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绘画艺术风格差异文化基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传承、创造和发展的特征,而绘画艺术是一种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文化的产物与载体。

本文首先梳理了中西绘画艺术在风格上存在的差异,其次分析导致绘画艺术风格差异的文化基因,最后提出通过跨国交流与融合来减小中外文化艺术隔阂,从而顺应全球化思潮发展趋势。

关键词绘画艺术;国画;油画;文化基因中国传统文化是来自于古代中原地区的华夏文明,形成了由语言、风俗、艺术、信仰、伦理、价值观等组成的文化体系。

西方文化主要指欧洲的基督教文明,其在工业革命之后变得强势,逐步向全球各个角落扩张,并在近现代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过持久的碰撞与交流,但并未实现深度融合,尤其表现在绘画艺术方面,两种绘画风格的差异性远大于共性。

一、中西绘画艺术风格的差异中国的绘画艺术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与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价值观和艺术方法相联系。

虽然西方绘画更接近现代艺术,但其本质上是以欧洲文化为底蕴,是世界文化艺术的一个子类别,与中国绘画艺术的风格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思维方式与审美国画的思维方式重视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怀,对于物象表面的描绘以抽象为主,追求神似韵味意境,在布局上以中庸和谐和儒雅等思想为指导。

如元代名画《富春山居图》全篇写景,深层次的主题是反映作者的人生态度、精神追求和哲学思想,甚至有政治上的诉求与流露。

西方油画的思维方式同样是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但更重视对物象表面的描写,追求真实的视觉效果。

如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者》,描述的是19世纪中期西欧农村的秋季实景,主题是通过画面直接表现当时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

另外,中西方审美观和认知系统不同,导致绘画审美的差异,既表现在作品创作方面,也表现在对作品的鉴赏方面。

二艺术表现力国画以毛笔、墨水、矿物颜料、植物颜料等为基本工具,线条和笔法等艺术表现力突出。

古典水墨画运用简捷的线条和笔法,素雅而单一地着色,却能表现出丰富的人文气息,配以诗歌、书法、印章,让作者内心的诗情画意跃然于纸上,从而含蓄地表达情感,不刻意强调个性与自我。

西方油画使用的工具比国画复杂,特别是在颜料运用上,五颜六色、色彩斑斓是油画的基本元素,光度、色度、明暗度、冷暖度、表面塑造和板块构造等烘托主题内容。

油画通过多维度、多层次对比,表现物象的真实与形象,能直接反映作者追求的艺术表现力和个性特征。

三创作理念与方法在创作理念上,西方传统油画根植于雕塑和建筑,而我国传统国画根植于文学和书法。

油画追求的是真实感和工艺性,如立体效果、空间效果和符合科学原理等是油画创作的指导思想;国画追求的是意境美、韵味美和形

态美,画中有虚有实,源于自然而不拘泥物态本相是常见的创作理念。

在作画方法上,国画注重通过构思布局和虚构物象来烘托主题,如山水画利用布白和守墨两种手法,就能在画纸上实现空间的合理布局,也可以虚构物品、风景或人物,因而不乏有篇幅巨大的国画。

油画侧重于客观性的写生,画面布局来源于真实视觉,比例有一定规律性,因此,西方油画一般都有明显的焦点,如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的微笑》,其焦点是画面主角淡淡的微笑,塑造了当时上流社会女性典雅和恬静的生活状况。

与国画相比,油画不追求宏大篇幅和高升意境,其往往采用焦点透视法,将画面上的主题描绘得更加真实与精致。

二、中西绘画艺术风格差异的文化基因分析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的伦理文化产生了奠基性作用,而西方是以《圣经》为核心的西方基督教文化,结合古希腊人的理性精神,形成了自身整全自洽的伦理文化体系。

比较中西方的文化基因,其中,以哲学、文学和美学对绘画风格影响最大。

一哲学思想绘画中始终存在着抽象性因素,具象与抽象是不可分割的,其中,具象来自于现实,抽象来自于哲学思想而衍生的文化艺术。

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源自儒、释、道,经过几千年的融合之后,道德仁义禅宗人与自然和谐等,不仅是理论思想,也是指导人们处世的哲学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影响着绘画艺术。

西方的哲学主要源自古希腊,西方人认为哲学是爱智慧的学问,因此,与中国哲学的理论思想不同,西方哲学更加看着与科学相结合,如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和阿基米德的几何学,对后来的科学理论研究有启迪作用,也对文化艺术的发展影响深刻。

二文学思想南北朝时期的著作《文心雕龙》系统地论述了我国传统文学的主流思想,总结出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的文学理论。

艺术原本是文化的分支,绘画艺术又是艺术的一个子类型,因此,我国的绘画与文学思想关系密切,即更重视情感因素,理性因素处在次要地位。

西方文学主要受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影响,早期西方文学形成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派,绘画风格以写实、写生为主,此后又衍生出抽象画派,绘画中的抽象性元素成为艺术家宣泄内心情绪的方式,总体上,理性文学对西方绘画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大。

三美学思想美学家宗白华在《诗文学和画的分界》中认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命题和追求,认为各艺术门类在审美感受上是相通的,如古中国的国画、茶道、戏曲、舞蹈等艺术形式,追求雅致唯美意韵风格的作品占多数,并且把善视为美的核心,看重情感与理智的统一,视和谐是美的最高境界。

西方绘画的审美趋向是爱,以爱为真、以真为美,爱是西方美学的核心,看重真实和理性,把认同看作美的理想境界。

正因为中西审美思想的不同,中国画写意的绘画风格,西方人难

以读懂;而西方人写实、抽象的绘画风格,中国人也感到不容易理解。

三、全球化背景下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中国长期有排斥外来文化艺术的观念,古代艺术家认为国画通过水墨产生的墨色淋漓的效果,可表现出宇宙的混沌气象,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精神所在。

西方绘画艺术同样是人类文明的优秀代表之一,随着全球化思潮的推进,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与融合有利于人类和谐发展。

一融合的条件19世纪开启的西学东渐思潮,带动油画在中国的传播;20世纪启动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们在结合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的基础上,对油画这一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艺术语言进行了一次全面性解读;2010年,中国开始有组织地开展对外文化传播活动,陆续建立中美人文交流与合作、中英人文交流、中法人文交流、中德人文交流和中外多边人文交流等机制,跨国传播传统文化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国家推动的中外文化交流给中西方文化艺术融合奠定了基础,基于此,民间的跨国文化交流融合程度也不断深入。

二融合的价值中国画和油画有相似性和差异性,近代以来,中西方两种文化相互影响所产生的同构因素使现代绘画最终走向融合。

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对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不言而喻,一方面促进中外友好交往,另一方面促进中外文化艺术的互相借鉴。

此外,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也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和教育价值,因为不管是中国的国画,还是西方的油画,起初都属于高雅艺术范畴,即平民基层学习的机会很少,也缺少较高的欣赏水平,随着城市居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