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扩、铰、研的特点
液压控制阀的材料及工艺要求
液压控制阀的材料及工艺要求液压阀中阀芯、阀套等精密零件一般选用45钢、40Cr、Cr12MoV、12CrNi3A、18CrNiWA及GCr15等高级工具钢、高合金结构钢、优质钢及轴承钢等材料。
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线胀系数和变形量小等优点。
为了提高阀芯的耐磨性,必须使材料表面达到一定的硬度(一般要求硬度大于58HRC),因而,针对不同的材料可选用淬火、渗碳、渗氮等不同的热处理手段。
水压阀中阀芯的材料除了要求能达到较高的硬度外,还应有良好的耐淡水或海水腐蚀性能。
虽然奥氏体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较好,但难以通过热处理提高材料的表面硬度。
一般可选用2Cr13、1Cr17Ni2等马氏体不锈钢、0Cr17NiCu4Nb等沉淀硬化不锈钢或工程陶瓷作为水液压阀阀芯的材料,其中马氏体不锈钢只能用于淡水。
0Cr17NiCu4Nb是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其抗腐蚀性能接近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
该不锈钢加工时一般先进行固溶处理,在精密加工前进行沉淀强化处理(当时效温度在420°C,保温10h以上时,可获得最高硬度)。
水压阀中阀套的材料首先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磨损性能。
此外,阀套与阀芯材料的合理搭配也十分重要,应防止阀套与阀芯材料发生粘着磨损、腐蚀磨损等,以提高水压阀的寿命和工作可靠性。
阀套一般可选用耐腐蚀性好的QA19-4青铜或高分子材料,其中高分子材料应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线胀系数小、吸水率低、加工性能好等特点。
油压阀中阀体的材料多为灰铸铁或孕育铸铁(HT20-40、HT30-54)。
水压阀阀体的材料可选用2A50、2A14等锻铝,加工后对铝件表面进行阳极氧化处理。
也可采用1Cr18Ni9Ti等奥氏体不锈钢材料。
阀类元件要求阀芯在阀体孔内移动灵活,工作可靠,泄露小且寿命长。
通常各种滑阀的配合间隙一般为0.005~0.035mm,配合间隙公差为0.005~0.015mm。
其圆度和圆柱度的公差一般为0.002~0.008mm。
钻孔(扩孔与铰孔)
钻孔(扩孔与铰孔)各种零件的孔加工,除去一部分由车、镗、铣等机床完成外,很大一部分是由钳工利用钻床和钻孔工具(钻头、扩孔钻、铰刀等)完成的。
钳工加工孔的方法一般指钻孔、扩孔和铰孔。
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加工孔叫钻孔。
在钻床上钻孔时,一般情况下,钻头应同时完成两个运动;主运动,即钻头绕轴线的旋转运动(切削运动);辅助运动,即钻头沿着轴线方向对着工件的直线运动(进给运动),钻孔时,主要由于钻头结构上存在的缺点,影响加工质量,加工精度一般在IT10级以下,表面粗糙度为Ra12.5μm左右、属粗加工。
一、钻床常用的钻床有台式钻床、立式钻床和摇臂钻床三种,手电钻也是常用的钻孔工具。
1.台式钻床简称台钻,是一种在工作台上作用的小型钻床,其钻孔直径一般在13mm以下。
台钻型号示例:Z 4 0 1 2主参数:最大钻孔直径型号代号:台式钻床类别代号:钻床由于加工的孔径较小,故台钻的主轴转速一般较高,最高转速可高达近万转/分,最低亦在400转/分左右。
主轴的转速可用改变三角胶带在带轮上的位置来调节。
台钻的主轴进给由转动进给手柄实现。
在进行钻孔前,需根据工件高低调整好工作台与主轴架间的距离,并锁紧固定(结合挂图与实物讲解示范)。
台钻小巧灵活,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主要用于加工小型工件上的各种小孔。
它在仪表制造、钳工和装配中用得较多。
2.立式台钻简称立钻。
这类钻床的规格用最大钻孔直径表示。
与台钻相比,立钻刚性好、功率大,因而允许钻削较大的孔,生产率较高,加工精度也较高。
立钻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中加工中、小型零件。
3.摇臂钻床它有一个能绕立柱旋转的摇臂、摇臂带着主轴箱可沿立柱垂直移动,同时主轴箱还能摇臂上作横向移动。
因此操作时能很方便地调整刀具的位置,以对准被加工孔的中心,而不需移动工件来进行加工。
摇臂钻床适用于一些笨重的大工件以及多孔工件的加工。
二、钻头钻头是钻孔用的刀削工具,常用高速钢制造,工作部分经热处理淬硬至62~65HRC。
飞机装配制孔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飞机装配制孔技术的研究与展望空军装备部驻沈阳地区第一军事代表室, 辽宁沈阳110031飞机的装配过程是将不同结构与功能的部件按照一定要求进行连接,最终组装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飞机装配中运用到的连接技术多种多样,包括机械连接、焊接、胶接等。
铆钉连接(简称铆接)和螺栓连接(简称螺接)两种机械连接形式是飞机装配中最主要的连接形式。
铆接和螺接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需要在被连接的两个零部件上预先加工连接孔。
飞机装配制孔具有如下特点:(1)制孔数量巨大。
(2)精度、质量要求高。
(3)加工材料工艺性差。
(4)零件尺寸庞大,形状复杂。
为解决飞机装配制孔难题,国内外经过长期研究开发了多种制孔工艺方法和大量专用加工设备。
本文介绍了不同制孔工艺方法,分析了不同方法的特点。
飞机装备中有多重制孔工艺方法,麻花钻制孔是主要方法。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麻花钻制孔技术在刀具、加工设备、参数选取等各方面已基本成熟,可以满足飞机装配中的大部分制孔需求。
通过制备特殊形状的刀具,在钻孔同时实现沉头孔的加工。
受限于其自身特点,麻花钻制孔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钻头主切削刃上各点处的前角和切削速度相差太大,前端靠近轴线部分前角过小,切削速度低,对加工材料的作用以挤压为主,造成制孔时轴向切削力大;特别是横刃有很大的负前角值,从而产生很大的轴向力。
其次,制孔过程中切削热量不易排出,使得切削区域温度逐渐升高,刀具寿命变短,同时还易造成加工材料的热损伤,形成加工缺陷。
再者,制孔加工过程中,切屑只能经排屑槽被挤压到外部,这个过程中切屑与已加工孔壁反复摩擦,使得加工质量变差,同时也使得切削区温度升高,当加工钛合金、铝合金等塑性材料时,产生的连续切屑使该问题更加严重。
复合材料、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大量使用之后,麻花钻制孔的上述问题更加突出。
对于一些要求较高的大直径连接孔,单一的麻花钻钻孔工艺已不能满足质量与精度要求,生产中需要采用“钻—扩—铰”的多工序方案,某些制孔加工中甚至需要多达十几道工序,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也随之增加。
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编程与应用项目5铰孔加工
项目5铰孔加工5.1知识准备5.1.1铰孔加工铰孔是利用铰刀从工件孔壁上切除微量金属层,以提高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值的加工方法。
铰孔往往作为中小孔钻、扩后的精加工,也可以用于磨孔或研孔前的预加工。
铰孔精度可达到IT9~IT7级,表面粗糙度值R a为1.6~0.8μm,适用于孔的半精加工及精加工。
直径在80mmm以内的孔可以采用铰孔;直径较大的孔多采用精镗加工。
对于小于12mmm 的孔,由于镗孔非常困难,一般先用中心钻定位,然后钻孔(扩孔)、最后铰孔,以保证孔的加工精度。
铰孔不能修正孔的直线度和孔的位置度误差,因此铰孔前孔的直线度和孔的位置精度应符合要求。
一般来说,对于IT8级精度的孔,只要铰削一次就能达到要求;IT7级精度的孔应铰两次,先用小于孔径0.05~0.02mm的铰刀粗铰一次,再用符合孔径公差的铰刀精铰一次。
铰一般孔时,采用直齿铰刀即可;铰不连续孔时,则应采用螺旋齿铰刀;铰通孔时应选用左旋铰刀,切屑向前排出;铰不通孔时,选用右旋铰刀,以使切屑向后排出,但应注意防止“自动进刀”现象引起的振动。
1.铰刀的结构铰刀是对中小直径孔进行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的刀具,刀具齿数多,槽底直径大、导向性及刚性好。
铰削时,铰刀从工件的孔壁上切除微量的金属层,使被加工孔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得到提高。
根据铰刀的结构不同,可分为圆柱孔铰刀和锥孔铰刀;根据铰刀制造材料不同可分为高速钢铰刀和硬质合金铰刀。
铰刀的结构如图5-1所示,它是由工作部分、颈部和柄部三部分组成,工作部分包括导锥、切削部分和校准部分。
图5-1 铰刀2.铰刀的装夹铰削的功能是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而不能提高孔的直线度和孔的位置精度。
铰孔时要求铰刀与机床主轴要有很好的同轴度要求。
采用刚性装夹并不理想,若同轴度误差大,则会出现孔不圆、喇叭口、扩张量大等现象。
因此最好采用浮动装夹装置。
机床或夹具只传递运动和动力,而依靠铰刀的校准部分自我导向。
3.铰削的工艺特点(1)因为采用浮动装夹,铰孔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主要不是取决于机床的精度,而取决于铰刀的精度、铰刀的安装方式、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和切削液等条件。
飞机装配制孔装备的探究与分析
飞机装配制孔装备的探究与分析飞机结构件通常尺寸庞大,结构复杂,装配制孔很难在通用数控加工设备上进行,往往需要开发大型专用数控设备。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外开发出了多种专用制孔设备。
1.手工制孔。
手工制孔即工人通过手持工具完成制孔加工。
通常采用的制孔工具包括气钻、手电钻等,其中以气钻使用居多。
手工制孔对加工设备依赖性低,对工件的适应性强,有一定灵活性,是飞机装配中最为原始的制孔方法。
但由于其存在生产效率低,加工质量不稳定,操作者劳动强度大等缺点,已不能满足现代飞机装配的制孔需求。
2.半自动制孔。
半自动制孔是指采用带有自动进给功能的手持工具完成的制孔。
由于手工制孔方法存在很多不足,一些公司改进了手持气动工具,集成了自动进给机构与定位固定工装,实现了飞机结构件装配的半自动化制孔。
自动进给制孔工具需要配合专用工装夹具使用,制孔前在对应部位安装自动进给钻的工装(如钻模板等),再通过人工将自动进给钻与其对接,一个孔加工好之后人工移动自动进给钻到另一个位置。
和手工制孔相比,半自动制孔加工过程中不再需要人手把持,切削力和制孔工具自重由工装承受,加工过程更加平稳,制孔质量提高,一致性更好,劳动强度降低。
采用自动进给钻的半自动制孔技术在国内外飞机装配中,尤其是大直径孔加工中获得了较多应用,是当前的主要制孔方法之一。
瑞典NOVATOR公司开发了螺旋铣孔自动进给制孔工具,其操作方法与传统自动进给钻基本相同。
NOVATOR公司开发的螺旋铣孔设备已经被波音公司批量采购,用于波音787飞机的生产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加工效果。
与传统自动进给钻相比,采用螺旋铣孔原理的自动进给制孔设备对大直径孔的加工能力更强,无需“钻—扩—铰”的复杂工艺,一次加工即可达到精度与质量要求,生产效率更高。
半自动制孔方式自动化程度低限制了生产效率;但由于这种制孔装置相对简单、成本低、技术成熟,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飞机装配中有推广应用价值的重要制孔方法。
影响铰孔质量因素的探讨
的 直 径 ;铰 刀 的 上 下 偏 差则 要 考 虑 扩 张 量 、收 缩 量 ,并 留 出必 要 的 磨 损 公 差 。下 图所 示 为 考 虑 扩 张量 、收 缩量 铰 刀直径 及其 偏差 。 根 据 下 图 可 以得 出 :若 铰 孔 发 生 扩 张 现 象 ,
则 铰 刀 的 最 大 、最 小 极 限 尺 寸 分 别 为 :
【 8 第3 卷 8】 3
第3 期
21— ( ) 0 1 3上
、 l
国 家 标 准 规 定 :铰 刀制 造 公 差 G:0 3 ( ) .5 A 。
訇 似
2 主偏角 . 3 偏 角 K 大 小 主 要 影 响 铰 孔 的 表 面 粗 的
糙 度 、 精 度 和 轴 向 力 , 通 常 机 用 铰 钢 铰 刀
若 铰 孔 发 生 收 缩 现 象 ,则 铰 刀 的最 大 、最 小
极 限尺寸 分 别为 :
d m a =dwma +Pmi o x x n do n oma — mi =d x G
时 各 刀 齿 同 时参 加 切 削 ,生 产 效 率 高 ,在 孔 的 精
加 工 中应 用 较 广 。 在 实 际加 工 中 ,常 见 的铰 孔 质
b 铰 孔 后 孔 径 收 缩 . P 扩 张 量 或 收 缩 量 G 铰 刀制 造 公 差 H一 铰 刀 磨 损 储 备 量 d 一 ~ 一 w 工件直径 d一 铰刀直径 df o o 一铰 刀报 废 尺 寸 △ 工 件 公 差 一
图 1 铰 刀 直 径 极 限 尺 寸 的 确 定
收稿 日期:2 1- 8 0 0 0 0 -1 作 者简介:苗雅丽 ( 9 7一 16 ),女,河南济源人 ,讲师 ,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C D C A / AM。
切削加工
车削英文名称:turning车削简介:工件旋转作主运动,车刀作进给运动的切削加工方法。
车削工艺特点:1、易于保证工件各加工面的位置精度。
2、切削过程较平稳避免了惯性力与冲击力,允许采用较大的切削用量,高速切削,利于生产率提高。
3、适于有色金属零件的精加工。
4、刀具简单。
车削的应用:在车床使用不同的车刀或其他刀具,可以加工各种回转表面,大批、大量生产形状不太复杂的小型零件,如螺钉、螺母、管接头、轴套类等时,多选用半自动和自动车床进行加工。
铣削英文名称:milling铣削简介:铣刀旋转作主运动,工件或铣刀作进给运动的切削加工方法。
用旋转的铣刀作为刀具的切削加工。
铣削一般在铣床或镗床上进行,适于加工平面、沟槽、各种成形面和模具的特殊形面等。
铣削工艺特点:①铣刀各刀齿周期性地参与间断切削;②每个刀齿在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厚度是变化的。
③每齿进给量αf(毫米/齿),表示铣刀每转过一个刀齿的时间内工件的相对位移量。
铣削的应用:(1)平面类零件。
平面类零件的特点表现在加工表面既可以平行水平面,又可以垂直于水平面,也可以与水平面的夹角成定角,一般只需要用三坐标数控铣床的两轴联动或三轴联动即可加工。
(2)曲面类零件。
曲面类零件的特点是加工表面为空间曲面,在加工过程中,加工面与铣刀始终为点接触。
表面精加工多采用球头铣刀进行。
钻削英文名称:drilling钻削简介:钻削刀具与工件作相对运动并作轴向进给运动,在工件上加工孔的方法。
钻削是孔加工的一种基本方法,钻孔经常在钻床和车床上进行,也可以在镗床或铣床上进行。
常用的钻床有台式钻床、立式钻床和摇臂钻床。
钻削运动构成:钻头的旋转运动为主切削运动,加工精度较低。
钻削工艺特点:钻削加工容易产生“引偏”,“引偏”是由于钻头弯曲、孔的轴线歪斜而引起孔径扩大,孔不圆。
其原因是:1)麻花钻是最常用刀具,由于细长而刚性差。
2)麻花钻上有两条较深的螺旋槽,刚性差。
3)钻头仅有两条很窄二棱边与孔壁接触,接触刚度和导向作用也很差。
切削三要素对切削力的影响有何不同
切削三要素对切削力的影响有何不同金属切削的原理研究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刀具与工件之间相互作用和各自的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在设计机床和刀具、制订机器零件的切削工艺及其定额、合理地使用刀具和机床以及控制切削过程时,都要利用金属切削原理的研究成果,使机器零件的加工达到经济、优质和高效率的目的。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主要有以下内容:一 刀具材料与切削加工基本知识1课题一 刀具材料的选用1课题二 切削运动和切削用量6课题三 刀具的组成及其主要角度10课题四 常用车刀的绘制及刃磨15课题五 车刀的工作角度18二 金属切削加工中的主要现象及规律23课题一 切削中的变形23课题二 切屑的种类及断屑26课题三 积屑瘤30课题四 加工硬化34课题五 切削力与切削热37课题六 刀具磨损与刀具耐用度41三 金属切削加工质量及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46课题一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46课题二 已加工表面质量50课题三 刀具几何参数的合理选择54四 车刀59课题一 机械夹固式车刀及其使用60课题二 径向成形车刀67五 孔加工刀具73课题一 标准麻花钻74课题二 标准麻花钻的修磨与群钻77课题三 深孔加工刀具与铰刀80六 铣刀86课题一 铣刀的种类和用途86课题二 铣刀的几何参数和铣削用量90七 螺纹刀具与砂轮96课题一 螺纹刀具96课题二 砂轮的合理选择101八 数控机床用刀具107课题一 数控车床用刀具107课题二 数控铣床用刀具111课题三 数控加工中心用刀具115机械制造基础┇金属切削加工原理金属切削加工是用刀具从工件上切除多余材料,从而获得形状、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等合乎要求的零件的加工过程。
实现这一切削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工件与刀具之间要有相对运动,即切削运动;刀具材料必须具备一定的切削性能;刀具必须具有适当的几何参数,即切削角度等。
金属的切削加工过程是通过机床或手持工具来进行切削加工的,其主要方法有车、铣、刨、磨、钻、镗、齿轮加工、划线、锯、锉、刮、研、铰孔、攻螺纹、套螺纹等。
【doc】P系列油嘴和S系列油嘴的加工工艺
【doc】P系列油嘴的加工工艺及设备的引进P系列油嘴的加工工艺及设备的引进1996年第3期2P系列油嘴的加工工艺及设备的引进王跃(汉江油泵油嘴r7'一r}牛2j{7L 关键词P系列喷嘴加工工艺及设备引进综述 /策j嘴迄1前言随着柴油机向着高速,直喷,豫惯量等方向的发展,对柴油机的心脏——油泵油嘴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近年来,为适应小缸径柴油机直喷化的发展需要,小尺寸低惯量的 P系列油嘴及喷油器总成引起行业的重视, 得到蓬勃的发展.国内各大油泵油嘴厂均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争先试制P系列油嘴,争取主动,占领制高点,花费巨资引进国外关键工序的设备.下面笔者根据对国内油泵油嘴行业了解的情况,谈谈这方面的几个问题.2P系列油嘴的工艺难点P系列油嘴与S系列油嘴相比,存在如下技术难点:——就针阀体而言,针阀体和针阀的配合中孔尺寸由S系列6mm缩,SN4, 4.5mm.按行业常规,中孔作为定位基准.由于其孔径变小,各种定位元件的刚性严重不足;再加之加工时,长径比接近10的深孔和内腔的座面,压力室,压力室去毛刺,油槽等, 如采用常规加工工艺,显然将很难达到精度要求.由于中孔的变小,磨中孔和座面的磨杆更细,刚性更差.磨削力易使磨杆弯曲变形, 致使加工精度,母线直线度,圆度等很难保证.砂轮减小后,磨削速度相对变小,使中孔和座面的表面粗糙度变差.这样偶件座面密收稿日期:1996.8封性和雾化质量更难达到要求.P系列针阀偶件喷射压力高于长型S系列,平面度小于 0.6,而且不带圈槽.常规工艺大平面平磨, 研磨的工艺很难保证P系列针阀体大平面的技术要求.——对针阀而言,由于其重心远离大外圆支承面,常规的无心通磨已不能保证精度要求因此,现用的以大外圆定位磨头部的方法已不适应,磨面圆度,直线度均受到严重威胁——由于P系列油嘴外形及内腔尺寸的缩小,国内常规的热处理和检测手段也不适应现有的热处理手段,已使长型S 系列变形增大,对小尺寸的P系列油嘴其变形将更大.对喷油嘴流量特性.国外各公司为严格控制流量,规定在热前,热后和最后配副都要检测流量.由于国内缺乏测试设备,大多数厂家无法进行此项工作.,综上所述,P系列油嘴比S系列油嘴在制造上更难,尤其要生产质量好且能形成生产能力,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3P系别油嘴的工艺思路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加工方法很难适应P系列油嘴,即使勉强可行,但要形成大批量生产,形成经济规模,是不可能实现的.3.1利用现有I艺手段进行试制情况1996年第3期内燃机燃油喷射和控制为了充分了解,认识P系列油嘴的工艺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我们采取常规设备,加工手段进行了试制.其情况如下: ——针阀体的外形加工采用自动车一外圆磨大小外圆一车头形一外圆磨大小外圆一磨头形;中孔的加工采用钻,扩,铰(扩,铰用硬质合金刀具)一热处理后采用单薄膜夹持大外圆60.工艺角死定位磨中孔座面一研中孔;座面的加工采用热前冷冲压,热后磨座面.压力室的加工采用钻,扩压力室喷孔的加工采用三轴钻加工.盛油槽采用摆动挖,分粗,精两次到位.其余表面沿用S系列加工的方法.——针阀的外形加工采用单轴纵车加工,为了能够上无心磨床加工,并以大外圆定位,我们在中外圆上做了一个工艺柱(如图1).其余表面仍采用常规方法加工,最后再分几次去掉工艺#图1工艺枉——偶件生产沿用S系列工艺进行由于单件质量不是很好,偶件合格率较低,大约只有30,40.3.2对设备引进的建议在国产设备的基础上,要生产P系列油嘴,建议引进如下设备,工艺:3.2.1针闻体采用深孔钻加工工艺针阀体中孔质量对后序加工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固中孔是后序的工艺基面可供选择的厂家有德国1~BT公司,NAGEL公司. 3.2.2喷孔采用点一孔一扩孔为保证产品质量,喷孔的位置精度及其孔径公差精度是十分重要的指标,可供选择的设备为tK)SALUX公司生产的cNc— Iv.3.3.3采用气测流量试验台橙查喷孔流量这方面,北油厂的试验台可在行业推广, 该试验台快捷,准确,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要求.3.2.4采用研座面的加工方法经我们分析,就是在瑞典U80中孔座面磨床上加工出的工件,其座面质量也难达到产品对座面精度的要求.因而,从保证针阀体座机圆度,粗糙度,直线度,提高偶件雾化质量角度讲,增加研座面工序是十分必要的.可选择瑞士D1JAP公司的DLMA20轴中孔座面分级研磨机.3.2.5中孔以珩磨代替研磨按目前P系列油嘴要求,中孔表面粗糙度要达到Ra0.05,O.1m,就必须对中孔进行研磨加工采用以珩代研工艺,由于珩磨后的中孔表面形状好,中孔尺寸分散度小,约 0.01,O.005mm,工艺稳定,合格率高,更加之经珩磨后的表面易形成油膜,不易卡死,有利于提高偶件耐用度.可供选择的有德国 GERHING公司生产的M2—4O,12六工位珩磨机.3.2.6针阀采用两次成形无心磨加工采用该工艺的特点是工序少,流程短,生产效率高,热后经两次成形无心加工,较好地保证了两级外圆的同心度和各自的圆度.由于针阀头部45.与60.锥面均是以两级外圆作为支撑面而加工的.所以,既解决了定位问题,又保证了座面的加工质量.可供选择的有意大利R?G公司,德国SR40等设备, 3.2.7采用针尖成形加工由于针阀体头部45.与60.座面的质量影响整个偶件的质量,建议采用45.与60.成形磨削.可供选择的有德国巴米勒公司和 OVERBECK公司的设备.3.2.8偶件径部采用氨气试验这种试验台适用一边插配,一边检验,效率高,稳定性好,重复.陛也好,便于操作.但要求两单件必须清洗干净.内燃机燃油喷射和控制1996年第3期 3.3I艺路线3.3.1针阀体从目前国内情况看,针阀体软加工有三种工艺方案:——多轴自动车加工外形及中孔后,采用瑞士MIKRON十二工位组合机.利用特制的切削刀具将内腔(热前)各表面加工完毕.其余外表面仍采用常规加工方法.喷孔采用进口自动三轴钻床加工.——多轴自动车只车毛坯外形,不加工中孔,采用德国TBT,NAGEL的枪钻机床, 将中孔一次加工到热处理前尺寸,内腔及外表面仍采用现有加工方法.喷孔采用进口自动三轴钻加工.——自动机只车外形,采用枪钻机床加工中孔,内孔采用十二工位组合机加工外表面及喷孔同上.针阀体硬加工的工艺路线为热处理后, 所有外表面一次精磨成形.现国内重庆机床厂和威海机床厂均能提供此类机床.检查喷孔流量.然后采用瑞典UVA生产的u8o[日本精工,德国OVERBECK中孔座面磨床, 采用单薄膜夹紧,60.定位加工中孔和座面. 建议首选瑞典UVA公司的中孔座面磨床, 座面采用二十轴研座面机床研座面,中孔最后用德国GERHING六工位自动珩磨机珩磨中孔.其余表面仍采用常规方法加工. 上述三种针阀软加工工艺方案,各有利弊.第一,三种方案的特点是工序较集中,装夹少,热处理前内腔全部成形,位置精度高, 生产效率高.但投资大,一台十--212位组合机约70~80万美元,同时还受专用特殊刀具的制约,组合机床的调整也较复杂.第二种工艺方案的特点是:首先枪钻基准中孔,然后以孔定位再加工其它部位.这样的软加工投资小,见效快,易形成生产能力, 进口枪钻头也好采购.喷孔的加工现大部分是进口瑞士POSALUX三轴钻床. —三当无心半精磨大,小外圆成形sR4.(德国产)SR40一雷灏3O一删M12?0CN…C1AS.(奥地利产)……,…一R眦K讣圆磨(德国)STUDER外圆厝(瑞士)BR}?dL7LLER一OVERBECK建议无心成形磨首选意大利R?G公司产品,高精外圆磨首选德国BRHMULLER 公司产品.3.3.3偶件生产工艺路线两单件分级一插配一采用氮气试验径部密封一配瞎升程一拉滑动性一座面密封试验.4设备引进注意的问题行业要发展,生产P系列油嘴,现有的国产工艺装备达不到工艺要求.要想堵1生进口,形成生产能力,就必须引进一定的把关设备.据我们了解,现美,日,欧等都想把其产品打人中国市场,各国厂商的价格差距较大.由于各企业资金均有限,因此,引进设备应注意以下几点:——引进的设备要充分考虑生产现状, 引进那些技术成熟,可靠,在油泵行业经受过考验的产品.——引进时,对设备备件,易损件,如国产化无充分把握,可适当增加其订购量.防止设备到位时缺件停产.(下转第46页)内燃机燃油喷射和控制1996年第3期由于机床尾座制造及装配误差,会造成前后顶尖不等高,从而会使每把刀具相对主轴中心高不一致,使凸轮形状产生加工误差. 同时由于刀具进给时的直线运动与工件回转运动轴线不在同一平面内,即空间交错,则加工出的基圆表面将是双曲面(因凸轮宽度较窄,这种加工误差不太明显),如图4a所示. 调整时应将尾座垫高或修磨,保证前后顶尖中心高相等.2,前后顶尖水平方向不同当两顶尖水平方向不同心时,刀具进给的直线运动与工件回转运动轴线在同一平面内但不平行,在单个凸轮上会产生锥度,多个凸轮上大小不一致,如图曲所示.可用尾座后面的调整螺钉来调整图4前后璜尖不同心产生的状误差四,主轴摆差加工误差.主轴摆差主要影响凸轮轴上凸轮的相互位置角度,使磨量与摆差成正比例增加.加工中应注制主轴摆差在0.05mm以下.如发现摆差过大,应及时修理.五,机床传动链的间隙机床传动链的间隙会影响凸轮加工的形状,使凸轮上产生凹坑,而且会产生冲击,出现冲击声.应尽量减小传动链的间隙. 六,靠模及滚轮的磨损长期加工中,摆角靠模和成形靠模的磨损及相互接触的滚轮的磨损也会影响零件的加工形状,其中摆角靠模与它接触的滚轮的磨损影响较大,加工中应及时更换,以免产生 (上接第4页)——比质比价采购.不要被首次的报价唬住.有的公司.尤其是代理公司的报价,水份较大.——抓好培训,验收环节.囤再好的设七,刀具伸出摆动刀架的长度经过多次试验,在凸轮加工中刀具伸出摆动刀架的长度影响零件的加工误差比较小,一般情况下伸出长度比设计数据长3mm 都不影响,所以在调整中可以用刀具伸出的长度来调整零件的尺寸.凸轮车削是粗加工,粗糙度大,精度低, 不能用精密仪器来检查凸轮升程,只能用样板来检查外形,并根据其形状误差分析其原因,加以调整.由于尺寸公差大,用样板检查不太准确,一般还要用试磨的方法来检查机床的安装和调整精度.备,如果人的技能上不去,其加工精度也受影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尽可能把问题暴露在外商那里——谈判必须直接和外商接触,避免失误有些合同细节要注意.。
孔的加工方法
孔的加工方法
1.钻孔(钻头在实体材料上加工孔的方法,钻孔多在钻床或车床上完成)
钻孔属粗加工,可用于质量要求不高孔的终加工,也可用于精度高孔的预加工或攻螺纹前的底孔加工。
2.扩孔(用扩孔工具扩大已经有孔径的加工方法)
扩孔能提高孔的加工精度,并降低表面粗糙度。
3.铰孔(用铰刀从工件孔壁上切除微量金属层,以提高其尺寸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的方法)钻——扩——铰是一种典型的孔加工方案,多在钻床上和车床上进行、也可在铣床和镗床上完成。
4.镗孔(用镗削方法扩大孔的方法)
对孔内环槽等内成形表面,直径较大的孔,镗削唯一适宜的加工方法。
一般镗孔精度可达IT8-IT7,表面粗糙度Ra可达1.6—0.8μm;尺寸公差等级可达IT7-IT6 ,表面粗糙度Ra 可达 0.8—0.4μm。
5.磨孔(高速旋转的砂轮精加工孔的方法)
尺寸精度可达IT7,Ra值0.8μm-0.4μm。
6.拉孔(用拉削方法加工工件的孔)
可达精度IT7 , Ra值0.8μm—0.4μm,用拉刀可拉削各种截形的通孔,也可拉削平面和沟槽。
7.研孔(用研磨方法加工工件的孔)
用于对精铰,精镗孔的进一步光整加工,其尺寸公差等级可达IT7-IT6 ,Ra值0.1μm—0.08μm。
8.珩孔(是用珩磨方法加工工件的孔)
珩磨工具(珩磨头)对工件表面施加一点压力,珩磨工具同时作相对旋转和直线往复运动,切除工件上极小余量的精加工方法,珩磨过程:工作时,安装在机床工作台上的工件固定不动,珩磨头下端插入精加工过的孔中;上端与机床主轴浮动联接,由主轴带动回转的同时,沿轴向作往复直线运动。
9.孔加工方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二章)
(第二章 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
主讲: 肖新华
天津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学院
2.1 概述
机械零件的结构形状千变万化。零件结构形式的 不同,使之有很多的加工方法,根据加工过程中零 件质量的变化情况,零件的制造过程可分为Δm<0,
Δm=0和Δm>0三种形式,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工艺
方法。
一. Δm<0的制造过程
外圆表面的磨削
1.中心磨削
(1)纵磨
(2)横磨
(3)复合磨
2.无心磨削
纵磨特点:工件或砂轮需作轴向进给。磨削深度小、磨削接触面积 小,散热较好,容易得到较高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因而应用广泛。 但由于走刀次数多,生产效率低,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磨削较长 的外圆表面。
横磨
横磨特点:砂轮宽度大于磨削宽度。工件不需作轴
弹性式 :由300~320HBS的弹簧丝制成,可研孔 径d为1~4mm的小孔 。用于研一般精度的小孔或母
线为曲线的小孔 。
研磨孔视频
2.4.6 珩磨孔
珩磨孔是利用安装于珩磨头圆周上的油石,采用特定结构 推动油石径向扩张,直至与工件接触,并保持一定的压力,以 较低的切削速度对孔进行精加工。加工过程中,油石不断作径 向进给运动,珩磨头作旋转和沿孔轴心方向的直线运动,从而 实现对孔的低速切削,显著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降 低表面粗糙度值。 采用珩磨加工孔时,加工精度可达IT7~IT6,孔的圆度和 圆柱度误差可控制在5~3m,表面粗糙度Ra为0.025~0.2m, 加工质量好,切削效率高。 珩磨视频
2.3外圆表面加工
1.车削
2.磨削
3.光整加工
2.3外圆表面加工
车削加工
钳工和机械加工
机油泵体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扬州职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机油泵体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院别: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班级:10机械<7>班姓名:学号:100101711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3年4月15日1、机油泵是在润滑系统中迫使机油从油底壳送到引擎运动件的装置机油泵在内燃机上的应用越来越多。
同时,在半导体,太阳能,LCD等工程领域方面,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加工技术的发展,汽车用油泵——摆线转子泵被应用到缝纫机中,特别是对一些全封闭自动润滑系统的机种,如包缝机、绷缝机2、基本内容及解决的关键问题:基本内容热处理毛坯,车削机油泵体,设计加工专用夹具关键问题在于工艺过程的设计,夹具类型的确定,定位装置的设计,夹紧装置的设计夹具精度的分析和计算吗,夹具非标零件图的绘制等等3、本课题研究情况综述: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必备的专业核心技能,突出培养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能力,机油泵体工艺过程设计时要结合实际,尽量符合实际生产要求,专用夹具设计时要估计好夹紧力加工零件是要计算好加工余量。
关键字:机油泵、工艺规程、夹具设计摘 要 (2)第一章 绪论 (5)1.1课题研究的背景 (5)1.2课题研究的意义 (5)1.3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5)第二章 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 (5)2.1零件的用途 (5)2.2零件的工艺分析 (7)第三章 确定毛坯种类,绘制毛坯图,毛坯模型 (8)3.1确定毛坯种类 (8)3.2确定毛坯尺寸及机械加工总余量 (8)3.3 设计毛坯图 (8)3.4 绘制毛坯图 (9)第四章 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11)4.1 基准面的选择 (11)4.1.1 粗基准的选择 (11)4.1.2 精基准的选择 (11)4.2 零件的表面加工方法 (12)4.3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12)4.4工序顺序的安排 (13)4.4 1.机械加工顺序 (13)4.4.2.辅助工序 (13)4.5制定工艺路线 (13)4.6 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选择 (16)4.7工序间加工余量、工序尺寸的确定 (17)4.8切削用量的计算 (18)4.9基本时间j t 的计算 (26)第五章 夹具设计 (30)5.1精车前后端面专用夹具设计 (30)5.1.1定位装置 (30)5.1.2夹紧力的计算 (30)5.2钻20 孔夹具设计 (34)5.2.1定位装置 (34)5.2.2切削力和夹紧力的计算 (34)第六章小结 (37)致谢 (38)参考文献 (39)第一章绪论1.1课题研究的背景目前国内的机油泵产品的技术基本源自美国、德国、日本等几个传统的工业国家,我国现有的技术基本上是引进国外的基础上发展的,而且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
仪器制造技术课本重点摘抄
第一章:仪器常用加工方法:1材料成形2机械加工3特种加工4表面加工5仪器常用元件加工6仪器常用工艺工艺过程设计的基本概念:工艺过程设计是指把产品的设计信息转化为制造信息的过程设计。
工艺规程:在实际生产中,一个零件从毛坯原件加工到成品。
所采取的的工艺过程,用一定的文件形式规定下来。
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依据,是组织生产、做好生产技术准备的主要技术文件。
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1应满足生产纲领的要求,要与生产类型相适应。
2应保证要件的加工质量,达到图样上所提出的各项技术要求。
3保证加工质量的基础上,应使工艺过程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和较好的经济性。
4要尽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
主要原则:能够符合技术要求和相应生产率的最经济的工艺过程。
工艺规程的步骤:1研究产品图样,进行工艺分析2计算零件生产纲领,明确生产类型3确定毛坯种类,设计毛坯图4拟定工艺路线5确定机械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并绘制工艺草图生产成本与生产工艺:生产成本是制造一个零件或一台产品所消耗的费用总和,生产成本中有大约百分之70-75与成本相关,成为成本工艺。
需要考虑可变费用、不变费用、最佳生产纲领分析、临界产量与投资回收期的分析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1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一个工序。
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2安装在某一工序中,有时需要对零件进行多次装夹加工,每装夹一次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一次安装。
3工位 4工步。
5进给由于余量较大或其他原因,需用同一刀具在同一切削量下,对同一切削用量下、对同一表面进行多次切削。
6动作工人或机器本身的一个行动单元。
生产纲领:N=Qn(1+a+b) 式中Q 产品的年生产量(台/年) 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件/台) a备品率 b平均废品率机械加工余量:工件加工前后尺寸之差。
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1前一工序的公差T。
2前一工序所遗留的表面粗糙度R和表面缺陷度I。
钻、扩、铰、研的特点
钻、扩、铰、研的特点用标准麻花钻钻削的特点1)切削刃上各点的切屑流出方向不同;主切削刃上各点的切屑流出方向和切屑速度均不相同,这造成切削刃上各点切屑卷曲的差异,增加了切屑上各点间的相互牵制和切屑的附加变形。
2)切削刃上各点前角不同,标准麻花钻切削刃上各点静态前角均不同,而且相差悬殊,造成切削条件上的差别。
工作时,因为各点切屑流出方向的不同,实际工作前角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实际工作前角不仅与半径有关,而且与钻头转速有关。
3)横刃切削条件极差,因横刃前角为极大的负值,切屑变形十分剧烈,形成很大的轴向力,使钻头工作不稳定。
4)切削刃上各点切屑变形不同,标准麻花钻钻削碳钢时切削刃上各点的变形系数切点半径及钻深有关。
5)为半封闭式切削,钻削时,切屑和切削液只能沿钻头螺旋沟进出,是半封闭式切削。
切削热不易传出,主切削刃与棱带交界转角处磨损严重。
6)多刃切削,麻花钻有两个主切削刃、一个横刃。
如果刃磨的不好,切削刃不对称,就会造成孔的偏斜、振动,使加工孔呈多角形(不圆),并使钻头磨损加剧。
深孔钻削的特点1)由于孔的深度与直径的比较大,钻杆细长,刚性差,工作时容易偏斜及产生振动,因此,孔的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较难保证,2)切屑多而排屑通道长,若不采取必要措施,随时可能由于切屑堵塞耐导致个头损坏。
3)钻头在近似封闭的状态下工作,热量不易散出,钻头损严重。
扩孔钻加工的特点1)扩孔钻与麻花钻相比,由于没有横刃,刀体强度及刚性都较好,齿数多,切削平稳;2)加工精度及加工效率均较高。
铰削的特点1)铰削的精度.高。
用于孔的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由于加工余量小,齿数多,又有较长的修光刃等原因,铰孔精度可达it6-it11,表面粗糙度可达Ra1.6-0.2。
2)浮动铰孔时不能提高孔的位置精度。
3)铰孔的生产率较高,费用较低,既可铰圆柱孔,亦可铰圆锥孔,因此在孔的精加工中应用广泛。
研磨加工的特点与经济精度1)尺寸精度高。
磨料采用极细的微粉,在低速、低压下,磨除一层极薄的金属。
常用加工精度对照表
常用加工方法与达到粗糙度对比图表
加工方法
表面粗糙度Ra(μm)
20
10.0
5.0
2.5
1.25
0.63
0.32
0.16
0.08
0.04
0.02
0.01
车削
金刚石车、镗
刨削
钻孔
扩孔
铰孔
镗孔
铣削
拉削
滚压加工
磨削
超精磨与镜面
研磨
珩磨
超精加工
抛光
12.5
6.3
3.2
1.6
0.8
0.4
0.2
0.1
0.05
0.025
0.01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粗、半精加工精加工精细加工外圆、端面、内孔(金属、非金属)
孔加工方案与经济公差
序号
加工方案
经济公差等级
表面粗糙度
Ra(μm)
适用范围
1
钻
IT11-13
20
加工未淬火钢及铸铁的实心毛坯,也可用于加工有色金属(表面粗糙度稍差),孔径<(15-20)mm
2
钻-铰
5.
粗车-半精车-磨削
IT6-7
1.25-0.63
主要用于淬火钢,也可用于未淬火钢,但不宜加工有色金属
6.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IT5-6
0.63-0.160
7.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超精加工(或轮式超精磨)
IT5
0.160-0.020
8.
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
钻,铣床的维修
有关钻,铣床的知识1.摇臂万能铣床结构和特点:机床广泛应用于加工平面以及任意角度倾斜的平面,还具有铣槽、钻孔、铰孔、镗孔等功能,铣头能向右或者向左回转90°,向前或者向后回转45°、滑枕可水平回转180°。
铣头采用台湾原地产品,确保整机性能和品质。
导轨及工作台面经热处理及二次精密研磨。
整机刚度及2.摇臂铣床亦可称为炮塔铣床,摇臂铣,万能铣,机床的炮塔铣床是一种轻型通用金属切削机床,具有立、卧铣两种功能,可铣削中、小零件的平面、斜面、沟槽和花键等。
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模具、仪器、仪表等行业。
结构特点:1、底座、机身、工作台、中滑座、升降滑座等主要构件均采用高强度材料铸造而成,并经人工时效处理,保证机床长期使用的稳定性。
2、铣头配置炮塔铣床头,且主轴装有手动和微动两种进给方式,加工方便、准确;铣床头可在垂直平面内调整±45°,水平面内回转360°,拓展机床加工范围。
3、工作台纵、横向有手动进给、机动进给和机动快进三种,机动进给可获得8种不同的进给速度,能满足不同的加工要求;快速进给可使工件迅速到达加工位置,缩短非加工时间。
4、升降台Z向升降可通过手动和机动两种方式来实现,且手动和机动是互锁的,消除了不安全因素。
5、工作台X向行程可达800mm,且X、Y、Z三方向导轨副经超音频淬火、精密磨削及刮研处理,提高精度,延长机床的使用寿命。
6、手动润滑装置可对纵、横、垂向的丝杠及导轨进行强制润滑,减小机床的磨损,保证机床的高效运转;同时,冷却系统通过调整喷嘴改变冷却液流量的大小,满足不同的加工需求7、机床操作系统通过支臂悬挂在机床的右上方,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操作方便;操作面板均使用形象化符号设计,简单直观。
3.什么是钻铣床?是一种中小型通用金属切削机床,钻铣床采用皮带传动,噪音低,也有的钻铣床采用齿轮传动切削力更强,即能卧铣,又能立铣。
它适用于钻、扩、铰、镗、铰孔及铣削;如用圆片铣刀、角度铣刀、形成铣刀及端面铣刀,能铣削平面、斜面、垂直面和沟槽等。
孔加工方法的余量
什么是小孔:直径比小于φ8的孔叫小孔
小孔的加工
深孔:长径比大于5的孔
深孔的加工
1、长径比在5-20的普通深孔采用超长麻花钻头加工
2、长径比在20以上的特殊深孔,采用枪钻加工。
深孔加工主要解决的问题:排削、冷却和导向
孔加工:钻孔、扩孔、铰孔的余量
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P1045
1、孔的公差等级为7级,小于或等于φ10孔:钻+铰孔
大于φ10-30孔:钻+扩孔钻+铰孔
大于或等于φ30孔:二次钻孔+扩孔钻+铰孔孔的公差等级为9级:省略
2、φ8-50mm,采用钻孔+扩孔钻+铰孔,余量约0.15-0.25
3、φ50mm以上,基本不采用采用扩孔,一般采用车刀镗孔
钻孔+车刀镗孔+铰孔,
4、φ20mm以上均可车刀镗孔。
1、φ20mm以上均可车刀镗孔;
2、φ50mm以上基本不采用采用扩孔钻;
3. φ30mm以上的孔采用二次钻孔
扩孔的余量:一般应控制在孔径D的1/8左右
一般控制在0.6-0.8mm
孔加工:拉孔、磨孔、拉键槽的余量
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P1047
拉孔的余量
一般0.3-0.8mm之间;
可按计算公式A=0.005D+(0.05-0.1) √L(孔的长度开平方)
磨孔:一般0.3-0.8mm之间
孔加工:细镗孔(金刚石)、珩磨、研孔的余量
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P1049
细镗孔:0.1-0.2mm 珩磨:0.05-0.08mm 研孔:0.01-0.04mm。
常用的铰刀研具有哪几种多选题
常用的铰刀研具有哪几种铰刀是一种常见的切削工具,用于加工金属材料的孔或凹槽。
为了保持铰刀的锋利和精度,需要使用铰刀研进行研磨和维护。
常用的铰刀研具有以下几种:1. 手动铰刀研手动铰刀研是最基本的研磨工具,通常由一个研磨轮和一个支撑台组成。
操作时,将铰刀夹紧在支撑台上,然后通过手动旋转研磨轮进行研磨。
手动铰刀研操作简单,适用于小批量或个人使用。
手动铰刀研的优点是成本低、易于操作和维护。
然而,由于操作依赖于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技巧,所以研磨结果的一致性和精度有限。
2. 机械式铰刀研机械式铰刀研是一种自动化的研磨设备,通过电动机驱动研磨轮进行研磨。
相比手动铰刀研,机械式铰刀研具有更高的研磨精度和一致性。
机械式铰刀研通常具有多个研磨轮,可以同时对多个铰刀进行研磨,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机械式铰刀研还可以通过调整研磨参数,如研磨速度、进给量等,来满足不同铰刀的研磨需求。
3. 数控铰刀研数控铰刀研是一种高级的自动化研磨设备,通过数控系统控制研磨过程。
数控铰刀研具有更高的研磨精度和稳定性,可以实现更复杂的研磨操作。
数控铰刀研通常具有多个研磨轮和多个坐标轴,可以实现对铰刀各个面的研磨。
通过数控系统,可以精确控制研磨参数,如研磨轮的位置、速度、进给量等,以达到更高的研磨精度。
4. 光学投影铰刀研光学投影铰刀研是一种利用光学投影原理进行研磨的设备。
通过投影仪将铰刀的轮廓放大在屏幕上,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屏幕上的图像来控制研磨过程。
光学投影铰刀研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特点,可以实现对铰刀各个面的精确研磨。
同时,由于研磨过程在屏幕上实时显示,可以及时发现并修正研磨中的问题,提高研磨效率和质量。
5. 超声波铰刀研超声波铰刀研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振动进行研磨的设备。
通过超声波振动,可以将研磨力集中在铰刀的刃口上,提高研磨效率和精度。
超声波铰刀研具有高效、高精度的特点,适用于对刃口进行修复和维护。
同时,由于超声波振动具有一定的清洁作用,可以减少研磨过程中的磨屑和热变形。
钻孔的近义词大全
钻孔的近义词大全钻孔的近义词大全钻孔的相关词:钻子、钻地、钻研、钻石、钻天、钻过、钻工、钻心、钻砅、钻谋钻孔的意思:钻孔是指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加工出孔的操作。
这里讲述了勘探工作里的钻孔工作,以及钻孔需要的辅助工具以及部分应急措施方法。
钻孔的拼音:[zuānkǒng]近义词的意思:一、钻砅:见“钻礪”。
二、钻探:钻探是指为了勘探矿床、地层构造、土壤性质等,用钻机向地下钻孔,取出土壤或岩心供分析研究。
三、钻谋:钻谋是汉语词汇,拼音zuānmóu,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
四、钻研:钻研,拼音是zuānyán,是指深入细致地研究;钻研刻苦的精神。
五、钻杆:钻孔工具中连接钻头、用以传递动力的杆件。
六、钻石:一.经过琢磨的金刚石,是贵重的宝石。
七、钻戒:镶着钻石的戒指。
八、钻心:钻心,读音zuānxīn,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钻入心中。
常用来形容极度痛苦。
九、钻工:钻工是以矿产勘探、工程勘察、工程施工和凿井为目的,分初、中、高三等级别。
十、钻井:〈动〉凿井。
十一、钻机:钻机(drill)是在地质勘探中,带动钻具向地下钻进,获取实物地质资料的机械设备。
又称钻探机。
主要作用是带动钻具破碎孔底岩石,下入或提出在孔内的钻具。
可用于钻取岩心、矿心、岩屑、气态样、液态样等,以探明地下地质和矿产资源等情况。
钻孔造句:一、一天一个推销员来到工地,他带来了一架蒸汽驱动的钻孔机。
二、钻孔作业应尽可能地按爆破设计的炮孔间距和排距钻孔。
三、本实用新型可装于车床的尾座上,并根据需要安装不同刀具以完成钻孔、扩孔、铰孔、攻丝等工序。
四、当钻孔机在附近获取天然气更加的方便容易后,鲸脂被丢进垃圾箱,不再被做为取暖和点灯的燃料。
五、一天,工地上来了个销售员,他想推销一种新型的蒸汽式钻孔机。
六、结合在岩溶地区开展的工程勘察实例,运用井间地震波层析成像技术研究钻孔之间的地质剖面。
七、文章介绍了古交市滩上桥工程概况,并就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及方法进行了阐述。
常用工艺术语
常用工艺术语1 工艺基本概念1.1 一般概念1。
1。
1数控加工:numerical control machining根据被加工零件图样和工艺要求,编制成以数码表示的程序输入到机床的数控装置或控制计算机中,以控制工件和工具的相对运动,使之加工出合格零件的方法。
1.2生产对象1。
2.1 原材料:raw material投入生产过程以创新产品的物质。
1.2。
2主要材料:primary material; direct material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
1.2.3辅助材料:auxiliary material;indirect material在生产中起辅助作用而不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1。
2.4代用材料:substituent在使用功能上能够代替原设计要求的材料。
它具有被代替材料所具备的全部或主要性能.1。
2。
5易损材料:quick—wear material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容易损坏或失效的材料.1。
2。
6废料:waste material在制造某种产品过程中,剩下的而对本生产对象不再有用的材料.1.2.7型材:section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通过拉制、轧制或压制等方法所获得的具有特定几何形状截面的材料。
1.2。
8板材:plate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通过轧制或压制等方法而获得的各种不同厚度的板状材料。
1.2.9棒材:bar stock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通过拉延、轧制工艺获得的圆、方、六角形截面的材料。
1.2。
10铸件:casting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所得到的金属制件或毛坯.1.2.11锻件:forgings金属材料经过锻造变形而得到的工件或毛坯。
1。
2。
12焊接件:weldment用焊接方法而得到的结合件.1.2.13模压件:molded parts利用模具压制的工件。
1。
2.14冲压件:stamping用冲压的方法制成的工件或毛坯。
1.2.15合格品:accepted product;;conforming article通过检验质量特性符合标准要求的制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钻、扩、铰、研的特点用标准麻花钻钻削的特点1)切削刃上各点的切屑流出方向不同;主切削刃上各点的切屑流出方向和切屑速度均不相同,这造成切削刃上各点切屑卷曲的差异,增加了切屑上各点间的相互牵制和切屑的附加变形。
2)切削刃上各点前角不同,标准麻花钻切削刃上各点静态前角均不同,而且相差悬殊,造成切削条件上的差别。
工作时,因为各点切屑流出方向的不同,实际工作前角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实际工作前角不仅与半径有关,而且与钻头转速有关。
3)横刃切削条件极差,因横刃前角为极大的负值,切屑变形十分剧烈,形成很大的轴向力,使钻头工作不稳定。
4)切削刃上各点切屑变形不同,标准麻花钻钻削碳钢时切削刃上各点的变形系数切点半径及钻深有关。
5)为半封闭式切削,钻削时,切屑和切削液只能沿钻头螺旋沟进出,是半封闭式切削。
切削热不易传出,主切削刃与棱带交界转角处磨损严重。
6)多刃切削,麻花钻有两个主切削刃、一个横刃。
如果刃磨的不好,切削刃不对称,就会造成孔的偏斜、振动,使加工孔呈多角形(不圆),并使钻头磨损加剧。
深孔钻削的特点1)由于孔的深度与直径的比较大,钻杆细长,刚性差,工作时容易偏斜及产生振动,因此,孔的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较难保证,2)切屑多而排屑通道长,若不采取必要措施,随时可能由于切屑堵塞耐导致个头损坏。
3)钻头在近似封闭的状态下工作,热量不易散出,钻头损严重。
扩孔钻加工的特点1)扩孔钻与麻花钻相比,由于没有横刃,刀体强度及刚性都较好,齿数多,切削平稳;2)加工精度及加工效率均较高。
铰削的特点1)铰削的精度.高。
用于孔的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由于加工余量小,齿数多,又有较长的修光刃等原因,铰孔精度可达it6-it11,表面粗糙度可达Ra1.6-0.2。
2)浮动铰孔时不能提高孔的位置精度。
3)铰孔的生产率较高,费用较低,既可铰圆柱孔,亦可铰圆锥孔,因此在孔的精加工中应用广泛。
研磨加工的特点与经济精度1)尺寸精度高。
磨料采用极细的微粉,在低速、低压下,磨除一层极薄的金属。
因此,产生的热量少,工件的变形和表面变质层很轻微,可稳定获得高精度表面。
2)形状精度高。
由于微量切削,研磨运动复杂,而且不受运动精度的影响,因此可得到较高的形状精度。
3)表面粗糙度低。
工件和研具间有一定相对运动,磨粒在工件表面上不会重复先前的运动轨迹,这就有利于均匀地切除工件表面上的凸峰,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
4)研磨不能提高工件各表面间的位置精度。
5)零件表面耐磨性提高。
由于研磨表面质量高,使磨擦因数减小,实际有效接触面积增大,耐磨性提高。
6)零件表面疲劳强度提高。
研磨表面存在的是残余压应力,这种力有利于提高零件表面的疲劳强度。
7)设备简单,8)适应性好。
适于手工及机械化生产;加工范围广。
研磨机理:切削作用;塑性变形;化学作用;当采用氧化铬、硬脂酸或其他研磨剂时,工件表面会形成一层氧化膜,这层氧化膜很易被磨掉而不损伤基体,在研磨过程中氧化膜不断地迅速形成,又不断被磨掉,从而加快了研磨过程,使表面粗糙度降低。
内圆柱面(内孔)研磨研具:分整体式(不开槽式、开槽式)及可调式两种。
整体不开槽式不可调研磨棒,是实心整体圆柱体,刚性好,研磨精度高,适用于精研内圆柱表面;整体开槽式不可调研磨棒,是在实心圆柱体外圆表面上开直槽或螺旋槽或交叉槽。
螺旋槽研磨棒研磨效率高,但研孔表面粗糙度和圆柱度较差;交叉螺旋槽或十字交叉槽研棒加工质量好;垂直研磨开螺旋槽较好,水平研磨开直槽较好。
可调式研具,其心棒锥度与研磨套的配合锥度为1:20至1:50。
锥套外径比工件小0.01-0.02mm,大端壁厚为被研磨孔的0.125-0.8mm,研具长度为被研表面长度的0.7-1.5。
其结构有开槽和不开槽两种。
盲孔式研具:利用螺纹,通过锥度使外径胀大,研棒的工作部分长度必须大于被研磨孔的长度20-30mm。
锥度为1:50至1:20。
研磨盲孔由于磨料不易均布,可在外径开螺旋槽,或在轴向做成反锥。
抛光:以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或提高工件表面光亮度为目的,对前工序被加工零件表面留有痕迹进行去除或精整的工艺,统称为抛光。
一般,抛光不能提高工件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
抛光的原理:抛光是将磨料和固相、液相、半固相或气相载体,以吸附、涂敷、镶敷、混溶、粘结等形式结合,借助它们与工件作机械、电磁效应、化学或电化学反应等形式的相对运动,所获得的机械、水、化学电化学、磁或复合能等能量,使磨料产生切削作用;使磨料产生滚压、滑擦、推挤、撞击作用,导致工件微小起伏表面产生塑性变形,凸起部分被“压平“并填于凹陷处。
在上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工件表面前工序留下的加工痕迹逐渐寂去除和精整。
应用范围:磨料抛光可加工工件型面有:平面、球面、柱面、沟槽、螺纹、齿形面、螺旋面等。
可加工各种钢、铸铁、硬质合金、立方氮化硼、有色金属及合金、玻璃、单晶硅、石英、宝石、胶木等。
磨削磨削过程和切屑的形成在磨削过程中,切屑的形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 滑移阶段磨粒与工件开始接触,此时法向切削力很小,由于磨削系统的弹性变形,磨粒未能进入工件磨削而仅在工件表面产生摩擦,工件表层产生热应力。
2 刻划阶段由于砂轮切入量有所增加,法向磨削力增大,磨粒已逐渐划进工件,使部分材料向两旁隆起,工件表面形成刻痕,但磨粒前刀面上未有切屑流出。
此时除磨粒与工件间相互摩擦外,更主要的是材料内部发生摩擦,工件表层不仅有热应力,而且有由于弹、塑性变形所产生的应力。
此阶段将影响工件表面粗糙度及表面烧伤、裂纹等缺陷。
3 切削阶段此时磨粒切削已达一定深度,法向磨削力增至一定程度后,被切材料处也已达到一定温度,此部分材料沿剪切面滑移而形成切屑,并沿磨粒前刀面流出,在工件表面也产生热应力和变形应力。
这三个阶段,除均可能产生热应力外,材料也可能产生由于相谈而引起的应力。
磨粒切下的切屑非常细小,一般分为带状切屑、碎片状切屑和熔融的球状切屑。
磨削热和磨削温度与其他切削过程相比,磨削的切削能大、速度高,其能量消耗大很多倍,这些能量绝大多数转化为热能,其中,约有80%传入工件。
由于磨削速度高,热量来不及传入深处,而瞬时集中在很薄的表层,形成表层中极大的温度梯度。
当局部温度很高时,加工表面就会出现种种热损伤及热变形,影响加工表面质量与加工精度。
因此,控制与降低磨削温度是保证磨削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常据说的温度是指磨削区的温度,但磨削区内及其附近的温度高低差别很大,故又将磨削温度分为:1磨粒磨削点温度,即磨粒切削刃与切屑接触点的温度,是磨削中温度最高的部位,其值瞬时可达1000度以上。
它不仅影响加工表面质量,而且影响磨粒的破碎、磨损,与切屑粘附熔着等现象有关。
2磨削区温度,即砂轮与工件接触区的平均温度,一般约有500-800度。
它影响磨削表面残余应力、烧伤及裂纹等。
3工件平均温升,即磨削热传入工件,使工件总体温度升高,一般只有几十度,它直接影响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降低磨削温度的途径:1减小磨削深度,适当减小砂轮转速和提高要件转速来减少工件表面烧伤和裂纹;2选用较粗的磨粒,采取粗修整,降低砂轮硬度;3控制砂轮磨损及防止砂轮粘着与堵塞;4提高冷却润滑效果;5采用低应力磨削工艺。
磨削加工特点:1 切削刃不规则 2 切削厚度薄3 磨削速度高4磨削温度高磨削加工的分类:分为固定磨粒加工和游离磨粒加工两类固定磨粒加工有:砂轮磨削、珩磨、超精加工和电解磨削等固结磨具加工,以及带磨削等涂覆磨具加工游离磨粒加工有:研磨、抛光、滚磨、喷射加工、磨料流动加工、冲击磨和振动加工等加工方式。
镗削的特点1 镗削表面的运动轨迹是由机床主轴上的镗刀作回转运动来实现的。
它与钻削加工相似。
2 镗削时,由于刀具是装在刀具是装在刀杆上伸入内孔进行切削,因此,镗刀是在半封闭的状态下进行工作。
3 镗削加工时,把工件装夹在工作台上,由镗杆作纵向、垂直移动工工作台作纵、横向移动来实现对工件的进给运动。
4镗削时,由于刀具后刀面和工件内孔表面摩擦较大和镗杆悬臂外伸,镗刀的切削条件较差,且易引起振动。
5镗削加工应用微调镗刀、定径镗刀和专用夹具工镗模后,可精确地保证孔径(H7-H6)、孔距(0.015mm 左右)的精度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rA1.6-0.8微米),因此,镗削是实现精密孔系加工的一种重要工艺方法,适用于大型、箱体和非回转体类零件的孔系(特别是大孔和长孔)加工。
铣削的特点1 为断续切削,易产生冲击和振动铣削时,刀齿切入和切出工件的瞬间,由于同时工作的刀齿数目的增减,将产生冲击和振动。
当振动频率与机床固有频率一致时,将发生共振,造成刀齿崩刃,甚至损坏机床零部件。
另外,由于切削厚度的周期变化而导致切削力的波动,也会引起振动。
冲击和振动现象的存在,降低了铣削加工的精度。
2 为多刃切削,切削效率高,铣刀是一种多刃刀具,同时工作的齿数多,可以采用阶梯铣削,也可以采用高速铣削,且无空行程,故切削效率高。
3 可选用不同的切削方式铣削时,可根据不同材料的可加工性具体加工要求,选用顺铣和逆铣、对称铣和不对称铣等切削方式,提高刀具耐用度和加工生产效率。
A顺铣的特点:工件的进给方向与铣刀的旋转方向相反;铣削力的垂直分力向上,工件需要较大的夹紧力;铣削厚度由零开始逐渐增至最大,当刀齿刚接触工件时,其铣削厚度为零,后刀面与工件产生挤压和磨擦,会加速刀齿的磨损,造成加工硬化层。
B 顺铣的特点:工件地进给方向与铣刀的旋转方向相同;铣削力的垂直分力向下,将工件压向工作台,铣削较平稳;刀齿以最大铣削厚度切入工件而逐渐减小至零,后刀面与工件无挤压、摩擦现象,加工表面精度较高;因刀齿突然切入工件会加速刀齿的磨损,降低铣刀耐用度,故不适用于带硬皮的工件;铣削力的水平分力与工件进给方向相同,因此,当机床工作台的进给丝杠与螺母有间隙,而又没有消除间隙的装置时,不宜采用顺铣。
C 对称铣削铣刀位于工件宽度的对称线上,切入和切出是铣削厚度最小以不为零,对铣削有冷硬层的淬硬钢有利。
其切入为逆铣,切出边为顺铣。
D 不对称逆铣以最小铣削厚度切入工件,以最大厚度切出工件减小了冲击,提高刀具耐用度,适用于铣碳钢和一般合金钢。
E 不对称顺铣有一定冲击性,但可避免刀刃入冷硬层,适合铣削冷硬性材料与不锈钢、耐热合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