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文学现代性扩张的美学审视研究

合集下载

_红色经典_在_现代性_叙事中理解和阐释

_红色经典_在_现代性_叙事中理解和阐释

2006年1月东岳论丛Jan.,2006第27卷 第1期Dong Yue TribuneVo l.27 No.1文学研究[收稿日期]2005-11-14[作者简介]杨经建(1955-),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文学博士,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国文化研究。

!红色经典∀:在!现代性∀叙事中理解和阐释杨 经 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关键词]红色经典;现代性语境;文学审美价值[摘 要]!红色经典∀既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话语指称,更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一种文学经典化的历史遗产。

将!红色经典∀进行经典化理解是为了寻求!经典∀本身的当代性意义。

本文的目的并不是要执意证明!红色经典∀其经典性意义的高与低乃至是与否,而是将其归回到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语境中进行考量和审度。

在这样的阐述视野中一方面求证!红色经典∀本质上是20世纪中国现代性叙事进程中一种特定的审美表述形态,从而确认其价值性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又论析!红色经典∀作为!一种∀文学的经典性存在,其经典价值的艺术缺憾和当代意义的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6)01-0105-07一!红色经典∀的说法也许最初缘起于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红色经典丛书∀,这套!丛书∀重印了20世纪50、60年代包括#青春之歌∃、#红旗谱∃、#林海雪原∃等在内的一批长篇小说。

而人们一般所指、也是本文集中论及的!红色经典∀主要定格在50、60年代所谓的!三红一创∀、!保林青山∀或上述!红色经典丛书∀的择取范围内。

不言而喻,红色革命是20世纪席卷全球的历史现象,它改变了人类历史生活的同时也创造了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和文学艺术。

于是,当!红色∀和!经典∀互为前提、相互连接的时候,一种特定的话语概念就诞生了。

只是因为!红色∀有它特定的历史文化、社会政治背景,从而必然使!红色∀的!经典∀成为一种具有明澈的时代精神和文化标志的作品,亦即,经典化!意味着那些文学形式和作品,被一种文化的主流圈子接受而合法化,并且其引人注目的作品,被此共同体保存为历史传统的一部分。

中国当代文学对“红色经典”的创新教学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对“红色经典”的创新教学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对“红色经典”的创新教学研究作者:徐翔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0期摘要:“红色经典”也即十七年文学,主要指建国后五六十年代出现的小说创作。

这种文学现象早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热门话题。

在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十七年文学是一个难点,一是因为本阶段文学政治色彩浓厚,其次是因为时间久远,和目前现实社会的现状脱轨。

本文就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探索如何对十七年文学的一些经典作品从新的角度去重新阐释,能够结合当代社会实际,用新的观点去挖掘传统的文学经典。

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有兴趣去学,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以便能使教学真正可以做到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

关键词:当代文学;红色经典;教学研究作者简介:徐翔,(1981-),女,汉族,河南南阳人,现为西安培华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中文系讲师,文学硕士。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0-0-02“红色经典”也即十七年文学,主要指建国后五六十年代出现的小说创作。

这种文学现象早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热门话题。

近年来,国内出版了一批具有史料性的回忆录,产生了一批具有探索性的研究成果,这些史料和研究成果对当代文学的深入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十七年文学无疑是一个难点,一是因为本阶段文学政治色彩浓厚,政治批判运动比较多,导致这一时期文学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其次是因为时间久远,和目前现实社会的现状脱轨,很多学生认为十七年文学是教条、僵化的文学而加以排斥。

这都给十七年文学的教学造成了很多障碍,这一段文学史的讲述很考验老师的授课能力,如何将比较枯燥的文学史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又能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就成了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所以,对这一段文学史的讲授可以采用新的观点去解读。

本问就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对十七年文学的一些经典作品从新的角度去重新阐释,能够结合当代社会实际,用新的观点去挖掘传统的文学经典。

“红色经典”文学审美解读

“红色经典”文学审美解读
和 审美意 蕴。
关键 词 : “ 红色经 典 ” 文学; 文 学性 ; 创作 原则 ; 人 物形 象 叙事 方 式
中图分 类号 : 1 0 2 4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2 8 8 5 ( 2 0 1 6 ) 0 4—0 7—0 5
“ 1 9 4 9年至 1 9 7 6年文 革 结 束 的 2 7年 问 , 文 学 创作 ( 尤其是小说 ) 经 历 了一 个 波 浪 的 形 态 , 处 于 浪峰 的正是 那 批 史 诗 性 的红 色 经 典 小 说 。 小说 艺 术 地展 现 了农 民革命 的全过程 , 文 中所表 现 出来 的 那 种气 势 可 以说 是 那个 年 代 全 国上 下 所 有 人 的精 神 支柱 , 这就 是他 们 的信仰 。 ” 一 时代 有一 时 代 的文 学, “ 红 色经 典 ” 文学 是 特定 时代 产 生 的文 学 作 品 , 如果 从 我 国文学史 中抹去这 批 作 品 , 那 么 整个 中 国 文 学史必 然 发 生 断裂 。这 些 文 学 作 品 既 反 映 社 会 现实 又高 于现 实 , 虽 然作 品中所 反 映 的人 物语 言 与 思想 政治倾 向严 重 化 , 但 这 是 一 个 时代 的反 映 , 也 是 那个 时 代 的需 要 。 因此 , “ 红 色经典” 文 学 的 出

“ 红色经典” 文学审美解读
色” 精 神 的深入人 心 , “ 主旋 律 文 学 ” 的涵 义有 了进

所 反 映出 的形态 与其 在 自然 界 中独立 的存 在 形 态 是 一致 的 。现实 主 义 文 学 指 文 学 创作 时 遵循 现 实 主 义 的原 则 , 要求作 家 按照 生活 的原 本 面貌 精 确地

_红色经典_中的文学现代性研究

_红色经典_中的文学现代性研究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09No.12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建国后,大量的文艺作品是以国内革命战争、民族解放战争和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为题材和内容的,这些作品后来被学术界冠名为“红色经典”。

“红色经典”几乎覆盖了当时所有的艺术门类,小说有家喻户晓的“三红一创,青山保林”,即《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诗歌方面有贺敬之、郭小川的《放声歌唱》、《致青年公民》等抒发革命豪情的诗作;散文有“当代散文三大家”之誉的杨朔、秦牧、刘白羽创作的《雪浪花》、《社稷坛抒情》、《日出》等美文佳作;戏剧方面,有《沙家浜》等革命现代京剧。

“红色经典”是革命时代及其精神的标志性文化作品,其表现的社会生活、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和新时期已有明显不同。

本文研究“红色经典”,不仅希望了解它产生的历史语境,还试图通过当代阐释重新挖掘其现实价值和意义,所以选择从现代性这个角度进行切入,研究红色经典对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从而可对当今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和繁荣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一“红色经典”对中国文学传统叙事的现代性转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成为“红色经典”的繁荣兴盛期,这不仅仅是政治话语权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作品深受全国读者喜爱,文本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审美质素,运用了传统文学的叙述手法和叙事因素。

建国初期这些体现着社会主义文学形态的“红色经典”作品,正是建立在中国读者熟悉的传统审美结构之上,并对其进行现代性改造而形成的。

“红色经典”作品,一般是以情节、讲故事为叙事中心,运用花开三朵、各表一枝,以及大故事套小故事等叙事方式,采用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叙事节奏受到章回体的影响,叙事内容大都是报仇雪恨、杀富济贫的故事,叙事结构一般是二元对立、曲折团圆的模式。

这些叙事特点都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学有着相关的联系,但是创作“红色经典”的作家们在浓重的革命语境中、在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下,对这种传统叙事机制进行了现代性的翻新改良,使其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比传统文艺有了一个更高层面的质的飞跃。

中国当代文学对红色经典的创新教学探讨论文

中国当代文学对红色经典的创新教学探讨论文

中国当代文学对红色经典的创新教学探讨论文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对红色经典的创新教学探讨论文》,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色经典”也即十七年文学,主要指建国后五六十年代出现的小说创作。

这种文学现象早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热门话题。

近年来,国内出版了一批具有史料性的回忆录,产生了一批具有探索性的研究成果,这些史料和研究成果对当代文学的深入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十七年文学无疑是一个难点,一是因为本阶段文学政治色彩浓厚,政治批判运动比较多,导致这一时期文学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其次是因为时间久远,和目前现实社会的现状脱轨,很多学生认为十七年文学是教条、僵化的文学而加以排斥。

这都给十七年文学的教学造成了很多障碍,这一段文学史的讲述很考验老师的授课能力,如何将比较枯燥的文学史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又能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就成了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所以,对这一段文学史的讲授可以采用新的观点去解读。

本问就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对十七年文学的一些经典作品从新的角度去重新阐释,能够结合当代社会实际,用新的观点去挖掘传统的文学经典。

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有兴趣去学,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这样的教学真正可以做到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

一、将“红色经典”联系现实“十七年文学”是建国后那个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特殊产物,曾经感染了那个时代诸多的读者,也曾经是文学批评家的重要关注对象。

但是随着与“十七年文学”相伴的阅读氛围离我们越来越远,以及文化多元浪潮的出现与核心价值观的变化,普通读者群几乎是全线撤离了“十七年文学”。

而在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十七年文学的教学是同样是一个难点,一是因为本阶段文学政治色彩浓厚,其次是因为时间久远,和目前现实社会的现状脱轨,学生不感兴趣,甚至有排斥和逆反心理,加之现在高校文学史类课程课时不断压缩,导致在讲授这一段文学史时候往往一笔带过。

如何客观评价这一段文学历史,有助于对学生正确理解当代历史和文学提供新的思路,教师如何讲授,也引发了很多教学问题。

中国“红色经典”文学与欧美经典文学欣赏启示——以《红岩》为例

中国“红色经典”文学与欧美经典文学欣赏启示——以《红岩》为例

综 上所 述 ,我 们可 以得 出 :红色 经 典作 为一 种文 类 , 是历史 的真 实写照 ,将一段 段平 民英雄所创造 的历史真实再 现 ,也歌颂 了革命英雄主义 的人文主义精神 ,能唤起人 民对 于 党的崇高事业 的觉悟 ,所 以红色经典是具有 典型教育意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
红色经典的弊端
刻。
《 红岩 》主要人物形象剖析
《 红岩 》 塑造 了一组 革命 英 雄 的群体 形 象 ,虽 然他 们 具 有不 同年 龄、不 同性别、不 同经 历、不 同性 格甚至不 同的 家庭 社会背 景,但是作 为一名为人 民为党服务 的优秀共产 党 员 ,他 们有着 各 自独特 的形象特征 与个性 品质 ,他们都 是可 歌 可泣 的英雄 楷模 。其 中几个 中心人 物 ,例 如江 姐 ( 雪 江 琴 )、许云峰 、成 岗、刘 思扬等 ,他 们的形象在 作者描述 下 更是深 刻突 出:江姐虽然 受尽种种酷 刑,但仍然 坚贞不屈 ; 许云峰 英勇沉着 ,危难关 头舍 己为人 ;成 岗临危 不惧 ,面对 敌人视 死如归 ;更可畏 的是 作为名 门之 子的刘 思扬 ,为着心 中 信 念 投 身 革 命 , 在 狱 中 与难 友 共 同抵 抗 敌 人 … … 这 些 英 雄 形象通过作者 的叙述都活灵活现地 跃然 纸上 。
中国 “ 红色 经典”文 学与欧美 经 典文 学欣 赏启示
以 《 红岩》为例
王 愿
《 岩 》 ,1 6 年 出版 ,作 为十 七年 红 色经 典之 一 , 红 91 是一个 时代的烙 印,蕴涵 了与现实相 连的革命斗 争记忆 。作 品主要 是 以解放 前夕重庆革命 斗争为主 要叙事和 抒情 主线 , 重点描 绘 了当时 国统区阶级 敌我斗争 的全 貌 。作者 罗广斌 、 杨益言 正是当年那场 斗争 中的幸存者 ,以 自己的亲 身经历将 记 忆凝结 为一部红色 经典 。小说开篇 以 《 挺进报 》为 主线展 开 故事情 节,将三 条战斗线 索——渣 滓洞集 中营 内的狱 卒斗 争 、重庆城 内大学 中的学生运动 和地下工作 以及农村根据 地 的武装斗争 联系在一起 。同时联 系到当时广 阔的社会背 景、 纷 繁的斗争场 面、鲜 明的个性人物和 紧张 的故事节奏 ,最 后 都会 聚到渣滓 洞狱 中的斗争上 ,集 中描述 了革 命者为 了迎接 全 国解 放 ,不 惜牺牲生命 与敌人进行 最后决 战的英雄形象 。 这 也反 映 了解放 前夕 ,复杂 的社会背 景 以及社会 阶级斗争 的 大环境 下形成 的那个年代 的时代特征 。小说 中所 塑造 的英雄 人物——坚强 、勇敢 、机 智 ,有 大无畏 的精 神 ,为 了革命事 业不惜牺 牲 自己甚至家人 的生命 ,可 以说是用血 与泪为革命 的胜利开辟 了道路 。所 以这 部小说长期被 视为著名 的革命小 说,作为革命 的真实 写照 ,被称为 “ 人生的教科书 ”。 江姐 、许云峰 ; 《 日》里 的刘 胜 、秦守本 ; 《 红 林海雪原 》 里 的少剑波等 ,尽 管他们有着不 同的性格特征 ,有着 各 自的 任务 ,但是他们都 是为党为工农 兵服务工作 的。换 言之,他 们都 是能屈能伸 的共产党员 ,就 连近 年来活跃在 荧屏 上的几 部红色经 典影视剧 中也不乏这样 的典型, 《 亮剑 》中的李 云 龙, 《 激情燃烧的岁月》 中的石光荣等 。 《 红岩》具有很 强的纪实性 ,所 以红色经典 的另一特 色 即是纪实 性,真实地记 录那一年代那 一代 人对革命 的真诚和 奉献精神 以及 走过 的艰 辛道 路 。 《 红岩 》的作者原本就是渣 滓洞大屠 杀之 后的幸存者 ,而且 《 红岩 》中每个人物几乎都 是有原型 的,不是作者凭 空虚构 的。所 以罗广 斌能够将渣滓 洞内那种艰 辛的生活 、敌人 的残暴写得真 实而 透彻, “ 只有 经 历过的人才会 明 白”说 的就 是这个道理 。 《 日》主要写 红 孟 良崮战役 ,这 是历史上一场 真实的战役 ,作 者真实地将历 史在 读者眼前重演 ; 《 林海 雪原 》也如此 ,里面 的主要人物 都是有原型 的。 除此之外 ,红 色经典还有一个特 点就是具有地 方特 色 。 如 《 红岩》的故事 主要发生在 山城重 庆,所 以里面有许 多风 俗 民情 以及重庆方 音特 色; 《 林海 雪原》也是如此 ,里面有 很 多黑 话 民谚 ,东北 风俗 在作 品中处 处可 见 。其 次 红色 经 典为 主流意识 形态话 语 的主 要构成 内容, 确立 了一整套一 元 化话 语言说方 式和文化 传播模 式, 深深地 影响 了几 代人 的思 维方式 、情 感表达方式 和生活方式 ,至今 老一辈仍都记忆深

“红色经典”文学现代性扩张的美学审视

“红色经典”文学现代性扩张的美学审视
( Xi ’ a n Pe i h u a Un i v e r s i t y, Xi ’ a n 7 1 0 1 0 0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M o d e r n i t y i s a p r a c t i c e a f t e r p e o p l 6 s s e 1 f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a c k n o wl e d g e me n t .I t h e l p s t o p r o mo t e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艺 术研 究
“ 红色经典" 文 学 现 代 性 扩 张 的 美 学 审 视
张 静, 陈 芳 清歌 , 赵 伯 飞
7 1 0 1 2 5 )
( 西安培华学 院人文学 院,陕西西安 摘
要: 现代性是人们 自我意识 觉醒后的实践 , 有助 于推进 民族 国家 的发展 。本文 分析 了“ 红 色经典 ” 文 学建 构式 、 重构式 改
关键词 :“ 红色经典” 文学 ; 现代性扩张 ; 改编
中 图分 类 号 : G 2 0 6 .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2 0 9 5 —7 7 0 X( 2 0 1 7 ) O 3 —0 0 6 5 -0 5
d o i :1 0 . 1 1 9 9 5 / j . i s s r u 2 0 9 5 —7 7 0 X. 2 0 1 7 . 0 3 . 0 1 5 P DF获 取 :h t t p : / / s x x q s f x y . i j o u r n a 1 . c n / e h / i n d e x . a s p x
Th e M o d e r ni t y Ex t e ns i o n o f Re d Cl a s s i c s Li t e r a r y

“红色经典”文学现代性扩张的美学审视研究

“红色经典”文学现代性扩张的美学审视研究

“红色经典”文学现代性扩张的美学审视研究作者:石文颖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27期摘要:“红色经典”文学的现代性扩张主要从重构和建构两方面体现,其中被引入了很多的现代化思想,这也使“红色经典”文学当中的审美观念出现了一定的变化。

在现代性扩张中,人们采用解构式的改编方式来戏说“红色经典”文学里的英雄人物,这一现象说明了人们的美学审美在向娱乐化、肤浅化方向偏移,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精神信仰的缺失。

关键词:“红色经典”文学;现代性扩张;美学审美现代性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文化表达,现代性的实践能够有效的促进民族文化以及国家的发展。

现代性所涉及的领域有很多,如:经济、哲学、审美、文学、政治等。

这也使在各个领域有了不同的现代性特征。

我国文化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文化的形式以及风格上,更加贴近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同时在文化内容上主要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而文化现代性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审美活动受到了现代社会文化的影响,和一些商业活动相互结合,使艺术逐渐商品化。

而对于“红色经典”文学来讲在现代性上则被赋予了很多的现代性气息,并对文学内容进行重新的构建。

一、“红色经典”文学的定义“红色经典”主要是指和革命话语主旋律一致的文学。

“红色经典”文学具有一定的超越性,所以,在现代社会对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审美观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红色经典”文学是我国民族文化价值所在,其中不但有崇高的理想还有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风范,更是包含了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从政治层面来看,“红色经典”文学有独特的政治引领作用;从情感层面来看,在某些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其中蕴含着让人无法忘怀民族情感;从文学层面来看,“红色经典”文学反映了在特定时期人们的审美心理以及文学态度[1]。

二、现代性扩张分析现代性扩张是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在理性主义的基础之上产生了很多的价值理念,如:自由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这些价值理念则是我国的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进行碰撞、融合所形成的。

关于“红色经典”美学价值新建构初探

关于“红色经典”美学价值新建构初探

关于“红色经典”美学价值新建构初探摘要:红色经典在现在的热播和热评自有多方面的原因,它既是文学规律自身的一次自我修补,又是对上个世纪末“文学无根性”的一次反驳。

红色经典的重现生活中心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从本体论看,红色经典确实有着称之为“经典”的特质;从文学心理学角度看,也是整个消费文化的消费心理使然;从文学价值学看,红色经典又保持了惯性式的“保值”与“增值”的过程。

但红色经典没有固定的标签,在可预见的未来,它仍然处于一个被解构和建构的过程中。

关键词:红色经典新建构原因经典化过程美学价值近年来,以“三红一创”为代表的红色经典陆续被搬到了荧屏上,以往备受冷落的“十七年文学经典”重新占据读者和观众的视野,从而形成了新一轮的观看和热评红色经典的思潮。

《红旗谱》、《青春之歌》、《红日》、《创业史》、《林海雪原》、《红岩》、《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沙家浜》等等一系列红色经典被重新演绎和评价,在文学日益边缘化的今天,这确实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对于我们重新梳理和思考我们业已拥有的文学资源和经验,总结文学发展的规律,更好的催动文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我们知道,英雄的“谱系化”和历史的“史诗化”曾是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

这一美学特征之主流地位的确立并成为那个时代作家的共同的追求显然有当时的功利需要和审美要求:一是由于革命的胜利和新政权的建立所带来的巨大感激之情使得作家自觉得以以一种“饮水思源”的感戴去深深的缅怀过去的艰难岁月和前辈的卓越功勋。

二是那时代作家充当“社会历史家”再现历史和生活的整体过程的欲望和虔诚,使得他们能过自觉的想这一美学中心靠近。

三是新一代作家所自觉担负起的“启蒙与救亡”的责任心,也使得他们能够自觉的投入到时代精神的潮流中去。

正是在这样宏大历史背景下,一大批呈现着宏大叙事模式的作品出现了。

五六十年代,红色经典小说可以说是独霸文学潮头。

梁斌、杜鹏裎、杨沫、赵树理、浩然、孙犁等,我们可以列出长长的名单,他们都用其心血贡献出了一部或几部堪称经典的作品,他们也充分享受到了文学所赠与的莫大荣耀。

“红色经典”与中国式现代性建构

“红色经典”与中国式现代性建构

“红色经典”与中国式现代性建构伍 丹 杨经建摘 要:“红色经典”既是老话题又是新问题,从“现代性”语境中重审“红色经典”,能引发出一种新的问题意识。

这种问题意识可以从以下三点来推研和把握:其一,“红色经典”是具有明确的(政治)理性主义的现代性(文学)叙事,这取决于以下结构性元素:民族国家建立的需要,强烈的意识形态功能需求,中国传统的实用理性意识的现代化转换;其二,中国新文学与建构民族国家的现代性叙事处于价值同构关系,当现代性发展选择了激进的革命方向时,“红色经典”的言说形式和表述结构与现代性叙事具有了同源性;其三,人文主义是现代性启蒙的基本话语,“红色经典”由于特定的意识形态本色,在将审美观与伦理观、文学浪漫主义与政治道德理想主义融为一体的基础上,实现了革命人道主义的建构;与此同时,它以阶级性为人文话语的所指范畴,其内涵的逼仄与局限也在所难免。

关键词:红色经典;现代性;中国新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21)05-0182-11DOI:10.13644/31-1112.2021.05.016作者简介:伍 丹,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杨经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湖南 长沙 410081)“红色经典”是一种阶段性、标志性的文学现象。

自1980年始对“红色经典”的“再解读”成为学术界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如果认为“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始终处于现代性进程中,那么,“红色经典”作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环节,由于其特定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识,是否具有文学的现代性品质?从学术上进行梳理可以看出,对这个问题大致有两种较为对立的见解:具有某种共识性的观点认为,缘于某种外在因素(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的制约和挤压,“红色经典”的人文精神被颠覆,审美意识被遮蔽,现代性追求被阻断,从而表现出反现代性的特点,如丁帆先生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绪论中所言,在当代文学关乎“人、社会、文学的现代性”基本批判立场下,红色经典并不具备这些价值特征。

美学视域下小学语文红色经典课文教学探析

美学视域下小学语文红色经典课文教学探析

美学视域下小学语文红色经典课文教学探析摘要:在时代不断改革的背景下,人们对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然而对美学也越来越关注。

因此,“期待视界”是接受美学重要理论,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审美期待。

读者经验、兴趣等理解的“前结构”因素构成了“期待视界”,而读者又在每一次阅读艺术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拓宽视域以达到视界重构。

但由于红色经典课文叙述的故事背景与当下学生生活背景距离甚远,导致学生阅读课文时缺少形成与课文适配的“期待视界”的“前结构”因素,在教学中,表现为学生对红色经典课文不感兴趣,也难以透过文章感受革命精神。

因此,本文结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教学实例,探析如何以学生“期待视界”为切入口,帮助学生真切感受红色经典课文要传达的革命精神。

关键词:美学;小学语文;红色经典引言红色经典作品饱含深切的爱国主义情怀、激情高昂的革命斗志、永不放弃的坚韧意志和崇高而坚定的革命主义信念理想。

红色经典作品既有文学属性,又具有中国特色。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启蒙时期,是个人发展、价值观塑造的奠基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红色经典作品,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还能通过红色经典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引导学生形成坚韧的品格、良好的品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因此,如何用好红色教学资源、厚植学生的红色基因,是小学语文一线教师应当关注和重视的一大课题。

1红色经典的文本价值(一)文学价值。

红色经典的文学价值指在具体的教学中,作为一般性教学文本所通用的文本示范价值,是狭义的概念。

它包括语言技巧示范、谋篇布局示范、情感解读示范等。

(二)史料价值。

历史既可以是宏观的概念,也可以是微观的事件和具体的个人。

红色经典总是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相依相存,作品中的人、事是史实,但比历史记录更有张力、情感和生命力。

《2024年关于“红色经典”概念的“具指性”问题》范文

《2024年关于“红色经典”概念的“具指性”问题》范文

《关于“红色经典”概念的“具指性”问题》篇一一、引言红色经典,作为一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文化现象,始终在中华大地上焕发着其独特的光彩。

其涉及的历史、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的内容,既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历程和伟大精神,又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红色经典”的认知存在“具指性”的问题,即在理解、定义、运用红色经典概念时出现的模糊性和局限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红色经典”的“具指性”问题,分析其现状与问题,以期推动对其更全面、准确的理解。

二、红色经典概念的“具指性”现状红色经典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其“具指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定义模糊:目前,关于红色经典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有人认为红色经典主要是指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有人则认为它涵盖了革命历史、革命英雄、革命精神等多个方面。

这种定义上的模糊性导致人们在理解和运用红色经典概念时容易出现偏差。

2. 范围局限:在具体指涉上,红色经典往往被局限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域范围内。

例如,人们往往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等时期的文学作品视为红色经典,而忽视了其他时期和地域的红色文化资源。

这种范围上的局限性限制了人们对红色经典的理解和认识。

3. 价值取向单一:在价值取向上,红色经典往往被视为一种具有单一价值取向的文化现象。

这导致人们在欣赏和传承红色经典时,忽视了其多元价值和深刻内涵。

三、解决红色经典“具指性”问题的途径针对红色经典的“具指性”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1. 明确定义:应明确红色经典的定义,使其涵盖更广泛的内容和领域。

可以从历史、文学、艺术等多个角度出发,对红色经典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定义。

2. 拓展范围:应拓展红色经典的范围,使其涵盖更多时期、地域和类型的文化资源。

例如,可以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其他时期的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等。

3. 多元价值取向:在欣赏和传承红色经典时,应注重其多元价值和深刻内涵。

《2024年关于“红色经典”概念的“具指性”问题》范文

《2024年关于“红色经典”概念的“具指性”问题》范文

《关于“红色经典”概念的“具指性”问题》篇一一、引言“红色经典”这一概念,在中国的文化与历史长河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是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更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多元发展,“红色经典”的概念逐渐变得模糊和具指性不足,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红色经典”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影响。

二、红色经典的概念及其具指性(一)红色经典的定义“红色经典”通常指的是中国革命历史时期创作的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电影、戏剧等艺术作品。

这些作品以革命历史为背景,以英雄人物为形象,以革命理想为内核,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时代特征。

(二)红色经典的具指性尽管“红色经典”这一概念广为人知,但其具体内涵却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红色经典作品的选取标准不够明确;其次,红色经典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缺乏深入挖掘;最后,红色经典在不同地域和群体中的解读和影响存在差异。

因此,对于“红色经典”的具指性问题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三、红色经典的具指性问题的表现及原因(一)表现1. 作品选择:在众多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中,哪些作品可以被称为“红色经典”?这一问题在学术界和公众中存在较大争议。

2. 价值解读:对于红色经典作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读。

这使得红色经典的具体内涵难以统一。

3. 地域与群体差异:在不同地域和不同社会群体中,对于红色经典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存在差异。

这导致红色经典的具指性在不同群体中存在差异。

(二)原因1. 历史背景的复杂性:中国革命历史时期的背景复杂,使得红色经典作品的产生具有特定的历史条件。

这使得红色经典的具指性受到历史背景的影响。

2. 文化传承的多样性:中国文化的传承具有多样性,不同地区和群体对于文化的理解和接受存在差异。

这使得红色经典的具指性在不同地域和群体中存在差异。

3. 时代发展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红色经典调研报告调研内容

红色经典调研报告调研内容

红色经典调研报告调研内容红色经典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的发展,红色经典成为了重要的文化资源。

红色经典是指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经典著作和文化遗产。

这些经典包括了一系列的文件、文献、影视作品以及遗址等。

红色经典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理论宝库,也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人们对红色经典的认知程度、学习和研究的状态以及对红色经典的价值认同。

通过调研结果,可以为红色经典的传承和传播提供参考。

3.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大众群体进行,涵盖了年龄、性别、职业等不同维度的人群。

访谈则主要针对具有一定学术背景或研究红色经典的专家和学者。

4. 调研结果通过对于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调研结果:4.1 红色经典的认知大部分受访者对于红色经典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具体的经典著作和文化遗产的名称和内容认知程度有待提高。

4.2 红色经典的学习和研究绝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他们有学习和研究红色经典的意愿,但由于时间和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实际参与程度有限。

4.3 红色经典的价值认同受访者普遍认同红色经典的价值,认为红色经典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弘扬中国价值观念和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作用。

5. 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5.1 红色经典的普及教育需要加强。

通过加强教育宣传,提高普通民众对红色经典的认知,引导人们学习和研究红色经典。

5.2 加大红色经典的研究力度。

加强学术研究,深入挖掘红色经典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为红色经典的传承提供理论支撑。

5.3 积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推动红色经典的传播。

通过影视作品、网络平台等方式,将红色经典的精华展现给更多的人们。

5.4 加强红色经典的保护和管理。

加强红色经典遗址和文物的保护工作,保持其完整性和真实性。

6. 政策建议针对以上的调研结论,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6.1 加强红色经典教育的整合和创新,提高教育效果。

“红色经典”文学现代性扩张的美学审视研究

“红色经典”文学现代性扩张的美学审视研究
一.红色经典文学现代性扩张的美学审视
现代性可以说是对于当今生活状态的一种全面阐释,它可以是文化方面,也可以是经济方面,更重要的是人的自我意识觉醒,之后进行的一种社会实践。是导向某些特殊性或社会特征出现的过程,正是由于这些特征结合在一起为我们提供了现代性这一概念。他的这种思想里面包含了对于传统社会,那种世界观或者说处事观,以及世俗文化社会的诸多认识,那种理性的和感性的冲动。而我们所说的现代性扩张,可以认为是我们受到当下环境的变化,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比如说受到全球化的影响,我们的传统生活方式,生活形态正在向现代化发展。同时我们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其具体表现往往存在与传统主义不同性的碰撞和摩擦。由于现代性这一定义,它涉及或覆盖了许许多多的方面,比如说我们的政治,我们的经济以及我们的文学等多个领域,从而产生了不同意义上的现代化。而中国文化方面的这种现代化,它可以从风格和形式等方面来看。现代人的这种生活方式,往往更加的符合,在内容上更加注重的还是我们个性的表现,反对刻板的遵从。中国文化现代化还有一重要特征,那就是它往往会体现出艺术商品性,因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所追寻的文化现代性往往被依附于一些商品之上,也就是具有了商品属性。事物当中让它们合二为一了,共同发生作用,而我们所说的“红色经典”文学,它的现代化往往表现在其形成结构上。
二.现代性扩张中的审美异化
在当今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之下,“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所体现出的意识和思维审美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变得更加趋向于大众化。现代性扩张影响下许多文学作品中所富含的内容都发生了一定的异化,随之诸多方面发生了异化。
1.“非人化”到“泛人性化”。上个世纪80年代“红色经典”文学中所蕴含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固定化的,没有其自主意识。上面往往塑造出了一个个“非人”的人。所以说为了还原人性的真实一面成为了当下的改变趋势。我们应该注重其人物平凡的一面。描写并刻画一个人物的时候,往往更应该注重其个性的表现,同时应该注意这个度。不应该把人的个性过度的放大,这样子就会严重的误导社会价值观。故而在这种环境之下,“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更加趋向于大众文化消费品。

“红色经典”:在“现代性”叙事中理解和阐释

“红色经典”:在“现代性”叙事中理解和阐释

作者: 杨经建[1]
作者机构: [1]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出版物刊名: 东岳论丛
页码: 105-111页
主题词: 红色经典;现代性语境;文学审美价值
摘要:“红色经典”既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话语指称,更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一种文学经典化的历史遗产。

将“红色经典”进行经典化理解是为了寻求“经典”本身的当代性意义。

本文的目的并不是要执意证明“红色经典”其经典性意义的高与低乃至是与否,而是将其归回到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语境中进行考量和审度。

在这样的阐述视野中一方面求证“红色经典”本质上是20世纪中国现代性叙事进程中一种特定的审美表述形态,从而确认其价值性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又论析“红色经典”作为“一种”文学的经典性存在,其经典价值的艺术缺憾和当代意义的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

“红色经典”研究综述

“红色经典”研究综述

“红色经典”研究综述【内容提要】‚红色经典‛又称‚革命历史小说‛。

‚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等‚红色经典‛作品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对国人起到的精神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自1988年‚重写文学史‛讨论开始,对‚红色经典‛的研究犹如雨后春笋般占据了学术研究的一席重地。

论文对‚重写文学史‛讨论之后的‚红色经典‛小说文本的研究从角度的变化和方法的多元化做一总体概述(对文革‚样板戏‛的研究将另文概述),以期对今后‚红色经典‛的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红色经典‛/人本/现代性/审美/文化/文学生产我们通常所指的‚红色经典‛又称‚革命历史小说‛,有广狭义之分,广义上指从1921年至1976年间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狭义上仅指1950、1960年代的包括文革‚样板戏‛在内的‚革命历史小说‛。

‚红色经典‛一词在90年代中后期出现,对‚红色经典‛文本的研究也大都被纳入‚十七年‛文学的研究中做考察,本文就1988年‚重写文学史‛讨论之后对1950、1960年代出现的‚红色经典‛小说文本的研究做一总体概述(对文革‚样板戏‛的研究将另文概述)。

一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文学运动开始由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学革命‛转向‚革命文学‛,激进的中国左翼知识分子在革命低潮期就以上海为中心,开始‚革命文学‛的创作与传播,因此,以蒋光慈的《咆哮的土地》(又名《田野的风》)为代表的左翼文学便成为‚红色经典‛真正的起源。

到了20世纪50-70年代‚革命历史小说‛即‚中国的‘左翼文学’(‘革命文学’)经由40年代解放区文学的‘改造’,它的文学形态和相应的文学规范(文学发展的方向、路线、文学创作、出版、阅读的规则等),在50至70年代凭借其影响力,也凭借政治的力量而‘体制化’,成为唯一可以合法存在的形态和规范‛。

[1](PIV)‚革命历史小说从‘边缘’不断地走到‘中心’,而且成为一种不可质疑的中心‛。

[2](P283)50、60年代间,先后有大批文学作品问世,成为当时几亿国人共同的精神食粮,建构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记忆。

红色经典研读

红色经典研读

红色经典研读红色经典研读是一项重要的学术研究工作,通过对红色经典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红色经典的研读,包括理论研究、历史研究、文学研究等方面。

一、理论研究红色经典的研读首先要从理论研究入手,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想内涵和理论价值。

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阐述红色经典的价值,以及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

同时,还可以探讨红色经典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和党员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历史研究红色经典承载着革命历史的记忆,通过对其进行历史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革命先烈的奋斗历程和牺牲精神。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研究红色经典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以及革命战争的背景和过程。

通过对这些历史细节的研究,可以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更好地理解红色经典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三、文学研究红色经典中融入了丰富的文学元素,通过文学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其艺术魅力和艺术手法。

我们可以分析红色经典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揭示其中的文学魅力和艺术价值。

同时,还可以将红色经典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四、教育研究红色经典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思想资源,通过对其进行教育研究,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能。

我们可以探讨如何将红色经典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爱国情怀。

同时,还可以研究红色经典在党员教育中的应用,探索如何通过红色经典来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

五、影视研究红色经典在影视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演绎,通过对红色经典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我们可以分析红色经典改编影视作品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探讨如何更好地将红色经典搬上银幕,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和喜爱红色经典。

六、地方研究红色经典在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传承方式,通过对红色经典在不同地方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地方文化的特点和地方红色文化的传承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色经典”文学现代性扩张的美学审视研究石文颖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摘要:“红色经典”文学的现代性扩张主要从重构和建构两方面体现,其中被引入了很多的现代化思想,这也使“红色经典”文学当中的审美观念出现了一定的变化。

在现代性扩张中,人们采用解构式的改编方式来戏说“红色经典”文学里的英雄人物,这一现象说明了人们的美学审美在向娱乐化、肤浅化方向偏移,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精神信仰的缺失。

关键词:“红色经典”文学;现代性扩张;美学审美现代性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文化表达,现代性的实践能够有效的促进民族文化以及国家的发展。

现代性所涉及的领域有很多,如:经济、哲学、审美、文学、政治等。

这也使在各个领域有了不同的现代性特征。

我国文化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文化的形式以及风格上,更加贴近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同时在文化内容上主要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而文化现代性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审美活动受到了现代社会文化的影响,和一些商业活动相互结合,使艺术逐渐商品化。

而对于“红色经典”文学来讲在现代性上则被赋予了很多的现代性气息,并对文学内容进行重新的构建。

一、“红色经典”文学的定义“红色经典”主要是指和革命话语主旋律一致的文学。

“红色经典”文学具有一定的超越性,所以,在现代社会对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审美观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红色经典”文学是我国民族文化价值所在,其中不但有崇高的理想还有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风范,更是包含了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从政治层面来看,“红色经典”文学有独特的政治引领作用;从情感层面来看,在某些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其中蕴含着让人无法忘怀民族情感;从文学层面来看,“红色经典”文学反映了在特定时期人们的审美心理以及文学态度[1]。

二、现代性扩张分析现代性扩张是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在理性主义的基础之上产生了很多的价值理念,如:自由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这些价值理念则是我国的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进行碰撞、融合所形成的。

随着我国商业化程度的深入,我国也逐渐向消费型社会靠拢,而在消费型社会中消费文化则有很强的颠覆性,不但会抵抗人们的“思想”,还可以借助外界的力量来散播当下的情绪,让一些娱乐化、浅表化的文学,变得时尚化、合理化。

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开展“红色经典”文学活动时,不但要了解人们的消费观念,同时还要注重市场价值,文学价值的忽略,让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更加消费化和功利化。

(一)“红色经典”文学的重构读者在阅读一部“红色经典”文学时,会通过自身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再创作,而这种再次创作就被理解为文学的重构。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阅读“红色经典”文学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而正是这个过程给文学当中增添了更多的现代性的元素。

所以,“红色经典”文学的重构是指在原本的文学基础之上增删减某些时代特征元素,增加现代性特征元素,比如:在一些经典文本中,对某些人物进行人性化的思考,在原本的文学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文化叙事以及人性叙事,使其在内容上进行丰富,实现改编的作用。

在“红色经典”文学的改编上人们逐渐出现了信仰问题,失去了原本的“红色”信仰。

所以,在对“红色经典”文学进行重构时,这就需要人们正确的树立价值观、审美观,发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对“红色经典”文学进行重构。

这样才能激发人们红色回忆,同时促进现代文化的建设[2]。

现代性的审美特征在“红色经典”文学重构中主要体现了人们生活的境遇、人们的内心活动以及人性的深度,而重构“红色经典”文学对于现代文化的建设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在重构过程中,应该保留“红色经典”文学的红色精神,一定要注意不要像消费化和功利化偏移。

在胡春彤导演所改编的电视剧《红旗谱》中,就保留了在原著当中的红色精神,在该剧中主线尤为突出,并且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更加鲜活,让人们在观看该剧时能够从现代社会的角度诠释信仰、情感、忠诚等社会价值形态的意义。

(二)“红色经典”文学的建构文学的建构同样是一种改编方式,这种方式则更加尊重原作,比如:原作中的人物、人物关系以及故事情节等,同时对原作当中所蕴含的精神文化也尤为重视。

而建构的改编方式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原作当中内涵,只是在意识形态上进行其他形式的宣传。

“红色经典”文学作为革命时代的产物,其中有着非常深刻的红色精神、英雄信仰,在当前社会虽然人们不许要革命,但是这种精神和信仰也不应该被遗忘。

“红色经典”文学的建构主要体现在具有革命理想主义精神的“红色经典”电视剧,这类电视剧能够有效的传播我国的红色文化,巩固中华民族红色精神。

这类电视剧有着极高的还原度,对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行为等都会产生影响,从而实现现代社会人们信仰的建构。

作者简介:石文颖(1975.10-),男,汉族,河北保定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文学博士,副教授,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下转(第28页)之相比,赵本夫小说中的生态描写并非只是停留在揭开“人类中心主义”的伤疤层面,为受难的生态系统发声控诉,而是提出了较为强有力的解决方式,并在小说中得以成功实践。

他在小说创作中始终表述一个文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并且使用“土地”这一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学体系几千年的生态意象,使得西方的生态保护思想与自然中心主义和中国“天人合一”的道家哲学思想在“土地”这一极具包容性的意象上融合、互相浸润吸收。

《无土时代》中迷恋土地近乎病态的石陀,始终致力于回归土地,赵也借石陀之探索,表达了“回归土地”也即“找寻自己”的深刻命题。

赵本夫曾在散文《还是慢慢道来》中论及小说文本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的变化,最终是为内容服务的……在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上,我更看重内容。

”④仔细分析赵本夫的小说与域外叙事的借鉴与联系,其实读者都能感受到主要是在文本形式上有一定借鉴、产生一定程度的关联,在内核上,赵本夫更多地还是扎根于中国本土文化,或者说是将域外思想内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对当下社会的反思之中。

也如他自己在《美国草》中所说的,“现代意识的深层含义应当是包容性,不管是外国的,还是中国的,只要有益或者无害,就应当允许他的存在”。

⑤从这方面来讲,作家赵本夫内容大于形式、思想大于技巧的特质,在作家中确实是异质性存在,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注释:①赵本夫:《涸辙》,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第17页。

②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6页。

③赵本夫:《到远方去》,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第100页。

④赵本夫:《到远方去》,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第252页。

⑤赵本夫:《到远方去》,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第117页。

参考文献:[1]赵本夫.黑蚂蚁蓝眼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2]赵本夫.天地月亮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3]赵本夫.无土时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4]赵本夫.《涸辙》(赵本夫选集·第六卷)[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5]赵本夫.《到远方去》,(赵本夫选集·第八卷)[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6][美]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7][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8][美]威廉·福克纳.喧嚣与骚动[M].李文俊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5.[9][美]威廉·福克纳.我弥留之际[M].李文俊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三、现代性扩张中美学审视的异化以往“红色经典”文学的题材都是固定的,其中的人物并不生动形象,也逐渐被人们所冷落。

但是近年来,随着对“红色经典”文学的改编也让其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

改编者为了弥补题材固定和人物形象的问题,开始在改编和创作的过程中加入了更多人物情感、故事情节的描写。

这也让“红色经典”文学逐渐向泛人性化方向靠拢。

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红色经典”文学主要针对的是工农兵阶层,影视作品的都是以革命事件为背景,但是当前的社会更加偏重与消费化和功利化,这也使很多的艺术文化变得商品化;在对“红色经典”文学的改编上则想让青少年和老年人都能够成为改编的受益人群;在“红色经典”文学的改编上更加注重突出人物的情感,并不尊重原作的故事内容以及背景时代,在还原历史真实事件的处理上也比较随意,“红色经典”文学中的革命主线被遗弃,这也严重的影响了“红色经典”文学中内涵[3]。

四、改编“红色经典”文学需要尊重现代性扩张可以说是一种创新,但是在对“红色经典”文学进行改变时,一定要做到尊重历史、原作以及革命英雄。

想要改编“红色经典”文学那么就应该在原作的基础之上,加入自身的理解和感悟。

同时在改编的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现代社会的变迁影响,为了满足在人们在娱乐化上的需求,在改编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融入一定的现代性审美。

这样改编的“红色经典”作品不但能够体现出其中的红色精神,还能够实现娱乐的功能,从而实现在娱乐中进行教育培养。

所以这就在“红色经典”文学的改编上,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原作的思想,然后还要在创作中体现出现代性的审美追求以及价值。

这样才能让“红色经典”文学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传承。

五、结论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的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进行碰撞、融合,使“红色经典”文学的美学审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更加趋于泛人性化、平民化。

同时为了满足现代人的娱乐化需求,很多的“红色经典”文学被恶搞,这些问题都反映了人们精神信仰的缺失。

所以在“红色经典”文学的重构、建构中一定要尊重历史、原作以及革命英雄。

这样才能保证历史、原作以及革命英雄能够更好的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1]尕藏尼玛.红色文学经典的艺术特点[J].名作欣赏,2017(08):118-119.[2]张静,陈芳清歌,赵伯飞.“红色经典”文学审美解读[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04):7-11+26.[3]徐峰.数字时代红色文学经典的传播困境及对策探析[D].湖北民族学院,2017.上接(第2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