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家庭实验汇总
化学初中居家实验教案

化学初中居家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维生素 C 测定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酸碱中和反应,测定柠檬中维生素 C 的含量。
实验器材:柠檬、试管、滴管、玻璃棒、标定瓶、PH试纸、2% 碘液。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将柠檬洗净切块,挤出柠檬汁备用。
2. 用滴管取适量柠檬汁倒入试管中,加入适量水稀释。
3. 使用 PH试纸检测柠檬汁的酸碱性质,记录 PH 值。
4. 用滴管滴入适量 2% 碘液,颜色深浅程度可作为测定指标。
实验结果分析:
1. 酸碱性质测试,PH 值在 2-3 范围内说明含维生素 C 的柠檬酸较多。
2. 加入碘液后的变化,颜色愈深表示维生素 C 含量越高。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过程需小心谨慎,避免受伤。
2. 实验中不可随意品尝实验液,以免发生意外。
3. 由家长或者老师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
拓展实验:
可以用其他水果(例如橙子、苹果等)继续进行维生素 C 测定实验,比较不同水果中维生素 C 的含量差异。
化学 初三知识点实验

化学初三知识点实验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的颜色变化实验目的:观察不同酸和碱溶液之间的中和反应,并记录其颜色变化。
实验材料:•蓝色的洋葱汁或紫色葡萄汁•盐酸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硝酸银溶液实验步骤:1.准备四个试管,将蓝色洋葱汁或紫色葡萄汁分别倒入其中。
2.向第一个试管中加入几滴盐酸溶液,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
3.向第二个试管中加入几滴碳酸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
4.向第三个试管中加入几滴碳酸氢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
5.向第四个试管中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观察,盐酸溶液与蓝色洋葱汁(或紫色葡萄汁)混合后会变成红色;碳酸钠溶液与蓝色洋葱汁(或紫色葡萄汁)混合后会变成绿色;碳酸氢钠溶液与蓝色洋葱汁(或紫色葡萄汁)混合后会变成蓝绿色;硝酸银溶液与蓝色洋葱汁(或紫色葡萄汁)混合后会变成黄色。
实验原理:酸和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时,溶液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这是因为不同的酸碱溶液中含有不同的物质,它们在反应中产生的产物具有不同的颜色。
实验意义:通过观察不同酸碱溶液之间的中和反应颜色变化,可以帮助我们分辨不同酸碱溶液之间的区别,进一步加深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
实验二: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目的:观察金属与酸的反应,并记录产生的气体与颜色变化。
实验材料:•锌片或铁钉•硫酸溶液•盐酸溶液•铜片或铝片实验步骤:1.准备三个试管,分别称入适量的硫酸溶液、盐酸溶液和蓝色洋葱汁。
2.在第一个试管中加入一块锌片或铁钉,观察气体的产生与颜色变化,并记录。
3.在第二个试管中加入一块铜片或铝片,观察气体的产生与颜色变化,并记录。
4.将第一个试管中的产物与蓝色洋葱汁混合,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
5.将第二个试管中的产物与蓝色洋葱汁混合,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观察,锌片(或铁钉)与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氢气并使溶液变灰白色;铜片(或铝片)与盐酸溶液反应产生氢气并使溶液变绿色;与蓝色洋葱汁反应后,锌片与硫酸溶液产生的产物会使洋葱汁变红色,铜片与盐酸溶液产生的产物会使洋葱汁变绿色。
初三年级化学实验现象总结大全

初三年级化学实验现象总结大全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条在氧气中燃烧、木条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光,放出热量放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火星四射,火星四射,放出热量,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口有液滴生成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有雾生成有雾生成7、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口有液滴生成8、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 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粒,石灰水变浑浊9、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0、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有气体生成 11、加热试管中硫酸铜晶体、加热试管中硫酸铜晶体 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试管口有液滴生成管口有液滴生成12、钠在氯气中燃烧、钠在氯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3、点燃纯净的氢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杯罩在火焰上 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滴生成14、向含有Cl -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银溶液酸酸化的硝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有白色沉淀生成 15、向含有SO 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有白色沉淀生成 16、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试管中并加热 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并有气体生成17、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8、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有红褐色沉淀生成19、在生石灰上加少量水、在生石灰上加少量水 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20、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液中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颜色逐渐变浅21、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 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 22、向盛有石灰的的试管里,注有白色沉淀生成入浓的碳酸钠溶液入浓的碳酸钠溶液23、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入水、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色的溶液24、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和氯和气体氯和气体迅速反就肆生爆炸,有雾生成迅速反就肆生爆炸,有雾生成25、红磷在氯气中燃烧、红磷在氯气中燃烧 有白色烟雾生成有白色烟雾生成26、氯气遇到湿的有色条、氯气遇到湿的有色条 有色布条的颜色褪去有色布条的颜色褪去27、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和物和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28、给氯化钠定(固)与硫酸(浓)的和混合物加强热的和混合物加强热有雾生成有刺少许性的气味有雾生成有刺少许性的气味 29、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硝酸溶液后再加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0、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有黄色沉淀生成 31、.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 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2、铁粉与硫粉混和后加热到红热 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物质生成黑色物质33、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上罩上蒸发皿) 火焰呈淡蓝色(蒸发四底部有黄色的粉末)色的粉末)34、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35、在集气瓶中混和硫化氢和二氧化硫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36、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再加热后再加热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 37、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并加热,反应毕,待浓液冷却后加水冷却后加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加水后溶液呈蓝色后溶液呈蓝色38、加热盛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管 有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气味39、钠在空气中燃烧、钠在空气中燃烧 火焰呈黄色火焰呈黄色40、钠投入水中、钠投入水中反应激烈,钠浮于水面,放出大量的热使钠溶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嗤嗤声动,有嗤嗤声41、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木条复燃42、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3、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氨气与氯化氢相遇 有大量的白烟产生有大量的白烟产生44、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混和物和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45、铜与浓硝酸反应、铜与浓硝酸反应 反应激烈,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反应激烈,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48、铜与稀硝酸反应(反应在试管中进行)管中进行) 试管下端产生无生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为红棕色升,逐渐变为红棕色 49、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白色胶状沉淀产生50、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硫酸镁溶液溶液胶体变浑浊胶体变浑浊51、加热氢氧化铁胶体、加热氢氧化铁胶体 胶体变浑浊胶体变浑浊52、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化碳的 气瓶中气瓶中 剧烈燃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气瓶内壁53、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氨水、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氨水 生成蓬松的白色絮物质生成蓬松的白色絮物质54、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化钠溶液 有白色絮状沉淀产生,立即转变为灰绿色,一会儿又转为红褐色沉淀沉淀55、向含Fe 3+的溶液中滴入KSCN 溶液溶液溶液呈血红色溶液呈血红色 56、向硫化钠水溶液中滴加氯水、向硫化钠水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浑浊 S 2-+Cl 2=S +2Cl - 57、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皂液、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皂液 泡沫逐渐减少,且有沉淀产生泡沫逐渐减少,且有沉淀产生 58、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焰上罩上干冷烧杯 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液滴产生产生59、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和气体、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和气体 黄绿色逐渐变浅(时间较长,容器内壁有液滴生成)器内壁有液滴生成)60、加热(170。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第二章

氧气中:
5、取少量硫放入燃烧匙中,加热到硫燃烧,观察现象。再将燃烧匙伸到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空气中:
氧气中:
6、用坩埚钳夹住螺旋状的铁丝,并点燃铁丝下的火柴,待火柴杆将燃尽时,将它们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7、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第二章实验报告
一、完方程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2、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3、二氧化锰中滴加过氧化氢(双氧水)溶液
4、将一小块木炭用坩埚钳夹住,在空气中点燃后,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待燃烧结束后,取出坩埚钳,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初三中考化学实验归纳

图VF 2VF一、验证阿基米德原理(通常有两种方法)一、验证阿基米德原理(通常有两种方法)(学习活动卡P14)【实验目的】:定量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的重力大小重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金属块、量筒量筒、水,其它液体、水,其它液体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把金属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V1。
(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和此时液面的示数V2。
(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F 浮=F1-F2。
) (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ρ液(V2-V1)g 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提醒:F1-F2表示表示 物体所受的浮力 ,V2-V1表示表示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为了得出普遍性的规律,结下来应该得出普遍性的规律,结下来应该 换用其它液体继续实验换用其它液体继续实验 。
(方法二)(方法二)小徐同学在缺少量筒和溢水杯的情况下,做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实验器材和步骤如图15所示。
所示。
①该实验目的是: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它排开液体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它排开液体 之间的关系。
②如图15所示,实验步骤有所遗漏,遗漏的步骤为所示,实验步骤有所遗漏,遗漏的步骤为 ,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E ,则正确的实验步骤依次为则正确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填写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重力大小;重力大小; 测量小桶和排开液体的总重力; A 、B 、D 、C 、E (其它正确答案也给分)。
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活动卡P1) 【实验目的】: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为了: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形成密度的概念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形成密度的概念 【实验器材】:量筒、天平、水、体积不等的若干铜块和铁块。
初三化学共沉淀实验大全

初三化学共沉淀实验大全实验一:铁离子检测实验材料-FeSO4-NH4OH-NH4Cl-滤纸-酚酞指示剂实验步骤1.取 10mL FeSO4,加入适量NH4OH,观察沉淀的颜色。
2.把上述溶液滴加酚酞指示剂,若呈现粉红色,则提取NH4Cl。
若溶液呈现蓝绿色,则加入少量NH4OH至沉淀溶解之后,再滴加指示剂,若呈现粉红色,则提取NH4Cl。
结论利用共沉淀法,我们可以简单判断水中是否含有铁离子。
实验二:镁离子检测实验材料-MgSO4-NaOH-NH4Cl-滤纸-苯酚酞指示剂实验步骤1.取 10mL MgSO4,加入适量NaOH,再加入少量NH4Cl。
2.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并加入滤纸收集。
3.采用苯酚酞指示剂,观察滤液是否呈现红色。
结论共沉淀法可以简单检测水中镁离子的含量。
实验三:钙离子检测实验材料-CaCl2-NaOH-Na2C2O4-滤纸实验步骤1.取 10mL CaCl2溶液,加入适量NaOH。
2.在试管中加入等量Na2C2O4,观察沉淀是否呈现草绿色。
3.用滤纸收集沉淀,观察滤液是否呈现草绿色。
结论该实验通过共沉淀法,检测出水中的钙离子含量。
实验四:铜离子检测实验材料-CuSO4-NH3H2O-滤纸实验步骤1.取 10mL CuSO4 溶液,加入适量NH3H2O。
2.观察是否有深蓝色沉淀,收集沉淀并用滤纸收集。
结论本实验可以利用共沉淀法检测出水中铜离子的含量。
教学资源常见的初中化学家庭小试验100例

【教学资源】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100例
“家庭小实验”是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用品作为实验仪器和药品,由学生在家里独自或小组合作完成的一类化学实验。
家庭小实验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干扰较少,可以重复进行,它是学校课堂实验所不能比拟的。
学生在家自觉进行实验和研究,得出结论,整个过程都是认真细致不走过场。
他们既获得实验的成功喜悦,也获得了知识,进一步强化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同时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动脑思考,不仅有利于知识技能的掌握,还提高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一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四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七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三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四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分析当地的具体原因。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六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八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九。
初三化学实验操作

初三化学实验操作
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我们将学到许多有趣的知识,也能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体验科学的魅力。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初三化学实验操作吧。
1. 铁与硫的化学反应
我们可以进行铁与硫的化学反应实验。
首先将一些铁屑和硫粉混合在一起,然后放入试管中并加热。
在试管口放一块过滤纸,当试管内开始冒出白烟时,将这块过滤纸放在试管口,可以观察到过滤纸变为黑色,这是因为硫与铁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硫化铁。
2. 酸碱中和反应
另一个常见的实验是酸碱中和反应。
我们可以取一些稀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将它们混合在一起,观察到溶液变为中性,产生氯化钠和水。
这是因为酸和碱之间发生了中和反应。
3. 金属与酸的反应
我们也可以进行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
比如,取一片锌片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可以观察到气泡的产生和试管外壁的结露,这是因为锌和盐酸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氢气。
4. 氧气的产生
我们还可以通过分解过氧化氢来产生氧气。
只需将过氧化氢溶液倒入装有过氧化铁的烧瓶中,并加入少量的漂白粉,就可以看到氧气气泡不断产生。
5. 气体的性质
我们可以进行气体的性质实验。
比如,可以取一些氢气和氧气,点燃它们,观察到氢氧混合气的爆炸现象,这是因为氢气和氧气发生了激烈的燃烧反应。
通过这些实验操作,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实验操作也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巧,让我们更加熟悉科学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希望大家在化学学习中能够更加努力,不断探索科学的奥秘,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本文结尾】。
初三可以在家做的化学实验

初三可以在家做的化学实验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聊聊初三可以在家做的化学实验,别担心,不会让你变成科学怪人,保证有趣又安全。
化学这门学科其实挺有意思的,咱们身边的很多东西,都是化学的产物哦。
你可能在想,实验室里的那些大瓶子、各种仪器跟我有什么关系?你在家就能搞出不少有意思的小实验来,今天就给大家推荐几个。
咱们可以试试“火山爆发”实验。
说到火山,大家是不是都有点小兴奋?咱们只需要一点醋和小苏打,这俩东西绝对是“绝配”。
你找个空瓶子,先放点小苏打,然后慢慢倒入醋,哇,泡泡冒出来了,就像小火山喷发一样!这个过程简直像是魔法,让人忍不住想一直看下去。
你可以用不同的颜色的食用色素来装饰一下,增加火山的“美感”,嘿嘿,瞬间就有了“炫酷”的效果。
咱们可以做个“牛奶彩虹”实验。
说实话,这个实验可以让你感受到化学的奇妙。
你需要一些牛奶、食用色素和洗洁精。
把牛奶倒在一个盘子里,然后滴几滴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紧轻轻倒入一点洗洁精,哇哦!看着颜色在牛奶里涌动,简直像是在看一场色彩的舞蹈。
每一次实验都是不同的结果,感觉就像在画一幅流动的画,超级好玩。
咱们聊聊“自制气球”。
是不是觉得这听起来像个小儿科的玩意儿?但其实这个实验能让你明白气体的神奇。
你只需要一个气球、一个瓶子和点小苏打,再加上一些醋。
把小苏打放进气球里,醋倒进瓶子里,然后把气球的开口套在瓶子上,小心翼翼地把小苏打倒进去,接下来就等着气球慢慢胀起来吧!那一刻,你会觉得自己真的是个小科学家,气体的力量居然能让气球变得这么大,真是太酷了。
然后,咱们来个“水的表面张力”实验。
找个浅盘子,倒点水,然后小心翼翼地放上一些小针或者纸片,嘿,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那些针居然不会沉下去,真的是水的“保护”让它们漂浮在水面上。
这个实验不仅简单,还能让你看到水的“魅力”。
大家在水边玩的时候,也许没有注意到这些小细节,这次就让我们认真观察一下吧。
说到实验,怎么能少了“气泡水”的做法呢?这个实验也简单得很。
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整理及注意事项

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整理及注意事项一、家庭小实验整理实验1:观察厨房中常见物的颜色、状态及溶解性。
分别取一药匙食盐、纯碱和食醋于三个容器中,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及气味,记录实验现象;再分别向三个容器中加入约20mL水,充分搅拌并观察现象。
取一药匙纯碱放于容器中,再向其中逐滴滴加食醋,边加边搅拌,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目的:学习观察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简单的化学变化的现象。
实验2:观察矿泉水和纯净水的区别分别查看矿泉水与纯净水标签,试从标签信息中找出这两种水的区别取二片干净的玻璃片(镜片),向玻璃片一表面滴一滴矿泉水、向玻璃片二表面滴一滴纯净水,再用吹风机小心吹干表面水滴,观察水滴被吹干后玻璃片上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实验目的:通过查看标签了解矿泉水和纯净水区别;通过化学实验来区分矿泉水和纯净水。
实验3:配制食盐和纯碱的饱和溶液取两个容器,分别加入10m L水,向容器1中加入食盐,向容器2中加入纯碱,直至不在溶解为止。
向不能再溶解食盐的溶液中加入一药匙蔗糖、搅拌,观察蔗糖是否溶解。
取约20mL80(热水)水于溶器中,向水中加入纯碱至不再溶解,冷却纯碱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目的: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学习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
实验4:蜡烛的燃烧与熄灭点燃一支蜡烛,试将一白色盘子底部置于火焰上方片刻,观察盘子底部有什么现象。
试着用多种不同方法使燃烧的蜡烛熄灭,说一说使蜡烛熄灭的原理是什么?实验目的:认识含碳物质的燃烧;认识具体灭火事例中的灭后原理。
实验5:自制汽水实验所需仪器和药品:带瓶盖的塑料瓶或玻璃杯(约500mL)、凉开水、小苏打、柠檬酸(或柠檬)、白砂糖(或蜂蜜)实验步骤:将少许白沙糖放入塑料瓶中,向塑料瓶中倒入凉开水至快满;向凉开水中加入0.5g小苏打;再加入0.5g柠檬酸,立即盖紧瓶盖,震荡后将塑料瓶放入冰箱内冷藏半小时后饮用。
实验目的:认识生活中能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认识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之一----温度。
化学课外小实验

化学课外小实验(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化学课外小实验归纳1、用探究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用探究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2、将放入蜡烛火焰中可观察并比较蜡烛火焰不同部位的温度高低情况3、用可探究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4、将红墨水或品红加入水中来探究5、将100mL的水和100mL的酒精混合,来探究6、用来净水,使水中悬浮的杂质沉降7、可用过滤浑浊的河水使之变澄清8、用活性炭或来除去水中的9、将水使硬水转变成软水并杀菌消毒10、用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11、用、纱布、膨松棉、小卵石、石英沙、来制简易净水器12、用玻璃杯罩在水蒸气上可收集到13、用吸附冰箱内的异味14、用切割玻璃15、向滴有红墨水的水中投入几块,振荡后液体红色变浅16、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可制得17、用6B的铅笔芯和导线连接可验证石墨的19、可用和醋精制得二氧化碳气体20、将鸡蛋浸泡在中可制得无壳鸡蛋21、相同情况下,同样大小的滤纸片比乒乓球片燃烧22、用片和铜片相互刻画可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23、火后的缝衣钢针能弯曲做鱼钩24、可用铁钉、、植物油、棉花、干燥剂来探究铁生锈的条件25、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可用洗涤剂或汽油,前者是利用原理,后者是利用原理26、可将食盐水得到食盐晶体27、可以用白糖、水、玻璃杯、筷子、自制白糖晶体29、将紫色的鲜花插入白醋的稀溶液中,几天后鲜花变为色30、用区分食盐和小苏打31、用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32、可用除去铁器上的锈33、用10%的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34、用的方法可以将聚乙烯塑料袋封口35、用方法来区分羊毛、涤纶和棉纤维[巩固练习]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生锈的菜刀浸泡在食盐水中,可除去其表面的铁锈B.通过相互刻画的方法,发现铜片的硬度比黄铜片大C.淬火后的缝衣钢针不能弯曲D.用食盐水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2.下列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用肥皂水检验软水和硬水 B.用食醋区分食盐和小苏打C.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得到炭黑D.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区分氯化铵和硫酸铵3.用下列药品完成对应的“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A.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B.用6B的铅笔芯和导线连接(右图)验证石墨的导电性C.用洗净的碎鸡蛋壳、食盐水制二氧化碳D.用酒精、紫卷心菜等自制酸碱指示剂4.你认为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用食盐水制作叶脉书签 B.用酒精浸泡捣烂的紫甘蓝花瓣自制酸碱指示剂C.用灼烧法鉴别羊毛和化纤 D.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自制汽水5. 下列有关课外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靠近蜡烛火焰的上方放一只冷碟子,一段时间后可收集到炭黑B.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可区分羊毛纤维和棉纤维C.在制作叶脉书签时,一般选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D.加入熟石灰并研磨,可区分氯化铵和硫酸铵6.下列家庭小实验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用蜡烛燃烧生成炭黑的实验B.自制叶脉书签 C.保鲜膜保鲜能力测试 D.自制汽水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活性炭可将硬水软化 B.通过相互刻画的方法,发现黄铜片的硬度比铜片大C.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棉布引起的失火 D.将尿素和熟石灰一起研磨,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8.下图所示的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生成炭黑 B.简易净水器净水 C.自制汽水 D.鸡蛋壳放入醋精中9.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食用瘦肉等含铁食物预防缺铁性贫血B.用聚氯乙烯塑料制成食品保鲜膜C.碳酸氢钠和柠檬酸、水等混合可制成汽水D.用汽油或水均能很容易地鉴别出高锰酸钾和碘两种暗紫色固体10.在做“燃烧的条件”实验时,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如图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先燃烧,通过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九年级化学必做的8个实验

九年级化学必做的8个实验九年级化学必做的8个实验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①器材:托盘天平、药匙、铁架台(带铁圈)、量筒、铁架台、烧杯、滤纸、玻璃棒、漏⽃、酒精灯、蒸发⽫、⽯棉⽹、坩埚钳、⽕柴②药品:粗盐、⽔2、氧⽓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①器材:⼤试管、试管夹、单孔橡胶塞、胶⽪管、玻璃导管、集⽓瓶、⽔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坩埚钳、细铁丝、⽊条、棉花、⽕柴。
②药品:⾼锰酸钾、⽊炭、澄清⽯灰⽔3、⼆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①器材:烧杯、集⽓瓶、量筒、玻璃导管、单孔橡胶塞、胶⽪管、铁架台(带铁夹)、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玻璃⽚。
蜡烛、⽊条、⽕柴②药品:⼤理⽯或⽯灰⽯、稀盐酸(1:2)、澄清⽯灰⽔、紫⾊⽯蕊溶液。
蒸馏⽔4、⾦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①器材:⼩⽊条、⽕柴、砂纸、试管夹、试管(若⼲)、药匙、滴管、电池、导线、⼩灯泡、酒精灯、坩埚钳、②药品:镁条、铝⽚、锌粒、铜⽚、黄铜⽚、镁、铁⽚、铁粉、铝丝、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稀盐酸、稀硫酸。
5、燃烧的条件①器材:烧杯、镊⼦、坩埚钳、酒精灯、三⾓架、薄铜⽚。
⽕柴、乒乓球或其他塑料碎⽚、滤纸、蜡烛。
⽯棉⽹、药匙②药品:酒精、棉花、氧⽓(6瓶)、⼆氧化碳(2瓶)、⽩磷、红磷6、⼀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①器材: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滴管、两张等⼤的纸⽚、细⼝瓶、标签②药品:固体氯化钠、⽔①器材:⽩瓷板、pH试纸或pH计、玻璃棒、烧杯、试管、研钵、纱布②药品:蒸馏⽔、酒精、酚酞溶液、⽯蕊溶液、植物花瓣、⼟壤样品8、酸、碱的化学性质①器材:点滴板、试管、滴管、药匙、蒸发⽫、玻璃棒②药品:稀盐酸、稀硫酸、⽣锈的铁钉、酚酞试液、⽯蕊试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ph试纸实验活动1 氧⽓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室制取氧⽓三种⽅法的⽐较过氧化氢制取氧⽓氯酸钾制取氧⽓⾼锰酸钾制取氧⽓药品状态过氧化氢(H 2O 2)溶液、⼆氧化锰[MnO 2⿊⾊固体,不溶于⽔]氯酸钾[KClO 3⽩⾊晶体] 、⼆氧化锰⾼锰酸钾[KMnO 4 紫⿊⾊晶体] 反应条件常温下,⼆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反应原理过氧化氢⽔ + 氧⽓ H 2O 2H 2O + O 2氯酸钾 MnO 2 △氯化钾 + 氧⽓ KClO 3 MnO 2 △ KCl + O 2 ⾼锰酸钾△锰酸钾 + ⼆氧化锰 + 氧⽓ KMnO 4 △ K 2MnO 4 + MnO 2 + O 2 ⽓体发⽣装置固液不加热型固固加热型固固加热型收集装置 1、向上排空⽓法(密度⽐空⽓⼤) 2、排⽔法(不易溶于⽔)2、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查:检查装置⽓密性先将导管⼀端浸⼊⽔中,再⽤两⼿紧握容器外壁,若有⽓泡冒出,则证明装置⽓密性良好装:将药品装⼊试管药品要斜铺在试管底部,便于均匀加热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铁夹夹在距试管⼝1/3处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对准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适合在家做的化学实验

蔬菜中维生素C的测定
【实验原理】
淀粉(用面粉也可)溶液遇到碘会变成蓝紫色,这是淀粉的特性。
而维生素C有还原性,能与蓝紫色溶液中的有氧化性的碘发生作用,使溶液变成无色。
通过这个原理,可以用来检验一些蔬菜中的维生素C。
【实验步骤及现象】在玻璃瓶内放少量淀粉,倒入一些开水,并用小棒搅动成为淀粉溶液。
滴入2~3 滴碘酒,你会发现乳白色的淀粉液变成了蓝紫色。
再找2 ~3 片青菜,摘去菜叶,留下叶柄,榨取出叶柄中的汁液,然后把汁液慢慢滴入玻璃瓶中的蓝紫色的液体中,边滴入边搅动。
这时,你又会发现蓝紫色的液体又变成了乳白色。
说明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
化学家庭实验报告初三

化学家庭实验报告初三
草木灰的酸碱性
实验目的:测定草木灰焚烧后溶于水的酸碱性
实验仪器、材料:秸秆、玻璃杯、玻璃棒、滤纸、PH试纸、酚酞试液
实验步骤:
1,将秸秆焚烧,收集冷却后的秸秆灰
2,在烧杯中秸秆灰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溶解
3,过滤
4,用PH试纸测定滤液的酸碱性
5,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二医用小苏打片治疗胃酸原理实验目的;测定小苏打的酸碱性,解释小苏打治疗胃酸的作用
实验仪器材料:小苏打5片、玻璃杯、玻璃棒、PH试纸、酚酞试液
实验步骤:
1,在玻璃杯中溶解小苏打,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3,滴加酚酞试液。
初三化学小实验

初三化学小实验《初三化学小实验》嘿,大家好呀!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我们初三做的那些超有趣的化学小实验!有一次上化学课,老师神秘兮兮地拿着一堆瓶瓶罐罐走进教室,然后笑嘻嘻地对我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个好玩的实验!”哇,一听这话,我们全班同学都兴奋起来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老师的动作。
老师先拿出一个小烧杯,往里面倒了一些无色的液体,然后又拿出一小瓶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慢慢往烧杯里滴了几滴。
就在这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烧杯里的液体突然开始“咕嘟咕嘟”地冒起了泡泡,就像烧开的水一样。
我们都惊呆了,这也太神奇了吧!“哇塞,这是怎么回事呀?”我忍不住大声问道。
老师笑着说:“这就是化学反应的魅力呀!”还有一次,我们做了一个关于燃烧的实验。
老师把一小块金属放在酒精灯上烧,一开始没啥动静,可过了一会儿,那金属居然开始发红发亮,还冒出了一缕缕的烟。
“哎呀,这金属不会烧着了吧?”有同学担心地说。
老师却不慌不忙地说:“别担心,这是正常现象。
”看着那发红的金属,我心里想着,这化学实验就像变魔术一样,太有意思啦!记得有一次做实验的时候,我和同桌一起合作。
我小心翼翼地拿着滴管,往试管里滴液体,同桌则紧张地看着我,嘴里不停地说:“慢点慢点,别滴多了。
”哈哈,我们俩就像两个小科学家一样,认真又紧张。
当看到实验成功的时候,我们俩高兴得差点跳起来,互相击掌庆祝。
初三的这些化学小实验,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化学世界的好奇心大门。
它们让我看到了物质之间奇妙的变化,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
我觉得化学实验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宝藏,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其中的奥秘。
每一次实验都是一次新奇的冒险,让我对化学越来越感兴趣。
我真想一直做这些有趣的实验啊!这就是我对初三化学小实验的感受,你们是不是也觉得很有意思呢?。
初三化学实验汇总

初三化学实验汇总(人教版)(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1、能直接加热的仪器2、能间接加热(需垫石棉网)的仪器用作反应器,可用于加热液体用于蒸发或浓缩溶液。
试管 常用作反应器,也可收集少量气体。
既可加热液体也可加热固体。
燃烧匙燃烧少量固体物质3、不能加热的仪器仪器名称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用于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如果在其中进行燃烧反应且有固体生成时,应在底部加少量水或细砂。
分装各种试剂,需要避光保存时用棕色瓶。
广口瓶盛放固体, 细口瓶盛放液体。
玻璃塞不可盛放强碱。
4、计量仪器。
5、用作过滤、分离、注入溶液的仪器仪器名称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用作过滤或向小口容器中注入液体 过滤时应“一贴二低三靠”用于装配反应器,便于注入反应液长颈漏斗应将长管末端插入液面下,防止气体逸出仪器名称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要选择量程合适的量筒,以减少误差。
不能用作反应器,不能用作直接在其内配制溶液。
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
药品不可直接放在托盘内,称量时将被称量物放在纸或玻璃器皿上,“左物右码”。
滴管用于滴加液体。
必须专用,滴加时不要与其他容器接触不能平放和倒放。
6、其它仪器。
例 1 下列玻璃仪器名称错.误.的是( )A .普通漏斗B .锥形瓶C .集气瓶D .长颈漏斗练习 1 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1)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仪器名称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用作热源。
酒精量不能不能超过 2/3。
加热时要用外焰熄灭时要用盖盖灭,不能吹灭。
试管夹夹持试管。
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套入。
在夹持试管后,右手要握住试管夹的长柄,拇指千万不要按在试管夹的短柄上,以防拇指稍用力造 成试管脱落打碎。
玻璃棒用作物质溶解、溶液蒸发的搅拌器。
过滤或转移液体时用以引流。
搅拌时应避免碰撞容器壁。
使用后及时擦洗干净,放在干净的容器内或插在试管里。
初三化学:化学趣味实验(三)

初三化学:化学趣味实验(三)自制豆腐【实验步骤及现象】〔A〕浸泡:称取 50 g无虫蛀、无霉变的黄豆放入一个 500 mL 的烧杯内,加 300 mL水浸泡 24 小时〔假设气温较高时,中间可更换一次水〕,使黄豆充分膨胀,然后倒掉浸泡水。
〔B〕研磨:将泡好的大豆放在家用粉碎机内,加入200 mL水,进行粉碎。
〔C〕制浆:将研磨好的豆浆和豆渣一并倒入放有双层纱布的过滤器中抽滤,另取100 mL水,分多次冲洗滤饼,充分提取豆渣中的豆浆。
滤液即为浓豆浆。
〔D〕凝固变性:将自制的浓豆浆〔或直接用市售的袋装浓豆浆〕倒入一个洁净的500 mL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80 ℃左右,然后边搅拌,边向热豆浆中加入饱和石膏水,直至有白色絮状物产生。
停止加热,静置片刻后,就会看到豆浆中有凝固的块状沉淀物析出。
〔E〕成型:将上述有块状沉淀物的豆浆静置20分钟后过滤,再将滤布上的沉淀物集中成一团,叠成长方形,放在洁净的桌面上,用一个盛有冷水的小烧杯压在包有豆腐团块的滤布上,大约30分钟后,即可制成一小块豆腐。
假设用市售的浓豆浆为原料,制成的豆腐更为细嫩洁白。
〔F〕保存:为了使制成的豆腐保鲜而不变质,将新制成的豆腐浸于2%~5%的食盐水中,放在阴凉处,可使豆腐数天内保鲜而不变质。
吸附法分离--红糖制白糖【实验原理】红糖中含有一些有色物质,要制成白糖,须将红糖溶于水,加入适量活性炭,将红糖中的有色物质吸附,再经过滤、浓缩、冷却后便可得到白糖。
【实验步骤及现象】称取5 g~10 g红糖放在小烧杯中,加入40 mL水,加热使其溶解,加入0.5 g~1 g活性炭,并不断搅拌,趁热过滤悬浊液,得到无色液体,如果滤液呈黄色,可再加入适量的活性炭,直至无色为止。
将滤液转移到小烧杯里,在水浴中蒸发浓缩。
当体积减少到原溶液体积的1/4左右时,停止加热。
从水浴中取出烧杯,自然冷却,有白糖析出。
大晶体的制备【实验步骤及现象】1.五水硫酸铜晶体:在水中溶解五水硫酸铜晶体的微粒,继续加入研碎了的晶体直到不再溶解为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家庭实验汇总
1.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
准备材料:pH试纸1-2张,筷子若干根,自备生活中各种溶液。
活动过程::将pH试纸分成若干小分,自取生活中的各种溶液,如食盐溶液,蔗糖溶液,雪碧等溶液,用筷子蘸取各待测液至pH试纸上,对照比色卡,得出自选溶液的的pH范围。
2.鸡蛋壳,贝壳和醋酸反应(制作无壳蛋)
准备材料:鸡蛋或贝壳、白醋、杯子
活动过程:将整个鸡蛋投入盛白醋的杯子,几天后取出,制成一个无壳蛋
3.生石灰的系列反应
准备材料:波力海苔里的干燥剂、杯子、水、无纺布袋子
活动过程:1)取干燥剂中的块状固体放入水中观察是否放热;
2)继续放入大量水,用无纺布袋子进行过滤形成澄清石灰水。
3)吹入二氧化碳,检验呼出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4)将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生石灰加水,检验生石灰是否还能起干燥作用;
5)将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干燥剂加醋,检验是否会产生气泡。
4.利用蜡烛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准备材料:脸盆一个,蜡烛一支,火柴一包,玻璃杯一个,水若干。
活动过程:在脸盆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将玻璃杯等分成五分并用记号笔做好标记,将蜡烛放于水中并点燃,并罩上玻璃杯,待蜡烛熄灭后,观察液面上升高度。
5.铁丝生锈原因分析
准备材料:铁丝三根,水,玻璃杯。
活动过程:将三根铁丝分别做如下处理,一根全部埋入水中,一根弯折后部分埋入水中,一根放在干燥的空气中,(可以在杯中放入干燥剂)。
6.自制酸碱指示剂
准备材料:白布一块,咖喱粉一包,肥皂水,醋
活动过程:将咖喱粉溶于水后,将白布浸泡在上述混合物中,待充分浸润后,取出,晾干(注意:非晒干)。
将白醋倒与白布上,观察白布的颜色,;在染色白布的另一块倒上肥皂水,观察颜色的变化。
7.薯片包装袋中气体的探究
准备材料:薯片一包,吸管一根,玻璃杯,玻璃片,脸盆,水,香棒,打火机
活动过程:将薯片包装袋上开一个小洞,用吸管将薯片中的气体压出,用排水法收集后,将香棒点燃,升入气体中,观察香棒的变化。
8.蛋壳上的绘画的交流
准备材料:鸡蛋、蜡、毛笔、杯子、醋、牙签
活动过程:将蜡融化涂在鸡蛋上,用牙签刻画出要用醋溶掉的部分,投入食醋中几天后取出,洗尽后刮掉蜡,去掉蛋黄蛋清晾干成作品。
9.汽水中气体的检验
准备材料:汽水,塞子,导管,石灰水
活动过程:自配澄清石灰水,将汽水中的气体导出,通入石灰水,观察现象。
10.钓冰实验
桌子上放着一个玻璃杯,杯中的水面上浮着一块冰,如何不用餐具、不用手拿取出冰块呢?
方法及原理:
向纯液体中加入其他溶质时,该溶液的凝固点将降低,如食盐加到水中可降低水的凝固点。
用一湿润的棉线放在冰上,并在冰块上撒上“诱饵”(要均匀撒),如食盐等,冰就会融化,而融化是一个吸热过程,要从周围环境(包括湿润的棉线)中吸收热量,湿润的线因此将被“焊接”到冰上,这样用线即可将冰块从杯中提出(线与冰块还没有“焊”牢,不要急于取出,否则容易失败)。
向纯液体中加入不同溶质时,该溶液的凝固点将如何变化,通过探究你自己也可以试试,下面就是探究的过程。
准备材料:
凉水、冰块、食盐、糖、胡椒粉、色拉油;餐巾纸、玻璃杯(6只)、温度计、调羹(5个)、剪刀、尺子和线。
活动过程:
(1)将6只玻璃杯分别标上凉水、冰水、食盐、糖、胡椒粉和色拉油,每个杯子中加1/2杯凉水。
除凉水杯外,其余每个杯子中加几块冰;
(2)测量并记录凉水杯中的水的温度;
(3)用调羹在冰水渣中搅拌(不能用温度计搅拌)几分钟,(请猜测冰水的温度会如何改变?)用温度计测一测,当温度趋于稳定时,记下这个温度。
(猜测的温度准确吗?)
(4)向对应玻璃杯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并搅拌几分钟。
食盐杯:2调羹食盐蔗糖杯:2调羹蔗糖
胡椒杯:2调羹胡椒色拉油杯:2调羹色拉油
(5)测量各种混合物的温度至温度趋于稳定,记录下此温度。
注意:每次测量后温度计要用冷水浸洗,并用吸水纸擦干。
(6)取出冰水杯中剩余冰块,重新加入一块冰,并备好一根长约15厘米的线,参考上述步骤中所获取的信息,试着去取出杯中的冰块。
在此过程中不得使用餐具,不能用手接触冰块,也不的用线套住冰块。
(7)按照你的设计做一做,当你能轻易地用线将冰块吊到杯外时,向你的老师和同学演示一下,也让你的家人见识一下,让他们目瞪口呆吧!
11.可乐与曼妥思糖的反应
准备材料:可乐、曼妥思糖
活动过程:将曼妥思糖放入新开的可乐中观察现象
注意:别用大瓶可乐做,否则喷泉会非常厉害,注意别把脸
对着瓶口,否则会被喷泉“伤到”
请查阅造成喷泉的原因
12.叶脉书签的制作
准备材料:桂花树叶子、刷子
活动过程:①选择外形完整、大小合适、具有网状叶脉的树叶,这是成功的关键,叶脉不硬的就好象煮树叶汤;
②用水将树叶刷洗干净,放在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家里可以用肥皂水浸,但要用很长时间才可以将叶肉腐蚀)中煮沸。
当叶肉呈现黄色后取出树叶,用水将树叶上的碱液洗净;
③将叶子平铺在瓷砖或玻璃板上,用试管刷或软牙刷慢慢刷去叶肉。
将剩下的叶脉放在水中轻轻清洗,稍稍晾干后,夹在书中压平。
(关于叶脉书签的制作,有另一个配方:1000g水中放25gNa2CO3和35gNaOH 烧开,把桂花、白杨或广玉兰的叶放入,烧到黄色略透明为止,拿出来用旧牙刷刷去叶肉,叶脉浸入颜料,即成。
)
13.自制汽水
准备材料:
活动过程:取一个洗刷干净的汽水瓶,瓶里加入占容积80%的冷开水,再加入白糖及少量果味香精,然后加入2 g碳酸氢钠,搅拌溶解后,迅速加入2 g柠檬酸。
并立即将瓶盖压紧,使生成的气体不能逸出,而溶解在水里。
将瓶子放置在冰箱中降温。
取出后,打开瓶盖就可以饮用。
14.烧不断的棉线
准备材料:
活动过程:在一杯热水中不断地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直到食盐不再溶解为止。
取一根20 cm~30 cm的棉线,在一端缚上一个回形针,然后将棉线浸没在浓盐水中数分钟,取出后将棉线吊起来晾干。
把晾干的棉线再次浸入浓盐水中,取出晾干,重复多次。
将这条特制棉线的一头扎在铁丝上,让缚有回形针的那端悬在下面。
用燃着的火柴去点棉线的下端。
只见火焰慢慢地向上燃烧,一直燃到铁丝后熄灭,棉线会被烧成焦黑却没有断,回形针还挂在那里。
这是因为特制棉线中充满了食盐晶体,点燃后,棉线的纤维虽然已烧掉,但熔点高达800 ℃的食盐却不受影响,仍然能保持棉线的原有形状(在点燃棉线时,注意保持铁丝稳定,防止因为抖动而使棉线断开。
如用明矾代替食盐,将棉线换成一块棉布,做这个实验的效果也很好,棉布燃烧过后,也能保持原样不断裂)。
15.红糖制白糖
准备材料:红糖、活性炭、玻璃杯、玻璃棒、酒精灯
活动过程:称取5 g~10 g红糖放在小烧杯中,加入40 mL水,加热使其溶解,加入0.5 g~1 g活性炭,并不断搅拌,趁热过滤悬浊液,得到无色液体,如果滤液呈黄色,可再加入适量的活性炭,直至无色为止。
将滤液转移到小烧杯里,在水浴中蒸发浓缩。
当体积减少到原溶液体积的1/4左右时,停止加热。
从水浴中取出烧杯,自然冷却,有白糖析出。
16.葱汁写密信:
准备材料:葱,毛笔、白纸
活动过程:取两根葱,剪去它们的叶,留下葱白,用力挤出葱汁,然后用毛笔蘸葱汁在一张白纸上写字,过一会儿,葱汁干了,白纸上看不见字迹。
要是把这张
白纸放在烛火上烘烤,棕色的字会立即显现出来。
这是因为葱汁能使纸发生化学变化,形成一种类似透明薄膜一样的物质,这种物质的燃点比纸低,往火上一烘烤,它就烧焦了,所以会显现出棕色的字迹来。
柠檬汁、蒜汁、洋葱汁及醋等,都有这种物性,所以也能用来写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