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古诗词:译文+赏析+主题+写法+实训(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课后古诗词(赏析加练习加答案)

七年级(下册)课后古诗词(赏析加练习加答案)

[山中杂诗]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竟然从窗里飘出来。

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

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

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

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

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高峻,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群鸟时时栖息于其檐前屋后,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

此诗与一般由景到人或由景而抒情的结构不同,开了一种新的格式。

其实,这四句中虽句句是景,却时时有人在其中,如前两句中的“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

至于三四句中的“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

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吴均是写山水的高手,这四句小诗之所以能勾勒出山居的特征就在于作者观察角度的选择得当。

“烟”是由“山际”所见,“落日”是由竹中所见,“鸟”在檐上,“云”从窗出,这样,就不同与寻常的写山岚、落日、鸟和云,而带上了诗人山居所见的主观色彩,并有了典型的意义。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篁,竹林也;啸,撮口作声也。

诗人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

但琴声似乎不足以宣泄郁抑之情,所以长啸一声。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是进一步渲染那种孤寂的情绪和气氛的。

明月相照,不仅点明坐得久,坐到明月东上,更主要的是想表明惟有天上明月是知己。

明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它独自放射光辉于青天碧海之中,不也像诗人一样吗?所以王维引以为知心的“朋友”。

整首诗表达了一种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

七年级下册部编本古诗词赏析习题八首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部编本古诗词赏析习题八首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部编本古诗词解析习题八首加答案诗词一:《静夜思》 - 李白问题一: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答案一:作者是李白。

问题二:诗中的主要意境是什么?答案二:诗中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

诗词二:《登鹳雀楼》 - 王之涣问题一:这首诗的主要意境是什么?答案一:诗中描绘了登上鹳雀楼后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乡愁的思念之情。

问题二:诗中的鹳雀楼位于哪里?答案二:鹳雀楼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

诗词三:《望月怀远》 - 张九龄问题一:这首诗的主要意境是什么?答案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并以月亮作为情感的象征。

问题二:诗中的月亮是怎样的?答案二:诗中的月亮明亮而圆满。

诗词四:《早发白帝城》 - 杜牧问题一:这首诗的主要意境是什么?答案一:诗中描绘了早晨离开白帝城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问题二:诗中的白帝城位于哪里?答案二:白帝城位于今天的重庆市奉节县。

诗词五:《登幽州台歌》 - 陈子昂问题一:这首诗的主要意境是什么?答案一:诗中描绘了登上幽州台后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幽州的思念之情。

问题二:诗中的幽州位于哪里?答案二:幽州位于今天的河北省保定市。

诗词六:《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之涣问题一:这首诗的主要意境是什么?答案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东和兄弟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九月九日的怀念。

问题二:诗中的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答案二:九月九日是重阳节。

诗词七:《静夜思》 - 杜牧问题一: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答案一:作者是杜牧。

问题二: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有何异同?答案二: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在意境和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诗人的情感和表达方式略有不同。

诗词八:《夜泊牛渚怀古》 - 杨万里问题一:这首诗的主要意境是什么?答案一:诗中描绘了夜晚泊船在牛渚江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名人的怀念之情。

问题二:诗中的牛渚江位于哪里?答案二:牛渚江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湖州市。

语文七年级下课外古诗十首赏析(含练习题及答案)

语文七年级下课外古诗十首赏析(含练习题及答案)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1、“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2、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 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 这样写的作用。
峨眉山、 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连用五个地 名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诗境中无处不 渗透着诗人的江行体验和对故乡(朋友)的思念之情。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全诗表露了恬静的胸怀和忧伤之情怀(表达了诗人悠 闲恬淡的心情和脱俗隐逸的超然情怀)
3、人们普遍认为“横”字用得好,请你说说 它好在哪里?
“横”字用得好,从全诗看,因在“野渡”且又“无 人”,故能“自横”,加上诗人当时闲居两涧的境遇, 自然使他偏爱这寂寞“幽草”,符合他当时心境
环境清幽,闲适恬淡的心情。
竹里馆
唐· 王维
• 独坐幽篁里, 独自一人坐在幽静的竹林里, • 弹琴复长啸。 一边弹琴一边吹着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没人知晓我在做 • 深林人不知, 什么, • 明月来相照。 只有一轮明月照耀着我,陪伴着
我。
品味感情 感受意境
• 景:优美 高雅 • 情:宁静 淡泊 • 画面: • 一片宁静、幽深的竹林里,一个人独 自坐在那里,他面前摆放着一架琴。诗人 一边弹着琴,有时“长啸”,似乎是在抒 发内心的孤独和苦闷。然而诗人内心的孤 独和寂寞又有谁能明了呢?只有天上的一 轮明月在陪伴着他。
1、月夜竹林的幽静,以 弹琴长啸 反衬。 2、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能体现诗人 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一些? 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的心情。 独坐、弹琴、长啸 3、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 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表现出来的画面。 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 是弹琴又是高声呼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 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林 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 上。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古诗赏析阅读练习和答案(学习)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古诗赏析阅读练习和答案(学习)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古诗,赏析,阅读,练习,和,部编版七下课内课外古诗赏析(全)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

2、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能体现使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一些?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的心情。

独坐、弹琴、长啸3、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表现出来的画面。

月夜,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高声呼啸。

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林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一、【译文】“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译:月夜,我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一会儿弹弹琴,一会儿吹吹口哨。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二、【赏析】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

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三、【考试链接】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2、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

试赏析“暗”和“散”的表达效果。

“暗”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部编七下古诗词阅读赏析题(带答案)

部编七下古诗词阅读赏析题(带答案)

七下古诗词阅读赏析题(带答案)《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解释词语:玉笛:折柳:故园:闻:2、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的思想感情。

3、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

简单作一下分析。

4、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春夜洛城闻笛》参考答案1、解释词语:玉笛:精美的笛子折柳:《折杨柳》笛曲。

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故园:指故乡,家乡闻:听;听见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思念家乡3、答: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

《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

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答:“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歌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2分)(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3)请你发挥想象和联想,描绘该诗所展示的画面。

(4)诗中幽篁长啸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2分)(5)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4分)6、幽树林中的幽深渲染了怎样的境界?7、诗人独自在竹林里做了哪些事情?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性情?8、这首诗借助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竹里馆》参考答案(1)(2分)写出了夜深人寂、明月相伴的景象。

(2)(2分)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的心境。

(3)提示:该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4)幽篁指的是清幽的竹林(5)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含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含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1.古诗鉴赏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本诗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舍和不舍。

诗人想舍的是________。

不想舍的又是________。

(2)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当朝者的黑暗和腐朽;亲朋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2)这两句采用借物抒情的抒情方式,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含哲理,格调昂扬向上。

【解析】【分析】(1)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

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所以诗中诗人想舍的是腐朽的朝廷,不想舍的是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

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不为独香,而为护花。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故答案为:⑴当朝者的黑暗和腐朽;亲朋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⑵这两句采用借物抒情的抒情方式,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含哲理,格调昂扬向上。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能力。

考查的是诗人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熟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诗人的处境、遭遇等进行分析。

注意掌握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情感。

⑵本题考查诗歌的语言的运用能力。

此题考生要熟读诗歌,了解诗人,结合语句进行分析了解。

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柏林寺南望郎士元溪上遥闻精舍①钟,泊舟微径②度深松。

七年级下部编本古诗词鉴赏八首习题附解答

七年级下部编本古诗词鉴赏八首习题附解答

七年级下部编本古诗词鉴赏八首习题附解答一、填空题1. 题目:《将进酒》-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内容: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2. 题目:《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朝代:唐代- 内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题目:《静夜思》-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内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 题目:《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内容: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 题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内容: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 题目:《登高》-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内容: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7. 题目:《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内容: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8. 题目:《江雪》-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代- 内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简答题1. 题目:《静夜思》-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内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解答: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感。

明月照在床前的光景使他想起了故乡的夜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2. 题目:《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朝代:唐代- 内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解答: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站在鹳雀楼上,远眺山河壮丽景色的情景。

通过欣赏自然美景,作者表达了进取的精神和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

3. 题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内容: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解答: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好友分别时的情景。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古诗词赏析与默写08游山西村(陆游)-解析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古诗词赏析与默写08游山西村(陆游)-解析版

七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与默写实训08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话农家腊酒的浑浊,丰收年份准备丰盛的饭菜招待客人。

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好像没有了去路时,眼前忽然出现了柳色深绿、花光红艳的山村。

箫鼓的声音接连不断,春社日已临近了,村民们衣冠简朴,村子中古风尚存。

从今以后如果允许趁着月明来闲游,也可能随时会手拄拐杖半夜前来叩门。

【赏析】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农家酒味虽薄,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

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

人们读后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

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颈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

农家祭社祈年,充满着丰收的期待。

“衣冠简朴古风存”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诗人“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

于是“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题大全(含答案)

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题大全(含答案)

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题大全(含答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题20课【注】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现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

2、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

诗人通过书写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答: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3、“古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 ,“来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 ;“独”字表现了作者_________ 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采用 ______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_____的感情基调。

答:“古人”指的是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

孤独寂寞凄凉;直抒胸臆;苍凉悲壮。

4、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答: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5、“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

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答: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注】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展现画面。

答:大自然对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情有独钟,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从中割断一般,云霞明灭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景象。

2请简要分析“钟”“割”二字好在何处?答:“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景象。

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富有动感,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及考题练】汇编附答案解析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及考题练】汇编附答案解析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及考题练】汇编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翻译: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作者简介: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主题思想:这是一首写隐者闲适生活以及情趣的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重点赏析:全诗描绘出一幅月夜竹林弹琴吟咏图,表现出一种悠然闲适的心境和自得其乐的情趣。

诗人在描写景物时,只用了“幽篁”“深林”“明月”三个词,在写人物活动时,只用了“独坐”“弹琴”“长啸”三个词,却妙趣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全诗在语言上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

自然平淡的语言美与清幽澄净的意境美和谐地统一起来。

实例赏析:1、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答:本诗描绘了月夜竹林的清新幽静,刻画了一个孤高自许、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词语是:独坐、弹琴、长啸。

2、“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说说“独”字好在哪里?答:“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诗人的孤高自许、高洁脱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3、赏析诗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答: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淡泊、超拔脱俗的气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古诗词赏析与默写11贾生(李商隐)-解析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古诗词赏析与默写11贾生(李商隐)-解析版

七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与默写实训11 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汉文帝在宣室咨询被放逐的大臣,贾谊的政治才能更是无人能比。

可惜汉文帝深夜在虚席上向前移动靠近他,不是关心百姓,只是关心鬼神。

【赏析】《贾生》是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但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

诗中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则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

该诗寓慨于讽,深刻而具有力度,在对贾谊怀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感伤。

贾谊被贬长沙,久已成为诗人们抒写不遇之感的熟滥题材,但李商隐独具慧眼,独辟蹊径,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之事,讽刺晚唐幻想成仙、荒于政事的帝王。

诗歌欲抑先扬,发出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议论。

首句特标“求”“访”,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

“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

次句隐括汉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

“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侧面烘托出贾谊少年才俊、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自然地显示出来。

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谊的推服器重。

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

承,即所谓“夜半前席”,把汉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

通过这个生动的细节渲染,把由“求”而“访”而赞的那架“重贤”的云梯升到了最高处;而转,也就在这高潮中开始。

不过,它并不露筋突骨,硬转逆折,而是用咏叹之笔轻轻拨转——在“夜半虚前席”前加上“可怜”两字。

可怜,即可惜。

七年级下册部编本古诗词赏析习题八首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部编本古诗词赏析习题八首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部编本古诗词赏析习题八首及答案第一首诗:《登鹳雀楼》- 王之涣题目:请简要解读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答案: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绘了登上高楼的壮丽景象,表达了登高远眺的愉悦与豪情。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修辞手法,展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第二首诗:《春晓》- 孟浩然题目:请简要解读孟浩然的《春晓》。

答案:孟浩然的《春晓》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景色,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美好。

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对比手法,展示了春天的活力和美丽。

第三首诗:《望岳》- 杜甫题目:请简要解读杜甫的《望岳》。

答案:杜甫的《望岳》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景色和山川的景仰之情。

诗中通过描述岳阳楼和岳阳城的壮丽景色,展示了作者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第四首诗:《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题目:请简要解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答案: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通过描绘幽州台的壮丽景色和回忆家乡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忧伤之情。

第五首诗:《饮酒·其五》- 杜甫题目:请简要解读杜甫的《饮酒·其五》。

答案:杜甫的《饮酒·其五》表达了对逝去的友谊和流逝时光的悲伤之情。

诗中通过描绘饮酒时的情景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示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友情的思考。

第六首诗:《静夜思》- 李白题目:请简要解读李白的《静夜思》。

答案:李白的《静夜思》通过描绘寂静夜晚的思绪,表达了对乡愁和思念的情感。

诗中通过描写作者独自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情景,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第七首诗:《望月怀远》- 张九龄题目:请简要解读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答案: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思考人生的情感。

诗中通过描绘望月时的情景和对亲人的思念,展示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思考。

第八首诗:《江雪》- 柳宗元题目:请简要解读柳宗元的《江雪》。

答案:柳宗元的《江雪》通过描绘冬天江边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逆境的坚强。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古诗词赏析与默写07登飞来峰(王安石)-原卷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古诗词赏析与默写07登飞来峰(王安石)-原卷版

七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与默写实训07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飞来峰顶上应天塔高入云端,听说在鸡鸣时分可见旭日东升。

不怕浮云遮住视线,只因为身在塔的最高层上。

【赏析】这是一首写登高远览,借以抒发理想与抱负的抒情诗。

全诗构思奇特,选择角度新颖;登高望远,却没有为描写景物多费笔墨,而旨在生发议论。

诗的前两句写景:飞来峰位于山巅,已经很高,峰上又有极高之塔,更是矗立云霄,这是实写。

接下去说在鸡鸣之时,站在塔上可见旭日东升,更以虚笔法,渲染烘托了塔的高入云天,为接下来的议论抒情做好铺垫。

后两句借景抒情,但一反常人感受。

人们常用“浮云蔽日”来比喻奸佞小人当道,君主昏庸无能。

比如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中所说“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就是这个意思。

王安石却就传统题材翻出新意,抒发具有政治内容和人生哲理的深沉感慨:我不怕浮云遮住我的远望视线,因为我身在最高的层面上。

可见,诗人借写景来抒发远大的政治抱负,表现了他对改革事业的坚定信念。

诗中景物描写采用的是虚拟之笔,所指的是社会现象,寄意深沉。

全诗二十八字,包含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寓抽象事理于具体事物之中。

【主题】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登高览胜之作。

登上高山之塔,极目远望,诗人不禁豪情满怀,壮志凌云,似觉天地万物尽收眼底。

诗歌借登峰所见景象之阔大,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写法】“浮云”这一意象象征困难、挫折、障碍等。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含的哲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考点】一、理解性默写1.《登飞来峰》: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3.诗中表现诗人高瞻远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语文版七年级下诗词赏析专项训练附答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诗词赏析专项训练附答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诗词赏析专项训练(附答案)(3)语文版七年级(下)诗词赏析专项训练(附答案)(3)文章来自:语文版七年级(下)诗词赏析专项训练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

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

而“望”字则很好地体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实际上是说,由于诗人眼中的景色是如此的美丽,因此让人只顾得上去细细观赏,却忘记了用语言表达出来。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首联中总写北固山秀丽景色的两个互文词语是青山、绿水4.请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画面。

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船行江中,和风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

诗句在描述时序交替的景物中,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着自然的理趣。

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6.《次北固山下》景物描写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

“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7.《次北固山下》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8.赏析“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远胜过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

初中语文七下古诗词实训(原文+译文+赏析+常见考题)

初中语文七下古诗词实训(原文+译文+赏析+常见考题)

初中语文七下古诗词实训(原文+译文+赏析+常见考题)(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知识梳理、古诗鉴赏、阅读理解、计划总结、学习综合、试题大全、教案大全、作文大全、语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knowledge sorting, ancient poetry appreciati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plan summary, learning synthesis, test questions, lesson plans, composition, Chinese, and other materials.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初中语文七下古诗词实训(原文+译文+赏析+常见考题)初中语文七下古诗词实训(原文+译文+赏析+常见考题)01 竹里馆(王维)【原文】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诗歌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思想感情和高雅的境界,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活动环境的清幽和诗人情趣之雅趣;后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引为知己,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澄净,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10.A
02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原文】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
6.诗中写了那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7.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所展现的画面。
8.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9.请简要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0.对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作者在朝做官时闲适的生活情趣。
B.“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体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C.以自然的笔调,描绘出清新的月夜,融情景为一体。
D.以琴啸的声音,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
【答案】
1.①幽篁:幽深的竹林
②啸:长长的口哨
2.弹琴长啸
3.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的心情。
独坐、弹琴、长啸
4.月夜,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高声呼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林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3.《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
4.《春夜洛城闻笛》中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5.在《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由听到“折柳”去而引发浓浓思乡之情的诗句语是:,。
6.写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的是:,。
【主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表现了隐者闲适的生活情趣,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写法】全诗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常见考题】
一、理解性默写
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2.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
5.“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诗人的孤高自许、高洁脱俗,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6.①幽篁、深林、明月。②月夜山林清新幽静的意境。
7.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声长啸。
8.本诗描绘了月夜竹林的清新幽静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境。
【主题】
这首诗通过客居洛阳城的夜间闻笛声的细腻描写,引发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
【写法】
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条理通畅,感情真挚,余韵无穷。
【常见考题】
一、理解性默写
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
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
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6.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诗人的故乡是他从小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作为祖国的一部分,那种形象尤其令诗人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多岁就离家东游,后长期居住湖北、山东,春夜闻笛《折杨柳》曲,触发深长的乡思当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二、阅读理解
1.解释词语。
①幽篁:
②啸:
2.这首诗以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
3.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能体现使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一些?
4.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表现出来的画面。
5.“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说说“独”字好在哪里?
3.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难以引人共鸣的是:,。
4.用拟人化的手法,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是:,。
【答案】
1.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4.深林人不,明月来相照。
是谁家的庭院的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中,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赏析】
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第三句说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于是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7.表达诗人自己情怀,却从他人反说。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的是:,。
8.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七下古诗词:译文+赏析+主题+写法+实训
01 竹里馆(王维)
【原文】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正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