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根式》观课报告

合集下载

《二次根式乘除》复习课观课报告-

《二次根式乘除》复习课观课报告-

《二次根式乘除运算》复习课观课报告笔者在观看本校向晓琳老师执教的《二次根式性质与运虎》一课时,基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师生互动等观测点进行认真听课学习,得到以下收获和思考,现加以整理后,呈现如下:一、把握标高到位,三大亮点纷呈向老师尝试把传统教学与新课程理念有机结合,并在自己课堂教学中付诸实施,为着学生发展,落实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并在引导学生学习二次根式定义、性质与运算时,注重学生品质培养,牢记学科育人使命。

1、亮点一:务实学生活动注重学习过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标准》的这一理念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而且要引导学生体验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这个过程,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并通过这个过程学习和应用数学。

基于此,向老师在教学中,从知识系统构建与回顾,简洁归纳为两个定义、两条性质、两个公式、两种运算,并抓住这些知识根选题布题,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多次让学生独立演示思考过程,然后及时点评纠错,及时让学生相互交流。

回到学生中去,让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特别是数学结论的形成和解题思维的过程。

我想,重视过程的数学教学,“数学知识”的总量可能比传统教学要减少,但教给学生的可能是一些对他们终生有用的东西。

2、亮点二:务实学法指志,注重学习效果《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是的,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就要注意把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教师的角色要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换。

教师反思:如何从《二次根式》教案中总结经验?

教师反思:如何从《二次根式》教案中总结经验?

作为一名教师,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总有一天会遇到一些教学难题,这时,我们需要进行反思,总结出经验,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本文就是要通过对《二次根式》教案的反思,来总结一下经验,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二次根式》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

这个知识点包括分解质因数、提取平方根、化简分式等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知识点。

在教学上,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的授课方式也不同,需要有所调整和变通。

二、教学目标在授课之前,我们需要清楚地把握教学目标,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当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让他们真正理解这个知识点的意义和用处,且能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同时,也要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帮助他们养成好的习惯,如多思考、多动手实践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二次根式》教学中,提取平方根和化简分式是一般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因此,这个知识点在授课中也需要着重强调。

我们需要通过一些实例来解释和说明,围绕这些重点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同时,通过常规的数学思考题或分析题来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提高对知识的熟练度和运用能力。

四、课堂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年龄段和知识水平,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初中学生,我们可以采用提问式、讲述式、示范性演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同时,尽量采用多媒体技术,使用图片、图表、动画等形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慢进快出”的教学法,把难点分解为易懂的几个步骤,让学生逐步掌握。

五、注意事项1、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不要使用过于晦涩难懂的术语或词汇。

2、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不要固化思维,保持灵活性。

3、随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让他们主动参与,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4、多与同事交流,分享成功和失败的教学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方法。

教学反思:学生在《二次根式》教案中的表现与反应

教学反思:学生在《二次根式》教案中的表现与反应

教学反思:学生在《二次根式》教案中的表现与反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及时的反思与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介绍在《二次根式》教案中,学生的表现与反应,并据此提出教学反思。

一、教学过程本节课主要是讲解二次根式,并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实验练习。

首先是概念的讲解,细致地讲解了二次根式的概念和特点,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然后是实验练习的环节,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题目的形式进行,以便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二、学生表现与反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二次根式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不一。

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对于概念掌握不够充分,理解不深刻,课堂中容易分心。

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表现出了很强的掌握和理解能力,能够很好地听懂、记住和运用相关知识点。

通过实验练习,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了较强的积极性,能够主动思考问题并与组员展开讨论,达到了更好的学习效果。

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表现出了较弱的积极性,对于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缺乏主动的思考和探索。

三、教学反思针对以上情况,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具体措施可采取如下几点:1、对于概念的教学,可以采取更多、更详细的案例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2、对于实验练习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表现情况,灵活调整实验练习的内容和难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针对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可以采用更多的小测验和互动,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4、教师可以在课后对于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跟踪和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和指导,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综合以上教学反思,教师应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

九年级数学上人教版《二次根式》教学反思

九年级数学上人教版《二次根式》教学反思

《二次根式》教学反思一、引言本节课是九年级数学上册中关于二次根式的内容。

通过对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进行讲解,以及进行相关的化简和运算练习,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知识和运算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观察和反思,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二次根式的定义、性质和化简方法。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讲解和练习,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从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反思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讲解、示范和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逐步掌握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运算方法。

同时,我也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疑惑,并及时进行解答。

四、学生学习情况分析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有了基本的理解,并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化简和运算。

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辅导和帮助。

五、教学效果及存在问题从整体来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知识和运算方法,并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辅导和帮助。

2.一些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需要加强练习和反馈。

3.部分学生对二次根式的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加强实际应用的练习。

六、改进措施及建议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1.对于理解和掌握上存在问题的学生,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例如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组织小组学习等。

2.对于运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学生,可以增加相关的练习题,并及时进行反馈和纠正。

3.对于二次根式的应用不够熟练的学生,可以通过实际问题进行练习和引导,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二次根式的应用方法。

同时,也可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合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初中数学《二次根式》观课报告

初中数学《二次根式》观课报告

《二次根式》观课报告在二次根式这一章的学习中,重点是是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教学的关键是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这块教学内容是在实数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二次根式。

在本章复习中,存在以下问题:1、虽然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较为了解,但在教学设计中,仍然存在着对学情分析不足,主要是过高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一方面一节课设计的教学内容过多,经常一节课结束后还有不少内容没有完成,另一方面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的复习工作做的不够,导致后续的知识的学习遇到不少麻烦。

如对二次根式的性质的应用时,自以为学生不存在困难,就没有重点分析,结果导致不少学生二次根式的化简过程复杂繁琐。

对“形如a(a≥0)的式子是二次根式”的理解,要让学生明白a≥0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避免学生生搬硬套的应用,或者忽略这个条件。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没有及时更新,可能对新老教材的区别关注不够,从而导致教学不到位。

在二次根式的化简中,老教材比较重视对具体数的化简,对字母的要求不高,一般都确保二次根式有意义,而新教材特别要求引导学生注意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要求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推断字母取值范围的能力。

刚开始对这一要求理解不到位,没有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也没有重视对典型错误的分析。

3、在促进学生探索求知和有效学习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在本节课堂教学中,经常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这方面的引导。

在本章中,其实有许多内容可以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如判断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选择不同的运算途径等都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和归纳。

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加减运算时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乘除时利用公式,结果大部分学生并不接受。

若能让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学习到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能力,教师不要急于给出提示答案。

让学生自己归纳出方法,学习的效果会提高很多,学习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在应用拓展部分培养学生利用二次根式的非负性和不等式准确计算的能力及逆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老师要及时纠正学生不全面或者不规范的解法。

沪科版初中数学初二数学下册《二次根式的运算》教案及教学反思

沪科版初中数学初二数学下册《二次根式的运算》教案及教学反思

沪科版初中数学初二数学下册《二次根式的运算》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背景本次教学是初二数学下册《二次根式的运算》知识点,属于初中数学二次根式的运算部分,初中数学二次根式的运算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知识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学目标1.理解二次根式的基本形式和概念。

2.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3.能够灵活应用二次根式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二次根式的基本形式及运算法则1.二次根式的基本形式:$a\\sqrt{b}$,其中a、b为实数,且b>0。

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则:–同类项相加减。

即当两个二次根式的底数和幂指数都相同时,才可以进行加减运算,同时保持原有的根式形式。

–不同类项,不能直接加减。

3.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可将两个二次根式的底数和幂指数分别相乘,再将其合并为一个二次根式,保持原有的根式形式。

4.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可将两个二次根式的底数和幂指数分别相除,再将其合并为一个二次根式,保持原有的根式形式。

二次根式的运用1.计算 $2\\sqrt{50}+3\\sqrt{50}$。

2.计算 $4\\sqrt{12}+5\\sqrt{27}-3\\sqrt{48}$。

3.计算 $\\sqrt{20}\\times \\sqrt{45}$。

4.计算 $\\frac{\\sqrt{8}}{\\sqrt{2}}$。

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讲一些和二次根式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数学中有些定理或公式用到二次根式,探讨二次根式运算的重要性,让学生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明确学习目的。

2.教师进行讲解,通过板书、PPT课件等形式给学生呈现二次根式的基本形式和运算法则,同时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熟悉二次根式在代数中的表达方式。

3.教师让学生进行分组,在小组内讨论、总结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多种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并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练习和实际问题的讨论,深化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次根式》观课报告(推荐五篇)

-《二次根式》观课报告(推荐五篇)

-《二次根式》观课报告(推荐五篇)第一篇:-《二次根式》观课报告《二次根式》观课报告今年暑期研修中,按照省远程研修的要求,我认真、细致、耐心的观看了四位教师的课,这些教师都认真对待本次讲课,积极准备,从备教材、备数学课程标准,备学生、备重点、备难点方面,在教学设计中设计详细,各项目书写全面,给我提供了很好的讲课蓝本,就其中一节初中数学《二次根式》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尹老师的这节课,教学设计合理,教材与学情分析准确、全面;教学目标明确。

重点、难点处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情境与活动设计指向问题解决。

教学环节相对完整、过程流畅、结构清晰;课堂容量适当。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参与度高,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良好体验,课堂气氛活跃有序。

总体来看本节课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如何提高学生的证明思路分析能力为着力点,通过定理的证明、例题的引领、练习题的巩固,及时地总结提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创造性地使用例题到设计变式训练、迁移训练;从设计条件开放、结论开放题,到设计条件不变、图形变化的各种训练;从展示正确证明过程到展示错误证明过程让学生评价,使学生的思维在广度和深度上得以发展,从而实现数学思维的全方位训练。

这节课有以下几点很值得学习:1、从教师教学来看,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精心设计,课堂结构合理,活动安排科学,能够落实分层教学,考虑全体学生。

练习设计合理,有层次,有梯度,基础知识掌握在课堂上,关键性的训练完成在课堂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面向全体,不同层次学生均得到发展;过程体验充分,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教学目标检测及时有效,达成度高。

2、目标明确,设置恰当,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学中,始终围绕目标进行,教学内容安排合理,讲授正确,课堂结构合理;3、课堂气氛营造:针对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又适当的加入激励性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在这一节的学习中,我们又会面临哪些挑战呢?大家想不想挑战自我?”这节课中类似这样的语言很多。

初中数学_【课堂实录】二次根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课堂实录】二次根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二次根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是初中阶段数系扩充的最后一个阶段,中学阶段的多数问题是在实数范围内进行的,同时实数也是后继内容。

学生已经学习了实数的概念,数的范围又扩大了,本节课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及时的探究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的认识和对式的理解,同时也为学生后续学习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二次根式和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能将二次根式(根号下仅限于数)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

(2)探究并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熟练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能力目标:经历观察、分析、归纳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总结、归纳等数学活动,感受和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并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重点、难点重点: 探究二次根式的性质及应用。

难点:熟练、灵活将二次根式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

二、教法与学法教法:启发引导式,讲练结合法.学法:观察、讨论,归纳、实践。

三、教学过程分析【一】、引入新课1.快速反应:(1)两直角边分别为1和2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_______(2)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___(3)11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4)7.2改成整数的平方根是_______观察:这些式子有什么共同特征?归纳:都含有开方运算, 并且被开方数都是非负数。

引出二次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式子)0(≥a a 叫做二次根式。

a 叫做被开方数.强调条件:0≥a .2.辨析:它们是二次根式吗?√49121;√(c +b )(c −b )(其中b=24,c=25);6481⨯; 625⨯; 95. 意图:给大脑缓冲的时间,更方便自然地接受二次根式的概念。

3.二次根式有什么性质呢?让我们一起探索。

【二】探究性质1.计算(1)94⨯=____,94⨯=____;√49=____√4√9=____;√2549=____,√25√49=____ ;2.用计算器计算:76⨯= ,76⨯= ;76= ,76= .问题1:观察上面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吗?问题2:其中的字母有限制条件吗?意图:通过计算、观察和用字母表达规律,学生不难发现二次根式的性质(重点)b a b a •=⋅(a ≥0,b ≥0),b ab a=(a ≥0, b >0).再次强调条件:a ,b 的取值范围文字归纳: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__________________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__________________【三】应用性质例1 用规律(1)6481⨯;(2)625⨯;(3)95。

数学二次根式教案优秀10篇

数学二次根式教案优秀10篇

数学二次根式教案优秀10篇次根式教案篇一课题:二次根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a(a≥0)是一个非负数,(a≥0)2、过程与方法(1)数学思考: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体验归纳、类比的思想方法(2)问题解决:能够利用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计算,能够互助交流合作,分析问题,总结反思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概念教学难点:二次根式中根号下必须为非负数教学过程一、课前回顾(2分钟)学生与老师共同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温故而知新。

什么是二次根式?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①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②分母中有字母时,要保证分母不为零。

③多个条件组合时,应用不等式组求解一、情境引入(3分钟)由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投影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知下列各正方形的面积,求其边长。

二、探究1(10分钟)练习1:计算下列各式:三、探究2(10分钟)可以发现它们有如下规律:一般的,二次根式有下列性质:练习2:典型例题例1:计算:例2:计算:达标测试(5分钟)课堂测试,检验学习结果1、判断题2、若,则x的取值范围为(A )(A)x≤1 (B)x≥1(C)0≤x≤1 (D)一切有理数3、计算4、化简5、已知a,b,c为△ABC的三边长,化简:这一类问题注意把二次根式的运算搭载在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这个知识点上,特别要应用好。

应用提高(5分钟)能力提升,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仔细研究如图,P是直角坐标系中一点。

(1)用二次根式表示点P到原点O的距离;(2)如果求点P到原点O的距离体验收获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二次根式的两条性质。

布置作业教材8页习题第3、4题。

数学二次根式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理解分母有理化与除法的关系.2.掌握二次根式的分母有理化.3.通过二次根式的分母有理化,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4.通过学习分母有理化与除法的关系,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二、教学设计小结、归纳、提高三、重点、难点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分母有理化.2.教学难点:分母有理化的技巧.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胶片、多媒体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复习小结,归纳整理,应用提高,以学生活动为主七、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步骤、运算顺序、互为有理化因式.例1 说出下列算式的运算步骤和顺序:(1)(先乘除,后加减).(2)(有括号,先去括号;不宜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3)辨别有理化因式:有理化因式:与,与,与…不是有理化因式:与,与…化简一个式子,如果分母是二次根式,采用分子、分母同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的方法(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例如:等式子的化简,如果分母是两个二次根式的和,应该怎样化简?引入新课题.【引入新课】化简式子,乘以什么样的式子,分母中的根式符号可去掉,结论是分子与分母要同乘以的有理化因式,而这个式子就是,从而可将式子化简.例2 把下列各式的分母有理化:(1);(2);(3)解:略.注:通过例题的讲解,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化简的步骤、关键问题、化简的依据.式子的化简,若分子与分母可分解因式,则可先分解因式,再约分,使化简变得简单.次根式教案篇三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和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2.能判断二次根式中的同类二次根式.3.会用同类二次根式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二)能力训练点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三)德育渗透点从简单的同类二次根式的合并,层层深入,从解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思维,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四)美育渗透点通过二次根式的加减,渗透二次根式化简合并后的形式简单美.二、学法引导1.教师教法引导法、比较法、剖析法,在比较和剖析中,不断纠正错误,从而树立牢固的'计算方法.2.学生学法通过不断的练习,从中体会、比较、二次根式加减法中,正确的方法使用,并注重小结出二次根式加减法的法则.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运算.2.教学难点二次根式的化简.3.疑点及解决办法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的关键在于二次根式的化简,在适当复习二次根的化简后进行一步引入几个整式加减法的,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兴趣,从而最后引入同类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可进行阶梯式教学,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方法,以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和运用,通过具体例题的计算,可由教师引导,由学生总结出计算的步骤和注意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反例,让学生去伪存真,这种比较法的教学可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法则的运用更加准确和熟练,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复习最简二根式整式及的加减运算,引入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尽量让学生回答问题.2.教师通过例题的示范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并引入同类的二次根式的定义.3.再通过较复杂的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计算,引导学生小结归纳出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的法则.4.通过学生的反复训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引导学生从解题过程中体会理解二次根式加减法的实质及解决的方法.七、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学习二次根式化简的目的是为了能将一些最终能化为同类二次根式项相合并,从而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本节课就是研究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二)整体感知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应分二层含义去理解(1)化简后(2)被开方数还相同.通过正确理解二次根式加减法的法则来准确地实施二次根式加减法的运算,应特别注意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时仅将它们的系数相加减,根式一定要保持不变,并可对比整式的加减法则以增加对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理解,增强综合运算的能力.次根式教案篇四教案教法:1、引导发现法: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链,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感悟新知,建立分式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类比、参与问题讨论,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对实现教学目标起了重要的作用;2、讲练结合法:在例题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与平方根进行类比,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后配以精讲,并进行分层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规范的解题格式。

【评课记录】16.1二次根式3_数学_初中

【评课记录】16.1二次根式3_数学_初中

《二次根式》观课报告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把课堂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场所,呼唤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教学活动中学生在问题的基础之上逐步地得出这节课的重点内容。

这样让学生感觉坡度不大,掌握起来比较容易.本课教学始终贯穿“发展、创新”两个主要思想,并以训练思维为主线,重视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重视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自主、合作获取、发展新知,运用新知解决问题,以及用数学语言交流的能力。

孔老师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方面:主要采用了启发式和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为配合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借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本节课的教学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二、自主探究共享新知在这个环节,一系列的学习过程都是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的过程中完成的,学生学得轻松,在例题后面设计的小试牛刀、拾级而上、勇攀高峰分层练习,学生在浅移默化中总结升华。

三、课堂小结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全课,畅谈感受,由此,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将得到升华。

四、达标测试设计出许多不同的带有字母的二次根式。

这一教学环节正是本课的亮点所在,让学生在自己设计的二次根式中巩固、应用、拓展,再次让学生加深的二次根式性质的理解。

这样,教学重点的突出,教学难点的突破也就水到渠成。

我对整节课的设计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想方设法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始终处在好奇、好学的高昂学习情绪当中,
同时,整节课努力做到先有孕伏,中有深化,后有突破。

学生学有情趣,学有所获,并由衷感到:学习是快乐的事,学会了更是幸福的事。

71二次根式观评课报告

71二次根式观评课报告

71二次根式观评课报告前言本文是对于71班在数学课上所进行的二次根式观评课的报告。

在观评课之前,老师们都要开设一些观课题目,以便于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课堂知识和技能。

通过这次观评课,我收获了很多,也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观课过程首先,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二次根式的定义和性质,用一些例子来说明。

其次,老师通过PPT展示了一些常见的二次根式的求法,如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等等。

在展示过程中,老师还将每一步的思路和方法点拨得十分清晰,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参考。

随后,老师组织了一些小组活动。

我们在组内,共享各自的思路和策略,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讨论中,大家都很积极,尽管有许多问题是不容易解决的,但大家始终保持着一种探索的激情,不断地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最后,老师召开了一个集体课堂,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展示他们的答案和思路。

在展示过程当中,老师还与学生一一交流,帮助学生纠正掌握中的错误,增加了和学生之间的友好度和互动性。

总结这次观评课给了我很大的启示,特别是在二次根式求解方面。

完全可以用归纳方法,通过对各个常见的二次根式解法进行总结,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这一知识点,更好地处理各种复杂问题。

同时,小组活动的设计也充分体现了团队精神和集体智慧,通过集体参与,让我们更好地学习,互帮互助,这种精神值得推广。

在今天的观评课中,我还学到了一些关于教学的重要经验:老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真正将知识内化为己有。

因此,我认为这次观评课让我得益匪浅,相信这个方法也可以被运用到其他学科的教学当中,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

初中数学《二次根式》说课稿(通用6篇)

初中数学《二次根式》说课稿(通用6篇)

初中数学《二次根式》说课稿初中数学《二次根式》说课稿(通用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数学《二次根式》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二次根式》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第一节的内容。

“二次根式”是《课程标准》“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

本章是在第13章实数(13.1平方根;13.2立方根;13.3实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本章内容与已学内容“实数”“整式”“勾股定理”联系紧密,同时也为以后将要学习的“锐角三角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等内容打下重要基础。

二、说学情学生已经学习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等有关知识,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认识能力。

本课时及后面的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分类讨论及类比的数学思想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学生在此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正确地认知,将对后续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求学生积极探究与思考,及时加以训练巩固,克服学习困难,真正“学会”。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结构内容分析,结合九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本节课可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取值范围和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2.过程与方法:根据条件处理问题的能力及分类讨论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严谨的科学精神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教学难点:二次根式的取值范围五、说教法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合作,一种交流。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基础,本节课注重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拓展学生探索的空间,体现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

为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锐角三角函数”一章中,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遇到对二次根式进行条件约束等问题,本课适当加强练习,让学生养成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学习数学的习惯。

教学反思:《二次根式》课堂实录

教学反思:《二次根式》课堂实录

教学反思:“二次根式”课堂实录在二次根式这个知识点中,学生们常常会遇到根式的加减乘除,以及根式的化简等问题。

虽然这些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常常会发现这些问题却是让学生们感到很困难的知识点。

因此,教学反思是每个老师必须要做的事情。

在本次反思的实录中,我将会分享我的教学过程,并且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

教学内容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二次根式”这个知识点。

在开始教学之前,我向学生们传达了本次课程的学习目标,并对学生们进行了热身活动。

接下来,我便开始讲授“二次根式”的知识点。

我先是用一些例子来讲解加减乘除根式的规则。

当我讲解到根号下a+b的化简法则时,我将问题进行了拆分:如果a或者b中有一个是平方数,那么化简就很简单了。

但是如果a和b 都不是平方数,学生们就会觉得很难理解。

因此我在讲解之后,还让学生跟我一起做了一些类似的习题。

当我看到一些学生开始有了理解,我便引领学生们开始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接下来,我将讲解到根式的化简方法。

我使用一些简单的例子,如根号下12和根号下18来讲解如何化简。

我告诉学生们化简的目的是使式子更加简洁,更方便计算。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强调化简的步骤,以使学生能够理清思路,更加容易掌握知识点。

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我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互相进行讨论,共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们通过交流,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和巩固基础。

一些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表现得十分优秀,他们经常会互相辅导,解决一些难题。

但也有一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得很不以为然,他们专注于自己做题,不和小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和讨论,这使得他们的学习水平和进步非常有限。

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会对学生进行点名讨论,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我会给学生们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以便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学生们都能够在思考的同时,组织自己的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总体来说,上课时我偏向于使用白板来进行讲解和写作。

【优质】二次根式评课报告-推荐word版 (11页)

【优质】二次根式评课报告-推荐word版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二次根式评课报告篇一:二次根式的加减评课案例“二次根式的加减”教学案例剖析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第14页—15页例1,二次根式的加减。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二次根式加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整式加减运算与二次根式加减运算的比较体会类比思想,探究二次根式加减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类比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评析:本节教材首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使学生感到研究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是实际的需要(解决学什么?)。

然后采用先求和、化简,再估算大小引出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方法(解决怎样学?),其运算基础是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运算方法类似整式加减法,即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合并的依据是分配律。

从执教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叙述上看,在知识与技能的目标中“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定位不准确,最简二次根式是前几课所学的主要概念,在本节课只是一个巩固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放之四海而皆准,作为课时教学目标就不够准确了。

这里实际上是将“三维目标”表现为一个平面内的三类目标,没有针对性,多无现实可能。

从课程标准的理念出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目标体系中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属于“是什么”的维度,过程与方法是关于“如何获得什么”的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在“如何获得什么”的过程中或之后内化为学生相对稳定的东西。

建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修定如下:1.使90%以上的学生会进行二次根式加减运算;2.学生能够把在具体情境中经历经历整式加减运算与二次根式加减运算的比较,探究二次根式加减的方法的过程表达出来,当堂达标率约为90%;3.通过类比学习,学生能够指出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与整式加减运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反思二次根式总结精讲精练

教学反思二次根式总结精讲精练

二次根式总结一、本周教学内容:二次根式总结教学目标:1. 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及体现其性质的重要公式。

2. 了解它们与算术平方根的关联。

3. 应用法则进行二次根式的计算与化简,进一步培养运用化归类比方法的能力和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重点、难点:重点:应用法则进行二次根式的计算与化简。

难点:二次根式的性质的应用及各概念之间的联系。

课堂教学:(一)知识要点:(1)知识结构(2)二次根式的化简及运算的要求根式运算的结果中,被开方数应不含有能开得尽因数或因式,根号不含有分母,分母中不含有根号。

(3)分母有理化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叫分母有理化。

若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积不含有二次根式,则称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如:就称,3)25)(25(=-+25+与25-是互为有理化因式。

(4)二次根式的化简及运算的题型<1>二次根式的乘除法:①依据二次根式的性质。

②要求:系数相乘除,被开方数相乘除,除法一般转化为分母有理化。

③运算结果要化成最简。

<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①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与整式乘法中的合并同类项相似。

②合理运用去括号和运算律。

<3>分母有理化:①依据分式的其本性质。

②有理化因式概念要清楚。

③为了需要有时须分子有理化,如1223--与比较大小等。

【典型例题】例1. 化简:22)1(4)1(4aa a a -+-+-=解:观察原式根号里面22)1()1(4aa a a --=--≤0,而被开方数不能为负,所以0)1(2=--a a ,∴aa 1=所以原式=40-=—2 例2. 函数的取值范围是自变量中x x x x y ,222--+=解:二次根式的意义知被开方数x +2为非负数,分母x 2-x -2不为0 即x +2≥0, x 2-x -2≠0, 所以答案是x≥-2,且x≠-1,x≠2 例3. 化简下列各式。

(1)322 (2)48.0 (3))0(12122>>+-b a b ab aa解:(1)322=63233322382=⨯⨯⨯= (2)48.0=352310410034410048==⨯⨯= (3)|11|)11(121222b a a b a a b ab a a-⋅=-=+- ∵0>>b a ∴ba11< ∴原式=bb a a b a -=-⋅)11(例4. 化简2212xx +-(01≠<x x 且)解:2212x x +-=|1|)1(2x x x x -=-当0<x<1时,原式=x x-1当-1≤x<0时,原式=|x x 1-|=xx 1-当x<-1时,原式=x x-1例5. 已知:1x x 132x 2-++=求的值。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二次根式》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二次根式》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二次根式》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数学
教学课例名
《二次根式》

本章是在数的开方的基础上展开的,是算术平方根
概念的抽象与扩展。
教材分析
本章的重点: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运算。
本章的难点:正确的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法
则的合理性。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2、理解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
则。
3、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方法的学习及能力的培养。
1、情景引入
复习检测
2、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设问导读 3、优化训练
自我检测
4、总结提高
归纳小结
课例研究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要多为学生提供演练的机会,培养学生动手的能

力,让他们独立自主的完成练习后集体讨论。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比较、总结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的
过程。 教学目标
2、通过对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的探究,提高数
学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观察、比较、总结和运用等数学活动,感受数
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和创造性,体验发现的快乐,并提
高运用的意识。
学生学习能
学生已经学习了整式、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等知识,
力分析 已经具备了学习二次根式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基础但学
生初步认识二次根式的概念及运算,本章知识对学生思
维的严谨性、分类讨论及类比的教学思想等都有较高的
要求。
1、让学生经历实验、观察、验证等探索过程,采
取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总结的方法。
教学策略选
2、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自主学习过程,采用归纳、
择与设计 类比、逆向思维等教学探索并理解二次根式的运算法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二次根式》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二次根式》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反思:以上化简过程有何规律呢?希望学生得出: 根号里面的数有一部分移到了根号外面,具体来说是能 开得尽方的因数,开方后写到了根号外面.从而明确: 被开方数若有开得尽的因数,一般需要进行化简.
3 知识拓展 说明:这部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程度 好的班级可选用,基础不好的班级舍去. 练习: 1.下列平方根中,已经简化的是() A.B.C.D. 2.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你认为成立的请在() 内打对号,不成立的打错号。 ①();②() ③();④() 你判断完以后,发现了什么规律?请用含有 n 的式 子将规律表示出来,并说明 n 的取值范围? 第四环节:小结反思,布置作业。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内容: (1)掌握并会运用公式:(a≥0,b≥0),(a≥0, b>0). (2)理解本节课中用过的数学方法:类比,找规
t(单位:s)与开始落下的高度 h(单位:m)满足关
系 h=5t,如果用含有 h 的式子表示 t,则 t=_____. 教学过程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二、新课导入
问题 1:,,,,(其中 b=24,c=25),上述式子
有什么共同特征?
答:都含有开方运算,并且被开方数都是非负数。
介绍二次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实际应用,巩固提高,第四环节:小结反思,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一、课前预习内容
(1)面积为 3 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面积为
S 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
(2)一个长方形围栏,长是宽的 2 倍,面积为 130m,
则它的宽为______m.
(3)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
例 2.化简:(1);(2);(3);(4);(5). 答案:(1); (2); (3)=; (4); (5). 问题: (1)你怎么发现 45 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的?你怎 么判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 (2)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时,你有哪些 经验与体会,与同伴交流。 说明:含有根号的数与一个不含根号的数相乘,一 般把不含根号的数写在前面,并省略去乘号.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二次根式》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二次根式》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C=90°,那么 AB 边的长是__________. 问题 3:甲射击 6 次,各次击中的环数如下:8、7、
教学过程 9、9、7、8,那么甲这次射击的方差是 S2,那么 S=_________. 老师点评: 问题 1:横、纵坐标相等,即 x=y,所以 x2=3.因 为点在第一象限,所以 x=,所以所求点的坐标(,). 问题 2:由勾股定理得 AB= 问题 3:由方差的概念得 S=.
质和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本课进一步学习二次根式 的加减运算。二次根式的运算方法与数的运算方法
本质上是一致的,实数的运算律对二次根式的运角 仍然适用。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列三个问题: 问题 1:已知反比例函数 y=,那么它的图象在第一
象限横、•纵坐标相等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 问题 2:如图,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AC=3,BC=1,
教材 P 练习 1、2、3. 四、应用拓展 例 3.当 x 是多少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分析: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同时满足 中的≥0 和中的 x+1≠0. 解:依题意,得 由①得:x≥由②得:x≠-1 当 x≥-且 x≠-1 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例 4(1)已知 y=++5,求的值.(答案:2) (2)若+=0,求 a2004+b2004 的值.(答案:) 五、归纳小结(学生活动,老师点评) 本节课要掌握: 1.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 二次根号. 2.要使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满足 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六、布置作业 1.教材 P8 复习巩固 1、综合应用 5.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3.课后作业:《同步训练》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内容的学习做好准备、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二次根式的性质》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二次根式的性质》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通过学习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用学生最 容易掌握知识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同时加强学生的训 练,平时多关心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学有所乐。
的灵活运用的能力,第(2)、(3)、(4)小题要特别注意
结果的符号.
(2)想一想:中,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当≥0 时,等于
多少当时,又等于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此问题的设计,加深学生对的理
解,开阔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思维。
(3)谈一谈你对与的认识。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二次根式性质的理解。
小结:
1、知道了二次根式的哪些性质
1、学生能根据具体数字分析和算术平方根的意义,
由特殊到一般地归纳出二次根式的性质,会用符号表述 学生学习能
这一性质; 力分析
2、学生能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Fra bibliotek的化简;
3、学生能从已学过的各种式子中,体会其共同特 点,得出代数式的概念。
二次根式的性质是二次根式化简和运算的重要基 础.学生根据二次根式的概念和算术平方根的意义,由 特殊到一般地得出二次根式的性质后,重在能灵活运用 教学策略选 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解决一些综合 择与设计 性较强的问题.由于学生初次学习二次根式的性质,对 二次根式性质的灵活运用存在一定的困难,突破这一难 点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好每一道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进 一步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培养其灵活运用的能力。
用. 3.归纳代数式的概念 问题 7 回顾我们学过的式子,如,,,,,,,(≥0),
这些式子有哪些共同特征 师生活动:学生概括式子的共同特征,得出代数式
的概念.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式子的共同特征,形成
代数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4.综合运用

沪科版初中数学初二数学下册《二次根式》教案及教学反思

沪科版初中数学初二数学下册《二次根式》教案及教学反思

沪科版初中数学初二数学下册《二次根式》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引言作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二次根式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和数学思维的训练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围绕沪科版初中数学初二数学下册的《二次根式》这一章节展开教学反思,介绍课堂教学的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估。

二、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化简方法和基本运算法则。

2.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室、教材、讲义、板书、习题集等。

3.教学时间:本节课共计1个课时。

4.教学团队:由数学教师负责授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概念,如根式的概念、根式的计算、整式的基本概念等。

2. 概念解析1.二次根式的概念:引入二次根式的定义及其特点,让学生理解二次根式的含义和基本概念。

2.二次根式的化简方法:介绍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方法,包括约分、分离因子、有理化等。

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化简方法。

3.二次根式的基本运算法则:介绍了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法法则,并带着学生做了一些例题。

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算法则。

3. 练习环节让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例题和练习,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概念、化简方法和运算法则。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解答学生的疑问及错误。

4. 课堂巩固及作业布置通过课堂小测验巩固学生对二次根式的掌握,同时布置一部分习题作业,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四、教学反思在本次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概念、化简方法和运算法则。

同时,我为学生准备了许多例题和练习,以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及时对学生的疑问和错误进行解答。

最终,本次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首先,本次课程时间过于紧张,导致有些内容没能很好的呈现。

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控制课堂时间,保证教学进度的合理性。

其次,本次课堂教学注重练习,对知识点的讲解略显不足。

今后应该更好地结合理论和实践,全方位呈现教学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根式》观课报告
今年暑期研修中,按照省远程研修的要求,我认真、细致、耐心的观看了四位
教师的课,这些教师都认真对待本次讲课,积极准备,从备教材、备数学课程标准,备学生、备重点、备难点方面,在教学设计中设计详细,各项目书写全面,给我提供了很好的讲课蓝本,就其中一节初中数学《二次根式》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尹老师的这节课,教学设计合理,教材与学情分析准确、全面;教学目标明确。

重点、难点处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情境与活动设计指向问题解决。

教学环节相对完整、过程流畅、结构清晰;课堂容量适当。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参与度高,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良好体验,课堂气氛活跃有序。

总体来看本节课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如何提高学生的证明思路分析能力为着力点,通过定理的证明、例题的引领、练习题的巩固,及时地总结提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创造性地使用例题到设计变式训练、迁移训练;从设计条件开放、结论开放题,到设计条件不变、图形变化的各种训练;从展示正确证明过程到展示错误证明过程让学生评价,使学生的思维在广度和深度上得以发展,从而实现数学思维的全方位训练。

这节课有以下几点很值得学习:
1、从教师教学来看,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精心设计,课堂结构合理,活动安
排科学,能够落实分层教学,考虑全体学生。

练习设计合理,有层次,有梯度,基础知识掌握在课堂上,关键性的训练完成在课堂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面向全体,不同层次学生均得到发展;过程体验充分,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教学目标检测及时有效,达成度高。

2、目标明确,设置恰当,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学中,始终围绕目标进行,教学内容安排合理,讲授正确,课堂结构合理;
3、课堂气氛营造:针对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又适当的加入激励性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在这一节的学习中,我们又会面临哪些挑战呢?大家想
不想挑战自我?”这节课中类似这样的语言很多。

张老师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中,能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4、师生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在讲台上讲解充分暴露学生思维中的缺点,教师及时补充更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师生交往既有师生的交往,又有生生的交往,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提高了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

5、学习方式与方法教学中开展了小组活动,活动中,小组成员对共同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材料,通过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与一系列积极的思维活动,实现了认识上的飞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观课反思:
1、多给学生以肯定性评价,对于回答的比较好的学生给以充分的表扬。

2、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3、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安排一定时间给学生自己,放心大胆的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

4、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多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容,在备课上多下功夫。

通过观课,我学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在这些优质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多种评价方式,非常值得我学
习。

这些授课教师都非常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一,情境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觉数学是有趣的。

李老师用牛郎织女搭桥的喜鹊入手,让学生计算喜鹊的飞行距离,能不能完成使命的情境。

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挑战,渴望挑战带来的成功,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突.
二,课堂问题设置针对性强。

老师们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内容,积极地、主动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促使个体积极思维,增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师生的创新意识。

设问都激起了学生的思维上的探究,并且层层深入,意犹未尽。

三,重视小组合作。

这几节课中都能充分发挥小组的特点,让学生相互启发讨论,形成思维互补,集思广益,从而使题意理解更清楚,结论更准确,注重了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已提出多年,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只是最近几年得到老师们的重视,这六位老师在教学中,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这种方式。

在观摩六位老师的课时,我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以怎样的形式合作比较合理?合作学习中,老师的地位如何界定?合作学习需有合作的对象,在班级形式的授课中,合作的成员以4——6人为宜,并且还要注意这些成员学习情况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作为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决定是否事前提出建议或要求,难度太大的问题不可直接交给学生,还可在学生的合作中参与进来,作为合作学习的一员和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我们对学生控制得紧,还眼盯着仅有的那么几名优秀生,应该面对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勤
奋学,不是老师使劲教。

在参与中,学生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书是学生学出来的,而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成就学生,也就成就了老师自己。

只有学生的广泛参与,课堂教学才能走向优质高效。

今年研修学习的一个环节是观课评课,我观看了《投影》,《勾股定理》《二次根式》,《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三角形的边》,《一元一次不等式》六节课,收获很多,受益匪浅。

总结如下:
一、巧妙设置问题,提高课堂效率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

但是,如何科学,高效的提问,确实是我们平时教学中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

通过听课,回顾自己的平时教学,确实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

(1)设置问题应该应该贴近生活,使同学们在学习中深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实用性,感受到数学遍布生活,从而更加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

(2)设置问题应该增强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学中设置了趣味性的问题,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好奇心,趣味性,甚至可以将一部分不太愿意听课的同学的精力集中过来,提升课堂效果。

(3)设置问题要层层递进,适当拓宽。

拓宽型提问,具激励参与意识之功能,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手段之一,但有时不能仅仅就知识表层设计问题,否则往往仅是书本知识的重复而使提问显得单调,可以在紧扣书本知识点的同时设计一些稍有深度的或广度的问题,其目的使学生思维发散,知识面拓宽,利用学生思维中相似、相反或相关的思绪点,抓住新概念、新知识的某些特征设计提问,引发学生深入探讨、达到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促使学生直接参与新知识的挖掘与探求
二、教学要以人为本,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1)教学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引导者,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我们设计每堂课时,都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对这节课的内容,我已经知道了些什么,能接受些什么,哪些对学生来说是困难的,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

几位教师的教学设计都比较实用,很好的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2)引导学生作好小组合作探究,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然后每组找一名学生发言,利用小组集体的优势,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带领后进生前进,
(3)增加学生参与度。

主要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回答、小组合作然后展示、学生小组间的评价,学生练习等体现。

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增加了孩子的存在感,特别是对于成绩稍弱点的同学,也能很好的调动积极性,进而提升教学成绩。

(4)练习的选取要适当,重在针对知识点的落实,不应设置难度较大的题目。

通过简单、典型例题,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执教的几位教师特别注重了题目的选取,通过比较简单的题目使同学们对本堂课知识点有了深刻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5)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注重同学间的评价,即使有些同学的回答不太准确,老师也是在肯定优点的同时,对其进行鼓励或者让他再仔细考虑一下,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同时,拉近了师生间的关系,营造了和谐的氛围,为开展教与学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无形中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便于学生能力的提升。

总之,通过观课学习,无论在课堂教学的设计,还是在对于教材的理解,以及对于一些重难点的把握与处理等各方面,我认为自己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相信能够更加很好的指导今后的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