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大承气汤?黄煌基层医生

合集下载

药歌

药歌

桂枝辛甘温心肺,膀胱经里擒水贼。

解表通阳痰饮散,上气咳逆神农擂。

紫苏发表散风寒,脾气滞闷呕吐满。

进食鱼蟹生腹痛,弘景集注不久煎。

生姜别录辛散表,温脾降逆止呕好。

寒咳肺金咳嗽止,头痛鼻塞药毒抛。

防风辛甘驱诸风,膀胱肝脾把湿胜。

痛痹关节四肢急,抽搐解之肿毒呈。

白芷解表燥湿带,消肿排脓止痛快。

辛温芳香达上窍,归肺入胃女赤白。

薄荷疏散利头目,轻扬升浮咽肿物。

贼风伤寒又透疹,肝郁胁胀疮疥除。

蝉蜕甘寒疏风热,归肺透疹目翳舍。

息风定惊儿夜啼,大人失音开宣则。

菊花诸风头眩清,辛散上焦昏痛静。

皮肤死肌血气毒,目暗赤肿得之明。

葛根性凉解肌表,甘辛升阳脾胃闹。

烦渴多饮会生津,外感头痛伤寒疗。

柴胡和解仲景赞,寒热往来胸胁满。

肝郁条达下陷举,推陈致新积聚完。

石膏大寒实热亢,辛甘除烦止渴上。

湿疹疮疡溃不敛,咳嗽痰稠泄肺强。

知母泻火因苦寒,壮热烦渴肺胃炎。

滋阴润燥骨蒸潮,消渴盗汗肾亏干。

栀子泻火除心烦,肝胆湿热致黄疸。

吐衄凉止又解毒,外敷疖肿功效兼。

夏枯草寒清肝火,目赤羞明开之妥。

痰郁瘿瘤会消散,口眼歪邪筋痛磨。

黄芩清热燥湿兼,泻火解毒止血炭。

湿温泻痢并疮痈,咳嗽肺热胎安全。

黄连燥湿最苦寒,腹泻痢疾呕吐见。

疔毒内攻耳目病,壮热烦燥神昏谵。

黄柏治痢带黄稠,疮疡肿毒湿疹购。

骨蒸发热相火炎,足痛热淋口疮收。

胆草黄疸属湿热,阴肿痒带湿疹彻。

肝经热盛惊厥抽,胁痛口苦耳聋搁。

犀角苦咸心肝胃,凉血止血吐衄对。

温病热盛火毒炎,或发斑疹其毒没。

生地清热凉血寒,热入营血舌降盼。

吐衄崩漏能凉止,伤阴渴饮苦又甘。

玄参清热营分到,口干舌降伤阴造。

温病壅盛发斑毒,咽喉肿痛痰核消。

丹皮温病发斑疹,清退虚热行瘀稳。

痈肿疮毒及内痈,惊痫邪气伏火门。

银花甘寒解毒烈,外感风热清宣特。

下痢脓血风湿气,外科颇用疮痈疖。

连翘解毒透邪散,疮家圣药痈肿现。

结核多消瘿瘤证,通经止痛日华言。

青叶解毒性大寒,神昏壮热喉痹盼。

时气头痛口疮疗,鼻衄吐血或发斑。

牛黄苦药归心肝,温热抽搐息风散。

黄煌教授总结的百种病对应的主要经方

黄煌教授总结的百种病对应的主要经方

黄煌教授总结的百种病对应的主要经方像查字典一样方便,黄煌教授总结的百种病对应的主要经方,学中医的有福了传染病流感:大青龙汤;葛根汤;葛根芩连汤;麻黄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小柴胡汤;退热汤;病毒性肝炎:柴胡桂枝干姜汤;大柴胡汤;五苓散;小柴胡汤;茵陈蒿汤;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虎汤;大承气汤;流行性腮腺炎:小柴胡汤;流行性出血热:白虎汤;黄连解毒汤;桃核承气汤;痢疾:葛根芩连汤;黄连阿胶汤;黄芩汤;四逆散;败血症: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疟疾:柴胡桂枝干姜汤;小柴胡汤;呼吸系统疾病感冒:桂枝汤;桂枝加附子汤;葛根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小柴胡汤;支气管炎:半夏厚朴汤;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麦门冬汤;小柴胡汤;小青龙汤;小陷胸汤;支气管哮喘:半夏厚朴汤;大柴胡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茯苓丸;麻黄附子细辛汤;排脓散;小青龙汤;支气管扩张症:小柴胡汤;泻心汤;肺气肿:大柴胡汤;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茯苓丸;生脉散;肺炎;半夏厚朴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小柴胡汤;小陷胸汤;肺结核: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荆芥连翘汤;麦门冬汤;薯蓣丸;胸膜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小陷胸汤;八味活血汤;肺癌:麦门冬汤;薯蓣丸;五苓散;小柴胡汤;炙甘草汤;循环系统疾病心律不齐:半夏泻心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大柴胡汤;葛根芩连汤;温胆汤;炙甘草汤;八味除烦汤;心动过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大柴胡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黄连解毒汤;黄连阿胶汤;温胆汤;高血压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大柴胡汤;黄连解毒汤;温胆汤;泻心汤;真武汤;低血压: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桂枝汤;四逆散;小建中汤;真武汤;冠心病:桂枝茯苓丸;葛根芩连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理中汤;酸枣仁汤;温胆汤;小陷胸汤;心绞痛:大黄附子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理中汤;四逆汤;酸枣仁汤;温胆汤;小陷胸汤;心脏瓣膜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桂枝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炙甘草汤;心脏功能不全:桂枝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四逆汤;生脉散;真武汤;动脉硬化: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茯苓丸;黄连解毒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泻心汤;心脏神经症:半夏厚朴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温胆汤;栀子厚朴汤;八味除烦汤;消化系统疾病食道炎:半夏厚朴汤;大柴胡汤;小陷胸汤;栀子厚朴汤;慢性胃炎:半夏厚朴汤;半夏泻心汤;大柴胡汤;附子泻心汤;四逆散;栀子厚朴汤;消化性溃疡:半夏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理中汤;小建中汤;肠易激综合征:半夏厚朴汤;半夏泻心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理中汤;四逆散;溃疡性结肠炎:甘草泻心汤;黄连阿胶汤;四逆散;四逆汤;小柴胡汤;习惯性便秘:大柴胡汤;当归芍药散;排脓散;四逆散;芍药甘草汤;小建中汤;枳实芍药散;八味除烦汤;慢性胆囊炎:柴胡桂枝干姜汤;大柴胡汤;大黄附子汤;黄连解毒汤;四逆散;小柴胡汤;茵陈蒿汤;栀子厚朴汤;胰腺炎:大柴胡汤;慢性肝炎、肝硬化:当归芍药散;芍药甘草汤;五苓散;小柴胡汤;小建中汤;真武汤;脂肪肝:大柴胡汤;防风通圣散;葛根芩连汤;五苓散;八味通阳散;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贫血:薯蓣丸;五苓散;小建中汤;玉屏风散;炙甘草汤;猪苓汤;真武汤;生血汤;白细胞减少症:薯蓣丸;小柴胡汤;生血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虎汤;附子泻心汤;黄连解毒汤;黄连阿胶汤;理中汤;泻心汤;猪苓汤;过敏性紫癜:当归芍药散;防风通圣散;桂枝汤;荆芥连翘汤;理中汤;小柴胡汤;恶性淋巴瘤:桂枝汤;荆芥连翘汤;五苓散;小柴胡汤;白血病:白虎汤;薯蓣丸;小柴胡汤;猪苓汤;生血汤;内分泌、代谢、营养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白虎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大柴胡汤;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黄连解毒汤;小柴胡汤;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柴胡汤;当归芍药散;葛根汤;五积散;小柴胡汤;真武汤;糖尿病:大柴胡汤;桂枝茯苓丸;葛根芩连汤;黄芪桂枝五物汤;芍药甘草汤;肾气丸;四味健步汤;痛风:大柴胡汤;大黄附子汤;桂枝茯苓丸;桂枝芍药知母汤;五苓散;栀子柏皮汤;八味通阳散;肥胖症:大柴胡汤;防风通圣散;防己黄芪汤;桂枝茯苓丸;温胆汤;五苓散;五积散;高脂血症:大柴胡汤;防风通圣散;桂枝茯苓丸;五苓散;泻心汤;肾脏病急性肾炎:半夏厚朴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小柴胡汤;慢性肾炎:防己黄芪汤;桂枝汤;桂枝茯苓丸;黄芪桂枝五物汤;肾气丸;五苓散;小柴胡汤;玉屏风散;猪苓汤;真武汤;肾盂肾炎:四逆散;猪苓汤;栀子柏皮汤;肾结石:大柴胡汤;大黄附子汤;当归芍药散;甘姜苓术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散;肾气丸;猪苓汤;五苓散;肾功能衰竭:真武汤;桂苓加大黄牛膝方;神经系统疾病三叉神经痛:大柴胡汤;大黄附子汤;当归四逆汤;葛根汤;麻黄附子细辛汤;芍药甘草汤;泻心汤;坐骨神经痛:大黄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芍药甘草汤;急性脊髓炎:白虎汤;竹叶石膏汤;中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大柴胡汤;附子泻心汤;桂枝茯苓丸;葛根汤;葛根芩连汤;黄连解毒汤;泻心汤;癫痫: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温胆汤;止痉散;偏头痛:大柴胡汤;大黄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温胆汤;帕金森病:半夏厚朴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温胆汤;精神心理疾病神经症:半夏厚朴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四逆散;温胆汤;栀子厚朴汤;八味解郁汤;八味除烦汤;抑郁症: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温胆汤;栀子厚朴汤;精神分裂症: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黄连解毒汤;桃核承气汤;温胆汤;泻心汤;失眠: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黄连阿胶汤;酸枣仁汤;温胆汤;温经汤;栀子厚朴汤;八味除烦汤;八味活血汤;五官科疾病结膜炎:大黄附子汤;防风通圣散;葛根汤;黄连解毒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小柴胡汤;小青龙汤;泻心汤;玉屏风散;栀子柏皮汤;角膜炎: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五苓散;小柴胡汤;玉屏风散;虹膜炎:荆芥连翘汤;小柴胡汤;青光眼:大柴胡汤;五苓散;白内障: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肾气丸;糖尿病性眼底病变:桂枝茯苓丸;黄芪桂枝五物汤;四味健步汤;假性近视:温胆汤;五苓散;视网膜静脉阻塞:桂枝茯苓丸;葛根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八味活血汤;鼻塞:葛根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小青龙汤;鼻出血:泻心汤;栀子厚朴汤;八味除烦汤;鼻疖:黄连解毒汤;荆芥连翘汤;泻心汤;鼻炎、鼻窦炎:防风通圣散;桂枝加附子汤;葛根汤;荆芥连翘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小柴胡汤;小青龙汤;玉屏风散;栀子柏皮汤;慢性咽喉炎:半夏厚朴汤;桔梗汤;麦门冬汤;急性扁桃体炎:大柴胡汤;大黄附子汤;桔梗汤;荆芥连翘汤;小柴胡汤;八味除烦汤;中耳炎;葛根汤;荆芥连翘汤;小柴胡汤;栀子柏皮汤;突发性耳聋:葛根汤;小柴胡汤;梅尼埃病:温胆汤;五苓散;真武汤;牙龈出血:黄连阿胶汤;泻心汤;口臭:半夏泻心汤;大柴胡汤;温胆汤;泻心汤;八味除烦汤;舌痛: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温胆汤;温经汤;栀子厚朴汤;八味除烦汤;更年方;复发性口腔溃疡:甘草泻心汤;炙甘草汤;竹叶石膏汤;皮肤病单纯疱疹:荆芥连翘汤;小柴胡汤;带状疱疹:大黄附子汤;黄连解毒汤;荆芥连翘汤;芍药甘草汤;四逆散;五苓散;小柴胡汤;手足口病:葛根汤;甘草泻心汤;小柴胡汤;毛囊炎:防风通圣散;桂枝茯苓丸;荆芥连翘汤;湿疹:防风通圣散;黄连解毒汤;五苓散;小柴胡汤;栀子柏皮汤;八味通阳散;荨麻疹:防风通圣散;桂枝汤;葛根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神经性皮炎:半夏厚朴汤;四逆散;银屑病:防风通圣散;桂枝茯苓丸;荆芥连翘汤;茵陈蒿汤;玫瑰糠疹:防风通圣散;荆芥连翘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五苓散;冻疮:当归四逆汤;寻常痤疮:防风通圣散;桂枝汤;桂枝茯苓丸;葛根汤;荆芥连翘汤;多汗症:白虎汤;防己黄芪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黄连解毒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生脉散;五苓散;玉屏风散;栀子柏皮汤;栀子厚朴汤;竹叶石膏汤;八味除烦汤;脱发: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茯苓丸;黄连解毒汤;温经汤;五苓散;八味除烦汤;红斑狼疮:甘草泻心汤;荆芥连翘汤;小柴胡汤;硬皮病:当归芍药散;当归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荆芥连翘汤;小柴胡汤;白癜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大青龙汤;桂枝茯苓丸;八味解郁汤;黄褐斑: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温经汤;八味活血汤;妇产科疾病不孕症: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葛根汤;荆芥连翘汤;温经汤;习惯性流产:当归芍药散;黄连阿胶汤;温经汤;胎位异常:当归芍药散;盆腔炎: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荆芥连翘汤;猪苓汤;栀子柏皮汤;子宫颈炎:甘草泻心汤;黄连解毒汤;小柴胡汤;栀子柏皮汤;子宫肌瘤:大柴胡汤;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子宫内膜异位症:桂枝茯苓丸;八味活血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当归芍药散;黄连阿胶汤;温经汤;多囊卵巢综合征:大柴胡汤;当归芍药散;防风通圣散;桂枝茯苓丸;葛根汤;五积散;闭经:大柴胡汤;当归芍药散;当归四逆汤;防风通圣散;桂枝茯苓丸;葛根汤;黄连阿胶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汤;五积散;桂苓加大黄牛膝方;痛经:当归芍药散;当归四逆汤;桂枝茯苓丸;黄连解毒汤;温经汤;小建中汤;八味除烦汤;经前紧张综合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大柴胡汤;当归芍药散;八味解郁汤;八味除烦汤;更年期综合征半夏厚朴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四逆散;酸枣仁汤;温胆汤;温经汤;更年方;小儿科疾病婴幼儿营养不良:半夏厚朴汤;桂枝汤;理中汤;小柴胡汤;小建中汤;小儿单纯性肥胖症:温胆汤;小儿发热:白虎汤;葛根汤;小柴胡汤;竹叶石膏汤;麻疹: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小陷胸汤;栀子厚朴汤;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半夏厚朴汤;小柴胡汤;小青龙汤;栀子厚朴汤;小儿哮喘:半夏厚朴汤;小柴胡汤;小青龙汤;栀子厚朴汤;小儿肺炎:半夏厚朴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小柴胡汤;栀子厚朴汤;小儿腹泻:半夏厚朴汤;葛根芩连汤;理中汤;四逆汤;五苓散;小儿腹痛:半夏厚朴汤;四逆散;芍药甘草汤;小建中汤;小儿癫痫: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温胆汤;止痉散;遗尿: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葛根汤;甘姜苓术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五苓散;暑热症:白虎汤;五苓散;外科疾病丹毒:黄连解毒汤;荆芥连翘汤;栀子柏皮汤;四味健步汤;疖和痈:葛根汤;黄连解毒汤;荆芥连翘汤;泻心汤;栀子柏皮汤;肠梗阻:大承气汤;大黄附子汤;阑尾炎:大承气汤;大黄附子汤;桂枝茯苓丸;肛裂:黄芩汤;芍药甘草汤;桂苓加大黄牛膝方;静脉血栓形成:桂枝茯苓丸;芍药甘草汤;四味健步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当归四逆汤;桂枝茯苓丸;骨科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桂枝芍药知母汤;黄连解毒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小柴胡汤;栀子柏皮汤;肩关节周围炎:大柴胡汤;当归四逆汤;桂枝芍药知母汤;葛根汤;黄芪桂枝五物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汤;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黄附子汤;防己黄芪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茯苓丸葛根汤;甘姜苓术汤;泌尿系统疾病尿失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甘姜苓术汤;麻黄汤;四逆散;肾气丸;多囊肾:当归芍药散;猪苓汤;男性疾病前列腺增生:桂枝茯苓丸;甘姜苓术汤;四逆散;肾气丸;五苓散;前列腺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茯苓丸;黄连解毒汤;四逆汤;肾气丸;栀子柏皮汤;性功能障碍:半夏厚朴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葛根汤;葛根芩连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散;温胆汤。

中医名家黄煌:一个治糖尿病的珍贵秘方,3味药,让你惊喜满满!

中医名家黄煌:一个治糖尿病的珍贵秘方,3味药,让你惊喜满满!

中医名家黄煌:一个治糖尿病的珍贵秘方,3味药,让你惊喜满满!某区委书记,有糖尿病,频发口腔溃疡,开会间隙索方,嘱用黄连、肉桂,等量为丸,日吞服3-5克。

月余后电话我,药后口腔溃疡即控制,且血糖值稳定。

问可否常服?答曰:可。

其人面黄唇红。

老同学之兄,食道癌术后突发胃坏死,复手术,虽挽回一命,但吻合口难愈,卧病榻三月,邀往诊。

其人有糖尿病,精神尚可,面黄,舌质暗,胃内引流管漏液甚多。

嘱咐用生黄芪20克、肉桂10克,水煎胃管注入,5日后电告药后漏液明显变少,嘱原方续服。

某老翁,脑梗半身不遂多年,苦便秘。

其儿问方于我。

嘱咐用制大黄、肉桂,按3:1比例研粉,冲服5克。

三日后微信喜告,药后得畅便,老人甚舒。

嘱隔日服用。

黄连肉桂,取自治“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的黄连汤和蛔厥专方乌梅丸,能除烦热、通阳气,能治失眠、腹痛、心悸、宿醉,且能止渴疗饥。

面黄人瘦,有内热者宜之。

黄芪肉桂,取自血痹专方黄芪桂枝五物汤、虚劳专方黄芪建中汤以及治疗自汗的芪芍桂酒汤,能固表生肌,能通阳活血,创口久不愈合,非此配伍不可。

大黄肉桂,取自治疗“大实痛”的桂枝加大黄汤和解郁经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两药能通便泄浊,也能通阳活血,老人便秘、积食常用之,当今多见的高脂血症、高粘血症、高血糖等见头昏头晕、面暗红腹胀满者亦宜之。

方不在大,有证则名;药不在贵,适体则灵。

此说诚然!☆本人研究经方的着眼点,可能更重视整体,重视'人’的感受。

☆经方是中医学的一支流派,是一支重实证、重实效、重临床、具有鲜明学术个性的流派。

☆中医非常重视保护和利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因势利导,这个势,就是抗病的趋向,或汗,或吐,或下,或进食,或睡眠,等等。

如果压制或替代机体的抗病能力,逆向而治,就是误治。

☆光读书不实践,光临床而不观察总结,对中医均无济于事。

学中医的过程,是研究的过程,是总结经验积累经验的过程,所以,要有科研的头脑,每个案例都是科研课题。

☆学真正的中医其实不难,难在选择,难在鉴别。

大承气汤——精选推荐

大承气汤——精选推荐

⼤承⽓汤⼤承⽓汤(《伤寒论》)[组成] ⼤黄四两酒洗(12g)' 厚朴⼋两去⽪,炙(24g) 枳实五枚炙(12g) 芒硝三合(9g)[⽤法] 上四味,以⽔⼀⽃,先煮⼆物,取五升,去滓,内⼤黄,更煮取⼆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沸,分温再服。

得下,余勿服(现代⽤法:⽔煎,⼤黄后下,芒硝溶服)。

、 [功⽤⼘峻下热结。

[主治]1.阳明腑实证。

⼤便秘结,频转⽮⽓,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溅然汗出,⾆苔黄燥起刺,或焦⿊燥裂,脉象沉实。

2.热结旁流证。

下利清⽔,⾊纯青,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燥,脉象滑数。

3..⾥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

[病机分析] 阳明主⾥,统属胃肠,胃肠的主要功能是受纳与消化⽔⾕,吸收精华,排泄糟粕。

正如《素问.六节脏象论》所云:“脾、胃、⼤肠、⼩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

名⽈器,能化糟粕,转味⽽⼈出者也。

”《素问.五脏别论》亦云:“夫胃、⼤肠、⼩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之所⽣也,其⽓象天。

故泻⽽不藏,此受五脏浊⽓,名⽈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云:“六腑者,传化物⽽不藏,故实⽽不能满也。

”故有“六腑以通为⽤”之论。

⼀旦外邪内传阳明之腑,⼈⾥化热,与肠中宿⾷相结,则糟粕秘结,壅⽽为实,⽽成阳明腑实之证。

邪热与宿⾷互结,浊⽓填塞,糟粕结聚,腑⽓不通,故⼤便秘结,频转⽮⽓,脘腹拒按,按之则硬;阳明邪热,充斥内外b且阳明旺于申、⾣之时,故发热如潮汛之有信,⽽为潮热;腑热熏蒸,上扰神明,故神昏谵语;《素问。

太阴阳明论》云:“四肢皆禀⽓于胃”,今阳明胃热炽盛,迫津外泄,故⼿⾜溅然汗出;阳明燥实内结,⾥热消烁津液,故见⾆苔黄燥起刺,或焦⿊燥裂,脉沉实。

⾄于热结旁流⼀证,系因腑热炽盛,燥屎内结不出,迫肠中津液从旁⽽下所致,故虽⾃利清⽔,但⾊青⽽秽臭,并见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之症,结者⾃结,下者⾃下;热结旁流,最易伤津,津伤燥热更甚,故见⼝燥咽⼲;因“旁流”是现象,“热结”是本质,故脉象滑⽽数。

基层中医师常用经方——大黄类方小结

基层中医师常用经方——大黄类方小结
岐黄讲堂
编 辑 : 张 丽 敏E — m a i l : z l m s q y s @ 1 2 6 . c o m
基层中医师常用经方
— —
大黄类方小结
薛蓓云
李小荣
A2 1 4 4 0 0江苏省江 阴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2 1 0 0 3 6 南京黄煌经方 医学研究 中心 学术部 指导 : 黄煌 南京 中医药大学
脉滑而疾 ,脉数 而滑等 。实 ,指脉 象有 力 ,如脉 实、脉滑等 。脉之 真有力 ,真
有神 ,方是 真 实证 。就 此脉 象而言 ,患
者 的 体 格 比 较 壮 实 ,一 般 心 功 能 较 好 ,
以腹痛而拒按为特征的疾病 ,如急
腹症的急性胰腺炎 、急性胆囊炎 、胆石 症 、肠梗 阻 、急性 阑尾炎等 ,大黄常配 芒硝 、枳实 、厚朴 、丹皮 、白芍 、柴胡 等 ,方如小承气汤、大承气汤 、大柴胡
红 升 火 ,躁 动 燥 热 ,头 部 多 汗 ,以 及 出 血 等 ,均 可 认 为 是 “ 热” 。 滑 而 实 :为 脉 证 。 滑 ,一 指 脉 来 流 利 , 圆滑 鼓 盛 ,二 指 脉 搏 相 对较 快 ,如
用大黄 的典型舌象 是 E l燥舌黄,即E l腔
干 燥 ,舌 质红 而坚 老 ,甚 或舌 面起 红刺 ,
可 见 到这种 体质 。代 表方 为三 黄泻 心 汤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大柴胡汤 、 桃核 承气汤 、大黄牡丹皮汤 、防风通圣
张仲景方大黄主治
腹 证 如 心 下 硬 、按 之 心 下 满 痛 、按
剧 烈 ,按 之 腹 部 硬 满 的 , 仍 可使 用
大黄。
散等 。此类患者在疾病状态 中多表现为 传统中医的积滞伤食 、腑气 不通 、瘀热 结滞 、积热上冲等证候 。 大黄舌 应用大黄要重视望舌 。使

黄煌医案57例完整2013

黄煌医案57例完整2013

带目录完整版《经方医学论坛》黄煌医案2013年(57个案例)201301案:黄煌教授调治体格发育不良案H某,男,21岁,浙江人,在江阴随父母打工。

初诊时间:2012年12月23日。

体貌:形体瘦小,肤白唇红,鸡胸驼背。

身高:160CM,体重:39KG。

病史:体格瘦小,其父母欲为患者强壮身体而求诊。

足月分娩,出生体重3斤半,儿时患有佝偻病,11岁时因动脉导管未闭而行修补术。

现仍有鸡胸、驼背,怕冷,手足尤甚,一双冻疮手,食纳可,幼时喜甜食,现因蛀牙而不食。

大便干结难解,1至5天一行,双腿时抽筋。

失眠多梦。

在问诊中患者答题得体,其母称智力一直不错。

查体:腹平,可见腹直肌拘急如竹片站立,脉细弱。

口唇红,舌嫩红且软,苔薄滑。

处方:?,7剂,二分之一服法,水煎服。

2013年1月15日复诊:服药半月,体重同前,睡眠改善,胃纳增加,大便通畅,怕冷亦有减轻。

处方:守方。

较典型的桂枝体质;黄师处方:桂枝10克、肉桂5克、白芍30克、生甘草5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山药20克、干姜5克、红枣30克,15剂,二分之一服法。

供参考~201302案:黄煌教授体质调治案1-乳胀、眠差、口溃Z某,女,42岁。

初诊时间:2012年12月23日。

体貌:大眼,中等身材,胸部发达。

主诉:经前乳房胀痛、眠差伴口疮频发数月。

病史:数月来一直感乳房胀痛,口疮易发,眠差多梦,易胸闷、心慌,时有头痛,胃纳可,易嗳气,大便干结难解,体重一直在上升。

11月29日因黄体破裂伴呕吐而入住妇科病房诊治,好转出院,月经常有淋漓不净,有乳腺小叶增生。

查体:腹部脂肪偏厚,无压痛。

双下肢无水肿。

舌淡红、苔薄腻,处方:?,每日一剂,水煎服。

2013年1月8日复诊:服药7剂,现睡眠好转,口腔溃疡未作,大便每日1至2次,较顺畅。

末次月经1月3日来潮至今尚在行经,经前无乳胀及头痛。

处方:守方,7剂,水煎服。

1、人:大柴胡汤体质;2、黄师处方:柴胡1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5克、枳壳15克、制大黄5克、白芍15、干姜10克、红枣20,7剂。

黄煌谈大黄的临床使用

黄煌谈大黄的临床使用

黄煌谈大黄的临床使用一、大黄大黄是重要的泻下药、清热药和止血药。

它功效迅速,常用于危急重症。

张仲景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有32首处方中使用了大黄,其中的大小承气汤、大柴胡汤、三黄泻心汤、桃核承气汤等,至今依然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着。

有趣的是,历史上一些名医,因为擅长应用大黄,他的真名实姓倒被遗忘了,只知道他擅用大黄,如金代的穆大黄。

近人焦东海先生,专门从事大黄的临床研究,著《大黄研究》一书,被人们称呼为“焦大黄”。

大黄是许多名医擅长使用的药物。

根据本人1995年对90位江苏省名中医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最擅长使用的药物中,大黄名列第一。

1999年对全国330位名中医问卷调查显示,大黄名列第二。

其实,大黄早就成为中国人常用的药物。

大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早在公元前,大黄已经由商队传入西域。

8世纪,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带去了大黄,至今仍珍藏在日本奈良的正仓院内,据鉴定这些大黄是大黄属上等的掌叶大黄或鸡爪大黄。

13世纪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行记》中也介绍了甘肃凉州的大黄,后来意大利的米兰就有人开设了大黄酒厂。

以后,大黄和茶叶一样,成为我国出口的大宗商品之一。

以肉食为主的西方人,更视大黄为日常不可或缺的保健品。

至今,意大利有大黄酒、瑞士有大黄糕点和大黄糖。

1.药证①痛而闭:即腹痛而大便不通。

如用大黄的最大量方(6两)的大陷胸汤主治“心下痛,按之石硬者”,“不大便五六日,……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

这是比较典型的大黄证。

但是,腹痛和大便秘结,不一定两者俱全或两者俱重。

以下两种情况都可以使用大黄:第一,腹痛剧烈而且按之满痛者,《伤寒论》所谓的“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实,指腹部按之疼痛胀满,如《金匮要略》有“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

痛,指腹痛。

大,表示疼痛的程度剧烈。

余听鸿《诊余集》记载:孟河有某巨富,年逾6旬,喜渔男色。

后数日忽然寒热腹痛,少腹起青筋1条,直冲胸膈,约阔半寸,手不能按,体不能俯,日夜疼痛不休。

黄煌教授用药经验-药证

黄煌教授用药经验-药证

石膏黄煌石膏是一种矿物药,是天然层积矿物单斜晶系硫酸钙矿石(CaS04"2H20)。

石膏色白,质重,纵断面细纹短密如细针,有光泽,碎之可看出透明的结晶。

石膏的主产地为我国湖北、安徽、河南、山东、四川、甘肃等地,以湖北应城及安徽风阳产的最有名。

与大黄、附子等药物一样,石膏也常救人于危急之中,其疗效被人们所称赞。

许多诗人墨客的随笔杂谈中也常有关于石膏的记载。

如清代诗人袁枚当年患“暑疟”,几乎送命,后来幸亏服用了含有石膏的汤药,才转危为安。

这个事情记载在他的髓园诗话》中。

清代文豪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也记载着他目击的这样一件事情:1793年,当时的京城大疫,有一位来自桐城的医生,用大剂量的石膏汤药,活人无数。

确实,古住今来,许多医家擅长使用石膏。

如近代名医张锡纯喜用生石膏,并与西药阿司匹林同用,据说疗效非常好,此方名为“阿司匹林石膏汤”。

近代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孔伯华,因为擅长使用石膏,被人们雅称为孔石膏”。

1 药证大剂量石膏主治大汗、大渴、脉洪大。

细说石膏的效能,有以下几点:一是治疗大汗。

石膏与知母相配为多,方如白虎汤。

石膏所能治疗的这种出汗,张仲景所谓的“自汗出”(219条),其特点一是量多,常常汗出湿衣,或者反复出汗;二是身体伴有热感,患者不恶寒反恶热,同时,患者伴有烦躁不安以及强烈的渴感,脉象必定滑或洪大。

张仲景特别指出,“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170条)。

有报道治疗癌症多汗,在原方的基础上,加生石膏60-90g,收效较好(上海中医药杂志,5:23,1994)。

江苏省名中医夏奕钧先生曾用白虎汤加麦冬、首乌等治疗1例横贯性脊髓炎持续66天的高热,这个患者的主要症状是高热伴有大量的出汗。

服药5剂后,体温遂下降。

石膏所治的多汗,和黄芪所治疗的多汗不同。

黄芪所治疗的多汗多伴有浮肿、面色黄;石膏所治疗的多汗多伴有烦渴感和身热感。

简单地说,黄芪治汗出而肿,石膏治汗出而渴。

黄芪的汗出不烦,石膏的汗出必烦。

连黄煌都敬佩的医家,你知道吗?

连黄煌都敬佩的医家,你知道吗?

连黄煌都敬佩的医家,你知道吗?中医家推荐:他们的学术个性非常之鲜明,非常质朴、非常率真,一门心思研究医学。

他们不是商人,不是政客,也不是搞宗教的。

今天我们来研究经方家,来传承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这对我们发展中医,做好经方惠民的工作非常重要。

让我们一起跟随黄老师领略经方家的魅力。

讲稿实录:经方就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所记载的一些经典的配方,当然也有人说是古代的经验方。

但是经方这个名词,我是反对翻译成classical formula的,一定要用经方的音译。

因为“经”字上的含义太多了,可以是经纬之方,可以是经典之方,也可以说是经常用的方,也可以说是古代的经验方,所以目前在翻译时还是用经方的音译。

应用经方的名医生,我们称之为经方家,他是我们中医学上的一个重要的流派,称之为经方派,当然这个名称它主要是指在近代。

那么现在,经方派已经成为中医学中一个古老但是又具有活力的学术流派。

经方家,他们是一批擅长应用经方治病的医家。

从学术思想上来看,他们非常强调《伤寒论》的传承,非常强调方证相应,也非常重视药物以及配伍的一些研究。

他们在一些所谓的理论研究上做的不多,但是在经方的方证研究上,在经方的应用临床中做了很多的工作,而且大多数都是擅长使用经方大剂,临床的特色非常明显,所以后世称他们为经方派。

中医历史上医家非常多,名医也是多如牛毛。

但是在这些名医中间,我最钦佩的就是这些经方家。

因为他们的学术个性非常之鲜明,他们非常质朴、非常率真,一门心思研究医学。

他们不是商人,不是政客,也不是搞宗教的。

今天我们来研究经方家,来传承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这对我们发展中医,做好经方惠民的工作非常重要。

所以今天我要把他们的魅力给大家展示一下。

一、经方家的用药首先我们来看看经方家的用药,都是喜欢用经方,用仲景方。

《伤寒论》、《金匮要略》这是经方家必读的书。

中医的书太多了,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但是真正有学头的就是经典。

学针灸,一定要读灵枢、素问;学方药,一定要读伤寒、金匮,这也是我在长期的读书过程中比较出来的。

黄煌教授的十大经验秘方

黄煌教授的十大经验秘方

黄煌教授的十大经验秘方八味解郁汤心身疾病常用方,适用于以四肢冷、咽喉异物感、脉弦为特征的患者。

【处方】柴胡15g,白芍15g,枳壳15g,生甘草5g,姜制半夏15g,厚朴15g,茯苓15g,苏梗15g。

【煎服法】以水12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4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体质要求】患者形体大多中等或偏瘦,脸色偏黄而缺乏正常的光泽。

大多血压偏低,生性敏感,办事谨慎,平时非常关心自己的身体,怕风冷,忌口讲究,但症状甚多,易恶心呕吐,如刷牙或见秽物时,或精神压抑时容易出现恶心,易于晕车等。

易胸闷不舒,手足常冷,咽喉异物感,容易腹胀腹痛,矢气后方觉舒适。

小腿容易抽筋,大便或干或稀不定,或头痛,或身痛而无定处。

女性有乳腺小叶增生或经前乳胀、痛经等。

舌质淡润,舌体胖大而有齿痕,舌苔白而不厚。

易失眠、焦虑、多疑、恐惧、易惊、忧虑、抑郁、疼痛等,症状多随情绪的影响。

【适用疾病】胃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尿频、神经性皮炎、肠易激综合征、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神经衰弱、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癔症、癫痫、抑郁症、震颤麻痹、血管神经性头痛、妇人痛经、慢性尿路感染、咽喉炎、扁桃体炎、食管炎、喉源性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慢性胃肠炎、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泌尿系结石、白癜风等。

【加减法】心烦意乱、胸中窒闷适者,加山栀子;舌暗淡润、气上冲者,加肉桂。

【注意事项】使用本方多需配合心理疏导。

八味除烦汤心身疾病常用方,适用于以胸闷、烦躁、腹胀为特征的患者。

【处方】山栀子15g,黄芩10g,连翘15g,枳壳15g,制半夏15g,茯苓15g,厚朴15g,苏梗15g。

【煎服法】以水11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4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体质要求】患者多面容滋润,唇舌多红。

主诉以失眠、胸闷、腹胀为多。

易急躁、焦虑、多疑多虑、易惊恐等。

黄煌--我最常用的16首经方

黄煌--我最常用的16首经方

黄煌--我最常用的16首经方I导读:最无奈的不是我们面对疾病不知道处方,而是那个方剂我们明明会背,却不知道他就是解开疾病的那把锁。

总是似曾相识,却一直不得其要领,以下16首是临床常用的经方,黄教授以自己临床经验为例,对其所治疗病症都做了全面的解析,看了这篇文章,小编对这16首方剂有了新的认识。

我常用的几张经方作者/黄煌我的材料已经发给了大家,就是把我运用经方的经验归纳了一下,想通过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经方,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运用天然药物的经验结晶,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们的大智慧。

这个经方了不得,说到能为人类作出贡献的发明创造,中医中药应该算一个,而其中的经方更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它也是我们中医院校的宝贝。

很多人研究经方都喜欢搞纯理论或极纯粹的实验研究,这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该以整理其应用经验作为基础,这些经验历经几千年,非常宝贵,把它们清楚、有序的整理出来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想这也应该是大家运用经方经验交流的重点所在。

所以我还不能完全按照发给大家的讲义来讲,我抽取了经方运用经验其中的二十多条跟大家分享。

首先讲第1条,大柴胡汤证。

一、大柴胡汤大柴胡汤是“心下按之满痛者”的必用方,我把这个意思抽出来,希望大家记住。

大柴胡汤在临床上运用非常多,像胰腺炎、胆石症、胆汁反流性胃炎、支气管哮喘、高脂血症、高血压、胆道感染等等我都会用。

但是我并不是盲目的用,张仲景是怎么说的?“按之心下满痛者,为实也,当下之,大柴胡汤主之。

”现在很多中医没有触诊,也不摸脉,就靠问诊,从头问到尾。

张仲景当时看病要摸肚子,那个人痛得不得了,一摸肚子,发现上腹部“按之满痛”,这时就用大柴胡汤,非常有效。

所以我们在用大柴胡汤的时候,一定要让病人躺下来,再按一按他的上腹部。

当我们医生手指存一种抵抗感,患者感到疼痛,甚至拒按的时候,我们就考虑用大柴胡汤;但反过来如果肚子软软的,像按在棉花枕头上一样,我们使用大柴胡汤就要注意了。

有时候中医是非常简单的,并不复杂。

黄煌经方基层医生读本

黄煌经方基层医生读本

柴胡配龙骨和牡蛎 汤
19
十五,四逆色散
十五,四逆色散
20
半夏木兰汤
半夏木兰汤
21
温暖的汤
温暖的汤
22
十八、半夏解心汤
十八、半夏解心汤
23
19岁,5岁
19岁,5岁
24
猪凌汤
猪凌汤
25
21、中国黄连明胶汤
21、中国黄连明 胶汤
26
22. 黄连解毒汤
22. 黄连解毒汤
27
五、温经络汤
10
当归芍药散
当归芍药散
11
麻黄汤
麻黄汤
12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13
九、大石甜汤
九、大石甜汤
14
十,普埃里亚根汤
十,普埃里亚 根汤
15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16
12. 大瓶胡汤
12. 大瓶胡汤
17
十三。小柴胡汤
十三。小柴胡汤
18
柴胡配龙骨和牡蛎汤
(seven) the more maidservant plus Shu soup (8) nourishing kidney qi pills (9) Xiao Jianzhong Tang (八)济生肾气丸 (九)小建中汤
43
八、肿瘤
八、肿瘤
0 1
(1)烤甘草汤
0 4
(4)薯蓣属药
0 2
(2)小柴胡汤
41
六、失眠
六、失眠
0 1
(1)柴胡龙骨牡
蛎汤
0 2
(2)热腾腾的浩

0 3
(3)四逆色散
0 4
(四)栀子玉兰

黄煌八大体质用方

黄煌八大体质用方

黄煌八大体质用方(一)寒体方1当归四逆汤(整体羸瘦—大枣、甘草;局部冷痛----桂枝、细辛;)(抓细辛证)2葛根汤(葛根背+自下利+无里热)(抓麻黄证+葛根证)3理中汤(小肠温度低、吸收机能低下)(抓干姜证)4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证+附子证+细辛证的组合)(抓麻黄证+附子证+细辛证)5麻黄汤(抓住“经典方证”的麻黄八证运用)(抓麻黄证)6四逆汤(脉微细、但欲寐)(抓附子证+干姜证)7吴茱萸汤(消化道寒饮,消化道大量水样分泌物)(抓吴茱萸证。

消化道寒饮)(二)热体方1白虎汤(代谢旺盛+高热脱水)(抓石膏证)2黄连解毒汤(抗焦虑;抗感染,中药抗菌素;)(抓黄连证)3黄连阿胶汤(抗焦虑、助睡眠、稳情绪、止热性出血)(抓黄连证的烦热+阿胶证的出血+白芍证的腹痛)4黄芩汤(白芍证+黄芩证的组合)(抓白芍证+黄芩证)5小陷胸汤(下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大量黄稠痰;湿热胃炎)(抓黄连证+瓜蒌证)6三黄泻心汤(头面、上身充血、出血、亢奋)(抓三黄药证)7茵陈蒿汤(茵陈蒿,退黄专药。

阳热状态:加栀子、大黄,成茵陈蒿汤;水湿状态:合五苓散,成茵陈五苓散;阴寒状态:合四逆汤、理中汤,成茵陈四逆汤、茵陈理中汤)(抓黄疸+里热状态)8栀子柏皮汤(黄连解毒汤的缩减版)9八味除烦汤(气-火病)(栀子厚朴汤的扩充版,抓栀子证+厚朴、枳壳证)(三)虚体方1桂枝汤(桂枝人调体方、强壮方)(抓桂枝人)2桂枝加附子汤(桂枝人+附子证)(抓桂枝人+附子证)3桂枝加龙牡汤(桂枝人+龙牡证)(抓桂枝人+龙牡证)4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人+血痹病【周围神经病、周围血管病】)(抓黄芪人+周围血管病、周围神经病)5麦门冬汤(虚羸人—麦冬50人参10粳米20大枣20甘草15;气逆证—半夏10)(抓麦冬证+半夏证)6薯蓣丸(羸弱人+外邪滞留太阳、少阳,久久不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抓太阳、少阳、少阴合病)7炙甘草汤(羸弱人+心动悸+大便干结)(抓羸弱人+心动悸+大便干结)8酸枣仁汤(憔悴老妇的失眠方)(抓甘草人+焦虑症)9金匮肾气丸(虚弱老男的补肾方)(抓地黄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机能低下)10生脉饮(羸弱人的能量补充剂)(抓人参证+麦冬证+五味子证)11温经汤(干枯女人的滋润方)(抓整体,抓羸瘦干枯女人,抓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机能低下)12小建中汤(抓大枣甘草饴糖证+桂枝证+芍药证)(1)面黄肌瘦:大枣甘草饴糖证;(2)气上冲的心悸、出汗:桂枝证;(3)腹中时有挛痛、大便干结如栗:白芍证。

【黄煌经方】经方常用中药的四则医话

【黄煌经方】经方常用中药的四则医话

【黄煌经方】经方常用中药的四则医话《经方》杂志第2017030期黄煌经方专栏51作者/黄煌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前言:经方大喜讯、大福利要来了~《黄煌经方医话》即将正式出版,敬请期待!运城盐池与芒硝医话(一)这是中原腹地的一个古盐池。

面积有130平方公里,南北宽五公里,东西长30公里。

传说当年轩辕黄帝与蚩尤曾在此大战,其原因也是为了盐池权的争夺。

现在这里不再生产食盐,而是国家的一个重要的无机盐工业基地,也是中药芒硝的主要产地。

上个月我趁去山西运城讲学的机会,抽空去盐池边走了一下。

深秋的晋南,气温与南京差不多,风吹来有些凉意。

南出运城不久,便可见盐池纵横,一望无际,远处是险峻的中条山,近处是池边枯黄的荒草和芦苇。

盐池虽无绿色,但不时有水鸟掠过,显得依然有生命力。

水鸟有的是白色的,有的是灰色的,据说,盐池里有盐虫,可供水禽觅食。

陪我参观的李院长告诉我,食盐是太阳晒出来的,芒硝是寒风吹出来的。

每年冬季,西北风一刮,盐池一片白茫茫,那层结晶就是芒硝。

芒硝是经方重要的药物。

张仲景的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桃核承气汤、大陷胸汤、柴胡加芒硝汤,都有芒硝。

后世名方如玉烛散、防风通圣散、指迷茯苓丸等,都用到芒硝。

芒硝能泻下,特别是能下燥屎、积热。

江阴名中医夏武英先生治疗老人便秘腹痛,常常大黄芒硝枳壳莱菔子等同用,不拘来人胖瘦,只看舌苔是否厚。

后查文献得知,天津吴咸中院士的团队治疗肠梗阻,善用大承气汤,现在已经开发成新药。

大陷胸汤将芒硝与大黄甘遂同用,治疗急腹症重症,张仲景的话是“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哺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

这种情况,现在只能在ICU病房才能见到了。

经方沙龙网友zhzfeng2008-10-08 介绍,用大陷胸汤治疗胆源性胰腺炎一例,腹痛如石,胃管注入,腹泻四次,症状顿减。

芒硝可治疗胆病。

大柴胡汤加芒硝,还能治疗胆结石,特别腹痛者,用之有效。

那年见一患者说服中药后排出许多小石头,看其病历,是柴胡加芒硝汤,开方人是我早年的经方朋友陆建华。

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大黄

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大黄

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大黄大黄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及南大黄的根茎。

四川的南大黄产量较大,为通用正品,故有川大黄之称。

但道地药材应推青海所产的西宁大黄。

其表面呈黄棕红色,可见到类白色菱形的网状纹理,有灰白色薄壁组织与棕红色射线交错而成,内部花纹排列整齐,极似缎面的织锦,故名锦纹大黄。

本品疗效特佳而少毒副反应,为大黄中的珍品。

《神农本草经》谓大黄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

《伤寒论》入14方次,《金匮要略》入23方次。

●原文考证最大量方(6两):大陷胸汤、厚朴大黄汤大陷胸汤治“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135);“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137);“心下满而硬痛者”(149)。

提示大黄配芒硝、甘遂用于心下至少腹硬痛、便秘者。

厚朴大黄汤治“支饮胸满者”(十二)。

支饮,为咳喘类疾病,《金匮要略》所谓“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十二)。

次大量方(4两):大黄甘草汤、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桃核承气汤、大柴胡汤、大黄硝石汤、大黄牡丹汤、大黄甘遂汤、厚朴三物汤大黄甘草汤治“食已即吐者”(十七)。

调胃承气汤治“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105);“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248);“胃气不和,谵语者”(29);“发汗后。

……不恶寒,但热者”(70);“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207)。

内实,即里实。

仲景有“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十);“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以及“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之说,则可见内实的症状为按之腹部满痛而大便不通。

据此,大黄配芒硝、甘草主治谵语、汗后发热而心下满痛而大便难者。

小承气汤治“阳明病,其人多汗,……大便必硬,硬则谵语”(213);“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214);“下利谵语者”(374);“腹大满不通者”(208);“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250);“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251条)。

黄煌经方基层医生读本

黄煌经方基层医生读本

黄煌经⽅基层医⽣读本序⾔经⽅是经典⽅的简称,也是历代相传经验⽅的简称,但主要是指记载在《伤寒论》《⾦匮要略》中的配⽅。

经⽅是中华民族使⽤天然药物的经验结晶,是中医学的临床规范。

经⽅源于临床实验,信⽽有征,科学性强,安全、有效、简单、价廉,是⽐较适合在我国基层推⼴的中医适宜技术。

经⽅的主治称为⽅证。

⽅证主要由疾病名加上体质状态⽽成。

对病⽤⽅,是取效的前提。

但许多经⽅并不是只对某⼀种病有效,⽽是适⽤于⼀类疾病,这种经⽅主治的疾病种类,也称为“主治疾病谱”。

疾病名有中医历代相传的,也有现代医学的诊断,其中,现代医学疾病诊断明确规范,疾病的传变预后清晰,对于有效地使⽤经⽅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体质状态由患者的体型体貌、⾏为⼼理特征、好发疾病等内容构成,明确经⽅的适⽤体质对于安全地使⽤经⽅具有⼗分重要的意义。

临床⽤经⽅⼒求⽅证相应,所谓“有是证⽤是⽅”,这是经⽅临床应⽤的原则,也是临床医⽣应不断追求的境界。

经⽅的结构极为严谨,⼀旦变动,就有可能影响疗效,所以,⽤经⽅尽量⽤原⽅,原⽅不仅效果好、⼝感好,⽽且便于总结临床经验。

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以及有疾病夹杂的情况,经⽅也可以加减,其⽅法有⽤量的调整,有药味的增减,还有两⾸以上经⽅的相合等。

经⽅加减⼀般根据经典的惯例和后世的经验,⽽且,药味的变动也不要过⼤。

合⽅是⽬前临床常⽤的经⽅⽤法,通常采⽤两⽅相合或数⽅相合,合⽅时,相同的药物剂量⼀般不叠加,取量⼤者即可,也可根据病情调整⽤量。

汤剂是最常⽤的经⽅剂型,其主要优点是可以根据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情及时调整配⽅,⽽且取效较快。

但经⽅中还⽤丸、散等剂型,现在的煎膏剂、胶囊剂,也应该酌情选⽤。

本书上编选择了临床常⽤的经⽅30⾸,并重点介绍其组成、⽅证、适⽤病证、适⽤⼈群、注意事项等,⽬的是让读者了解经⽅使⽤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知识,特别是熟悉⽅证。

每⾸经⽅中的【⽅证提要】以及【适⽤⼈群】【适⽤病证】【加减变化】【使⽤注意】的内容,都是对经⽅适⽤病证所做的通俗表述。

经方应用|黄煌教授谈《桃核承气汤与膀胱炎》

经方应用|黄煌教授谈《桃核承气汤与膀胱炎》

经方应用|黄煌教授谈《桃核承气汤与膀胱炎》桃仁近日用桃核承气汤治疗一例膀胱炎尿血患者,印象较深。

她是一位40多岁的女性,先尿频尿急,继而尿血尿痛,尿后痛差一点让她从坐便器上跳起来。

服用猪苓汤后肉眼血尿消失了,但依然尿频,而且头痛腰痛,洗碗都不行。

我按压她的下腹部充实疼痛,觉得是瘀血证,先问其月经如何?她说已经逾期七八天,还没有见动静。

再问其大便如何?她说大便三天没有了,前面几天也是粘滞不爽。

我嘱她停服猪苓汤,改用桃核承气汤的颗粒剂。

中午服用后,晚上肚子一阵绞痛,大便畅行,其后所有症状全部缓解,第二天月经来了,不仅尿道症状消失,头痛腰痛也随之消失。

J女士患的是膀胱炎,据她回忆,第一次发作是2005年,那次是输液,反应大,天旋地转,然后呕吐,稍好一点,一累就复发,痛苦不堪。

前五六年前又大发作,服用我开的猪苓汤合四逆散,多年没有发作。

这次是家务烦劳,睡眠少,再加忙得没有喝水,才导致尿血。

她说:“这次用猪苓汤控制尿血快,桃核承气汤收尾干净利落”。

我治疗尿路感染的思路,初学医时是清热利湿,八正散以及金钱草、海金沙、车前草等多用,多配合西药。

后来学经方后,多用猪苓汤合四逆散,或者加栀子柏皮汤。

近来看微信群中有同道介绍桃核承气汤治疗尿路感染的经验,正好遇到这位女士,用后果然不错。

桃核承气汤的原文是“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106)其经典方证的关键词有三:一是其人如狂,二是少腹急结,三是血不下。

“其人如狂”是精神心理症状,指患者常常狂躁不安,欲狂奔,欲打人。

或神志不清,或头痛、或失眠。

“少腹急结”是客观指证,指下腹部疼痛、胀满,按压腹部充实,触诊可有结节、包块、粪块等。

血不下是据原文“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反推而来,也是蓄血的一种表现。

从后世许多医家的医案可见,临床也见到适用桃核承气汤的女性有月经来而不畅,色黑有血块。

黄煌教授《经方杂谈》(2)

黄煌教授《经方杂谈》(2)

黄煌教授《经方杂谈》(2)黄煌教授《经方杂谈》(2) (转载)发表者:赵东奇4752人已读13泻心汤泻心汤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金匮要略》)泻心汤是人体上部出血的特效止血剂。

本方可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及颅内出血(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出血性中风和脑外伤造成的颅内出血)。

黄芩黄连是泻心汤的方根,黄芩用于充血性出血,大黄能引血下行,使人体下部充血,调整体内血流的异常分布。

大黄还含有鞣质,具有收敛作用,也有很强的局部止血作用。

大黄的止血作用也得到了历代名医的验证。

如孙思邈《千金方》记载吐血百治不愈,疗十十瘥,神验不传方:大黄粉用生地黄汁吞服治疗呕血。

用药关键是“以利为度”。

明代龚廷贤用将军丸,即单味大黄酒拌,经九蒸九晒为末,水泛为丸,说“治吐血不止如神”。

张锡纯有秘红丹一方,用大黄、肉桂研粉等分,用代赭石汤送下,用于吐血、衄血屡服他药不效者,无论因凉因热服之皆效。

我用泻心汤治疗3例肝硬化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效果满意。

治疗多例高血压、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也有起到稳定血压、改善症状等效果。

适用本方的患者,大多面色潮红、脉实有力,往往伴有烦躁不安或失眠,或上腹部不适等症状。

其大便倒不一定是秘结者,相反有不少大便一天几次,或粘滞不爽,本方中大黄可用制大黄,药后相反大便转干而顺畅。

鼻衄,不论何人,只要无严重贫血或全身虚弱状态,就可考虑使用本方,而且,原方就有效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属于衄血的范畴,是所谓的“肌衄”,可用本方合牛角地黄汤,另服用阿胶等。

月经过多,色红有血块,腹痛腰坠者,不必用补血活血药,可用本方,重用黄芩,大黄用制。

不过,血色鲜红,无血块者,不宜使用。

本方还能用于治疗肺部感染。

如哮喘患者,见咳喘多黄痰,唇红舌红,大便干燥难解者,我多用大柴胡汤加黄连、连翘、生石膏等,也就是泻心汤合大柴胡汤。

本方也有抑制异常心律的作用,曾治疗1例中年妇女早搏频发,尤其是饱餐以后,观其面色红润,唇红舌红,且大便干,用本方合大柴胡汤,半月后西药心得安便停服。

黄煌医生经典医案

黄煌医生经典医案

黄煌:所谓名中医,往往口是心非、表里不一(附黄煌26条经典语录)导读西方医学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可知需要治疗的不仅是疾病,还有渴望关怀的人心,在真正走向医院时,我们便真的能体会,黄煌老师笔下的“两套理论”为何缺一不可了,名中医的“口是心非",亦是“苦口婆心”.大凡名中医,常常“口是心非”,表里不能如一。

这倒不是说他们有道德问题,而是要做好中医,通常需要两套理论。

一套用来安慰病人这一套是用于说的,用来向病人解释各种生理和病理现象,用来回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用来评价疗效和解释遣方用药的思路,用来安慰患者,或者有意无意地用来营造医学神秘不可测的气氛。

过去的医生写脉案,现在的大医院的中医病房写大病历,大多用这种理论的一部分.这套理论,并不是无用的空谈,恰恰相反,非常的实用,但对象必须是中国人,而且是在中国文化熏陶下的中国人.其中,有帮助医生发散性思维的,也有为医生的治疗方案找到理由的;有指导病人调整生活方式以养生保健的,也有的是用来疏导患者心理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的.面对这套理论,中国的病人在其中可以找到生命的答案,可以看到求生愈疾的希望。

这套理论用好了,其功效或如春风化雨,或如醍醐灌顶,或如当头棒喝。

这套理论是什么?不是宗教,但又脱离不了宗教;不是民俗,又脱离不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不是政治说教,但也与当时统治者提倡的思想丝丝相连。

说中医是文化,就是从这里来的.人,不仅是一个高级生物,更是有心理特征、社会属性的高级生物,对此,古代的中国人是深知其中三昧的。

一套用于制定康复方案,确保疗效中医另一套理论是用来干的。

用来指导自己识别方证,用来确定处方药物的大小,用来制定康复的方案,甚至用来预测病情浅深病人生死.这是确保疗效的理论。

这套理论比较简单,说出来,就那么一点。

概况地说,就是有是证用是方。

换句话说,就是当病人出现某种情况的时候,必须使用某方某药,这就叫方证相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大承气汤黄煌基层医生
二十四、大承气汤
古代的急症用方,传统的峻下热结方,具有兴奋肠管、促进肠蠕动、增加肠容积和肠血流量、保护肠黏膜屏障、防治内毒素血症和多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的作用,常用于发热性疾病或危重外伤后的极期,以脘痞、腹满、舌燥、便秘、神昏为特征。

【原始配方】大黄四两,厚朴半斤,枳实五枚,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

得下,余勿服。

(《伤寒论》)
【方证提要】腹满痛,不大便,谵语神昏,或烦躁不安,或头剧痛,发热多汗,脉滑数,口干燥者。

【适用人群】1.腹满痛:全腹部高度胀满,用手按压有明显的抵抗感及肌卫现象。

2.不大便:大便秘结、数日不解者,放屁极为臭秽;或泻下物臭秽稀水或黏液便。

3.昏睡:昏睡或昏迷,说胡话,或烦躁不安,其病势多危重。

4.“大黄舌”:舌红起芒刺或裂纹,舌苔黄厚而干燥,或腻浊,或者焦黑如锅巴状者。

5.脉滑实:脉象沉实有力,或滑数,或脉数而软。

【适用病证】以下病证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1.以腹部高度胀满疼痛、大便不通为表现的疾病,如粘连型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粪石性肠梗阻、动力型肠梗阻、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创伤呼吸窘迫综合征。

2.以烦躁、大便不通为表现的疾病,如肝昏迷、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柯兴氏综合征、肥胖症、牙痛、头痛等。

【加减变化】1.单纯性肠梗阻属于阳明腑实而气胀较明显者,加
炒莱菔子30g、桃仁15g、赤芍15g。

2.大承气汤去芒硝,厚朴、枳实减量,为小承气汤,泻下作用也减弱,多用于治疗“痞、满、燥、实”的轻症。

【使用注意】1.大承气汤服用注意点:①只能服用头煎。

如再次煎煮,汤液会变得苦涩,不利排便。

②必须空腹服用。

服后1小时内不宜进食,否则,影响泻下效果。

③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2.大承气汤煎法要点:先煮枳、朴,后下大黄,芒硝溶服。

因硝、黄煎煮过久,会减缓泻下作用。

3.舌苔薄白,提示肠道内无积滞,大黄要慎用。

4.大承气汤虽属攻下剂,但不拘泥于大便干结,有的患者可以泻下稀水甚至黏液,但并不影响用本方。

关键是腹痛拒按,或腹中有燥屎。

【黄煌解说】1.大承气汤的功效主要有三:①通大便:大便秘结,常常有数日不解者,或五六日,或六七日,放屁极为臭秽;或有腹泻,泻下物为稀水或黏液便,臭秽异常(热结旁流)。

②除腹满:全腹部胀满疼痛,尤其以脐部为中心的硬满充实隆起;用手按压有明显的抵抗感及肌卫现象;或腹部按压有块状物。

③除谵语:患者多有精神症状,或昏睡或昏迷,或烦躁不安,或头剧痛。

2.大承气汤证是一种以全腹部高度胀满为临床特征的疾病状态。

大多出现在急腹症、发热性感染性疾病的极期、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等过程中。

在这里,我们可以称之为“DCQT综合征”。

3.急性肠梗阻是大承气汤最常用的疾病。

本病的痛、胀、呕、闭四大特点与大承气汤证颇为相似。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等单位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咸中教授的主持下,历经40多年的时间,率先将大承气汤及其加减方(大承气汤加桃仁、赤芍、莱菔子)用于急腹症的治疗,从1985年到2000年间共治疗急性肠梗阻1484例,非手术治疗成功率达80.8%,病死率2.7%,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国外尚无类似治疗方法(《中国医药报》2004-03-02,A7版)。

一般认为,大承气汤对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粪石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及腹腔结核性肠梗阻的疗效为佳。

4.老年人肠动力不足导致的轻度肠梗阻,或粪石性肠梗阻居多。

江苏省名中医
夏武英先生,擅长用大承气汤加味治疗老年人的便秘、腹痛、食欲不振等。

凡胸闷心悸、血压高、头昏头痛,只要舌苔厚,大便秘结,有饮食不节或情绪刺激诱因,夏老即用大承气汤加莱菔子、山楂、神曲、谷麦芽等消导化积药,往往一泻而愈。

5.急性胰腺炎也常用本方。

大黄对包括胰酶在内的消化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其强烈的泻下作用有利于已激活的胰酶排出,而且肠内宿便的清除也能减轻胰腺的负担。

临床表明,腹痛随着大便的通畅而减轻,这就是中医常说的“不通则痛,通则不痛”。

6.大承气汤可用于精神病,如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老年性痴呆等,适用于亢奋失眠、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者。

服本方以后,大多腹泻,然后症状缓解。

7.使用大承气汤需要察舌。

《伤寒论》提及本方治疗“口干燥”(321),描述比较简略,后世对大承气汤舌证的补充更为细致,表现为:①舌苔焦黄:舌苔黄厚而干燥,或腻浊,或者焦黑如锅巴状;②舌红芒刺:舌面可见充血的舌乳头,舌体中间可以见裂纹。

这种舌苔也提示一种里实热的状态,也是一种用药的时机。

8.大承气汤的泻下作用比较猛烈,使用本方应注意辨证,有是证用是药,不可误用、过用、滥用。

尤其是老人、孕妇、小儿及体质虚弱者,更应注意。

所以,大黄证与“大黄体质”的鉴别十分重要。

只要有“大黄体质”与大黄证存在,大黄方剂的应用是可以放心的,有报道服用大承气汤百剂,不但无副作用,且收到良效。

9.大承气汤服用注意点:①只能服用头煎。

如再次煎煮,汤液会变得苦涩,不利排便。

②必须空腹服用。

服后1小时内不宜进食,否则,影响泻下效果。

③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④舌苔薄白,提示肠道内无积滞,大黄要慎用。

⑤孕妇忌用或禁用。

⑥急重症量大,慢性病量小。

大承气汤用于重病急症,量要大,可按原方一两15g折算;用于慢性病,则量要相应减少,用量按一两5g折算,甚至可以隔日服。

一般以大便每天2次左右为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