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树立以人为本科学育人观的思考
学校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学校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学校学校管理涉及方方面面。
因为管理的核心是人,主体是教职工,所以在学校管理的链条网络中,要遵循人效原理,始终坚持以发挥师生效能为手段,以塑造新人为目的,形成宽松和谐的氛围。
要重视人、尊重人、凝聚人、激励人,真心实意地关心每一位个体的发展和需要,把以教师发展为本作为落实以学生为本的前提条件,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证。
一、动之以情关心人学校大环境中人与人的关系非常重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领导对教师要捧出一颗爱心,做到以诚待人,努力当好勤务兵和服务员,成为一个吸引力极强的磁场,成为“冬天里的一把火”,时时把他们的冷暖放在心上,从小处着手,处处事事关心每位教师的进步成长,情浓意切地去关心教师的安居、婚姻、子女、疾病等个人之事;要经常找他们谈心聊天,以沟通思想、交流感情。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领导与群众之间感情相通,心理互换,可使教师激情满怀,进入教学最佳境界。
此外,还要竭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住房、子女就业、两地分居等实实在在难办的问题;教师家庭有病、亡、伤、婚、育、灾等情况,要登门排忧解难,引导他们积极进步,充分发挥才能特长,主动向党组织靠拢,使他们的劳动成果得到社会的承认。
领导要关心教师的疾苦,爱护教师的身心健康,把领导对群众的关心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服务中。
例如:我校一位老师突发心脏病,学校领导送他到医院,并守护到脱离危险;后又多次在医院及家中探望;上班后给减去一半工作量,但按满工作量,全勤记入。
这位教师很感动地说:“学校领导这样关心、照顾我,我将尽自己的能力,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发挥余热。
”领导心中装着教师,教师就想着学校,实现了“三分制度管理,七分感情管理”的管理目的。
这样就激发了教师的奉献精神,营造了积极向上、努力工作、关心学校发展的氛围。
二、摆正位置尊重人知识分子民主意识浓厚、荣誉感强,所以要把尊重教师主人翁地位和民主权利作为治教要旨,尊重每个教师的人格、建议和意见,让他们有参政议政的权力和机会,有利于群众创造性的发挥。
学校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育人新观念
学校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育人新观念摘要:本文通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阐明“以人为本”是科学的教育观和科学的教育发展观;论证了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并结合我国现实,提出“以人为本”育人的关键在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并把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核心教育内容;只有拓展育人途径,改进教育方法,才能提高育人效果。
关键词:学校育人 以人为本 人的全面发展 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根本任务。
因此,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科研、后勤等工作,都应毫不例外地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思考问题,制定方案,落实制度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在思想观念上和具体工作中充分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人本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好、教育好、塑造好大学生,才能实现办学宗旨,才能完成办学任务。
1 “以人为本”是科学的教育观1.1“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的根本前提在西方,“以人为本”的观点源自19世纪德国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在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孔子等就提出人本的思想观点。
不论是中国的人本思想还是西方的人本主义,尽管它们在当时都分别起到积极作用,但都不是全面的科学的观点。
只有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才真正揭示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消除分工,实现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目标;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根据共产主义的组织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断言,我们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马克思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包容在共产主义性质中描述,既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性质的必然要求,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问题。
高职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展 程 度来 衡 量 的, 开 了人 和 人 的发 展 , 会 发展 便 无 从谈 起 。 离 社 因此 , 职 教育 也 是一 样 , 果要 发 展就 必 须 站在 学 生 的 角度 高 如 来 思考 。高职 办 得怎 么 样 , 先要 看 培 养 出来 的 大学 生 是 否合 首 格 , 别是 思想 政 治素 质 是 否合 格 , 特 如何 衡 量 ? 那要 以培养 出
高 管 与 学 思 教 工 中 人 本 科 发 观 职 理 大 生 想 育 作 以 为 的 学 展
口 陈晶晶 汤 苗 苗
重点, 以道 德 规范 教 育 为基 础 , 以社 会 风 尚教 育 为根 本 , 以大 学 生全面 发展 为 目标 , 力开 展 多种形 式 的社会 主 义荣 辱观 教育 。 大 建 立 各级 领 导 和管 理干 部 亲 自抓 、 团 组织 经 常议 、 想 政 治 党 思 工 作 者具 体 做 、 学生 自我教 育 自我管 理 自我服 务 的 机制 。因 大 此, 高职 管理 育 人 以人 为 本 的科 学观 的理 论 意义 主 要 包括 : ( 一)强调 以人 为 本 。 体现 了科 学发展 观 关 于 学 生是社 会 发 展 的主 体和 前提 的基 本观 点, 并结合 、 融入社 会 主义 荣 辱观 教 育。
理 的 内容 、 法 和 手 段 , 方 建立 合 理 的规 章 制 度 和 有 效 的运 行 机 济 的 新 形势 对 人 才 的 素质 提 出 了新 的 更 高 的要 求 。如 何 帮助 大 学 生 树立 科 学 成 才 观 并 引导 大 学 生 成 才 已经 成 为 高 职 人 才 制 , 学 生 在严 格 管 理 中 养 成 良好 的 思 想 品 德和 行 为 习惯 。 使 在 高 职 的育 人 体 系 中 . 理 育 人 具有 特 殊 的 地位 和作 用 , 不 培 养 的 重要 课 题 。最 主要 一 点 就 是 要把 成 才 观 和 理 想 信 念 结 管 它 使 还 仅 要 保 证 学 校 各 项 工 作 的正 常 进 行 , 且 还 要 在 管 理 工 作 中 而 合 起来 , 大 学生 树 立是 人 才 都大 有 可 为 的观 念 , 要 坚 持 和 引 对 学 生 进 行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 因此 , 具有 非常 重要 的意 义 。构 加 强对 大 学 生进 行理 想 信念 教 育 , 导和 帮助 他 们 既树 立 社 会 共 又 高 建 社 会 主义 和 谐 社 会 对 高职 大学 生 思 想 政 治教 育 提 出 了更 高 主 义 、 产 主 义远 大 理想 , 树 立 符合 实 际 的具 体奋 斗 目标 。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发展观
《 共 乐 山 市委 党校 学报》 新 中
牢树 以 为 的学 0 10 0)
摘要: 牢固树 立科 学教 育发展 观 , 坚持 教育 以人 的发展为本 , 学校 以育人为本 , 办学 以人 才为本 , 教育 以为 民服 务为本。 重 尊 教 育规 律 , 坚持教 育 全 面协 调 可持 续发 展 , 办好 每 一 所 学 校 , 好 每 一 个 学 生。 教 关 键 词 :以 人 才 为 本 教 育 发 展 观 中 图分 类号 : 4 0 G 0— 2 文献标示码 : A di1 .9 9 ji n 10 o: 0 3 6 /.s .0 9—6 2 . 0 9 0 . 3 s 9220.308 文 章 编 号 :09— 9 2 20 ) 3— 3— 2 10 6 2 (0 9 0 8 0
本 的科学 的教育 发展观 , 实质就是 代表最广 大人 民群众 的 其 根本利益 , 核心是实现人 的全 面发展 , 使人人均 可获得最大福
祉 , 会 获 得 和 谐 、 持 续 发 展 的 教 育 ; 是 尊 重 每 一 个学 生 社 可 就 接 受 优 质 教 育 的 权 利 , 重 学 生 中 客 观 存 在 的 差 异 性 和 独 特 尊 个 性 , 材 施 教 。 就 要 求 我 们 尊 重 教 育 规 律 , 持 教 育 全 面 因 这 坚 协调 可持续发展 , 办好 每 一 所 学 校 , 好 每 一 个 学 生 ; 最 终 教 其 目标 是 满 足 人 民群 众 的 教 育 需 求 , 好 人 民满 意 的教 育 。 办 二 、 终 坚持 以人 为本 以 满 足 人 的 需 求为 目标 始 学 习 实 践 以 人 为 本 的 科 学 发 展 观 , 动 教 育 事 业 科 学 发 推 展 , 教 育 发 展 长 期 而 重 要 的 任 务 , 天 重 提 这 一 命 题 。 着 是 今 有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与时俱进推进高校德育创新
所有 事物的根据与最终 的本 质 ; 它尊重 人 、 关心人 、 爱护
人, 既贴近实际走 近生 活 , 又服务社 会愉悦生命 。 4 高校德 育 以人 为 本 的理 念着 重 突 出了人 自身。 、 它把人作为教育关注 的对 象与最终 目的 , 从生命 的感觉 出发注入更多人性化 的思 考和关怀 , 并将之融 入到大学 生做人 的知 、 、 行 的成长 之 中 , 入做人 的生存 、 情 意、 融 享
德育的基 础和落脚 点 , 是 高校 德育 创新 的理 论根 源。 也
高校德育 “ 以人 为本 ” 尊重 人格 , , 突显人的 主体性 , 彰显 德育面 向生命 、 发生 命 、 顿生 命 的实 质。高 校德育 启 安 “ 以人为本 ” 还在 于高 校德 育 的动力 和核 心是人 , , 工作 对象是 “ 活生生 的人 ” 其起 点 和归 宿是人 , , 是一项艰 辛
维普资讯
第2 6卷
第 5期
湖北师范学 院学报 ( 学社会科学版 ) 哲
Junl f u e N r l nvrt P i spyadSc l cec ) ora o bi o ie i H ma U s y( hl oh n oi ine o aS
根 源。高校德 育 以人为本 , 尊重人格 , 突显人的主体性 , 显德 育面向生命、 彰 启发 生命、 顿生命的 实质 。 安
[ 关键词] 以人 为本 ; 学发展 观 ; 科 高校德 育 ; 可持 续发展 ; 高校德 育创新 [ 中图分类号 】 6 1 G 4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9 4 3 【0 6 0 - 10 0 10 - 7 3 20 )5 0 1 - 4
我 国 自古 以来伟大 的思 想家都重 视人 的地位 和作用 , 重 视人 与 自然之 间的和谐 统一 。以人为 本 , 既体现 了 中华 民族 固有的优 秀文化传统 , 又为科学 发展 观 的形 成提供 了具有中国特色的 精神食 粮 。“ 以人 为 本” 具有 三层基 本涵义 : 其一 , 它是 一种 对人 在社 会 发展 中的主 体作 用 与地位的肯定 。它 既强 调人 在 社会 发展 中的主 体地 位 和 目的地位 , 强 调人 在 社 会 发 展 中 的主 体作 用 。其 又 二, 它是一种价值 取 向。 即强调 尊重 人 、 放人 和 塑造 解 人。其三 , 它是 一种 思维 方 式。 以人 为本 , 味着 任何 意 个人都应 享有作 为人的权利 , 对任何 个人 的权利都 应给 予合理的尊重 ; 也意味着 对人 以外 的任何 事物都 应注 入 人性化的精神和理念 , 给予人性 化 的思考 和关怀 。也就 是要求我们在分析 、 思考 和解 决 一切 问题 时 , 既要 坚 持
如何树立正确的育人观(24)
如何树立正确的育人观科学的育人观就是把每一个学生当作一个完完整整的人,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情感的培养,高尚品德的塑造、科学价值观的确立,使他们全面、持续、健康的发展。
那么,如何树立科学的育人观?我认为应该抓住以下三点。
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一切为了学生。
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之所在,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转变育人观念,创新育人方法,探索更加科学的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教育训练,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要从高高在上的说教位置走下来,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与老师平等对话、平等交流,使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发展自己;要树立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从每一朵花,每一棵树的摆设到每一堂课、每一个活动的设计都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发展做好每一项工作。
其二,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一切学生。
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推进素质教育,不能光挂在嘴上,写在纸上,关键是要落实在行动上。
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注重智力的挖掘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也不能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而冷漠学习需要帮助的学生,无论那种做法都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教师要把教学变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塑造性格的乐园,在这个乐园里每个学生各有所获,各有所得,而不是优与劣的评比,好与差的区分。
第三,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材,学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人,所以我们的教育不光是使学生在校成材,而且走出校们后还能成材。
因此,教师要为学生今后着想,着眼未来,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让他们学会认识、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充实和完善自己,而不是为了眼前的成绩拼命地填鸭,抹杀他们的个性,扼杀他们的发展,这样只会使学生赢在起点,输在途中,败在终点。
其实,除了知识、除了升学,我们还有太多太多的东西需要教给学生。
譬如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渴望,对认识的追求,对自然界的欣赏、好奇和探索;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感;对别人的关怀与理解,对自己的要求与反思;对失败与成功、批评与赞扬的态度;对金钱、名利、地位的基本观念;对人生观、社界观的正确把握......,这一切都是他们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今后走向社会生存、发展所必须的的基本素质,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他们才能全面、持续、科学、健康的发展。
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命题和基本价值取向。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就是要把教育的重点转向人本身,在教育过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坚持育人为本。
这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任务。
全面、准确地认识育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深刻理解和把握育人为本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前提。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坚持育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着眼点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这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
人的发展既包括人自身的发展,也包括社会为人的发展所提供的条件。
育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能力、提升人的品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就是重视人本身的发展,将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起来,将个体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养成统一起来,使之能够在复杂多元、快速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正确进行知识选择和创新。
第三,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
人类发展的目的是使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得到改善,使人们的价值得到实现,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优化,使人们的能力得到提高。
教育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最大需要。
教育发展必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教育需要,特别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及其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权益,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校,让教育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四,坚持以促进人的持续发展、人的终身发展为本。
《联合国首届可持续发展教育会议宣言》指出,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教育作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促进人的持续发展,以及人的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既要能满足人当时发展的需要,也要能保证人身心和谐、均衡与持久的发展而不受伤害,具有全面、长久与强劲的发展能力。
对高等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的几点思考
因此 , 只有解放思想 , 才能真正落实以人为本 。 高等 教育 教 学 改革 走 出 “ 雷声 大 雨 点小 ” 至 “ 甚 只打 雷不 下雨 ” 的僵 局 , 切需 要 大 力转 变思 想 观念 ; 迫 转变 教 育思想观念的突破 口就是切实落实以人为本,把关 心人 、 解人 、 展人 放在 第一位 , 理 发 树立 “ 切为 了学 一 生 , 了一 切学 生 , 了学 生 的一 切 ” 为 为 的思想 , 增强依 靠学 生 、 务学 生 的意识 , 服 建设有 利于创 新 型科技 人 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 应当强调 , 以人为本是从对 人 的成 长 、 从人 的 利益 出发 , 从建 设科 技 强 国 、 是 社 会 主义和谐 社会 的要求 出发 , 来考 虑教育 教学 改革 。 如果 把 “ 以人为 本 ” 成 “ 变 以我 为 中心 ” 把 “ , 自由” 变
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体现人文关怀和 () 道德情 感 。人 文关 怀为和 道德 情感 是一 种博 大 的精 神力量和感召力量 , 它推动人们感受生命过程 , 感悟 处事 做人 的真谛 ,在真诚 关 爱的和谐 氛 围中净化 灵
收稿 日期 :0 7 1 —1 2 0— 0 5
基金项 目: 西北工业大学政策研究基金资助项 目 作者简介 : 宋春霞( 7 ) 山东文登人 , 1 7一 , 9 女, 西北工业大学发展计划处研究实 习员 。
Vo .8 N . 1 o1 2 Ma .0 8 l2 0 "
对高等教 育落 实以人为本 的几点思考
宋春 霞,施建 民,韩娅 舒
( 西北工业大学 发展计划处 , 陕西 西安 707 ) 10 2
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 的核心 , 重要的教育理念 。 是 本文结合教育实际 , 阐述 了以人 为本 的基本点 , 对我 国当 前高等教育在办学方向和培养 目标方 面落实以人为本存在的一些需要 改进的 问题 及改进的着力 点提出 了一些看
以人为本谱写育人华章
以人为本谱写育人华章人类是社会的根基,而教育是培养人的工程。
以人为本是育人事业的根本原则。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将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关爱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个体,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首先在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生时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在这一时期所受的教育将决定他们一生的去向。
我们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自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产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还包括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身心特点、认知结构、学习风格都存在着差异。
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
我们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关注他们的成长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实施个性化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也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我们要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也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情感问题,增强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还要关注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教育环境。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关系,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我们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建立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关心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倾听他们的心声,为他们排忧解难;也要关爱教育工作者,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他们能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中等职业院校全员育人的几点思考
90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等职业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产业大军的重要任务,中职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水平。
而当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业基础差薄弱且兴趣不高、行为习惯没有养成、上进心不强动力不足等问题。
传统的由班主任单兵作战的育人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常常是“按下葫芦浮起了瓢”。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简称为“全员”)育人。
一、中职院校实施全员育人的现实意义“全员育人”要求全体教师都参与育人,都担任导师;要求全体教师关注学生,从入学至毕业的整个教育过程,从学习、生活各个环节,对学生的教育要有整体性和一贯性的观念,自始至终和任何环节都不放松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
当前结合中职校实际探讨如何实现全员育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全员育人是适应中等职业教育“育人难”的现实需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兜底性”招生使中职校育人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在当今社会选人用人观影响下,追求高学历仍然是用人单位、广大师生、家长的共同追求。
所以上中职校,大多是家长和学生的无奈选择,而这部分学生恰恰是最需要补充知识、最需要关心关爱的一部分学生群体。
教育好这部分学生需要教育者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技巧,单靠班主任力量显然难以为继。
因此,全员育人势在必行。
(二)全员育人是适应职业教育特点的内在要求跟普通高中比起来,中等职业教育更接近社会和职业,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会直接走向社会,这就要求中职生要逐步建立起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素质与能力,这些素质和能力可以通过书本学习、师长教育、社会实践等方法获得。
这就决定了中职校人才培养必须依靠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共同完成。
(三)全员育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培育人才所面临的环境处于不断开放的时代和社会。
以人为本和谐育人
以人为本,和谐育人,创建管理科学、文化浓厚的新校园张湾镇洪山头小学校长孟学军我校洪山头小学,是张湾镇的一所学校。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校干部教师不断更新思路,强化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和谐育人"的办学理念,专心营造校园文化,使学校变化日新月异,由过去的名不见经传到逐渐为人们所瞩目。
一、育人教书,打造思想精神双富有的教师队伍。
学校的工作当育人第一,教书第二。
人是决定的因素,人的问题解决好了,教书便迎刃而解,因此我们认为思想工作堪称学校工作的灵魂。
育人者须先受教育。
教师肩负着培养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必须首先净化思想,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思想上丰富了,精神才会强大。
我校领导教师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敢于创新,将思想建设这一抽象的工作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
1、"巧借东风,推波助澜。
"--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师德建设。
学医要有医德,习武要有武德,教师要有师德。
开展师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一大主题。
无论是上级开展的哪种活动,学校从不抱着完成任务的想法,总是和学校开展的师德教育紧密结合,巧借上级学习的东风,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有这样一段话:"教师的工作尽管又苦又累,但又确实是一项很吸引人的工作,主要原因在于老师的工作有三重收获-- 一、收获各类人才;二、收获真挚的感情;三、收获创造性的劳动成果。
"为了让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一个切身感受,学校组织了班主任教师经验交流会等活动。
老师们的娓娓叙述,字里行间融入了老师对学生喜爱,对事业的执著。
通过精彩回放,教师们重温了师生之间最美好的情感,感受教育的伟大,体会教育者的神圣。
一次普普通通的经验交流会活动,完成了一次可贵的精神洗礼和情感交流,它的作用胜过千言万语的道德说教。
此外,为了推动师德建设活动的开展,我校及时树立学习典型,开展向典型看齐的竞赛活动。
靖华梅老师是学校的老典型,工作勤奋,业绩突出,被学校推荐为区级师德标兵。
谈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谈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作者:刘松林来源:《新校园·学习(中旬刊)》2012年第12期2010年7月8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7月29日教育规划纲要正式向社会发布。
教育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的历史征程,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纲要的重点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五个必须”: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必须促进教育公平、必须重视教育质量。
这“五个必须”是一个整体,即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学校工作的根本要求。
进入21世纪,社会变化越来越剧烈,前进速度越来越快,当今时代,全球化造就了“地球村”,知识经济带来了知识工人,终身教育营造了学习化社会,网络时代铺设了信息化高速公路,市场经济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舞台。
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等新理念的凸现,这些都对学校教育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和生机,也对学校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要求学校教育必须追求“育人为本、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核心和最终目的。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没有教育的科学发展,就没有人的科学发展,也就不能实现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教育科学发展最本质的要求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坚持“育人为本,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
作为一名教师和一个基层九年制学校的管理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践行这一理念。
一、“育人为本”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理念培育人才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教育是学校的本质特征。
这一特征决定了学校必须以育人为目的,规定了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不是为了物,而是为了人,为了教师、学生成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
学校的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学校的教育是对人的教育。
任何一个组织都没有像学校这样凸现“人”的概念,“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集中体现,“育人为本”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理念。
浅谈高校科学的育人观
进入大学 , 作 为学生 ,选择 了一个专业 ,那就 围绕 自己的专业 学 习发挥 自己的智能优势 , 在相应领域有 所突破 ,力求精益求精 ;做 为 教育者 ,应该有效检测学生的智 能优势和智能弱势 ,扬长补短 ,围绕 培养 目 标 的大 方 向开 展 工 作。为 培 养成 为 合 格 的、优 秀 的人 才 而 努力 。
琐 代 教 胄
浅谈 高校 科学 的 育 人 观
刘 金 贾继 山 闭粤芬 ( 山东万杰 医学院 山东 淄博 一 2 5 5 2 1 3)
摘 要 :我 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 阶段 ,面对文化基础相 对薄弱的学生,需要建立科 学的育人观 。在思想上 坚 持 “ 三个相信” 的育人理念 , 在 实践中坚持 “ 一个文凭、多个证书” 的培养 目标 ,是当前 高校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育人观 。 关键 词 :高等教育 育人观 三个相信 多个证 书 目前我 国高等教育 已经进入大众化 阶段 ,面对文化基础参差不 齐 的学生队伍 ,如何做到 以人为本 ,确立 自己的育人 理念 ,成 了摆在 教 育者面前的难题 。经过几年 的实践与探索 ,山东万 杰医学院在育人 理 念上推陈出新 ,总结 出 “ 三个 相信 ” 的育 人理念 ,并 确立 “ 一个 文 凭 、多个证书” 的培养 目 标 ,指导学院的各 项管理活动 ,起 到了很 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者 、遵纪守法标兵 、助人 为乐标 兵等 ;在智 育方面 有专业证 书考试 、 智力竞赛 、发明创新 、论文发表等 ;在体育方 面有各 种文体竞赛 ;美 育方面有心理健 康 、环境卫 生 、宿舍管 理等 ;劳动 方面有社 会实践 、 勤工俭学等 。通过合理 的评定 ,使他们得到应 有的奖励和鼓励 ,体 现 个人在不同方面的进步 和价值 。 几年来 ,在 “ 三个相信” 教育理念 的指导下 ,学院实施全方位 的 人才培养计划 ,取得了 良 好 的育人效 果。从 校园内部看 ,破坏公 物的 人少 了,打架斗殴的人少 了 ,夜不归 宿的人 少了 ,上课 出勤率 高了 , 文化课 考试 及 格率 高 了,就业 率 高 了 ,各 个方 面都 取得 了较 好 的
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学校德育工作开展
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学校德育工作概要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中。
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
近年来,我校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件精神,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为确保顺利实施,一年来,我校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发展为本的原则,将基本道德素养培养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抓手,研究规律,讲究操作,注重实效,使德育教育向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
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完善管理制度,构建管理体系。
1、学校进行德育管理,需要有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
我们建立了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职责,由校长、德育主任、团总支书记、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
从校长到基层的班,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这就要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到操作做到全方位联通,以达到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
2、学校定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课改理论,读书交流,思想汇报,召开教师业务学习,外出学习观摩等,尤其是通过每周一学更进一步提高了德育教育队伍的综合素质.在班主任培训方面,我校采用青蓝工程,由有经验的老班主任带领年轻班主任和刚入职的新教师以及青年教师,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传授经验,同时,我校每两周进行一次班主任培训,使班主任在理论教育层面上有了进一步的掌握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日常班级管理之中。
二、以人为本,狠抓队伍建设,强化育人意识.以校长书记为首的校领导一班人,高瞻远瞩,把德育工作置于重中之重。
他们认为教师是德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是进行德育的群体力量,而班主任又是学校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主力军,因此,优化教师队伍,强化班主任培训又成为诸工作中的重头戏.1、树立一种观念:树立了德育是为全体学生提供服务的观念,为学生的生活、学习、生理、心理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帮助学生自主认识、实现自我成长。
育人为本心得体会
育人为本心得体会教师本身是一个平凡的工作,但他所作出杰出的战绩应该是最伟大的,因为别人在为祖国创造物质财富,而教师则是在为祖国造就人才、造就创造财富的金融人才。
那么要想在平凡岗位上为创造出伟大的业绩,其中政治学习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样我们教师不仅能武装了自己的政治头脑,更非常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工作的方法,有了正确的指导目标。
“xx大”就告诉了我们教育的重要性,告诉了我们应该如何实施教育!在总书记讲到“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个问题时,我听到了这样一段话:“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民族文教的基石,教育公平是弱势群体公平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先期发展壮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这段话中总书记提出“德育为先”,我认为要学生培育出具有良好品德的想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和发扬无私的道德教育奉献神。
教师要班主任通过自己的高等教育活动,塑造出具有健康身心,良好品格的新人,因而要求教师自身必须督促具备很好的道德修养和精神操守,有着为教育事业"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奉献精神.对于教师的业余而言,教师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对个人大而化之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劳动的特殊性局限性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比其他任何行业都具有高标准和更具个性的追求。
一直以来我奉行的就是德育重于智育,做人为先,学识为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成为学校的必修课,学生从上小学一年级到小学生中学大学,从进校门时的顽童到校门时的成年人,十多年的时间在学校里。
如果思想道德方式政治课只停留于形式,那么学生的性格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将是一片空白,对提前辍学的教师来说,更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所以,学校对孩子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一定要放在首位。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品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品质;伸张正义,见义勇为的品质;诚实守信的品质;以为人民服务为荣的品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贯彻 落 实 以人 为 本 的育人 观 ,应 牢 固树立 “ 学
作 者简 介:刘 学政 (9 0 ), 男,河 北 故城县 人 ,衡水 学 院应用 化 学系 高级 政 工师 17-
12 0
衡水学院学报
第 1 0卷
校 的产 品不是 学生 ,而是提 供优 质 的教育 服务 ”的 员工 是活 动 的主导者 ,领 导是 活动 的倡 导者 。要 把 现 代教 育思想 ,所有 工作 都 以学生 的成长 与成才 为 师 生员 工看作 是学校 生 活的主 人 ,是校 园文化等 活
Vo . 0 No 5 11 . . 0c . 0 8 t2 0
高校树 立 以人 为本科 学 育人观 的思考
刘 学 政
( 水学院 衡 应用化学系 ,河北 衡水 030 ) 5 0 0
摘 要 : 高 校的根本任务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所以,高校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育人观。主要
三 、因材 施教 ,尊重 个性 发挥 重视 人 的全 面发展 的理念 。从这 一理 念 出发 ,我 们 类 型 ,帮助 其进 行职 业 生涯规 划 的初步 设想 n。
不但把大学建设成传授知识的地方和学生读书的地 方 ,而且 更要 注重 开 发人 的潜 能、培 养人 的能 力 ,
收 稿 日期 :2 0—8O 0 80.l
一
出的是 贫 困生 问题 、学生 心理 健康 问题 、就 业难 问
、
适 应形 势 ,转 变办 学理 念
题等 等 。如 果不 关 注 学生 关心 的热 点 问题 ,离 开学
以人 为本 是人 的全 面 发展 的 必然 要 求 ,对 于高 生 的切 身利 益 , 以人 为本 的育 人观 就 是空洞 的 、毫
二 、关 注热 点 ,解决 实 际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一系列措施的相继出台,例
生 的动手 能 力 、实践 能 力和 创新 能力 ,为 社会 全面 如 ,缴 费上 学 、 自主择 业 等 ,高校 校 园里逐 步 出现 进 步培 养 高质 量 的人 才 。那 么 ,怎 样把 这种 以人 为 了一系 列 事关 学 生切 身利 益 的热 点 问题 ,其 中最 突 本 的科 学育 人观 落 到实 处 ,笔 者谈 几 点看法 。
高校 的根 本任 务 是坚 持 以人 为 本 ,促进 人 的全 使 一 切 工 作着 眼 于 学 生 的发 展 ,落 实 于 学 生 的 成 面 发 展 ,培养 大批 社 会 主义 建设 者 和接 班人 。高校 才 。从 这一 理念 出发 ,我们 的育 人 方略 也必 须是 坚 牢 固树立 以人 为本 的科 学育 人观 ,就 是要 求我 们 必 持 以人 为 本 ,突 出关 爱 ,充 分 发挥 学 生 的 主 体 作 须 以学 生为 本 , 以学生 为 中心 , 以学 生为 主体 ,深 用 ,尊 重 学生 的个 性 与创造 。不难 看 出 ,以学 生为 入 了解 学生 ,理 解学 生 ,服 务学 生 ,引导 学生 ,教 本 的办 学理 念更 能提 高高校 思想 政 治教 育 的效果 , 育 学 生 ,依靠 学 生 ,相信 学 生 ,促进 学 生 的全 面发 从 而使 高校 的思想 政 治教育 真 正起 到帮助 学 生树 立 展 。要求 我们 围绕 学 生 的全 面发 展 ,深 化 教育 内容 坚 定 的政 治信念 ,培养优 秀 的道 德 品质 ,养 成 高品 和 教 育方 法 的改 革 ,大 力实 施素 质 教育 ,提 倡 人性 位 的文 化素养 与 健全 人格 的作 用 。 化 、个 性化 的教育 ,营造 一 种 能使 学生 充分 发 挥 、 自由发挥 、全 面 发展 的 环境 。要 求 我们 不 断提 高 学
等 教育 来说 ,贯彻 以人 为本 的原 则 ,树立 科 学 的育 无 内容 的 , 当 然 也 是 没 有 意 义 、没 有 效 果 的 。所 人观 ,首要 的任 务 是转 变 办学 理 念 。办 学理 念 ,就 以,贯 彻落 实科 学 的育 人 观应 该从 认 真分 析学 生热
是 一个 学校 办学 的理 想 和信 念 。办学 理念 是 高校 办 点 问题产 生 的深 层 次原 因入 手 ,帮 助 学生认 识 和理
学 的灵魂 和 指针 ,是 高 校可 持 续发 展 的精 神支 柱 。
解 党 和 国家 的路 线 方针政 策 ;认识 和理 解 改革 开放
先进 的办 学理 念 可 以外 塑形 象 , 内聚人 心 , 为学校 中 国家 、集体 利 益 与个人 利 益 ,长远 利 益与 眼前 利
的可 持续 发展 提供 不竭 动 力 。办 学理 念 作 为基 本 的 益 的矛 盾 ;理 顺情 绪 ,化 解矛 盾 。要 千方 百计 地 充
四拓展空间发挥主体作用实践证明加强校园文化活动优化育人环境拓展学生活动空问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也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展思想教育提升学生个人和整个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
第 1 0卷 第 5期 20 0 8年 1 0月
衡 水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 n s u i e st o r a He g h i o Un v r i y
办学 指导 思想 ,深 层 次地 反映 着 办 学 的价值 取 向 ,
分利 用 国家 政 策 ,调 动社 会 、集 体 、个人 多 方面 的
从 根本 上规 范着 教 育 者的 各种 行 为 。符 合科 学发 展 力量 , 加 强对 学生 的心 理健 康 教育 ,帮助贫 困生解 观 的办 学理 念 就 是 以人 为 本 的 理 念 ;就 是 人 才 强 决经济困难,千方百计拓宽就业 门路 。通过对大学 校 , 以学 生为本 的 理念 ;就 是 高度 重视 人 的作 用 , 生 的 性格 、潜 能 等测 试分 析 出他 们适 合从 事 的工作
从以下 4方面做出努力:适应形势,转变办学理念;关注热点,解决实际问题;因材施教,尊重个性发挥;拓展空间,
发挥 主体作 用。
关键 词 :高校;以人为本;科学育人观 中 图分类 号 :G4 61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7—0520)5o0 2 6326(08o一1卜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