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广东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广东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广东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A.耕作方式的不断变化B.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的不断演进C.小农经济的日益成熟D.土地制度的不断改变2.《国语•晋语》载:“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通过该记载我们可以确信春秋时期A.农民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B.已经使用牛耕C.各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政策D.社会秩序混乱3.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4.“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主要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男女平等的社会观念D.商品经济的发达5.古罗马士兵使用的刀剑是熟铁制的,刺刀敌人身上立刻弯曲,须放在地上用脚踩平再用。

同一时期我国的刀剑锐利坚硬,由此我们可以推断A.春秋时期我国已经冶炼生铁和钢B.春秋时期我国出现炒钢技术C.用水排鼓风冶铁,提高了冶炼水平D.春秋时期我国铁制兵器完全取代青铜兵器6.“如何织纨素,自着蓝缕衣”,“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

对比这两句诗,说明A.丝织业不够发达,产量较少B.当时的丝织品主要供上层社会消费C.丝织品主要出口地中海等地区D.丝织品为织者自己使用7.明清时期,最能体现当时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手工业经营方式是A.官营手工业B.私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集体手工业8.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

广东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广东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广东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传说能从特定的角度反映历史,“烽火戏诸侯”中诸侯被戏弄是哪一制度作用的结果:( )A.任人唯亲的制度B.封建制度C.分封制D.郡县制2.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正室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3.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4.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我国的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最早发端于秦朝设置的:( )5、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诸卿5.从明朝废除丞相到清朝设立军机处,说明了:( )A.皇权日益加强B.封建国家军事实力不断加强C.相权战胜皇权D.近代民主制度雏形出现6.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7.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这里的“我朝”是指()A、汉朝B、唐朝C、元朝D、明朝8.雅典著名政治家伯里克利在希腊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中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

这里的“公民”是指: ( ) A.全体国民B.全体成年男子C.所有的男子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子9.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广东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广东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广东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秦朝的人口数量,《中国古代史》、《香港商报》、《中国人口论》记载的数量不尽相同。

请观察下列图片,这一图片反映的史学研究方法是A.史料整理B.问题形成C.第一手史料D.历史解释2.一古代算数例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褭、上造、公士凡五人。

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书中记载正确的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1又2/3、1又1/3、1、2/3、1/3只鹿。

请问,这题算数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哪项特色A.年龄在资源分配上的重要性B.古代中国人数学理论水平的提升C.个人的地位由经济活动决定D.宗法分封制的分配权利差异3.秦汉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是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发展和成熟时期。

这里的文明“发展”和“成熟”的含义分别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B.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D.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4.《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一书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

这三个阶段依次是A.三公制、三省制、军机制B.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C.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D.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5.有学者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指出:“传统中国的帝制为西史所未有,其独特即在君主专制一切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巧妙结合。

”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世袭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6.“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

”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下列评述不符合实际的是:A.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B.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C.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D.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7.柏拉图认为,雅典民主政治“实际上是建立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基础上的”。

广东省历史高一上学期试题与参考答案

广东省历史高一上学期试题与参考答案

广东省历史高一上学期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史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所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B、《史记》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

C、《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近三千年的历史。

D、《史记》在内容上以政治史为主,对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也有详细记载。

2、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通过连年征战,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B、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C、秦始皇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焚书坑儒、统一度量衡等。

D、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国号改为“秦”。

3、题干:以下哪项属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A.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B.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C. 君权神授——《三国演义》D. 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论语》4、题干:以下哪位科学家被称为“现代物理学之父”?A. 牛顿B. 爱因斯坦C. 爱迪生D. 爱因斯坦5、下列关于夏朝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B. 夏朝的都城是洛阳,位于今天的河南省C. 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是夏桀,他是一个暴君,导致夏朝灭亡D. 夏朝的历法称为夏历,以农历为基础6、关于商朝的青铜文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商朝的青铜器以酒器为主,反映了商朝的酒文化B. 商朝的青铜器制造工艺达到了顶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司母戊鼎C. 商朝的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反映了商朝的宗教信仰D. 商朝的青铜器在制作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手工雕刻技术7、下列哪个朝代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A. 宋朝B. 唐朝C. 隋朝D. 汉朝8、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印刷术9、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正式开始?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D.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11、下列关于秦朝统一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A、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B、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础C、使得我国疆域向西南、东南和东北方向扩展D、秦始皇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政策,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统一13、题干: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造纸术15、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 西周时期实行的是分封制,诸侯国拥有很高的自治权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中央集权加强C.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D. 唐朝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选拔官员的权力由皇帝亲自掌握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广东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历史七考试用时: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至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共3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汉代颁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

其目的是()A.壮大皇族力量 B.保证列侯利益C.加强中央集权 D.笼络王侯人心2.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3.某机构不设专官,其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

凡入选该机构的大臣,虽然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他们不过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而已。

该机构是()A.军机处 B.内阁 C.参议院 D.中朝4.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

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作出应战决定的是()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元老院 D.民众法庭5. 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A.妇女 B.外邦人 C.奴隶 D.全体公民6. 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7.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

”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全部君权收归议会执掌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8.奥巴马和萨科齐是当今美国和法国总统。

假如穿越时空隧道让他们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A.掌握行政权 B.是军队最高统帅C.是国家元首 D.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9.“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80分)1.位于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是公元前16-前14世纪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

该遗址出土的部分青铜器物具有中原殷商文化和长江中游地区的青铜文化风格,青铜神树、青铜立人像等则具有鲜明的古蜀文化特征。

这一考古发现证明()A. 商周时期盛行神权政治B.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C. 分封制度促进区域联系D. 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发展2.据下表中的记载,可以认定的是()记载出处禹传益……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

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战国策》益让帝禹之子启。

《史记》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

《孟子》A. 禅让制得以完善B. 嫡长子继承制确立C. 家天下局面开启D.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3.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列国“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

由此可见,当时()A. 礼乐制度彻底消亡B. 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加强C. 分封制度遭到破坏D. 中央集权体制受到挑战4.秦始皇被誉为“千古一帝”,下列关于秦始皇的历史贡献表述,符合史实的是()A. 焚书坑儒,以愚黔首B.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C封禅泰山,威震四方 D. 约法三章,休养生息5.汉初孝惠帝、孝文帝开创了汉代“以孝治天下”的教化模式;汉武帝时又把“孝”作为选拔官吏的重要标准,还强调“先尊后亲;尊尊亲亲”。

这些政策的推行()A. 标志着儒学成为正统思想B. 导致了法家思想走向消亡C. 消除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D.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6.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

与下面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A. 统一国家的建立B.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 繁荣开放的社会D. 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7.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政治家儒玄双修,以儒学治国,以玄学自修,道教称“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而不少高僧又有高深的玄学造诣。

广东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广东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广东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西周中期以后,“王不立爱,公卿无私”的现象已经很少见了,贵族子弟渐渐失去应有的自律性和责任心,他们不再像祖先那样兢兢业业治理国家,而是怠于政事,贪图享受。

这可以用来说明A.礼乐制度破坏助推西周衰落B.官僚政治逐渐显露其优势C.西周中期以后开始礼崩乐坏D.分封制衰落导致政治腐败2.东汉时期,有些地方很多农民主动离开或抛弃自己的土地,加入豪强地主的庄园进行大规模的工商业生产。

东汉豪强地主封建庄园的出现和发展A.使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本破产B.形成的经济形态一定程度上威胁了中央集权C.使中央政府对地方豪强完全失控D.是庄园先进生产方式对广大农民吸引的结果3.唐代科考之前,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者闻士名流投呈作品,称为“行卷”。

同时也允许官员向主考推荐,称为“公荐”。

这些现象说明当时A.选官方式有察举的痕迹B.科考中腐败现象较严重C.达官贵人操纵科举考试D.选官制度缺乏客观标准4.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区民众身着华丽服饰,歌舞艺人生活优越堪比皇后,家仆与官人同行无法区分,这反映了A.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改变B.国人社会地位趋于平等C.经济繁荣改变社会风气D.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5.中国近代有学者称“夫外货舶来品之侵入,关税自主后犹可挽救,独此病入膏肓之洋商工厂,犹如附骨之蛆,不克(不能做到)消除,”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外国在华设厂加重中国经济的危机B.领土主权受损影响经济的独立发展C.投资设厂成为列强扩张的主要方式D.丧失关税自主权引发列强开厂热潮6.清一帝曾发布《罪己诏》说:“今兹议约,……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

”文中的“议约”是指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1926年,上海化工实业家吴藴初突然宣布放弃味精的国内专利,呼吁全国各地大量仿造生产。

广东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广东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广东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西周时维持这一体系的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等级制D.世袭制2.西汉初年的政治体制与秦朝相比,最大差异在A.中央机构B.地方制度C.皇帝权利D.根本目的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这表明唐太宗主张A.让宰相等大臣享有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应当废除专制统治4.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是因为A.唐朝设政事堂B.元朝设中书省C.明朝废除宰相制D.清朝设军机处5.中国古代史上,地方分裂势力叛乱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种现象反映出①其根源在于封建经济的分散性②因统治政策不当导致地方割据势力强大:③该现象破坏生产,造成社会动荡④中央集权制度弊端丛生,阻碍社会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①注重保护私有财产②重视维护平民利益③被迫改善奴隶处境④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英国贵族地主阶级实行集体统治,并从人治转向法治开始于A.《大宪章》的颁布B.《权利法案》的颁布C.1640年的英国革命D.英国两党制的形成8.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

”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

广东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广东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广东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唐代《耒耜经》中记载的曲辕犁,构造更加复杂和完备,由犁底等11个部件组成,已能根据需要进行深耕和浅耕,以及调节耕地的宽窄,操纵便利。

这种记载表明A.古代农业注重精耕细作B.封建政府重视农业科技C.重农抑商政策深入人心D.农业动力发生深刻革命2.西汉武帝时,南阳大盐铁商孔仅提出:“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盘”,并“总其原,一其价”;随后政府“举行天下盐铁,作官府,除故盐铁家富者为吏”。

这表明,西汉政府A.谋求与民间大商人合作经营B.决心铲除地方经济的膨胀C.普及和推广冶铁煮盐的技术D.希望实现国强民富的目标3.抗战时期,以四川为中心的大后方经济迅速发展,至1944年,其工厂占了国统区工厂总数的88.63%(如下表所示)这种历史现象B.标志着当时中国的社会重心西移C.使中国的工业区域布局渐趋平衡D.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4.自女子放足后。

适合三寸金莲的弓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代之以布鞋、胶鞋、皮鞋,其中洋式皮鞋尤为京津女子所喜爱。

女鞋需求的增多催生出了专门卖女鞋的坤鞋店,1930年代以后逐渐与男鞋合卖,“只以鞋履论,到此男女始真平等”。

这体现了当时A.妇女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B.民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C.辛亥革命的影响较为深远D.男女平等成为社会新风尚5.在1953年统购统销之初,国家规定:“农民在缴纳公粮和计划收购粮以外的余粮,可以自由存储和自由使用,……并可在农村间进行少量的互通有无的交易。

”材料反映了当时A.农民拥有对余粮的部分处置权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C.统购统销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D.国家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6.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允许股票进入社会主义经济领域并在上海、深圳进行股票上市试点,试行外汇期货交易,开放边境城市及长江沿岸主要中心城市……。

广东省广州市历史高一上学期2024年复习试卷及答案解析

广东省广州市历史高一上学期2024年复习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历史高一上学期复习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史学家钱穆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

”材料中“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指的是( )A.设立内阁制B.废丞相,设军机处C.设立中朝制D.设立参知政事答案:B解析: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将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使皇权进一步加强;清朝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完全听命于皇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B项正确;内阁制形成于明朝成祖时期,是皇帝为处理国政而设置的内侍机构,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与材料“统‘政府’于‘王室’之下”不符,故A项错误;汉武帝时期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提拔亲信近臣,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职,组成决策机构“中朝”,形成内外朝制度,与材料“废宰相”不符,故C项错误;参知政事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与材料“废宰相”不符,故D项错误。

2、唐朝前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

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A.防止宰相专权B.完善中央集权C.提高行政效率D.扩大统治基础答案:A解析:唐朝前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分散相权,防止宰相专权,故选A项;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三省长官都是中央官员,排除B项;同时有多个宰相议政,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C 项;三省长官都是官僚阶层,他们的存在不会扩大统治基础,排除D项。

3、中国古代史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经历了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

以下有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秦朝时期在地方上全面推行郡县制B.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C. 元朝时期地方设立“行省”制度D. 清朝时期在地方上废除行省制答案:D解析:秦朝时期在地方上全面推行郡县制,这是秦朝对地方行政制度的重要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西汉初年为了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即郡县制和封国制并存,故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地方设立“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形成四级地方行政制度,故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清朝时期在地方上继续沿用元朝的行省制,只是对其进行了改革和完善,如设立总督和巡抚等,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但并未废除行省制,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级历史科期末考试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为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有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50题,共75分)1.傅乐成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商代的社会组织,以封建制度为主干,国境内有许多诸侯,商王便是四方诸侯的共主。

”据此,可以推断商代A.已实行分封制度B.已形成完备的宗法制度C.已实行王位世袭制度D.已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2. 史学家何炳棣在《读史阅世六十年》中写道:“汉高祖大朝群臣为太上皇祝寿时戏言以天下为产业……(明太祖)祭祖时以天下《赋役黄册》与鱼肉果蔬并陈。

”这主要表明了古代中国A.天下为公B.儒法并施C.以农为本D.家国一体3. 历史学家张传玺认为:“废王称皇帝,是秦始皇大胆的革新之举……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皇帝制度的创立主要是适应了A.神化皇权的需要B.显示皇帝至尊地位的需要C.结束割据的需要D.巩固国家统一局面的需要4. 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向景帝建议:“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

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他所说的“之”是指A.郡县B.丞相C.太尉D.王国5. 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

广东广州执信中学16-17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历史

广东广州执信中学16-17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历史
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实现三权分立
C.保证司法的独立性 D.体现“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8.“美国的两党制虽然热热闹闹,但一语就可以道破其实质。”下列言论能一语道破美国两
党制实质的是
A.如果非同一个政党一起就不能进天堂,我宁愿永不进天堂
B.党派精神是政府最危险的敌人
C.共和党执政,我支持共和党;民主党执政,我支持民主党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5. 《美国宪法评注》中说:“他们使它成为有限政府。他们界定了它的权威。他们将它限
制在行使特定的权利,将所有其他保留给各州或者人民。”这表明美国宪法确认了
A.中央集权原则 B.民主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 D.联邦制原则
16.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德两国是交战双方的主要成员。德国首先向法国宣战,其后,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度激化D.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3. 在遥远的古代,雅典和中国都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关于这两种文明在伯利克里和秦始皇时期治国方略上的不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民主法制与君主专制 B.贵族制与分封制
C.公民大会与三公九卿制 D.政事共商与皇权至上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变,议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掌国家大权,二者是平等的
C.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地位,而且发生了质变
D.革命前后人民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都处于无权地位
7.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12. 德国1871年宪法的颁布,确立了德意志帝国的基本原则,其中包括
联邦制原则 君主立宪制政体 君主权力受法律约束 权力制衡原则

广东省执信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广东省执信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广东省执信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50题,每题1.5分,共75分)1.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2.(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宋太祖据此所采取的措施是()A.削弱节度使的实权 B.杯酒释兵权 C.设置转运使 D.派文臣任知州3.明朝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办事效率 B.强化君主专制C.让“群臣”监督皇帝 D.精简政府机构4.直接民主是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

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A.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市 B.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C.斯巴达的民主传统 D.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5.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A.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编纂完成 B.万民法取代公民法C.《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D.《民法典》的颁布6. 以下关于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美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 掌握实权;英国的国家元首是国王, “统而不治“B. 美国总统与议会之间互相制约;英国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责C. 美国的政府首脑是总统;英国的政府首脑是首相D. 美国的国家元首与英国的国家元首均为选举产生7.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总统的产生方式是()A.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 B.由选民间接选出C.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D.由众议院选举产生8.“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这样一个国家。

”“(德意志)这个巨型怪物成为一个软如海绵的无抵抗能力的联合体”。

主要反映了德意志()A.处于四分五裂的政治状态 B.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低C.恢复了君主专制的统治秩序 D.建立了许多自由城市9.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性质认识正确的()①形式上的独立,实际上为资本主义列强间接统治②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③半殖民地之丧失了部分的国家主权④半封建之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10.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主要表现为()A.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B.中国丧失更多领土和主权C.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流域 D.外国军队派兵保护东交民巷11.下列条约涉及香港问题的有()A.《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辛丑条约》C.《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12.鸦片战争期间,一位清朝将领想出一个打败英军的主意,建议在猴子的背后拴上鞭炮,然后跑到停泊在岸边的英国军舰的甲板上,这一主意竟然被批准实施。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某某省某某市执信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科期末考试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为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某某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8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0题,共60分)1.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起来,也没有王畿大。

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2.假如有一名秦朝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对一些某某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和监察。

那这位高官是()A.太尉B.廷尉C.丞相D.御史大夫3.伏尔泰认为中国的竞争性考试,使管理地位人人皆可争取,并非生而有之,欧洲不能与之相比,应加以采用。

下列发源于中国,推行于全世界,成为今日全球公务员考试制度滥觞的是()A.秦朝军功爵位制度B.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制度C.隋唐时期科举制度D.汉朝时期察举制度4.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A.有利于希腊某某传统的形成B.有利于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C.有利于希腊对外扩XD.导致各邦长期独立自治5.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答案)

某某省某某市执信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历史科期末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 5 ADCAC 6-10 BDCDA
11-15 CADCD 16-20 ACBBC
21-25 ADBDC 26-30BDDDB
31-35 BDBBC 36-40DDBBB
二、双项选择题
41-45 CD AB BD AC BC
46-50 AB AB AD AC AB
三、非选择题
51.(11分)
(1)外交原则立场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分)
意义: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1分)
(2)国际格局: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和帝国(资本)主义阵营对峙的国际格局。

(2分)
所指:“一边倒”,思想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一致,使对苏联采取完全认同的态度。

(2分) (3)分歧:杜鲁门采取了较为强硬的冷战政策;尼克松采取了较为务实的外交政策,不排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立但有着共同利益的国家。

(2分)
二者无本质分歧。

因为他们的政策都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2分)
52.(9分)
(1)美苏冷战(2分)
(2)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北约与华约的建立,柏林危机,德国分裂,越南战争和朝鲜的分裂等。

(5分)
(3)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如:冷战造成欧洲乃至世界的不稳定、分裂或危机,影响了国际格局的发展,双方都想在全球扩X自己的势力X围,加剧了意识形态的斗争。

(2分)。

广东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广东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广东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该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2.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A.秦丞相府B.唐尚书省C.清军机处D.元中书省3.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其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这种“制度”是A.科举制度B.世卿世禄制度C.征辟制度D.军功爵制度4.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5.“它代表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代表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

作为中国近代与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抗日战争6.史载: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景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

梁孝王死后,景帝把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提升为王。

对这段故事理解正确的是A.兄弟情谊B.爱屋及乌C.分割实力D.分封爵位7.如果你作为公元3世纪的罗马的一名法官,审理一位罗马公民故意伤害一名外邦自由民的案子,你将用那一部法律作为你量刑的依据,最有可能是A.《十二铜表法》B.习惯法C.万民法D.公民法8.恩格斯说:“没有那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比较近代以来,两次中日战争中国一胜一败的结局,抗日战争对中国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A.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B.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C.壮大了人民的力量D.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9.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根本原因在于A.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使两党合作具备了政治基础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两党的共同目标C.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D.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有利于壮大革命力量10.假设古代雅典某年全国人口总数为30万人,自由民约为26.3万,其中男性成年公民6.7万人,外邦人约4万人,奴隶约1万人。

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广州市执信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广州市执信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5小题,每小题1分,共65分)1.观察右图,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办事效率 B.强化君主专制C.让“群臣”监督皇帝 D.精简政府机构3.《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

奈何令人主拜人臣! 如此则威重不行”。

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

从文中可以看出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 B.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 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4.下列各项对表中材料理解正确的是C.皇帝无权亲见各地官员奏折 D.皇帝拥有最终的决策权5.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6.下列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建立中央集权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B.皇帝直接任免官吏,从而控制用人权C.造成秦朝二世而亡,是一种历史的倒退D.目的是要维护封建社会的正常秩序7.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郡、国并行制 B.颁布“推恩令”C.实行分封制 D.实行郡县制8.关于清朝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A.军机处工作效率高B.军机处是位于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C.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D.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10.《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从中反映了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C.法律的公平公正 D.债务关系11.“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级历史科期末考试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为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有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50题,共75分)史书记载“夫汤以七十里之薄,兼桀之天下”“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这说明强大的诸侯国A.起了拱卫王室的作用 B.扩展了天子的统治范围C.有效抵御了外族入侵 D.冲击了当时的分封制度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为秦以后的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利的高度集中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

这说明宋朝A.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B.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4.从九卿到六部的变化表明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进 B.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C.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 D.世卿世禄向科举取仕的转变5.科举制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其选官标准是A.血缘 B.门第C.孝廉 D.才能6.唐朝贞观元年,将全国按山川形势、交通便利分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进一步分成五道,置采访使,起监察作用。

唐朝灭亡时,全国已有四十多个道。

这种变化反映出A.君主专制的强化 B.中央集权的衰落C.地方行政区划的完善D.疆域领土的扩张7. 有学者认为:希腊诸邦,虽则有他们共同的文化,却从没有他们共同的政治组织。

“没有他们共同的政治组织”反映了希腊A.独立自主的城邦特征 B.小国寡民的城邦特征C.人民主权的政治特点D.轮番而治的政治特点8. 《罗马法原论》:“主人抛弃老病奴隶的,该奴隶即获得自由,禁止任意杀害奴隶”“凡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

材料说明罗马法A.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利益 B.不再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C.注意用法律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D.蕴含了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在《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中写道:“社会的全盘重建是必要的,而这一伟大任务只有具有不受拘束的坚定且无情的政府才能完成。

……美国的政治发展……并没有摒弃英格兰的政治遗产;相反,美国政治重建的设计师试图保持和完善这种遗产。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和英国一样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B. 美国联邦政府的职能相当于英国的责任制内阁C.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都必须对国会(议会)负责D.美英两国都通过颁布宪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美国独立初期制宪核心人物麦迪逊曾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由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此话意在说明A.反对无政府主义 B.反对外来的统治C.主张“分权制衡” D.强调人民主权11.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后,恩格斯指出:“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材料表明恩格斯A.批判德意志帝国的君主专制本质B.揭露德意志帝国的军事专制特点C.指出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D.认为《帝国宪法》提供了合法斗争的平台自太平军兴起后,各省多以镇压太平军为借口,截留田赋,以备急需。

《辛丑条约》签订后,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

及至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各省田赋多被地方军阀擅自截留或挪用。

上述材料表明从晚清到民国初年A.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被破坏 B.地方政府擅自截留中央财政C.社会动荡不安导致财赋减少 D.地方政府获得了财政自主权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

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 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C. 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D. 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中国被迫付给英国马克思在谈到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中有过这样的论述: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造成两个后果:原有的旧税捐更加难以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其中“填空”较为合理的是A.允许外国在通商口岸开工厂 B.外国商人在中国内地通商权C.两亿两白银的巨额军费赔偿 D.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孙中山先生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

”梁启超先生说:“所谓太平天国,所谓四海兄弟,所谓平和博爱,所谓平等自由,皆不过外面之假名。

至其真相,实与中国古来历代之流寇毫无所异。

”他们一致认为太平天国运动A.揭开民主革命序幕B.失败有其偶然性C.不讲民权没有民主D.促进中国近代化下图是《时报》在1907年8月26日刊登的漫画。

图画中间的长柄勺代表官员,他们从代表民众的坛子里舀出资源,再将它经过政府这一漏斗,注入外国人的茶壶中去。

这主要说明了A.清政府已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B.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加剧C.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 D.清末“新政”收效甚微直到现在,日本国内部分历史学者仍然这样审视甲午中日战争,其一般看法是“虽说战争的事实是日中两国之间引起的战争,然而寻其真因却是文明开化谋求进步与妨碍进步之战,决非两国间的战争”即“文明和野蛮之战”,“吾人的目的是为惊醒支那,朝鲜战争乃义战”。

此种观点的本质是A.战争是有助于中国开化 B.认为此役非为国家利益乃为文明冲突C.认定为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冲突 D.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视角主观化费正清在《传统与现代》中说“中国的政治生活一旦失去了天子的存在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崩溃,因为此时的国家首脑已经得不到传统礼教对至高权威持有者的认可了”。

费正清这句话旨在说明A.维新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幽禁的历史命运B.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秩序重构的艰难曲折性C.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它所起到的思想解放作用D.历史传统决定了中国无法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19. 孙中山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纵观孙中山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①提出三民主义②领导五四运动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④领导北伐战争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

奈何令人主拜人臣! 如此则威重不行”。

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

从文中可以看出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B.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21.“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未经国民许可,签字誓不承认”,“还我学生,还我自治”这些抗议口号同时出现在A.五四运动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22.“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

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A. 中共一大B. 中共二大C. 八七会议D. 遵义会议23.针对党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述,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毛泽东所说的红色政权,最先建立的是A.中央革命根据地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川陕革命根据地D.川陕甘革命根据地24.一位美国记者曾感叹:“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这次“伟大传奇”指的是A. 井冈山会师B. 秋收起义C. 第三次反“围剿”D. 长征25.“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最为典型的侵华罪恶之一。

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A.当年受害者的控拆材料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26.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

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

”这主要反映了A.民众普遍的厌战心理B.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低C.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D.舆论对滥抓壮丁的抗议27.1945年日本投降后,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底,要求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

对这两个谜底认识正确的是A.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B.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作用D.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国人民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代价和所起的作用28.史学界有人认为,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而不是通常所说的8年。

该观点重在A.揭露日本全面侵华的罪恶B.肯定国民政府抗战的贡献C.突出华北人民的抗战地位D.强调中国局部抗战的重大意义29.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

”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30.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这在世界战争史上是空前的。

三大战役发生在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31.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

其含义是A.巴黎公社起义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B.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实际是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C.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32.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也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