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
初三化学水知识点
![初三化学水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4873224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b.png)
初三化学水知识点初三化学水知识点一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化学式的含义—— H2O①表示一种物质——水这种物质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初三化学水知识点二(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硬水与软水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4+5H2O = CuSO45H2O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
初三化学水知识点三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
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水的组成知识点
![水的组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2dc10f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7.png)
水的组成知识点
水的组成
1. 水的化学式为H2O,分子式中的H代表氢原子,O代表氧原子。
2. 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通过共价键组成。
3. 每个水分子中,氧原子占据中心位置,两个氢原子位于其两侧,呈V形分布。
4. 水分子具有极性,其氧原子带负电荷,两个氢原子带正电荷。
5. 水分子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透明、具有甜味的液体。
6.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化合物,覆盖着约71%的地球表面,并且在所有生命体的生存中至关重要。
7. 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得到,如从天空中降落的降雨、地下水脉、河流、湖泊等。
8. 水有三种不同的物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常压下,水的固态称为冰,液态称为水,气态称为水蒸气。
9. 水的固态在0度以下存在,液态在0度到100度之间存在,气态在100度以上存在。
10. 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通常情况下,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
11. 水的沸点和凝点可以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而不同。
在高海拔地区,水的沸点和凝点会降低。
12. 水是一种理想的溶剂,它可以与大多数物质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也可以将溶质稀释到较小的浓度。
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总结
![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89b4d9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96.png)
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总结
化学水的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总结:
1. 化学式:化学水的化学式是H2O,表示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2. 分子结构:水分子的分子结构是V形结构,氧原子位于中心,两个氢原子分别与氧
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
3. 原子组成:水分子的原子组成为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
氧原子的原子序数是8,氢原子的原子序数是1。
4. 原子间键结:水分子通过共价键将氧原子和氢原子连接在一起。
氧原子与两个氢原
子之间的键称为极性共价键。
5. 极性分子:由于氧原子比氢原子的电负性更高,共价键中的电子更加靠近氧原子。
因此,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氧原子带有部分负电荷,氢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
6. 氢键: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与其他水分子的氢原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
这种氢键的存
在使水分子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和行为,例如高沸点、高熔点、高表面张力等。
7. 水的性质: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溶剂,可以溶
解许多物质。
水的密度是1克/立方厘米,在常温下是液态。
水在0℃时凝固成冰,100℃时沸腾成水蒸气。
关于化学九年级水的知识点
![关于化学九年级水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d8efa1e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cb.png)
水是一种化学物质,也是地球上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在九年级化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关于水的一系列知识点,包括水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以及水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关于水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化学物质。
1.水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水的化学式是H2O,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
水分子的结构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
水分子呈现出V形结构,氧原子位于分子的中心,两个氢原子成45度角与氧原子相连。
水分子的氧原子部分带有部分负电荷,而氢原子则带有部分正电荷,导致水分子呈现出部分极性。
2.水的物理性质:(1)水的密度:水的密度在常温下为1克/立方厘米,在四度时达到最大值。
(2)水的沸点和凝固点: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凝固点是0摄氏度。
(3)水的热容量:水具有高热容量,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量而温度变化较小。
(4)水的表面张力:水分子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氢键作用力,导致水呈现出较高的表面张力。
(5)水的溶解性:水是一种优良的溶剂,在许多物质中能快速溶解。
3.水的化学性质:(1)水的离解和酸碱性:水有微弱的电离性,可以发生离子化反应,生成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
在纯水中,自离子化的浓度非常低,但可以通过溶解其他物质来增加自离子化程度。
当水中氢离子的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时,水呈酸性;当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大于氢离子的浓度时,水呈碱性;当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等时,水呈中性。
(2)水的氧化还原性:水可以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在一些反应中,水可以被氧化为氧气,如电解水时;在其他反应中,由于电子的转移,氧气被还原为水,如燃烧和呼吸过程中。
(3)水的中和性:水不仅可以作为酸或碱进行中和反应,还可以中和酸性和碱性溶液,将其pH值调节至中性。
4.水在生活中的应用:(1)生活用水: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用于饮用、洗涤、煮饭等各种日常活动。
(2)环境治理:水被广泛用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同时也用于废水、废气和废固体的处理和净化。
水的组成九年级知识点
![水的组成九年级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e3ac209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b.png)
水的组成九年级知识点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之一,我们每天都与水有着密切的接触。
然而,水对于我们来说究竟是什么?有哪些组成部分?本文将带领大家一起探索水的组成。
一、水的化学式与分子结构水的化学式是H2O,表示每个水分子含有两个氢原子(H)和一个氧原子(O)。
水的分子结构呈现出V形,氧原子处于中心位置,两个氢原子分别连接在氧原子的两侧形成一个角度约为104.5°的三角形。
二、水分子的极性水分子由于氧原子比氢原子的电负性强,而且水分子的分子结构使得氧原子在分子内部带有一定的负电荷,而氢原子带有一定的正电荷,因此水分子是极性分子。
这种极性使得水分子能够与其他极性物质相互作用,并在生物体内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水的溶解性水因为其极性而具有很好的溶解性。
它能够溶解很多无机物和有机物,使得我们能够摄取到各种必要的营养物质。
同时,水还能够溶解气体,如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四、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水在常温下可以同时存在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当水的温度降到0°C以下时,水分子将以规则的结晶形式排列,形成固态的冰。
当水的温度在0°C至100°C之间时,水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较弱,水将呈现出液态。
当水的温度升高到100°C时,水分子的热运动足够克服相互吸引力,水开始沸腾,形成气态的水蒸气。
五、水的熔化、沸腾和潜热当冰的温度升高到0°C时,水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逐渐减弱,冰开始融化为水。
这个过程称为熔化。
当水的温度升高到100°C 时,水分子的热运动足够强烈,水开始沸腾,转化为水蒸气。
这个过程称为沸腾。
在熔化和沸腾过程中,没有温度变化,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潜热。
六、水的密度和比热容水的密度最大值发生在4°C,也就是在这个温度下,单位体积的水分子最多。
当水的温度低于或高于4°C时,密度都会减小。
这也是为什么冰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中考化学水的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水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8f0327a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3.png)
中考化学水的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在化学的学习中,水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详细总结中考化学中关于水的知识点,包括水的组成、性质、制备和应用等。
一、水的组成1.H2O:水的化学式为H2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与两个氢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
2.氢键:水分子由于氧原子的电负性较大,使得氧原子带有负电荷,而两个氢原子带有正电荷。
这种电荷分布导致了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水分子间的氢键极大地影响了水的性质。
二、水的性质1.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无臭: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没有明显的味道和气味。
(2)高沸点:水的沸点很高,为100℃。
水的高沸点使得它能够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存在于地球上的可利用状态。
(3)固、液、气三态:水在不同的温度下可以出现三态,即固态(冰)、液态(水)和气态(水蒸气)。
2.化学性质:(1)酸碱性:水存在着自离解平衡,其中一部分的水分子自然解离为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
在中性溶液中,H+和OH-的浓度相等,即pH=7、当溶液中的H+浓度高于OH-浓度时,文字接近正在输入红色它被认为是酸性溶液;相反地,如果OH-浓度高于H+浓度,它被认为是碱性溶液。
(2)溶剂性:由于水分子的极性,水是一种优良的溶剂。
它能够溶解各种无机和有机物质,使溶质分子间接触更多,发生化学反应。
三、水的制备1.水的制备方法主要有:(1)自然界循环:水在自然界经历了蒸发、凝结、降雨的循环过程,形成雨水、河水等天然水源。
(2)淡化海水: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水分,通过蒸发海水并使水蒸汽冷凝,可以得到淡水。
(3)水的合成:利用化学反应或电解法制备水。
2.化学反应制水:(1)H2+1/2O2→H2O:氢气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生成水。
(2)CaO+H2O→Ca(OH)2:氧化钙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四、水的应用1.饮用水:水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人体约70%是由水组成的。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a5b42af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9.png)
水的组成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液体,也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它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化学式为H2O。
1.水的分子结构: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氢原子与氧原子通过共价键相连。
氧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有八个电子,而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层只有一个电子。
当它们结合时,氧原子与每个氢原子共用一个电子。
这样,氧原子的电子云会更密集,因此比氢原子更负电荷。
2.水的物理性质:水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它是一种非常好的溶剂。
水的密度较大,在四度时(摄氏度),水的密度最大,高达1克/立方厘米。
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冰点为0摄氏度。
3.水的化学性质:水具有许多特殊的化学性质。
它是一种中性物质,pH值为7、水可以与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
例如,当酸溶液与碱溶液混合时,水和盐会形成。
此外,水也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4.水的存在形式:水可以存在于三种不同的形式:液态、固态和气态。
在常温下,水是液态的;当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水会凝固成冰,成为固态的;当温度高于100摄氏度时,水会变为水蒸气,成为气态的。
5.水的溶解性:水是一种非常好的溶剂,几乎可以溶解所有的离子化合物和许多非离子化合物。
这是因为水分子的极性特征。
带正电荷的氢原子与带负电荷的氧原子结合,形成了极性分子。
这使得水分子能够与其他带电离子或极性分子相互作用,使它们溶解在水中。
6.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的基础,人体约60%-70%是水。
水在我们的身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参与新陈代谢、维持体温平衡、运输营养物质等。
此外,水还是许多生物体的生活环境,如湖泊、河流、海洋等。
九年级化学中的水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中的水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7d4645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1e.png)
水的基本性质包括无色、无味、无臭、透明。
根据化学的观点,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化学式为H2O。
以下为九年级化学中的水知识点。
1.水的物理性质:-水的沸点为100°C,即在大气压力下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的温度。
水的沸点高于其他常见物质,这使得水在地球上循环,并具有独特的性质,如能够存在于三种不同形式:液态、固态和气态。
-水的结冰点为0°C,即水从液态变为固态的温度。
当水温度降低到0°C时,水分子开始排列成规则的结晶结构。
-水的密度最大为4°C。
当水在此温度以下冷却时,水的密度逐渐增加,但一旦温度低于4°C,水的密度会逐渐减小。
因此,冰的密度小于液态水,使其浮在水面上。
2.水的溶解性:-水是一种极好的溶剂。
由于水分子的极性,它能够有效地溶解许多物质,包括离子化合物(如盐和酸)以及极性分子(如酒精和醋酸)。
水的溶解力度可以用溶解度来描述,即在固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解在水中的最大溶质量。
-一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一般情况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3.水的化学反应:-水可以通过电解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这个化学反应被称为水的电解。
当通电时,水中的氧离子(O2-)会在阳极处接受电子,并失去氧气分子,而氢离子(H+)会在阴极处释放电子,并形成氢气分子。
此反应可用以下方程式表示:2H2O(l)->2H2(g)+O2(g)。
-水还可以参与许多其他化学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4.水的环境影响:-水是地球上支持生命的关键。
它是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生物体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水的酸碱性对生物体和环境有重要影响。
酸雨是由大气中酸性气体与水反应而产生的,对环境和水生生物造成严重的影响。
饮用水的pH值对人体健康也有影响,过酸或过碱的水可能对健康有害。
关于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
![关于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4e245500b4c2e3f56276361.png)
关于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一、水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压强为101KPa时,凝固点为0℃,沸点100℃,在4℃时密度最大,为1g/cm3.水结冰时体积膨胀,冰比水轻.二、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及气体的验证(1)正、负电极上有气泡放出.(2)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证明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3)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2.表达式:水通电氢气+氧气H2O通电H2+O2 3.此实验证明(1)从宏观上,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从微观上,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3)分类:水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化合物中的氧化物.【重点难点解析】一、注意水的物理性质的前提条件无色无味液体——通常状况下凝固点0℃,沸点100℃——压强为101千帕密度为1g/c m3——4℃正是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小,它才浮在水面;也正是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相同质量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
二、电解水的实验1.电解水的实验的仪器为水电解器,通直流电而不是交流电.2.被电解的不是纯水,而是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以增加水的导电性.3.电解水的实质:当水分子分解时,分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即水电解的实质是水分子破坏变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再重新构成氢分子,氧原子构成氧分子;此实验进一步证明,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只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4.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氧元素、氢元素组成的,至于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是根据更精确的实验测定的,即纯净物的化学式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通过精确的实验测定出来的【探究导学】一、电解水测定水的组成1.实验现象:电极上有产生,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试管2中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初三化学关于水的知识点
![初三化学关于水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1d26d2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19.png)
初三化学关于水的知识点一、水的物理性质。
1. 颜色、气味、状态。
- 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
2. 密度。
- 水的密度为1g/cm³,4℃时水的密度最大。
这一特性使得冰能浮在水面上,因为冰的密度小于水,冰的密度约为0.9g/cm³。
- 例如,冬天湖水结冰,冰在水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这对水下生物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因为冰下的水仍可保持在0℃以上,为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温度环境。
二、水的组成。
1. 电解水实验。
- 实验装置:水电解器(主要由直流电源、电极、水槽等组成)。
- 实验现象:- 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小,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大,两者体积比约为1:2。
-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木条复燃,说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说明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 实验结论:-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_2O {通电}{===}2H_2↑+O_2↑。
2. 从微观角度理解水的组成。
- 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在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氧分子。
三、水的化学性质。
1. 水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以氧化钙为例)- 化学方程式为CaO + H_2O===Ca(OH)_2,这个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在这个反应中,氧化钙(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熟石灰)。
2. 水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以二氧化碳为例)- 化学方程式为CO_2+H_2O===H_2CO_3。
二氧化碳通入水中,部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四、水的净化。
1. 水的污染源。
- 工业污染: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三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含有重金属离子(如汞、镉、铅等)、酸、碱等有害物质。
水的组成知识点总结
![水的组成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187dba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9.png)
水的组成知识点总结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它是生命的基础,也是众多化学和物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水的组成和性质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焦点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水的组成、分子结构、化学性质等方面来总结水的相关知识点。
1. 水的组成水的组成由化学元素氢和氧组成,化学式为H2O。
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相互连接,形成了稳定的水分子结构。
水分子呈现出角度为104.5°的特殊结构,这为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奠定了基础。
2. 水的分子结构水的分子结构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
氧原子的电负性比氢原子高,因此在水分子中,氧原子呈部分负电性,而氢原子呈部分正电性。
由于这种结构,水分子呈现出极性特征,使得水分子能够形成氢键和其他分子相互作用,从而表现出许多特殊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3. 水的物理性质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它在常温下呈现出液态态,能够流动并占据容器的形状。
水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水的温度达到0°C时,密度最大,这也是为什么水在冰点下会凝固成固态的冰。
此外,水的表面张力和蒸发潜热等也是水的特殊物理性质之一。
4. 水的化学性质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几乎所有的物质都可以在水中溶解。
这是因为水的极性分子结构使得它能够与许多其他物质形成氢键或离子键,从而发挥其溶剂性。
此外,水还是许多化学反应的参与者,例如水和氧气的结合反应会生成氧气。
同时,水还能够发生电解反应,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5. 水的生物学意义水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来说至关重要。
水是细胞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它可以作为溶剂和反应物参与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许多生物体的生存都依赖于水的存在,水能够提供生物体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
此外,水还能够调节生物体的体温,并作为生物体的内外环境的传递介质。
6. 水的循环水在地球上通过水循环不断流动。
水循环由蒸发、凝结、降水、地面径流、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过程组成。
初三化学关于水的手抄报内容
![初三化学关于水的手抄报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5ecef50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6.png)
初三化学关于水的手抄报内容初三化学关于水的手抄报内容: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化学领域,水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物质,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用途。
下面将介绍初三化学关于水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水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H2O。
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它们之间通过共价键相连。
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通过极性共价键相连,使得水分子具有极性。
二、水的性质1.物理性质水的密度比空气大,约为1克/立方厘米。
在0℃以下,水会结成冰,而在100℃以上,水会变成水蒸气。
这些转变过程中的温度点称为冰点和沸点。
1.化学性质水是一种非常活泼的化合物,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例如,水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酸,等等。
这些反应可以用来解释许多自然现象,例如雨雪的形成,土壤酸碱性的变化等。
三、水的应用1.生活用水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
人们需要用水来饮用、洗涤、烹饪等。
同时,水还可以用来冷却设备和机器,以及发电等。
1.农业用水农业是用水大户,需要大量的水来灌溉作物。
为了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必须保证水源的充足和清洁。
1.工业用水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
这些水可以用于冷却设备、洗涤产品、制造化学反应等。
同时,工业废水也需要处理后才能排放。
1.医疗用水水在医疗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水可以用来清洁伤口、消毒医疗器械、制备药品等。
同时,水还可以用来进行一些医疗治疗,例如热水浴、冷水浴等。
四、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1.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必须加以保护。
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包括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保护水源等。
例如,可以通过推广节水技术、加强水质监测、开展水土保持等方式来保护水资源。
1.水资源的利用在保护水资源的同时,还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
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新水源等方式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例如,可以通过发展高效农业、推广节水灌溉等方式来减少农业用水量;通过开发地下水、雨水收集等方式来开发新水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知识点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e8d441db8f67c1cfbd6b859.png)
课题3 水的组成一、氢气的性质与验纯1.物理性质在相同条件下,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最轻”气体。
2.化学性质——可燃性(1)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氢气+氧气水。
3.验纯(1)原因:氢气与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混合遇明火时可能会发生爆炸。
(2)方法:二、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现象:接通直流电源后,两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内液面均下降,同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与同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3.气体的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观察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接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说明是氢气。
4.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
5.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思维拓展(1)做该实验时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2)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可巧记为正氧负氢(谐音“父亲”),氢二氧一。
(3)实验中正、负极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往往小于1∶2,原因可能是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氢气大,氧气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
6.水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1)在通电条件下,水分子分解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生成新分子。
三、物质的简单分类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特别提醒:(1)单质和化合物的定义中必须强调是纯净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中可能含有多种物质,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只含有氧元素,即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初三化学水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化学水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bbc1c0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d.png)
初三化学水知识点总结归纳在初三化学学习中,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水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物质,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溶剂之一。
水的性质和应用十分广泛。
本文将对初三化学学习中关于水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
1. 水的组成和结构水的化学式为H2O,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水分子是一个倾斜的V型结构,氧原子位于中心,两个氢原子以共价键连接在氧原子周围。
2. 水的性质水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包括:- 透明无色:纯净水是透明无色的,没有颜色。
- 导电性:水中存在的少量电离物质可以使水成为良好的导电介质。
- 溶剂性:由于其极性分子结构,水可以溶解许多不同的物质,被称为“万能溶剂”。
- 比热容大: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可以吸收和释放大量热量,使其成为生物体内部温度调节的重要因素。
- 密度最大:纯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超过或低于4摄氏度都会导致密度减小。
3. 水的净化和处理水在自然界中会受到各种污染物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对水进行净化和处理,以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常见的水处理方法包括:- 过滤:通过物理过滤去除悬浮物和大颗粒污染物。
- 消毒:使用消毒剂(如氯)杀灭细菌和病原体。
- 沉淀:利用化学方法使污染物沉淀到底部,然后将上清液倒掉。
- 蒸馏:将水加热至沸点,蒸馏后收集纯净水。
4. 水的溶解度和饱和度水的溶解度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溶解在水中的溶质质量与水质量的比值。
不同的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不同的。
水中溶解度最高的物质是氯化钠。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无法再溶解更多溶质的溶液。
当溶质在水中达到饱和时,仍继续添加溶质,则会出现结晶沉淀。
5. 水的酸碱性水有自噻扥性,即可以起到酸性和碱性溶液的中和剂。
当水中酸性物质增加时,水呈现酸性;当水中碱性物质增加时,水呈现碱性。
pH值是用来测量溶液酸碱程度的指标,其中pH<7为酸性,pH>7为碱性,pH=7为中性。
6. 水的沸腾和凝固水的沸腾点是100摄氏度,凝固点为0摄氏度。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34b5fd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13.png)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化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水作为我们生命中最基本的物质之一,也是化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
在九年级化学中,了解水的组成是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
本文将围绕水的组成展开,从分子结构、离子式以及电离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一、水的分子结构水的分子式为H2O,它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氢原子与氧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一个稳定的分子结构。
水的分子呈现V字型的空间构型,氧原子位于分子中心,两个氢原子与氧原子呈120度的角度相连。
二、水的离子式除了以分子形式存在外,水还可以以离子形式存在。
当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时,形成一个氢离子(H+),当水分子中的氧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时,形成一个氢氧根离子(OH-)。
水的离子式可以表示为H+ + OH-。
这就是水的电离过程。
三、电离与酸碱性水的电离使得它具有了一定的电导性。
在纯净水中,水的电离平衡是:H2O ⇌ H+ + OH-。
根据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可以确定酸碱性。
当氢离子浓度(H+)高于氢氧根离子浓度(OH-)时,溶液呈酸性;当氢离子浓度低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时,溶液呈碱性;当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时,溶液呈中性。
四、水的溶解性水是一种极好的溶剂,它可以溶解很多物质。
这是因为水的分子具有极性。
由于水的氧原子较电负,氢原子较电正,使得水分子带有部分正电荷和部分负电荷。
这种极性使得水能够与其他极性分子或离子相互作用,并溶解它们。
五、水的重要性水在化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是许多化学反应的媒介和反应物。
例如,许多酸碱反应发生在水中,水可以帮助维持反应的平衡。
此外,水还是许多生物体的组成部分,我们身体的许多生理过程都需要水的参与。
总结:在九年级化学中,学习水的组成是很重要的。
水的分子结构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呈现V字型的空间构型。
除了以分子形式存在外,水还可以以离子形式存在,形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水的电离与酸碱性息息相关,根据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可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九年级化学水元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水元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bfb7c2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1.png)
九年级化学水元素知识点水元素是化学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的性质和应用广泛。
本文将带你了解九年级化学中关于水元素的知识点。
1、水的分子结构和性质水的化学式为H2O,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分子。
每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
水分子呈V型结构,这种结构使其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
比如,水的沸点和熔点相对较高,常温下是液体状态;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使得水具有较高的黏性和表面张力;水是一种极性溶剂,能够溶解许多物质。
2、水的物理性质和变化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它的密度较大,在纯净条件下其密度为1g/cm³。
水具有很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当水受热升温时,其分子会增加振动能量,最终引起水的沸腾。
而在低温下,水会结晶成冰。
此外,水还具有溶解性,可以溶解许多物质形成溶液。
3、水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水作为一种物质,具有一些化学性质和可以参与的化学反应。
例如,水可以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氢氧化物和氢气,这是一种置换反应。
但对于一些质子亲和性较低的金属,如铜、银等,它们与水反应较慢。
此外,水还可以参与酸碱中和反应,当水和酸或者碱反应时,可以生成盐和水。
4、水的应用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水是生命之源,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物,都需要水来维持生命。
其次,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广泛应用于药品、化妆品、洗涤剂等的制备中。
此外,水还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能源发电等方面。
同时,水还可以用作溶剂、冷却剂、反应物和催化剂等。
5、水的环境问题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的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水污染包括工业废水、农业农药、生活污水等,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保护水资源,减少水污染。
以上就是九年级化学中关于水元素的知识点。
通过对水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物理性质和变化、化学性质和反应,以及水的应用和环境问题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水元素的知识。
化学九年级水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水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b9e016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c.png)
化学九年级水知识点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液体,也是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
作为一种无色、无味的物质,水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关于化学九年级水知识点的论述。
1. 水的组成和性质水的化学式为H2O,它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水是一种极性分子,在室温下呈液体状态。
它具有高的比热容和热膨胀性,这使得水能够吸收和释放大量的热量,维持地球的温度平衡。
此外,水还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够溶解许多物质。
2. 水的循环水的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变和流动。
主要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下水流等过程。
太阳能使得水蒸发成为水蒸气,然后在大气中凝结成云,并形成降水(如雨、雪和冰雹)返回地球。
地下水有些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有些会流进湖泊、河流和海洋。
3. 水的溶解性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能够溶解很多物质。
这是因为水的极性能够与其他极性物质发生相互作用。
例如,盐和糖等离子化合物可以在水中溶解,形成溶液。
此外,水还可以溶解气体,如氧气和二氧化碳。
这种溶解性对于生命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它使得许多物质可以在水中传递和分解。
4. 酸碱性与pH值水的酸碱性由其溶解的氢离子浓度决定。
pH值是一种衡量酸碱性的指标,范围从0到14。
在中性条件下,水的pH值为7。
当溶液的pH值小于7时,被认为是酸性溶液,而pH值大于7时则是碱性溶液。
酸碱性对于许多化学反应和生物过程至关重要。
5. 水的冻结和沸腾点水具有较高的冻结和沸腾点,这对地球生命的存在至关重要。
水的冰具有较低的密度,浮在液体水表面,形成冰层,防止水体彻底冻结。
同时,水的沸点较高,确保水在大气压下存在于液态状态,使生物得以生存。
6. 水的重要性水在生物体内起着许多重要的作用。
它是维持生物体内部稳定的主要成分,参与许多代谢过程。
水还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来维持生长。
此外,水还在工业、农业和能源生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7. 水的污染和保护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短缺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年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
很多同学都觉得化学难学,其实只要掌握好书本上的知识点,化学还是很好学的。
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一
1.水、蒸馏水是纯净物、化合物和氧化物。
矿泉水、海水、河水、糖水和盐水都属于混合物
2. 污染水质的因素: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即“三废”)和生活污水的劝斥排放,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流。
3.电解水实验(水中加少量硫酸或NaOH,增强水的导电性)
①水通电
②证实物质里是否含水方法: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③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通常放在最后除,如除去氢气中含有(HCl、水蒸气、CO2),先通过再通过
④要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通常应先检验,如证实氢气中含有HCl、水蒸气、CO2,应先让混合气体通过(填仪器和其中的药品),观察到时,则说明含有;再通过,当观察到,则含有,接着通过,当观察到,则说明含有。
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二
1. 水的电解
了解实验装置及电路连接(如图)
注意:纯水是不易导电的,应加入能增强导电性的物质。
可以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导电性。
实验步骤及观察内容:
1)注入水,关闭活塞,注意正负极
2)接通电源,仔细观察
A. 观察两极附近通电前后的现象,
B. 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出现的变化:
C. 注意哪个电极产生的气体多,并观察两管中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多少。
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比:1(正):2(负)
D. 验证:让两种气体采用不同的方法:①用带火星的木条
②点燃
E. 出现的不同的现象:
体积小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
体积大的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氢气
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
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的2倍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实验结论:水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不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反应原理:
2. 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无色沸点100℃
气味无味凝固点0℃
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
例题:
1. 水电解实验说明了水是由和组成的。
电解水是过程。
(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解析:该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答案:氢氧化学变化
2. 水电解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负极得到的气体是,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
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答案: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氢气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放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发现有水珠,即为氢气1:2 解析:此题考到水电解反应的基本现象,必须清楚掌握
3. 水的重要性质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凝固点
是;
水的异常现象有,时密度最大,水结成冰后体积变。
答案:100℃ 0℃ 4℃ 大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水的基本性质
4. 关于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C. 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解析: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而是由水分子组成,水分子中含有氧原子和氢原子。
因此含有氢和氧两种物质。
答案:C
5. 如图实验现象可知,左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右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图上电源A代表极。
解析:本题是对水电解实验过程的考查,要求同学们掌握水电解的装置和现象,并能应用到实际解题过程中。
解这道题目的关键在于知道水电解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就能确定液面较高的左侧气体为氧气,而右侧为氢气,产生氧气的为正极。
答案:氧气氢气正
四、应考锦囊
该部分知识在中考中的比重较小,对于水的分布和名称一般会以概念题的形式出现,对于水电解的知识除了对于水电解基本
知识的掌握外,要求大家理解水电解装置的设置,并能在实验题、操作题中灵活应用。
五、本讲小结
本讲内容主要围绕水的存在以及水的组成展开,要求同学们掌握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和分布,知道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并能理解水循环过程的产生原因、基本特点及相应的自然现象。
要了解电解水的实验现象、产物、理解水电解实验如何表明水的组成,掌握检验氢气和氧气的方法,了解水的重要性质。
请同学们在课后熟记基本概念,理解实验过程,并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加以巩固。
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三
1.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利用电解水实验(现象:正氧少;负氢多)可探究水的组成。
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在水电解器中装入水(事先加入少量的稀硫酸),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的目的是;通电后,电极上出现,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
结论:
(1)验正极产生的气体方法和现象是;
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方法和现象是。
(2)水发生变化,其文字表达式为:;
(3)已知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那么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4)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是正负两极气体的体积比小于1:2,则原因可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