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支柱产业分析

合集下载

科技创新支撑芜湖产业大发展

科技创新支撑芜湖产业大发展
业孵 化体 系 、 加强科技服务体 系建 设 、 市高新技术产 业总产值 7 8 3. 2亿元 , 家左右企 业 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 究 中 同
谋划 重大科技项 目等措施 ,为推进 芜 比增长 1. 实现增加值 18 8 1 %: 7. 7亿元 。 心 、 国家重 点实验 室。 目前 , 市有 国 全
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 育企 业。对 2 0 申报,收集 了 3 0 项产业关键技 术 施 方案》 组织赴外地学 习考察产 学研 09 0余 , 年认定 、今年 需要复审的 5 4家高新技 攻关项 目。出台 了<o 2年芜湖 市科技 实体 和特色产业研 究院建设 ,加快推 ( 1 2
术企业进行 了专题培训 组织完成 了第 计划项 目实施 方案》 芜湖 市科技 计 进芜 湖市产业技术研 究院建设工作。 和《
验室1 6家 ; 国家级 、 级工 程( 术 ) 省 技
新 主体培 育 持续加 强
研 究中心 3 ; 7家 国家级 、 省级企 业技
围绕汽车及零部件 、 材料 、 电子电 术 中心 8 7家 ; 国家级 、 级院 士工作 省
多次召开县 区、 经开 区科技部门和 器 、 电线电缆 4个支柱产业 。 高端装备 、 站和博 士后科研 工作站 1 家。 1 为加 强 部分企业座谈会 . 对今 年高新技术企业 光电光伏 、 新材料 、 能家电 4个培 育 芜湖市产业共性技术 、关键技术和前 智 认定作具体 动员 、 部署和培训 , 省科 的战略 性新 兴产 业 , 融、 按 金 现代 物流 、 沿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 、产 学研合
入 到 由市经信 委牵 头、 多部 门配合起 施 取 得 积极 成 果 。在 突 出抓好 核 心 是从 2 1 开始 .市科 技局 草 的《 于加 快全 市工 业 经济 转型发 项 目、核 心 企 业和 核 心 载体 建 设 的 0 0年 关

芜湖市情

芜湖市情

芜湖市域面积5988平方公里,人口384.21万,其中市区面积1064.7平方公里、人口123.8万,下辖无为、芜湖、繁昌、南陵4县和镜湖、弋江、鸠江、三山4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

芜湖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5-16摄氏度,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年降雨量1200毫米,无霜期每年达219-240天。

芜湖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呈不规则长条状。

地貌类型多样,平原丘陵皆备,河湖水网密布,青弋江、水阳江、漳河贯穿境内,黑沙湖、龙窝湖、奎湖散布其间。

全市土地面积59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4.7平方公里。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南岸,中心地理座标为东经119度21分、北纬31度20分。

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浩浩长江自城西南向东北缓缓流过,青弋江自东南向西北,穿城而过,汇入长江。

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皖江(即长江)与青弋江的交汇口。

芜湖古称鸠兹,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2500年。

汉武帝元封二年,即公元前109年,因多湖泊、芜藻而名芜湖。

古代芜湖得两江交汇(长江、青弋江)、舟楫之利,农业、手工业、商业比较发达。

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织造尚淞江、浆染尚芜湖”,当时成为全国印染中心。

清代由于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湖北宜昌、安徽芜湖、浙江温州、广东北海四处添开通商口岸,后增加四川重庆),使芜湖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近代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和全国四大米市之一。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108.6亿元,比上年增长18.2%,总量位居全省十七个省辖市第二位,增幅居第一位,“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6.3%,总量由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全省第10位上升到第2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294美元,居中部地区非省会城市第3位。

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7.5︰53︰39.5调整为4.4︰65.2︰30.4,工业化率由“十五”末的46.5%上升到58.2%。

芜湖市情介绍

芜湖市情介绍
Tag

芜 新 我湖 的 们是 时 将一 代 竭座 , 诚文 芜 为化 湖 广之人大城正投。以资依“者水崇创而尚造立创最,新优因,的埠宽投而容资兴失发,败展水,环文支境化持,
丰 冒 共韵险 创, 美灵动鼓 好。励 新冒 生几千尖 活年”!的文明雍,容气多文度化,交真融诚,地徽期文待化广底大蕴海丰内
厚 外。 投滔 资滔 者不 来绝 芜的 投长资江创,业造,就分了享芜湖人改包革容发开展放的、成开果拓,
七. 城市创新
Today's Wuhu
✓ 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城市 ✓ 中国城市教育综合试点城市 ✓ 实行“双元制”教育 ✓ 提供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
八. 城市环境
Today's Wuhu
✓ 半山半水,山清水秀 ✓ 城市绿化率32.65% ✓ 空气质量全国第四,获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
四. 结束语
安徽省芜湖市人民政府
一. 芜湖地理
Geographic Environment
✓ 芜湖市位于长江三角洲西北部,现辖芜湖、 繁昌、南陵三县,镜湖、鸠江、弋江、三山四区 以及两个国家级开发区。 ✓ 总面积3317平方公里,人口230万,其中市区 面积720平方公里,人口100.5万。
二. 芜湖历史
进 分取 享的 投品 资格 这。 块沃土所带来的成功喜悦。
谢谢观赏
五. 芜湖区位
Today's Wuhu
✓ 国内重要的铁路“十字形”结点城市 ✓ 长江溯江而上最后一个深水良港 ✓ 国内最大的内河煤港 ✓ 华东公路网络中心城市 ✓ 4小时车程覆盖46座城市,近4亿人口
六. 城市基础
Today's Wuhu
✓ 城市日供水73万吨 ✓ 城市能源充沛,燃气率达95.5%

芜湖市资料

芜湖市资料

建筑用地205055㎡,折合307.58亩容积率2.0密度22%绿化率35%高度59.5M27幢17层小高层36幢多层2幢15层酒店(公寓)周边环境:东方红郡地处城东政务新区,是芜湖政府重点推出的“城市东扩”总体城市规划的核心区域,项目所在地紧邻新的政府大楼、芜湖一中新校区。

拥有芜湖城东新区最核心的地段。

同时毗邻神山公园、扁担河公园,更让项目成为一处在繁华喧嚣的城市中,自然天成的居住、养生宝地。

配套设施:?公交车站?芜湖一中新校?芜湖市政府新政务大楼?第一人民医院?神山公园、扁担河公园?移动通讯大楼?金融商务中心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08-8-21 来源:芜湖市城市规划局点击:2194一、历版规划回顾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共修编了三轮,调整了一轮,过去的几轮城市总体规划对指导芜湖市城市发展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比较分析如下: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于1996年经省政府批准,规划期限为1993年~2010年。

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调整于2001年7月经省建设厅主持评审通过后,于2001年9月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调整规划的期限为2000年~2010年。

第四轮,2006年2月芜湖市经过新的区划调整,市区面积由231平方公里扩大为720平方公里,为城市空间拓展提供了先决条件,为适应城市迅速发展需要,科学指导芜湖市未来的城市建设,必须进行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

二、06年版规划编制过程200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芜湖市进行了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市区的土地面积由原230平方公里扩张到720平方公里,2006年3月,经省建设厅同意,芜湖市政府组织编制《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工作。

2006年10月,省建设厅、发改委、国土厅在合肥召开芜湖市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专题会议,审查并同意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2006年11月,省建设厅在芜湖主持召开了《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纲要》审查会,原则通过;2007年10月,省建设厅在芜湖主持召开《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审查会,原则通过;2007年11月,芜湖市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2007年12月,芜湖市十三届人大常务会第39次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2008年元月,市政府通过《大江晚报》专门辟两个专版对总体规划情况进行了全面介绍;2008年5月,省规划委员会审查委员会在合肥组织召开了《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审查会,原则同意修改后的总体规划;2008年8月,省规划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了《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原则通过;2008年11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付诸实施。

芜湖四大支柱产业

芜湖四大支柱产业
芜湖市四大支柱产业

芜湖四大支柱产业: 电子电器 新型建材 生物制药 汽车产业
目录

四大支柱产业概述 四大支量引增量,通过资本运作、 外引内联,使一批大型工业企业和相关配套产 业集聚芜湖,形成了以福建实达、广东美的、 科龙电器等为主的电子电器产业群
存在问题

自主开发能力不足 自主品牌发育畸形 高级人才相对欠缺 核心技术开发不行
四大支柱发展


今年,芜湖四大产业群进一步发展壮大。日本日立公 司投资4000万美元,新上年产60万台空调的项目;上 汽奇瑞公司投资17亿元,扩建年产6万辆轿车工程; 实达公司投资3000万元,新建年产30万台PC及网络 产品二期项目;海螺集团增资10亿元,扩建年产22万 吨PVC五、六期工程;通化金马药业投资5000万元, 新上中成药工程。这些项目有的已经投产或即将竣工, 使芜湖四大产业群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以上数据摘自《安徽日报芜湖讯》
电器生产线
新型建材

形成以安徽海螺集团PVC管材型材、钢塑门窗, 德国可耐墙纸面石膏板,台湾华亚塑胶等为主 的新型建材工业群
生物制药
形成以北京双鹤药业、通化金马等为主的生物药 业工业群 芜湖华兴制药
汽车产业

形成以上汽奇瑞轿车、一汽扬子轻型车和底盘、 德国西门子威迪欧汽车仪表等为代表的汽车及 汽车零部件工业群
奇瑞汽车
四大支柱发展

规模以上企业50多家,上市公司达15家。去 年,该市年产电脑100万台、空调210万台、 电机600万台、汽车仪表50万台套、PVC管材 型材21万吨。空调、电机和PVC成为国内重 要生产基地,其中PVC产量居亚洲首位。据统 计,去年芜湖市电子电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 新型建材和生物药业四大产业群分别实现工业 产值54.9亿元、40.64亿元、25亿元和7亿元。

芜湖市支柱产业分析

芜湖市支柱产业分析

服务领域 “中心”设立主要是为吸引优秀人才来芜湖从事创新药物研发及推动现代化中药科技产业等
(二)生物测试技术服务 (一)创新研发 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分为创新药物研发与生化测试社会化技术服务两部分。其生化 1、化学物质结构与含量分析测试; 1、中药、西药、生物药创新药物非临床研究; 检测实验室已于2003年12月通过省级计量和实验室二合一认证(CMA)。 2、中药、西药、生物药、中药材及饮片鉴 2、天然产物、功能性产品及其生产工艺研究; 创新新药的研发是高技术、高风险、高效益的科技产业;2006年我国测试技术服务市场将向 别与含量分析测试; 3、传统中药制剂和改造与更新换代; 国际全面开放,围绕食品、药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理化分析测试技术服务将有着广阔的市场前 3、食品及农产品一般成份分析、质量安全 4、药物包衣、缓释等各种药物新技术研究; 景。芜湖生物药业研发中心加上有实力的投资者加盟和市场化动作,必将形成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监测; 5、新的生物活性单体及有效部位发现与研究; 和高回报率和高科技第三产业。 4、无公害农产品及中药材GAP生产环境 6、天然提取物标准物质设备; 评价。 7、中药指纹图谱研究。
生物制药
芜湖市生物制药企业代表
芜湖生物药业研究开发中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由安
徽省芜湖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的政府实验室。“中心”为 企业性质的研发机构,注册资本600万人民币,创建于 2001年8月,坐落于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安 徽省芜湖市留学生创业园。“中心”拥有多名高中级专业 人才,装备先进的全套光谱、薄层扫描、原吸、气相、液 相等进口检测仪器,拥有多种天然产物实验室分离手段
芜湖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的数量超过300家,其中仅为奇瑞配套的零部件 企业就有85家,占全省为奇瑞配套企业总数的72%。产品涵盖了发动机、变速箱、 仪表、内外饰件及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油路系统、电子系统等20大 类3000多个品种。尤其是汽车电子、仪表等零部件产品,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安徽省产业结构研究

安徽省产业结构研究

安徽省产业结构研究安徽省位于中国东部,是中国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之一。

安徽省的产业结构早在改革开放之前就已经走向多元化,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安徽省的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本文将对安徽省的产业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并分析其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一、安徽省产业结构的特点1. 第一产业的重要性逐渐下降安徽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农业依然是安徽省的支柱产业。

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水平的提升,第一产业的地位和比重逐渐下降。

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也在安徽省得到了不断推进,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

2. 第二产业发展较快安徽省的工业化程度较高,工业已成为安徽省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特别是以钢铁、化工、机械等为代表的重工业,为安徽省的产业结构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安徽省的许多城市都经历了工业化的浪潮,工业产值持续增长,为安徽省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3. 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随着城镇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安徽省的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

特别是金融、物流、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迅猛,成为安徽省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也在安徽省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安徽省的产业结构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安徽省产业结构的研究1.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安徽省的产业结构一直在不断调整和优化中。

通过加强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和发展新兴产业,安徽省的产业结构得到了有效的优化。

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和扶持措施,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2. 产业集聚效应的形成安徽省的产业结构在不同地区呈现出明显的集聚效应。

蚌埠地区的汽车产业、合肥地区的新能源产业、芜湖地区的机械制造业等,都形成了相对集中的产业集群。

这些产业集群对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提升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 产业结构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安徽省的农村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

芜湖市汽车业发展现状

芜湖市汽车业发展现状

芜湖市汽车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近年来,凭借奇瑞公司的强劲带动,一大批国内外汽车零部件企业聚集芜湖,已初步形成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当之无愧地成为芜湖市四大支柱产业之首。

2008年,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打造汽车及其零部件“千亿元产业”的奋斗目标,芜湖市“十二五”规划中,更是寄希望于将奇瑞公司打造成“千亿元企业”。

在十多年的时间里,芜湖市汽车产业走过了“从无到有”,正以稳健的步伐,朝着“由弱到强”转变。

一、芜湖汽车及零部件业的发展现状芜湖市汽车及零部件业,主要依托奇瑞的发展而兴起。

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奇瑞公司已具备年产90万辆整车、90万台发动机、40万套手动变速箱及5万套自动变速箱的生产能力。

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一批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落户芜湖,为奇瑞公司做配套,包括美国的德尔福、德国的大陆电子、瑞典的SKF、美国的PPG等企业,在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落户的18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就有多家是为奇瑞做配套。

同时,奇瑞的快速发展,也为包括汽车设计、物流等诸多汽车服务产业得到强力拉动,促进了芜湖地区汽车工业的产业链与产业群逐步完善与壮大,形成了以奇瑞为主体的完整的汽车生产、服务、销售这样一个供应体系,产业集聚效应十分明显。

奇瑞汽车业的发展,带动着芜湖汽车零部件业的发展,而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又促进了芜湖整车业的发展。

目前除奇瑞乘用车生产已具规模外,坐落于高新产业开发区内的芜湖中集瑞江汽车有限公司,也已形成年产30000辆搅拌车、罐车、自卸车、半挂车等专用车的生产能力。

而坐落于三山区境内的联合卡车项目,由中集集团、奇瑞汽车、玉柴集团、法士特集团、富华重工以高起点合作建设,产品将跨越牵引、载货、工程和专用等诸多领域。

目前,芜湖市范围内,已有各类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400多家,2010年产值超过600亿元。

而由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今年的汽车市场也和房地产市场一样,经历了年初火爆,年末萧条的剧烈变化。

浅谈芜湖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改善途径

浅谈芜湖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改善途径

浅谈芜湖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改善途径浅谈芜湖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改善途径话题:教育学习种植大户芜湖经济发展水平和程度往往是判断一个城市发达与否的最重要标志。

芜湖,作为中国中等城市的代表,其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和前进动力。

随着芜湖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不断突显出来,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分析了其具体原因,提出了改善途径,以便芜湖市经济可以又好又快地发展,也为后人研究有关城市经济发展的问题提供了三者之间资料和一定依据。

一、芜湖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1.产业结构问题第一,2007年,芜湖市三大产业比例关系是5.8?57.00?37.2,而在2008年,芜湖市的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是 5.3?60.6?34.1。

芜湖的地域面积不大,可人口众多,人地矛盾比较突出,且人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还不能够完全满足。

笔者认为,应适当加大对农业的关注和投入,保证充足的粮食供应及存储,同时,更为积极地发展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第三产业也是十分迫切的。

第二,芜湖的主导产业是第二产业,而汽车及零部件、新型材料、电子电器这三大产业又是主导中的支柱。

如芜湖的奇瑞汽车,是中国汽车行业自主创新品牌第一家,既然已经作为了全国汽车行业自主创新的领头羊,各项荣誉应该是很多的,汽车产品也应该是完全自主研发生产的,可芜湖奇瑞获得国家认可的仅仅是“中国驰名商标”,既没有“中国名牌产品”的称号,也没有“国家免检产品”的头衔。

之前,又传出芜湖奇瑞公司某型号汽车的关键部件是由匈牙利一家公司代为生产的,更是引起社会上一片哗然,其作为国家的自主创新品牌,一个城市主导产业中的支柱,显然难名副其实,主导产业地位不够明确。

2.产业内部存在的问题第一,三大产业看似毫不相干,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其实,三者之间存在着很复杂和很紧密的联系。

芜湖虽然产业结构比较完善,但产业间的联系却不强,产品也没有做好承接工作,每个产业基本上只关注自己的工作,而忽视了产业交流。

据电视报道,2009年,芜湖县一家果树种植大户的水果没有完全售完,余下的水果不是烂掉,就是送给亲戚朋友了,损失较大。

芜湖哪个区发展前景好

芜湖哪个区发展前景好

芜湖哪个区发展前景好芜湖是安徽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淮河南岸,是我国沿海经济带与中部地区经济带的交汇点。

芜湖地处长江经济带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基础。

在芜湖市,发展前景最好的区域主要有三个:南陵县、弋江区和鸠江区。

首先,南陵县作为芜湖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芜湖市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全市的绿色农业示范区。

南陵县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农田面积,是芜湖市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区域。

同时,南陵县还是芜湖市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区域,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其次,弋江区是芜湖市的新兴工业区,也是芜湖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弋江区拥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是芜湖市重点打造的工业聚集区之一。

在弋江区,有着众多的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集聚,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汽车制造、装备制造、新能源等。

而且,弋江区还积极引进外来投资,不断推动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最后,鸠江区是芜湖市的城市发展新区,也是芜湖市城市建设和综合发展的重点区域。

鸠江区拥有较大的用地资源和较好的市政基础设施,是芜湖市新兴的商贸和服务业集聚区。

在鸠江区,有大型的购物中心、商业广场和高档住宅小区等,同时还有很多服务业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进驻,促进了商贸流通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总之,南陵县、弋江区和鸠江区是芜湖市发展前景最好的区域。

南陵县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农田面积,是芜湖市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区域;弋江区是芜湖市的工业聚集区,有着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较好的工业基础;鸠江区则是芜湖市的城市发展新区,具备较大的用地资源和较好的市政基础设施。

这三个区域的发展潜力巨大,将为芜湖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的实证分析_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

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的实证分析_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

态上看, 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 与其它产业的关联度较高; 从动态看, 支柱产业是具有较大需 求收入弹性、生产率上升快, 对相关产业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产业[ 6] . 2. 2. 1 支柱产业的选择基准[ 7]
( 1) 区位商基准: 以劳动力就业和产出水平在全国所占的比重来表示的, 并以此来确定地域专业化程度.
比. 根据 H i 的值, 初步确定表 1 中的相关产业最有可能发展成为主导产业[ 5] .
表 1 主导产业的备选产业 的 Hi 排序
Tab. 1 The leading industry for choosing the arrange of the Hi
产业
Hi 排位
纺织业
2. 246 6
交通运输设备 有色金属冶炼 电力蒸汽热水
17929产业增长极的培植对于产业经济增长点的培植要立足于芜湖现有的工业基础依靠体制和科技的创新着力延伸产业链形成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为主导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培育一批发展前景好技术含量高主导产业的选择芜湖市的工业按行业分有33个之多以全省为背景区根据2002芜湖统计年鉴的行业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相关统计资料依据公式它反映了产业的各项技术经济和社会综合指标该产业越有可能发展成为区域工业的主导产业gi为工业产值比较率pi为就业人口比较率产业就业的人口与地区最大产业就业人口之比产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与工业最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之比ci为出口交货率根据hi主导产业的备选产业的hi排序taleadingindustryhi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塑料制非金属矿物制造业烟草加工业hi排位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化学原料及化学专用设备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黑色金属矿医药制造业纺织业压延加工业制品制造业151112101413芜湖市应确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为主导产业

SWOT分析芜湖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状况

SWOT分析芜湖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状况

SWOT分析芜湖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状况作者:王丹来源:《商场现代化》2017年第04期芜湖港位于东部与西部的过渡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将芜湖港口航运发展摆在了突出位置,明确提出“把芜湖建成皖江城市带重要的航运枢纽”。

近几年来芜湖承担这东部向西部的产业转移,其功能不断地向皖中和长江上游和经济腹地扩展,其本身是安徽最大的航运中心,也是全球综合运输网络节点。

煤炭、集装箱、大宗生产资料电子商贸是芜湖三大重要物流内容之一,因此发展集装箱运输具有独特优势。

芜湖港集装箱物流的运作方式有其单独的集装箱水路中转运输、集装箱公路中转运输、集装箱水中转运输等方式,也有多个不同运输方式组合的集装箱联运,本文用SWOT分析一下芜湖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优点、劣势、机遇和威胁。

1.芜湖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优势区位优势。

芜湖港处于我国生产力“T”型结构的主轴线上,是沿海开放地区向内地梯度推进的重要交汇点,也是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东部发达地区物资交流的重要连接枢纽。

芜湖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港口水深,能停泊大型船只,对外贸易较方便。

芜湖港不仅是华东第二通道的重要连接点和枢纽,而且是安徽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通江达海的水上通道。

有318、205国道从芜湖过境,并且与沿江的合杭、宁芜高速等公路网络相接,铁路轨道有芜宁、宣杭、铜九等铁路线相连接。

经济腹地可依托芜湖与合肥,芜湖港距离芜湖经济开发区较近。

政策优势。

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明确提出要强化芜湖作为皖江开发开放的龙头地位和重要节点城市的作用,形成以芜湖为核心的皖江物流产业带,把芜湖建成皖江城市重要的航运枢纽。

同时加快航道建设和港口建设,完善能源和原材料运输通道,打造高标准、大运能的水运高等级航道网,形成干支联动、通江达海、港站完善、船舶先进、畅通高效、安全环保的内河运输体系。

安徽省也推出一系列政策及规划,要求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现代物流园区建设,打造皖江物流中心,建设沿江集装箱、煤炭等专业化货物运输系统。

芜湖市基本情况

芜湖市基本情况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拥有中国最大的汽车民族自主品牌一一奇瑞。目前,开发区共有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100余
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0余家,产品涵盖汽车配套零部件的各个体系,并吸引了一大批外企进区
投资发展。
代表企业: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大陆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芜湖亚夏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总部)。
电子电器产业
商业比较发达。明代《天工开物》记载 织造尚淞江、浆染尚芜湖”,当时成为全国印染中心。 清代由于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湖北宜昌、安徽芜湖、浙江温州、 广东北海四处添开通商口岸,后增加四川重庆),使芜湖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近代工商业的
发祥地之一和全国四大米市之一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108.6亿元,比上年增长18.2%,总量位居全省十七个省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108.6亿元,比上年增长18.2%,总量位居全省十七个省辖
市第二位,增幅居第一位,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6.3%,总量由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全省
第10位上升到第2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294美元,居中部地区非省会城市第3位。三次
产业结构由 十五”末的7.5:53:39.5调整为4.4:65.2:30.4,工业化率由 十五”末的46.5%上升到58.2%。财政收入200.7亿元,增长35.8%, 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4.3%。
年年均增长18.6%。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芜湖被中央列为成功开拓中国特色发展之路的全国18个典型地区之一
产业概况
改革开放后,安徽省将芜湖列为皖江的龙头。芜湖已形成了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汽
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材料三大支柱产业。在开发区之外,芜湖还建立了7个各具特色的省级
开发区,如今都已成为县区经济的主导力量。

中国产业发展安徽篇之芜湖 昔日吴楚名区 今朝工业强市

中国产业发展安徽篇之芜湖  昔日吴楚名区 今朝工业强市

中国产业发展安徽篇之芜湖————昔日吴楚名区今朝工业强市文/知名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家、国家发改委特邀研究员郭凡礼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长三角西南部,是华东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素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

截至2015年,芜湖市下辖4个市辖区、4个县,4个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6026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365.4万人。

芜湖产业,三柱共擎芜湖是安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老牌的工业城市。

2016年芜湖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478.59亿元,是芜湖最重要的经济支柱。

芜湖工业门类齐全,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是芜湖的首位产业。

虽然不是著名的汽车生产基地,芜湖市的整车生产能力较强,落户有各类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400多家。

奇瑞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芜湖地区汽车工业的产业链与产业群逐步完善与壮大。

材料产业是芜湖最具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

多年来,芜湖市材料产业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具有一大批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材料产业集群,在新型干法水泥、型材、球墨铸管等产品方面具有制造规模大、装备先进等明显产业优势。

2016年,芜湖材料产业实现增加值217.53亿元,全部规模工业的28.08%。

芜湖市是安徽省重要的家电生产基地之一。

芜湖的电子工业优势,引来了国内外知名家电企业投资建厂,成为全国较大的空调器生产基地,家用空调器年产能达2000万台。

强大的家电制造业实力,吸引了更多配套的生产企业前来。

现今,芜湖已经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共生的家电生产体系。

发展受阻,独木难支芜湖工业发达门类齐全,然而却存在几个问题。

首先,芜湖优势产业的产业链还没有完善。

芜湖整车生产能力较强,但与汽车配套的相关产业发展却相对滞后,配套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低。

芜湖的材料产业也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产业链,配套的现代物流业还显得有几分稚嫩,对新材料的研究也没有加上。

其次,芜湖的自主品牌发展资历较浅、经验缺乏,导致品牌力不强。

芜湖的产业基本都是自主品牌,在面对其他城市的外资品牌、合资品牌时,在价格、质量上难免存在不足,这会削弱芜湖产业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分主导产品产业链关键配套环节缺失
产业发展环境需要完善
谢谢! 谢谢!
技术研发平台——建立芜湖天然产物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
交易、信息平台——建立芜湖国际医药与天然产品
交易中心
产业技术平台——建立工业化萃取、中药及其它医
药产品加工基地
专业化人才培训平台—— 建成现代医药专门人才培
训中心
汽车零部件 电缆 生物制药
电子电器
1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重点产品具备比较优势
三大 优势
1
该市本身拥有产 业发展、 业发展、空间布 和谐环境、 局、和谐环境、 体制机制和先进 文化等优势, 文化等优势,这 在安徽省得天独 厚
3
无为县的300多 多 无为县的 名电缆企业经营 精英定居在芜湖, 精英定居在芜湖, 在市场营销中具 有成功的经验
2
产业配套优势, 产业配套优势,目前 该市铜材及深加工企 业已达50多家 多家, 业已达 多家,铜带 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 率达22%以上,使以 以上, 率达 以上 铜材为原料的低成本 优势明显
2
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 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区域特色明显
3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新兴子行业成长迅速
4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部分技术领域水平领先
5
重点企业成长迅速, 重点企业成长迅速,龙头企业支撑行业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缺乏重大突破
产业创新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投资强度不足,影响产业发展后劲 投资强度不足,
汽车零部件 电缆

生物制药
电子电器
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全市医药工业 发展思路:遵循科学的发
展观和“十六”大提出的“统 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 思想,立足国内外两个市场, 鼓励企业依靠现代科技创新, 发挥皖药资源优势,加速芜湖 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迅 速做强化学药品,发展医用生 物制品,带动医疗器械、医药 包装材料工业。基地建设坚持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 点、坚持特色、实行产学研一 体、科工贸结合,不断拓展芜 湖生物药业产业发展的新途径 。 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以上,利 税13亿元以上。同时,开发1-3 个国家级专利产品,培育2-3个 销售额过10亿元企业,1-3个销 售额过1亿元的品牌产品,4-5 个省级以上技术(研究)中心 ,10家以上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3-4家医药企业在境内外成功 上市,使芜湖成为中国医药高 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之一。其中 ,近2-3年,建成省内一流、华 东地区领先水平的生物药业科 技园,全国最大的天然产物萃 取基地,华东地区重要的医药 信息、产品交易中心。
LOGO
芜湖支柱产业分析
汽车零部件
电缆 生物制药 电子电器
企业类型
外商独资企业 国有及国有 控股企业
民营企业
中外合资企业
当前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规模较小
1
2
产品附加值低
6
产业扶持政策 有待完善
主要 问题
3
企业研发能力 弱
5
4
产业链条短
本地配套能力 不强
汽车零部件
电缆
生物制药 电子电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