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化学必背实验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上册实验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上册实验知识点一、走进化学世界。
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 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白色)、状态(固态)、形状(圆柱状)、硬度(较软,可用小刀切割)、气味(轻微气味),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度比水小。
- 点燃时:- 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最亮,温度最高,内焰较暗,焰心最暗,温度最低。
可通过将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1 - 2秒后取出,观察火柴梗两端先变黑碳化来证明外焰温度高。
- 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迅速将烧杯倒转过来,向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 熄灭后:有白烟产生,白烟能被点燃,因为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2.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 收集气体:- 收集呼出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将集气瓶装满水,倒放在水槽中,用吸管向瓶内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气体。
- 收集空气:可将集气瓶直接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即可。
- 实验探究:- 向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呼出气体中的石灰水变浑浊更明显,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
-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在空气中木条正常燃烧,在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得更快,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低。
-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被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雾,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没有水雾,说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高。
二、我们周围的空气。
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红磷燃烧实验)- 实验原理:红磷 + 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利用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等于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
- 实验装置:集气瓶、燃烧匙、导管、止水夹、烧杯等。
- 实验步骤:-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完整版)初三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精华).doc

初中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一、化学用语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非金属:O 氧 H 氢 N 氮 Cl 氯 C 碳 P 磷 S 硫金属:K 钾 Ca 钙 Na 钠 Mg 镁 Al 铝 Zn 锌 Fe 铁 Cu 铜 Hg 汞 Ag 银 Mn 锰 Ba 钡原子团 (根 ):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磷酸根铵根OH -NO3-CO 32-SO42-PO43-NH 4+2、化合价口诀(1)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五氮磷三价铝;铜汞一二铁二三;二、四、六硫四价碳;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2)常见原子团 (根 )化学价口诀:一价硝酸氢氧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常见磷酸根;通常负价除铵根。
(3)熟练默写常见元素的常用的化合价+ 1 价K +、 Na+、H +、 Ag +、+ 2 价Ca2+、Ba 2+、Mg 2+、Zn 2+、Cu2+、+ 3 价Fe3+,Al 3++Hg 2+、亚 Fe2+NH 4- 1 价Cl -、 OH -、 NO3-- 2 价O2-、S2-、CO32-、 SO42-、- 3 价PO43-3、必须熟记的常见物质的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用途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碳单质 C水银汞Hg干冰二氧化碳固体CO 2水水H 2O双氧水过氧化氢H 2O 2铁锈氧化铁Fe2O3生石灰氧化钙CaO熟石灰、消石灰(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Ca(OH) 2石灰石、大理石(蛋壳、水垢等)碳酸钙CaCO 3盐酸氢氯酸 (氯化氢 ) HCl天然气、沼气、瓦斯甲烷CH 4酒精乙醇C2H 5OH4、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2KMnO 4===K 2MnO 4+MnO 2+O2↑( 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2H2O2 ===2H 2O+O 2↑(3) 实验室制取氧气三:2KClO ===2KCl+3O2 ↑3( 4)实验室制法 CO 2:CaCO3+2HCl==CaCl 2+H2O+CO 2↑( 5)实验室制取氢气:Zn+H 2SO4==ZnSO 4+H2↑( 6)电解水制取氢气:2H 2O===2H 2↑ +O2↑(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 Fe+CuSO4==FeSO4 +Cu (8)炼铁原理: 3CO+Fe2O3===2Fe+3CO 2(9)生灰水 [Ca(OH) 2 ] 的制取方法: CaO+H 2O==Ca(OH) 2(10)生石灰 (氧化钙 )制取方法: CaCO3 ===CaO+CO 2↑用途金刚石做钻头、切割玻璃石墨做铅笔芯、电极温度计人工降雨,致冷剂最常见溶剂消毒剂食品干燥剂改良酸性土壤建筑材料、制水泥除铁锈燃料燃料、乙醇汽油二.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 Zn Fe Sn Pb (H) , Cu Hg Ag Pt Au 。
(完整版)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doc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初中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一、化学用语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非金属:O氧H氢N氮Cl氯C碳P磷S硫金属:K钾Ca钙Na钠Mg镁Al铝Zn锌Fe铁Cu铜Hg汞Ag银Mn锰Ba钡原子团 ( 根 ) :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铵根--OH NO 32-CO 32-+SO4NH 42、 (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三铝四硅五氮磷,单质零价要记清。
(2)常见原子团 ( 根 ) 化学价口诀: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3、必须熟记的常见物质的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用途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用途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碳单质 C 金刚石做钻头、切割玻璃石墨做铅笔芯、电极干冰二氧化碳固体CO 人工降雨,致冷剂2水水H2O 最常见溶剂铁锈氧化铁Fe2O3生石灰氧化钙CaO 食品干燥剂熟石灰、消石灰(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Ca(OH)2 改良酸性土壤石灰石、大理石(蛋壳、水垢等)碳酸钙CaCO 建筑材料、工业制取 CO3 2 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化工原料、清洁剂盐酸( 氯化氢 ) HCl 除铁锈、胃酸主要成分纯碱、苏打碳酸钠23玻璃、造纸、纺织、洗涤Na CO碳酸氢钠小苏打 3 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NaHCO天然气、沼气、瓦斯甲烷CH4 燃料酒精乙醇C2H5OH 燃料、乙醇汽油4、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2KMnO4===K2MnO4+MnO2+O2↑( 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2H 2O2 ===2H2O+O2↑(3)实验室制取氧气三: 2KClO 3===2KCl+3O2↑(4)实验室制法 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5)实验室制取氢气:Zn+H 2SO4==ZnSO4+H2↑ Zn + 2HCl = ZnCl 2 +H2↑(6)电解水制取氢气: 2H 2O===2H↑ +O2↑( 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Fe与盐、酸反应都生成的是+2 价亚铁离子)( 8)炼铁原理:3CO+Fe2O3===2Fe+3CO(Fe2O3与酸反应生成的是+3 价铁离子)(9)熟灰水 [Ca(OH) 2 ] 的制取方法: CaO+H2O==Ca(OH)2(10)生石灰 ( 氧化钙 ) 制取方法: CaCO3 ===CaO+CO2↑二.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九年级上册化学基础知识背记清单

九年级上册化学基础知识点记忆清单●1.测定空气成分实验的化学反应原理:●文字表达式:磷(P)+氧气(O2)—点燃-→五氧化二磷(P5O2)●实验现象:●产生黄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五氧化二磷);●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静止时,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2.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应注意以下几点:●装置气密性要良好;●为了确保氧气被消耗完,红磷要足量;●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内,立即塞紧瓶塞,一是减少实验误差,二是防止白烟污染空气。
●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进行读数。
●3.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中,气体减少的体积往往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红磷的量不够,未将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完。
●未恢复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读数。
●实验装置漏气。
●导管中还有一段水柱没有被压入集气瓶中。
●点燃红磷后伸入瓶中未立即塞紧瓶塞,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4.用红磷在集气瓶燃烧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中,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目的一是为了防止红磷燃烧时的高温溅落物使瓶底炸裂,二是为了吸收五氧化二磷,三是可以降低反应后瓶内温度。
●5.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还能说明氮气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6.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N2)78%●氧气(O2)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空气主要是由氧气(O2)和氮气(N2)组成的。
●7.氧气(O2)的主要用途是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8.通常情况下,氮气(N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其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
●9.于氮气(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常用氮气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满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一防腐,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
化学初三中考必背知识点

化学初三中考必背知识点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原子和分子的定义- 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 周期表的基本结构2. 化学反应- 反应类型:合成、分解、置换、复分解-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质量守恒定律3.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与混合物- 酸碱盐的概念- 氧化物的识别二、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氧气、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碳、硫、磷的化学性质- 常见金属元素(如铁、铜、铝)的性质2. 酸碱盐的性质- 酸碱的定义和pH值- 常见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盐的溶解性规律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三、实验操作与安全1. 常见化学实验操作- 药品的取用规则- 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2. 实验室安全常识- 实验室安全规则- 常见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废弃物的处理四、计算题解题技巧1. 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 物质的量和摩尔概念- 质量守恒定律在计算中的应用 -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2. 溶液浓度的计算- 质量分数和体积分数- 溶液稀释和浓缩的计算- pH值的计算五、综合应用1.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常见分离方法:过滤、蒸发、萃取- 物质的提纯技术- 综合应用实例分析2. 能源与环境- 能源的分类和利用- 常见环境问题与化学处理- 可持续发展与化学附录:重要化学公式与常数- 气体定律公式- 溶液浓度换算公式- 标准电极电势表(部分)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概要,您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在Word文档中,您可以使用标题、子标题、列表和表格等格式化工具来组织内容,确保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同时,建议在文档末尾附上参考文献和附录,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化学必背知识点九年级全部

化学必背知识点九年级全部一、物质的性质1.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2. 元素的性质:单质、化合物、原子序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3. 混合物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4. 金属性:银白色、良导电性、延展性、可塑性、光泽5. 非金属性:多样性质、无金属性、脆性、不良导电性、不可塑性6. 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分: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可塑性二、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摩尔质量、化学计量关系3.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态、还原态4. 酸碱反应:酸、碱、盐、中和反应三、能量与化学1. 化学能量: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焓变2. 燃烧反应:燃烧的定义、燃料、不完全燃烧3. 化学反应速率:速率常数、反应级数、速率方程式四、离子反应与水溶液1. 水溶液的性质:导电性、电解质、非电解质2.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溶液电解五、酸碱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1. 强酸与强碱:离解程度、电离方程式2. 酸碱中和反应:pH值、指示剂、酸碱中和滴定六、金属活动性与金属电离1. 金属活动性:活动顺序表、金属电位2. 金属的腐蚀与保护:金属腐蚀的原理、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七、有机化学基础1. 有机化合物:碳元素的特殊性质、烷烃、烯烃、炔烃、醇、酮、醛、酸2. 有机反应:醇的酸碱性、醇的氧化、醛的氧化、酸的性质与盐的制备八、材料的性质及应用1. 金属材料:强度、硬度、塑性、延展性、耐腐蚀性2. 非金属材料:陶瓷材料、聚合物材料3. 复合材料:优点、应用领域九、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2. 水污染物:有机物、重金属、溶解氧、水质指标3. 固体废弃物处理:分类处理、回收利用总结:以上是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的概要,掌握这些知识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学习化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探索化学变化背后的规律。
初三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初三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表示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则表示有新物质生成;2、物质的性质:物质性质中不需发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比如说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而物质性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比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
二、基本实验操作:1、药品的取用(1)取药量:一般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毫升;(2)注意事项:记住不闻、不尝和不摸;(3)取用少量液体药品用胶头滴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用量筒量取,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取用较大量液体时用倾倒方法,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要紧靠容器口。
2、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2)使用酒精灯时,酒精不能超过灯容积的2/3,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需要用灯帽盖熄;(3)给试管液体加热,试管所盛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此外试管要倾斜放置。
3、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在容器内壁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一、空气的成分和组成1、空气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和氧气,还有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其它气体和杂质。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为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P5O2点燃4P2O5,得出的结论是空气是混合物,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
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3、氧气的制取(1)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法,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此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九年级上册化学所有实验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所有实验知识点一、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在进行化学实验前,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性。
以下是九年级上册化学中涉及的一些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1. 实验室常用仪器:试管、烧杯、量筒、坩埚等。
2. 液体的溶解:掌握固体物质溶解于液体中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液体的过滤:掌握过滤液体的方法和使用滤纸进行过滤的操作技巧。
4. 加热操作:了解常见的加热操作工具和方法,如使用酒精灯、燃气灯等方式进行加热。
5. 气体收集:掌握气体收集的方法,如水法收集和排除气体法等。
6. 实验室安全:了解实验室安全常识,如正确佩戴实验眼镜、实验服,注意防火、防爆等。
二、离子的性质鉴定实验1. 硝酸银试剂鉴定:利用硝酸银试剂可以鉴定氯离子、溴离子和碘离子。
2. 硫酸铜试剂鉴定:硫酸铜试剂可以鉴定铁离子和铜离子。
3. 氯化铁试剂鉴定:氯化铁试剂可以鉴定铝离子。
4. 硫酸钡试剂鉴定:硫酸钡试剂可以鉴定硫酸根离子。
5. 碳酸氢铵试剂鉴定:碳酸氢铵试剂可以鉴定钙离子和铵离子。
三、酸碱反应实验1. 酸与金属的反应:观察酸与金属反应产生气体和溶液变化的实验现象。
2.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利用酸与碱中和反应制备盐和水。
3. 酸碱指示剂:利用酸碱指示剂检测溶液的酸碱性质。
4. 高锰酸钾消色剂:利用高锰酸钾溶液作为消毒杀菌的漂白剂。
四、气体的性质实验1. 碳酸氢钠与酸反应:观察碳酸氢钠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实验现象。
2. 干燥管实验:利用干燥管收集气体,观察气体性质。
3. 气体的可燃性实验:观察气体在引火源作用下的燃烧性质。
五、其他实验1. 高锰酸钾测定漂白剂中活性氧含量实验: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测定漂白剂中活性氧的含量。
2. 乌洛托品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实验:利用乌洛托品溶液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化学中的一些实验知识点,通过这些实验的操作和观察,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化学反应的规律。
九年级上册化学考前必背考点30条

九年级上册化学考前必背考点30条一、化学基本概念1. 化学的定义2.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3.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4. 原子和分子的概念二、元素和化合物5. 元素的定义和性质6. 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7. 化合物的定义和性质8. 化合物的命名规则三、离子和化合价9. 离子的概念和分类10. 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定义11. 化合价的概念及计算方法12. 化合价的性质四、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1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14.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性15. 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点16. 化学反应的实验条件五、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17.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和单位18. 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19.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0. 相对分子质量在化学式中的应用六、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21. 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22.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及实例分析七、化学键23. 化学键的概念和分类24. 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特点和区别25. 化学键的生成和断裂过程八、酸、碱和盐26. 酸的性质和分类27. 碱的性质和分类28. 酸碱中和反应的条件和结果29. 盐的性质和应用30. 酸碱盐的应用和相关实验以上30条化学考点,是九年级上册化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同学们通过认真学习和背诵,能够在化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祝同学们考试顺利!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准备化学考试,接下来我们将结合上面所提到的30个化学考点进行更详细的解释和拓展。
希望本文能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化学基本概念1.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通过化学,我们可以了解物质的基本单位——原子和分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过程。
2.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物质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不改变物质组成的性质,如颜色、形状、状态等,而化学性质指的是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氧化还原等。
九年级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复习大全

九年级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复习大全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2、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色、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等。
化学性质: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蜡烛的燃烧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相同点:都有水、氧气、二氧化碳不同点:吸入气体:氧气多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水多结论: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管烧杯酒精灯漏斗滴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6、各种常见仪器:(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广口瓶。
②取用:粉状药品—药匙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块状—镊子(一横二放三慢滑)(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细口瓶。
②取用: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口对口紧挨着慢倒;试管略倾斜(3)量筒:①无‘0’刻度;②正确读数:视线与凹液面下端平视(否则俯大仰小)(4)酒精灯:①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灯对灯”点燃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禁止用嘴吹。
②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对物质加热用外焰(5)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对液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1/3,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45°,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试管口不可对人。
对固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口略下倾,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
(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7)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可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 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8)取用药品时做到:口不尝、手不摸、鼻不闻(闻的方法:扇闻)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一般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低部即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精华)

初中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一、化学用语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非金属:O氧H氢N氮Cl氯C碳P磷S硫金属:K钾Ca钙Na钠Mg镁Al铝Zn锌Fe铁Cu铜Hg汞Ag银Mn 锰Ba钡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磷酸根铵根OH-NO3-CO32-SO4 2-PO43-NH4+2、化合价口诀(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五氮磷三价铝;铜汞一二铁二三;二、四、六硫四价碳;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2) 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一价硝酸氢氧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常见磷酸根;通常负价除铵根。
4(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2KMnO4===K2MnO4+MnO2+O2↑(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2H2O2 ===2H2O+O2↑(3) 实验室制取氧气三:2KClO3===2KCl+3O2↑(4)实验室制法CO2:CaCO3+2HCl==CaCl2+H2O+CO2↑(5)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6)电解水制取氢气:2H2O===2H2↑+O2↑(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8)炼铁原理:3CO+Fe2O3===2Fe+3CO2(9)生灰水[Ca(OH)2 ]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 ===CaO+CO2↑二.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5个一句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除了有颜色的固体,其他固体一般为白色。
2、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磺:淡黄色4、溶液的颜色: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如CuSO4溶液);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如FeCl2溶液);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如FeCl3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
初三化学实验上册知识点_初中化学知识必看

初三化学实验上册知识点_初中化学知识必看初三化学实验上册知识点_初中化学知识必看初三化学实验上册知识点有哪些呢?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初三化学实验上册知识点内容,欢迎使用学习!初三化学实验上册知识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1)实验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2)反应原理:(3)发生装置: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且不需要加热,故使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
①装置A:便于制取少量气体,操作简单。
②装置B:便于添加液体,但长颈漏斗的下端口要伸到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③装置C:可以控制反应速率,便于平稳地制取气体。
(4)收集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会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大,故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注意】导管要伸到集气瓶底部,便于排净瓶内的空气。
(5)检验方法: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6)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立即熄灭,证明已收集满。
(7)二氧化碳的净化①除杂:CO2中常会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
②干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浓硫酸作CO2的干燥剂。
【注意】净化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先除杂后干燥,这两个步骤都可用下图装置操作,气体必须是长管进短管出。
【实验目的】1. 分析比较制取氧气的装置,了解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及选择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
2. 二氧化碳检验和验满3. 总结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实验用品】锥形瓶、长颈漏斗、集气瓶、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药品选择】不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使反应中途停止。
不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使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而不纯。
不用纯碳酸钙或碳酸钠等代替大理石、石灰石,因为它们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太快,不容易控制和收集,且成本较高。
初三化学经典实验操作大全知识梳理掌握

初三化学经典实验操作大全知识梳理掌握一、实验基本操作1. 实验仪器的识别与使用试管: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可直接加热。
烧杯:用于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
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集气瓶:用于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
酒精灯:用于加热。
滴瓶和滴管:用于滴加少量液体。
锥形瓶:用于滴定实验和较多量液体的反应。
蒸发皿:用于蒸发溶液,浓缩或结晶。
坩埚:用于高温灼烧固体物质。
2. 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用药匙或镊子取用,注意“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药品:用滴管或倾倒法取用,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和瓶塞的放置。
3. 加热操作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加热试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均匀加热,避免液体沸腾溅出。
加热烧杯、烧瓶:需垫石棉网,防止受热不均破裂。
4. 仪器的洗涤常规洗涤:用自来水冲洗,刷子刷洗。
特殊污渍:用相应的洗涤剂(如盐酸、碱液)处理。
二、常见气体的制取与性质1. 氧气(O₂)制取方法:分解过氧化氢溶液:2H₂O₂ → 2H₂O + O₂↑(催化剂:二氧化锰)加热高锰酸钾:2KMnO₄ → K₂MnO₄ + MnO₂ + O₂↑性质实验:助燃性: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化性:使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2. 氢气(H₂)制取方法:锌与稀硫酸反应:Zn + H₂SO₄ → ZnSO₄ + H₂↑性质实验:可燃性:纯净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还原性: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
3. 二氧化碳(CO₂)制取方法: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₃ + 2HCl → CaCl₂ + H₂O + CO₂↑性质实验:不助燃、不可燃:使燃烧的木条熄灭。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
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三、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 过滤原理:利用固体不溶于液体的性质,将固体与液体分离。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滤纸贴紧漏斗内壁,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初三总复习上册化学必背知识点

初三总复习上册化学必背知识点初三上册化学必背知识点 (1)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铁在氧气中燃烧:3.铜在空气中受热:4.铝在空气中燃烧: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一氧化碳燃烧:2.甲烷燃烧3.酒精燃烧:4.加热高锰酸钾:(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5.过氧化氢分解: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7.生石灰溶于水: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9.镁燃烧:1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11.氢气还原氧化铜12.镁还原氧化铜13.碳充分燃烧:14.木炭还原氧化铜:15.焦炭还原氧化铁:16.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19.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20.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2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2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3.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24.锌和稀盐酸25.铁和稀盐酸26.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KClO3、KCl、、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4、硫:淡黄色5、(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6、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三、化学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6、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7、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九年化学 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第一章 第一节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实验⑴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固体。
⑵分解现象:白色固体逐渐消失;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试管口出现小水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⑶表达式:碳酸氢铵−−→−加热氨气+水+二氧化碳 NH 4HCO 3 NH 3+H 2O+CO 2⑷碳酸氢铵应密封保存于阴凉干燥处。
⑸实验中的注意事项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
②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石灰水,再熄灭酒精灯:防止因试管内压强减小产生倒吸现象,引起试管炸裂。
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⑴氮气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化学式N 2 ⑵化学性质:化学性质稳定 ⑶用途:①用于生产氮肥。
②灯泡填充气、食品瓜果的保护气。
(化学性质稳定) ③医疗冷冻。
(沸点低) 3铁的锈蚀实验现象:铁丝表面出现一层红棕色物质;导管内上升一段红色的水柱。
水柱上升的原因:铁丝生锈消耗了锥形瓶中的氧气,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入导管中。
※实验前,用稀盐酸除去铁表面的铁锈。
食盐水的作用:加快铁的锈蚀铁生锈的条件: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
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喷涂油漆、涂油、镀上一层起保护作用的金属等。
第一章 第二节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煤油燃烧产生火焰和黑烟;氨气和氯化氢气体混合产生白烟;(白烟是氯化铵固体) 碘化钾和硝酸银溶液混合,产生黄色沉淀。
3.石蜡燃烧过程实验探究⑴点燃石蜡:石蜡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烛芯周围石蜡熔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元素符号氮元素 N 氧元素 O 氢元素 H 碳元素 C用作食品保护气的要求: ①无毒②不与食物发生反应 ③廉价易得元素符号氮元素 N 氧元素 O 氢元素 H 碳元素 C 氯 Cl化为液态。
(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
初三化学的必背知识点

初三化学的必背知识点
一、物质与能量转化
1. 燃烧:燃烧是物质与能量转化的一种形式,是氧化反应的一
种特殊情况。
2. 蒸发和凝结:液体在加热的条件下变为气体叫蒸发,气体在
冷却的情况下变为液体叫凝结。
3. 溶解和析出:固体溶解在液体中叫溶解,溶液中固体重新形
成固体叫析出。
二、常见元素和化合物
1. 氧气(O2):氧气是一种必需气体,可以维持生命活动。
2. 水(H2O):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化合物,是生命体存在的
基础。
3. 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人类活动释放出的主要温室
气体,对环境造成影响。
4. 硫化氢(H2S):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具有腐蚀性和恶
臭味。
5. 盐(NaCl):盐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用于调味和食品加工。
三、常见化学反应
1.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反应会生成离子化合物。
3.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物质电子的转移过程。
4. 燃烧反应:燃烧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能量。
四、实验室常用仪器和玻璃器皿
1. 试管:用于容纳、加热和搅拌液体。
2. 烧杯:用于加热和溶解固体。
3. 醇灯:用于提供火焰,进行加热。
注意安全使用。
4. 滴定管:用于定量加入液体试剂。
以上是初三化学的必背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中化学九上必背知识点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一、走进化学世界1.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 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①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燃烧匙。
②测容器:量筒(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③称量器:托盘天平(左物右码)。
④加热器皿:酒精灯。
⑤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6.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二、空气1. 组成:N2:78%、O2:21%、稀有气体:0.94%、CO2:0.03%,其它气体与杂质 0.03%。
2. 空气中氧气的测定(原理:压强差)(1)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红磷。
(2)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操作要求: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3)现象:放热,有大量白烟产生,打开弹簧夹后,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4)结论: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
(5)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镁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镁会与N2、CO2反应。
③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3. 氧气的性质和制备(1)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铁在氧气中燃烧烧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的目的:吸收SO2,防止其污染空气。
▪(2)氧气的制备:①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②实验室制氧气原理:a. 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
初三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初中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一、化学用语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非金属: O氧 H氢 N氮 Cl氯 C碳 P磷 S硫金属: K钾 Ca钙 Na钠 Mg镁 Al铝 Zn锌 Fe铁 Cu铜 Hg汞 Ag银 Mn锰 Ba钡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磷酸根铵根OH- NO3- CO32- SO4 2- PO43- NH4+2、化合价口诀(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五氮磷三价铝;铜汞一二铁二三;二、四、六硫四价碳;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2) 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一价硝酸氢氧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常见磷酸根;通常负价除铵根。
4、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2KMnO4===K2MnO4+MnO2+O2↑(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 2H2O2 ===2H2O+O2↑(3) 实验室制取氧气三: 2KClO3===2KCl+3O2↑(4)实验室制法CO2: CaCO3+2HCl==CaCl2+H2O+CO2↑(5)实验室制取氢气: Zn+H2SO4==ZnSO4+H2↑(6)电解水制取氢气: 2H2O===2H2↑+O2↑(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8)炼铁原理: 3CO+Fe2O3===2Fe+3CO2(9)生灰水[Ca(OH)2 ]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 ===CaO+CO2↑二.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5个一句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除了有颜色的固体,其他固体一般为白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化学必背实验知识点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我们可以
观察现象、探索规律,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本文将介
绍九年级上化学必背的一些实验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
所帮助。
1. 铁与酸的反应
铁与稀硫酸的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可以通过该实验了解金
属与酸的反应特点。
实验中,将一小块铁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
稀硫酸,观察产生的气体现象。
观察结果显示,铁与稀硫酸反应
会产生氢气和硫酸铁的盐。
这个实验不仅可以展示金属与酸的反应,还可以通过建立氢气的存在来检验气体的产生。
2. 金属与酸的活动性
用盐酸分别与铝、铁、铜粉进行反应实验,观察金属的活动性。
盐酸与铝反应会产生氢气,观察到剧烈起泡,并且溶液明显变为
浑浊;盐酸与铁反应同样产生氢气,但生成的铁(Ⅱ)盐是无色的,溶液不发生明显变化;盐酸与铜粉反应几乎没有反应。
通过这个
实验,可以了解到不同金属的活动性不同,金属在酸中的反应特
点也不同。
3. 碳酸氢钠的分解
碳酸氢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在加热时可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水和钠碱。
实验中,将一小块碳酸氢钠加热至通红,观察到白色固体逐渐消失,并观察到气泡产生。
这个实验可以验证碳酸氢钠的分解式,加深对它的化学性质的理解。
4. 氯气的制备与性质
氯气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在实验中可以通过加热氢氯酸或加热稀盐酸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来制备。
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氯气的黄绿色和刺激性气味。
此外,还可以研究氯气与氧气和溴水的反应,以及氯气漂白效应等。
5. 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用盐酸与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反应为例。
通过仔细控制酸与碱的用量,可以观察到酸碱溶液混合后pH值的变化和盐的生成。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了解到酸碱中和的概念和一定的定量关系。
6. 铁离子的检验
用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溶液进行铁离子的检验实验。
通过两种不同的溶液反应过程的颜色变化,可以确定产生的物质中是否含有铁离子,以及铁离子的含量。
这个实验可以提供一种简单且直观的方法来检验和分析铁离子。
以上是九年级上化学必背的一些实验知识点。
通过这些实验,同学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化学原理,并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掌握实验设计与操作技巧,提高实验能力。
同时,在实验中也要注意安全和环保,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和试剂,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祝愿同学们在化学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