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新冠病毒相关预测题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刷04 选择题必刷20题(四)-备战2020年高考化学新冠疫情考题必刷(解析版)

高中化学必刷04 选择题必刷20题(四)-备战2020年高考化学新冠疫情考题必刷(解析版)

必刷题型一选择题(80题)必刷04(20题)1.截止2020年4月5日,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超过120万例。

以下对预防新冠病毒的认识,不符合科学道理的是()【答案】B【解析】A. 84消毒液使用时不能和洁厕灵混用,两者反应生成氯气,有毒,故A正确;B. 75%的酒精用于消毒,消毒效果最佳,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95%的酒精常用于擦拭紫外线灯,故B错误;C. 口罩关键一层聚丙烯熔喷布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C正确;D. 温度计中水银是金属汞,属于金属单质,故D正确。

2.化学在科技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制备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材料之一,其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2019世界能源大会把核能作为含碳能源重要替代品,核电站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DAC法能够实现直接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该法可缓解全球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D.以纯净物聚丙烯为原料生产的熔喷布口罩,在“新冠肺炎战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答案】C【解析】从的结构简式可以看出,其属于有机小分子,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核电站把核能经过一系列转化,最终转化为电能,B错误;捕获空气中的CO2可使空气中CO2的含量降低,能够减缓温室效应,C正确;不同的聚丙烯分子的聚合度可能不同,所以,聚丙烯属于混合物,D错误。

3.李兰娟院士团队在救治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过程中,发现达芦那韦对新冠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苯环,属于芳香烃B.苯环上的一溴代物代物有5种同分异构体C.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7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不能溶于水、酸溶液、碱溶液【答案】B【解析】A. 达芦那韦分子中含有苯环,物质中含有C、H、O、N、S元素,故它不是烃,是芳香烃的衍生物,A 错误;B. 达芦那韦分子结构中有两个空间位置不同的苯环,苯环上的氢原子均可被取代,但因存在对称关系故一共有5种不同的取代方式,B正确;C. 酯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1 mol 达芦那韦不可能与7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D. 达芦那韦含有酯基和酰胺键,可溶于酸或碱溶液,D错误;4.新冠疫情暴发,消毒剂成为紧俏商品,下列常用的消毒剂中,消毒原理与氧化还原无关的是()【答案】C【解析】双氧水、臭氧、84消毒液均具有强氧化性,氧化病毒和细菌,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酒精消毒的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故答案为C。

2020年中考化学----考题预测“新冠疫情”之五

2020年中考化学----考题预测“新冠疫情”之五

中考化学预测“新冠疫情”(五)1.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社区消毒B、冰雪融化C、灯泡发光D、榨取果汁答案:A2.吉利德在研药瑞德西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试验于2月3日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启动。

瑞德西韦(Remdesivir)是一种核苷类似物,是美国吉利德科学公司在研药品。

具有抗病毒活性,它的分子式是 C27H35N6O8P。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属于无机物B. 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27:35C. 由5种元素组成D. 由77个原子构成答案:C3.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我省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

酒精消毒被应用于千家万户,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乙醇可以和水任意比互溶,75%医用酒精中乙醇的质量分数是75%。

B. 酒精的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

C. 酒精可以消毒,“84消毒液”也可以消毒,这俩混合在一起,消毒能力翻倍。

D. 室内喷洒酒精是有风险的,最好把喷洒改为擦拭。

答案:D 。

4.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实时辟谣中,把二氧化氯放进加湿器不仅不能消毒还有危险,它目前主要用于液体的消毒,在空气中的应用少之又少,下列有关其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氯的分子式是O2ClB.二氧化氯难溶解在水中C.二氧化氯属于氧化物D.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答案:C5. 在“新冠疫情”期间,医用酒精(主要成分乙醇C2H5OH)用于大面积的喷洒环境消毒。

请根据C2H5OH回答:(1)乙醇由__ _种元素组成,属于物。

(填“化合”或“氧化”)(2)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乙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4)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使用酒精消毒时要保持通风,且远离高温物体,千万不能与明火接触,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答案:(1)3;化合;(2)46;(3)2:6:1;(4)12:3:8;(5)C2H5OH + 3O2点燃 2CO2+3H2O.6.双氧水(即过氧化氢H2O2)是绿色消毒剂,因为分解的产物是水和氧气没有污染,可用于家庭消毒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20年中考化学“新冠”热点专题练习

2020年中考化学“新冠”热点专题练习

2020年中考化学《新型冠状病毒》专题练习一.选择题(共8小题)1.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新型冠状病毒可以进行气溶胶传播的传言,让很多人不再满足于佩戴口罩和使用消毒水进行拖地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而是试图把二氧化氯加入加湿器中对空气进行消毒,但专家并不认可这种做法。

下列是制取二氧化氯的方法:2NaClO3+4HCl(浓)═2NaCl+X↑+2ClO2↑+2H2O,X的化学式为()A.NaCl B.Cl2C.H2O D.HClO2.2020年春,“新冠病毒”肆虐,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坚决打赢“新冠肺炎”阻击战。

下列行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排查统计B.分发口罩C.消毒杀菌D.测量体温3.研究发现,法匹拉韦(化学式:C5H4FN3O2)对普通型的新冠肺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下列关于法匹拉韦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类别上看:法匹拉韦属于氧化物B.从含量上看:法匹拉韦中氮元素含量最高C.从宏观上看:法匹拉韦有碳、氢、氟、氮、氧五种元素组成D.从微观上看:法匹拉韦由5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1个氟原子、3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4.2020年1月以来,我国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富有成效,目前各行业已有序复工复产。

疫情防护期间,下列外出回家的活动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出示身份证件B.登记身份信息C.体温计测体温D.用消毒剂消毒5.预防“新冠肺炎”要经常杀菌消毒。

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H3COOOH)是一种广谱、高效杀菌消毒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氧气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是6:1:12D.过氧乙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组成6.在对抗新冠肺炎的道路上有很多新型药物备受科学家们关注,瑞德西韦就是其中之一,其化学式为C27H35N6O8P.下列有关瑞德西韦说法正确的是()A.瑞德西韦由77个原子构成B.瑞德西韦相对分子质量是602C.瑞德西韦属于氧化物D.一个瑞德西韦分子中含有4个氧分子7.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常用浓度75%的乙醇(俗称酒精)溶液做各种预防消毒的消毒液,乙醇的化学为C2H5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含有OH所以属于碱B.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2.2%C.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D.乙醇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5:1:18.化学与生命健康密切相关,“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起到重要作用。

2020中考必考——抗击疫情【化学】(2)

2020中考必考——抗击疫情【化学】(2)

2020中考必考!“抗击疫情”预测题(二)
近年来中考与时事热点的关联性越来越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举世关注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必将成为2020中考热门命题角度之一。

据此,高分突破名师团队整理了有关“抗击疫情”的考题,为2020中考生考前冲关练习使用!
2020广东中考精准预测
提高一分干掉千人
1.在我国全民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下列措施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居家隔离
B.开窗通风
C.喷药消毒
D.佩戴口罩
2.生产N95口罩的主要原料是聚酯纤维,它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佩戴口罩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操作
B.聚酯纤维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
C.废弃的口罩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我们要合理使用口罩
D.聚酯纤维属于无机物
3.化学就在你我身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白醋可用于除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B.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可用75%的酒精作消毒剂
C.食品袋中常用铁粉作抗氧化剂,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且隔绝空气
1.C
2.D
3.D
长按二维码,获取参考答案
更多考前猜押资源,请关注高分突破考前猜押订阅号
放考前猜押的二维码,吸粉到考前猜押订阅号。

“新冠疫情”化学考点权威预测二

“新冠疫情”化学考点权威预测二

“新冠疫情”化学考点权威预测二“新冠疫情”化学考点权威预测二“新冠疫情”化学考点权威预测(二)“新冠疫情”化学考点权威预测(二)前言:“新冠疫情”期间在家进行学习的同时除了注意安全防护外还应密切关注最新的动态资讯这些很有可能成为2021中考的热门考点。

本文为同学们整理了新冠疫情化学的考点预测以供备考参考。

一.选择题1.对经常使用的东西多消毒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重要举措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和酸性的物质一同使用会产生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氯气(Cl2)损伤呼吸道甚至会致人死亡下列物质属于酸性的是()A.澄清石灰水B.食盐水C.蔗糖水D.汽水2.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要求我们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利用科学知识保护好自己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经常开窗通风B.做饭前在厨房喷洒医用酒精进行消毒C.使用后的一次性口罩立即焚烧D.经常外出窜门与别人交流。

3.“全民团结、共抗疫情”的关键除了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外还要对经常使用的东西多消毒。

84消毒液是常用的消毒剂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I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1价B.0价C.+1价D.+5价二.填空题4.新冠病毒的传播危害人类健康我们都要行动起来与新冠病毒作战斗体积分数为75%的医用酒精和是我们和新冠病毒战斗的重要武器用它消毒可以有效杀灭新冠病毒。

但使用这个武器的时候要有一定的科学知识。

(1)医用酒精是乙醇的水溶液其中溶质为溶剂为。

(2)千万不要用工业酒精来配制消毒剂因为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等有毒物质甲醇会致人失明甚至死亡。

甲醇和乙醇都属于(填序号)。

①有机化合物②无机化合物(3)医用酒精跟乙醇消毒液的浓度不同!乙醇消毒液的浓度是75%而医用酒精的浓度的配置是看用途!95%的酒精常用于擦拭紫外线灯。

70%-75%的酒精用于消毒。

这是因为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

若酒精浓度过低虽可进入细菌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

“新冠疫情化学考点权威预测四

“新冠疫情化学考点权威预测四

“新冠疫情化学考点权威预测四“新冠疫情”化学考点权威预测(四)前言:“新冠疫情”期间,在家进行学习的同时除了注意安全防护外,还应密切关注最新的动态资讯,这些很有可能成为2022中考的热门考点。

本文为同学们整理了新冠疫情化学的考点预测,以供备考参考。

1.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常见的消毒药品有75%医用酒精,酒精具有可燃性,酒精主要是以粮食作为原料制得的,这对解决我国粮食转化、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上述报道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酒精燃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醇主要是由粮食中的淀粉等转化而成的,淀粉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由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转化而成的,同时还放出氧气。

由此判断,淀粉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

答案:(1)CC22HH55OH+3O22点燃2CO22+3H22OO;(2)碳、氢。

2.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常用“84”消毒液”消毒,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常规的“84消毒液”含次氯酸钠5.5%~6.5%。

现要配制0.06%的次氯酸钠10kg,需要市售“84消毒液”的质量约为()A.10gB.50gC.100gD.150g答案:C解析:分上限和下限分别计算。

(1)取5.5%计算。

5.5%某=10000某0.06%,解得:某=109g;(1)取6.5%计算。

6.5%Y=10000某0.06%,解得:Y=92g;应选择92g—109g 之间值,所以,选择C。

3.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常用”84消毒液”消毒,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的水溶液.“84消毒液”属于()A.氧化物B.单质C.化合物D.混合物答案:D4.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常用75%医用酒精消毒,酒精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酒精是有机物B.酒精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C.酒精中氢的质量分数最多D.1个酒精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2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组成答案:C5.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常用”84消毒液”消毒。

新冠病毒中考化学预防知识题

新冠病毒中考化学预防知识题

2020年初三化学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知识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防疫人员使用各种消毒水进行消毒,氯气(Cl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发生如下反应,Cl2+H2O═X+HCl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式为HCl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C.反应物中H2O是氧化物D.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2.市场上出售的消毒水中含有一种叫次氯酸钠的物质,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则该物质的化学式是()A.NaClO3B.NaClO2C.NaClO D.NaClO43.世界环保联盟将全面禁止用氯气(Cl2)对饮用水消毒,用Cl2消毒时有残留臭味。

建议推广采用安全、高效杀菌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它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冷却至11℃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消毒水时不生成有害物质。

对此相关描述合理的是()A.Cl2有毒,反映的是物理变化B.Cl2和ClO2都能消毒水体,利用其化学性质C.ClO2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利用其物理性质D.ClO2冷却至11℃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反应的是化学变化4.双氧水(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是学校卫生室常用的一种消毒水,有关过氧化氢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氧气和氢气组成B.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C.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D.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5.双氧水(即过氧化氢H2O2)因产物没有污染而被称之为绿色消毒剂,可用于家庭消毒以预防“非典型肺炎”.下列有关其说法正确的是()A.双氧水和水一样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B.双氧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C.双氧水的分子比水分子多一个氧元素D.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说明在双氧水中原来就含有氧分子6.双氧水是过氧化氢(H2O2)的无色透明水溶液,广泛应用于工业漂白、外科消毒等领域。

下列关于H2O2的说法正确的是()A.H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B.1个H2O2分子中含1个氢分子C.相对分子质量为34gD.氢元素与氧元的质量比为1:167.为预防非典型肺炎,公共场所可用0.5%的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溶液来消毒,要配制0.5%的过氧乙酸溶液1000g,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A.称取0.5g过氧乙酸、溶于l00g水中B.称取5g过氧乙酸、溶于995g水中C.称取0.5g过氧乙酸、溶于1000g水中D.称取50g过氧乙酸、溶于950g水中8.近期,我国部分地区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2023年新冠病毒主题原创高考模拟试题(化学)及解析扫描版

2023年新冠病毒主题原创高考模拟试题(化学)及解析扫描版

2023年新冠病毒主题原创高考模拟试题(化学)及解析扫描版
选择题
1. “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
A. 病毒
B. 细菌
C. 真菌
D. 寄生虫
答案:A
2. 下面哪些化学物质可以有效地消毒新冠病毒?
A. 酒精
B. 84消毒液
C. 洗洁精
D. 沸水
答案:A、B
3. 下面哪些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新冠病毒的传播?
A. 戴口罩
B. 勤洗手
C. 在公共场所保持社交距离
D. 多吃蔬菜水果
答案:A、B、C
简答题
1. 请简述新冠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答案: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途径进行传播,飞沫传播是当病毒携带者咳嗽、喷嚏、说话等时,将病毒携带在气溶胶中与周围人接触后,被呼吸道黏膜吸入从而感染;接触传播指病毒携带者经手接触等途径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2. 请简述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答案:正确佩戴口罩的步骤包括:洗手;确定口罩内外,深色面为外,金属条为上;将口罩套在鼻子、嘴巴、下巴上,用金属条贴合鼻梁;拉扯口罩,使之完全覆盖口鼻及下巴;调整口罩至无空隙,并将边缘处塑形;佩戴过程中尽量避免触摸口罩。

解析
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途径进行传播,有效的
防控措施包括佩戴口罩、勤洗手、在公共场所保持社交距离。

此外,酒精和84消毒液可以有效地消毒新冠病毒。

化学应用在疫情防控
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防疫的化学试题及答案

防疫的化学试题及答案

防疫的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种物质可以有效杀死冠状病毒?A. 酒精B. 食盐C. 食醋D. 糖答案:A2. 75%的酒精消毒液中,酒精的体积分数是:A. 70%B. 75%C. 80%D. 90%答案:B3. 下列哪种消毒方法不适用于防疫消毒?A. 紫外线消毒B. 酒精擦拭C. 喷洒食醋D. 煮沸消毒答案:C4.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A. 过氧化氢B. 次氯酸钠C. 过氧乙酸D. 过氧化钠答案:B5. 以下哪种物质不具有消毒作用?A. 氯气B. 碘酒C. 食盐D. 过氧乙酸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酒精消毒液的浓度通常为____%。

答案:752.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次氯酸钠具有____性。

答案:强氧化3. 紫外线消毒的原理是利用紫外线的____来破坏细菌和病毒的DNA。

答案:高能量4. 煮沸消毒时,水的温度应该达到____℃。

答案:1005. 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化学式为____。

答案:C2H4O3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酒精消毒的原理。

答案:酒精消毒的原理是利用酒精的渗透性,使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失去活性。

2. 为什么84消毒液需要稀释后使用?答案: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直接使用可能对皮肤和物体表面造成腐蚀,因此需要稀释后使用。

3. 紫外线消毒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案:优点是消毒效果好,无需添加化学物质;缺点是紫外线对人体有害,使用时需注意防护。

4. 煮沸消毒法适用于哪些物品?答案:煮沸消毒法适用于耐高温的物品,如餐具、毛巾等。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现有1000ml的75%酒精消毒液,需要稀释至5%的浓度,求需要添加多少毫升的水?答案:设需要添加的水为x毫升,则有1000ml * 75% = (1000ml + x) * 5%,解得x = 14000ml。

2. 某医院需要制备1000ml的0.1%过氧乙酸消毒液,现有20%的过氧乙酸原液,求需要多少毫升的原液?答案:设需要的原液为y毫升,则有y * 20% = 1000ml * 0.1%,解得y = 5ml。

新冠化学试题及答案

新冠化学试题及答案

新冠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遗传物质是:A. DNAB. RNAC. 蛋白质D. 脂质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A. 飞沫传播B. 接触传播C. 空气气溶胶传播D. 食物传播答案:D3. 新冠病毒的表面刺突蛋白与人体细胞的哪种受体结合?A. ACE1B. ACE2C. ANGPT1D. ANGPT2答案:B4. 新冠病毒疫苗的主要作用机制是:A. 直接杀死病毒B. 增强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病毒的能力C. 抑制病毒复制D. 破坏病毒的遗传物质答案:B5.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新冠治疗药物的主要成分?A. 瑞德西韦B. 氯喹C. 干扰素D. 阿司匹林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类型是_______。

答案:单链RNA2. 新冠病毒的传播可以通过_______来实现。

答案:呼吸道飞沫3. 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与人体细胞的_______受体结合,从而进入细胞。

答案:ACE24.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人体会产生_______来对抗病毒。

答案:抗体5. 新冠治疗中,瑞德西韦是一种_______药物。

答案:抗病毒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新型冠状病毒的基本结构。

答案: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一种有包膜的单链RNA病毒,其基本结构包括:由RNA构成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外壳(核衣壳)、表面刺突蛋白、膜蛋白和包膜。

2. 描述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

答案: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空气气溶胶传播。

飞沫传播是指病毒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是指病毒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再触摸口鼻眼等黏膜部位导致感染;空气气溶胶传播是指病毒在空气中形成的微小颗粒,长时间悬浮并被吸入后导致感染。

3. 阐述新冠疫苗的工作原理。

答案:新冠疫苗通过模拟病毒或病毒的一部分,如刺突蛋白,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反应。

2020年中考化学----考题预测“新冠疫情”之三

2020年中考化学----考题预测“新冠疫情”之三

“新冠疫情”化学考点权威预测(三)前言:“新冠疫情”期间,在家进行学习的同时除了注意安全防护外,还应密切关注最新的动态资讯,这些很有可能成为2020中考的热门考点。

本文为同学们整理了新冠疫情化学的考点预测,以供备考参考。

1、依据材料回答问题:当前,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为了防止病毒间接传播,卫生部门建议除了减少外出、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之外,还要对经常使用的东西多消毒。

常见的消毒药品有75%医用酒精、84消毒液(1)浓度为75%左右的酒精能不断向细菌内部渗入,进而使内部的蛋白质变性,最终杀死细菌。

(2)闪点指的是挥发性物质所挥发出的气体与火源接触下会闪出火花(短暂)的最低温度。

闪点低的燃料容易点燃,也容易引起火灾。

乙醇的闪点是12.8℃,比柴油的闪点都低。

(3)84消毒液的活性成分NaClO,在溶液中会离解出次氯酸根,次氯酸根不稳定,在光照的条件下会发生分解。

(4)乙醇和84消毒液混合会不会产生氯气?答案是不会。

但不建议混合使用,会降低消毒效果甚至产生一些有机氯化物。

问题:1、从材料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酒精的化学性质有、。

(各任写两条)2、75%的医用酒精中,溶质是,溶剂是。

从物质的变化看,酒精消毒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乙醇俗名。

乙醇的闪点低说明乙醇具有性,从微观角度解释为什么?。

请写出乙醇燃烧的方程式:。

4、84消毒液的活性成分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化学式中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5、乙醇和84能否混合使用?。

原因是。

为了防止 84消毒液失效,应将消毒液放在地方。

参考答案:1、物理性质有:酒精易溶于水,酒精易挥发;化学性质有:酒精闪点低,酒精具有可燃性,能使蛋白质变性等。

(合理即可)2、酒精;水;化学。

3、酒精;挥发;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2H5OH + 3O2 点燃2CO2+3H2O.4、+1价;5、否;因为混合使用,会降低消毒效果甚至产生一些有机氯化物;避光(或阴凉处)。

初中化学2疫情考点

初中化学2疫情考点

1.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教室喷洒过氧乙酸溶液后,室内充满过氧乙酸气味,这说明()A.分子可再分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很小D.分子间有间隔2.2020年新春之际出现了罕见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过氧乙酸(CH3COOOH)是杀灭病毒的主要消毒剂。

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是一种混合物B.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4:3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6D.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1.6%3.新型冠状病毒在侵入人体后,可迅速复制出大量病毒,诱发体内免疫反应,导致肺泡受到攻击出现呼吸功能丧失,进而造成机体缺氧,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病人昏迷,死亡等。

可见,氧气能供给呼吸,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可以检验氧气B.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4.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各大超市和药店的医用酒精被一抢而空。

医用酒精一般是指体积分数为的酒精溶液。

其中,溶质为,溶剂为。

医用酒精能杀死病毒的化学原理是。

除利用医用酒精杀菌消毒外,利用、等方法(或试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5.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学以致用,现需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对地面、墙壁、门窗进行消毒,请根据你学过的“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方法,配制0.5%的过氧乙酸。

(1)实验用品水(近似为1 g/cm3);密度为1.02611 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乙酸;量筒(1000 mL)、10 L塑料桶、木棍。

(2)实验步骤①计算配制比例:将200 mL 20%的过氧乙酸(密度为1.02611 g/cm3)稀释为0.5%的过氧乙酸,需加入水的体积为 mL;过氧乙酸与水的配制比例为(体积的整数比)。

②用量筒量取200 mL 20%的过氧乙酸倒入塑料桶中,按比例兑水,用搅拌后,改好桶盖待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