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事务和锁

合集下载

Oracle的事务及锁

Oracle的事务及锁

1、事务的概念:事务是一个基本的逻辑单元,它作为一个整体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

2、事务的特性:原子性:事务是处理的一个原子单位,每一个操作不可拆分,它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都不执行。

一致性:指事务完成时,必须使所有的数据在整体上不变。

隔离性:各事务之间相互隔离,此事务的执行不受其他并发事务执行的干扰。

持续性:指事务对数据库的改变应是持续存在的,不会因故障而发生丢失。

3、从功能是上划分,sql语言分为DDL、DML和DCL:3.1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数据定义语言):用于定义和管理数据库中的所有对象的语言,如:create创建表空间、alter修改表空间、drop 删除表空间3.2: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数据操作语言):处理数据等操作,如:insert插入数据、delete删除数据、update修改数据、select查询数据3.3:DCL(Data Control Language,数据控制语言):授予或回收访问数据库的权限,控制数据库操作事务发生的时间及效果,对数据库实行监视,如:grant授权,rollback回滚,commit提交4、事务的开始及结束:一个事务可以由一条DDL语句单独组成或多条DML语句共同组成。

一个事务从执行第一条sql语句开始,在它被提交或被回滚时结束。

事务的提交可以是显式提交:用commit命令直接完成;也可以是提交隐式提交:用sql语句间接完成提交,这些语句有:alter,audit,comment,create,disconnect,drop,exit,grant,noaudit,quit,revoke,rename,会话终止等;还可以是自动提交:set autocommit on或set autocommit immediate设置为自动提交,则在插入、删除、修改语句执行后自动提交,使用set autocommit off可以取消自动提交,show autocommit可以查看自动提交是否打开。

第十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数据库恢复技术一、选择题1.一个事务的执行,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做,一个事务中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序列的属性是(A )。

A. 原子性B. 一致性C. 独立性D. 持久性2.表示两个或多个事务可以同时运行而不互相影响的是(C)。

A. 原子性B. 一致性C. 独立性D. 持久性3. 事务的持续性是指(B )A.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B.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

C.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

D.事务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4.SQL语言中的COMMIT语句的主要作用是(C)。

A. 结束程序B. 返回系统C. 提交事务D. 存储数据5.SQL语言中用(B)语句实现事务的回滚A. CREATE TABLEB. ROLLBACKC. GRANT和REVOKED. COMMIT 6.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硬件故障,使存储在外存上的数据部分损失或全部损失,这种情况称为(A )。

A. 介质故障B. 运行故障C. 系统故障D. 事务故障7.在DBMS中实现事务持久性的子系统是(B D )。

A. 安全管理子系统B. 完整性管理子系统C. 并发控制子系统D. 恢复管理子系统8. 后援副本的作用是(C)。

A. 保障安全性B. 一致性控制C. 故障后的恢复D. 数据的转储9.事务日志用于保存(D C)。

A. 程序运行过程B. 程序的执行结果C. 对数据的更新操作D. 数据操作10.数据库恢复的基础是利用转储的冗余数据。

这些转储的冗余数据包括(C)。

A.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审计档案、数据库后备副本B.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审计档案、日志文件C. 日志文件、数据库后备副本D.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数据库后备副本选择题答案:(1) A (2) C (3) B (4) C (5) B(6) A (7) D (8) C (9) C (10) C二、简答题1.试述事务的概念及事务的四个特性。

数据库事务的隔离级别与锁机制

数据库事务的隔离级别与锁机制

数据库事务的隔离级别与锁机制数据库事务的隔离级别与锁机制是在数据库系统中确保数据并发处理的一种重要机制。

隔离级别定义了多个事务之间的可见性和干扰程度,而锁机制则用于管理数据的并发访问和更新。

1. 数据库事务的隔离级别数据库系统提供了四个事务隔离级别:- 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事务可以读取其他事务未提交的数据,容易引发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影读问题。

- 读已提交(Read Committed):事务只能读取其他事务已提交的数据,避免了脏读问题,但仍可能出现不可重复读和幻影读问题。

- 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事务在对某个数据进行读取时,能够确保其他事务不能修改该数据,避免了脏读和不可重复读问题,但仍可能出现幻影读问题。

- 串行化(Serializable):事务的读取和写入完全串行化执行,避免了所有并发问题,但牺牲了并发性能。

不同的隔离级别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低级别的隔离级别提供了更高的并发性能,而高级别的隔离级别则提供了更严格的数据一致性。

2. 锁机制锁机制用于管理事务对数据库的并发访问和更新,可以避免数据不一致和并发冲突问题。

常见的锁包括共享锁(Shared Lock)和排他锁(Exclusive Lock)。

- 共享锁(S锁):多个事务可以同时对同一数据进行读取,但不允许进行数据的修改操作。

这种锁机制适用于读取密集型操作,可以提高并发性能。

- 排他锁(X锁):只允许单个事务对数据进行读取和修改操作。

其他事务必须等待当前事务释放锁之后才能对该数据进行操作。

这种锁机制适用于写入密集型操作,可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锁机制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的并发处理需求进行选择,过多的锁可能会导致性能下降,而过少的锁可能会导致并发冲突和数据不一致。

3. 隔离级别与锁机制的关系隔离级别和锁机制是联系紧密的,不同的隔离级别会在并发访问和更新时采取不同的锁机制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锁和阻塞

锁和阻塞

锁和阻塞1.没有并发,就没有锁。

在数据库中,并发的意思是超过两个(含)以上的用户对同样的数据进行修改(包括插入、修改、删除),并行的意思是将一件事情分成很多小的部分,让每一部分同时执行,最后将执行结果进行汇总。

并发和并行是不同的,没有并发,就没有锁。

这里主要介绍TM锁和TX锁。

其实,TM锁更像是一个段级的锁,通常我们叫它表锁,是因为我们把这个表看成了一个段。

当某个表中有几个段的时候,可能一个段上有TM锁,而另外的段中没有TM锁(可以进行DDL操作)。

TX锁实际上应该叫做事务锁,它主要是为了维护是事务的一致性,从这个角度来看,TX锁并非都是在对数据进行修改时才产生的,只要需要维护事务的一致性,就需要用到该锁。

例如分布式事务,一般来说就是通过dblink在几个数据库中处理数据,因为是分布式的操作方式,所以需要一个事务的总协调者,这时候即使都是读取操作,依然需要一个TX锁来维护事务的一致性。

Oracl中锁的信息是数据库的一个属性,是物理的,并不是逻辑上属于某个表或者某个行。

在TX锁中,id1和id2构成了事务在回滚段中的位置。

它(id1和id2)的用处是,当其他操作需要读取这个数据块时,会发现这个数据块上有活动的事务,因此需要到回滚段中去找该数据库之前的内容,那么这些内容在回滚段的什么地方?这两个值就告诉了你。

对于TM 锁,id1就是加锁的段对象,可以是一个表或者表上的一个分区,id2一般为0。

2.select for update (no wait)3.外键和索引如果系统中有主、外键引用关系,并且满足以下情况之一,那么就应该考虑在外键字段中创建索引,以提高系统性能。

*主表上有频繁的删除操作*主表上有频繁的修改操作*业务上经常对主表和从表进行关联查询。

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十章)

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十章)

第11章并发控制1 .在数据库中为什么要并发控制?答:数据库是共享资源,通常有许多个事务同时在运行。

当多个事务并发地存取数据库时就会产生同时读取和/或修改同一数据的情况。

若对并发操作不加控制就可能会存取和存储不正确的数据,破坏数据库的一致性。

所以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提供并发控制机制。

2 .并发操作可能会产生哪几类数据不一致?用什么方法能避免各种不一致的情况?答: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包括三类: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和读“脏’夕数据。

( l )丢失修改(lost update ) 两个事务 Tl 和T2读入同一数据并修改,T2提交的结果破坏了(覆盖了) Tl 提交的结果,导致Tl 的修改被丢失。

( 2 )不可重复读( Non 一 Repeatable Read ) 不可重复读是指事务 Tl 读取数据后,事务几执行更新操作,使 Tl 无法再现前一次读取结果。

( 3 )读“脏”数据( Dirty Read ) 读“脏’夕数据是指事务 Tl 修改某一数据,并将其写回磁盘,事务几读取同一数据后, Tl 由于某种原因被撤销,这时 Tl 已修改过的数据恢复原值,几读到的数据就与数据库中的数据不一致,则几读到的数据就为“脏”数据,即不正确的数据。

避免不一致性的方法和技术就是并发控制。

最常用的技术是封锁技术。

也可以用其他技术,例如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可以采用时间戳方法来进行并发控制。

3 .什么是封锁?基本的封锁类型有几种?试述它们的含义。

答:封锁就是事务 T 在对某个数据对象例如表、记录等操作之前,先向系统发出请求,对其加锁。

加锁后事务 T 就对该数据对象有了一定的控制,在事务 T 释放它的锁之前,其他的事务不能更新此数据对象。

封锁是实现并发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

基本的封锁类型有两种:排它锁( Exclusive Locks ,简称 x 锁)和共享锁 ( Share Locks,简称 S 锁)。

排它锁又称为写锁。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事务处理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事务处理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事务处理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存储和组织。

作为关键的数据管理工具,DBMS不仅需要高效地存储和检索数据,还需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DBMS采用了事务处理的机制。

一、事务处理的概念事务是指对数据库的一系列操作的逻辑单元,它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回滚不执行。

事务处理是指对事务的执行过程,它确保了多个并发事务之间的数据一致性和隔离性。

二、事务处理的特性1. 原子性(Atomicity):一个事务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失败。

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操作失败,整个事务都会被回滚到起始状态。

2. 一致性(Consistency):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状态转换到另一个一致状态。

事务执行过程中的中间状态是不允许的。

3. 隔离性(Isolation):每个事务的执行应该与其他并发事务相互隔离。

其中任何一个事务对数据的修改在提交前对其他事务是不可见的。

4. 持久性(Durability):一旦事务被提交,其更改将永久保存在数据库中。

三、事务处理的基本操作1. 开始事务(BEGIN):标志着事务的开始。

在执行其他操作之前,必须先开始一个事务。

2. 执行操作:对数据库进行读取、插入、更新或删除等操作。

3. 提交事务(COMMIT):将事务中的操作永久保存到数据库中。

4. 回滚事务(ROLLBACK):取消未提交的事务,将数据库恢复到事务开始的状态。

四、事务的并发控制并发是指多个事务同时执行的情况。

在并发环境下,事务之间的交错执行可能导致数据的不一致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DBMS使用并发控制机制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隔离性。

1. 锁定机制:通过给数据加锁来实现并发控制。

当一个事务对某个数据进行更新时,会将该数据进行锁定,其他事务必须等待锁的释放才能对该数据进行操作。

2. 并发隔离级别:定义了事务之间的隔离程度。

常见的隔离级别有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读已提交(READ COMMITTED)、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和串行化(SERIALIZABLE)。

MySQL中的数据库锁定和解锁技巧

MySQL中的数据库锁定和解锁技巧

MySQL中的数据库锁定和解锁技巧MySQL是最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被广泛应用于Web应用程序的开发中。

在MySQL中,数据库锁定和解锁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主题,因为锁定数据可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并防止并发操作引发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MySQL中的数据库锁定和解锁技巧,深入探讨不同类型的锁定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它们。

一、引言MySQL中的数据库锁定和解锁是为了防止多个并发事务对同一数据进行修改而引发的数据冲突问题。

当多个事务同时对同一数据进行读写操作时,如果没有适当的锁定机制,就会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因此,在MySQL中正确使用锁定机制对于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至关重要。

二、MySQL中的锁定机制MySQL中的锁定机制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共享锁和排他锁。

共享锁用于保护读操作,而排他锁用于保护写操作。

共享锁可以同时被多个事务获取,但是排他锁只能被一个事务获取。

通过正确地使用这两种锁定机制,可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1. 共享锁共享锁可以被多个事务同时获取,它用于保护读操作,即多个事务可以同时读取同一份数据而不会造成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当一个事务获取了共享锁后,其他事务可以继续获取共享锁,但是无法获取排他锁,直到该事务释放了共享锁。

在MySQL中,可以使用以下语句获取共享锁:```SELECT * FROM table_name LOCK IN SHARE MODE;```2. 排他锁排他锁只能被一个事务获取,它用于保护写操作,即当一个事务获取了排他锁后,其他事务无法获取共享锁或排他锁,直到该事务释放了排他锁。

这样可以确保在写操作期间不会有其他事务对数据进行读或写操作,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

在MySQL中,可以使用以下语句获取排他锁:```SELECT * FROM table_name FOR UPDATE;```三、使用锁定机制的注意事项在使用MySQL中的锁定机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锁的粒度在MySQL中,可以对表级别、行级别甚至列级别进行锁定。

Java中的分布式事务和分布式锁应用

Java中的分布式事务和分布式锁应用

Java中的分布式事务和分布式锁应用分布式事务和分布式锁是分布式系统中常用的两种重要技术,用于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并发控制。

本文将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分别介绍分布式事务和分布式锁的概念及其在Java中的应用。

1.分布式事务分布式事务是指在分布式系统中,需要保证多个操作的一致性和原子性的事务。

在分布式系统中,每个节点都有可能有自己的一份数据,并且数据之间互相依赖。

因此,当一个事务需要跨越多个节点时,就需要保证所有节点的数据操作都能同时成功或者同时失败,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在Java中,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分布式事务管理框架来实现分布式事务。

一种常用的框架是Atomikos。

Atomikos提供了基于JTA(Java Transaction API)的分布式事务管理功能。

通过Atomikos,我们可以将多个操作组合成一个分布式事务,并通过注解或者编程方式定义事务的边界。

Atomikos会协调各个节点上的事务,保证所有的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另外,还有一种分布式事务管理框架是Seata。

Seata是阿里巴巴推出的开源框架,它提供了全局事务管理的功能。

通过Seata,我们可以统一管理多个节点上的事务,并提供了高度可扩展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

Seata的架构非常灵活,可以在不同的部署场景下实现分布式事务管理,如单机事务、多数据源事务、XA事务等。

2.分布式锁分布式锁是用于解决分布式系统中并发控制的一种机制。

在分布式系统中,多个节点可能同时访问共享资源,如果没有合适的并发控制机制,就会导致数据错误和丢失。

分布式锁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在Java中,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分布式锁的实现,如基于数据库、缓存、ZooKeeper等。

其中,ZooKeeper是一个分布式协调服务,提供了一种高可用、高性能的分布式锁的实现方式。

使用分布式锁的基本流程如下:-创建一个ZooKeeper客户端,并连接到ZooKeeper服务器。

TP5_事务及锁_1

TP5_事务及锁_1

• 验证你的添加 验证你的添加.
EMPNO ENAME JOB MGR HIREDATE SAL COMM DEPTNO ----- ------- -------- ---- --------- ---- ---- -----2296 AROMANO SALESMAN 7782 03-FEB-97 1300 10
数据处理及事务
HandsOn
目标
完成本课,将可以 完成本课,将可以:
描述每种DML语句 语句 描述每种 向表中插入数据 更新表中的行 删除表中的行 控制事务
HandsOn
数据操纵语句
在下面的情况执行DML语句 语句: 在下面的情况执行 语句
向表中增加新行 修改表中存在的行 从表中删除存在的行
事务(transaction)由形成一个逻辑工作单元的 由形成一个逻辑工作单元的
修改表中的行
当指定WHERE子句时,修改指定的一行 子句时, 当指定 子句时 或多行. 或多行
SQL> UPDATE emp 2 SET deptno = 20 3 WHERE empno = 7782; 1 row updated.
如果不使用WHERE子句,表的的所有行 如果不使用 子句, 子句 都被更新. 都被更新
HandsOn
DELETE语句
使用DELETE语句可以删除表中已有行 语句可以删除表中已有行. 使用 语句可以删除表中已有行
DELETE [FROM] [WHERE table condition];
HandsOn
从表中删除行
当指定WHERE子句时删除指定的一行或 子句时删除指定的一行或 当指定 多行. 多行
deptno dept dname ='SALES');

数据库事务、事务隔离级别以及锁机制详解

数据库事务、事务隔离级别以及锁机制详解

数据库事务、事务隔离级别以及锁机制详解以下主要以MySQL(InnoDB引擎)数据库为讨论背景,纯属个⼈学习总结,不对的地⽅还请指出!什么是事务?事务是作为⼀个逻辑单元执⾏的⼀系列操作,要么⼀起成功,要么⼀起失败。

⼀个逻辑⼯作单元必须有四个属性,称为 ACID(原⼦性、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属性,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个事务。

数据库事物的四⼤特性(ACID):1)原⼦性:(Atomicity)务必须是原⼦⼯作单元;对于其数据修改,要么全都执⾏,要么全都不执⾏。

2)⼀致性:(Consistency)事务在完成时,必须使所有的数据都保持⼀致状态。

在相关数据库中,所有规则都必须应⽤于事务的修改,保持所有数据的完整性。

事务结束时,所有的内部数据结构(如 B 树索引或双向链表)都必须是正确的。

3)隔离线:(Isolation)由并发事务所作的修改必须与任何其它并发事务所作的修改隔离。

事务查看数据时数据所处的状态,要么另⼀并发事务修改它之前的状态,要么是另⼀事务修改它之后的状态,事务不会查看中间状态的数据。

这为可串⾏性,因为它能够重新装载起始数据,并且重播⼀系列事务,以使数据结束时的状态与原始事务执的状态相同。

4)持久性:(Durability)事务完成之后,它对于系统的影响是永久性的。

该修改即使出现系统故障也将⼀直保持。

事务并发时会发⽣什么问题?(在不考虑事务隔离情况下)1)脏读:脏读是指在⼀个事务处理过程⾥读取了另⼀个未提交的事务中的数据。

例:事务A修改num=123------事务B读取num=123(A操作还未提交时)事务A回滚此时就会出现B事务读到的num并不是数据库中真正的num的值,这种情况就叫“脏读”。

2)不可重读:不可重复读是指在对于数据库中的某个数据,⼀个事务范围内多次查询却返回了不同的数据值,这是由于在查询间隔,被另⼀个事务修改并提交了。

例:事务A读取num=123(事务A并未结束)------事务B修改num=321,并提交了事务事务A再次读取num=321此时就会出现同⼀次事务A中两次读取num的值不⼀样,这种情况就叫“不可重读”。

数据库中的并发控制与锁设计

数据库中的并发控制与锁设计

数据库中的并发控制与锁设计在数据库管理中,数据库的并发控制和锁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并发控制是指数据库系统在多个用户同时访问和修改数据时所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而锁设计又是并发控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防止不同用户之间产生的数据冲突问题,并确保事务的正确执行。

在一个数据库系统中,多个用户可以并发地读取和修改数据库中的数据。

然而,在并发访问下,容易出现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数据库系统采用了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进行并发控制。

首先来介绍一下数据库中常用的一种并发控制技术,即事务。

事务是数据库中一组逻辑上相关的操作的集合,它们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执行单元。

在事务的执行过程中,数据库需要同时满足ACID原则: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为了实现事务的隔离性,数据库系统通过锁的控制来避免并发访问带来的数据冲突。

锁的设计通常包括两种基本类型,即共享锁和排他锁。

共享锁允许多个事务同时读取一个数据,而排他锁则要求一个事务对一个数据进行独占性的读写操作。

在实践中,锁机制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方式。

最常见的方式包括两阶段锁协议、多粒度锁以及时间戳排序等。

两阶段锁协议是最基本的并发控制协议之一。

它要求在事务的执行过程中,先获取锁,在释放锁之前,不能再申请新的锁。

多粒度锁是一种提高并发性能的技术,它根据数据访问的粒度不同,选择不同的锁类型。

时间戳排序则是一种通过时间戳来排序并发事务执行的技术,保证事务之间的相对顺序。

除了锁之外,数据库系统还可以采用其他一些并发控制方法,如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和乐观并发控制。

MVCC通过为每个事务保存一个版本号来实现并发访问。

在此基础上,乐观并发控制更为灵活,它通过判断事务在提交时是否会引发数据冲突,从而决定是否允许该事务提交。

乐观并发控制在读多写少的场景下表现出色。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库的并发控制设计还需考虑到性能和可扩展性的问题。

数据库第10、11章习题及答案 (1)

数据库第10、11章习题及答案 (1)

第10、11章练习题(数据库恢复技术及并发控制)一、选择题 1.( C )是DBMS 的基本单位,它是用户定义的一组逻辑一致的程序序列。

A .程序B .命令C .事务D .文件 2.事务的原子性是指( A ) 。

A .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B .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C .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D .事务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3.事务的一致性是指( D )。

A .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B .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为的改变是永久的C .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D .事务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4.事务的隔离性是指( C )。

A .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B .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C .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D .事务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5.事务的持续性是指( B )。

A .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B .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C .一个事力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D .事务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6.若数据库中只包含成功事务提交的结果,则此数据库就称为处于( B )状态。

A .安全B .一致C .不安全D .不一致7.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系统停止运行,致使事务在执行过程中以非控制方式终止,这时内存中的信息丢失,而存储在外存上的数据未受影响,这种情况称为( B )。

A .事务故障B .系统故障C .介质故障D .运行故障 8.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硬件故障,使存储在外存上的数据部分损失或全部损失,这种情况称为( C )。

A .事务故障B .系统故障C .介质故障D .运行故障 9.( B )用来记录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的每一次更新操作。

事务(进程ID64)与另一个进程被死锁在锁资源上,并且已被选作死锁牺牲品。

事务(进程ID64)与另一个进程被死锁在锁资源上,并且已被选作死锁牺牲品。

事务(进程ID64)与另⼀个进程被死锁在锁资源上,并且已被选作死锁牺牲品。

访问频率⽐较⾼的app接⼝,在后台写的异常⽇志会偶尔出现以下错误。

事务(进程 ID 64)与另⼀个进程被死锁在锁资源上,并且已被选作死锁牺牲品。

请重新运⾏该事务实所有的死锁最深层的原因就是⼀个:资源竞争表现⼀:⼀个⽤户A 访问表A(锁住了表A),然后⼜访问表B另⼀个⽤户B 访问表B(锁住了表B),然后企图访问表A这时⽤户A由于⽤户B已经锁住表B,它必须等待⽤户B释放表B,才能继续,好了他⽼⼈家就只好⽼⽼实实在这等了同样⽤户B要等⽤户A释放表A才能继续这就死锁了解决⽅法:这种死锁是由于你的程序的BUG产⽣的,除了调整你的程序的逻辑别⽆他法仔细分析你程序的逻辑,1:尽量避免同时锁定两个资源2: 必须同时锁定两个资源时,要保证在任何时刻都应该按照相同的顺序来锁定资源.表现⼆:⽤户A读⼀条纪录,然后修改该条纪录这是⽤户B修改该条纪录这⾥⽤户A的事务⾥锁的性质由共享锁企图上升到独占锁(for update),⽽⽤户B⾥的独占锁由于A有共享锁存在所以必须等A释放掉共享锁,⽽A由于B的独占锁⽽⽆法上升的独占锁也就不可能释放共享锁,于是出现了死锁。

这种死锁⽐较隐蔽,但其实在稍⼤点的项⽬中经常发⽣。

解决⽅法:让⽤户A的事务(即先读后写类型的操作),在select 时就是⽤Update lock语法如下:select * from table1 (updlock) where ....==========================在联机事务处理(OLTP)的数据库应⽤系统中,多⽤户、多任务的并发性是系统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之⼀。

为了提⾼并发性,⽬前⼤部分RDBMS都采⽤加锁技术。

然⽽由于现实环境的复杂性,使⽤加锁技术⼜不可避免地产⽣了死锁问题。

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使⽤加锁技术,最⼩化死锁是开发联机事务处理系统的关键。

死锁产⽣的原因在联机事务处理系统中,造成死机主要有两⽅⾯原因。

数据库保护习题及答案

数据库保护习题及答案

数据库原理之数据库保护课后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1事务:事务是指一个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什么都做,要么都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是数据库环境中的逻辑工作单位,相当于环境下的"进程"概念;2封锁:封锁就是事务可以向系统发出请求,对某个数据对象加锁,此事务对这个数据对象有一定控制, 而其他事务则不能更新数据直到事务释放它的锁为止;3X封锁:如果事务T对数据R实现X封锁,那么其他的事务要等T解除X封锁以后,才能对这个数据进行封锁; 只有获准X封锁的事务,才能对被封锁的数据进行修改;4PX协议:X封锁的规则称为PX协议,其内容为:任何企图更新记录R的事务必须先执行LOCK XR操作, 以获得对该记录进行寻址的能力,并对它取得X封锁;如果未获得X封锁,那么这个事务进入等待状态, 一直到获准X封锁,事务继续进行;5PXC协议:它由PX协议及一条规则"X封锁必须保留到事务终点COMMIT或ROLLBACK"组成;6死锁:有两个或以上的事务处于等待状态,每个事务都在等待另一个事务解除封锁, 它才能继续执行下去,结果任何一个事务都无法执行,这种现象就是死锁;7串行调度:多个事务依次执行,称为串行调度;8并发调度:利用分时的方法,同时处理多个事务,称为事务的并发调度;9可串行化调度:如果某事务集的一个并发调度的结果与某个串行调度等价, 则称此并发调度是是可串行化调度;10不可串行化调度:某事务集的一个并发调度结果,如果与任一串行调度均不等价,则该并发调度是不可串行化调度;11S封锁:共享型封锁;果事务T对某数据R加上S封锁,那么其它事务对数据R的X封锁便不能成功, 而对数据R的S封锁请求可以成功;这就保证了其他事务可以读取R但不能修改R,直到事务T释放S封锁;12PS协议:任何要更新记录R的事务必须先执行LOCK SR操作,以获得对该记录寻址的能力并对它取得S封锁; 如果未获准S封锁,那么这个事务进入等待状态,一直到获准S封锁,事务才继续进行下去; 当事务获准对记录R的S封锁后,在记录R修改前必须把S封锁升级为X封锁;13PSC协议:由PS协议和“将S封锁保持到事务终点”组成; 任何更新记录R的事务必须先执行LOCK SR操作,以获得对该记录寻址的能力并对它取得S封锁; 如果未获准S封锁,那么这个事务进入等待状态,一直到获准S封锁,事务才继续进行下去;并将S封锁保持到事务终点;14两段封锁协议:1在对任何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之前,事务首先要获得对该数据的封锁;2在释放一个封锁之后,事务不再获得任何其他封锁;试叙事务的四个性质,并解释每一个性质对DBS有什么益处事务的四个性质是: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1原子性具体含义见教材:事务中所有操作应视为整体,不可分割;2一致性具体含义见教材:一个事务独立执行的结果将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即数据不会因事务的执行而遭受破坏;3隔离性具体含义见教材:隔离性要求在并发事务被执行时,系统应保证与这些事务先后单独执行时结果一样, 使事务如同在单用户环境下执行一样;4持久性具体含义见教材:要求事务对数据库的所有更新应永久地反映在数据库中;事务的COMMIT操作和ROLLBACK操作各做些什么事情COMMIT操作表示事务成功地结束提交,此时告诉系统,数据库要进入一个新的正确状态, 该事务对数据库的所有更新都已交付实施;ROLLBACK操作表示事务不成功地结束,此时告诉系统,已发生错误,数据库可能处在不正确的状态, 该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必须被撤销,数据库应恢复该事务到初始状态;UNDO操作和REDO操作各做些什么事情UNDO操作是反向扫描"日志"文件,撤销对数据库的更新操作,使数据库恢复到更新前的状态;REDO操作正向扫描日志文件,重新做一次更新,使数据库恢复到更新后的状态;DBS中有哪些类型的故障哪些故障破坏了数据库哪些故障未破坏数据库,但其中某些数据变得不正确数据库系统故障有事务故障、系统故障、介质故障;其中介质故障破坏数据库,事务故障、系统故障未破坏数据库但使其中某些数据变得不正确;什么是“运行记录优先原则”其作用是什么在数据库系统中,写一个修改到数据库中和写一个表示这个修改的登记记录到日志文件中是两个不同的操作, 在这两个操作之间有可能发生故障;这时,如果先写了数据库修改,而在运行记录中没有登记这个修改, 则以后就无法恢复这个修改,那么以后也就无法撤消这个修改;为了起见,采用“运行记录优先原则”; 它包括两点:1至少要等相应运行记录已经写入“日志”文件后,才能允许事务往数据库中写记录;2直至事务的所有运行记录都已写入运行“日志”文件后,才能允许事务完成“END TRANSACTION”处理;采用“运行记录优先原则”,可以保证所做的操作都记录在日志中,便于故障处理,维护数据库的一致性;什么是数据库的恢复恢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恢复如何实现数据库的恢复是指当数据库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一些技术, 使数据库从被破坏、不正确的状态恢复到最近一个正确的状态;恢复的基本原则就是冗余,即数据的重复;恢复的常用方法有:1定期对整个数据库进行复制或转储;2建立日志文件;3恢复;用REDO或UNDO处理;数据库的并发操作会带来哪些问题如何解决数据库的并发操作会带来三类问题:1丢失更新问题;具体内容见教材P1582不一致分析问题3“脏数据”的读出;解决的办法通常是采用“封锁”技术;有哪些“丢失更新”问题如何处理1并发调度引起的“丢失更新”问题;在并发调度中,如两个事务同时对某数据库进行更新操作, 在操作中丢失了其中某个事务对某数据的更新操作;处理的办法就是对并发操作采用X封锁技术;2由恢复引起的更新丢失现象;采用X封锁以后,先执行事务T1,再执行事务T2,此时, 如果T2做ROLLBACK操作,就把事务T2的更新丢失了; 处理方式是采用PXC协议,不允许事务T1执行解锁操作直到事务执行到终点COMMIT或ROLLBACK;为什么DML只提供解除S封锁的操作,而不提供解除X封锁的操作为了防止由恢复引起的更新丢失现象,PXC协议规定:X封锁必须保留到事务终点COMMIT 或ROLLBACK; 因此在DML中,COMMIT或ROLLBACK的语义中包含了X封锁的解除,不用提供解除X封锁的操作;而对于S封锁而言,它是一种共享型的封锁读取但不能修改,其数据不可能是未提交的修改, 封锁不必等提交后才能解除,因此可以由事务用UNLOCK解除各自对数据的封锁;为什么有些封锁需保留到事务终点,而有些封锁可随时解除因为有的封锁需要更新数据,保留到终点才能确认是否提交或回退以避免脏数据的读出, 所以这些封锁需要保留到事务终点;而有些事务全部或部分操作只是读取数据,不涉及更新数据操作, 因此这一部分操作的封锁可以随时解除;死锁的发生是坏事还是好事试说明理由;如何解除死锁状态死锁的发生即是坏事又是好事;1使并发事务不能继续执行下去,造成时间开销却不产生结果;2在某些时候我们要利用它来解决更新操作导致的数据库不一致状态;解除死锁状态:抽出某个事务作为牺牲品,把它撤消,做回退操作,解除它的所有封锁,并恢复到初始状态;试叙述"串行调度"与"可串行化调度"的区别;串行调度是多个事务按照一定的次序依次执行;在某一时刻只有一个事务在执行;而可串行化调度是并发调度中的一个概念;在并发调度中,某一时刻有多个事务同时被处理; 如果某事务集的一个并发调度的结果与某个串行调度等价, 则称此并发调度是是可串行化调度;以上几题具体可参照书上p20-21什么是数据库的完整性DBMS的完整性子系统的功能是什么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DBMS完整性子系统的功能是:1监督事务的执行,并测试是否违反完整性规则;2如有违反,则采取恰当的操作,如拒绝、报告违反情况,改正错误等方法进行处理;完整性规则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关系数据库的完整性规则有哪几类完整性规则由三部分组成:触发条件:即什么时候使用规则进行检查;约束条件:即要检查什么样的错误;ELSE子句:即查出错误后该如何处理;完整性规则有以下三类:域完整性规则,用于定义属性的取值范围;域联系的规则,定义一个或多个关系中,属性值间的联系、影响和约束;关系完整性规则,定义更新操作对数据库中值的影响和限制;试详述SQL中的完整性约束机制SQL中的完整性约束规则有主键约束、外键约束、属性值约束和全局约束等多种形式;△主键约束;它是数据中最重要的一种约束;在关系中主键值不允许空,也不允许出现重复,体现了关系要满足实体完整性规则;主键可用主键子句或主键短语进行定义;△外键约束;根据参照完整性规则,依赖关系中外键或者为空值, 或者是基本关系参照关系中的该键的某个值;外键用外键关系子句定义, 并考虑删除基本关系元组或修改基本关系的主键值的影响,依赖关系可按需要采用RESTRICT、SET NULL、CASCADE方式;△属性值约束;当要求某个属性的值不允许空值时,那么可以在属性定义后加上关键字:NOT NULL , 这是非空值约束;还可以用CHECK子句对一个属性值加以限制以及使用域约束子句CREAT DOMAIN 定义新域并加以属性值检查;△全局约束;在关系定义时,可以说明一些比较复杂的完整性约束,这些约束涉及到多个属性间的联系或不同关系间的联系,称为全局约束;主要有基于元组的检查子句和断言; 前者是对单个关系的元组值加以约束,后者则可对多个关系或聚合操作有关的完整性约束进行定义;参照完整性规则在SQL可以用哪几种方式实现删除基本关系的元组时, 依赖关系可以采取的做法有哪三种修改基本关系的主键值时,依赖关系可以采取的做法有哪三种参照完整性规则要求"不引用不存在的实体",参照完整性规则在SQL可用以下几种方式实现:1在SQL中采用外键子句定义外键,并考虑删除基本关系元组或修改基本关系的主键值, 对依赖关系产生的影响;2在属性值上进行约束如基于属性的检查;3全局约束中的基于元组的检查子句等;删除基本关系元组或修改基本关系的主键值时,依赖关系可以采用的做法有:△RESTRICT方式:只有当依赖关系中没有一个外键值与基本关系中要删除/修改的主键值相对应时, 系统才能执行删除/修改操作,否则拒绝删除或修改;△SET NULL方式:删除基本元组时,将依赖关系中所有与基本关系中被删除主键值相对应的外键值置为空值; 修改基本关系的主键值时,将依赖关系中所有与基本关系中被修改主键值相对应的外键值置为空值;△CASCADE方式:若删除则将依赖关系中所有外键值与基本关系中要删除的主键值相对应的元组一并删除, 若修改则将依赖关系中所有与基本关系中要修改的主键值相对应的外键值一并修改为新值;试对SQL2中的基于属性的检查约束、基于元组的检查约束和断言三种完整性约束进行比较:各说明什么对象何时激活能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吗设教学数据库的模式如下:SS,SNAME,AGE,SEXSCS,,GRADECC,CNAME,TEACHER试用多种方式定义下列完整性约束:1在关系S中插入学生年龄值应在16~25岁之间2在关系SC中插入元组时,其S值和C值必须分别在S和C中出现;3在关系SC中修改GRADE值时,必须仍在0~100之间;4在删除关系C中一个元组时,首先要把关系SC中具有同样C的元组全部删去;5在关系S中把某个S值修改为新值时,必须同时把关系SC中那些同样的S值也修改为新值;1定义S时采用检查子句:CREAT TABLE SS CHAR4,SNAME char 10 NOT NULL ,AGE SMALLINT ,PRIMARY keyS,CHECK AGE>=16 and AGE<=252采用外键子句约束CREAT TABLE SCS CHAR4,C CHAR4,GRADE SMALLINT,FOREIGN keyS REFERENCE SS,3采用元组检查CREAT TABLE SCS CHAR4,C CHAR4,GRADE SMALLINT,FOREIGN keyS REFERENCE SS,FOREIGN keyC REFERENCE CC,CHECK GRADE>=0 and AGE<=1004采用外键约束CREAT TABLE SCS CHAR4,C CHAR4,GRADE SMALLINT,FOREIGN keyS REFERENCE SS,若改为:在删除关系C中一个元组时,同时把关系SC中具有同样C的元组全部删去,则为:......FOREIGN keyC REFERENCE CC ON DELETE CASCADE......5采用外键约束CREAT TABLE SCS CHAR4,C CHAR4,GRADE SMALLINT,FOREIGN keyS REFERENCE SS ON UPDATE CASCADE ,FOREIGN keyC REFERENCE CC在教学数据库的关系S、SC、C中,试用SQL2的断言机制定义下列两个完整性约束:1学生必须在选修Maths课后,才能选修其他课程; 2每个男学生最多选修20门课程1CREAT ASSERTION ASSE1 CHECKNOT EXISTSSELECT S FROM SCWHERE C INSELECT CFROM CWHERE CNAME<>'MATHS'AND S NOT INSELECT S FROM SCWHERE C INSELECT CFROM CWHERE CNAME='MATHS';2CREAT ASSERTION ASSE2 CHECKALLSELECT COUNTFROM S,SCWHERE = AND SEX='M'GROUP BY S<=20;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有哪些安全措施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防止不合法的使用,以免数据的泄漏、非法更改和破坏;可以从以下方面设置数据库的安全措施:环境级、职员级、OS级、网络级和数据库系统级; 具体可参见教材P173对银行的数据库系统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级答案基本同上一题;什么是"权限"用户访问数据库可以有哪些权限对数据库模式有哪些修改权限用户使用数据库的方式称为权限;用户访问数库的权限有:读权限、插入权限、修改权限、删除权限;用户修改数据库模式的权限有索引权限、权限、修改权限、撤销权限;试解释权限的转授与回收;在数据库系统中,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用户对数据的操作必须首先从DBA处获得权限,才能进行对数据的操作; 同时数据库系统也允许用户将获得的权限转授给其他用户,也允许把已授给其他用户的权限再回收上来; 但应保证转授出去的权限能收得回来;SQL 语言中的视图机制有哪些优点视图机制使系统具有三个优点:数据安全性、数据独立性和操作简便性;SQL2中用户权限有哪几类并作必要的解释;SQL2中定义了六类用户权限,分别是:1SELECT :允许用户对关系或视图执行SELECT操作;2INSERT :允许用户对关系或视图执行INSERT操作,如果还说明了一个属性表, 那么表示只能插入这些属性的值,关系中其他属性值将置为缺省值或为空值;3DELETE:允许用户对关系或视图执行DELETE操作;4UPDATE:允许用户对关系或视图执行UPDATE操作,如果还说明了一个属性表, 那么表示只能修改这些属性的值,否则表示可以修改关系中任一属性值;5REFERENCES:允许用户定义新关系时,引用其他关系的主键作为外键;6USAGE:允许用户使用定义的域;数据加密法有些什么优点如何实现数据加密可以更好地保证数据的完全性;加密采用一定的加密算法给把源文变为密文来实现; 常用的加密算法有"替换方法"和明键加密法。

事务、锁和批

事务、锁和批
(5)意向锁:意向锁说明SQL Server有在 该资源上获得共享锁或者排它锁的意向。 意向锁可分为共享意向锁、排它意向锁和 共享排它意向锁三种。
2、锁的粒度
被锁定的资源单位称为锁的粒度(或称锁定粒度)。根据 情况,SQL Server中的锁可以灵活运用在不同的资源层次 上。锁定粒度由小到大可分为有以下几种:
(1)BEGIN TRANSACTION语句
用于定义事务的开始。当开始一个事务后,就在内存中 为这次操作开辟一个缓冲区。在实际应用中,事务往往 是嵌套的,即在一个事务还没有处理完前又开始了另一 个事务,这样高层的事务在提交自己的修改以前就可以 判断低层的事务是否成功提交或被取消。通常BEGIN TRANSACTION返回一个整型值,表示该事务所在的嵌 套层。最高层的事务将返回1。
1.3 锁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出现对数据库的并发操作。 如多个用户同时对同一数据进行修改,或者查询 正在被别的进程更新的数据,这都可能引起数据 的混乱。为了有效地控制多用户的并发操作, SQL Server引入了资源锁机制。
1、 锁的类型
SQL Server中有不同类型的锁,具体为:
(1)排它锁:它不允许别的事务读取或修改已被 锁定的资源。
返回
网络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2、隐式事务
用户可以执行SET IMPLICIT_TRANSACTION ON 语句使SQL Server进入隐式事务处理模式。这时用户 不必再执行BEGIN TRANSACTION 来启动 事务处理,而只需使用COMMIT TRANSACTION或ROLLBACK TRANSACTION来结束事务。当用户执行 了COMMIT TRANSACTION或ROLLBACK TRANSACTION之后,SQL Server就自动 进入下一个事务,将这种事务称为隐式事 务。

事务 原理

事务 原理

事务原理
在组织管理和工作流程中,事务原理是指一种将多个操作或事件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执行单位的原则。

事务原理的核心思想是要保证一组相关的操作要么全部成功执行,要么全部失败回滚,以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事务原理的基本要素包括: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首先,原子性指的是事务是不可分割的最小执行单位,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

如果事务中的任何一个操作失败,那么整个事务都应该回滚到初始状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其次,一致性要求事务执行前后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没有被破坏,所有修改的数据必须符合预设的规则和条件。

如果在事务执行过程中发生了错误,那么所有改动都会被撤销,保持系统的一致性。

隔离性是指多个并发事务之间应该相互隔离,每个事务的执行都应该与其他并发事务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通过实现隔离性,可以避免并发事务之间的读写冲突和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最后,持久性要求一旦事务提交成功,其修改的数据应该永久保存在系统中。

即使在系统发生故障或重启时,数据也不应该丢失。

事务原理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
事务的提交和回滚机制,保证了数据库操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分布式系统中,事务原理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确保不同节点之间的数据操作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

总之,事务原理通过将相关操作组合在一起,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是组织管理和工作流程中重要的基本原则之一。

No5.第10-11章习题及答案

No5.第10-11章习题及答案
读“脏”数据
第 10-11 章习题答案
2
T1
T2
1)读 A=10
2) 3)A=A-5写 回 4)
读 A=10 A=A-8写 回
答案:B 7、设有两个事务 T1、T2,其并发操作如下图所示,下面评价正确的是( )。 A、该操作不存在问题 B.该操作丢失修改 C.该操作不能重复读 D.该操作读 “脏”数据
READ(A) A=A+2 WRITE(A) COMMIT UNLOCK A
XLOCK A 等待 等待 等待 等待 等待
XLOCK A 等待
READ(A)
A=A*2
WRITE(A)
COMMIT
UNLOCK A
XLOCK A 等待 等待 等待 等待 等待
XLOCK A
READ(A)
A=A*A WRITE(A)
果 答案:C 17、在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中,为了保证用户只能存取他有权存取的数据。 在授权的定义中,数据对象的( ),授权子系统就越灵活。 A. 范围越小 B.范围越大 C.约束越细致 D.范围越适中 答案:A 二、填空题 1、事务具有四个特性( )、( )、( )和( )。 答案:原子性 一致性 隔离性 持久性 2、数据库镜像功能用于( )。 答案:数据库恢复 3、多个事务的并发执行是正确的,当且仅当其结果与按某一次序串行地执 行它们时的结果相同,这种调度策略为( )。 答案:可串行化的调度 4、目前 DBMS 普遍采用封锁方法实现并发操作调度的可串行性,从而保证 调度的正确性。封锁对象的大小称为( ),封锁对象可以是( ),也可以是 ( )。 答案:封锁的粒度 逻辑单元 物理单元 5、解决死锁问题的方法有两类:( )和( )。 答案:死锁预防 死锁检测与解除 三、封锁协议 1、设有三个事务 T1、T2 和 T3,所包含的动作为:

数据库锁的类型与使用方法

数据库锁的类型与使用方法

数据库锁的类型与使用方法数据库是组织和存储大量数据的重要工具,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数据库引入了锁的机制。

锁的存在可以防止数据并发操作时产生的异常情况,如数据丢失、不一致、死锁等。

本文将介绍数据库锁的不同类型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

数据库锁的类型可分为共享锁(Shared Lock)和排他锁(Exclusive Lock),它们在控制并发操作时起着不同的作用。

1. 共享锁(Shared Lock)共享锁是用于读取操作的锁,它允许多个事务同时读取同一份数据,而不产生冲突。

共享锁是互相兼容的,即多个事务可以同时持有共享锁,并且不会有争用的情况。

共享锁的主要应用场景是读取数据而不修改数据的操作,例如查询操作。

使用共享锁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在读取数据时申请共享锁即可。

当一个事务申请了共享锁后,其它事务可以继续申请共享锁,但不能申请排他锁。

共享锁在事务结束时会被释放。

2. 排他锁(Exclusive Lock)排他锁是用于写入操作的锁,它会阻塞其它事务对数据的并发读取或写入操作,从而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排他锁是独占的,即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事务持有排他锁,其它事务无法获得共享锁或排他锁。

排他锁主要应用于写入数据的操作,例如更新、删除等操作。

申请排他锁的方法与共享锁略有不同,事务在写入数据之前需要申请排他锁,如果获取锁成功,则可以进行写入操作,锁定期间其它事务无法对该数据进行读取或写入。

排他锁在事务结束时会被释放。

除了共享锁和排他锁,数据库还有其他的锁类型,例如行级锁、表级锁和页级锁。

这些锁类型根据所锁定的数据范围不同,具有不同的控制粒度和性能特征。

3. 行级锁(Row-level Lock)行级锁是对数据表中的行进行锁定的。

与表级锁相比,行级锁具有更细粒度的控制,可以在不同行之间实现并发操作。

行级锁的优点是允许多个事务同时操作同一张表,提高并发性能;缺点是消耗更多的系统资源。

使用行级锁可以通过在事务中加锁语句来实现,例如在对某一行数据进行修改操作时,事务可以将该行加上排他锁,其他事务无法同时对该行进行修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不到终点,回到原点. 去不到终点,回到原点.
2.一致性(Consistency) 一致性( 一致性 )
一致性值在事务开始前和结束后, 一致性值在事务开始前和结束后 , 所有数 据都必须处于一致性的状态. 据都必须处于一致性的状态. 一致性的状态
指数据库中数据的满足数据完整性
事务的一致性与原子性是密切相关的. 事务的一致性与原子性是密切相关的.
不能用于事务的操作
操作 创建数据库 修改数据库 删除数据库 恢复数据库 加载数据库 备份日志文件 恢复日志文件 更新统计数据 授权操作 复制事务日志 磁盘初始化 相应的SQL语句 语句 相应的 CREATE DATABASE ALTER DATABASE DROP DATABASE RESTORE DATABASE LOAD DATABASE BACKUP LOG RESTORE LOG UPDATE STATISTICS GRANT DUMP TRANSACTION DISK INIT
B
读取 x=50

产生上述三类数据不一致性的主要原因就是并发操作破坏 了事务的隔离性. 了事务的隔离性. 锁用来保证事务的隔离性,避免并发事务之间的相互干扰 用来保证事务的隔离性, 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 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 数据库中锁是一种软件机制, 数据库中锁是一种软件机制,用来指示某个用户占用了某 个资源, 个资源,从而防止其他用户做出影响本用户所进行的一些 操作.可以这样理解: 操作.可以这样理解:锁就是事务可以对数据库资源进行 操作的权限. 操作的权限.
3.隔离性(Isolation) 隔离性( solation)
如果多个事务并发地执行, 如果多个事务并发地执行 , 应像各个事务独立执 行一样,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 行一样,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 即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 他事务是隔离的:一个事务看到的数据状态必须 他事务是隔离的 : 为另一个事务处理前或处理后的数据,不能是另 为另一个事务处理前或处理后的数据, 一个事务执行过程中的中间数据状态. 一个事务执行过程中的中间数据状态. 并发控制就是为了保证事务间的隔离性. 并发控制就是为了保证事务间的隔离性.
数据并发性——事务和锁 事务和锁 数据并发性
并发性
数据库的重要特征是支持数据共享, 数据库的重要特征是支持数据共享,允许多个 用户程序并行地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 用户程序并行地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 多个用户可能同时对同一数据进行操作, 多个用户可能同时对同一数据进行操作,称为 并发操作. 并发操作. 事务( 事务(TRANSACTION)是当前主流数据库系 ) 统普遍采用的并发控制机制. 统普遍采用的并发控制机制.
事务 T1 A B 读取 x=50
T2 x=x+40
T3
T4 回滚事务
读取缓存x=90 读取缓存 脏读数据示例
3.非重复读 . 事务A按一定条件从数据库中读入某些数据,随后事务 事务 按一定条件从数据库中读入某些数据,随后事务B 按一定条件从数据库中读入某些数据 对其进行更新,并将更新结果写回数据库, 对其进行更新,并将更新结果写回数据库,当A再按同 再按同 一条件读入数据时,结果已经不同了(更改,删除, 一条件读入数据时,结果已经不同了(更改,删除,增 ),这种情况称为 非重复读" 这种情况称为" 加),这种情况称为"非重复读" 事务 T1 A T2 读取 x=50 T3 读取 y=30 x+y=80 x=x+30 非重复读示例 将x=80写 写 入数据库 T4 T5 T6 读取 z=15, , x+y+z=95
① ② ③
1.显式事务 显式事务
事务的开始与结束由用户显式控制, 事务的开始与结束由用户显式控制 , 即需要用户通 过语句定义事务的启动和结束: 过语句定义事务的启动和结束: BEGIN TRANSACTION 表示事务的开始 表示事务的开始 表示事务的提交 提交, COMMIT 表示事务的提交,此时事务正常结束 表示事务的回滚 回滚, ROLLBACK 表示事务的回滚,此时事务运行中发生 返回事务开始的位置 存储点. 开始的位置或 故障 返回事务开始的位置或存储点. 注意:在应用事务的时候, 注意:在应用事务的时候, BEGIN TRANSACTION要 要 成对出现. 和COMMIT或ROLLBACK成对出现. 或 成对出现
USE School GO SELECT* FROM Student GO BEGIN TRAN --事务的开始 事务的开始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100,'陈浩 男','1976-03-05','95033') 陈浩','男 陈浩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200,'王浩 男','1976-10-05','95031') 王浩','男 王浩 ROLLBACK TRAN --回滚事务 回滚事务 GO 改成COMMIT 结果如何 改成 SELECT* FROM Student
① ② ③ ④
1.原子性( Atomicity ) 原子性( 原子性
一个事务是一个不可分的单元.事务在执行时, 一个事务是一个不可分的单元 . 事务在执行时 , 应该遵守" 要么不做,要么全做" ( nothing or 应该遵守 " 要么不做 , 要么全做" all)的原则,即不允许事务部分的完成. all)的原则,即不允许事务部分的完成.
பைடு நூலகம்
练习
在数据库School中实现 中实现95031新增一个新同学, 新增一个新同学, 在数据库 中实现 新增一个新同学 信息如下: 王浩','男 信息如下: (200,'王浩 男','1976-10-05','95031') 王浩 USE School GO SELECT Class,COUNT(Sno) AS Count_Mem INTO Class BEGIN TRAN FROM Student GROUP BY Class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200,'王浩 男','1976-10-05','95031' 王浩','男 王浩 GO UPDATE Class SELECT* SET Count_Mem=Count_Mem+1 FROM Class WHERE GO --在数据库 在数据库School中创建表Class='95031' 中创建表Class 用于班级号和人数 在数据库 中创建表 COMMIT
保存点/ 保存点/存储点
在事务内部设置保存点, 在事务内部设置保存点,如果按一定条件取消 事务的一部分,则事务可以返回的位置. 事务的一部分,则事务可以返回的位置. SAVE TRAN[SACTION] {savepoint name| @savpoint_variable}
P173
SELECT* FROM Student GO BEGIN TRAN Mytran --事务的开始 事务的开始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100,'陈浩 男','1976-03-05','95033') 陈浩','男 陈浩 SAVE TRAN Savetran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200,'王浩 男','1976-10-05','95031') 王浩','男 王浩 ROLLBACK TRAN Savetran--回滚事务 回滚事务 COMMIT TRANSACTION Mytran GO SELECT* FROM Student GO PRINT @@trancount
事务: 事务:一系列需要处理的事情当成一个整体 来看待. 来看待.
俞敏洪→李开复 俞敏洪 李开复 转账包括两个步骤: 俞 转账包括两个步骤:1.俞-5000 2.李+5000 李
事务的四个特征(ACID特性): 事务的四个特征(ACID特性): 特性
原子性( tomicity) 原子性(Atomicity) 一致性(Consistency) 一致性( onsistency) 隔离性( solation) 隔离性(Isolation) 持久性( urability) 持久性(Durability)
4.持久性(Durability) 持久性( 持久性 )
事务如果正常结束, 事务如果正常结束 , 则它对数据库所做的 修改是永久性的保存. 修改是永久性的保存 . 接下来的其他操作 或故障不会对改结果有影响. 或故障不会对改结果有影响.
事务分类
按事务的启动和执行方式,可以分为三 按事务的启动和执行方式,可以分为三类: 显式事务 自动提交事务 隐性事务
更新使用sp_configure系统存储过 RECONFIGURE 系统存储过 更新使用 程更改的配置选项的当前配置值
并发控制的必要性
允许多个事务并发执行可能出现问题: 允许多个事务并发执行可能出现问题 丢失更新(Lost Update) 污读(Dirty Read ) 不可重读(Unrepeatable Read)
已知:银行数据库系统中用户的存款余额保存在表 Account中,属性 表示每个账户的余额, 中 属性Balance 表示每个账户的余额,CID表 表 示用户名 IF @a<0 --余额不足 余额不足 BEGIN BEGIN TRANSACTION PRINT '余额不足 余额不足' 余额不足 UPDATE Account ROLLBACK SET Balance=Balance-5000 END WHERE CID='俞敏洪 俞敏洪' 俞敏洪 --拨款 ELSE 拨款 GO BEGIN UPDATE Account DECLARE @a int SET SET @a = ( SELECT Balance Balance=Balance+5000 FROM Account WHERE CID='李开复 李开复' 李开复 WHERE CID='俞敏洪 俞敏洪') 俞敏洪 PRINT '拨款完成 拨款完成' 拨款完成 COMMIT END G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