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水墨画优质教案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

合集下载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优秀9篇)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优秀9篇)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优秀9篇)童年的水墨画篇一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朗读诗歌1、出示课题《儿童诗两首》,说说你知道那些儿童诗。

可以说说诗歌的题目,也可以背诵其中的一两句。

2、朗读课文,能把诗歌流畅的朗读下来。

二、比较朗读,理解诗歌1、反复朗读两首儿童诗,比较:这两首儿童诗有什么不同?2、在充分朗读、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我想》是一首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

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区别:组诗有小标题;每一节诗歌写的是不同的内容……(2)《我想》是押韵的,《童年的水墨画》不押韵。

引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体会押韵和不押韵的区别,了解儿童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3)《我想》描写的是“我”的一些美好的愿望,《童年的水墨画》描写的是童年的生活学习场景。

①说说《我想》描写了“我”的哪些愿望?◇“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②说说《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在街头看书◇在溪边钓鱼◇在江上游泳③朗读诗歌,体会描写的愿望和场景三、感情朗读,体会意境1、指导学习《我想》(1)朗读诗歌,想象体会“我”的愿望。

①朗读诗歌,说说“我”的那么多愿望中,那一个最令你神往?②默默诵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你好象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比如:“牵着万缕阳光”是怎样的感觉?“成为柳絮和蒲公英,飞呀,飞”是怎样的感觉?③有感情的朗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

(2)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具体说说。

◇春暖花开的时候,坐在绿绿的草地上……◇在阳光下,春风中起舞…………(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指导学习《童年水墨画》(1)朗读诗歌,比上眼睛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3篇)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3篇)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优秀3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本文范文的我为您带来的3篇《童年的水墨画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本文范文将不胜荣幸。

童年的水墨画篇一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

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只是为了读而读。

采取的方式多样化,可以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才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才能在阅读中学到知识,得到美的享受,获取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现以《童年的水墨画》为例,谈一谈我对阅读教学的认识。

我先让学生自立自主地阅读,把课文内容读正确、流利,然后引导学生读出真情实感,读出轻重起伏,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再重视形象感悟,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边读边绘画,边读边体会。

我这样启发学生:《童年的水墨画》是由三首小诗组成,并不是图画,同学们,我相信大家精读、细读课文以后,一定能把美丽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的脑海,展示在我们的眼前。

学生精神饱满,学习状态极佳,马上投入到阅读中去,用心地去思考,尽情地去想象。

在相互交流时,有的同学动情地说:“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读书的小孩,坐在喧闹的街头,全神贯注地读着名著《水浒传》,汽车鸣笛,喇叭声响,行人哗笑,一点儿没有影响到他。

这种精神使我深受感动。

”有的同学愉快地回答:“你看,溪水澄澈碧绿,垂柳袅袅倒映在溪水里。

溪边一个钓鱼的小孩钓上来一条大鱼,高兴得笑了起来。

多么叫人羡慕啊!”有的同学微笑着告诉大家:“我好像看到了一群小孩在河里嬉戏,你拨我溅,多么快活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描述着自己想象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他们把课文读活了!接下来,我让他们把想到的美景画在纸上,就更认真了。

你瞧,一个个又细细地把课文品读一番,生怕画的时候漏掉了“好镜头”。

张书豪同学自言自语地说:“哦,钓竿上还有一只红蜻蜓呢!我差点忘了画。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精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第【1】篇〗18《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墨、染”等6个生字,会写“墨、染、竿”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水墨画、葫芦、蘑菇”等词语;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墨、染”等6个生字,会写“墨、染、竿”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水墨画、葫芦、蘑菇”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板书:童年的水墨画)2、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3、让我们走入诗歌,感受“我”童年的快乐吧!二、初读全文,认识生字1、初读课文。

初读诗歌,我们不仅要读准确,还要用心去感受。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把字音读准确,还要把声音放轻一些。

(课件出示2)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②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

(1)(课件出示3)生字,读生字。

mò rǎn ɡān suì lànɡ hú shuǎnɡ móɡu téng bō墨染竿碎浪葫爽蘑菇腾拨自己练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注意读准:平舌音“碎”翘舌音“染爽”,前鼻音“竿”,后鼻音“腾浪”等。

“蘑菇”在一起时,“菇”读轻声。

(2)(课件出示4)词语,读词语。

小学三年级语文《童年的水墨画》原文、教案及练习题优秀7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童年的水墨画》原文、教案及练习题优秀7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童年的水墨画》原文、教案及练习题优秀7篇童年的水墨画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尝试用水和水墨画颜料融合进行调配,画出深浅红色的樱桃。

2、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大胆的添画。

活动准备:PPT,粗细毛笔每人两支,宣纸,颜料,调色盘,墨汁,水。

活动重点:尝试用水和水墨画颜料进行融合、调配。

活动难点:用侧峰用笔画出深浅不一的红色樱桃。

活动过程:一、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魔术袋,里面装着一种水果,它小小的,红红的,有一个细细长长地果柄、下面还有一个果脐,猜一猜是什么水果呢?”2、教师:“我们一起对着魔术袋喊变变变,把水果变出来。

(播放PPT)变变变,哇,原来是樱桃,它小小的,红红的,上面有一个细细长长的果柄,下面还有一个凹进去的果脐。

我变变变,魔术袋变出了许多的樱桃,我再变变变,哇樱桃变到盘子里去了,变变变,哇,樱桃又变到篮子里去了。

”二、说说、看看、画画1、教师:我们来看一看,魔术袋变出的这些樱桃有什么不一样吗?教师小结:有的樱桃衣服的颜色有深有浅。

有的樱桃只有一个,有的樱桃和好朋友手拉手在一起。

有的是躺下来的,有的是站起来的像是在跳舞一样。

2、师:魔术袋想请小朋友们帮它再画一些樱桃装在袋子里。

这些樱桃都是魔术袋用毛笔和水墨画颜料变出来的,那你们知道怎么样才能用毛笔画出有深有浅的`樱桃吗?3、教师示范:我们先用毛笔放在水里蘸一蘸,然后蘸一些红色的颜料,不要忘了舔一舔,这样画出来的就是淡红色了,要画出有深有浅的话我们就用毛笔的笔尖再稍稍蘸一些深红色的颜料,看,这样就能画出有深有浅的颜色了。

4、教师示范画樱桃:画樱桃很简单,只要四个步骤:第一步,我们蘸好颜料后把毛笔躺下来,用侧峰画一个半圆,第二步,再用侧峰画另一个半圆,第三步,换一只毛笔,把毛笔竖起来,蘸墨汁用中锋画一个细细长长地果柄,第四步给樱桃点上一个果脐,这样樱桃就变出来啦。

5、再画一个,幼儿尝试,幼儿一起说一说调和浓淡颜料的方法和画樱桃的四个步骤。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8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8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8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理解和背诵诗歌,掌握生字、词语,了解诗歌的基本形式和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诗歌欣赏、讨论、创作等环节,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知、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童年的美好,珍惜时光,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童年的水墨画》的朗读、理解和背诵。

2. 生字、词语的学习和掌握。

3. 诗歌的基本形式和结构的了解。

4. 诗歌欣赏、讨论、创作等环节的开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诗歌的朗读、理解和背诵,生字、词语的学习和掌握。

2. 教学难点:诗歌的感知、理解和表达,诗歌欣赏、讨论、创作的开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忆童年时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诗歌朗读:教师示范朗读诗歌,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

3. 诗歌理解:教师讲解诗歌的基本形式和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 生字、词语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语,掌握读音、写法和意义。

5. 诗歌背诵:学生分组背诵诗歌,教师检查背诵情况。

6. 诗歌欣赏: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讨论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

7. 诗歌创作: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分享创作成果,互相评价。

8.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重要性和童年的美好。

六、板书设计1. 诗歌《童年的水墨画》的标题、作者、背景介绍。

2. 诗歌的基本形式和结构。

3. 生字、词语的学习和掌握。

4. 诗歌欣赏、讨论、创作的要点。

七、作业设计1. 背诵诗歌《童年的水墨画》。

2. 抄写生字、词语,并掌握其读音、写法和意义。

3. 欣赏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并写一段欣赏心得。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自我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过程是否流畅,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教案第1篇】正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我觉得诗歌教学利用词理论也非常有效。

诗歌作为语言凝练,情感蕴含丰富的一种文体,没有什么方法比情感朗读更加有效地体味诗歌的味道,相比那些细细的分析来说,诵读才是诗歌教学的正道。

在教授《童年的水墨画》一文中,我首先紧紧扣住了诗歌的题目“水墨画”,以艺术相通的理由,跟学生说“我们上一节诗意的美术课”。

学生顿时愣住了,却又有点兴奋,都充满着期待。

在师生互动交流“画画的步骤和注意的事项”中,我获得了很多的资源,有学生说“画画要先拟定一个背景图”,有的说“画画要突出重点表现的景物”,“画画要根据心情用不同的色彩”“要有细节的描写”,答案丰富多彩,也中了我的“圈套”。

其实我就是想让他们用喜欢的美术去学习《童年的水墨画》,去感悟作者的画,以及画中的情。

我简单几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画框,并让同学们思考“用刚刚分析的画画的理论,来想想该往这三副童年的画中添上什么景致?”这一步其实是让学生读懂诗歌的大意,第一次引入了读诗歌的阶段。

然而,这仅仅是从了解诗歌大意层面出发的,而更深的层面在于觉得这三副画中的情。

于是我在本节课上又渗透了一个“诗情画意”的概念。

引导道:根据同学们刚刚对诗歌大意的感知,我们基本完成了“画意”的了解,然而“诗情”也就是作者表现的情感却有待发掘。

进而学生通过一遍一遍有感情的朗读,其中包含了我的正确、错误示范朗读的比较,引导他们发现朗读应该注意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知道为何这样读。

因此在这一系列多形式的朗读中,学生自身也能抓住一些“诗眼”读出感情了。

情趣是儿童诗的灵魂,是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写照,是勾勒儿童内心世界的图画,是诗人在充分了解儿童生活的基础上精心寻来的神来之笔,也是儿童诗审美教育的闪光点。

因此,我们不能轻易放过,而要引导孩子走到诗的境界中去,细细品味,轻轻咀嚼,充分领略其中的妙趣,感受其中的美。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水墨画》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水墨画》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水墨画》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的⑴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想象诗歌描画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高兴的生活和美妙的愿望。

⑵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爱的诗歌,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习题,朗诵诗歌⑴出示课习题《儿童诗两首》,说说你知道那些儿童诗。

可以说说诗歌的标题,也可以背诵其中的一两句。

⑵朗诵课文,能把诗歌流畅的朗诵下来。

二、比较朗诵,理解诗歌⑴重复朗诵两首儿童诗,比较:这两首儿童诗有什么不同?⑵在充分朗诵、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

⑶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我想》是一首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

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区别:组诗有小题目;每一节诗歌写的是不同的内容……(2)《我想》是押韵的,《童年的水墨画》不押韵。

引导学生朗诵这两首诗,领会押韵和不押韵的区别,了解儿童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3)《我想》描写的是“我”的一些美妙的愿望,《童年的水墨画》描写的是童年的生活学习场景。

①说说《我想》描写了“我”的哪些愿望?◇“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②说说《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在街头看书◇在溪边钓鱼◇在江上游泳③朗诵诗歌,领会描写的愿望和场景三、感情朗诵,领会意境⑴指导学习《我想》(1)朗诵诗歌,想象领会“我”的愿望。

①朗诵诗歌,说说“我”的那么多愿望中,那一个最令你憧憬?②默默诵读最令你憧憬的愿望,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你好象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比如:“牵着万缕阳光”是怎样的感觉?“成为柳絮和蒲公英,飞呀,飞”是怎样的感觉?③有感情的朗诵最令你憧憬的愿望。

(2)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妙的愿望的?详细说说。

◇春暖花开的时候,坐在绿绿的草地上……◇在阳光下,春风中起舞…………(3)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⑵指导学习《童年水墨画》(1)朗诵诗歌,比上眼睛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一等奖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教案(大全(优秀3篇)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一等奖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教案(大全(优秀3篇)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一等奖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教案(大全(优秀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如下是可爱的编辑为大伙儿分享的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一等奖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教案(大全(优秀3篇)。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一等奖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教案篇一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2.品味质朴语言,领悟季羡林先生苦难童年的意义一课时播放2006年《感动中国》季羡林先生部分:(屏显)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同学们,你们知道他吗?认识他吗?被人们称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的季羡林先生又有着怎样的人生,怎样的童年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大师,一起去感受他的童年岁月吧!(板书标题、作者)1.请大家自由的大声的朗读课文,读完之后,谈谈自己的疑问和感想。

2.收集整理学生的疑问和感触。

(问题预设:学生的问题呈现可能有:①季羡林先生为什么说他的童年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暗呢?②他为什么以能有“山大王”的同学为荣呢?③离开故乡,他过上了好日子,为什么还宁肯再啃红高粱饼子就苦咸菜呢?(一)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我甚至想说,没有身边的琐事,就没有真正的好散文,我们的灵魂往往以一些琐事触动起。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就是着眼于身边的琐事来写。

细细品读课文,抓住文中较能触动你的一词一句,读一读,品一品,谈一谈。

要求先大声朗读,再小声品读,并圈点批画。

先在组内交流,然后推举代表发言。

教学预设:1.品读一部分:我们家是较穷的村中较穷的家。

当时全中国的经济形势……而我们家在全村中又是较穷的家。

教师引导:穷到什么程度?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背景,品读“……较穷的县。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8 童年的水墨画 (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8 童年的水墨画 (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8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理解和背诵诗歌,掌握生字、词语,了解诗歌的基本形式和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诗歌欣赏、讨论、创作等环节,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知、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童年的美好,珍惜时光,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童年的水墨画》的朗读、理解和背诵。

2. 生字、词语的学习和掌握。

3. 诗歌的基本形式和结构的了解。

4. 诗歌欣赏、讨论、创作等环节的开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诗歌的朗读、理解和背诵,生字、词语的学习和掌握。

2. 教学难点:诗歌的基本形式和结构的理解,诗歌的欣赏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与童年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童年的回忆和兴趣,导入本课的学习。

2. 诗歌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节奏的把握,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美。

3. 诗歌理解: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情感和意境,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基本形式和结构。

4. 生字、词语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语,掌握其音、形、义,并能正确运用。

5. 诗歌欣赏:通过欣赏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6.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诗歌,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创作能力。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诗歌《童年的水墨画》的标题和作者。

2. 诗歌的基本形式和结构。

3. 生字、词语的学习和掌握。

4. 诗歌的朗读、理解和背诵要求。

七、作业设计1. 背诵诗歌《童年的水墨画》。

2. 抄写生字、词语,并学会运用。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一首描写童年的诗歌。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8课《童年的水墨画》( 教案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8课《童年的水墨画》( 教案 )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童年的水墨画》,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描绘的童年生活场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珍惜童年时光,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题:《童年的水墨画》2. 课型:新授课3. 教学内容: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8课《童年的水墨画》4. 教学目标:见上教学目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描绘的童年生活场景。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童年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描绘的童年生活场景。

4. 朗读体会: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5.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本课的理解和感受。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7.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童年的水墨画》1. 童年生活场景2. 作者描绘的童年生活3. 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童年的作文。

3. 课下搜集关于童年的诗歌、故事等,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作者描绘的童年生活场景。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精选6篇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精选6篇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精选6篇《童年的水墨画》教案篇一教学目的指导学生按一定的方法欣赏儿童诗,激发学生阅读儿童诗的兴趣,并能进行简单的模仿创编。

教学重点欣赏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感受童年的快乐。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采蜜本(摘录本)课前分发印有《童年的水墨画》的纸张,让学生自己预习,并进行一定的摘抄。

教学过程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兴趣播放歌曲《童年》。

简介你认识的高洪波。

师导语:这节课让我们来欣赏着名儿童文学家高洪波的《童年的水墨画》。

二、交流摘录笔记,感知大意1、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

2、说说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三、感悟诗句优美,欣赏画面1、从学生摘录的词句入手,引导品味一节诗的语言美,画面美,并进行朗读。

2、提炼欣赏方法。

3、学生自己按方法欣赏其它诗节。

4、交流,师引导点拨,并指导朗读。

四、动笔仿诗,抒发情感1、说说童年生活的一些片断,再小组合作,模仿诗歌,试编诗歌。

2、交流所编的诗句。

五、总结,布置作业1、补充采蜜本。

2、继续阅读儿童诗。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反思在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飞翔,快乐可以无限传达。

因此,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朗读,让他们读个够,读个透,结合诵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体会诗歌情感。

《童年的水墨画》描绘了每个活动场景的趣味性,学生们进行了大胆想象。

有的学生说:“这是一幅有动有静的画,有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鱼的挣扎、人的欢笑。

”也有的孩子说:“这是一幅色彩明丽的画:绿色的小溪、绿色的人影、红色的蜻蜓,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

”还有的孩子说:“这是一幅充满快乐的画,柳树、小溪、蜻蜓是快乐的,孩子们更是快乐的……”每个同学说出了自己的体会,可见同学们用心的去体会了,所以才如此的精彩,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美美的读起来。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染、笠等13个生字,学写染、碎等10个生字。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童年的水墨画 教学教案(多篇)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童年的水墨画 教学教案(多篇)

《童年的水墨画》创新教案【教学设想】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让学生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童年的水墨画”(板书)分享童年的快乐。

二、初读儿童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

2.找喜欢的伙伴读诗、互评、互相正音。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三、再读儿童诗,交流学习1.再读诗,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出来。

2.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诗。

四、学习《童年的水墨画》1.自由读诗生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

2.理解大意指名生读诗,其余生边听边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生个别回答,教师随机板书:“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

3.分组读诗,生概括全诗大意。

4.学生质疑,释疑。

5.赏析诗句。

6.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

7.欣赏交流佳句。

如“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天真有趣。

五、鉴赏写法1.默读这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主要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2.模仿这首诗中,记录下自己的童年梦想与童年趣事。

3.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

4.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六、总结延伸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请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或者仿照课文写法,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

18 童年的水墨画【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语言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思维能力: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审美创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本单元围绕“多彩的童年”这一主题,安排了《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4篇课文。

《童年的水墨画》以诗歌的形式,呈现了乡村儿童生活的多姿多彩、自由自在;《剃头大师》折射出童年生活的纯真与有趣;《肥皂泡》写出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憧憬;《我不能失信》讲述了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童年的水墨画 2 1.会认29个生字,会写37个字,正确读写41个词语,读准1个多音字。

2.朗读课文,背诵《溪边》。

3.默读课文。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能说出课文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的好处。

5.能体会文章丰富的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

剃头大师 2 肥皂泡 2 我不能失信 1 习作 3 1.写一个身边的人,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2.写完后,根据人物特点拟定题目。

语文园地 2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总结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

2.学习一组与海岛、港口有关的词语,认识“旭、屿”等6个生字,并能根据词语想象画面。

3.体会汉语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

▶1.会认“墨、染”等6个生字,会写“墨、染”等11个字,正确读写“水墨画、垂柳”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背诵《溪边》。

3.能说出在溪边、江上和林中分别看到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识字:利用偏旁识别“墨、染”是上下结构的字;“碎、浪、溅”是左右结构的字。

写字:11个要求会写的字中,“墨、染、竿、葫、蘑、菇”是上下结构的字;“腾、碎、拨、浪”应注意左右部分的大小和松紧;“爽”是框架结构,写之前要注意观察字形,看清楚各部分在田字格里的占位。

2.朗读教学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品味诗中有特点、有意思的诗句;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方法,解读诗句;在反复诵读体验中,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

《童年的水墨画》公开课教案

《童年的水墨画》公开课教案

《童年的水墨画》公开课精品优质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童年的水墨画”的概念。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不同风格的水墨画作品。

学生能够运用水墨画技巧创作一幅表现童年回忆的作品。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创作,培养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特别是中国水墨画艺术。

学生通过创作和欣赏,培养审美能力和对美的追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程背景:介绍中国水墨画的历史和发展,以及其在童年记忆中的意义。

2.2 教学资源:提供不同风格的水墨画作品,包括名家的作品和学生的作品。

提供水墨画材料,如毛笔、墨水、宣纸等。

2.3 教学过程:观察和分析:学生观察不同风格的水墨画作品,分析其技巧和表现手法。

实践和创作: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墨色、构图等。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创作想法,互相交流心得和技巧。

创作和展示:学生独立创作一幅表现童年记忆的水墨画作品,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传授水墨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2 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示范,展示水墨画的创作过程和技巧。

3.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心得和技巧,培养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3.4 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并进行创作。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4.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技能掌握和创意表现。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安排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5.2 教学进度:第1-2课时:介绍水墨画背景和基本技巧。

第3-4课时:实践水墨画基本技巧,进行小作品创作。

《童年的水墨画》公开课教案

《童年的水墨画》公开课教案

《童年的水墨画》公开课精品优质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水墨画的基本特点和技巧。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将其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水墨画的基本特点和技巧。

2. 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3. 水墨画创作的基本步骤。

三、教学过程:1. 教师展示中国水墨画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水墨画的基本特点和技巧。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3. 教师讲解水墨画创作的基本步骤,并进行示范。

4. 学生动手实践,创作自己的水墨画作品。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水墨画的基本特点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创作的水墨画作品的创意和技巧。

第二章:美丽的山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特点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特点和技巧。

2. 观察和分析自然环境中的山水元素。

3. 山水画创作的基本步骤。

三、教学过程:1. 教师展示中国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特点和技巧。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自然环境中的山水元素。

3. 教师讲解山水画创作的基本步骤,并进行示范。

4. 学生动手实践,创作自己的山水画作品。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创作的山水画作品的创意和技巧。

第三章:活泼的动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水墨画中动物的表现技巧。

2. 培养学生对动物观察和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水墨画中动物的表现技巧。

2. 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动物特点。

3. 动物水墨画创作的基本步骤。

三、教学过程:1. 教师展示中国水墨画中动物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水墨画中动物的表现技巧。

《童年的水墨画》公开课教案

《童年的水墨画》公开课教案

《童年的水墨画》公开课精品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能够运用水墨画表达自己对童年的记忆和感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和创作,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水墨画的基本概念和历史:介绍水墨画的起源、发展以及代表人物和作品。

2. 水墨画的工具和材料:学习水墨画所需的各种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3. 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学习水墨画的线条、墨色、构图等基本技巧。

4. 童年的水墨画创作:以童年为主题,进行水墨画创作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巧,能够创作出具有童趣的水墨画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水墨画的技巧表达童年的记忆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童年主题的水墨画作品,引发学生对童年记忆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 新课导入:介绍水墨画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引导学生了解水墨画的背景知识。

3. 教学实践:讲解水墨画的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示范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 创作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水墨画的技巧表达童年的记忆和感受,提供创作思路和灵感。

5.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水墨画创作实践。

6.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总结课堂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水墨画的基本概念、技巧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水墨画表达童年的记忆和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创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展示和评价学生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水墨画的主题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包括创作思路、技巧运用和表现效果等方面。

2.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对方的作品,从创意、构图、用墨等方面进行交流和反馈。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水墨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引导学生体验水墨画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水墨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水墨画的材料和工具3. 水墨画的基本技巧:泼墨、皴擦、点染等4. 水墨画创作的基本步骤:构图、勾线、染色、题款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水墨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技巧。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步骤。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水墨画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水墨画的基本概念、特点、技巧和创作步骤。

2. 学生准备水墨画材料和工具,如毛笔、墨、宣纸、水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播放水墨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

2. 讲解水墨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技巧。

3. 示范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步骤。

5.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给予鼓励和评价。

第二章:墨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墨竹的基本画法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和表现竹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墨竹作品。

二、教学内容1. 墨竹的基本画法:勾竹、撇竹、点竹等2. 墨竹的构图技巧:高远、平远、深远等3. 墨竹的染色技巧:浓墨、淡墨、焦墨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墨竹的基本画法和特点。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墨竹的画法和创作步骤。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墨竹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墨竹的基本画法、构图技巧和染色技巧。

2. 学生准备水墨画材料和工具,如毛笔、墨、宣纸、水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播放墨竹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

2. 讲解墨竹的基本画法和特点。

3. 示范墨竹的画法和创作步骤。

5.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给予鼓励和评价。

第三章:山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山水画的基本画法和特点。

《童年的水墨画》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童年的水墨画》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童年的水墨画》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水墨画”“水葫芦”等词语的意思。

体会文中儿童生活的快乐,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感。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童年的趣事,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尤其是一些富有童趣的词语。

例如“水葫芦”在文中并不是指真正的水葫芦植物,而是对在水中嬉戏的孩子的一种形象比喻。

通过联系上下文“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虎牙。

”可以知道这里的“水葫芦”指的是像水葫芦一样在水中灵活游动、忽隐忽现的孩子,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童趣。

2.教学难点领悟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的意境并能进行拓展创作。

诗歌中的意境是比较抽象的,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去体会。

如“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要让学生理解溪水的平静如镜,垂柳与人影、钓竿、红蜻蜓等构成的和谐画面,以及人影碎了之后那种动静结合的美和蕴含的欢乐情绪是有一定难度的。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意境。

从初读时的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到再读时体会诗歌的情感,最后达到有感情地朗读。

例如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范读全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整体韵律,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纠正字音和断句。

2.情境教学法创设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五下:《童年的水墨画》教案与反思

五下:《童年的水墨画》教案与反思

•••••••••••••••••五下:《童年的水墨画》教案与反思五下:《童年的水墨画》教案与反思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下:《童年的水墨画》教案与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按一定的方法欣赏儿童诗,激发学生阅读儿童诗的兴趣,并能进行简单的模仿创编。

教学重点欣赏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感受童年的快乐。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采蜜本(摘录本)课前分发印有《童年的水墨画》的纸张,让学生自己预习,并进行一定的摘抄。

教学过程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兴趣播放歌曲《童年》。

简介你认识的高洪波。

师导语:这节课让我们来欣赏着名儿童文学家高洪波的《童年的水墨画》。

二、交流摘录笔记,感知大意1、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

2、说说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三、感悟诗句优美,欣赏画面1、从学生摘录的词句入手,引导品味一节诗的.语言美,画面美,并进行朗读。

2、提炼欣赏方法。

3、学生自己按方法欣赏其它诗节。

4、交流,师引导点拨,并指导朗读。

四、动笔仿诗,抒发情感1、说说童年生活的一些片断,再小组合作,模仿诗歌,试编诗歌。

2、交流所编的诗句。

五、总结,布置作业1、补充采蜜本。

2、继续阅读儿童诗。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反思在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飞翔,快乐可以无限传达。

因此,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朗读,让他们读个够,读个透,结合诵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体会诗歌情感。

《童年的水墨画》描绘了每个活动场景的趣味性,学生们进行了大胆想象。

有的学生说:“这是一幅有动有静的画,有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鱼的挣扎、人的欢笑。

”也有的孩子说:“这是一幅色彩明丽的画:绿色的小溪、绿色的人影、红色的蜻蜓,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

关于童年的水墨画教案5篇

关于童年的水墨画教案5篇

关于童年的水墨画教案5篇童年的水墨画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溪边》。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几个画面中描绘的景象,体会儿童快乐的心情。

过程与方法1.安排学生预习课文,掌握字词,把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根据诗歌描绘的场景展开联想和想象。

3.指导学生抓住诗歌中描绘的三个典型场景,感受诗歌意境,感受儿童可爱的形象和快乐的心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文,了解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欢乐美好,体会儿童在大自然间的天真快乐的心境。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造句。

2.朗读课文,背诵《溪边》,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难点1.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展示的三个场景,理解课文内容。

2.从学习中感受儿童诗的意境,体会儿童生活的多彩与美好。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播放歌曲《童年》)童年如诗,充满了奇思妙想;童年如画,溢满了五彩斑斓;童年如歌,萦绕着欢快悠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儿童诗,作者为我们勾勒了三幅美妙的图画。

让我们快快走进课文,打开通往儿童世界的大门,去感受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幸福快乐吧!(板书课题)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生字。

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平舌音“碎”,翘舌音“染、爽”和后鼻音“腾、浪”。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竿、蘑、菇、葫”等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墨”字时,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学习“腾、碎、爽、溅”等字时,可以用动作表演的方法;学习“拨、浪”等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字谜示例:黑土地,上下立,变成水,能写字。

(谜底:墨)对比识字示例:竿(竹竿)—干(干净)—杆(笔杆)拨(拨动)—拔(拔牙)—泼(活泼)浪(波浪)—狼(狼皮)—狠(凶狠)(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年的水墨画优质教案童年的水墨画教案课题童年的水墨画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墨、染”等6个生字,会写“墨、染、竿”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水墨画、葫芦、蘑菇”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1.认识“墨、染”等6个生字,会写“墨、染、竿”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水墨画、葫芦、蘑菇”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板书:童年的水墨画)2.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进入诗歌的学习中。

】3.让我们走入诗歌,感受“我”童年的快乐吧!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全文,认识生字1.初读课文。

初读诗歌,我们不仅要读准确,还要用心去感受。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把字音读准确,还要把声音放轻一些。

(课件出示2)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②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

(1)(课件出示3)生字,读生字。

mòrǎnɡānténgsuìbōlànɡhúshuǎnɡmóɡū墨染竿腾碎拨浪葫蘑菇自己练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注意读准:平舌音“碎”翘舌音“染爽”,前鼻音“竿”,后鼻音“腾浪”等。

“蘑菇”在一起时,“菇”读轻声。

(2)(课件出示4)词语,读词语。

水墨画染绿浪花溅起清爽打碎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

注意读准:前鼻音“溅”,后鼻音“爽”。

(开火车读,齐读)3.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几首儿童诗(可以独自读,也可以和同座合作读),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印象深刻,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4.组长汇报,全班交流,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解决疑问。

(相机进行词句训练和朗读指导)5.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学生自学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并做好笔记。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预习要求,放手学生自学,让学生有据可依,体现了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识字,互相交流指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

】①请同学们分篇读课文,看生字的读音是否正确。

②抽查对词语的理解,要求同学们不但能谈出字典上的释义,而且能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课件出示5)水墨画:中国画的一种。

用水墨或以水墨为主略施淡彩的绘画。

斗笠: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用竹篾夹油纸或箬竹的叶子等制成。

梳妆:梳洗打扮。

玉带:古代官员所用的玉饰腰带。

③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水墨画、斗笠、梳妆、玉带”这几个词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轻声朗读课文,说说各首儿童诗的主要内容。

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生个别回答,教师随机板书:“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

(板书: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2.分组读诗,生概括全诗大意。

3.朗读课文,质疑,解决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四、识记生字,写字指导。

1.(课件出示6生字田字格)会写字:墨染竿腾碎拨浪葫爽蘑菇指名读,齐读,指名领读。

2.识记生字看看这些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1)形声字识字:竿浪葫蘑菇碎腾(2)熟字比较。

如:黑一墨醉一碎(3)猜谜语:“飞刀投向人靶子:夺夺夺夺!”谜底是“爽”“八点九点十点”谜底是“染”。

3.开火车读,一边读一边说说怎样写好会写的字。

大家一起读一读,记住每个字的字形。

①这几个字怎样写才能做到规范、美观?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对照例字认真观察读帖。

【设计意图:会写字先读后记,再书写,保证足够的时间书写,使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②交流:提醒大家在写哪个字的时候注意什么?“墨、染、竿、葫、蘑、菇”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除了“墨”是上宽下窄的字,其余都是上窄下宽的字。

“碎、浪”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

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范写强调“爽、蘑”:“爽”的笔顺是:先写“大”,再写左边两个“×”,最后写右边的两个“×”。

“蘑”注意字要写扁一些,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

④学生再次练写。

一生到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在本子上写,教师评价。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实物投影写得优秀的学生习字,由写字的学生说说写好字的做法。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抄写本课生字,小组评比,说一说谁写的最好,好在哪里。

读熟《溪边》板书内容【板书设计】18童年的水墨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本课上课伊始,谈话导入,然后出示预习要求,学生自主解决生字新词,扫清阅读障碍。

学生轻轻松松完成了学习任务。

不足之处:应该鼓励学生多多质疑,养成从小动脑的好习惯。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8)水墨画染绿浪花溅起清爽竹竿打碎葫芦蘑菇松针2.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三首儿童诗都写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出示字词,引入课题,温故而知新。

】新课教学()分钟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自由读诗生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

2.理解大意指名生读诗,其余生边听边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生个别回答,教师随机板书(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

(板书: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3.分组读诗,生概括全诗大意。

4.赏析诗句(课件出示9:问题)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

(1)读了《童年的水墨画》,你有什么感觉?(感觉作者写的真是一幅幅画,是童年生活的一个个镜头。

)(2)如果溪边是一幅画的话,不知你在画上都看到了什么?预设:看到了澄澈的碧绿的小溪,小溪中映出溪边的垂柳,映出了钓鱼孩子的影子。

预设:我看见了孩子钓竿上的红蜻蜓。

【设计意图:注重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注重学生的主观体验。

】预设:我看见了当鱼钓上来时,那溪里的涟漪和碎了的人影、树影,以及在草地上蹦跳的鱼和手忙脚乱的孩子。

(板书: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3)就这样边读边想象,你才能真正地走进诗境。

不知这些画给你怎样的感觉?(课件出示10:《溪边》图文)生1:这是一幅有静有动的画。

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都是静止不动的,因为它们都在等待水里鱼儿上钩;当鱼儿上钩后,这种静被鱼的挣扎、人的欢笑打破了,溪边热闹起来了。

生2:这是一幅色彩艳丽的画。

这里有绿色的柳树,有绿色的溪水,连人影都被这溪水染绿了,并且有红色的蜻蜓点缀,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多美的画面啊!(课件出示11:《江上》图文)生3:这是一幅快乐的戏水画。

水中鸭子拍着翅膀玩耍,孩子们也用双手拨动着浪花,快乐地在水中嬉戏。

(板书:鸭子、孩子戏水)(课件出示12:《林中》图文)生4:这是一幅快乐的《采蘑菇》图,山林中,蘑菇点点,人影绰绰。

(板书:蘑菇多多,人影绰绰)小结:你们真的是用心去读书,用心去体会了,把这样的体会,融入我们的朗读中,一定会读得很美很美。

三、鉴赏写法,仿写诗歌1.这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主要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2.模仿这两首诗中的其中一首,记录下自己的童年梦想与童年趣事。

【设计意图:分析诗歌的表达特点,模仿诗歌特点,练习写话,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

】3.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

4.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四、总结延伸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请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或者仿照课文写法,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

板书内容【板书设计】溪边钓鱼: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江上戏水:鸭子、孩子戏水童年的水墨画林中采蘑菇:蘑菇多多,人影绰绰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在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飞翔,快乐可以无限传达。

因此,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朗读,让他们读个够,读个透,结合诵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体会诗歌情感,并且鉴赏诗歌写法,用诗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重视朗读训练。

2.最后指导学生借鉴诗歌写法,借鉴诗歌的表达方法,诗化自己的表达方式,及时抒于笔端。

不足之处:在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朗读的指导和朗读量还欠缺。

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的内容和它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光靠教师在讲台上一句一句的讲解是起不到多大的效果的。

所以要想学生理解得彻底,一个重要的手段便是读。

备课素材备课素材【写作背景】《童年的水墨画》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组儿童诗,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溪边》──钓鱼的孩子,那样的快乐,静静的溪水映着爱美的柳树,映着钓鱼孩子的倒影,静静的钓鱼竿,立着红蜻蜓,我们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似乎大家都怕鱼受惊,而鱼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寥寥几句,勾勒出一个现代垂钓儿童的形象。

《江上》──戏水的孩子,那样的调皮,一群孩子像鸭群一样跳入水中,在水里互相你泼我溅地嬉戏,就在这嬉戏中,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一阵水花,他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两对小虎牙。

一群孩子的嬉戏和一个孩子的特写,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林中》孩子们戴着斗笠,冒着毛毛细雨,在林中采蘑菇。

蘑菇多多,星罗棋布,人影绰绰,布满林中,惊喜的叫声,收获的喜悦,响彻松林。

这首诗里洋溢着的浓浓的现代气息,现代儿童生活得更加幸福,或呼朋唤友去钓鱼、游泳、采蘑菇,时时享受着童年生活的快乐。

读着它,那孩子嘴边的笑意,那阵阵快乐的笑声,仿佛就在眼前闪烁着,就在耳边充盈着。

【作者介绍】张继楼,男,江苏宜兴人,1926年出生,汉族,大专学历,文学创作一级职称。

解放前即开始发表小说、散文。

参加革命后,由于工作需要,向民间艺人学习曲艺创作,发表和整理出版了十多本唱词(包括传统相声)。

后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出版儿童文学集(包括儿歌、儿童诗、民间故事等)20多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