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小学科学三下《1.3.肥沃的土壤》教案 (5)
苏教版科学三下《肥沃的土壤》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三下《肥沃的土壤》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肥沃的土壤》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土壤的构成,掌握土壤的肥沃程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土壤资源。
教材内容丰富,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土壤的微观结构以及土壤肥沃程度的判断标准等知识,学生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壤的构成,知道土壤肥沃程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学会判断土壤的肥沃程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的兴趣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土壤的构成,掌握土壤肥沃程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教学难点:理解土壤肥沃程度的判断标准,学会判断土壤的肥沃程度。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土壤的奥秘。
2.利用实验现象,直观地展示土壤的构成和肥沃程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个有趣的故事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土壤的构成:让学生观察不同的土壤样本,引导学生发现土壤的秘密。
3.实验展示: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土壤的肥沃程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验现象,讨论如何判断土壤的肥沃程度。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土壤的重要性,呼吁学生保护土壤资源。
6.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题和重点内容。
三年级科学下册肥沃的土壤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肥沃的土壤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壤的组成,知道土壤中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学会使用工具进行土壤样本的采集和观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土壤的性质和成分。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土壤的组成和作用,土壤样本的采集和观察。
教学难点:土壤中不同成分的识别和作用,实验操作的技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实验器材、土壤样本、工具等。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土壤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注意地面上的土壤。
2. 提问:你们对土壤有什么了解?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二、探究土壤的组成(15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提供一份土壤样本。
2. 学生使用工具进行土壤样本的采集和观察。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土壤样本,注意土壤的颜色、质地和气味。
三、了解土壤中的成分及其作用(15分钟)1. 教师介绍土壤中的主要成分,包括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2.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各成分的作用和重要性。
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土壤的重要性,以及保护土壤的意义。
2. 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土壤,提出具体的建议。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进行土壤样本的采集和观察,进一步了解土壤的性质和成分。
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对于实验操作,要引导学生注意安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方面,要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六、探索土壤的多样性(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不同地点的土壤样本。
2. 学生采集土壤样本,注意观察土壤的颜色、质地和气味的变化。
3. 学生将采集到的土壤样本带回教室,进行观察和比较。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3《肥沃的土壤》教学设计3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3《肥沃的土壤》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肥沃的土壤》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土壤的构成和作用,探索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保护土壤资源。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多样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自然界的现象充满好奇。
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土壤的关注较少,对土壤的认知程度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对土壤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壤的构成和作用,知道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学会保护土壤资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探究土壤的多样性和肥沃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土壤的构成和作用,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难点:保护土壤资源的方法,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图片、实例和实验步骤的PPT,辅助教学。
2.实验材料:准备土壤、微生物、植物等实验物品,让学生亲身体验。
3.教学资源:收集有关土壤保护的资料,为学生拓展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土壤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土壤的多样性和美丽。
提问:“你们知道土壤是什么吗?土壤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介绍土壤的构成,包括岩石、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
通过PPT 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土壤中的微生物。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3《肥沃的土壤》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3《肥沃的土壤》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肥沃的土壤》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土壤的组成,知道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如何保护土壤资源。
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图片和实验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究问题。
但是,他们对土壤的认识还比较肤浅,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加深对土壤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土壤的主要组成成分,知道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意识到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性,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土壤的组成成分,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保护土壤资源。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实验材料,如土壤、水、放大镜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了解土壤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土壤对植物生长有什么作用?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土壤的组成,如土壤中的岩石、有机物、水分等。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土壤中的不同成分。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放大镜观察土壤样品,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土壤组成的掌握情况,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土壤资源?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土壤资源的措施,如减少农药使用、发展绿色农业等。
三年级下册科学学案1.3 肥沃的土壤 苏教版
肥沃的土壤【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腐殖质,知道腐殖质的多少影响土壤的肥力。
2.知道土壤贫瘠的原因和一些改良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1.了解土壤中的腐殖质的形成过程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连续五个星期观察腐殖质的形成过程。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一1.观察校园中的落叶,然后挖开土层,观察土层。
2.通过实验,了解腐殖质的形成过程,理解腐殖质的概念,探讨腐殖质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学习活动二1.探讨土壤肥力流失的原因。
2.探讨怎样增加土壤的肥力。
学习活动三根据课本,学做肥料带。
二、课后练习1.填空题(1)表层土的养分来自,它们被称为。
(2)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
越多,土壤越肥沃。
(3)山上的因经常而流失,造成土壤贫瘠。
有的地区通过修筑,来防止水土的流失和保持土壤的肥力。
(4)贫瘠的土壤还可以通过的方法增加来加以改良。
(5)蚯蚓是和。
(6)土壤层次结构从上而下分为、、。
2.选择题(1)腐殖质是由()变成的。
A.泥土B.动植物遗体C.塑料袋(2)动物、植物死亡后变成土壤中的()A.腐殖质B.黏土C.沙(3)土壤固体中的最小颗粒是()A.沙粒B.粉粒C.黏粒(4)土壤中的()是植物生长的必须肥料A.沙土B.黏土C.腐殖质3.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任何物质在土壤中都能变成腐殖质。
()(2)含沙量越多的土壤中,渗水越快。
()4.问答题(1)为什么说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2)怎样增加土壤的肥力?(3)腐殖质与土壤肥力有什么关系?。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3肥沃的土壤
让小组长汇报,最后大家讨论评比,选出最好的小组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上奠定了土壤的概念,认识到土壤里面有些什么,在本课,他们认识了土壤成分及类型,并开展一系列对比性研究,进而鉴别家乡的类型。
(1)观察:每一种土壤的颜色,听:摇动一下杯子,每一种土壤的声音听上去像什么?触摸:土壤摸 上去感觉像什么?哪一种的感觉最硬或最光滑?握一握:哪种可握成团,哪种不能?闻:每一种土壤闻上去像什么?
(2)分组实验(注意土壤多少、倒入的水量、倒入的速度)
①把三种土壤放入三只相同的漏斗,用好纱布。
②倒入相同的水。
教学难点
连续五个星期观察腐殖质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学生用:一块有明显落叶的土地、一堆土、蚯吲、吸管、小铲子、塑料袋、一张黑纸、胶带、报纸、抹布、记录纸、放大镜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预习交流展示
请大家展示一下课前自己从不同的地方收集不同的土壤,用多种办法研究这几个地方的土壤有什么不同?说出你们的采土地点及研究方法。
教学课题:1.3肥沃的土壤
教学课时
1课时
主备老师
教学时间
第二周
教学目标
1.知道动植物的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
2.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3.什么是腐殖质。
4.坚持长期观察,有持久性。
5.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土壤中的腐殖质的形成过程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3《肥沃的土壤》说课稿2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3《肥沃的土壤》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肥沃的土壤》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围绕土壤的组成、特点以及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壤的基本构成,知道土壤中的各种成分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对于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对土壤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对于土壤的组成、特点以及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土壤的奥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壤的基本构成,知道土壤中的各种成分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土壤的组成和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土壤的基本构成,土壤中的各种成分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2.教学难点:土壤中各种成分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保护土壤资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中的土壤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土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土壤的基本构成,引导学生了解土壤的多样性。
3.观察与思考:让学生观察土壤样本,引导学生发现土壤的秘密。
4.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土壤中的各种成分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5.讨论交流: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土壤中各种成分的相互作用。
6.知识拓展:介绍土壤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7.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8.作业布置:布置探究性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土壤的奥秘。
苏教版《肥沃的土壤》教案精美版1
6.肥沃的土壤【教材分析】对植物而言,腐殖质是它们的主要营养。
对学生而言,腐殖质如何形成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本课遵照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认识腐殖质及其产生的原因,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土壤。
【学情分析】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土壤的常见成分,知道了土壤里能生长植物,土壤里有一些其他杂物,蚯蚓生长在土壤里等等。
土壤里面能够长出的植物,在他们的眼里,是土壤里的肥料使植物从泥土里长出来的。
因此,探究土壤里的重要组成物质——腐殖质,就成为本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什么是腐殖质,知道腐殖质的多少影响土壤的肥力。
2.知道土壤贫瘠的原因和一些改良的方法。
3. 知道土壤动物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科学探究:1.能够制作肥料袋。
2.能够坚持长期观察,并了解腐殖质的形成过程。
科学态度:1.通过长期观察,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探究态度。
2.意识到土壤和生命密切相关,愿意亲近土壤,形成环保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知道土壤的肥力对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形成保护土壤的意识。
2.会利用厨余垃圾制作肥料袋,改良土壤肥力。
【教学重点】了解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难点】制作肥料袋并连续5星期观察腐殖质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小铲子、塑料袋、易腐烂的菜叶果皮、洒水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了解土壤1.创设情境:我们每天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面上课,放学回家就可以享受香喷喷的饭菜,有时还有美味的零食点心。
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对于一些小朋友来说却很遥远。
在我国西部贫困山区,有些小孩子连温饱问题都还没有解决。
2.出示西部儿童图片:为什么西部大山里的孩子连饭都吃不饱呢?(土壤贫瘠)3.出示西部大山和东部良田图片:你发现土壤对植物有什么影响了吗?4.引出课题:是啊,肥沃土壤里的植物长势良好,粮食产量自然高,而贫瘠的土壤植物枯黄,很难茁壮成长。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3《肥沃的土壤》说课稿3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3《肥沃的土壤》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3《肥沃的土壤》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土壤的构成和特点,知道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引导学生探究土壤的秘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
但是,对于土壤的深入了解还需要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究中得到成长。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壤的构成和特点,知道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土壤的秘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科学思维,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土壤的构成和特点,知道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难点:探究土壤的秘密,理解土壤的各种成分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土壤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土壤的构成:引导学生观察多媒体课件中的土壤图片,分析土壤的组成。
3.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土壤中的不同成分,了解它们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4.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土壤的构成和特点,知道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5.拓展:鼓励学生关注土壤保护,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土壤的构成: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促进根系生长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结果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对土壤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科学下册肥沃土壤教案苏教
三科学下册肥沃土壤教案苏教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土壤的概念,知道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2. 掌握肥沃土壤的特点,了解土壤肥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2.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土壤取样和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珍惜和保护土壤资源。
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土壤的概念,土壤的组成,肥沃土壤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土壤肥力的评价,土壤保护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材、教具(如土壤样本、显微镜等)。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学生准备:1. 预习教材相关内容。
2. 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土壤,激发学生对土壤的好奇心。
2. 教学土壤的概念和组成:讲解土壤的定义,介绍土壤由哪些物质组成,如岩石、有机物、水分、空气等。
3. 探究土壤的性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土壤样本的颜色、质地、结构等,记录实验结果。
4. 学习肥沃土壤的特点:5. 土壤保护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评价土壤肥力,讨论保护土壤的方法和措施。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土壤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土壤保护。
7. 布置作业:结合课堂所学,让学生完成有关土壤的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操作和讨论,评价学生对土壤概念、组成、肥沃土壤特点的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在实验和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引导学生关注土壤质量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了解我国土壤资源的现状和保护政策。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土壤调查,了解身边土壤的性质和肥力状况。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方法的优缺点,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九、教学计划:本节课计划用45分钟完成,主要包括soil的概念和组成(10分钟),soil的性质和肥沃土壤的特点(15分钟),土壤保护讨论(10分钟),总结与反思(5分钟)。
三科学下册肥沃土壤教案苏教
三科学下册肥沃土壤教案苏教第一章:认识土壤教学目标:1. 了解土壤的定义和组成;2. 掌握土壤的基本功能和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土壤的定义和组成:介绍土壤的定义,解释土壤由哪些组成部分构成;2. 土壤的功能:讲解土壤的基本功能,如支撑植物生长、保持水源、调节气候等;3. 土壤的重要性:强调土壤对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作用。
教学活动:1. 观察土壤样本:让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土壤样本,引导学生关注土壤的外观特征;2. 土壤实验: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了解土壤的组成和性质;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土壤的功能和重要性,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评估方式:1. 观察土壤样本的记录;2. 实验报告;3. 小组讨论的参与和表现。
第二章:土壤肥力的概念教学目标:1. 理解土壤肥力的含义和重要性;2. 掌握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土壤肥力的定义:解释土壤肥力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土壤肥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2. 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介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如有机质、养分、水分、质地等;3. 土壤肥力的测定:讲解如何测定土壤肥力,以及测定结果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
教学活动:1. 土壤肥力实验:进行简单的土壤肥力实验,让学生了解土壤肥力的测定方法;2. 小组讨论:讨论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评估方式:1.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2. 实验报告的质量;3. 小组讨论的参与和表现。
第三章:有机质的的作用教学目标:1. 了解有机质的概念和来源;2. 掌握有机质在土壤中的作用;3. 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有机质的定义和来源:解释有机质的概念,介绍有机质的来源;2. 有机质在土壤中的作用:讲解有机质在土壤中的作用,如提供养分、改善土壤结构等;3. 有机质的测定:讲解如何测定土壤中的有机质,以及测定结果对土壤管理的指导意义。
教学活动:1. 有机质实验:进行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实验,让学生了解有机质的测定方法;2. 小组讨论:讨论有机质的作用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评估方式:1.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2. 实验报告的质量;3. 小组讨论的参与和表现。
苏教版科学三下《肥沃的土壤》教案设计
苏教版科学三下《肥沃的土壤》教案设计知识与技能●明白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是腐殖质,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变成的;●明白一些动物的生活对土壤肥力的阻碍;●建立腐殖质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带领学生体验探究土壤的整个过程,体验科学的研究从问题动身——观看研究过程——解决问题;●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能够制作肥料袋;●能够用图画或文字记录自己观看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坚持长期观看,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探究态度;●使学生意识到土壤和生命紧密相关,情愿靠近土壤,关爱生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谈话:关于土壤,大伙儿有什么感爱好的问题?2.学生提出自己感爱好的问题,教师依照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的研究内容。
3.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侦察柯南,查一查土壤里能长出各种各样植物的缘故。
二、探究土壤:课前老师布置同学采集并观看土层,。
(1)依照你课前观看采集到的土层结果并结合这幅土壤结构图,你明白了土层是什么样的?(土壤是分层的),各层有什么特点?(书上第8页)(2)我国面积这么大,各地土壤不仅分层而且土壤的颜色也不同。
先来看一段录像,了解一下我国各地土壤的颜色,看完这段录像,你明白了什么?(3)再来看这幅田野土层结构剖面图,你发觉土壤的上层和下层有何不同?(颜色不同)。
上层的土颜色比下层深。
什么缘故会有这种现象?(可能和土壤周围及土壤里面有什么有关)大伙儿有什么方法?学生交流自己的方法。
(5)你能依照观看到的现象,估量一下,枯死的植物到哪里去了?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6)学生讨论、交流。
(土壤的养分)2.探究动物生活对土壤肥力的阻碍。
(1)谈话:刚才有的同学告诉我,他们在土里还发觉了一种小动物。
这种动物躯体细长、专门软,它没有眼睛,在泥土里生活,下雨的时候会爬出地面,你们明白那是什么吗?(2)你留心过吗?蚯蚓生活的土壤有何特点?。
△学生观看,并说说看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像如此颜色发黑、潮湿肥沃、蚯蚓喜爱生活的土,我们称之为含有腐殖质的腐殖土。
三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 土壤与生命 3肥沃的土壤教案 苏教版
教学意图
实
验
操
作
延
伸
与
拓
展
为蚯蚓安一个家。引导学生讨论蚯蚓的家需要什么。
观察蚯蚓在土壤中的生活,记录土壤和蚯蚓发生的变化
培养学生的爱心、耐心。
评
价
反
思
对本教案的意见或建议
问:为什么我们所观察到的土壤的颜色各不相同.
二、带领学生观察土层剖面,引发学生讨论:为什么表层土和底层土颜色不同?
三、引导学生探究表层土的形成,引出腐殖质的概念,使学生了解到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四、探究土壤动物的生活会对土壤肥力产生那些影响,了解一些常见的土壤动物.
一、学生预测表层土壤与第层土壤颜色不同的原因
二、学生观察林间的落叶,然后挖开土层,观察在土层下面看到了什么。
三、学生描述自己所看到的。
四、寻找土壤中的烂树叶,根据落叶的变化推测落叶在土壤里是怎样变化的。
五、讨论: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在土壤里变成了什么?
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
实
验
操
作
指导学生制作肥料袋,讲解具体的步骤,给学生发塑料袋 。
课题
肥沃的土壤
重难点
1、死的动物如何变成土壤的一部分,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变的。
2、蚯蚓在改良土壤方面的作用。
3、建立腐殖质的概念。
教材分析
1、观察不同地方的土层,探究烂树叶和土壤颜色之间的关系。2、制作和观察肥料袋探究动物的生活会对土壤的肥力产生什么影响。
教学目标
1、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
巡视、指导。
一、学生到资源角领取土壤。
二、学生将土壤和他们带来的一些植物装进塑料袋。
三、用小棒将土壤和其他物品混合在一起.
肥沃的土壤教案
肥沃的土壤教案【篇一:肥沃的土壤教案】1、知道什么是腐殖质,知道腐殖质的多少影响土壤的肥力2、知道一些小动物和微生物在成肥过程中的作用3、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过程与方法:遵照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认识腐殖质及其产生的原因,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土壤。
情感价值:通过对土壤的进一步了解,认识土壤对人、植物和动物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地去保护土壤。
教学重点:腐殖质的形成过程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教学难点:较长的实验过程能否坚持观察教学方法:以讲解、图片及实验为主要手段,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本质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提问:课本8页第一幅图中,为什么上黑下浅?2、学生讨论3、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侦探柯南,查一查土壤里能长出各种各样植物的原因。
二、学习新课,研究土壤(一)探索土壤肥沃的秘密1、学生观察、比较表层土和下层土学生观察提前准备好的两种土壤,比较它们的不同,从而得出结论(土壤的颜色与腐殖质的多少有关)2、讲解: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
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
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由于动植物生活、生长、生存的主要区域是在地表的表层土上,死后的遗体也腐烂在表层土中,所以腐殖质主要集中在表层土中。
表层土壤中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很丰富,下层土能提供的养分就少多了,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岩石逐渐增多,岩床位于土壤和碎石之下的最底层。
(二)并不是所有的土壤都肥沃1、观察课本9页下面的三幅图片并阅读图左的文字学生阅读图片及文字,了解到并不是所有的地方的土壤都一样,知道由于地理天气或人类活动的原因,导致土壤有肥沃的,也有贫瘠的2、右边的图是人类改造贫瘠土壤的一些方法(三)了解土壤中生活的小动物1、观察课本11页上图2、讲解:教师讲解这幅图片中蚯蚓在做什么,及制作方法、养殖方法三、巩固—做一个肥料袋1、谈话:枯死的植物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们愿意亲手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吗?学生观察肥料袋的制作图及步骤,讨论如何设计实验。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1.3.肥沃的土壤》教案_(4)
探索动物生活对土 壤肥力的影响。
谈话:在有的小组 同学挖到的土层中,我 们 还 发 现了 一 种 小动 物。这种动物身体细长、 很软,它没有眼睛,在 泥土里生活,下雨的时 候会爬出地面,你们知 道那是什么吗?
教师出示昆虫饲养 盒,里面是自己几个星 期前培育的有蚯蚓开垦 痕迹的土壤。
教师小结:像这样 颜色发黑、潮湿肥沃、 蚯蚓喜欢生活的土,我 们称之为含有腐殖质的 腐殖土。什么是腐殖质 呢?
( 1)内容分析:本课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知道死了的动植物会变成土
壤的一部分,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由此建立腐殖质的概念。同
时,知道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蚯蚓等动物的作用, 确立土壤和生命密切相关的意识。
让学生亲历成肥的全过程,又是培养学生恒心和毅力的大好时机,从而达到“坚 持长期持久观察,在科学学习中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关爱生命”的目标。
( 2)学生分析: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土壤的常见成分,知道
了土壤里能生长植物,土壤里有一些其他杂物,蚯蚓生长在土壤里等等。土壤里 面能够长出各种各样的植物,在孩子的眼里,是土壤里的肥料使植物从泥土里长
出来的。因此,探究土壤里的重要组成物质——腐殖质,就成为本课的重要教学
内容。
时间
教学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一、 导 谈话:关于土壤,
入
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的问
题?
谈话:今天我们一 起来做一回侦探,查一 查土壤里能长出各种各 样植物的原因。
过程 学生活动
学生提出自己感兴 趣的问题,教师根据学 生的提问,引导学生确 定本课的研究内容。
设计意图
二、
探索 土
(一)室外活动:
壤
带领学生采集土层。
三年级科学下册肥沃的土壤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肥沃的土壤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壤的组成和肥沃土壤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性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土壤资源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土壤的组成和肥沃土壤的特点。
2. 探究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性质。
教学难点:1. 土壤中各种成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 实验操作的技巧和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土壤样本、放大镜、实验工具、教学课件。
2. 教学环境:实验室或教室。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提问:你们知道植物生长需要什么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植物生长需要水、阳光、空气和土壤。
3.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土壤,特别是肥沃土壤的特点。
二、探究土壤的组成(10分钟)1. 教师展示几种不同的土壤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其外观特征。
2. 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土壤样本,注意土壤的颜色、质地和结构。
3. 教师讲解土壤的组成,包括无机物、有机物和生物成分。
三、实验: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15分钟)1. 教师演示如何进行土壤实验,包括取样、称重、筛选等步骤。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性质。
四、数据分析(10分钟)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肥沃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有利于植物生长。
五、保护土壤资源(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土壤资源的珍贵性和保护意义。
2. 学生提出保护土壤资源的措施,如合理施肥、减少农药使用等。
3. 教师总结,强调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了土壤的组成和肥沃土壤的特点。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性质。
三年级科学下册肥沃的土壤5教案苏教版
观察土壤
学生讨论、交流。
给孩子一个空间,给孩子足够的时间,给孩子一个自由表达的机会,就可以充分展现他们对问题的思索。而“头脑风暴式”的讨论,最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观察中学会推理,从推理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正是这一活动设计的目的。
探索动物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谈话:在有的小组同学挖到的土层中,我们还发现了一种小动物。这种动物身体细长、很软,它没有眼睛,在泥土里生活,下雨的时候会爬出地面,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
(2)学生分析: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土壤的常见成分,知道了土壤里能生长植物,土壤里有一些其他杂物,蚯蚓生长在土壤里等等。土壤里面能够长出各种各样的植物,在孩子的眼里,是土壤里的肥料使植物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因此,探究土壤里的重要组成物质——腐殖质,就成为本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讲述:其实,在土壤中还有一些动物,对土壤的肥力有较大的影响。
做肥料袋。
谈话:枯死的植物到底到哪里去了?蚯蚓对土壤有什么影响?你们愿意亲手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吗?
讨论如何设计实验。(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教师启发对比实验的做法)
教师巡视,适当地给以必要的指导。
教师提示:
把塑料袋的口封好。
填好标签。
本实验需要三个星期的观察,每周观察一次,记录观察结果。每次观察时,要上下翻动土壤。
学生思考
学生观察,并说说看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
学生动手制作肥料袋。
同桌为一对比小组,依据讨论结果做肥料袋。
整理桌面,清理桌上残留物,填写观察和制作记录。
动物对土壤的形成、发育、物质循环、肥力演变等有较大影响。因而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土壤动物,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益虫的保护意识,连接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3.肥沃的土壤word教案 (5)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肥沃的土壤一、课程标准:1.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2.能倾听和尊重其它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3.能设计不用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
4.尊重证据。
5.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二、教学目的:(一)过程与方法:能够制作肥料袋,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
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或文字的方法记录下来。
(二)科学知识:知道死了的动植物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
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知道什么是腐殖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坚持长期观察,有持久性。
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三、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1.观察不同肥力的土壤2.探究蚯蚓对改善土壤的作用3.了解表层土是怎样形成的4.讨论动植物在土壤里变成了什么5.制作肥料带四、学习成果评价(一)概念发展1.知道死了的动植物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
2.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3.知道什么是腐殖质。
(二)探究能力:1.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2.能够制作肥料带,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
3.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或文字的方法记录下来。
五、教学材料:小铲、塑料袋、吸管、土壤、果皮、蔬菜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师生互动的目的教学反馈集中话题植物喜欢在什么样的土壤中生长知道吗?什么是肥沃的土壤呢?今天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激发兴趣明确研究内容探索和调查通过观察不同地方的土壤,你会发现什么?枯死的植物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引导猜测:动植物对土壤肥力是否产生影响?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肥沃的表土层的形成过程是什么样的呢?教师出示树上的图并用投影仪打出来。
组织学生讨论、汇报。
教师小结形成过程。
你们想亲自看看表土层的形成过程吗?我们可以怎么做?解释:腐殖质讨论肥料袋的制作方法。
有同学想把动物放在里面,估计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引导发现土壤有肥沃和不肥沃的差异亲手实验,了解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建立腐殖质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肥沃的土壤
一、课程标准:
1.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2.能倾听和尊重其它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3.能设计不用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
4.尊重证据。
5.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二、教学目的:
(一)过程与方法:
能够制作肥料袋,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
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或文字的方法记录下来。
(二)科学知识:
知道死了的动植物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
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知道什么是腐殖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坚持长期观察,有持久性。
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三、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
1.观察不同肥力的土壤
2.探究蚯蚓对改善土壤的作用
3.了解表层土是怎样形成的
4.讨论动植物在土壤里变成了什么
5.制作肥料带
四、学习成果评价
(一)概念发展
1.知道死了的动植物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
2.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3.知道什么是腐殖质。
(二)探究能力:
1.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2.能够制作肥料带,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
3.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或文字的方法记录下来。
五、教学材料:小铲、塑料袋、吸管、土壤、果皮、蔬菜
六、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师生互动的目的教学反馈
集中话题植物喜欢在什么样的土壤中生
长知道吗?
什么是肥沃的土壤呢?今天一
起来研究
板书课题激发兴趣
明确研究内容
探索和调查通过观察不同地方的土壤,你
会发现什么?
枯死的植物在土壤中会发生什
么变化?
引导猜测:动植物对土壤肥力
是否产生影响?产生了什么样
的影响?
肥沃的表土层的形成过程是什
么样的呢?
教师出示树上的图并用投影仪
打出来。
组织学生讨论、汇报。
教师小结形成过程。
你们想亲自看看表土层的形成
过程吗?
我们可以怎么做?
解释:腐殖质
讨论肥料袋的制作方法。
有同学想把动物放在里面,估
计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你们想用什么动物?为什么?
应该如何观察?
引导发现土壤有肥沃和不
肥沃的差异
亲手实验,了解腐殖质的形
成过程,建立腐殖质的概
念。
认识蚯蚓对土壤的改良作
用。
回顾和解释提制作肥料袋的要求:能长期
观察并记录。
养成长期观察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