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调油烟挥发性有机物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氧化应激效应研究

合集下载

厨房油烟是“健康杀手”

厨房油烟是“健康杀手”

63环球掠影|| 健康厨房油烟堪称身边的“健康杀手”,其危害也许远远超出您的想象。

不久前的“国际慢阻肺日”,钟南山院士指出,厨房的通风环境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做饭时厨房里的PM2.5浓度有时会升高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厨房中燃料的燃烧和油脂加热形成的油烟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具有强烈致癌性的苯并芘等有害物质,对机体具有遗传毒性、免疫毒性、肺脏毒性以及潜在的致癌性。

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因厨房空气污染导致死亡的430万人中,患中风的占3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分别为22%和26%,死于肺癌的约占6%。

每年因持续吸入厨房烟雾而死亡的人数,比疟疾、结核病和艾滋病的致死总数还要多。

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它的危害。

1.引发“油烟综合征” 厨房油烟可随空气侵入人的呼吸道,引起食欲减退、心烦、精神不振、嗜睡、疲乏无力等症状,称为“油烟综合征”。

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做饭的人往往在吃饭时没有胃口,就是这个原因。

2.刺激呼吸道 当食用油加热到250℃时,油烟的主要成分为丙烯醛,具有强烈的辛辣味,对人的鼻子、眼睛和咽喉黏膜有较强的刺激性,可引起鼻炎、咽喉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3.损伤皮肤 油烟附在皮肤上,会影响皮肤的正常呼吸,导致皮肤表皮因子、血管生长因子以及细胞活性功能下降,久而久之,皮肤就会变得松弛、无弹性、布满皱纹、灰暗又粗糙。

4.降低免疫力 食用油在高温的催化下,会释放出含有丁二烯成分的烟雾。

长期大量吸入这种物质,不仅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还会诱发心血管疾病。

5.诱发癌症 多个国家在对有关病例的比照研究中发现,餐饮业厨师患肺癌、鼻咽癌和食管癌的危险性较大。

女性肺癌的罪魁祸首是“二手烟”和“厨房油烟”,长期接触油烟的40~60岁女性患肺癌和乳腺癌风险高2~3倍。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范。

做菜时尽量减少油炸、煎炒等烹饪方式,控制炒菜的油温。

炒菜时只要看到锅中有点儿冒烟,就立即把菜放进去,不要等到油温太高;尽量选择合适的烹饪厨具,减少油烟的产生;尽量避免用粗油、毛油,也不要反复用炒菜剩下的油,因为这类油在炒菜时会放出更多的油烟;开火之前,先打开抽油烟机﹐炒完菜后抽油烟机再开5~10分钟;烹饪时记住戴个口罩;做完菜后立即离开厨房,到空气好的地方去;及时洗脸洗手,避免油烟长期吸附在皮肤上。

科技实践性作业《对厨房油烟气的研究》

科技实践性作业《对厨房油烟气的研究》

对厨房油烟气的研究在布置新家的厨房时,妈妈说:“厨房里的抽油烟机要买质量好的。

”我问:“妈妈,你是不是担心油烟机吸不净油烟气,屋里总是有股油烟味?”妈妈说:“这只是一个方面。

我听说油烟气有害健康。

”妈妈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油烟到底有什么危害呢?我想研究一下。

”我的想法得到了爸爸妈妈的支持。

于是,我先制定简单的研究办法:首先,查资料;其次,做个小实验。

(一)上网查资料通过上网查资料,结果令我大吃一惊:厨房油烟的危害还不小呢。

油烟气的主要成分有醛、酮、醇等,其中包括苯并芘、挥发性亚销胺、杂环胺类化合物等已知高致癌物。

油烟气中含有致癌物苯并芘,长时间吸入油烟气会使人体组织发生病变,长期接触油烟的40-60岁女性患病的比例将增加几倍。

皮肤粗糙有皱纹、掉头发、色斑、发胖油烟颗粒堵塞皮肤毛孔,导致女性皮肤粗糙干燥、出皱纹、色斑,使人更易发胖,油烟可损伤体内免疫系统,有5年下厨经历,便会有不同程度脱发。

油烟对儿童的危害巨大。

小孩长期吸入油烟气会引起眼、鼻、呼吸道病变,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少年儿童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油烟的污染是少年儿童容易患上结膜炎、鼻炎、咽喉炎、气管炎、肺炎等疾病,严重危害孩子的健康成长。

厨房油烟更易引发老年病,油烟气中的脂肪氧化物会引发心血管、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老年人长年累月的油烟熏呛,更易患病。

另外,油烟气入侵呼吸道,可引起食欲减退、心烦、精神不振、疲乏无力等症状;医学上称为"油烟综合症"。

油烟气主要成分丙烯醛对眼、鼻、咽喉黏膜有强烈的刺激,可引起慢性角膜炎、鼻炎、咽喉炎、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另外油烟气中有74种化学物质,能使细胞发生变化。

(二)做实验家里有两盆长得正旺的君子兰,我把一盆放在卧室的窗台上,另一盆放在厨房内。

前两天,卧室内和厨房里的君子兰没有大的变化,第三天,厨房里的君子兰叶子上有了油腻,以后叶子渐渐发黄,到第八天就有叶子无力垂下,整盆君子兰失去了原有的生机。

餐饮业油烟的颗粒物分析(精)

餐饮业油烟的颗粒物分析(精)

ENVIRONMENTAL SCIENCE第33卷 第6期Vol.33 No.6(HUANJING KEXUE) ENVIRONMENTAL SCIENCE第33卷第6期2012年6月15日目次我国湖泊富营养化效应区域差异性分析曹金玲,许其功,席北斗,李小平,杨柳燕,江立文,魏自民,吴献花(1777)……………基于“源”“汇”景观格局指数的海河流域总氮流失评价孙然好,陈利顶,王伟,王赵明(1784)…………………………………云蒙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氮污染负荷的影响孟晓云,于兴修,泮雪芹(1789)…………………………………………深圳市沿岸表层海水中全氟化合物的残留特征及其分布规律陈清武,张鸿,柴之芳,沈金灿,杨波(1795)……………………典型电器工业区河涌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来源和潜在生态风险……………………………………………………邓代永,邱孟德,孙国萍,郭俊,张宏涛,张琴,许玫英(1801)…………………………………………………………………珠江下游河段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及污染评价谢文平,王少冰,朱新平,陈昆慈,潘德博,洪孝友,尹怡(1808)………………扎龙湿地南山湖沉积岩芯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判别苏丹,臧淑英,叶华香,孙丽,贾晓丹,李苗(1816)……………………汕头湾沉积物磷的形态分布与季节变化特征研究赵建刚,乔永民(1823)…………………………………………………………氮磷比对东海浮游植物群落生长影响的微宇宙实验黄伟,朱旭宇,曾江宁,寿鹿,陈全震,江志兵(1832)………………………春季福建北部海域浙闽沿岸流消亡期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及其分布王彦国,林景宏,王春光,林茂(1839)……………………滩涂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水产品中多环芳烃含量水平分析陈冠秋,李耀初,黄晋沐,南燕,林茂宏(1846)………………四溴双酚A 在5种巢湖鱼类体内的组织分布与生物浓缩因子研究杨苏文,王圣瑞,闫振广,张普青(1852)…………………五氯酚对稀有鮈鲫卵黄蛋白原及p53的诱导效应熊力,马永鹏,张晓峥,金帮明,李伟,苏永良,毛思予,刘堰(1858)…全氟辛烷磺酸(PFOS)对斑马鱼卵黄蛋白原mRNA 水平的影响……………………………………………………………程艳,崔媛,党志超,谢文平,李海山,殷缓缓,陈会明(1865)…………………………………………………………………水溶性有机物电子转移能力与荧光峰强度的关系研究陶亚,袁田,周顺桂,袁勇,庄莉,王辉宪(1871)………………………MIEX 中试实验对二级出水中有机物去除的3DEEM 解析杨建,高金华,常江(1878)……………………………………………XDLVO 理论解析钙离子对腐殖酸反渗透膜污染的影响机制姚淑娣,高欣玉,郭本华,包南,谢慧君,梁爽(1884)……………栅藻LX1在水产养殖废水中的生长、脱氮除磷和油脂积累特性马红芳,李鑫,胡洪营,于茵,巫寅虎(1891)…………………氯化铁用于反硝化同步化学生物絮凝工艺研究王宏杰,董文艺,刘莉莎,韩贵超(1897)…………………………………………合成氨废水短程反硝化特性研究李妍,李泽兵,马家轩,王晓毅,赵白航,李军(1902)……………………………………………基于新型反应器的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性控制李志华,杨帆,李胜,谢磊,王晓昌(1907)………………………………………采用非生长能量代谢参数表征颗粒污泥稳定性李志华,吴军,李胜,谢磊,王晓昌(1913)………………………………………酸⁃碱预处理促进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研究袁光环,周兴求,伍健东(1918)………………………………………………………小回流比条件下污泥浓度分区试验研究史思,王素兰,李瑞,邢传宏(1923)………………………………………………………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污泥调理脱水效果的影响……………………………………………………………………………侯海攀,濮文虹,时亚飞,于文华,樊明明,刘欢,杨昌柱,李野,杨家宽(1930)………………………………………………中国空气污染指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李小飞,张明军,王圣杰,赵爱芳,马潜(1936)…………………………………南京3类不同大气污染过程下气溶胶水溶性无机离子的特征研究张秋晨,朱彬,苏继峰,王红磊(1944)……………………深圳市郊区大气中PM 2.5的特征分析戴伟,高佳琪,曹罡,欧阳峰(1952)…………………………………………………………餐饮业油烟的颗粒物分析谭德生,邝元成,刘欣,戴飞鸿(1958)……………………………………………………………………Fe⁃MnO x ⁃CeO 2/ZrO 2低温催化还原NO 性能研究刘荣,杨志琴(1964)……………………………………………………………自然型氨基酸及其钾盐的CO 2吸收和再生特性晏水平,陈竞翱,徐明亮,艾平,张衍林(1971)…………………………………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农田生态系统CH 4和N 2O 排放的影响……………………………………………………………张军科,江长胜,郝庆菊,唐其文,程炳红,李辉,陈璐豪(1979)………………………………………………………………垄作覆膜条件下田间氨挥发及影响因素上官宇先,师日鹏,李娜,韩坤,李会科,王林权(1987)…………………………………添加不同N 源条件下典型除草剂对土壤呼吸和N 2O 排放的影响孙青,史淳星,石坤,言儒斌,蒋静艳,吴以中(1994)………某石墨阳极法氯碱生产场地二英污染特征分析余立风,魏文侠,田亚静,吴广龙,李培中,赵丹(2000)………………………脱硫石膏对酸化森林土壤短期修复效果的研究罗遥,康荣华,余德祥,谭炳全,段雷(2006)……………………………………岩溶山地土壤氧化铁形态及其与成土环境的关系张治伟,朱章雄,傅瓦利,文志林(2013)………………………………………废弃尾矿库15种植物对重金属Pb、Zn 的积累和养分吸收施翔,陈益泰,王树凤,李江川(2021)………………………………铬胁迫对3种草本植物生长及铬积累的影响王爱云,黄姗姗,钟国锋,徐刚标,刘志祥,申响保(2028)………………………湘西花垣矿区主要植物种类及优势植物重金属蓄积特征杨胜香,田启建,梁士楚,周耀渝,邹慧成(2038)……………………增施CO 2对C3和C4植物根际氯氰菊酯残留浓度的影响慕楠,刁晓君,王曙光,王鹏腾,李攀峰(2046)………………………生物强化去除吡啶的特性及微生物种群动态变化分析乔琳,赵宏,王建龙(2052)………………………………………………A /O MBR 处理生活污水效率与菌群多样性的关系邝斌宇,史青,Montcho Leon Monthero ,丁嫚,温东辉(2061)………………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过程中氮循环功能基因的动态检测吴彬彬,卢滇楠,刘铮(2068)………………………………………武汉市儿童多途径铅暴露风险评估郝汉舟,陈同斌,吴基良,雷梅,田辉,祖文普,钟学斌(2075)………………………………电子鼻预处理装置的开发及适用性研究卜凡阳,文晓刚,万梅,刘锐,陈吕军,张永明(2083)…………………………………ToxTell 生物传感器在Cu 2+、Cd 2+冲击活性污泥系统分析中的应用王学江,王鑫,刘免,吴真,杨连珍,夏四清(2090)……环境样品免疫检测基质效应分析与控制盛建武,何苗,施汉昌(2095)……………………………………………………………热等离子体熔融固化模拟医疗废物的研究张璐,严建华,杜长明,陆胜勇,李晓东(2104)………………………………………城市生活垃圾组分低温干燥特性及模型研究吴亚娟,刘红梅,陆胜勇,严建华,李晓东(2110)………………………………厌氧⁃准好氧联合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产气规律的研究韩智勇,刘丹,李启彬(2118)……………………………………………处理垃圾渗滤液的Fe /C 空气阴极MFC 性能研究唐玉兰,彭漫,于燕,何亚婷,傅金祥,赵玉华(2125)…………………………基于冗余分析的典型喀斯特山区土壤⁃石漠化关系研究龙健,廖洪凯,李娟,陈彩云(2131)……………………………………北京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检验分析陈操操,张妍,刘春兰,王海华,李铮(2139)…………………………………《环境科学》征稿简则(1877) 《环境科学》征订启事(1890) 信息(1822,1857,1896,2138)第33卷第6期2012年6月环 境 科 学ENVIRONMENTAL SCIENCEVol.33,No.6Jun.,2012餐饮业油烟的颗粒物分析谭德生1,邝元成1,刘欣2,戴飞鸿2(1.深圳市罗湖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深圳 518003;2.深圳市力德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深圳 518109)摘要:利用显微镜照相技术和电低压冲击式采样器分别对餐饮业油烟中10μm 以上和10μm 以下的颗粒物进行分析,得出餐饮业油烟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厨房内油烟中可沉降颗粒的粒径主要分布在10~400μm 之间,数量浓度峰值粒径集中在10~100μm 之间;油烟中可吸入颗粒粒径主要分布在1μm 以下,数量浓度峰值粒径集中在0.063~0.109μm 之间,质量浓度峰值粒径在6.560~9.990μm 之间.通过对餐饮业油烟颗粒物物理特性的全面分析,找出特征值,确定油烟监测的标志物,为餐饮业油烟的治理和监测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餐饮业油烟;可沉降颗粒;可吸入颗粒;标志物;特征值中图分类号:X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0⁃3301(2012)06⁃1958⁃06收稿日期:2011⁃08⁃03;修订日期:2012⁃02⁃13基金项目:深圳市环境科研项目作者简介:谭德生(1963~),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在线监测、环保信息化,E⁃mail:sztds@Analysis on Oil Fume Particles in Catering Industry Cooking EmissionTAN De⁃sheng 1,KUANG Yuan⁃cheng 1,LIU Xin 2,DAI Fei⁃hong 2(1.Shenzhen Luoh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Water Authority,Shenzhen 518003,China;2.Shenzhen Leade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Ltd.,Shenzhen 518109,China)Abstract :By measuring the particulate matter of oil fume which is over 10μm or below 10μm separately and using microradiography and Electrical Low Pressure Impactor(ELPI),it is found out the distributing characteristic of oil fume particles in catering industry cooking emission.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diameter of the oil fume particles which was sedimentated in the kitchen is between 10⁃400μm,the concentration peak value is between 10⁃100μm.The diameter of oil fume aerosol is mostly smaller than 1μm,while the concentration peak value is between 0.063⁃0.109μm.In addition,the mass concentration peak value is between 6.560⁃9.990μm.Through the analysis to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il fume from catering industry cooking emissions,the eigenvalue of the oil fume has been found and the feature matter for monitoring the oil fume has been discovered to provide a reasonable standard for controlling and monitoring the catering industry cooking emission.Key words :catering industry cooking emission;subsiding particulate;inhalable particulate;feature matter;eigenvalue 中餐因其烹饪方式的特殊性在烹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烟,无论烹饪何种菜式,其过程基本上都是热锅、下油、热油、下食材、翻炒、调味及上菜,其中产生油烟量最大的为下食材、翻炒和出锅这3个步骤.整个炒菜过程产生的油烟污染物物理形态大致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为可沉降颗粒,其粒径在10μm 以上,此类污染物受到地球重力的影响,能够克服空气浮力作用而沉降到地面[1],不会对大气造成持久性污染;第二类为可吸入颗粒,其粒径在0.01~10μm 之间,该类污染物进入大气后由于受到的地球引力不能克服的空气浮力,在空气中呈漂浮状态而长期存在[2~4];第三类为气体分子基团.其中,第二类随着空气的上下对流、水平和湍流而到处漂浮[1],对环境和人体具有极大的危害[5~7],是造成非吸烟女性过敏性鼻炎和其他呼吸系统症状的危害因素,并对肺功能有影响[8,9];第三类物质主要为有机气体污染物,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油烟中含有多种有毒化学成分,对机体的免疫性、遗传性等均存在危害[10~12].根据文献[13],我国现行油烟采样器的采样头为不锈钢金属丝滤筒,滤筒内金属丝的间隙对可吸入颗粒物的过滤效率较低,而油烟中可吸入颗粒正是目前餐饮业环保投诉的首要原因,这样就导致了“检测结果达标,目测却还有很浓烟雾”和周围居民投诉不断的矛盾频现.任谊平等[14]和杜晓斌[15]曾对文献[16]存在的缺陷做了相关的研究,由研究可以看出油烟监测与油烟实际排放存在的矛盾之处.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餐馆的数量急剧增加,餐饮业油烟问题在环保问题中已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加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加高,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居民对于油烟治理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不冒浓烟,而是要求目测无油烟,甚至没有一点气味.为此,更高效地处理油烟污染、出台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监测方法已经刻不容缓.此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餐饮业油烟成分进行6期谭德生等:餐饮业油烟的颗粒物分析了不同层次的研究,而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基本没有.国外由于饮食习惯及烹饪的差异,油烟的产生量较少,相关的研究基本集中在油烟的化学成分及其对人体的危害上[10,17];国内餐饮业油烟问题虽然严重,但其研究同样是集中在油烟的化学成分上[18~20],对油烟颗粒物的研究[2,21]极少,温梦婷等[22]曾对餐饮业油烟颗粒物理化特性做过研究,而对油烟可吸入颗粒研究比较深入的是香港的Yeung 等[23]和台湾的林嘉明[24].本研究对油烟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侧重找出油烟中可沉降颗粒及可吸入颗粒的粒径分布规律,并找出两者的特征值,以期为油烟的治理和在线油烟监测提供科学的依据.1 材料与方法餐饮业油烟中可沉降颗粒主要产生阶段是在下食材、翻炒和调味这3个过程,产生后大部分受到重力作用自由沉降下来,少部分被风机抽到烟道,故采样地点选择在厨房内部.餐饮业油烟中可吸入颗粒产生阶段是热油、下食材、翻炒、调味和上菜过程,其中下食材,翻炒及上菜产生的量最多,油烟中可吸入颗粒由于重力小,基本被风机抽走,故采样地点选择在尾气排放口. 1.1 可沉降颗粒使用血细胞计数板(XB⁃K⁃25型,求精医用仪器厂)分别对湘菜、快餐、粤菜这3个菜系烹饪时产生的10μm以上的可沉降颗粒进行采样.血细胞计数板在采样前先用四氯化碳清洗干净,之后固定于自制不锈钢托盘(480mm×230mm×35mm)内,距托盘边缘0cm、15cm、30cm处各放3个平行样,盖好盖子,等待采样.采样时,将不锈钢托盘置于距离炒锅边缘15cm处,则3组平行样分别距离炒锅边缘15、30、45cm.厨师开始炒菜时揭开不锈钢托盘的盖子,鉴于炒菜还有中间停顿过程,采样时长定为厨师炒3个菜为止.采样完毕后盖上盖子,样品带回实验室等待分析. 1.2 可吸入颗粒选择在2010⁃04⁃14~2010⁃04⁃15对北京市海淀区内某大学食堂、烧烤、麻辣火锅、快餐及西餐餐馆烹饪时产生的油烟可吸入颗粒进行采样,采样仪器为电低压冲击式采样器[Electrical Low Pressure Impactor(ELPI),芬兰Dekati公司],流量为30 L·min-1.采样时,除烧烤店的采样是直接在烤炉边上与厨师脸部齐高处采样外,其他4家餐馆的采样位置均位于油烟净化设备尾气排放口,采样管置于排烟口末端,紧挨采样口边缘,按照各个餐馆及在线分析数据的实际情况,采样时间为10~30min.2 样品分析2.1 可沉降颗粒采样后的血球计数板带回实验室,用金像显微镜(L3230,深圳市叁诺西努科技有限公司)放大5倍观测血球计数板方网格内的可沉降颗粒,通过金像显微镜附属的数字摄像机和实时影像测量软件测量可沉降颗粒粒径的大小及拍摄照片.在显微镜下,通过方格网分区域人工统计可沉降颗粒个数.方格网的面积为3mm×3mm=9mm2,用方格网内的可沉降颗粒总个数除以方格网的面积得出每mm2含有可沉降颗粒的个数.血细胞计数板上可沉降颗粒基本集中在300μm 以下,可沉降颗粒的直径最大可以达到1mm,>400μm的可沉降颗粒的数量极少,且这部分油滴落在血细胞计数板上后可沉降颗粒呈不规则形状分布,为此本实验将不统计直径>400μm的可沉降颗粒.2.2 可吸入颗粒餐饮业油烟中可吸入颗粒粒径分布和浓度使用ELPI测量.ELPI的工作原理[25,26]是将被测粒子带电,然后测量进入低压串级实采样器的粒子所带电荷,即可获得不同粒径的粒子浓度.ELPI按照各级的切割粒径切割可吸入颗粒,可吸入颗粒在各级产生一定的电流并被静电计通道实时记录下来,通过电脑记录结果.ELPI有12个配有电流识别器的级,再加上一个上限切割直径为10μm的级.各个级对应的切割直径如表1所示.3 结果与讨论3.1 可沉降颗粒如表2所示,距离炒锅边缘越近,可沉降颗粒的浓度越高;在相同距离的采样位置,湘菜的数量浓度最高,快餐次之,粤菜最少.由于湘菜在烹饪时用表1 ELPI各级的切割粒径范围Table1 Incision distance range of ELPI级数12345678910111213粒径/μm0.0300.0630.1090.1730.2670.4070.6551.0211.6552.5204.0856.5609.9909591环 境 科 学33卷油量较大,且火势猛,翻炒力度大,频率高,可沉降颗粒的产生数量高于快餐和粤菜.快餐讲究速度,主食材在烹饪前一般已经加工完善,烹饪时再加入配菜进行快速翻炒,最后加调料即可上碟,整体上快餐的一道菜的烹饪时间短于湘菜的一道菜的烹饪时间.粤菜烹饪比湘菜复杂、讲究,但由于其侧重于生猛鲜活,清淡适口,烹饪时不会加入过多的油,且火势适中,翻炒力度缓和,使得其油烟的产生量少于湘菜和快餐的油烟产生量.表2 血细胞计数板方格网内的可沉降颗粒的数量浓度/num ·mm-2Table 2 Number concentration of subsiding particulatein the CBC /num ·mm -2菜系位置15cm 30cm45cm 湘菜21.0212.487.26快餐14.247.003.44粤菜7.114.442.55对3家餐馆油烟中的可沉降颗粒形貌研究后发现,颗粒物呈现多种形貌,但在不同餐馆之间其形貌基本没有差别,如图1所示,主要有常规圆形(A)、油包食材渣(B)、油水混合(C)、水包油(D)、较大油水混合颗粒沉降后水膜破裂后大油滴周边出现的小油滴(E)、油包水(F)等,除此之外还有在烹饪过程中碎裂经高温碳化后沉降下来的食材渣(G).由此可见,油烟颗粒物中包含食物烹饪、加工过程中挥发的油脂、有机质及其加热分解或者裂解的产物.而文献[13]对油烟的分析方法为红外分光光度法,该方法排除了除油脂以外的油烟颗粒物,周亚美等[21]将食用油恒温加热,得出用可吸入颗粒物自动采样器测得的颗粒物浓度与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得的油烟浓度相差近2个数量级,为此使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油烟浓度忽视了油烟中其他颗粒物对环境的污染.图1 显微镜下油烟中可沉降颗粒的形态Fig.1 Form of subsiding particulate in Microradiography 血细胞计数板方格网的面积为3mm ×3mm =9mm 2,用方格网内的油滴总个数除以方格网的面积得出每mm 2含有油滴的个数.如表3~5所示,距离炒锅边缘越近,可沉降颗粒的数量越多,数量峰值在10~100μm 处.可沉降颗粒由于重力作用,在近炉头处数量较多,沉降后基本趋近于圆形,当颗粒粒径或颗粒的初速度过大时,沉降下来便会呈不规则形状分布,当可沉降颗粒数量较大时,部分油滴会有油滴重叠现象发生.粤菜由于烹饪方式较温和,用油量较少,沉降在计数板上的可沉降颗粒粒径基本集中在100μm 以下,>100μm 的数量极少.而湘菜及快餐因为烹饪时速度较快,火势较猛,用油量较多,产生的可沉降颗粒数量多于粤菜.由此可以说明油烟中可沉降颗粒的浓度和直径大小与烹饪时的用油量和烹饪方式具有极大的关系.3.2 可吸入颗粒表3 采样位置距炒锅边缘15cm 处油烟中可沉降颗粒的数量浓度/num ·mm -2Table 3 Number concentration of subsiding particulate when sampling distance away the cauldron 15cm /num ·mm -2菜系10~100μm100~200μm 200~300μm 300~400μm湘菜31250125快餐8428164粤菜64表4 采样位置距炒锅边缘30cm 处油烟中可沉降颗粒的数量浓度/num ·mm -2Table 4 Number concentration of subsiding particulate when sampling distance away the cauldron 30cm /num ·mm -2菜系10~100μm100~200μm 200~300μm 300~400μm湘菜16840116快餐401442粤菜406916期谭德生等:餐饮业油烟的颗粒物分析表5 采样位置距炒锅边缘45cm 处油烟中可沉降颗粒的数量浓度/num ·mm -2Table 5 Number concentration of subsiding particulate whensampling distance away the cauldron 45cm /num ·mm -2菜系10~100μm100~200μm 200~300μm 300~400μm湘菜922982快餐25420粤菜233.2.1 可吸入颗粒数量浓度分析根据Whitby 模型[25],环境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根据其粒度分布被描述成了3个模态分布,包括0.005~0.1μm 的核模态,0.1~0.2μm 的积聚模态及>2μm 的粗粒子模态.核模态是由大气中气体的光化学反应和燃烧形成的;积聚模态粒子主要由燃烧(如人为排放)产生;粗粒子模态的形成方式繁多.由图2可以看出北京市环境背景的可吸入颗粒数量浓度谱呈双峰型结构,2个峰值分别集中在0.063~0.109μm 和0.407~0.655μm 之间,正好落在核模态范围,可见北京市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主要为核模态.图2 环境背景可吸入颗粒数量浓度分布Fig.2 Number concentration of inhalableparticulate in background aerosols由图3~7可见,餐饮业油烟可吸入颗粒数量浓度谱成单峰型结构,峰值集中在0.063~0.109μm,同样为核模态.比较图3~7,油烟中可吸入颗粒物数量浓度最高的是快餐,高达5.43×106num·cm -3,而西餐厨房内油烟中可吸入颗粒数量浓度峰值为5.21×104num·cm -3.参照Yeung 等[23]在模拟厨房内烹制各种扒类食物的数据,两者数量浓度最高值的粒径分布范围基本吻合.食堂、火锅、快餐三者使用煤气炉明火烹饪食材,烧烤使用炭烧炉,油烟处理方式上四者均使用静电式油烟净化设备处理油烟.由图3~7可见,食堂、火锅、快餐及烧烤的油烟中可吸入颗粒数量浓度跟西餐一样都集中在0.063~0.109μm 之间,数量浓图3 西餐油烟中可吸入颗粒数量浓度分布Fig.3 Number concentration of inhalable particulatein Western⁃style foodcooking图4 某大学食堂油烟中可吸入颗粒数量浓度分布Fig.4 Number concentration of inhalable particulatein one universitycooking图5 麻辣火锅油烟中可吸入颗粒数量浓度分布Fig.5 Number concentration of inhalableparticulate in potcooking图6 快餐油烟中可吸入颗粒数量浓度分布Fig.6 Number concentration of inhalable particulatein fast food cooking1691环 境 科 学33卷图7 烧烤油烟中可吸入颗粒数量浓度分布Fig.7 Number concentration of inhalableparticulate in barbecue度最高值分别为2.0×106、1.0×106、3.5×106、5.5×106num·cm-3.烧烤的浓度较高,一是因为食材表面涂抹的油脂及食材本身含有的油脂经明火直接烧烤后油烟可吸入颗粒浓度增加,二是因为烧烤出来的油烟未经过油烟净化器净化便直接采样.对比前三者的烹饪方式可见,烹饪时火势的大小直接影响油烟中可吸入颗粒的粒径的浓度分布,当火越旺,食材被翻炒越迅猛时,0.063~0.109μm区域的油烟可吸入颗粒的数量浓度增加.通过实测餐饮业厨房烹饪时产生的油烟可吸入颗粒,研究得出油烟中可吸入颗粒的数量浓度最高值均集中在为0.063~0.109μm之间.对比类似的研究,林嘉明[24]的研究测得的油烟可吸入颗粒粒径峰值为0.12~0.29μm;Yeung等[23]的研究测得的油烟可吸入颗粒粒径峰值集中在0.100~0.113μm 之间.林嘉明的研究只是对不同油品的油进行恒温加热后采样,并未炒菜,缺少实际炒菜中油烟遇高温燃烧的过程;Yeung等[23]的研究虽模拟厨房,但只是测量的煎扒类产生的油烟,火势较小;而实际餐饮烹饪时,火势较旺,燃烧较厉害.由此可见,油烟经燃烧后,油烟中可吸入颗粒粒径会减小,产生的可吸入颗粒主要为积聚模态,该模态下的可吸入颗粒正好落在PM2.5范围内,为可吸入肺颗粒,对人体的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3.2.2 可吸入油烟颗粒质量浓度分析质量浓度分布图中所示的质量浓度由ELPI直接换算出来.北京市环境背景中可吸入颗粒的质量浓度主要集中在0.655~1.021μm和6.560~9.990μm处,分别是0.601mg·m-3和0.797mg·m-3.采样的5家餐馆所得的质量浓度均出现两个较高的值,而且均分布在0.407~0.655μm和6.560~9.990μm之间,5家餐馆在这两个区间的质量浓度如表6所示.从中可以看出,西餐油烟中可吸入颗粒的质量浓度最小,烧烤油烟中可吸入颗粒的质量浓度最大.从烹饪方式上可以判断,西餐的火势最小,烹饪方式基本为“煎”;大学食堂属于大锅菜,火势虽大,但量也大,食材入锅后不能进行猛火爆炒;麻辣火锅只需对材料稍作煎炒后加入汤料即可焖煮;快餐火势最大,一般都以猛火快速爆炒;烧烤直接用明火烧制食物,油烟成分中还含有较多的炭灰,增加了其可吸入油烟颗粒的质量浓度.温梦婷等[22]对北京餐饮源细颗粒的研究表明,餐饮源排放细颗粒PM1.0在PM2.5的质量浓度中约占50%~85%.表6显示5家餐馆油烟中的可吸入颗粒的质量浓度均集中在6.560~9.990μm之间, 0.1μm与10μm的油烟颗粒的单体质量差6个数量级,油烟中可沉降颗粒的单体质量远远大于可吸入颗粒的单体质量,为此0.407~0.655μm区间的数量浓度虽然较大,但质量浓度小于6.560~9.990μm区间内可吸入颗粒的质量浓度.表6 餐馆油烟中可吸入颗粒质量浓度/mg·m-3Table6 Mass concentration of 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in Catering Industry Cooking/mg·m-3餐馆0.407~0.655μm6.560~9.990μm西餐1.5227.297大学食堂9.68465.902麻辣火锅2.46240.606快餐14.375581.585烧烤30.1891452.7764 结论(1)餐饮业油烟的产生量与菜式的烹饪传统习惯有着直接的关联,用油量越大,火势越猛,翻炒越频繁油烟的产生量越多.(2)餐饮业油烟中可沉降颗粒产生的数量虽然多,但由于自身重力作用,其对环境的污染范围局限于厨房内部及排烟口附近,不会对大气形成持久性的大范围污染.(3)餐饮业油烟中可吸入颗粒可以长期存在于环境中,数量浓度远远大于可沉降颗粒油滴,一般餐馆炉头瞬间产生0.1μm的可吸入颗粒的数量浓度就高达106~108num·cm-3,随着城市餐馆数量的急剧增加,单从空气悬浮物角度来看,可吸入颗粒对环境污染在一些地区可能甚于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为此可考虑将油烟治理及监测的重点放在可吸入颗粒上.2691。

烹调油烟挥发性有机物对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烹调油烟挥发性有机物对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Th Ale a i n f e t r to o Re c i e a tv Ox g n y e Spe i s c e Le e i t e v l n h Hum a Embr o i Di o d n y nc pl i Lung Fi o a t nd e by br bl ss I uc d Co ki l Fum e Vo a ie O r a c o ng Oi l tl g n Co p u d i m o n s
通过 流 式 细胞 术 检 测 细 胞 R S水平 。 果 : OF V C 刺 激 HE l 、4 4 O 结 C O s I 2 2 、 8 h的 I 5 分 别 是 1 4 、 1 . C0 0 . l1 9 9和 1 72 I / L 2.  ̄ m ; g
HE 胞 质 内 R S平 均 荧 光 强度 随 C F V C I O O O s剂 量 增 加 而 增 高 ; 粒体 内 R S 2 、8 h暴 露 于 O8 4 I / 线 O 44 .、 gmL剂量 与 阴 性  ̄ 对 照 组 相 比有 统计 学差 异 ;维 生 素 C 预处 理 后 , O R S平 均荧 光 强度 较 未 预 处 理 时 均 有 所 降 低 ,0 gmL剂量 组前 后 差 异 10 I /  ̄ 有 统 计 学 意义 。结 论 :OF V C 可 引起 H I 内 R S水 平 升 高 , 生 素 C 对 细胞 的 R S升高 有 一定 的 抑 制 作 用 。 C O s E O 维 O [ 键 词 】 烹调 油 烟 挥 发 性 有机 物 ; 性 氧 ; 生 素 C; 关 活 维 人胚 肺 二倍 体 成 纤 维 细 胞 [ 中图 分 类 号 】 Rl4 1 [ 献标 识码 】 A 文
[ 要 】 目的 : 究 烹调 油烟 挥 发 性 有 机 物 ( O O s 对人 胚 肺 二倍 体 成 纤 维 细胞 ( E F 活性 氧 ( O ) 平 பைடு நூலகம்影 响 。方 摘 研 C F V C) HL) R S水 法 : 活性 炭 采 集 烹调 油 烟挥 发 性 有机 物 , HE F进 行 染 毒 , 用 M1 用 对 L 采 T 验 测 得 半 数 抑 制 浓 度 (C0, 计 剂 量 和 暴 露 时 r试 I5 设 ) 间 , 立 添 加 和 不 添 加维 生 素 C组 , 2 ,,二 氯双 氢 荧 光 素 二 乙酸 酯 ( C H D 和 双 氢 罗丹 明 13 D R13 进 行标 记 。 设 以 7_ D F — A) 2( H 2 )

烹饪油烟排放特征的研究

烹饪油烟排放特征的研究

第4期2019年8月No.4 August,2019饮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以地区化和多样化为特征。

烹饪方式有炸、炒、煎、烤、蒸等。

但烹饪油烟中含有大量的气溶胶以及各种有害气体成分,包括烷烃、烯烃、多环芳烃、脂肪酸、卤代烃、羰基化合物、离子、金属元素等[1]。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烹饪油烟中不利于身体健康,易引起如肺癌、鼻炎、肺功能衰竭等病症[2]。

烹饪油烟是指在烹饪行为中,食物制作和加工挥发的油脂、有机质及其加热分解或裂解产物,是一种有机气溶胶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的混合物。

烹饪行为中产生的油烟可能因扩散、通风条件不良等因素影响室内环境,且当油烟排放至室外后,有机气溶胶颗粒是造成城市大气雾霾的罪魁祸首之一,VOCs 气体也成为大气二次气溶胶的主要前体物。

1 烹饪油烟对环境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城市大气雾霾污染的逐渐加重,针对大气颗粒物污染源的研究越来越多。

烹饪源对城市雾霾有很大的影响,以北京市为例,烹饪源PM2.5占大气PM2.5质量分数的7.5%~21.2%[3-4]。

1.1 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在传统观念中,人们提到的室内空气质量往往以住宅内的装修材料挥发出来的甲醛、苯系物等总挥发性有机物(Total Votatile Organic Compound ,TVOC )的质量分数作为评判优劣的标准,而忽略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污染。

颗粒物是室内重要的污染源,可随呼吸进入人体呼吸道甚至肺泡,这些进入人体的颗粒物作为有毒物质的载体,对人体的危害极大[5]。

室内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室内人为行为和室外颗粒物的渗透。

Koutrakls 等[6]对纽约州能源研究发展局(Ener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gency ,ERDA )研究的部分数据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简单的质平衡模型计算了室内污染源和室外环境空气对室内颗粒物浓度的贡献率。

香烟烟雾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作用研究

香烟烟雾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作用研究

香烟烟雾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作用研究Cigarette Smoke Cause Oxidative Stress on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ZHOU WenquLI BingHONG WeiExperiment Medical Research Center,Guangzhou Medical College,Guangzhou 510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Observe if cigarette smoke which can be inhaled and deposit in respiratory tract caused oxidative stress on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 Methods Burning a well-known brand cigarette in a huge glass box,when cigarette smoke form, collected the smoke with a six stage,FA-1-type cascade impactor,got six different sizes particles of cigarette smoke,add different sizes particles of cigarette smoke to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16HBE). Detecting reactive oxygen in 16HBE cells by fluorescence probe 6 hours later. Results Cigarette smoke particles obviously increased reactive oxygen in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 compare with no cigarette smoke stimulated group.In different size Cigarette smoke particles, cigarette smoke particles at fourth stage(2.1~3.3μm) caused more oxid ative stress in six stages. Cigarette smoke particles at sixth stage(0.65~1.1μm) directly damage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 Conclusion Cigarette smoke which can be inhaled and deposit in respiratory tract cause oxidative damage on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 and can also cause direct damage on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Key words] Cigarette smoke;Particle;Oxidative stress目的观察香烟形成的可吸入并沉积在呼吸道的香烟烟雾是否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造成的氧化应激。

食品加工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生成与控制研究

食品加工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生成与控制研究

食品加工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生成与控制研究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食品加工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生成与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挥发性有机物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能够从食品中释放出来的有机化合物,它们不仅影响着食品的品质与口感,也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食品加工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生成主要来源于食材本身和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首先,食物中的天然成分,如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等,在加热、蒸煮、炒制等过程中会发生褐变、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产生出各种有机化合物,其中包括一些具有香气的挥发性有机物,如酮类、酯类和醇类等。

其次,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会添加调味料、防腐剂、增鲜剂等食品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中含有一些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在加热、搅拌等过程中会释放出来。

然而,挥发性有机物的生成并非总是有益的。

有些挥发性有机物是具有风味的香料,它们能够提升食品的风味和口感,使人们更加享受食物带来的乐趣。

但同时,也有一些挥发性有机物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例如,炒菜时产生的一些油烟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如苯和苯并芘等,被认为是致癌物质。

所以,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生成显得至关重要。

针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控制,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选择优质的原材料是关键。

新鲜的食材中污染物较少,食材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也相对较低。

其次,合理的加工工艺也能够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生成。

例如,在高温烹饪中,可以减少食材中有机化合物的挥发。

此外,还可以选择低温烹饪方式,如蒸、煮,来减少有机化合物的生成与挥发。

此外,添加适量的食品添加剂也是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一种办法。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质量和口感,减少有机化合物的生成。

除了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和分析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

目前,常用的测定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以及质谱法等。

通过这些分析方法,可以了解食品中具体的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进一步分析其对食品品质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厨房油烟温度研究报告

厨房油烟温度研究报告

厨房油烟温度研究报告厨房油烟温度研究报告摘要:本次研究旨在探究厨房油烟温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通过测量和记录厨房内不同烹饪方式下的油烟温度,并分析其可能的健康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高温油烟会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建议厨房使用抽油烟机进行油烟排出以及加强通风管理,减少油烟温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炒菜、烧烤等烹饪行为在家庭中逐渐普及。

然而,油烟温度的高低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却不容忽视。

油烟中的有害物质和高温会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本研究旨在测量和分析厨房油烟温度,并探究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方法:本实验选择3种不同的烹饪方式进行测试,包括炒菜、烧烤和蒸煮。

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不同温度的食用油进行烹饪,并使用温度计测量油烟的温度。

我们分别测量了油烟中的温度以及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烹饪方式下的油烟温度存在较大差异。

炒菜和烧烤时的油烟温度明显高于蒸煮方式。

在炒菜过程中,油烟的温度可以达到200℃以上;而烧烤时,油烟的温度可以达到300℃以上。

这些高温油烟会释放出大量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苯、甲醇等,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讨论:高温油烟中的有害物质可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

长期暴露于高温油烟中,可能导致慢性呼吸道疾病、肺癌、心脏病等健康问题。

此外,高温油烟还易引起疲劳、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

建议:为了降低油烟温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使用抽油烟机:在烹饪过程中,使用抽油烟机可以及时将油烟排出,减少油烟的积聚和温度的升高。

2. 加强通风管理:保持厨房通风,可以有效降低油烟温度。

可以在炒菜和烧烤时打开窗户或使用空气净化器增加室内空气流动。

3. 选择低温烹饪方式:尽量选择蒸煮、煮汤等低温烹饪方式,减少油烟释放和温度升高的机会。

结论:本实验结果显示,高温油烟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

因此,合理使用抽油烟机、加强通风管理以及选择低温烹饪方式是保护人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暴露于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人员健康影响

暴露于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人员健康影响

暴露于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人员健康影响一、背景介绍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其中之一就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

VOCs是指含有碳元素的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高温下易挥发,可造成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问题。

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VOCs污染环境中的人员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二、暴露于VOCs污染的健康影响1. 呼吸系统影响VOCs污染对呼吸系统是有害的。

长期暴露于VOCs污染环境中,容易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等。

此外,VOCs还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研究表明高浓度的芳香族物质和苯可导致肺癌增加的风险。

2. 中枢神经系统影响VOCs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害,会导致头疼、疲劳、失眠、记忆力减弱等症状。

慢性暴露于低浓度的VOCs,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更为明显,容易导致心理方面的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3. 其他影响长期暴露于VOCs污染环境中,还会出现其他的健康问题,如肝脏病、肾脏病等。

三、如何避免暴露于VOCs污染1. 空气净化器在空气净化器有效降低VOCs污染物的基础上,最好选购具有空气检测等功能的高效空气净化器。

2. 绿色环保产品在购买家居生活用品时,应选择VOCs含量较低的环保产品。

可在购买时察看相关标志,如绿色环保标志、欧洲标志等。

3. 加强通风在装修、清洁或使用油漆、胶水等涂料时,应开窗通风,将室内外空气流动起来,以降低VOCs浓度。

四、结论VOCs污染对人类健康可能造成巨大的影响,应该加强环境管理和环保监督,减少VOCs排放。

我们也要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以避免暴露于VOCs污染环境中。

同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要尽量采用绿色环保产品,以减少VOCs污染的影响。

烹调油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烹调油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烹调油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陈华;叶舜华
【期刊名称】《上海环境科学》
【年(卷),期】1991(010)008
【总页数】2页(P48,29)
【作者】陈华;叶舜华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10.31
【相关文献】
1.烹调油烟对职业接触者外周血微核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J], 周冀武;王学兵;陈军
2.烹调油烟对饮食从业人员血清脂质过氧化物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J], 周冀武;赵亮;陈军
3.烹调油烟挥发性有机物对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J], 于仲波;吴南翔;陈琼姜;谭玉凤;金锋;王怡亭;陶核;金勇;柴剑荣
4.要重视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国家环保局召开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座谈会 [J], 王湘君
5.烹调油烟的热化学变化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J], 张辉;厉曙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厨房烹调油烟的有机物定性定量GCMS分析

厨房烹调油烟的有机物定性定量GCMS分析

第"&卷第%期"##*年%月质谱学报7@A:6B78C D5:9E9F6E E G H9I<A7J9<A KG7I59<KL7B>"&M7>%6:>"##*厨房烹调油烟的有机物定性定量N O P QR分析谭晓风-孙晓钰-刘德全-古添发-王仁萍’深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广东深圳S%T##%,摘要!对烹调粤菜U湘菜U东北菜的酒家厨房油烟采用了三种不同的采样与前处理方法-应用色谱$质谱法进行了全分析V分析结果表明!厨房油烟中的污染物致少有S#多种-并且烹调湘菜所产生的污染物品种较多-浓度最大-而粤菜次之-东北菜较少V关键词!质谱学W烹调污染物分析W色谱$质谱法W厨房油烟W致癌突变物质中图分类号!X)S Y Z)*W4%*%Z%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Y’"##*,#%$"Y#$#S中国烹调技术的发展-给中国人带来了独特的饮食文化享受-然而厨房油烟也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V厨房油烟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有研究表明厨房油烟的致癌危险性随油炒U煎U炸的暴露时间U油雾薄厚的程度而增加\%]-也有人证实居民厨房排油烟机所收集的深黄色油烟凝聚物对骨髓微核有明显的致突变性\"]V而使用油-包括菜油U豆油U花生油等在"Y#+"T#^的烹调温度下-其油雾冷凝物中含有"$甲基丙烯醛等_-‘$不饱和醛致突变性物质\*]V然而对厨房油烟的全组份分析还没有见过详细报道V本研究拟对烹调粤菜U湘菜U东北菜的酒家厨房油烟应用色谱$质谱法进行全分析-定性定量分析厨房油烟中的污染物Va实验部分a>a试剂乙腈!美国进口纯试剂W#>S J7B P bc X d的甲醇溶液!分析纯W二硫化碳!分析纯Va>e仪器及设备d H S(Y%f C P FG联用仪!美国惠普公司产品W g A6I9FGf C P FG联用仪!美国菲尼根公司产品W油烟采样器!深圳北南环保公司产品W挥发性有机物’L X C,前处理装置’Y%##浓缩仪U *%##清洗器U Y#%)自动采样罐,!h:<9I D公司产品W G h i$i[c j M i d$G5B5I6桥小柱’涂渍"-&$二硝基苯肼的二氧化硅柱子,!k6<9A E公司产品V a>l采样方法对南北风味酒家-包括烹调湘菜U东北菜U粤菜系列等的厨房烹调油烟-采用了三种不同方法进行采样与处理V’%,用抽真空的采样罐’进口设备,采集油烟-再经冷冻富集-即应用美国h i[L X C$g#%&分析方法W’",用G h i$i[c j M i d$G5B5I6桥小柱’涂渍"-&$二硝基苯肼的二氧化硅柱子,吸附酒家排放的烹调油烟-油烟中含有的低级醛类直接与小柱涂渍的化合物反应-直接用乙腈洗脱产生衍生物-然后用f C P FG分析W’*,用国标法’f m%T&T*$"##%,-即用油烟采样器直接抽吸烹调油烟-采集的油烟经过脂化处理’用#>S J7B P b的c X d甲醇溶液,-将高碳链的酸变成脂类-然后再进行f C P FG分析Va>n实验条件对以上的采样处理和分析方法分别采用以收稿日期!"##"$%#$%&下的条件!"#$自动取样%&’()*+,(-*#./0123仪器分析自动取样条件4将空罐采集来的油烟接到自动取样器上5自动取样(++678冷冻至9#(+ :8;<=>?9#+:吸附8加热至#*+:解析8冷冻至9#)+:8快速加热至@+:进样"即用2A B<C-#++预浓缩器$!/0条件4色谱柱4&’,D E0石英毛细管柱F+6G+H@66G#H#I6"膜厚$J载气4氦气J柱前压#++K’>J进样#I7"不分流$J汽化温度@(+ :J柱温F(:5恒温@6L=5升温"#@:16L=$到@#+:5恒温#6L=5升温"@+:16L=$至@(+:5恒温#+6L=!23条件4M N源介面温度@(+:5离子源#)-:5电离电子能量-+<D5扫描质量范围O1P @+QF++!"@$小柱衍生%;R>S<23分析小柱衍生采样条件4小柱衍生采集的油烟"采集体积大约F+7左右$5然后用(67乙腈洗脱小柱5进样#I7到/0123仪器中!/0条件4色谱柱4&’,(23毛细管柱F+6G+H@(66G+H@(I6"膜厚$J载气4氦气J流量+H*6716L=J汽化温度@*+:J进样#I7"不分流$J柱温#++:5恒温@6L=5升温"-:16L=$至@++:5恒温(6L=5升温"#+:16L=$至@-+:5恒温F+6L=!23条件4M N源J介面温度@(+:5离子源温度@(+:5电离电子能量-+<D5扫描质量范围O1P@+Q(++!"F$脂化处理用油烟采集器采来的油烟5进行脂化处理!取采集样T H T6U5加入#67氢氧化钾V甲醇溶液脂化5再用@6703@反萃取!/0123条件4进样#I75分流比#WT+5其余同"@$!X结果与讨论按照#H Y"#$的采样方法和分析条件5对烹调湘菜%粤菜和东北菜各选定一个酒家5各采集厨房油烟样Y次5进行全分析5所得数据分别列于表#%@%F!由于每次采样的酒家烹调的菜肴有定的参考价值!表Z湘菜系列厨房油烟的污染物浓度[\]^_Z‘a b c\d e b\b c f a b f_b c g\c e a b h e bf a a i e b jk l d_h a k m l b\bn e h o_h序号"p A H$污染物"0A=;>6L=>=;q$r1"U s69F$#q;@=B F R B Y;t平均值#苯#Y H Y@-H(F@H@F+H(@T H@ @甲苯Y F H(F(H+Y-H(@F H(F-H* F二甲苯#T H-#*H T F H Y(@H))#+H T Y三甲苯F H*#Y H(T F H@T F H* (乙苯@F H T@)H)T H*#Y H T+#T H+ T丙醛Y Y H)@T H F F(H T -丙烯醛#(H@#(H@ )@,甲基丙烯醛9*丁醛)H)*#)H@#F H@-H Y*##H* #+戊醛@#H Y@Y H Y F#H T#@H)@@H( ##己醛Y+H(Y#H#)Y H-Y+H)(#H) #@庚醛Y*H F@F H F F T H F #F庚烯醛@F H T@Y H*#T H(#+H@#)H) #Y辛醛F(H Y T+H T Y)H+ #(壬醛T)H+T)H+ #T苯乙烯F H*(F H F*F H-#-乙醇##@(H(@(*H-(*H# #)二氯二氟甲烷-H)@F H*#F H*#(@H# #*二氯甲烷F H#*F H@ @+氯仿(H--##H(T H Y#-H* @#二氯四氟乙烷, @@三氯乙烷(H+@(H+ @F四氯乙烷, @Y@,戊基呋喃#F H+T H Y**H-@(三氯乙烯(H T(Y H@Y Y H* @T丙酮, @-丁酮#H F-#H F-@)乙酸丁酯, @*u,蒎烯-H-*F H*Y(H* F+萜烯-(H T)H@F Y#H*#-@第#期谭晓风等5厨房烹调油烟的有机物定性定量/0123分析表!广东菜系列厨房油烟的污染物浓度"#$%&!’()*#+,)#)*-()-&)*.#*,()/,)-((0,)1 23+&/(243#)15()15,/6&/序号789:;污染物7<9=>?@A=?=>B;C D7E F@G H;I B>J=K H L K M>N平均值I苯I O:P M Q:J O J:R I S:T H P:S J甲苯O S:S I H T M H:T I P:T Q S:J H二甲苯I J:I J J:M P:Q H I R:M I H:M M三甲苯H:S I S:O O T:P Q S:I J O:J T乙苯I J:O I Q:I O:M P M:Q R I R:J Q丙醛M:S I M:S O丙烯醛J O:O J O:O P J U甲基丙烯醛O:R T O:R S丁醛I J:Q P:S I J:O Q P:I I R戊醛S:O J I J:J I I:R I I己醛I H:S H R:T J H:T I H:S J R:M I J庚醛J J:O J J:O I H庚烯醛I I:R I I:R I M辛醛U I T壬醛M J:J M J:J I Q苯乙烯T:R P T:R P T:I I O乙醇U I P二氯二氟甲烷U I S二氯甲烷J:O M J:O J R氯仿U J I二氯四氟乙烷U J J三氯乙烷U J H四氯乙烷U J M J U戊基呋喃U J T三氯乙烯Q:H T I H:M S:S J Q丙酮J H:I T S:O H H:J H P:O J O丁酮U J P乙酸丁酯P:H J I R:H S:H J S V U蒎烯H:T S J:J I J:S H R萜烯UH I烷烃I:S TWI R HS:Q JWI R HI:J MWI R HS O HH:M WI R H表X东北菜系列厨房油烟的污染物浓度"#$%&X’()*#+,)#)*-()-&)*.#*,()/,)-((0,)123+&/(2Y()1$&,5,/6&/序号789:;污染物7<9=>?@A=?=>B;C D7E F@G H;I B>J=K H L K M>N平均值I苯Q:H T H I:H J P:R J M:I J J:MJ甲苯H:T R J I:R H T:T J R:RH二甲苯I J:I J H:R I O:QM三甲苯I J:M I P:J Q I:H H R:QT乙苯Q:S I S:J I P:IQ丙醛UO丙烯醛I J:T I J:TP J U甲基丙烯醛US丁醛O:T M M:H O O:Q R Q:TI R戊醛I S:O I J:I I T:SI I己醛T O:M H T:J M Q:HI J庚醛UI H庚烯醛J O:H J O:HI M辛醛UI T壬醛UI Q苯乙烯J:P J Q:O P H:S T M:TI O乙醇UI P二氯二氟甲烷H:J Q H:HI S二氯甲烷UJ R氯仿UJ I二氯四氟乙烷I J:S I J:SJ J三氯乙烷UJ H四氯乙烷Q:H I Q:HJ M J U戊基呋喃I T:S I Q:M I Q:IJ T三氯乙烯UJ Q丙酮J J:T I I:M I O:IJ O丁酮UJ P乙酸丁酯UJ S V U蒎烯I Q:R I Q:RH R萜烯UH I烷烃M T:P J R O I J Q J Q J I Q R如把三种菜系厨房油烟中的每种污染物按其污染物浓度平均值大小排序Z得出第I[J[H名次Z再进行统计Z结果列于表M\从表M中可以看出]在三种菜系中监测到的污染物种类湘菜为最多Z多达J Q种^其次是粤JOJ质谱学报第J M卷粤菜其次!东北菜最少!也就是说!烹调这三种菜系的厨房油烟对环境的污染以湘菜最严重!粤菜次之!东北菜较少"表#三种菜系厨房污染物浓度排名次序$%&’(#)(*(’+,-+./%01.%./-+.-(./2%/1+.+,/32((4153(5序号6789:污染物6;8<=>?@<><=A:排名湘菜粤菜东北菜B苯C B D C甲苯C B D D二甲苯D C B E三甲苯D C B F乙苯B C D G丙醛B C H I丙烯醛C B D J C H甲基丙烯醛H B H K丁醛B C D B L戊醛B D C B B己醛B D C B C庚醛B C H B D庚烯醛C D B B E辛醛B H H B F壬醛B C H B G苯乙烯D B C B I乙醇B H H B J二氯二氟乙烷B H CB K二氯甲烷BC HC L氯仿B H H C B二氯四氟乙烷H H B C C三氯乙烷B H H C D四氯乙烷H H B C E C H戊基呋喃C H B C F三氯乙烯C B H C G丙酮H B C C I丁酮B H H C J乙酸丁脂H B HC K M H蒎烯CD BD L萜烯B H H D B烷烃C B D 合计污染物种类C G C B B J浓度排名次序第一第二第三B FJDKJEIFG用第二种方法采集样品!用B9E6C:的实验条件进行分析!结果列于表F"由于该方法使用了C!E H二硝基苯肼!故部分醛类污染物被转化为N腙O而捕集到"表P用小柱衍生法测得的厨房油烟污染物$%&’(P Q+./%01.%./51.-++R1.S,T0(54(/(201.(4&U-+’T0.(4(21*%/1+.序号6789:捕集化合物名称6;8?V8W<X A:油烟中实际污染物6;8<=>?@<><=A:B C!E H二硝基苯甲醛腙甲醛C B!E H二硝基苯乙醛腙乙醛D B!E H二硝基苯丙醛腙丙醛E C!G H二特丁基对甲酚同左F丁酸乙酯同左G十四碳直链脂肪酸同左I十六碳直链脂肪酸同左J十八碳直链脂肪酸同左K法尼醇同左B L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同左B B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同左用第三种方法采集样品!使用B9E6D:的实验条件测得的厨房油烟污染物列于表G"表Y通过脂化处理测得的厨房油烟污染物$%&’(Y Q+./%01.%./51.-++R1.S,T0(54(/(201.(4&U,%//(.1.S序号6789:捕集化合物名称6;8?V8W<X A:油烟中实际污染物6;8<=>?@<><=A:B己酸甲酯己酸C G H庚烯酸甲酯G H庚烯酸D庚酸甲酯庚酸E壬醛壬醛F D H辛烯酸甲酯D H辛烯酸G辛酸甲酯辛酸I C!E H壬二烯醛C!E H壬二烯醛J壬酸甲酯壬酸K十一碳酸甲酯十一碳酸B L辛醛酸甲酯辛醛酸B B壬醛酸甲酯壬醛酸B C辛二酸二甲酯辛二酸DIC第B期谭晓风等!厨房烹调油烟的有机物定性定量Z;[\]分析续表!序号"#$%&捕集化合物名称"’$()$*+,-&油烟中实际污染物"’$+./(0+/+.-&12十二碳酸甲酯十二碳酸13壬二酸二甲酯壬二酸14十四碳酸甲酯十四碳酸1!酞酸酯酞酸酯15十六碳酸甲酯十六碳酸167819:十八碳二烯酸甲酯7819:十八碳二烯酸177:十八碳烯酸甲酯7:十八碳烯酸9;781;:环氧十八碳酸甲酯781;:环氧十八碳酸91十八碳酸甲酯十八碳酸9913815:十八碳二烯酸甲酯13815:十八碳二烯酸92二十碳酸甲酯二十碳酸93二十二碳酸甲酯二十二碳酸94二十四碳酸甲酯二十四碳酸表<厨房油烟污染物类别=>?@A <B C D E >F G D >D E H G DI C C J G D KL M F A H污染物类别"’$+./(0+/+.-&污染物品种数"N )O P 0O -&占总数比例Q R "’$+.O +.&醛类1292%!不饱和醛35%2苯系物!1;%7氯化物519%5有机酸993;%;杂环化合物24%3汇总表1S!8扣除重复检知的污染物8共检测到厨房油烟中污染物为44种T 这44种污染物的主要有机物类别列于表5TU 结论"1&用本文所述采集样品方法和分析实验条件8可以测得中式烹调厨房油烟44种V "9&在检测到的厨房油烟污染物中8醛类污染物有12种8占总检出品种的92%!R8特别是不饱和醛有3种8这是对人体健康威胁较大的污染物V"2&在检测到的厨房油烟污染物中苯系物和氯化物分别有!W 5种8占总品种数的1;%7R 和19%5R8是毒性较大的污染物V "3&在餐厅W 酒店中8烹调不同菜肴所产生的污染物品种和浓度有较大差别8从统计角度看8烹调湘菜所产生的污染物品种较多8浓度最大8而粤菜次之8东北菜较少T参考文献XY 1Z 鲍子平8贺建群8侯福忠8等%食用油油雾冷凝物中某些致变物的[’Q \N 分析及生成机制的研究Y ]Z %环境科学学报1773813"2&X 264%Y 9Z 席小平8郭林8郭原健8等%排油烟机收集的致突变性研究Y ]Z %环境与健康杂志81773%11"!&X 95;%Y 2Z 侯福忠8鲍子平8宁大同^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Y ]Z%环境与健康杂志81773%11"!&X 964S965%_M >@G E >E G ‘A >D a_M >D E G E >E G ‘A b D >@c H G H C Ld e K >D G I B C F f C M D a H G DB C C J G D Kg M F A H ?c h B Q ijk l #m 0/$:n O +o 8N p q #m 0/$:r *8s t q u O :v */+8[q k 0/+:n /8wl #[x O +:)0+o"y z {|}z {|~|!"#$|%{|&’()#$&{*&"$|+$|"&$#"|,y &’&"$|8y z {|}z {|416;;18-z "|’&b ?H E e >I E X k ./O O ,0n n O /O +.-/()00+o/+,)/O ./O /.(O +.(O ..$,-//O /,$).O ,n $/..O .r )0P /00$P /0,0-.:O -$n p *+/+8u $+o 1O 0/+,[*/+o ,$+o 8/O -)O P .02O 0r 8..O .$./0/+/0r -0-30..[’Q \N0-P ///0O ,$*.%k .O /O -*0.-$n /+/0r -0-0+,0P /.O ../...O /O //O /.0O /-.n 0n .r :n 02O 40+,-$n P $+./(0+/+.-0+..O P $$40+on *(O -%5n /00..O ../O O .r )0P /00$P /0,0-.O -8P $+-0,O /0+o 1$..$+.r )O -/+,v */+.0.r $n P $+./(0+/.0$+0+..O P $$40+o n *(O -8p *+/+P $$40+o //+4-n 0/-.8[*/+o ,$+o P $$40+o ..O -O P $+,/+,u $+,1O 0P $$4:0+o..O ..0/,%359质谱学报第93卷。

厨房油烟对现代人健康影响的研究(上)

厨房油烟对现代人健康影响的研究(上)

厨房油烟对现代人健康影响的研究(上)——第十九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作品作者:叶佩玉文章来源:创新研究院网站编者按:本项目曾获第十九届(2004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医学与健康类三等奖。

摘要提高人体健康水平,是目前全球热点话题。

有资料显示厨房油烟会影响现代人的健康,会增加其患肺癌的危险。

本课题旨在观察烹调油烟对现代人的健康究竟有哪些影响,为提高现代人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在厨房油烟气中检测到的成分至少有300多种,主要有烯烃、醛、脂肪酸、酮、杂环化合物等。

本课题采用大鼠为研究对象,对比实验为主要实验方法。

将大鼠分为两个组,对照组和油烟染毒组,模拟厨房产生烹调油烟的环境。

在大鼠染毒后20天、40天、60天分别将它们进行解剖,然后测定其SOD活性、MDA含量、VitC含量、SGOT 含量、SGPT含量。

研究结果表明,大鼠在吸入烹调油烟后,血清、肝、肺中MDA含量及血清中SGOT,SGPT含量增高,SOD酶活性下降,血清中VitC含量降低。

吸入烹调油烟时间越长,病理组织细胞损伤程度越大。

可见吸入烹调油烟本身对呼吸道和肺泡造成损害同时,释放一定量的氧化物,使动物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弱,所以,厨房油烟具有产生脂质过氧化的作用,会对现代人产生过氧化损伤,因而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一、课题的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生活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现代人的健康已成为全球的热点问题。

人们的工作、学习、娱乐等活动更多地转入室内进行,一些“城市病”、“现代文明病”的发病率却在逐渐上升,其中室内空气质量差是一个主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餐饮业的发展,食用油消耗量不断增加,厨房油烟是家家户户不可避免的一个室内空气污染源。

目前,已经有部分流行学调查资料显示厨房油烟与肺癌关系密切。

如对上海市672例女性肺癌的研究发现,其中,特别是肺腺癌的主要诱因是烹调时的食用油产生的油烟和烟雾内有毒气体,肺癌的危险性随着每周烹调菜肴的数量、厨房内烟雾的浓度的增加而上升。

餐饮油烟中挥发性有机物风险评估

餐饮油烟中挥发性有机物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 of VOCs from Cooking Fumes 作者: 王秀艳[1];高爽[1];周家岐[1];王钊[1];张银[1];徐洋[1];易忠芹[1]
作者机构: [1]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1
出版物刊名: 环境科学研究
页码: 1359-1363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2期
主题词: 餐饮油烟;VOCs;风险评估
摘要:餐饮油烟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通过参与大气化学反应、气味效应、毒性效应影响室内外环境及人体健康.分别于冬夏两季(6月和12月)用餐高峰时段对天津某中型餐馆排放油烟中VOCs进行实地监测,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得出厨房油烟VOCs中主要污染物为乙醇和丙烷;餐馆油烟去除效率不足30%,对环境影响显著;醛类是影响油烟排放源臭气指数的主要污染物,油烟平均嗅阈值与丁醛嗅阈值相当;厨房排放油烟中含氧有机物和烯烃是其光化学活性的主要贡献者,油烟单位数浓度活性为3.8×10-12,与正己烷相当;厨房油烟中1,3-丁二烯、苯的致癌风险分别为1.3×10-5,和1.6×10-5,存在较大的人群潜在致癌风险.。

烹调油烟对厨师肝功和血脂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开题报告

烹调油烟对厨师肝功和血脂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开题报告

烹调油烟对厨师肝功和血脂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开
题报告
1. 研究背景
烹调油烟是厨房中普遍存在的污染源,很多国家都在关注它对厨师和消费者健康的影响。

多项研究表明,烹调油烟中的有害化合物对人体健康会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增加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此外,厨师长期接触烹调油烟也可能导致肝功和血脂异常等问题。

但目前对于这些健康问题的流行病学研究还不够充分,本研究旨在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加深对烹调油烟危害的理解。

2.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烹调油烟对厨师肝功和血脂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人口学和职业暴露因素。

通过研究,了解目前厨师接触烹调油烟的情况和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为制定控制和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1)了解厨师长期接触烹调油烟的情况;
(2)测定厨师的血脂水平和肝功情况;
(3)探讨职业暴露因素对健康状况的影响。

研究方法:
(1)选择适当的调查工具,比如问卷设计等,收集相关数据;
(2)招募一定数量的厨师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们的人口学特征以及职业暴露因素;
(3)通过生化分析等方法,测定厨师的血脂和肝功情况;
(4)统计分析数据结果,探讨烹调油烟暴露情况和厨师健康之间的关系,并筛选影响烹调油烟暴露以及健康状况的潜在因素。

4. 预期结果
预计本研究可以通过采用多种方法,探究烹调油烟对厨师肝功和血脂的影响。

预计结果将有助于深入理解烹调油烟危害,为加强厨房安全防范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也有望为相关行业的职业健康监管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油烟中存在的高极性有机化合物

油烟中存在的高极性有机化合物

-35-世界环境2000.3(a )在烧烤汉堡牛排油烟中微尘极性有机化合物检测的色谱质谱测定离子色谱图:(b )在加州贝克费尔德1996年1月4~6日收集的大气样品微尘极性有机化合物检测的离子色谱图。

这些化合物表明它们是作为三甲基衍生物被测定的,图中A 和F 则分别表示化合物的直链酒精和脂肪。

1介绍油烟是城市大气有机浮尘的主要来源。

洛杉矶周围80平方公里的地域:油烟浮尘约占有机物总量的20%(d p 2μm ),通过对油烟及城市周围悬浮物的比较分析表明,任何一种脂肪酸(如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及胆固醇都可用作城市大气油烟的示踪物;对这些有机分子示踪物作为主要成份的受体模型进行分析,显示油烟平均约占洛杉矶周围大气悬浮物的7%。

然而,用有机分子做示踪物分析油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大气样品中检测低浓度的胆固醇难度较大,加上脂肪酸———诸如n -十八(烷)酸(硬酯酸)之类,还有油烟的散发或释出,其来源有许多途径。

所以仅有它们的浓度数据是不足以判定周围大气环境油烟浮尘数量的,况且油烟来源样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浮尘只有10%属于特定的化合物。

这些因素表明:添加示踪物,提高分析方法的精确度,适用于检测(寻找)油烟浮尘。

摘要城区总悬浮物中油烟(肉类烹调释放的浮尘)占有相当比重。

在目前研究中,将油烟中存在的极性有机化合物转化成三甲基硅(烷)衍生物,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测定仪分析。

硅化能够使油烟萃取物中单酸甘油脂的检测得以实现,同时能够使胆固醇的检测得以提高。

我们对加州贝克斯费尔德收集的大气微尘样品中的化合物进行了检测,其丰度显示出大气与油烟来源样品高度一致。

数据说明饱和单酸甘油脂和胆固醇适合用作油烟的示踪物。

AbstractFine p articulate matter emitted durin g meat cookin g is known to cont ribute a si g nificant f raction of t he total fineaerosol concent ration in urban areas.ln t he p resent stud y ,p olar or g anic com p ounds in meat smoke fine p articulate matter are converted to t heir t rimet h y lsil y l derivatives and anal y zed b y g as chromato g ra p h y /mass s p ect romet r y .Sil y lation enables t he de 2tection of mono g l y cerides in t he meat smoke ext ract s and enhances t he detection of cholesterol.These com p ounds are detected in at mos p heric fine p article sam p les collected in Bakersfield ,CA ,wit h relative abundances t hat show substantial a g reement between t he meat smoke source sam p les and t he at mos p here.The data su gg est t hat t he saturated mono g l y cerides ,as well as cholesterol ,ma y be suitable for use as t racers for t he at mos p heric p articles g enerated b y meat cookin g o p erations.油烟中存在的高极性有机化合物H i g h l y P o l a r O r g a n i c C o m p o u n d sP r e s e n t i n M e a t S m o k eChristo p her G.Nolte ,J ames J.Schauer ,G len R.Cass ,Bernd R.T.Simoneit(加利福尼亚工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科学系,俄勒冈州立大学海洋工程与大气科学学院、石油与环境地球化学集团)-36-目前,一个加强油烟中有机化合物分析的方法就是通过三甲基硅的衍生物,这种衍生物比其母分子易挥发。

烹调油烟对大鼠肺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

烹调油烟对大鼠肺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

烹调油烟对大鼠肺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浦跃朴;尹立红;袁慧;梁戈玉【期刊名称】《卫生研究》【年(卷),期】2002(31)2【摘要】:以大鼠Ⅱ型肺细胞为实验对象 ,研究了烹调油烟颗粒提取物 (以下简称油烟 )对肺细胞的毒性作用 ,及其与氧化应激作用的关系。

结果表明 ,油烟对大鼠肺Ⅱ型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 ,对细胞DNA既可产生双链间交联又可造成单链断裂 ,可诱导肺细胞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生成量增加 ,以及谷胱甘肽含量降低 ,在受试剂量范围内呈剂量 -效应关系和时间 -效应关系。

染毒前对大鼠Ⅱ型肺细胞用抗氧化剂N 乙酰半胱氨酸预处理,则可降低油烟对大鼠肺细胞的细胞毒性和DNA损伤作用。

研究结果初步证实油烟可以导致大鼠Ⅱ型肺细胞的细胞活力下降 ,产生DNA双链交联与DNA单链断裂。

油烟对肺细胞的上述毒性作用与氧化应激有关 ,其可能途径为促进脂质过氧化与干扰谷胱甘肽抗氧化防御系统等。

【总页数】3页(P85-87)【关键词】烹调油烟;氧化应激;肺细胞;N-乙酰半胱氨酸;氧化损伤;大鼠【作者】浦跃朴;尹立红;袁慧;梁戈玉【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26.6;X503.1【相关文献】1.吸入烹调胡麻油烟致大鼠氧化损伤及其保护作用的研究 [J], 刘秀芳;王冬;何丽萍;刘桂珠2.烹调油烟对大鼠肺细胞的DNA损伤机制 [J], 尹立红3.食用油烟对大鼠肺Ⅱ型细胞氧化损伤作用的研究 [J], 梁戈玉;袁慧;尹立红;浦跃朴4.烹调油烟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的损伤作用 [J], 叶琳;任淑萍;吕毅;杨世杰5.烹调油烟引发大鼠肺脂质过氧化及其对巨噬细胞膜的损伤作用 [J], 叶琳;任淑萍;王春华;杨世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烹调油烟对职业接触者外周血微核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烹调油烟对职业接触者外周血微核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烹调油烟对职业接触者外周血微核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为探讨烹调油烟对职业接触者外周血微核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从银川市兴庆区的20家饭店男性饮食从业人员中筛选出工种为烧烤或掌勺、工龄为3年或以上的40名厨师作为油烟接触组,选择40名不接触油烟并与油烟接触组年龄、烟酒嗜好等其他条件相近的宾馆服务员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唾液溶菌酶含量及血常规。

结果,烹调油烟接触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发生率(2.662±1.402)‰,高于对照组(1.775±0.987)‰(P0.05);唾液溶菌酶的含量接触组[(14.180±10.581) μg/mL]与对照组[(18.551±9.437)μ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油烟接触组血白细胞、单核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

提示烹调油烟对职业接触者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对血常规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尚不能肯定有免疫抑制作用。

【关键词】烹调油烟;微核试验;唾液溶菌酶;血常规烹调油的加热,尤其是长时间反复的高温加热,可产生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的油烟气。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餐饮业的迅速发展,居民食用油消耗量不断增加,烹调油烟(cook oil fume,COF)已成为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1]。

本文以银川市兴庆区饮食从业人员做为研究对象,通过职业接触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唾液溶菌酶含量及血常规等检测探讨COF对职业接触者外周血微核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通过对银川市兴庆区20家饭店600名男性饮食从业人员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从中选择无急、慢性呼吸系统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男性从业人员,年龄18~50岁,工龄3~28年,工种为烧烤或掌勺并且不吸烟的40名厨师做为油烟接触组;选择与实验组年龄、烟酒嗜好等背景相当的不接触油烟的40名宾馆服务员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既往均未从事过司机、制鞋、电镀、油漆等工种,近1周内无X线接触史,皆无家庭遗传病和肿瘤病史,受检前1d未进食过烘烤食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 究 报 告
烹调 油烟 挥发 性 有 机 物对 人 胚肺 成 纤 维 细胞 的氧化 应 激效 应 研 究
于仲 波 , 南翔 , 吴 陈琼 姜 , 玉凤 , 锋 , 谭 金 柴剑 荣 , 陶核 , 勇 金
浙 江省 医 学科 学 院 卫 生 学研 究 所 环 境 医学研 究 室 , 江 杭 州 3 0 1 浙 10 3
[ 要 ] 目的 : 讨 烹调 油烟 挥 发 性 有 机 物 对 人 胚 肺 成 纤 维 细胞 ( L ) 摘 探 HE F 的氧 化 应 激 效 应 。方 法 : 活 性 炭采 集 烹调 油 烟 挥 用 发 性 有机 物 ( O O s , 过 MI’ C F V C )通 ,I实验 确 定 C F V C 暴 露 对 H I 细胞 的半 数 抑 制 浓 度 (C )取 对 数 生长 期 H I 细 - O O s E I ; E 胞 , 其 暴 露 于 剂 量 分 别 为 2 、 、. I / L的 C F V C , 别 于 l 、4 4 使 04 08  ̄ m g O O s分 2 2 、 8h后进 行 活 性氧 ( O ) 析 、 二 醛 ( A) R S分 丙 MD 检
在 不 同暴 露 时 间之 间差 别 均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结论 : 实验 剂 量 水 平 和暴 露 时 间 内 ,O O s 露 可 引起 H L 在 C FV C 暴 E F细 胞胞 质和
线 粒 体 内 R S升 高 、 N 断 裂 , 并 不 能 引 起 脂 质 过 氧 化损 伤 。 O D A 但
维普资讯
生 物 技 术 通 讯 L T E S I I T。 H O O Y V 1 9 N . Ma. 0 8 E Y R N B O E N L G o. o r C 1 2 ,2 0
2 5 2
文章 编号: 0-02 08 202-4 1 900( 0) -250 0 2 0
Wa ee mie b s d t r n d y MTr a s y HEL e l we e x o e o OF VOC a h o e 0 4 a. s F c l r e p s d t C s s t t e d s s 2 , ,0 8 g mL f r 2 2 , 4 . p / o 1 , 4 8
E v ometl dc eD pr n, hj n cdmyo dcl cecs H nzo 10 3 C ma n i n na Me in eat t Z e agA a e fMeia S i e, aghu 30 1, h r i me i n
[ btat O cie xdt e s ese etidcd b okn i fm oa l ognc cmpu d ( O O s w s A sr c] Me v :O iai t s f c n ue y co i ol u e v li rai o o n sC F V C ) a t v r g te
测 和 C m t 验 。结 果 : O O s 激 H I 细 胞 l 、4 4 o e试 C FV C 刺 E 2 2 、 8 h的 I 5分 别 为 1 49 l 1 C0 0 .、 l. 9和 172 I / ; 式 细胞 术检 2 . x mL 流 g
测 发 现 细胞 胞 质 随 C F V C 0 O O s剂 量 增 加 而 增 高 ; 剂 量 组 M A 水 平 与 阴 性对 照 组相 比 无统 D 计 学 差 异 ; 量 组 D A 断 裂 水 平 与 阴性 对 照 组相 比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剂 量 组 引起 的细 胞 R SMD 升 高 和 D A 断裂 剂 N 差 各 O、 A N
s id o u n e ro i ili u g f rbat( t e n h ma mby nc dpod ln b o lss HEL .M eh d :Acie cr o a sd t olc OF VOCs C 0 ud i F) to s t ab n w s u e o c l tC v e .I 5
h us ep ciey h n ra t e oy e p ce ( o r,rs e t l.T e e ci x g n s e is ROS a ayi,mao da e y e( v v ) n l ss l n id h d MDA)ts d o t asy wee p r et a C me a r e— n s
Co k n l F o i g Oi u e Voa i r a i m p u d m lt e O g n c Co o l n s
Y h B , U N n X a ̄ C E i凡 帆g UZo o a- i n H N Qo g
Ⅳ Y - e  ̄ JN uFn I C HAIJa - n T ,JN o g in Ro  ̄ A0 He I y 凡
[ 键 词 ] 烹调 油 烟挥 发 性 有 机 物 ; 化 应 激 ; 性 氧 ; 二 醛 ; N 断裂 关 氧 活 丙 D A
[ 图分 类 号 ] R 中 [ 献标识码] A 文
Ox da i e S r s o Hu a Em br o i Di l i Lu Fi o a t I uc d by i tv t e s n m n y nc po d ng br bl ss nd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