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得数在5之内的加法教案反思
5以内的加法(教案)-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2024)
延伸
总结
提升
1.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
2.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用到加法,你能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举例说三句话,并列式计算。
板书
设计
5以内的加法
3+2=5 (3和2合成5)
加号 读作:3加2等于5
PPT动画分步出示主题图
提问:从刚才的图上看到了什么?
引导:把这三句话连起来就可以完整地表达这幅图的意思了,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2.列式计算。
提问:到底有几个小朋友在浇花呢?
追问:5是怎么得来的呢?
提问:3和2合成5,能列个算式吗?
(1)认识“加号”、书空;
(2)读法:板书
(3)追问:“3”“2”“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提炼加法的意义。
3.活动小结。
指着板书:刚才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二、建立加法模型。
1.过渡:你能用刚才学到的三个步骤继续来解决问题吗?( “试一试”)
提炼: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就是要把左边的部分和右边的部分合起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势跟进)
2.大量举例建立模型。
PPT一起出示三个情景:
学生表达: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
自己先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把你的方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列式:3+2=5
学生说一说表示的含义。
学生共同做手势。
学生先自己说一说,然后交流:(说话+算式)
学生按三步骤自己在下面说一说,然后交流。
学生发现:都是做的加法。
交流:只要想分与合。
根据分与合说一说加法算式。
交 往 互 动 式 教 学 设 计
《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学反思
《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学反思《5以内的加法》是一节针对幼儿的数学教学课程。
通过这堂课,我希望能够帮助幼儿掌握5以内的加法运算,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
然而,在课程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也从中得到了一些反思和教训。
首先,我的教学目标可能没有明确地传达给学生们。
在课程开始前,我没有清楚地告诉孩子们我们的课程目标是什么。
这导致学生们在课程进行中不够明确他们需要学习的内容,也没有明确他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应该始终确保教学目标明确传达给学生,并帮助他们理解和认识这个目标。
其次,我在课程设计上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
我过于注重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特点。
有些学生可能对这个主题不感兴趣,或者已经掌握了这个知识点,但我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挑战。
因此,在今后的课程设计中,我应该更加细致地观察和了解学生,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此外,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具和教材选择上可能存在问题。
在这节课中,我主要使用了数字卡片和操作物品来辅助教学。
然而,由于这些教具和教材没有很好地与课程内容和目标相结合,他们可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教具和教材的选择,并确保它们与教学内容和目标相匹配。
此外,我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我主要是通过直接讲解和示范来进行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
这可能导致学生的被动学习和理解能力的降低。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鼓励他们提问、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最后,我在课堂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在课堂上,有一些学生表现得很活跃,而有些学生却比较沉默。
我没有很好地平衡课堂氛围,也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课堂管理,合理分配学生的活动和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参与。
综上所述,《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学目标不明确、未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教具和教材选择不当、学生参与和互动不足以及课堂管理不当等。
认识5以内的加法(教案)-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过程一、经验引入,揭示课题过渡: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快速抢答的游戏。
1、游戏:快速抢答。
1和3合成(),2和3合成(),2和2合成(),4和1合成()。
师:小朋友对合成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
2、过渡: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朋友“+”,谁认识它?你能介绍一下它吗?(加号,横平竖直)(请小朋友先说一说,板书“加号”)小朋友们对这个“+”还有什么想问的吗?(如果小朋友不会提问,那教师可以提问:“老师还想知道,什么时候要用到这个“+”呢?)我们不仅要知道它叫什么,还要知道它有什么作用。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与它相关的知识。
[说明:数的合成是学习加法的基础,而“+”对孩子来说应该是不陌生的,让他们自己来介绍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创设情境,教学新知1.教学例题图。
(1)观察图意。
过渡:我们都是一群热爱劳动的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这的一幅图,你能用用3句简短的话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5个小朋友)我发现小朋友们不仅会看图,还会说,真了不起!(板书:会看、会说)2、认识加法。
过渡: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原来有3个小朋友,又来了2个小朋友,合起来一共就有5个小朋友,那我们就可以用一个合成式:3和2合成5来表示。
在我们数学中,3和2合成5,还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有小朋友知道吗?(板书:3+2=5 )小朋友可真厉害!确实,在我们数学中3和2 合成5就可以用3+2=5来表示。
跟我一起读:3加2等于5.(教师板书)“+”就是我们刚才认识的朋友“加号”,像这样含有加号的算式,我们叫加法算式。
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15篇
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15篇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1课前思考:课前将学生5以内的加法情况进行了调查,由于受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影响,学生对加法除了知道计算结果是多少以外,其他都已忽视了。
他们只认识加号,知道加法,却并不知道加法这一知识的来龙去脉。
我们思考:对加法含义的理解,不是借助一个例题,一幅图就总结得出的。
我们设计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例题和3幅动物图,经过4次演绎,初步归纳加法的含义和算理。
第二层次融练习于学习过程中,经过从一幅图中找几个加法算式,再次归纳,理解其含义、算理。
第三层次就是对加法含义的拓展。
以数学知识创生和发展的过程作为育人资源,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和体验数学知识的创生和发展的过程,感受数学的抽象,逐渐建立起独特的思维方式。
本课存在的问题:1、解读学生不准确,将学生估计过低。
目标定位太低。
我把目标主要定位在对加法含义的理解,会用“合起来”算加法。
为了这两个目标,我设计了很多情景图,希望借助多个具体情境让学生逐步感悟加法的含义,在感悟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强调“合起来”的想法。
这样一再的具体,对学生的思维要求太低,学习对学生来说没有挑战性,无法激起学习的欲望,目标应定位在用数字表示数量关系的3句话,在情境中抽象数字与数量关系,并用算式来表达,理解加法算式的含义。
各环节要求低。
学生有能力用算式表示图意,却提出让学生不知道要干什么的要求:你能想办法把3句话的意思表示出来吗?我的意图是弹性,预设有的学生可能会画画图,也有学生可能会列算式。
事实上这个问题反而把学生弄得不知所措,学生完全有能力列算式表示图意,就应明确提出:你能用算式表示这幅图的意思吗?后两幅图也紧紧围绕说3句话,只是在交流时说出算式,没有给予学生记录算式的时间和空间。
这是数学课,就培养思维能力来说,写算式比说图意更有思维价值其实“写”比“说”更能体现数量关系,学生能写出算式,他对加法数量关系肯定有理解,对数量关系理解了,加法含义自然就理解了。
《5以内的加法》教案和教学反思
《5以内的加法》教案和教学反思《5以内的加法》教案和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44页例题和“试一试”以及第45页“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3.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加法。
教学过程:课前:同学们,今天咱们班来了位客人老师,咱们一块跟客人老师打个招呼好吗,(班长:起立转身,客人老师,您好。
)一、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了5以内数的分与合,老师这里有几道题,你能很快的说出答案吗?(出示题目,指名4题,齐答2题。
)师:说的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用5以内数的合成的知识来学习5以内的加法(板书:5以内的加法)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1、出示例1图,谈话:小朋友们,我们在学校里,不仅要爱学习,还要爱劳动。
瞧,学校“护绿小队”的小朋友们正在劳动呢!(多媒体出示)师:谁能把图上的意思说出来?(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几个小朋友?)板书: 3 2(师:说的真好,还有谁能像他这样再说一次,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2个小朋友,你想到了什么?或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师: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2、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问:谁能将图中告诉我们的事情和这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2个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师小结:求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就是把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
要用加法计算。
3、认识加号并理解其含义在用加法计算时,我们要用一个符号:“+”。
(板书: 3 + 2)跟老师读:加号。
(板书:加号)你能说一说加号表示什么意思吗?小结:加号表示“合起来”,它代表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来计算。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8.1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 8.1 得数在 5 以内的加法 - 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直观感受和实际操作,了解得数在 5 以内的加法运算;2.能够掌握得数在 5 以内的加法法则;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有关得数在 5 以内的加法问题。
二、教学准备1.教师:回归课堂,具备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理念的对学生有较高教育热情的优秀教师;2.学生:一年级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具备好奇心和求知欲;3.教具:数学教具盘、小红花、板书等,为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刺激,提高教学趣味性和活跃气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教师让学生回忆一下前几节课学到的知识,对概念进行简单概括;2.教师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得数在 5 以内的加法。
2. 学习过程1.教师让学生打开课本,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领悟和掌握得数在 5 以内的加法的本质;2.教师组织学生一起演算一些具体的加法题目,引导学生利用手指和教具盘等物理器材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得数在 5 以内加法运算的直观感受;3.教师使用板书,将得数在 5 以内的加法的法则和步骤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和总结。
3. 巩固与拓展1.教师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得数在 5 以内的加法题目,用纸和笔做出答案,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2.教师也可以利用板书,设计一些简单的加法公式,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 教师督促学生认真完成每一项学习任务,给表现好的学生颁发小红花,激励学生学习数学。
四、课后作业1.继续练习得数在 5 以内的加法;2.记忆了解得数在 5 以内的加法的规律;3.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书面作业。
五、本节课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得数在 5 以内的加法为主题,注重体现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意思维能力。
通过互动方式,创设和谐愉快和协调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建立信心和兴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老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对于优压榨压提出情景化的问题,使学生真正掌握课程内容。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4: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4: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2.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精度;3.培养学生简单算术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通过结合各种游戏等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2.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善于思考的能力;3.学生需要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1.学生需要掌握“进位”和“借位”的方法;2.需要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巩固训练,达到巩固所学内容的目的。
三、教学过程1. 学前准备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2.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之前所学的知识,例如唱唱跳跳、背背口诀等方式;3.教师在白板上呈现加法运算,强调加法运算符的表示方法。
2. 案例演练教师将案例展示在白板上,提醒学生注意加数和被加数的大小关系以及是否要进位。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主尝试、探究加法的规律。
3. 游戏活动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活动的方式,如小组拼图、果汁计算等游戏,以浅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法的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游戏的参与,也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和合作意识。
4. 课堂练习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习题,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知识,独立完成计算,并在限定时间内完成。
教师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点,也提高了学生的口算能力。
5.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自主完成相关练习,并指导学生在家练习“进位”和“借位”的方法。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和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既保证了教学效果,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个别学生在加法进位等方面出现了困难。
因此,在课后需要给予针对性的辅导和巩固训练,才能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8.1 5以内的加法丨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8.1 5以内的加法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5以内加法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5以内加法的概念:介绍加法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 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直观的教具演示和学具操作,引导学生掌握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3. 5以内加法的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5以内加法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概念,运用5以内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数器、算式卡片、PPT课件等。
2. 学具:彩色小棒、小石头、小动物玩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5以内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物品的数量,激发学生对加法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加法的概念,通过教具演示和学具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
3. 案例分析: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5以内加法的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案例中的加法运算。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学具进行5以内加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5.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并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5以内的加法2. 板书内容:板书内容包括加法的概念、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5以内加法的应用等。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设计一些5以内加法的计算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拓展练习: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5以内加法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5以内加法的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 苏教版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能够熟练计算得数。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加法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2. 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加法运算。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5以内加法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能够熟练计算得数。
2.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加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5以内的数,引导学生回顾数的概念,然后引出加法运算。
2. 新课:讲解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方式掌握运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解决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2. 正文: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数学语言描述、解决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让学生完成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练习题。
2. 家庭作业: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完成一道实际问题,运用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加法运算。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作业。
以上是一份关于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教案,内容丰富、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共八部分内容,共计2000字以内。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五 5以内的加法苏教版
《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4~45页例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由实际情境的具体现象抽象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及加号,能根据生活情境写出相应的加法算式,能画简单图形或用语言说明加法算式表示的意思,能联系数的组成口算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并能正确口算,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2、使学生体验由具体到抽象出加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合”的思想,通过说明列加法算式理由和加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发展初步的观察、判断、推理等能力,在理解算法的过程中,感受已有知识与新内容的内在联系。
3、使学生初步体会加法来自现实生活,现实情境里有数学内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认真书写,细致思考等方面的意识。
【教学重点】加法的含义,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口算。
【教学难点】加法含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填一填,说一说2 4 □3 □□24 1 □2 1 3 3 □2 □□2、小游戏:教师随机拿出数字卡片,让学生很快回答出两张卡片上的数合成多少?(注意拿出卡片时用手势表示合起来的动作)、谈话: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分与合来解决问题。
3二、认识加法,学习计算1、理解题意位小朋友在浇出示例图,①(请小朋友们看大屏幕,说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3位小朋5位小朋友,现在有2又来了(继续播放动画,让学生自己说下去)花,友在浇花。
②回顾,小朋友们思考刚才我们一共说了几句话,(3句话)谁能站起来说一说吗?(教师引导第一句:有3位小朋友在浇花,第二句:又来了2位小朋友,第三句:现在有5位小朋友在浇花。
)让学生单独说一说这三句话,男生说一说,女生说一说,比比谁说得好。
2、体会“合起来”①提问:现在一共有几人在浇花?(5人)你是怎样知道有5人?(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
)②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方法:方法一:数的方法,我们可以来数一数,大家一起数:1、2、3、4、5,所以有5位小朋友。
一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幼小衔接《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教案
一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幼小衔接《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一单元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5以内的加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加法运算的方法,能够正确进行5以内的加法计算。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还不太适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和激励。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加法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如购物时看到苹果的数量增加等,但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让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加法运算的方法,能够正确进行5以内的加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加法运算的方法,能够正确进行5以内的加法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加法的实际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
2.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小物品,如小球、小棍等,用于展示和操作。
2.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包含相关的图片、动画和游戏,以便于教学展示。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水果店的水果、动物园的动物等,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
通过这种方式引出加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加法算式,如3+2、4+1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算式的含义。
数学5以内加法教学反思
数学5以内加法教学反思最初教数学5以内的加法,我感觉自己准备充分,准备了很多教材和辅助工具。
我将我的教学反思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我发现孩子们在学习加法时需要一个清晰的概念框架。
我决定通过使用教具来帮助他们建立起这个概念框架。
我使用了计算器、计数棒和数字卡片等教具来帮助孩子们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
孩子们通过将计数棒组合在一起或使用数字卡片进行配对来实际操作加法,这帮助他们直观地理解加法是什么以及如何进行运算。
这种实际操作的方式非常有效,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加法的基本概念。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孩子们需要不断地进行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因此,我采取了一些有趣的练习方式,比如游戏和竞赛。
我设计了一些加法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进行加法运算,这样既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又提高了孩子们的参与度。
此外,我还组织了一些加法竞赛,让孩子们在比赛中互相切磋,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这样的练习方式,孩子们对加法的掌握程度大大提高。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每个孩子的学习差异。
有的孩子学得较快,有的孩子学得稍慢。
因此,我采取了分组教学的方式,根据孩子们的学习进度将他们分组,并提供相应的教学辅助。
对于学得较快的孩子,我提供了一些拓展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学得稍慢的孩子,我则采取了一对一的辅导方式,帮助他们逐步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
这种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化教学方法,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适当的指导和辅助,提高了整体的教学效果。
此外,我还发现一些孩子在学习加法时存在一些困惑和错误。
他们有时会混淆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或者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
为了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问题,我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
首先,我通过举例解释加法和减法的区别,通过比较不同运算符的作用,帮助孩子们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具体含义。
其次,在计算过程中,我鼓励孩子们使用计算器或其他辅助工具,避免出错。
当孩子们发现自己出错时,我会引导他们仔细审查计算过程,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帮助他们纠正错误。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上册《5以内的加法》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好动,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 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表达能力有限。因此,教学中教师应 多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和做好适时适度地引导。同时,学生的认知能 力和观察能力还较为薄弱,需要采用亲身体验和直观感受的教学方法, 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三、说教学目标
2.出示试一试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交流: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指名学生说一说,写一写。 谁知道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的? 只要学生的方法合理,教师都要加以肯定。
3.出示两盆花,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左边一盆开了几朵花?右边一盆开 了几朵花?提问:两盆一共开了几朵花?谁会列算式? 学生说出算式后教师板书:2+3. 提问:为什么列成2+3?2+3等于几?(板书:=5) 你是怎么想的?指名说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
一、看图写数。
板块三、课堂练习
二、想一想,填一填。
2+1=
3+2=
1+4=
1+3=
三、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一共有( )盒球,其中有一盒是小明的,最多可能有( )个球,最少可能 有( )个球。
答案: 一、7 8 6 9 10 二、3 5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说自己的收获。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初步感受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培养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一、教材分析本教材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其内容包含有数的认识、加法、减法、简单的分组等内容,本次教学重点为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
学生此时已经对数的认识有了基础,能够识别小学五年级以内的数,因此我们可以开始教授他们简单的加法知识,让他们能够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到结果。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懂得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2.理解加法的基本原理;3.能够运用自己的数学技能,解决简单的加法计算问题;4.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风格。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本质,掌握将两个数相加得到结果的方法。
具体实施上,我们将采用一些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比如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一些小问题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互动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点:1.课前通过PPT、视频、图片等形式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通过大量的例子让学生熟悉并掌握加法的基本原理。
3.采用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一些小问题等方式,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通过教师与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PPT动画素材,带领学生们进入本节课内容的学习状态,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集中注意力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张4行5列的加法九宫格,让学生们在上面填写各种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计算题目。
在填写完成后,教师可从中随意选取几个填写出色的学生到前面讲题,提高课堂参与度。
3. 例题演示教师通过多种丰富的实际例子讲解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引导学生们掌握此类加法的基本算法。
4. 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们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给出几个小问题,让学生们在小组内相互协作完成。
小组完成后,教师可从中选出几个组进行展示,提高课堂气氛。
5. 总结教师以PPT帮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整理,并以习题为结尾强化记忆。
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15篇
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15篇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1一、在情境中感悟加法含义对低年级学生,《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当学生能看着图说出图的意思后,帮助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现在一共有5个小朋友。
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整个新课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情境,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手势演示等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5以内的加法》很多孩子在幼儿园就学过,有基础,如何在孩子进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叶澜说,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必须是有意义的。
初步的意义是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才会学到新东西。
这节课中学生既感悟到了加法的含义,又产生用加法计算的需求。
给我的感觉是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
二、加强口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在进行计算的时候,首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找出不同的方法,尽最大可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
5以内的'加法计算的基础是认识了数和数的合成,5以内的加法计算又是以后学习加、减法计算和解决加、减实际问题最基础的知识。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急于将最优化的方法介绍给学生,而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找找不同的方法,既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拓宽了思路,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最后得出2和3合成 5,所以3+2=5。
解决问题的时候,又让学生利用刚刚学的加法,充分体验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致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实现有效课堂的有力保障。
5以内的加法反思(实用5篇)
5以内的加法反思(实用5篇)1.5以内的加法反思第1篇今天,我在(1)班教了5以内的加法。
在导入新课时,我先复习旧知识,口答5以内数的分与合。
这样为学生学5以内加法做好铺垫。
接着利用情景传授新课。
注意加号和算式读法的教学。
整的一堂课下来,我觉得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进行课堂小结时,我用口算5以内加法的练习代替,这样反复的练习,以便学生巩固新学的知识。
不过,我觉得这堂课还是不尽人意,例如:自已课前准备仍不够充分,在教例题时可以不用课本上的内容,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里的人物更能吸引学生。
2 在教学过程中,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比较少,声音普遍不够响亮。
3·在检查巩固练习时,仍有20来个学生没办法独立完成。
而自已课后也没及时进行补差。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钻研学生,多请教有经验的,学识渊博的教师,以争取更大的进步,早日成为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
2.5以内的加法反思第2篇加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是学生学习加法运算的的起始课,本节课的训练重点是通过熟悉的情境观察,语言的交流表达,游戏中的操作演示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并初步感知加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
从中掌握:认识“+”号,会读加法计算,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体会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方面: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加法含义。
本节课的开始,我通过小丑主题图让学生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学着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发现的数学信息。
创设了“把3个红气球和一个绿气球放在一起”这样一个情境。
,使学生初步感知,“合起来”就是“加起来”的意思,就要用加法计算的算理,使学生对加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自主探索。
在自主探索中自主探索让学生充分体验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并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实践,多种感官并用,学习的过程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思维水平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
《5以内加法》数学教学反思
《5以内加法》数学教学反思导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掌握基本的算术运算是非常重要的。
5以内加法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孩子们的数学基础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一些问题,并对此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本文将介绍5以内加法的教学反思,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问题与原因问题一: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加法的计算往往感到枯燥乏味。
对于他们来说,重复的加法算式和答案记忆是一件枯燥的事情。
这导致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下降,思维难以集中。
问题二: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参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很容易陷入教师一方主导的模式,孩子们缺乏参与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容易产生厌倦感。
问题三:理论与实践脱节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孩子们对于抽象的数字概念理解不深,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他们经常出现计算错误,缺乏对于问题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解决方案和建议方案一:活跃课堂氛围,增加教学趣味性为了解决问题一,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课堂的互动和趣味性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进行小组合作计算,或者通过视觉辅助工具展示数字和算式,使得数学问题更加生动有趣。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方案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了解决问题二,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孩子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让他们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或者使用数学游戏来巩固他们的计算技能。
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方案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了解决问题三,我们可以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将加法问题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场景中,让学生亲自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加法运算的意义和用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得数在5之内的加法》教案、反思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40-41页。
教学目标:一、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进程,初步熟悉加法的含义;熟悉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按照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二、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彼此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之内的加法计算方式,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3、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之内的加法。
教学进程:一、温习铺垫,迁移导入。
师:可爱的小动物们带着一群数学娃娃来和咱们捉迷藏了,瞧!你能猜出它们后面藏的是哪个数字吗?(多媒体出示5之内的分成与合成)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一)、学习主题图。
一、师:(出示主题图)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二、交流结果,师小结:原来有3人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3、理解加法的含义。
(1)、原来有3个人,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象这样把3人和2人合起来就可以够用加法计算。
写成算式:3+2(板书3+2)(2)、熟悉加号。
(板书加号)(3)、那3+2等于多少呢?(板书:=5)你是怎么知道的?4、理解算法。
五、读算式。
六、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7、指导写算式。
八、小结:像这样把两部份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可以用加法来计算。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路来学习得数在5之内的加法。
(板书:加法)(二)、学习试一试。
一、出示“试一试”的画面。
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二、让学生说图意。
3、把1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呢?那么1加2等于几呢?你怎么算出来的?4、读算式并说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三、综合运用,巩固提高。
一、“想一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依次说图意、填算式,再交流每道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选择其中的两道,说说是如何算出得数的。
二、“想一想做做”第2题。
按照第1小题,弄清题目要求,让学生先画圆再填得数。
3、“想一想做做”第3题。
独立计算,说说计算时是如何想的?4、课间活动:唱《找朋友》这首歌。
五、学生按照手中的算式卡片和数字卡片玩“找朋友”游戏。
六、“想一想做做”第4题。
(故事)画外音:一天兔妈妈对小兔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要自已学着做一些事情”。
小兔高兴地承诺了,它兴高采烈的来到了野外。
(出示小兔采蘑菇的图)让学生依次说出每幅图的意思,并在图的下面填算式、算得数。
体会三道算式之间的联系,渗透思想教育。
7、“想一想做做”第5题。
游戏:送信。
先让学生连连续,再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想的,引导学生说出每道算式的得数。
八、延伸:看图你能写出几道加法算式。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你学到了什么?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具体的课堂实践,我反思如下:一、目标定位全面合理。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并感知了加法的意义,经历了把两部份合在一路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进程。
帮忙学生理解何时该用加法计算,为何要用加法,慢慢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二、材料选择简单、有效。
我是本着“关注常态课堂,开展有效教学”的原则来合理选择教学材料的。
①以简单的5道题(5之内的分与合)温习导入,为下面计算5之内的加法作铺垫。
②不改变教材用意。
书本例题和“试一试”切近学生生活,通过课件演示、老师引导、语言的交流表达等活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③按照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将书本的练习改编成故事和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的踊跃性,整个练习设计如行云流水,活泼而不凌乱,让所学的知识在“用”中取得了有效的反馈,师生配合默契、自然、流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或班级里,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方式及进程,彼此讨论分析,揭露知识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
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学会彼此帮忙,实现学习互补,增强了合作意识,提高了自我表现的能力和听、说、交往的能力。
4、存在的不足。
在“送信”这个环节中,由于学生年龄小,用尺还不够熟练。
因此,学生在连线的时候,浪费了一些时间,致使课外延伸的不是很到位。
因此,假想是美好的,现实老是有点不尽人意。
课后我感觉可以删除让学生连线这个环节,直接用游戏的形式牢牢围绕本节课的核心目标展开教学,这样更能表现课堂教学的扎实、有效。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40-41页。
教学目标:一、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进程,初步熟悉加法的含义;熟悉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按照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二、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彼此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之内的加法计算方式,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3、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之内的加法。
教学进程:一、温习铺垫,迁移导入。
师:可爱的小动物们带着一群数学娃娃来和咱们捉迷藏了,瞧!你能猜出它们后面藏的是哪个数字吗?(多媒体出示5之内的分成与合成)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一)、学习主题图。
一、师:(出示主题图)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二、交流结果,师小结:原来有3人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3、理解加法的含义。
(1)、原来有3个人,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象这样把3人和2人合起来就可以够用加法计算。
写成算式:3+2(板书3+2)(2)、熟悉加号。
(板书加号)(3)、那3+2等于多少呢?(板书:=5)你是怎么知道的?4、理解算法。
五、读算式。
六、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7、指导写算式。
八、小结:像这样把两部份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可以用加法来计算。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路来学习得数在5之内的加法。
(板书:加法)(二)、学习试一试。
一、出示“试一试”的画面。
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二、让学生说图意。
3、把1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呢?那么1加2等于几呢?你怎么算出来的?4、读算式并说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三、综合运用,巩固提高。
一、“想一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依次说图意、填算式,再交流每道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选择其中的两道,说说是如何算出得数的。
二、“想一想做做”第2题。
按照第1小题,弄清题目要求,让学生先画圆再填得数。
3、“想一想做做”第3题。
独立计算,说说计算时是如何想的?4、课间活动:唱《找朋友》这首歌。
五、学生按照手中的算式卡片和数字卡片玩“找朋友”游戏。
六、“想一想做做”第4题。
(故事)画外音:一天兔妈妈对小兔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要自已学着做一些事情”。
小兔高兴地承诺了,它兴高采烈的来到了野外。
(出示小兔采蘑菇的图)让学生依次说出每幅图的意思,并在图的下面填算式、算得数。
体会三道算式之间的联系,渗透思想教育。
7、“想一想做做”第5题。
游戏:送信。
先让学生连连续,再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想的,引导学生说出每道算式的得数。
八、延伸:看图你能写出几道加法算式。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你学到了什么?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具体的课堂实践,我反思如下:一、目标定位全面合理。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并感知了加法的意义,经历了把两部份合在一路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进程。
帮忙学生理解何时该用加法计算,为何要用加法,慢慢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二、材料选择简单、有效。
我是本着“关注常态课堂,开展有效教学”的原则来合理选择教学材料的。
①以简单的5道题(5之内的分与合)温习导入,为下面计算5之内的加法作铺垫。
②不改变教材用意。
书本例题和“试一试”切近学生生活,通过课件演示、老师引导、语言的交流表达等活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③按照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将书本的练习改编成故事和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的踊跃性,整个练习设计如行云流水,活泼而不凌乱,让所学的知识在“用”中取得了有效的反馈,师生配合默契、自然、流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或班级里,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方式及进程,彼此讨论分析,揭露知识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
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学会彼此帮忙,实现学习互补,增强了合作意识,提高了自我表现的能力和听、说、交往的能力。
4、存在的不足。
在“送信”这个环节中,由于学生年龄小,用尺还不够熟练。
因此,学生在连线的时候,浪费了一些时间,致使课外延伸的不是很到位。
因此,假想是美好的,现实老是有点不尽人意。
课后我感觉可以删除让学生连线这个环节,直接用游戏的形式牢牢围绕本节课的核心目标展开教学,这样更能表现课堂教学的扎实、有效。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40-41页。
教学目标:一、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进程,初步熟悉加法的含义;熟悉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按照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二、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彼此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之内的加法计算方式,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3、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之内的加法。
教学进程:一、温习铺垫,迁移导入。
师:可爱的小动物们带着一群数学娃娃来和咱们捉迷藏了,瞧!你能猜出它们后面藏的是哪个数字吗?(多媒体出示5之内的分成与合成)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一)、学习主题图。
一、师:(出示主题图)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二、交流结果,师小结:原来有3人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3、理解加法的含义。
(1)、原来有3个人,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象这样把3人和2人合起来就可以够用加法计算。
写成算式:3+2(板书3+2)(2)、熟悉加号。
(板书加号)(3)、那3+2等于多少呢?(板书:=5)你是怎么知道的?4、理解算法。
五、读算式。
六、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7、指导写算式。
八、小结:像这样把两部份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可以用加法来计算。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路来学习得数在5之内的加法。
(板书:加法)(二)、学习试一试。
一、出示“试一试”的画面。
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二、让学生说图意。
3、把1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呢?那么1加2等于几呢?你怎么算出来的?4、读算式并说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三、综合运用,巩固提高。
一、“想一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依次说图意、填算式,再交流每道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选择其中的两道,说说是如何算出得数的。
二、“想一想做做”第2题。
按照第1小题,弄清题目要求,让学生先画圆再填得数。
3、“想一想做做”第3题。
独立计算,说说计算时是如何想的?4、课间活动:唱《找朋友》这首歌。
五、学生按照手中的算式卡片和数字卡片玩“找朋友”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