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齐梁文学集团与宫体诗
山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要点及习题
一、名词解释1、文学自觉(名解、问答):文学的自觉始终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是指文学及文学创作主体意识到文学的独立性和价值性。
它有三个标志: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帓尚实,诗赋欲丽);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所谓文学的自觉,最重要的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
文学自觉的理论体系表现:由简单的文论向论著发展;由简单的批评现象的描述到理论的深化;一般、面上的描述到纵向源流的探索、历史挖掘(刘勰的《文心雕龙》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体系,也是文学自觉的标志。
)2、建安文学: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文学包括了建安年间和魏朝前期的文学,这时的文坛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在他们周围集中了王粲、刘祯等一批文学家。
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构成了“建安风骨”的文学风貌。
3、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
这时的文坛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在他们周围集中了王粲、刘祯等一批文学家。
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形成了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4、建安文学的时代风貌:建安诗歌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生活,赋予浓厚的时代气息,形成了独特的慷慨悲壮的风格;内容: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浓郁的悲剧色彩特点:雅好慷慨、志深笔长、梗概多气,建安诗歌悲凉慷慨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5、正始之音/文学:正始文学是魏曹芳正始年间的文学,主要代表是嵇康和阮籍。
建安之后,又有“正始之音”。
作品表现彷徨苦闷、对现实不满的心情,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构成了正始文学的基本特点,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
13宫体诗庾信及小说
了一些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故事。志人小说记述人 物的遗闻轶事、言谈举止,从中可以窥见当时社 会的一些面貌。代表作为干宝《搜神记》。 2、志怪小说兴盛的背景:宗教迷信思想盛行。 3、志怪小说的内容:①地理博物;②鬼神怪异; ③佛法灵异。
二、志人小说: 1、志人小说兴盛的背景:士族文人之间品评 人物和崇尚清谈风气盛行。 2、志人小说的内容:①笑话;②野史;③遗 闻轶事。 3.代表作为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第一节
南北文风的交融
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学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文 学人才分布不均衡是影响南北文化实力悬殊的基 本因素,但南北朝政权的对峙并未造成文化的隔 绝,这一时期南北朝文化之间的接触与交流仍然 是广泛而深刻的。在南北之间,通过使臣往来, 导致人才、书籍交流,并逐渐促进了南北文风的 交融。
一、庾信生平。(见教材153-154页)
1、简述小说从先秦、两汉到魏晋的演变过程。
2、课外阅读《世说新语》。
1、“小说”的最早出处与本义。
2、中国小说的起源:①神话传说;②寓言故
事;③史传。 3、魏晋南北朝是小说的兴盛期,这一时期主 要有邯郸淳《笑林》,张华《博物志》,干宝 《搜神记》,刘义庆《幽明录》、《世说新 语》,王琰《冥祥记》,沈约《俗说》,殷芸 《小说》等作品。
一、志怪小说:
1、魏晋南北朝小说可以分为两类:志怪小说和志 人小说。志怪小说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 方异物、佛法灵异,虽然有迷信色彩,但也保存
二、庾信前期诗文 主要是奉和之作,思想内容 轻浅单薄,宫廷趣味浓厚。但由于这些诗在诗歌
形式上的多方面探索,为庾信积累了美感形式上 和美感内容上的经验,他的诗已经有了“流连哀 思”的审美趣味,以绮艳之辞抒哀怨之情。这些 经验结合后期的生活经历,使他的后期诗歌达到 了“穷南北之胜”的高度。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三、 “篇末多踬” 最后六句抒情,直陈其意,不象写景那 样凝练、形象,给人“篇末多踬”的感 觉。且结尾太消沉,似乎与前面壮丽开 阔的写景有点不相称。
四、不很成熟的山水诗 诗歌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名句在一 篇之中的程式,说明山水诗还不是很 成熟。
4、受永明体影响的南朝诗人 吴均:以边塞和赠答最为有名。 何逊:体物写景造微入妙,如“夜雨滴 空阶,晓灯暗离室” ,“游鱼乱水叶, 轻燕逐风花”。 阴铿:也以写景见长
诗歌缺点是:稍嫌细密,且“善自发端, 而篇末多踬”(《诗品》)。代表作是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一、背景和大意 写于离京赴宣城太守任途中。 三山在京城建康附近。诗歌写诗人登 上三山遥望京城和大江美景时引起的 思乡之情。
二、写景十分成功 “白日”两句远望,写京城辉煌壮丽的 气象。 “余霞”两句是名句,李白:“解道澄 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比喻 “喧鸟”两句细笔点染,鸟的喧闹衬江 面的宁静,繁花与落霞争艳。
所谓宫体诗,就是描写宫廷生活,尤 其以描写女性为主要内容,重声律对 偶,词采华艳的诗歌。 主要作家有梁武帝萧衍、简文帝萧纲、 元帝萧绎,以及庾肩吾、庾信、徐陵、 徐摛和陈后主等。
参考书:
1、阎采平《齐梁诗歌研究》(北京大 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2、汪春泓《论佛教与梁代宫体诗的产 生》(《文学评论》1991年第5期)。
2、以皇室为中心的文学集团 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文学集团,有所谓 “竟陵八友”之称; 梁代萧衍、萧统文学集团,编撰有 《文选》三十卷,最早的一部诗文总 集,收录上起周秦下迄梁代的一百三 十余位作家近八百篇作品; 萧纲文学集团,大力创作宫体生活闲适, 社会风气奢靡。文学思想的主潮是重娱 乐、尚轻艳。 宫体诗之称始于梁简文帝萧纲 。《梁 书· 简文帝本纪》:“余七岁有诗癖,长 而不倦。然伤于轻艳,时号曰‘宫 体’。”
第六章:齐梁文学集团与宫体诗
3、体物写情,拓宽了诗歌表现的意象领域。(扇、镜、 灯、幔、阶等等)
总之,宫体诗存在在内空贫乏,视野狭窄的缺点,但它又 以独特的审美眼光,为后人展示了特定历史阶段的女性美, 构造了诗歌的形式美,强化了诗歌的音乐美和色彩美。
第五章 齐梁文学集团和宫体诗
一、家族文学向宫廷文学集团转变
东晋时期,门阀士族的势力达到鼎盛,一些名门望族世代习文,注重家族内 部的文化教育,并由此形成了诸多以家族为中心的文学集团,王、谢即是代 表。刘宋之际,门阀政治向皇权政治回归,以门阀家族为中心的文学集团, 也逐步向宫廷文学集团转变。
二、齐梁宫廷文学集团的三个中心: 1、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武帝萧赜次子)文学集团(竟陵八友)
宫体诗主要是以宫廷生活为描写对象,具体的题材又主要集中在咏物与描 写女性。在情调上伤于轻艳,风格上比较柔靡缓弱。在描写女性的诗歌当 中,又主要写她们的容貌、体态、服饰及器物。
萧纲《咏内人昼眠》
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
攀钩落绮障,插捩举琵琶。
梦笑娇开靥,眠鬟压落花。
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 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
萧绎《戏作艳诗》 入堂值小妇,出门遇故夫。 含辞未及吐,绞袖且踯躅。 摇兹扇似月,掩此泪如珠。 今怀固无已,故情今有余。
三、宫体诗的评价: 宫体诗注重词藻,对偶和声律。追求形式,பைடு நூலகம்容贫乏。如 萧纲《采菱曲》:“菱花落复合,桑女罢新蚕,桂棹浮星 艇,徘徊莲叶南。”已基本合律。 不过,宫体诗在诗歌史上也起到了很大的贡献。 1、吟咏情性,传承了诗歌的永恒主题。 2、变革求新,推进了古诗的律化进程。
2、梁代萧衍、萧统(萧衍长子)父子文学集团(编纂《文选》)
3、萧纲(萧衍第三子)文学集团(宫体诗)
三:南朝民歌从市井进入宫廷以及宫体诗的形成与创作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陈诗坛
Hale Waihona Puke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暂使下郡夜发新林至 京邑赠西府同僚》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宣城郡内登望》
13
谢脁曾说:“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 (《南史〃王昙首传》附《王筠传》)谢 脁诗歌清新流利的风格,流畅和谐的声律, 以及秀美隽永的语言,体现了他“圆美流 转”的诗美追求。
16
四、其他永明体及深受永明体影响的诗人 1、王融 王融(467-493),字元长,琅琊临 沂(今属山东)人。 王融是积极参与和创制永明体的重要 诗人。其诗的主要特点是构思含蓄而有韵 致,写景细腻而清丽自然,语言华美而平 易流畅,诗风与谢脁相近。如《临高台》、 《巫山高》等。
17
2、何逊 何逊(?—约518),字仲言,东海 郯(今山东省郯城县)人。 何逊是梁朝深受永明体影响的诗人,其 诗善用平易晓畅的语言写景抒情,辞意隽美, 意境清幽,风格接近谢脁。其中酬答、伤别 之作写得较好。如《相送》《临行与故游夜 别》等。 何逊诗注重审音炼字、工偶精对,进一 步发展了“永明体”,他的不少诗篇已初具 唐代律诗的规模。如《慈姥矶》等。
6
“四声八病”之说对诗歌的音律要求虽 然失之繁琐,又有一定的缺陷,很难严格 遵循,但四声的发现和永明体的产生,使 诗人具有了掌握和运用声律的自觉意识, 对于诗歌艺术形式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 的意义。后来唐代格律诗的成熟,正是以 此为基础的。
7
二、沈约 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 康(今属浙江德清)人,历仕宋、齐、梁 三朝。 沈约是齐及梁初文坛领袖,他在诗歌 理论的贡献是积极倡导声律说,对一代诗 风和诗歌形式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三)"永明体"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永明体"
在"永明体"以前,诗坛上流行的是"古体诗 古体诗", 古体诗 亦称"古诗","古风",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 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不求对仗,平仄和 用韵也比较自由. 唐代以后,形成了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 唐代以后 近体 诗",亦称"今体诗".这是同"古体诗"相对而 言的,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而这"近体诗"的雏形,就是"新体诗 新体诗",即"永 新体诗 明体"诗. "永明体"的出现,标志着古体诗已暂告一段落, 预示着"近体诗"的即将出现.因此,即使后人对 "永明体"诗提出了这样那样的批评,"永明体" 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是应该予以肯定,并给予 恰当的评价的.
5,吴均 其诗较有古气,颇具特色. 6,阴铿 阴铿 与何逊齐名,诗歌内容也较狭窄,多表现离愁别 绪和羁旅思乡之情;然其诗风清丽自然,境界开阔. 如《江津送刘广禄不及》,《晚出新亭》等. 阴铿的诗善于锻炼字句,对仗工整,讲究声律, 很多作品都可视为唐代五律 唐代五律的滥觞. 唐代五律 除了以上之外,范云,丘迟 范云, 范云 丘迟等人也都写过不少好 诗,诗风也近于谢,沈.竟陵八友之一,后成了梁 朝开国皇帝的萧衍 萧衍也写过一些清丽可读的诗歌,但 萧衍 不赞成"四声八病"之说.
三,诗人集团的三个中心
至齐,梁之世,以皇室成员为中心的文学集团对 文学尤其是诗歌发展的影响更深刻. 1,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文学集团 竟陵王萧子良,礼才好士,倾意宾客,故一时天 下文士,纷纷归附其鸡笼山西邸,形成彬彬之盛的 局面.其中文学成就较为突出,在当时名声最高的 无疑是 "竟陵八友 竟陵八友". 竟陵八友 竟陵八友: 竟陵八友: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 云,任昉,陆倕
宫体诗
梁 武 帝
二、内容、类型与特色
1.内容:主要是以宫廷生活为描写对象,
具体内容不外乎咏物与描写女性。 2.主要类型有:艳情诗、佛理诗、咏物 诗、游戏诗等,以艳情诗最为代表。 3.特色:情调上伤于轻靡, 风格上较柔靡缓弱, 形式上讲究词藻、对偶与声律
宫体诗举隅
咏内人昼眠 萧纲 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 攀钩落绮障,插捩举琵琶。 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 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 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 捩(lì ,琵琶之拨子)簟(diàn,竹席)
玉树后庭花
陈叔宝
丽宇芳林对高阁, 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 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 玉树流光照后庭
一、宫体诗的缘来
二、诗人集团 三、宫体诗举隅
四、影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宫体诗的缘来
1.宫体诗出现的时间:是南朝梁、
陈时期出现的一种新诗体。
“宫”即太子东宫。萧纲为太子时,围绕着他 形成一个以东宫僚属为主要成员而影响颇为 广泛的文学集团
2.宫体诗的得名
“宫体诗‛之名起于梁简文帝萧纲。
《梁书· 简文帝本纪》:‚余七岁有诗癖,长 而不倦。然伤于轻艳,时号曰‘宫体’。‛
二、内容、类型与特色
1.内容:主要是以宫廷生活为描写对象,具 体内容不外乎咏物与描写女性。 2.主要类型有:艳情诗、佛理诗、咏物诗、 游戏诗等,以艳情诗最为代表。 3.特色:情调上伤于轻靡, 风格上较柔靡缓弱, 形式上讲究词藻、对偶与声律
读之使人四肢皆懒慢不收拾。 ——朱熹
三 、影响
隋及唐初诗风流于靡弱,多少是受它的影响; 贡献:内容虽无可取,但为唐代诗人提供了足资 借鉴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 就艺术形式而言, 宫体诗发展了吴歌西曲的艺术 形式, 并继续了永明体的艺术探索而更趋格律化。 这说明宫体诗对后来律诗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 作用。 宫体诗语言的风华流丽、对仗的工稳精巧以及用 典隶事等方面的艺术探索和积累,也同样为唐代 诗人提供了足资借鉴的艺术经验。
古代文学史题锦
古代文学史二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辅导题名词解释与问答,加黑的题目为复习重点,但未加黑部分也要复习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填空1、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
文学自觉有三个标志:第一,文学从学术中的独立和对文学的重视及文学观的发展。
第二,对文学的各种题材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有了对各种体裁的文本分析的意识。
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2、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典论·论文》始,有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锺嵘的《诗品》等,再加上萧统的《文选》、徐陵的《玉台新咏》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3、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生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
4、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理论形态就是魏晋玄学。
5、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造成了世家大族与庶族的对立;以世家大族为中心的文学家族或文学集团_的大量出现也是值得注意的现象,如三曹、三张、二陆、两潘、谢氏、萧氏等。
6、晋宋之间文学发生了重要的转折,宋初由玄言诗转向山水诗,谢灵运是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人。
沈约将四声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声律上,与谢朓、王融共同创立了永明体,成为古体诗向近体诗过渡的一种重要形式。
梁陈两代,浮靡轻艳的宫体诗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最低限度背诵篇目曹操《短歌行》、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其一(夜中不能寐)。
名词解释1、建安风骨2、正始之音填空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蔡琰,“三曹”是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七子”是指孔融、陈琳、徐干、阮瑀、应晹(日换王)、刘桢。
2、曹操的诗学习汉乐府,他采用用乐府记时事。
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被后人称为“汉末实录”。
如《蒿里行》中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中国古代文学第六章_永明体与齐梁诗坛_第一节
五、永明体的兴起与四声的发现
永明体的兴起与对声律的追求有关。即所 谓 “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 悉异”(沈约《宋书· 谢灵运》),或 “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 不同”(《南史· 陆厥传》) 它主要的创造者为沈约、谢朓、王融、周 颙等诗人。 “竟陵八友”
四声的发现
永明体
齐梁陈三代是新体诗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所 谓新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其主要特征是 讲究声律和对偶。因为这种新体诗最初形成于南 朝齐永明年间,故又称“永明体”,其代表诗人 是谢朓。 永明体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 进步,为当时的诗坛注入了新的气息,树立了新 的美学风范;他们所积累的丰富的艺术经验,也 为后来律诗的成熟及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大小谢的不同点
谢灵运(大谢)山水诗:细致,清新。山 水景物客观描摹。生硬晦涩,平板情景割 裂。有佳句而无佳篇。 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 (刘勰《文心雕龙· 明诗》 谢朓(小谢) 山水诗歌: 清新流丽,圆 美流转 。山水景物抒发感情,情景交融。 摆脱玄言。
大、小谢不同风格及形成原因:
谢脁的诗歌创作
谢脁是永明体的代表诗人,不仅在“竟陵八友”中最为 突出,而且也是齐梁时期最为杰出的诗人。由于沉浮于 政治旋涡之中,目睹仕途的险恶和现实的黑暗,因此常 常在诗中表现仕宦的忧惧和人生的苦闷。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谢朓一首著名的写景抒情诗。 齐明帝建武二年(495)春,诗人出任宣城太守,离 京赋任之际写下了此诗。诗人在春日的傍晚登上三山还 望京邑建业,满目的秀色美景,触发了诗人的去国思乡 之情。结构谨严,条理清楚。明媚秀丽的景物与诗人思 乡的情思自然融合,显得深婉含蓄,具有很强的艺术感 染力。
魏晋南北朝文学题库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一、解释:1、文学的自觉 2、文笔之分 3、生死主题 4、游仙主题 5、隐逸主题 6、文学家族二、填空1、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
其时间断限是公元年到公元年,它共经历了年。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第二期是;第三期是。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的变化过程。
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
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
第二,。
第三,。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始,有陆机的《》、刘勰的《》、钟嵘的《》等,再加上肖统的《》、徐陵的《》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
6、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理论形态就是魏晋。
三、简答1、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情况。
2、魏晋南北朝的新的文学思潮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意义何在?3、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四、论述1、动乱的社会对文学的主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当时文人风尚的理解与认识。
2、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是如何影响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的?3、试述佛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一、背诵默写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白马篇》、《美女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二、解释:1、三曹 2、七子 3、建安风骨 4、正始风力 5、嵇阮 6、《咏怀诗》三、填空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三曹”是指、和;“七子”是指、、、、、和。
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写“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另一部分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对酒当歌”)和《步出夏门行》的《》。
齐梁宫体诗
齐梁宫体诗
齐梁宫体诗,简称宫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诗体形式。
它起源于南朝梁代和齐代,因主要流传于齐梁两地,故名齐梁宫体诗。
宫诗以其优美的音律和精细的艺术表达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宫体诗的特点是以律诗的形式,采用平仄平仄的对应句式,构建精细平衡的韵律结构。
每一句诗都有五个字或七个字,通常不超过十个字。
它在音律和结构上要求平仄对仗,韵脚工整,形式上非常规整。
宫诗主要表达了对风景、爱情、友情、离别等主题的感受和抒发。
在表达内容上,宫体诗注重抒发柔情、哀怨和感慨,语言简练、深沉含蓄,情感细腻而有余韵。
在形式上,宫体诗追求音律的协调和韵律的华丽,使得诗句流畅而婉转。
宫体诗以其艺术的表达和精心构建的形式,成为唐代文学的重要诗体之一。
它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部分宫体诗的特点在后来的诗歌创作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一些著名的宫体诗包括韦应物的《淮上喜会梁川故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
它们以其音韵优美、意境深远而被广泛传颂。
魏晋南北朝文学题库
魏晋南北朝文学题库魏晋南北朝文学题库.txt41滴水能穿石,只因为它永远打击同一点。
42火柴如果躲避燃烧的痛苦,它的一生都将黯淡无光。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一、解释:1、文学的自觉2、文笔之分3、生死主题4、游仙主题 5、隐逸主题 6、文学家族二、填空1、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
其时间断限是公元年到公元年,它共经历了年。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第二期是;第三期是。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的变化过程。
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
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
第二,。
第三,。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始,有陆机的《》、刘勰的《》、钟嵘的《》等,再加上肖统的《》、徐陵的《》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
6、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理论形态就是魏晋。
三、简答1、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情况。
2、魏晋南北朝的新的文学思潮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意义何在?3、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四、论述1、动乱的社会对文学的主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当时文人风尚的理解与认识。
2、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是如何影响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的?3、试述佛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一、背诵默写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白马篇》、《美女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二、解释:1、三曹2、七子3、建安风骨4、正始风力5、嵇阮6、《咏怀诗》三、填空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三曹”是指、和;“七子”是指、、、、、和。
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写“白骨露于野。
第六七章___永明体与齐梁诗坛(改2) - 副本
第三节 从市井到宫廷
‚宫体‛之称,始于梁简文帝之时,内容主要是以宫廷生活为 描写对象,具体的题材不外乎咏物与描写女性。对女性的审
美观照,同对器物的审美观照的心理是一样的。绝大部分是
将目光停留在女性的生活圈内,包括她们的容貌、体态、服 饰及器物等方面。
情调伤于轻艳,风格比较柔靡缓弱。内容特点:贫乏单调,毫
后主宫廷文人中,江总最为著名。 在江总的现存作品中,七言歌行有近二十首,其中 《宛转歌》达三十八句,是南朝七言歌行中最长的一首, 《陈书》本传称江总“于五言、七言尤善”。史书中专门提 及某人善为七言诗的,江总是第一个。从内容来说,多艳情 之作,其中亦有佳作,如《闺怨篇》: 寂寂青楼大道边,纷纷白雪绮窗前。池上鸳鸯不独自, 帐中苏合还空然。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辽西 水冻春应少,蓟北鸿来路几千。愿君关山及早度,念妾桃李 片时妍。 江总的五言诗中,也有一些佳作。《于长安归还扬州 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2.谢 朓
(一)谢朓的生平个性
(二)谢朓的山水诗
(三)谢朓的地位和影响
(一)谢朓的生平个性
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
(今河南太康附近)人。他与同族前辈谢灵 运均擅长山水诗,所以后人有“大小谢”的
并称。
谢朓于永明初出仕,先在京城任职,出入竟
陵王萧子良的藩邸,为“竟陵八友”之一。 后在荆州任随王萧子隆幕僚。永明十一年, 谢朓因遭受谗言被召回京师。其后,他的官 职不断提高,从宣城太守做到尚书吏部郎, 处境却逐渐困顿。
(2)入主东宫为太子时期
《隋书· 经籍志四》:‚梁简文之在东宫,亦好篇什,清 辞巧制,止乎衽席之间;雕琢蔓藻,思极闺闱之内。后生好 事,递相放习,朝野纷纷,号为‘宫体’。‛ 《梁书· 庾肩吾传》:‚齐永明中,文士王融、谢、沈 约文章始用四声,以为新变,至是转拘声韵,弥尚丽靡,复 逾往时。‛
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四声八病说”提出之后,使诗歌格律逐渐 趋于细密,的确是诗歌史上的空前创举,为 我国诗歌从古体诗向近体诗的发展准备了条 件,对于辞赋、骈文,以及后来的词、曲等 文学形式,都有很大的影响。
沈约等人对声律的要求是相当精细繁琐并十 分严格的,这无疑会给诗歌创作带来一些弊 病,但是,四声的发现和永明体的产生,使 诗人具有了掌握和运用声律的自觉意识,它 对于增加诗歌艺术形式的美感、增强诗歌的 艺术效果,是有积极意义的。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概说
❖ 中国古代诗歌一向讲究声律之美,但它有一 个由自然声律到人为总结、规定并施之于诗 歌创作的发展演变过程。
❖ 魏晋至南朝,随着诗歌创作的逐步繁荣,注 重语言的形式美和音乐美,是当时诗歌发展 的一个重要趋势。
❖ “永明体”的产生,使得中国古典诗歌在完善 艺术形式美的进程中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 后来律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永明体”的出现,标志着古体诗已暂告一段落, 预示着“近体诗”的即将出现。因此,即使后人对 “永明体”诗提出了这样那样的批评,“永明体” 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是应该予以肯定,并给予 恰当的评价的。
❖ (四)“永明体”的代表作家
1、沈约 他的诗数量最多,而且其在理论上的阐述代表着 “永明体”的主张,但实际创作成就不如谢朓。 2、谢朓 谢朓的诗风上承曹植,善于以警句发端,在写景抒 情方面,兼取谢灵运、鲍照两家之长,而避免了艰 涩之弊。 谢朓的五言诗,今存130多首,其中新体诗占三分 之一左右。这些诗都已具有五言律诗的雏型,只是 有用仄声作韵的。句和篇的声律还不确定。尽管他 的这些诗篇在声律上还表现得有些混乱,但也可看 到已渐有了些眉目。
❖ 二、沈约
❖ (一)沈约的贡献
沈约是永明体的创始人之一,他把当时的音韵学家 周颙发现的平、上、去、入四声用于诗的格律,归 纳出了比较完整的诗歌声律论,要求在诗歌中高低 轻重不同的字音要互相间隔运用,使音节错综和谐, 即后世所谓调和平仄。著有《四声谱》。
08 魏晋南北朝 第六章 永明体
《慈姥矶》
暮烟起遥岸 , 斜日照安流。一同心赏夕 , 暂解 去乡忧。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客悲不自已, 江 上望归舟。 Nhomakorabea 五、何逊
何逊的诗歌在艺术形式和技巧等方面的有益探 索 , 不仅进一步发展了“永明体” , 为律诗走向成 熟作出了贡献 , 而且在状物抒情、意境创造以及艺 术风格等方面的成就与特点 , 也使得他在齐梁之际 成为独树一帜的优秀诗人。
2. 梁代萧衍、萧统文学集团
以萧统为中心的文学集团 , 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活动不及当 时其他文学集团繁荣 , 成就也 不高 ; 而在学术方面的活动较 多 , 且成就突出。尤其是《文 选》三十卷的编纂 , 对文学创 作的影响相当深远。萧统等人 所提出的“丽而不浮 , 典而不 野 , 文质彬彬” 等文学主张 , 在当时也有积极的意义。
《晚出新亭》
大江一浩荡 , 离悲足几重 ? 潮落犹如盖 , 云昏 不作峰。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九十方称半, 归 途讵有踪?
六、总结
“永明体” 的产生, 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一 大进步。经过许多诗人的不断探索 , 在诗的格律声 韵、对仗排偶、遣词用句, 以及构思、意境等方面, 都较古体诗更为工巧华美、严整精练。 由于过分追求形式的华美 , 再加上声病的限制, 未免产生“文贵形似”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 之偏和“文多拘忌, 伤其真美” (锺嵘《诗品序》) 之弊。不过毕竟为当时的诗坛注入了新的气息 , 树 立了新的美学风范; 他们所积累的丰富的艺术经验 , 也为后来律诗的成熟及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 梁代萧衍、萧统文学集团
萧统由于受到父风的影响和他自身的爱好 , 招 聚文学词章之士, 进行诗赋创作和学术研讨, 便成 为他东宫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围绕在萧统身边活 动的文士, 的确有彬彬之盛的局面。然而绝大多数 文士所参与的只是学术方面的活动 , 在文学创作尤 其是诗歌创作方面能崭露头角的 , 只有刘孝绰和王 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梁代萧衍、萧统(萧衍长子)父子文学集团(编纂《文选》)
3、萧纲(萧衍第三子)文学集团(宫体诗)
三:南朝民歌从市井进入宫廷以及宫体诗的形成与创作
一、从市井到宫廷:宫体诗的形成
南朝皇帝皆出身行伍,来自社会下层,留恋、学习市进之风。南朝乐府机 构曾采集大量民歌配乐演唱,满足统治者的享乐需要;另外,统治者及宫 廷文人也有润色或拟作新声歌曲的习惯。这样,南朝民歌便从市井进入了 宫廷,形成“宫廷诗”。 二、宫体诗的内容
宫体诗主要是以宫廷生活为描写对象,具体的题材又主要集中在咏物与描 写女性。在情调上伤于轻艳,风格上比较柔靡缓弱。在描写女性的诗歌当 中,又主要写她们的容貌、体态、服饰及器物。
萧纲《咏内人昼眠》
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
攀钩落绮障,插捩举琵琶。
梦笑娇开靥,眠鬟压落花。
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 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体物写情,拓宽了诗歌表现的意象领域。(扇、镜、 灯、幔、阶等等)
总之,宫体诗存在在内空贫乏,视野狭窄的缺点,但它又 以独特的审美眼光,为后人展示了特定历史阶段的女性美, 构造了诗歌的形式美,强化了诗歌的音乐美和色彩美。
萧绎《戏作艳诗》 入堂值小妇,出门遇故夫。 含辞未及吐,绞袖且踯躅。 摇兹扇似月,掩此泪如珠。 今怀固无已,故情今有余。
三、宫体诗的评价: 宫体诗注重词藻,对偶和声律。追求形式,内容贫乏。如 萧纲《采菱曲》:“菱花落复合,桑女罢新蚕,桂棹浮星 艇,徘徊莲叶南。”已基本合律。 不过,宫体诗在诗歌史上也起到了很大的贡献。 1、吟咏情性,传承了诗歌的永恒主题。 2、变革求新,推进了古诗的律化进程。
第五章 齐梁文学集团和宫体诗
一、家族文学向宫廷文学集团转变
东晋时期,门阀士族的势力达到鼎盛,一些名门望族世代习文,注重家族内 部的文化教育,并由此形成了诸多以家族为中心的文学集团,王、谢即是代 表。刘宋之际,门阀政治向皇权政治回归,以门阀家族为中心的文学集团, 也逐步向宫廷文学集团转变。
二、齐梁宫廷文学集团的三个中心: 1、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武帝萧赜次子)文学集团(竟陵八友)