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例2》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解决问题(2)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解决问题(2)沪教版
同桌交流
指名回答
复习数量之间的关系,为后续学习埋下伏笔。
一、
情景导入
“五一”小长假快到啦,同学们要开狂欢会,准备的东西可真多呀!看!(出示场景图)
小胖:我带了5个苹果。
小巧:我带的苹果是小胖的3倍。
小亚:把小胖的苹果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加2倍就是我带的苹果数。
小丁丁:把小胖的苹果数增加到3倍就是我带的。
1、读信息:这些信息中,有哪些是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
线段图具有半抽象半具体的特点,它能比较形象直观地揭示应用题中的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把数转化为形,明确显示已知与未知的内在联系,使隐蔽的数量关系变得明朗化,激活学生的解题思路,是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绘制正确恰当的线段图,能够在降低学生理解分析数量关系难度的同时,使题中隐晦条件明朗化,复杂的数量关系简单条理化,从而找到简易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因此,指导学生画好线段图对应用题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解决问题(2)
日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正确理解“增加几倍”与“增加到几倍”的不同含义。能借助实物图和线段图正确分析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思考的过程。
3、拓展:如果增加3倍?增加10倍?99倍?n倍呢?
4、提炼:我们可以把增加n倍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是原来的(n +1)倍来理解。
(三)自主探究“增加到几倍”
1、怎样理解“增加到3倍”?
2、反馈
3、拓展并提炼:增加到n倍就是原来的n倍。
4、小结:我们可以把“增加几倍”和“增加到几倍”转化成我们熟悉的语言是原来的几倍来理解。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解决问题(2) ▏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解决问题(2) ▏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解决问题(2)▏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解决问题(2)》展开,内容涉及多步骤应用题的解析。

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多步骤应用题的基本类型和解题方法,能够正确列出解题步骤并得出正确答案。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和推理等数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1. 问题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题的关键步骤。

2. 策略选择: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

3. 逻辑表达:训练学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解题思路和计算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 黑板和粉笔- 练习题册- 数学学具(如计数器、尺子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或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讲解:利用课件展示例题,引导学生共同探讨解题思路和方法,板书解题步骤,强调关键点。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答案进行讲解和评析。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解题策略和注意事项,激发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兴趣。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将解题步骤、关键公式和注意事项以图表或流程图的形式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要兼顾基础与提高,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

必做题主要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选做题则用于激发学有余力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要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反思内容要真实、具体,以便于在后续教学中进行改进和调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掌握解决多步骤应用题的基本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解决问题(2)-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解决问题(2)-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解决问题(2)-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如何对问题进行简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2.教学重难点
1.学生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
2.学生如何简化问题。

3.教学内容及方法
(1)引入
通过一个简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例:小明买了一箱苹果,每箱有12个,小明吃了3个,他还剩下多少个苹果?
(2)学习
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如何简化问题。

学生一开始可能会直接使用计算器来计算,但这只能算出小明剩下了多少个苹果。

我们可以通过步骤来简化问题,像下面这样:
1.先将问题翻译成算式:12-3=?
2.变形为12-3=9
3.回答问题:小明还剩9个苹果。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并在解决问题时更加得心应手。

(3)巩固与拓展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巩固刚才学习的知识,并拓展更多解决问题的技能。

例如:
1.小华买了两个西瓜,每个西瓜重7千克,他分给小王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2.远足时,小明带了10瓶水,每瓶水有500毫升,他和小华共喝了2瓶水,还有多少毫升水?
4.课后作业
1.练习课堂上讲解的问题简化方法;
2.自己找几个练习题,亲自尝试解决问题。

5.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些学生对问题的含义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更多的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多地练习和鼓励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倡导交流和合作,构建开放和互动的课堂氛围。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与教学反思-5.1 解决问题(2) ▏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与教学反思-5.1  解决问题(2) ▏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与教学反思-5.1 解决问题(2)▏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解决问题(2)》,是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第五单元。

课程内容主要围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其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铅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2. 新课: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解决问题。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解决问题(2)2. 目录:一、导入二、新课三、实践四、总结五、作业布置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高题:让学生解决有一定难度的实际问题,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其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我也注意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存在的问题,如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足,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不够熟悉,导致在解决问题时无从下手。

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重点讲解解决问题的步骤,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例2》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例2》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例2》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1.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2.能够分析并解决简单的问题;3.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和动手解决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中的《解决问题例2》部分,具体内容如下:1.阅读题目,理解问题;2.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可用一段简短的故事或情景导入,引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思考。

例如,教师可讲述一个小朋友在超市购物时碰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 引入问题教师出示《解决问题例2》的题目,并引导学生阅读以及理解问题。

教师帮助学生明确问题的核心,例如,问题是关于购买水果的价格和数量。

3. 分析问题教师带领学生分析问题,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法和步骤。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

4. 执行解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思考,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并进行操作。

学生可以分别计算各种水果的单价和数量,并总结出购买所有水果的总价格。

5. 总结反思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并让学生对自己的解决方法进行反思和评价。

鼓励学生提出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法,并讨论其优缺点。

四、教学要点1.阅读和理解问题;2.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通过分析和讨论,学生还能够培养出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的能力。

六、课后练习1.学生完成《解决问题例2》部分的习题;2.学生可以设计自己的问题,并运用教学中所学的步骤和方法进行解决。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但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及时总结和反思教学效果,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例2》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例2》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例2》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3.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思考方法。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程主要内容为《解决问题例2》。

问题一:某天,小花超市上午9点半开始营业,下午5点结束营业,请你算一算:小花超市一天营业几个小时?问题二:小红有7只黄鸭、5只白鸭、3只黑鸭,她又买了5只黄鸭,请你算一算:小红一共有多少只鸭子?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问题解决方法。

2.教学难点:通过讲解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演示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授课。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师生共同讨论百度地图搜索附近超市名字。

2.引出关于超市营业时间的问题。

步骤二:整理知识点1.引导学生回顾数学课堂上所学知识点。

2.教师讲解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例2》中的两个问题。

步骤三:模拟解题过程1.通过两道问题引导学生尝试分析问题并找到问题所在。

2.让学生进行演示解题过程,并解释解题思路。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出解题的三个步骤:识别问题、提取信息、寻找解决方法。

步骤四:操练解题方法1.教师就两道问题给予更多解决方法的提示,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和小组间探讨。

2.教师收集学生思路,进行课堂展示,分析比较不同解题方法的优缺点。

步骤五:课堂扩展1.学生思考另外几个数学问题。

2.学生自我总结问题解决方法并分享。

六、教学评价1.以第二道问题为例,通过小组讨论发现,学生们都能找到黄鸭、白鸭、黑鸭和新买的黄鸭数量,并能利用加法求出总鸭数,但在求解过程中,有部分学生没有按照规范的方法解题,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给予更多指导。

2.教师可以设置口头评价等交互环节,针对问题解决过程的每个环节,给予及时反馈。

七、教学反思1.整个课程采用了“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置于主动参与的角色中,能更好地发挥探究学习的独特优势。

沪教版四级下册《解决问题例2》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级下册《解决问题例2》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例2》数学教案沪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例2》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树状算图和线段图来分析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2、能通过审题,区分求一倍数和几倍数应用题的解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画算状树图或线段图,理解和掌握求一倍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区分求一倍数和几倍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说一说下面2道题目的数量关系
1、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三倍
白兔的只数=
2、钢笔的支数是铅笔的5倍
钢笔的支数=
一、创设情境,建立等量关系。

引言:在寒假中,同学们要参加社区活动,观看大型电视机纪录片《故宫》。

1、小丁丁步行到社区,小巧骑自行车到社区。

小巧每小时行的
路程是小丁丁的5倍。

2、到了社区放映室,发现男孩子的人数比女孩子的3倍少7人。

改写成:到了社区放映室,发现男孩子的人数比女孩子的3倍多7人。

学生说说数量关系式。

过渡:我们通过阅读,可以了解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就能正确地建立起等量关系。

精心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1 解决问题(2) 沪教版 (4)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1 解决问题(2)  沪教版 (4)
《增加几倍和增加到几倍》学历单
教学过程:
课题
《增加几倍和增加到几倍》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理解“增加几倍”与“增加到几倍”的不同含义。
2.经历简图举例、画线段图等方法的验证过程,直观发现“增加几倍”与“增加到几倍”的不同,加深对“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各自含义及内在联系的理解。
3.能正确分析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简单的推理归纳能力
环节三:应用
能正确分析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例2:2005年底,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112千米,到2007年底增加了1倍多6千米,2007年底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多少千米?
找到关键句并画出线段图
尝试列式解答
112×(1+1)+6
=112×2+6
=224+6
=230(千米)
答:
小结:增加1倍多6千米就是原数的2倍多6千米
练习:2010年底,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增加到2005年底的4倍少48千米,到2010年底,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多少千米?
学生练习后反馈
小结:增加到4倍和增加4倍有区别吗?
练习:2000年上海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4平方米,2005年,2005年上海市区人均绿地面积就达到10平方米。
2、玩具厂6个工人每天生产玩偶720只,照这样计算,增加3倍工人,每天可以生产玩偶多少个?
联系生活实际
灵活运用新知
应用意识
环节四: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和疑问?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增加知识了吗?
谈谈你对“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的理解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1 解决问题(2) 沪教版 (1)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1 解决问题(2)  沪教版 (1)

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教学内容: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P62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增加几倍”与“增加到几倍”的不同含义。

2、借助实物图和线段图,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交流,理解“增加几倍”与“增加到几倍”的含义。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增加几倍”与”增加到几倍”最终都可以转化为“是原数的几倍”。

教学难点:理解“增加几倍”与”增加到几倍”的不同含义。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小胖他们准备举办一个party,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准备了什么?1、出示:每个小组有饮料200毫升小胖说:我们要增加800毫升饮料。

2、演示:如果你觉得饮料达到小胖的要求,就一起喊停。

追问:800毫升能停吗?为什么?学生说明:增加800毫升表示在原来的200毫升的基础上加上800毫升,所以应该是原来的饮料加上增加的饮料才是现在一共的饮料。

3、出示:小巧说:我们要增加到800毫升。

4、演示:饮料上升的过程,学生喊停。

追问:为什么到800毫升就停了?学生说明:增加到800毫升表示包含原来的饮料,现在一共就是800毫升。

5、思考:为什么同样是800毫升,结果却不同?为什么?揭题:今天,我们要来研究“增加”与“增加到”。

5、出示:小胖带来了3粒糖,小巧带来了9粒糖。

6、思考:用“增加”与“增加到”的语言来描述。

把小胖的糖果数增加6粒就是小巧的糖果数;3+6=9(粒)把小胖的糖果数增加到9粒就是小巧的糖果数。

9(粒)二、讨论探究:1、理解“增加几倍”和“增加到几倍”:1)思考:刚才用“增加多少”与“增加到多少”来描述小胖与小巧的糖果数之间的关系,想一想还可以怎么说?2)小组讨论,并进行交流:把小胖的糖果数增加2倍就是小巧的糖果数;把小胖的糖果数增加到3倍就是小巧的糖果数。

3)完整板书:我们还可以用“增加几倍”和“增加到几倍”来描述。

4)验证: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来说明“增加2倍”与“增加到3倍”的意思吗?5)集体交流:(预计学生的方法:用画图的方法来说明;用摆小圆片的方法来说明;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说明:把小胖的糖果数看作一份,小巧有这样的三份,增加了这样的两份,也就是增加了2倍。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1 解决问题(2) 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1 解决问题(2)   沪教版
b、小胖集邮票枚数增加4倍,就和小丁丁一样多。
c、小丁丁集邮票枚数是小胖的4倍。
d、小胖集邮票枚数增加到5倍,就是小丁丁集邮票枚数。
e、小胖集邮票枚数增加3倍,就和小丁丁一样多
3、试一试:小胖带了3个苹果,把小胖带的苹果增加到4倍就是小亚带的苹果;把小胖的苹果增加4倍就和小丁丁带的苹果一样多,小亚和小丁丁各带了几个苹果?
二、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学生已有几倍的概念,能解答求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增加几倍”还是要转化为求几倍的问题,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感悟增加几倍就是在原来一倍的基础上多了几倍,现在是(1+几)倍;增加到几倍,也需要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原来是一倍,增加到几倍,现在就是几倍。经过转化后,学生应该能解决关于增加几倍和增加到几倍的实际问题。
1、选择
(1)增加5倍就是( )
A.原数的5倍 B.原数的5倍 C.原数的7倍
(2)、增加到5倍就是( )
A.原数的5倍 B.原数的6倍 C.原数的7倍
(3)、提高了3倍就是( )
A .原数的3倍 B.原数的4倍 C.原数的5倍
2、判断题。
(1)、小胖集邮票25枚,小丁丁集邮票100枚
a、小丁丁所集邮票比小胖多75枚。
3、原来有5个小正方体,增加这样的3倍,现在有这样的()倍?有()个?
4、原来有5个小正方体,增加到这样的3倍,现在有这样的()倍?有()个?
比较“增加几倍”与“增加到几倍”
1、比较一下这两种说法:“增加2倍”与“增加到3倍”,你发现了什么?
交流:
增加2倍也就是增加到3倍的意思。
2、出示课题:
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
总结:增加到3倍就是原数的3倍(板书)
(1)学生独立思考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1 解决问题(2) 沪教版 (3)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1 解决问题(2)  沪教版 (3)

教学反思: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是问题解决中的学习内容,是学生较难理解的知识点。

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去理解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的含义。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注重三方面的教学:1. 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入手,逐渐引出新知。

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课的一开始设计了一个小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感知“增加到6个”和“增加6个”是不同的,并通过让全班学生摆小圆片的方法来加深理解。

从而引出“增加到6倍”和“增加6倍”的意思也是不相同的,自然而然引出新知。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采用小组合作,同伴互助的教学模式,通过小组里一部分学生摆一摆小圆片,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画一画线段图,最后共同算一算的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自主学习成功的喜悦和体会小组合作的力量,最终达到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达成团体目标,同时也落实了分层教学的目标。

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的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思维,逐步领悟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的解题方法。

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真正体现了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教师的教为主导,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3. 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增加几倍与增加到几倍”是两个十分抽象的知识点,这两个知识点既有不同,又有一定的联系。

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用“增加到几倍”来表述“增加6倍”的意思,从而让学生清晰地感知“增加几倍与增加到几倍”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在小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各种认知冲突,能把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的问题转化为原数的几倍,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不足之处:板书设计不够合理。

时间的安排上还有欠缺。

解决问题(2)-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解决问题(2)-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解决问题(2)-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问题意思,找出问题的关键信息;2.能够使用带有百分号的表示方法,解决涉及百分数的实际问题;3.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二、知识要点1.百分比的含义2.百分数的认识3.百分数之间的换算4.百分应用题的解决方法三、教学重点1.理解百分数的含义及计算方法;2.掌握百分数之间的换算方法;3.能够运用基本的百分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1.理解百分数的含义及计算方法;2.掌握百分数之间的换算方法;3.能够运用基本的百分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百分比的含义及表示方法;2.百分数的计算方式;3.百分数之间的换算;4.百分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2. 教学方法1.演示法:先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百分数的含义及计算方法;2.讲解法:教师讲解百分数之间的换算方法;3.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实例讲解百分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六、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百分比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百分比吗?请举例说明。

学生:例如兄弟姐妹五个人,其中有两个是女生,百分之几是女生呢?(答案是40%)教师:对的,百分之四十就是两个女生中的一个,大家都明白了吗?学生:明白了。

2. 教师讲解百分数的计算方式教师:我们知道,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比如1/2、2/3等。

那么百分数是用什么来表示的呢?百分数是将一个数除以100后所得的结果,用%表示,%也叫做百分号。

如:25%就是25/100,75%就是75/100。

3. 教师讲解百分数之间的换算教师:百分数间可以进行换算,例如50%可以换算成1/2,33.33%可以换算成1/3,1/4可以换算成25%等等。

4. 教师讲解百分应用题的解决方法教师:通过以下实例来讲解百分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班级里有80个人,其中男生占60%,女生有多少人?教师:首先我们要找出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即男生有60%,那么女生的百分比就是100%-60%=40%,然后我们用比例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设女生人数为x,那么男生的人数就是80-x,然后再根据男女之间的比例计算出x的值。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解决问题(2) 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解决问题(2) 沪教版

解决问题(例3)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教学目标:1能运用假设的思想,掌握用列表枚举法解决问题。

2通过自主探究,体验假设、尝试等数学思想,能够有序思考。

3了解《孙子算经》中的名题——“鸡兔同笼”,感受中国古代数学文化,体会到“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利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初步感知1出示:有若干只鸡和兔,它们共有4个头,可能有几条腿?(1)有哪些数学信息?还有隐藏的数学信息吗?(2)可能有几条腿?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怎样才能不遗漏、不重复地写出所有可能?(板书:有序)二、揭示问题、主动探究“鸡兔同笼”问题是中国古代数学名题,原题出自《孙子算经》。

下面就是一道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有若干只鸡和兔,它们共有15个头、48条腿,鸡和兔各有多少只?1这道题目中有哪些数学信息?还有隐藏的数学信息吗?要求什么?2学生独立解决,并把思考过程写在学习单上。

3汇报交流4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主要来学习用列表法,通过有序思考来解决问题。

三、实践应用、内化新知1已知参加植树活动的学生人数共13人,每个男生种4棵,每个女生种3棵,一共植树43棵。

求参加植树活动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1)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这题和“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关系呢?(2)你能用列表法解决这个问题吗?(3)学生独立完成(4)交流反馈2(机动)小胖买了23瓶饮料共花168元,可乐和牛奶分别买了多少瓶?6元一瓶 8元一瓶四、课堂总结、归纳提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学会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板书设计:解决问题列表法(有序)。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1 解决问题(2) 沪教版 (7)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1 解决问题(2)  沪教版 (7)
二、探究新知
一.动手操作,小组讨论:
1.问:小巧有几个苹果?(把小胖的苹果数增加2倍)
讲解:把小胖的“3 个苹果”看作1 份,小巧的苹果个数是在小胖一份的基础上增加这样的2份,一共有这样的3份,所以小巧的苹果个数就是小胖的3倍。
2.小丁丁有几个苹果?(把小胖的苹果数增加到2倍)
讲解:增加到2倍就是这样的2份,所以小丁丁的苹果个数就是小胖的2倍。
三、练习
一.应用:
1.1993年上海市人均居住面积仅约7平方米,至2003年底,上海市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到2倍。2003年上海市民人均居住面积约多少平方米?
2.日本爱知世博会参观人数约2000万,上海世博会预计参观人数将比爱知世博会增加3倍,上海世博会预计参观人数约达到多少万人?
二.填空:
3个苹果增加到2倍—3个苹果的()倍
归纳板书:“3个苹果”看作一份,增加到2倍就是原来的2倍,增加2倍就是原来的3倍。
二.强化练习:
小丽带了两个橘子,小丽的橘子个数增加到3倍就是小亚带的橘子个数,
小丽的橘子个数增加3倍就是小红带的橘子个数。谁带的橘子个数多?
归纳板书:一个数增加到几倍,就是这个数几倍,一个数增加几倍,就是这个数的(n+1)倍。
学生选择摆小圆片或是画线段图来解决问题,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使学生明确“增加2 倍就是增加这样的2 份”
思考:通过刚才的两道题,“把小胖的苹果数增加2倍和增加到2倍”你们有什么发现?
独立完成。
反馈
通过直观地摆小圆片和画线段图的动手操作,使学生明确增加几倍和增加到几倍不同的含义。
由两道例题,归纳出一个数增加到几倍,就是这个数几倍,一个数增加几倍,就是这个数的(n+1)倍。
3.小巧带了12颗巧克力,小亚带的颗数增加到3倍就和小巧一样多了,小亚带了36颗。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1 解决问题(2) 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1 解决问题(2)   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1 解决问题(2)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为《解决问题(2)》,属于小学数学课程中关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视频、示例题目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 新课: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结合示例题目进行讲解。

3.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5.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1.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1 解决问题(2)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展开,突出重点,简洁明了。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高题: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3. 拓展题: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学生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1 解决问题(2) 沪教版 (6)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1 解决问题(2)  沪教版 (6)

年级课题四年级第二学期问题解决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增加几倍”与“增加到几倍”,“增加几倍多几”与“增加到几倍多几”的不同含义。

2、能在“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增加了几倍”的基础上,在具体的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增加了……”的含义和运用。

3、能正确分析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理解“增加几倍”与“增加到几倍”,“增加几倍多几”与“增加到几倍多几”的不同含义。

难点:能在“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增加了几倍”的基础上,在具体的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增加了……”的含义和运用。

相关链接课件内容教学过程(1)小胖有桔子15个,小丁丁的桔子个数是小胖的2倍,小丁丁有多少个桔子?小胖的桔子个数×2=小丁丁的桔子的个数(2)小亚有桔子16个,小巧的桔子个数是小亚的2倍多3个,小巧有多少个桔子?小亚的桔子个数×2+3=小巧的桔子个数(3)欢欢有桔子28个,是乐乐桔子个数的2倍,乐乐有多少个桔子?乐乐的桔子个数×2=欢欢的桔子个数探究一这时候,小胖和小巧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把小胖原来的苹果数增加2倍,就是小胖和小巧一共有的苹果数。

一、复习引入口答,说出下列各题的数量关系式。

小胖有桔子15个,小丁丁有的个数是小胖的2倍,小丁丁有多少个桔子?小亚有桔子16个,小巧的个数是小亚的2倍多3个,小巧有多少个桔子?欢欢有桔子27个,是乐乐有的个数的2倍,乐乐有多少个桔子?师: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关于倍数的应用题,解决这类的关键是找准一倍数与几倍数,并看清楚问题要求的是什么。

把小胖原来的苹果数增加到3倍,就是小胖和小巧一共有的苹果数。

探究二2005年底,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112千米,到2007年底将增加1倍多6千米。

到2007年底,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多少千米?112×2+6=224+6=230(千米)答:到2007年底,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230千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例2
教学目标:
1、借助树状算图和线段图来分析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2、能通过审题,区分求一倍数和几倍数应用题的解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画算状树图或线段图,理解和掌握求一倍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区分求一倍数和几倍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说一说下面2道题目的数量关系
1、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三倍
白兔的只数=
2、钢笔的支数是铅笔的5倍
钢笔的支数=
一、创设情境,建立等量关系。

引言:在寒假中,同学们要参加社区活动,观看大型电视机纪录片《故宫》。

1、小丁丁步行到社区,小巧骑自行车到社区。

小巧每小时行的路程是小丁丁的5倍。


2、到了社区放映室,发现男孩子的人数比女孩子的3倍少7人。

=×-
改写成:到了社区放映室,发现男孩子的人数比女孩子的3倍多7人。

学生说说数量关系式。

过渡:我们通过阅读,可以了解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就能正确地建立起等量关系。

二、探究阶段
1、分析理解关键句,解决问题:
引言:大型纪录片《故宫》,讲述了许多关于故宫的历史。

还告知我们
出示:上海人民广场的面积约是14万平方米,故宫的面积要比上海人民广场面积的5倍还多2万平方米。

那么故宫的面积约是多少万平方米呢?(1)故宫的面积与上海人民广场的面积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大小关系?(告知这是一句关键句,用来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数量关系式)
(2)你们是怎样来理解这句关键句的?
理解的角度:
(1)把人民广场的面积作为标准,也就是一倍数;(圈出)
(2)写出等量关系式:故宫的面积=人民广场的面积×5+2
(3)列出算式:14×5+2
=70+2
=72
3、出示:故宫的面积约是72万平方米,要比上海人民广场面积的5倍还多2万平方米。

那么上海人民广场的面积约是多少万平方米呢?
(1)比较这题与上题的异同点:
一个已知条件与问题交换了一下,关键句没有变(即故宫面积与人民广场的面积间的关系没变)
(2)探究各种数量关系的表示方法,正确理解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

提问:根据等量关系式故宫的面积=人民广场的面积×5+2
(已知)(未知)
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直观的表示故宫面积与上海人民广场面积之间的数量关系,来帮助我们求出上海人民广场的面积呢?
(3)组织讨论。

(4)汇报:
〖方法一〗——线段图〖方法二〗——树状算图
(72-2)÷5
=70÷5
=14(万平方米)
解决:72-2的计算结果表示什么?解决:如何用逆推的方法求出人民广场的面积?
(5)比较两种表示等量关系的方法,在解题上的相同点。

相同点:思考方法是一致的,都是先求出人民广场的5倍,再求一倍数。

(6)怎样求几倍数?怎样求一倍数?
师:求几倍数用正推,先用乘法求出几倍再多的加上,少的减去。

求一倍
数用逆推,多的先减去,少的先加上,再除以几倍,这样才能正确解答。

三、巩固练习
(一)看图编题,只列式不计算。

1、
2、
(二)试一试(画画线段图或树状算图)
1、你知道吗?世界有哪七大洲?
世界七大洲中最大的是亚洲,最小的是大洋洲。

亚洲的面积约是4400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的岛屿),比大洋洲面积的5倍少85万平方千米。

大洋洲的面积约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2、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参观展览会。

四、五年级一共去了329人,比三年级的2倍少5人。

三年级去了多少人?
(三)独立练习
1、一头大象重3吨,一头鲸鱼比一头大象体重的37倍还多9吨。

一头鲸鱼重多少吨? 科普书 故事书
108本 多8本

2、学校买来科技书372本,文艺书比科技书的3倍少90本。

买来文艺书多少本?
3、学校买来科技书372本,比文艺书的3倍少90本。

买来文艺书多少本?
四、总结:同学们在解题时一定好看清求几倍数还是求一倍数。

求几倍数用正推,先用乘法求出几倍再多的加上,少的减去。

求一倍数用逆推,多的先减去,少的先加上,再除以几倍,这样才能正确解答。

板书设计
故宫的面积=人民广场的面积×5+2 故宫的面积=人民广场的面积×5+2
? 14 72 ?
14×5+2 (72-2)÷5
=70+2 =70÷5
=72 (万平方米) =14(万平方米) 教学反思:
14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