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康复
四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方法
四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方法1 .骨折早期的功能锻炼:在伤后2周内,锻炼的方法是在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主动地使肌肉收缩和舒张,以锻炼肌肉。
锻炼上肢肌肉的方法是用力握拳和充分伸直以及活动踝关节、伸屈足趾。
2 .骨折中期的功能锻炼:伤后3~6周,此期可作较大幅度关节活动,但不利于骨折连接和稳定的活动,仍须限制。
3 .骨折后期的功能锻炼:6周后要通过全面的肌肉关节锻炼,逐步恢复肢体功能,对活动仍有不同程度障碍的关节和肌肉要继续锻炼。
4 .骨折后功能锻炼须循序渐进,功能锻炼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活动强度以不感到剧烈痛为准。
脊柱骨折功能锻炼的方法1 .体位:应取硬板床加软床垫不超过IOCm,给予仰卧位以保持平直。
2 .翻身方法要正确,保持“一”字形翻身,并应在护理人员帮助下翻身。
3 .功能锻炼:脊柱损伤后如果不锻炼活动,就会增加软组织粘连的机会,还可使脊柱各关节活动性减退,影响以后的脊柱运动,导致腰背部慢性疼痛及腰背肌的废用性萎缩。
一般在局部疼痛减轻后开始,如伤后第二天。
锻炼腰背肌的方法有:1)挺胸:仰卧于硬板床上,用两肘关节支起胸部,使腰背部悬空,于伤后1~2天可进行(2)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用头部、双肘、双足撑起全身,使背部尽力腾空后伸,伤后1周可练此法。
(3)三点支法:让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及双足部撑在床上,全身腾空背伸,伤后2~3周可进行锻炼此法。
(4)弓桥支撑法(四点支撑法):用双手及双足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呈现出一拱桥状,伤后3~4周可练习。
(5)背伸法:患者俯卧,受伤早期,在护士帮助下取得俯位,在护士指导下进行锻炼,先练颈部后伸,待稍有力再抬起胸部,上肢向后背伸,以至抬起上身,以后同时抬两腿,最后头胸,下肢一起抬,身体翘起两臂后伸,腹部成力支点。
伤后5~6周可练此法。
(6)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第一天在他人帮助下作直腿抬高,第六天抬高30~70度,术后第三天患者应主动直腿抬高,并在他人帮助下屈膝、屈髅及活动踝关节。
骨折术后到底如何康复?
骨折术后到底如何康复?骨折后通常会发生出血、渗出以及炎症等,这些问题会使骨折组织愈合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短缩、粘连或是瘢痕等,严重骨折损伤需要长期制动,否则会加重组织的变性或萎缩,引发关节功能障碍,这种功能障碍简单用药治疗是无效的,需要采取康复治疗。
临床康复治疗师会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制动时间、组织病变情况以及需要恢复的功能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有效缓解疼痛,松懈粘连,提高肌肉韧带柔韧性,增加肌力与运动的协调性,恢复功能性的活动能力。
下面简单科普骨折术后到底如何进行康复才有效。
一、一期康复训练受伤后的0-3周(血肿机化期),这个时期属于骨折伤处肿胀严重,疼痛感较强烈阶段,骨折端不稳定,很容易再次发生移位。
早期康复训练其目的就在于锻炼周围肌肉,保持肌肉张力,缓解局部肿胀程度,避免发生关节僵硬或是肌肉萎缩,确保骨折的能够愈合与功能恢复的较大可能性。
骨折早期基本都需要卧床休息,确保患肢处于舒适的状态,高度略高于心脏,才有助于静脉回流,可做向心性的辅助按摩帮助消肿。
在不活动关节的前提下,练习伤肢如股四头肌肌肉等长收缩,肌肉进行有节奏的收缩与放松,通过练习肌肉等以防止肌肉粘连或萎缩。
建议每天练习4-5次,每次5-10分钟,要以患者感觉不累为宜。
同时可主动练习患肢踝关节跖屈运动与背伸运动,此类练习不会影响骨折的固定,不可做影响骨折愈合的激烈运动,如不可做患肢内旋运动。
早期康复训练原则是除骨折处上下关节不可运动外,身体其他部位都可进行正常活动。
通常术后4-6小时即可进行简单的关节主动或被动锻炼,放松患肢肌肉,促进静脉回流,有助于肿胀的消退。
做好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练习上肢外展扩胸运动,有助于增进心肺功能。
同时可多多练习踝关节与趾间关节的屈伸运动,练习小腿肌肉与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
术后0-3周的康复训练,本质是帮助患者进行肌肉自主收缩与放松。
术后要细心观察患肢血运情况,如有无出现伤口渗血,肿胀是否严重等;若是髋部骨折,术后几天翻身与患肢活动需要在医护人员指导与协助下进行,患者与家人不可随意活动,以免二次受伤。
骨折后怎样才能快速恢复
骨折后怎样才能快速恢复骨折后,一般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恢复期。
这段恢复期的时间长短是根据患者骨折的严重情况和运动康复训练是否成功来决定的。
同时也和患者的年龄以及营养物质摄入情况有关。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的骨折要想痊愈,需要经过至少一个月的时间。
如果恢复得较慢,则需要数年的时间。
在这个漫长的恢复期间,需要注意很多事情,由于这个时期的患者骨折处还没有完全长好,很有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故导致患者再次骨折。
因此,患者应该在这个恢复期里掌握科学合理的康复方法,并坚持下来,让自己的骨折处一点一点恢复。
那么,如何才能尽量缩短这个恢复时间呢?骨折之后怎样才能实现快速恢复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
1.运动康复1.1愈合期康复人在骨折以后会先后经历两个恢复阶段,首先是愈合期的康复阶段,其次是恢复期的康复阶段。
这两个阶段有着不同的康复疗程,患者需要加以区分,及时根据不同的恢复阶段进行调整。
在愈合期康复阶段,主要是指患者在骨折复位以后再进行牵引的两到三天以后。
这个阶段的患者部分已经可以进行主动运动,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来帮助患者做康复训练。
主动运动就是指患者通过完全自主的控制自己的身体进行运动,如果患者的骨折伤势较重,无法进行主动运动,护理人员就需要帮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
让患者的固定部位远端或者近端的关节进行康复锻炼,每天进行大概两到三次即可。
其中,每个活动部位需要进行10到20次的康复运动。
如果是患者的前臂骨折,则可以活动患者的手指关节以及腕关节、肘关节等等。
1.2恢复期康复处于第二个恢复期康复阶段的患者大概是在骨折复位后的七周左右,这个时期的患者基本上可以主动活动关节,再加上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的按摩以及其他理疗手段,能够大大改善患者的骨折情况。
这些措施能够改善患者骨关节的黏连情况,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患者恢复骨折部位。
但是一些患者还会存在相对僵硬的关节,这时可以给这些患者做一些牵引。
在关节的远端进行适当的牵引能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僵硬的现象,让患者尽快进行主动运动。
针灸治疗四肢骨骨折康复的优点
针灸治疗四肢骨骨折康复的优点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骨折康复。
它通过刺激身体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加速骨折愈合和康复进程。
本文将介绍针灸在四肢骨折康复中的优点和相关疗效。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四肢骨折康复中具有许多优点和相关疗效。
一.针灸治疗四肢骨骨折康复疼痛缓解针灸治疗四肢骨折康复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缓解疼痛:1.镇痛效应: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神经系统,促进内源性镇痛物质(如内啡肽、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释放,从而产生镇痛效果。
这种镇痛作用可以减轻四肢骨折引起的疼痛感。
2.改善血液循环:针灸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受伤区域的供血和排毒功能。
通过增加血液供应,骨折处的炎症反应得到缓解,从而减轻疼痛。
3.调理气血:中医认为,骨折后会导致气血流动不畅,邪气积聚,加重了疼痛感。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理气血,改善局部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4.神经调节:针灸可以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调节疼痛传导的过程。
针刺穴位刺激可以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并影响大脑对疼痛的感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四肢骨折引起的疼痛感。
总而言之,针灸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应该与其他康复措施(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结合使用,由医师进行操作。
针灸作为一种综合疗法,可以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帮助修复受伤区域的组织,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四肢骨折康复阶段的疼痛感。
针灸治疗应基于个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穴位和疗程,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二.针灸治疗四肢骨骨折康复消肿止血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四肢骨折康复过程中可以辅助治疗,起到一定的消肿止血作用。
下面是针灸治疗四肢骨折康复中消肿止血的一些方法:1.消肿: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机体的气血运行,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淋巴回流,从而缓解局部组织的水肿和炎症反应。
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穴、腕骨穴、手三里穴、等。
针灸可以刺激淋巴系统,增强淋巴液的循环和排毒功能。
骨折早期康复方法
骨折早期康复方法
骨折早期康复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休息与保护:骨折初期需要休息,避免使用受伤的部位,以减少骨折处的压力和进一步损伤。
2. 冷敷:在骨折的前24到48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受伤部位,每次持续15到20分钟,每天3到4次。
冷敷可以减轻疼痛、肿胀和炎症。
3. 疼痛管理:可以使用医生开具的止痛药物缓解疼痛。
同时,使用软垫或护具来固定受伤部位,减少运动时的不适感。
4. 牵引和按摩: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进行适当的牵引和按摩,有助于放松肌肉、减轻肌肉的紧张和改善血液循环。
5. 活动和运动:在伤口开始愈合之后,逐渐开始进行一些活动和运动,如关节活动和温和的牵拉,以帮助恢复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力量。
6. 康复锻炼: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特定的康复锻炼,如进行肌肉加强、平衡和协调训练等,帮助骨折部位逐渐恢复功能。
7.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避免剧烈活动和重负荷,保持良好的姿势,均衡饮食,
补充足够的营养。
请注意,以上方法仅供参考,每个人的骨折情况可能不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
骨科的常见手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一四肢骨折后的功能锻炼(一) 锁骨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的方法: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腕绕环、肘屈伸、前臂内外旋(图1、2、3)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图1握拳、分指、伸指图2 前臂内外旋转图3 腕、肘屈伸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图4、图5、图6)等。
图4捏小球练习图5 抗阻力腕屈伸图6抗阻力肩外展、旋转运动骨折后3周可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于前臂内外旋转;仰卧位,头与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图7)。
图7双肘支撑挺胸练习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练习:站立位上肢向患侧屈,做肩前后的摆动(图8);图8肩前后摆动患肢上举爬肩梯,抗阻牵拉肩、肘屈伸练习(图9、图10)图9 爬肩梯图10 抗阻牵拉肩、肘屈伸但在骨折2周内应避免做大幅度的肩内收与前屈练习。
3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
(二)肱骨干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功能锻炼的方法: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1、图2、图3)。
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2-4周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图11)。
图11肩、肘关节前屈、后伸旋转肩关节:病人身体向患侧倾斜,肘关节屈曲900以上,健手握住患侧手腕部,做肩关节旋转动作,即划圆圈动作(图12)。
图12肘关节屈曲,旋转肩关节外展、外旋运动: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的头后部(图13)。
图13上臂外展,外旋双臂轮转:患肢屈肘,前臂置于胸前,掌心向后、向上;健侧上肢伸直,外展于体侧,掌心向下。
(完整版)四肢骨折等9个常见病种(手术)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四肢骨折等9个常见病种(手术)早期康复诊疗原则基本原则在疾病早期规范开展康复诊疗,可以有效避免或减轻患者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家庭与社会的负担。
早期康复诊疗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患者安全原则。
保证患者安全是开展早期康复诊疗的核心要求。
康复诊疗活动应当由康复医师和具备执业资质的康复治疗师实施。
康复治疗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了解治疗效果,避免引起病情加重、不良反应及出现新损伤等情况。
二、循序渐进原则。
康复治疗的方法、强度、时间、频度等剂量参数应当从小到大,合理递增。
三、个体化诊疗原则。
应当全面了解患者基本信息、病情及专科治疗情况、功能障碍范围及程度等,制订个体化的康复诊疗方案。
四、多学科合作原则。
康复专业人员与其他临床专科医务人员应当充分沟通,建立团队工作模式,综合专科优势,共同制订实施康复诊疗方案,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
四肢骨折早期康复诊疗原则一、首次诊疗时间骨科临床处置完成后24小时内。
二、康复评定内容(一)患者一般情况。
包括意识、生命体征、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
了解患者总体治疗情况。
(二)康复专科评定。
评定骨折部位的疼痛、肿胀情况,肢体神经功能和循环功能,在不影响骨折稳定性的前提下评定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等。
根据病情评定患者的转移、站立、步行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三、康复治疗根据评定结果并结合病情,视情开展以下康复治疗。
(一)体位摆放与处理。
(二)防治并发症,特别是深静脉血栓、关节粘连、肌肉萎缩、肌腱萎缩和骨化性肌炎等。
(三)骨折局部治疗。
消肿、止痛、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
根据骨折部位及固定方法,实施骨折部位的等长收缩运动和相邻关节主动或被动运动。
(四)根据患者病情,适时开展转移、负重及步行训练,必要时进行辅助器具的使用指导。
四、注意事项(一)根据骨折固定方式,制定患肢负重时间进度表。
(二)康复治疗不应引起患者明显疼痛,运动量应当循序渐进。
(三)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或并发症时,应当调整或暂停康复治疗:生命体征不稳定、发热、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骨折固定不稳定、伴发不宜康复治疗的疾病以及患者不配合等。
骨折了怎么办最快恢复
骨折了怎么办最快恢复1. 急救措施1.1 止血与包扎在骨折发生后,首要任务是进行止血和包扎。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约有20%的骨折患者在初期处理不当,导致失血量增加,影响后续治疗。
因此,正确的止血与包扎至关重要。
●止血:应立即使用干净的敷料或布料对伤口进行压迫止血,以减少血液流失。
如果敷料被血液浸湿,不应移除,而应该在上面再加一层敷料。
●包扎:使用三角巾或绷带对伤口进行包扎,包扎时应保持松紧适度,既不应过紧影响血液循环,也不应过松导致敷料移位。
1.2 伤肢固定骨折后,伤肢的不稳定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伤害。
因此,固定伤肢是急救中的重要步骤。
●固定材料:可以使用木板、杂志或任何坚硬的平面材料作为夹板固定伤肢。
●固定方法:将夹板放置在伤肢的一侧,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夹板和伤肢,确保夹板不会移动或旋转。
1.3 迅速转运至医院在进行了初步的止血、包扎和固定之后,应尽快将患者转运至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转运方法:应使用担架或平板车转运患者,避免骨折部位受到额外的压力或移动。
●转运速度:根据研究,快速转运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风险。
理想情况下,患者应在受伤后1小时内得到专业治疗。
以上急救措施的及时和正确执行,可以为骨折患者提供最佳的初步治疗,为后续的恢复打下良好基础。
2. 医院内处理2.1 详细检查与诊断在患者到达医院后,进行详细的检查与诊断是确保正确治疗的关键步骤。
●影像学检查:X光是诊断骨折的首选方法,能够快速确定骨折的位置和类型。
在约90%的骨折案例中,X光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供治疗决策。
对于复杂的骨折,可能需要CT扫描或MRI来进一步评估软组织损伤和骨折的细节。
●临床评估: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包括疼痛程度、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症状,并询问患者的受伤机制,以帮助确定骨折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并发症。
2.2 疼痛管理疼痛管理是医院内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疼痛控制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并有助于后续治疗的进行。
最新 四肢骨折术后的早期康复及流程(70页)
Ia级证据: 一些电疗法形式对于骨折的愈合可能
是有益的。光疗增强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加速康复。
物理治疗
运动疗法结合可调式关节固定器治疗骨 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疼痛、屈 曲功能、肌肉力量及活动度等均较治疗前 好转.
运动疗法结合可调式关节固定器的应用 对骨折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关节活动度 及功能恢复具有显著作用。
实际上在显微镜下骨折界面间几乎不可
能达到如此完美的接触,总有一些部位未 完全对合,导致接触面间存在微小腔隙。
在“稳定”的间隙内发生直接愈合, 而在非坚强固定的条件下,骨折间隙内存 在“显微失稳”,即骨折端之间有细微的 活动存在,由此可以诱导
骨的吸收,加宽骨折间隙。主
要通过间接愈合取得骨性连接。
相对而言,髓内钉固定有利于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5月14日 星期五 2021/5/142021/5/142021/5/14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5月 2021/5/142021/5/142021/5/145/14/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5/142021/5/14May 14, 2021
4 本体感觉训练
使患者在术后更好的适应重建的人工关节,使残留的本体感受器 更快的建立代偿机制,以帮助患者正确的控制置换关节及肢体
5 器械的使用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拐杖及助行器等辅助器械,以便患者在 术后尽早进行康复训练
6 呼吸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深呼吸和咳嗽,以尽量避免由于术后 疼痛不敢咳嗽排痰而致呼吸道阻塞导致的感染
疼痛评定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数字疼痛分级法(NRS)、 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FPS-R)
下肢骨折出院健康指导内容
下肢骨折出院健康指导内容一、饮食指导1. 高蛋白食物:骨折后,身体需要更多蛋白质来促进骨骼修复,建议摄入鱼、鸡肉、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2. 钙和维生素D:骨折康复过程中,补充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对于骨密度的恢复至关重要,可以选择牛奶、酸奶、鱼肝油等含钙和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
3. 避免过度肥胖:过重会增加骨折的风险,因此要注意控制体重,适量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二、日常生活指导1. 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增加骨折部位的压力,容易延缓愈合。
适当休息和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骨骼修复。
2. 注意家居安全:家中要保持干净整洁,避免摆放障碍物,以免发生意外跌倒。
3. 避免剧烈运动:在康复期间,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对骨折部位造成二次伤害。
三、药物指导1. 按医生嘱咐规律服药:按照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2. 注意药物副作用:一些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便秘等副作用,如有不适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四、心理疏导1. 积极面对:骨折是一种意外,面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痛苦,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康复。
2.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进行交流,寻求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
3. 建立新的兴趣爱好:在康复期间,可以尝试一些轻松的活动,如阅读、听音乐等,转移注意力,减轻痛苦感。
五、定期复查1. 按照医生的安排定期复查,以确保骨折康复进展顺利。
2. 若有异常情况或疑问,及时与医生沟通,避免延误治疗。
六、康复锻炼1.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逐渐增加运动强度,促进肌肉恢复和骨骼愈合。
2. 康复锻炼要温和有序,避免剧烈运动对骨折部位造成二次伤害。
以上是肢骨折出院后的健康指导,希望您能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建议,恢复健康,尽早回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帮助,请及时咨询医生。
祝您早日康复!。
四肢创伤性骨折后,如何促进恢复
四肢创伤性骨折后,如何促进恢复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
”无论骨折的位置和严重程度如何,恢复过程通常都是痛苦、疲惫和令人沮丧的。
生活中,四肢是最容易受到创伤而骨折,如果患者在恢复过程稍有不注意,都会延缓骨折部位的康复。
但是,通过结合休息、固定、遵循医生和药剂师的命令以及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可以促进恢复过程的。
一、四肢骨折有哪些类型从解剖学的角度上讲,成年人全身共有206块骨头,分为躯干骨、四肢骨、颅骨、面骨等。
其中四肢骨有126块,分为上肢骨、下肢骨。
临床上,我们四肢骨的骨折类型有股骨干骨折、胫腓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尺桡骨骨干双骨折、Colles骨折、股骨颈骨折等。
其中大多数骨折都常见于青少年或儿童患者,老年患者多发生Colles骨折、股骨颈骨折。
无论哪种骨折类型,都需要接受治疗,注意避免碰撞,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二、一般治疗过程1骨折愈合时间通常遭受骨折后,患者的身体需要时间自我修复并产生新的骨骼;骨折通常需要 6 到 12 周才能完全愈合。
愈合时,患者的骨骼会经历三个阶段:炎症:这个过程在骨折后的最初几天持续。
局部、内部出血和血液凝固提供骨骼稳定性和结构以允许骨骼再生。
骨骼再生:患者的身体将开始用软骨组织替换凝结的血液,然后用硬骨组织替换。
骨骼重塑:此阶段持续数月至数年。
骨骼继续形成和固化,血液循环回到原来的骨折区域。
2物理治疗和化学治疗。
物理治疗可能不方便甚至痛苦,但它对于防止肌肉萎缩至关重要。
治疗将增加患者骨折周围肌肉的力量;这个过程将加速患者的康复。
在患者的骨科医生允许后开始物理治疗。
患者的骨科医生通常会进行后续X 光检查,以确保骨折已愈合并确保可以安全地开始治疗。
如果医生已经给患者开了处方药,请遵循医嘱或药师给患者的所有指示。
此外,请注意药物的副作用以及与其他药物的可能相互作用。
如果患者遇到严重的副作用,请立即通知医生。
3尽可能保持骨折不动。
固定是让骨折愈合的关键步骤;在愈合的早期阶段,避免用骨折的肢体举起过多的重量。
骨折后的康复四肢骨折后的康复指导
骨折后的康复四肢骨折后的康复指导【康复评定】关节活动范围测定、肌力测定、肢体围径测量等。
【康复措施】(一)第一阶段:骨折经复位、固定或牵引后3天左右开始行康复治疗。
1、主动运动:限于伤肢未被固定关节的各个轴位上的主动运动,必要时给以助力。
消除水肿最有效且花费最少的方法即是主动运动,另外还可预防关节挛缩、肌肉废用性萎缩等。
2、肢体抬高:肢体的远端必须高于近端,近端要高于心脏。
3、在骨折复位基本稳定、肌肉组织基本愈合时,进行固定部位的肌肉有节奏的等长收缩练习,防止废用性肌萎缩,并使骨折断端靠近,以利于骨愈合。
4、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在固定2-3周后,如有可能应每日短时取下固定物,作受损关节不负重的主动运动,并逐步增加活动范围,运动后继续固定。
5、对健肢与躯干应尽可能维持其正常活动,可能时应尽早起床。
6、物理疗法。
(1)电疗:电疗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消炎、消肿、轻疼痛、减轻粘连、防止肌肉萎缩,以及促进骨愈合。
电疗包括超短波、低频脉冲磁场、微波、紫外线、中频电、氦氖激光等疗法。
(2)按摩:向心性按摩,手法应当轻柔,可缓解疼痛,消退肿胀。
按摩还可牵拉纤维组织。
(3)运动假炼:主动运动或主动助力运动,而不是被动运动或抗阻运动。
(4)热疗:红外线和蜡浴,一般在第一阶段后期,肿胀消退后应用。
(二)第二阶段:骨折愈合,固定解除后。
1、恢复关节活动范围:(1)主动运动:受累关节进行各方向的主动运动,运动时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
每一动作重复多遍,每日练习数次。
(2)助力运动与被动运动:刚去除固定的病人可先采用助力运动。
对组织挛缩、粘连严重而用助力运动与主动运动难以奏效者,可使用被动运动。
但运动方向与范围应符合解剖功能,动作应平稳、缓和,不应引起明显疼痛及肌肉痉挛,不可使用暴力引起新的损伤与骨化性肌炎。
(3)关节功能牵引:对比较僵硬的关节,可加作关节功能牵引,即将受累关节近端适当固定,在其远端按需要的方向用适当重量进行牵引。
四肢骨折等9个常见病种(手术)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四肢骨折等9个常见病种(手术)早期康复诊疗原则基本原则在疾病早期规范开展康复诊疗,可以有效避免或减轻患者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家庭与社会的负担。
早期康复诊疗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患者安全原则。
保证患者安全是开展早期康复诊疗的核心要求。
康复诊疗活动应当由康复医师和具备执业资质的康复治疗师实施。
康复治疗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了解治疗效果,避免引起病情加重、不良反应及出现新损伤等情况。
二、循序渐进原则。
康复治疗的方法、强度、时间、频度等剂量参数应当从小到大,合理递增。
三、个体化诊疗原则。
应当全面了解患者基本信息、病情及专科治疗情况、功能障碍范围及程度等,制订个体化的康复诊疗方案。
四、多学科合作原则。
康复专业人员与其他临床专科医务人员应当充分沟通,建立团队工作模式,综合专科优势,共同制订实施康复诊疗方案,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
四肢骨折早期康复诊疗原则一、首次诊疗时间骨科临床处置完成后24小时内。
二、康复评定内容(一)患者一般情况。
包括意识、生命体征、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
了解患者总体治疗情况。
(二)康复专科评定。
评定骨折部位的疼痛、肿胀情况,肢体神经功能和循环功能,在不影响骨折稳定性的前提下评定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等。
根据病情评定患者的转移、站立、步行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三、康复治疗根据评定结果并结合病情,视情开展以下康复治疗。
(一)体位摆放与处理。
(二)防治并发症,特别是深静脉血栓、关节粘连、肌肉萎缩、肌腱萎缩和骨化性肌炎等。
(三)骨折局部治疗。
消肿、止痛、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
根据骨折部位及固定方法,实施骨折部位的等长收缩运动和相邻关节主动或被动运动。
(四)根据患者病情,适时开展转移、负重及步行训练,必要时进行辅助器具的使用指导。
四、注意事项(一)根据骨折固定方式,制定患肢负重时间进度表。
(二)康复治疗不应引起患者明显疼痛,运动量应当循序渐进。
(三)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或并发症时,应当调整或暂停康复治疗:生命体征不稳定、发热、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骨折固定不稳定、伴发不宜康复治疗的疾病以及患者不配合等。
四肢骨折不同时期功能锻炼方法
四肢骨折不同时期功能锻炼方法四肢骨折是指四肢骨骼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骨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运动功能。
因此,进行骨折康复训练很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是四肢骨折不同时期的功能锻炼方法。
1.骨折初期(康复阶段)在骨折初期,骨折部位通常会因为创伤而肿胀、疼痛且功能几乎丧失。
因此,锻炼方法应该注重保护骨折部位,减轻肿胀和疼痛。
一般要求患者卧床休息,保持患肢处于适当位置,避免承重和不必要的活动。
-进行被动活动:康复师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被动活动,包括被动伸展和屈曲等,有助于保持关节灵活性,并减少肌肉萎缩的程度。
-肌肉收缩训练:通过进行肌肉无力的肌肉对抗练习,可以帮助提高肌肉力量和康复速度。
-使用辅助器具:根据骨折部位的情况,可以配备适当的辅助器具,如拐杖、助行器、石膏等,以支持患肢和减轻重量。
2.骨折中期(康复阶段)在骨折中期,患者的骨折开始愈合,疼痛减轻,关节活动度有所恢复,但是仍需要避免承重。
-开始主动活动:当康复师根据患者骨折部位的情况认为合适时,可以开始进行主动活动,如主动伸展、屈曲等,以帮助恢复关节功能。
-实施相关设备:适当使用平衡训练设备,如平衡板或失衡板,以提高协调性和稳定性。
-骨折肌肉的力量训练:适量的肌肉力量训练有助于加快骨折康复的进程,例如通过使用举重杠铃、弹力带等进行力量训练。
-进行功能性训练: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康复目标,进行特定的功能性训练,以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和运动功能。
3.骨折后期(康复阶段)在骨折后期,骨折已经基本愈合,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日常活动和参与轻度运动。
-恢复关节活动范围:通过主动幅度放大运动,如小幅度的维持位运动,逐渐扩大关节活动范围。
-强化肌肉力量:通过使用自由重量和弹力带等器械进行肌肉力量训练,以增加肌肉力量、稳定性和协调性。
-进行抗阻训练:使用弹力带、体重等进行抗阻训练,以提高力量和耐力。
-随着康复进展,逐渐恢复正常日常活动和运动,如散步、爬楼梯、跑步等。
骨折康复治疗方案
骨折康复治疗方案一、疼痛管理疼痛是骨折后常见的症状,需要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
可以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或阿司匹林等,或根据情况使用处方止痛药。
同时,可以进行冷敷或热敷,放松肌肉,缓解疼痛。
二、康复锻炼康复锻炼是骨折康复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恢复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和心肺功能。
需要进行个性化的康复锻炼计划,包括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等。
在康复锻炼过程中,需要注意适度、适量、适时的原则,避免过度劳累和再次受伤。
三、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促进组织修复。
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超声波、电疗、磁场和温泉疗法等。
四、职业治疗职业治疗可以帮助患者逐渐恢复工作能力,调整工作方式和工具等,使患者能够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五、心理支持骨折后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要进行心理支持。
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信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六、营养指导良好的营养状况可以帮助骨折患者更好地康复。
建议患者在骨折康复期间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钙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豆类和蔬菜等。
七、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药物治疗方案,如抗炎药、抗菌药等。
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自行用药或停药。
八、定期复查在骨折康复期间,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评估康复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复查时,医生会检查患者的骨折部位、疼痛情况、活动能力等指标,并据此制定下一步的治疗计划。
同时,医生也会提醒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预防再次受伤。
综上所述,骨折康复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疼痛管理、康复锻炼、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心理支持、营养指导、药物治疗和定期复查等。
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保持积极心态和良好生活习惯,才能更好地恢复健康。
四肢骨折术后护理要点
四肢骨折术后护理要点
四肢骨折术后护理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抬高患肢,促进患肢的静脉回流,以利于肿胀消退。
2. 在术后48小时内对患肢进行冰敷,减少内出血,48小时后改为热敷、理疗以促进患肢肿胀消退。
3. 长期卧床的患者需要勤翻身,避免压疮的发生。
4. 对于合并有血管损伤的患者,需要告诫其避免主动和被动吸烟,以免发生血管痉挛。
5. 对患肢进行妥善的固定,可以使用石膏或皮肤牵引的方法来制动患肢。
6. 对于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重点需要对伤口进行护理,如及时换药以防伤口感染。
7. 重视患者的康复锻炼,在医师指导下尽早进行康复锻炼,包括肌肉主动收缩和合理的关节运动等。
8. 营养护理,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保证患者有丰富的营养摄入。
9. 并发症预防护理,如深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统感染等,应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并给予扩血管类药物。
10. 早期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功能为目标,循序渐进地增加训练强度。
此外,还要注意观察患者情况,如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保持病房的干燥清洁,营造舒适的修养环境;以及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休息姿势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医护人员。
骨折后康复训练方法
骨折后康复训练方法
骨折后康复训练方法是恢复骨折部位功能的重要步骤,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骨折后康复训练方法:
1.保持患肢平衡:骨折后患肢常常会因为长期固定而变得很虚弱,需要通过平衡训练来提高患肢的稳定性。
可以通过单脚站立、单脚跳跃等方式进行训练。
2.活动受限部位:骨折后患者需要进行一些特定的活动,以帮助受限部位的恢复。
例如,手腕骨折的患者可以进行手腕伸展和握力训练。
3.逐渐增加负荷:在骨折康复过程中,逐渐增加负荷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使用负重器材、增加训练强度等方式来实现。
4.康复运动:康复运动是骨折康复的重要一步,可以通过医师指导下进行一些轻度的运动,例如水中运动、瑜伽等。
5.注意营养:骨折后需要特别关注营养,因为身体需要更多的营养来帮助骨头的修复。
可以增加蛋白质和钙的摄入量来帮助骨头的修复和生长。
以上是一些骨折后康复训练方法,但在进行康复训练之前,需要先咨询医师并获得适当的指导。
- 1 -。
四肢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流程
炎症期(1-2周)
特点: 血肿形成,炎性渗出、水肿,骨折端出 现纤维性连接,关节功能障碍,疼痛明显 。 目标: 止痛、止血,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 减轻肿胀; 以促进血液循环、防血栓形 成,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粘连。
炎症期(1-2周)
康复实施: ① 骨折邻近关节肌肉等长收缩,每日2-3 次,每次10-15分钟 ;非固定关节的主 动和被动活动, 幅度要尽量达到正常, 每日1-2次。 ② 健肢的正常运动,尽可能多做 ③ 卧床休息时抬高患肢, 呼吸操训练,以防 止坠积性肺炎 。 ④ 物理因子治疗:蜡疗、中频等。
四肢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流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米立新
骨科康复现状
国外骨科康复开展情况
许多国家骨科手术后全部 进入康复流程
我国骨科康复的现状
大部分医院骨科与康复科缺 乏有效沟通。
骨科康复的机遇
国家政府对康复医学重视程度不断
提高 骨科界对围手术期康复认识的提高 骨科手术技术及内植物的发展 康复界积极工作发展骨科康复
术后早期康复流程
术后早期康复?
参照骨折愈合过程的3个阶段,康复干预基本 也分3期: 1期---早期康复(术后1周,相当于炎症期) 2期---早期康复(术后2-7周,亚急性期、修 复期) 3期---中后期康复(术后8-12周/以后)
骨折术后康复治疗程序
分
期 特点 预定目标 康复程序实施步骤
骨科康复一体化重要环节
临床诊断
术前康复
术后康复
康复评定
1
术前评定 作为设计康复目标的依据及
制定康复计划的基础
2
术后评定 调整并制定整体的康复目标
和计划,更好的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器械肌力测试 • 捏力器 • 握力器 • 背部测力器 • 四肢肌群测试
等速肌力测试
• 原理:肢体在运动过程中,保持运 动速度(角速度)不变的一种肌肉 收缩运动方式。机器内有特制的机 构使运动角速度保持不变,运动中 用力大,阻力增加,用力小,阻力 减小。
• 优点: • 可用于肌力的测试和训练 • 测试肌力的爆发力、耐力及力量大小 • 测试数据为量化指标,数据可靠 • 训练时不易引起肌肉拉伤和疲劳 • 研究肌肉力学特性最佳方法 • 缺点:费用高,无可比性。
二、助动运动
• 目的:改善关节活动度 • 方法:利用健侧肢体或器械帮助
骨折肢体运动,增加受累关节活 动度。
三、主动运动
• 目的:改善关节活动度同时增 加肌力。方法:做受累关节各 轴位方向主动运动,运动幅度 逐渐增加,速度以中慢速度为 宜,最终达到全弧度范围运动。
• 常用方法
• 有摆动练习、徒手主动运动 及利用肢体重力和肌肉协同 作用完成主动运动
• 评定参数 • 力矩 • 峰力矩 • 达到峰力矩时间 • 耐力比 • 爆发力 • 屈伸力矩比 • 总做功量
• 肌力测定的禁忌证 • 严重疼痛 • 严重关节积液 • 关节活动度极度受限 • 骨折未愈合 • 关节急性扭伤
肢体长度及周径
• 目的: • 了解肢体有无短缩、肢体肿胀、
肌肉萎缩 • 测量方法:两侧对比,选好固
2分
• 不能工作
0分
• 积液
•无
2分
•有
0分
• 腿打软
•无
2分
• 时有
1分
• 经常
0分
• 萎缩
• <12mm
4分
• 12~25mm
2分
• >25mm
0分
• 辅助物
• 不需要
4分
• 部分需要
2分
• 所有时间需要
0分
• 爬楼梯
• 正常
2分
• 困难
1分
• 不能
0分
• 优 30~28分 良好 20~27分 失败<20分
训练方法。 • 方法 • 0~1级:生物反馈,低频电 • 1~2级:生物反馈,低频电,肌肉等长收缩 • 2~3级:主动收缩为主,必要时可辅助助动
运动 • 3级以上:抗阻训练、等速肌力训练
•
下肢功能步行训练
• 坐位到站位训练 • 站立位到行走训练
六、恢复期康复注意事项 • 治疗前了解骨折愈合情况,要在
• 伴有骨质疏松者,训练时掌握适量, 避免发生骨折。
• 伴有神经损伤,物理治疗避免皮肤 烫伤。
谢谢
•
激光等 • 减少瘢痕:音频电、超声波
运动治疗
• 抬高患肢 • 主动运动 • 关节活动:伤肢未固定的关节做所
有活动轴位上的主动运动,力争达 到正常活动幅度。
• 肌肉收缩:
• 肢体肿胀及疼痛明显减轻,骨 折断端基本稳定,进行有节奏 肌肉等长收缩
• 保健操
• 对老年体弱及卧床休息者,编 排适合肢体、呼吸、腹背肌体 操,减少因卧床休息造成各种 并发症。
• 目的:
• 通过针对性的训练,促进骨折 后肢体功能的最大恢复,预防 和减少后遗症及各种并发症的 发生。
药物治疗
• 止痛药物:减少肢体疼痛 • 改善血循环药物:减轻肢体肿胀,
促进伤口愈合。 • 加速骨折愈合:促进钙代谢及骨细
胞增生。
物理治疗
• 减轻肿胀:高频电、红外线线、磁 疗等
• 减轻疼痛:低中频电、高频电等 • 促进伤口愈合:紫外线、红外线、
四肢骨折康复
讲解内容
• 肢体骨折后功能评定 • 肢体骨折后康复
功能评定
• 外观 • 肌力评定 • 关节活动度测量 • 肢体长度及周径 • 步态分析 •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
外观
• 肢体摆放的姿势 • 有无肢体肿胀 • 皮肤有无破损 • 有无外固定支架及石膏 • 有无特殊畸形表现
关节活动度测量
一、目的 • 掌握关节关节活动障碍部位 • 了解关节活动障碍程度 • 分析关节活动度障碍原因 • 评定治疗效果
一、目的: • 了解肌肉力量及肢体活动情况 • 评价治疗后效果
二、方法 徒手肌力测试 简单器械测试 等速肌力测试
徒手肌力测定
• 特点:不需要特殊仪器,不受检查 场所限制,以自身肢体重量作为肌 力评价基准。
• 缺点:只能表示肌力大小,不能表 示肌耐力,肌力定量分级较粗,有 一定主观因素。
• 记录:0~5级
骨折基本愈合情况下进行。 • 对肢体功能全面评定,制定合适
治疗方案。 • 训练量要从小到大,训练次数逐
渐增加,时间逐渐延长。 • 禁忌暴力和过渡训练,训练中避
免肢体明显疼痛、肿胀、组织损 伤和再次骨折发生。
• 抗阻训练尤其是等长收缩时,常伴 有闭气动作,患有高血压、冠心病 等心血管疾病者禁忌做大阻力等长 肌力训练。
四、关节牵伸
• 目的: • 使纤维组织发生塑性延长 • 方法 • 将受累关节固定在器械上,利用身
体重量或沙袋做被动牵伸,也可利 用各种关节运动器械如滑轮、CPM等,
• 必要时配戴支具,减 少纤维组织弹性回缩, 巩固牵伸效果。
五、肌力训练 • 要求: • 训练前测试肌力,根据肌力的级器 三、测量方式
四、测量注意事项
• 采用正确测试姿势,防止邻近关节的 替代动作。
• 固定好量角器,轴心对准标志点,测 量时防止固定臂的移动。
• 先测量主动运动,后测量被动运动 • 两侧对比测量。 • 不同量角器、不同手法测量结果有差
异。
肌力评定
康复治疗
• 早期康复治疗 • 后期康复治疗
早期康复治疗
• 特点: • 骨折后经过复位、固定等处理,
达到临床愈合需要一月至数月, 这期间肢体以固定治疗为主,缺 少应力刺激,发生肿胀、疼痛、 关节挛缩、肌肉萎缩。
• 卧床休息影响呼吸、消化、泌 尿、心血管系统功能,发生肺 炎、消化不良、便秘、尿路感 染或结石、静脉血栓。
物理治疗
增加关节活动度: 水疗、超声波、音频电、磁疗
减轻肢体肿胀: 低中频电、高频电、磁疗
增加肌力 低频电、生物反馈
运动疗法
一、被动运动 • 目的:主要应用粘连、僵硬关节,
增加关节活动度。 • 方法:治疗者固定受累关节近端,
进行关节远端被动运动,要求各个 轴位方向运动。
• 注意事项:
• 动作缓慢,运动幅度逐渐增 加 ,切忌使用暴力,以免发 生新骨折或骨化性肌炎
定点
步态分析
下肢功能评定
• 髌骨骨折临床评分标准
• 运动范围
• 完全伸展 ROM >120°
6分
• 完全伸展 ROM 90 ° ~120 ° 3分
• 不能完全伸展 ROM< 90 °
0分
• 疼痛
• 无或劳累时有轻微疼痛
6分
• 劳累时有中度疼痛
3分
• 日常活动疼痛
0分
• 工作
• 一般工作
4分
• 工作困难
后期康复治疗
特点:
• 骨折基本愈合,外固定物去除,肢 体肿胀、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因 愈合期固定治疗常遗留有关节僵硬、 肌肉萎缩、肢体麻木等症状,影响 站立、行走、下蹲及日常生活、工 作能力。
目的:
• 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加肌肉力 量,恢复上、下肢功能,满足 日常生活及工作需要。
药物治疗
• 止痛药 • 改善血液循环药 • 放松肌肉药物 • 营养神经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