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12.2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一)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12.2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一)

镜头 底片 暗箱的壁 光圈
瞳孔 视网膜 晶状体 脉络膜
视觉的形成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82021/9/18Saturday, September 18,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82021/9/182021/9/189/18/2021 8:54:07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82021/9/182021/9/18Sep-2118-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82021/9/182021/9/18Saturday, September 18, 2021
1.(2019·菏泽学业考)某同学不注意用眼卫生,沉迷
于电子游戏,不但会影响学习,还会因近距离注视屏幕
导致眼球中某个结构凸度增加而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
(A )
A.晶状体
B.视网膜
C.睫状体
D.玻璃体
2.(2019·苏州学业考)视觉形成过程中,外界物体 产生的光线,形成物像、最终产生视觉的场所依次为
内容物: 晶状体、房水、玻璃体
眼球
1. (主要) 眼
角膜:透明 外膜
巩膜:白色、坚韧 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

眼球壁 中膜 虹膜:中间有瞳孔


脉络膜:营养
内膜: 视网膜:有感光细胞
附属结构: 眼肌、眼睑、结膜、泪器
2.视觉的形成 光线→晶状体(发生折射)→视网膜(成像并刺激感

北师大版七下生物 12.2感受器和感受器官 课件 (共35张PPT)

北师大版七下生物 12.2感受器和感受器官 课件  (共35张PPT)

B.为远视眼,要配戴凸透镜
C.为近视眼,要配戴凸透镜
D.为远视眼,要配戴凹透镜
2.在眼球的结构中,下列哪一个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C )
A.玻璃体 B.视网膜 C.晶状体
D.虹膜
3. 某同学不注意用眼卫生,沉迷于
电子游戏,不但会影响学习,还会因近距离注视屏幕导致
眼球中某个结构凸度增加而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 A )
2.自主学习:眼球的结构及其功能
瞳孔大小的调节 当环境光线强时,瞳孔( 变小 当环境光线弱时,瞳孔( 变大 (填“变大”或“变小”)
); );
在亮处
在暗处
角膜:透明、可透过光线
外膜 巩膜:白色不透明坚韧,保护、支持---“白眼球


眼球壁 中膜
虹膜:含色素,中央围成瞳孔---“黑眼球” 睫状体:内有平滑肌舒缩可调节晶状体的

曲度

脉络膜:含血管、黑色素,营养眼球、

遮光形成暗室
功 能
内膜:视网膜:透明、有感光细胞--成像
晶状体:折射光线 内容物
玻璃体:支撑眼球壁,折射光线
房水:维持眼内压力,营养角膜、晶状体
我们俗语所说的“黑眼珠”和“白眼球”分别应 当是眼球的哪部分结构?
虹膜 (黑眼珠)
巩膜 (白眼球)
视觉的形成
味觉
1. 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解在唾液中的物质。 2. 感受器是——味蕾。 3. 味觉基本上有四种:酸、甜、苦、咸。
触觉和温度觉
触觉小体
环层 小体
盲人依靠手指的
“触摸”来“阅读” 盲文 。 zxxkxueyikeji
人体的唇、鼻尖、舌尖等处触觉非常敏 感。
肢体远端(手、脚)比近端(躯干)触 觉敏感;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整理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整理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整理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说出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

2、说明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

3、描述眼和耳的结构和功能。

4、解释近视、远视、视物不清的缘由几矫正方法。

5、说明视、听、嗅、味觉及皮肤的触觉、温度觉的感受器官的刺激的性质。

6、了解近视与远视,眼的保健;了解耳的结构和功能及听觉的形成,了解耳的卫生保健。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重点: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耳的结构与功能。

视觉的形成与近视、远视的矫正原理。

嗅觉与味觉感受刺激的性质与感受器的位置。

触觉敏感性与感受器分布特征的关系。

皮肤温度觉器相宜感受刺激的性质。

难点:眼的屈光近视教学过程详细过程(第一课时)(感觉器官→眼的结构→凸透镜成像试验演示→视觉的形成→近视与远视)引入新课:从“任何反射的产生都开头于某感受器对刺激的感受”动身,引出本节课题:感觉器官与人的视觉和听觉。

主体内容:首先明确,特别的感受器与其附属结构所组成的器官称为感觉器官,然后指出眼和耳是关系视觉与听觉形成的感觉器官。

再进一步指出,视觉对我们熟悉四周事物是最为重要的功能,我们首先学习眼与视觉的学问。

提出:眼的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它的结构是怎样的?让同学们一面观看见图,一面相互观看眼的外部结构,熟悉角膜、虹膜、瞳孔、巩膜等可见部分的结构部位。

接着出示见图,并可协作模型由前向后,由外到内地简要介绍眼球的解剖结构。

以板书形式逐一归纳之,最终简洁介绍眼球附属结构及功能。

接着指出,视觉形成的第一步是光线首先射入眼球,这一过程类似这样一个试验现象——演示透镜成像试验,同学们认真观看试验过程。

老师一方面简洁明确地介绍试验装置,一方面提示同学留意纸屏、凸镜、蜡烛之间的距离与成像状况的关系及透镜凸度与成像状况的'关系。

简明记录试验结果。

要求同学观看见图,并联系刚才的试验现象。

老师请同学回答:物像是怎样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然后一步步引出视觉产生的全过程,同时以板书形式归纳。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ppt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ppt

远视
13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பைடு நூலகம்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五、预防近视 : 提倡“三要四不看” 你知道“三要”和“四不看”的具体内容 是什么?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听觉的形成
外界声波→( 耳廓 )→ 外耳道 →(鼓膜)→
( 锤骨 ) →( 砧骨 ) →(镫骨 ) →
( 耳蜗 )内有听觉感受器→( 位听神经 ) →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 嗅觉与味觉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2)学生活动——探究闻气味的正确方法
糖水
盐水

黄连水
方法一、用手扇一扇,让气味分子经过鼻子。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一、耳的结构与功能
自主探究
快速阅读书第84、85页的内容, 学会耳朵有哪些结构?这些结构有 哪些功能?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1课时)课件(共24张PPT)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1课时)课件(共24张PPT)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十二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眼是感受外界光线的视觉器官
(接受刺激)
感受器
反射,
传入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 效应器
(做出反应) 反射
中间神经元 神经中枢
反射弧的组成中感受器主要感受 外界的刺激,感受器的结构有的比 较简单,有的比较复杂。一些复杂 的感受器周围还出现特殊的辅助结 构,保证感受器有效的感受刺激, 这样的感受器连同其辅助结构称为 感受器官。
内容物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透明的胶状物)玻璃体 较脆弱的胶冻状物,
填满晶状体后方眼
球内的空间。
房水 稀薄的液体,角膜与晶 状体之间、虹膜前后的 间隙里
晶状体(透明有弹性) 透明有弹性的凸透镜状 结构,悬挂在睫状体上, 睫状体内平滑肌的舒缩 引起晶状体的曲度变化。
角膜 外膜 巩膜(白眼球)
中膜
定期检查视力
不躺卧看书
眼的结构和功能:
瞳孔
晶状体 睫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脉络膜 巩膜 角膜 虹膜
(折射光线)
视觉的形成:光线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大脑皮层 视觉中枢
(形成视觉)
近视与远视:近前凹,远后凸。
视神经 视网膜
(成像产生兴奋)
眼的保护:读写姿势正确 不要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定期检查视力 不躺卧看书
远视
远视 过短 弹性小、凸度小 视网膜后方 佩戴凸透镜
晶状体 视网膜
看远处时 看近处时
睫状体 收缩 舒张
晶状体 变扁 变凸
(调节物距)
(控制光线)
(感光)
可能视神经受损或视觉中枢受损。
视觉形成的条件: 眼球结构的完好; 视神经完好; 视觉中枢正常。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2章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共45张PPT)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2章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共45张PPT)

玻璃体
三、视觉的形成
外界光线 产生冲动
角膜
内容物
视神经
视网膜 〔感光细胞〕 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为什么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一个倒像,而我们 看到的像却都是正立的呢?
这是由于受生活经验的影响。虽然看到的是倒像,但是 由于长期的接触该事物,受到视觉和其他各种感受器的 综合刺激,大脑皮层根据经验做了重新调整,这种调整 从婴儿时期就已经开始了。所以我们看到的物像都是直 立的。〕
拓展延伸1
冷感受器和温感受器在皮肤表层中均呈点状分布, 温度感受器在面部、手背、前臂掌侧面、足背、胸部、 腹部以及生殖器官的皮肤比较密集。冷点多于温点, 在面部的皮肤每平方厘米约有16~19个冷点,温点的 数目比冷点少4~10倍。在一定范围的温度内,两种感 觉表现有一定程度的适应能力,在发生适应时,对温 度刺激的敏感度明显降低。热感受器的适应只需几秒 钟,但温觉的适应那么需几分钟以上,可见人对温的 适应并非完全决定于温感受器,而必须有中枢神经系 统的适应功能参与。在热天澡盆内水温为28℃时,初 进入时觉得冷,过一段时间后,也会发生适应,这种 现象决定于人皮肤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异。所以,对 于冷、温的感觉是相对的。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一、眼的结构
看一看:观察同桌的眼睛,找出眼睛的特点
泪腺
眼睑 眼球 睫毛
眼球

眼睑
附属结构 睫毛
泪腺
那么眼球由哪几局部结构构成,每 一局部又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二、眼球的结构
房水 角膜 虹膜 睫状体
巩膜 脉络膜 视网膜 晶状体
视神经 玻璃体
外膜:角膜、巩膜
眼球壁 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那么浓烈的气味?为什么?
四、味觉

最新七年级生物下册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新版北师大版课件ppt

最新七年级生物下册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新版北师大版课件ppt

2.味蕾分辨的味觉基本上有四种:酸、甜、苦、咸。
三、人体还有多种其他感受器
感受冷刺激(皮肤温度下降)的感受器,叫冷感受器;感受温刺激(皮肤温 度上升)的感受器,叫温感受器。
轻松尝试应用
1.下列各结构中,不属于内耳部分的是( )
A.听小骨
B.半规管成的过程中,接受声波刺激的部位是( )
星期天小丽在家做饭时,接听了一个电话。一边说着,她闻到了一股逐 渐浓重的焦味,连忙跑进厨房关了煤气。打开锅盖的时候,感到手被热气烫 了一下。看到锅里的饭已经变成了黄褐色,她尝了一小口,好苦啊! (1)在这个生活情景中,小丽有哪些感觉? (2)这些感觉分别来自于身体的哪个部位? (3)这些感觉对于小丽处理这件事有什么作用? 答案:(1)听觉、嗅觉、触觉、视觉、味觉。(2)分别来自耳、鼻、皮肤、眼、 舌。(3)这些感觉功能使小丽能全面、准确、迅速地感知事件的发生,及时 作出判断和反应。
B.鼓膜
C.听小骨
D.耳道
答案:B
5.把鼓膜的振动传递到内耳的结构是( )
A.咽鼓管
B.半规管
C.耳蜗
D.听小骨
答案:D
6.当你在打哈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打哈
欠影响了( )
A.鼓膜的振动
B.听小骨的振动
C.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
D.神经冲动的传导
解析:人在打哈欠时,往往先深吸气,然后猛烈呼气,此时中耳内气流会发生
第四节
电和热
一、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 能要转化成热,这 个现象叫做电流的 热效应。
? 想想做做
请观看实验: 结论:
在电流相同的情况下,电阻 越大,产生热量的功率越大。
二、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 的关系

2019年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名师课件:12.2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共28张PPT)

2019年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名师课件:12.2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共28张PPT)
思考:我们是如何感觉饭菜的香味和酸、甜、咸淡的?
(1)
嗅觉
感受器分布
功能
味觉
嗅黏膜
感知气味刺激
舌尖和侧缘
辨别酸、甜、苦、咸
探究点四、其他感觉器官
思考1;什么是触觉
当我们身体的一定部位,与外界物体接触时,会不 同程度地感觉到物体的存在,甚至可能对物体的形状、 硬度、光滑程度等情况做出一定判断,这就是触觉。
探究活动: 皮肤感受“冷”“温”刺激的实验 提出问题:
人体能感到温度的变化,离不开皮肤中的温度感 受器。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会感到冷;当环境 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会感到热。怎样利用实验的方法 来体验温度觉?
方法步骤
1.准备三个水槽,分别记为1、2、3号水槽,然后向1号 水槽加入室温(25℃左右)水,2号加入高于室温5℃的 水,3号加入高于室温10℃的水。 2.实验开始,先将左手和右手分别浸入1号和3号水槽, 持续10s左右;然后将两手同时很快转入2号水槽1~2s, 这时注意体会左、右手的感觉有何不同。 3.小组同学分别做上述实验之后,交流各自的体验,看 彼此的说法是否一致。
可能是视神经或视觉中枢损坏
总结收获,形成体系
1.近距离注视屏幕导致眼球中某个结构凸度增加而形成近
视。这一结构是( A )
A.晶状体 B.视网膜 C.睫状体
D.玻璃体
2.下面是小明同学根据所学知识画的近视成像情况及矫正 方法图,其中正确的是( A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3.某学生陶耳垢时,不小心戳坏耳朵中某结构导致耳聋,该 结构最可能是( B ) A.外耳道 B.鼓膜 C.咽鼓管 D.半规管
4.下列对温度觉主要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

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

为什么人在伤风感冒鼻腔 堵塞时对气味很不敏感?
嗅黏膜所在的位置只能接触到 经过鼻腔顶壁的回旋式气流, 短促而频繁的吸气才容易在这 里引起气流的回旋。当患感冒 、鼻炎时,可能造成鼻腔通气 异常而使嗅觉功能产生障碍。
味觉
人类味觉器官:舌 观察舌的表面有什么特点?
有凸起物:味蕾
味蕾能够分别的味道基本有四种
耳蜗
听觉感受器
前庭和半规管
头部位置感受器
嗅黏膜
嗅觉感受器
味蕾
味觉感受器
视网膜
资料
没有痛觉的“超能女孩”
7岁的奥利维娅可能是全球第一个拥有不睡、不饿、无痛感三种症状的病患。据 她的母亲称,奥利维娅曾经3天3夜不合眼,如今只能依靠药物入眠,并且她吃东西 特别挑剔,因为“没有饥饿感,对食物丝毫不感兴趣”,她曾经一度只喝奶昔,有 一年里只吃黄油三明治,现在只吃鸡肉面。更可怕的是,奥利维娅没有痛感,因此 她没有“危险意识”。有一次,她把自己嘴唇咬掉了一块肉也一声不吭,后来不得 不做整形手术矫正。这简直就是钢铁做的,现在知道她的人都叫她“超能”女孩。 如今,她和一般小孩一样快乐的生活着,却也非常容易因为意外而丧命。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精品课件
第十二章 第二节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
问题导入
除了视觉和听觉我们还有哪些感觉?
பைடு நூலகம்
嗅觉 触觉
味觉
……
温度觉
学习目标
味觉
嗅觉
温度觉
1.说明嗅觉与味觉感受刺激的性质与感受器的位置。 2.说明触觉敏感性与感受器分布特征的关系。 3.说明皮肤温度觉器适宜感受刺激的性质。
嗅觉的形成
鼻腔粘膜内大约有2千万个嗅觉感受器,而每个感受器末端有着 许多毛发状的纤毛,它们可以捕获气味,感受器探知气味后向 大脑发送神经冲动,从而形成嗅觉。

七年级生物下册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2课时)课件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2课时)课件北师大版

合作学习
2.耳聋的原因:根据听觉形成的过程可知,耳 鼓膜 耳蜗 位听神经 、 内的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 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结构损伤,都可导致耳聋。 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学习
探究三 人体的其他感受器 冬天的某日,小珊放学回家,刚进门就闻 到从厨房飘出的妈妈煎鱼的香味,她高兴 的跑过去想尝尝这美味,却被妈妈叫去先 洗手。小珊打开水龙头洗手:水真冻!以 上这段文字,描述了小珊的哪几种感受器? 人体各种感觉的存在对人在自然界的生存 有什么意义?
位听神经
耳蜗 听觉感受器, 将声波振动 转化为神经 鼓室 冲动
合作学习
探究二.听觉的形成 1.某人失聪(没有听觉能力)后,经检查, 医生判定耳的结构没有损伤,请写出听觉形 成的过程,并探究其发病部位可能是什么结 构?
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 →耳蜗(声音感受器)→位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 中枢,形成听觉。根据听觉形成路径分析,此人 耳的结构无损但失聪,表明其发病部位可能是位 听神经或者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嗅觉、味觉、触觉、温度觉。 意义略。
目录 contentsΒιβλιοθήκη 归纳总结4归纳总结
1.耳的结构:
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2.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 小骨→耳蜗(声音感受器)→位听神经→ 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3.味觉及其最敏感的部位: 酸—舌的外侧 甜—舌尖 咸—舌尖 苦—舌根 4.嗅觉感受器:嗅黏膜。 嗅觉有适应性。 5.触觉:人体最敏感的部位是唇、舌尖、鼻尖。 肢体的腹侧面比相对应的背侧面触觉要敏感
接受声波,产生振动 维持鼓膜两侧气压的平衡 传递鼓膜振动到耳蜗 内有位觉感受器,与身体的 平衡有关 内有听觉感受器,接收振动 刺激而产生神经冲动

生物:4.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生物:4.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时图
生物:4.12.2《感受器和感 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
年级下)
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课件-4.12.2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6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课件-4.12.2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6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知识目标
1.说出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说明视觉的形成;比较视觉的形成和相机成相原理。
教学 3.解释近视、远视视物不清的原因及其矫正方法。 目标:能力目标
1.使用眼球模型,了解眼球的结构; 2.通过对图片、模型的分析,提高读图、分析、归纳整
理及表达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感受人体结构的精巧 与复杂,自觉接受有关眼的卫生保健的教育。 2.认同异常视觉与不良习惯的关系,关注用眼健康。
3、眼的主要部分是
()
A.眼肌 B.眼睑 C.泪器 DD.眼球
4、矫正近视眼佩戴的镜片是( )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BD.凹面镜
5、眼球结构中,能感受光刺激的结构是 ( A )
A、视网膜 B、脉络膜
膜 6、眼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
C、虹膜
(D
D、巩 )
A、玻璃体 B、晶状体 C、视网膜 D、瞳孔
7、中午阳光灿烂,当你从教室内走向操场时, 你的 瞳孔变化情况是 ( B )
A、变大 B、缩小 C、不变 D、无法判定
8、外界物体发射过来的光线,依次经过 C ( )到达视网膜。 A、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B、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 C、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D、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
一、眼的结构
看一看:观察同桌的眼睛,找出眼睛的特点
泪腺
眼睑 眼球 睫毛
眼球

眼睑
附属结构 睫毛
泪腺
自学指导
拆装眼球的模型,结合教材P80—P82 。
观察:眼球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 思考: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PPT课件 (优秀课获奖)2022年北师大版 (12)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PPT课件 (优秀课获奖)2022年北师大版 (12)

钟虫呈吊钟形, 有盘状口区,内 生纤毛。后有长 柄,可附着于其 它生物体上,种 类很多,虽为单 体但好聚生在一
起。
常见种如草履虫(Paramecium), 大小约毫米。细胞上有一条沟叫口 沟,借口沟上的纤毛的摆动形成水 流带入食物并沿沟而下,被细胞吞 噬形成食物泡。食物(单细胞藻类、 小原生动物、细菌等)在泡中分解。 分布于各类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
距今1-20万年
4、智人:制造石器和骨器,用于狩猎、捕鱼 修筑房屋和缝制衣物。
石球
三棱尖状器
4、智人:制造石器和骨器,用于狩猎、捕鱼 修筑房屋和缝制衣物。
骨针
穿孔兽牙
4、智人:制造石器和骨器,用于狩猎、捕鱼 修筑房屋和缝制衣物。
4、智人: 雕刻、绘画和装饰品。
直立人 南方古猿
森林古猿
能人
智人
• 他们的课程,无论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经过认真 研判,把各学科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主线。既涵盖城市中 小学、又包括乡村大部分学校的教学模式。適合全國大部 分教學大區。本課件就是從全國一等獎作品中,优选出的 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示范性强,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眼与视觉)
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C )
疟疾(Malaria):
• 疟疾俗称“打摆子”。它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疟 原虫在医学上分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 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四类。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 虫引起的疟疾,每隔一日发作一次,叫间日疟。 三日疟原虫引起的疟疾每隔二日发作一次叫三日 疟。恶性疟原虫引起的疟疾叫恶性疟疾,它发作 频繁,无规律,严重时常有抽风、昏迷等症,如 不及时治疗,病人可在短期内死亡。疟疾的传播 媒介是按蚊,按蚊吸入疟疾病的血,再叮咬健康 的人时,就会把它唾液中的疟原虫带进健康人的 血液,使健康人发病。因此,防止疟疾要抓住积 极治疗传染源(病人),彻底灭按蚊和搞好个人 防护这三个基本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球
房水 内容物 晶状体 玻璃体
思考:
有人把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那么照相 机的结构分别相当于人眼球的哪些结构呢?你 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什么吗? 镜头 瞳 孔
底片
暗箱的壁 光圈
视网膜
晶状体 脉络膜
三、视觉的形成
三、视觉的形成
光线
角膜
瞳孔
视网膜(物像) 大脑皮层 产生视觉
感光细胞 接受刺激 产生兴奋
嗅闻时,只能对酒吸气,不要对 酒呼气。
先 闻 后 喝
(四)鉴别酒的味道
开始品酒时量要少,不可大口饮;
每次的入口量要求基本一致; 饮后将酒布满舌面,仔细 品味其特点;
最后加大饮量,检查回味,反复3次即可定局
臭豆腐,少数人吃起来香, 所有人闻起来臭。
闻香味要当 心花粉过敏
触觉与温度觉
瞎子摸象
课下探究,任选一内容
完成一篇调查报告:我班或我校同学的近 视情况与对策。 设计一个活动方案:为盲人献爱心 读一本好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结 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写一篇读后感。

“像爱惜眼睛一样 爱惜生命, 像爱惜 生命一样爱惜眼 睛。”
耳与听觉
一、耳的结构与功能
自主探究
快速阅读书第84、85页的内容, 学会耳朵有哪些结构?这些结构有 哪些功能?
说明: 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展开联想, 学以致用,以便使学生今后在生活中发现更多 的问题。
五、训练与评价
1、人们喝中药时用手捏住鼻子,为什么?
这个问题很简单,主要让学生运用嗅觉与味觉 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P/8的练习1是运用味觉的敏感区来解决问题 从三个层面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一看学生能 否积极参与;二看学生能否清晰表达;三看学生 能否说出问题中的简单道理。

讨论:
凯伦曾经渴望上帝给她三天光明,我 们该如何对待盲人?生活中你是否向 盲人献过爱心?
小结:
内容物:晶状体、房水、玻璃体
眼 球
(主要)
外膜 巩膜:白色、坚固
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 眼球壁 中膜 虹膜:中 结 构
内膜:视网膜、有感光细胞
附属结构:眼睑 泪腺 睫毛
很久很久以前,印度有一位国王。有一次,几个瞎子相携来 到王宫求国王,“感谢国王陛下的仁慈。我们天生就什么也看不见, 听人家说,大象是一种个头巨大的动物,可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 求陛下让我们亲手摸一摸象,也好知道象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几个盲人高高兴兴地各自向大象走了过去。大象实在太大了, 他们几个人有的摸到了大象的鼻子,有的摸到了大象的耳朵,有 的摸到了大象的牙齿,有的碰到了大象的身子,有的触到了大象 的腿,还有的抓住了大象的尾巴。他们都以为自己摸到的就是大 象,仔仔细细地摸索和思量起来。 摸到象鼻子的人说:“大象又粗又长,就像一根管子。”摸 到象耳朵的人忙说:“不对不对,大象又宽又大又扁,像一把扇 子。”摸到象牙的人驳斥说:“哪里,大象像一根大萝卜!”摸 到象身的人也说:“大象明明又厚又大,就像一堵墙一样嘛。” 摸到象腿的人也发表意见道:“我认为大象就像一根柱子。”最 后,抓到象尾巴的人慢条斯理地说:“你们都错了!依我看,大 象又细又长,活像一条绳子。”
舌根 (苦) 后两侧 (酸) 后两侧 (酸)
前两侧
(咸)
前两侧 (咸) 舌尖(甜、咸)
说明:
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一是为设计一个探 究问题的梯度,突出科学探究过程;二是 在了解舌是通过味蕾感受味道的基础上, 让学生再进一步探究舌能够感受到什么? 感受的正确方法是什么?这样使课堂探究 过程有深度的思考。
2)当你不捂鼻子,发现味道有什么变化?
3)当你不捂鼻子时,你发现是吸气时还是 呼气时的味道更浓一些? 4)怎样解释这些现象?
方 法

闭上眼睛,由同学让你分别尝两种 署片,辨别味道?
用手捏住鼻子,然后闭上眼睛,再
请同学把署片放在舌头上,辨别味道?
(7)提出新问题
如何用所学的嗅觉和味觉的知识指导我们自己 的生活实际?
一、触觉
触觉的定义:
当我们身体的一定部位,与外界物体 接触时,会不同程度地感觉到物体的存在, 甚至可能对物体的形状、硬度、光滑程度 等情况做出一定判断,这就是触觉。
活动:触觉敏感程度的测定实验
知识准备:
如果皮肤上有一定距离的两个点同时受到接 触刺激,引起的感觉是“两个点”;当受刺激的 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减小到一定值时,引起的感觉 会是“一个点”。我们将触觉所能分辨的两点刺 激之间的最小距离,称为触觉的“两点阈”。两 点阈值的大小可以说明触觉的敏感程度;两点阈 的存在也能反映出触觉感受器在皮肤上呈点式分 布的情况
当我们接触的外界物体的温度发生 变化,使皮肤和黏膜的温度也发生变化 时,我们就会觉得“冷了”或“热了”, 这就是温度觉。
探究活动:皮肤感受“冷”“温”刺激的 实验
提出问题:
人体能感到温度的变化,离不开皮肤中的温度 觉感受器。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会感到冷; 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会感到热。怎样利用实 验的方法来体验温度觉?
爱心体验
请看资料:向阳小区中生活非常 困难的聋哑人的事例,并附有住址和 联系电话。请你们说一说我们应该如 何帮助他们?
——— 嗅觉与味觉
(2)学生活动——探究闻气味的正确方法
糖水
盐水

黄连水
方法一、用手扇一扇,让气味分子经过鼻子。
(2)学生活动——探究闻气味的正确方法
闻一闻实验台上的橘子,是否闻到了一股味道? 划破橘子皮,味道是更加强烈了还是更淡了, 还是差不多一样? 如果味道更浓了,你认为什么造成的?
内耳
前庭
耳蜗: 内有听觉感受器
二、听觉的形成
听觉的形成
外界声波→( 耳廓 )→ 外耳道 →(鼓膜)→ ( 锤骨 ) →( 砧骨 ) →(镫骨 ) → ( 耳蜗 )内有听觉感受器→( 位听神经 ) →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三、耳的卫生保健
拓展创新
1、为什么人们认为晕车、晕船与 内耳结构有关? 2、为什么要在遇到大的声音时要 堵住外耳道或张开嘴巴?
(3)学生活动——观察舌的表面
味 蕾
1、为学生提供一个体验观察 的机会。同学之间两个人互 相观察,看到舌的表面有一 个个小的突起,就是味蕾。 2、说明我们就是通过味蕾感 知各种味道的。
(4)提出问题 ——舌表面的味蕾对味道的感觉一样吗?
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思考, 然后遵循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引导学生设 计探究方案,可以按照正确的探究方法进 行体验性的探究,交流和记录自己的真实 感受,分析得出结论。
(一)鉴别食品的气味
液态食品可滴在清洁的手掌上摩擦, 增加气味挥发,鉴别气味; 固态的食品先取一小块,用手捻碎摊开, 增加气味挥发,鉴别气味; 先鉴别气味清淡的,后鉴别气味浓重的, 以免影响嗅觉的灵敏度; 鉴别前禁止吸烟,吸烟影响嗅觉的灵敏度。
吸烟影响嗅觉和味觉的灵敏度,有害健康!
(二)鉴别食品的味道
对学生提示——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做实验前一定将手洗干净; 我们使用的液体无毒害作用; 科学家通常不会品尝他们的实验溶液,但是经 过训练的味觉专家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确实需 要直接品尝味道;
(6)学生活动——探究嗅觉与味觉的关系 设计实验过程如下: 1)当你捂住鼻子,嘴里的巧克力豆的味道 和平时相同吗?
听小骨
你说的对吗?
锤骨 砧骨 镫骨
半规管 前庭
内 耳
耳蜗
耳廓
外 耳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位听神经 咽鼓管
中耳
动手实践
请你们快速组装耳模型,比 一比哪一组装的最快、最准确!
耳廓: 收集声波
外耳
外耳道:传播声音
鼓膜: 产生振动

中耳
鼓室:咽鼓管通到咽部 听小骨: 传导振动 半规管 感受头部位置变动
视神经
四、近视和远视
正常眼: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 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 像落在视网膜上
近 视
近视眼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 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矫 正
远 视
远视眼: 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 径过短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 后方
矫 正
近视
2014-10-7
13
远视
2014-10-7
方法步骤:
1.准备测试用针两个、毫米直尺一把、记录用纸和笔等。 两个同学一组,相互轮换做测试者和被试者。 2.选择不同敏感性的测试部位:(1) 手指间;(2)手掌侧; (3)手背测。 3.开始测试,先使两点距离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分别 得出阈值后取其平均值,记为该部位阈值。 4.整理实验数据,将测试结果填入下列表格:
食品处在20℃--45℃之间鉴别,避免温度的 变化增强或减低对味觉器官的刺激。 几种不同味道的食品,应当按照刺激性由弱 到强的顺序,最后鉴别味道强烈的食品。
在进行大量食品样品鉴别时,中间必须休息 ,每鉴别一种食品之后必须用温水漱口。
(三)鉴别酒的香气



要求每次嗅闻的距离尽量一致, 不可时近时远; 吸入气体量也要一定,不可忽大 忽小;
1号 右手感觉
2号
3号

冷 温

左手感觉
现象分析:
(1)左手皮肤温度高于冷水温度,人觉得冷;
(2)右手皮肤温度低于热水温度,人觉得温; (3)1~2S后两手同时放入温水中,左手 皮肤温度低于温水温度,人觉得温;右手 皮肤温度高于温水温度,人觉得冷。
总结归纳:
皮肤温度感受器能够感受使皮肤温度 发生变化的刺激. 当刺激使皮肤温度下降 时,会感觉“冷”;感受冷刺激(皮肤温度下 降)的感受器叫冷感受器。当刺激使皮肤温 度升高时,会感觉“温”;感受温刺激(皮肤 温度升高)的感受器叫温感受器。
第二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眼与视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