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师用书
2024年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全册
2024年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详细内容如下:1. 章节一:电与磁(1)第1节电流(2)第2节电路(3)第3节电磁铁(4)第4节电动机与发电机2. 章节二:电磁波与信息(1)第1节电磁波(2)第2节无线电通信(3)第3节现代通信技术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与磁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路的组成和原理,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2. 学习电磁波的基本性质,了解无线电通信的原理,认识现代通信技术。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的组成和原理、电磁波的传播、无线电通信原理。
2. 教学重点: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种类、电磁铁的性质、电磁波的传播、现代通信技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电池、导线、电磁铁、电动机、发电机、收音机等。
2. 学具:电路图、电磁波传播图、无线电通信模型、实验报告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电器,了解电流的作用。
2. 新课导入:讲解电流的概念、形成和测量方法。
3. 电路教学:讲解电路的组成、种类和原理,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电路。
4. 电磁铁教学:介绍电磁铁的性质和应用,进行实验演示。
5. 电磁波与信息教学:讲解电磁波的传播、无线电通信原理,结合收音机等设备进行演示。
6. 随堂练习:设计有关电路、电磁铁、电磁波的应用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8. 作业布置: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
六、板书设计1. 电与磁章节板书:电流的形成、测量电路的组成、种类、原理电磁铁的性质、应用2. 电磁波与信息章节板书:电磁波的传播、特性无线电通信原理现代通信技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电流的形成过程。
(2)画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路图,并解释其原理。
(3)分析电磁铁的性质,说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全册教案【完整版】(1)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六章力6.1 力的概念6.2 力的测量6.3 力的作用2. 第七章运动和力7.1 牛顿第一定律7.2 摩擦力7.3 二力合成与力的分解3. 第八章压强与浮力8.1 压强8.2 浮力8.3 浮沉条件及应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力的概念、测量和作用,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了解压强和浮力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测量和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浮力及浮沉条件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及其与运动的关系。
摩擦力的产生和影响。
压强和浮力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滑轮组、小车、砝码、气压计、浮力计等。
2.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和作用。
2. 新课内容:讲解力的概念、测量和作用。
引导学生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学习牛顿第一定律。
分析摩擦力的产生和影响,学习二力合成与力的分解。
讲解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其基本原理。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力的概念、测量和作用;牛顿第一定律;摩擦力;压强与浮力。
2. 板书形式:提纲式、图示式、表格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求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合成力。
分析:解释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
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水体积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原因,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深入了解力的测量和作用。
探讨生活中的运动和力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创新,了解力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难点与重点部分。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
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科学的兴趣。
加强实践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创新意识。
联系实际,突出科学、技术、社会互动 的观点。
二、教科书的内容框架结构
物 理(八年级)
科学之旅 声现象 光现象 透镜及其应用 物态变化
电流和电路 欧姆定律 电功率 电与磁 信息的传递
从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出发设计教材的体系和结构
课程标准的要求
1. 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 的发散作用。
2.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教科书中教材内容的设置
一、透镜 二、生活中的透镜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四、眼睛和眼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 学生实验
探究性实验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第二章 光现象
教科书中教材内容的设置
一、光的传播 颜色 二、光的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 四、光的折射 五、看不见的光
• 演示实验
探究性实验
• 色光、颜料、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 逐渐体验、感悟探究的要素: • 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 …
•
• 光速: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
二、教科书的内容框架结构
物 理(九年级)
多彩的物质世界 运动和力 力和机械 压强和浮力
机械能
热和能
能源与可持续 发展
从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出发设计教材的体系和结构
三、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和特点
探究 演示 想想做做、 想想议议
STS 科学世界 动手动脑学物理
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健康发展,关注科学与人文的谐调统一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全册精品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全册精品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现象基本原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光学现象。
2. 掌握透镜成像规律,学会使用凸透镜、凹透镜解决问题。
3. 解物质物理属性,并能运用这些属性解释实际问题。
4. 掌握电与磁基本概念,理解电流、电压、电阻之间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反射、折射现象理解;透镜成像规律掌握;电流、电压、电阻之间关系。
2. 教学重点:光学现象应用;透镜成像在生活中应用;物质物理属性及其应用;电与磁基本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光学演示仪、凸透镜、凹透镜、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包括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光源、电流表、电压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光学现象、透镜成像、物质属性和电与磁现象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重点、难点,结合教材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3.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 分组讨论:针对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注重简洁、明,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图文并茂形式展示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光反射、折射现象观察与解释。
(2)凸透镜、凹透镜成像规律运用。
(3)物质密度、比热等属性测量与计算。
(4)电流、电压、电阻基础知识应用。
2. 答案:针对作业题目,给出详细解题过程和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物理科普读物,鼓励学生参加科学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物理现象,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将注重实践情景引入。
通过生活中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热情。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下)研说教材ppt课件
四
本教材编写特 点及编写体例
教材特点
1.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化,特别是倡导探 究学习方式。 2.贴近学生生活,反映学生认知特点。 3.教材中增加了社会调查、小制作、小实 验等实践活动,并设立了“科学窗”、 “阅读材料”等栏目。 4.教材在呈现形式上生动活泼、图文并茂; 在叙述上力求简明、清晰,富有启发性, 且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和空间。
物理课程目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
认识自然界常见的运动及相互作用, 理解物理学产生的背景,认识科学 发展的艰辛,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
能力会记录数据处理数
三 维 目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 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 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
析概括能力、信息交流能力、
标
保持好奇心、有求知欲、能克服
泡的电阻
电功率
八
电阻
年
探究串联 电路电压 的规律
电压
级 物 理 下
册
电与磁
电磁铁 电动机
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磁生电
信息的传递 现代顺风
耳—电话
越来越宽 的信息之
电磁波的 海洋
广播 电视和 移动通信
教材的结构体系和逻辑关系
由浅入深、由现象到 本质、从简单到复杂
4. 信息的传递
3. 电与磁
八年级(下)教材总特点:
1、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一些事物类比。 如:
(1)、电流的形成 (2)如何理解电压 (3)导体、绝缘体的本质 (4)如何理解电阻、电阻的大小与何因素有 关
2、用形象的图画。
3、做实验甚至一些破坏性实验来加强学生 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4、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教材体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物理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精)
第八章 电功率
四、电与热
湖北省钟祥市东桥中学 刘德华
四、电与热
1、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 成热,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 热效应。
?
导线和电炉丝串联,为什 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 几乎不发热呢?
四、电和热 1、电流的热效应 (1) 在电流、通电时间 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 越多。
• 导线和电炉丝串联,为什么电炉丝热得 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呢? 答:电炉通过导线接到电路中,导 线中的电流跟电炉丝中的电流相等,但 电炉丝的电阻比连接电炉丝的导线电阻 大得多,根据焦耳定律Q=I2Rt知,电 流相等时,电阻大的,相同时间里放出 的热较多,所以电炉丝很热,而导线却 不热。
想想议议
讨论与练习
1. 填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 热量跟( 电阻 )、(电流 ) 和( 通电时间)有关。
2.判断
(1)在通电时间一定、电阻相同的情 况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
量跟电流成正比。
(× )
(2)电热都是可以利用的,没有什么危 害。 (×) (3)电熨斗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 ) √
3.问答
• 我们知道,额定电压相同的灯 泡,额定功率越大,电阻越小, 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 可是按照焦耳定律,电阻越大, 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 二者似乎有矛盾,这是怎么回 事?
再见!
└───
I
U R
例题 一根60 Ω的电阻丝接在36V的
电源上,在5min内共产生多少热量?
36V U 解:I R 60
0.6A
Q=I Rt
2
=(0.6A) 60 5 60s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第六章电压电阻教案一、电压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
●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的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会阅读说明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重、难点:1、会使用电压表,会读数。
2、能正确知道电压的含义及作用。
教学器材:电脑平台、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教学课时:2时(1复习电路及学电压表的使用,2读数及实验)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复习电流、电路知识,为新课做准备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电荷的运动是靠什么做动力的呢?……电压进行新课:1、电压:电压的作用就是使电荷做定向运动。
产生电流的两个因素是:有电源电路必须闭合其中电源的作用就是提供电压:导体要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1)、符号:U(2)、单位:伏特,符号V,还有千伏(kV)、毫伏(mV)1kV=1000V 1V=1000mV例:U=220V=kV= mV2、电压的测量:用电压表,符号V(1)、电压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2)、电压表的使用:电压表必须和用电器并联(等于一断开的开关)电压必须红接线柱接正极,黑接线柱接负极。
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边讲边演示一遍(3)、读数:确定量程……选择示数确定分度值……读数,写上单位例:投影图片……让学生读数练:给出图片……让学生读数3、动手做:(1)、让学生连一电路,并连上电压表测电压。
(2)、读出电压的大小。
3、达标练习:课本后7页“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1、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全册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基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全册,具体章节包括:第一章《电流与电路》;第二章《电压与电阻》;第三章《欧姆定律》;第四章《电功率》;第五章《磁现象与磁场》;第六章《电磁感应》。
详细内容:1. 电流与电路:电路的组成,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2. 电压与电阻:电压的概念,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影响因素。
3.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内容,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4. 电功率:电功率的概念,计算电功率的方法。
5. 磁现象与磁场:磁铁的性质,磁场的概念,磁感线的特点。
6.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等基本概念。
2. 掌握欧姆定律,并能运用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 了解磁现象与磁场,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磁感应现象。
重点: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电功率的计算,磁场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电源、导线、磁铁、发电机模型。
学具:实验报告册、计算器、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电路,引导学生学习电流与电路。
2. 例题讲解:讲解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通过例题加深理解。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练习计算电功率,巩固所学知识。
4. 实验演示:演示磁现象与磁场,引导学生学习磁场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关系。
2. 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3. 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4. 磁现象与磁场的特点。
5. 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简单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
(2)根据欧姆定律,分析一个实际电路问题。
(3)解释磁现象与磁场的基本原理。
(4)简述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课后练习,了解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问题进行讲解。
人教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第八章“电与磁”教材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第
八章“电与磁”教材分析
许洪峰
【期刊名称】《小学语文》
【年(卷),期】2002(000)030
【摘要】一、教材概述第八章教材的科学内容主要有磁现象、磁场、电流的磁场、电磁铁及其应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及应用、电磁感应及应用等。
这些内容是电磁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下一章“信息的传递”的准备。
对于磁现象,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中已有接
【总页数】3页(P6-8)
【作者】许洪峰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4.7
【相关文献】
1.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三章教材分析 [J], 李新花;
2.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第六章“欧姆定律”
教材分析 [J], 矫洪法;许文彬;
3.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第七章“电功率”教
材分析 [J], 郭敏英;
4.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第九章“信息的传递”教材分析 [J], 陈淑芹;
5.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四边形"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J], 陈德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完整)人教版初中物理课本目录.docx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有趣的声*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二、我们怎么听到声音三、声音的特性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五、声的利用色彩斑斓的光现象*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二、光的反射三、平面镜成像四、光的折射五、光的色散六、看不见的光*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二、生活中透镜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眼睛和眼镜五、显微镜和望远镜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第四章物态变化一、温度计二、熔化和凝固三、汽化和液化四、升华和凝华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功勋卓著的电与磁*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一、电荷二、电流和电路三、串联和并联四、电流的强弱五、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八年级(下册)功勋卓著的电与磁*第六章电压电阻一、电压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三、电阻四、变阻器*第七章欧姆定律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第八章电功率一、电能二、电功率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四、电与热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六、生活用电常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九章电与磁一、磁现象二、磁场三、电生磁四、电磁铁五、电磁继电器扬声器六、电动机七、磁生电*第十章信息的传递一、现代顺风耳——电话二、电磁波的海洋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九年级(全册)古老而现代的力学*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二、质量三、密度四、测量物质的密度五、密度与社会生活*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二、运动的快慢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四、力五、牛顿第一定律六、二力平衡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第十三章力和机械一、弹力弹簧测力计二、重力三、摩擦力四、杠杆五、其他简单机械*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一、压强二、液体的压强三、大气压强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五、浮力六、浮力的利用无处不在的能量*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一、功二、机械效率三、功率四、动能和势能五、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六章热和能一、分子热运动二、内能三、比热容四、热机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十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能源家族二、核能三、太阳能四、能源革命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用书目录(变动部分)
选修1
2-3年级
均有配套的教师用书
周金龙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选修2(经济学常识)
选修2
2-3年级
李绍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选修3
2-3年级
张建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
必修5
1-2年级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选修模块
2-3年级
均有配套的教师用书、磁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外国小说欣赏
选修模块
2-3年级
均有配套的教师用书、磁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新闻阅读与实践
选修模块
2-3年级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
选修4-9
2-3年级
高存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
必修1
1-2年级
均有配套的教师用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必修
必修2
1-2年级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3·必修
必修3
1-2年级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4·必修
必修4
1-2年级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必修
学科
主编
出版单位
册次
使用年级
备注
英语
EEC学院
教育科学出版社
六年级上册至
九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学期至
九年级下学期
有配套的教师用书和语音磁带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全册共84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全册共84页)目录第七章力第一节力第1课时力及力的作用效果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第2课时力的三要素与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第二节弹力第三节重力第八章力和运动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惯性及其应用第2节二力平衡第3节摩擦力第1课时认识摩擦力及其影响因素第2课时摩擦力与生活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第1课时压力和压强第2课时压强与生活第2节液体压强第1课时液体压强的特点与计算第2课时连通器与液体压强的应用第3节大气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1页共85页第3节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第1课时物体的浮沉条件第2课时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第2节功率第3节动能和势能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第1课时杠杆及其平衡条件第2课时杠杆的类别与应用第2节滑轮第1课时定滑轮和动滑轮第2课时滑轮组、轮轴和斜面第3节机械效率第1课时认识机械效率第2课时测量机械效率第1课时力及力的作用效果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活中各种与力相关的现象。
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感知力的大小。
3.探究力的作用效果。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实验现象或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感受力的特点,从而认识力的两种作用效果。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力学现象,自己设计实验,掌握转换法(微小力使物体形变的放大方法)的应用,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乐于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情趣。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1.认识力的概念,分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教学难点1.力的概念。
2.对力产生的效果会进行判断。
教具准备两个蹄形磁铁和两个小车、大头针、两根弹簧、篮球、小钢球、刻度尺、多媒体课件等。
一、情景引入投影“神舟十一号”发射时的照片,提出问题: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遨游太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提到“力”这个字。
8年级下册教师用书(3篇)
第1篇前言本教师用书旨在为八年级下册的教师提供全面的教学指导,包括课程内容概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评价方式以及常见问题解答等。
通过本用书,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课程重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一章课程内容概述一、课程背景八年级下册是初中阶段的重要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迅速。
本册教材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结合,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课程结构本册教材分为四个单元,分别为:1. 自然与社会2. 科学与探索3. 文学与艺术4. 健康与生活每个单元下设若干课时,具体内容如下:单元一自然与社会1. 中国地理2. 世界地理3. 中国历史4. 世界历史5. 社会生活单元二科学与探索1. 物理学2. 化学学3. 生物科学4. 地球科学5. 环境科学单元三文学与艺术1. 古代文学2. 现代文学3. 艺术鉴赏4. 音乐欣赏5. 美术欣赏单元四健康与生活1. 健康知识2. 体育锻炼3. 心理健康教育4. 生活技能5. 安全教育第二章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使学生掌握本册教材中的基本知识,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创新等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情感目标1. 激发学生对科学、文化、艺术、生活的热爱。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第三章教学方法一、启发式教学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讨论式教学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章教学资源一、教材资源本册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素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下册)电与磁二十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 式,发挥实验在物理 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让学生经历对知识的探究过 程,发展学生探究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和科学精神
知识与技能
运动和 相互作用
课 程 要 求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一、说课标
2.内容标准
认识
理解
了解
独立操作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 物理 (下册)
第九章 电与磁
二十一中学 李倩
内容结构 体例、特点
立体整合
课程目标
说教材
教学建议
说课标 内容标准
流程 说 教 材
说建议
评价建议 课程资源 开发建议
七个要素
物质
科学探究
科学内容
两个部分 物 理 课 程
第九章 电与磁 运动和 相互作用
能量
一、说课标
电动机 内 容 结 构
生活中的电动机
磁能生电的条件
结构和工作 原理
发电机
磁生电 内 容 结 构
三、说建议
1.教学建议
本章易混淆的内容很多,在教学过程中建议注重对比 教学的方法,这样有助于学生找到易混淆知识间的联系 和区别,能够更好的记忆和理解!
注重对比
教学建议 说 建 议
本章共七小节,内容较多,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用一条 清晰的主线将所有内容串在一起,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 间的关联,会对内容的理解更加的深刻!
要求 内 容 标 准
了解 认识 理解
9.1 磁现象
了解简单的磁现象 了解磁化 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磁极 及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9.2磁场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全册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6.1 密度;6.2 弹性;6.3 磁铁的性质;6.4 电阻和导体。
2. 第七章《机械运动与力》:7.1 力的概念;7.2 力的合成与分解;7.3 牛顿第一定律;7.4 摩擦力;7.5 压力与压强。
3. 第八章《能量及其转化》:8.1 动能和势能;8.2 机械能守恒定律;8.3 热能;8.4 能量转化与守恒。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物质物理属性、机械运动与力、能量及其转化等基本概念和规律。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能量转化与守恒。
2. 教学重点:密度、弹性和磁铁的性质;牛顿第一定律、摩擦力和压强;动能、势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板书工具。
2. 学具:物理实验器材、学习资料、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教材内容,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例题分析。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讨论:针对难点和重点,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加深理解。
5.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知识框架:列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
2. 例题解析:对典型例题进行板书,展示解题思路和步骤。
3. 关键概念:用不同颜色粉笔标注重点、难点,便于学生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密度、弹性、磁铁的性质相关问题。
(2)实验题:设计实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3)论述题:简述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物理书籍,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组织学生参加物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docx
.第七章力第一节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 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 教学难点1、力的概念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我们在这一节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
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
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这一节我们就来探究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二、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中所说的力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受它。
1、感受力作用的效果(1)请一位同学到教室前面表演举哑铃。
请这位同学谈谈肌肉有什么感受?(感到手臂上的肌肉十分紧)最初我们对力的认识,就是从肌肉的紧的感受而得来的。
那么,在物理学中我们又是怎样来认识力的?(2)学生用图 11-4-1所示的器材做实验。
问题:小钢珠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铁靠近小钢珠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① 静止的小钢珠被磁铁吸引,向磁铁方向运动。
② 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正对运动方向位置的放磁铁吸引,速度变快。
③ 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的磁铁吸引,运动方向改变,偏向磁铁方向运动。
(3)学生看课文图 11.4-2 乙、丙,交流图中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Word 资料.① 棒球运动员用力将球投出,由静止变为运动。
② 足球守门员接住射进球门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
(4)告诉学生: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运动速度或者方向发生变化,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师教学用书·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欧姆定律一、电压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三、电阻四、欧姆定律五、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六、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参考资料第六章欧姆定律一、电压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三、电阻四、欧姆定律五、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六、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参考资料第七章电功率一、电能二、电功率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四、电和热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参考资料第八章电与磁一、磁场二、电生磁三、电磁继电器扬声器四、电动机五、磁生电参考资料第六章欧姆定律课程标准的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3.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4.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
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全章概述在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的基础上,本章将首先给出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并进一步通过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这是本章的核心,其中还有“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的内容。
由于学生已有“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学习经验,因此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并且通过比较,明确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与电压规律的区别和联系。
在基本测量方面,要让学生在会用电流表的基础上,学会使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并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对学生进行伏安法测电阻的电学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实际应用方面,一是各课节中的“动手动脑学物理”栏目中设计了许多实践性、开放性、应用性很强的问题;二是有关安全用电的知识点的设置也与现行九年义务物理教材有很大的差别,本教材是把安全用电的教学内容分成了三个部分,分别放到“电流和电路”、“欧姆定律”、“电功率”三章之内。
这样处理有两个原因:第一,使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的问题多次出现,从不同角度反复学习,意在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第二,加强对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的理性认识。
在学了欧姆定律之后,本章仅从电压的高低和电阻的大小两个方面对用电安全性的影响来考虑,目的是培养学生会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实际问题和自然现象的能力。
课时建议本章共分六节,建议8课时。
第一节电压1课时第二节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1课时第三节电阻1课时第四节欧姆定律2课时第五节测量小灯泡的电阻1课时第六节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1课时复习和总结1课时第一节电压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
·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的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学会阅读说明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说明与建议电压在初中不能揭示电压本质的情况下,课本没有像已往教材那样用水流类比电流和用水压类比电压来引出电压的概念。
而是通过生活中学生的感知直接点出电压。
这样处理可以降低教学的难度。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几个具体的电压值实例,使学生对电压有比较形象和具体的感性认识。
从生活中大多数学生已感知“高压”比“低压”危险,但是还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这一点请老师教学时要注意点拨,但不要急于一次到位。
想想做做通过实例让学生知道,电压是电源提供的。
电源有正负两个极,两极间有一定的电压。
把用电器的两端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电路中就有电流通过,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
教师可以通过改换电路中串联电池节数的多少引起灯泡明亮程度发生变化的实验,引出不同电源的电压不同,产生的电学效果也不同,从而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
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科学方法,即通过可观察到的现象(灯光的明亮程度)来获得不可直接感知的信息。
使学生了解电压是保持电路中有电流的条件,决定电流大小的重要条件是电源所提供的电压的大小。
关于电压概念本身,对于初中学生的要求不高。
书中U是表示电压这个物理量的符号,而V是电压单位名称伏特(V olt)的符号,它是以意大利科学家伏打(AlessandroV olta,1745~1827)的姓氏所命名。
这两者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很容易混淆,教学中应该注意加以区分。
电鳐电鳐生活在海洋中,是可以产生电的鳐。
电鳐身上有发电器官,能产生电压,用于拒敌和猎食。
生活在中国的鳐有五十余种,有关生物电是如何产生的知识不必深究,课本上给出了一幅电鳐的照片,目的是激发兴趣,开阔眼界。
相关知识可查阅本章“参考资料”部分的内容,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查阅有关的科普读物,学生读不太懂也没有关系。
小数据让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用电器的电压值,不仅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也能对“伏特”、“毫伏”、“微伏”这几个单位的大小,增加一些感性认识。
如果能把日常生活与教材有关的联系实际内容结合在教学中,学生的印象将会更加深刻。
课本中提供了常见的电压“小数据”栏目,帮助学生对电压的大小有些具体认识。
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些数据。
怎样连接电压表首先要求学生知道,电路中的电压可以用电压表直接测量。
电压表的符号也应该让学生记住,由于学生已有连接电流表的基础,因此本教材以阅读说明书的形式提出要求。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通过阅读说明书学会使用仪器的方法是养成科学素养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
说明书中的一些术语对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陌生,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从各种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
不要强求学生把说明书中的所有内容一下子全部看懂,那样做学生会感到负担很重,同时会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本图6.1-4所示的一种学生用的电压表,可能与学校所用的学生实验电压表型号、规格不同,这段教学应该结合本校实际,着眼于能力训练,要使学生了解电压表的特点和使用的规则。
规则1: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一号,最大测量值)规则2: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规则3:电压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并联对于未知电压的测量,如果预先不知道被测电压的约值,但能判定被测电压不会超过15V,可以先用最大测量值为15V的量程,如果测出的电压不超过3V,为提高读数的准确性,可以改用最大测量值为3V的量程进行测量。
这一点不仅在使用电压表时要遵循,在使用电流表等仪表时也要遵循。
希望让学生重视这个问题。
怎样在电压表上读数读出电表的读数,是电学实验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不能只靠简单的重复训练,需要先讲清读数的基本方法,这样训练才有效果。
学生已有读取电流表读数的基础,还应该指导学生看清三点:一是看清选用了哪个量程,从而知道满偏度所表示的电压值;二是看清每一大格分成几个小格,以及它们各表示的电压值;三是看清测量时表针停在哪个大格、哪个小格上。
教学时,要结合实物讲清并指导学生观察和训练。
电流表、电压表都不估读。
测量时,表针的位置离哪条刻线近,就按哪条刻线算。
想想做做从知识和技能方面来考虑,一是要总结出电池串联后的电压关系,二是要训练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进行测量。
电池的串联在实际中应用较动手动脑学物理多。
电池的倒接和顺接究竟有什么不同呢?通过实验可以比较出来。
这样既可以巩固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得感性认识后总结出电池串联后的电压关系。
动手动脑学物理1.此题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动手连接闭合电路,学习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方法。
注意要求学生不仅在纸面上会连接电路、画电路图,而且一定要进行动手操作训练。
课本中只给出了连接小灯泡的情况,实际教学中也可改用其他用电器,如小电机、音乐门铃等,换一个新的用电器就是一次新的练习,要多动手练才行。
另外,在如何选取量程方面也要得到训练。
2.这是一个自制电池的设计制作型练习,又是一个让学生学会连接电压表,并能读取电压表上读数的技能性训练题目。
实验时应该指导学生采用“试触”,即在合上开关时要轻轻接触一下就断开,而不是一下子将开关合到底长时间不断开。
“试触”在电学实验中很重要,要求学生掌握这种方法。
根据电压表上指针的方向变化,就可判断哪个金属片是电池的正极,哪个金属片是电池的负极。
本题可以考虑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交流(包括让同学们互相演示)。
3.这是个电表读数练习题。
学生已有电流表读数的基础,注意让学生分清不同量程下1个小格所代表的不同的量值,并要求学生在记录读取的测量数据时,务必将数值和单位一并写出。
4.这是一个训练学生正确连接电压表的题目。
初学者在连接电路时,容易犯顾头不顾尾的毛病,这里的错误是只想到要将电压表并联使用的原则,而没有注意与电源连接的问题。
第二节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目标1.知识与技能·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技能。
2.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全过程的亲身体验,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说明与建议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点间的电压有什么关系本节课应达到以下要求:一是学生继续体验科学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对于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要求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得出;二是这节课的评价重点要放在对过程的评价上,即学生是否认真经历了各个环节,直至最后写出了科学探究的小报告(填在课本上即可),对于结论的正确与否不作重点评价。
本节教学应该在实验室进行。
可以要求学生按照课本中的步骤完成。
也许有的学生一下子会说出“结论”而自以为得意,但是应该让学生明确:一下说出来的“结论”不是结论,只是猜想,只是探究活动的开始,它还需要论证。
探究活动的目的绝不只是让学生说出和记住结论,而是要求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有它特有的教育功能。
提出问题课本是在“串联电路”、“电压”、“电压表的使用”、“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关系”等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直接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与总电压有什么关系?”猜想或假设学生的想像会是丰富多彩的,如: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各处相等的,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是否电压也会与电流有相同的关系呢?串联的两个小灯泡能同时发光,说明各部分电路也一定有电压来维持,它们的电压之和是否与电源的总电压相等?教学中要多鼓励,对于富有想像力的学生要充分肯定,不管这个猜想是否与教师心中的答案相同。
不要怕耗费时间而急于得出结论,这个问题的结论不在教学要求之内(课程标准上没有明确要求)。
设计实验在做出猜想或假设之后,进入制订计划阶段,这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设计实验课本中直接给出了探究的具体计划。
即要对电路中各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进行测量,这样实验器材的名称及数量就可以确定下来。
另外,考虑到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在实验设计中,引导学生采用更换负载,进行多次测量的方法。
这对于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方法的作用较大。
设计实验的训练,能提高学生思维和工作的条理性,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是“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