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我国教师教育的政策与
新时期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特点分析 教育资料
新时期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特点分析从20世纪末到进入21世纪,我国日益重视教师教育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教师教育的政策。
教师教育政策是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振兴教育,师资先行。
教师教育政策是根据教师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需要制定的,同时它又对教师教育起着导向作用。
分析新时期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特点,能够使我们更好地把握我国教师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重视教师质量的提升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教师教育政策在教师质量方面提得最多的就是“合格”“稳定”。
进入新时期,教师质量的提升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2003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五”计划》明确提出教师的“专业化”,2007年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高素质、新型”的教师,甚至将教师提高到了“全民教育家”的高度。
随着党的十七大“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部署的提出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教育质量的提升再次成为人的出台,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们关注的焦点。
2012年9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推进我国教师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2013年8月《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颁布,并于今年在全国推行。
它要求提高申请人学历,要求必须是“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师范生和非师范生实行同一标准的全国统一考试,它通过提高教师职业的准入门槛,保障了未来教师队伍的质量。
通过对新时期我国已出台的教师教育政策文本内容的分析,发现它们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对提升教师质量的重视,表明了国家对高质量教师的渴求。
二关注教师教育一体化终身教育的理念反映在教师教育领域主要表现为教师教育的一体化。
教育法规政策概述
教育法规政策概述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为了保障教育的公平与质量,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法规政策。
本文将概述教育法规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法律、教育规划、教育改革等方面。
一、教育法律教育法律是指国家针对教育领域制定的法律法规。
教育法律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规范教育行为,维护教育秩序。
在中国,教育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
这些法律规定了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教育的管理机构以及教育的经费保障等内容。
二、教育规划教育规划是指国家对教育发展进行的总体规划。
教育规划的目的是指导教育的发展方向,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在中国,教育规划主要由国家教育部门制定,例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
这些规划明确了教育的发展目标、教育的重点领域以及教育的改革措施。
三、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是指对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的改革。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在中国,教育改革涉及到多个方面,例如拓宽学生的选择权、加强教师培训、推进素质教育等。
教育改革需要依据教育法律和教育规划来进行,以确保改革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四、教育评估教育评估是对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进行的评估。
教育评估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改进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在中国,教育评估主要由教育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包括对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的评估。
教育评估的结果将作为决策的依据,对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起到指导作用。
五、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是指各国之间在教育领域进行的合作与交流活动。
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的目的是促进教育的全球化发展,提高教育水平。
在中国,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留学生交流、教育资源共享等。
这些合作与交流活动有助于丰富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综上所述,教育法规政策是保障教育公平与质量的重要保障。
教育法律、教育规划、教育改革、教育评估以及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构成了教育法规政策的主要内容。
教师教育新政策与规范解读
教师教育新政策与规范解读引言近年来,教育领域不断推出新政策与规范,旨在提升教师教育水平、改善教学质量,为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本文将对教师教育新政策与规范进行解读,并探讨其对教师职业发展和教学实践的影响。
一、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教育政策强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注重培养能够适应现代教学需求的教师。
教师教育机构将重新审查教师培养计划,注重培养教学技能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教师。
同时,加强教师教育实践,确保教师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教育问题。
二、建立师德新规范教育政策强调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要求教师遵守职业道德与教师行为准则。
教师需要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和处理学生关系的能力,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政策还强调教师要注重自我修养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与专业能力。
三、推动教师职业发展教育政策推动教师职业发展,重视教师的职业成长和晋升机制。
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职业发展路径,鼓励教师参与科研课题和教学改革实践。
此外,教育政策还加强对教师教育研究与创新的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研究,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
四、加强教师评价机制教育政策加强对教师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除了传统的教学效果评价外,教育政策强调对教师的综合评价和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如教学观察、学生评价和同事评价等,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为教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五、促进教育研究与创新教育政策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研究与创新活动,提升教学质量和教育改革的水平。
政策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进,推动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变革。
此外,政策还倡导教师与学校、社区和家庭等各方面的教育参与者进行合作,促进教育的全面协同发展。
六、加强教育技术的应用教育政策提倡教育技术的应用,鼓励教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政策要求教师熟练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能够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和在线学习等手段,丰富和个性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第四讲 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PPT课件
生 活 、 起 居
7
1.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发展形成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乃至学校之间的较大差距,义务教育发展不 平衡备受人们关注。
师资配备不均衡
不
均
衡 主不
教育资源不均衡
要
体 现 在
经费不足是义务教育均衡 发展 最大瓶颈
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解 决 均衡配置办学资源 措 施
实行教师动态管理
一是对社会质疑的回应制度,如乱收费、择 校收费、不同学校间的经费分配不均之类社 会质疑的热点,应由相关学校或部门直接公 开相关情况,以回应社会的质疑。
21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4
三
存在问题
1 规范、体制不健全。
2 绩效目标不明确。 3 分配使用过程不透明。
15
2
规范、体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尚未有《预算法》,行政文件 的效力有限,虽然在一些地方有了预决 算过程,也有其他各种制度形式,但在 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过多的人为干扰因 素,执行不够严格,经费管理制度的严 肃性尚未完全确立。
2003年以 来
落实科学 发展观和 教育公共 政策的转 变
3
二
教育体制改革
专项改革
基础教育有3项,分别是 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推进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探索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 途径;高等教育有3项, 分别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 和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另 外4项是改革职业教育办 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 展环境、健全教师管理制 度和完善教育投入机制
教育法规了解教育领域的法规和政策
教育法规了解教育领域的法规和政策教育是国家的基石和未来的希望,为了确保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各个国家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法规和政策。
了解并遵守这些法规和政策,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教育领域的法规和政策,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并正确应用。
一、教育法规的分类教育法规主要可以分为国家层面的法规和地方层面的法规。
国家层面的法规通常由中央政府制定,适用于全国范围的教育事务。
而地方层面的法规由各个地方行政机关制定,一般适用于特定地区的教育事务。
除了法规外,教育领域还存在着一系列的政策文件,这些文件对于具体的教育工作有着指导和规范的作用。
二、国家层面的教育法规我国的教育法规主要包括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
其中,《教育法》是最基础的法规文件,它规定了我国的教育方针、目标、体制以及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的相关内容。
《义务教育法》则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进行了规范,明确了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质量要求和经费保障等。
《高等教育法》则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组织管理、质量保障、学科建设等进行了细致的规定。
此外,国家层面的教育法规还包括关于师资队伍建设、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职业培训等方面的法规文件。
这些法规文件为教育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保证了教育的公正、公平和有效进行。
三、地方层面的教育法规地方层面的教育法规通常由省、市、县的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这些法规一般依据国家层面的法规加以具体细化,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和完善。
地方层面的教育法规主要包括学校管理、教育经费使用、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规定。
由于我国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地方层面的教育法规对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各个地区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教育法规,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教育政策文件的重要性除了教育法规外,教育领域还有大量的政策文件,如教育改革文件、教育发展规划等。
教育行业的教育法规与政策解读
教育行业的教育法规与政策解读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为了保障教育的公平性、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教育法规与政策。
本文将对教育行业的法规与政策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教育领域的相关规定。
一、教育法规的基本原则教育法规是教育管理的重要依据,旨在保障教育的公平、公正和质量。
在制定教育法规时,通常会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公平原则:教育法规的制定要求公平,即保障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并且不因种族、性别、贫富等差异而受到歧视。
2. 质量原则:教育法规要求提高教育质量,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和创新能力,确保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3. 可持续发展原则:教育法规要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即保障教育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性,确保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二、国家层面的教育法规与政策在不同国家,教育法规与政策会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旨在保障教育的公平性、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以中国的教育法规与政策为例进行解读。
1. 义务教育法律法规:中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每个公民都能接受到九年义务教育的教育机会。
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
2. 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中国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等,旨在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3. 培养人才政策: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政策,例如《国家教育振兴计划纲要》、《人才强国战略纲要》等。
这些政策旨在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创新能力。
三、教育行业的政策解读除了教育法规外,各国还会制定一系列的教育政策,以指导教育行业的发展和改革。
以下是教育行业常见的政策解读:1. 减负政策:为了减轻学生在学业上的压力,一些国家会采取减负政策,例如减少作业量、缩短学校时间等。
2. 教师培训政策: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师素质,一些国家会出台教师培训政策,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第12章 我国教师教育的政策与法规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政策、法规 的沿革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概述 第三节 新时期教师教育政策、法 规的建设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政策、法规的沿革
一、过渡时期的师范教育政策与法规
1951 第一次师范教育会议 《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草案)》 1954《关于师范学校今后设置发展和 调整工作的指示》 1956 《师范学校规程》等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师范
教育政策与法规
1961年 《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教育计划(草案)》 《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育计划(草案)》
三、“文革”时期师范教育的大倒退
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时期的师范教育政策与法规
1.拨乱反正时期的师范教育政策与法规
2.20世纪80年代的师范教育政策与法规
3.20世纪90年代的师范教育政策与法规
4.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时期的教师培训政策 5.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 的教师职业道德政策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概述
一、《教师法》的立法宗旨
1.保会主义教育事业
二、《教师法》的基本内容
1.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2.教师的资格
3.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4.教师的待遇和奖励 5.法律责任
6.《教师法》的适用范围
三、《教师法》的重大意义
1.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2.为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3.运用法律形式来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 4.为建设高水平、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
法律保障
第三节 新时期教师 教育政策、法规的建设与完善
一、新时期教师教育政策建设的新
进展
1.新时期我国师范教育的转型 2.新时期教师教育政策建设的新进展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政策解读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政策解读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是针对当前教育发展形势和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本次解读将从政策目标、主要内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目标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政策的制定旨在提高教师教育水平、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以满足未来教育发展的需求。
其次,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强教师培养和教育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政策鼓励教师参与终身学习,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职业发展通道。
其次,优化教师工作环境和待遇,改善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
政策支持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晋升,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再次,完善教师管理机制,加强教师队伍的教育质量管理和风险防控。
政策加强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最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未来发展方向是突出“育人为本”和“师德为先”,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政策将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政策将关注教师队伍的结构性问题,推动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多元化发展。
综上所述,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是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培养更好的人才而制定的重要政策。
通过加强教师培养和教育培训、改善教师待遇和工作环境、完善教师管理机制等措施,政策旨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
同时,政策也将注重培养教师的师德师风和社会责任感,推动教师队伍的发展。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知识点
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知识点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是指明教育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准则和规范。
合理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对于保障教育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教育政策和法规的知识点,供读者参考。
一、国家教育政策国家教育政策是指国家对于教育发展的指导原则和战略规划。
它主要涵盖教育目标、发展方向、政府职责、教育资源配置等内容。
例如,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出了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要求。
通过了解国家教育政策,教育从业者可以更好地把握教育发展的大方向,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
二、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国家对于教育事务的管理和监督的规定。
它们是保障教育公平、质量和秩序的法律法规基础,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
比如我国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内容、学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权利和教育质量保障等。
教育从业者和学生家长要了解这些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同时要求教育机构的合法运作。
三、教育改革政策教育改革政策是指针对教育领域的改革重点和方向进行的政策制定。
通过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例如我国的高考综合改革,取消了文理分科,推行了新的考试评价体系,以培养更全面发展的人才。
同时,还有课程改革、教育质量评估改革等。
教育从业者要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
四、教育投入政策教育投入政策主要指政府对于教育的经济支持和资源投入。
这涉及到教育经费、教育设施等方面的政策。
政府的教育投入政策直接影响着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例如,我国实施的“中西部地区教育振兴计划”,旨在缩小不同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改善教育条件。
教育从业者要关注教育投入政策的变化,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教育效益。
五、教育评价政策教育评价政策是指对学生学业水平和教育质量进行评价的政策。
它关系到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机会,对于激励学生学习、推动教育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部教师新政策
教育部教师新政策近年来,教育部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教师政策,以改善中国教育和培养更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育部认为,教师是关键因素,可以促进中国教育改革,并最终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和未来为国家提供更好的发展服务。
新教师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教师考核制度更加严格。
教育部将成立专门的考核机构,对教师的行为、素质和职业素养进行评估,获得良好的评价才能继续工作。
此外,教师也需要定期参加培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拓宽知识面。
二是建立完善的福利待遇。
政府为教师提供更多的经济福利,包括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社保保障、补贴和补贴等,让教师更加有信心和动力参与教育改革。
三是极大改善教师工作环境。
教育部将支持地方政府和学校重点投资,进一步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包括设施设备、教室规模等,以及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给予教师更多的尊重。
以上是教育部最新推出的教师政策。
这些政策旨在强化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提高中国教育素质,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教育部还计划继续推出更多的政策,以进一步改善教师工作环境,支持教师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中国教育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实施新教师政策过程中,教育部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各级政府和学校,他们应该加强与学校的合作,给予教师更多的支持,使教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另外,政府也应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教育领域,加快教育改革的进程,为学生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教育。
综上所述,教育部推出的新教师政策必将促进中国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素质,为培养优秀人才做出贡献,为中国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执行这些新政策将呈现出更加完善的实施规则,改革深入推进,从而保证中国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
教师教育新政策解读
教师教育新政策解读近年来,教育领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和培养优秀教师队伍,我国教育部门不断出台新政策。
本文将对教师教育新政策进行解读,旨在探讨其背后的意义和影响。
1. 教师教育新政策的背景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意味着教师教育也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教育部门出台新政策,旨在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和专业素养,使其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
2. 教师教育新政策的主要内容教师教育新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优化培养模式:通过改革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培养适应新时代教育变革的教师。
- 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提高学生教育实习的质量,培养学生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
- 推进师范教育创新:鼓励高校加强师范教育改革,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师范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3. 教师教育新政策的意义教师教育新政策对于提高我国教师队伍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优化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教师。
其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实际教育能力。
最后,推进师范教育创新可以加强师范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4. 教师教育新政策的影响教师教育新政策的实施将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教育部门将加大对教育培养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力度,确保培养的教师质量。
其次,教育机构需要根据新政策调整培养方案,提升教师培养质量。
此外,学校也需要根据新政策要求进行教师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
5. 教师教育新政策的挑战教师教育新政策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教育部门需要制定具体操作细则,为政策的实施提供明确的指导。
其次,培养机构需要投入更多资源进行教育改革,提高教师培养的质量。
另外,学校需要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支持力度,为教师提供更好的专业发展机会。
6. 教师教育新政策的倡导者教师教育新政策的倡导者是教育部门和相关机构。
教育部门通过出台政策和制定政策细则,引领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
我国教育的基本政策与法规
我国教育的基本政策与法规一、教育的基本政策教育是国家的基础事业,为了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教育的基本政策。
这些政策的目标是为每个公民提供平等、公正、高质量的教育机会,实现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1. 素质教育我国教育的基本政策之一是推行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学业水平、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2. 公平公正教育我国教育的另一个基本政策是推动公平公正教育。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财政投入、建立健全的教育评价体系等措施,我国致力于消除教育发展中的不平等现象,使每个学生都能平等享有优质教育资源。
公平公正教育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推动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3. 创新创业教育我国教育的第三个基本政策是促进创新创业教育。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
我国鼓励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和创业奠定基础。
4. 教育国际化我国教育的基本政策还包括推进教育国际化。
教育国际化可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与国际接轨,提高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要求学校开设国际课程,提供留学机会,引进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加强与国际教育机构的合作,推动我国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教育的基本法规为了保障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我国也制定了一系列教育的基本法规。
这些法规规范了教育的管理、运行和评价等方面,保障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 《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是我国教育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法规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内容、范围和实施方式,强调了保障每个学生平等接受基本教育的权利。
《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推动了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提质,确保了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2. 《中小学教师法》《中小学教师法》是我国教育法规的另一个重要法规。
该法规规定了中小学教师的权益和义务,明确了中小学教师的职责和要求。
教师的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师的教育政策与法规教师是社会中承担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的重要角色,他们在教育过程中需遵守一系列教育政策和法规。
本文将探讨教师的教育政策与法规,以确保他们的工作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1. 教育政策的重要性教育政策是指政府对教育发展所制定的原则、目标、措施和政策。
这些政策的目的是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政策通常涵盖学校管理、课程规划、师资培训和评估等方面,以确保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2. 教育法规的重要性教育法规是指对于教育工作做出规范和约束的法律法规。
它们确保了教师的权益和责任,并保障了学生的权利和安全。
教育法规包括教师资格认证、招聘与管理程序、教师薪酬与福利、学校纪律与安全等方面的规定,旨在维护教师和学生的权益。
3. 教师资格认证教师资格认证是衡量教师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
按照教育法规,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学历和专业知识,通过相关考试或评估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教师资格认证是保证教师专业能力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机制。
4. 教师招聘与管理程序教师招聘与管理程序是确保学校教师队伍的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学校在招聘教师时必须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招聘,同时对教师进行绩效评估和激励措施,以保持教师队伍的动力和稳定性。
5. 教师薪酬与福利教师薪酬与福利是衡量教师待遇的重要指标。
教育法规规定了教师的薪酬、社保和福利待遇,以确保教师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提高他们的教育热情和敬业精神。
6. 学校纪律与安全学校纪律与安全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
教师在执行教育工作时必须遵守学校纪律要求,确保学生的安全和秩序。
同时,教育法规也规定了对学生的不当行为进行纪律处分的程序和原则,以维护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
总结:教师的教育政策与法规是保障教育质量和教师权益的重要保障。
教育政策提供了教育发展的框架,为教师提供了指导和支持;教育法规规定了教师的权益与责任,保障了学生的权益和安全。
教师要认真遵守教育政策与法规的要求,在教育事业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努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贡献。
教师的教育政策与法规意识
教师的教育政策与法规意识教育政策和法规是指导和约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和法律法规。
作为一名教师,具备正确的教育政策与法规意识对于履行职责、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教师的教育政策与法规意识的重要性、内容及培养方法。
一、教育政策与法规意识的重要性教育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是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障教师和学生的权益,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应当全面了解并积极贯彻执行各项教育政策与法规。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是针对教育教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了解并执行这些政策和法规,能够更好地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2. 保障教师和学生权益:教育政策和法规旨在保障教师和学生的权益,为他们提供一个公平、安全和健康的学习环境。
教师具备教育政策与法规意识,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3. 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教育政策和法规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如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资格证的申请与续期以及课堂规范等。
教师树立教育政策与法规意识,能够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规范自身教育教学行为。
二、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内容教育政策和法规涵盖了广泛的教育领域,对于教师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国家教育政策:包括国家教育改革政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等政策。
教师应该了解并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政策,积极参与教育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2. 教师资格认定与管理:涉及教师的资格认定、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教师要依法申请和续期教师资格证书,参加相应的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3. 学校管理规定:学校管理规定是指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安全与保卫等规定。
教师要严格遵守学校管理规定,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和良好环境。
4. 教育教学法律法规:涉及课程设置、学生成绩管理、班级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教育政策的内容包括
教育政策的内容包括
教育政策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 教育目标与价值观:教育政策会明确规定教育的目标,如培
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公民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等,并强调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2. 教育体制改革:包括教育制度、课程体系、教育机构等方面
的改革。
政府会确定教育的管理机构、职责与权力分配等,同时推进
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3. 教育改革与创新:政府会鼓励教育改革与创新,包括改进教
育教学方法、培养教育人才、完善教师教育培训制度等,以满足不断
变化的社会需求。
4. 公平与平等教育:政府会制定政策来促进教育的公平与平等,包括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实施包容性教育等,以确保每个孩子
都能接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5. 教育质量评估与提高:政府会制定教育质量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对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估,以便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政府
会出台政策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6. 教育经费与资源投入:政府会加大对教育的经费和资源投入,确保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政府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
的利用效率。
7. 学前教育与终身教育:政府会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制定相
应政策来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率。
同时,政府也会倡导终身教育理念,鼓励成年人继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
总之,教育政策旨在促进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提高教育的质量和
公平,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养有素质的人才。
国家关于教师的政策
国家关于教师的政策
国家对于教师的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资格证制度:国家规定了教师资格证的申请与考核制度,要求教师必须通过相应的考试和评估才能取得教师资格证,才能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2. 职业发展与培训:国家鼓励和支持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学术研究,提供各种培养与进修的机会,包括参加培训班、研讨会、学术交流等。
3. 教师待遇与福利:国家力争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福利,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保障教师的薪酬、养老金和医疗福利,并加强教师职业保险和职业安全保障。
4. 选拔与评价机制:国家建立了教师选拔与评价体系,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优秀教师给予奖励,不合格教师进行督导和培训。
5. 教师队伍建设:国家鼓励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教师,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6. 教育改革与政策支持:国家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为教师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以上是一些国家关于教师的政策,不同国家或地区可能会有略微差异。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政策支持有哪些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政策支持有哪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法律法规层面的政策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这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提供了法律依据,也对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提出了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教师有义务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这部法律明确了教师的职责和义务,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基本的法律规范。
二、教育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明确了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关爱学生、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行为规范。
这些准则为教师的日常行为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有助于引导教师自觉践行良好的师德师风。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强调,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要位置。
通过建立健全教师师德考核机制,对教师的师德表现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岗位晋升等挂钩,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
三、教师培训与教育政策国家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通过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培训资源和机会。
在培训内容中,师德师风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增强师德意识,提高师德修养。
此外,鼓励学校开展校本培训,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师德师风培训活动。
教学工作中的教育法规与政策解读
教学工作中的教育法规与政策解读教育法规与政策在教学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为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原则和规范,以确保教育活动的高质量和合法性。
本文将对教学工作中常见的教育法规与政策进行解读,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教育法》《教育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律,对于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
根据《教育法》,教育工作者应当遵守以下法规要求:1. 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法》明确提出,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
2. 尊重学生权益:教师应当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不得对学生进行体罚、变相惩罚或侮辱等行为。
3. 提供安全教育环境:校园安全是教师工作中的重要职责之一,教师应当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校园内的安全环境,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二、《中小学教师法》《中小学教师法》是专门针对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遵守以下法规要求:1. 教师的职责与义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2. 课堂纪律管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学校的纪律要求,维护课堂秩序,并及时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
3. 课外辅导和个别辅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提供适当的课外辅导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三、《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暂行办法》《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暂行办法》是教育部制定的用于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的政策规定。
教师在职称评聘中应遵守以下政策要求:1. 教师资格要求:教师需要满足教育部规定的师范类本科及以上学历要求,并通过相应的教育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2. 个人发展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积极参加教育培训和学术研讨活动,进行教学研究和创新。
3. 评聘程序与评定标准:教师需要按照评聘程序提交申请材料,并符合教育部制定的评定标准,经过审核和评审后方可获得相应的职称。
教师教育新政策解读
教师教育新政策解读在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可忽视。
为了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教师教育新政策,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政策进行解读,以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指导和思路。
一、教师培养与选拔的改革教师培养与选拔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也是教育改革的关键。
新政策强调教师培养过程中的专业素养,采取多元化的选拔方式,注重教育教学和实践经验的考察。
此外,政策还鼓励教师定期进修和参加培训,以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
二、教师职业发展与待遇新政策提倡教师职业发展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路径。
除了传统的晋升途径外,政策还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影响力。
此外,政策还加大了对优秀教师的奖励力度,提高了教师的待遇水平,增强了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三、教师教育的创新在新政策中,教师教育的创新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政策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更多的创新元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此外,政策还推动教育信息化,提倡教师运用新技术和新媒体进行教学,以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
四、教师评价与考核新政策对教师评价与考核提出了新的要求。
政策强调教师个体差异的尊重和个性化发展,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工作情况定制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
同时,政策还加大了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督力度,确保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五、师范院校的发展与改革新政策也涉及到师范院校的发展与改革。
政策鼓励师范院校加强与基层学校的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培养平台。
此外,政策还鼓励师范院校加强教师教育的研究与创新,为教师培养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和学术支撑。
六、教师队伍的多样化新政策倡导教师队伍的多样化和包容性。
政策鼓励各类人才报考教师岗位,为理科、艺术、体育等不同领域的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
同时,政策还鼓励基层学校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吸引和留住各类优秀人才,推动教师队伍的多层次和多方面发展。
国家对教师的相关政策
国家对教师的相关政策
中国政府对教师的相关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培养和培训:教育部等部门实施了一系列的计划和政策,如《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以及各类学校教师培养、培训相关政策,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教师待遇:国家政策保障了教师的待遇,包括岗位工资、教龄工资、课时工资、绩效工资、特优津贴、山区补贴等。
此外,财政部配合教育部近年来持续实施了相关计划和政策,引导教师到欠发达地区、到农村学校任教、支教,扎根服务基层。
教师队伍建设:《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其中包括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
• • • • 学校数(所) 四川:13993 教师:333343 全国:300854 4.65 %
我国师范教育发展回顾
•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南洋公学师范院、 京师大堂师范馆和通州师范学校创立至今, 中国师范教育已走百年的历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满足中等及 中等以下教育对教师的需求,根据现阶段 中小学教师合格学历的要求,国家设置了 各级师范学校1133所,在校学生约143万人; 教师进修院校2273所,在校学员70万人。 (1995止)
3.管理学生权
•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 生成绩。”简称管理学生权。这是教师所享有的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基本权利。其 基本涵义包括:(1)教师有权依据学生的身心发 展状况和特点,因材施教,有针对性指导学生, 并就学生的特长、就业、升学等方面的发展给予 指导。(2)教师有权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 学习、劳动等方面给予客观、公正的恰如其分的 评价。(3)教师有权运用正确指导思想、科学的 方式方法,使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 我国教师队伍总体上呈年轻化态势,中青 年教师成为大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主 体。 据统计,2005年,我国普通小 学、初中、高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专任 教师比例分别达45.82%、60.01% 和55.07%,年龄在45岁以下的比例 分别达70.98%、86.44%和82.3 0%。在高校,已有大约三分之二的教师 年龄在40岁以下。
• • • • • 一、高等教育基本情况 一、学校数(所) 四川省116 全国2663 4.36 %
普通中学
• • • • • • • • 学校数 四川4937 全国72907 6.77% 教职工人数(人) 四川314058 全国5815712 5.40%
职业初中
• • • • 学校数(所) 四川:12 教师:教职工人数(人)439 全国:213 5.63 %
• 2005年,全国普通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 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8.62%、95.24%和 83.46%,比上年分别提高0.31、1.45 和3.87个百分点。具备高一层次学历的教师比 例逐年提高,在中小学新增教师中,具有大学专 科、本科学历的教师成为主体。高校高学历教师 比重稳步增长,2005年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 师共有36.6万人,占教师总数的34.86%, 比2000年增长了7.8个百分点。
二、建国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法律 政策
• 1951年《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草 案)》 • 1956年《师范学校规程》 • 1980年,《中等师范学校规程(试行)》 • 1993年 10月3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师法》诞生
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概述
• 一、《教师法》立法宗旨 • 《教师法》以教师为立法对象,把国家尊 师重教的方针上升为法律,体现了全国人 民的共同愿望和意志。总则第一条对其立 法宗旨作了明确规定:“为了保障教师的 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 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 事业的发展,制定本法。”具体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二、《教师法》的基本内容
• 1、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 权利::(1)教师实施某种行为的权利,也可称 积极行为的权利。如《教师法》规定:“从事科 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 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2)教师要求 义务人履行法律义务的权利,如《教师法》规定 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的权利。(3)当 教师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诉诸法律,要求确 认和保护的权利。
1〃教育教学权
•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学改革和实 验。”简称教育教学权。其基本涵义包括:(1) 教师可依据其所在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工作量 等具体要求,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自主地组织课 堂教学;(2)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其教学内 容和进度,并不断完善教学内容;③针对不同的 教育教学对象,在教育教学的形式、方法、具体 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实验和完善。任何组织或 个人都不得非法剥夺在聘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 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权利的行使。
• (1)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 国家通过制定《教师法》,通过法律明确 确认教师的基本权利,规定教师应享有的 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规定政府、学校, 各行各业及公民的职责,规定侵害教师合 法权利的法律责任,对运用法律手段有效 地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针 对性。
(2)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 通过制定《教师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 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对教师的任用、培养、 培训、考核等作出规定,使提高教师队伍 素质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严格按 照法律规定的措施、标准,优化教师队伍, 以尽快在我国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 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适应教育事 业发展的需要。
四川省教育统计(2008)
• 各级各类教育学生总数(含职业培训)万 人1876.89
• 教职工队伍万人90.08
• 2008年,我省基础教育学校总数为28700 所,教学点8807个,招生总数377.09万人, 在校学生总数为 1329.94万人,教职工总数 为72.12万
2008年四川省教育事业发展水平与 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及位次
• •
• • • • •
•
[案例] 张某某系某第一高中教师,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二十余载。由于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提高 自己的教学科研水平,先后在教育报刊上发表论文若干篇,探讨教学方法的改进。其中某篇论文主张在根据学生的 性格特点、学习基础上因人施教,教学工作要有针对性,而不能不顾对象,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生搬硬套,那样 只会把工作搞砸,误人子弟。此文见报后,受到教育界同仁的一致好评,被评为教学论文二等奖。 张某某本人不仅刻苦钻研理论,更重要的是他能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付诸实践,他利用自己的心得体会,在班上 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张某某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在学生中树立了崇高的威信。 由于张某某在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1995年他被评为县模范教师,获得县教育局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奖金 500元。 1995年底,县教育局某位领导找到张某某,想让他的侄子进入张某某任教的毕业班,但由于该领导侄子的成绩 较差,张某某按照学校的规定婉转地拒绝了该领导的要求。 事隔不久,某县教育局突然收回张某某所获的模范教师称号,收回所得奖金,理由是教学模式老化,学生反映 意见挺大,张某某不配得模范教师称号。 张某某得知此事后大为吃惊,立即找县教育局交涉,要求县教育局承认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保护自己辛苦得 到的荣誉称号。但县教育局不予理睬。张某某所在学校议论纷纷,人们传说张某某出了问题,要不怎么回被剥夺 “模范教师”称号?张某某为此精神恍惚,精神压力很大,以至住院月余,花去医疗费500余元。在朋友的指点下, 张某某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称县教育局非法剥夺自己的荣誉称号,给自己造成了精神损害和经济损失,要求人 民法院判令县教育局返还荣誉证书及奖金,并在原有范围内消除影响,并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抚慰金。 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某对工作认真负责,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成功的方 法,用它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效果十分显著。这已经被实践所证实。张某某所撰写的教育方面的论文,受到广 大教师的好评,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对实践有较好的指导作用。他提出的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的观点, 发展了前人的理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其已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重视,证明是可行的。县教育局所 说的“张某某撰写的论文哗众取宠,没有实际效果;张某某教学模式老化,学生反映意见挺大”的观点,是站不住 脚的。县教育局未经认真调查,只凭领导个人好恶(本案中所提到的领导在剥夺张某某荣誉的称号过程中起了决定 性作用),未依法定程序便剥夺张某某的模范教师荣誉称号及奖金,构成对张某某荣誉权的侵害,应当承担侵权的 民事责任。判令:县教育局返还张某某模范教师的荣誉证书及奖金500元;在原有范围内为原告张某某消除影响, 恢复名誉,并赔偿经济损失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 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简称获取报酬待 遇权。这是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劳动的权利和劳 动者休息的权利的具体化。其基本涵义包括:(1) 教师有权要求所在学校及其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教 育法律、教师聘用合同的规定,按时、足额的支 付工资报酬,包括基础工资、职务工资、课时报 酬、奖金、教龄津贴、班主任津贴及其他各种津 贴在内的工资收入。(2)教师有权享受国家规定 的福利待遇。包括医疗、住房、退休等方面的各 种待遇和优惠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2〃科学研究权
• 这是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所享有的基本权利 之一。其基本涵义包括:(1)教师在完成规定的 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有权进行科学研究、技 术开发、技术咨询等创造性劳动。(2)有权将教 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或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等, 撰写成学术论文,著书立说。(3)参加有关的学 术交流活动,以及参加依法成立的学术团体并在 其兼任工作的权利。(4)有在学术研究中发表自 己的观点,开展学术争鸣的自由。但应注意在教 育教学活动中,应按教学大纲或教学基本要求进 行讲授,不应任意发表与讲授内容无关且有损受 教育者身心发展的个人看法。
• •
[案例] 某中学,因翻修校舍,急需一部分资金,1990年扣留了全体教师 从7月份到9月份的全部工资款额共计4.32万元。全体教师对学校的行 为极为不满,联名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其申诉依据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33条:“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教师的 工资报酬、福利待遇,依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师法》第7条第4款规定: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有国家 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带薪休假”的权利。要求学校马上归 还扣留教师的全部工资。 • 经县教育行政部门深入调查,查明该校拖欠教师3个月工资的情 况属实。县教育行政部门责令该校及其责任人限期归还被挪用的教师 工资,修建校舍的经费由该校另行解决。并决定对该校领导及其直接 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 拖欠教师工资,违反《教育法》、《教师法》,是侵害了教师合 法权益的行为。它不仅侵害了教师获取劳动报酬的基本权利,危及教 师及其家庭生计,还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正 常进行,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