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九年级科学上册《简单机械》教案
初中科学教案:简单机械 教案
初中科学精品教案:简单机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机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简单机械的定义和分类2. 杠杆的原理和分类3. 滑轮的原理和分类4. 实际问题分析与解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简单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原理;实际问题的解决。
2. 教学难点:杠杆和滑轮的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2. 利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运用简单机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引发学生对简单机械的兴趣。
2. 新课:介绍简单机械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
3. 实验与观察: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杠杆和滑轮的原理。
4. 实际问题分析:引导学生运用简单机械原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
2. 实验操作评估: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特别是运用简单机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以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或补充。
3. 反思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简单机械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确定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4.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在后续教学中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八、教学拓展:1. 开展简单机械设计比赛,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实用的简单机械。
浙教版科学九上认识简单机械教案.docx
认识简单机械(一)一一杠杆杜桥实验中学:胡仙萍一、教材分析《认识简单机械》这一节内容选自教科书《科学》九年级第五册第三章,本节主要学习杠杆、滑轮、滑轮组和斜面等简单机械的特点及工作原理,并通过实例分析引入有用功、额外功和机械效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生活生产中常用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了解使用机械时的能量转化过程及转化效率。
教科书把杠杆、滑轮、滑轮组和斜面集中在一起,其优势是易于进行一些基本特点的比较,找出相近的规律,易于对简单机械的整体认识。
在杠杆一节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认识什么是杠杆,要从实例及学生的生活体会中,抓住杠杆本质的特征,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同样,力臂的概念是本节的难点,也是学习杠杆平衡条件及应用的基础,要通过实验,突破这一难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杠杆是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简单机械,所以本节课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众多工具中认识到"能围绕某固定点转动"这一杠杆的本质,从而建立杠杆模型。
另外解决杠杆问题,认清杠杆的力臂往往是今后解题的关键,力臂的概念认识不到位,就会造成作图困难和不会应用杠杆平衡条件等问题。
在力臂概念的教学上,老师简单的给予一个定义是不利于学生的理解的。
所以一定要创设情景,引起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然后巧用演示实验,使学生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探究实验,科学的分析和推理归纳,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这样使学生既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建构了新知识,又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及能力的培养,从而加深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和规律,领略科学的思想。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机械中识别杠杆。
(2)知道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过程与方法』(1)通过体验、演示,使学生学会比较、概括,了解杠杆的本质。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影响杠杆转动效果的因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春秋时代杠杆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物理实验教案:初中物理简单机械教案
物理实验教案:初中物理简单机械教案简单机械教案一、引言简单机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物理现象,它们能够帮助我们简化工作,并减少所需的力量。
通过本次物理实验,我们将学习和探索简单机械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本教案旨在帮助初中生理解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这些原理。
二、背景知识1. 什么是简单机械?简单机械是一类不可拆分的机械元件,由一至几个零件组成,能够转换力量的大小和方向,或者转换为线性运动或转动。
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
2. 杠杆原理杠杆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
它由一个刚性杆和一个支点组成。
我们可以用杠杆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根据杠杆原理,当杠杆平衡时,左侧力矩等于右侧力矩。
力矩=力 ×距离3. 轮轴原理轮轴也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
它由一个固定在地面或支撑物上的轴和围绕轴旋转的物体组成。
根据轮轴原理,我们可以通过应用力在轮轴上产生旋转运动,并且力的大小和距离影响着旋转的速度和力矩。
力矩=力 ×距离三、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践验证杠杆原理和轮轴原理,并帮助学生理解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四、实验材料1. 图2所示的长杆2. 图3所示的简易滑轮组3. 图4所示的固定轮轴装置4. 图5所示的斜坡五、实验步骤1. 实验1:杠杆实验- 将长杆放在支点上。
- 在杠杆上加上不同数量的重物。
- 记录所需的力量和距离,以保持杠杆平衡。
-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计算力和距离的乘积(力矩)。
2. 实验2:滑轮实验- 将滑轮固定在桌子上。
- 用绳子连接重物和滑轮,形成一个滑轮组。
- 记录所需的力量和距离,以提起重物。
-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计算力和距离的乘积(力矩)。
3. 实验3:斜坡实验- 将斜坡放置在桌子上。
- 将重物沿着斜坡推动到顶端。
- 计算所需的力量和距离,以便将重物推上斜坡。
-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计算力和距离的乘积(力矩)。
六、实验结果和分析1. 杠杆实验结果-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各个力矩的大小。
九年级上简单机械复习教案
九年级上简单机械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重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了解杠杆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3)理解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4)掌握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运用比例法、图示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和绘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节能减排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重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杠杆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3)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4)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1)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2)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3)滑轮组绳子的股数计算。
(4)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运用实例分析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比例法、图示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和绘图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2)实物模型演示。
(3)课堂练习与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重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思考重力、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1)讲解杠杆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2)讲解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3)讲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 实例分析:(1)分析重力、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分析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实例。
(3)分析滑轮组在工作中的优势。
4. 课堂练习:(1)填写重力、摩擦力的计算公式。
(2)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问题。
(3)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生活效率。
五、课后作业1. 复习重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复习杠杆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3. 复习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3.4《简单机械》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第四节简单机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内容来源】初中科学九年级浙教版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主题】第四节简单机械.【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2.了解杠杆的定义及杠杆的五个要素;3.初步学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分析日常生活事例来认识杠杆。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杠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杠杆可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体验科学在生活中的便捷与每秒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杠杆的认识及杠杆的五要素难点:杠杆的动力臂、阻力臂的作法三、教学准备课件;羊角锤拔钉子和用开瓶器开瓶四、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一:欣赏智慧的力量。
观看一段动画片的视频,引出课题:认识简单机械——杠杆。
活动二: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图片总结出什么是简单机械投影三副图,让学生观察找出这三种机械有什么共同特点,同时提示学生从硬度、形状、运动形式等方面找。
活动三:总结出上述三种机械的共同点,得出杠杆的定义。
①都是硬棒.(软的不行,直的弯的都可以)②工作过程中都在转动,转动过程中有一点是不动的.③除固定不动的点外,还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能使它转动,另一个阻碍它转动).活动四:根据说总结出的杠杆的定义,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杠杆有哪些,最后教师在课件上投影出几种比较常见的生活中的杠杆。
让学生了解在我们中国的古代人们很早就开始对杠杆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古代埃及人在建金字塔时候就利用了杠杆。
投影工人用木棍(杠杆)橇石块的图片,让学生看到杠杆的同时,教师再点击左上角的图标进入杠杆的自述,为下面学习杠杆的五要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再重点介绍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同时适当介绍一下动力和阻力作用点,让学生会判断。
让学生画支点、动力和阻力作用点,以及动力和阻力的方向,这是与课堂的讲学稿相配套的,其实是让学生先在讲学稿中画,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再在投影上把答案呈现出来。
学生掌握了支点、动力和阻力后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动力臂和阻力臂。
九年级科学上册《简单机械》教案
九年级科学上册《简单机械》教案教学目标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2学会识别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学会绘制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3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知道人体中也存在杠杆;4从杠杆实物到杠杆模型的抽象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通过对杠杆的学习研究,培养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教学重点认识杠杆、杠杆的五要素教学难点绘制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教学媒体和教具教学媒体:多媒体辅助教学PPT教具:老虎钳、剪刀、镊子、筷子、开瓶器、等总体教学思路:视频引入——学生活动体验并找出杠杆的共同特征——抽象出杆杆的概念——杠杆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难点突破:为什么要确定力臂——如何确定力臂——画图——生活中其他杠杆——人体中的杠杆一段视频引入新!T:这是什么?S:船桨T:“船桨”是一种机械,一种简单机械,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T:我们每天都在使用机械,比如:自行车、汽车和飞机(展示模型)等都是由许多运动部组成的,每个部都是一种简单机械。
老师在你们的桌子上今天也准备了一些机械,你能发现它们在使用时的共同特征吗?活动:小组成员尝试使用老虎钳剪断铁丝、剪刀剪卡片、镊子夹小石块,开瓶器开汽水、体验这些工具在工作过程中是怎样的工作状态?这些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T:到各小组中和学生一起分析。
(活动结束的小组,由小组长举手示意,汇报小组的发现)S:表达、介绍T:我们把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做杠杆。
T:我们一起来观察分析常见杠杆的工作过程?(PPT)T:图片中杠杆在动,但是不是杠杆的所有部分都在动呢?S:不是T:我们把固定不动点称为杠杆的“支点”。
用表示。
T:开瓶器为什么能绕着固定的点转动S:受到手给它的一个力T:我们把能够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动力。
用F1表示。
T:还受到其他的力吗?S:还有瓶盖给它的力T:我们把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阻力。
用F2表示。
T:回顾:力有三个要素,你还记得吗?S:回答(大小、方向、作用点)T:接下来请同学们在任务单用撬棒撬石头的杠杆简图中作出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的示意图(教师巡视、学生展示)。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教案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教案.docx第十二章第1节杠杆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几个概念,会确认并画出力臂;2知道杠杆平衡条件;3了解杠杆的一些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中的几个概念。
2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进一步学会提出问题,分析归纳实验数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心社会生产、生活,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逐步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二、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难点:1理解力臂概念、画法。
2杠杆平衡条件的运用。
三、实验器材及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铁架台,木棍,砖块,绳子,弹簧测力计,钩码,杠杆原理演示器,三角板,多媒体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用古埃及人搬运巨石修建金字塔的故事导入;2出示砖块、铁架台、木棍、细绳等,请同学上台模拟古埃及人搬运巨石修建金字塔的情景。
(二)认识杠杆用同学上台模拟的实物,介绍支点O、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三)杠杆力臂的画法:杠杆力臂的画法在中考中都偶有出现,因此有必要向学生讲明力臂画法。
首先从杠杆五要素中的力臂要素中找出力臂画法的关键字:点到线的距离然后总结出力臂的画法:1、点(找到支点O)2、线(找到力的作用线并考虑延长或反向延长)3、垂直(过支点O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垂线段即为力臂)。
练习1:羊角锤拔钉子收渔网天平(四)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用上图实物,演示并讲解什么叫杠杆平衡。
2提出问题:如果将支点右移,观察L1、L2如何变化?F1又会如何变化?反之,又会怎样变化呢?3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参照教材图1.21-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为什么要改变几次钩码重和位置(F1、F2以及L1、L2)?(3)分组合作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填写数据,并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实验数据,找出规律。
“简单机械原理”科学活动教案设计
简单机械原理科学活动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简单机械原理的兴趣。
2. 介绍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安排。
教学重点:1. 激发学生对简单机械原理的好奇心。
2. 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期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如何清晰地介绍课程目标和内容安排。
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引起学生对简单机械原理的关注。
2. 准备教案和教学材料。
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实例,如杠杆、滑轮等,引起学生对简单机械原理的兴趣。
2. 介绍教学目标: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期望,让学生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3. 介绍课程安排:简要介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章节安排,让学生对课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作业:原理。
第二章:杠杆原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定义和分类。
2. 让学生掌握杠杆原理的应用。
教学重点:1. 杠杆的定义和分类。
2. 杠杆原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杠杆的分类和原理。
2. 如何让学生掌握杠杆原理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说明杠杆的定义和分类。
2. 准备教案和教学材料。
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杠杆实例,如剪刀、钳子等,引起学生对杠杆原理的兴趣。
2. 定义杠杆:解释杠杆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杠杆。
3. 讲解杠杆原理:介绍杠杆原理的应用,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杠杆进行力的转换和方向的改变。
作业:杆类型。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利用杠杆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第三章:滑轮原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滑轮的定义和分类。
2. 让学生掌握滑轮原理的应用。
教学重点:1. 滑轮的定义和分类。
2. 滑轮原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滑轮的分类和原理。
2. 如何让学生掌握滑轮原理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说明滑轮的定义和分类。
2. 准备教案和教学材料。
《简单机械》教案
《简单机械》教案简单机械教案一、引言简单机械是机械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是组成各种复杂机器的基础。
学习简单机械既是基础,又是普及科学知识的良好途径。
本教案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简单机械的定义、种类、作用和应用,并通过实例说明。
二、知识点详解1.定义简单机械是由不可分割的零部件组成的一个机械系统,它可以将能量从一个形式转换为另一个形式,或者改变力的方向或大小。
2.种类简单机械分为六大类:杠杆、轮轴、滑轮、斜面、螺旋和楔子。
3.作用简单机械的作用包括:增大力的大小、减小力的大小、改变力的方向和改变能量形式等。
4.实例说明例1:红绿灯用滑轮原理控制交通:红绿灯的设备中使用了滑轮。
当一个方向的红灯亮起,与其相反方向的绿灯就亮起。
这个过程中,滑轮用来改变信号的方向,以控制交通流量。
例2:汽车踩刹车运用杠杆原理:踩车刹是以杠杆为原理,通俗的说就是踩刹车越深,车轮就会受到越大的制动力。
这个系统的作用是通过利用杠杆,将踏板踩下去的力转换成制动力,从而减轻驾驶员的负担。
三、教学设计本课程将通过讲解、演示和实验来介绍简单机械的功能、应用和实现方式。
具体安排如下:1、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展示不同类型的简单机械,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为让学生了解机械学的基本概念,教师应先对简单机械的定义、种类、作用进行讲解。
3、演示在教室内演示几个简单机械的应用,比如,利用斜面原理把物体变轻、利用滑轮原理抬高物体等,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加深对机械原理的理解。
4、实验设计简单机械实验,观察各种机械的运动、性能和应用,让学生亲身体验机械原理的实际应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们对简单机械的定义、种类、作用等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还亲身体验了不同简单机械原理的实际应用。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本教案的教学特色,它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机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认识简单机械教案
《认识简单机械》(第1课时)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3节一、教学目的1.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及发展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2.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能找出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3.了解人体的运动也运用了不少杠杆二、教学重点杠杆的五要素三、教学难点力臂概念的建立四、教法选择学法引导采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问题解决式进行图像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发布信息,交流学习结果;利用课件,指导学生分析图像并学会运用,培养实践能力。
五、教学器材准备木块、长尺和橡皮,羊角锤等六、教学设计杠杆是发明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简单机械,是其他简单机械的基础。
因此杠杆这节内容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上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可以创造一个环境,通过“做”来体验杠杆、认识杠杆,如做一个拔钉子的小实验,另外,本节课中涉及到了概念的建立,规律的认识以及概念规律的应用这样三个学习过程,贯穿着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再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理。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中还突出科学方法的教育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教学要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理知识,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本节课我以“找杠杆共性—感知动力和阻力—确定力臂—激发后续学习”为设计主线,把各个知识点连贯起来。
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兴趣—探究—发现—归纳—应用”的过程中探索发现知识和规律,并内化为能力。
实现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兴趣的激发者的角色转化。
充分体现将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PPT1、2:展示集装箱码头情景,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PPT3:对情景问题的描述中引出课题。
师:1)轮船上的集装箱是怎样被搬上岸的?2)这样的机械的作用是什么?3)这样的机械结构怎样?那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简单机械——杠杆(二)探究新知PPT4、5、6:展示中国古代历史上使用的各类杠杆:舂、桔槔,和古埃及的金字塔古代建筑大型工程时的劳动场景,并请学生找出其中所使用的杠杆。
初中物理简单机械设计教案
初中物理简单机械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机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杠杆、滑轮等。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简单机械的定义和分类2. 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3. 滑轮的原理和特点4. 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简单机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3.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问题解决: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简单机械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 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3. 问题解决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装置。
2. 教学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实验现象。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简单机械的概念。
2. 讲解:介绍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3. 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4. 问题解决: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九年级上简单机械复习教案
九年级上简单机械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单机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杠杆、滑轮、轮轴等。
2. 使学生理解力、功、能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能够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简单机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简单机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力、功、能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3. 简单机械的计算方法4. 简单机械在实际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简单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计算方法。
2. 难点:力、功、能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回顾简单机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新课导入:讲解力、功、能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3.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运用简单机械的知识进行解答。
4.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简单机械基本概念和分类的掌握情况。
2. 通过练习题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力、功、能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结合学生的小组讨论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简单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力、功、能的相关知识点和实例分析。
2. 练习题库: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用于巩固课堂所学。
3. 案例素材:选取与简单机械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分析和讨论。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复习简单机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第3-4课时:讲解力、功、能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3. 第5-6课时:分析实际问题,运用简单机械的知识进行解答。
4. 第7-8课时: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简单机械 第1课时(34页教案学案)
浙教版科学九上《简单机械》第1课时教学设计出示图片:开瓶器利用开瓶器用较小的力就可以将瓶盖打开。
开瓶器就是一种被称为杠杆的简单机械。
那么,杠杆有什么特征呢?活动:观察图中各种工具,说出这些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钳子起子板手剪子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有一根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如果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杠杆是生产和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一种简单机械。
杠杆形状各异,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2.一根硬棒能成为杠杆的条件(1)有力的作用(2)能够绕着固定点转动(3)是硬的,受力不发生形变或不宜发生形变。
3.杠杆五要素支点O 、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观察图片中各种工具,总结这些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的共同的特征观察图片并说锻炼学生观察、总结能力.帮助学生记忆理用硬棒撬动石头(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 叫做支点;(2)动力:能够使杠杆转动的力F1叫做动力;(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叫做阻力;(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叫做动力臂;(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叫做阻力臂。
4.杠杆五要素的几点说明(1)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和阻力是相对而言的,可以根据分析问题的需要来确定。
(2)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一定是相反的,但动力和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3)动力和阻力可以在支点两侧,也可在支点同侧;学生理解杠杆的五要素。
理解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一定是相反的,但动力和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4)当力作用在支点时力臂为零。
(5)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5.画力臂的步骤(1)辨认杠杆;(2)先找支点O;(3)画出动力和阻力;(4)画出力的作用线;(5)过支点O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L,即为力臂。
思考与讨论:在生活和生产中,你还能举出杠杆的其他实例吗?请你找出它们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缝纫机踏板学生学习画力臂的步骤学生思考回答并举例说明掌握画力臂的方法进一步理解杠杆的五要素用钉锤撬钉子6.人体的杠杆人体的杠杆系统,都有四个基本组成部分(1)骨——一根硬棒;(2)肌肉收缩——动力的来源;(3)两根骨之间可以活动的关节——支点;(4)移动肢体或物体——阻力的来源。
《第三章第4节简单机械》学历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九年级上册
《简单机械》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为“简单机械”。
我们将从概念认识、应用及在生活实例中的实践应用三个方面进行学习和探究。
重点涵盖斜面、杠杆、滑轮等基本机械的工作原理及分类,并通过这些主题深化学生对机械基本特性的理解。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简单机械的基本概念,如斜面、杠杆、滑轮等,理解其工作原理和分类。
2. 技能与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简单机械的工作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学习了解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树立学以致用的意识。
三、评价任务1. 课堂提问:教师将在课堂提问中,了解学生对简单机械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学生需完成实验操作并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观察记录及结论。
3. 课堂表现:教师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互动性及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评价。
4. 作业:布置相关主题的课后作业,包括简答题或选择题等,用于检测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拉门、吊车等)引出简单机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通过PPT或实物展示,详细讲解斜面、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分类。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不同类型简单机械的工作过程并记录数据。
4. 小组讨论:学生小组内交流实验观察结果和感受,分享学习心得。
5.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或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对简单机械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主题的课后作业,包括简答题或选择题等,要求学生完成并提交。
3. 作业评价: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六、学后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简单机械这一主题展开学习,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简单机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初中技术教案简单机械的运用
初中技术教案简单机械的运用初中技术教案:简单机械的运用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初中学生理解和应用简单机械概念,并通过实际的例子和实验来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简单机械是如何运作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1. 了解简单机械的定义和种类。
2. 掌握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及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进行实验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简单机械的定义和分类简要介绍简单机械的定义,并根据其功能进行分类,如杠杆、滑轮、轮轴、螺旋等。
第二部分: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2.1 杠杆的原理与应用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解释杠杆的三类,并说明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撬棍、扳手等。
2.2 滑轮的原理与应用介绍滑轮的原理和不同结构形式,并给出实际应用的案例,如吊运重物等。
2.3 轮轴的原理与应用讲解轮轴的定义和工作原理,并让学生通过实验及案例了解轮轴的应用,如自行车、推车等。
2.4 螺旋的原理与应用通过螺旋的结构解释其原理,并给出实例,如螺母、螺栓等。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与实验3.1 案例分析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分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简单机械的可能应用。
3.2 实验设计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如测量杠杆的力臂比、计算滑轮系统的力度变化等,帮助学生巩固对简单机械工作原理的理解。
教学过程:1. 整体导入(引出教学目标)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如何用较小的力量推动重物?如何从地上往桌子上搬运重物?引导学生认识到简单机械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应用,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 正式教学按照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讲解,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种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3. 案例分析与讨论根据教学内容中给出的案例,和学生一起思考并讨论每种情况下可应用的简单机械,并对其效果和原理进行分析。
4. 实验设计为了巩固学生对简单机械的理解,设计一些简单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记录结果。
九年级科学上册 3.4 简单机械(1)教案 (新版)浙教版
2、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 (O)
(2)动力(F1)
(3)阻力(F2)
(4)动力臂(l1)
(5)阻力臂(l2)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二、课后习题(见课件)
修正策略
作业布置
1.《作业本》;
教学反思
简单机械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杠杆,能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见的机械中识别杠杆。
2、知道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3、通过体验、演示,使学生学会比较、概括,了解杠杆的本质。
教学重点
熟悉杠杆的五要素
教学难点
熟悉 杠杆的五要素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杠杆
1、定义:一根硬棒如果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 就叫做杠杆。
初中科学教案:简单机械 教案
初中科学精品教案:简单机械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简单机械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特点;3. 能够运用简单机械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 简单机械的分类和特点;2. 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3. 简单机械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2. 简单机械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视频、实验器材等;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简单机械?二、探究杠杆(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讲解杠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学生观看教学视频,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杠杆的平衡条件;三、探究滑轮(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讲解滑轮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学生观看教学视频,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滑轮的作用;四、探究斜面(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讲解斜面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学生观看教学视频,了解斜面的工作原理;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斜面的作用;五、应用练习(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回答,并进行讲解;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使学生了解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和动手能力。
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可以通过举例、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探究轮轴(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讲解轮轴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学生观看教学视频,了解轮轴的工作原理;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轮轴的作用;七、简单机械的综合应用(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出示综合应用题,学生独立思考;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回答,并进行讲解;八、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实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实例图片;2.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简单机械在实例中的作用;4.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科学上册《简单机械》教案
教学目标
.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
2.学会识别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学会绘制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3.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知道人体中也存在杠杆;
4.从杠杆实物到杠杆模型的抽象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
5.通过对杠杆的学习研究,培养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杠杆、杠杆的五要素
教学难点
绘制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教学媒体和教具
教学媒体:多媒体辅助教学PPT
教具:老虎钳、剪刀、镊子、筷子、开瓶器、等
总体教学思路:
视频引入——学生活动体验并找出杠杆的共同特征——抽象出杆杆的概念——杠杆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难点突破:为什么要确定力臂——如何确定力臂——画图——生活中其他杠杆——人体中的杠杆
一段视频引入新课!
T:这是什么?
S:船桨
T:“船桨”是一种机械,一种简单机械,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T:我们每天都在使用机械,比如:自行车、汽车和飞机(展示模型)
等都是由许多运动部件组成的,每个部件都是一种简单机械。
老师在你们的桌子上今天也准备了一些机械,你能发现它们在使用时的共同特征吗?
活动:小组成员尝试使用老虎钳剪断铁丝、剪刀剪卡片、镊子夹小石块,开瓶器开汽水、体验这些工具在工作过程中是怎样的工作状态?这些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T:到各小组中和学生一起分析。
(活动结束的小组,由小组长举手示意,汇报小组的发现)
S:表达、介绍
T:我们把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做杠杆。
T:我们一起来观察分析常见杠杆的工作过程?(PPT)T:图片中杠杆在动,但是不是杠杆的所有部分都在动
呢?
S:不是
T:我们把固定不动点称为杠杆的“支点”。
用o表示。
T:开瓶器为什么能绕着固定的点转动
S:受到手给它的一个力
T:我们把能够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动力。
用F1表示。
T:还受到其他的力吗?
S:还有瓶盖给它的力
T:我们把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阻力。
用F2表示。
T:回顾:力有三个要素,你还记得吗?
S:回答(大小、方向、作用点)
T:接下来请同学们在任务单用撬棒撬石头的杠杆简图中作出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的示意图(教师巡视、学生展示)。
T:我们再看一个杠杆!我们把一个钩码挂在杠杆的左边定为阻力(不改变阻力的大小和悬挂点的位置)T:在右边用弹簧测力计提供一个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像这样(演示)
T:弹簧测力计提供的动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S:学生猜想:(方向、作用点等)
(板书:学生的猜想和假设)
T:演示实验结合PPT
T:分别通过实验来验证学生的猜想
经过验证发现学生的猜想是对的
S:师生共同完成实验验证猜想假设
T:如果同时改变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动力的大小是否一定改变呢?
S:师生共同完成实验验证猜想假设
T:演示实验结合PPT
当作用点和方向同时改变时,动力的大小可以不变,为什么呢?
T:是不是还存在着一个隐含的“物理量”使得即使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但是使动力相同?如果真得存在,这个量是什么?在哪里?
S:思考
T:我们再看一个变形的杠杆,(展示)
自制的杠杆,引导学生理解“力臂”
S:观察、思考、表达
T:(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相等时,动力的大小就“相等”,我们把这个物理量称为“力臂”)
T:动力作用线就是沿着动力作用方向画的直线。
(可以是相反方向的)
找到了支点和动力作用线之后,我们来画一画它们之间的距离。
(黑板演示,规范作图,用实心线,标垂足)
T:画好后用大括号标出,并记为l1,画好了动力臂。
T: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阻力臂,阻力臂就是指?
(黑板演示,规范作图,用实心线,标垂足)
S:(请你在任务单的任务2中分别画出船桨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