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脑出血指南-最新

合集下载

新版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

新版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
新版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
• 脑出血概述 • 脑出血诊断 • 脑出血治疗 • 新版指南更新内容 • 脑出血预后与康复
01
脑出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
分类
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脑出血和继发性脑出血,原发性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继发性脑出血则常见于血管畸形、动脉瘤、血液病等 。
04
新版指南更新内容
诊断标准的更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诊断标准更加明确
新版指南对脑出血的诊断标准进行了 更加明确的描述,包括临床症状、影 像学检查等方面,有助于提高诊断的 准确性和一致性。
重视早期诊断
诊断流程优化
新版指南对脑出血的诊断流程进行了 优化,简化了诊断步骤,提高了诊断 效率。
新版指南强调对脑出血的早期诊断, 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减少并发症 和后遗症的发生。
影像学诊断
头颅CT扫描
头颅CT扫描是脑出血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明确显 示出血部位、出血量及是否存在继发性脑损害。
MRI检查
对于某些特定部位的出血,如脑干或小脑,MRI检查可能更 敏感,但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了解患者的一般状况和 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异常。
凝血功能检查
脑室引流
对于脑室内出血量大、颅内压高的患 者,可进行脑室引流术,以降低颅内 压、缓解症状。
去骨瓣减压术
对于脑肿胀严重、颅内压高的患者, 可进行去骨瓣减压术,以缓解颅内压 、减少脑疝发生的风险。
血肿清除术
对于脑实质内出血量大、危及生命的 患者,可进行血肿清除术,以迅速清 除血肿、降低颅内压。

最新版脑出血诊治指南

最新版脑出血诊治指南
CTA和增强CT的“点征”有助于预测血肿扩大风险,必要时可行有关评估(Ⅱ级推荐,B级证 据)。 如怀疑血管病变(如血管畸形等)、肿瘤或CAA者,可根据需要选择行CTA、CTV、增强CT、增强 MRI、MRA、MRV、DSA、GRE-T 2 * 或SWI检查,以明确诊断(Ⅱ级推荐,B级证据)。 可应用GCS或NIHSS等量表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Ⅱ级推荐,C级证据)。
内科治疗-推荐意见
神经保护剂、中药制剂的疗效与安全性尚需开展更 多高质量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Ⅱ级推荐,C级证 据)。
内科治疗-病因治疗
1.口服抗凝药(OACs)相关脑出血:脑出血是服用华法林的患 者最严重的并发症,12%~14%的脑出血患者发病时正接受OACs 治疗。OACs相关脑出血较自发性脑出血血肿体积更大(当 INR>3时)、预后更差。传统上一般使用维生素K及新鲜冰冻血 浆(FFP)来治疗华法林相关脑出血。维生素K使INR正常化需数 小时,FFP的效果受过敏、输血反应和纠正INR时所需容量等的 限制。浓缩型凝血酶原复合物(PCC)和rFⅦa亦可作为备选治 疗药物。一项随机临床研究比较了PCC与FFP治疗华法林相关脑 出血(INR≥1.4)的疗效,研究发现PCC可更快纠正INR且血肿扩 大几率更小。rFⅦa 不能补充所有的维生素 K 依赖的凝血因子, 不推荐常规使用 rFⅦa 以对抗华法林的作用。
1 院前处理 2 诊断与评估 3 脑出血的治疗 4 预防脑出血复发
1
院前处理
Pre hospital treatment
院前处理
症状突发,多在活动中起病
The symptoms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re sudden, and most of them start in activity

2011年脑出血治疗指南

2011年脑出血治疗指南

脑出血影像学检查
2、多模式CT 包括灌注CT(CTP)、CT血管成像(CTA)、增强CT。 CTP能够反映脑出血后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了解血 肿周边血流灌注情况。CTA在查找脑出血血管病因中有重要 价值,CTA上出现的“斑点征”是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因子。 增强CT扫描发现造影剂外溢到血肿内是提示患者血肿扩大高 风险的重要证据。 3、标准MRI 标准MRI包括T1加权、T2加权及质子相。 近年研究显示,MRI在诊断急性脑出血上和CT具有相同 的准确性,而在慢性出血及发现血管畸形方面则优于CT。 在发现潜在的结构病变、血肿周围水肿程度及脑疝方面 优于CT。 在发现血管畸形尤其是海绵状血管瘤方面优于CT,也是目 前诊断隐匿性脑血管畸形(OVMS)最可靠的办法。
脑出血影像学检查
4、多模式MRI 多模式MRI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 像(PWI)、水抑制成像(FLAIR)、MR血管成像 (MRA)和梯度回波序列(GRE)等。
脑出血影像学检查
CT或MRI都是初步影像检查的首选(I级推荐,A级证 据); CTA和增强CT有助于确定具有血肿扩大风险的高危患 者(II级推荐,B级证据); 如临床或影像学怀疑存在血管畸形或肿瘤等潜在的结 构异常,CTA,CTV,增强CT,增强MRI,MRA,MRV 可有助于进一步评估(II级推荐,B级证据); 所有脑出血患者应行心电图检查(I级推荐); 建议用Glasgow昏迷量表或NIHSS量表评估病情严重 程度(III级推荐,C级证据);
颅高压推荐意见
颅内压升高的治疗应当是一个平衡和逐步的过程,从 简单的措施开始,如抬高床头、镇痛和镇静(I级推荐,D 级证据); 可使用甘露醇静脉滴注(I级推荐,C级证据); 必要时也可用甘油果糖或呋塞米或大剂量白蛋白(II级 推荐,B级证据),但不建议长期使用; 短暂的过度通气可间断应用于颅高压危象(I级推荐,B 级证据); 对伴有意识水平下降的脑积水患者可行脑室引流(I级 推荐,B级证据); 尚不推荐常规使用高渗盐水降颅压,仅限于临床试验 的条件下或对于甘露醇无效的颅高压危象使用(III级推荐, C级证据)。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
规范医疗行为
指南为医生提供明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规范医疗行为,确保患者 得到统一、标准化的治疗。
降低医疗成本
通过推广指南,降低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费用,减轻患者和社会的 经济负担。
指南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
适用于脑出血患者
本指南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包括综 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疗机构等 。
本指南适用于脑出血患者及其家属, 为他们提供有关脑出血的诊断和治疗 方面的指导。
护理
加强基础护理,包括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大小便护理等,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其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06
脑出血的预防和健康管理
健康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推广和实施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充足的睡 眠,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调整
合理搭配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 减少高脂、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 ,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的 摄入。
非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
手术治疗
对于出血量大或伴有明显脑室积 血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
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尽早进行 康复治疗,包括肢体功能训练、
语言康复等。
心理治疗
对于伴有精神症状的患者,给予 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等。
05
脑出血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的预 防和处理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肺部感染
后遗症的预防和处理
偏瘫
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包 括肢体被动活动、主动 活动等,以促进肢体功
能恢复。
失语
通过语言康复训练,帮 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
认知障碍
通过认知康复训练,帮 助患者恢复认知功能。
情绪障碍
给予心理支持,帮助患 者调整情绪,减轻焦虑

新版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护理课件

新版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护理课件
新版中国脑出血诊治指 南护理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脑出血概述 • 脑出血治疗进展 • 新版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解读 • 脑出血护理要点 • 脑出血康复指导 • 脑出血预防与健康教育
CHAPTER
01
脑出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 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
分类
定时记录出入量,保持水电解 质平衡。
病情观察与记录
观察患者意识、瞳孔 、肢体活动情况,评 估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情况,如血压升高、 头痛加剧、呕吐等。
记录患者生命体征、 出入量、水电解质平 衡情况。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并发 症。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如应激 性溃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对症处理,如控制血压、降低颅 内压等。
CHAPTER
05
脑出血康复指导
康复评估
01
全面评估
02
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认知功能、语言能力、肢体功能等进行全面评估 ,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后续康复训练提供依据。
03
定期评估
04
在康复过程中,定期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康复 方案,提高康复效果。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呼吸困难 等症状。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头部CT扫描或MRI检查可确诊。CT扫描可显示血肿部位和大小 ,有助于指导治疗和 Nhomakorabea估预后。
CHAPTER
02
脑出血治疗进展
药物治疗
01
02
03
药物治疗原则

我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

我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执笔:张通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脑血管病规范化康复方案的研究”(2006BAI01A14)参与单位:1.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市 100068;2.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市 100730;3.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 100050;4.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市 100053;5.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市 100853;6.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市 100034;7.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市 100029;8.上海交通大学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 200080;9.上海中山医院,上海市 200032;10.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南京市 210029;11.四川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四川成都市 610041;12.广州中山大学附一院,广东广州市 510080;13.广州中山大学附二院,广东广州市 510120;14.广州中山大学附三院,广东广州市 510630;15.浙江大学附属一院,浙江杭州市 310003;16.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杭州市 310014;17.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黑龙江哈尔滨市 150001;18.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石家庄市 050051;19.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长春市 130021前言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

中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其中70%~80%的脑卒中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1]。

循证医学证实,脑卒中康复是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也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模式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2]。

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有效的康复训练能够减轻患者功能上的残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加速脑卒中的康复进程,降低潜在的护理费用,节约社会资源[3]。

中国现代康复医学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

虽然近几年发展较快,但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跟西方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011中华中医药学会+脑出血中医诊疗指南

011中华中医药学会+脑出血中医诊疗指南

第9卷第23期·总第127期2011年12月·上半月刊110脑出血中医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关键词:脑出血;中医药疗法;中医诊疗标准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1.23.073 文章编号:1672-2779(2011)-23-0110-03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指非外伤性原发性脑实质内出血。

脑出血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高血压、脑血管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溶栓或抗凝后、瘤卒中和脑梗死后出血等,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最为常见。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在血管病变基础上,血压升高使动脉破裂所致。

脑出血的发病率为每年60~80/10万人口,在我国占急性脑血管病的30%左右。

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高的。

在脑出血中,大脑半球出血约占80%,脑干和小脑出血约占20%。

脑出血预后与出血部位、出血量、病因和全身状态有关,脑干、丘脑、脑室大量出血预后差。

重症脑出血多在发病数小时至数天内因脑疝死亡,部分患者可生活自理或恢复工作。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中风病”范畴。

1 诊断依据1.1 临床表现1.1.1 症状突发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常伴有头痛、呕吐、意识水平下降,重症者起病即表现为意识障1.1.2 体征可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空间构象障碍、精神症状、凝视麻痹、共济失调、眼震、复视、眼睑下垂、痫性发作、四肢瘫、去脑强直、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等。

1.2 理化检查1.2.1 血液检查可有白细胞增高,血糖升高等。

1.2.2 影像学检查头颅CT:是诊断脑出血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可准确、清楚地显示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占位效应、是否破人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及周围脑组织受压的情况。

头颅CT扫描示血肿灶为高密度影,边界清楚,CT值为75~80Hu,在血肿被吸收后显示为低密度影。

头颅MRI:脑出血后的不同时期血肿的MRI表现各异。

脑出血诊疗指南(临床诊疗指南)

脑出血诊疗指南(临床诊疗指南)

脑出血诊疗指南(临床诊疗指南)【概述】脑出血是指原发于脑实质内的出血,故称为自发性脑出血;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和破裂是本病最常见的原因,故也称作高血压性脑出血。

脑淀粉样血管病、动静脉畸形、动脉瘤、血液病、凝血功能异常、脑动脉炎、药物滥用,以及肿瘤和脑梗死为其他的脑内出血原因。

自发性脑出血的出血部位以壳核最多见,其次为丘脑、尾状核、半球白质、脑桥、小脑和脑室等。

【临床表现】1、一般症状1)急性起病并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一般可于数小时内达高峰。

个别患者因继续出血和血肿扩大,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持续时间6~12小时。

2)除小量脑出血外,大部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的程度是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3)头痛和呕吐是脑出血最常见的症状,通常为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4)血压增高是脑出血常见的原因与伴发病。

血压增高和心跳及脉搏缓慢同时存在,往往是颅压增高的重要指征。

5)脑出血者可出现癫痫发作,癫痫发作多为局灶性和继发性全身发作。

以脑叶出血和深部出血最多见。

2、局灶症状和体征:局灶症状与血肿的部位相关,但定位诊断的准确性不如神经影像结果。

1)壳核出血:常见,多为外侧豆纹动脉破裂所致。

血肿可局限于壳核本身,也可扩延累及周围脑组织。

血肿向内压迫内囊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

急性期伴有两眼向病灶侧凝视,血肿位于优势半球可出现失语。

2)丘脑出血:若血肿较大,按血肿扩展的方向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综合征:向外扩张侵及内囊,向内破入脑室,向下侵及下丘脑和中脑背侧,以及向上扩张侵及顶叶白质,因而出现各自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但临床常见的临床表现以多寡为序有:轻偏瘫或偏瘫、半身感觉缺失、上凝视麻痹、瞳孔异常(瞳孔缩小和对光反射消失)、失语、疾病感缺失、眼球向病灶侧凝视(与壳核出血同)、偏盲和缄默。

3)尾状核出血:多见于尾状核头部,易破入脑室,临床表现多为急性发病的头痛、呕吐、颈僵直等脑膜刺激征,并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短暂性近记忆力障碍,临床上难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

2011年脑出血中医临床路径

2011年脑出血中医临床路径

脑出血中医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

(ICD-10:I6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在起病10-30分钟为进行性加重。

出现头痛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

2.头颅CT证实脑内出血改变。

(1)CT检查可显示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血肿,边界清楚,并可确定血肿部位、大小、形态,以及是否破入脑室、血肿周围水肿带和占位效应等。

(2) MRI可发现CT不能确定的脑干或小脑小量出血,能分辨病程4-5周后CT不能辨认的脑出血,区别陈旧性脑出血与脑梗死,显示血管畸形流空现象。

(3)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可检出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Moyamoya病和血管炎等。

3.证候诊断:(1)急性期①风火上扰,肝阳暴亢辩证要点:半身不遂,头痛头晕,口干口苦,舌红,脉弦数。

②痰热腑实,瘀阻清窍辩证要点:半身不遂,神昏目赤,项强身热,便秘溲赤,舌红绛,苔焦黄,脉洪滑数。

③痰浊内盛,蒙蔽清窍辩证要点:神疲肢冷,气短懒言,或神昏肢瘫,喉中痰鸣,舌黯淡,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④元气不固,神明散乱辩证要点:头痛呕吐,四肢瘫痪,手撒肢冷,汗出如油,二便自遗,舌痿苔枯,舌黯脉微。

⑤痰瘀阻络,血溢脉外辩证要点:肢瘫语謇,肢体麻木,头胀刺痛有定处,或猝然倒地,神昏烦躁,舌黯且散在瘀点,苔白腻,脉弦涩。

(2)慢性期①阳气虚衰,瘀血内阻辩证要点:面黄肢软,气短懒言,口舌歪斜,语言不利,舌淡苔白,脉沉细涩。

②肝肾两亏,筋脉失养辩证要点:眩晕耳鸣,语声低微或不语,神疲心烦,肢软无力,舌红苔少脉细。

③肝阳偏亢,脉络瘀阻辩证要点:头晕头痛,口干口苦,头晕耳鸣,面红目赤,半身不遂,肢体僵硬,筋脉拘急,口舌歪斜,舌强语謇,舌红绛,苔黄,脉弦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防治感染。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执笔:张通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脑血管病规范化康复方案的研究”(2006BAI01A14)参与单位:1.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市 100068;2.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市 100730;3.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 100050;4.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市 100053;5.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市 100853;6.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市 100034;7.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市 100029;8.上海交通大学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 200080;9.上海中山医院,上海市 200032;10.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南京市 210029;11.四川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四川成都市 610041;12.广州中山大学附一院,广东广州市 510080;13.广州中山大学附二院,广东广州市 510120;14.广州中山大学附三院,广东广州市 510630;15.浙江大学附属一院,浙江杭州市 310003;16.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杭州市 310014;17.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黑龙江哈尔滨市 150001;18.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石家庄市 050051;19.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长春市 130021前言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

中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其中70%~80%的脑卒中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1]。

循证医学证实,脑卒中康复是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也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模式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2]。

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有效的康复训练能够减轻患者功能上的残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加速脑卒中的康复进程,降低潜在的护理费用,节约社会资源[3]。

中国现代康复医学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

虽然近几年发展较快,但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跟西方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出血指南2011修改稿来自丁香园院前处理推荐意见对突然出现症状疑似脑卒中的患者,应进行简要评估和急救处理,并尽快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I级推荐)。

急诊室诊断及处理推荐意见疑似卒中患者应尽快行头颅CT或MRI检查,区别出血和缺血(I级推荐,A级证据);建议对疑似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诊断,尽快收入神经专科病房或神经监护病房(NICU)(I级推荐,A级证据)。

急性期诊断与治疗推荐意见脑出血后数小时内常有继续出血和进行性加重的神经功能缺损,死亡率和患病率较高,应及时明确诊断(I 级推荐,A级证据);尽早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一般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及实验室相关检查(I级推荐,D级证据)。

其中,影像检查推荐意见:CT或MRI都是初步影像检查的首选(I级推荐,A级证据);CTA和增强CT有助于确定具有血肿扩大风险的高危患者(II级推荐,B级证据);如临床或影像学怀疑存在血管畸形或肿瘤等潜在的结构异常,CTA,CTV,增强CT,增强MRI,MRA,MRV可有助于进一步评估(II级推荐,B级证据);所有脑出血患者应行心电图检查(I级推荐);建议用Glasgow昏迷量表或NIHSS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III级推荐,C级证据);建议参照上述诊断流程诊断(III级推荐,C 级证据)。

急性脑出血治疗的推荐意见颅高压推荐意见:颅内压升高的治疗应当是一个平衡和逐步的过程,从简单的措施开始,如抬高床头、镇痛和镇静(I级推荐,D级证据);可使用甘露醇静脉滴注(I级推荐,C级证据);必要时也可用甘油果糖或呋塞米或大剂量白蛋白(II级推荐,B级证据),但不建议长期使用;短暂的过度通气可间断应用于颅高压危象(I级推荐,B级证据);对伴有意识水平下降的脑积水患者可行脑室引流(I级推荐,B级证据);尚不推荐常规使用高渗盐水降颅压,仅限于临床试验的条件下或对于甘露醇无效的颅高压危象使用(III级推荐,C级证据)。

血压控制推荐意见如脑出血急性期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应予以降压,可静脉使用短效药物,并严密观察血压变化,每隔5~15分钟进行一次血压监测(III级推荐,C级证据),目标血压宜在160/90mmHg(III级推荐,C级证据);将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收缩压从150mmHg~200mmHg快速降至140mmHg很可能是安全的(II级推荐,B级证据)。

血糖推荐意见应监测血糖,使血糖在正常范围内(III级推荐,C级证据)。

止血治疗推荐意见rFVIIa可以限制血肿体积扩大,但可能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临床效果尚不清楚,因此不推荐广泛无选择性使用(I级推荐,A级证据)。

神经保护剂推荐意见神经保护剂的疗效与安全性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I级推荐,C级证据)。

痫性发作推荐意见有临床发作的痫样发作需要抗癫痫治疗(I级推荐,A级证据);如精神状态的改变与脑损伤不成比例,有行24小时脑电监测的指征(II级推荐,B级证据);精神状态的改变伴脑电图癫痫波的患者,应给予抗癫痫治疗(III级推荐,C级证据);不推荐预防性抗癫痫治疗(II级推荐,B级证据);卒中后2~3个月再次发生的痫样发作,按癫痫的常规治疗进行长期药物治疗(IV级推荐,D级证据)。

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预防推荐意见:对于瘫痪程度重、长期卧床的脑卒中患者,应重视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预防;可早期做D-二聚体筛选实验,阳性者可进一步对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肢体行多普勒超声、MRI 等检查(III级推荐,C级证据);鼓励患者尽早活动、腿抬高,尽可能避免下肢静脉输液,特别是瘫痪侧肢体(IV级推荐,D级证据);可使用弹力袜及间断气压法预防深静脉血栓栓塞(II级推荐,B级证据);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患者,确认出血停止后可考虑给予小剂量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或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但应注意出血的风险(II级推荐,B级证据)。

抗凝和纤溶相关脑出血处理推荐意见推荐使用硫酸鱼精蛋白治疗普通肝素相关性脑出血,治疗用量与停止注射肝素的时间呈反比(III级推荐,C 级证据);INR值升高的口服抗凝药相关的脑出血应终止抗凝药的使用,接受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治疗纠正INR值,可静脉使用VitK(III级推荐,C级证据);与新鲜的冰冻血浆(FFP)比较,凝血酶原复合物(PCC)未显示更好的预后,但并发症少,可以作为FFP的替代治疗(II级推荐,B级证据);尽管rFVIIa可以降低INR值,由于不能替代所有的凝血因子恢复体内的凝血功能,因此不推荐常规使用rFVIIa作为一种口服抗凝药相关脑出血的拮抗剂(IV级推荐,D级证据);是否恢复抗凝治疗取决于继发动脉或静脉血栓的风险,脑出血复发的风险以及患者的总体状态,如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小,而淀粉样脑血管病风险高,或者神经系统功能差,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可能使其获益更多,如血栓性疾病风险大,可在脑出血的第7~10天重新使用华法林(II级推荐,B级证据);治疗溶栓相关脑出血的方法包括输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II级推荐,B级证据)。

外科治疗推荐意见对于大多数脑出血患者,外科治疗的效果不确切(III级推荐,C级证据)。

以下为一些特殊情况:小脑出血直径>3cm者,如神经功能继续恶化、脑干受压、脑室梗阻引起脑积水,应尽快手术清除血肿(II级推荐,B 级证据);不推荐单纯进行脑室引流,应该同时进行外科血肿清除(III级推荐,C级证据);脑叶血肿距离脑表面1cm内且出血体积大于30ml者,可以考虑用标准开颅术清除幕上脑出血(II级推荐,B级证据);用立体定向和/或内镜抽吸进行微创血凝块清除(使用或不使用溶栓药物)的疗效待进一步证实(II级推荐,B级证据);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超早期开颅术能改善功能结局或降低死亡率,极早期开颅术可能使再出血的风险加大(II级推荐,B级证据);对于72小时内的中-较大量基底节脑出血可以考虑微创血肿粉碎清除术(II级推荐,B级证)。

脑出血指南2011修改稿全网发布:2011-10-28 15:25 发表者:朱振国(访问人次:306)院前处理推荐意见对突然出现症状疑似脑卒中的患者,应进行简要评估和急救处理,并尽快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I级推荐)。

急诊室诊断及处理推荐意见疑似卒中患者应尽快行头颅CT或MRI检查,区别出血和缺血(I级推荐,A级证据);建议对疑似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诊断,尽快收入神经专科病房或神经监护病房(NICU)(I级推荐,A级证据)。

急性期诊断与治疗推荐意见脑出血后数小时内常有继续出血和进行性加重的神经功能缺损,死亡率和患病率较高,应及时明确诊断(I 级推荐,A级证据);尽早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一般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及实验室相关检查(I级推荐,D级证据)。

其中,影像检查推荐意见:CT或MRI都是初步影像检查的首选(I级推荐,A级证据);CTA和增强CT有助于确定具有血肿扩大风险的高危患者(II级推荐,B级证据);如临床或影像学怀疑存在血管畸形或肿瘤等潜在的结构异常,CTA,CTV,增强CT,增强MRI,MRA,MRV可有助于进一步评估(II级推荐,B级证据);所有脑出血患者应行心电图检查(I级推荐);建议用Glasgow昏迷量表或NIHSS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III级推荐,C级证据);建议参照上述诊断流程诊断(III级推荐,C级证据)。

急性脑出血治疗的推荐意见颅高压推荐意见:颅内压升高的治疗应当是一个平衡和逐步的过程,从简单的措施开始,如抬高床头、镇痛和镇静(I级推荐,D级证据);可使用甘露醇静脉滴注(I级推荐,C级证据);必要时也可用甘油果糖或呋塞米或大剂量白蛋白(II级推荐,B级证据),但不建议长期使用;短暂的过度通气可间断应用于颅高压危象(I级推荐,B级证据);对伴有意识水平下降的脑积水患者可行脑室引流(I级推荐,B级证据);尚不推荐常规使用高渗盐水降颅压,仅限于临床试验的条件下或对于甘露醇无效的颅高压危象使用(III级推荐,C级证据)。

血压控制推荐意见如脑出血急性期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应予以降压,可静脉使用短效药物,并严密观察血压变化,每隔5~15分钟进行一次血压监测(III级推荐,C级证据),目标血压宜在160/90mmHg(III级推荐,C级证据);将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收缩压从150mmHg~200mmHg快速降至140mmHg很可能是安全的(II级推荐,B级证据)。

血糖推荐意见应监测血糖,使血糖在正常范围内(III级推荐,C级证据)。

止血治疗推荐意见rFVIIa可以限制血肿体积扩大,但可能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临床效果尚不清楚,因此不推荐广泛无选择性使用(I级推荐,A级证据)。

神经保护剂推荐意见神经保护剂的疗效与安全性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I级推荐,C级证据)。

痫性发作推荐意见有临床发作的痫样发作需要抗癫痫治疗(I级推荐,A级证据);如精神状态的改变与脑损伤不成比例,有行24小时脑电监测的指征(II级推荐,B级证据);精神状态的改变伴脑电图癫痫波的患者,应给予抗癫痫治疗(III级推荐,C级证据);不推荐预防性抗癫痫治疗(II级推荐,B级证据);卒中后2~3个月再次发生的痫样发作,按癫痫的常规治疗进行长期药物治疗(IV级推荐,D级证据)。

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预防推荐意见:对于瘫痪程度重、长期卧床的脑卒中患者,应重视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预防;可早期做D-二聚体筛选实验,阳性者可进一步对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肢体行多普勒超声、MRI 等检查(III级推荐,C级证据);鼓励患者尽早活动、腿抬高,尽可能避免下肢静脉输液,特别是瘫痪侧肢体(IV级推荐,D级证据);可使用弹力袜及间断气压法预防深静脉血栓栓塞(II级推荐,B级证据);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患者,确认出血停止后可考虑给予小剂量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或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但应注意出血的风险(II级推荐,B级证据)。

抗凝和纤溶相关脑出血处理推荐意见推荐使用硫酸鱼精蛋白治疗普通肝素相关性脑出血,治疗用量与停止注射肝素的时间呈反比(III级推荐,C 级证据);INR值升高的口服抗凝药相关的脑出血应终止抗凝药的使用,接受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治疗纠正INR值,可静脉使用VitK(III级推荐,C级证据);与新鲜的冰冻血浆(FFP)比较,凝血酶原复合物(P CC)未显示更好的预后,但并发症少,可以作为FFP的替代治疗(II级推荐,B级证据);尽管rFVIIa可以降低INR值,由于不能替代所有的凝血因子恢复体内的凝血功能,因此不推荐常规使用rFVIIa作为一种口服抗凝药相关脑出血的拮抗剂(IV级推荐,D级证据);是否恢复抗凝治疗取决于继发动脉或静脉血栓的风险,脑出血复发的风险以及患者的总体状态,如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小,而淀粉样脑血管病风险高,或者神经系统功能差,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可能使其获益更多,如血栓性疾病风险大,可在脑出血的第7~10天重新使用华法林(II级推荐,B级证据);治疗溶栓相关脑出血的方法包括输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II级推荐,B 级证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