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1例黑热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例黑热病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鉴别诊断
一例黑热病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鉴别诊断黑热病是由黑热病病毒引起的急性出血热病,该病主要在非洲出现,病死率高达50%以上。
本文以一例黑热病病例作为例子,介绍其流行病学调查和鉴别诊断。
流行病学调查该病例是一个30岁的男性,最初的症状为头痛、发热和身体疼痛。
他最近在经过非洲的一些地区,被诊断为怀疑黑热病。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我们需要查明以下信息:1. 他的旅行史:该病例在过去21天内造访了非洲的一些地区。
这是黑热病的高发地区,这表明这位病人很可能感染了黑热病病毒。
2. 病毒载体:黑热病病毒是通过某些啮齿动物传播的,通过调查他是否与老鼠、豚鼠等动物接触过,可以确定他是否受到了感染。
3. 员工和家庭成员:该病人是否在人际接触中传播病毒,如家庭成员、同事和其他人是否也有类似的症状,可以确定他是否展开了传染病的传播。
鉴别诊断黑热病的早期症状往往类似于其他许多疾病的症状,需要经过一系列检测才能做出鉴别诊断:1. 症状:黑热病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体重不适,可能会呕吐。
这些症状也是其他许多疾病的症状,比如流感、大肠杆菌感染和疟疾。
2. 血液检测:黑热病的确诊需要通过血液检测来进行,包括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方法。
同时也会针对其他的疾病进行相应的血液测试以作出病情的鉴别。
3. 肝功能检测:由于黑热病病毒会影响肝功能,检测肝功能水平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还需要检测肾功能、凝血功能等。
总结流行病学调查和鉴别诊断都是确诊黑热病的重要步骤。
了解病人的旅行史、病毒的传播途径以及周围的人是否出现了相似的症状,是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必要步骤。
同时,通过血液检测和肝功能检测等方法,可以将黑热病与其他疾病鉴别出来。
这些步骤都非常重要,在诊断和治疗黑热病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黑热病1例暨文献复习
O4 1 .6 ,Y . —046 L M—R O42—042 3 .4 .5 。尿 常规 : 白质 1 尿 蛋 +,
胆 原 2 亚硝 酸 盐 +, 萄 糖 +, 红 素 3+, 体 + 一, +, 葡 胆 酮 白细 胞 酯酶 2 +。大 便 常 规 : 常 。免 疫 : 肝 病 毒 表 面 抗 原 阴 性 , 正 乙 乙 肝病 毒 表 面 抗 体 阳性 , 肝 病 毒 E抗 原 阴性 , 肝 病 毒 E抗 体 乙 乙 阴 性 , 肝病 毒 核 心 抗 体 , 乙 阴性 , 白蛋 白 2 .M / ,l 球 蛋 微 66 G L a 微
T 8 .G L, L 3 .G I 胁5 . / A G . , A MG L, 蛐 8 4I P 9 4 / A B 1 1 / J 8 3 L, / o 5 P 7 / C C G 7 1/
L, U19 GL .MMOL/ L,CR 3.UMOL/ 4 7 L,co e 3 7 2 p 4.VOL ,K2.4 % 3 MM OI _ /
1 临床 资 料
白 3 .M / , 72 G L转铁蛋 白 3 1MG L免疫球蛋 白 I 1 .MG L .4 / , G 23 / ,K G
轻 链 22 / , 轻 链 5 . MG L 微 球 蛋 白 27.a / , 8MG L 97 /, 38d G L l
] 4. s 79 c G ]A 30 G L g 9M / o 生 化 AT 9I/ , g 1 M / ,I 74 G L 9 M S 6U L
胞 30 1 L血 红 蛋 7 蜀L 血 小 板 5 ×l9L查 免 疫 全 套 : .2 0 / 、 X 4/、 1 O/
患者有黑热病疫 区生活史 , 骨髓寄 生虫检查 发 出利 氏原
黑热病1例报告
传播。如果 H V阳性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后 V 低于 I L 4 e m, 0 叩i / 1 c s 超过 6 个月维持于检测不到的水平 , 且 没有其他性传播疾病 , 则不会通过性接触传播 H v I。 V L低 至检 测 不到 水平 的 H V感 染 者 每 次性 行 为 传 I 播 H V的风险低 于万分之一 , I 因此 , 不使用安全套 的性接触并无危险。 这个声 明引起 了国际广泛争议 。 2O 0 8年 0 8月 一项 纳入 511 异 性 恋 伴 侣 的研 究 6 对
阿信. 0 8年诺 贝尔生理 学或 医学奖揭 晓 三位病毒研 2o 究 者成赢家 】 . 中国医学论坛报 ,08 1— 9 2. 2 0— 00 ( ) A
性伙伴一项就已经对乌干达 、肯尼亚和津 巴布韦的 HV感染率下降的基 础上 ,瑞 士 ⅢV AD / IS委
『 . f t i,0 8 178:13 l4 . J J ne s20 ,9 ( l3 一 14 1 I cD ) i v [】 f me Mad r l W ig n e . lv l i a 6 rS, 1a e l F, e a d A, f I w— e e mi
・3 3 8 ・
eO 901 ht . . m
致宫颈癌的危险因素 , 同时降低了女性继发 H V感 I 染的风险。因此 , 预防 H V感染应集 中宣传男性包 I
皮 环切 术 , 倡计 划生 育 和减少 性 伙伴 。 中仅 减少 提 其
【】 E r , eh u p iis N, 5 mey N u as A,h1p S J 1 A
患儿于2008年07月19日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高热体温波动在39402之间呈稽留热型无发冷寒战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发病后曾先后就诊于3家医院分别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血液病黑热病给予口服退热药及地塞米松治疗后体温可降至正常此时患儿与正常无异
一例黑热病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鉴别诊断
一例黑热病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鉴别诊断黑热病是一种由黄热病病毒引起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非洲热带地区。
本文将介绍一例黑热病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鉴别诊断,以帮助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该疾病。
病例介绍某男性,43岁,非洲人,于2021年2月初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
患者在非洲某国工作,日常接触野生动物,未接种黄热病疫苗。
患者于2月中旬返回中国,并在入境前进行了核酸检测,结果阴性。
入境后,患者感觉病情加重,于2月23日前往医院就诊。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体温39.5℃,脉搏110次/分,血压110/70mmHg,呼吸20次/分。
皮肤黄染,腹部轻度压痛,肝区可触及肝脏增大。
血液检查显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ALT和AST升高,凝血功能异常。
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诊断为黑热病。
流行病学调查对该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患者在非洲某国工作期间,常接触野生动物,如猴子、蝙蝠、老鼠等,且未接种黄热病疫苗。
此外,患者在非洲期间居住条件较差,卫生条件不佳,容易受到虫媒传染病的影响。
鉴别诊断黑热病与其他出血热疾病的临床表现相似,如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埃博拉病毒病等,因此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以下是黑热病与其他出血热疾病的鉴别诊断:1. 登革热:登革热主要通过蚊子传播,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皮疹等,但不出现黄疸和肝脾肿大。
2.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主要通过跳蚤、虱子等昆虫传播,症状包括发热、头痛、皮疹、肝脾肿大等,但不出现黄疸和肌肉痛。
3. 埃博拉病毒病:埃博拉病毒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者的体液、血液等传播,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痛、呕吐、腹泻等,但不出现黄疸和肝脾肿大。
结论黑热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需要高度重视。
预防黑热病的最好方法是接种黄热病疫苗,同时避免接触野生动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对于可能接触过黑热病病毒的人群,如从非洲等疫区返回的人员,应及时进行检测和隔离,以防止疫情扩散。
黑热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一览
感谢观看
汇报人:
一
肝脾肿大可能会导 致腹部不适、疼痛
等症状
肝脾肿大的程度和 持续时间因个体差
异而异
肝脾肿大可能与黑 热病的严重程度有 关,需要及时治疗
贫血及营养不良
贫血:黑热病患者常出现贫血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心悸等
营养不良:黑热病患者常出现营养不良症状,表现为体重下降、食欲不振等
原因:黑热病患者由于疾病影响,体内营养物质消耗过多,导致贫血及营养不良
病原学诊断
病原体:利什曼原虫
传播途径:通过白蛉叮咬传播
诊断方法:直接镜检、血清学 试验、分子生物学方法
治疗方法:抗利什曼原虫药物 治疗
血清学诊断
原理: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来诊断黑热病 方法: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 优点: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大规模筛查 注意事项: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误诊和漏诊
治疗:针对贫血及营养不良,需要补充营养物质,如铁剂、维生素等,同时注意饮食调 整,增加营养摄入。
其他症状
发热:体温可高 达39-40℃
淋巴结肿大:颈 部、腋下、腹股 沟等部位淋巴结
肿大
肝脾肿大:肝脏 和脾脏肿大,可
引起腹部不适
皮肤病变:皮肤 出现红斑、丘疹、
水疱等病变,可 伴有瘙痒和疼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黑热病的临床表 现和诊断方法
汇报人:
目录
01 黑热病的临床表现 02 黑热病的诊断方法
01
黑热病的临床表现
发热
持续时间:发热可持续数天 至数周
症状:体温升高,通常在 38℃以上
伴随症状:可能伴有头痛、 乏力、肌肉酸痛等
原因:可能是黑热病引起的 免疫反应或细菌感染所致
阐述黑热病病原学诊断方法
阐述黑热病病原学诊断方法黑热病是由黑热病毒引起的一种热带疾病,常见于在非洲和东南亚地区。
黑热病病原学诊断是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基础,以下是相关正文的拓展:1. 黑热病的病原学定义黑热病病毒属于黑热病毒科,该科包括多种病毒,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黄热病毒A和B。
黑热病毒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蚊子是病毒的主要宿主,也可以通过接触污染物和饮用受污染的水或食物进行传播。
2. 黑热病病原学诊断方法黑热病病原学诊断主要包括病毒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
(1)病毒学诊断病毒学诊断是黑热病病原学诊断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采集样本:采集患者口腔、鼻腔、喉咙、粪便等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和检测。
- 分离和检测:利用病毒分离技术,从采集到的样本中分离出黑热病毒,并进行核酸检测或抗体检测。
- 生物安全:在采集和分离样本时,需要注意保护患者的生物安全,避免病毒的泄漏和传播。
(2)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诊断是检测患者体内黑热病毒抗体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采集样本:采集患者口腔、鼻腔、喉咙、粪便等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和检测。
- 检测方法:利用黑热病毒的核酸检测或抗体检测,检测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黑热病毒的抗体。
- 生物安全:在采集和检测样本时,需要注意保护患者的生物安全,避免病毒的泄漏和传播。
3. 黑热病的防控与治疗黑热病是一种严重的热带疾病,其防控与治疗尤为重要。
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蚊子叮咬、接种疫苗、使用驱蚊剂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免疫治疗。
(1)对症治疗:针对患者出现的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进行治疗,如使用退烧药、止痛药等。
(2)免疫治疗:针对已经感染黑热病毒的患者,使用抗黑热病毒的免疫球蛋白治疗。
误诊为干燥综合征的黑热病一例
误诊为干燥综合征的黑热病一例
黑热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它可以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可以在世界上的许多地区发病。
最近,一名患者在某医院误诊为干燥综合征,实际上是黑热病。
这名患者是一名20岁的男性,他在某医院就诊,报告症状为发热、头痛、腹泻和腹痛。
医生检查发现,患者的体温较高,但没有其他明显的症状,因此诊断为干燥综合征。
患者接受了抗生素治疗,但症状并未改善,反而加重。
随后,患者被转入另一家医院,经过进一步检查,医生发现患者的血液中有大量的白细胞,血液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血清转氨酶和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显著升高,这些检查结果表明患者患有黑热病。
黑热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可以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可以在世界上的许多地区发病。
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腹泻和腹痛,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为了治疗这名患者,医生开始了抗病毒治疗,并给予抗生素和抗炎药物,以改善患者的症状。
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症状逐渐减轻,最终恢复健康。
这起事件表明,黑热病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因此,医生应该加强对黑热病的认识,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减少患者的痛苦。
此外,政府应该加强对黑热病的预防和控制,以减少黑热病的发病率。
黑热病临床诊断标准
黑热病临床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一、疑似病例:
有流行区内生活史,具备以下表现:
1.黑热病:长期不规则发热、肝脾进行性肿大、贫血及营养不良,怀疑为血液病而久治不愈者;
2.皮肤黑热病:无论有无黑热病史,出现丘疹、结节、褐色斑或红斑等皮肤损害,不能以其他病解释;
3.淋巴结型黑热病:腹股沟、腋下、肘部、颌下或颈等部位淋巴结肿大,不能以其他病解释。
二、确诊病例
1.骨髓或脾或淋巴结穿刺液,或皮肤组织涂片镜检或培养查见利什曼原虫;
2.病原学检查虽阴性,但血清免疫反应,例如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呈阳性反应,可结合流行病学史及临床综合判定,或用锑剂获得治愈者。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1或2。
【传播途径】
中华白蛉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可经白蛉叮咬传播,偶可通过破损粘膜、皮肤或胎盘、输血而感染。
【预防】
普查病人及病犬并及时治疗,是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手段。
做好个人防护,同时在白蛉季节喷洒杀虫剂。
一例黑热病的实验室检测与临床分析
一例黑热病的实验室检测与临床分析周瑞敏;葛蓓蕾;钱丹;刘颖;杨成运;马改青;张红卫;赵玉玲;许汴利【期刊名称】《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2页(P593-594)【关键词】黑热病;实验室检测;临床分析【作者】周瑞敏;葛蓓蕾;钱丹;刘颖;杨成运;马改青;张红卫;赵玉玲;许汴利【作者单位】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郑州450016;郑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郑州450052;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郑州450016;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郑州450016;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郑州450016;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寄生虫病科安阳455000;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郑州450016;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郑州450016;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郑州450016【正文语种】中文△女,1983年9月生,硕士,医师,研究方向:寄生虫病学,E-mail:**************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寄生在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的巨噬细胞而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经白蛉传播[1]。
主要临床特征为长期不规则发热、消瘦、进行性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和白/球蛋白倒置等。
黑热病曾流行于我国长江以北的省(市)、自治区[2]。
1958年以后,主要流行区(华北、华东)已基本消灭此病,但近些年来,陕西、山西、内蒙古等省有少数散发患者,新疆、甘肃、四川等省出现了明显的回升。
每年新发生的病例数大致在400例,其中新疆、甘肃和四川三省的新发病例数占全国新发病例数的90%以上[3-4]。
由于人口流动频繁,在非流行区亦有零星病例出现,但常以“发热待查”就诊,易造成误诊、漏诊。
现将河南省一例黑热病患者的实验室检测与临床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河南安阳市农民,曾于2011年2月至10月在山西襄垣县从事建筑工作。
黑热病诊断标准(WS258-2006)
黑热病诊断标准(WS258-2006)黑热病诊断标准(WS258-2006)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黑热病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对黑热病的诊断。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黑热病kala-azar又称为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是由趋内脏的利什曼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我国黑热病的病原体有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和婴儿利什曼原虫(L.infantum)两种。
2.2 无鞭毛体amastigote和前鞭毛体promastigote利什曼原虫在其生活史中有两种形态,一是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单核巨噬细胞内无运动能力的无鞭毛体,虫体呈卵圆形,鞭毛不伸出体外。
另一为寄生于白蛉消化道内或在培养基内生长的有运动能力的前鞭毛体(promastigote),常呈梭形,较无鞭毛体大,鞭毛自虫体前端伸出。
3 诊断依据3.1 流行病学史(参见附录A)黑热病流行区内的居民,或曾在5~9月白蛉成虫活动季节内在流行区居住过的人员。
3.2 临床表现长期不规则发热,盗汗,消瘦,进行性脾大,轻度或中度肝大,全血细胞减少和高球蛋白血症,或有鼻出血及齿龈出血等症状。
3.3 实验室检测3.3.1 免疫学检测下列任何一种免疫学方法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见附录B)。
3.3.1.1 直接凝集试验(DAT)。
3.3.1.2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
3.3.1.3 rk39免疫层析试条法(ICT)。
3.3.1.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3.3.2 病原学检查(见附录C)在骨髓、脾或淋巴结等穿刺物涂片上查见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或将穿刺物注入三恩氏(NNN)培养基内培养出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
4 诊断原则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免疫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查结果予以诊断。
5 诊断标准5.1 疑似病例:应同时符合3.1和3.2。
黑热病诊断标准
黑热病诊断标准黑热病,又称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急性出血热病,其症状包括高热、出血、腹泻、呕吐等。
关于黑热病的诊断标准,国际卫生组织(WHO)制定了一系列诊断标准,本文将介绍这些标准。
一、临床表现和史学:1.1 发病期:黑热病的潜伏期为2-21天,平均为8-10天。
发病期初有不适、发热、头痛、乏力、肌肉痛等症状,随后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
一些患者还会出现呼吸系统症状、皮肤疹子等。
1.2 体征:黑热病患者可出现发热、肝肿大、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皮疹、出血等表现。
患者是否接触过黑热病爆发区域的患者和病死动物,是否食用了未充分煮熟的野生动物肉等都是诊断黑热病的重要参考指标。
二、实验室检查:黑热病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往往下降,血小板计数也减少。
此外,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时间也会延长,D-二聚体水平升高。
2.2 生物学检测:黑热病病毒可通过ELISA、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到其存在,而常规的病毒分离和培养检测则不太适用。
2.3 其他检查:通过肝、脾、肾等脏器的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这些器官的异常增大,甚至出现出血等情况。
根据WHO的标准,如果患者符合以下条件,则可以诊断为黑热病:3.1 病例定义:病例要满足以下所有条件:① 有发热、出血或其他病征(如呕吐、腹泻、皮疹、内脏器官肿大等);② 有曾与确诊或疑似黑热病患者接触史或曾到过黑热病疫区;并且③ 病例出现时间与接触病源的时间和潜伏期相符。
3.2 确认诊断:在1个或以上实验室检测中,发现以下1项及以上情况,则可确认诊断:① 血液学持续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活化部分凝血时间延长等出血倾向表现;② 病原学检测:RT-PCR检测埃博拉病毒RNA阳性;抗原检测:ELISA检测到IgM或IgG阳性;③ 任意2种实验室检查出现阳性结果(除非有其他证据证明实验室结果是错误的)。
以上就是关于黑热病的诊断标准,早期诊断、早期隔离措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必须引起医务人员和公众的高度重视。
黑热病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黑热病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黑热病(kala-azar)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经白蛉传播引起的一种慢性地方性传染病,基本病变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显著增生,临床以长期发热、肝脾大、消瘦、贫血、全血细胞减少和血清球蛋白增高为特征。
【诊断提示】1.流行病学有流行区居住及居留史。
病犬及某些野生动物为传染源,通过白蛉叮刺传播。
2.临床表现潜伏期10d至9年不等。
平均3~5个月。
(1)早期:起病缓慢,症状轻而不典型,发热为主要症状,多为双峰型。
可伴有畏寒、盗汗、食欲缺乏等。
可持续数周;开始有脾大。
(2)晚期:病后3~6个月,早期的症状、体征加重,可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心脏扩大、心衰、鼻出血和牙龈出血。
脾脏进行性肿大,肝大轻于脾大,出现亦较晚,可有淋巴结肿大。
多有营养不良、极度消瘦、皮肤粗糙干燥、面部皮肤色素沉着。
病情缓解与发作交替出现是本病的特点。
缓解期脾脏缩小,持续数日至数周不等,以后体温又升高,如此反复发作数月。
(3)特殊类型:①皮肤型:主要发生在黑热病流行区,成人多见。
先为暗红色斑丘疹,逐渐形成结节,易误诊为瘤型麻风。
病变处可找到利杜体。
②淋巴结型:表现为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尤以腹股沟部多见,可融合成肿块,无红肿和压痛。
3.实验室检查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尤甚,严重者可表现为粒细胞缺乏,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血浆球蛋白升高,白蛋白减少。
血清抗体测定阳性达95%以上。
用单克隆抗体检测血清中黑热病原虫的循环抗原,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都较好。
病原学检查,骨髓、淋巴结或脾穿刺涂片查利杜体。
【防治措施】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补充蛋白及多种维生素,保持口腔和皮肤卫生。
贫血者应补充铁剂、叶酸、维生素B1₂等,重者输血。
防治继发性感染。
2.病原治疗葡萄糖酸锑钠,总剂量按成人90~130mg/kg,儿童150~200mg/kg,共6次,每日1次,静脉或肌注。
有心、肝疾病者慎用。
戊烷脒,每次剂量为4mg/(kg·d),新鲜配制成10%溶液肌注,每日或间日1次,10~15次为1个疗程。
1例黑热病病例个案调查
1例黑热病病例个案调查摘要】目的掌握黑热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调查患者本人及住院资料。
结果该病例最后确诊为黑热病输入性病例。
结论及时确诊及早治疗病人,对黑热病病人是关键,避免过多的经济损失,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黑热病个案调查输入性2008年7月23日,大理州人民医院报告一例疑似黑热病病例,大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大理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起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1 病例情况患者,李某某,男,33岁,已婚,农民,大理州弥渡县苴力镇苴力村公所只苴上村人。
2003年10月至2008年6月曾到省内过的盈江县、昭通市、漫湾电站,陕西省丹风县、四川省的理县、茂县、西昌县、冕宁县、木里县、汶川,浙江省的温州,到以上县从事打隧道修电站、水库、铁路等。
患者自诉2008年6月4日开始发病,主要症状为高热、头痛,先后在四川木里县、弥渡县医院治疗无效,用药不详;2008年7月19日转大理州医院治疗,医院感染科以“发热原因待查”收入院,入院后体检:体温38。
C,心率80次/分,血压110/80mmHg,体重59千克,比病前的体重67千克下降了8千克,脾脏轻度肿大,神志清楚,发热面容,心肺及皮肤未见异常。
入院后医院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并做了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未见异常;血生化结果有白蛋白/球蛋白倒置(33.6/3703=0.9);血沉增高为40mm/h;骨髓片中查出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骨髓培养液培养3天后查出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
病原体先后经云南省寄生虫防治所原虫科研工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防治所丝虫病、黑热病、包虫病室作病原复查鉴定,复查结果与大理州医院一致,为利什曼原虫利杜体,遂确诊为输入性黑热病。
7月29日治疗黑热病的首选药物葡萄糖酸锑钠从山东省寄到大理州医院,随即对患者进行抗黑热病治疗,用药的第一天患者头痛消失、体温开始下降,用药的第二天体温降至正常,以后患者无任何不适,一个疗程结束后于2008年8月8日再进行骨髓涂片检验,仍检出少量利杜体,考虑为可能为死亡的原虫,遂于8月9日出院,现在患者在家休养。
一例黑热病误诊调查与分析
一例黑热病误诊调查与分析
陈国伟;王明斋;汪家旭
【期刊名称】《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年(卷),期】2008(14)5
【总页数】2页(P376-377)
【关键词】黑热病;慢性地方性传染病;杜氏利什曼原虫;误诊;典型症状;粒细胞缺乏症;葡萄糖酸锑钠;长期发热
【作者】陈国伟;王明斋;汪家旭
【作者单位】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31.6;R473.5
【相关文献】
1.一例长期误诊黑热病人的追踪调查 [J], 赵玉强;王振华;杨宝金;葛凌云;侯连泉;李桂萍;时发茂;姜云亭
2.应提高对已基本消灭黑热病的警惕(一例黑热病人的误诊引起的提示) [J], 孙哲民;姜玉亭
3.黑热病误诊一例 [J], 施文娟;万红;杨守良;陈生邦
4.黑热病误诊一例 [J], 蔺金军;魏军龙
5.黑热病多次误诊一例分析 [J], 李向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黑热病1例
小儿黑热病1例
任幼兰
【期刊名称】《川北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6(000)003
【摘要】小儿黑热病1例任幼兰(四川石油管理局二医院)在南充市区尚未见有
黑热病报告,我院于1990年5月发现1例,报告如下。
男性患儿,4岁,汉族、四川籍,住院号47638。
因不规则发热,皮肤黄染5月半,腹痛,鼻衄入院。
入院前5月患儿出现不规则发热,皮肤腊黄,食...
【总页数】1页(P56-56)
【作者】任幼兰
【作者单位】四川石油管理局二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3
【相关文献】
1.小儿黑热病误诊3例 [J], 樊春晖;陈芳
2.黑热病误诊为小儿支气管炎5例分析 [J], 高科
3.小儿黑热病19例 [J], 罗泽民;陈丽洁;陈昌辉;刘海婷;张宜富;叶飘;黄勇;张舒薇
4.小儿黑热病11例误诊分析 [J], 王太森;许红波;汤雪晴;刘文彬
5.骨髓发现杜氏利什曼原虫小儿黑热病2例 [J], 王红筱;梁俊;鲁雅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例黑热病病人的护理
1例黑热病病人的护理
张锦萍
【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
【年(卷),期】2012(9)19
【摘要】黑热病是杜氏利什曼原虫(黑热病原虫)所引起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
传染源是病人和病犬通过白蛉传播,每年5-8月为白蛉活动季节,白蛉吸吮患者
的血液时,原虫便进入白蛉体内,发育繁殖成鞭毛体,白蛉再次叮蛟人体时,将鞭毛体注人,即可引起感染。
原虫主要生活在患者的血液、肝、脾、骨髓和淋巴结中。
利什曼原虫检出是确诊依据,血清免疫学循环抗原或抗体检出有辅助诊断价值。
【总页数】2页(P157-158)
【作者】张锦萍
【作者单位】436000 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甘肃省陇南市440例黑热病人群分布特点及分析
2.黑热病复发病人的治疗
3.四
川省黑热病病人死因分析4.甘肃省陇南市440例黑热病人群分布特点及分析5.一
例黑热病病人心电图改变报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黑热病误诊1例分析
黑热病误诊1例分析
胡晓明;彭端亮
【期刊名称】《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年(卷),期】2005(002)003
【摘要】患者,男,57岁,因反复畏寒、发热、胸痛、气紧、肝脾肿大1年,近期出现心慌、下肢水肿入院。
入院查体:T38.8℃,P110次/分,R23次/分,慢性消耗病容,营养较差,消瘦。
双肺散布粗湿罗音,无哮喘音,心界不大,心率齐。
右肋部叩压痛,上腹膨隆,腹壁浅静脉曲张。
肝剑下12cm,肋下13cm,质硬,叩压痛;脾肋下6cm,质硬,叩压痛,双下肢Ⅱ度凹陷性水肿。
血常规:WBC 2.9×109/L,RBC 2.94×1012/L,HB79g/L,PLT98×109/L。
【总页数】1页(P17-17)
【作者】胡晓明;彭端亮
【作者单位】四川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四川,简阳,641400;四川省医学科学院附
属医院,四川,简阳,641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31.6
【相关文献】
1.黑热病误诊为小儿支气管炎5例分析 [J], 高科
2.淋巴结型黑热病误诊为非何杰金淋巴瘤1例分析 [J], 叶玉春
3.黑热病多次误诊一例分析 [J], 李向明
4.黑热病误诊为恶性血液病二例分析 [J], 田建卿;沈云玲;魏华
5.播散型组织胞菌病误诊为黑热病1例分析 [J], 杨俊;韦柳;王勇;姜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南地区1例黑热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发表时间:2011-06-09T10:42:01.7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陈梅1 李晓明1 王光西2 陈洁1 张跃辉2 [导读] 流行病学调查患者2006年8月前往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县(黑热病流行区)居住和生活约10月。
陈梅1 李晓明1 王光西2 陈洁1 张跃辉2
(1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四川泸州 646000)
(2泸州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四川泸州 646000)
【中图分类号】R5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2-0008-02 黑热病是以中华白蛉为媒介,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
它主要在山西、陕北、川北、甘肃、内蒙古及新疆地区流行[1],但随着近年来物资和人员的大量流动,该病也出现在一些非流行地区。
该病与恶性血液疾病如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容易混淆而被误诊。
在川南地区尚没有黑热病确诊病例报道,现将川南地区首例黑热病确诊病例诊断与鉴别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女,21岁,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东乡人。
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乏力、不规则发热,在当地医院治疗后(用药不详),症状反复未缓解。
8月前自觉腹围增加,腹胀,双下肢肿胀,未予治疗。
2月前因月经停止、左下腹包块肿大前往当地医院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未缓解,遂于2008年6月10日入我院住院治疗。
入院查体:体温38.2℃,慢性病容,贫血貌。
无皮肤瘀斑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腹部丰满,肝肋下2cm,脾Ⅰ线10cm,Ⅱ线12cm,Ⅲ线-2cm。
肝浊音界扩大,移动性浊音阴性。
血常规:WBC 1.65×109/L,RBC3.35×1012/L,Hb:55.8g/L,Plt:106.0×109/L。
免疫学及生化检查:ALT:60.7U/L,AST:99.1U/L,ALB:24.9g/L,GLO:45.1g/L,A/G:0.55,胆碱酯酶:2419U/L。
Coom’s直接试验:(+)。
Anti-HIV1/2 (-),Anti-HCV(-),Anti-TP2 (-),HBsAg(+)。
中上腹部增强CT示:肝脾显著扩大,边缘光滑,肝内胆管及脾静脉无扩张,门静脉无高压,淋巴结无肿大,未见腹水,双肾大小形态正常。
1.2试验检查①骨髓细胞学检查,②DIC全套检查。
1.3流行病学调查患者2006年8月前往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县(黑热病流行区)居住和生活约10月。
2 结果
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增生活跃,分类及形态大小未见特殊改变;红系占43%,以晚红为主,个别细胞胞体偏大;组织细胞占1.5%,未见明显异形性,少数细胞胞浆内可见10-20个不等的杜利氏体,胞浆呈浅蓝色,可见紫红色的核及副基体;全片可见利杜氏体散在分布或成团聚集;骨髓小粒细胞丰富,以造血细胞为主,其间可见大量散在分布的利杜氏体;浆细胞占2%,分化较成熟,可见双核及Russel小体。
DIC检查未见特殊。
经泸州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专家对该病人进行病原学鉴定,确认骨髓片中3-5um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虫体为利杜氏体,最后确诊为黑热病。
3 讨论
黑热病是一种由白蛉传播的慢性传染病,虫体进入人体后,除小部分被中性粒细胞吞噬杀灭后,其余大部分杜利氏体通过诱发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进入细胞,在吞噬溶酶小泡中以二倍体的形式大量繁殖,当细胞破溃后虫体又被其他巨噬细胞所吞噬,因而使得机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大量增生,临床上以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髓侵蚀的损害为主。
由于本病病程缓慢,潜伏期为9天到10年不等,多表现为不规则发热、贫血、鼻衄、齿龈出血等,但女性病人可出现月经停止或月经延长。
本病须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等血液疾病相鉴别:①患者长期不规则发热,肝脾肿大,白细胞及红细胞计数减低,血红蛋白下降,两次骨髓穿刺涂片检查均显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系活跃,巨核细胞在正常范围,骨髓小粒细胞丰富而且以造血细胞为主,网织红检查也在正常范围,因此可排除再生障碍性贫血。
②虽然患者不规则发热,肝脾肿大,粒、红两系降低,骨髓涂片中组织细胞比例异常增加,但未见明显异形性改变,且吞噬型组织细胞内可见有大量虫体,可排除恶性组织细胞病。
患者以月经停止,发现左下腹包块2月入院,因对黑热病认识不足,最初诊断为恶性血液病(急性白血病)或恶性组织细胞白血病。
但通过对多部位骨髓细胞涂片检查后,检验医师高度怀疑为“黑热病”,再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详细调查后发现患者有在黑热病流行区域生活史[2]。
结合患者病史体征,查阅相关资料后,请相关专家会诊阅片鉴定,最后确诊为黑热病。
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增加,黑热病有扩散的趋势,并且使得其传播具有新的流行病学特征,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对于黑热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应有新的认识。
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尽早进行骨髓涂片检查是对黑热病疑似病人鉴别诊断的关键。
对于骨髓涂片检查,尽量要求多部位取材,除了对骨髓内各系细胞的仔细观察外,还应对骨髓小粒进行拉片处理,仔细观察小粒内各个系统细胞的情况,不能因为一个部位或一张骨髓涂片就否定疾病的存在。
非流行区的医疗机构在遇到疑似病例的时候应尽量与专门医疗机构联系,以求尽快确诊。
参考文献
[1]彭文伟,李兰娟,乔光彦. 传染病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0-234.
[2]王兆俊,熊光华,管立人.新中国黑热病流行病学与防治成就[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1(1):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