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6中考化学 考点跟踪突破 第5讲 分子、原子和离子练习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课后练习题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课后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dac73a1ec3a87c24028c4c0.png)
课题1 分子和原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6•营口)斯里兰卡的一家报社由于在油墨里加了香茅精油,而使印出来的报纸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同时又能很好的驱走蚊虫,这说明()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可以再分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2.(2016•泰安)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3.(2016•南昌)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出现“热胀冷缩”现象的原因是()A.分子间的间隔变化B.分子的质量变化C.分子的体积变化D.分子的种类变化4.(2016•邵阳)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不断运动B.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5.(2016•临沂)用水壶烧水,水开时壶盖被顶开.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水受热时分子间间隔变大,所占体积变大C.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D.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粒子数目增多了6.(2016•西宁)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和原子总在不断地运动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C.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7.(2016•绥化)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受热时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B.降温时分子的运动速率减慢C.液体蒸发变成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大D.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8.(2016•凉山州)下列古诗蕴藏着分子运动的是()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D.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二、解答题(共3小题)9.(2016•邻水县模拟)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10.(2016•大连模拟)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一定质量的水蒸气液化成水,其体积变小.11.(2015•大庆模拟)某兴趣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微粒的性质.(已知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1)实验I:如图甲所示,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烧杯A中的液体___________(填“变红或不变红”),烧杯B中的液体___________(填“变红或不变红”),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该现象小组同学推断氨水确实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可刘红同学认为也可能是蒸馏水使酚酞变红,于是设计实验Ⅱ(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你认为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必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使用图丙装置进行相同实验,与图甲装置相比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在油墨里加了香茅精油,而使印出来的报纸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同时又能很好的驱走蚊虫,是因为香茅精油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香茅精油散发出来的清香与分子很小无关,故选项错误.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香茅精油散发出来的清香与分子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香茅精油散发出来的清香与分子可以再分无关,故选项错误.D、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闻到香茅精油散发出来的清香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根据微粒的特征分析: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④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解答】解:A.碘酒中的溶质是碘,碘由碘分子构成,酒精是溶剂,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故正确;B.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正确;C.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变大引起的,故错误;D.碘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因为分子间隔变大引起的,故正确.故选C.【点评】熟练记忆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发生变化,大小也不变,改变的是分子间隔,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了变化.3.【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间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解答】解: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分子的质量、体积、种类不变;故答案:A.【点评】明确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之间的关系,记住它们的基本性质,能用来解决常见的粒子题型.4.【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品红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B、分子总在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冰中的分子仍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解释错误.C、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水分子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D、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受压时间隔变小,所以,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故解释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水沸腾时掀起壶盖,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而不是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选项解释错误.B、水沸腾时掀起壶盖,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所占体积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C、水沸腾时掀起壶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D、水沸腾时掀起壶盖,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而不是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粒子数目增多,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析】A、根据分子、原子的性质进行解答;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解答;C、根据分子的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进行解答;D、根据分子、原子的根本区别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分子、原子的性质可知,分子和原子总在不断地运动,故A正确;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例如氧原子可以构成氧分子,也可以构成臭氧分子,故B正确;C、分子的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故C错误;D、分子、原子的根本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D正确.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了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和联系及有关原子、分子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微粒观.7.【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解答】解:A、水在受热的情况下水分子获得能量,水分子运动加快,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导致水的体积增大,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本身的体积大小是不变的,故叙述错误;B、降温时,水分子失去能量,水分子运动变慢,故叙述正确;C、水在受热的情况下水分子获得能量,水分子运动加快,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由液体变成气体.故叙述正确;D、电解水的微观实质是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子分解成氢、氧原子,然后氢、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说明了水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故叙述正确.故选A【点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在反应前后是否发生了变化.8.【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回答,分子都很小、都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暗香来是人们闻到了花香,可以从分子运动的角度进行分析考虑.【解答】解:诗人在远处能闻到梅花的浓郁香味,是因为梅花的浓郁香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梅花花香.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应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因此要熟练掌握粒子的基本性质,能用粒子的性质解释一些宏观现象.二、解答题(共3小题)9.【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析】(1)根据胶头滴管的用途分析;(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条上的酚酞变红,这说明了分子在运动;【解答】解:(1)仪器A是胶头滴管,其用途是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2)由于氨气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又因为氨分子是不停运动的,所以将会观察到滤纸上的酚酞试液由试管口向管底逐渐变红;这说明了分子是不停运动的;故答案为:(1)胶头滴管;(2)酚酞由试管口到试管底逐渐变红;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或氨分子比酚酞分子运动得快或氨水能使酚酞变红).【点评】本题考查了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掌握反应现象与本质的联系,理解微粒观点的应用.10.【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根据分子间有间隔分析回答.【解答】由于分子间有间隔,一定质量的水蒸气液化成水,分子的间隔变小,所以,其体积变小.故答为:分子间有间隔,一定质量的水蒸气液化成水,分子的间隔变小.【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1.【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析】(1)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来回答,利用比较得出结论;(2)根据实验乙作为对比实验的目的与实验甲的作用来分析有无必要;(3)根据实验装置的特点进行解答.【解答】解:(1)根据实验可观察到烧杯B中的液体变为红色,因浓氨水易挥发,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则从烧杯A中运动到烧杯B中,烧杯B中溶液显碱性,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故答案为:不变红;变红;氨分子微粒从烧杯A运动到烧杯B中,溶于水使酚酞试液变红;(3)甲实验中B烧杯向蒸馏水中滴加酚酞试液,不变红,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没有必要设计实验乙做对比;故填:没有;B烧杯的酚酞试液中乙含有水;(3)若使用图丙装置进行相同实验,与图甲装置相比,丙装置是在密闭的状态下进行,且Y形管需要的药品少,所以主要优点是保护环境且节约药品.故填:保护环境(或节约药品).【点评】本题考查使酚酞试液变色的实验探究,学生应学会利用观察和对比来分析物质的性质,并注意微观粒子的性质在解答中的重要作用.。
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第5讲分子、原子和离子
![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第5讲分子、原子和离子](https://img.taocdn.com/s3/m/687d511d02020740be1e9b7e.png)
A.铁
C.二氧化碳 D.金刚石
B.氯化钠
2 .(2017 ,威海) 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萍萍同学形成了以下认识 ,其
中错误的是( C )
A.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 C.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 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
用微粒性质解释常见现象
[命题解读]用微粒性质解释常见现象是中考的高频考点,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 出现,有时也会在填空题或简答题中涉及。常考命题点有: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等。
【例1】(2017,长沙)2016 年 12 月 16 日第一批“共享单车”进入长沙,方便 了长沙市民的绿色出行。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容易 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电子层 表明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 1.通常用_____________ 2.原子结构示意图:如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的分类 稀有气体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8 个(氦为2个) __ 4 个 一般少于____ 得失电子趋势 相对稳定,不易 得失电子 __________ 失去 最外层 易_______ 电子 化学性质 稳定 ______ 不稳定 _________
第三单元 第5 讲
物质构成的奥秘 分子、原子和离子
分子和原子
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结构
原 中子 (不带电) 原子 核质子(每个质子带 1个单位正电荷 ) 子 1个单位负电荷 )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__________________
质子数 =________________ 核外电子数 =______________ 原子序数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___________ 。
中考化学(全国通用)专题复习配套课件:第5讲 分子、原子和离子
![中考化学(全国通用)专题复习配套课件:第5讲 分子、原子和离子](https://img.taocdn.com/s3/m/f7350e0bee06eff9aff8072a.png)
5.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概念
保持物质__化__学__性__质__的最小 粒子
__化__学__变__化___中的最小粒子
构成物质 举例
水(H2O)、氢气(H2)
铁(Fe)、硅(Si)、汞(Hg)
特性
①很小但真实存在②不停地 ①很小但真实存在②不停地 运动③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运动③原子间有一定间隔
[对应练习]
1.(2015,武威)斯里兰卡的一家报社由于在油墨里添加了地驱走蚊虫,
这说明(
)D
A.分子很小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2015,泰州 )用水壶烧开水时,壶盖被顶开。对这一现象的解 释中,正确的是( C ) A.水分子同时向上运动,撞开壶盖 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水汽化时,分子间空隙变大,体积膨胀 D.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4.相对原子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是以__一__个__碳__1_2__原__子__质__量__的__1_/1_2__为标 准,其他原子的___质__量____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符号为Ar)。 (2) 在 原 子 中 , 电 子 的 质 量 很 小 , 所 以 原 子 的 质 量 主 要 集 中 在 __原__子__核___上。相对原子质量≈___质__子__数__+__中__子__数___。
4.(2015,河南)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1)酒香不怕巷子深___分__子__在__不__断__运__动__,__使__酒__的__气__味__扩__散。 (2) 加 压 时 , 6 000 L 氧 气 可 装 入 容 积 为 40 L 的 钢 瓶 中 __分__子__间__有__间__隔_,__加__压__使__分__子__间__隔__变__小__。
分子、原子、离子专题
![分子、原子、离子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ddfa0cfa6529647d26285267.png)
初三化学同步与培优辅导分子、原子、离子专题一、知识点过关: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两类:①共价化合物(非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如:水[H2O]、甲烷[CH4]、二氧化碳[CO2]等;②有角码的单质,如:氧气[O2]、氮气[N2]、氢气[H2]等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三类:(没有角码的单质)①金属单质,如:铁[Fe]、铜[Cu]、金[Au]等;②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③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碘I2除外),如:碳[C]、硫[S]、磷[P]、硅[Si]等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为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等。
4、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和(),其中()和()构成原子核。
5、在原子里:()数=()数=()数= 原子序数6、以()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他相比较所得的比,叫相对原子质量。
其中基准相当于一个()或一个()或一个()的质量。
7、具有相同()即()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叫元素。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或(),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8、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等粒子中:①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②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③显中性的粒子有。
④带正电的粒子有。
⑤带负电的粒子有。
⑥质量最小的粒子有。
⑦参加化学反应一定发生变化的粒子有。
⑧在同一原子里数目相等的是。
⑨质量与氢原子质量相近的是。
9、()叫离子。
()叫阴离子,()叫阳离子。
10、下列物质归类:①水②铁③二氧化碳④臭氧⑤氦气⑥硫粉⑦氯化钠⑧碘⑨硫酸铜⑩C60(1)由原子构成的有:(2)由分子构成的有:(3)由离子构成的有:11、(1)若某元素对应的单质由原子构成,则其元素符号的含义有三种,如:元素符号Na的意义有:①()②()③();(2)若某元素对应的单质由分子构成,则其元素符号的含义有两种,如:元素符号H的意义有:①()②()1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和()、()和()等的混合物。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05 分子、原子和离子讲义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05 分子、原子和离子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e83ae6e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5.png)
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05 分子、原子和离子(精讲)理教材·夯实必备知识基 础 知 识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的最小粒子。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注意:单个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质的。
物质的如颜色、状态、气味、沸点等宏观性质,是。
4.分子是由构成的,如:1个二氧化碳(CO2)分子是由构成。
1个水分子(H2O)是由构成。
5.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裂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
可见,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
6.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要分成_ _,而原子却不能_ 。
(2)联系:分子由构成,分子和原子都可直接构成_ _。
7.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和构成;原子核由和构成。
8.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核所带的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
9.原子中,的质量太小,所以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10.不是所有原子都含有中子,如就不含中子。
1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外电子是_ _的。
(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第一层最多个。
第二层最多个。
最外层不超过个(只有一层不超过个)12.原子结构示意图:写出右边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位所表示的含义。
(1)小圆圈表示;(2)小圆圈内的数字表示;(3)弧线表示;(4)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13.概念:带电的或;14.离子的分类:带正电;带负电15.离子的形成:原子形成离子16.离子符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优解中考(2022•常州)在催化剂作用下,N2和H2反应生成NH3的微观过程示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中原子种类不断发生变化B.过程中H原子数不断减少C.反应前后分子数未改变D.NH3不具有N2和H2的化学性质【分析】观察反应微观过程示意,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解答】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过程中原子种类不发生变化,故A错误;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可知,过程中H原子数不变,故B错误;C、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每4个分子变化成了2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数发生了改变,故C错误;D、由分子的定义可知,NH3不具有N2和H2的化学性质,故D正确。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之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含答案解析,全国通用)-答案.docx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之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含答案解析,全国通用)-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8e1a99d3ee06eff9aff807c4.png)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之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含答案解析,全国通用)【答案】1. C2. D3. A4. B5. A6. C7. B8. B9. C 10. B11. D 12. B 13 B 14. D 15. B16. C 17. I) 18 C 19. B 20. B21. C 22. D 23 D 24. A 25. D26. D 27. C 28 B 29. A 30. D31. B 32. B 33 A 34. D 35. D36. A 37. B 38 C 39. AD40.铜离子;放;Fe+CuSOi二FeS(\+Cu41.②⑤⑥;④⑥;①③42.原子;原子核43.原子;B44.碳元素和氧元素;二氧化碳分子;铁原子;氯离子;钠离子;氧分子45.H20; H、0; H20; H2> O2; Hl 0H\ 02_46.②;④;⑥、⑦、⑩;⑧、⑭;③、④、⑤、⑫、⑬;③、④、⑤、⑪、⑫、⑬;①、②、⑧、⑨、⑭;①⑦;⑤47.分子、原子;分子;分子和原子;原子;原子核、质子;分子、原子、中子;电子;质子、电子;质子和中子48.硫酸铜溶液呈现蓝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钙等的反应;铁是由铁原子构成49.②④;②;①③④50 . 02; NJ; CH4+202C02+2H20; Fe203+3H2S04—Fe2 (S04) 3+3H2051.氯化钠;②;5; BC; ACD; 1: 8; 14: 352.原子;分子;A; 4^+302 2盼6比0;升高53.P; Fe3 2S03; CH4; H2离子;吸附;盖上锅盖;食醋54.硫酸铜;二氧化碳分子;& 3; C; E55.氯化钠;有无色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成浅绿色;2H2+022H20;容器内壁有小液滴(小水珠)出现56.氧;分子;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GHM; C02+2NH3 CO (NH2) 2+H2057.机体活动;恒定体温;Na\ Cr;甲烷;大;活性炭58.离子;D; D; B59.水;B;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60.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是否有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解析】1.解:A、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电子的质量很小,故A正确;B、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所以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故B正确;C、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也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形成原子,故C错误;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故D正确.故选:C.A、根据原子的结构进行解答;B、根据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进行解答;C、根据原子和离子的转化进行解答;I)、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进行解答.此题中考考试的热点,主要考查了分子、原子、离子的知识,是一道易错的题目.2.解:A、硝酸较(NH4N0S)中较根显+1价,氢元素显+1价,设较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由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x+ ( + 1) X4=+l,则x二-3价.硝酸根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硝酸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y,由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y+ (-2) X3—1,则y二+5 价.故选项说法错误.B、三种微粒依次是氨原子、锂离子和镁原子,氮原子和锂离子化学性质稳定,而镁原子化学性质活泼,故选项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中不含有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I)、出0和也中数字“2”均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A、根据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结合硝酸镀(NH4NO3)的化学式进行判断.B>根据微粒结构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物质的构成进行判断.I)、无色酚駄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物质的构成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解:A、水是由分子构成的,而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铜是由原子构成的,故A错误;B、固体碘受热升华,是因为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B正确;C、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故C正确;D、根据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可知,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D正确. 故选:A.A、根据水是由分子构成的,而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铜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解答;B、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解答;C、根据原子的构成进行解答;D、根据分子与原子的区别进行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的理解与掌握.4.解:A、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B、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C、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含碳和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I)、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解:A、离子是指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故正确;B、有的原子中无中子,如氢原子,故错误;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错误;D、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能再分,不再化学反应中,原子可以再分,故错误.答案:AA、扁据离子的含义进行解答;B>根据有的原子中无中子解答;C、根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解答;I)、根据不再化学反应中,原子可以再分解答.通过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和分子、原子的构成,处理问题;了解常用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6.解:A、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不复燃,则集气瓶中可能含有氧气,例如空气等.故错误;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如铁由铁原子构成,错误;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O?和也0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蜡烛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正确;I)、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属于混合物,故错误.故选CA、氧气浓度太小,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不能证明不含氧气;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I)、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本题考查化学的一种重要学习方法一类推法,属于易错题目,因而同学们对一些典型的概念、理论准确记忆,理解把握,并多涉猎题型进行训练.7.解:A、水是由水分子直接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则含有氧分子,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I)、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空气中含有氧气,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为氧气或空气等;化合物中都不含氧分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A、根据化学式可知,丙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符合事实,故A错误;B、由化学式可知1个分子中有8个H原子,则含有4个氢原子与事实不符,故B正确;C、相对分子质量为12X3+1X8—44,则相对分子质量为44,与事实符合,故C错误;I)、由化学式可知1个分子中有8个H原子和3个C原子,共11个原子,与事实符合,故D错误;故选B.本题根据丙烷的化学式为C3H S,可判断丙烷中的元素和原子,并进一步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本题属于信息题,学生可利用物质的化学式并结合所学知识来解答,明确化学式是解答此类习题的关键信息.9.解:A、蔗糖溶液是蔗糖的水溶液,蔗糖和水分别是由蔗糖分子和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镁铝合金中的镁、锌铝均属于金属单质,分别是由镁、铝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硫酸铜溶液是硫酸铜的水溶液,硫酸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硫酸铜溶液中既含有分子又含有离子,故选项正确.D、液态氮是液态的氮气,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C.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解:A、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燃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而电灯通电后也能发光发热,却不能属于燃烧,因它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不正确.B、化学变化的特点就是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一定是化学变化;故正确.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再分;故不正确.I)、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很多,有的可能是由三种或三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如高猛酸钾就由钾、镭、氧三种元素组成;故不正确.故选BA、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B、化学变化的特点就是有新物质生成;C、根据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析;D、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再根据具体的叙述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岀正确的结论.11.解:A、碳元素可以组成金刚石和石墨等不同物质,故A错误;B、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原子个数都保持不变,但分子个数不一定不变,故B错误;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C错误;D、不同种类的离子可以构成纯净物,如硝酸鞍中含有鞍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说法正确,故D正确.故选D.A、有些元素能形成多种单质;B、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C、必须注明在化学变化中;不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能再分的;D、一种离子不能构成一种物质.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原子只是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12.解: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故A说法不正确;B、化合物的定义: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故B说法正确;C、分解反应生成两种物质,但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如置换反应,错误;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构成和性质不同,错误;故选BA、根据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进行解答;B、根据化合物的定义: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判断;C、根据分解反应进行判断;D、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不同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的一种重要学习方法一类推法,属于易错题目,因而建议学生对一些典型的概念、理论准确记忆,理解把握,并多涉猎题型进行训练.13.解:A、lg氧分子与lg氧原子具有相同的质量,故正确;B、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上等于lmol氧原子的质量,1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lg氧分子与lg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不同,故错误;C、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lg氧分子与lg氧原子中元素的质量相等,故正确;D、氧原子质量相等,所以lg•氧原子和lg•氧分子所含氧原子个数相等,故正确;答案:B根遍当质量以“旷为单位时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值就是5。
分子原子离子练习题
![分子原子离子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fb593c5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6e.png)
分子原子离子练习题1. 以下物质中,哪些是分子,哪些是原子,哪些是离子?a) 水分子 (H2O)b) 氧分子 (O2)c) 氯原子 (Cl)d) 氯离子 (Cl-)2. 写出以下分子和离子的化学式:a) 硫化氢分子b) 氯离子c) 一氧化碳分子d) 氨离子3. 填写以下离子的电荷:a) 铁离子(Fe3+)b) 氧离子(O2-)c) 铝离子(Al3+)d) 锌离子(Zn2+)4. 判断以下说法的正确性,正确的打"√",错误的打"×":a) 水是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b) 氧气是分子,由两个氧原子组成。
c) 铁离子的电荷是+3。
d) 氯是原子,由一个氯原子组成。
5. 将以下物质分类为分子、原子或离子:a) 氧分子 (O2)b) 氯原子 (Cl)c) 二氧化碳分子 (CO2)d) 铜离子 (Cu2+)6. 铝离子 (Al3+) 和氧离子 (O2-) 的化学式组成什么化合物?a) 氧化铝b) 硫酸铝c) 氯化铝d) 碳酸铝7. 下列化学式中,哪些是离子化合物,哪些是分子化合物?a) 氯化钠 (NaCl)b) 硫化氢 (H2S)c) 二氧化硫 (SO2)d) 硝酸 (HNO3)8. 填写以下离子的符号及名称:a) H+b) OH-c) NH4+d) CO3^2-9. 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a) 水b) 氧气c) 氯气d) 硫酸10. 填写以下离子的电子结构:a) 氯离子 (Cl-)b) 铁离子 (Fe2+)c) 氧离子 (O2-)d) 铝离子 (Al3+)以上为分子原子离子练习题,小题目总结了相关知识点,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可以帮助巩固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帮助!。
分子和原子练习题
![分子和原子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b9e053976c66137ee0619a1.png)
《3.1 分子和原子》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54分)物质分子原子物质2.(3分)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体的状态,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C D.5.(3分)(2005•南通)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实验表明,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气,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这一现象说明().C D.8.(3分)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②分子大、原子小③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没有④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⑤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9.(3分)(2009•甘孜州)水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3分)(2006•天津)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一些下图所示的分子、原子的模型,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C D.12.(3分)(2010•淮安)20XX 年5月20日,一个有华人参与的研究团队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辛西娅(Synthia )”诞生.科学家将一种细菌的DNA 分子解码,并复制、改进,形成完全人工合成的新DNA 分子,再将13.(3分)(2009•南京)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CD .15.(3分)(2012•滨州)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16.(3分)(2011•烟台)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17.(3分)(2010•海南)如图的信息能说明( )18.(3分)(2010•南京)如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水分子本身变大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0分)19.如图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加入10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冰糖.在容器外壁用铅笔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请回答以下问题:(1)糖块放入水中后,为什么会逐渐变小?(2)当糖块完全溶解后,液面比所画的水平线_________(填“高”或“低”),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_.(3)糖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其中含有哪些分子?(4)通常说“糖水是甜的”,从化学角度看这句话对吗?为什么?20.已知一个氨气(NH3)分子的质量小于一个氯化氢(HCl)分子的质量,且分子运动速率和其质量成反比.已知氨气和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又知氨气与氯化氢相遇发生如下化学反应:氨气+氯化氢→氯化铵(A色固体).A中充满HCl气体.B中充满NH3气体.当反应发生时会看到有大量A烟生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若要在该装置中产生A烟现象,应怎样操作?_________;白烟首先产生在_________(填“A”或“B”)瓶,原因是_________.这种A烟是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化合生成的微小的氯化铵晶体.从这个实验你能获得的信息是(任写一点):_________.(2)若要在B瓶中产生喷泉现象,应怎样操作?_________.21.如图1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这种气体对人体的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2.【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2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图1实验中现象是_________.(2)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3)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4)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5)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
中考化学考点---分子 原子 离子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考点---分子 原子 离子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79f00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6.png)
中考化学考点---分子原子离子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6分)1.(2008·福州)图l信息能说明( A )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同隔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微粒【解析】一滴水有很多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2、(2008·南昌)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是(D )【解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的质子数与核外的电子数相等,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通常是8(氦除外,是2),因此D复合条件。
3.(2008·南昌)下列化学符号正确的是( B )A.1个—氧化碳分子:Co B.2个碳酸根离子:2CO32-C.3个亚铁离子:3Fe3+D.4个氢原子:2H2【解析】1个—氧化碳分子,化学式中碳、氧元素符号都要大写;C中的化学符号表示的是3个铁离子;D中的化学符号表示的是2个氢分子。
4.(2008·盐城)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C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C.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D.CO2和CO性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不同【解析】A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中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失去电子后形成阳离子;CO2和CO性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分子的构成不同。
原第5、6、7、8题改为5.(2008·汕头)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D )A.物质的总质量B.元素种类C.原子数目D.分子数目【解析】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种类和质量、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分子的种类;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分子的数目。
6.(2008·烟台)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
分子 原子 离子 练习题
![分子 原子 离子 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70f38121711cc7931b71681.png)
点石教育授课案教师:杨老师学生:时间:2014 年月日段一、课题:分子原子离子二、知识点归纳【课前预习】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哪些?构成水和氧气的最小微粒分别是什么?2、分子是保持物质( )性质的( )粒子。
3、原子是()中的最小微粒。
4、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_________,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3)分子间有___________,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在固、液、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温度升高,间隔。
情景体验:在花园外就能闻到花香,晾晒的衣服不久就会变干,盛放在敞口容器里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受热会减少得更快。
你知道为什么吗?探究:构成物质粒子的特点1.科学事实: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以20滴水为1 mL计)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探究成果一:分子具有特点。
2.活动与探究:浓氨水与酚酞的实验探究向盛有约4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分装于两个相同烧杯,如图设计进行实验,放置几分钟: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成果二:分子具有特点。
拓展: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所以水受热时蒸发会加快,品红在热水中扩散的速率会加快。
3.实验探究:50mL水与50mL酒精的混合实验现象:混合后液体体积100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探究成果三:分子具有特点。
拓展:温度升高,粒子间隔变大;压强增大,粒子间隔变小。
根据课前预习以及探究内容,解决下列问题:1、分子的概念思考感悟:水蒸发与过氧化氢分解有什么本质区别?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粒子。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
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本身_没有改变_,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_发生改变_;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思考感悟:分子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吗?2.分子的构成:如1个水分子由构成。
中考化学总复习 分子、原子、离子 (提纲、例题、练习、解析)
![中考化学总复习 分子、原子、离子 (提纲、例题、练习、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e7d5095727a5e9856a61e7.png)
总复习:构成物质的几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考纲要求】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了解微粒的基本性质,能用微粒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知道原子的构成,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关系和含义;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
【知识网络】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特征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构构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成成概念: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特征:同分子的特征相似物质原子质子(带正电)构成原子核(带正电)结构中子(不带电)构核外电子(带负电)成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阳离子离子分类阴离子【考点梳理】考点一、分子(专题课堂《物质构成的奥秘》一、2)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性质”是指化学性质。
分子有什么化学性质,由这种分子聚集成的物质就有什么化学性质。
如一氧化碳分子能与氧分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子,所以一氧化碳有可燃性。
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为物质的物理性质是由分子的聚集状态决定的,单个分子不能表现物质的物理性质。
如水分子间距离很小时水呈液态,水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水呈气态,水分子规则排列,不能自由移动时水呈固态(冰)。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有些物质直接由原子或原子团构成。
2.分子基本性质:(1)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个水分子的质量大约是3×10-26kg,一滴水(约0.05 g)中约有1.7×1021个水分子。
(3)分子间有间隙,且不断运动,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用此性质可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如热胀冷缩、分子扩散、蒸发等。
(4)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如氢分子能与氧分子反应,而水分子不能与氧分子反应。
【要点诠释】用分子理论解释物理、化学现象: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如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本身没变;通电氢气+氧气,在此反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如水−−−→应中,水分子变成了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
初三化学第5讲 分子,原子,离子复习
![初三化学第5讲 分子,原子,离子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e5cb532b52acfc789ebc9c8.png)
第五课粒子及元素1.符号,模型定义作用优点例子符号文字,图形以及文字图形的组合简单了地表示事物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v速度,○A电流单位各种标志模型(可放大,缩小,简化对象)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为了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提示客观对象的形态和本质特征。
能简化和理想化地再现原形的与研究目的有关的各种基本因素和基本联系,略去次要的、非本质的细节。
地球仪、细胞模式图、眼球模型注意使用模型表示水蒸发和水电解。
特点(定义)实质例子物理变化:没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构成物质的微粒(如: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水蒸发化学变化:由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原子的重新组合水电解2.分子:维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维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不一定是分子,如金刚石)分子的性质:(1)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2)分子之间有间隙(1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体积小于200ml)(3)分子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运动。
(闻到花香)注意:一袋芝麻和一袋西瓜混合小于2袋,不能说明分子之间由间隙;碘酒,固态碘,碘蒸气都可以使馒头变蓝,说明分子使维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而不是说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3.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注: 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但分子一定比构成该分子的原子要大!★原子模型的发展:英国道尔顿实心球模型(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的单位)英国汤姆森西瓜模型(电子嵌在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原子球体)英国卢瑟福卫星模型(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围绕核运行)丹麦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分层运动)现代科学家电子云模型(电子像云雾笼罩在原子核的周围)注意:卢瑟福用α离子轰击金箔仅少数反弹,说明:原子有核,核体积很小、质量很大★原子结构: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原子(不显电性)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中子(中子不带电)原子体积很小,原子核更小,原子核仅为整个原子的几百万亿分之一。
九年级化学分子、原子与离子习题与答案
![九年级化学分子、原子与离子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7a16937e21af45b207a83d.png)
九年级化学分子、原子及离子习题及答案1.20 世纪20 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 4 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O4〕。
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O4是一种新型的氧气B. 一个 O4分子中含有 2 个 O2分子C.O4和 O2的性质完全一样D.O4和 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2. 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下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3. 以下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选项是〔〕A.都是带电荷的粒子B.都是构成物质的根本粒子C.都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4.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质子数一样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B.最外层电子数一样的微粒一定是同一种原子C.具有稳定构造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一样5. 质子数一样,而核外电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是〔〕A.两种不同的元素B.两种性质一样的粒子C.一种是阳离子,另一种是阴离子D.同一种元素或性质不同的两种粒子6.具有一样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构造和性质。
以下各级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A.NO和 O2B.CO和 N2C.SO2和 CO23-2-44D.PO和 SO7.M 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n+m-核外电子排a,它的阳离子 M与 N 元素的阴离子 N布一样,那么 N 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A.m+n+aB.m+n-aC.a-n-mD.a+m-n8.三种元素的粒子 X m-、Y n+、Z p+都有一样的电子层构造, n>p,那么它们的核内质子数 ( 依次用 X、Y、Z 表示 ) 关系为( )A. X=Y=ZB. Y>Z>XC. X>Z>YD. Z=Y>X9. 对 Fe3+、Fe2+、Fe 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①核电荷数一样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构造完全一样;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等质量的三种粒子所有的质子数相等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③④10.按要求写出化学符号或化学意义:〔1〕2 个氮原子;〔 2〕 5 个钠离子2+;〔 3〕 2Mg〔 4〕氧离子;〔 5〕构成氯化钠的阳离子;参考答案:1.D2.C3.B4.D5.D6.B7.C8.B9.B10(1〕 2N;(2〕 5Na+(3〕 2 个镁离子(4)O 2-(5〕 Cl -。
05分子和原子 提升讲义-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暑假衔接课程
![05分子和原子 提升讲义-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暑假衔接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80ee06a1c850ad02df80413f.png)
分子和原子一、内容概述通过对分子、原子的学习,掌握分子、原子的概念、分子的基本性质。
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判断纯净物与混合物。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一)、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强调化学性质)。
在理解这个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很多,如氧气、氮气、水、二氧化碳、酒精、氨等等,都是由相应的分子直接构成的。
这些分子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一旦分子发生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随着改变。
2、不能说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因物质性质既有化学性质又有物理性质的涵义,而许多物质的物理性质如溶点、沸点、光泽、延展性、硬度等,单个分子是体现不出来的。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质量、体积很小;2、分子是运动的;3、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4、同种物质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分子的性质不同。
分子具有的四个基本特征是解释日常现象的理论依据。
(三)、纯净物与混合物(四)、原子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强调化学变化,原子核不变)。
原子与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分子在化学反应里可“分”,原子在化学反应里不可“分”。
2、几点说明: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不等于原子不可再分。
如核反应时,原子核发生裂变,说明原子也是可分的。
②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例如氖气、铝等就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五)、原子和分子的联系与区别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又有本质的区别。
它们的联系与区别见下表。
(六)、用分子的观点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时,我们应该从分子本身是否发生了变化去深入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从而使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
如水结冰→液态水→水蒸气。
就是水分子的聚集状态发生了变化,水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
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物质的分子发生了变化,生成了其他的新分子。
【配套K12】四川省2016中考化学 考点跟踪突破 第5讲 分子、原子和离子练习
![【配套K12】四川省2016中考化学 考点跟踪突破 第5讲 分子、原子和离子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9bd4c5fc49649b6648d74778.png)
第5讲分子、原子和离子一、选择题1.(2015,上海)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水在固态时分子是静止不动的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D.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2.(2015,枣庄)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D )A.金刚石 B.甲烷C.金 D.硫酸钠3.(2014,山西)下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D )A.分子很小B.分子不停地运动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4.(2015,咸宁)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这三种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是静止的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C.同一元素的两种粒子,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D.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5.(2015,兰州)下列操作现象与分子特性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B )6.(2014,广州)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原子是实心球体B.质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7.(2015,毕节)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D)A.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B.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D.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8.(2015,成都)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分别是,其中相同的是( B )A.电子数 B.质子数C.电子层数 D.所带电荷数9.(2015,济南)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A.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C.④是一种阴离子D.②容易得到电子10.(2015,鄂州)西山公园有丰富的负氧离子,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O2-)。
一个O2-离子与一个O2分子比较,不相同的是( B )A.质子数 B.电子数C.含氧原子个数 D.相对原子质量之和11.(2015,资阳)下列有关物质构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物质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B.结构示意图为、的粒子,表示了同种元素不同的粒子C.相对原子质量为m的原子M,核外有n个电子,则核内中子数为:m-nD.原子序数为16的原子,位于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ⅥA族二、填空题12.(2015,娄底)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以锶(Sr)做钟摆的钟,它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38__。
【精品解析】2016年中考化学(第01期)微测试系列专题05+分子和原子
![【精品解析】2016年中考化学(第01期)微测试系列专题05+分子和原子](https://img.taocdn.com/s3/m/159b5a05b4daa58da0114ae7.png)
专题05:分子和原子考试时间:2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1.【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绵阳卷)】下列各种粒子中,不带电的是()A.原子核 B.质子 C.中子 D.电子2.【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攀枝花卷)】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液态水凝固成冰,所占体积变大﹣分子变大C.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晴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3.常温常压下,一定体积的某气态物质含有2.68×1020个分子,而在这些分子里又含有2×2.68×1020个原子,则该物质属于()A.单质 B.化合物 C.混合物 D.以上都有可能【答案】D【解析】这里的分子没有指明是否为同种分子,也没有说明是单质还是化合物的分子,所以都有可能。
故选D考点:物质的分类4.【2015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初三中考二模试卷】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
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7 B.9 C.10 D.195.【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荆州卷)】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质子和中子6.【2015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初三中考二模试卷】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核电荷数为63的一种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铕原子的质子数为63 B.该铕原子的中子数为63C.该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0 D.该铕原子的质量为153g【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该铕原子的质子数为63,正确,B、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该铕原子的中子数=153-63=90,错误,C、该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为63,错误,D、该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3,单位为“1”不是g,而且不写出来,错误,故选A考点:原子的结构7.【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A卷)】我国“辽宁号”航母甲板上涂有耐高温、耐磨的碳化硅(SiC)涂层,碳化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结构,则构成碳化硅的粒子是()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中子8.【2015届黑龙江省铁力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试卷】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B.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C.碳一12原子和碳一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D.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9.【2015届山东省聊城冠县金太阳中学初三上学期期中试卷】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了以下三组实验。
中考化学测试系列专题05 分子和原子(含解析)
![中考化学测试系列专题05 分子和原子(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8000556137ee06eef91827.png)
专题05:分子和原子考试时间:2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1.【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绵阳卷)】下列各种粒子中,不带电的是()A.原子核 B.质子 C.中子 D.电子2.【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攀枝花卷)】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液态水凝固成冰,所占体积变大﹣分子变大C.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晴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3.常温常压下,一定体积的某气态物质含有2.68×1020个分子,而在这些分子里又含有2×2.68×1020个原子,则该物质属于()A.单质 B.化合物 C.混合物 D.以上都有可能【答案】D【解析】这里的分子没有指明是否为同种分子,也没有说明是单质还是化合物的分子,所以都有可能。
故选D 考点:物质的分类4.【2018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初三中考二模试卷】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
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7 B.9 C.10 D.195.【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荆州卷)】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质子和中子6.【2018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初三中考二模试卷】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核电荷数为63的一种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铕原子的质子数为63 B.该铕原子的中子数为63C.该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0 D.该铕原子的质量为153g【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该铕原子的质子数为63,正确,B、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该铕原子的中子数=153-63=90,错误,C、该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为63,错误,D、该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3,单位为“1”不是g,而且不写出来,错误,故选A考点:原子的结构7.【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A卷)】我国“辽宁号”航母甲板上涂有耐高温、耐磨的碳化硅(SiC)涂层,碳化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结构,则构成碳化硅的粒子是()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中子8.【2018届黑龙江省铁力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试卷】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B.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C.碳一12原子和碳一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D.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9.【2018届山东省聊城冠县金太阳中学初三上学期期中试卷】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了以下三组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讲 分子、原子和离子
一、选择题
1.(2015,上海)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水在固态时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
D.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
2.(2015,枣庄)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D )
A.金刚石 B.甲烷
C.金 D.硫酸钠
3.(2014,山西)下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D )
A.分子很小
B.分子不停地运动
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4.(2015,咸宁)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这三种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是静止的
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
C.同一元素的两种粒子,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
D.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
5.(2015,兰州)下列操作现象与分子特性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B )选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特性
分子间有间隙
A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
瓶中
B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是可以变
化的
C湿衣服晾干分子是运动的
D1滴水中有1. 67×
1021个水分
分子很小
子
6.(2014,广州)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原子是实心球体
B.质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
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
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7.(2015,毕节)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
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
8.(2015,成都)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分别是
,其中相同的是( B )
A.电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层数 D.所带电荷数
9.(2015,济南)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C.④是一种阴离子
D.②容易得到电子
10.(2015,鄂州)西山公园有丰富的负氧离子,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O2-)。
一个O2-离子与一个O2分子比较,不相同的是( B )
A.质子数 B.电子数
C.含氧原子个数 D.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11.(2015,资阳)下列有关物质构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物质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B.结构示意图为
、
的粒子,表示了同种元素不同的粒子
C.相对原子质量为m的原子M,核外有n个电子,则核内中子数为:m-n
D.原子序数为16的原子,位于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ⅥA族
二、填空题
12.(2015,娄底)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以锶(Sr)做钟摆的钟,它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38__。
(2)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__5__。
(3)锶原子最外层容易__失__(填“得”或“失”)电子。
13.(2015,济宁)请按要求用符号完成下面问题:
(1)由一种原子构成的两种不同分子__O2、O3__;
(2)由一种原子形成的两种不同离子__Fe2+、Fe3+;
(3)由两种原子构成的两种不同分子__H2O、H2O2;
(4)含有两种原子的两种不同离子SO32-、SO42-__。
14.(2015,丹东)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BD__;(填字母,下同)
(2)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ACD__;
(3)属于阴离子的是__C__;
(4)属于金属元素原子的是__BE__。
15.根据下列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A表示的粒子属于__非金属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__AB__(填字母);
(2)在化学反应中可以相互转化的粒子是__BC__(填字母)。
16.(2015,菏泽)有A、B、C、D四种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如下:
(1)D元素的名称为__硫__,D元素与上图中__B__(填字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D元素的离子符号为__S2-__。
(2)A、B、C三种元素能形成一种化合物,其水溶液的pH__>
__(填“>”“<”或“=”)7。
(3)A、B两种元素的原子以1∶1的比例形成的化合物为__H2O2__(写化学式),其中B 元素化合价为__-1__。
17.(2015,厦门)“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图1
图2
(1)从宏观知微观。
①50 mL水与50 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 mL,微观解释为__分子间有间隔__;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__N__和__H__(填符号)。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__7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得
__(填“得”或“失”)电子;
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__B__(填字母,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C__和__E__;
③甲和乙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O+2H2CH3OH__。
18.(2015,益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图3—12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
(1)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__;
(2)写出11号和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NaCl__;
(3)同一周期(横行)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具有共同的特点是__电子层数相同(答案合理即可)__(任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