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_以南京市为例

合集下载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

调查报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陆政霞朱敏杰(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8)摘要:金融体系凭借其资源整合优势,有利于形成不同渠道、多层次的资本集聚,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在对比国内外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主要模式的基础上,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从不同维度剖析区域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厘清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丰富内涵、拓展外延、优化体制机制与创新产品技术四个方面提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金融创新实践路径[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JA【文章编号]1007-841X-2020(6)-0037-05文化产业发展是一项惠及面广、建设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系统性工程,文化产业因其具有“贵创意、低能耗、低污染”的特征,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作用日益凸显。

2017年4月,文化部发布了《“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要持续创新文化产业的融资方式,加快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的创建。

对于一些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而言,金融创新程度与区域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之间能否实现有机统一?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如何理顺?己成为当前发展文化产业、促进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议题。

作为十朝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南京市既有传统的历史文化遗产,又有各类蓬勃发展的创意文化产业功能区。

近年来,南京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推动南京地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019年末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超过820亿元,占GDP比重近7%。

但是,南京市现有的文化产业培育体系与机制尚不完善,一些历史文化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挖掘,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理顺,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更加开放、更具创新型的金融体系给予有力支撑。

本文围绕上述问题,以南京市创新名城建设过程中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为研究对象,基于对国内外先进经验与典型模式的梳理分析,厘清南京市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提出相对应的优化调整方案,以期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提供借鉴。

我国金融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

我国金融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

现代经济信息我国金融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连紫含 江南大学商学院摘要:金融产业集聚作为现代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表现形式,有利于集合优质金融资源,促进地区金融发展。

本文将聚焦江苏省南京市,在分析南京市金融产业集聚区位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对南京市2000-2016年影响金融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最后,通过分析和总结,提出针对南京市的合理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产业集聚;南京市;实证分析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6-0496-02一、引言所谓金融集聚指的是金融与地域的相互作用:协调、组合、配置而形成金融地域密集系统的过程。

[1]从全球范围看,主要有纽约、东京和伦敦这三大知名国际金融产业集聚区。

就中国而言,金融产业的集聚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如北京的金融街、上海的陆家嘴和深圳已经成为国内较为成熟的金融产业集聚地,在这些集聚地集合了众多优质的金融机构与企业和一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金融产业集聚,可以促使外部辐射效应的产生,推动金融中心成为经济中心,而后带动周围经济的发展。

同时,金融产业集聚还可以减少因信息不对称、无效竞争带来的资源浪费,有利于金融企业之间的合作共赢。

江苏省作为泛长三角区域的重要省份,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着力打造泛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大力发展金融产业。

同时,为了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南京的积极示范作用,江苏省和南京市以河西金融聚集区为重点,按照高质量的发展要求,推进金融市场建设稳健发展。

本文将通过探讨南京市金融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促进整个区域朝着更加均衡、稳定的方向发展。

二、南京市建设金融产业集聚区优劣势分析(一)区位优势1.南京的综合经济实力较强2016年南京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503亿元,是长江沿线城市中的核心城市经济体,其中金融业产值约为22269亿元。

基于SSA法的城市旅游产业结构比较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基于SSA法的城市旅游产业结构比较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住宿业 固定资产投资高但获利弱 , 游景 区业营业收入增长有较大的优势 , 旅 但其投 资不具 备优势 。南京 市旅游业 获利结 构在 4个 城市 中最为合理 , 但固定 资产投 资结构最差 。在 SA分析的基础 上 , S 对南京市旅 游产业结构 的调整与优化提 出对策与建议 。 关键词 : 离一份额分析 (s 偏 sA方法 )旅游产业结构 ; ; 子产业 ; 南京市

研 察方 法 ・
资 源 珏
基 于 S A 法 的城 市 旅 游 产 业 结 构 比 较 分 析 S
— —
以 南 京 市 为 例
张 洪
( 南京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 , 江苏 南京 209 ) 1 3 0
摘要 : 偏离一份额分析法( S ) S A法 是分析 区域发展差距变动决定 因素的基本方法。运用 SA方法 , S 分别 以营业 收入 、 固定资产
n s r o s s i r o bttl dntdat i s tT us l s w d ht r t e u ns i o e n nn a i ut gt e sr,u ia o a o avnae fnet n. e sl s o e ate t c r o b ie cm aj gws d yf i e n e t s h h g g o v me h r ta o h e t su u s s h f n iN i m s r snbea o u i s b th nc  ̄ ofe ss a ewr . e , a s ge e ate oc s aj tetn t ot e oal m n f r t , u e tlu fi dae s t o tT n iW a o ugs dt t li du m n ad pi a g o ci e t s t x s tW h s h ts l s t h p ie o s h f o - mztno aj gt r d t r t ebsdo e nli r ut i i N i ui i u r s u u a nt a s e s ao f n n o s ns y tc r e m h a ys s . l

相对环境规制、高污染产业转移与污染集聚

相对环境规制、高污染产业转移与污染集聚

相对环境规制、高污染产业转移与污染集聚秦炳涛;葛力铭【摘要】近年来中国高污染产业逐渐由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各地区相应进行一定的环境规制,但中西部地区的污染仍急剧上升.探讨地区间的环境规制差异和高污染性的产业转移对环境污染集聚带来的影响,对我国的环境治理和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文章利用我国2006-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计算高污染产业动态集聚指数,环境污染集聚指数和相对环境规制强度指数,利用GMM广义估计法进行全样本、区域异质性、时期异质性回归分析.子样本回归分析中分别按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进行区域异质性分组,按我国2006-2010年和2011-2015年进行时期异质性分组,得出的子样本回归结果与全样本回归结果大体上是相吻合的.结果表明:我国相对环境规制与环境污染集聚呈现“倒U型”关系;高污染产业转移所带来的主要是工业废水污染和工业废气污染的集聚程度的加深;由转移所带来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集聚不十分明显;工业化程度的加深使得地区环境污染集聚加剧;EKC曲线在我国确实存在,但并不显著;劳动力成本和质量的提高会使得环境污染集聚下降.高污染产业转入地在承接转出地产业转移的同时,应该努力提高能源效率,引进绿色排污工具,从而促进转入地和转出地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各地区应依据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和有效利用原则,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逐渐由分散治理向集中控制转化,力求从地区源头解决污染问题,以实现最大程度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局面.地方政府应该综合考虑产业结构、地区生产总值、要素成本、资源禀赋等因素,通过建立地区之间的产业链,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期刊名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年(卷),期】2018(028)012【总页数】11页(P52-62)【关键词】高污染产业转移;相对环境规制强度;污染集聚【作者】秦炳涛;葛力铭【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3;复旦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上海200433;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1.5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部分地区已经达到集聚饱和状态,相应劳动力价格,生产要素价格也在不断增加。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与转移的实证分析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与转移的实证分析

北京 天津
河 北
山 西
58 . 6 38 .3
53 . 4
22 . 2
61 . 8 51 . 2
61 . 6
28 . 9
Hale Waihona Puke 58 .4 46 .564 . 4
33 . 6
43 . 4 4 l . 2
71 . 8
3 . 7
43 -8 48 .
81 .2
32 . 5
7. 1 9
1. % 44 0
3 .0 3 % 3
普通机械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5. 2 9 5. 1 4 6
734 6. 5 5. 82 5
6. 68 3 5 .l 9 6
6. 87 3 5. 52 4
6. 76 7 5. 66 8
6. 75 4 5. 63 9
集聚往往 会导致制造业进一步趋 向集 中。产业集聚作为一种区
域组 织形 式 ,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起着重要 推进作用 , 并逐步成 为地 区经济发展 的主要模式 。 而产业转移则
表 1
行业及代码 食品加工业 食 品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
烟 草 加 工 业
19 94 4. 38 0 4. 92 0 4. 70 2
64 4. 6 7. 21 5 4. 64 2
5. 05 2
98 4. 7 96 4. 4
4. 23 3 7. 25 5 5 .1 01
4. 82 2
4. 92 7 5. 6 4
4 .l 28 7. 2o 6 5. 06
4. 98 2
4. 99 5. 69 4
4. 85 6
2 o o6 5. 58 5 5. 1 5 5. 0 9

《2024年区域产业转移的综合协同效应研究——基于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范文

《2024年区域产业转移的综合协同效应研究——基于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范文

《区域产业转移的综合协同效应研究——基于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产业转移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产业转移的趋势尤为明显。

本文以京津冀产业转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域产业转移的综合协同效应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内在机制与影响因素,以期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产业转移作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国内外学者对于产业转移的研究多从产业转移的动因、模式、影响等方面展开。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其产业转移现象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受到了广泛关注。

已有研究多从政策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等方面探讨其促进机制。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对京津冀产业转移的综合协同效应进行深入探讨。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国家统计局、各地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年鉴及报告,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和研究报告。

四、京津冀产业转移的现状与趋势1. 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产业转移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北京在非首都功能疏解过程中,将部分产业向河北、天津等地转移。

这些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同时也包括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2. 趋势预测:未来,随着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产业转移将继续加速。

一方面,北京将进一步加大非首都功能疏解力度,推动更多产业向河北、天津等地转移;另一方面,河北、天津等地也将抓住机遇,承接更多产业转移,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五、综合协同效应分析1. 产业链协同:京津冀三地产业链条较长,上下游产业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通过产业转移,可以实现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2. 资源要素协同:产业转移不仅涉及产业的物理空间转移,还涉及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

高校用地调查及成果分析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高校用地调查及成果分析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3. 84
行政区
玄武区
其他用地 / km2
0. 02
用地面积合计 / km2
3. 86
占比 / %
小计
0. 02
0. 17
1. 73
0. 34
7. 54 km2
0. 01
0. 15
建邺区
2. 57
鼓楼区
14. 92
江宁区
0. 38
六合区
0. 26
高淳区
20. 47
0. 01
12. 00
23. 89
15. 06
校的集约利用情况,对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工
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高校用地调查
1.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依据教育部 2022 年公布的全国高等院校名单,
南京市高等教育学校共 52 所,部委属高校 9 所,省属
高校 26 所,市属高校 4 所,民办高校 13 所;其中,本
科层次高等院校 35 所,专科层次高等院校 17 所。
地、家属院,以及学校已选址未开工建设的用地均未
进行详细调查;三是调查成果未经高校和相关管理部
门双向反馈核实。 高校调查成果整体精度有待提高。
本文基于大比例尺地形图,探索“ 多源数据内业
综合定界 + 高校书面函调校核 + 管理部门核实确认”
三结合的方式,掌握准确翔实的高校用地现状使用范
围;并基于调查成果,选取生均占地指标初步分析高
水平的土地面积占 40 所高校总面积的 31%,这部分
用地开发潜力较小;低度利用水平的土地面积占比为
17%,仍有较大开发潜力;大部分的高校土地集约利
用状况处于较集约利用水平,占总面积的 52%。

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及效应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及效应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的调整。
改革开放 以来 , 尤其是 2 0世纪 9 0年代 以来 , 南京 市 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的规模和水平 得到 了迅 速发展 。20 04 年, 全市合 同利用直 接投资 4 . 美元 , 5 2亿 比上 年增长 了 1. % ; 商 直 接 投 资 2 . 26 外 5 7亿 美 元 , 上 年 增 长 了 比 2.% ; 7 2 新签外商投资合 同 8 3项。通过 吸引外 资 , 以 0 可
维普资讯
20 06年 第 3期 总 第 19期 3
南京财 经大学学报
Ju a o aj gU ie i f ia c n c n mi o r l f ni nvr t o n n ea d E o o c n N n sy F s
引进 先 进 的生 产 技 术 和 管 理 经 验 , 进 南 京 市 的产 业 结 促
1 .资 本供 给 效 应
在封 闭环境内 , 一国的投资仅仅取决 于该 国的储蓄水 平, 投资水平不够 , 经济增长乏力 , 关键产业得不到快速发 展, 从而导致产业 结构水平 日趋 不合理 。在开放 环境下 , 外国资本的流人会 弥补一 国“ 外汇缺 口” 储 蓄缺 口” 和“ , 从而提高 国内投资水 平 , 进而促 进经济增 长。因此, 对资 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 外商直接投资是产业发展 的重 要资金来 源。但 是 , 资金接受 国能 否成功 地利 用 国外储 蓄, 关键在于 国内资本利用效率 。如果资本使用效率长期 偏低 , 那么 国内储 蓄缺 口将伴随国内储蓄 的流 出而有所扩 大, 使得一 国经济越来 越依靠外 资 , 陷入恶 性循环 。如果 伴随外资的利用 , 资本使用 效率不断提 高 , 会带来 一国经 济情况的根本 转变 。因此 , 对于国 内储 蓄率较高 , 有较强 投资能力的发展 中国家来说 , 吸引外资主要应注意提高资 金 的配置效率 和促进资产质量 升 级 的 作 用 机 制

中国产业集群经典案例剖析

中国产业集群经典案例剖析

中国产业集群经典案例剖析案例一:产业转移推动下较快发展的中国女鞋之都成都市具有悠久的制鞋传统和历史,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成都市制鞋产业得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鞋业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下,一系列包括鞋材、鞋业设计、鞋革与鞋业生产、鞋业销售等产业链也逐渐迁入中西部省市,促进了成都市鞋业的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以生产女鞋为主的大型鞋业产业集群,2005年12月被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授予“中国女鞋之都”荣誉称号。

一、“中国女鞋之都”-成都市鞋业产业集群概况(一)鞋业产业集群以成都市武侯区为核心聚集了周边市、县的制鞋资源四川省成都鞋业产业集群,是我国重要女鞋生产基地。

目前,成都市鞋业产业集群经过几次产业升级换代,形成了武侯区鞋都工业园区及其周边的温江市、崇州市、金堂县、三江市、新津市、双流市等市县的鞋业产业集群。

武侯区是集群的核心集聚区,其主导产品为女鞋,生产企业达1100余家,占全市制鞋企业总数的80%以上,产量占全市鞋产量的90%以上。

温江市、崇州市、金堂县、三江市、新津市、双流市等县市也初步形成了一定的集聚规模,其中,崇州是四川皮革生产基地,集中了一批鞋革、鞋材生产企业;温江的童鞋、三江的布鞋也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的影响;新津、双流也聚集着一些鞋业加工配套企业。

(二)成都市鞋业产业集群已经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女鞋产业基地2005年,成都市已有制鞋企业1500余家,包括制革、鞋底、鞋楦、鞋材、制鞋机械及零配件等配套企业3000多家,注册商标和品牌300多个,其中20多个获得“中国真皮标志”等称号,从业人员近10万人,形成了配套成龙、产销一体化、年产皮鞋过亿双、年产值过70亿元的规模产业。

作为产业集群的核心,武侯区聚集了成都80%以上的制鞋企业,产品销售全国各地并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出口额为7亿多美元,2006年产值超60亿元,占全区GDP的30%以上,鞋业已成为武侯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探析——以南京市为例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探析——以南京市为例

是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 是 文 化 产 业 。 1 4 q: 阿 多 讲 和 霍 二 97 ,
克 海 潇 提 出 了 “ 化 产 业 ” 念 ,目前 , 际 通 用 的 定 义 文 概 国
为 : 照 工 业 标 准 生 产 、 生 产 、 存 以 及 分 配 文 化 产 品 按 再 储
相 关 专 业 在 校 人 数 、教 育 研 发 经 费 投 入 、创 意 类 机 构 数
评 价 指 标 南 京 市
关 键 词 :区 域 文 化 产 业
( 括 高 校 、 究 与 开 发 机 构 、 业 教 育 机 构 数 等 ) 3 区 包 研 职 。( )
域 文 化 环 境 , 括 家 庭 文 化 消 费 支 Ⅲ 比 重 、 均 文 化 消 费 包 人 国 内 外 很 多 学 者 认 为 .1 纪 全 球 最 有 前 途 的 产 业 , 2世
休 闲 娱 乐 服 务 、 他 文化 服 务 。相 关 层 是 : 化 用 品 、 其 文 设
备及 相 关 文 化 产 品 的 生 产 .文 化 产 品 设 备 及 相 关 文 化 产 品 的 销 售 。 文 化 产 业 的形 成 在 于 它 有 强 大 的 市 场 需 求 。我 闻 文 化产 业 发展 存 沿 海 发 达 地 区 . 别 是 大 城 市 特
的 发 展 作 出相 关 讨 论 。 二 、 市 文 化 产 业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城 目前 国 内 采 取 的 比 较 通 行 的 城 市 文 化 产 业 评 价 基 准
要 支 柱 产 业 。 而 区 域 文 化 产 业 在 国 家 文 化 产 业 发 展 过 程
中扮 演 着 拳 足 轻 重 的 角 色 , 此 , 强 区域 性 特 色 文 化 产 因 加

产业分布、产业集聚和地区经济增长: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

产业分布、产业集聚和地区经济增长: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

产业分布、产业集聚和地区经济增长: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产业分布、产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中国制造业为例进行深入分析。

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集聚现象日益显著,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日益突出。

本文将从产业分布和产业集聚的角度出发,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式,揭示中国制造业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政策制定和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将对产业分布和产业集聚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它们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分析产业分布和产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为后续的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本文将利用中国制造业的相关数据,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检验产业分布和产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具体而言,将选取适当的指标,构建计量模型,并运用面板数据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揭示中国制造业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实际作用及其差异。

本文将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通过对产业分布和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的深入研究,为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推动地区经济增长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的研究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产业分布与地区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产业分布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

产业分布指的是不同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和集聚情况,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资源禀赋、政策环境、市场需求等。

而地区经济增长则是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通常通过GDP增长率等指标来衡量。

从理论上看,产业分布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产业分布的优化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当某一地区能够吸引和集聚优势产业时,这些产业会带动当地就业、投资和消费的增加,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也会反过来影响产业分布。

随着经济的增长,地区的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等条件会得到改善,进一步吸引更多产业入驻,形成良性循环。

产业集聚、区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差距——基于我国经验数据的实证分析

产业集聚、区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差距——基于我国经验数据的实证分析
产业 集聚 、 区 域 分 工 与 区 域 经 济 差 距
— —

基 于 我 国 经 验 数 据 的 实 证 分 析


摘要 :本 文根 据新 经济地理 学的理论观 点 ,利 用我 国区域 经济发展 的经验 数据 ,分析 了产业
集聚 、 区域分工和 区域 经济差距之 间的 长期 互动演化 关 系。 当前 ,我 国已进入 了产业 空间结构转
群 竞争力 比较研 究” ( 项 目编 号 :2 0 1 1 B 0 7 0 3 0 0 0 2 8 )
的研 究成果 。
2 0 1 3 . 1 2 1 7 1
种 “ 中心一外 围” 的分 布格 局 ,区域 之 间的产业
分 工水平提 高。中心 区制 造业集 聚水平上 升 ,成为
地 区的繁荣在很 大程 度上是 以外 围地区的落后为代
偶然 的制造业 初步优势 ,由于收益递增 的作用 。这

越 大 ,产 业分散化 的倾 向越 强。其次 ,区域 的工业

产 出份额 的具体计算公 式为 : = 皿 ,q i i 表示 地


引言
加速 :而外 围地 区缺乏制 造业 .主要从 事农业等初
级产品生产 ,实际工资 较低 ,经济增 长缓慢 ,从 而 自克 鲁格 曼提 出新经 济地 理学 “ 中心一外 围”
模型 ( C P模型 )以来 .很多文献运用 主流 经济学 的 分析方法 .对 产业集 聚的形成机 理和经济 后果进行 了研究 。与新 古典增长 理论 中的报酬不变 和完全竞 争假设不 同 , “ 中心一 外 围”模 型在垄 断竞争 、规 模 报酬递增 和正的运输成 本假设 的基础上将 制造业 产 出份额与工 人 的流 动份额 内生化 ,得 出了产业集 聚水平 、运输 成本与 区域 经济差 距之 间的非线性关 系 。当运输 成本很 高 ( 市场 一体 化水 平很 低 )时 , 较 小的规模经济 效应和较 低 的制 造业份额 不利于产 导致 中心与外 围 区域 的发 展差距扩大 。当运输成本

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研究指标综述

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研究指标综述

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研究指标综述摘要:本文对现有的关于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的研究指标进行了综述,发现由于对指标的有效性缺乏深入认识,不同文献的分析结论存在较大偏差。

关键词:产业集聚;产业转移;研究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首先实施了沿海开放战略,从四个特区设立,14个沿海城市开放,到浦东开发。

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要素由低回报地区向高回报地区流动,主要表现为中西部地区廉价劳动力向东部地区流动,全球资本与我国廉价劳动力在东部地区结合,形成了制造业在东部地区集聚的格局。

随着产业在东部的集聚,近几年东部地区面临着土地资源受限、地租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短缺、民工荒等问题。

与此同时,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在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指导下,为了实现国土的均衡发展,缩小地区收入差距,2000年后国家相继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2007年商务部出台《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2010年国务院出台《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和政策,以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为此,我国产业集聚状况和转移趋势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

在研究方法上,国内学者在考察产业集聚和转移的实证研究中有的采用绝对产业集聚指数,有的采用区位商,有的采用动态区域集聚指数,有的同时采用多个上述指标。

金煜等(2006)在探讨工业集聚的影响因素时,用各地区工业产值占当年全国总的工业gdp的比重度量工业集聚,其使用的实则是绝对产业集聚指数[1]。

李扬(2009)采用区位商测度了我国西部地区产业集聚水平,结果表明西部各省市的集聚产业有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及资源加工型产业[2]。

张春法等(2006)通过构建衡量产业集聚的静态和动态指标模型,分析了南京市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发展状况,这里的静态指标使用的是绝对产业集聚指数[3]。

马子红等(2010)基于张春法的研究方法对昆明的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4]。

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因与效应分析

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因与效应分析

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因与效应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产业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

本文将从动因和效应两个方面深入分析我国产业转移的现象。

地理位置因素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了产业分布的不均衡。

一些地区处于交通便利的位置,有利于产业发展;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因为地理环境复杂、交通不便等原因,不利于某些产业的发展。

因此,产业转移是企业根据地理位置因素做出的战略调整。

资源因素也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一些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原材料、劳动力、市场等,这些资源优势吸引了大量相关产业聚集。

然而,另一些地区可能缺乏这些资源,或者资源质量不高,导致相关产业无法继续发展。

因此,产业转移是企业为了获取更好的资源优势而进行的战略调整。

技术因素同样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需要不断更新设备、工艺和软件等,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一些地区可能拥有更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吸引了相关产业聚集;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缺乏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导致企业无法继续保持竞争优势。

因此,产业转移是企业为了获取更先进的技术优势而进行的战略调整。

产业转移是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将原有产业进行了升级换代,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这些企业的转型升级,不仅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也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升级换代。

同时,产业转移也使得一些新兴产业得以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产业升级。

产业转移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随着产业转移的进行,企业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建设新工厂、招聘新员工。

因此,产业转移为当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了当地的就业压力。

同时,产业转移也带动了产业链的发展,使得更多上下游企业得以涌现,从而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产业转移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产城融合背景下的健康产业园交互化设计——以南京生物医药谷为例

产城融合背景下的健康产业园交互化设计——以南京生物医药谷为例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慢性病人群数的增加及居民收入水平和购买力的提高,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快车道。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表示:到2030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出现了一批健康产业园。

我国健康产业园主要围绕研发和生产两个环节,其有利于健康产业链的建设和发展,加强研发机构、生产机构之间的联系,整合资源,为健康产业的长远发展注入动力。

此次研究将以健康产业园作为研究重点,关注健康产业与城市互相作用的方式,结合行为特征,以南京医药谷为例,提出一些产城融合背景下健康产业园设计的空间原则和手法。

1传统产业园与城市的关系传统产业园的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全球化的产业转移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优势在于快速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培养了数量庞大的工程师队伍。

但是传统产业园模式的问题日益凸显,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产业的转型升级,使得产业园内部的功能和人群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过去的传统产业园主要是为粗犷的大生产提供空间,其中生活工作的人也以流水线上的工人为主。

因此,传统产业园的空间特点已无法满足现在的功能需求,也与使用人群的内在需求不符。

其次是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失衡问题也越发突出。

一是重产轻城,即产业园的选址远离城市生活区,园区内配套设施不足。

由此又产生了职住分离、通勤时间长、交通压力大等一系列问题,或是产业园的发展和扩张需要侵占了当地原有居民的生存摘要 近年来健康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疫情后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健康产业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

文章从产城融合的角度出发,分析影响健康产业园设计中所需要考虑的产业特征和城市因素。

南京生物医药谷是南京市“一谷一镇三园”健康产业发展格局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给入驻其中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服务,帮助企业的成长,也对周边城市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优化效果,较好地体现了产城融合理念下健康产业园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手法。

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互动影响与协调思路―――以南京市为例

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互动影响与协调思路―――以南京市为例

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互动影响与协调思路―――以南京市为例【摘要】南京市作为中国发展较为成熟的城市之一,其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人口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体现在不同人口群体对不同产业的需求和劳动力供给上;而产业结构对人口结构的影响则表现在就业机会和经济活力对人口流动的影响上。

为了协调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南京市需要从吸引人才、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教育水平等方面着手,构建人口与产业之间的良性循环。

政府还需要出台相关政策以引导人口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实现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协调。

未来,南京市的发展将更加依赖于人口和产业的良性互动,促进城市持续繁荣发展。

【关键词】南京市,人口结构,产业结构,互动影响,协调思路,互动机制,政策建议,未来发展1. 引言1.1 南京市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背景介绍南京市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长江流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之一。

南京市人口数量稳步增长,2019年末人口总量已达886万。

南京市人口结构呈现出以城市居民为主体,农村居民数量逐渐减少的趋势。

南京市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支撑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南京市的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对产业结构产生直接影响,而产业结构的发展也会对人口结构产生反馈作用。

在未来发展中,南京市需要深入研究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互动机制,制定相应的政策建议,实现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为南京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正文2.1 南京市人口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南京市人口结构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需求产生直接影响。

随着南京市人口结构的年龄化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健康、服务业等行业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这就促使南京市产业结构向这些高附加值的领域转变,如医疗保健、文化创意产业等,满足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人口流动对南京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产业转型升级助推社会治理的逻辑、困境与进路——以南京市栖霞区社会治理的实践为例

产业转型升级助推社会治理的逻辑、困境与进路——以南京市栖霞区社会治理的实践为例

2021年3月第21卷第1期Mar.2021Vol.21No.1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Comprehensive Edition)产业转型升级助推社会治理的逻辑、困境与进路----以南京市栖霞区社会治理的实践为例孙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10)摘要:产业转型升级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推动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力量。

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助推社会治理中存在着产业结构高级化不足、带动就业能力不强、绿色集约发展滞后、产业转型与城市融合发展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社会治理的经济保障能力不足、社会就业不充分、生态治理任务繁重复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不高。

近几年南京市栖霞区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中夯实社会治理的经济基础、扩大就业规模、引领绿色集约发展、“以产兴城”等方面取得了诸多宝贵经验,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走出了一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驱动经济结构优化,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社会结构变迁改善的符合社会治理规律的新路子,值得向全国推广和学习。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社会治理创新;栖霞经验;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F260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3-1573(2021)01-0073-07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1]o事实上,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是适应中国社会中长期发展的内在需求。

但是,当前政府、学者和理论界等大多围绕行政体制创新、社会体制改革、社会结构变迁等诸多领域研究社会治理问题,而从经济发展层面尤其是产业转型升级层面研究社会治理问题的相对较少。

软件产业集群内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以南京市为例

软件产业集群内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以南京市为例

信息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而软件 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部分 。 目前, 我国各个地区都 在大力扶持和发展软件产业,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软 件产业园, 软件产业集群化发展现象非常突出 。 对于 软件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来说,其自身的成长是一个 长期、 复杂的过程, 是企业内外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 的结果。因此, 如何使企业获得成长的各种资源, 怎
38
样整合资源并使之转化成企业发展的独特能力,进 而保证软件企业在集群内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促 进软件企业成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一、 相关文献回顾 学术界关于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多 。西 方学者的理论研究有: 斯密 ( 1776 ) 认为企业为提高
Enterprise Economy 2012 年第 11 期 ( 总第 387 期 )
软 件 产业 集群内 企 业 成 长 的 影响 因 素 研究
劳动生产率内部的分工会不断细化,企业规模也会 不断扩大, 也就促使了企业的成长 。 马歇尔 ( 1890 ) 认 为企业是一个在经济系统的自然有机体,企业的生 存和发展受到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共同作用 。马 克思 ( 1867 ) 也对企业的存在和发展问题进行了初 步探讨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成长的基本因素是 外生的 。科斯认为企业成长的根本因素就是节约市 场 交 易 费 用 和 扩 大 企 业 边 界 。 彭 罗 斯 ( Pnerose, 企业的成长取决于 1959 ) 的企业内生成长理论认为, 企业的内部资源 。沃纳菲尔特 ( Wernerfelt, 1984 ) 的 企业资源基础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资源束组成的 集合体,企业的成长就是对这些资源特别是优势资 源合理利用的过程,并合理地阐述了企业资源租金 效率差异是成长源泉 。 此外还有,普拉哈拉德 ( Prahalad) 和哈默尔 ( Hamel) 的公司核心能力理论, 提斯 ( Teece) 和皮萨诺 ( Pisano) 等 1997 年明确提出

基于库兹涅茨曲线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基于库兹涅茨曲线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和 Kr e e 过 实 证 研 究 , 先 提 出 了 环 境 库 兹 u g r通 首 涅 茨 曲 线 ( n io me tlKu n t u v , KC) E vr n n a z esC r e E 理论 : 境污染与人均收入之 间存在“ U形 ” 环 倒 关 系 , 在 经 济 发 展 的初 级 阶段 , 境 污染 程 度 随人 即 环 均 收 入 的 增 加 而 趋 于 严 重 ; 经 济 发 展 到 一 定 阶 当 段 的 时 候 , 染 程 度 会 随 着 人 均 收 入 的增 加 而 减 污
某 个 阶段 , 境 污 染 程 度 将 出 现 拐 点 并 呈 下 降 趋 环 势 。最 近 几 年 来 , 用 环 境 库 兹 涅 茨 曲 线 假 说 来 利
研 究 环 境 质 量 与 经 济 发 展 的 关 系 是 一 个 研 究 热
点 , 境 库 兹 涅 茨 曲 线 理 论 从 宏 观 尺 度 上 提 供 了 环
环 境 污 染 与 人 均 收 入 之 间 的 “ U 形 ” 系 倒 关

环 境 库 兹 涅 茨 曲 线 理 论 综 述
环 境 经 济 学 家 把 反 映环 境 污 染 与 经 济 发 展 关 系 的“ U 型 ” 线 称 为 环 境 库 兹 涅 茨 曲 线 。按 倒 曲 照环 境 库 兹 涅 茨 曲线 的 假 说 , 经 济 发 展 的 过 程 在 中 , 境 是 恶 化 后 改 善 , 随 着 经 济 发 展 , 境 为 环 即 环 “ 污染 再 治 理 ” 模 式 。在 经 济 发 展 的 最 初 阶段 先 的 环 境 污 染 程 度 是 呈 上 升 趋 势 , 随 着 经 济 增 长 到 但

种 有 益 的经 验 性 探 索 。 ( ) 境 库 兹 涅 茨 曲线 一 环 2 0世 纪 9 0年 代 初 美 国 经 济 学 家 Gr sma os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以南京市为例张春法 冯海华 王龙国ABSTRACTIndustry transfer,which is the important approaches of escalat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direc tly affects the formation and changes of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Industry agglomeration improves the industry c ompetitive power.Industry transfer with selectivity and the pertinence of industry agglomeration can stimulate the industry innovation,cultivating the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Reaches focus on the e mpirical analysis of industry transfer and industry agglomerations have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valuable reference.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集聚;产业结构*本文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4EYB04)与南京财经大学南京都市圈研究中心资助课题 南京都市圈产业转移与产业创新 的阶段性成果。

Hoover 系数最早由Hoover(1936)提出,是表示某行业在各区域间的集聚程度最常用的指标之一。

其计算公式:区位商LQ ir =Output ir Out put iOut put r Out put,其中,Output ir 表示行业i 在区域r 的产值,Output i 表示全国范围行业i 的产出,Out put r 表示区域r 所有行业的总产值,Out put 表示全国所有行业的总产值。

一、引言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为了寻求更为有利的生产经营地点,抢占市场制高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纷纷利用自身在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吸引国际产业资本和先进技术以创造后发优势,并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来逐步获取竞争优势。

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主动并且有选择地对产业转移进行必要的调节,引导产业集聚过程,已经成为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

有鉴于此,笔者以南京市为例着重对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总结产业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首先在综述文献的基础上,描述了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基本理论;其后通过构建衡量产业集聚的静态和动态指标模型,分析南京市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发展现状;然后,探讨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最后,就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现状分析南京市是长三角经济发展区的主要城市,更是江苏省的省会和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南京市的产业发展程度影响着整个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南京市究竟应该如何推动产业集聚,充分利用产业集聚带来的低成本效应、分工效应、品牌效应、竞争效应和公共环境效应等优势来促进产业发展,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

本文将在前人的基础上构建衡量产业集聚的模型,并对南京都市圈的产业集聚情况进行实证分析。

(一)模型的构建产品的区域集聚度既可以用静态的存量指标加以考量,也可以用动态的流量指标测度,显然,两种度量方法所表示的内涵是不相同的。

但综合运用上述两种不同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分析产品的区域集聚程度。

本文在行业Hoover 系数 的基础上构建产品静态区域集聚指数模型,并将其拓展为动态模型来衡量产业集聚的发展态势。

1 产品静态区域集聚指数模型。

考虑地区物价水平的差异情况,先前的行业Hoover 系数可能无法较好地反映产业的集聚状况。

所以,我们452006年第12期No.122006统计研究Statis tical Research放弃产值这一指标而改用产品产量来计算集聚指数。

因此新的行业集聚指数模型公式为S ij=a ijnj=1a ij100;其中S ij表示产品i在j地区的静态集聚指数,a ij表示产品i在地区j的生产产量, n j=1a ij表示产品i的全国所有产量,j= 1,2 n表示全国共分为n个经济区域。

2 产品动态区域集聚指数模型。

D ij(0-t)=b ij(0-t)nj=12b ij(0-t),其中D ij(0-t)为在时间段(0-t)内产品i在区域j的动态集聚指数,b ij(0-t)为在时间段(0-t)内产品i在地区j生产的增长速度,为产品i生产在时间段(0-t)内的全国平均增长速度。

若 n i=0b ij(0-t)>0,表明时间段(0-t)内产品i在全国的生产是扩大的,该产业为扩张性产业;若 n i=0b ij(0-t)<0,则表明时间段(0-t)内产品i在全国的生产是减少的,该产业为收缩性产业;当 n i=0b ij(0-t)>0时,若D ij(0-t)>1,则表明在时间段(0 -t)内产品i生产向地区j迅速集聚;若Di j(0-t)<0,则表明在时间段(0-t)内产品i生产从地区j向外部转移扩散;若0<D ij(0-t)<1,则表明在时间段(0-t)内虽然j地区产品i的生产纵向比较有所增加,但其增长速度小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该产品生产也相对向外部转移。

当 n i=0b ij(0-t)<0时,若D ij(0-t)>0,则b ij(0-t)<0,表明在时间段(0-t)内产品i生产从地区j向外部转移扩散;若Dij(0-t)<0,则bij(0-t)>0,表明在时间段(0-t)内产品i生产向地区j集聚。

产品的静态和动态集聚指数具有不同的意义。

静态指数反映的是一种产品在某地区的现有生产能力和产量占全国的比重,是衡量目前产品生产分布的存量指标;动态集聚指数则是反映一种产品在一定时间段内向某地区的集聚速度,体现产品生产的区域转移方向和速度。

综合考察静态和动态集聚指数可以分析出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转移和集聚趋势。

(二)实证分析由于南京市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已经形成了以电子、汽车、化工和一批地方特色产品为主导的综合性工业体系,其中,电子工业、石化工业生产规模位居全国城市第二位,汽车工业居第五位。

根据2005年南京市产品静态区域集聚指数可知,南京市的石化行业在全国具有领先水平,如乙烯行业产业集聚的静态指数高达12.97,占全国产量的十分之一,是全国乙烯加工生产的重要基地。

但是,从动态角度看,乙烯的产业集聚动态指数为1.09,基本上处于成熟期,产业发展缓慢但较为平稳。

而化工设备、原油加工、塑料树脂及共聚物和硫酸等行业的静态指数分别为8.75、8.34、7.25和1.8,同样在全国产量中占有较大的份额;另外,原油加工、塑料树脂及共聚物和合成氨的动态指数分别为1.09、1.04、1.01,这三个行业均呈现出向南京集聚的趋势。

由此可见,南京市的石化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表12005年南京市产品静态区域集聚指数行业集聚指数行业集聚指数行业集聚指数乙烯12 97钢2 24内燃机0 63化工设备8 75硫酸1 8烧碱0 58原油加工8 34水泥1 45日用陶瓷0 36塑料树脂及共聚物7 25矿山设备1 45中成药0 29家用洗衣机5 58合成氨1 09机制纸及纸板0 28汽车2 91化学农药1 06纱0 24彩色电视机2 74农用化肥0 97化学纤维0 24金属切削机床2 52微型电子计算机0 92房间空气调节器0 23成品钢2 43发电量0 72合成洗涤液0 15生铁2 33电风扇0 66布0 07数据来源:根据2005年 南京市统计年鉴 和2005年 中国统计年鉴 计算而得。

另外,家用洗衣机行业的产品集聚静态指数和动态指数分别为5.58和1.17,表明南京市的家用洗衣机产业不仅竞争实力较强,而且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趋势。

而钢、生铁、成品钢、水泥等行业也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好的内聚发展趋势。

表2 2000年~2004年南京市产业动态区域集聚指数产业集聚指数产业集聚指数产业集聚指数矿山设备1 74塑料树脂及共聚物1 02纱0 9房间空气调节器1 22农用化肥1 02日用陶瓷0 88家用洗衣机1 17合成氨1 01烧碱0 87钢1 13硫酸0 98内燃机0 86生铁1 12化学纤维0 97微型电子计算机0 86彩色电视机1 11发电量0 97电风扇0 83成品钢1 1机制纸及纸板0 95布0 81乙烯1 09汽车0 95金属切削机床0 67原油加工量1 04化工设备0 94合成洗涤液0 52水泥1 02化学农药0 93中成药0 49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南京市统计年鉴计算所得。

从表1和表2可知,金属切削机床行业的产品集聚静态指数为2.52,具有不错的生产能力和市场份额,但其动态指数仅为0.62,说明该产业有向外转移的趋势。

同样,作为南京市主导产业,汽车产业的静态指数为2.91,但动态指数却为0.95,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南京市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相对低于全国的发展水平,呈现相对减缓的发46统计研究在选取工业制成品时,主要考虑了南京市相对全国产品产量水平较高的产品,没有对南京市产业进行全面分析。

展态势。

发展相对减缓的产业还有化学纤维、机制纸和纸板、纱、布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以化学纤维为例,其产品集聚静态指数仅为0.24,动态指数是0.97,产业发展表现出向外转移的趋势与产业萎缩的状态。

此外,微电子计算机等技术密集产品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其产品集聚的静态指数为0.92,而动态指数却为0.86。

至于日用陶瓷、合成洗涤液等也呈现出向外转移的趋势。

南京市工业产品的静态集聚指数和动态集聚指数较高的产业都指向了能源、材料、汽车和机械等产业的主要产品,这为南京都市圈的主导产业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同时,南京市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产业规模较小,难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产业发展结构失衡,传统制造业平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且缺乏快速发展的源动力和技术支持;众多产业的集聚程度不足,产业竞争能力弱;产业价值链短,各环节利润率低,等等。

三、对策建议发挥地方产业特色,依托区域资源禀赋优势,促进相关产业在当地的集聚,是后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