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在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2500

合集下载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及心得探析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及心得探析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及心得探析发表时间:2016-02-16T15:41:17.76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作者:陈惠[导读]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中医医院高血压是心力衰竭较为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血压高会加重患者心脏左心室的负荷,易引起急性心力衰竭。

陈惠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中医医院 652300摘要:目的:探析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

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老年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干预。

对比2组患者血压、心率变化及临床疗效。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均显著降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高血压;急性心力衰竭;老年;临床护理高血压是心力衰竭较为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血压高会加重患者心脏左心室的负荷,易引起急性心力衰竭。

我院老年病科对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患者抢救治疗的同时给予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老年病科住院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老年患者72例,男45例,女27例;平均年龄(62.35±8.64)岁。

高血压诊断符合WHO标准[1]。

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

2组患者基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进行良好对比。

1.2 方法1.2.1对照组:给予本组患者常规护理:测量血压、心率等;吸氧、吸痰等护理。

1.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秉承我院老年病科坚持以病人为本和整体护理的理念,具体内容如下:预防护理:注重患者卫生,预防压疮;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康复护理:重视休息并进行活动指导;健康指导护理:入院进行健康教育、保持良好病房环境;饮食低盐低脂、高营养、易消化食物;心理护理:安抚患者烦躁、焦虑、恐惧等情绪,解除心理障碍;监测护理:观察并监测心电、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及临床症状,及时调整用药剂量;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1.3.1观察指标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护理前后心功能疗效。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注: 与 治 疗 前 比较 P <0 . 0 5 。
3讨论
需避免食入高盐、高糖 类食 物,以营养密度 高的食物为主 , 改善患者的虚弱体质 。观察组 患者 呼吸是 否通 畅,对于呼吸 道 内有分泌物的患者,需及 时对 分泌物进 行清 除。 ( 2 )病情观察 。对 患者脉搏 、呼吸 、血压等指标进 行
观察,对于咳嗽、咳痰 患者 ,需对痰液的颜色等性质进行观 察 。重视患者的血压变 化,若 患者血压急剧下 降,需对 患者 进行及时采取相关的措施 ,如更换药物是减少药物剂量等。 对患者心率于心律进行观察,判断是否 出现心律失常症状, 若在心 电监测过程发生快速房颤或心动过速等情况,则 需立 即告知医师对患者进行相关处理 。 ( 3 )药物 治疗 。硝酸甘油等 药物可减轻 心脏 负荷 ,改 善心功能 。这对于 高血压合 并急性 心力衰竭 患者而 言是十分 必要 的。但硝酸甘油药物起效迅速 ,因此在泵注过程 中需对 药物剂量与泵注速度进行严格控制 ,避免 引发不 良反应 。
准 。根据 N H Y A 标 准对 患者 心功能进 行划 分,其中 I I 级患
者 4例 ;I I I 级标准 3 0例;Ⅳ 级标准 6例 。 1 . 2方法 1 . 2 . 1急救措施 指导 患者取半坐卧位 ,对其进行高流 量吸氧治疗。静脉 滴注药物 呋塞米 , 给药剂量为 4 0 ~ 8 0 mg ; 静脉注射 吗啡 3 ag r : 硝酸甘油 1 0 ag r + 生理盐水 5 0 m l , 微量泵避光输入给药 。 泵注 中对 患者血压情况进行监测 ,根据血压变化调节给药速度 , 使得 患者 高压在 1 1 0 ~ 1 4 0 mmHg之间、低 压在 7 0  ̄ 8 0 mmHg 之间。 1 . 2 . 2护理措施 ( 1 )入院安置 。患者入 院后 ,安排患者进入单人病房 。 通过空调、 加湿器等保持室 内环境适宜。 要求患者绝对卧床 , 同时避免患者着凉。 指导患者进行营养补充, 但饮食过程 中,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 力衰 竭老年 患 的急救措施 与护 理 汪 从琼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坪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重庆
4 0 0 0 3 0
摘要 : 目的:探讨 高血压合 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措施 与有 效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 2 0 1 4 年 2月至 2 0 1 5 年3 月我 院收治的高血压合 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 患者 8 O例,随机 分成观 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对照组主要进行常规急救护理 ,观察组 主要进行 系统化 的急救 护理干预 , 研 究比较 两组 患者 急救 护理结果。结果:经过两组急救 护理 , 在患者血压 指标和心功能指 标上 ,观 察组 明显优 于对 照组,在患者急救护理有效率上 ,观察组 明显 高于对 照组 ,且在 患者 临床 死亡率上,观 察组也明显 低 于对照纽 。结论 :在 系统 化的急救 护理模 式下, 对 高血压合并急性 心力衰竭 老年 患者进行 急救, 不仅可以大大缩短患者 急救 时间,还 能明显 降低 惠者 死亡率 ,提升 急救成 功率和护理有 效率。 关键词 : 高血压合 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急救措施;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 号:I 7 3 . 5 文 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6 7 1 - 5 8 3 7 ( 2 0 1 5 ) 1 2 - 0 l 8 5 . O 1
为了探讨 高血 压合并 急性心力 衰竭老年 患者的 急救措 施与护理 效果 , 本文把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老年 患者 8 0例作为研究参与者进行相关研究和相关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相 关信息和相 关数据 主要来源 于收治 的高血压 合并 急性心力衰竭老年 患者 8 0例 ,随机均匀分成观察组和 对照 组两 组,观察组患者 4 0例 ,主要包括男性患者 2 5例, 女性 患者 1 5例 ,患者年龄都在 5 3 . 8 2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 5 8 . 2 ±4 . 9 1 岁;对 照组患者例 数也为 4 O例 ,其 中男性患者 例数 为 2 4例,女性患者例数为 1 6例 ,患者年龄范 围都在 5 4 . 8 3岁之 间,平均年龄达 到T( 5 8 . 3 ±5 . O ) 岁。两组患者都 存在 高血 压疾病 史,且都存在呼吸异常和频繁咳嗽症状,患 者面 色青灰 , 且 患者皮肤湿冷 , 且 患者肺部存在音和 哮鸣音。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措施及其护理效果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措施及其护理效果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措施及其护理效果作者:董丽萍来源:《健康之路(医药研究)》2015年第04期【摘要】目的:探讨对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急救与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013年7月-2014年我院收治的87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观察患者经过救治的效果。

结果:经急救与护理,87位患者的血压、左室舒张末期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等指标有明显改善,急救与护理前后有显著差异(p【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急救;临床;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159-01高血压合并急性心理衰竭是一种常见的老年人易患的心血管疾病。

该病死亡率较高。

为了降低这一风险,高血压合并急性心理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与护理的任务相当重要,对保证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有很重要的意义,为检验这一急救和护理措施是否有效。

我院对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87例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采取急救与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报告具体情况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87例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这些纳入研究的患者的共同特征是:①80岁>平均年龄>60岁,这87例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70.1 12.1)岁,都拥有高血压病程2~17年,平均病程9.3 4.3年,按新功能分级标准,9例为级,53例为级,25例为IV级。

②患者肝肾功能无异常,并且无其他器质性病变。

③患者临床表现有:呼吸平率每分钟30-40次,大汗,面色发青,皮肤冰凉,心率加快。

④患者病情符合WHO对高血压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1]。

1.2急救与护理方法①使患者处于半卧位,大量吸氧。

②建立静脉通路,用40-80mg呋塞米加上3MGdem吗啡进行静脉注射。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

鼻 导管氧 气吸 入 。肺 部 听诊有 湿哕 音时 ,在湿 化瓶 内加入 5 0 %的
酒精 ,能够 帮助 消 除肺泡 内泡 沫。病 情严 重的 患者给 予其 面罩加
1 . 1一般 资料
焦 虑等 负面 情绪 。因此 医护 人员 应 当对 于 患者焦 虑 、不安 的情绪 给 予鼓 励 ,多体 贴安 慰患 者,多 与患 者进 行有 效沟通 。 同时应 该 减 少探望 人员 的进 出 ,避 免过多 的探望者 引发患者 精神紧 张。
1 . 3评价 指标
选取 2 0 1 3年 6 月至 2 0 1 4年 6 月 我 院收治 的 高血压 合 并急 性
统 血液 淤积 , 动 脉 系统 血液灌注 不足 , 而 引起心脏 循环障碍 症候 群。 行 改善 ,特 别适合 用 于老年 患者 。 同时, 由于此 药物 起效 的速度
同时高血 压也 是心 力衰竭 最常 见的 治病 因素之 一, 随着我 国人 口 较 快 ,因此在 给药 的 时候 需要对 输入 量进 行严格 的控 制 ,如果使
扎 四肢 ,五 分钟 进 行一 次更 换 。静脉 注射 呋 塞米 4 O~ 8 0 m g ,玛 差 异和统计 学意 义。 卡3 m g , 硝酸 甘 油 l O m g ,稀 释 生 理 盐水 m l内,用 微 量泵 避 光输
入 ,初 始速 速 为 l m l / m i n ,然后每 m i n增 加 1 u 1 增加输入量,
全感并及时护理救助 , 尽最大的能 力帮助患者康复。
【 关键词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急救措施 ;护理
急 性心力 衰竭 也称 急性心 衰 ,是 由于 心脏 的舒 张功 能和收 缩 高血压 肺水 肿 。微 量泵 舒服 的硝 酸甘 油可 以有效 促进 患者 的动脉

试析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急救与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试析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急救与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ꎬ采用 t 检验ꎬ计数资料用
百分比表示ꎬ采用检验ꎬ用 χ2 P<0.05 有统计学意义ꎮ
三、 结果
( 一) 对这些患者血压及心功能进行治疗的效果
这 40 例患 者 在 进 行 治 疗 前 的 舒 张 压 平 均 为 111. 2 ±
3.2mmHgꎬ收缩压平均为 179.4± 9.8mmHgꎬ心率平均为 117±
<0.05
120±15
92±12
4.568
<0.05
( 二) 这些患者心衰的治疗效果
经过一系列的治疗ꎬ对治疗效果进行调查分析ꎮ 数据显
示ꎬ在全部病患里有 38 名在医治情况上表现较为积极ꎬ在显
效方面ꎬ共有 34 名病患ꎻ而在有效方面ꎬ则是为 4 名病患ꎻ还
有 2 名病患则是呈现出无效的态势ꎮ 以整体情况而言ꎬ医治
预ꎮ 这种方法的可行性较高ꎬ并且疗效显著ꎮ 护理时ꎬ借助
心理干预的办法开展相关的医治ꎬ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ꎬ
在病患方面ꎬ其在临床上的表现出现较好的改善ꎮ 就高龄人
群而言ꎬ他们往往会表现出锻炼匮乏的态势ꎬ健康情况相对
( 下转第 32 页)

有此类疾病的患者通常死亡率较高ꎮ 在实验研究后发现ꎬ对
老年人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急救和护理ꎬ对患
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的意义十分重大ꎮ
二、 资料与方法
( 一)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 2018 年 5 月 ~ 2019 年 12 月期间山
东省军区青岛第五离职干部休养所的 40 名老年病患ꎮ 在全
有效率较为不错ꎬ这一比例为 95% ꎮ
四、 讨论
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
分析ꎬ我们可以发现ꎬ患者的骤升心脏压力ꎬ会对患者的心脏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对策分析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对策分析
6 2
心血 管病 防 治知 识 2 0 1 7年 第 4期
毋 论 著 /心 力 衰竭
高血压合 并急性心 力衰竭老 年患者 的急救措施 与护理对 策分 析
蒋佳 喜
( 湖 南省 邵 阳市 中心 医院 , 湖南 邵阳 4 2 2 0 0 0 )
【 摘要 】 目的
值。 方法
本 文 旨在探 讨 高血压合 并急性心 力衰竭 老年患者 的急救措施 与护理 对策 ,分析其 实用价
水平。 结果 结论
与 急救 、 护理前相 比 , 患者 L E D V I ( 左 室舒 张末期指数 ) 、 L V E S V I ( 左 室收 缩末期容量指数 ) 水平在 急
救、 护理后 明显改善 , P < 0 . 0 5 ; 与急救 、 护理 前相比 , 急救 、 护理后 的收 缩压 、 舒 张压明显更低 , 数据有 差异 , P < 0 . 0 5 。 针 对 于高血压合 并 急性 心 力衰竭 的老年 患者 实施 急救措 施与 护理 对策后 能够改善 心功 能指标 与血压情
择取 2 0 1 3年 3月 1日一 2 0 1 5年 3月 1日期 间在 我 院诊 治 的 8 0例 高 血 压 合 并 急性 心 力 衰 竭 患者 , 对 其
实施 急救 措 施 与 护 理 对 策 , 对 比其 急救 、 护 理 前后 的心 功 能指 标 ( L E D V I 、 L V E S V I ) 与 血压 ( 舒张压、 收 缩压 ) 的
心血 管病 防治 知 识 2 0 1 7年 第 4期
采用 S P S S 2 0 . 0 进行统计学处理 , 其检验结果计量资
对策后 的 L E D V I 与L V E S V I 的水平 明显 降低 , P < . 0 5 , 具体数据见表 1 。 料 以均数± 标 准差表示 , 值检验 , P < 0 . 0 5 表达有统 O 2 . 2 对 比 2组患者 的血 压水 平 计 学意 义 。 2 结 果

优化护理流程对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效果

优化护理流程对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效果

例老年 高血 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患者作 为研 究对象 , 对 其 中5 0例 患者采用 优化 护理流程进行 急救 与护理 , 另外 4 8例患者
采用传 统护理流程。通过对 比两组患者 的抢救 效果、 抢 救时间和患者及其家属对 护士 的满意度 , 来评价 两种方 法的急救效 果 。结果 优化组患者 急救 总有效 率为 9 6 . 0 %, 高于传 统组的 8 1 . 3 %; 优化组 患者平 均抢救 时间为 4 5 . 8± 8 . 2分钟 , 明显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s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f i c a c y o f o p t i m i z e d n u m i n g p r o c e s s i n e m e r g e n c y r e s c u e f o e l d e r l y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h y -
r e s c u e t i me o f o p t i m i z e d g r o u p w a s s i g n i i f c a n l t y s h o t r e r t h n a t h a t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g r o u p( P< 0 . 0 5 ) .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a p p l i c a i t o n o f
【 关键词 】 优 化护理流程
高血压 急性心力衰竭 急救
d o i :1 0 .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4 8 6 0 . 2 0 1 7 . 0 4 . 0 3 8

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措施分析

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措施分析

·75·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措施分析董 雪 寇雪莲通讯作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辽宁大连 116000摘 要: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与效果。

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6月-2020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98例作为观察样本,参照红蓝球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实验组(49例),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全程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血压、心功能的变化。

结果:2组的DBP、SBP、LVEDV1、LVESVI相比,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2组的LVEF相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开展全程化护理干预有利于维持血压水平稳定,改善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普及。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 高血压 临床护理高血压的病情特点为发病率高、病程长、治愈率低、进展缓慢等,其是中老年群体的常见病,且病情发生、发展与饮食、遗传、环境、用药等诱因具有密切关系。

急性左心衰指的是心脏病终末期症候群,长期的心脏负重状态会损伤心肌,减弱收缩力,导致心室舒张末期升高和容量负荷增加,直接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1]。

对于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者需要在科学治疗的同时辅助全面、合理的护理干预,以加快病情恢复速度,提高心功能,维持血压水平稳定。

本文收集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98例作为观察样本,详见以下报告: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8年6月-2020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98例作为观察样本,参照红蓝球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实验组(49例)。

对照组男患者28例,女患者21例;年龄区间62-80岁,平均(68.2±3.6)岁;高血压病程3-20年,平均(13.8±2.6)年;心衰病程12-25个月,平均(17.5±3.6)个月;实验组男患者29例,女患者20例;年龄区间63-81岁,平均(67.5±3.7)岁;高血压病程3-21年,平均(13.9±2.5)年;心衰病程13-24个月,平均(16.9±3.4)个月。

系统化急救护理在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中的应用效果

系统化急救护理在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中的应用效果

系统化急救护理在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急救护理在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4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患者并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在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下实施抢救,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及心功能变化。

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BP、DBP及HR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LVEF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系统化急救护理有助于降低血压及心率,改善心功能,在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患者抢救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系统化急救护理;高血压;急性心衰;心功能【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6-0223-02急性心力衰竭是指因多种因素所致的心脏舒张及收缩功能障碍。

使心室负荷过重、动脉系统血液关注不足所引发的一系列症候群,常伴有急性肺水肿、组织充血、心输出量减少、心脏骤停等症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1]。

高血压是各类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当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时一旦处理不当将直接导致患者死亡[2]。

本研究选取我院4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患者并行回顾性研究,探讨系统化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4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患者并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均确诊为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伴有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妊高症、恶性肿瘤、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伴有内分泌及呼吸系统疾病者。

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62~84岁,平均(70.56±3.43)岁;高血压病程3~20年,平均(12.63±2.58)年;心功能分级:Ⅲ级19例,Ⅳ级21例;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性(P>0.05),可进行比较。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老年患者的急救和护理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老年患者的急救和护理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老年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老年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做深入分析,对患者实施科学的急救与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在经过急救与护理干预以后,所有患者的常规指标都有所改善,同接受治疗以前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无死亡事件发生,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95.59%,有效的加快了患者的康复稳定并顺利出院。

结论: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常规指标,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的康复,从而提高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老年患者;急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1-0041-02目前,在老年患者群体中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就是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它是一种心血管疾病。

这种疾病具有发病急促的特点,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心源性休克或者急性肺水肿。

一旦老年患者患有高血压急性心力衰竭,一方面会造成极大的痛苦,另一方面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改革,我国已经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进行了不断地探究,并寻求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死亡率。

其中,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2]。

本次的研究对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科学的急救与护理干预方式,加快了患者恢复健康的速度,具有在临床中应用的意义,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其中具有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有30例,年龄在50岁~83岁范围内。

优化护理流程对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效果

优化护理流程对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效果

优化护理流程对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效果翟兆欣【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救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接诊的9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50例患者采用优化护理流程进行急救与护理,另外48例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流程.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抢救时间和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来评价两种方法的急救效果.结果优化组患者急救总有效率为96.0%,高于传统组的81.3%;优化组患者平均抢救时间为45.8±8.2分钟,明显高于传统组62.9±9.7分钟.优化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相较于传统组也有明显提高(94.3±1.7vs 88.2±2.5),3项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化护理流程对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急救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效率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期刊名称】《中国老年保健医学》【年(卷),期】2017(015)004【总页数】3页(P94-96)【关键词】优化护理流程;高血压;急性心力衰竭;急救【作者】翟兆欣【作者单位】临沂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276401【正文语种】中文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的舒缩功能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1],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

导致心力衰竭的因素众多,其中高血压是最重要的病因之一[2],由其在病程较长,血压控制较差的老年患者中高发,当患者情绪剧烈波动、发生严重感染或短时间输入大量液体时可诱发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属于急症,发展迅速,死亡率高。

因此,医护人员对此类患者实施抢救时所采用方法的有效性及高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生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优化护理流程在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急诊科接诊抢救的98例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急救护理方法在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急救护理方法在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急救护理方法在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探讨【摘要】目的:探讨急救护理方法在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02月至2021年0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5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性急救护理,比较两组入院后24h内患者血压水平控制情况、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心率改善情况。

结果:入院时两组血压水平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心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入院24h后,实验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中,采取综合性急救护理措施能够更好的控制患者血压水平,降低心率,促进心力衰竭的改善,护理价值显著。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急救护理老年高血压患者多合并心血管疾病,其中,心力衰竭是常见合并症,急性发病期多造成患者呼吸困难[1]。

临床给予急救需配合急救护理措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增加有效通气,促进血压降低,稳定心率[2]。

因此,将综合性急救护理应用其中,应能够达到较好的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02月至2021年0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58例,全部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64~78岁,平均(72.14±3.25)岁。

实验组29例中,男14例,女15例,年龄65~79岁,平均(72.18±3.30)岁。

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患者入院后及时给予病情评估、吸氧、输液,观察患者面色、血压、心率,控制血氧饱和度、输液量,遵医嘱给予降压药物,建立两条静脉通道,给予强心、利尿等药物。

系统化急救护理在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系统化急救护理在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临床应用系统化急救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22.2-2022.9接收到的合适的患者80例,根据护理不同分组,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观察组进行系统化急救护理,结合心功能和血压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心功能四项指标评分和血压指标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系统化急救护理策略应用在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临床实践中,改善心功能,控制血压,稳定病情,值得借鉴。

关键词:系统化急救护理;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应用效果老年高血压患者身体功能逐渐衰退,不能满足日常代偿要求,记忆较差不能按时用药,导致血压波动变大,进而造成心脏负担,病症发展中心肌受损比较严重,形成严重病变问题,病症发展中可能会出现心力衰竭问题。

根据医院临床治疗来看此类病人病情非常复杂,患者很容易死亡。

基于此为了使病人有较好的预后状态,需要尽可能地挽救病人生命,在病人临床治疗中进行急救护理,选择合适的方法帮助患者。

本院进行实践研究,报告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2.2-2022.9这一时间段接收的合适的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纳入80例,年龄为(58.44±8.15)岁,按照护理差异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组中男、女性比例为26比14,按照常规程序护理,剩余40例为观察组,此组中男性、女性占比分别为27和13,此组进行系统化急救护理。

选取标准:第一,有高血压问题,心功能分级在合适范围。

第二,对本次研究全面了解,积极配合,签订责任书。

排除因素:第一,存在呼吸系统相关病症。

第二,合并有精神异常。

1.2方法对照组按照医院常规程序护理。

观察组进行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下面详细分析具体策略。

第一,制定合适急救方案,病人入院后及时进行身体检查,加强对病人的心电监护,帮助病人搭建静脉通路,及时使用合适药物稳定病情。

护理人员辅助病人保持合适的体位,了解病人状态,必要时可以使用止血带,对病人四肢进行结扎。

系统化急救护理在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周艳刘晨通讯作者

系统化急救护理在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周艳刘晨通讯作者

系统化急救护理在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周艳刘晨通讯作者发布时间:2023-06-14T08:38:26.675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3年6月6期作者:周艳刘晨通讯作者[导读] 目的:研究系统化急救护理在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中护理价值。

方法:选择2022年本院收治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60例,运用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分作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护理价值。

结果:实验组病人血压指标和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系统化急救护理服务方式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病人护理,可改善其血压指标和心功能,值得运用。

商洛市中心医院陕西商洛 726000摘要:目的:研究系统化急救护理在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中护理价值。

方法:选择2022年本院收治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60例,运用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分作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护理价值。

结果:实验组病人血压指标和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系统化急救护理服务方式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病人护理,可改善其血压指标和心功能,值得运用。

关键词:系统化急救护理;老年高血压;急性心衰;心功能;血压随着年龄的递增,高血压病人机体的相关调节功能呈现出降低的趋势,比较容易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并发症。

此病症若是出现是非常凶险的,起病急促,容易继发出现心源性休克或是急性肺水肿病症,对急救处理和预后均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临床对此病症治疗中,一般会运用控制心率和降血压治疗为主,尽早地改善机体的相关指标,降低并发症危害度[1-2]。

处于此背景下,给予病人强化护理服务至关重要,此研究将分析系统化急救护理运用价值,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2年本院收治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60例,运用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分作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30例,年龄61-79(71.26±4.28)岁;对照组30例,年龄60-77(71.14±4.24)岁,一般资料(P>0.05)。

系统化急救护理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的效果

系统化急救护理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的效果

系统化急救护理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的效果摘要:急性心衰是高血压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患者不仅病情凶险,而且病情进展快,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有效救治,否则将威胁生命安全。

为提高临床救治效率,则需要护理工作的积极配合,争取更多救治时间,传统护理工作相对被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优化。

近些年,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护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系统化急救护理模式不仅强调护理科学性,同时也注重护理规范化,提高了护理主动性及有效性。

本研究选取6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系统化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系统性;急求护理;高血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20年10月—2022年9月在我院的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患者中选取6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急救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34例。

常规护理组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60~79岁,平均(65.15±5.4 8)岁;高血压病程4~15年,平均(9.4 8±2.67)年。

急救护理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60~78岁,平均(62.22±4.5 3)岁;高血压病程4.5~14年,平均(9.37±2.72)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病历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知晓且同意参与该研究。

排除标准:严重感染性疾病、严重内分泌系统疾病、肺动脉高压、恶性肿瘤、精神疾病者。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遵医嘱急救,护理人员帮助患者选择合适体位,监测生命体征,给予吸氧护理,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对症治疗等。

急救护理组实施系统化急救护理:(1)院外急救。

在接到急救电话后,尽快赶赴现场,准备开展急救工作,到达后,对病史进行问询,并初步诊断,使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状态,护理人员要保持镇定,切忌慌乱,迅速开展急救工作,开放气道,建立>2条静脉通路,并对患者进行安全转运,转运途中注意保障患者安全,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给予处理。

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发布时间:2022-11-01T06:58:08.180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18期作者:赵梦凡[导读] 目的:评估采用临床护理对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干预的效果赵梦凡西安大兴医院心血管内科陕西西安 710000【摘要】目的:评估采用临床护理对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干预的效果。

方法:以等量电脑随机法抽取我院2020年7月-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118例作为实验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每组59例。

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接受优质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经过比较两组的实验结果,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1.36,干预组为94.92;另外,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3,干预组为6.78,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给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能够切实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提高整体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尽早康复,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临床护理;护理效果临床上,高血压属于慢性基础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群体,并且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类病症,当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衰。

患者就诊之后应马上抢救。

这就需要急诊科医护人员具备较强的急救配合能力,可以快速技术的评估患者状况,精准有效的采取救治和护理措施,对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和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1]。

本次实验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采用临床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并获得理想效果,具体如下。

1一般资料和实验方法 1.1资料以等量电脑随机法抽取我院2020年7月-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118例作为实验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每组5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都自愿签署实验同意书,本实验入选老年患者均与临床上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诊断标准相符。

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中的
效果观察
宋玲
【期刊名称】《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年(卷),期】2021(11)30
【摘要】目的研究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中的效果。

方法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中抽选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样本抽选时间为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期间。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给予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血压水平改变情况。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以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均明显较对照组低,其左心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中的效果显著。

【总页数】3页(P80-82)
【作者】宋玲
【作者单位】福州市第七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急救与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2.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老年患者的效果观察
3.试析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急救与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4.系统化急救干预在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5.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效果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标准化护理程序在高血压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标准化护理程序在高血压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标准化护理程序在高血压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本文针对高血压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救护理程序开展研究,旨在分析标准化护理程序对此类患者急救应用效果。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高血压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人和对照组32人,对照组以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急救护理,而研究组在保证常规护理后采用标准化护理程序进行急救护理,并且观察指标为患者生命体征情况、院内急救差错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观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标准化护理程序能够有效降低差错率,同时可以及时控制和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水平。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标准化护理程序;前言:在心血管疾病中,高血压极为常见,近年来我国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到我国大多数人群的身体健康。

同时高血压常见心力衰竭并发症,发作严重时会导致呼吸困难,危及生命安全,除了急救之外需要重视其护理配合。

在急救工作中,标准化护理程序的应用能够起到良好辅助作用,因此本文通过选取64例高血压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研究,分析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9年12月到2022年5月收治的64例患者,病症均为高血压伴急性心力衰竭,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人数为32人,对照组人数为32人。

1.1.2纳入标准患者临床已诊断为高血压,存在心力衰竭并发症;患者精神状态正常且沟通交流无障碍,并且患者已经知晓且同意参与。

1.1.3排除标准交流沟通障碍的患者,有肺动脉高压等重要组织器官功能障碍和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1]。

1.2方法对照组32例患者均采用遵医用药、吸氧支持以及病情监测等常规护理方法和措施来辅助治疗。

针对研究组32例患者的护理开展标准化护理程序:(1)安排急救小组:成立包含护士长、医师和护理人员在内的急救小组,具备高血压伴急性心力衰竭疾病的专业急救知识和经验[2]。

(2)科学评估病情:首先了解清楚患者基本情况,包括既往病史、用药史以及过敏史等,其次科学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和病情。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体会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体会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分析体会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效果。

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2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30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采用相应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方法,对比患者前后的心功能指标(LEDVI和LVESVI)及血压变化情况(收缩压和舒张压)。

结果:在与老年患者急救和护理前比较,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在护理、急救后改善效果明显,并且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较低,P<0.05。

结论: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疾病采用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方法后,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稳定血压,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急性心力衰竭;急救措施;护理方法【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9-0227-01高血压的主要特征是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该疾病还会损害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高血压的并发症有很多,常见的并发症就是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一旦发现要尽快送医院抢救治疗。

本文对我院的30例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治疗前后进行对比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在2014年2月—2018年4月接受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3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以往病史,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在49岁~73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6.77±6.12)岁,病程区间:2~14年,平均(7.65±1.08)年,按照患者的心功能级别划分为:Ⅱ级患者有8例。

Ⅲ级患者有15例,IV级患者有7例。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由心电图机常规检查后确诊为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且所表现的症状为:呼吸困难、头痛咳嗽、乏力汗多、心跳加快等。

排除标准:对药物过敏者、有精神疾病和家族遗传病史者除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救护理在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

【摘要】目的研究对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患者在急诊护理中加强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血压及心率无明显差异,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改善,组间对比明显(p<0.05)。

结论急救护理的有效开展是保障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急救效果及预后的基础,可帮助降低血压、控制心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性心衰;高血压;急救护理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调节能力下滑,相对更容易出现急性心力衰竭这一并发症。

这类合并病症通常病情凶险且发病急促,易继发急性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1],对患者急救处理及预后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临床护理中需以降血压、控制心率为主,及早改善患者机体指标,避免后续并发症的危害。

本院基于这一背景,研究了急救护理干预对患者病情的影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患者共86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43例。

对照组中男患24例,女患19例;年龄在52-71岁之间,平均年龄(61.3±4.2)岁。

观察组中男患23例,女患20例;年龄在53-74岁之间,平均年龄(63.1±4.6)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根据急救治疗予以护理配合;观察组采用急救
护理干预模式,操作如下:
1.2.1给氧护理
患者送至医院后需及时吸氧,保障血氧浓度,避免持续性发生低氧血症。

给氧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肺泡沫表面张力,令其破裂,减少对呼吸通气的抑制程度。

可采用面罩给氧方式,将高流量面罩设定为每分钟给氧6-8L[2],并使用浓度为20-30%的酒精湿化吸氧。

吸氧期间观察患者血压及面色状况,避免由于长时间高浓度吸氧产生氧中毒危险。

可根据患者唇部颜色变化调节氧流量,尤其是在嘴唇发绀时需暂停吸氧。

吸氧过程中将双腿下垂,以减轻心脏负荷。

1.2.2控制输液
患者在送至医院后会行输液处理,护理人员需控制输液速度及输入量,避免流速过快造成患者静脉回心血量短时间内增加,造成心脏额外负担。

输液需严格控制,保障患者水电解质平衡及基础代谢协调,可将输液速度控制在每分钟30-50滴,输入量控制在24小时内2000ml以下[3]。

1.2.3加强观察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患者通常病情凶险,在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状态、意识状态等方面较差,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的观察,行血气分析判断药物疗效及病情转归状况。

若发现患者在短时间内血压下降速度过快,需及时停止降压操作并上报主治医师,必要时可根据其血压情况小剂量使用升压药物。

若患者已经出现心律失常情况或是短阵室性心动过速,需将患者心率实时记录
1.2.4穿刺及镇静处理
患者在抢救期间需控制好温度及湿度,尽可能保障患者处于半坐卧状态,并在短时间内为其建立静脉通道(2条)。

使用利尿剂、强心剂药物减轻患者心脏负担,并合理用药控制血压。

静脉穿刺位置的选择需处于上肢,保障一次成功穿刺。

另外,注射性药物可直接通过注射器连接针头接管,采用静脉推注方式给药,以节省抢救时间。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 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及心率情况,了解在不同模式护理干预下患者身体状况改善程度差异性,详情见下表。

表:血压及心率改善效果对比表
舒张压(kPa)收缩压(kPa)心率(次/min)
对照组12.53±
1.63 1
2.04±
1.01
22.85±
3.62
21.06±
2.96
90.63±
8.37
86.35±
8.32
观察组12.674±
1.37 10.74±
1.02
22.063±
3.18
18.94±
2.64
90.53±
8.93
74.25±
7.17
由上表可见,两组患者在送至医院急诊时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对比并无明显差异。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下降,心率较护理前显著下降,各项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属于较严重疾病,若抢救不当极易造成患者致残甚至死亡[4]。

对这类患者的抢救首先应注重降血压及调节心率,减轻其心脏负担,避免后续出现并发症。

抢救护理过程中应严密患者病情变化及不适感,及时调整输液、给氧速度并合理用药,通过急救护理干预为抢救提供时间,提升抢救有效性。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行基础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在血压及心率上虽有所改善,但相对于实施急救护理干预的观察组而言改善程度并不显著,对比之下观察组患者能够在急救期间舒张压及收缩压尽快达到正常水平,并且减轻心率过快造成的心脏负荷,对后续治疗意义重大。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送至医院时心率达到每分钟90次左右,已出现严重偏高现象。

经过救治,对照组降至86.35±8.32次/min;观察组降至74.25±7.17次/min,控制效果明显更优。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实施的几项急救护理干预均能够起到缩短抢救时间、尽快控制患者血压、心率的效果,对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病情可起到较好控制作用。

除研究中提到的几点护理干预外,患者病情稳定后还需注意饮食及生活习惯上的调节,避免饮食不当造成血压再次升高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危险。

总之,急救护理干预可优化救治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丽珍,蒲宏伟,郑瑞花. 优化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中的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14,32(18):115-118.
[2]李桂月. 优化急性左心衰竭急救流程对急救护理工作时效性的影响[J]. 安徽医学,2014,08(09):1161-1163.
[3]张荣华. 急救护理程序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2,08(26):114-115.
[4]刘巍. 276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急性心衰患者护理体会[J].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132):2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