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中三个主要力学模型

流体力学中三个主要力学模型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的一门学科,涉及到物理学、数学、工程学等多个领域。在流体力学中,有三个主要的力学模型,分别是欧拉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和边界层方程。这三个模型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应用,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欧拉方程

欧拉方程是描述流体运动的最基本的方程之一,它是由欧拉在1755年提出的。欧拉方程是基于质点运动的牛顿第二定律得出的,它描述了流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欧拉方程的基本形式如下:

ρ/t + ·(ρu) = 0

ρ(dv/dt) = -p

其中,ρ是流体的密度,t是时间,u是流体的速度,p是压力,v是速度的随时间的变化率,是向量微分算子。

欧拉方程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用来描述各种不可压缩流体的运动,例如水、油、气体等。欧拉方程可以用来研究流体的基本运动规律,如速度分布、压力分布等。欧拉方程还可以用来研究流体的力学性质,如流体的动量、能量守恒等。

二、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是描述流体运动的另一个重要方程,它是由纳维和斯托克斯在19世纪提出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是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和连续性方程导出的,它描述了流体在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

态。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基本形式如下:

ρ(dv/dt) = -p + μ^2v + f

·v = 0

其中,μ是流体的动力粘度,f是体积力,如重力、电磁力等。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适用于各种流体的运动,包括不可压缩流体和可压缩流体。它可以用来研究流体的运动规律、流体的力学性质和流体的稳定性等问题。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还可以用来模拟流体在各种工程应用中的运动,如飞机、汽车、船舶等。

三、边界层方程

边界层方程是描述流体在边界层内的运动的方程,它是由普拉特在1904年提出的。边界层是指流体与固体表面接触的区域,它的厚度很小,但是流体的速度和压力在这个区域内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边界层方程是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和连续性方程导出的,它描述了流体在边界层内的运动状态。边界层方程的基本形式如下:

ρ(du/dt) = -p + μ^2u

u/y = 0

其中,u是流体在平行于固体表面的方向上的速度分量,y是距离固体表面的距离。

边界层方程适用于各种流体的运动,包括不可压缩流体和可压缩流体。它可以用来研究流体在边界层内的速度分布、压力分布和摩擦力等问题。边界层方程还可以用来研究流体与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如气动力学、水动力学等领域。

总结

欧拉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和边界层方程是流体力学中三个主要的力学模型。它们分别描述了不同情况下的流体运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欧拉方程适用于不受外力作用的流体运动,纳维-斯托克斯方程适用于受外力作用的流体运动,边界层方程适用于流体在边界层内的运动。这三个模型的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流体运动的规律和性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流体力学中三个主要力学模型

流体力学中三个主要力学模型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的一门学科,涉及到物理学、数学、工程学等多个领域。在流体力学中,有三个主要的力学模型,分别是欧拉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和边界层方程。这三个模型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应用,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欧拉方程 欧拉方程是描述流体运动的最基本的方程之一,它是由欧拉在1755年提出的。欧拉方程是基于质点运动的牛顿第二定律得出的,它描述了流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欧拉方程的基本形式如下: ρ/t + ·(ρu) = 0 ρ(dv/dt) = -p 其中,ρ是流体的密度,t是时间,u是流体的速度,p是压力,v是速度的随时间的变化率,是向量微分算子。 欧拉方程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用来描述各种不可压缩流体的运动,例如水、油、气体等。欧拉方程可以用来研究流体的基本运动规律,如速度分布、压力分布等。欧拉方程还可以用来研究流体的力学性质,如流体的动量、能量守恒等。 二、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是描述流体运动的另一个重要方程,它是由纳维和斯托克斯在19世纪提出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是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和连续性方程导出的,它描述了流体在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

态。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基本形式如下: ρ(dv/dt) = -p + μ^2v + f ·v = 0 其中,μ是流体的动力粘度,f是体积力,如重力、电磁力等。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适用于各种流体的运动,包括不可压缩流体和可压缩流体。它可以用来研究流体的运动规律、流体的力学性质和流体的稳定性等问题。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还可以用来模拟流体在各种工程应用中的运动,如飞机、汽车、船舶等。 三、边界层方程 边界层方程是描述流体在边界层内的运动的方程,它是由普拉特在1904年提出的。边界层是指流体与固体表面接触的区域,它的厚度很小,但是流体的速度和压力在这个区域内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边界层方程是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和连续性方程导出的,它描述了流体在边界层内的运动状态。边界层方程的基本形式如下: ρ(du/dt) = -p + μ^2u u/y = 0 其中,u是流体在平行于固体表面的方向上的速度分量,y是距离固体表面的距离。 边界层方程适用于各种流体的运动,包括不可压缩流体和可压缩流体。它可以用来研究流体在边界层内的速度分布、压力分布和摩擦力等问题。边界层方程还可以用来研究流体与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如气动力学、水动力学等领域。

流体力学总结

1、质点:是指大小同所有流动空间相比微不足道,又含有大量分子,具有一定质量的流体微元。含义:宏观尺寸非常小,微观尺寸足够大,具有一定的宏观物理量,形状可以任意划定质点间无空隙。 2、连续介质假设:把流体当做是由密集质点构成的、内部无空隙的连续体。 3、相对密度:物体质量与同体积4摄氏度蒸馏水质量比 4、体胀系数:压强不变时每增加单位温度时,流体体积的相对变化率(α),温度越高越大。 5、压缩率:当流体温度不变时每增加单位压强时,流体体积的相对变化率,压强越大压缩率越小压缩越难(kt)。 6、体积模量:温度不变,每单位体积变化所需压强变化量,(K),越大越难压缩。 7、不可压缩流体:体胀系数与压缩率均零的流体。 8、粘性:流体运动时内部产生切应力的性质,是流体的内摩擦特性,或者是流体阻抗剪切变形速度的特性,动力黏度μ:单位速度梯度下的切应力,运动黏度:流体的动力黏度与密度的比值。 9、速度梯度:速度沿垂直于速度方向y的变化率。 10、牛顿内摩擦定律:切应力与速度梯度成正比。符合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不符合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 11、三大模型:连续介质模型、不可压缩模型、理想流体模型。 连续介质假设是流体力学中第一个带根本性的假设。 连续介质模型:认为液体中充满一定体积时不留任何空隙,其中没有真空,也没有分子间隙,认为液体是连续介质,由此抽象出来的便是连续介质模型。 不可压缩流体模型:在忽略液体或气体压缩性和热胀性时,认为其体积保持不变以简化分析,流体密度随压强变化很小,可视为常数的流体。 理想流体模型:连续介质模型和不可压缩模型的总和。 12、质量力与表面力之间的区别: ①作用点不同质量力是作用在流体的每一个质点上表面力是作用在流体表面上; ②质量力与流体的质量成正比(如为均质体与体积成正比)表面力与所取的流体的表面积成正比 ③质量力是非接触产生的力,是力场的作用表面力是接触产生的力 13、简述气体和液体粘度随压强和温度的变化趋势及不同的原因。 答:气体的粘度不受压强影响,液体的粘度受压强影响也很小;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气体的粘度却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原因是:分子间的引力是液体粘性的主要因素,而分子热运动引起的动量交换是气体粘性的主要因素。 1、质量力与表面力:与流体微团质量相关且集中作用在微团质量中心上的力;大小与表面面积有关且分布作用在流体表面的力(平衡流体无表面切向摩擦力,有流体静压力即内法线压力—静压强是当流体处于绝对静止或相对静止状态时流体中的压强)。 2、流体静压力是流体作用在受压面上的总作用力矢量,大小方向与受压面有关,流体静压强是一点上流体静压力的强度,是无方向标量,各向同性。 3、欧拉平衡方程:质量力与表面力任意方向上平衡(相等相反);受那方向上质量分力,静压强沿该方向必然变化。 4、有势质量力:质量力所做的功只与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力的势函数:某函数对相应坐标的偏导数,等于单位质量力在相应坐标轴上的投影。 5、等压面:流体中压强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平面或曲面。也是等势面、与单位质量力矢量

流体力学 总复习 名词解释

流体力学概念总结 1.连续介质模型:在流体力学的研究中,将实际由分子组成的结构用流体微元代替。流体 微元有足够数量的分子,连续充满它所占据的空间,这就是连续介质模型。 2.质量力:处于某种力场中的流体,所有质点均受有与质量成正比的力,这个力称为质量 力。 3.表面力:相邻流体作用于此流体微团各表面的力,包括:压力、剪力和表面张力。 4.粘性:当流体在外力作用下,流体微元间出现相对运动时,随之产生阻碍流体层间相对 运动的内摩擦力,流体产生内摩擦力的这种性质称为粘性。 5.动力粘度:单位速度梯度时内摩擦力的大小μ=τ∕(dv∕dh) 6.运动粘度:动力粘度和流体密度的比值。υ=μ/ρ 7.恩氏粘度:被测液体与水粘度的比较值。 8.理想流体:一种假想的没有粘性的流体。 9.牛顿流体:在流体力学的研究中,凡切应力与速度梯度成线性关系,即服从牛顿内摩擦 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 10.表面张力:引起液体自由表面欲成球形的收缩趋势的力称为表面张力。 11.湿润现象:液体分子与固体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附着力)大于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 吸引力(内聚力)时产生的湿润固体的现象。 12.毛细现象:液体和固体接触时,液体沿壁面上升或下降的现象。毛细管越细,液面差越大。 13.静压强:当流体处于绝对静止或相对静止状态时,流体中的压强称为流体静压强。 14.有势质量力:质量力所做的功只与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这样的质量力称为有势质量 力。 15.力的势函数:某函数对相应坐标的偏导数,等于单位质量力在相应坐标轴上的投影,该 函数称为力的势函数。 16.等压面:在充满平衡流体的空间,连接压强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称等压面。 17.压力体:由所研究的曲面,通过曲面周界所作的垂直柱面和流体的自由表面(或其延伸 面)所围成的封闭体积叫做压力体。 18.实压力体:当所讨论的流体作用面为压力体的内表面时,称该压力体为实压力体。 19.虚压力体:当所讨论的流体作用面为压力体的外表面时,称该压力体为虚压力体。 20.浮力:液体对潜入其中的物体的作用力称为浮力。 21.时变加速度(当地加速度):位于所观察空间的流体质点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22.位变加速度(迁移加速度):流体质点所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引起的速度变化率。 23.全加速度(质点导数或随体导数):时变加速度与位变加速度的和称为全加速度。 24.恒定流动(定常流动):流场中每一空间点上的运动参数不随时间变化,这样的流动称 为恒定流动。 25.非恒定流动(非定常流动):流场中运动参数不但随位置改变而改变,而且也随时间变 化,这种流动称为非恒定流动。 26.迹线:流体质点的运动的轨迹称为迹线。 27.流线:某瞬时在流场中作一条空间曲线,该瞬时位于曲线上各点的流体质点的速度在该 点与曲线相切。 28.流管:在流场中任取一封闭曲线l(非流线),过曲线上各点作流线,所有这些流线构成一 管状曲面,称为流管。 29.流束:若在流场中取一非流面的曲面S,则过曲面上各点所作流线的总合,称为流束。 30.总流:在实际工程中,把管内流动和渠道中的流动看成是总的流束,它由无限多微小流 束组成,称为总流。

流体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绪论 1、质量力:质量力是作用在流体的每一个质点上的力。其单位是牛顿,N。 单位质量力:没在流体中M点附近取质量为d m的微团,其体积为d v,作用于该微团的质量力为dF,则称极限lim(dv→M)dF/dm=f,为作用于M点的单位质量的质量力,简称单位质量力。其单位是N/kg。 2、表面力:表面力是作用在所考虑的或大或小得流体系统(或称分离体)表面上的力。 3、容重:密度ρ和重力加速度g的乘积ρg称容重,用符号γ表示。 4、动力黏度μ:它表示单位速度梯度作用下的切应力,反映了黏滞性的动力性质。其单位为N/(㎡·s),以符号Pa·s表示。 运动黏度ν:是单位速度梯度作用下的切应力对单位体积质量作用产生的阻力加速度。国际单位制单位㎡/s。 动力黏度μ与运动黏度ν的关系:μ=ν·ρ。 5、表面张力:由于分子间的吸引力,在液体的自由表面上能够承受的极其微小的张力称为表面张力。 毛细管现象: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如果把两端开口的玻璃细管竖立在液体中,液体就会在细管中上升或下降h高度的现象称为毛细管现象。 6、流体的三个力学模型:①“连续介质”模型;②无黏性流体模型;③不可压缩流体模型。(P12,还需看看书,了解什么是以上三种模型!)。 第二章、流体静力学 1、流体静压强的两个特性:①其方向必然是沿着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②其大小只与位置有关,与方向无关。 2、a流体静压强的基本方程式:①P=Po+rh,式中P指液体内某点的压强,Pa(N/㎡);Po指液面气体压强,Pa(N/㎡);r指液体的容重,N/m3;h指某点在液面下的深度,m;②Z+P/r=C(常数),式中Z指某点位置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度,称位置水头;P/r指某点在压强作用下沿测压管所能上升的高度,称压强水头。两水头中的压强P必须采用相对压强表示。 b流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的适用条件:只适用于静止、同种、连续液体。 3、静止均质流体的水平面是等压面;静止非均质流体(各种密度不完全相同的流体——非均质流体)的水平面是等压面,等密度和等温面。 4、压强的两种计算基准:绝对压强和相对压强。 以绝对真空为零点起算的压强,称为绝对压强,以P′表示。 以当地同高程的大气压强Pa为零点起算的压强,称为相对压强,以P表示。 当相对压强为负值时,称为负压。负压的绝对值称为真空度(即真空表读数),以Pv表示。 5、压强的三种质量单位:1atm=101.325KPa=10.33mH2O=760mmHg 1at=1Kgf/cm2=10mH2O=736mm 6、常用的液柱测压计有:测压管、压差管、微压计。 7、求作用于平面的液体压力的2种方法:①解析法:作用在任意位置,任意形状平面上的水静压力值等于受压面面积与其形心点所受水静压强的乘积。②图解法:作用于平面的水静压力数值上等于压强分布图形的体积。这个体积是以压强分布图形面积为底面积乘以矩形宽度b为高所组成。 8、求曲面上水静压力时,一般将其分为水平方向和铅直方向的分力分别进行计

流体力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流体力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部分) 1.什么是粘滞性?什么是牛顿内摩擦定律?不满足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是牛顿流体还是非牛顿流体? 流体内部质点间或流层间因相对运动而产生内摩擦力以反抗相对运动的性质 dy du A T μ= 满足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是牛顿流体 请阐述液体、气体的动力粘滞系数随着温度、压强的变化规律。 水的黏滞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空气的黏滞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动力粘度μ体现黏滞性)通常的压强对流体的黏滞性影响不大,但在高压作用下,气液的动力黏度随压强的升高而增大。 2.在流体力学当中,三个主要的力学模型是指哪三个?并对其进行说明。 连续介质(对流体物质结构的简化)、无黏性流体(对流体物理性质的简化)、不可压流体(对流体物理性质的简化) 3.什么是理想流体? 不考虑黏性作用的流体,称为无黏性流体(或理想流体) 4.什么是实际流体? 考虑黏性流体作用的实际流体 5.什么是不可压缩流体? 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其密度变化可以忽略的流动,称为不可压缩流动。 6.为什么流体静压强的方向必垂直作用面的内法线? 流体在静止时不能承受拉力和切力,所以流体静压强的方向必然是沿着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 7.为什么水平面必是等压面?

由于深度相等的点,压强也相同,这些深度相同的点所组成的平面是一个水平面,可见水平面是压强处处相等的面,即水平面必是等压面。 8.什么是等压面?满足等压面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在同一种液体中,如果各处的压强均相等由各压强相等的点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满足等压面的三个条件是同种液体连续液体静止液体。 9.什么是阿基米德原理? 无论是潜体或浮体的压力体均为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也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10.潜体或浮体在重力G和浮力P的作用,会出现哪三种情况? 重力大于浮力,物体下沉至底。重力等于浮力,物体在任一水深维持平衡。重力小于浮力,物体浮出液体表面,直至液体下部分所排开的液体重量等于物体重量为止。 11.等角速旋转运动液体的特征有那些? (1)等压面是绕铅直轴旋转的抛物面簇;(2)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轴心压强最低,边缘压强最高。 12.什么是绝对压强和相对压强?两者之间有何关系?通常提到的压强是指绝对压强还是相对压强?1个标准大气压值以帕(Pa)、米水柱(mH2O)、毫米水银柱(mmHg)表示,其值各为多少? 绝对压强:以毫无一点气体存在的绝对真空为零点起算的压强。相对压强:当地同高程的大气压强ap为零点起算的压强。压力表的度数是相对压强,通常说的也是相对压强。1atm=101325pa=10.33mH2O=760mmHg. 13.什么叫自由表面?和大气相通的表面叫自由表面。 14.什么是流线?什么是迹线?流线与迹线的区别是什么? 流线是某一瞬时在流场中画出的一条空间曲线,此瞬时在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速度方向重合,这条曲线叫流线。区别:迹线是流场中流体质点在一段时间过程中所走过的轨迹线。流线是由无究多个质点组成的,它是表示这无究多个流

流体力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流体力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流体力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部分) 1.什么是粘滞性?什么是牛顿内摩擦定律?不满足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是牛顿流体还是非牛顿流体? 流体内部质点间或流层间因相对运动而产生内摩擦力以反抗相对运动的性质 dy du A T μ= 满足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是牛顿流体 请阐述液体、气体的动力粘滞系数随着温度、压强的变化规律。 水的黏滞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空气的黏滞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动力粘度μ体现黏滞性)通常的压强对流体的黏滞性影响不大,但在高压作用下,气液的动力黏度随压强的升高而增大。 2.在流体力学当中,三个主要的力学模型是指哪三个?并对其进行说明。 连续介质(对流体物质结构的简化)、无黏性流体(对流体物理性质的简化)、不可压流体(对流体物理性质的简化) 3.什么是理想流体? 不考虑黏性作用的流体,称为无黏性流体(或理想流体) 4.什么是实际流体? 考虑黏性流体作用的实际流体 5.什么是不可压缩流体? 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其密度变化可以忽略的流动,称为不可压缩流动。 6.为什么流体静压强的方向必垂直作用面的内法线? 流体在静止时不能承受拉力和切力,所以流体静压强的方向必然是沿着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 7.为什么水平面必是等压面?

由于深度相等的点,压强也相同,这些深度相同的点所组成的平面是一个水平面,可见水平面是压强处处相等的面,即水平面必是等压面。 8.什么是等压面?满足等压面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在同一种液体中,如果各处的压强均相等由各压强相等的点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满足等压面的三个条件是同种液体连续液体静止液体。 9.什么是阿基米德原理? 无论是潜体或浮体的压力体均为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也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10.潜体或浮体在重力G和浮力P的作用,会出现哪三种情况? 重力大于浮力,物体下沉至底。重力等于浮力,物体在任一水深维持平衡。重力小于浮力,物体浮出液体表面,直至液体下部分所排开的液体重量等于物体重量为止。 11.等角速旋转运动液体的特征有那些? (1)等压面是绕铅直轴旋转的抛物面簇;(2)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轴心压强最低,边缘压强最高。 12.什么是绝对压强和相对压强?两者之间有何关系?通常提到的压强是指绝对压强还是相对压强?1个标准大气压值以帕(Pa)、米水柱(mH2O)、毫米水银柱(mmHg)表示,其值各为多少? 绝对压强:以毫无一点气体存在的绝对真空为零点起算的压强。相对压强:当地同高程的大气压强ap为零点起算的压强。压力表的度数是相对压强,通常说的也是相对压强。1atm=101325pa=10.33mH2O=760mmHg. 13.什么叫自由表面?和大气相通的表面叫自由表面。 14.什么是流线?什么是迹线?流线与迹线的区别是什么? 流线是某一瞬时在流场中画出的一条空间曲线,此瞬时在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速度方向重合,这条曲线叫流线。区别:迹线是流场中流体质点在一段时间过程中所走过的轨迹线。流线是由无究多个质点组成的,它是表示这无究

流体力学资料整理(DOC)

山东科技大学流体力学.学长只能帮你到这了 第一部分,简答 1、何为流体的粘性?影响粘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当温度升高时,液体和气体的粘性如何变化? 1、粘性是流体在运动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具有抵抗(阻止)发生剪切变形的能力(特性),它是流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但只有当流层(或流体质点)之间具有相对运动时才表现出来。 影响粘性的主要因素有压强和温度,其中,压强的变化对流体粘性的影响较小。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粘性增大,而液体的粘性降低。 2、按照作用方式的不同,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有哪几类?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可分为表面力和质量力。表面力是作用在所取的分离体的表面上,并与受作用的流体表面积成比例的力。表面力又可分为法向力(压力)和切向力(摩擦力)。质量力是作用在流体的每个质点上,其大小与流体的质量成正比的力。常见的质量力有重力和惯性力。 3、以矢量形式写出常粘度条件下不可压缩流体的Navier-Stokes 方程的表达式,并说明各项的意义。 ()21p t νρ?+??=-?+??v v v f v t ??v ——非稳态项。定常流动为0,静止流动为0(由时间变化引起,称为当地加速度); ()??v v ——对流项。静止流场为0,蠕变流时0≈(由空间位置变化引起,称为迁移加速度); f ——单位质量流体的体积力(质量力); p ρ?——单位质量流体的压力差; 2ν?v ——扩散项(粘性力项)。对静止或理想流体为0,高速非边界层问题0≈。 4、什么是粘滞性?什么是牛顿内摩擦定律?不满足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是牛顿流体还是非牛顿流体? 4、粘滞性是当流体流动时,在流体内部显示出的内摩擦力性质。 牛顿内摩擦定律是: du T A dy μ= ; 不满足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是非牛顿流体。 5、什么是流线?什么是迹线?流线与迹线的区别是什么? 5、答:流线是某一瞬时在流场中画出的一条空间曲线,此瞬时在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速度方向重合,这条曲线叫流线。 迹线则是在时间过程中表示同一流体质点运动的曲线。 区别:迹线是流场中流体质点在一段时间过程中所走过的轨迹线。流线是由无究多个质点组成的,它是表示这无究多个流体质点在某一固定瞬间运动方向的曲线。 6、伯努利方程的使用条件是什么?

流体力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流体的定义:流体是一种受任何微小的剪切力作用时,都会产生连续变形的物质。能够流动的物体称为流体,包括气体和液体。 流体的三个基本特征: 1、易流性:流动性是流体的主要特征。组成流体的各个微团之间的内聚力很小,任何微小的剪切力都会使它产生变形,(发生连续的剪切变形)——流动。 2、形状不定性:流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取决于盛装它的容器的形状,只能被限定为其所在容器的形状。(液体有一定体积,且有自由表面。气体无固定体积,无自由表面,更易于压缩) 3、绵续性:流体能承受压力,但不能承受拉力,对切应力的抵抗较弱,只有在流体微团发生相对运动时,才显示其剪切力。因此,流体没有静摩擦力。 三个基本特性: 1.流体惯性涉及物理量:密度、比容(单位质量流体的体积)、容重、相对密度 (与4摄氏度的蒸馏水比较) 2.流体的压缩性与膨胀性 压缩性:流体体积随压力变化的特性成为流体的压缩性。用压缩系数衡量 K,表征温度不变情况下,单位压强变化所引起的流体的体积相对变化率。其倒数为弹性模量E,表征压缩单位体积的流体所需要做的功。 膨胀性:流体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成为膨胀性。体胀系数α来衡量,它表征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单位温度变化所引起的流体体积的相对变化率。 3.流体的粘性流体阻止自身发生剪切变形的一种特性,由流体分子的结构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所引起的,流体的固有属性。

恩氏粘度计测量粘度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公式,见课本的24页 牛顿内摩擦定律:当相邻两层流体发生相对运动时,各层流体之间因粘性而产生剪切力,且大小为:(省略)实验证明,剪切力的大小与速度梯度(流体运动速度垂直方向上单位长度速度的变化率)以及流体自身的粘度(粘性大小衡量指标)有关。 温度升高时,液体的粘性降低,气体的粘性增加。(原理,查课本24~25页) 三个力学模型 1.连续介质模型:便于对宏观机械运动的分析,可以认为流体是由无穷多个连续分布的流体微团组成的连续介质。这种流体微团虽小,但却包含着为数甚多的分子,并具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一般将这种微团称为质点。连续介质中,质点间没有空隙(但物理结构上的分子之间是有的),质点本身的几何尺寸,相对于流体空间或流体中的固体而言,可忽略不计,并设质点均质地分布在连续介质之中。 2、不可压缩流体模型:通常把液体视为不可压缩流体,把液体的密度视为常量。通常把气体作为可压缩流体来处理,特别是在流速较高、压强变化较大的场合,它们的体积的变化是不容忽视的,必须把它们的密度视为变量。但在低压,低速情况下,也可以认为气体是不可压缩的。 3、理想流体模型:理想流体就是完全没有粘性的流体。实际流体都具有粘性,称为粘性流体。 第二章、流体静力学 流体平衡:一种是流体相对于地球没有运动,称为静止状态;另一种是容器有运动而流体相对于容器静止,称为相对平衡状态。 作用于流体上的力: 质量力:作用在每个流体质点上的力,大小与流体质量成正比。

流体力学模型

流体力学模型 流体力学模型是研究流体力学问题的数学描述和解决方法。它是基于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建立的。流体力学模型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如水力学、空气动力学、石油工程等,对于分析和解决与流体有关的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流体力学模型中,最基本的方程是质量守恒方程,它描述了流体的质量变化率与流体流动速度、密度和流体流动的面积之间的关系。质量守恒方程可以用来分析流体在管道、河流等不同流动介质中的流动情况。通过对质量守恒方程的求解,可以得到流体在不同位置和时间的质量分布情况。 除了质量守恒方程外,动量守恒方程也是流体力学模型中的重要方程之一。动量守恒方程描述了流体的动量变化率与流体流动速度、密度和流体受到的外力之间的关系。动量守恒方程可以用来分析流体在不同速度和压力下的流动特性,如流速分布、压力分布等。通过对动量守恒方程的求解,可以得到流体流动的速度和压力分布情况。 在流体力学模型中,能量守恒方程也是不可或缺的方程之一。能量守恒方程描述了流体的能量变化率与流体流动速度、密度、压力和流体受到的外力之间的关系。能量守恒方程可以用来分析流体在流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如流体的压力能转化为动能、热能等。

通过对能量守恒方程的求解,可以得到流体的能量转化情况和流动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 除了上述基本方程外,流体力学模型还包括一些辅助方程和边界条件。辅助方程主要用于描述流体的物理性质,如流体的黏性特性、温度分布等。边界条件则用于描述流体与固体或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如流体通过管道时的摩擦阻力、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受到的压力等。 流体力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需要借助计算机模拟和数值计算方法。对于一些简单的流体力学问题,可以通过解析方法求解,得到精确的解析解。而对于一些复杂的流体力学问题,只能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求解,得到近似的数值解。流体力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可以帮助工程师和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与流体有关的问题,指导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 流体力学模型是研究流体力学问题的重要方法和工具,通过建立和求解流体力学模型,可以深入分析和解决与流体有关的问题。流体力学模型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对于改善工程设计和优化工程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数值计算方法的进一步完善,流体力学模型的应用将得到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发展。

流体力学知识点

一、填空题 1.流体力学中三个主要力学模型是(1)连续介质模型(2)不可压缩流体力学模型(3)无粘性流体力学模型。 2.在现实生活中可视为牛顿流体的有水和空气等。 4.和液体相比,固体存在着抗拉、抗压和抗切三方面的能力。 5.流体受压,体积缩小,密度增大的性质,称为流体的压缩性;流体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少的性质,称为流体的热胀性。 6.压缩系数β的倒数称为流体的弹性模量,以E 来表示。 7.1工程大气压等于98kPa ,等于10m 水柱高,等于735mm 汞柱高。 8.流体静压强的方向必然是沿着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 9.液体静压强分布规律只适用于静止、同种、连续液体。 10.静止非均质流体的水平面是等压面、等密面和等温面。 11.测压管是一根玻璃直管或U 形管,一端连接在需要测定的容器孔口上,另一端开口,直接和大气相通。 12.作用于曲面上的水静压力P 的铅直分力z P 等于其压力体内的水重。 13.通过描述物理量在空间的分布来研究流体运动的方法称为欧拉法。 14.静压、动压和位压之和以z p 表示,称为总压。 15.液体质点的运动是极不规则的,各部分流体相互剧烈掺混,这种流动状态称为紊流。 16.由紊流转变为层流的临界流速k v 小于由层流转变为紊流的临界流速k v ',其中k v '称为上临界速度,k v 称为下临界速度。 17.对圆管来说,临界雷诺数值=k Re 2300。 18.圆管层流的沿程阻力系数仅与雷诺数有关,且成反比,而和管壁粗糙无关。 19.根据λ繁荣变化特征,尼古拉兹实验曲线可分为五个阻力区,分别是层流区;临界区;紊流光滑区;紊流过渡区和紊流粗糙区。 20.速度的大小、方向或分布发生变化而引起的能量损失,称为局部损失。 21.正方形形断面管道(边长为a),其水力半径R 等于4 a R =,当量直径de 等于a d e =。 22.湿周是指过流断面上流体和固体壁面接触的周界。 23.不可压缩流体的空间三维的连续性微分方程是 0=??+??+??z u y u x u z y x 。

流体力学 简答题

1.什么是粘滞性?什么是牛顿内摩擦定律?不满足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是牛顿流体还是非牛顿流体? 答:粘滞性是当流体流动时,在流体内部显示出的内摩擦力性质。牛顿内摩擦定律是: du T A dy μ = ;不满足牛 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是非牛顿流体。 2.在流体力学当中,三个主要的力学模型是指哪三个?答:(1)连续介质;(2)无粘性流体;(3)不可压缩流体。3.什么是理想流体?答:理想流体即指无粘性流体,是不考虑流体的粘性的理想化的流体。 6.为什么流体静压强的方向必垂直作用面的内法线? 答:由于流体在静止时,不能承受拉力和切力,所以流体静压强的方向必然是沿着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 7.为什么水平面必是等压面?答:由于深度相等的点,压强也相同,这些深度相同的点所组成的平面是一个水平面,可见水平面是压强处处相等的面,即水平面必是等压面。 8.什么是等压面?满足等压面的三个条件是什么?答:在同一种液体中,如果各处的压强均相等由各压强相等的点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满足等压面的三个条件是同种液体连续液体静止液体。 12.什么是绝对压强和相对压强?答:绝对压强:以毫无一点气体存在的绝对真空为零点起算的压强。相对压强:当地同高程的大气压强为零点起算的压强。 13.什么叫自由表面?和大气相通的表面 14.什么是流线?什么是迹线?流线与迹线的区别是什么? 答:流线是某一瞬时在流场中画出的一条空间曲线,此瞬时在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速度方向重合,这条曲线叫流线。 区别:迹线是流场中流体质点在一段时间过程中所走过的轨迹线。流线是由无究多个质点组成的,它是表示这无究多个流体质点在某一固定瞬间运动方向的曲线。而迹线则是在时间过程中表示同一流体质点运动的曲线。 15.什么是流场?答:我们把流体流动占据的空间称为流场,流体力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流场中的流动。 16.什么是欧拉法?什么是拉格朗日法?答:通过描述物理量在空间的分布来研究流体运动的方法称为欧拉法。 通过描述每一质点的运动达到了解流体运动的方法。 18.什么是恒定流动?什么是非恒定流动? 答:动平衡的流动,各点流速不随时间变化,由流速决定的压强、粘性力也不随时间变化,这种流动称之为恒定流动反之为非恒定流动。 19.什么是沿程损失?答:在沿程不变的管段上,流动阻力沿程也基本不变,称这类阻力为沿程阻力,克服沿程阻力引起的能量损失为沿程损失。 20.什么是局部损失?答:在边壁急剧变化的区域,阻力主要地集中在该区域中及其附近,这种集中分布的阻力称为局部阻力。克服局部阻力的能量损失为局部损失。 21.什么叫孔口自由出流和淹没出流? 答:在容器侧壁或底壁上开一孔口,容器中的液体自孔口出流到大气中,称为孔口自由出流。如出流到充满液体的空间,则称为淹没出流。 22.什么是有旋流动?什么是无旋流动? 答:流体微团的旋转角速度不完全为零的流动称为有旋流动,流场中各点旋转角速度等于零的运动,成为无旋运动。23.在流体力学中,拉格朗曰分析法和欧拉分析法有何区别? 答:拉格朗曰法着眼于流体中各质点的流动情况跟踪每一个质点观察与分析该质点的运动历程然后综合足够多的质点的运动情况以得到整个流体运动的规律。 欧拉法着眼于流体经过空间各固定点时的运动情况它不过问这些流体运动情况是哪些流体质点表现出来的也不 管那些质点的运动历程因此拉格朗曰分析法和欧拉分析法是描述流体的运动形态和方式的两种不同的基本方法。24.什么叫流管、流束、过流断面和元流? 答:在流场内,取任意非流线的封闭曲线L,经此曲线上全部点做流线,这些流线组成的管状流面,称为流管。流管以内的流体,称为流束。垂直于流束的断面称为流束的过流断面,当流束的过流断面无限小时,这根流束就称为元流。 25、两种流态:层流:分层有规则的流动状态雷诺数Re=vd/v小于2000 紊流:液体质点的运动轨迹是极不规则的,各部分流体相互剧烈掺混的流动状态雷诺数Re=vd/v大于2300 29.什么是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和动力相似? 答:几何相似是指流动空间几何相似,即形成此空间任意相应两线段交角相同,任意相应线段长度保持一定的比例。运动相似是指两流动的相应流线几何相似,即相应点的流速大小成比例,方向相同。 动力相似是指要求同名力作用,相应的同名力成比例。 30.要保证两个流动问题的力学相似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答:如果两个同一类的物理现象,在对应的时空点上,各标量物理量的大小成比例,各向量物理量除大小成比例外,且方向相同,则称两个现象是相似的。要保证两个流动问题的力学相似,必须是两个流动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动力相似,以及两个流动的边界条件和起始条件相似。 38、尼古拉兹实验曲线第1区——层流区,λ=f(Re),λ=64/Re。第2区——层流转变为紊流的过渡区,λ=f(Re)。第3区——水力光滑管区,紊流状态,Re>3000,λ=f(Re)。第4区——由“光滑管区”转向“粗糙管区”的紊流过渡区,λ=f(Re,Δ/d)。第5区——水力粗糙管区或阻力平方区,λ=f(Δ/d)。水流处于发展完全的紊流状态,水流阻力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故又称阻力平方区。

流体力学重要知识点

质量力:质量力是作用于每一流体质点上的力。 常见质量力包括:重力和惯性力。 流体的压缩性:当不计温度效应,压强的变化引起流体体积和密度的变化。 流体的热胀性:流体受热,体积增大,密度减小的性质。 流体的黏性:黏性是流体的重要属性,是流体运动中产生阻力和能量损失的主要因素。液体的黏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气体的黏度则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流体的三大力学模型:连续介质模型、不可压缩流体模型、理想流体模型。 连续介质模型内容:取流体微团来作为援救流体的基元,作为流体微团是一块体积为无穷小的微量流体,由于流体微团的尺寸极其微小,故可作为流体质点看待。这样,流体可看成是由无限多连续分布的流体微团组成的连续介质。优点:当把流体看做是连续介质后,表征流体性质的密度、速度、压强和温度等物理量在流体中也应该是连续分布的,从而可以引用连续函数的解析方法等数学工具来研究流体的平衡和运动规律。 静压强的两个重要特性:1.静压强的方向与受压面垂直并指向受压面。2.任一点静压强的大小和受压面方向无关,或者说作用于同一点上各方向的静压强大小相等。 等压面特性:1.在平衡液体中,通过任意一点的等压面,必与该点所受质量力垂直。2.当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分界面必

定是等压面。 重力作用下静压强基本方程的物理意义:在重力作用下的连续均质不可压缩静止流体中,各点的单位重力流体的总势能保持不变。几何意义:在重力作用下的连续均质不可压静止流体中,测压管水头线为水平线。绝对压强:以完全真空为基准计量的压强。相对压强:以当地大气压强为基准计量的压强。 描述液体运动的两种方法:拉格朗日法:(质点法)着眼于流体质点欧拉法:(流场法)着眼于空间点 按各点运动要素(速度、压强)是否随时间而变化,可将流体运动分为恒定流和非恒定流。 恒定流:流动参数均不随时间变化的流动。特点:流场内的速度、压强、密度等参量只是坐标的函数,而与时间无关。当地加速度为零。 非恒定流:空间各点只要有一个流动参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流动。 流线——是指某一瞬时,在流场中绘出的一条光滑的矢量曲线,其上所有各点的速度向量都与该曲线相切。 流线的性质:1、同一时刻不同流线不能相交;2、流线不能是折线,而是一条光滑曲线;3、流线簇疏密反映了速度的大小(流线密集的地方流速大) 流体分类:流体的流动按照它在同一流线上各质点的流速矢量是否沿流程变化,可分为均匀流和非均匀流。按流体的均匀程度的不同又将非均匀流动分为渐变流和急变流。 均匀流:流场中同一条流线各空间点上的流速相同的流动,反之称为非

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模型

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模型引言: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及其相互作用的物理学科,广泛应用于工程、天气预报、医学等领域。本文将探讨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模型,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一、基本理论 1. 流体的性质 流体力学研究的是流体,而非固体。流体与固体相比,其分子结构更加松散,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受外力作用产生形变。流体力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包含压力、密度、黏度和速度等概念。其中,压力是指流体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密度是指单位体积中流体的质量,黏度则描述了流体的内摩擦阻力。速度是流体运动过程中的关键参数,通过研究速度场的分布情况,可以揭示流体的运动规律。 2. 流体运动方程 流体的运动是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流体力学主要研究力对流体运动的影响。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结为流体运动方程。其中,连续方程描述了流体的质量守恒,动量方程描述了流体的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能量方程则描述了流体在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换。研究流体运动方程可以揭示流体运动的规律,为流体力学的应用奠定基础。 二、流体模型 1. 管道流

管道流是流体力学的经典模型之一,研究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在管道流中, 流体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形成一定的阻力。通过研究管道流的特性,可以确定管道内的流速、压力和流量等参数,为管道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2. 湍流 湍流是指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出现的不规则、混乱的运动。与层流相比,湍流的 速度场分布更加复杂,存在大量的涡旋结构。湍流是流体力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探究湍流的发生机制和特性,有助于提高管道和飞行器等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 三、应用实例 1. 飞行器设计 流体力学在飞行器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研究飞行器受力情况, 可以优化飞翼的结构,减小空气阻力,提高飞行器速度和燃料效率。此外,流体力学还可以用于分析飞机起飞和降落的气动特性,确保飞机在各种气象条件下的安全性。 2. 石油开采 石油开采过程中,流体力学可以帮助工程师预测地层中的油水分布、计算油井 的产量,并优化注水和采油的工艺。通过模拟油井中的压力场和流速场,可以更好地理解油藏中油气的运移规律,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3. 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中涉及大量水流的调控和管理。流体力学可以用于分析水库的泄洪过程、计算水力发电厂的发电量,并优化水利工程的设计。通过灵活运用流体力学模型,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水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结论:

流体力学主要理论模型

流体力学主要理论模型 在连续介质假设的基础上,建立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组,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严格来 说这个方程组通常并不封闭,即方程中的未知数多于方程数。为了求出理论解,必须根据 情次再提出一些符合或接近实际的假设,从而在某些条件下使方程组封闭。但是,即使方 程组已封闭,求方程的解仍然不是轻而易举的。由于方程的非线性特征及方程中变量的互 相祸合,使得求解这种一般的方程组几乎成为不可能,因此还必须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 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方面,必要时作进一步的假设、简化和近似,设计出一个 合理的理论模型。 以下例出流体力学主要的几种理论模型供读者参考。一、黏性流体与理想流体模型1.黏性流体模型 流体的黏性就是流体的一种物理特性,它则表示流体各部分之间动量传达的深浅程度,充分反映了流体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黏性流体就是一切真实流体的模型,它具备广泛的 意义。牛顿通过实验首先明确提出黏性流体的剪切应力公式,为黏性流体力学的发展缔造 了条件。1823年l.纳维尔和g.g.斯托克斯分别创建了不容甩与Poropuntius黏性流体 运动方程组。此后,边界层、湍流理论的研究广泛积极开展出来。 虽然流体的黏性是用动力黏度?来衡量,但是?大的流体未必当作黏性流体流动来处理。依牛顿内摩擦定律,剪切应力与动力黏度?及速度梯度有关。因此,虽然流体的动力黏度 较大,但如果流场的速度梯度很小,剪切应力仍然不大,就可以把它当作无黏性流动来处理。相反,如果流体的黏性较小,但流场的速度梯度很大,则仍有必要把它当作黏性流动 来处理。 1904年,普朗特明确提出了边界层理论,将流动分割为两个区域,在靠近边界以外的区域中(势流区),黏性效应科附地忽略,用并无黏性流体理论解。而在紧邻边界的一薄 层区域中,黏性效应不容忽略,应当利用黏性流动理论解。这样,边界层理论不仅得出了 恰当的数学论调,而且也用黏性流动理论表述了在这种情况下阻力的存有。 紊流是黏性流体流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实验表明,流体流动有两种流态,层流和紊流。自然界很多层流运动,常常是不稳定的,稍有扰动,层流立即转变为紊流,紊流运动 与层流的重大差别是在它的不规则性和输运能力的剧烈增大。但是由于紊流运动的复杂性,其发生机理至今仍不清楚。目前,对紊流的研究主要通过紊流的平均运动和涨落运动求解 黏性流体运动基本方程。2.理想流体模型 如前所述,实际流体都就是具备黏性的,都就是黏性流体。不具备黏性的流体称作理 想流体,这就是客观世界上并不存有的一种假想的流体。在流体力学中引人理想流体的假 设是因为在实际流体的黏性促进作用整体表现不出的场合(像是在恒定流体中或匀速直线 流动的流体中),全然可以把实际流体当理想流体去处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