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民币“外升内贬”看我国货币政策
人民币外升内贬的成因_影响及对策
2007年第12期宏观经济研究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12007.22007.32007.42007.52007.62007.72007.82007.1—8消费价格指数(%)(CPI)1.23.91.81.52.22.73.33.03.44.45.66.53.9名义汇率8.27678.27658.07027.80877.77767.74097.73427.70557.65067.61557.57377.5607升值率(比上年或月)0.0070.0022.493.240.400.470.090.370.710.460.550.173.18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表12003年以来人民币对内对外价格的变动情况注:由于人民币汇率篮子中美元的权重最大,所以本文用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代表人民币对外的升值状况。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1—6经常账户差额174.05354.22458.75686.591608.182498.66其中:贸易账户差额340.17441.67446.52589.821341.892177.461127.39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347.75322.91527.261106.60629.64100.37外汇储备额(期末)2121.652864.074032.516099.328188.7210663.2513326.25表22001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差额及外汇储备额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和国家海关总署网站人民币外升内贬的成因、影响及对策史焕平人民币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一直处在对外升值的通道中,同时国内的通货膨胀较为温和。
但进入今年以来,人民币继续保持了较强的升值趋势,而国内的通货膨胀率却不断攀升,形成了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态势,这种现象与经典的经济学原理相悖。
为此,本文对人民币外升内贬的成因和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原因及政策建议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原因及政策建议摘要:当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时,我国迅速出台了4万亿的投资刺激计划,其中大约15000亿人民币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公路,交通,铁路,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拉动了国内对原材料的需求,虽然暂时稳定了经济发展,但是却带来了高通胀,同时由于国内的其他原因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加剧了通胀,人民币对内贬值明显。
与此同时,我国长期的贸易顺差使得人民币在国际市场升值。
这些都对国内消费,对外贸易,以及投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政府应制定政策适当缓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双顺差房地产本文先通过理论和数据对影响国内通货膨胀和国际市场上人民币升值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应对这一现象的政策建议。
一、国内通货膨胀带来的人民币贬值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给大于实际需求而带来的货币贬值从而导致一段时间内大多数商品劳务价格持续上涨。
我国从2010年1月18日到2011年6月20日连续12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意在回笼市场上流动资金,控制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缓解通胀,但是cpi却达到达到自2008年8月以来的新高。
我国出现高通胀(即人民币在国内市场贬值)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投资过热,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胀压力增大。
我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出台了4万亿等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后,固定投资的高速增长和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使得我国大部分地区和产业出现经济过热,资源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虽然政府已经从2010年到2011年连续12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但是银行利率的提高始终赶不上通货膨胀增加的速度,使得更多的人更愿意投资消费而不愿意储蓄,国际热钱涌入投资国内楼市。
虽然政府已经从2009年开始在房地产行业进行调控,而在2010和2011年各地又出台了更加严厉的政策,包括在北京出台的限购政策和在重庆,上海两地试点房地产税改革。
但是市场上货币流通量过多,政策效应滞后,这样的投资直接导致了巨大资源浪费,同时又加剧了通货膨胀。
人民币“内贬外升”的原因与机制研究
人民币“内贬外升”的原因与机制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融合,货币价值的变化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人民币在内部和外部市场出现了“内贬外升”的奇特现象,即在国内市场上人民币购买力下降,而在国际市场上人民币升值。
这一现象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人民币“内贬外升”的原因与机制,以期对理解货币价值的变化规律、预测未来汇率走势以及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章首先将对人民币“内贬外升”现象进行简要描述,明确研究的核心问题。
接着,从国内外经济环境、货币政策、市场供求关系等多方面出发,深入探讨导致人民币“内贬外升”的内在原因。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分析这一现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包括对内贸易、对外贸易、资本流动等方面。
文章将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货币价值变化规律的理解,也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通过对人民币“内贬外升”现象的研究,我们还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在货币价值管理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人民币“内贬外升”现象的描述与分析近年来,人民币出现了“内贬外升”的奇特现象,即在国内市场上购买力下降,而在国际市场上价值上升。
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探讨。
为了全面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与分析。
我们来看人民币在国内市场的贬值情况。
这主要表现在物价上涨和购买力下降两个方面。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增大,导致物价普遍上涨。
同时,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人民币在国内市场的购买力相对下降,人们需要用更多的货币来购买同样数量的商品和服务。
然而,在国际市场上,人民币却表现出了升值的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国际收支的改善。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规模逐渐扩大,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信心不断增强。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原因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原因人民币升值压力最初起源于国际社会,但国内经济基本面、汇率制度、经济政策也构成了升值压力的重要来源。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形成了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美元兑人民币的价格自公告发布之时起调整为8.11元/美元,人民币升值了2%。
这一标志性的事件,拉开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的序幕,并大有越演越烈之势。
截至2008年3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为7.0752元/美元。
二、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人民币升值这一现象是多个因素、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产物。
其中,内因是关键和根本,而外因则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简言之,人民币升值是历史的必然,而非偶然。
总说1、内因(1)国际收支顺差。
双顺差是人民币升值的重要源头。
若一国收入大于支出,即国际收支出现顺差,这意味着该国外汇市场上汇供给大于需求,因此外币将贬值,而本币必将升值。
我国近年来持续出现双顺差现象,就2007年上半年而言,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格局。
其中,经常项目顺差1,62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2亿美元,增长132%。
因此,人民币在下半年,甚至明年继续出现升值预期就不为奇了。
简言之,双顺差是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根本所在。
(2)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过多表明:在外汇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同样会引起外币贬值以及本币升值。
我国2006年2月外汇储备高达8,751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的国家。
外汇储备反映了一国国际支付能力和外债偿还能力,具备充足的外汇储备是保持一个国家经济稳定的重要指标。
然而,由于机会成本的存在,所以并非越多越好,太多的外汇储备反而会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
2、外因。
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持续施压成为人民币升值的外因。
根据马歇尔-勒纳条件,只要满足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进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大于1,那么本币贬值就能改善贸易收支。
人民币的外升内贬 说到宏观经济
人民币的外升内贬人民币的外升内贬说到宏观经济,就绕不开通货膨胀。
比如最近很多人热议人民币的对内贬值,说的就是通货膨胀,或者叫物价上涨。
其实老百姓最听得懂的名词是物价上涨,但是媒体经济学家就喜欢说老百姓不太听得懂的,这样绕几下,一般人就找不着北了,所以现在叫“人民币的对内贬值”。
物价对老百姓来讲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有人说十年前去超市买一种同样的大米,才1元一斤,现在涨到了3元一斤。
这就是说,在过去十年间,大米的价格上涨了200%。
换成时髦的,但不太听得懂的说法,就是现在的人民币对内贬值了66.7%。
那么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在过去的十年间就因为这大米价格的上涨而困顿不堪了呢?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为什么呢?一般价格水平和相对价格水平首先,我们会发现,尽管大米的价格上涨了200%,但是手机电脑的价格可能跌了90%都不止。
这一类的商品还有很多,比如以电视空调为代表的家电,以家具汽车为代表的大件商品,以公共汽车火车飞机为代表的交通服务,他们的价格几乎都经历了一个下降的过程。
就算不考虑现在手机电脑汽车的性能远远超过过去的水平,就是绝对价格而言,还是在下降。
我记得我刚工作那会儿,我的同事发了年终奖,去商场买了一个29英寸的电视机,要一万元,一个人还扛不动,叫我帮忙去搬,两个人累的气喘吁吁。
所以,拿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来衡量我们面对的整体价格水平,是不合理的。
这时经济学家不得不提出一个大家不是很明白的抽象概念:一般价格水平。
我们可以把它想象为所有商品价格的平均水平。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把任何一个具体的商品价格,拆解成两个组成部分:一般价格水平和相对价格水平。
当然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真实生活中水果摊上的价格不可能标明:苹果10元一斤(其中一般价格4元,相对价格6元)。
但是为了方便思考,我们可以这样去想象。
现在如果我们观察到一个商品价格上升了,比如上面举的例子:过去十年间大米的价格上升了200%,我们可以找到两个可能的原因:其一是因为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也就是说,可能是水涨船高,各种各样的商品价格都上升了,那么大米的价格也上升了,这个其实就是我们说的通货膨胀。
我国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及其原因
浅析我国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及其原因摘要: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从2004年的8.2764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不断升值至2011年8月的6.387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且升值态势不减。
同时,国内物价水平明显上涨,消费物价指数不断攀升,让居民倍感压力。
本文主要对人民币出现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这种现象进行分析,并简述其原因。
关键词: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一、人民币的“外升内贬”现象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日益突出,人民币汇率问题也越来越吸引全世界的注意。
自2005年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的趋势。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
2007年7月3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升至7.5951,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接近6.35%。
人民币对外持续不断升值,且升值态势不减。
而对于国内的物价水平,人们却明显感受到物价持续上涨的压力。
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不断攀升,人民币对内贬值的问题也成为百姓日益关注的话题。
从2000年至2010年,贸易顺差由241亿美元增至1831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从8.2781降至6.6227。
2010年的消费物价指数为3.3%,而2000年的消费物价指数为0.4%。
由此可以看出,人民币“外升内贬”的怪现象十分明显。
为何人民币会有如此现象,下面本文将阐述其产生原因。
二、人民币对外升值原因(一)外因1.国际收支失衡我国目前的国际收支处于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
由于国际收支是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国际收支失衡势必会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变动。
国际收支顺差表示出口大于进口,且由于我国出口量庞大,使得人民币在国外市场上供小于求,因此,人民币对外不断升值。
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分析及人民币汇率走势预判
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分析及人民币汇率走势预判2005年7月起,为提高汇率的市场化水平,我国开始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此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处于整体上的升值状态。
与此同时,自2007年起近一年多时间,我国国内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逐月攀升,人民币“外升内贬”的走势日益明显。
本文在剖析2005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人民币“外升内贬”根源的基础上,对未来人民币汇率可能的走势做出预判。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外升内贬” 金融危机走势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的形成人民币”外升内贬”简单来讲就是人民币汇率的持续上升和国内通货膨胀背景下对内购买力的持续下降。
本文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作为人民币对外价值的代表,用物价总水平来界定其对内价值,其中,物价总水平通常用CPI来表示。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保持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使得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上升,从而形成了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经济基础。
特别是在2005年8月至2008年5月,人民币在升值的外在压力下,其对美元月平均增速高达0.46%。
与此同时,国内CPI单月环比增速从1.3%上升至7.7%,超过了5%的临界值。
根据这两个统计数据可以判断,自2007年8月起,人民币就形成了“外升内贬”的走势,而这恰好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时点大致吻合(见图1)。
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的原因剖析(一)引发人民币内外购买力偏离的直接原因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自2005年7月之后的两年里,人民币在保持对美元升值的同时,国内始终保持着温和的通货膨胀。
而2007年7月以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速度明显加快,而且CPI增速也从7月末的5.6%飙升至2008年2月的8.7%。
可见,2007年夏天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的升值和国内通胀水平的高起,是人民币内外购买力发生明显偏离的催化剂。
次贷危机演变成的金融危机造成美元大幅贬值,加快了人民币升值的步伐。
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及对策【摘要】本文首先用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和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作为人民币对外价值和对内价值的指标分析人民币币值的现状,进而阐述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现象对外贸业、实体经济和宏观调控带来的影响,最后指出,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升产业结构以及坚持稳定的宏观调控思路才能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实体经济近期我国又面临美国的“汇率操纵国”的指控,物价指数也不断攀升到新的高度,所以汇率问题和物价问题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难题。
本文试图先用数据分析目前人民币币值的现状,然后重点分析这一现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最后为我国更好的治理两大难题提供有效地建议。
一、人民币币值的现状分析人民币币值到底是一个什么现状,这是本文研究的根本。
本文将2009-2011年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每月期间价)和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与上年同比)作为人民币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的外在表现来分析近年来我国人民币升值的变化趋势。
(一)人民币对外价值不断升值2009年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而在2010年7月后,人民币对外币值不断攀升,从681.77变为649.75,人民币升值幅度达到近5%。
在此背景下,美国仍然不断推出人民币汇率法案,造成人民币将会继续升值的预期。
(二)人民币对内价值不断贬值2009年以来,除在2009年中期稍有回落以外,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保持上升态势,在个别月份甚至超过6%,说明人民币对内不断贬值仍然是国内的形势,治理通货膨胀问题仍然是目前的一大难题。
(三)人民币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的异向波动按照传统的购买力平价理论,人民币的对外价值取决于人民币的对内价值,也就是二者的价值表现出同向的特点。
而从上述数据表现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存在着人民币对内价值不断贬值而对外价值不断升值的局面,和传统的购买力平价理论相违背。
这一现象可能和影响汇率及物价水平的其他因素有关,但这一现象的存在本身将会对我国经济造成极大的伤害。
由人民币“外升内贬”看我国货币政策
由人民币“外升内贬”看我国货币政策提要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一直处在对外升值的通道中,同时国内的通货膨胀较为温和。
但进入2007年以来,人民币继续保持了较强的升值趋势,而国内的通货膨胀率却不断攀升,形成了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态势,这种现象与经典的经济学原理相悖。
央行多次上调存贷款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进行控制,却效果不佳。
本文通过对我国利率、汇率联动性研究,剖析我国货币政策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升内贬;CPI;联动性;Granger检验一、人民币外升内贬的趋势2005年7月我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改革。
此后,人民币一直处在升值通道之中。
国内物价水平在1998~2002年出现通货紧缩后,较为稳定,除2004年由于新一轮经济增长,国内消费价格指数(CPI)全年达到3.9%外,其余年份的CPI均保持在2%以内。
但进入2007年后,国内的物价逐月攀升,至2008年2月CPI达到了8.7%,成为近11年以来的单月最高通货膨胀率,而且人民币实际利率呈现负利率趋势,出现了明显的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现象。
为了控制高涨的CPI,央行采取从紧型货币政策,先后6次上调存贷款利率,1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人民币汇率稳步高涨,然而国内CPI指数一路高涨,货币政策的执行似乎陷入“流动性陷阱”。
本文通过对利率与汇率联动性分析,剖析我国货币政策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建议,实现利率和汇率的良性互动,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二、利率与汇率联动机制原理分析利率是本币资金的价格,汇率是以本币表示的外币价格,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
利率和汇率也是衡量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和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
诸多学者研究表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率和汇率是相互影响、相互传导、相互制约的,对经济的内外均衡起着重要影响。
(一)利率变动对汇率的传导途径。
利率政策对汇率的传导途径主要是通过国际收支中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的平衡状况来实现。
人民币外升内贬的通俗理解
人民币外升内贬的通俗理解人民币外升内贬是指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汇率值在上升,而在国内市场的购买力却在下降。
通俗地理解,可以将其比喻为一个人在国外旅行时,手中的外币购买力增强,但回到国内后,用同样的外币购买物品的能力却减弱了。
造成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国际投资者对国内经济的看法会对人民币的汇率产生影响。
如果国内经济增长放缓,投资者可能会将资金转移到其他国家,导致人民币供应减少,汇率上升。
同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担忧也会导致人民币外升。
其次,贸易顺差也会影响人民币的汇率。
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强劲,导致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供应增加,进而导致人民币汇率上升。
最后,货币政策的调整也是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原因之一。
如果中国央行采取紧缩政策,例如提高利率或加强货币管控,会吸引更多的热钱流入,导致人民币供应增加,从而造成汇率上升。
人民币外升内贬对国内经济有一定影响。
首先,汇率上升会导致国内进口商品变得更加昂贵,从而增加了国内居民的购买成本。
这可能会导致物价上涨,减少居民的消费能力。
其次,汇率的变动可能会对出口行业产生冲击。
由于人民币升值,出口商品的价格上涨,降低了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影响了出口企业的盈利能力。
为了应对人民币外升内贬的挑战,中国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可以加强对外汇市场的监管,避免过度波动。
其次,可以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控制人民币供应量,从而影响汇率的走势。
此外,还可以通过提高国内经济的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开放,减少对外需求的依赖,从而减轻人民币外升内贬对国内经济的不利影响。
总之,人民币外升内贬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涉及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了解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原因和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国际汇率机制和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人民币的“外升内贬”
光阴荏苒,转眼间距离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有七年之遥。
2005年6月至2012年5月,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由8.28上升至6.31,升值幅度达到31%。
同期内,国际清算银行计算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由86.5上升至106.1,升值幅度达到23%。
然而,就在人民币对外升值之时,中国国内却出现了两轮比较显著的通货膨胀。
2008年2月与2011年7月,CPI同比增速分别达到8.7%与6.5%的高点。
为什么在过去七年间,人民币的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会同时并存呢?笔者将从以下三个视角来加以解释。
购买力平价视角人们之所以会认为人民币的“外升内贬”是一个奇怪现象,其逻辑大致是,一种坚挺的货币应该同时在国内与国外保持强劲的购买力,即“外升内升”,反之亦然。
上述逻辑事实上与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暗合。
该理论指出,两个国家相比,通货膨胀率较高国家的货币应该贬值,因为较高的通货膨胀率降低了该国货币相对于另一国货币的国际购买力。
不过,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在初始条件下,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应满足购买力平价汇率水平。
这就意味着,相对购买力评价理论不能直接用于分析当前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尽管过去七年内中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高于美国,但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却升值了31%。
原因在于,当前人民币对美元的市场汇率可能依然显著低于人民币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汇率。
尽管关于人民币对美元购买力平价汇率的估算存在较大争议,但很多研究认为当前该汇率水平大致在5.0左右。
中国通胀率持续高于美国,的确会导致人民币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汇率不断贬值(已经由1994年的3.0贬值到目前的5.0)。
但由于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的市场汇率依然显著低于其购买力平价汇率,且市场汇率有向购买力平价汇率回归的中长期趋势,因此人民币的“外升内贬”就同时出现了。
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的升值,以及人民币对美元购买力平价汇率的贬值,将会导致上述两种汇率的差距不断缩小。
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原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创新高,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倾向持续增大;另一方面,人 民币在国内按购买力计算的对内价值趋于下降,表现为国 内资产价格大幅上升、消费品价格指数 (P )一路上扬, CI
而且,在人民币对外升值 的预期大于实际升值幅度的情况 下,人民币还面临进一步对 内贬值的压力。可见 ,人民币 对外升值和对 内贬值的并存 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货币现象 。 因此,在新形势下探讨这种货币现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就
[ 关键词] 人民币 升值 贬值 消费品价格指数 (P ) C I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币对外升值,对
内贬值的状况将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一方面,外汇储备屡
速度 超 过 2% 2 0 年外 贸顺 差 17 . 亿美 元 。当一个 国 8 。 06 74 7
家外汇市场出现巨额持续的顺差,就意味着外汇的供给大
流动性充裕和货币信贷投放过快,从而出现资产泡沫,进
一
步推动了人民币的对 内贬值 。
4. 劳动合 同法 的颁 布导致 劳动 力成 本上 升 新
由于我国外汇储备中的绝大部分是美元资产,因此人 民币的大幅升值 与美元的人幅贬值就将使国家的外汇储备 损失巨大 。有专家测算,今年以来因人民币升值所造成的 外汇储备损失就相当于每个月损失四艘航空母舰,这种局
5 %,而 以美元为代表 的全球基 础货 币的增长率则高达
1% 2 % 0 ~ 5 ,世界主要国家的货币普遍对美元相对升值 。美
、
人 民币对外升值的原因
元在世界范围内贬值造成世界各 国货币的相对升值 。
二 、人 民币对 内贬 值 的原 因
我们 目前习惯上说的人民币升值, 是指人民币汇率对 美元的升值,笔者认为,人民币升值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
人民币美元汇率变动对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
人民币美元汇率变动对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汇率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对于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来说,汇率的变动具有重要影响。
在中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人民币美元汇率变动对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汇率变动对货币政策的决策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着中国央行决策者对货币政策的制定。
当人民币升值时,中国央行会面临货币政策的调整。
一方面,升值会增加进口商品的竞争力,对国内市场的价格水平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升值会减少出口市场的竞争力,可能对经济增长造成一定的冲击。
因此,央行需要根据汇率变动的情况灵活调整货币政策,以平衡国内外经济的发展。
二、汇率变动对货币政策的工具选择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动还会影响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中选择的工具。
当人民币升值时,央行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干预汇市,以降低人民币的升值速度或幅度。
央行可以通过购买美元,增加外汇储备,来抑制人民币升值。
另外,央行还可以通过改变利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来调整人民币流动性,从而影响汇率的波动。
因此,汇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央行选择何种工具来实施货币政策。
三、汇率变动对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影响人民币美元汇率的变动也会影响央行通过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效果。
当人民币贬值时,央行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扩大货币供应等手段刺激经济增长。
这种货币政策会降低资本外流的风险,增加出口的竞争力。
相反,当人民币升值时,央行可能需要通过收紧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胀和投资过热的风险,以及减少出口依赖。
因此,汇率的变动会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央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汇率变动对经济稳定的影响人民币美元汇率的变动还会对中国经济的稳定产生影响。
当人民币升值时,贸易顺差可能会减少,进而对外汇储备水平产生影响。
央行需要根据外汇储备的变动情况来调整货币政策,以维持经济稳定。
此外,汇率的变动还会影响海外投资回报率、跨境资本流动等方面,进而影响经济的稳定性。
我国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经济分析
我国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经济分析我国的汇率制度环境对货币政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我国目前采取的是“双向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浮动。
这种制度使得汇率变得相对灵活,中国央行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调节人民币的汇率水平。
这种灵活的汇率制度使得我国货币政策具备了更多的空间来应对国内外的经济波动和金融风险。
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产生了间接的影响。
汇率的变动会对出口和进口贸易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就业和通胀等因素。
当人民币汇率上升,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会上涨,进而影响到出口,可能会导致国内整体经济活动放缓。
反之,如果人民币汇率贬值,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会下降,可能会刺激出口和国内经济增长,对应的货币政策需要相应调整。
我国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还影响了资本流动和金融稳定。
汇率的变动会引起跨境资金的流动,进而影响到国内外的金融市场稳定和货币供应。
当人民币汇率上升时,可能会吸引外资流入中国市场,增加了流通货币的供应,可能导致通货膨胀风险。
反之,人民币汇率贬值可能会引发资本外流和金融市场的波动,对应的货币政策也需要相应调整,以维护金融稳定。
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还影响了国际支付结算和外汇储备的管理。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和外汇储备国,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国内外交易的结算和外汇储备的规模和结构。
不同的汇率制度会对支付结算和储备管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执行和效果。
我国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问题,涉及到国内外经济环境、金融市场稳定、贸易和资本流动等多个方面。
了解和把握好这种影响关系,可以更好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及其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张 巍
摘 要 :自2 0 0 7年我 国C P I 指数步入上升通道至今 ,人 民币 “ 外升 内贬”现 象的存在 已成为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问题 。一 国的经济发 展状况是 影响一国汇率的根本 因素 ,而我国经济的发展 受对外 贸易的影响非常大。因此 ,人 民币 “ 外升 内贬”现 象对我 国外贸的影响就显 得十分重要 。本 文从 内部 因素和外部 因素分析 了产生人 民币 “ 外升 内贬”现 象的原 因,以及对我国外贸的影 响同时对于这种现 象对外 贸产 生的积极以及消极 影响作 了阐述 ,并给 出了相 关的建议 以及对策。 关键词 :人 民 币;外升 内贬 ;外贸 ;影响 人民币 “ 外升 内贬” 现象 自2 0 0 6 年底至今 ,人民币的币值 问题已经成 为一个 十分引 人关注 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人 民币币值发生了 “ 外升 内贬” 这样看似不寻常 现象。人 民币在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之后 ,我国放弃人 民币 固定汇率 ,实 行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 管理 的浮动汇率制 度 。自此 ,人民币不 断对外升值 。但是与此同时 , 伴 随着 我国经济 的高 速发展 ,国内 C P I 、P P 1 等 主要物价指数也居高不 下,为企业生产经 营, 居 民的 日常生活都带来 了诸多 的困扰 。 二 、产生人民币 “ 外升 内贬” 现象的原 因 产生人民币 “ 外升 内贬” 现象 的原因是多方面 的,既有我国国内的 因素 ,也有国际影响的因素 ,下面就结合各种因素的影响 ,来分析人 民 币 “ 外升内贬”现象 的原因。 ( 一) 国际收 支双顺差与外汇储备 的增加 大量的国际贸易顺差 ,导致 了我 国外汇储备的大量增加 ,国际市场 上人 民币需求增大 , 再加上欧美 日 等 国家长期对华 贸易逆差 ,造成 了人 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增 大,都不 同程度导致 了人民币对外升值 。 ( 二) 利率差异 以及 外资流入 国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必然会导致该 国货币升值 ,实现产 品动态 比较升级 。 四 、人 民 币 “ 外 升 内贬 ” 现 象 的 不 利 影 响 人 民币 “ 外升内贬 ”现象的存在同时又是我国贸易的发展存在着诸 多挑战 ,我们要应对 积极的运用各种应对策略来迎接这一挑战。 ( 一) 削弱出 口产 品国际竞争力 虽然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并 不会大 幅度影 响国内产品 的出 口产品的数 量 ,但是长期来看 ,会逐渐 削弱中国制造业 的国际竞争力 ,导 致 中国出 口产品 国际竞争力下降 ,产品的国际市场 占有率下降 ,使得制 造业资本 向国外转移。 ( 二 ) 影 响金 融 市 场稳 定 在我 国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 的情况下人 民币 币值波 动导致的 国际 短期资本流人 ,投机行为加重 , 容 易引发货 币和金融危 机 , 影 响金融市 场 的稳定 ,进而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 ( 三 ) 增加 国 内就 业 压 力 人 民币币值变动之后 ,引起的劳务输 出减少 ,使得 国内劳动力资 源 增加。短期内国内市场商 品供大于求 , 企业 为了保证基本利润,可能会裁 员 、缩小企业规模 以保持企业竞争力 。这都会导致国内就业压力增大。 五 、相关对策及建议 根据人 民币 “ 外升内贬”现象 的影响 ,我们必须做 出不同相应的对 策,用 以解决来 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均衡。 ( 一 ) 大力 开 拓 国际 市 场 在人 民币币值不断波动 的现状一时之间难以改变 ,因此 ,进 出 口企 业要想取得长远 的发展 ,在 设法 降低成 本 ,巩 固和 深入 开拓传 统 的欧 盟、美 国、 日 本市场 的同时 ,还要积极探寻并开拓新的开外市场 ,推动 市场多元化 ,扩 大企业 出口量 ,给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 二 ) 完善 人 民 币汇 率 市 场 化机 制 我国汇率体系长期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核心。汇改之后我 国实施以市 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与此同时 ,要致力 于营建全球人 民币与外汇交易的定价机 制和定价 体系 ,使得人民币强制性结售 汇制度逐步 向自主结售汇体 制转变 ,这样 可以使得外汇市场更 加健康 良好 的发展 。 ( 三 ) 稳 定 物价 为 了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稳定 物价任然是 目 前经济 工作 任务 的重 点 。当前中国物价水平上涨部分是 由于人 民币货 币供应 的价格 传导机制 引起的 。即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 预期—— 国际资本流入——货币供 应量增加——物价上涨。另一方面 ,由于国际市场价格 的变动 ,农产 品 生产资料成本推动以及消费结构变动引起供需失衡导致物价上涨 。 因此 ,继续坚持稳定物价的货 币政策 目 标 ,并且根据 市场需求不 断 调整货币供应量 ,有利 于改 善人 民币 “ 外升 内贬 ” 的现象。 ( 作者 单 位 :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 参考 文献 『 1 1 张明.“ 外升 内贬” 背景下的人民 币汇率形成机制 改革 [ J ] .经 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 0 1 1 ,( 1 ) . J ] .时代金 融 , [ 2 ] 邓红梅.人 民 币汇率升值 对进 出口贸易的影响 [ 2 0 1 1 ,( 2 ) . J ] . 中国 [ 3 ] 杨璐.人民 币升值 对我 国外贸的影 响 以及 对策 分析 [ 商 贸 ,2 0 1 0 ,( 3 ) . J ] . [ 4 ] 王营 、娄延强.论人 民 币升值的原 因及 对我 国外 贸的影响 [
人民币外升内贬对我国的影响
人民币外升内贬对我国的影响作者:白艳玉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年第08期人民币外升值内贬值归根到底是受汇率影响,8年前8.28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当时1000元人民币只能购得120.77美元,中国的生活较八年前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表现在我国的企业、债务、居民生活水平以及生活模式、房价等多方面。
这种变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看到它为人们带来的种种劣势时,也应看到他在不同程度的改变着中国的经济模式,促进我国更快的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模式。
现在备受群众热议的话题:人民币“外升内贬”为我国带来了什么,我们是该欢喜还是该忧愁,人们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是社会的前进还是后退,令人深思。
“人民币”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人民币“外升内贬”也就是人民币一方面对外汇率不断上升,相同数量的人民币可以购买到更多的国外产品;另一方面即由于通货膨胀,人民币的国内购买力持续下降。
人民币外升内贬是汇率低估的结果,为促进进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一直存在被低估的现象,因此升值只是对不合理汇率的集中反映,属于正常的回调,正在向实际汇率靠拢。
人民币升值反映在商品对外涨价,人民币贬值即商品对内涨价。
但是长远来看,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产业结构化升级,金融制度不断完善,人民币相应在国际的地位越来越高,人民币外升值内贬值属于我国经济转型的过度阶段,实现内外价值统一,即实现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温和的通货膨胀与人民币汇率的整体稳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
辩证的看待人民币“外升内贬”对我国的影响:首先谈谈正面影响:逼迫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效率。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连续升值,致使一些低端加工制造业出口的商品价格上升,订单减少,另外工人工资又在逐步上升。
这些企业只有进行转型升级,加快技术创新,才能维持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日韩等赶超国家走过了同样的历程,只是满足于产业链低端的产品制造,无法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
人民币外升内贬对策
⼈民币外升内贬对策2019-06-28⾃2005年7⽉21⽇⼈民币汇率制度改⾰,到2010年底,⼈民币升值幅度22.457%,其中2010年升值3%;同时,国内物价不断攀升,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3%。
这两种经济现象已影响到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发展⾛向,引起了国内外普遍关注。
货币价值包含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对内价值由国内物价来反映,对外价值由本国货币汇率反映。
同时出现的⼈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国内物价普遍上涨),主要是由于:⼈民币还不是世界范围⾃由流动和⾃由兑换货币,⼈民币汇率虽然以市场基础确定,但还远未达到充分市场竞争状态,国家在进⾏调控;资本项⽬还未实现全⾯的放开,利率的市场决定机制不健全,国家对外汇实⾏管制,对外币进出都有监管,特别对热钱管制更加严格,市场传导机制不够灵敏;商品进出⼝由海关管制,并通过关税、退税、进出⼝配额等措施进⾏调控,商品进出⼝受限制,特别是为⿎励出⼝实⾏的低税赋或零税赋政策,为限制进⼝实⾏⾼税赋政策,国际商品价格竞争不充分,不能完全代表其价值,致使⼤部分商品国内外价格及升降幅度不同,价格传导机制由国家因素参与。
有利影响1 有利于促进调整国内产业结构。
⼈民币适当升值,限制了出⼝,激励出⼝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提⾼技术⽔平,改进产品档次,⽣产⾼附加值产品,优化出⼝商品构成,改善中国在国际分⼯中的地位,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国内消费市场的开拓。
这在⼀定程度上可以扭转社会资源向贸易部门和外向型地区的过度配置,引导投向⾮贸易部门,改善经济结构。
2 有利于平衡国际收⽀,缓和贸易摩擦。
国际收⽀理想状态是实现国际收⽀平衡,过度顺差和逆差都不好。
⼈民币升值后,⿎励了进⼝,通过适当调整⼈民币汇率⽔平,改⾰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纠正国际收⽀经常项⽬和资本项⽬双顺差的局⾯,降低了进⼝价格,促进了国内对国外产品需求,有助于适度缓解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状况,缓和中国和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减少经济贸易摩擦,减轻外部压⼒。
人民币升值与中国货币政策研究
人民币升值与中国货币政策研究人民币升值与中国货币政策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格局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调控措施和挑战。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可以对中国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首先,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促进商品进口增加。
随着人民币的升值,进口商品价格相对下降,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更多的进口商品,满足消费需求,提高生活水平。
其次,人民币升值有助于降低通胀压力。
随着人民币升值,进口商品价格下降,进口通胀压力减弱。
此外,人民币升值还能够降低原材料和能源进口成本,减轻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
最后,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人民币升值可以增强人民币的国际支付能力,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高中国的国际信用和声誉。
然而,人民币升值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人民币升值可能对中国出口产生负面影响。
随着人民币升值,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上升,可能导致出口额下降,给出口企业带来困难。
此外,人民币升值还可能增加债务负担,特别是对外债务的偿还压力增加,对国内金融体系带来冲击。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中国货币政策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
首先,中国通过管理人民币汇率来控制升值的速度和幅度。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中国央行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稳定人民币汇率,防止大幅波动。
此外,中国央行还设置了外汇市场的交易机制,限制个人和企业购汇和售汇,控制人民币兑外汇的流动性。
其次,中国货币政策通过利率调控实现升值的平衡。
中国央行通过加息减息来调整货币供应量,影响市场的贷款成本和投资回报率,从而对人民币升值进行调控。
此外,中国还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来控制银行的贷款规模,降低通货膨胀压力。
再次,中国货币政策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整来促进经济发展和升值调控。
人民币汇率与货币政策
人民币汇率与货币政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引起了全球关注。
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国政府经常采取调整人民币汇率的措施。
本文将探讨人民币汇率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人民币汇率的概念人民币汇率是指人民币对另一种货币的兑换比率。
通常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是其中最关注的一种情况。
汇率与国际贸易有着密切的关系,汇率的变化会影响进出口贸易的成本和收益。
同时,汇率的变化还会影响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市场。
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人民币汇率通常会因为一些内外因素而发生变化。
其中,外部因素包括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汇率波动,以及整个世界经济的情况;内部因素包括中国的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的调整。
一般来说,当人民币升值时,出口产品的价格会变高,进而导致出口量减少、进口量增加,最终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的速度。
货币政策的作用货币政策是指国家中央银行采取的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及汇率等一系列经济手段的政策。
货币政策对于影响汇率有着重要作用。
如果一个国家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上升,这将导致国内投资减少,进而导致汇率升值。
相反,如果一个国家中央银行采取宽松性货币政策,则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下降,进而导致汇率贬值。
中国货币政策的变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货币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
过去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以保持货币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
在升值压力愈来愈大的背景下,中国开始采取“稳汇率”政策,即人民币汇率稳定在一个合理水平上,并实行扩大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以加速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
总的来说,人民币汇率与货币政策的关系非常密切,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来影响汇率的变化。
货币政策的调整和汇率的变化也会对经济增长、贸易和投资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应该继续探索适合自己的货币政策,确保稳定有序地发展经济。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解析
摘要: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并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因为内部和外部失衡所导致的一个阶段性表现。
防止人民币对内贬值速度的加快,有助于抑制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加速。
在理论上,影响汇率的因素可能包括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相对利率、总供给、总需求、国际收支、外汇储备、财政赤字、投机活动以及市场预期等等。
就近段时期人民币对美元的加速升值来说,其主要原因包括国内经济快速增长与美国经济呈现衰退趋势的落差,我国国际收支长期不平衡和巨额外汇储备,以及国内利率水平不断提高和加息预期的强化。
就人民币对内贬值来说,目前国内物价水平上涨还主要是针对食品而言,这其中存在一个结构性的问题。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物价水平,资产价格,金融资产,国际收支,外汇储备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并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因为内部和外部失衡所导致的一个阶段性表现。
防止人民币对内贬值速度的加快,有助于抑制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加速。
一、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同时对内贬值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屡创新高,升值幅度逐渐加快。
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56%,2006年升值3.35%,2007年升值6.9%。
到今年的4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经突破7.0的关口,再创汇改以来新高。
在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同时,国内物价水平和资产价格也出现了一个较快的上升势头。
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4.8%,涨幅高出2006年3.3个百分点,也远超政府确定的全年3%的涨幅。
进入2008年以来,受春节和雪灾等因素影响,物价水平上涨趋势被进一步强化,一月份CPI同比上涨7.1%,二月份则同比上涨8.7%,三月份上涨8.3%,一季度CPI上涨8%,上涨势头令人担忧。
人民币汇率体现的是人民币的对外比价关系,而国内物价水平上升和资产价格上涨则是体现了人民币对国内商品和服务以及金融资产的比价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人民币“外升内贬”看我国货币政策
提要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一直处在对外升值的通道中,同时国内的通货膨胀较为温和。
但进入2007年以来,人民币继续保持了较强的升值趋势,而国内的通货膨胀率却不断攀升,形成了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态势,这种现象与经典的经济学原理相悖。
央行多次上调存贷款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进行控制,却效果不佳。
本文通过对我国利率、汇率联动性研究,剖析我国货币政策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升内贬;CPI;联动性;Granger检验
一、人民币外升内贬的趋势
2005年7月我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改革。
此后,人民币一直处在升值通道之中。
国内物价水平在1998~2002年出现通货紧缩后,较为稳定,除2004年由于新一轮经济增长,国内消费价格指数(CPI)全年达到3.9%外,其余年份的CPI均保持在2%以内。
但进入2007年后,国内的物价逐月攀升,至2008年2月CPI达到了8.7%,成为近11年以来的单月最高通货膨胀率,而且人民币实际利率呈现负利率趋势,出现了明显的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现象。
为了控制高涨的CPI,央行采取从紧型货币政策,先后6次上调存贷款利率,1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人民币汇率稳步高涨,然而国内CPI指数一路高涨,货币政策的执行似乎陷入“流动性陷阱”。
本文通过对利率与汇率联动性分析,剖析我国货币政策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建议,实现利率和汇率的良性互动,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二、利率与汇率联动机制原理分析
利率是本币资金的价格,汇率是以本币表示的外币价格,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
利率和汇率也是衡量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和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
诸多学者研究表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率和汇率是相互影响、相互传导、相互制约的,对经济的内外均衡起着重要影响。
(一)利率变动对汇率的传导途径。
利率政策对汇率的传导途径主要是通过国际收支中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的平衡状况来实现。
1、资本项目途径下,通过国际套利资本的流动实现直接传导。
2、经常项目途径下,通过影响国内总供给和总需求实现间接传导。
另外,一国利率的调整会带来居民对本国货币心理预期的变化,从而对汇率产生影响。
心理预期因素与其他因素共同发生作用,有时可以数倍放大利率变动的影响。
(二)汇率变动对利率的作用途径
1、汇率变动主要通过物价影响利率。
汇率变动通过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两方面影响物价,本币汇率(间接标价法)下降,本币贬值、外币升值,使以进口原料加工的商品价格上升,如果该国对进口品的需求弹性很小或没有其他的替代品,那么在进口物价及相关产品的物价上升而需求又不下降,并且这种进口商品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较大的情况下,就会造成通过生产成本上升推动最终成品价格上涨,这会推动国内消费物价整体水平上升,从而导致实际利率下降,名义利率有上升的压力。
本币汇率下降(间接标价法),本币贬值,本国商品相对外国商品便宜,增加了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使出口扩大,若在出口商品供给弹性较小情况下,国内商品供不应求,使太多的货币去追求太少的商品和劳务,引起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也使名义利率有上升的压力。
2、汇率变动对利率的传导机制也受到预期因素的影响。
按照利率平价理论,一方面本币汇率(间接标价法)下降会激发人们对汇率进一步下降的预期,从而导致“货币替代现象”,引起短期资本外逃。
国内资本供给减少,货币需求过热导致利率上升;另一方面如果汇率下降(间接标价法)也会激发起人们对汇率反弹的预期,则可能引起短期套利资本流入,国内资本供给增加,货币供给过剩导致利率下降。
从我国现状看,决定人民币汇率升贬值预期的主要因素是市场中外汇供求力量的对比和央行的汇率政策。
由于目前央行汇率政策主要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人们预期人民币汇率变化率很小,使其对资本流量的增减幅度影响不大,弱化了汇率对利率的传导。
根据理论分析,基于国际压力下人民币不断升值情况,必然对国内物价产生抑制,若以CPI指数代表物价水平,则CPI与汇率水平变动必成逆向关系。
然而,数据证明,实际情况与经济学理论相悖。
三、我国情况
(一)货币政策独立性不足
1、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大大缩小。
息差的收窄以及人民币的升值将使我国成为国际的“资本洼地”,国际游资将进一步
通过各种方式进入我国,促使我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进一步加剧。
如果人民银行不继续采取措施,国内的资产价格以及通货膨胀率会继续走高;如采取升息措施,又会进一步收窄美元和人民币息差,甚至出现倒挂,更使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
目前,人民币的外升内贬使我国央行处在两难的境地。
2、浮动汇率制度也是我国必然的选择。
蒙代尔于1960年发表文章,认为资本的自由流动、货币完全独立、汇率稳定三项目标中,一国政府最多只能同时实现两项。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蒙代尔研究的基础上画出了一个三角形,他称其为“永恒的三角形”,提出三者只能取其二,不能兼备。
要实现国内宏观经济均衡,我国的货币政策必须保持独立才能使宏观调控有效。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资本项目下实现自由兑换是必然趋势。
按照蒙代尔-克鲁格曼的不可能三角定理,也即是说浮动汇率制度也是我国必然的选择。
我国2005年7月21日的“汇改”实际上是在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浮动、资本自由流动三者之间选择将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弹性和适度放松资本项目可兑换结合的组合。
然而,在现行的汇率管理体制和汇率水平下,我国的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致力于维持固定汇率,虽然目前对汇率的管制逐渐放开,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仍难以得到保证。
国际收支的失衡会促使货币供给发生变化,货币供给受到维护固定汇率的官方干预的影响,因此,目前的汇率管理体制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实行货币政策的能力,并加剧了宏观经济的波动。
(二)汇率与利率传导机制缺失
1、政策原因。
首先,我国历次的利率调整很少与汇率调整联系起来,汇率改革也没有考虑利率因素。
另外,“双率”改革进程也不一致,二者不能相互配合,本币与外币管理脱节,造成利率只与人民币相关联,而汇率与外汇相关联,致使决策没有将人民币利率政策与外汇政策协调运用,导致宏观调控乏力。
2、货币市场不健全。
高效、统一的货币市场尚未形成,资本流动受到严格限制。
一方面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中政策因素仍然存在,生成机制过于简单,汇率制度缺乏弹性,汇率杠杆的宏观调控难以发挥,外汇管理政策刻意追求稳定,形成政府对汇率的隐性担保,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汇率杠杆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利率仍然不是由经济体系内部变量供求力量均衡所决定的内生变量,其生成仅仅决定于货币政策的偏好和操作目标。
3、资本市场未完全开放,为汇率传导机制作用的发挥设置了屏障。
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已经很明显,人民币内在价值却在下降,商品市场的投资正在丧失吸引力,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人民币已不存在多大上涨空间。
但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认为,中国外贸顺差以及外汇储备增长是通过大量发行人民币购买美元稳定汇率的结果,从而提高了美国商品在中国的售价,而中国政府通过购买美国国债,维持美国低利率,这些美元流回到美国人手中形成新的购买力购买中国廉价商品,这实际上形成了对中国商品的补贴,至少相当于出口价格的25%,同时这也是对美国出口到中国征收的一种隐性税。
在这样背景下,市场将无视中国通胀率高于美国的事实,继续推动人民币升值,直至价值被高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