不经心,实际上全身神气中正饱满、含劲待发,早就做好了“守中打中”的思想准备。
中国名拳录:通背拳
中国名拳录:通背拳通背拳,又称通臂拳,是流传在我国北方的主要拳种之一。
因流传久远,各地的称谓也有所不同。
如“五行通背”、“六合通背”、“五猴通背”、“活叶通臂”、“劈挂通臂”、“少林通臂”、“两翼通臂”、“通背长拳”等不一而别,近人还传有“纵横通背”。
虽然名目有别,演练风格不尽相同,且能各证其词,但其拳理和历史渊源基本上是一致的,故应归为一家。
源流1.武田熙在1937年所著《通背拳术》一书中,称通背拳“古称通背门,后改为白猿门,通背猿门。
清真教人称此拳为行门、行拳或长拳”。
相传为战国时,白狼者所传。
后只传三友:一王道,二李义,三韩成。
但无证可考。
2.亦有人认为通背创自五代或宋时。
一说为韩通所创,依据是在一些拳谱中记载的古之十八位拳家中有“韩通通背为母”一句。
此外不得详考。
一说为陈搏老祖(字图南、亳州真源人,赐号希夷)所创,后历代相传,至清中叶,由鲁云清传齐太冒,许禹生在《国术理论》讲义中,对陈搏有略述:“宋时人,字图南,五代时隐居华山,宿处恒百余日不起,太宗时赐号希夷先生,创有'十二坐功’。
”但并未提及创拳。
3. 叨朝著名学者黄宗羲在《南雷集·空征南先生墓志铭》中有“佑神通臂最为高”语。
其后黄百家在《学箕初稿·王征南先生传》中又加说明“通臂,长泰也”。
由此而论,明代当有通臂拳流传于世。
4.唯据1931年修剑痴拳谱遗存的文字记载,清代中后叶,浙江人祁信在河北固安传授此拳,始称“祁家门”,后称“通背”。
其后祁信之子祁太昌在多年研习的基础上又有所改进和发展,从此有老派(祁信)、少派(太昌)之分,老祁、少祁之别。
老派动作古朴劲道,少派动作精巧,以柔为主。
此后名手辈出,遂使通背之名著称幽燕。
目前流传的通背拳也大体上分为二大支脉。
①祁信传陈庆,陈传王占春,王传张策。
吴图南所若《国术概论》中记载:“光绪初,有张策者,字秀林,直隶香河人也。
精通家拳术,为人慷慨好义,性谦和。
闻陈(陈庆)之名而往授业,未几陈卒。
[转载]通背螳螂拳探秘
[转载]通背螳螂拳探秘通背螳螂拳探秘李国强通背螳螂拳被武术爱好者所关注,观点纷呈。
本人积多年的学练经历所悟,在此作一些介绍,以企拳艺界探讨。
通背螳螂拳是我国兴起于明清之际的传统拳法之一。
目前,已掌握的史料可以追溯到前清时期,道光年间就已形成了其独到的风格特点。
通背螳螂拳是以螳螂拳为主导结合通背拳的特点而形成的独特拳种。
它模仿螳螂的劈、砍、抓、勾等打斗方法和通背猿猴臂背相通放长击远的身手灵性,借以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存习性,依附在人自身的生存本能上,巧妙地化为踢、打、摔、拿等招势,并以此为理论基础打造出特有的拳艺手段。
经先辈武人的历练,在历史的转辗中以其独创的步法和侧身打迎的肢体语言与敌对话。
受到历代武家的推崇和珍视,可惜传人甚少,传播面不大,目前濒临失传。
通背螳螂拳分为前七蹚后九蹚、九转十八跌以及达六蹚和翻车达四蹚。
现将本人所掌握的史料及三十多年学练心得就此拳的渊源、特点所进行的初步探讨公诸武坛,敬请方家指正,并就前七蹚的练法要领谈点个人体会,仅供参考。
一拳史简述螳螂拳原出于河南少林寺,为王郎所创。
据我老师所传《武经》一谱载,明末清初,河南少林寺修士王郎,秋季在树下乘凉,听到树上有虫争斗撕咬声,寻之,见有一螳螂与蝉相搏,后,蝉被螳螂所食。
王郎见此,颇感惊奇,并有所思,此两虫蝉虽粗莽力大,然螳螂动作有规、挥动伸缩巧妙、耳目灵通、步法敏捷、身法活泼、处处变通故能击败鸣蝉而取胜。
王老修士即仿效螳螂所用之方法,自己进行揣摩习练,遂成拳术。
王郎所创螳螂拳分为前七蹚、后九蹚、九转十八跌,并传于人世。
至前清道光时代有一辈武生叫闫介休的,在北京西山向道光皇帝还有其乳兄恩寿公传授螳螂拳。
拳谱记载,恩寿公当年出任洛领县县长,连任三任共十八年。
任间与沧县城东大白兔庄武举人杨俊普公交好。
俊普公家传长拳通背之功力又得恩寿公之螳螂拳术,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风格,老年在家传授多人。
其子杨进元及其族人,其余还有郭太兴、马大汉、周长春等皆俊普公之门人。
无极通背缠拳108势拳谱
无极通背缠拳108势拳谱无极通背缠拳108势拳谱第一排子:懒扎衣立势高强,丢下腿出步单阳,七星拳手脚相顾,探马势太祖高传,当头炮势冲人怕,中单鞭谁敢当先,跨虎势挪移发脚,拗步势手足和便,二起脚,寿桃势如牌抵进,抛架子当头按下,孤身炮,打一个翻花舞袖,拗拦肘。
第二排子:左右红拳,玉女穿梭倒骑龙,连珠炮打得猛将雄兵,手挥琵琶,猿猴看果谁敢偷,铁钾将军也要走,云手,高四平迎风脚跺子,小红拳打一个火焰攒心,斩手炮,打一个凤鸾藏肘。
第三排子:窝里炮,打一个井拦,直入势,庇身拳转身吊打,指裆势,剪镰提膝,二起脚,金鸡独立,朝阳起鼓,护心拳,专降快腿,拈肘势逼退英雄。
第四排子:喝一声小擒拿休走,拿鹰捉兔硬开弓,下扎势闪惊巧取,倒扎势谁人敢攻,朝阳手,便防腿,一条鞭打进不忙,悬脚势诱彼轻进,骑马势冲来敢挡,一霎步往里就踩,抹眉红盖世无双,下海擒龙。
第五排子:上山伏虎,野马分鬃,张飞擂鼓,燕翅势穿桩一腿,劈来脚,入步连心,雀地龙按下,朝天登立起,鸡子献胸,白鹤亮翅,黑虎拦路,胡僧托钵,燕子衔泥,二龙戏珠,赛过神枪,丘挒手,左扳右掌,鬼蹴脚扑前扫后。
第六排子:霸王举鼎,韩信埋伏,左山右山,前冲后冲,观音献掌,童子拜佛,翻身过海,回回指路,敬德跳涧,单鞭救主,青龙舞爪,饿马提铃。
第七排子:六封似闭,金刚捣碓,下四平,秦王拔剑,存孝打虎,钟馗伏剑,佛顶珠,反堂桩,望门攒,下压势,上一步封闭捉拿,推山二掌,罗汉降龙,右转红拳左跨马,左转红拳右跨马。
第八排子:左搭袖,右搭袖,回头搂膝拗步插一掌,转身三请客,按手红拳双架梁,单凤朝阳,回头高四平,金鸡晒膀,托天叉,左搭眉,右搭眉,天王降妖,上一步铁翻杆,下一步子胥拖鞭,苍龙摆尾。
第九排子:双拍掌仙人摘乳,回头一炮拗鸾肘,跺子二红,仙人捧盘,夜叉探海,刘海捕蟾,烈女捧金盒,智法送书,回头闪通背窝里炮,掩手红拳,回头五指转换,鬓边斜插两枝花,急回头双龙抹马,上一步智远看瓜,往前去狮子抱绣球,展手一脚踢煞,回头二换也不差,只转两拳护膝,当场按下满天星,谁敢与吾来比兵。
通背拳名家王耀庭
通背拳名家王耀庭转载通背拳,自清朝道光年间河北冀县祁信先师始传后,分为两派。
一派为祁信之门人,按原授所传,称为老祁派;一派为祁信之子祁太昌,在尽得父传的基础上,又形成独特风格的,称少祁派。
祁太昌传河北新城许天和,许天和传河北固安修剑痴。
修剑痴世称燕北大侠,为近代少祁派五行通背拳之集大成者。
修剑痴三十多岁时,因家道中落,云游四海,以教拳为生。
几经碾转后定居大连,教拳四十余载,门徒众多,桃李芬芳,蔚为一时之盛。
在他亲传的著名弟子中,先师耀庭公即为其中杰出的一位。
先师王荣彬,号耀庭,山东文登宋村镇草埠子村人(1907年10月19日——1976年4月12日)。
耀庭先生十四岁时在大连投师修剑痴学拳,二十四岁出师。
先后在大连寺儿沟和西岗设馆授徒。
先生曾师侍修老到湖南何键部任校级武术教官,并随侍修老游历南方数省,与诸多名手交流技艺。
先生文革中因受迫害,身心受创,1976年病逝,其女与弟子将它安葬在大连。
1932年,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在长沙教育会坪举行国术比赛,一时各路英雄云集长沙,盛况空前。
何键电邀修剑痴入湘为其主持赛事。
耀庭先生亦随师前往比赛。
正赛为对抗之擂台赛,项目为散打,长兵和短兵,均以三战两胜判胜负。
此时耀庭先生在修老门下受业十余年,苦熬苦煞,日日研究单操散手,并由修老亲自领手带打,深得通背之拳、刀、枪三绝之真传。
且正值盛年,正是艺高胆大,生龙活虎之时。
比赛中耀庭先生运用通背阴阳变化之道,五行生克之妙,变化三折九扣、五护八断之则,发挥进退趋避、奇出巧入之锐,以随机应变、迎机而破之决,力克群雄,进入优胜。
三湘七泽的豪杰对耀庭先生的穿掌中拳、摔拍中拳、补手中拳、劈山中拳、底漏中拳尤为激赏。
均有“万拳之法不如中,中门之路妙无穷”的赞叹。
赛后,何键礼聘修剑痴为少将武术教官,掌管湖南国术馆及长沙讲武堂武技训练事宜。
王耀庭等八位修老之徒被聘为校级武术教官。
此后,修老带领王耀庭等人游历南方数省,与众多名手切磋交流,有滇黔之武林枭雄为王师重创所败。
五行通背拳创始人
五行通背拳创始人五行通背前身——祁家门五行通背拳是由“祁家门”演化而来。
据有关资料中记载:祁信,浙江人氏,生卒不详,自幼聪明过人,臂力很大。
他从师学艺数十年,武艺非凡,技术超群。
因性格刚强,好打抱不平,经常惹事上身,终殴伤人命。
于清道光年间(约公元1821~1850年间),被迫避难于河北省固安县琉璃河尹府中。
一日,尹杜二家因各自利益发生矛盾,由口角升级为大动干戈,械斗愈演愈烈。
祁信闻讯后,手持长杆前去参战,遭到杜家众人围攻,祁信毫不胆怯,杆到人翻,横扫一片,如入无人之境,伤者无数。
杜家招架不住,大败退去,尹家大胜而归。
从此祁信名震方圆百里,被人们敬称为“杆子祁”,登门求学者四面八方而来,祁信遂开场授拳,广收弟子,称练“祁家门”。
祁信之子祁太昌自幼聪慧,从小随父习武,成年之后与众师兄交手均胜,已具备传艺能力。
祁信命子代其传艺,祁信病逝后,祁太昌又外出拜师学艺数年,艺业成功后,重返琉璃河授徒传艺,祁太昌晚年将通臂猿猴改为六合通臂,后来称为少祁派。
“祁家门”通背拳流传大体可分为两支:一、祁信——陈庆——王占春——张策;二、祁太昌——许天和——修剑痴。
张策、修剑痴都是近代通背大师,在原来基础上有所创新,把通背拳艺向前推进了一步。
通背拳传入辽宁省是在20世纪初,河北文安人吴振东、刘恩泉,固安人修剑痴首先在大连教习通背拳,后逐渐传播到辽宁省内外,今已广泛传播至北国大地。
目前在日本、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也有修的后人在传练。
五行通背创始人——修剑痴修剑痴,原名修建池,又名修明,字燕侬,后因仰慕道家张三丰之名全一,遂改名修全一,1943年修师六十寿诞之拳照的亲笔签名即为剑痴、修全一。
修剑痴,河北省固安县修辛庄人,生于1883年6月24日,自幼聪慧好学,崇文尚武,家道殷实,学文读过四书五经,学武既娴熟科举应试的马上功夫,又精通马下之拳脚枪棒。
正如修师在拳序中说,余自幼好奇,喜闻人谈游侠事,稍长习武,刀枪剑戟,无所不学,觉无异能乃毅然舍之,后遨游各省,遍访名家。
牛街白猿通背拳二十四式----张信斌
牛街白猿通背拳二十四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张信斌
序白猿通背拳在牛街地区传承一百五十年来,在数代先师注入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的修炼中,使这一宝贵的武术遗产得以完整地保留和传承下来,由于多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习,时至今日,由于历史的、宗教的、文化的、经济条件和个人资质等诸多原因,现今社会上流传的白猿通背拳均已残缺不全。乃至杂志和书刊中,包括北京市武协挖掘整理的武术拳械录,燕都武林录,及数家通背拳谱中所载的二十四式均不完整,在走访中发现,许多拳师毕生研习,志在求谱而不得,因终未学全二十四式而抱憾终身。笔者的恩师张贵增先生,自幼习练白猿通背二十四式,六十年来孜孜以求,遍访明家,访学于牛街第三代所有通背拳师,包括李振东、王启成、王永凤、王玉昆、冯玉山、马寿延、马世财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於将白猿通背二十四式学全,使之恢复其历史原有风貌。笔者有幸,得遇真传,将二十四式练法,用法,变法,及内功心法等诸般妙法,尽数悉知。并按家师所嘱,同研于武林同道,余未敢藏私,今将白猿通背拳二十四式公诸於世,若能对同门友好,略有裨益,乃余之愿也。白猿通背二十四式双手托天摔单鞭,进步撩阴冲天拳,紫燕抄水上下翻,错步颠肘用掌拦。闪步掼耳单鞭式,进步靠身十字弹,前行车走连珠炮,磨身摔捶左右扇。迎面照镜连环掌,抓肘进步捋铁鞭。沾衣抹袖猴上树,狸猫扑鼠左右窜。翻身卦捶劈面打,五鬼探头遮蔽难。吊捶式怀中抱月,绕步掌吊打相连。进步盘肘退步掌,蹚栽腿崩打连环。双插花海底栽花,内藏踢裆腿半边。转身炮似去不去,仙人指路是仙传,插花式魁星点斗,反背捶归本还源。白猿通背拳套路说明白猿通背拳二十四式为二十四句七言诗,每句可分为两式,如:双手托天摔单鞭,可分为托天式和单鞭式。进步撩阴冲天拳,可分为撩阴捶和冲天炮。出式:上左步跟右步,并步同时,双手在胸前合拢,左掌压右拳,向左摆头目光向左前方平视,两臂撑圆。如图1。第一式:双手托天摔单鞭接出式,双手交叉,右拳左掌,掌心向内,由胸前上穿,目光上领,双掌至头部时双手内旋上托,拳心朝上,拳掌相叠,如图2,接上式;右步向右横移,落步时重心下沈成马步,同时,双拳自两侧劈下,拳心朝上,目光右领,如图3。第二式:进步撩阴冲天拳接上式,目光左领同时,重心右移,双拳回收,以身带手,左拳在身前顺时针转环向左撩出,同时上左步,成左矮桩步,拳心朝下,如图4,接上式;上右步,右拳自下向上成弧形冲出,拳心向内如图5。第三式:紫燕抄水上下翻接上式,上左步同时,左拳自身前挂轮劈出,拳眼朝上,上右步右拳劈砸,拳眼朝上,重心下沈成右矮桩步,如图6,上式不停,以身带手,左拳由下向上反臂撩崩后,右拳由下向上反臂撩崩,同时身形上涨,成右桩步,拳眼朝下,上式不停,右拳向下翻滚变掌回搂,同时左拳变掌打出后,右掌变尖拳打出同时左腿蹚出,此式不停;右尖拳变圆拳反臂向上崩出拳眼朝下,同时右腿弹出,如图7,右步落地时成右虚步,同时右拳向下滚砸,拳眼朝上。第四式:错步颠肘用掌拦接上式,左步向左横跨一步,重心左移同时,向左旋转,上右步成右虚步,同时身体右旋,以身带肘,右拳向下颠砸。如图8,借反弹之力,拳心向前上方冲出,同时前步带后步,由虚步变桩步。右拳变掌向下回捋,借回捋之力,上左步左掌上撑后向下转圜搂裹,右掌前冲成拗步推山。如图9,第五式:闪步贯耳单鞭式接上式,上右步,双掌交叉自胸前向下,从两侧回带,同时以前步带后步,右脚掌为轴左旋35度,落左步同时,右拳左掌由两侧成弧形向前上方贯出,以右手圆拳拳眼,击左掌掌心。如图10,接上式,向前跨右步,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同时以身带臂,由身前转圜向前反臂抡砸,拳心朝上。如图11第六式:进步靠山十字弹接上式,右拳翻手为爪,向右旋转叼捋,同时上左步,立肘圈靠,重心下沈,成马步,如图12。接上式,身体左旋右尖拳从左肘上打出,拳心朝下,此式不停,右腿弹出同时,双手变圆拳由内向外翻砸崩打,左拳低右拳高,成抱门式,如图13。第七式:前行车走连珠炮接上式,左手由内向外横斩,掌心向下,落右步打出右中拳,拳心朝下,右步向前进半步,前步带后步成擦拉步,同时左掌向前下方做弧形压打,同时右尖拳向前上方打出,落步后左掌由下向上成弧形挑打,右尖拳打出同时,重心下沈,成矮四六桩步。如图14,接上式,重心前移,略涨身形,左右换肩,先左后右连续打出四拳。如图15。第八式:磨身摔捶左右扇接上式,左回身转步,以身带掌左旋横削270度,掌心朝下,右拳跟左掌,在身体左侧相合,右拳砸左掌,同时随右步成左虚步。如图16,接上式,右转90度,拳掌相合,向前推出,上右步为挂步,右拳在身前画圆向外挂劈,此式不停,上左步劈左拳成左虚步,右转变马步双拳相抱,双拳向两侧横向崩出,拳与肩平,拳眼朝上。如图17。接上式,卦左步卦劈左拳后上右步劈右拳,成右虚步,变马步双拳相抱后,双拳向两侧横崩,拳眼朝上。第九式:迎面照镜连环掌接上式,重心左移同时,左掌在面前逆时针画圆左捋,掌心朝前,体左转同时重心下降,右掌背摔于左掌心,两掌相叠于头左方,成丁虚步,如图18,上右步,右掌反摔,跳左步提右膝左掌探背抡拍,向前踏右步同时,右掌踏出掌心朝前,成矮桩步。如图19。第十式:抓肘进步捋铁鞭接上式,跳右步右旋体,右掌变圆拳,反背砸出拳心朝上,同时上左镰刀步,左掌与右拳成十字相叠,掌心朝上,如图20,接上式,右拳翻手为抓,体左旋以身带掌,左掌内翻,向外横削,成桩步,此式不停,左掌向下回捋,上右步推右掌成右弓步,如图21。第十一式:沾衣抹袖猴上树接上式,右掌连左掌在面前立圆卦劈后,提左膝上步蹬踩,同时弓背探肩,以肘带臂右掌抓拍。如图22,此式不停,右掌不回,左掌抓出后,双掌向下回刨,同时提右膝腾空上撞,膝掌相合后,落左步。如图23,右步落地时重心前移,双掌推出。第十二式:狸猫扑鼠左右窜接上式,上右步以身带肘,右掌左掌顺序刨出,掌心相对,同时体略右旋,上左步落步后,体略左旋双掌推出。如图24,接上式,跳左步体左旋,以身带左掌,向左成弧形向下搂捋,手形变钩指尖向下,成左虚步,此式不停,重心前移成桩步,右掌横削,掌心向下。如图25。此式不停,右掌变削为钩,同时跳步右转,右钩横捋,上左步成左虚步,重心向左步前移成左桩步,左掌横削,掌心向下。第十三式:翻身卦捶劈面打接上式,右旋摆头,重心下沈左移,成四六矮桩步,右步垫半步,以前步带后步,向前擦拉同时,以身带手,右拳反背摔砸,如图26,此式不停,右拳翻手为钩,搂捋而下,左掌连续劈下,同时上左步,右掌劈面拍出,同时左掌变抓撩阴而出。如图27。第十四式:五鬼探头遮蔽难接上式,上右步,右拳立轮抡卦,先砸后捋,左掌踏出,左掌回捋同时,右尖拳打出,同时踢出左腿,左腿落回同时,打出左掌连右尖拳,如图28,接上式,卦右步体右旋,以身带手,横崩右拳,拳心向内,崩出后翻手变抓,向下叼捋,体向右转不停,同时上左步背右步,转体360度,左圆拳随转体向右抡摆,拳眼向内。如图29。第十五式:吊捶式怀中抱月接上式,向左横跨上左步,左掌由外向内横捧,掌心向右,右尖拳以腰带手,向前下做弧形栽打,成左丁虚步。如图30,接上式,上右步跟左步,同时左掌成立轮卦搂,右拳变掌,成弧形卦推,掌心向左,如图31。第十六式:绕步掌吊打相连接上式,右掌下斩,重心前移至右腿,提左腿,落步时腿劲回切,同时左掌打出,掌心朝前,成左桩步,如图32,接上式,跳左步同时,左手向下搂斩,左步落地后,上右步重心前移成右弓步,打出右尖拳,拳眼朝上,如图33。第十七式:进步盘肘退步掌接上式,背左步,体左传90度,降低重心,同时左掌顶右拳,右肘侧向顶出,如图34,接上式,左步回撤身体右转90度,同时右拳随转体由内向外成立轮卦砸,砸出后翻手变钩回搂,落左步同时,打出左掌,如图35。第十八式:蹚栽腿崩打连环接上式,打出右尖拳,拳心朝下,同时踢出左腿,如图36,接上式,左步下踩同时,双拳由内向外螺旋崩打,右高左低,拳眼相对,此式不停,以两脚掌为轴向后转身,左式变右式,双拳崩出,左高右低,拳眼相对,如图37。第十九式:双插花海底栽花接上式,跳左步上右步,同时双掌交叉打出,掌心向下,如图38,接上式,落步后重心下降成四六蹲步,右掌向右下劈砸,如图39,此式不停,身体右转,以身带腿,左腿向右横抽同时,左拳由内向外横崩,第二十式:内藏踢裆腿半边接上式,背左步左旋体,左手外钩,右步钩踢,如图40,接上式,落右步,右拳卦劈接左拳劈砸,重心移至右腿,起左腿横身跺出,右转落步,右腿向后撩出,如图41。第二十一式:转身炮似去不去接上式,右撩腿落地时,身体右转翻身180度,同时右拳卦劈连左拳劈砸后,重心落右腿,踢出左尖腿,如图42,接上式,落左步蹚右腿,左拳由下向上崩出,拳心朝下,如图43。第二十二式:仙人指路是仙传接上式,左步横跨,同时左掌由外向内弧形圈斩掌心朝上,上右步右掌反背摔出后翻手为抓回搂,同时左掌变指点出,如图44,接上式,上右步同时以右脚掌为轴左旋35度,右掌由外向内弧形圈斩同时,左掌反背摔出后翻掌变抓回捋同时,右手大指食指伸直余指握拳打出,如图45。第二十三式:插花式魁星点斗接上式,跳步上右步,同时右拳由内向外向上崩出,上左镰刀步踢搓,左拳由内向外向前卦崩,拳眼朝上,如图46,接上式,左小臂由外向内向下压裹,同时右拳向上撕挣至头右侧,右膝提起,踏右步同时,以身带肘,右肘与左掌相擦,尖拳砸点,如图47。第二十四式:反背捶归本还源接上式,以右脚掌为轴,左转180度同时,双掌向内,由胸前向下回捋,双手由两侧向前上方弧形打出,右拳背与左掌相合,如图48,接上式,右拳反臂向上撩崩,拳眼朝下,同时右腿弹出,如图49,落右步右拳翻转向下劈砸,成右虚步。收式:接上式,体左转90度,同时退左步抖手,并步压掌。
通背拳史(二)
通背拳史(二)一、通背原始母拳1884年山东武术名家张开元来大连,在庄河设馆传授通背原始母拳。
张开元师傅精通猴拳、鹰爪拳和通背拳,由于年代较远,其习武的经历已无从查考。
据《庄河县志》记载,张开元师傅在庄河八年的教拳生涯中,最先传授的是通背拳,1889年后开始传授猴拳和鹰爪拳。
张开元传授的通背拳是通背拳的原始母拳,该拳是中国有文献记载最古老的通背拳,正如前边我们所介绍的,明朝抗倭将领戚继光为抵御日寇入侵,邀请武当道人张松溪等武术家,帮助训练戚家军,当时共有少林、武当,以及各门派共16个拳种,形成了戚家拳,后来由戚继光加以融合,编写了著名的武学经典《纪效新书》。
张松溪所传的“六路”和“十段锦”,一直传到清朝初年。
张松溪传叶继养,叶继养传单思南,单思南传王征南,王征楠传黄百家,黄百家为了使六路和十段锦流传下来,著《内家拳法》详细记录了六路和十段锦的练法、特点及歌诀。
但是,自黄百家之后,文献再没有关于六路和十段锦的流传情况,因此大多数武术史家均认为:“除了单思南传了二代到黄百家外,其余均未见传人,故无法了解单思南师兄弟传下的内容,单思南这支到了黄百家已绝种。
”(见颜紫元《怀庆府通背——天下武艺总源》)李昌、张云龙在《精武》2009年第四期撰文说:“从黄百家之后,此门功夫又潜无踪迹,三百年来未尝一闻。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六路和十段锦这一通背母拳,并没有在黄百家之后绝种,我们在进行大连市武术挖掘整理工作中,在调查收集资料时发现,在距黄百家二百多年后的1884年,山东拳师张开元师傅把通背原始母拳传到了大连庄河。
《庄河县志》记载了当年张开元教拳时,传给弟子们的原始通背母拳35字歌诀:“斫削斜磕靠,掠逼抹芟敲,摇摆撒镰嚣,兜搭剪分挑,绾冲钩勒跃,兑换括起倒,压发插删钩”。
这与二百年前黄百家在《内家拳谱》中所记载“六路”和“十段锦”的三十五种手法完全相同,一字不差。
在那个年代如果不是黄百家再传弟子的亲传,这35字歌诀是不会在庄河地方文献中出现的。
我所接触到的几支合一通背拳-合一通背拳
我所接触到的几支合一通背拳合一通背拳我所接触到的几支合一通背拳合一通背拳发源于天津市静海县独流镇的合一通背拳,以其科学系统的技击训练体系和出色的技击效果而成就了刘玉春、刘景云、任鹤山、郭长生、曹晏海等这些当初曾叱咤武坛的技击高手,令后人神往不已。
近年来,合一通背拳在静海、沧州、上海等地的传人学子也纷纷著文介绍此门“藏在深闺无人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奇拳学,令读者们大快朵颐。
笔者不才,幼嗜武技,转益多师,兼涉弹腿、劈挂、八极、翻子、戳脚、太极、形意、八卦多门,孜孜汲汲于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各家拳法,兼而习之”与近代武术大家马凤图先生“综括十门之艺”的融通兼备理念而醉心于各家拳法内中共性的研究探索,倏忽二十余载匆匆而过。
“逝者如斯夫”,二十多年来,为了自己痴迷至深的传统武术,我付出了太多太多!每当忆起从孩童时期到而立之年这二十来年的艰辛武术跋涉路,心下怆然,感慨万端,颇有不堪回首之感。
但能略慰吾心的是,经过二十来年的不懈探索与研练,我终于脱离了一家一派与一拳一脚的束缚,浅薄地认识到我国传统武术各大门派之间的共性与联系,大有“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欣喜感。
虽然有人指责我所练太杂而无一精深,甚至骂我是个“杂货篓子”,但我自己深深明白“由博返约”、“一以贯之”的道理。
古人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灵,得其一而万事毕也。
”于拳术一道,我已不再迷惑,不再执着。
佛门要求破除法执、我执。
我自知慧根浅薄而凡事总不能完全看破、放下,但我尚可勉强去除嗔恨心与分别心(世俗武人之嗔恨心、分别心尤重),以淡定平和的心态与万法一如的眼光去看待中国武术的各门各派。
合一通背拳是我接触到的极为优秀的传统拳种,比之一般拳术,它的确是高明得不可以道理去评说,但它也绝非天下第一的拳术,它也有它的不足与缺点。
我们必须要公正公平、平和无私地看待这个问题。
因为,世间本无十全十美的事物。
下面,仅就多年来我所接触到的几支合一通背拳的特色展开一点浅薄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