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类材料作文指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来晾晾牡丹的底吧:花朵真大呀!大得无法形容,好像人们喜欢 用“斗”来形容大,那就说她“如斗大”吧。还有,她的美艳,她的 光彩,耀人眼目,让人心荡神怡, 是知道的,但他有意无视这些 ,因为,这些都是没有实用价值的虚妄的外在美,仅此一点,牡丹不 值一提。值得一提的是,它一旦开完美艳的花,就花去枝空,空空如 也。
范例2:满分作文《小常识,大智慧》主体段:
常识易知而难行,践行常识,需要不懈的努力。【分论点】/知为行之始,
行为知之的。倘若口中挂有“常识”二字,却不懂
,常识便成了空
的躯壳, 不了它对人生的 。【阐述过渡】/人类发展史中,从原始
猿人钻木取火,我们认识了火——闪耀光芒的热源;从战国时代发明的司南,
认识了铁——有磁性的物体,从霍金的研究中获知那不可测的宇宙中,有一
三、联系现实,从主旨角度正面立意: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 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 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因为还有很多困难,我们应不断进取。 上山难,下山也难,一山下来还有一山拦:永不止步,不断战胜人生路上的困难。
例2.阅读下面一首小诗,写下自己的立意。
主体段常用结构层次 (图示)

提出分论点并阐释

列举事例或引用
扣关键词议论说理

归纳本质(结论)
这种方法是从大量(3-4个)的现象(事实)中,找出其内在联系,归 纳出它们的共同点,即一般性的道理,然后,用结论的形式写出来,既材料 丰富,又思维严谨(从个别到一般是思维层次的递进)。
范例1: 善疑 (主体段 )
第三步:从主旨角度立意(或肯定或否定或辩证)
:①从主旨角度肯定作者的观点,赞美“枣花”和“桑 叶”,认同事物的实用价值;一个人普通平凡弱小,但能做出自己的实 绩,就是有价值的。
②对比“枣花”的小而成实、“桑叶”的柔而吐丝和“牡丹”的大 而不成一事,来说明为人做事要追求务实,不摆花架子。
:③否定作者的观点,而肯定“牡丹”之美,肯定牡丹 具有的审美价值(我们欣赏艺术,就是注重其审美价值,而非实用价 值)。
提下,评价人们衡量事物和人的标准,
不宜只注重实用,过于功利。
⑤也可辩证分析,既肯定事物的
,也认可事物的


⑥对“牡丹”可以有多重思考,但对
“枣花”和“桑叶”不宜否定。
枣桑与牡丹 至小能成实 要学枣花结成实 莫把小我等闲看 结出自己的果实
不学牡丹如斗大 不学牡丹学枣花
1.分论点意识欠缺,论述层次不清晰。 2.主体段欠规范。
第二步:读懂主旨
这首诗一反人们对牡丹的喜爱赞美,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题目用 “咏”,先顺从人们的普遍心理定势,先诱导读者,诗人可没说牡丹 的坏话,是要歌咏它。古来歌咏牡丹者多矣,王溥难以说出什么新的 东西吧?谁知作者却对牡丹说三道四。
诗人的审美情思落在了两个点上——外表美和实用美。诗人担心人 们不服气,先拿枣桑来示例:枣花虽小,秋后有枣儿甜脆可口;桑叶 很柔弱,它能养蚕结丝,美艳的绫罗由桑叶生成。
美丽,而乏内在之实秀,待其“色衰而爱弛”,网红又该何去何从?/

】虚美虽美,终为虚物,为易逝之物。追求虚美,仅可
裱饰其外,终是虚有其表。莫追外现之虚美!【 】
④求内秀,虽貌不如人,然内蕴“昭质”,历时光风雨之漂洗,仍可留 存长远。诚如开国总理周恩来,无华服金冠之威仪,无油头粉面之俏俊, 然其内秀,其内在之美,可堪比肩者,实在罕有。总理少而立志,为中华 之兴亡而奋斗,建国后,为生民生计而奔波,为百姓福祉而忙碌,为国事 民生而操劳而不求“口体之奉”,粗茶淡饭,节食俭衣。总理之德,罕有 可与其相媲美者,总理之内秀,让其伟人之形象,永存于世间,历经时光 风雨漂洗而不衰。由此观之,求内秀者,方可历久而弥新。当追内蕴之实 秀! ⑤追外现之虚美,非为美,实为虚,美丽外表之下,是内在之空虚,难经

白额之牛,亢曼之猪,痔疮之人,巫师认为是不祥之物,故祭河神才不会把它们投进河
里;残废之人,征兵不会征到他,故能
。形体残废,尚且可以养身保命,何况
德才残废者呢?
。”庄子愈说愈兴奋,总
结性地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
:辩证观点
④在并不否定“枣花”和“桑叶”的前
• 一、整体感知,读懂诗歌大意:
•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 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 当你进入到万重山的圈子里以后, 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马上将你阻拦。
二、读懂诗歌主旨和倾向: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 山区行路的感受:走入到崇山峻岭之中,你才从一重山里出来,可是又被 另一重山拦住了。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 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陶醉。
咏牡丹
枣花至小能成实, 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
第一步:紧抓意象,读懂大意 枣花虽然很小, 但能结果实。 桑叶虽然柔软,
不成一事又空枝。
却能养蚕吐丝。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 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 ?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
可笑牡丹花大得像斗, 却什么也不能作,
不过白白长一条枝子。
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自卑,
,那么商业帝国将泯灭于萌芽,若霍金因半身不遂而
,那么科学的星空将黯淡无光,若孔丘因面容枯槁而

那么人类文明将痛失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扣关键词“
”假设说
理】/由此观之,外美毋忧,内美必修。【总结全段】
舍弃浮华,成一代大家。【分论点】/不知你可否阅读过
一书,
如今它被列为经典,而当时对此书的评价则褒贬不一。批评者主要认为此
注重其审美价值相关素材
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见一株大栎树,枝繁叶茂,耸立在大溪旁,特别显眼。
但见这树外表:
其 百尺,其 数千丈,直指云霄;其树冠 如巨伞,能遮蔽十几亩地。庄子忍不住
问伐木者:“请问师傅,如此好大木材,怎一直无人砍伐?以至独独长了几千年?”
伐木者似对此树不屑一顾,道:“这何足为奇?此树是一种
富,终致古今罕有之“开国衰象”,短命而亡。究其根源,在尽求虚美。
求繁华之虚美,腐其百官,求鼎盛之虚美,败其民生。当其外表之虚逝去,
其内空虚、腐朽难掩之时,惟剩衰亡一途。//【
】君不见,
时下网红,凭互联网之利,或借美艳之外表,或借婀娜之体态,引大众之
目光,博大众之一笑,名噪一时。然其虽“红”,仍为虚美,仅凭外表之
的美却能感染人的灵魂”,外表的美总会随着时间凋零,而内在的美却会在
时光的洗刷中愈发醇厚。【阐释句】//君不见 其貌不扬,但他胸怀大志,
眼光长远,以
缔造名为阿
里的奇迹;君不见 半身瘫痪却以
著成《时间简史》;君不见
身形委顿,“累累若丧家之犬”,但他
,以

下儒学的火种。【古今中外三事例组成排例】//试想,若马云因外表而心生
的木材:用来作舟
船,则沉于水;用来作棺材,则很快腐烂;用来作器具,则容易毁坏;用来作门窗,则
脂液不干;用来作柱子,则易受虫蚀,此乃不成材之木。
,故能
有如此之寿。”
听了此话,庄子对弟子说:“此树因不材而得以终其天年,岂不是无用之用,无为而
于己有为?”弟子恍然大悟,点头不已。庄子又说:“树无用,不求有为而
2、正确看待自己,珍惜拥有。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咏牡丹
[宋] 王溥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 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立意自定,题 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3.整首现代诗材料。阅读下面的小诗,按要求作文。 一面镜子,照了一辈子人 就是没有照见自己 有一天它邂逅了另一面镜子
二 诗歌类材料作文的审题思路
• 一、整体感知,读懂诗歌主旨
• (1)抓住诗歌的意象,读懂诗歌大意。
• (2)深究诗歌的题目的含义
• (3)抓住诗歌中的关键句或者关键词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 (4)整体感知诗歌折射了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抓准情感倾向。
• 二、类比联想,由诗歌到现实
• 诗歌能反映了怎么样的现实,其中主要 的深层意义(如比喻、象征的
本体)需要落实到

• 三、从不同角度围绕主旨立意
主旨、 意
③虚美者纵美,在虚不在美也,虚有其美,易逝也。【
】/纵观古
今,仅凭一美而传千年者,实为罕有。“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
去”,建国霸业,难免随风而去,更何况虚美者乎?君不见,司马篡魏,
立西晋而统南北,却不劝农桑,不事生产,反倒封赐权贵,厚赏百官,尽
追求繁荣鼎盛之虚美,粉饰太平天下,以致奢靡之风盛行,豪强争奢而斗
书开头过多俏皮话,而于人物的塑造上则少用笔墨,以致许多人在读过一
遍后仍弄不清方鸿渐与其他各位小姐的关系。好在钱钟书先生及早


最终使《围城》获得
。//其
文辞简练,句式简
单,全书无一艰深之处。也正是海明威字字简要,句句情深的写作风格使
其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青睐。/【扣关键词“舍弃浮华”“成大家”叙例】试想,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分论点】/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理论上重大创 造,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往往是从“疑”开始的。【阐释】/“苹果为什么 落在地上”这个疑,对于探索万有引力的牛顿曾有极大的启示;“水开了, 壶盖为什么被掀起来”这个疑,使瓦特发现了蒸汽的力量;“挂灯摇摆幅 度不论大小,为什么时间都是一样的”这个疑,使伽利略发现了等时性原 理。【举例,扣关键词说理】/这些自然现象,皆是人们生活中惯常所见, 然而,寻常人熟视无睹【归纳】,惟有有探索精神的人对此产生“疑”, 努力探求,以至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结论】
主旨、对主旨有
看法,或围绕主旨从
角度立
诗歌类材料审题常见错误 ①朦胧感知,悟不出真意,读不懂诗词; ②抓“一鳞”而弃“全鱼”,不能对诗句 进行整体分析; ③抓现象而弃本质,就“诗”论“诗”,对 诗词意思理解太浅; ④不能将诗意对照社会生活实际等。
例1.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历史之漂洗,难历时光之风雨;然求内蕴之实秀,虽貌不如人,但内在之 美,方是大美,方是大秀,方可经久不衰,方可历久而弥新。牡丹虽大却 空枝,不若桑枣育丝实,愿你我共求内蕴之实秀,莫追外现之虚美。
个具有无比威力的黑洞。【定向举例】/ 不运用火煮食烧木,不运用铁
铸铁建房,不运用黑洞了解宇宙奥秘,社会难以发展,人类前进的脚步,也
将停滞不前。【假设说理】/ “百行孝为先”, “保护环境人人有
责”,但在实践过程中,惟有坚持不懈,努力践行,方可展望一个更加光明
的未来。【归纳结论】
常求, 必修。【分论点】/“外表的美只能取悦人的眼睛,而内在
一 诗歌类材料分类
1.诗句类材料。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2007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 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 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 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 2.整首古诗材料。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文。
若钱钟书坚持自己段段
,《围城》又怎么会成为一本经典,
至多成为一本
;若海明威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之
写作,那他也
,最多成为一本畅销书的作者而
难成大器。【扣关键词“浮华”假设说理】
①宋代王溥成作诗曰:枣花虽小能结实,桑叶虽柔解吐丝。堪 笑牡丹大如斗,不成一事又空枝。虽未有传世之句,但诗中意 蕴,让人不禁沉思。吾思索良久,略有感触:当求内蕴之实秀, 莫追外现之虚美。 ②细细品味诗句,牡丹之花,娇艳无比,而空枝无实,纵大如 斗,也是一事无成;枣花虽小,却可孕育果实,桑叶虽柔,仍 可养蚕吐丝。前一者虽美而无用,乃外现之虚美,后二者虽貌 不若牡丹之美,然于天下苍生有益,乃内蕴之实秀。相较三者, 仍是当求内蕴之实秀,莫追外现之虚美。
错觉 泰戈尔
第一步:读懂诗歌主旨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
1.抓意象(此岸、彼岸)
Leabharlann Baidu
“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 “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2.抓关键(题目)(错觉) 3.查原因(没有看到自己的优势,
不懂珍惜。)
第二步:类比现实,根据主旨正面立意 立意:1、幸福就在自己身边,人要善于发现自我,欣赏自我,相信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