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外部审计制度变革

合集下载

上市公司审计管理制度

上市公司审计管理制度

上市公司审计管理制度
一、总则
1. 本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直接向董事会负责,主要职责是监督公司的财务报告过程和内部控制系统。

2. 审计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至少每季度一次,以审查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审计进度。

3. 审计委员会成员应具备相应的财务知识和经验,能够独立执行职责。

二、内部审计
1. 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对公司各项业务进行独立的审查和评价。

2. 内部审计部门应定期制定审计计划,并报审计委员会审批。

3. 内部审计结果应及时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外部审计
1. 公司应聘请具有资质的独立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度财务报告的审计工作。

2. 外部审计机构应独立于公司管理层,保证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 审计委员会应与外部审计机构保持沟通,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报告与披露
1. 审计委员会应向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报告审计工作的进展和结果。

2. 公司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监管机构和公众披露年度审计报告。

3. 如发现重大财务问题或内部控制缺陷,应立即向董事会和监管机构报告,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五、监督与责任
1. 审计委员会应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进行持续监督。

2. 任何员工和管理层都应配合审计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3. 违反审计管理制度的行为将受到纪律处分,严重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六、附则
1. 本审计管理制度自董事会批准之日起生效。

2. 审计委员会负责本制度的修订工作,以适应法律法规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上市公司审计机构轮换制度

上市公司审计机构轮换制度

上市公司审计机构轮换制度【最新版3篇】篇1 目录一、上市公司审计机构轮换制度的背景和意义二、上市公司审计机构轮换制度的实施现状三、上市公司审计机构轮换制度的优点和问题四、对上市公司审计机构轮换制度的建议和展望篇1正文一、上市公司审计机构轮换制度的背景和意义上市公司审计机构轮换制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上市公司的审计机构进行强制轮换的制度。

这一制度的设立,旨在增强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提升审计执业质量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进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上市公司的审计机构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审计独立性、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证监会和财政部共同提出了实行上市公司审计机构强制轮换制度的建议。

二、上市公司审计机构轮换制度的实施现状目前,我国已经实行了上市公司审计机构轮换制度。

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的审计机构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轮换,且轮换的审计机构不能是原审计机构的关联机构。

这一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上市公司审计机构轮换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轮换频率过高,可能导致审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业务不熟悉,影响审计质量;轮换制度过于机械,可能导致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过于关注轮换时间,而忽视了审计质量。

三、上市公司审计机构轮换制度的优点和问题上市公司审计机构轮换制度的实施,有以下几点优点:1.增强审计独立性。

轮换制度可以避免审计机构与上市公司之间过长的合作时间,从而降低审计机构受到上市公司影响,提高审计独立性。

2.提升审计质量。

通过轮换制度,可以让不同的审计机构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从而提高审计质量。

3.保护投资者利益。

审计机构轮换制度可以提高审计质量,避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然而,上市公司审计机构轮换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1.轮换频率过高,可能导致审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业务不熟悉,影响审计质量。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与对策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与对策
。 、 我国内 内部 审 计 的最 终 目的是 预 防 , 是 事 后查 合 内部 审 计 人 员共 同开 展 内部 审 计 : 作 。 不 [
部审计机构一般设在企业 内部, 对企业 的 处 惩 罚 。虽 然 加 大 惩 罚力 度 , 以降 低舞 可 负责人 即经营者负责, 这一机制 导致 了内 弊, 这需要花 费较 高的成本 , 但 且不 能从 企 业, 可暂不 实行 外部化 。 部审计部 门受企业经营者的领导 , 上我 根本 上杜绝舞弊的发生。 加 如果将 内部审计 四、 我国上市公司 内部审计外部化实 国多数企业董事长兼任总经理 , 董事会并 外包 , 则会提高 审计 人员 的独立性 , 企业 施 过 程 的风 险控 制 不真 正代表股 东利益 , 这些都致使了内部 的管理层 可能也会因此产 生一种审 计监 内部 审计外部化 虽然 能给企业 带来 审计 的触角无 法触及 最高层次 的代理人 督的约束意识 , 从而大大减少我国财务舞 新的机遇 ,但其也会存在一 定的风险, 因 的经营决策活动 。 为外包 的双方来 自具有不 同核心 能力 的 弊现象 的发生 。
1 、人 员素质偏低 ,知识结构 不尽合 按 照国家有关规 定建立健全 内部审计制 的方式 , 由上市公司选 择一家会计师事务 理 。我 国 内部 审计人 员大 都来 自财会部 度 。但必须指出的是 , 内部审计 是在单位 所 ,为其全面履行 内部审讨‘ 的各项职 能。
门, 由此 导致 了其 结构 比较单一 随着市 内部实施的审计业务 , 而不是内部审计人 而 已设有 内审机构但运 行效率 低下 的企 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内部审计逐渐 由单一 员实施的审计业务, 其是一个范围性 的概 业 , 以考虑撤销 其 内审机 构 , 可 实行 全外 的财务审计 向评价 内部控制制度延伸 , 但 念 , 不是主体性 的概念 。我国的相关法律 包 , 高 内部 审计 的运 行 效 率 . 提 企 业 长 时 间 以来 , 内 部 审计 人 员 的 培 训 法 规没有对 实施 内部审计 的人 员进行 限 在 2 、在 已 置 内审机构但运 行效率一 设 上很少花精力 , 得内审人 员素 质与内部 制, 使 因此从法律上看 , 国企业 内部 审计 般 的企 业, 我 实行协 力式委 外试点。即企业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号 会计 公 告 ,强制 要求 上 市公 司 建立 审 计 委员会 。2 0世纪 末期 以安 然 和世通 为代 表 的公 司舞 弊案 件 ,提 醒人 们审 计 委员 会 制 度 不 能只 留存 于形式 。 2 0 0 2年 1月 ,中国证监 会 与原 国家 经
【 关键 词 】公 司 治理 审 计委
治 理 准则 》 第2 5条 规 定 “ 上 市 公 司 董 事 会 可 以按 照股 东 大会 的有 关决 议 , 设 立 战略 、
审计 、 提名 、 薪 酬 与 考核 委 员会 ” 。而 监 事
是 为 了提 高财 务信 息质 量 。在 杨 忠莲 和 徐
政旦 ( 2 0 0 4 ) 的研 究 中 , 中 国 上 市 公 司设 立 审计 委员 会 与流 通股 比率 、资产 负 债率 没 有显 著 的相关 关 系 。这两 个 比率 分 别代 表
定上 市公 司可 以在董 事会 下 设立 审 计委 员 会 .为我 国正式 引入 审计 委 员会 制 度拉 开 了序 幕 。 至今, 我 国从美 国引 进公 司治 理制 度 以及 审计 委员 会 制度 不过 十 余 年 ,各种 配 套制 度 和外部 环 境 还不 完善 ,限制 了 审
市公 司年报 和信 息披 露 的合 规 性 上有 所 改 善 ,但 在提 高财 务报 表 质量 上 发 挥 的作 用
美 国证 券交 易委 员会 在 1 9 7 2年 发 布 了 1 6 5
突, 提 高 财务信 息 质 量 , 而 是 为 了应付 监 管
要求。 很 多实 证研 究 表 明 ,审计 委 员会 制 度
规 不 明确 、 监 事会 重 叠和 独 立
性 不足 的 问题 . 建议 加 强审计 委 员会 法律 制 度 建设 、 明确其 与监 事会 的 关 系 , 优 化 上市公

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上市公司是指在证券交易所进行公开发行并上市交易的公司,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社会责任感。

然而,由于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上市公司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对策。

1.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股东、监事、董事会、高管团队等多个利益相关者,而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复杂,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内部人掏空、资产剥离等问题,进而损害中小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利益。

2.不规范的财务管理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不规范往往会导致财务数据的虚假披露、内控不力、财务造假等问题,严重威胁到投资者切身利益和市场秩序。

3.企业社会责任不够上市公司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应注重环境保护、员工权益、公益慈善等方面,而一些上市公司并未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难以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支持。

二、改进对策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等各个治理机构的职责和权利,避免一人独大,加强内部监督,实现内部决策和外部监督的有效平衡。

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推行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标准,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制度,提高财务透明度和合规性。

3.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上市公司应具备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意识,注重环境保护、员工权益、公益慈善等方面,做好企业公民的角色,建立透明度高、社会责任清晰、社会诚信度高的企业形象。

4.加强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应加强信息披露,做到实事求是、真实准确和及时公开,避免对投资者进行误导,建立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5.引导投机、短期主义上市公司应遵循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建立稳定的投资和运营战略,注重企业效益的增长和企业价值的提升。

同时,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股票,加大对机构投资者和长期投资者的扶持力度。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企业治理、规范财务管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信息披露等多方面的改进对策,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市场信誉度和投资魅力,更好地服务投资者和社会。

上市公司外部审计制度变革

上市公司外部审计制度变革

上市公司外部审计制度变革外部审计是指由会计师事务所等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的机构,对该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以确保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作为上市公司的重要保障措施,外部审计制度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由于监管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演变,上市公司外部审计制度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革。

一、外部审计制度的背景与意义上市公司外部审计制度的变革首先源于监管环境的改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完善,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越来越重视。

外部审计制度的变革旨在规范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编制程序,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透明度,以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外部审计制度的变革还受到了市场需求的推动。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壮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要求越来越高。

他们希望了解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从而做出准确的投资决策。

因此,外部审计制度的变革旨在满足投资者对信息的需求,提高上市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二、外部审计制度的关键改革方向上市公司外部审计制度的变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强化审计监管机构的职能。

外部审计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对审计行业的监管,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

同时,审计监管机构还应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抽查和复核,确保审计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2.完善审计程序和方法。

外部审计制度的变革需要编制更加严格的审计程序和规范,确保审计人员能够全面、准确地审查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

审计程序和方法的完善还能够帮助审计人员发现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高审计结果的可靠性。

3.加强信息披露和信息公开。

外部审计制度的变革还需要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和公开。

上市公司应该及时、准确地向投资者和监管部门披露财务信息,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可靠性,减少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

4.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外部审计制度的变革还需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水平。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审计人员才能够胜任外部审计的工作,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现行上市公司审计委托制度改革的设想

对现行上市公司审计委托制度改革的设想

核 心是 以董 事会作 为审 计 的代理 委 计委员会 ,而对 注册会计师 的监督 托人 , 由董事会代表股东执行审计委 权却主要 由注册会 计师协会或会计
托 业务 ,负责注 册会 计师 的选 聘工 监 督委 员会来行使 。董事会 及审计
作 。但是 , 董事会 出任 审计的代理委 委员会对注册会计师 的监 督主要 是
低 了现 行 独 立 审 计 制 度 的 运 行 效 被 审计人没有 任何经 济利益 和人 率 。 当 因 制 度 的缺 陷 而 无 法 对 注 员 联 系 的 外 部机 构 作 为 上 市 公 司 要注 意 以下 几 方 面 问题 :
1 上市 公司审 计委员 会统 一 .
委 托业 务 的 范 围 主 要 为 法 定 会 计
二 、 对 上 市 公 司 审 计 委 托 模 式 的 改 革 思 路
请上 市前连续 3年 的年度会 计报
根据 以上分 析 ,笔者 提 出上 表 的审 计 、上 市 公 司年 度 会 计 报 市 公 司 审 计 委 托 模 式 的 构 建 思 表 以及 中期会 计报表 的审计 。 2 对 于上市 公司年 度会计 报 .
审 注 东 ) 但 由于上市 公司主要 从资本市 据 是 否 充 分 、 计 意 见 是 否 恰 当 、 ,
场筹 资、 融资, 股权非常分散 , 股票流 册 会计 师 的执 业能力 和努 力程度 、
动性 强 , 股东不确 定 , 会计 信 息的服 注册会计 师的独立 性等 ,由于信息 务对象主要是 社会 公众 。因此 , 独立 不对称和专业 能力的限制 ,而无法
托人 , 显露 出愈来愈多的弊端 。
审 计 际委托 托 制 审计业 务约定 委 看注册会计师是否按 ( ) 一 董事会能否代表实 书约定 的时 间完成审计工作 ,提交

论外部审计环境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及建议

论外部审计环境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及建议

2014年33期总第772期一、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安然能源公司、世界通讯、施乐以及中国的麦科特、金荔等公司的财务问题、会计丑闻的先后曝光,会计造假、会计欺诈屡见不鲜,上市公司审计质量引起了大众的极大关注。

资本市场自身固有缺陷的存在,使得公司高管在利益的驱使下为达到某些目的而费尽心机粉饰报表。

当然审计环境从无到有,从漏洞遍布不完善到逐渐有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体系,从中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变革和事件,我们从外部审计环境对审计质量有最直接影响的四个方面(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技术环境)的变化出发,探究随着这些变化的发生,我们的审计质量是如何改变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外部审计环境如何影响着审计质量。

然后根据这些分析,笔者适当的给出一点相关的建议和改进方式。

二、外部审计环境四个方面分析1.政治环境的几个现象及其影响(1)“软政权”仔细审查我国的近年来的一些腐败现象,尤其是这几年反腐的力度的加大,使腐败的现象更多的暴露,从中我们可以察觉到“软政权”的存在。

例如较早上市公司资格要经过行政审批的制度,其中有一种核准制。

核准制是以行政权力来设置市场准入和分配资源,从而使那些拥有审批权的人拥有实质性的权力,于是便会带来寻租低效等弊端,他们为了寻租,使得那些本来经营状况就不佳,不符合上市资格的公司得以上市。

上市之后便会有亏损的开始,这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破坏了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使得市场机制对于资源的分配能力下降。

同样,这种现象移植到审计领域,也会出现钱权交易的现象,导致审计的检查监督职能受阻,从而使得审计质量下降。

(2)政企未真正分离软政权的现象,不仅直接导致了腐败现象的产生,也阻碍约了政府企业分开改革的进程。

目前,我国的地方保护主义还是非常的严重。

当地的企业是当地的经济支柱之一,因此,在上市公司有严重的违规问题的时候,审计人员必须对其问题进行详细的审计,然而审计人员经常会遇到当地政府人员的各种阻挠,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进展,部分甚至使审计独立性受到了损害,从而降低了审计的质量。

上市公司的内外部审计要求

上市公司的内外部审计要求

上市公司的内外部审计要求在当今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上市公司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组织形态,承担着广泛的社会责任和经济使命。

为了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监管,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国家和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审计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内外部审计要求。

一、内部审计要求内部审计是由上市公司自行设立的专业团队进行的一种审计活动,主要用于评估和改善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风险管理和决策效果。

下面是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要求:1.独立性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应独立于其他部门,直接向董事会或独立董事汇报,以确保其独立性和客观性。

2.专业素质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道德操守,具备审计技能,能够独立进行内部审计工作。

3.审计范围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应根据上市公司的业务特点和风险状况,制定审计计划,并对公司的财务报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进行全面、系统性的审计。

4.报告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应将审计结果以书面形式向董事会和管理层报告,重点强调公司的风险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外部审计要求外部审计是由独立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一种审计活动,主要用于评估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下面是上市公司外部审计的要求:1.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应独立于被审计单位,没有利益关系,能够按照法律和标准进行审计工作。

2.专业素质要求: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应有良好的声誉和专业素质,具备丰富的审计经验和专业知识。

3.审计方法要求: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应根据国家法律和审计准则,运用适当的审计方法和程序,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4.报告要求: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应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出具符合审计证据的审计报告,并对公司的财务报表真实性、公允性提出意见。

总结:上市公司的内外部审计要求对于保护投资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内部审计能够评估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减少操作风险;外部审计能够保证财务报表真实可靠,提高公司信用度。

上市公司应高度重视内外部审计要求的履行,不断完善审计制度,确保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和透明度。

外部审计制度

外部审计制度

外部审计制度外部审计制度是指为了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外部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核和核实的制度。

外部审计制度是现代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企业经营健康,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一、外部审计制度的目标1. 防止财务信息造假,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外部审计制度通过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核,可以发现和纠正企业财务信息中的错误和欺诈行为,为投资者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避免企业进行不当操作,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 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外部审计制度要求审计机构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核查,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投资者对企业财务信息的信任度,有利于促进企业融资、扩大投资者群体和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外部审计制度的基本原则1. 独立性原则。

外部审计机构应当独立于企业,审计人员应当独立于企业管理层,不受企业管理层的影响和控制,能够客观公正地开展审计工作。

2. 专业性原则。

外部审计机构应当具备专业的审计知识和技能,能够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客观的审核和核实,提供准确可靠的审计意见和建议。

3. 保密性原则。

外部审计机构应当保护企业财务信息的机密性,不得泄露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确保审计工作的不受干扰和影响。

三、外部审计制度的实施方式1. 审计合同的签订。

企业应当与外部审计机构签订明确的审计合同,规定审计机构的职责、义务和报酬等事项,明确审计工作的范围和内容。

2. 审计程序的执行。

外部审计机构应当按照国际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审计程序,包括审计计划的制定、财务报表的材料性分析、内部控制的评价等。

3. 审计报告的发表。

外部审计机构应当在审计工作完成后,向企业、管理层和相关利益相关者发表审计报告,包括审计意见、审计发现和建议等内容。

四、外部审计制度的改进方向1. 加强审计监管。

加强对外部审计机构的监管,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监管,包括审核审计机构的资质、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加强对审计报告的审核等,确保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浅析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内外部约束机制构建

浅析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内外部约束机制构建

浅析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内外部约束机制构建论文关键词:国有控股公司上市公司公司治理内外部约束机制论文摘要:分析中国上市公司选择模式的基本框架,指出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存在的问题,在产权结构、董事会重构、监事会监督等方面提出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控制机制完善建议。

同时,为解决上市公司的发展路径,完善外部约束机制方面提出职工、银行、社会利益代表、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建议。

为配合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股权激励创新等改革的顺利进行,在法律上消除相关障碍,中国目前已有的法律体现了公司治理在此方面的成效。

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颁布,新修订的《公司法》和《证券法》,为公司治理制度在股权方面的改革奠定了法律基础。

一、中国上市公司目标模式的基本框架选择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发展,目标模式应是“市场导向型”与“行政监管导向型”相结合的模式。

作为一种微观制度安排,中国公司治理的产生与发展具有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不同的条件。

首先,在由计划体制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向公司制的市场竞争主体转变的进程中,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诞生与发展受到客观制度环境和传统计划模式的制约;其次,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公司治理构建体现了制度创新和突变过程。

中国公司治理的建设应从自身初始状态与约束条件出发,选择适宜自身发展的模式,并对其予以相应的制度支持。

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代理人市场及劳动力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均相对落后,企业尤其国企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与银行支持的,其内部诸如党委会、职代会、工会等组织资源相对丰富,中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仍处于一个市场发育不规范的历史阶段。

因此,在中国经济转轨进程之中,市场导向偏离了当前公司治理所处的现实,中国应选择以组织控制导向为主兼市场导向为辅的混合治理模式,并随中国市场化的成熟,逐步建立市场导向的公司治理结构,这是基于中国当前现实条件与中国改革的渐进性提出的比较理性的选择。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与外部审计人员独立性研究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与外部审计人员独立性研究
审 计 委 员 会 的 专 业 性 与 信 息 披 露 质 量 之 间 不 存 在 显著的相关 关 系 ,活跃性 与信 息披 露 质量 之 间存 在 显 著 的 负 相 关 关 系 。 唐 跃 军 ( 0 8 通 过 实 20 ) 证 研 究 表 明 ,相 对 于 审 计 委 员 会 的存 在性 ,审计 委 员会 的独 立性 和 勤勉 程度 对外 部 审计 师判 断及其
立审计 委 员会 的上 市公 司支 付 的审 计 费用低 于 未
设 立 审 计 委 员 会 的 上 市 公 司 ;上 市 公 司 设 立 审 计 委员 会 的 当 年 审 计 费 用 也 明显 减 少 。王 雄 元 、管 考 磊 ( 0 6 研 究 发 现 ,审 计 委 员 会 的 独 立 性 和 20 )
章 雁 ,马梦茹。
20 3 ; 0 15 ( . 上 海海 事大 学 经济 管理 学 院 ,上 海 1
2 中国工 商银 行 山东 省分 行 ,济 南 2 00 ) . 5 00 摘 要 :基 于 20 0 8年 深 交 所 A股 上 市公 司数 据 ,从 审 计 委 员 会 的 独 立 性 、 专 业性 和 活 跃 性 等 视 角 建立 Lg t oii 归模 型 ,展 开 审 计委 员会 制 度 与 外 部 审 计 人 员 独 立 性 相 关 性 研 究 , 旨在 促 使 审计 sc回 意 见 质 量 的提 高 ,并 为 审计 委 员会 制 度 的发 展 奠 定 基 础 。 关 键 词 :上 市公 司 ; 审计 委 员会 ;外部 审计 ;模 型 中 图 分 类 号 :F 3 . 1 2 94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方法发现 ,盈 余 管理 程 度与 审计 委 员会 的独 立性
以及 董 事 会 的 独 立 性 之 间 负 相 关 … 。X e和 D vd i a i.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现状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现状分析



我 国 上 市 公 司 审 计 委 员 会 制
审查 内部 控 制 、 核 财 务 信 息 等 职 责 , 现 其 对 财 务 信 审 实 息 披 露 进 行 事 前 、 中 和 事 后 的 监 督 。独 立 董 事 在 审 计 事 委 员 会 成 员 中 占多 数 ( 对 多 数 或 相 对 多 数 ) 确 保 审 绝 是 计 委 员 会 整 体 独 立 性 的 重 要 基 础 和 前 提 条 件 。我 国 《 上 市 公 司 治 理 准 则 》 要 求 审 计 委 员 会 成 员 全 部 由董 事 组 成 , 时 , 国 证 监 会 在 《 事 会 审 计 委 员 会 实 施 细 则 同 我 董 指 引 》 规 定 : 计 委 员 会 成 员 由 三 到 七 名 董 事 组 成 , 里 审 而 独 立 董 事 占 多 数 。为 达 到 这 一 要 求 , 多 数 上 市 公 司 大 均 采 用 这 样 的 模 式 . 审 计 委 员 会 由 3人 组 成 , 中 2 即 其 名 成 员 是 独 立 董 事 , 者 审 计 委 员 会 由 5 人 构 成 , 中 或 其 3名 成 员 是 独 立 董 事 。 这 样 的 安 排 虽 然 保 证 了 独 立 董 事 在 审 计 委 员 会 中 占 多 数 的 地 位 .但 由 于 独 立 董 事 人 数 和 内 部 董 事 人 数 十 分 接 近 ,在 实 际 ] 作 中 双 方 的 博 二 弈 能 力 可 能 是 势 均 力 敌 的 .尤 其 对 规 模 较 大 的 审 计 委 员 会 .独 立 董 事 很 难 在 审 计 委 员 会 的利 益 博 弈 中 占据 绝 对 的优 势 地 位 。 2审 计 委 员会 报 酬 机 制 不 合 理 。 上 市 公 司 审 计 委 . 员 会 报 酬 机 制 的 设 计 非 常 重 要 , 由 谁 确 定 审 计 委 员 会

我国上市公司外部审计困境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外部审计困境及对策

审计 质量无 从保 大 , 其他股东对上市 公司的 国有股东没有 1上市公司外部 审计的性质。 、 上市公 客观披露经营中的不足 , 一份独立性不足的审计报告必然会减 足够 的牵 制力 , 甚至形 同虚设 , 这就 使得 司 的外部 审计指 的是上市 公司 的股 东大 证。 从而 减少审计 很 多国有 控股上市 公司股东大会 和董事 会或董事会 , 国家的相关规 定 , 法聘 少财务信 息使用者 的兴趣 , 应 依 需求。 长此 以往 , 审计市场会逐渐萎缩 , 甚 会合一 , 公司 的控制权 高度集 中在董事长 请与本单位 无利害关联 的会计师 事务所
困境 的分析, 促进其健 康发展
关键 词 : 解雇 威 胁 ; 审计 独 立 性 ; 计 审
2 审计的充分性难以得到保证 。 、 审计 审计市场的竞争激烈 , 审计的收费标准很 低 ,这就导致审计人 员碍于经费的限制,
等, 将上市公 司外部审计的作用摆上风 口 从 而为包括潜在所有者 在 内的财 务信息 的范 围、 力度与所 需的费用 成正 比, 由于 2 上市公 司外部审计的任 务 、
我 国上市 公 司外部 审计 困境 及对策
口文 /蒋文娇
( 中国移 动通信 集团山东有限公 司泰安分公司 山东 ・ 泰安 )
பைடு நூலகம்
[ 提要] 一系列的财务作假事件 , 诸 对本 单位 财务信息 的真 实性和本 单位经 至会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 。

如国 内的蓝 田高科造假 、 国外的安然事件 营管理的效益性做 出独立、客观的评价 , 浪尖。 本文试 图通过对 上市公 司外部审计 使用者提供可靠 的公 司经营信 息。
计机构予 以审计 , 否则其财务报表不得对
上市公 量风 险, 从而使公司得 以承受或规避的职 ( ) 一 最近频发的 财务丑闻暴 露的 审 容易受到胁迫而使财 务报告失真。

上市公司内外部审计程序

上市公司内外部审计程序

上市公司内外部审计程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上市公司在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障上市公司的财务透明度和合规运营,内外部审计程序成为了必要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上市公司内外部审计程序的内容和流程。

一、内部审计程序内部审计程序是指由上市公司内部的审计部门或专业人员负责进行的审计活动。

其目的是评估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内部控制评价内部审计程序的第一步是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价。

这包括评估财务报告准确性的制度、流程和措施,以及对风险和合规性的管理和控制。

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可以有效预防错误、欺诈和滥用资产等问题的发生。

2. 风险评估和管理内部审计程序还包括对公司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

这涉及到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减少风险带来的影响。

3. 审计程序的执行和监督内部审计程序的最后一步是执行和监督审计程序的过程。

这包括设立审计计划、收集审计证据、进行审计测试、编制审计报告等一系列程序。

同时,内部审计部门也需要监督公司各个部门对审计问题的整改,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二、外部审计程序外部审计程序是指由独立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进行的审计活动。

外部审计程序的目的是对公司财务报表提供独立的审计意见,以增加投资者对财务报表的信任和准确性。

1. 审计计划外部审计程序的第一步是制定审计计划。

审计师事务所需要了解上市公司的业务模式、财务报告体系和风险情况,并根据这些信息制定相应的审计计划,明确审计范围和时间安排。

2. 审计程序的执行审计师事务所会依据审计计划进行审计程序的执行。

这包括收集和分析财务报表相关的证据,评估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审计程序的执行过程需要保证独立性和客观性,并严格按照审计准则和标准进行。

3. 审计意见的形成外部审计程序的最后一步是形成审计意见。

审计师事务所根据对财务报表的审计程序和分析,对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发表独立的审计意见。

新的商业模式对外部审计的影响及要求

新的商业模式对外部审计的影响及要求

新的商业模式对外部审计的影响及要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变革,新的商业模式对外部审计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和要求。

外部审计是指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审核和评估,以确认其真实性和合规性。

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改变了传统企业的经营方式和财务信息的产生,给外部审计带来了一些挑战和变化。

新的商业模式通常依赖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给企业带来了更高效和更准确的财务信息产生和处理方式,但同时也增加了审计的复杂性。

传统的审计方法和工具可能无法适应新的商业模式的需求,需要审计公司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和知识,以应对新的审计挑战。

新的商业模式通常涉及多个参与方的合作和交易。

共享经济模式中,平台企业与供应商、消费者等多个参与方之间存在复杂的合作关系和交易行为。

这些复杂的合作关系和交易行为增加了企业财务信息的复杂性和风险,也给外部审计带来了困难。

审计公司需要在审计过程中考虑各个参与方之间的权责关系和资金流动,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新的商业模式通常具有强大的创新性和不确定性。

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可能涉及新的收入模式、新的市场规模和新的商业机会。

这些创新和不确定性给企业的财务信息产生和外部审计带来了不确定性与风险。

审计公司需要认识到这些不确定性,并在审计过程中灵活应对,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新的商业模式通常与传统产业和规模较小的企业相比,享有更高的风险和更广泛的影响。

一些新兴行业和互联网企业具有高速增长和高投资回报的特点,但也伴随着高风险和高不确定性。

这些高风险和高不确定性给外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审计公司具备更强的专业能力和风险意识,确保审计过程的有效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上市公司外部审计制度变革

上市公司外部审计制度变革

上市公司外部审计制度变革简介:公司治理决定了审计制度,审计制度对公司治理又会起到积极作用,健全的审计制度可以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

以监事会为中心、以董事会为中心与以独立董事为中心的三种外部审计制度模式,可以重新构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框架,提高审计机制运行效率。

在中国证券市场取得重大发展的十多年中,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屡屡出现。

2001年,爆发了银广夏、麦科特等多家上市公司造假案。

在每一份虚假财务报告的背后,都附带着一份由注册会计师出具的虚假审计报告。

造成我国独立审计报告失真的原因很多,其中,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导致外部审计制度的固有缺陷,是造成审计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

因此,从公司治理角度研究上市公司外部审计制度问题,最大限度地消除代表大股东利益的经营者对审计的影响,并从制度上防范和减少审计失败,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有实际意义。

一、上市公司外部审计制度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根据美国会计学会(AAA)对审计的定义,审计是为了判定有关经济活动和事项的认定与其既定标准之间的相符程度,并向利益相关者传递结果,而客观地收集、评价有关认定证据的系统过程。

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评价和鉴证。

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制企业在决策、激励、监督约束方面的制度安排,涉及利益相关者之间在权利与责任方面的分配、制衡,公司治理的目的是实现科学决策、高效经营和有效控制。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健全的监督机制。

公司治理决定了审计制度,审计制度对公司治理又会起到积极作用,健全的审计制度可以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

公司治理与审计机制的匹配性影响着审计机制运行效率和公司绩效,是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乃至提高公司绩效的必要条件。

公司治理中的审计机制,是一个由多元审计主体、多层次审计体系构成的审计制度安排,分为内部审计制度和外部审计制度。

其中外部审计制度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过滤会计信息风险、确保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会计信息识别成本的责任,被利益相关者视为重要的利益保障机制[1].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是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分配。

上市公司审计师轮换制度

上市公司审计师轮换制度

上市公司审计师轮换制度1. 背景介绍上市公司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对于投资者的决策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审计师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长期以来,一些审计师可能因为与上市公司的关系过于密切,而导致审计结果的失真,从而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上市公司审计师轮换制度应运而生。

2. 审计师轮换制度的定义和目的审计师轮换制度是指上市公司在一定时间间隔内,需要更换其外部审计师的制度。

其目的在于增强审计师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减少与上市公司的利益关系,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透明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3. 审计师轮换制度的实施原则和措施3.1 实施原则审计师轮换制度的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公正公平原则:审计师的选择应公开、公正、公平,避免利益输送和内外勾结。

•专业能力原则:新任审计师应具备充分的专业能力和经验,确保能够独立、全面地审计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

•适度周期原则:审计师轮换的周期应适度,既能保证审计师的独立性,又能避免频繁变动造成的不必要成本和不稳定性。

•信息共享原则:新任审计师应充分了解前任审计师的审计工作,以便更好地继续和完善审计工作。

3.2 实施措施为了有效实施审计师轮换制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法律法规的支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审计师轮换的要求和程序,加强对违规行为的监管和处罚,提高制度的可执行性和有效性。

•审计委员会的监督:设立独立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审计师的选择、评价和监督工作,确保审计师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审计师事务所的自律:审计师事务所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审计师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审计质量和独立性。

•审计师轮换的程序:根据审计师轮换制度的要求,上市公司应及时组织招标,选择符合要求的审计师事务所,并进行合同签订和审计工作的交接。

•信息共享和沟通:新任审计师应与前任审计师充分沟通,了解前期审计工作的结果和问题,确保审计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上市公司审计师轮换制度

上市公司审计师轮换制度

上市公司审计师轮换制度(原创版5篇)篇1 目录1.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的重要性2.证监会对实行上市公司审计机构强制轮换制度的建议答复3.秦荣生对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审计强制轮换制度的建议4.国际上对上市公司审计强制轮换制度的实施情况5.结论篇1正文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在上市公司监管中具有重要地位。

审计独立性是会计师事务所客观公正执业的前提,也是审计执业质量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保障。

证监会在实行上市公司审计机构强制轮换制度的建议答复中表示,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

证监会对实行上市公司审计机构强制轮换制度的建议答复中表示,实行上市公司审计机构强制轮换制度在国际上早已司空见惯,全球有超过100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对上市公司实行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

从国际范围看,轮换年限有 3 年、5 年的,也有 10 年及 10 年以上的。

而中国对上市公司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至今没有明确规定,仅对签字注册会计师轮换做出了规定。

秦荣生认为,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审计强制轮换制度,优化上市公司审计环境,切实提升审计质量是必要的。

他提出了四点建议:1.由上市公司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选聘、续聘和强制轮换制度。

2.由独立董事担任召集人且独立董事占多数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实施上市公司审计强制轮换制度,可以避免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管理层对选聘会计师事务所的干扰,强化独立董事的责任和保障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独立性,提高上市公司审计质量。

3.对于轮换的会计师事务所,应设置合理的轮换年限,以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和连续性。

4.加强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审计轮换制度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国际上对上市公司审计强制轮换制度的实施情况表明,这一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

篇2 目录一、背景介绍二、审计师轮换制度的定义和意义三、国际上的审计师轮换制度实践四、我国审计师轮换制度的现状与问题五、相关建议与改进措施篇2正文一、背景介绍审计师轮换制度是一种旨在提高审计独立性、保障审计质量的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公司治理决定了审计制度,审计制度对公司治理又会起到积极作用,健全的审计制度可以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

以监事会为中心、以董事会为中心与以独立董事为中心的三种外部审计制度模式,可以重新构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框架,提高审计机制运行效率。

关键词:公司治理;外部审计制度;独立董事在中国证券市场取得重大发展的十多年中,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屡屡出现。

2001年,爆发了银广夏、麦科特等多家上市公司造假案。

在每一份虚假财务报告的背后,都附带着一份由注册会计师出具的虚假审计报告。

造成我国独立审计报告失真的原因很多,其中,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导致外部审计制度的固有缺陷,是造成审计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

因此,从公司治理角度研究上市公司外部审计制度问题,最大限度地消除代表大股东利益的经营者对审计的影响,并从制度上防范和减少审计失败,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有实际意义。

一、上市公司外部审计制度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根据美国会计学会(AAA)对审计的定义,审计是为了判定有关经济活动和事项的认定与其既定标准之间的相符程度,并向利益相关者传递结果,而客观地收集、评价有关认定证据的系统过程。

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评价和鉴证。

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制企业在决策、激励、监督约束方面的制度安排,涉及利益相关者之间在权利与责任方面的分配、制衡,公司治理的目的是实现科学决策、高效经营和有效控制。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健全的监督机制。

公司治理决定了审计制度,审计制度对公司治理又会起到积极作用,健全的审计制度可以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

公司治理与审计机制的匹配性影响着审计机制运行效率和公司绩效,是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乃至提高公司绩效的必要条件。

公司治理中的审计机制,是一个由多元审计主体、多层次审计体系构成的审计制度安排,分为内部审计制度和外部审计制度。

其中外部审计制度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过滤会计信息风险、确保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会计信息识别成本的责任,被利益相关者视为重要的利益保障机制[1].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是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分配。

由于现代大公司股权分散,而且强调组织效率胜于资源配置效率,公司越来越多地把权力下放给执行董事,执行董事拥有相当大的决策权,导致经营者控制公司,经营者掌握了公司资产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

新古典经济学把公司的经营者看作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当经营者把公司作为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工具,利用独立的法人资格和有限责任制度,在缺乏有效监控制度的情况下,转移优质资产,损害投资者利益时,就有必要在经营者控制的公司建立相应的审计制度,由投资者委托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对经营者的经营情况进行审计,受托的注册会计师将审计结果报告委托人,并由委托人支付相应的报酬[2].二、上市公司外部审计制度:公司治理的视角分析[!--empirenews.page--]外部审计制度的价值在于独立性,在直接审计委托模式下,包括企业所有者、注册会计师和经营者三方,企业所有者是委托人、注册会计师是审计人、经营者是被审计人,三者身份明确,形成相互制衡的审计关系。

作为审计人的注册会计师独立于作为委托人的所有者和作为被审计人的经营者,从而保证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随着股份制的高度发展,公司股权越来越分散,审计采取直接委托模式已经不现实,间接审计委托模式成为股份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但我国现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却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外部审计独立性。

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既不同于英美国家的一元制,也不同于德国双层型的二元制。

我国上市公司的机构设置为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

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而董事会与监事会地位平等,二者在组织结构上并无隶属关系,是两个平行的机关。

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8月16日颁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独立董事开始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成为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股东大会。

我国的上市公司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在股权结构上,代表国有资产的国有股占有绝对优势,加之我国证券市场尚不成熟,产权交易市场也未建立,上市公司大部分中小股东的持股数量很少,他们倾向于进行短期的投机操作,所关心的不是公司的长远发展,而是短期的股价涨跌。

因此,中小股东对出席股东大会不感兴趣。

即使有若干分散的小股东关心公司的长远发展,一些公司对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资格在持股比例和数量上也作了限制,参加股东大会的成本相对高昂,并且很难达成一致意见。

股东大会实际变成了国家股东会议或董事会扩大会议,难以形成规范、有效的对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及公司行为的制衡约束机制,中小股东无法行使《公司法》赋予股东大会选择、聘任注册会计师的权力,审计委托的权力落到实际掌握公司控制权的经营者手中。

2.董事会。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董事会对股东负责,受全体股东的委托,享有充分的权力,代表股东进行决策,在公司领导中起着核心作用。

但在现实中,许多公司的董事会并没有发挥其核心作用,董事会与经营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执行董事作为董事会成员又同时在公司管理部门兼职,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现象非常普遍,董事会对注册会计师的选聘在很大程度上受经营者的影响。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中规定,独立董事具有向董事会提议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单独聘请外部审计机构或咨询机构等特别职权。

但就目前情况看,虽然大多数上市公司已按证监会的要求配备了独立董事,但证监会希望通过独立董事制度的确立来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的目的是否能实现,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争论。

目前独立董事的选聘,大多数是由董事会提名,股东大会通过,在“一股独大”治理结构的情况下,实质上是大股东对独立董事的选择,中小股东在这方面的发言权流于形式,削弱了独立董事所应有的独立性和功能,其结果只能是独立董事听命于大股东,这就造成了外部审计制度监督的真空。

[!--empirenews.page--] 3.监事会。

我国《公司法》中对监事会的组成和职权作出的规定是:监事会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组成;监事会的职能主要是“检查公司的财务,对董事和经理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监督”。

但是,改制后的上市公司一般是由国家股占绝对优势,监事会成员实际上就成了国家股东指定的人员,监事与公司存在紧密的利益关系,“内部人”现象严重,其来源决定了其很难独立;人员的构成又导致监事会职能上的形同虚设,对董事会的依附性很强,监事会既没有行使职能的权力,也没有利益激励,地位非常尴尬。

此外,监事获取信息的不充分性,不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也是监事会不能真正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很难独立、客观、公正地行使对外部审计制度的监督权。

4.经营者。

《公司法》确认了对公司经理层人员的选拔和聘任机制。

然而,许多改制后公司仍然以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模式来管理现代公司的经理层人员。

这种做法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根本不能相容,它打破了经理层人员与董事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破坏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之间层层产生、层层制衡负责的机制。

由于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是受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政府委托经营企业的,“所有者缺位”现象在国有企业体现得尤为明显。

企业的多数决策经营权实际掌握在经营者手中,经营者行为对企业的影响十分巨大。

同时,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在人员、资产、财务、业务等方面[1][2]下一页边界模糊,形成了“内部人”对自己的监督,淡化了公司所有者最终控制权。

由于外部审计市场属于买方市场,作为买方的经营者可能利用中介审计机构选择权和审计付费等手段控制注册会计师。

经营者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并决定注册会计师的续聘、收费等事项,这种审计委托人与被审计人合二为一的状况,打乱了审计关系三方有序的平衡关系,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关系中处于明显的被动地位,出现经营者购买审计意见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注册会计师由投资者委托的监督人完全变为经理人的辩护人。

三、完善公司治理,变革外部审计制度的模式分析评价审计机制绩效的标准是能否实现科学决策与效率经营,现行外部审计制度并没有直接解决公司治理中实际存在的问题——科学决策、高效经营和有效控制,在上市公司外部审计工作中,监督机制无所作为,这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障碍之一。

因此,重新构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框架,理顺内部治理关系,提高审计机制运行效率,促进公司科学决策、高效经营和有效控制,成为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当务之急[3].鉴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现实状况,外部审计制度有以下三种模式可供选择:1.以监事会为中心的外部审计制度。

产权理论认为,股东是产权主体之一,但股东也只拥有公司产权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真正拥有公司产权的是公司的各利益相关者。

根据产权内涵和逻辑延伸,债权人和人力资本均是产权主体,员工(除经营者等高级管理人员之外的劳动力)通过提供人力资本拥有参与治理的权利。

一般的经济学文献假设监事是股东的信托人,监事通常会自觉地为了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履行其职责。

在这种模式下,监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形成监事会为中心的审计机制。

监事接受利益相关者委托对公司行使控制权和决策权。

监事与经理层不得交叉任职,监事会掌握中介审计机构聘用权,并在监事会中建立审计委员会、财务委员会、风险控制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提高监事会的决策和监督能力[4].[!--empirenews.page--]我国监事会的独立性不强,公司法对监事会的独立地位缺乏保护性规定,监事会的职权力度明显不足,出现了“监事会虚置”的现象。

从着力改善公司的监督机制和监督效果的角度考虑,上市公司治理的重点应该放在改善监事会的人员组成结构,赋予监事会更大的监督权力、更为明确的实质性监督手段。

为了保证监事会对公司财务监督权及其对董事会的监督权能够落实,法律应该明确规定公司聘请外部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由监事会决定,而不是由董事会决定;董事会有正当理由认为会计师事务所没有能力或不负责任时,可以要求监事会更换,是否同意更换仍应由监事会独立决定。

这不会影响董事会的任何合法职权,包括其监督权,但对加强监事会的地位、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将外部审计的聘任权由监事会掌握,保持了与《公司法》的一致性,避免了将同一职责同时授予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所引起的混乱,更能保证作为监督机构的独立性,以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

这一模式的缺陷在于,我国上市公司中,在已经存在监事会这一专门监督机构的情况下,又全面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并且将独立董事的主要职能定位于监督,可能引发制度上的冲突。

笔者认为,我国对独立董事制度的功能还需进行合理的定位调整,不能因为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冲淡了对监事会这一专门监督机构改革的关注。

2.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外部审计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