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西北部地区沙化和荒漠化土地治理技术研究
辽宁省荒漠化土地现状及治理对策
20 年 5月 06 第 3期( 7 期) 总 2
— — — —
防
—
护 林
科 技
Ma , 0 6 y 20
P o e t n F rs S in ea d T c n lg r tc i o oe t ce c n e h oo y
草地面积为 l 5 , m , 15 ; 6 17h 占 .% 未利用地面积 0 为 1 8 . m , 16 ; 民、 73 39h 占 .% 居 工矿 和 交通用 地 面 积为 6 3. m , . % ; 894 4h 占6 5 水域 面积 为2 0 . 9 37 4 h 占 28 。 m , .% 在荒漠化耕地中 , 中度荒漠化类型耕地面积 轻、 占主导地位 , 主要分布在谷间平 地或低缓 山地。而 重度、 极重度荒漠化类型耕 地面积所 占比重较小 , 主 要分布在较陡的坡地上 , 且无任何治理措施 ; 在林地
了相 应 的 解 决 对 策 。 关键 词 : 宁 省 ; 漠化 ; 地 现 状 ; 理 对 策 辽 荒 土 治
中图分类 号:7 5 F7
文献标 识码: B
1 荒漠化土地 区域概况
辽宁省位于我 国东北区的南端, 辽河下游 , 东经 185 2 。6 , 1。1 ~154 北纬 3 。7 ~ 3 2 84 4 。6。北部、 东
部与吉林毗邻, 东南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 国隔鸭绿
江相望, 南濒黄海、 渤海 , 西南邻河北省 , 西北部与内 蒙古 自治区相连 , 南北宽约 50k 东西长约 54 3 m, 7
k 总面积 l. m, 4 6万 k 海岸 线 269k m, 1 m。
荒漠化类 型面积为 3049 3h 占 4 . % ; 0 1 . m , 3 7 重度 荒漠化类 型面积为 1650 3h 占 1. % ; 0 8 . m , 5 5 极重 度荒漠化类型面积为 690 4h 占 1O 2 . m , .%。
“三北”地区盐碱地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三北”地区盐碱地治理技术研究进展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各地面临着盐碱地的严重问题。
而在中国,“三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盐碱地的治理问题更是备受关注。
盐碱地的治理不仅涉及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关乎着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发展。
针对“三北”地区盐碱地治理技术的研究成果对于地方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至关重要。
一、盐碱地对“三北”地区的影响“三北”地区指的是中国的东北、北部和西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新疆等地。
这些地区因为地理位置偏僻,气候条件恶劣,加之长期的人类活动和不当的经济开发方式,导致大片土地盐碱化严重。
盐碱地的出现对“三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盐碱地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盐碱地中的盐分和碱性物质会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不良影响,降低土地的肥力,导致庄稼歉收和农作物减产。
农民因此失去了土地的生产力,生活水平大大下降。
盐碱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
盐碱地中植被凋零,土地裸露,形成了漠视盐碱地带或区域,风蚀、水蚀加剧。
盐碱地的扩张不仅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引发了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威胁着当地的生态安全。
二、盐碱地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为了解决“三北”地区盐碱地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和研究人员一直在开展盐碱地治理技术的研究工作。
目前,关于盐碱地治理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修复、土壤改良、植被恢复和水利工程等方面。
生物修复是指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来修复和改良盐碱地。
研究表明,一些耐盐碱的植物,如碱蓬、碱花生、梭梭等,能够在盐碱地中良好地生长,不仅能够有效吸收盐碱地中的盐分和碱性物质,还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环境。
一些盐碱地特有的微生物菌种,也被发现具有降解盐碱物质和改良土壤的作用,为盐碱地的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土壤改良是指通过添加土壤改良剂,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和结构,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水性,从而改善盐碱地的生态环境。
目前,一些化学改良剂和有机物质被广泛应用于盐碱地的改良和治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荒漠化治理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
荒漠化治理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一、引言:荒漠化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生态现象,给社会和环境带来了极大威胁,通过对荒漠化原因和治理方法的研究,发现新技术和新方法对荒漠化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论述了当前荒漠化治理中应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并探讨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二、荒漠化治理新技术研究(一)植被治理技术植被是荒漠化地区防止土地沙漠化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植物生长,可以借助其根系固定土壤及水分,减少荒漠化。
1.白细胞治理技术此技术首先种植一些抗旱、耐盐碱性强的植物,使土壤获得保水性和肥力,再进行带有一定寿命的白细胞种植,逐渐由浅及深地修正土地。
此技术成功应用于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白泉,改造了大面积沙漠化土地,栽种了柳树、红柳等。
2.灌溉植物技术此技术采用人工灌溉和雨水集中方式,通过水源的引入增加土壤水分,从而形成稳定的水分供应体系,养护植物生长。
(二) 防风固沙技术荒漠化主要的诱发者是风力,利用防风固沙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荒漠化程度。
1. 防护屏技术此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防风固沙技术,它基于降低空气中的风速,增加高层障屏,保护下层生长和固定植物的根部。
应用于新疆吐鲁番地区,对现状大面积的沙漠化地区进行置换修葺,通过建造固定机制来改变不稳定的土地环境。
2. 绿化带技术绿化带技术是种有效的防风固沙技术,通过人工或自然生长植物,形成具有阻力的植被屏,对风沙进行防护,并达到调控区域环境的效果。
从而减缓荒漠化的速度,此技术成功应用于内蒙古的长跑草原、华北平原等地区。
三、荒漠化治理新方法研究(一) 风电扶贫近些年,风电扶贫已经成为解决荒漠化治理问题中最新且最具前景的方法之一。
风电,在带动地方就业的同时,又完成了区域的生态复苏,保护生态、造福民生。
(二)生态扶贫生态扶贫是一个新的产业模式,采用生态保育和产业扶贫相结合的方式,将治理荒漠化、保护生态与扶贫结合起来,从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
四、荒漠化治理新技术和新方法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种技术和方法的不断更新迭代,治理荒漠化的效果和效率也在不断提升。
辽宁省治沙工程建设技术研究
括辽 中县 、 康平 县 、 法库县 、 民市 、 新 台安 县 、 山县 、 黑 义县 、 阜蒙 县 、 武 县 、 彰 昌图县 、 建平 县 、 票市 、 阳 北 朝 县、 凌源市 、 喀左 县 、 龙城 区 、 连山 区 、 龙港 区 、 中县 绥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6 9 期 20 0 6年 1 2月
内蒙古林业 调查设计
I n rM o g l o e ty I v s ia i n a d De i n n e n o i F r s r n e tg t n s g a o
群 与 京 津 两 大 经 济 发 达 地 区 之 间 , 锦 州 港 距
1 7m, 3k 锦朝 高速 公路 贯通 本 区 , 阳—— 承德铁 路 沈
贯 穿境 内, 、 级公 路与 县 、 国 省 乡级 公路 纵横 交错 。 公
盖率 为 2 . 。主要 土壤 类 型为 风沙 土 , O1 其颗 粒均 匀, 沙层 深厚 。 1 8 据 9 2年辽 宁省水 文地质 大 队勘测 ,
小 黄柳 、 巴戈蒿 、 差 中华 隐 子草等 。在 流动沙 丘 ( ) 地
和 半 固定 沙 丘 ( ) 地 主要 有 蒺 藜 梗 、 巴 戈 蒿 、 黄 差 小
柳、 沙蓼 、 东北 棘 豆 、 沙蓬 等 。 刺 固定沙 丘 ( ) 地 主要 植 物有野 麦子 、 野古 草 、 中华 隐子草 、 安胡枝 子 、 兴 茵陈
v 12 . . o . 9 No 6
e D c. 200 6
文章 缩 号 I0 6 69 (0 60 -0 3 -0 0— 9320)6 08 4 1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案)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案章节:一、荒漠化的定义与类型二、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现状与危害三、荒漠化的成因分析四、荒漠化治理的技术与方法五、荒漠化治理的案例分析教案内容:一、荒漠化的定义与类型1. 荒漠化的定义:荒漠化是指土地生产力降低或丧失,地表植被破坏,土壤贫瘠,水分减少,生态环境恶化,从而导致土地无法维持原有生产和生态功能的过程。
2. 荒漠化的类型:根据荒漠化的成因和特点,可将其分为自然荒漠化和人为荒漠化两种类型。
自然荒漠化是由于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化、地质活动等导致的荒漠化;人为荒漠化是由于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发、不当耕作等导致的荒漠化。
二、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现状与危害1. 现状:我国西北地区是我国荒漠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荒漠化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近40%。
近年来,荒漠化范围不断扩大,程度加剧,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2. 危害:荒漠化导致土地资源退化,生产力下降,影响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破坏地表植被,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加剧水资源短缺,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诱发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危害人类健康。
三、荒漠化的成因分析1. 自然因素:气候变化,如全球变暖、降水不足等;地质活动,如地壳运动、地震等;自然植被的破坏,如病虫害、火灾等。
2. 人为因素:过度开发,如过度放牧、滥伐森林等;不当耕作,如过度开垦、不合理的灌溉等;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和土地破坏。
四、荒漠化治理的技术与方法1. 生物措施:植树造林、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沙障固沙等;2. 工程措施:建设防沙林带、固沙工程、土地改良工程等;3. 农业技术措施:合理灌溉、改良耕作制度、调整产业结构等;4. 政策与管理措施:制定和实施荒漠化治理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荒漠化治理管理体系等。
五、荒漠化治理的案例分析1. 案例选择:选择我国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荒漠化治理案例,如新疆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内蒙古的沙化土地治理等。
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初探
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初探摘要随着城乡经济进程的发展,草原的生态功能逐渐被破坏,草原沙漠化的速度不断加快,目前辽西北地区的土地沙漠化现象十分严重,如果相关部门还不加以管理和保护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同时,由于草原的荒漠化现象,不断出现有沙尘暴和干旱等现象,每年春天,扬尘的现象随处可见。
沙漠化还会造成植被蓄水能力不断下降,土壤的营养不断流失,导致土地生产水平下降。
这种沙漠化现象也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由于沙漠化引起的恶劣气候,低下生产率以及严重的缺水现象,都严重的制约了当地经济的良好发展。
因此,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刻不容缓。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讨论草原沙化问题,并就此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沙化;草原;治理为了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也由于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特殊性,相关政府部门应提出合理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加快草原沙化的治理,这是无上光荣,造福子孙,的积善事业。
1 辽西北草原沙化的现状及背景辽西北地区与蒙古科尔沁接壤的县(市)总共有10个,这10个县是辽西北地区的主要土地沙漠化区,其环境特点为干旱频繁,降雨量十分少,土壤类型大多不可当做耕种地,同时风力特别大,这个地区是辽西北地区最脆弱敏感的地区。
目前,这十个县(市)的可使用土地的面积在不断地下降,大多数草原已经沙化,植被覆盖率日益下降。
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造成当地居民不得不搬迁的局面。
沙化造成的恶劣环境,不但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对辽西北地区附近的城市以及华北地区的某些城市的生态安全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2 辽西北草原沙化的原因1)可能的人为因素由于当地居民对草原的无节制开垦最直接地造成了草原沙化。
建国以来,由于辽西北草原肥沃的草原和大片的土地,吸引了许多外来人口,使得当地的人口数目不断膨胀。
随着不断增加的人口总数,辽西北地区已无法承受如此重的人口压力,土地的生态环境不断地恶化,草原逐渐演变为裸地,最后变成无人居住的沙地。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Geography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行政范围: 包括新、宁、甘(北部)、内蒙古(大部)
Geography
2.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地理 身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位置
Geography
地形 以高原、盆地为主,周围有高大山脉,阻挡海洋水汽的进入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降水稀少,蒸发 强,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季。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温、降 水变率大 持续干旱
多雨年
抑制风沙活动
小结:
加剧荒漠化进程
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
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Geography
干旱的气候特征 + 气候异常
?
Geography
0.7%工程施工
9.6%
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源利用不当
32.7%
26.9%
过度农垦 过度樵采
30.1%
中国荒漠化问题区域分布示意图
Geography
土地沙漠化
发生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次生盐渍化
主要发生在华北平原地区
石质荒漠化
主要发生在西南喀斯特地区
二、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Geography
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
1.西北地区的范围
经纬度范围: 大部分位于73°E至123°E, 37°N至50°N 自然界线:
荒
漠 化
形成原因 人为原因 本质 表现形式 类型
土地退化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 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石质荒漠化
Geography 石灰岩地区水土流失,致使岩石 裸露,土地生产力极低
辽宁西北部地区土地沙漠化成因及防治对策
’
. . l ຫໍສະໝຸດ { 变化影响, 辽西北地区气候目趋干热化 , 是当地土地沙漠化又一重要因素。15 ~ 90 , 90 19 年 锦州地区各县( 市) 及康平县平均气温上升 1 以上 , 0 年锦州地区 3 c C 2 1 0 O多座小型水库中的 1 9座全部干涸 , 辽北最大的内陆湿地
一
面积约 70 00公顷的康平县西泡子湿地于 20 年全部干涸 ; 02 章古台及彰武气候资料显示 , 2 与 O世纪 5 0年代
一自然因素特殊的自然条件是沙漠化发生发展的客观基础辽西北地区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缘我国北方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生态脆弱带内区内大部分为西辽河冲积平原堆积着深厚的第四纪以来所形成的冲积湖积沙物质以章古台钻探岩心资料为例沙层厚度深达126一l28m
维普资讯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 学版)20 0 ,( )6 — 3 , 6— 38 1 : 6 0 1
’
、
r
f
。
辽宁西北部地 区土地沙漠化 成 因及 防治对策
董胜君 白雪 峰 付 青山 , , ,
( 沈 农 大 学 沈 l1 ;. 宁 沙 林 究 阜 10 ; 1 阳 业 学林 蘸. t6 2辽 省固 造 研 所,新 20 . O1 30
3 朝 阳市咯左县林业局 , . 朝阳 120 ) 200
摘要: 辽宁省 沙漠化土地面积 5 .6万 h 潜 在沙化土地面积 6 .6万 h 二者占全省土地总面积 7 9 %. 49 m, 06 m, .4 , 主要分布在辽 宁西
荒漠化的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地形 位置
西北 地区
山脉和盆地 相间分布
湿润气流 难进入
干旱
山岭重重 阻隔
②自然环境的经度差异
②自然环境的经度差异
西部
东部
降水 少
以下 200mm以上
多
海陆位置 距海远
近
载畜量 小
大
自然景观 沙漠、戈壁 荒漠草原、草原
干旱地区
干旱和极端干 旱地区
半干旱地区
农业特色 绿洲农牧业 草原牧业、灌溉农业
A、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 B、大风日数多,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 C、河流水量大,流水作用显著 D、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形成大片戈壁和
沙漠
b工程措施——流沙地区——设置沙障
宁夏毛乌素沙地草方格固沙
一方面增加 地表粗糙度 削减风力; 另一方面截 流水分,提 高沙层含水 量,有利于 固沙植被生 存。
设置沙障——草方格
沙坡头草方格沙障
新疆坎儿井——利用地下水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现有林地——作为防护林 绿洲边缘的灌草地带——发展林业、牧业 已荒漠化的地方——退耕还林、还牧
严重破 坏草场
过度樵采
加速荒 漠化
樵采天 然植被
破坏固 沙植物
过 短期的经 度 济利益
放
超载
牧
放牧
草场载蓄 量降低
土地 沙化
加速草原退化、 沙化过程
牧草生长 能力、土壤
结构破坏
过度开垦
• 1、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区 • 2、绿洲地区
水源的多少决定了绿洲的 人口和农业规模
次生盐渍化
灌溉不当
蒸发旺盛
⑤控制人口
5.我国治理沙漠成功的措施和经验
辽宁省沙化土地现状及防治措施
t e d s ri c t n h r c e itc a d c lgc l n io h e e f a i c a a trsi s n e oo i a e vr nme tl r b e ti o n a p o l ms, s me fe t e o e fc i pr v n in v e e to
po ic r vn e,a d t e wo s r n fd s ri c t n a e tt e c n e fL a n n e rb e r Ac o d n o n h re te d o e e f ai f c h e t ro io i g y a y y a . ti o c r i g t
1 引言
过 程 , 终 造成 地表 出现 以风 沙 活动 为 主 要标 志 的 最 土 地退 化 ¨ ] 。土 地沙 化 给生 态环 境 和社 会 经 济带 来极 大 危害 : 一是 破 坏生态平 衡 , 土地 生产 力严重 使 衰退 , 及 当地人 民 的生 存 发展 , 重 了贫 困程 度 ; 危 加 二是 导致 大 面积 可 利用 土地 资 源 的丧 失 , 缩小 了人
我国西北荒漠化的治理措施
我国西北荒漠化的治理措施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比较严重,为了治理该现象,采取了多项措施:
1. 植树造林:在沙漠地区种植抗旱、耐寒的树种,如沙漠柳、柠条等,有效控制沙漠化。
2. 林草复合系统:通过人工种植草场,改善土地水分状况,提高植被覆盖率,减轻水土流失。
3. 沙漠治理:采取掩埋、覆盖、植被等方式治理荒漠化区域,例如在荒漠化地区覆盖石笼网,防止沙漠风吹扬沙土。
4. 开展沙地防护林工程:在若干城市和县乡公路河滩地带、沙漠荒漠地区地下水面稳定区、山间谷地等区域建设养护林道,发挥生态环境保护作用。
以上措施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效改善了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状况。
论辽宁西北部风蚀沙化已有防治措施的利弊
C N O、 P I I F MA G S也逐 步集 成 使 用 。 19 9 3年 6月 , 美 国用 于全球 定 位 系统 的 2 4颗卫 星全 部 发 射 成 功 并
主要标 志 的土 地 退 化 ¨ 。风 蚀 沙化 使 这 些 区域 的
生 物 和经 济生 产 潜 力 减 少 , 至 基 本 丧 失 。辽 西 北 甚
地 区是 辽 宁受 风 沙 、 旱危 害最 为严 重 的地 区 , 干 主要
2 防 治 方 法
2 1 生物 措施 .
包括昌图 、 平 、 库 、 康 法 彰武 、 新 、 阜 北票 、 阳 、 平 朝 建 等县( ) 市 沙化 区对 全省 呈 弧 形 包 围状 , 有 沙 化 土 现
等 多 种时 空分 辨率 遥 感 数 据 开 始 融 合 , 感 图像 处 遥
理 软件 P I E D S E V C 、 R A 、 N I同 一 些 G S软 件 如 A . I R
确 定适 宜 的播 区 , 确定 适 宜 的播 量 , 子 处 理技 术 , 种 防治鸟 兽病 虫害 , 封禁 保 护等 。操作 麻烦 , 次性投 一 入 费用 高 。
文章 编 号 :0 5—5 1 (0 2 0 0 6 0 10 2 5 2 1 )3— 0 3— 2
论 辽 宁 西 北 部 风 蚀 沙 化 已 有 防治 措 施 的 利 弊
王 敏
( 宁 省 实 验 林 场 , 宁 清 原 13 1 ) 辽 辽 13 1
摘
要: 在研 究国 内风蚀 沙化文献的基础上 , 对辽宁 西北部 已有 防治措 施 的利弊进 行讨论 , 细分析 、 明 了各种 详 说
辽宁省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状况分析
区今 后 的生态 建设 打下 了扎 实 的基 础 。 3 生 态建设存 在 的 问题
辽 西地 区与 内蒙古 自治 区及河 北 省交 界 , 大 、 是 小 凌河 流域 的上 游 地 区 , 是 沙化 荒 漠 化 地 区。这 也
收稿 日期 :0 8一 1 6 2 0 O —1
薄 , 阳还 是全 国荒 漠 化地 区之一 , 朝 造林 难度增 大 。 34 经济 发展 水平 低 , 困问 题 比较突 出 . 贫
为 了促 进 辽 宁生 态 建设 , 遏制 辽 西 地 区生 态 环 境恶 化 的趋势 , 推进 沙化 和荒 漠化 土地 治理 进程 , 在
今年造林检查期间结合质量检查 , 对辽 西地 区生态
建设 情 况进行 了调 研 。主要 考察 了朝 阳市 、 阜新 市 、 锦 州市 和葫芦 岛市 的部 分县 ( 、 ) 乡 ( 、 ) 市 区 和 镇 场 , 与市 、 、 县 乡的林 业 主管 部 门进 行 了座 谈 , 考察 了典 型 的造 林地 块 、 山育 林 区 、 流 域 治 理 区 等情 况 , 封 小 走访 了一些 公 益林 护 林 员 和 农 户 , 获很 大 。现将 收
右, 林下 植被 稀少 , 森林 的防 护效 能相 对低 下 。
3 3 造 林难 度大 . 辽 西 地 区年 降 水 量 少 , 发 量 大 , 壤 比较 瘠 蒸 土
环, : 如 建平 的罗福 沟 、 票 的大 黑 山 等对 改 善 当地 北 的生态 环 境起 到 了积极作 用 。其 中朝 阳市 区域 森林 覆 盖率 提 高 到 3 . % , 沙 明显 减 少 , 年 的植 树 56 风 多
济活动 呈现 出 以农业 和牧 业 为主 的特点 , 干旱 少雨 , 生态环 境极 为脆 弱 。复杂 的地 形 地 貌 、 殊 的气候 特
辽宁省土地沙化和荒漠化现状及治理对策
45 —
维普资讯
第 5期
辽 宁 林 业 科 技
2O O6盔
13 1 沙化 土地 ..
漠 化土地 77 万 h 表 明荒漠 化 治理成 效显 著 。 .1 m ,
2 沙化和 荒漠化成 因
辽 宁省 沙化 土地监 测体 系同 国家监测 体系一样
地 沙化和 荒 漠 化 中 的 比例 见 表 3 。过 度 农 垦 、 度 过
辽 宁 省 荒漠 化 土 地 监测 体 系 于 19 建 立 并 99年
进行 初查 ,0 4年 进 行 第 2次 调 查 , 测 间 隔期 为 20 监 5 。荒漠化 土 地 19 a 9 9年 初查 面 积 为 7 .4万 64 2 0 年 第 2次调 查 结果 减少 到 6 .3万 04 87 , 。年 均
张 立 鹏
(. 北林业大学 , 龙江 哈尔滨 1东 黑 10 4 ;. 宁林 业 职 业 技术 学 院 , 宁 沈 阳 500 2辽 辽 100 ) 111
摘
要: 文章概 述 了辽 宁省 土地 沙化和 荒漠化 的现 状 , 分析 了形 成的原 因, 并提 出 了治理 对 策。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1 74 2 o 】5 0 5 3 10 —11 (o 60 —0 4 —0
万 h 2 占全 省总 面 积 的 7 1 , 漠 化 土 地 面积 为 m, .% 荒 6 .3 h 2占监测 区域 土 地总 面 积 的 6 % , 漠 87 万 m , 5 荒
化土地 现状 见表 2 。13 ຫໍສະໝຸດ 化 和荒 漠化 土地 动 态 变化 .
收 稿 日期 : 0 —0 —1 2 6 4 2 0
地 风沙 危害也 相 当严 重 。
沙漠化防治与荒漠化治理
沙漠化防治与荒漠化治理沙漠化和荒漠化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政府和科学家们致力于沙漠化防治与荒漠化治理工作。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展开论述,旨在探讨沙漠化防治与荒漠化治理的重要性、现状以及可行的解决办法。
一、沙漠化防治的重要性沙漠化是指非沙漠地区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以及土壤退化等因素导致土地逐渐退化成沙漠的过程。
沙漠化的发展不仅会削弱土地的生产力,还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甚至引发风沙暴等自然灾害。
因此,沙漠化防治变得至关重要。
首先,沙漠化防治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沙漠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自然景观。
沙漠化的扩展不仅危害这些资源的保护,还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进而影响全球生态平衡。
其次,沙漠化防治对于维持地区社会稳定和人类生活发展也十分重要。
沙漠化土地往往无法支撑人类的生存需求,导致大量农民和牧民失去土地,沦为流民。
通过沙漠化防治,可以改善当地的土地质量,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增强当地社会的稳定。
最后,沙漠化防治可以对抗气候变化。
沙漠化土地的扩张将导致更多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通过防治沙漠化,可以减少碳排放,缓解气候变化对地球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沙漠化防治与荒漠化治理的现状目前,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开展沙漠化防治与荒漠化治理工作。
这些工作包括采取政策措施、推广科学技术、实施生态修复等多种手段。
政策措施方面,各国政府都加大了对沙漠化防治和荒漠化治理的支持力度。
例如,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防治荒漠化三北工程规划》,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植被恢复和土地治理等方面。
科学技术方面,许多相关的科研项目也在进行中。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沙漠化发展的规律和机制,寻找有效的治理方法。
这包括土地改良、植被修复、水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技术手段。
生态修复方面,各国都积极开展植被的恢复与治理工作。
中国东北的土地沙漠化问题研究
中国东北的土地沙漠化问题研究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但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土地沙漠化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将探讨中国东北的土地沙漠化问题,其中包括主要原因、影响和可能的应对措施。
东北地区的土地沙漠化问题主要源于两个因素: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
首先,气候变化是东北地区土地沙漠化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东北地区气候变得越来越干燥,降雨量减少,蒸发增加,导致土壤湿度下降。
这种气候变化不利于植被的生长,从而加速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为活动,包括过度放牧、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农业耕作等。
过度放牧导致了植被破坏和土壤侵蚀,加剧了土地沙漠化的程度。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农业耕作导致了土地的生态环境退化,使土壤质量下降,土地变得更加易于沙漠化。
中国东北地区的土地沙漠化问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农业产业和经济发展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沙漠化导致了水土流失和水资源减少,严重影响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作物的生长。
其次,土地沙漠化使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循环系统发生了变化,进而影响到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最后,土地沙漠化也对当地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许多农民失去了耕地和收入来源。
针对东北地区土地沙漠化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严格控制开发行为,保护并修复受损的土地和植被。
此外,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鼓励他们采取适当的农业耕作方式,提高土地的管理和利用效率。
另外,我们还可以引入适应性农业技术,例如节水灌溉和高效肥料利用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并减少对土壤的负荷。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梯田和栽培草坡等措施,防止水和土壤流失,提高土地保育能力。
除此之外,教育和宣传也是解决东北地区土地沙漠化问题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加强对农民和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提高他们对土地沙漠化问题的认识,促进全社会的环境保护行动。
辽西地区主要防风固沙林模式及应用
辽西地区主要防风固沙林模式及应用辽西地区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其土地多为荒漠和半荒漠地区,因此防风固沙工作成为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在这一过程中,建设防风固沙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本文将重点介绍辽西地区主要的防风固沙林模式及其应用。
一、辽西地区的防风固沙现状辽西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北边陲地区,地处内蒙古、河北和辽宁的交界处,属于中国北方的半干旱地区。
这一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干燥和多风,这为沙漠化和土地风蚀等问题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据统计,辽西地区有沙化土地面积约为5000多万亩,占辽西地区总面积的25%,沙化土地分布广泛,对当地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改善辽西地区的生态环境,防止沙漠化和土地风蚀的发生,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防风固沙措施。
建设防风固沙林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下面将介绍几种辽西地区常见的防风固沙林模式及其应用。
二、阔叶乔木林模式阔叶乔木林是一种常见的防风固沙林模式,其特点是生长周期长、树干粗大、树冠茂密、根系发达。
在辽西地区,常见的阔叶乔木有榆树、栾树、槐树等。
这些树种能够有效地抵挡风沙,减少土壤风蚀的发生。
在实际应用中,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通常会选择合适的地段,进行阔叶乔木林的种植。
在种植阔叶乔木林时,需要充分考虑树种的选取、密度的控制、栽培技术等因素,以提高防风固沙效果。
三、针叶树林模式四、草本植物林模式五、集约经济林模式集约经济林是一种将防风固沙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林木种植模式,其特点是在做到防风固沙的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在这一模式中,通常会选择既能抵挡风沙又能够产出有经济价值的树种进行种植。
六、结语辽西地区的防风固沙林模式多种多样,每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这些防风固沙林模式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进行选择。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相信辽西地区的防风固沙工作会越来越完善,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土地沙化与防沙治沙技术措施探究
土地沙化与防沙治沙技术措施探究摘要:历史上的地区曾是水草丰美的农牧区,但由于战乱、垦殖、过度放牧以及气候变化等原因,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新中国建立初期,虽然加大了治沙造林力度,但由于在前30年间还存在严重的过度放牧现象,加之早期治沙造林草种类选择存在缺陷,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存在一定波折。
直到二十世纪末,随着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以及天然林保护工程等生态工程的实施,原来的“土壤沙化”“水土流失”现象到目前已得到彻底改善。
在此过程中,因生态治理需求与经济需求逐渐变化,治理所用林草种类也发生着改变。
关键词:土地沙化;防沙治沙技术;措施引言沙漠沙丘按照植被覆盖率主要分为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而能够造成危害的是流动沙丘,它常常破坏和淹没人们居住的生活环境。
治理流动沙丘的方法是在迎风坡种植植被,以此达到固沙的效果,当植被覆盖率达到一定值(大约为30%)时,流动沙漠便转变成固定沙漠,因此植树固沙是治理沙漠的一种有效方法。
新月形沙丘和长条形沙丘在沙漠中是常见的,也是典型的沙漠地形,它的迎风坡坡度约为5°~20°,要在迎风坡上栽培植被,首先人工铺设草方格达到固沙效果,随后在草方格内种植植被,降低风力,停止风沙运动,阻止沙丘流动,但由于人工铺设草方格工作量和对于稻草等原料的消耗大,所以需要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也大,加上工作环境又比较恶劣,因此导致沙漠治理的速度远不及沙漠化的速度,为此我国研制出一些治沙机器代替人工铺设,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治理沙漠速率。
1.发展现状《规划》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防沙治沙成效,客观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按照保护优先、重点修复、适度利用的总体思路,依托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以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为引领,以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重点,以保护生态和改善民生为目标,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全力推进防沙治沙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浅谈风蚀沙化防治措施利弊的分析
L u n y u a n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有沙漠及沙漠土地168.9万Km2,占国土陆地面积的17.6%,并且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扩展,相当一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面积。
辽西北地区是辽宁受风沙、干旱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
科尔沁沙地南缘一线,即昌图、康平、法库、彰武、阜新、北票、朝阳、建平等县(市)沙化区对全省呈弧形包围状,现有沙漠化土地123.68万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8.49%。
其中沙化土地面积为54.96万公顷,另外还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60.66万公顷。
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以林业为主的科研人员就开始了风蚀荒漠化整治试验,以恢复生态学及其密切相关的生态水文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为理论基础,结合辽西北荒漠化综合整治的工程措施,防治措施上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也存在一起实现的问题。
1风蚀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1风蚀荒漠化的监测现有的监测主要是利用不同时期的航空和卫星相片进行判读分析,结合地面调查进行沙漠化发展趋势的监测与制图。
90年代以后,遥感数据源更加丰富,方法日趋成熟。
1993年6月,美国用于全球定位系统的24颗卫星全部发射成功并提供各国使用,实现了在全球坐标系中达到米极以内精确的准确定位。
自此,3S技术成为荒漠化研究与监测的重要技术路线,实现了从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应用的一体化。
但目前仍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最突出的是植被的高波动。
1.2封沙育林育草,恢复天然植被即实行一定的保护措施(设置围栏),建立必要的保护组织(护林站),严禁人畜破坏,给植物以繁衍生息的时间,逐步恢复天然植被。
这种方法能够使封育区的植被在自然或轻度的人为干扰下进行演替,封育区的植被演替速度快,最终形成的群落是当地的顶级(稳定)群落,这种方法的费用低、目的明确、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封育同时可以加以人工补植补种和管理,加速生态逆转。
封沙育林育草主要适用自然条件较好,但人为破坏干扰严重的风蚀荒漠化地区,但是在辽西北地区由于人口、经济的压力很大,大面积的封育必将引起人们生活质量的下降,在处理人、畜、草之间的关系中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后期管理费用高,很难长期维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辽 宁 中部城市 群构 成威胁 , 同时 , 于首都 北京 的 对 生 态安全 与环 境质量 造成 直接 影 响 。
1 沙 区治理 范 围
沙 区位 于辽宁省 西 北部 沙化 和荒漠 化 地 区 其 范围包 括 辽 中县 、 平 县 、 库 县 、 民 市 、 康 法 新 台安 县 、 黑 山县 、 义县 、 阜蒙 县 、 彰武 县 、 昌图县 、 平县 、 票 建 北 市 、 阳县、 源市、 朝 凌 喀左 县 、 城 区 、 山 区 、 港 龙 连 龙 区 、 中县 和兴城 市等 7市 2 县 ( 、 ) 绥 O个 市 区 。
重、 土壤极 度 贫瘠且 沙 地基 质极 不稳 定 , 被 的 自我 植 恢 复 能力 十分 微弱 , 必须 辅 以人 工 措 施 才 能 在 短 时 期 内得 以恢 复 。在 一 定 区域 内选 择 适 宜 的工 程 措
的阻沙林பைடு நூலகம்带 。
2 沙 区治理 情 况
“ 九五” 以来 , 于 启 动 了 防 沙 治 沙 重 点 工 程 , 由 辽 宁省基本 实 现遏 制 土 地 沙化 和荒 漠 化 扩 展 趋 势 。 从监 测结果 可 以看到 , 化土地 面积动 态表 现为 : 沙 全
3 1 1 建设 地点 工 程 建 设 地 点位 于辽 宁 省 西 北 . .
些成 绩 的取得 主要得 益 于林业 生 态 建设项 目的实施 和各 级政 府对 生态 建 设 理 念 的 提 升 , 由于 沙 区通 过
部 辽蒙边 界 , 由东 至西 包括 铁岭 市 的 昌图县 , 阳市 沈 的康平 县 , 新 市 的彰武 县 和阜蒙 县 , 阳市的北 票 阜 朝 市 、 阳县 和建 平县 , 朝 共计 4个 市 7个县 ( ) 市 。
3 12 技 术 要 点 项 目区 的沙 化 土 地 可分 为 流 动 ..
沙地 、 固定沙 地 、 半 固定 沙 地 和 沙质 耕 地 4种 类 型 。 根据 不 同立 地 条件选 择适 宜 的治 沙模 式和 植物 材料
进 行 工程 建设 。 流动 沙地 覆沙植 被 重建 。流 动 沙地 是沙化 土 地 植被 退化 的极 点 , 其特 点 是植被 覆 盖度极 低 , 风蚀 严
省沙 化土地 19 为 8 .4万 h 19 减少 到 94年 75 m ,99年 4 .8万 h 年 均递减 率 为 1.7 , 逆转 趋 势 ; 12 m, 05% 呈 到 20 04年 减 少 到 4 . 6 万 h 年 均 递 减 率 为 12 m, 0 O % , 逆 转 趋 势 ;0年 间 累 计 减 少 沙 化 土 地 .l 呈 1 4 .8万 h 。荒 漠 化 土 地 面 积 动 态 表 现 为 : 省 62 m2 全 荒漠 化 土地 19 99年 为 7444 3h 20 6 1. m ,04年减 少 到672 18h 年 均 递 减 率 为 2 0 % , 逆 转 趋 8 4 . m , .2 呈 势 ; 间 累计 减 少 荒 漠 化 土 地 7 7 . m 。这 5年 712 5h
众生 产生 活带来 危 害 , 对 以 省会 城 市 沈 阳为 中 心 也
年 减少 , 呈逆 转趋 势 , 治理成 效 显著 。 辽 宁省 沙化 和荒 漠化 土 地治理 虽然 取 得了 显著 成效 , 但还 存在 以下 不容 忽视 的 问题 : 一是 辽宁 省对 沙化 和荒漠 化 土地 治理基 本 上是 以生 物和 农艺措 施
未 划人 沙化 土地 , 事实 上是 沙质耕 地 或沙 化土 壤 , 但 生 态 系统 环 境 十分脆 弱 , 是 辽 宁 省 的重 点 治 理 对 也
象。
3 主要 治 理 工 程 技 术设 计
3 1 辽蒙 边界 阻沙 林 带工程 .
为 了有 效 地 遏 止 内蒙 古 科 尔 沁沙 地 风 沙南 侵 , 促进 当地 区域 经 济发 展 , 护辽 宁 中部 城 市 群 的 良 保 好 生态环 境 , 规划 在 沿 科 左 后 旗 、 伦 旗 、 曼旗 边 库 奈 界 , 既有 林 带 的基础 上 , 在 营造 一条 乔 、 、 灌 草相结 合
文章 编号 : 0 1 5-5 1 (0 S0 0 2 5 2 0 )5-0 3 0 0 0— 3
辽 宁 西 北 部 地 区 沙 化 和 荒 漠 化 土 地 治 理 技 术 研 究
赵 润林 潘凌安 ,
(. I 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中心 , 辽宁 沈 阳 I0 3 ;. 106 2 黑龙江省林 业厅)
治理 为主 , 中生物 措 施 基 本 上 形 成 的 是人 工 生 态 其
群落, 其物 种结 构 和群 落结构 都较 为 简单 , 还是 一个 比较 脆弱 的生 态 系统 , 当 十分 珍 惜 , 应 加强 保 护 , 使
生 态系统 的功 能不 断增 强 和完 善 。二 是 辽宁省 有 明 显 沙化趋 势 的土地 面 积 6 . 6万 h 06 m 。这 些土 地 虽
中 图 分 类 号 :7 5 ¥7
文献标识码 : A
辽 宁省西 北部 是 内蒙 古高 原科 尔 沁沙地 南缘 接 壤地区。 风沙危 害 极 为 严重 。建 国 后 在 当地 各 级 党 委 和政 府的领 导下 , 经过 沙 区广 大 人 民群众 的艰 苦 努力 , 治沙 工作 已取得 了显著 成 就 , 风沙 危害 仍然 但 是制约 当地 经济 发展 和社 会 进 步 的 主要 障碍 因素 。 土地 沙化 和荒漠 化 , 仅 给 当地 经 济发 展 和 人 民 群 不
维普资讯
20 0 6年 9月
防
护
林
科
技
Sp 20 e ., 0 6
第 5期 ( 7 总 4期 )
P oe t n F r s c e c n e h oo y r tci o e tS in e a d T o c n lg
N . ( u o7 ) o 5 S m N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