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ch09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doc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doc

第1章什么是组织行为学一、管理者做什么管理者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他们做出决策、分配资源、指导别人的活动从而实现工作目标。

1. 管理者的职能20世纪初,法国工业家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提出,所有的管理者都发挥五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今天这些职能简化为四种: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1)计划计划活动就是要设定或明确组织的目标,制定实现组织目标的途径或方案。

(2)组织为了实现计划活动所预定的目标,实施计划活动制定的行动方案。

(3)领导管理者就运用各种适当的方法,去影响组织的成员,努力营造起一种使组织中的成员能够全心全意、士气高昂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氛围,以便使管理的领导职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4)控制为了确保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组织的管理者从头到尾地对组织各项活动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或预见问题后就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以保证组织活动按计划进行。

2. 管理者的角色20世纪60年代末,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生亨利·明茨伯格对5位高层经理进行了一项精心研究,明茨伯格得出结论:管理者扮演着10种不同的但又互相关联的角色。

这10种角色可以归纳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传递者角色以及决策角色。

(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人际关系角色指所有的管理者都要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角色。

(2)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信息角色是指所有的管理者在某种程度上,都从外部的组织或机构接受和收集信息。

(3)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在决策角色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

亨利·明茨伯格界定的10种管理角色如表1.1所示。

3. 管理者的技能罗伯特·卡茨(Robert Katz)提出了三种基本的管理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1)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指为了完成或理解一个组织的特定工作所必需的技能,也就是业务方面的技能。

(2)人际技能人际技能,指与组织单位中上下左右的人打交道的能力。

组织行为学(第9章)

组织行为学(第9章)

冲动型
决策时,反应时间短,方案提得多, 决策时,反应时间短,方案提得多,而检验和修订方 案的行动少。 案的行动少。
怠惰型
决策时,面对问题往往是犹豫不决和小心谨慎, 决策时,面对问题往往是犹豫不决和小心谨慎,对方 案反复检验,形成的想法少,往往拖延决策的时间。 案反复检验,形成的想法少,往往拖延决策的时间。
12/18/2010 6
第九章 决策
例子1 你选择哪个计划? 例子1:你选择哪个计划?
财政顾问告诉CEO应采取行动,否则公司的3 财政顾问告诉CEO应采取行动,否则公司的3 CEO应采取行动 个制造厂就得倒闭,6000名员工失业 名员工失业, 个制造厂就得倒闭,6000名员工失业,并提 交两个计划。 交两个计划。
12/18/2010 14
第九章 决策
定价与销售额规律: 定价与销售额规律:
定价决策 甲 站 原 价 提 价 原 价 提 价 步骤: 步骤:
双方不通气,各自关门决策。经小组讨论决定每一周期的定价, 双方不通气,各自关门决策。经小组讨论决定每一周期的定价, 写在纸上后,不许更改。最多进行8 销售额高者胜出。 写在纸上后,不许更改。最多进行8轮。销售额高者胜出。
12/18/2010
2
第九章 决策
二、决策的过Biblioteka 模型1、理性决策模型 、基本假设
决策者是追求最大限度目标的完全理性的人 决策者拥有作出最好决策所必需的正确和全 部的信息 决策者只找出那些具有一个或一组目标的问 题的最佳值 所有决策者在作出抉择时, 所有决策者在作出抉择时,能够以相同的态 度来运用信息
计划A 执行该计划必定保留一个工厂, 计划A:执行该计划必定保留一个工厂,保留 2000人 2000人。 计划B:执行该计划有1/3的概率可以保留全部3 计划B 执行该计划有1/3的概率可以保留全部3 1/3的概率可以保留全部 个工厂和6000名员工,但有2/3 6000名员工 2/3的概率损失全部 个工厂和6000名员工,但有2/3的概率损失全部 工厂和员工。 工厂和员工。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一章组织与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一章组织与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一章组织与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与组织行为学知识巩固一、简答题1.什么是组织、组织行为和组织行为学?答:组织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首先,组织有明确的目标;其次,组织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要拥有相应的资源;最后,组织有特定的结构。

组织行为是指在一定组织环境中,全体组织成员工作时表现出来的所有行为的总和。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以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及组织自身的行为及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科,其旨在帮助管理者更好地预测、理解、引导和控制组织成员的行为,从而成就高绩效组织。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答: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心理活动是行为的内在表现,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组织行为学将两者结合起来作为统一体进行研究。

因此,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答:观察法、谈话法、实验法、问卷法、测验法、个案研究法等。

二、不定项选择题1.B2.BC3.A4. C5. C6. C三、应用练习题1.阅读管理学相关内容,谈谈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学的差异。

答: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以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及组织自身的行为及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科。

其旨在帮助管理者更好地预测、理解、引导和控制组织成员的行为,从而成就高绩效组织。

组织是管理的对象,管理是组织运营的目标。

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属于管理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2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对你所感兴趣的相关内容做一次研究。

答:略案例讨论:IDEO让互助文化深入人心对领导者来说,没有什么比倡导组织中的互助行为更重要的了。

员工在工作中互助是优秀企业的一道常见风景。

如果不考虑员工自觉性,即组织行为学者所说的组织公民行为,公司希望高效运转,就需要将所有任务完美分配,中间不能出现任何差错,任务在执行中不能随意更改,而且所有任务必须同步,不能在进度上有半分差池。

组织行为学第九章

组织行为学第九章

• 7、官方命令8、改变人的因素、
第三节 冲突的管理
• 三、冲突管理技术
• (二)激发冲突的技术 • • • • 1、运用沟通 2、引进外人 3、重新建构组织 4、任命一名吹毛求疵者或任命一名批评家
激发冲突案例1
• 惠普公司对持不同意见的人进行奖励,即使他 们的想法最后未被管理层采纳。何曼米勒 (Herman Miller lnc.)公司是一家办公设备生产 厂,该公司有一个员工可以评判和批评自己上 司的正式系统。IBM公司也有这样一个鼓励提 出不同意见的正式系统。员工们可以通过它向 上司提出质疑,而不受到处罚。如果意见仍得 不到解决,该系统将提供第三方进行调解。
• 冲突作为一种动力是怎样提高群体工作绩效的? 较低或中等水平上的冲突是有可能提高群体的有效性 的。由于人们常常在理解冲突具有建设性方面存在一 定困难,让我们首先来看看这方面的实例,然后再综 述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证据。 • 2、功能失调的结果 • 冲突对群体或组织绩效的破坏性结果已经广为人 知了。不加控制的对立带来了不满,其导致共同关系 的解除,并最终会使群体灭亡。
• 我们可把冲突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潜 在的对立或失调,认知与个性化,行为意 向,行为及结果。 • 阶段1:潜在的对立或失调 • 冲突过程的第一步是存在可能产生冲 突的条件。它们是冲突产生的必要条件。 概括为三类:1.沟通变量、2.结构变量、 3.个人变量。
第二节 群体间冲突
• 阶段2:认知和个性化
第九章 群体间互动行为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 一、群体间行为的特性 • 二、群体间冲突 • 三、冲突的管理
第一节 群体间行为的特性
• 一、群体互动行为的产生
• (一)含义:群体间互动,是指发生在不同工作群体之间的相 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群体互动是以某种群体关系为基础的,它 是连接两个不同组织群体的桥梁。群体间互动的效果和质量会 显著影响到一方甚至双方的群体工作绩效以及成员的工作满意 度。 • 群体之间的关系有横向的联系,也有纵向的联系;既有组织内 部的联系,也有组织外部的联系。 • (二)群体间互动行为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建设性的和破坏 性的。或者说,互动行为的结果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情况。当群 体之间呈合作状况时,群体互动就表现为建设性的;当群体之 间彼此面临利益冲突时,就会产生破坏性的互动。

组织行为学各章结构图

组织行为学各章结构图

组织行为学小抄_组织行为学各章结构图组织行为学1.组织行为学定义: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以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学科。

2.知觉的定义:知觉是在感觉的增加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整体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化。

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知觉总是以已有的知识、过去的经验所补充并作为中介。

3.知觉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即当人们感知外部事物时,能优先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清晰的分离出来2)知觉的理解性:是指当人们知觉某一对象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加深理解,并做出解释3)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某些变化时,而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不变4)知觉的相对性:是指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会引起知觉的变化5)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们可以根据经验,按照事物的局部特征和个别属性去感知事物的整体。

4.产生知觉错觉的原因:1.人们知觉器官认识事物上的局限性。

表现为视觉、听觉、嗅觉等感知上的局限性。

2.根据过去的经验,感知眼前变化了的事物。

由于感知器官不适应外部条件的变化,反映迟钝和固守经验也能导致错觉。

3.造成错误知觉的思想方法1)知觉防御:是指人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

它比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那些事物,而对那些与满足需求无关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2)首因效应: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方法3)晕轮效应:是一种以点盖面的思想方法4)投射:是以己度人的思想方法。

5.社会知觉的定义人对社会生活中的个人、社会团体及组织的知觉过程。

社会知觉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基础。

6.社会知觉的特征1.具有间接性和主观性。

社会知觉既包括对人的外部特征及行为的知觉,也包括对人内部心理特征(如气质)、心理状态(如态度)及行为动机等的判断2.具有程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评价和行为的准备状态与心理倾向。

组织行为学9

组织行为学9
组织行为学 第九章 行为的有效性
正确导入和管理变革
卢因关于组织变革过程与方式的理论
解冻
变革
组织变革的程序
再解冻
组织行为学 第九章 行为的有效性
组织变革的程序
认识到进行变革的必要性 管理者对计划中的改革必须提出明确的目标 进行具体分析,确定要改革的问题 要正确地选择改革的方法 制定改革计划 执行改革计划 评价总结改革结果
第九章 行为的有效性
华北煤炭医学院 心理学系 应 用心理学教研室 高志华 victoria_gzh@
行为的有效性
有效的信息沟通 对组织变革的有效管理 组织发展
组织行为学 第九章 行为的有效性
有效的信息沟通
沟通指人、群体、组织之间传递信息并达到共同理解的过 程。
共同理解不同于完全理解。 特点:
它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 它不仅是信息的交流,而且还包括情感、思想、态度、观点的交
流; 心理因素在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沟通双方需彼此了解对方的
动机和目的,而交流的结果是影响和改变人的行为; 在沟通中会出现人所特有的心理障碍。
组织行为学 第九章 行为的有效性
有效的信息沟通
功能
传达信息 心理保健 形成和发展社会心理
改革的速度问题(中国与前苏联改革的对 比)
组织行为学 第九章 行为的有效性
对组织变革的有效管理
变革的起因
外部环境变化 内部环境变化 成员状况变化
变革的内容 变革阻力和发动员工的作用 正确导入和管理变革 组织变革的热点问题
组织行为学 第九章 行为的有效性
外部环境变化
技术的不断进步(自行车 电动车) 价值观念的变化(乱世 黄金;盛世 古玩) 具体制度结构的变化
三个维度:复杂性;集权度;规范性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讲义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讲义

个体行为与管理
指人们在头脑中形成的对某种知觉对象的形象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的效应。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提起商人就会联想到奸诈,提起教师就会联想到文质彬彬,提起工人,总是以身强体壮,性情豪爽为其形象,一听说对方是农民,就就认为是大老粗,土包子等等。
定型效应
从众理论
个体行为与管理
你看到了什么?
个体行为与管理
知觉与行为
知觉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应
感觉
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应
个体行为与管理
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
知觉对象的特征
知觉情景特征
知觉者主观因素
兴趣爱好 需要和动机 知识和经验 个性特征
个性

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结合
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1
2
个体行为与管理
个性心理特征 是人的个性差异中比较经常的、 稳定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部分, 它表明一个典型心理活动和行为
个体行为与管理
气质 是人典型的、稳定的、的心理特征, 是人天生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态度
认知
主体对态度对象的 认知和理解。 基础
情感
行为
个体行为与管理
我的主管提升了一个能力不如我的人 不公平
我讨厌我的主管!
我向任何愿意听我诉说的人抱怨我的主管! 我要换工作!
认知、情感、行为密切相关
对主管的消极态度
案例
接近律图1 相似性图2 闭锁性 连续性
适应性 对比性 敏感化 感受性降低

组织行为学-完整

组织行为学-完整

组织行为学-完整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绪论1、组织行为学的内涵与作用P2、P5组织:组织,是指由有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具有明确的共同目标和一定正式关系的集合体。

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 Behavior,OB),是系统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从而提高管理人员解释、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一门科学。

2、组织行为学发展历程的各个阶段P7~P12萌芽阶段: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30年代对人性的认识——将人看作“理性—经济人”劳动分工观点科学管理理论古典组织理论人群关系学说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对人性的认识——将人看作“社会人”行为与情感紧密联系组织的力量显著地影响这个人的行为与群体内标准、群体情感、安全相比,金钱是决定产出的次要因素行为科学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到60—70年代行为科学是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以及低级动物行为的科学。

20世纪60年代中期,行为科学研究进入到组织行为阶段,开始形成“组织行为学”。

OB深入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OB进一步分化和综合微观组织行为学宏观组织行为学组织文化理论的兴起“观念人”假设“生活组织”假设组织变革理论的喷涌3、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P16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P18(1)调查法:调查法的目的仅在于搜集资料,并不打算去改变或影响被调查的对象。

观察法调查问卷访谈法第二手来源(2)案例研究(个案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结合实际,以典型案例为素材,并通过一个个表面上互不相关、支离破碎,实际上则是精心选择的材料,在反复的分析中,举一反三,由此及彼,不断对比归纳、思考领悟,从而建立起独特的管理思维方式。

(3)实验方法是在有目的地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中或创设一定条件的环境中来引起某种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

实验室实验:实验室实验必须在实验室条件下,按照周密的实验设计创造一种环境进行实验,研究人员控制一切估计会干扰实验界结果的因素,进行观察,以便弄清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相互影响。

组织行为学9

组织行为学9

3.3.4 方案前提分析法
方案前提分析法与提喻法相类似。它并 不去直接讨论有待决策的备选方案本身,而 是讨论这些方案所依据的前提。
3.3.5 非交往型程式化决策术
主持者向与会者通知开会地点与时间,但 不告知议题。
与会者到齐后,主持者宣布议题,一般每 次只议一个题目,解决一个问题,通常不 超过两个小时。
2.2 群体的规范与压力
群体规范就是指群体成员共同接受或遵 守的行为标准、准则。
群体规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功能: 群体支柱的功能 评价准则的功能 对成员的约束功能 行为矫正功能
群体规范的类型
与群体绩效方面的活动有关的规范 与群体成员形象有关的规范 一些非正式的社交约定 与资源分配有关的规范
2.1 群体的规模与结构
群体的结构 群体结构是指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群体成
员的结构可以分为不同的方面,如年龄结构、 能力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性格结构, 以及观点、信念结构等。 群体结构的同质性与异质性。所谓同质是指
群体成员在能力、性格、年龄、知识等各方 面都比较接近。所谓异质是指上述各方面都 迥然不同。
主持专家宣布全体进行“沉默准备”,发 给每人纸笔,并规定时限(10-20分钟)。 此时限内不允许互相交谈,每人埋头就议 题准备意见。在此条件下,人们不能不认 真思考准备。
3.3.6 电子会议
50人左右围坐在马蹄形的桌子旁,面前 除了一台计算机终端之外,一无所有。问题 通过大屏幕呈现给参与者,要求他们把自己 的意见输入计算机终端屏幕上。个人的意见 和投票都显示在会议室中的投影屏幕上。
群体规范的建立方式
多数规范通过以下四种方式建立起来: 主管或同事的明确声明 群体历史上的特殊事件 最初的做法 过去延续下来的做法

组织行为学第九章学习心得

组织行为学第九章学习心得

《组织行为学》第9章情绪和心境学习心得——臧岩兵讽狂对个体来说是例外,但对群体来说是规律。

——F ·尼采一、群体的定义和分类体目标走到一起了。

人们为什么要加入体?对于群体定义和组织的概念理解,根据ISO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二、群体发展的阶段阶模●形成阶段——以群体在目的、结构、领导方面存在着大量不确定性的特点。

●解体阶段——一般是临时组织,对于长期组织应是发展的终点。

于明截日的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群体发展的阶段,在我们公司这个组织大家庭中,可以对发展阶段三、群体结构:角色、规范、地位、规模、内聚力四、群体决策五、本章小结及对管理者的意义●群体绩效主要因素:角色知觉、群体规范、地位差异、群体规模和群体内聚力。

●员工满意度对于企业关注的重点之一,在ISO9000中“顾客满意度”是核心测量指标并是主要改进的切入点,卓越绩效中“员工满意度”是主要的人力资源测量指标,是必须项目,但通过我对今世缘、淮安供电三家员工满意度测量上看,主要项目集中在薪酬福利、后勤管理、文化娱乐、职务晋升等,今世缘在一线包装工的薪酬不满意强烈,供电公司员工满意度最高,达99.8%,仅有部分员工对职务提升上提出不满意。

目前企业的员工满意度测量上,对调查方案策划上存在项目片面,统计上仅作简单百分比、员工是企业的财富创造者,员工满意是稳定发展的关键,因此对公司的员工满意度调查提出如下建议:一、对公司员工组成进行分类,总体上识别造成员工不满意因素,针对因素设定指标和权重,总体调查同时在兼顾专项调查并加权汇总。

二、在调查方案上调查项目范围上,不能停留在上述企业中薪酬福利、后勤管理、文化娱乐、职务晋升等方面,特别对特定员工团体要进行专项调查,应还应从公司工作系统设置、员工绩效考评、员工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职权利分配、领导行为方式、教育培训、员工参与民主管理,企业文化及核心价值观地落实、公司人事政策和制度化建设和执行。

精品课程 《组织行为学》 团体行为的基础

精品课程 《组织行为学》 团体行为的基础
组织行为学Chapter 9团体行为的基础 9-19
有关团体规模的评论
管理措施 建立个别的责任范围 预防社会赋闲的作法 设定团体目标; 提升团体间竞争; 重视同侪的评价; 分配团体奖酬时,部分 为个别贡献的奖励。
组织行为学Chapter 体行为的基础
9-20
团体属性五:凝聚力
成员互相吸引且愿意留在团体内的程度 增加凝聚力: 团体人数少一些。 促使成员对团体目标有所承诺。 增加成员相处的时间。 提升团体的地位或成员加入团体的困难度。 给团体奖赏优于给个别成员酬偿。 刺激与其他团体相互竞争。 在实体上把团体孤立起来。 建立个别团队意识
首次聚会决定团体的规范与指引。 团体行为面临第一阶段的稳固期。 第一阶段稳固期结束后即进入过渡时期,此时期大约在团
发展顺序
体寿命到达二分之一时。 过渡时期是开始产生重大变革的时候。 第二阶段的稳固期。 团体最后的聚会明显表现出相当高的活动力与积极性。
组织行为学Chapter 9团体行为的基础
9-6
团体属性
工作团体非无组织的乌合之众,它们有其属性,以塑造成 员的行为,并可解释或预测团体内个体行为,及团体本身 之绩效。 角色 规范 地位
团体属性
凝聚力
规模
组织行为学Chapter 9团体行为的基础
9-7
团体属性一:角色
角色定义 角色认同
角色认知 角色期望被期待之人力规划小组成员
别人认为你在某特定场合中,应该有何种行为表现。 心理契约:员工和雇主之间存在的一种非书面协议。
组织行为学Chapter 9团体行为的基础
9-13
团体对于偏差行为的影响
团体规范会影响偏差行为,隶属于团体的一份子, 亦将提升个体出现偏差行为的机率。 团体变成个人的保护伞使其可隐身其中,虚构的 自信感作祟,致使行为更加超过。

组织行为学-第9章专题知识讲座

组织行为学-第9章专题知识讲座
职责和任务----信息和渠道.
五. 沟通障碍
• 5.组织层次旳影响。信息旳“过滤”和 “失真”。积累损耗。
• 6.信誉不佳,阻碍沟通。-----个人信誉 与组织信誉(公正性)
• 7.组织气氛---提防、猜疑;平等,尊重, 开诚布公、相互信赖。 社会文化(群体规范)
• 8.条件不清,弹性太大。政策、制度、方法旳 合用边界。隐含前提,默契。
息线索(语言、体态、面部表情、手势、语 气)、即时反馈(言语和非言语两种方式)以 及亲身接触。 • 信息:常规,非常规。
4.沟通方向旳可逆性分类
• 单向沟通:朝着一种方向旳沟通。特点速度快、 秩序好、无反馈、无逆向沟通,缺陷:实收率 低,接受者轻易产生挫折、抱怨和抗拒。
• 双向沟通:来回反馈式旳沟通。发送者与受讯 者之间旳位置不断互换。特点是速度慢、气氛 活跃、有反馈、实收率高,接受者能体现意见, 人际关系很好;但传达者有心理压力。
良好沟通旳十诫
---美国管理协会提议
• 沟通前澄清概念 • 检验沟通旳真正目旳.目旳----内容 • 考虑一切环境情况——背景、社会环境,过去
情况, • 计划沟通内容时,尽量取得别人旳意见。 • 注意内容,同步注意语气 • 尽量传送有利旳信息—有利事情,最易记住。 • 必要旳反馈跟踪与催促。 • 要着眼于目前,还应着眼于将来。 • 言行一致 • 成为一种“好听众”——尊重别人,了解意图。
策和行为。 • 对目前旳决策和将来旳计划,强调其主
动一面旳同步,也指出其不利旳一面。 • 公开讨论事情可能旳最差结局,这肯定
比无言旳猜测引起旳焦急程度低。
3.信息沟通旳方式
• 语言、图画和动作,非语言(信号,体态),电

• 3.1 语言沟通---书面、口头沟通 • 3.2 非言语沟通 • 3.3 沟通通道旳选择:通道丰富性---沟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

1. 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2. 行为: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

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广义行为的概念实际是把心理和行为统称为人的行为。

3.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4.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所产生的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它也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过程中最简单的最初的反映形式,是构成知觉和思维等复杂的高级的反映形式的基础。

5.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组合整体反映。

6. 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包括对个人、群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

7. 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

8.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9. 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10. 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11. 工作参与度:是指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

12. 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

13. 气质:是指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14. 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15.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6. 控制方位论:是指个人行为能否达到某种结果靠那方面原因控制的看法。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课件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课件
缓解策略
在冲突发生时,采取妥协、折中或调解的方式缓 解冲突,减少冲突的负面影响。
解决策略
在冲突无法缓解的情况下,采取正式的解决方式, 如协商、仲裁或法律手段解决冲突。
05
组织激励与员工发展
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内容型激励理论
研究人的内在需求和动机, 强调满足员工的内在需求, 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
组织变革的过程与模式
计划式变革
通过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步骤来实现有组织的 变革。
自发式变革
由于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压力而自然引发的 变革。
未来组织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数字化转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组织发展 的必然趋势。
灵活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将更加灵活,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 境。
未来组织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02
组织结构与设计
组织结构的类型
机械式组织结构
01
强调分工和专业化,组织层级分明,决策权集中于高层管理者。
有机式组织结构
02
强调灵活性和适应性,组织层级较少,决策权下放给基层管理
者。
混合式组织结构
03
结合机械式和有机式组织结构的优点,既有明确的分工和层级,
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
目录
• 组织行为学概述 • 组织结构与设计 • 组织文化与领导力 • 组织沟通与冲突管理 • 组织激励与员工发展 • 组织变革与发展趋势
01
组织行为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旨在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度。
特点
组织行为学具有跨学科性、实用性和系统性,它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 理论和方法,关注组织中人的行为和心理因素,以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组织行为学第9章

组织行为学第9章
• 运用行为科学理论,通过员工和外来咨询人员 共同努力,采取干预措施,评价整个系统的活 动过程,使组织结构、过程、战略、人员以及 组织作风、制度互相配合;提出新的创造性解 决方案;开发组织自我更新能力。
二、对组织发展的有效管理
• 运用行为科学概念、理论、方法,有计划地对 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结构(包括运行过程)、 技术和员工(行为、态度)进行系统性变革, 使之适应新形势需要,增强组织经营效果。
• 聚合期---青年期,锻炼成管理者or引进专业管 理者,专业化的集权指挥,”命令”。请示,自 主要求.高级集权习惯,“自主性危机”
• 规范期--中年期. 规模,职能部门和经营单位. 各级管理者较大权利.“授权”,日久各自为政, 本位主义,“失控”.
组织生命周期理论
• 成熟期---防止失控,集权势在必行.已形成分权 式结构,不可能恢复命令式管理. 加强监督、沟 通和整体规划,各种委员会加强协调,”协调”.同 时拟订规章制度、程序.复杂, 妨碍效率官样文 章,“文牍危机”.
一.变革的动因
• 对现有状况的修正或改变。 • 效率降低、沟通不畅、冲突增多、士气低落等,
影响组织效能。 • 组织变革: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情况
的变化,及时地改变自己的内在结构,以适应 客观发展的需要。 • 组织变革目标两部分:通过变革使组织有效运 作实现与环境的适应;实现组织运作方式与组 织成员的心理、行为方式的和谐。
一、组织发展的观念和目标
• 对人的尊重。个体肯负责、有良知、能关心他 人。应该保持人的尊严,对员工应以礼相待。
• 信任与支持。建立新型的有效能的健康组织, 特征:充满信任,脚踏实地,开放,支持。
• 权力平等。不强调层级分化的职权与控制。 • 公开对质。有问题应该公开出来,让员工们发

组织行为学第九章

组织行为学第九章

第九章(第十版)理解工作团队一、为什么团队如此普及团队在当代如此盛行,原因何在呢?事实表明,如果完成某种工作任务时,需要多种技能、经验和判断,那么通常由团队来做效果更好。

团队还有另一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这就是激励的作用。

因此,团队如此盛行的另一种解释是,它们是管理层增强组织中的民主气氛、提高工人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团队与群体:二者有何不同群体定义为: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而成的集合体。

工作团队则不同,它通过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团队队员努力的结果导致团队绩效远远大于个体绩效之和。

从图9-1中可以看到工作群体与工作团队的区别。

三、团队的类型组织中可能遇到的四种最主要的团队类型:问题解决团队、自我管理团队、交叉功能团队和虚拟团队。

1、问题解决团队①定义:这些团队一般由来自同一部门的5~12名计时工组成,他们每周用几个小时的时间来会面,讨论如何促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工作环境等问题。

我们把这种团队称为问题解决团队。

②质量圈:他们定期会面,共同讨论质量问题、调查问题的起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并采取纠正性的行动。

2、自我管理团队①定义:自我管理团队通常由10~15人组成,队员之间或者是工作业绩息息相关,或者是从事相互依赖性的工作。

他们承担了最多以前由主管承担的责任。

一般来说,他们的责任范围包括:计划和安排工作日程:给各成员分配工作任务;总体把握工作的步调;做出操作层面的决策;对出现问题采取措施以及与供货商和顾客打交道。

研究总体上表明,实施这种团队形式并不总能带来积极效果。

3、交叉功能团队①定义:这些团队由来自同一等级但不同工作领域的员工组成,他们为了完成一项任务而共同工作。

同样,由来及多个部门的成员组成的委员会是交叉功能团队的另一个例子。

②作用:交叉功能团队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它使组织内部(甚至是组织之间)不同领域的员工交流信息,它激发人民采用新办法解决问题,并使人们共同合作完成复杂的项目。

《组织行为学》原始教案

《组织行为学》原始教案

组织行为学教案
一、进行有效激励的要求
(一)奖励组织所需要的行为
(二)善于发现和利用差别
(三)掌握好激励的时间和力度(四)激励时要因人制宜
(五)系统设计激励策略体系
二、激励的手段和方法
(一)思想政治工作
(二)奖惩
(三)工作设计(四)职工参加管理
课程名组织行为学

课题第七章组织变革与发展
授课时数 3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
1、重点掌握组织行为合理化的标准、组织变革动因、内容及组织变革基本目
模式。


2、掌握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对策、工作生活质量和组织发展的内容及措施。

第一节组织行为合理化的标准
一、组织结构的合理化
二、组织运行要素的有效性
三、组织气氛的和谐性
第二节组织变革与对策
一、组织变革的基本动因
二、组织变革的基本模式
三、组织变革的对策
程第三节工作生质量与组织发展
一、工作生活质量概念产生的背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Motivation theory
Content theory
• 内容型激励主要是围绕如何满足员工的需要进而调动其工 作积极性开展研究,也称需要理论 • 包括: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 阿尔德弗的ERG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Process theory
• 过程型激励理论着重对行为目标的选择,即动机的形成过 程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弗隆姆的期望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 理论。
6 Social character and personality dimension
• • • • • • 6.3 social character type theory expert helper defender innovator self-developer
6 Social character and personality dimension
2 Needs and goals
• 2.1 Needs
自我 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 高水平的需要 定义 举例
自我实现的 需要
尊重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
想要充分实现自己潜能 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并且 的需要 努力达到自己在工作中所能做到 的一切 对于自我以及自己的能 得到提升,工作成绩被认可。 力感觉良好;被人尊 重,得到认可和欣赏的 需要 社会交往、友谊、情感 与同事和上级建立良好的关系, 以及爱的需要 成为关系密切的团队成员之一
重视任务
工作环境 非个人标准 物质 社交 身份地位
工作性质(对个人来说主要是内部的) 工作条件(对个人来说主要是外部的)
责任
赏识
方向、安全
15
经济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邱晨是一家软件企业经理,他深知 “民以食为天”的道理,不断提高员 工待遇,如工作环境质量改善、工资、 福利水平提高,等等。但是他还是发 现员工并没有他预期的满意水平。这 是为什么?
• • • • • • 6.4 Costa&McCrae‘s Five-Factor Theory openness consciousness extraversion agreeableness neuroticism
2

工厂以男性工人为主,约占92%。50%的工人年龄处于25 至35岁,36%的工人在25岁以下,14%在35岁以上。工人的 文化程度低下,66%的人小学毕业,初高中毕业占32%,具 中专、技校学历的仅占2%。任职时间较短,50%的人在油 漆厂工作仅1年或更短,30%的人工作不到5年,工作5年之 上的仅占20%左右。 • 高明将他一周来所了解的情况向钱厂长作了汇报,同时 提出自己的一想法:“钱厂长,与车间工人们在一起,我发 现他们的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我们厂要想真正把生产效 率搞上去,必须首先想办法去满足他们的需要。”没想到厂 长却振振有词地说:“要满足工人们的需要?你知道,他们 是被金钱激励着,而我们是被成就激励着。他们所关心的仅 仅是通过工作获得外在的报酬,如能拿到多少工资。他们根 本不关心内在的报酬。”钱厂长稍稍停顿了一下,语气更为 激忿:“小高,你在车间也看到了吧?工人们很懒,他们逃 避责任,不全力以赴。他们对工作本身根本不关心。”
4
导入:求职者的变化
找发展 找稳定 找饭吃
5
Your objectives
1) 2) (a)motivation (b)the need theory,two factor theory ,expectancy theory of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and social character dimension
3
• 钱厂长的一席话使高明颇为吃惊。他认为厂长对工人的评价 不太正确。通过与工人们一周的接触,他觉得他了解工人, 也相信工人。 • 于是,高明准备第二周向所有的工人发出调查问卷,以便确 定出工人们有哪些需要,并找到哪些需要已被满足,哪些未 被满足。他希望通过问卷结果来说服厂长,重塑油漆厂工人 的士气。在问卷中,他根据对工人工作的重要程度排列了15 个因素,每个因素都涉及到他们的特定工作。 • 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工人们并不认为他们懒惰,只要工 作合适,他们并不在乎多做额外的工作。工人们还要求工作 具有挑战性,能运用创造性,并激发他们的潜力。比如:他 们希望工作复杂多样,能让他们多动脑筋,并提供良好的回 报。此外,工人们表达了工作中需要友情的愿望。他们乐于 在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工作并互相帮助,分享快乐和分担忧愁, 并且能了解到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保健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如企业政策,工资水平,工 作环境,劳动保护,人际关系等 •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如工作表现机会,工作带来 的愉快,工作上的成就感,由于好的成绩而得到的奖励,未来发展的期望,职 务上的责任感
16
5、Expectancy theory(期望理论)
• •
Chapter 9 • Motivation theories
案例引列:——工人们为何不满?
高明最近由总公司委派到下属的油漆厂,担任厂长助 理,协助厂长搞好管理工作。高明毕业于某名牌大学,主 修企业管理专业,来油漆厂之前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到油漆厂的第一周,高明深入车间体察“民情”。一周后, 他不仅对工厂的生产流程了如指掌,同时也发现生产效率 低下,工人们怨声载道,他们认为在车间工作又脏又吵。 工厂对他们的工作环境压根儿就没有改善的措施,他们常 常要忍受气温从冬天的零下10度到夏天的40多度的剧烈变 化,而且报酬也少得可怜。 在第一周里,高明还看了工厂工人的有关记录,从中 他获悉以下信息:
2.3 motivation and morale
• 激励 • 管理者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通过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而调 动人的积极性,使之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积极工作。
3 the hierarchy of needs
• 3.1 Maslow's theory
4 Two-factor theory(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
需要的层次 1 生理需要 2 安全需要 3 社交需要 4 尊重需要 5 自我实现需要 诱因(追求的目标) 薪水、健康的工作环境、各 种福利 职位的保障、意外的防止 友谊(良好的人际关系)、 群体的接纳、与组织的一致 地位、名分、权力、责任、 与他人报酬之相对高低 管理制度与措施 身体保健(医疗设备)、工作 时间(休息)、住宅设施、福 利设备 雇佣保证、退休金制度、健康 保险制度、意外保险制度 协谈制度、利润分配制度、群 体活动制度、互助金制度、娱 乐制度、教育训练制度 人事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表 彰制度、奖金制度、选拔进修 制度、委员会参与制度
能发展个人特长的组织环境,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研 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究发展计划、劳资会议
10
2 Needs and goals
• 2.2 goals
• genetic inheritance,childhood environment and education • experience • age and position • culture • self-conce因素
14
14
不满意
没有不满意
14
表5-3 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的比较
项 起源

激励因素 人类形成的趋向 性质上属于心理方面的 长期满足 满足或没有满足
保健因素 动物生存的趋向 性质上属于生理方面的 短暂满足 不满足或没有不满足
特征
重视目标
满足和不满 足的源泉 工作本身 工作标准 成就 显示 出来 的需要 成长
A
个人努力
个人绩效
B
组织奖赏
C
个人目标
A:努力-绩效的联系(Expectancy: 期望) B:绩效-奖赏的联系(Instrumentality: 工具性 ) C:奖赏-个人目标的联系(Valence: 效价) 激励=期望×效价 简化的期望模式
18
• 5.2 Handy's motivation calculus
(一)期望理论
在任何组织中,员工会注意如下三个问题,即:
第一,如果我努力的话,我能不能达到组织要求的工作绩效水平?
第二,如果我尽力达到了这一绩效水平,组织会给我什么样的报 酬或奖赏? 第三,我对这种报酬或奖赏有何感想,是不是我所迫切希望得到 的?
17
17
17
一、激励的期望理论
2 Vroom的期望理论的基本要素
放心、稳定,以及安全 的环境的需要 拥有工作安全感、充足的医疗保 障,以及安全的工作环境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为维持个体的生存,对 得到最低生活保障,能够买到足 于食物、水、避身之处 以维持生计的食物、衣服,有稳 等的基本需要 定的居所。 9 低水平的需要(最为基础和迫切)
需要层次理论与管理措施相关表
• 激励因素(Motivation Factors)能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 意感的因素,是指与工作内容紧密相关的因素,这类因素 的改善会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缺乏则使员工产生“没 有满意”。 • 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s)促使人们产生不满意的因素。 指与工作环境相关的因素,这类因素的满足会使员工没有 不满意,如得不到改善,则会引起员工对工作的不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