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 华东师大版

合集下载

安徽省历史初二上学期2024年测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安徽省历史初二上学期2024年测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安徽省历史初二上学期测试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以下关于秦统一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秦统一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B. 秦灭六国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C. 秦统一六国发生在战国时期D. 秦灭六国发生在春秋时期答案:D解析:本题为材料分析题,材料介绍了秦统一六国的相关内容,本题需要根据材料分析出关于秦统一六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

选项A,战国时期,长期的战乱使人民渴望统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统一的市场,法家思想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也为统一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秦统一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选项A正确。

选项B,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选项B正确。

选项C,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秦灭六国战争,是战国末年七雄之一的秦国消灭其它六个诸侯国、完成中国统一的战争,选项C正确。

选项D,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这一时期并没有出现秦灭六国的现象,选项D错误。

2、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加强思想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A. 焚书坑儒B. 统一文字C. 统一货币D. 修筑长城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加强思想控制而采取的措施。

选项A,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实行“焚书坑儒”政策,将儒家学说以外的诸子百家著作全部焚烧,并将暗中批评秦始皇的儒生在咸阳活埋,这是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加强思想控制而采取的措施,选项A正确。

选项B,统一文字是为了消除因文字差异而造成的文化隔阂和误解,促进各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与加强思想控制无关,选项B错误。

选项C,统一货币是为了方便经济交流和发展,促进各地经济的繁荣和稳定,与加强思想控制无关,选项C错误。

华东师范版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华东师范版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月考试题学校:姓名: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九一八事变的直接后果是()A.沈阳被占领B.东北三省沦陷C.上海被占D.伪满洲国建立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的发生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七七事变的发生D.国共两党正式合作3.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第29军士兵守卫卢沟桥A.中国开始转入局部抗战B. 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C.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D.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的开始4.日本教科书不断对南京大屠杀的史实进行“修改”。

其中有4种教科书竟然把杀害中国平民的人数仅写为“大量”,有2种还把南京大屠杀改为“南京事件”,肆意篡改历史事实。

事实上,在南京大屠杀中被害的中国人达()A.10万人B.20万人C.30万人以上D.300万人以上5.二战中,最后投降的法西斯国家是()A.德国B.意大利C.日本D.奥匈帝国6.确定将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是哪一次会议的决定()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七大7.全面内战爆发于国民党进攻()A.中原解放区B.西北解放区C.华东解放区D.东北解放区8.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大决战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9.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会谈纪要》的地点是()A.延安 B.重庆 C.南京 D.北平10.大决战中,以和平方式解放了千年古都北平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1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A.戊戌变法以后B.义和团运动以后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五四运动以后12.提出实业与教育并重观点的是()A.李鸿章B.曾国藩C.慈禧太后D.张謇13.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座大山是()①小农经济的广泛存在②封建主义③帝国主义④官僚资本主义⑤狭小的国内市场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14.近代中国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在哪里创办的()A.上海B.北京C.天津D.武汉15.某电视剧中出现了这样的场景:1909年,①一个上海青年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学年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卷

学年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卷

2013/2014学年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卷题号(分数)选择题(45分)非选择题(55分)总分(100分)小题(分数)1-30(45分)31图说历史(16分)32读史探究(18分)33学以致用(21分)得分上饶县七中郭修福一、选择题(共30小题。

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题号27 28 29 30答案1.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遭受西方国家侵略B.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的变化D.民族矛盾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2.我们尊林则徐为中华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派兵从外国人手中收复了台湾 B.主持了禁烟运动C.率军抵抗英军进攻吴淞炮台D.领导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3.观察右图,这是位于北京海淀区的一处清朝皇家园林残迹。

该园林惨遭“灭顶之凶劫”是在()。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19世纪70年代中期,被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并收复新疆的是( )。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D.张之洞5.“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根据所学历史知识,下列选项中与此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清朝统治B.师夷长技以制夷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盲目排外7.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万国公报》的创办 B.公车上书C.维新团体的形成 D.强学会的成立8.谭嗣同遇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

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

A.谭嗣同甘为共和而捐躯B.谭嗣同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C.谭嗣同甘为变法而捐躯D.谭嗣同没有地方可逃,所以遇难9.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制度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沪教版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沪教版

⼀、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 分.以下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是正确的。

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1.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A.鸦⽚战争 B.第⼆次鸦⽚战争C.甲午中⽇战争 D.⼋国联军侵华战争2.近代中国⾯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数仁⼈志⼠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

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A.李鸿章──洋务运动 B.胡适──戊戌变法C.孙中⼭──⾟亥⾰命 D.陈独秀──新⽂化运动3.西安事变发⽣后,中国共产党派到西安调停的是4.七七事变后,⽇军向北平、天津发动⼤规模进攻,为国捐躯的将领是A.吉星⽂、⾦振中 B.吉星⽂、佟麟阁 C.⾦振中、赵登禹 D.佟麟阁、赵登禹5.中国社会各阶层、各政治派别都以不同的⽅式投⾝到抗战的洪流中,是⼀场全民性的抗战,其中反映国民党在正⾯战场抗战的是A.抗⽇义勇军B.平型关⼤捷C.台⼉庄⼤捷D.百团⼤战6.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下列哪⼀次战争,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外敌⼊侵时,具有强⼤的民族凝聚⼒A.鸦⽚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战争 D.解放战争7.四位同学在登录了“⾎铸中华,民族魂”站后,分别在留⾔栏写下如下内容,其中不符合正确的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是A.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B. 仇恨可以忘记,悲伤不能忘怀C. 今天的幸福⽣活是⾰命先烈⽤鲜⾎换来的D. 让所有⽇本⼈⾎债⾎偿8.“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可能实现,……特请先⽣克⽇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切悬盼之⾄。

蒋中正,⼋⽉⼗四⽇。

”其中的“先⽣”是指A.蒋介⽯ B.⽑泽东 C.周恩来 D.王若飞9. 右图这部著作创作时间最早可能在A. 1937年B. 1945年C. 1947年D. 1949年10.“红⾊旅游团”的团员要到解放战争时期被誉为“⾰命圣地”的城市去。

沪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三套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精品推荐

沪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三套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精品推荐

历史学科(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试卷Ⅰ闭卷部分(答题时间:20分钟,满分60分)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对世界历史名人有所了解,某校举办了“世界历史名人事迹展览”,请你帮助提供以下材料。

(共18分)1、雅典以建立了古代世界最发达的民主政治而著称。

公元前5世纪时,雅典民主政治达到了鼎盛。

这一时期,雅典的统治者是。

2、马其顿国王在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率军东征,建立起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历史学家对他有这样的评价:“伟大的军事家”、“好战的将领”、“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爱好者”等,他就是____________。

3、公元前30年,他取得了罗马最高权力,成为罗马最高统治者,罗马由此进入帝国时代。

从他执政起,帝国进入了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的“罗马和平”时期,他就是____________。

4、他本是莫斯科大公,于1547年改称“沙皇”,宣告了近代沙皇俄国的诞生。

在他统治时期,建立了中央集权专制制度,并积极对外扩张,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

他就是。

5、14世纪至16世纪的意大利掀起了一股人文主义思潮。

被誉为“新世纪的第一位诗人”的是,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是。

6、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

在早期启蒙思想家中,提出“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主张的是____________。

7、16世纪和17世纪,欧洲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牛顿借助前人的科学成果,经过20余年的研究,发表了《___________》一书,系统阐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其他科学成就,创立了___________理论。

(二)设计大事年表是我们理清历史线索的重要手段,某同学为研究美国南北战争,制作了如下有待完善的大事年表,请你来帮他完成。

(共8分)(三)在讲完《阿拉伯帝国》这一课后,老师请同学们回顾世界三大宗教的有关内容,下面是小明的回答,请你找出其中的错误并加以订正。

(共10分)公元6世纪中叶,佛教发源于古代印度,创始人是乔答摩·悉达多,早期倡导“众生平等”。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卷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卷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历史试卷1. “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这一事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重大影响是() [单选题] *A.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开始C.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D.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正确答案)2. 太平天国运动中,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的纲领是() [单选题] *A. 《天朝田亩制度》(正确答案)B. 《资政新篇》C. 《劝世良言》D. 《海国图志》3. 据记载,开平矿务局开采的煤炭就在天津市场销售,把日本的煤炭挤出了天津市场。

这表明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 [单选题] *A. 增强了清朝军事力量B. 抵御了列强经济上的侵略(正确答案)C. 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D. 根除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4. 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洋务运动“虚有其表”的根本原因是() [单选题] *A. 缺乏人才B. 主要引进西方设备C. 资金匮乏D. 没有触及封建制度(正确答案)5. 在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悲壮历史中,在中国黄海勇击日寇的民族英雄是( [单选题] *A. 林则徐B. 关天培C. 左宝贵D. 邓世昌(正确答案)6. 《时局图》反映的是清朝末年,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现象。

有人题词云:“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出现“裂似瓜”的局面是在() [单选题] *A. 鸦片战争之后B.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 甲午战争之后(正确答案)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7. 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单选题] *A. 华兴会成立B. 兴中会成立C. 金田起义D. 公车上书(正确答案)8. 如图是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在《民报》发刊词中被阐发为“三民主义”。

沪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WORD

沪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WORD

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测试卷I.闭卷部分(共40分,答题时间20分钟)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作一个关于人类早期文明的讲座。

请你对照地图,帮助这个小组整理补充相关的历史信息。

(共16分)2.4 F1、地图上A、B、C、D四大文明的发祥地分别在、、和流域。

(请按照ABCD的顺序填写)2、随着体质形态发展,现代人种最终分化成、、三大人种。

新石器时代出现了最早的三大原始农业中心,它们是、、。

3、成为A处专制统治象征的建筑是;C处发轫了文明;D处的居民栽培出世界上最早的;欧洲文明的摇篮在地图中的处;G处代表非洲铁器时代的文明;E处最古老的文明是人缔造的。

(二)学习了世界历史后,小张发现历史上先后出现过数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小张把它归纳整理成一个专题,请你来帮小张诊断一下他做得对不对?如果有错误,请划出错误所在,并帮他加以改正。

(共12分)欧亚非三洲文明发展的历史精彩纷呈,一些国家的版图曾经跨越了三洲。

大流士一世统治之下的马其顿曾雄踞三洲。

波斯国王亚历山大通过东征,一度确立起自己在亚非欧的霸主地位。

恺撒引导罗马帝国走向辉煌,缔造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繁盛景象。

查士丁尼时期,西罗马帝国历经多年征战,基本恢复了罗马帝国的疆域,然而灭亡它的是土耳其人,他们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庞大的东罗马帝国。

公元8世纪初,信奉天主教的阿拉伯人建立起了地跨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更正1:更正2:更正3:更正4:更正5:更正6:(三)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些文献著作对历史发展的进程起了重要的作用。

请把以下文献著作的空缺补充完整。

(共12分)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测试卷II.开卷部分(共60分,答题时间40分钟)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不少的艺术作品往往依托历史题材而成,也承载了历史的一些关键片断。

以下是两段有关美国历史的艺术素材。

材料一:请回答:(共18分)(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北美殖民地带来怎样的影响?(4分)材料二:在美国黑人作家亚历克谢·哈利的作品——《根》中男主人翁昆塔听说一个富有的白人在遗嘱中规定给他的200多名奴隶以自由,另一些人在谈论南方一个叫马萨诸塞的州最近废除了奴隶制度。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末检测题【B卷】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末检测题【B卷】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末检测题【B卷】命题人:程世高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你一定对这段历史有很多的了解和感悟吧!古有关公“过五关斩六将”,现在为你提供一个“闯四关”进行自我检测的机会,让你小试牛刀,大显身手!相信你一定能够在规定时间内顺利闯关,赢得高分!第一关:选一选!(下面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火眼金睛挑选出来!每题2分,共40分)1、中国近代以来在自家门口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领地被割让。

这些“不平等条约”包括:①《南京条约》②《瑷珲条约》③《马关条约》④《辛丑条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法国大作家雨果在获悉圆明园被焚后气愤地写到:“我们欧洲人自认为是文明人,而在我们眼里中国人是野蛮人,可这就是文明人...对野蛮人的所作所为……”这段文字中第二个“文明人”具体指:A.英法人民B.欧洲人民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3、沙俄是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的国家,共掠夺中国东北与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现在领土面积的:A.12.3%B.15.6%C.16.4%D.18.9%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最可能是写给下列哪个历史人物的?A. B. C. D.5、中国近代史上有很多事件冠以当年的干支纪年名称,如戊戌政变、辛酉政变等。

下列事件中习惯上采用这种称呼的有:①1840年鸦片战争②1894年中日战争③1898年资产阶级改革④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1900年北京城“坊市萧条,狐狸昼出,向之摩肩击毂者,如行虚墓间矣。

”这种景象的出现是由于: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出:“下诏鼓天下之气①,迁都定天下之本②,练兵强天下之势③,变法成天下之治④。

”你认为这四项建议中最根本...的是哪一条?A.①B.②C.③D.④8、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很多仁人志士为了挽救民族和国家危机,改行换业以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华东师大版 精品

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华东师大版 精品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同学们,跟随历史的脚步,我们走进了中国的近代。

这是一段由沉沦走向光明的历史!这是一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我们的先贤们舍身赴国难,为民族的解放与振兴不曲不挠。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领悟创业之艰难吧!一、精挑细选:(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其字母代号填入下表,每题2分,共40分)1.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已经是世界是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了,他们为什么还要侵略我们中国呢?A、中国人好欺负B、因为道光帝下令禁烟C、因为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英语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大门以推销商品,掠夺原料2. 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强学会C、共进会D、同盟会3.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B、中国第一次被西方打败C、民族矛盾代替了阶级矛盾D、中国社会性质由此发生变化5. 中国和日本在19世纪中期都受西方列强的入侵,都被迫签订定了不平等跳跃,可谓是“同是天涯沦落人”。

但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和中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下列哪一时件最先印证“相逢不相识”()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首诗歌颂的是带兵收复新疆的哪一位将领?A、李鸿章B、左宗棠C、林则徐D、琦善7. 同学们,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可是在近代史上,台湾曾一度被日本占领,台湾是通过什么条约割让给日本的?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下面那一项与“八一”建军节的来历有密切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上海工人起义9、某旅游团要组织一次重走长征路的“红色旅游”,下列设计的路线正确的是( ) A.瑞金、赤水河、遵义、泸定桥 B. 赤水河、瑞金、遵义、泸定桥 C. 遵义、瑞金、赤水河、泸定桥D. 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1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重庆谈判11、当前,《南京!南京!》影片热播,人们由此重新审视战争中的罪恶与人性。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试题1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试题1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涡阳县二零二零—二零二壹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总分值是:100分分数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此题一共20小题,每一小题2分,一共40分〕1.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这是因为,鸦片战争〔〕A.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B.激化了中国社会的矛盾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标志着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中国幅员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枚“海棠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我国幅员的变化与哪国有关?〔〕A.HYB.HYC.英国D.俄国3.以下是一组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内容吻合的主题是〔〕江南制造总局船政局汉阳铁厂大生纱厂A.洋务企业的产生B.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开展C.外国资本主义扩张D.HY国营企业的建立4.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HY 选择了革命,张謇选 择了实业。

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A.推翻清朝政府B.实行君主立宪制C.挽救中华民族D.建立民主HY5.HY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一些城建立了“自主HY 的城国 家〞,“在这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辛丑条约 的内容反映了上述现象的是〔〕 A .中国赔偿4.5亿两B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C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 .准许各国派兵驻守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6.右图是流行于1916年一副对联,说明了袁世凯就是 对不起中国人民。

这样说的理由是袁世凯〔〕A. 公然复辟帝制B.发动“二次革命〞C.掀起护国运动D.出卖维新派7.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深剧创痛,空前的民族危机,把中国人民惊醒了。

〞 以下关于“中国人民惊醒了〞的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A .HY 人民掀起了对抗HY 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 B .地主阶级开场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C .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 D .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 8.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是,解读最准确的是() A .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9.某同学整理的右边这张资料卡片,可用来研究〔〕A.北伐战争的必要性B.北伐战争的影响C.HY战争的必要性D.解放战争的影响10.五四运动中提出的口号里最能反映其性质的是〔〕A.废除“二十一条〞B.还我C.回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11.中国一共产HY提出和平解决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A.使国民HY内部矛盾加剧B.改善国一共两HY的关系C.从中国全民族利益出发D.缓和国民HY内部矛盾12.事变与会谈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①张学良将HY都直接参与其中②中国一共产HY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③国一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④都预示着团结HY新场面的到来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3.批判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是近代进步文学艺术家的神圣使命,其中注明的代表人物不包括〔〕A.聂耳B.鲁迅C.徐悲鸿D.侯德榜14.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HY的哪一次HY行动被誉为“犹如一把钢刀,插入国民HY统治的心脏地区,严重威胁国民HY政府的统治。

安徽省淮南市东部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淮南市东部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8.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是
A.五四运动
B.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新文化运动
D.上海工人大罢工
【8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由“臣民”到“国民"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所指事件是辛亥革命,民族、民权、民生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D项正确;“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个值得是学习西方器物层面,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时期的口号,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不是“允许官民上书言事”,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2.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逝世于民国十四年,将此时间换算成公元纪年是( )
A.1923年B.1924年C.1925年D.1926年
【2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14-1=1925,民国十四年换算成公元纪年是1925年,C项正确;1923年是民国12年,排除A项;1924年是民国13年,排除B项;1926年是民国15年,排除D项。故选C项。
10.毛泽东为了中国独立与自由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在他的革命生涯中有许多经典的论述,下列论述是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校级联考】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战争使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漩涡,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受到冲击,几千年的社会经济结构因受到侵蚀而逐步改组,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发生改变与下列史实相关的是A.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北伐战争D.九一八事变2.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变法人士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拌击,这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的觉醒。

以下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A.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B.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的变革C.人们开始宣传“民主”“科学”思想D.人们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3.2021年是辛亥革命胜利107周年,有学者写道:辛亥之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辛亥之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辛亥之功绩,矗立不朽民族丰碑。

辛亥革命矗立的“民族丰碑”是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4.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请你为其确定一个合适的主题A.中国人民的抗争B.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程C.中国人民的探索D.中华民族的崛起5.工农武装割据时期,位于江西南部山区的兴国县全县23万人口中,有8万多人参加了革命军队,其中5万多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兴国人民踊跃参加的革命军队主要是A.北伐战争时期的国民革命军B.国共对峙时期的工农红军C.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D.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解放军6.“地道战、庄稼汉,埋伏下神兵千百万,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他个人仰马也...”这首歌词反映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A.国共官兵英勇善战B.两大战场密切配合C.实现了全民族抗战D.全世界人民的热情支持7.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了,人们的生命财产也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淮南市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
试题(扫描版)华东师大版
淮南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参考答案
八年级历史
四、材料解析(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3、(1)魏源。

(1分)师夷长技以制夷。

(1分)洋务运动。

(1分)
(2)中国同盟会。

(1分)三民(民族、民权、民生)主义。

(1分)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
思想。

(2分)
(3)民主、科学思想。

(2分)新文化运动。

(1分)
(4)无产阶级。

(1分)毛泽东思想。

(1分)
五、活动与探究(本题满分18分)
24、(1)主题一:图A图B图D图E图F(5分)
主题二:图C图H(2分)
主题三:图G图H(2分)
(2)评分标准:一等(7—9分):主题明确,层次清晰,论从史出,语言流畅
二等(4-6分):主题较明确,层次较清晰,史实较清楚,语句通顺
三等(3分及以下):主题不够明确,史实不清,语句不够通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