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合集下载

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诺 病 、 肢 动 脉 外 伤 或 手 术 后 及 明确 有 下 肢 坏 疽 者 。 下
12 方 法 : .
表 2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及 A I B 的比较 ( o L ±s mm l , / )
12 1 颈 动 脉 内膜 中层 厚 度 测定 : 用 我 院彩 超 室 的 由 G .. 采 E公 司生 产 的 v i id v 7型频 率 为 1 z 声 探 头 扫 描 患 者 双 侧 颈 动 2MH 超
2 1 3月 第 3 第 6期 0 1年 8卷
1 38 ̄ . C ieeJ un lo r c ia e i i e Ma . 01 hn s o r a f P a tc lM d c n r 2 1,Vo . No 6
— —

93 ・
踝臂 指 数 与 颈 动 脉 粥样 硬 化 的关 系
于 是 A I 成 为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新 的 危 险 预 测 因 子 。早 期 动 脉 B也
12 2 A I的 测 量 : 究 对 象 采 用 标 准 仰 卧位 , 静 休 息 . . B 研 安
5m n 使 用 5 M z 持 超 声 探 头 代 替 听 诊 器 联 合 标 准 汞 柱 式 i, H 手 血 压计 测量 双上 肢 肱 动 脉 、 下 肢 胫 后 动脉 ( 足 背 动 脉 ) 缩 双 或 收
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踝臂指数低 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0 0 ) 踝臂指数 与颈动脉 内膜 .5 , 踝臂指数 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成 负相关。
中层厚度成 负相关( e o P舡sn相关 系数 r=一 . 1 P < .5 。结论 0 1 , 0o )
【 关键词 】 踝臂指数 ; 内膜 中层厚度 ; 颈动脉 粥样硬 化

2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要 指 标 之 一 。本 研 究 的 目 的 就 是 通 过 比 较 不 同 I T 的 患 者 的 M A I 探 讨 A I 颈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之 间 的关 系 。 B来 B与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
选取 20 0 9年 6月 ~2 1 0 1年 7月 在 笔 者 所 在 医
【 ywod 】 T p 一2d bts A ke— rci dx; It a—m dati n s; C rt teocc s Ke r s ye i e ; n l baha i eI ni a e ln m ei hc es k aoi ahrslr i d os
我 国 是 目前 糖 尿 病 患 患 者 数 最 多 的 国 家 , 国 2 我 0岁 以 上 的 成 年 人 糖 尿 病 患 病 率 为 97 。 下 肢 动 脉 病 变 是 外 周 动 脉 疾 病 .% 的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现 为 下 肢 动 脉 的 狭 窄 、 塞 ; 非 糖 尿 病 表 闭 与 炎 、 诺 病 、 肢 动 脉外 伤 或 手 术 后 及 明确 有 下 肢 坏 疽 者 。根 据 雷 下 颈动脉彩超结 果把 所 有患 者分 为对 照组 和颈 动脉 粥样 硬 化组 。 对 照 组 年 龄 ( 83 5 . 8±1 .7 岁 , 程 ( . 1± .5 年 , 动 脉 粥 06 ) 病 75 55 ) 颈 样 硬 化 组 年 龄 (0 741 .4 岁 , 程 (0 9 8 0 ) 。两 组 一 6 . 1 1 ) 病 - 1. 84 .2 年 - 般 情 况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J 00 ) 具 有 可 比性 。 ,> .5 , 12 方 法 .
v l e i g tv l o r lt d wih t e de r e o a oi t r s lr ss i y e 一2 d a ei a in s au sne a iey c re ae t h g e fc rtd ahe o ce o i n t p i b tc p te t .

趾臂指数与踝肱指数对诊断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临床价值

趾臂指数与踝肱指数对诊断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糖尿病,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技术,心血管 中图分类号:R587.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6790.2018.01.014
TheclinicalvalueofTBIandABIinthediagnosisofT2DM lowerextremityatherosclerosis ZhangMaiye , RenLijun,GaoBin( Departmento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Endocrinology,XijingHospitaloftheFourth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Xi′an 710068,China)
[摘要] 目的 探讨趾臂指数(TBI)、踝肱指数(ABI)用于临床判断 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 可行性、有效性。方法 以 638例 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患病时间分为研究 1组(10年以下 者)、研究 2组(≥10年者),对患者进行趾臂、踝肱指数检测,以踝肱指数≤0.9为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 化(LEAD)诊断标准,观察趾臂指标正常(≥0.7)与指标异常(<0.7)患者疾病检出情况,分析 TBI指标用于疾 病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TBI检测 813肢表现为异常,463例为正常,其阳性预测值为 91.7%、特异度为 866%、阴性预测值为 82.5%、敏感度为 89.7%;TBI异常组高血压、冠心病以及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正 常组,同时异常组 TG、TC高于正常组,LDLC低于正常组(均 P<0.05)。结论 TBI用于 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 粥样硬化病变诊断,准确度良好,其能有效诊断早期疾病。
内膜钙化情况,从而导致 ABI异常升高[3]。同时肾功 能不全、足部损失、神经病变也会检查准确性造成一 定影响,一般在 ABI异常升高时,临床会对患者进行 趾臂指数(TBI)检查,来判断疾病,因此,TBI多作为 辅助项用于疾病诊断检查,但对以 TBI检查值进行疾 病评估,目前尚无定论[4]。本文以 ABI诊断作为标

踝臂血压比值异常对老年高血压病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价值

踝臂血压比值异常对老年高血压病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价值

踝臂血压 比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nl b ci dx A I为踝 部 ak .r h l ne, B) e a ai 取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收缩压 与双侧肱动脉收缩压 的最高值之 比。正 常值为 10~14 。 .。本 文通 过 对 22 1 例行颈动脉 内膜测量 的老年高血压病 患者进行
AI B 测量 , 旨在了解踝臂血压比值异常在老年高血压
脉内膜 测量 的老 年 高血 压 病 患 者进 行 A I 量。 结果 踝 臂 血压 比值 O9诊 断 颈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的灵 敏 度 为 B测 . 8 .%、 2 2 特异度为 6 .%、 77 漏诊 率为 1 .%、 78 误诊率为 3 .% 、 2 3 阳性 预测值为 8 .%、 45 阴性 预测值为 6 .%。结论 29 年高血压病人 , 踝 臂 血压 比值 O9 .0对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较高 的特 异度 和灵 敏度。 [ 关键词 】 颈动脉内膜增厚 ; 踝臂血压 比值 ; 高血压 ; 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 :54 I 14 .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0986 (08 0 6.2 1o-1x 2 0 ) 210 老
维普资讯
心脑血管病 防治)os 8 2o ̄ 月第 曼卷 第 生
等血管畸形 , nr .h r 畸形 , A o d ii l C aa 脑膜炎 , 脑肿瘤 , 肉
状, 复查头颅 C 提示 为脑积水 , 中有部分患者可 T 其
芽肿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脑外伤等 。多急性起病 , 进行
[] 2黄如训 , 郭玉璞 . 00 广州全 国脑血管 专题研讨 会脑 卒中分 型 2O 年
分期治疗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 0 1 2 : 3 7 , J. 20 , 7 7 — 5

踝臂指数在2型糖尿病外周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踝臂指数在2型糖尿病外周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合成 的重要 场所 , 也 人体 内 1 4
踝 臂 指 数在 2型 糖尿 病 外周 动 脉 病变 中 的应 用
陈 萍 于 怀 江
库尔 勒 8 10 40 0 库尔勒市第一人 民医院 。 疆 新
【 摘要 】 目的 : 观察 2型糖尿病 患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 ( A ) P D 的情况 , 一步探 讨踝臂 指数在 ,床 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 进 I 占 选取在住 院的 T D 患者 1 2M 2 0 例, 收集相 关临床 资料并检测相 关生化 指 标。采 用 多普 勒 血流探 测 仪 专人 测 定糖 尿病 患者 的足 背动脉、 胫后 动脉 与肱 动脉 的 比值 ( 踝臂 指数 ) 使 用 , SS1. P S 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 处理 。结果 : 2型糖尿病合并 P D的患者为 3 A 5例 , 总的发病率 为 2 .7 9 1 %。2型糖尿病合并 P AD组 患者的各项指 标均 高于与 2型糖尿病非 P D组( 0 0 ) A A P< .5 。P D与年龄、 血压、 血尿酸有相关性 ( < . 5 。结论 : P 00 ) 增龄、 高血糖、 高血 压、 高低 密度 脂蛋 白、 高总胆 固醇、 高甘 油三酯及高尿酸是 下肢动脉病 变的危 险因素; 踝臂指数测定 可以作为此疾病 酌检查确诊 的方 法。 【 关键 词】 外周动脉疾病 ; 踝臂指数 ; 2型糖尿病 ; 查 检 d i1.9 9 ji n 10 o:0 3 6/.s .0 6—15 .0 10 . 1 s 9 9 2 1 .7 16 文章编号 :0 6—15 (0 1 10 9 9 2 1 )一O 7—2 7 O 9 7一 2
医学 信 息
临床 医学
ME I A F R A I N DC L 0 M_ O T N .7 0 1 00 2" 1 ・2 7 ・ 97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与踝肱指数的关系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与踝肱指数的关系

测量 双侧 前臂血压并取高值 作肱 动脉压 , 2次血压 差值 <1 0
m H ( mH m g Im g=0 13k a , 侧 胫 后 动 脉 和 足 背 动 脉 的 . 3 P ) 双
与血管造 影相 比具有无创 、 作简单 、 廉的特点 , 操 价 敏感 性达 9 %左右 , 5 易于为患者所 接受 , 其正 常值 为 10—14 ≤0 9 . . , . 提示下肢 动脉供 血不 足 。本 组 10例患 者 中检 出 A I 2 B≤ 0 9者 2 . 9例 , 出率 2 .% , 检 4 2 其中 2 4例经下肢动脉彩色多普
症患者进 行 A I B 测定分组 , 并对糖 尿病 慢性并发症 危险 因素
进行分析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资料 .
我院 20 0 7年 9月 ~2 0 0 9年 1月住 院 2型糖 尿
临 床 上 常 常是 发 生 了 足 溃 疡 才 会 引 起 患 者 和 医生 的 重 视 , 此 时 已失 去 了最 佳 治 疗 时 机 , 足 溃 疡 但 A I . 无 B ≤0 9的 患 者 往 往 没 有 引起 重 视 J A 。P D诊 断 的金 标 准 是 血 管 造 影 , 此 法 但 是 有 创 性 的 , 可 能 造 成 过 敏 及 肾 脏 的 损 害 , A I的 测 定 且 而 B
组 比较 ,b 1 H A C达 标 率 、hP G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糖 控 制 不 2 —B 血
c , 用 H MA方 法 评 估 胰 岛 素 抵 抗 情 况 : M —R= )采 O HO A I
( B × I / 2 5 取 自然 对 数 。 F G FN) 2 . ,
13 统 计 学 处 理 .

运动踝臂指数与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相关性探讨

运动踝臂指数与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相关性探讨

能 不 全 、 染 性 疾 病 、 卒 中 和 周 围 动 脉 病 史 ( 有 典 型 临 床 感 脑 具
表 现 ) 进 行 颈 动 脉 超声 检查 , 人 均 签 署 了 知 情 同 意 书 。 根 , 每
走 1mi, 止 运 动 后 4 n停 5s内重 新 测 定 。静 息 踝 臂 指 数 > 0 .
9 6为 正 常 , . ~ O 9为 可 疑 下 肢 动 脉 狭 窄 , 08 . 0 8以 下 为 中 重 度 缺 血 。运 动 后 踝 臂 指 数 > 0 9为 正 常 , 0 8为 严 重 动 脉 . < 狭窄, 当运 动 后 踝 臂 指 数 G 0 6时 为 动 脉 功 能 不 全 。 . 4 其 他 危 险 因 素 测 量 ① 用 标 准 血 压 计 测 量 右 上 臂 血 .
维普资讯

24 ・ 6
运 动踝 臂 指数 与糖 尿 病患 者 动 脉 硬化 相关 性 探讨
江 锋 ( 东 省 海 丰 县 彭 湃 纪 念 医 院 内 分 泌 科 , 东海 丰 5 6 0 ) 广 广 1 4 0
【 要 】 目的 摘
探 讨 2型糖 尿 病 患 者 静 息踝 臂指 数 、 动 后 踝 臂 指 数 与颈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的关 系 。 方 法 运
据颈动脉超声结果 , 取 正 常组 与病 变组患 者各 8 选 O例 。 正
常组男 4 9例 , 3 女 1例 ; 均 年 龄 5 ± 6 8岁 ; 变 组 男 6 5例 , 1 例 ; 均年 龄 6. ±6 0 女 5 平 0 9 .
2诊 断标 准 .
岁 ; 尿病病程 1.-41 。 糖 0 6+ . 年 -
压 , 次 间 隔 5mi, 测 量 3次 , 每 n共 计算 平 均 值 ; 患 者 着 轻 便 ②

老年下肢动脉疾病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老年下肢动脉疾病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di1 .9 9 jsn10 —7 52 1.30 9 o :03 6 /.s .0 65 2 .0 00 .2 i
1 . 方法 2
1. AI . 1 B 测定 采用美 国心脏 协会推荐 的方法 , 2 应 用 日本 C l on公 司生 产 的 全 自动 动脉 硬 化 测 定 仪 v . i P 10 在 2  ̄左右的室温下进行 .单侧 A I 00 5 C B 的计算为 该侧踝动脉 ( 即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 ) 收缩压与双侧 肱动脉收缩压的最高值之 比, 最后取左右两侧 A I B 的 低值作为该患 者 的 A I B 进行统计学分析 。双侧 A I B 中有一 项 ≤ 09 即选 人 L AD组 。双 侧 A I >09 ., E B均 . 者选 人 N E D组 。 LA 1 . 颈动脉 血管超声检查 采用美 国 H .50型 .2 2 P50 诊断仪 , 探头频率 5 z .MH 检查前让静息状态 的患者 0 取仰卧位 , 双肩垫枕 , 头部尽 量后伸 , 在患者颈 内、 颈 外动 脉分 叉下 1 .c ~1 m处 检查 斑块 情况 . 5 并对 斑块 严 重程 度进 行半 定量 分 级 。 块定 义 : 限性 回声 结构 突 斑 局 出管腔, 厚度 >1 m 斑块分级 : 级为无斑块, 级为 .m 。 3 0 1 单侧斑块 <2 m, 级为单侧斑块 > m或两侧均有 2 m 2 m 斑块且其 中至少一侧斑块 <2m 3 m. 级为双侧斑块均 > m 0 3 2 m, ~ 级均无管腔狭窄, 出现管腔狭窄即为 4 级。 1 . h—R . 3 sC P测 定 受 检 者 于 当 日抽 取 空 腹 静 脉 血 2 5 , 于生 化 指 标 的检 测 。 用 D d er g 司的 mL 用 应 aeB hi 公 n B T Ⅱ型 免 疫 比浊 仪 及 配 套 的检 测 试 剂 ( QY1 ) NM Q  ̄ 3 检测血清 h—R . s P 参考值范 围 0~5 gL C /。 m 1 . 一般指标检查 入院后常规测量身高 、体重 , .4 2 计算体质指数 ( n ) s I。常规抽空腹静脉血检查总胆固 醇 (c 、 T ) 甘油三酯 (G 、 T ) 高密度脂 蛋 白( D )低 密 H L、 度 脂 蛋 白 (D ) 尿 素 氮 ( r ) 肌 酐 (r、 酸 LL、 Ue 、 a c) 尿 ( A) 血 糖 ( l) U 、 Gu 。 1 统 计 学 处 理 采 用 S S 00统 计 软 件 进 行 统 . 3 P S1. 计分析 , 计量资料均用 ± 表示 , s 计数 资料 以百分率 表示 。 两组计量资料间 比较 , 等方差者采用 t 检验 , 异 方差者采用 t t 检验 。两组计数资料 间 比较采用 x 检 验 。P<00 差 异有 统 计学 意 义 。 .5为

2型糖尿病患者趾臂指数和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

2型糖尿病患者趾臂指数和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
黎艳, 李莉, 余枫
湖北 省武汉市武 昌医院 内分 泌科 ( 4 3 0 0 6 0 )
【 摘要 】 目的
相关性。方法
探讨 2 型糖尿病 患者的趾臂指数 ( T B I ) 、 踝臂指数 ( A B I ) 与颈动脉 粥样硬化性 狭窄 ( C A S ) 的
选择 4 2 0例 2型糖 尿病 患 者 , 收 集相 关 临床 资料 并行 T B I 测量( T B I <0 . 6为异 常 ) 、 A B I 测 量
1 . 5 9 2—6 . 9 5 8 , P<0 . 0 1 ) 及T B I 异 常( O R=1 . 2 9 0 , 9 5 % C / : 1 . 0 1 3—1 . 6 9 5 , P< 0 . 0 1 ) 均是 C A S >5 I 0 % 的独 立危 险因 素 。( 4 ) T B I 与I MT( r = 一0 . 2 7 6 ) 及C A S程 度 ( = 一0 . 3 4 1 ) 间均 呈 显 著 负相 关 ( P<0 . 0 1 ) ; A B I与 I M T( r =
( A B I <0 . 9为异常 ) 及 颈动脉超声检查 。根据颈动脉 彩 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 将 患者 分为狭 窄组( 狭 窄1 >5 0 %) 及 非狭窄组( 狭窄 < 5 0 %) 。分析 T B I 、 A B I 和颈动脉 内 一中膜厚度 ( I M T ) 的相 关性及 T B I 、 A B I 下降和 C A S间的关
缩期 峰值 流速 ( P S V )<1 2 5 c m / s ; Ⅱ级 : 狭 窄率 5 0 %~ 6 9 %, P S V 1 2 5~ 2 3 0 e m / s ; l l I 级: 狭窄率 i >7 0 % ~闭塞 ,

踝肱指数在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踝肱指数在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1 B 检查 ,采用 日本产 E 一 00 P . I A S 10 S M 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 A I B 。患者取仰 卧位 , 测量
管腔狭窄或闭塞 ,血流改变和管腔内无血流信号
均 为 阳性 。
结 果 见附表 。
双侧上臂血压并取高值作肱压 ( 次血压差值小 于 2
1m H ) 0 m g ;双侧胫后动脉和足背 动脉 中的收缩压 为踝收缩压 ,分别除以肱压 ,所得值为 A I B。诊断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的临床应用价值 。
对象与方法 我院 20 07年 2 一 0 9 7 月 20 年 月 门诊及住院 TD 2M患者 20 。其 中男 13 ,女 8例 5例 17 ;年龄 4 9 岁 ,平均 (6 2 2例 1 2 5 ±1)岁 ;糖 尿病 病 程 5~2 3年 。均 符 合 19 99年 WHO糖 尿 病
下肢动脉病变 (A )是 2 PD 型糖尿病 (2M T ) D 患者严重并发症 ,容易造成糖尿病足坏疽甚至截
肢致残 ,国内外研究报道患病率较高【,早期诊断 l 2 1 和 治疗 P D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本 文 对 2 0例 TD A 8 2M 患者采用测定踝肱指数 ( B)及血管彩超 2 AI 种方 法筛查 P D A 。结果进行 比较 ,探讨 A I B 诊断 2 型
持呼吸道通畅。②持续静脉微泵输注 ,术 中要做 好监测 ,随时观察 患儿生命体征变化 。③术 中充
分供氧 ,对 S O 下降的患儿 ,可经面罩吸氧 ,托 p:
起下颌等处理,改善通气功能。
[ 参考文献] []刘 俊杰 ,赵 俊 .现代麻醉学[ .第 2版 .北京 :人民 1 M】
卫 生 出版 社 , 19 :2 6 97 9.

踝臂指数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预测与诊断价值

踝臂指数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预测与诊断价值

踝臂指数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预测与诊断价值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全球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系统性疾病,它不仅发生在冠状动脉、脑动脉,也常发生在下肢等外周大动脉。

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是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一种主要类型。

PAD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等危症,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死亡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PAD是未来发生诸如心肌梗死、卒中、死亡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强有力的预测因素。

目前在诸多评估外周动脉疾病的无创检查方法中,裸臂指数(ABI)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ABI是指踝动脉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是诊断外周血管疾病的简单、迅速和无创伤的方法,是目前用于诊断PAD常用的有效的无创方法之一。

最近,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脏学会(ACC/AHA)指南推荐ABI≤0.90作为诊断外周动脉疾病的界值标准。

然而,指南推荐的ABI的诊断阈值是基于欧美国家人群诊断试验循证证据得出的结论,而亚洲人群尤其是我国人群ABI的诊断阈值尚无报道。

在我国具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和已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中,关于PAD的相关危险因素、患病率、治疗率以及ABI与动脉粥样性疾病的关系亦没有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价ABI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关系,并明确ABI这种简单易行的无创方法是否能作为对产生动脉粥样疾病的高危人群进行筛查的手段。

同时本研究通过以无创的ABI测量方法与诊断PAD金标准的有创DSA检查相比较,分析以ABI诊断外周动脉疾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探索中国人群ABI诊断外周动脉疾病的阈值,为我国ABI诊断PAD的诊断切点提供依据。

实验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PAD的发病率、PAD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及PAD患者接受治疗的情况进行评价。

(2)与诊断PAD金标准的有创数字减影技术(DSA)对比,评价无创的ABI检测诊断外周动脉疾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mu t l・ e s ld s a e g o p a e n t e s v r y o o o a t e o c e o i . AB sme s r d i l p t n sb h l p e v s e ie s r u s b s d o h e e t fc r n r a h r s lr ss i i y 1wa a u e n a l ai t y te e Coi y t m r rt AG. Re u t AB au swe esg i c n l o ri h r u i o o a e r d s a e h n i l s se p o C n i o s ls Iv l e r in f a t lwe t e g o p w t c r n r h a t ie s t a n i y n h y
i e e t . M e h d 1 2 p t n swee a sg e o c r n r e r d s a e g o p o o t lg o p a c r i g t o o a t sv r y s i to s 0 a i t r sin d t o o a h a i s r u rc nr r u c od n o c r n r e y t e o y
tec nr ru 1 3±0 1 s11 ±0 1 ,P<0 0 ) A o ae i oei ec n o go p B au s ee h o t l o p( . og 0 .1 .1 . 0 .5 . s mp rdw t t s t o t l ru ,A I le r c hh nh r v w
F n -i , Z AN un HO G C agj n , MA Jn X i. D p r e tfC rioy G aghuG n r egyn g H GY a , N hn -ag i u , ULn e at n o ado g , u nzo eea m l l

糖尿病合并外周血管病患者踝臂指数与隐匿性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糖尿病合并外周血管病患者踝臂指数与隐匿性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让 患者 仰 卧休 息 1 n后 ,利用 动 脉 硬 化测 定 仪测 定 0mi 每位 患者 的双上 肢 动脉 和双侧 胫 后 动 脉 的 收缩 压 ,计 算 出 A I B 。根据 结果 将 患者 分成 两 组 : 臂指 数 ( B ) . 踝 A I ≤09组 3 0
时 , 阈升高 , 痛 即使 发生 了严 重 的心 肌缺 血 , 痛也 较 轻微 而 疼 不典 型 . 至没 有心 绞痛症 状 。 痛性 心 肌梗 死 的发 生率 高 。 甚 无 故糖 尿 病 患者 隐 匿性 冠 心病 的发 病 率高 , 且休 克 、 力 衰 而 心
1资 料 与 方 法
见表 1 。糖 尿病 合并 外 周血管 病 变 的隐 匿性冠 心病 发病 率高 于糖 尿病 未 合 并外 周 血 管病 变 的隐 匿性 冠 心 病 的 发病 率 ,< .1 P 00 。
表 1 A 与 隐 匿性 冠 心 病 的 关 系 ( BI n)
11一 般 资 料 .
21 0 0年 3月第 1 7卷第 8期
临床研究
糖尿病合并外周血管病患者踝臂指数 与 隐匿性 冠 心病 关 系 的研 究
姜 淼 , 微 珩 宋
( 龙 江省 大庆油 田总 院集 团脑血 管病 医 院 内科 , 黑 黑龙 江 大庆
13 1 ) 6 13
f 要】目的 : 究糖 尿 病合并 外 周血 管病 患者 踝 臂指 数 ( B ) 摘 研 A I 与隐 匿性 冠 心病 的关 系。方 法 :3例 平素 无 冠心 病 症 7 状 的糖 尿病 患 者 , 利用 动脉 硬 化检测 仪测 定踝 臂 指数 ( I 。根 据结 果 分为 两组 , AB ) 即踝臂 指数 ( B ) . , 臂 指 A I ≤09组 踝 数 ( I> . 。然后 每位 患者 进行 2 AB ) 09组 4h动态 心 电 图检 查 , 明确 隐匿性 冠 心病 的诊 断 。再用 统计 学进 行 组间差 异 分 析 。结果 : 尿病 合并 外周 血 管病变 患者 隐 匿性 冠心 病 的发病 率 高 。结论 : 尿病 合并 外周 血 管病 患者 的踝 臂指 数 糖 糖 ( I与 隐匿 性冠 心病 有相 关性 。 AB ) 『 键词1 臂指 数 ( I ; 匿性 冠 心病 ; 态心 电 图 关 踝 AB ) 隐 动

老年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老年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6 8 ·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 0 0 9年 2月第 1 2卷第 1期 C h i nJ C l i nH e a l t h c , F e b r u a r y 2 0 0 9 , V o l . 1 2 , N O . 1
·临床研究·
老年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杨应军, 严志娟
3 , 4 ] 压病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 。针对
。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表现隐匿, 是较为常
见的无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 本研究应用 A B I 测定 和颈动脉超声检查,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 A B I 与颈 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 1 . 1 对象 2 0 0 6年 1 1月至 2 0 0 8年 6月于我院住 院和门诊患者中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 6 3例为高血 压组,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参照《 2 0 0 5年中国高血压 防治指南》 ( 2 0 0 5修订版) 选择同期我院体检中心正 1例为对照组。1 0 4例中男 7 1例、 常血压老年人 4 女3 3例, 年龄 6 0~ 8 5 ( 7 2 . 0± 4 . 2 ) 岁。均排除继发 性高血压, 各种急、 慢性感染, 脑卒中、 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和其他内分泌疾病。两组血脂、 体质量、 吸 烟、 年龄、 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可比性。每 个研究对象均经知情同意后测量 A B I 、 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采用飞利浦 H D 1 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仪测量, 探头频率 5 M H z 。 1 . 2 A B I 测量 患者保持平卧休息位至少 5m i n 后, 测量其双上肢肱动脉及双下肢胫后动脉或足背 动脉收缩压。分别使用上臂和踝部收缩压的最高 值, A B I 的值为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收缩压的最高 值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最高值之比。入选者如果有一

2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2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重庆 医学 2 1 0 0年 2月 第 3 9卷 第 4期
( 1): 6 1 81 .
471
1 3(1 4/ ): .
[ ] 沈 菁 , 敏 , 丽 娟 . 型 肝 炎 病 毒 携 带 产 妇 乳 汁 中 乙 型 2 潘 杨 乙 肝 炎 病 毒 检 测 分 析 [] 中 国热 带 医学 , 0 5 5 7 : 5 6 J. 2 0 , () 1 1 .
经 验交流 ・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踝 臂 指 数 与 颈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的 关 系
钟 树妹 , 范 妍, 郭经琴
( 西 省 赣 州 市人 民 医 院 内 分 泌 科 3 1 0 ) 江 4 0 0
摘 要: 目的 探 讨 2型糖 尿 病 患者 外 周 血 管 病 变 ( AD 与 颈 动 脉 粥样 硬 化 之 间 的 关 系 。方 法 P ) 将 观 察 对 象分 为 3 , 照 组 对
( ): 329 1] 1 .
[ ] 温 开 镇 , 燕 瑜 . 型 肝 炎 病 毒 携 带 产 妇 乳 汁 巾 HB — 6 蔡 乙 V
D NA 检 测 及其 I 意 义 [ ] 海 峡 预 防 医 学 杂 志 , 0 7 临床 J. 20 ,

( 收稿 日期 : 0 90 — 8 修 回 日期 : 0 90 6 2 0 72 2 0 —8】 )
组为 4 O例 踝 臂 指 数 ( B ) - 的健 康 者 , 尿 病 无 P A Ia 常 T 糖 AD 组 为 4 2例 AB ≥ 0 9的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 尿 病 合 并 P I . 糖 AD 组 为 3 3例
A I . B  ̄O 9的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 比较 3组 颈 动 脉 内膜 中层 厚 度 (MT) 颈 动 脉 超 声检 测 参数 ; 对 AB 和 I I 及 并 ! MT进 行 相 关性 分 析 。

老年人群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研究

老年人群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研究
h r o e e r c u td N n h m a s r n c o o a y a tr ie e s o e a d p rp e a a b rw r e r i . o e o t e h d h t y o dii a c rn r r y d s a . t k ei h r e f i o f l e s r n l a tr ie s . lo r su d u t o n x mi  ̄in wee p r r d Re u t A Ie b a h a n e r y d s a e B o d p s r a l a u d e a n o r e o me . s l e e e n r s f s n d — rc i i d x l
】 』(Xa mn S N K i YNG Yn e a. D p r etf C ri oy Sn—e a a o ty 、 io i’,U a’,A i t 1 eat n o ad l ,i Gr nLbr o 4r g, m og o m ar f l ua d i n e aoao ,o l i lC doaclrG ntso Miir E uai , o Mo clr r e Mein a dKyL brtr frCi c a i sua e i ce 9 na r v e c f n t o dct n s f y o H si lPkn n nMei l o g n hns A a e yo Mei l c ne ,e' 0 0 7 o t ,ei U i d a l e d C i e cdm pa g o c Cl a e e f d a i c B 0n 10 3 , c Se s / g
维普资讯
志 20 0 7年 6月 第 2 第 6期 4卷

《2024年踝臂指数和脉搏波速度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范文

《2024年踝臂指数和脉搏波速度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范文

《踝臂指数和脉搏波速度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篇一一、引言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加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

因此,有效监测、评估以及干预这两类疾病对预防心血管事件至关重要。

踝臂指数(ABI)和脉搏波速度(PWV)作为两种重要的非侵入性检查手段,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踝臂指数和脉搏波速度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二、踝臂指数(ABI)的临床应用1. 定义与原理踝臂指数是指踝部动脉血压与同侧臂部动脉血压的比值,是一种反映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指标。

其原理是通过测量踝部和臂部的血压值,计算两者的比值来评估动脉疾病的发生风险。

2. 临床应用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踝臂指数可帮助早期发现外周动脉疾病(PAD),包括下肢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等。

对于早期识别高血压患者是否并发外周血管病变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指导患者早期进行血管保护和疾病管理。

三、脉搏波速度(PWV)的临床应用1. 定义与原理脉搏波速度是指从心脏到外周的脉搏波传播速度,是评估动脉硬化的重要指标。

其原理是通过测量特定部位的脉搏波,利用相应的计算公式得到PWV值,从而反映动脉硬化的程度。

2. 临床应用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脉搏波速度的测量有助于评估患者的血管硬化程度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通过监测PWV 的变化,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此外,脉搏波速度还可用于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预后情况。

四、联合应用踝臂指数和脉搏波速度的临床价值联合应用踝臂指数和脉搏波速度可以更全面地评估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情况。

通过综合分析ABI和PWV 的结果,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血管病变程度和风险等级,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同时,两者联合应用还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和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

五、结论综上所述,踝臂指数和脉搏波速度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踝臂指数与动脉硬化高危患者病死率间的关系

踝臂指数与动脉硬化高危患者病死率间的关系

踝臂指数与动脉硬化高危患者病死率间的关系
余娟;张玉芝;方天舒;周丽;张祖峰;陈秉乾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12(014)012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在全身动脉系统的病理过程,常累及冠状动脉、脑动脉和外周动脉等全身多处血管床,研究显示,动脉弹性减退及动脉粥样硬化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及死亡率密切相关.在评估外周血管病功能与结构的无创检查方法中,踝臂指数(ABI)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以具有多重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踝臂指数与全因和心血管疾病(CVD)病死率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63)
【作者】余娟;张玉芝;方天舒;周丽;张祖峰;陈秉乾
【作者单位】450000,河南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450000,河南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450000,河南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450000,河南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450000,河南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450000,河南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动脉硬化与踝臂指数、趾臂指数的相关性 [J], 林铮;谢燕玉;吴晓鸿
2.踝臂指数与动脉硬化高危患者病死率间的关系 [J], 余娟;张玉芝;方天舒;周丽;张
祖峰;陈秉乾
3.心踝血管指数和踝臂指数与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关系的研究 [J], 贾芳; 金哲秀; 黄蕾; 熊强
4.踝臂指数与动脉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 [J], 黄江南;朱立光
5.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及踝臂指数对高血压患者早期动脉硬化的诊断价值 [J], 林铮;王振华;吴玉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816.[2]沈菁,潘敏,杨丽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乳汁中乙型肝炎病毒检测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5,5(7):1516.[3]齐振勇,葛丽娟.乙型肝炎产妇血清及乳汁中HBVDNA含量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4):152.[4]陆少颜,谭忠伟,伍淑瑶.550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乳汁HBV2DNA的检测及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8,16(3):81.[5]隋爱华,刘相萍,杨堃.乙型肝炎血清学阳性产妇乳汁中HBV2DNA检测的意义[J].实用医药杂志,2008,25(11):1329.[6]温开镇,蔡燕瑜.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乳汁中HBV2DNA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7,13(1):47.[7]黄建宏,林心,林瑞贞,等.HBV感染产妇乳汁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分析[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26(5):271.[8]罗晓英,皮红,黄进,等.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宫内感染36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6,35(16): 1491.[9]张乐研,梁福并,管小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产妇乳汁HBV2DNA检测结果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07, 24(6):725.(收稿日期:2009207228 修回日期:2009208216)・经验交流・2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钟树妹,范 妍,郭经琴(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341000) 摘 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PA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

方法 将观察对象分为3组,对照组为40例踝臂指数(ABI)正常的健康者,糖尿病无PAD组为42例ABI≥0.9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PAD组为33例ABI<0.9的2型糖尿病患者。

比较3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 T)及颈动脉超声检测参数;并对ABI和IM T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合并PAD组和糖尿病无PAD组IM T较高,颈总动脉阻力指数升高,舒张期最大峰值流速及血流量明显下降,糖尿病合并PAD组IM T比糖尿病无PAD组高。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ABI与IM T呈明显负相关(r=-0.412,P< 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颈动脉内膜增厚,当合并PAD时其颈动脉内膜增厚更加明显,2型糖尿病患者的ABI与IM T 呈明显负相关。

关键词:2型糖尿病;踝肱指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图分类号:R587.1;R54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8348(2010)0420471203 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已有的研究表明,T2DM患者颈动脉病变与外周血管病变呈平行发展,且多集中于病程长或有多种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而对新发现且病程不长的T2DM患者中两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尚缺乏研究。

踝臂指数(ABI)是指下肢踝部收缩压与上肢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是一项反映下肢动脉病变较好的指标。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加则是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直接标志。

本研究应用ABI测定和颈动脉超声检查探讨T2DM患者AB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和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共115例为研究对象,按是否有糖尿病和ABI高低分为3组,对照组为40例ABI正常的健康者;糖尿病无PAD组为42例ABI≥0.9的T2DM患者,糖尿病合并PAD组为33例ABI<0.9的T2DM患者。

所有患者病程均在3个月内。

T2DM诊断按1999年W HO糖尿病诊断标准,根据病史排除1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

排除标准:足部溃烂或坏疽、高血压、各种急慢性感染、脑卒中、肾功能不全和其它内分泌疾病等。

1.2 研究方法1.2.1 体格检查资料 收集统计年龄、性别、既往史、身高、体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实验室参数空腹血糖(FP G)、餐后2h血糖(2hP 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 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2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2C)等。

1.2.2 ABI检测 ABI测量统一使用日本林电器ES2 1000SPM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采用标准仰卧位测量上臂和踝部(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收缩压,分别使用上臂和踝部收缩压最高值。

ABI的计算为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收缩压最高值与两上臂收缩压的最高值之比。

1.2.3 IM T及颈动脉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 采用P HLipn (Iu22)高频探头(频率范围5~12M Hz)检查两侧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

沿血管走行作纵切扫查,将斑块好发的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起始段图像调好,于斑块最大面积时冻结图像,测定IM T,并测量血管内径(D)、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最大峰值流速(VD)、阻力指数(RI)及血流量(VF)等。

IM T取双侧最大值为统计值,以IM T≥1.0 mm为增厚,分叉处IM T>1.2mm视为斑块[1]。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

正态分布资料以x±s表示,非正态分布资料进行自然对数转换为正态分布后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2.1 临床特征 3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有较好可比性,见表1。

表1 3组临床资料比较(x±s)组别n性别(男/女)年龄(岁)BMI(kg/m2)SBP(mm Hg)DBP(mm Hg)糖尿病合并PAD组3317/1650.0±11.023.21±2.37126.54±12.1584.17±6.96糖尿病无PAD组4220/2248.0±10.022.67±3.32128.27±12.4386.83±7.55对照组4019/2149.0±8.022.98±3.76124.03±14.4384.71±9.74 1mm Hg=0.133kPa。

表2 3组检测指标特征比较(±s)组别TC(mm ol/L)TG(mm ol/L)LDL2C(mm ol/L)HD L2C(mm ol/L)FPG(mm ol/L)2hPG(mm ol/L)HbA1C(%)ABI(kg/m2)IMT(mm)糖尿病合并PAD组 5.10±1.24 1.60±1.06 3.84±0.843# 1.39±0.497.33±2.09313.9±5.8939.4±1.130.86±0.163 1.24±0.123#糖尿病无PAD组 4.96±0.90 1.55±1.16 3.24±0.943 1.22±0.26 6.95±1.34311.81±3.8938.9±2.13 1.01±0.183 1.12±0.083对照组 4.67±0.88 1.25±0.59 2.17±0.91 1.35±0.28 4.74±0.567.10±1.71 6.0±1.4 1.28±0.170.84±0.15 3: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糖尿病非PAD组比较,P<0.05。

表3 3组血流频谱测定结果比较(x±s)血管部位组别D(cm)VS(cm/s)VD(cm/s)RI V F(mL/min) CCA糖尿病合并PAD组0.71±0.073#65.0±18.03#14.0±5.03#0.77±0.063#566.0±214.03#糖尿病无PAD组0.68±0.1069.0±16.018.0±7.00.72±0.07659.0±196.0对照组0.65±0.0972.0±21.019.0±9.00.68±0.12715.0±189.0ICA糖尿病合并PAD组0.56±0.11362.0±12.03#13.0±3.03#0.57±0.103319.0±133.03#糖尿病无PAD组0.53±0.1049.0±16.016.0±5.00.52±0.07359.0±143.0对照组0.50±0.0841.0±11.018.0±7.00.48±0.11425.0±112.0 3: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糖尿病非PAD组比较,P<0.05。

2.2 检测指标特征 3组血脂比较,TC、T G、HDL2C在糖尿病合并PAD组和糖尿病无PAD组均较糖尿病对照组升高,但糖尿病合并PAD组较糖尿病无PAD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DL2C、FP G、2hP G、HbA1C、ABI和IM T在糖尿病合并PAD组和糖尿病无PAD组均较对照组高,糖尿病合并PAD 组LDL2C、IM T较糖尿病无PAD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ABI与IM T相关性分析 ABI与IM T呈明显负相关(r =-0.412,P<0.05),校正血脂、血糖等参数后,两者仍呈负相关(r=-0.312,P<0.05),见图1。

2.4 糖尿病组和对照组血流频谱测定结果比较 见表3。

图1 IM T与ABI呈线性负相关3 讨 论T2DM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可以引起多种心脑血管并发症,包括外周血管疾病(PAD)、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等。

目前大部分研究集中于病程长或有多种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对于新发现且病程不长的T2DM研究PAD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不多。

ABI是指踝动脉压与肱动脉压(收缩压)的比值,国际糖尿病足组推荐将ABI<0.9作为诊断PAD的标准[2]。

其诊断PAD的敏感性高达90%以上,而且无创伤,快捷,有效,ABI异常不但可作为判断下肢动脉疾病的良好无创检查,而且可以预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