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推进...

合集下载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编委办等单位关于浙江省贯彻国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意见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编委办等单位关于浙江省贯彻国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意见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编委办等单位关于浙江省贯彻国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3.16•【字号】浙政办发[2004]22号•【施行日期】2004.03.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编委办等单位关于浙江省贯彻国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04]22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省编委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浙江省贯彻国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四年三月十六日浙江省贯彻国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意见(省编委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二00四年二月十七日)为切实加强我省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和教职工队伍建设,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4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通知》(厅字[2002]7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浙江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原则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是我省事业编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定科学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和管理办法,合理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直接关系到我省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做好这项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保证基础教育的基本需要和健康发展;(二)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三)力求精简和高效;(四)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中小学教职工包括教师、职员、教学辅助人员和工勤人员。

教师指学校中具有相应教师资格、主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职员指学校中主要从事行政、党务等管理工作的人员;教学辅助人员指学校中主要从事教学实验、电化教育、计算机管理、图书资料以及卫生保健等工作的人员;工勤人员指学校中主要从事后勤服务工作的人员。

官路镇中心小学县管校聘工作实施方案

官路镇中心小学县管校聘工作实施方案

官路镇中心小学“县管校聘”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浙教人〔2016〕103号)、《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的通知》(浙教办人〔2018〕26号)、《台州市教育局台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台州市财政局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推进我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台教人〔2016〕165号)、《关于印发仙居县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实施意见》(仙政办发〔2018〕42号)等文件精神,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开展竞聘上岗,推进教师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职工的用人机制;切实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和获得感,从而激发教师发展活力,挖掘教师个人潜能,提升教育教学效益,推动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原则1.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

2.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注重实绩、岗位适配的原则。

3.坚持民主与集中、学校需求与个人意愿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实施对象官路镇中心小学在编在岗教职工。

四、实施步骤1.宣传动员召开教职工大会,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使“县管校聘”政策人人知晓。

2.成立考核小组学校成立了竞聘工作考核小组,校长任组长,学校领导班子、中层及教师代表任组员,负责本校竞聘组织实施工作。

并将竞聘工作考核小组人员名单在校务公开栏上公布并报县教育局备案。

3.制定方案学校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在广泛讨论并听取教师的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师德师风、履行职责、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等主要评价标准,认真制定《官路镇中心小学“县管校聘”工作实施方案》。

继而,将方案在校内进行公示,确认无异议后,才能按照方案有步骤地推进县管校聘相关工作。

有关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

有关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

有关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中共__省委__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__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__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中共__市委__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现就我市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师“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按照“总量控制、统筹使用、合理配置、激发活力“的原则,加强县域内中小学教师统筹管理,打破校长教师交流的管理瓶颈,为促进校长教师科学调配、合理流动提供制度保障。

(二)工作原则坚持统筹兼顾。

着眼县域实际,整体推进教师“县管校聘“综合改革,将“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与县域内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职称制度改革、教师资格制度改革协同配套、联合推进。

坚持正向引导。

充分落实学校的用人自主权,发挥政策的正向激励作用,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促进县域内教育和师资水平均衡发展。

坚持妥善推进。

试点先行,稳步推进,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充分尊重基层学校和教师的意见,切实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保护和调动广大校长和教师工作积极性。

坚持部门联动。

构建教育、编制、财政、人社等相关部门职责明确、权责分明、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二、实施范围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属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在编在岗教职工。

__市市直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在编在岗教职工。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四、实施步骤
为确保改革工作的积极推进和稳步实施,改革工作分以下六个阶段进行,各阶段的具体工作任务如下:
(一)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根据《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成立浙江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人力社保厅。各设区市、县(市、区)相应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力社保部门,切实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和指导。(2016年6月底前完成)
(二)调查研究
各地应按照新的中小学教师职务等级体系和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要求,进行调查摸底。核清各学校人员素质情况、人员年龄学历结构比例、岗位聘任空缺情况,摸清底数,掌握情况,为制定方案作好充分准备。(2016年6月底前完成)
(三)制定实施办法
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调研掌握的当地实际,各设区市要制定相应的改革实施办法和人员过渡工作方案,重点包括近3年岗位评聘计划,细化的评价标准,评审程序和办法等,并报省人力社保厅、省教育厅备案。(2016年7月底前完成)
正文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教育厅
关于印发浙江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人力社保局、教育局:
根据人社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5〕79号)和《对浙江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批复》(人社部函〔2016〕42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决定在我省全面开展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现将《浙江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遵照执行。
(四)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是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和关键环节,岗位聘用是职称评审结果的主要体现。要认真落实《省人力社保厅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校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管理和调控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154号)精神,结合职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在核定的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内择优推荐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职称评审,实现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的统一。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加强聘后管理,在岗位聘用中形成择优竞争机制,实现人员能上能下。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与定期注册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与定期注册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与定期注册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确保我省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与定期注册制度试点工作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建设高素质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为宗旨,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通过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严格教师资格认定条件和认定程序,完善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职业入口关;通过建立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强化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和入职后教师管理机制创新,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通过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与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试点,创新教师资格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考试评价,引导教师教育改革,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办法,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把好教师职业入口关;创新教师准入后管理机制,全面评价教师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客观公正记录教师履行岗位职责和参加培训学习等情况,规范教师行为,提高教书育人本领和教育教学质量;为逐步形成和建立“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教师职业准入和管理制度提供有益经验。

三、主要任务(一)启动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精神,按照教育部统一的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浙江省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实施细则》,组织实施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试点工作。

1、研究浙江省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相关政策。

明确符合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点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科目的学科设置和考试内容,特别是初中综合课程的学科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国家考试科目中尚未设置的相关学科的考试,结合面试确定省自行命题学科的考试内容和考核方式,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的专业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考试。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典型案例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典型案例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典型案例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4.01.10
•【字号】浙教办函〔2024〕6号
•【施行日期】2024.01.1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础教育
正文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
行动方案》典型案例的通知
浙教办函〔2024〕6号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征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典型案例的通知》要求,经自主申报、基层推荐、专家组评审等程序,确定典型案例64个,培育案例36个。

其中,转化落地规划行动典型案例8个、培育案例11个,教学方式变革行动典型案例35个、培育案例13个,科学素养提升行动典型案例5个、培育案例2个,教学评价牵引行动典型案例8个、培育案例6个,专业支撑与数字赋能行动典型案例8个、培育案例4个。

现将名单予以公布。

希望各地各校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重视相关案例的推广、培育工作,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转变育人方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附件:《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典型案例名单.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
2024年1月10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推进工作的通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推进工作的通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推进工作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5.18•【字号】浙教办函〔2017〕118号•【施行日期】2017.05.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推进工作的通报浙教办函〔2017〕118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根据省教育厅、省编委办、省财政厅和省人力社保厅《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浙教人〔2016〕103号)精神,要按照“抓好试点、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不断完善”的改革步骤,积极稳妥地在全省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

2016年11月18日,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确定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地区的通知》(浙教人〔2016〕155号),确定杭州市上城区等28个地区为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地区。

11月25日,在嵊州市召开全省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现场会,要求28个试点地区在2017年4月之前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试点改革方案,暑期完成首次试点改革工作。

2017年下半年要进一步扩大试点数量,条件成熟的要全部纳入试点范围,争取用2—3年时间在全省全面建立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

近期,我厅对28个试点地区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一)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

各地认真贯彻浙教人〔2016〕103号文件精神和改革试点现场会要求,进一步深化对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认识,把改革作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改革的合力。

杭州市上城区、临安市、湖州市南浔区、嵊州市、浦江县、天台县等成立了政府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其中天台县由县长任组长,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组织领导。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自主评聘改革试点方案(试行)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自主评聘改革试点方案(试行)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自主评聘改革试点方案(试行)为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校用人自主权,更好发挥职称评聘的激励导向作用,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根据《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中共浙江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改革试点方案。

一、总体思路以充分落实中小学校用人自主权为目标,以推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权限下放为重点,在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校岗位管理的基础上,开展中小学校高级教师及以下教师职称自主评聘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分类评价、分级管理、学校自主评聘和政府宏观监督管理的中小学教师评价体系,推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与岗位管理、竞聘上岗、聘期考核和绩效分配等人事改革的深度融合,打破聘任终身制,逐步形成评价科学、导向正确、竞争择优、能上能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进一步调动和激发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党管人才,确保政治方向。

(二)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评聘、合同管理。

(三)坚持体现教师岗位特点,突出教学地位。

(四)坚持公平公正,确保竞争择优。

(五)坚持“放管服”相结合,确保改革平稳。

三、实施范围承担中小学教师职称自主评聘改革试点的中小学校。

四、主要内容(一)编制年度评聘计划。

主管部门要科学核定试点学校的岗位设置方案,试点学校在核定的专业技术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内,根据本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充分考虑岗位的统筹使用和可持续发展,编制年度职称自主评聘计划,主要内容应包括科学设岗计划、空缺岗位情况、年度评聘数量、评聘办法、评聘组织、评聘程序等。

(二)科学制定评聘标准。

要按照分类评价精神,充分考虑任教学段和学科要求,在省定标准基础上,分别制定能体现教师岗位特点的评聘标准。

评聘标准要体现重师德、重业绩、重能力的政策导向,体现教学的中心地位和日常考核结果的应用,把一线教学水平、学生管理能力和教育教学业绩摆在重要位置,淡化学历和资历,原则上不再将发表论文作为评聘职称的前置条件,逐步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

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_管理改革的实践逻辑——基于浙江省P_县的田野考察

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_管理改革的实践逻辑——基于浙江省P_县的田野考察

收稿日期:2022-10-17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精准补充机制研究»(项目编号:GS[2022]GHB1729)ꎻ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农村教师队伍培养与稳定机制研究»(项目编号:NWNU ̄SKQN2022-25)ꎮ通讯作者:赵垣可ꎬE ̄mail:zykaa@sina.com①㊀«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2015):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 县管校聘 管理体制改革ꎬ为组织城市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提供制度保障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8):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ꎬ实行义务教育教师 县管校聘 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提出:深化中小学㊁幼儿园教师管理综合改革ꎬ推进义务教育教师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ꎮ义务教育教师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的实践逻辑 基于浙江省P县的田野考察赵垣可1ꎬ刘善槐2(1.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ꎬ甘肃兰州730070ꎻ2.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ꎬ吉林长春130024)摘㊀要: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在实践中整体沿着 改革决策(政府) 组织管理(学校) 个体选择(教师) 的逻辑展开ꎮ在改革决策过程中ꎬ县政府遵循着 政策一统性 思维下的统筹布局ꎻ教育局体现为以改革任务为中心的压力实践ꎻ财政㊁人社㊁编办等部门体现为科层压力驱使下的保守应对ꎮ在组织管理过程中ꎬ学校一方面要迎合教育部门 要改革 要绩效 的政策要求ꎬ还要兼顾教师 要稳定 要生活 的利益诉求ꎬ体现为 服从改革指示 与 维护教师利益 间的张力调适ꎮ处于个体层面的教师更多是以 生活人 而非 专业人 的身份看待这项改革ꎬ其在改革中的行动逻辑主要体现为 生活人 姿态下的个体利益寻求ꎮ做好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工作需要权责明确ꎬ理顺各行动者的责任和义务ꎬ同时要从制度层面保护行动者的合法利益ꎬ构建和谐改革秩序ꎮ关键词:县管校聘ꎻ教师ꎻ教师管理ꎻ实践逻辑中图分类号:G635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doi:10.3969/j.issn.1005-2232.2023.02.005近年来ꎬ为了盘活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配置ꎬ确保教师交流轮岗制度顺利实施ꎬ同时也激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的发展活力ꎬ国家积极倡导义务教育教师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①ꎮ但从当前的改革情况来看ꎬ多地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的成效并不是特别显著ꎬ部分地区改革的形式化㊁片面化等问题仍比较突出ꎮ在中国 以县为主 的教育管理体制中ꎬ县级政府承担了发展辖区内基础教育的主要职能ꎬ县域是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的主战场ꎬ同时也是矛盾横生㊁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ꎮ那么ꎬ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在县域内是如何落实的?这项改革在实际推行的过程中遵循着怎样的运作逻辑?本研究选取浙江省P县为调研地ꎬ采用深度访谈法探讨自上而下的政府部门㊁学校㊁教师等行动者参与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的实践过程及其逻辑ꎬ以增进对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过程的全面了解ꎬ同时为进一步优化 县管校聘 政策提供参考ꎮ第20卷㊀第2期2023年4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JournalofSchoolingStudies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ol.20ꎬNo.2㊀㊀Apr.2023赵垣可ꎬ等.义务教育教师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的实践逻辑一㊁政府改革决策: 政策一统性 下的分工与博弈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作为一项重大的中小学教师人事制度改革ꎬ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ꎬ政府尤其是县域内地方政府直接强有力的参与对于增强 县管校聘 政策在基层执行的合法性与有效性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ꎬ能够确保改革顺利进行ꎮ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所涉及到的地方政府部门主要有县政府及其下属的教育㊁财政㊁人社㊁编办等部门ꎬ这些政府部门依据其在改革场域中所占有的资本及各自养成的惯习遵循着不同的改革行动逻辑ꎬ对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产生重要影响ꎮ(一)县政府: 政策一统性 思维下的统筹布局县政府是中国行政体制的基层枢纽ꎬ是地方政府管理的重要环节ꎬ其职权非常宽泛ꎬ与中央政府㊁省级政府具有高度的对应性ꎬ承担着本辖区政治㊁经济和社会领域所有的行政管理职能[1]ꎮ在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场域中ꎬ县政府处于权力的核心位置ꎬ是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的顶层设计者和决策者ꎬ拥有雄厚的政治资本和制度资本ꎬ其对改革场域中其他行动者有着绝对的行动支配权ꎮ受国家元场域以及省级权力场域的影响ꎬ县政府主要将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看作一项由中央和上级政府下达的且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ꎬ能够较好地遵从国家及省级层面关于改革的政策意志ꎮ 不管怎样ꎬ我们都是按照上面的改革思路和要求制定相关文件的ꎬ只是到了我们县级层面规划得更具体㊁更贴近县情而已ꎬ总的改革原则和目标是不会变的ꎮ (访P县人民政府办公室G副主任ꎬ20200914)作为地方推行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的顶层设计者ꎬ县政府的身份属性以及在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场域中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其改革行动具有 全局性 与 统筹性 特征ꎮ在 政策一统性 ①思维的影响下ꎬ县政府凭借其掌握的雄厚政治资本㊁制度资本ꎬ通过出台改革实施方案㊁组建强有力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等方式对全县的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进行统筹规划ꎬ随后又以其强大的行政力量将改革的各项改革工作 发包 至其下属的教育㊁财政㊁人社㊁编办等政府职能部门ꎬ以此来完成中央及省级层面下达的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任务并获取相应的政治效益ꎮ在县政府的整个改革行动中ꎬ出台强有力的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ꎬ其他行动都是以改革实施方案为依据展开的ꎮ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的政策一统性和检查验收的刚性迫使改革过程中的各部门㊁单位不得不以类似的高压手段来完成自上而下的任务[2]ꎮ可以说ꎬ县政府大力推行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的过程其实是借助于其颁布的一统性政策将整个县域内的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活动进行任务分工并统筹布局的过程ꎬ决定了全县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的基本走向与推行力度ꎮ据此ꎬ我们可以将县政府的改革行动逻辑归纳为 政策一统性 思维下的统筹布局ꎮ(二)教育局:以改革任务为中心的压力实践县管校聘 政策的执行与落实主要集中于县教育局ꎮ作为地方教育改革的主管部门ꎬ教育局是县域内开展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的最主要推动者ꎬ也是地方县政府在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具体实施中的核心代理人ꎬ拥有一定的政治资本㊁制度资本㊁权力资本和经济资本ꎬ其在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中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代表了当地政府的意志ꎮ与县政府㊁财政局㊁编办㊁人社局等部门相比ꎬ教育局是真正基于区域教育发展目标来应对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ꎬ也是最尽心投身于① 政策一统性 主要有两方面意思:一方面指的是县政府承接国家及省级的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意志ꎬ在这项改革的大方向上能够与国家和省级层面保持一致ꎻ另一方面指的是县政府出台的 县管校聘 政策统筹了整个县域内各部门㊁单位及人员的改革活动ꎬ并决定这项改革在县域内的走势ꎮ基础教育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且承担改革任务最重的部门ꎮ在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场域里ꎬ教育局处于各行动者关系的中心枢纽位置ꎬ县政府㊁财政局㊁人社局㊁编办㊁学校㊁教师等其他行动者都直接与教育局发生互动与联系:①作为县政府的下属职能部门以及县政府在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中的核心代理人ꎬ教育局有责任和义务按照县政府的政策要求积极推进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进程ꎻ②教育局与财政局㊁人力社保局㊁编委办等职能部门之间围绕着改革资金㊁教师的编制及职称岗位配置情况展开互动与博弈ꎬ存在着一种协助下的博弈关系ꎻ③教育局与中小学校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委托 代理关系ꎬ作为委托方的教育局委托全县公立中小学校依照县里的政策文件认真做好对教师的 校聘 工作ꎻ④教育局与教师之间存在着 县管 的关系ꎬ教育局按照规定与学校聘用的教师签订一定年限的人事聘用合同ꎬ在聘用期间教育局主要负责教师的岗位设置㊁招聘㊁培训㊁考核㊁工资待遇㊁退出机制等工作ꎮ所处位置的特殊性与重要性使得教育局承担着较大的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重任ꎮ作为全县教育系统内部的最高行政机关ꎬ教育局需要遵循政府部门惯有的行政逻辑ꎮ在县政府下达的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任务重压下ꎬ教育局借助自己在全县教育系统内部所拥有的强大政治资本和行政权威通过广泛宣传动员㊁成立教师管理中心㊁出台政策文件㊁深化教师交流轮岗制度㊁全面推行 竞聘上岗 制度㊁加强舆情监控等多方式多途径协同推进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ꎮ 刀要高高地举起ꎬ轻轻地放下 ꎮ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首先一定得借助行政权威来推动ꎬ缺乏威严的话下面学校是不会重视的ꎬ所以一定得采取一种 硬手段 来强力推行ꎮ但是改革的弦不能绷得太紧ꎬ绷得太紧的话容易断掉ꎬ这就需要采取一点 柔措施 来调节一下氛围 (访P县教育局H副局长ꎬ20200911)此外ꎬ为了减小改革的阻力ꎬ教育局在整个改革过程中还可能会利用掌握的社会资本与财政㊁编办㊁人社等部门 拉关系 的方式来获得这些部门对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的更大支持ꎮ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ꎬ在改革中除了必要的政府权威外ꎬ适当的私人关系也是必不可少的ꎮ (访P县教育局H副局长ꎬ20200907)可以说ꎬ教育局在整个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中的行动都是为了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县政府下达的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任务ꎬ最大化地发挥改革效益ꎬ从而推动全县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ꎮ教育局在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中的行动逻辑ꎬ本质上是以改革任务为中心的压力实践ꎮ(三)财政㊁人社㊁编办等部门:科层压力驱使下的保守应对县财政局㊁编办㊁人社局等政府职能部门在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场域中存在一些共性:首先ꎬ它们都是作为协助者身份存在的ꎬ按照县政府的政策要求协助教育局做好全县的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工作ꎬ其在改革场域所处的位置㊁扮演的角色以及发挥的作用类似ꎻ其次ꎬ这些部门参与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的过程同时也是其利益削弱的过程ꎬ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利益割让ꎮ财政㊁人社㊁编办等职能部门在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场域中扮演的角色㊁发挥的作用以及所处境况的相似性使得研究者将这些部门作为同一类行动者进行研究ꎮ财政㊁人社㊁编办等部门凭借其掌握的经济资本和权力资本在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场域中占有一席之地ꎬ这些部门在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中发挥的作用看似不如县教育局大ꎬ却不容忽视ꎮ作为 供给方 存在的财政㊁人社㊁编办等部门对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局能否做好对全县教职工的 县管 工作ꎬ进而影响改革的成效ꎮ在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场域中ꎬ财政㊁人社㊁编办等政府职能部门主要与县政府和教育局发生互动关系ꎬ它们主要受县政府委托协助教育局努力做好全县中小学教师的 县管 工作ꎬ需将部分经济资本(财政局)㊁权力资本(人力社保局和编委办)割让给教育局ꎬ故而其参与改革的热情往往不高ꎬ往往基于一种 底线标准 谨慎赵垣可ꎬ等.义务教育教师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的实践逻辑地参与这项改革ꎮ但迫于县政府的行政权威ꎬ财政㊁人社㊁编办等部门又不得不参与到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中ꎬ这种改革参与可以说是在科层制压力下的一种被动执行ꎬ其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自然具有一定的保守性ꎮ在推进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的过程中ꎬ为了维护本部门的利益ꎬ财政㊁人社㊁编办等部门往往会采取形式上积极参与ꎬ向县政府 诉苦 以及与教育局 讨价还价 等方式将本部门的利益损耗降到最低ꎮ由此可见ꎬ财政㊁人社㊁编办等部门在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中的行动逻辑ꎬ本质上是科层压力驱使下的保守应对ꎮ我们遵守县政府关于中小学教师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的政策要求ꎬ我们也支持教育局开展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ꎬ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于教育局的任何要求我们都答应ꎬ在不违背县政府政策要求的前提下我们也得考虑自己的难处ꎬ凡事都是商量的ꎮ (访P县人社局L副局长ꎬ20200915)(四)改革决策中的利益博弈任何改革都是对利益的重新划分ꎮ在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中ꎬ教育㊁财政㊁人社㊁编办等部门的利益既具有一致性(如通力合作做好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工作ꎬ获取相应的政治利益)ꎬ也存在一定的利益争夺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局与财政局围绕着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专项资金的划拨问题进行博弈ꎮ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需要财政局为教育局提供一定的改革资金ꎬ在这个环节中ꎬ财政局作为利益受损的一方ꎬ而教育局则是获益的一方ꎮ目前ꎬ不少地方政府对于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中财政局需要提供多少改革资金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指示ꎬ本研究的调研地P县出台的改革实施方案也只是规定县财政局每年需要为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安排一定的改革专项资金ꎬ但对于具体需要提供多少却没有明确的说明ꎮ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P县每年推行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所需要的资金都是县教育局与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自行协商的结果ꎮ在这个协商的过程中ꎬ教育局是尽可能地从财政局争取更多的改革资金ꎬ而财政局则由于全县需要用钱的地方较多ꎬ在不触及县政府关于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红线的基础上尽可能压缩改革资金的投放ꎮ没钱或者钱少根本调动不起改革的积极性ꎬ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ꎬ为了保证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在我们P县能够顺利进行ꎬ我们局领导是尽可能地给县政府打报告ꎬ尽量向财政局要钱ꎮ (访P县教育局H副局长ꎬ20200907)县里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ꎬ教育只是其中的一块ꎬ医疗㊁卫生㊁基建㊁三农补助等其他方面都需要很多钱ꎬ我们经过讨论商量后决定在保证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能够顺利进行的情况下能节约就尽量节约ꎮ (访P县财政局科教文科Z科长ꎬ20200907)二是教育局与编委办围绕着教师编制的具体分配权进行博弈ꎮ«P县推进 县管校聘 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县编委办按照国家教师编制标准对全县中小学教职工重新核编ꎬ对全县教职工编制总量进行控制ꎬ将每所学校中教师编制的具体分配使用权移交给教育局ꎮ在这个过程中ꎬ编委办作为利益受损的一方ꎬ而教育局则是获益的一方ꎬ自然难以调动编委办参与改革的积极性ꎬ二者之间存在一种权力的争夺ꎮ三是教育局与人力社保局之间围绕着教师职称岗位的具体设定权进行博弈ꎮ«P县推进 县管校聘 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人力社保局负责核定全县教职工职称岗位的总量ꎬ将教师岗位职称在每所学校的具体使用权交给教育局ꎬ由教育局负责公立中小学校的具体招聘补充ꎮ在这个环节中ꎬ人力社保局作为利益受损的一方ꎬ而教育局则是获益的一方ꎬ改革自然容易引起人力社保局的不满ꎬ二者之间存在一种权力的争夺ꎮ当前ꎬ多地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难以开展或进展不顺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地方人社部门和编基础教育办部门不愿意放权ꎬ使得教育部门在改革中处处受到权力的限制ꎬ致使改革难以深入推进ꎮ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能够顺利推进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编办和人社部门要放权ꎮ这两个部门以前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ꎬ既管总量ꎬ又管具体分配ꎬ管得过死致使教师流动渠道不顺畅ꎮ通过 县管校聘 ꎬ我们主张这俩部门 抓大放小 ꎬ将编制和职称岗位的具体分配权交给我们教育局ꎬ让教育局有权管教育分内的事ꎮ (访P县教育局H副局长ꎬ20201214)可见ꎬ在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中ꎬ只有编办㊁人社等部门做到真正放权ꎬ将教师编制和职称岗位在每所学校的具体分配和使用权交给教育部门ꎬ让教育部门真正做到有权力管教育系统份内的事ꎬ才能最大化调配教师资源ꎬ发挥教师资源的最大效能ꎮ二㊁学校组织管理: 服从改革指示 与 维护教师利益 间的张力调适学校依据其所具有的文化资本和制度资本在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ꎬ学校是连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县管 的执行主体)和教师( 校聘 的目标群体)的中间纽带ꎬ教师对 县管校聘 政策的了解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在学校的政策宣传力度ꎻ另一方面ꎬ学校又是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中 校聘 环节的组织者与执行者ꎬ其在规定的时间内积极组织教师竞聘上岗 ꎬ并依法与聘任教师签订一定年限的岗位聘用合同ꎬ负责聘任教师的工作安排和日常管理ꎮ此外ꎬ学校在改革中拥有较大的信息优势:与教育局相比ꎬ学校比教育局更了解一线教师的基本情况ꎬ更能把握一线教师对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的态度ꎬ了解广大教师的改革情绪与改革意愿等ꎻ与一线教师相比ꎬ学校是教师了解各级 县管校聘 政策以及学校具体实施方案的重要窗口ꎬ比一线教师掌握更多的政策信息ꎮ可以说ꎬ学校对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的态度以及在改革过程中的行动表现直接决定了改革能否真正落到实处ꎮ作为教育政策实践的最基本单位ꎬ贯彻落实各级政府的教育政策以提高本校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是每所学校的职责立场之所在ꎮ但在职责立场之外ꎬ学校还存在自己的利益立场ꎬ在教育政策的执行与不执行㊁积极执行与消极执行之间ꎬ学校往往会做出利益权衡ꎬ以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3]ꎮ在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场域中ꎬ学校处于连接县教育局与教师的关键位置ꎮ一方面ꎬ学校与县教育局之间存在着一种 委托 代理 关系ꎬ作为代理人的学校受教育局委托需做好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工作ꎬ学校有责任和义务按照相关的政策要求完成县教育局下达的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任务ꎮ故而ꎬP县中小学校从改革伊始就始终坚持 民主推选ꎬ适岗竞聘 的理念ꎬ通过广泛宣传动员㊁成立学校改革工作领导小组㊁制定学校改革实施方案㊁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等方式积极开展对教师的 竞聘上岗 工作ꎬ并努力做到程序正义ꎮ推行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是县教育局下达的任务ꎬ尽管这项任务比较艰巨ꎬ而且可能得罪不少老师ꎬ我们也会毫不犹豫地持续做下去ꎬ毕竟教育局是我们的直接领导ꎬ我们得尽量按教育局的意思开展学校的各项工作ꎮ (访P县HZ初级中学Z书记ꎬ20201019)另一方面ꎬ学校与教师之间存在着 校聘 关系ꎬ学校按照教育局的政策要求组织教师 竞聘上岗 ꎬ并依法与受聘教师签订一定年限的岗位聘用合同ꎬ负责这些教师的工作安排和日常管理ꎮ学校有责任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①ꎮ因而ꎬ学校在 竞聘上岗 工作的推行过程中一般会妥善安抚落聘教师ꎬ尽力打消教师们的心理顾虑ꎬ稳定学校日常教学秩序ꎬ突显出一定的人文关怀ꎮ①维护教师的利益等于维护学校的利益ꎬ只有教师的利益得到维护ꎬ教师才能更好地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中ꎬ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发展ꎮ赵垣可ꎬ等.义务教育教师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的实践逻辑改革是一把双刃剑ꎬ学校在推行 县管校聘 时可能损害到部分教师的利益ꎬ引起一部分教师的不满ꎬ甚至在教师群体内产生一种恐慌心理ꎬ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保证完成改革的基本任务下尽量维护老师们的利益ꎬ维护学校的整体利益ꎬ尽量将改革过程中的不利一面降到最低ꎮ (访P县实验小学M校长ꎬ20200928)总体来说ꎬ学校在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中既要迎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改革要求ꎬ又要考虑学校教师群体的利益诉求ꎬ其在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中的一系列行动整体上体现出 两重性 特征:作为地方教育局推行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的代理人ꎬ学校具有政府科层体制赋予的 官 的角色ꎬ需遵循压力型体制的运作逻辑ꎬ服从教育局下达的一切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指示ꎬ这是一种基于学校 职责立场 为 公 的行动逻辑ꎬ其目的是为了达到教育局所期待的 以改革促发展 ꎻ同时ꎬ学校又是教师的学校ꎬ学校在推行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的过程中有维护自己员工利益的责任和义务ꎬ需遵循学校内部的自我运行逻辑ꎬ关怀和安抚处于改革中的教师(尤其是要妥善安抚落聘教师)ꎬ寻求与教师的 合谋 以共同应对教育局的压力ꎬ这是一种基于 利益立场 为 私 的行动逻辑ꎬ其目的是为了满足教师所关注的 以关怀保稳定 ꎮ由此可见ꎬ学校在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中的组织管理逻辑主要体现为 服从改革指示 与 维护教师利益 之间的张力调适ꎬ既要迎合各级政府部门(尤其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 要改革 要绩效 的政策要求ꎬ又要兼顾学校教师 要稳定 要生活 的利益诉求ꎮ学校在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中所遵循的这种角色表现及行动逻辑有利于化解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实践中教育局㊁学校㊁教师三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ꎬ缓和改革的紧张局势ꎬ稳步推进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持久深入发展ꎮ三㊁教师行动选择: 生活人 姿态下的个体利益寻求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ꎬ绝大多数目标群体都是遵循 实用性伦理 的ꎬ他们是否遵从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支持新政策ꎬ并非出于对理念的守持ꎬ而是基于对利益得失的权衡ꎮ如果目标群体觉得执行一项新的政策所带来的收益不足以弥补其所付出的成本ꎬ或者该政策的实施直接损害了他们自身的利益ꎬ目标群体可能会或明或暗地抵制该项政策的落实ꎮ作为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最大目标群体的中小学教师不仅是 道德人 社会人 ꎬ更是 经济人 生活人 ꎬ尤其是对于收入并不宽裕的我国教师而言ꎬ其 经济人 和 生活人 的属性更为明显[4]ꎮ通过对P县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的实地考察ꎬ笔者发现教师更多地是以 生活人 而非 专业人 或 道德人 的身份来看待和应对这项改革ꎮ在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场域里ꎬ与县政府㊁教育局㊁财政局㊁人力社保局㊁编委办㊁学校等其他行动者相比ꎬ教师拥有的改革话语权最弱ꎬ但却是利益受改革影响最大的群体ꎮ对于广大一线教师而言ꎬ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使得他们先前工作的稳定性被打破ꎬ在学校组织的下一轮 竞聘上岗 中面临着落聘的风险ꎬ而一旦落聘ꎬ则容易被贴上 差教师 的标签ꎬ不仅自己面子上挂不住ꎬ而且只能前往县域内其他相对薄弱或者偏远的学校竞聘ꎬ这给教师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ꎮ但教师并不是完全机械地执行上级命令的抽象 组织人 ꎬ而是带有各自想法㊁情感㊁利益的 生活人 ꎬ他们必然要把自己的认知㊁思想㊁利益带入执行过程[5]ꎮ在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的大局与教师个体的生活状。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教育厅制定了《浙江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工作实施方案》,现将实施方案通知如下:一、工作目标本次旨在加强教师职称评审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时效性,提高教师职称评审的质量和水平。

具体目标有:1.完善职称评审指标体系,将评价教师的能力、业绩、潜力等方面纳入综合考核范围。

2.优化评审程序,简化评审材料,缩短评审周期,提高评审效率。

3.加强评审的公正性和透明度,确保评审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二、工作内容1.制定职称评审指标体系,确保评审指标科学合理。

要突出教师在教学、科研、师德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注重教师职称评审与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管理水平的相对关系。

2.简化评审材料,优化评审程序。

要求评审材料清晰简洁,内容准确全面。

优化评审流程,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评审效率。

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引入专业评审机构,加强评审的科学性。

3.建立健全监督体系,确保评审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加强对评审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建立评审结果异议处理机制,确保评审结果的公正、公平、公开。

1.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本次工作,制定具体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分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2.各中小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加强教师职称评审的自查工作,确保评审材料真实准确。

3.加强对评审工作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各级评审人员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4.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增强广大教师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共同推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顺利实施。

四、工作措施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各部门、各级别的协同合作,形成合力,推动教师职称制度。

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中的重大问题。

2.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实现评审资料的电子化管理,并建立评审结果数据库,方便统计分析和监督检查。

3.鼓励学校与评审机构合作,组织专家委员会,提高评审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关于推进全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

关于推进全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

关于推进全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深化教师队伍管理改革,促进县域内学校教师资源合理配置,根据《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X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X政发〔201X〕14号)和《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全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201X〕9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以县域内教师统筹使用、合理配置、有序流动为目标,以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为原则,强化县域统筹功能,落实学校用人自主权,为教师合理交流轮岗提供制度保障,促进县域内教师均衡配置,加快实现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一)统筹兼顾,均衡发展。

充分发挥改革政策的导向功能,积极引导优秀校长、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学科、职称和年龄结构。

(二)协同推进,联动实施。

将“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与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完善学校治理结构等协同推进,有序实施。

(三)以人为本,民主协商。

把办人民满意教育作为推进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基层学校校长、教师意见,切实维护教师权益,充分调动中小学校长、教师的积极性。

三、实施范围全市公办中小学校和教育事业单位。

四、改革内容(一)创新教师编制管理机制1.科学核定编制。

建立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量控制、动态管理”机制,实行中小学教师与教育事业单位编制互通互用办法。

编制部门会同人社、财政、教育等部门,根据生源变化、政策变化和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坚持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每三年对教职工编制核定一次,确定编制总量。

2.统筹使用编制。

教育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对编制进行统筹安排,实行动态调整。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6.10.02•【字号】浙教人〔2016〕129号•【施行日期】2016.10.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浙教人〔2016〕129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现将《浙江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浙江省教育厅2016年10月2日浙江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推进教育现代化,教师是关键。

努力培养打造一流教师队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

按照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根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浙江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特制定中小学(含普通中小学校、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中职学校和成人教育学校,下同)教师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书育人水平为落脚点,遵循教师成长规律,统筹规划各级各类教师队伍建设,深入破解教师工作方面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和突出矛盾,大力建设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队伍,为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二、主要目标至2020年,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实现以下主要目标:1. 总量发展目标:配足配齐专任教师,优化结构,使教师配置状况得到全面改善,使生师比指标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推进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推进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推进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作者:赵垣可刘善槐来源:《中国电化教育》2021年第11期摘要:“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是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创新之举。

这项改革在实践中遭遇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挑战、政策执行者的道德风险以及公立中小学校及教师的发展性难题。

这些改革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可归为“县管校聘”政策体系的不完备、改革行动者的利益导向、改革的保守主义传统与分数至上的考评文化等。

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持续深入开展需要完善“县管校聘”政策体系,增強政策现实操作性;强化改革监督机制,规范改革行动者的利益行为;构建利益协调机制,调动各方改革积极性;完善教育考核评价制度,引导大众形成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健全舆情监控体系,制定改革应急处置方案。

关键词:“县管校聘”;教师管理;政策;改革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本文系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乡村振兴和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VGA210005)研究成果。

近年来,为了盘活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激发教师队伍的发展活力,同时也为了确保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顺利实施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积极倡导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推行“县管校聘”改革的政策文件:2014年,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为组织城市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提供制度保障。

2016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全面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完善教师招聘机制,统筹调配编内教师资源,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和城镇师资不足问题。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4.17•【字号】浙教办教材〔2024〕2号•【施行日期】2024.04.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浙教办教材〔2024〕2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发挥教材铸魂育人功能,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教材〔2023〕1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规范我省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选用范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学校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国家统编教材统一使用,其他教材应在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发布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选用。

其中,国家课程教材在《全国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选用,国家课程地方管理的教材、地方课程教材、地方专题教育材料在《浙江省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选用。

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使用境外教材。

普通高中选用境外教材的,按照国家和省级有关规定执行。

二、进一步明确选用主体(一)选用单位。

我省小学教材选用工作以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单位进行,初中和普通高中教材选用工作以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为单位进行。

鼓励教育质量高、管理能力强的普通高中学校,经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以学校为单位选用,并由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报省教育厅备案。

(二)选用机构。

选用单位应组织成立教材选用委员会,下设学科组,具体承担教材选用工作。

严禁教材及其配套教辅材料编写、出版、发行人员,以及其他与所选教材及其配套教辅材料利益相关人员担任教材选用委员会和学科组成员。

三、进一步规范选用程序(一)制定方案。

选用单位须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订选用工作实施方案,并在本级教育行政部门网站向社会公开发布教材选用公告,征集教学用书目录中相关学科教材,进行资格审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试点推进...
浙教办函〔2017〕118号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根据省教育厅、省编委办、省财政
厅和省人力社保厅《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
试点的指导意见》(浙教人〔2016〕103号)精神,要按照“抓好试点、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不断完善”的改革步骤,积极稳妥地在全省推
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2016年11月18日,省教育厅印发
了《关于确定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地区的通知》
(浙教人〔2016〕155号),确定杭州市上城区等28个地区为中小学
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地区.11月25日,在嵊州市召开全省中
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现场会,要求28个试点地区在
2017年4月之前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试点改革方案,暑期完成首次试
点改革工作.2017年下半年要进一步扩大试点数量,条件成熟的要全
部纳入试点范围,争取用2―3年时间在全省全面建立中小学教师“县
管校聘”管理制度.
近期,我厅对28个试点地区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调研.现
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一)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各地认真贯彻浙教人〔2016〕103
号文件精神和改革试点现场会要求,进一步深化对推进中小学教师
“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认识,把改革作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基础
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改革的合力.杭州市上城区、临安市、湖州市南浔区、嵊州市、浦江县、天台
县等成立了政府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其中天台县
由县长任组长,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组织领导.象山县、乐清市、温州市洞头区等把改革写入县政府工作报告或列入党委政府重
大改革项目予以重点推进,浦江县、江山市等成立了专门的教师管理
中心.截止目前,有17个试点地区出台了实施意见.
(二)突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推动作用.在实施过程中,各地重点
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临安市、湖州市南浔区等对于转岗以教辅、工勤工作为主的教师,不再按照教师系列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腾出
更多的高级岗位用于专任教师.把“县管校聘”改革与校长教师交流有
效衔接,县教育局统筹使用的中级和高级岗位,在学校竞聘环节优先聘
用交流教师,通过编制、岗位的统筹和优先聘用等政策措施,保障校长
教师交流的深入实施.强化教师考核,浦江县出台《教师退出教学岗位
实施办法》,对竞聘未上岗、考核不合格或因其他原因不能胜任教学
岗位的教师,探索通过转岗、待岗培训、解聘等渠道退出教学岗位.
(三)强化改革的稳定和公平.各地都把确保教育系统稳定放在
重要位置,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多途径、多层面听取广大校长和教师的
意见建议,使改革方案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实际.广泛宣传改革政策,让
教师的知晓率达到100%,引导教师主动参与改革工作.嵊州市和浦江
县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扩大了改革试点面.用制度和程序确保竞
聘环节的公平公正,试点学校成立竞聘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和人事
争议组,明确公布岗位、个人申请、校内竞聘、区域内竞聘、组织统
筹调剂、办理手续等改革程序,公开操作.同时,对于接近退休年龄、
孕期哺乳期以及重病等教师群体,实行原学校直接聘任,体现以人为本
的改革理念.
二、改革试点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地区对改革的重视不够.调研中,部分改革试点地区对“县管校聘”改革的思想认识仍不到位,政府和职能部门都没有把改革
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推进改革的调研准备不充分,部分地方出台的
实施意见基本照搬浙教人〔2016〕103号文件,为出文件而出文件,没
有实质性内容,没有结合当地实际制定针对性的改革措施.
(二)推进改革进展不平衡.截止目前,有11个试点地区的改革文件还在制定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改革节点正式印发,推进改革的进度
明显偏慢.有的对已经出台的改革政策落地督促不够,找不到行之有效
的措施,存在政府部门推进改革,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没有充分调动校长和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三)部分地区纳入改革的学校数量偏少.对推进改革存在畏难
情绪,有的地方仅把高中学校纳入改革范围,有的地方仅把部分农村学
校纳入改革范围,覆盖的学校和教师的比例都偏低,不利于在竞聘环节
给教师提供足够的上岗机会,难以通过改革实现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三、下一步改革试点工作要求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工作,将其列
入省领导牵头的2017年重点调研课题,省教育厅具体负责改革经验
的复制推广工作.为如期高质量完成改革试点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是
中小学校校长教师交流的制度保障,关系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关系
到教育公平,关系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等部门2014年就提出
推进这项改革,2015年确定了19个首批管理改革示范区,2016年国发〔2016〕40号文件再次要求深化“县管校聘”改革.这项改革国家有要求,现实有需要,推进有基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和教师必
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吃透精神,把思想和行动自觉统一到省里的决
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改革的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上来,准确把握改革工
作的各个重要环节,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二)加快改革工作进度.各地要进一步强化改革意识和责任担当,积极主动推进改革.没有出台实施意见的地区,教育部门要切实履
行牵头责任,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按照浙教人〔2016〕103号文件和改革试点现场会提出的时间节点,倒排工作,加快进度,尽
早出台实施意见,确保今年暑期完成改革试点任务.
(三)合理确定改革覆盖面.部分纳入改革学校和教师数量偏低
的地区,要对改革的覆盖面进行科学评估,纳入改革范围的教师数量原
则上不低于本地教师总量的50%,条件成熟的要全部纳入试点范围,为教育局统筹编制和岗位提供空间,给教师提供更多的跨校竞聘机会.对
于没有列入改革试点范围,但主动推动改革并在暑期完成改革任务的,
教育业绩考核时确定为优秀等次;年底前主动申请列入试点范围,并在2018年开展改革试点的,确定为良好等次.
(四)把握正确的改革导向.各地教育局在对编制和岗位统筹过程中,要坚持均衡配置的政策导向,为校长教师交流提供制度保障,引
导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从超编、超岗学校向空编、空岗学校流动,避免把编制和高级岗位、优秀师资等集中配置在少数学校.要加强政策宣传,及时对试点学校进行指导,明确校长的改革主
体责任.试点学校要科学制定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和竞聘办法,透明操作,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公平公正的上岗机会,通过竞聘实现人岗相适,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坚决防止不按原则、不讲规则,按个人亲疏和领导好恶进行聘任.
(五)总结复制推广经验.各设区市教育局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对所属县(市、区)的指导,及时总结上报好的经验做法,鼓励没有纳入试点范围的县(市、区)积极做好改革准备,条件成熟的年底前要全部纳入试点范围,争取按计划全面建立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暑期后,省教育厅将再发文确定一批改革试点地区.
省教育厅把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纳入2017
年教育业绩考核指标,定期对各地的改革工作进行督查,视情况给予通报,并抄送当地党委、政府.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7年5月1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