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监测基准网布测成果报告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测区概况 (1)
1.1工程概况 (1)
1.2高程点概况 (1)
2. 技术依据 (1)
3. 工作内容 (1)
3.1垂直监测网的外业布设 (2)
3.2垂直监测网的观测内容 (3)
3.3观测精度 (3)
4.测量仪器 (3)
5.测量人员 (3)
6. 高程系统 (3)
7. 垂直监测网的具体施测与成果处理 (3)
7.1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3)
7.2外业观测其它具体要求 (3)
7.3内业计算及精度评定 (4)
7.4成果分析及结论 (5)
8.垂直监测网成果 (5)
8.1加密点(沉降观测工作基准点)的高程成果 (5)
8.2加密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7)
9.附件 (7)
垂直监测基准网布测成果报告
1.测区概况
1.1工程概况
新建合肥至福州铁路安徽段站前及相关工程HFZQ-4标段,由中铁二十四局承建,里程范围DK138+808~DK176+400,其中三分部里程范围:DK149+205.435~DK156+840.52,全长7.653km。
其中,隧道3座,分别为:杨山隧道、杉木墩隧道、闻家山隧道,三座隧道共长3627延米;有桥4座,分别为杉木墩大桥、桃园特大桥、姚家冲特大桥、金沙滩大桥,共3650.36延米;路基357.64延米。
1.2高程点概况
测区位于安徽省铜陵市钟鸣镇,属于山区丘陵地带,山岭密布,交通较为不利。
高程控制网为二等水准网。
在垂直监测网的布设与测量前,首先对本标段涉及的二等水准点进行现场勘察。
经勘察,本标段涉及CPI二等高程水准点共计6个,CPII二等高程水准点共计1个,共计7个。
点位沿线路走向布设,点间距1~2km,距线路中线50~200m。
所有控制点点位布设均匀,桩点均保存完好。
2.技术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3)《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
(4)《新建合福铁路安徽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实施细则》。
3.工作内容
合福铁路安徽段四标三分部工程段(DK149+205.435-DK156+840.52)线路工程建筑物的沉降变形垂直监测网的布设与测量,线路里程约7.63km。
3.1垂直监测网的外业布设
根据《新建合福铁路安徽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实施细则》要求,充分利用原有设计二等水准点,并沿线路加密垂直监测网点(工作基准点)间距不大于200米,工作基准点距离线路30米至50米,按二等水准点要求埋设标志。
3.2垂直监测网观测内容
利用DK149+205.435~DK156+840.52段内设计二等水准控制网加密联测垂直监测网工作基准点。
具体内容是在设计二等水准点间(CPI456-1、CPI457-1、CPI458-1、CPI459-1、CPI460-1、CPI461-1、GCPII242-1),加密并联测垂直监测网工作基准点的高程。
3.3观测精度
本次垂直监测网布测按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相当于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施测。
垂直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如下表:
表3-1 垂直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
4.测量仪器
表4-1 仪器配置
测量仪器均经测绘仪器计量检定单位鉴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可用
于相应等级精度要求的测量工作。
相关鉴定证书附后。
5.测量人员
本次参加复测工作的人员主要有:专业测量技师1名,专业测量工程师1人,熟练测量技术员6人。
相关作业证书复印件附后。
6.高程系统
本次高程系统采用与线路设计水准网一样的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
7.垂直监测网的具体施测与成果处理
7.1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表7-1二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
表7-3 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7.2 外业观测其它具体要求
监测网观测前首先进行了现场勘查,检查控制网和监测加密网点的标石的完好性,经现场勘查本标段共有设计二等水准点7个(CPI456-1、
CPI457-1、CPI458-1、CPI459-1、CPI460-1、CPI461-1、GCPII243-1)。
水准点均沿线路走向布设,点间距1~2km,但是测区主要在山区,地理环境复杂,故实际测量水准路线点间距比理论要长很多,各点位距线路中线50~200m,点位布设均匀,桩点保存完好。
按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
逐点复核相邻水准点之间的高差,通过复测高差与设计高差进行比较确认设计单位所交的高程控制点精度是否满足精度要求,点位是否稳固可靠。
复核相邻水准点的同时,联网观测垂直监测网加密点。
二等水准测量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二等水准测量要求作业。
测量时,保证前后视距相等,减少仪器i角对高差观测的影响。
作业前检查与校正i角,保证i角绝对值在作业过程中均不超过15″。
为了保证水准尺的稳定性,选用5kg尺垫,将尺垫安放在坚实的地方踩实以防止尺垫下沉。
水准观测严格执行规范要求,水准路线观测方式采用:往返观测,并尽量沿同一条路线进行;观测顺序如下:
往、返测:奇数站:后—前—前—后
偶数站:前—后—后—前
每一测段均采用偶数站结束。
7.3 内业计算及精度评定
7.3.1 数据统计
水准测量外业结束后各水准路线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统计及计算的偶然中误差MΔ见下表。
表7-4 二等水准测量往返测精度统计表
7.3.2观测精度评定
水准测量外业作业结束后,每条水准路线按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计算偶然中误差M Δ,M Δ按下列公式计算:
][41L
n M ∆∆=
∆ 式中:△—— 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
L —— 测段长(km ); n —— 测段数;
本次水准测量共分6个测段,每千米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M Δ分别为:±0.306mm ,±0.312 mm ,±0.455 mm ,±0.101 mm ,±0.341 mm ,±0.372 mm 。
全部满足二等水准测量每千米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小于±1mm 的要求,数据质量可靠,成果质量优良。
7.4成果分析及结论
通过以上二等水准测量的各项精度指标分析,可以得出:本次二等水准测量各项精度指标达到《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所规定的精度要求。
使用原设计二等水准点加密垂直监测网,精度满足规范要求,成果可靠,符合细则对监测网精度的要求。
8.垂直监测网成果
8.1 加密点(沉降观测工作基准点)平差后的高程成果
表8-1 沉降观测工作基准点高程数据表
8.2 加密点(沉降观测工作基准点)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见附件。
9.相关附件
9.1电子观测手薄
9.2垂直监测基准网平面布置示意图
9.3仪器鉴定报告
9.4人员资质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